(完整版)2017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

(完整版)2017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
(完整版)2017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

表号: 0 2

制表机关:国土资源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7]6号

2017年度固体矿产

资源统计基础表

采矿权人名称:__________ _______

矿山名称:__________ _______

矿山编号:__________ _______ 通讯地址:(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

(县、旗、区)乡(镇、街、路)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E-mail:

填表人:审查人:

填报单位负责人:审查单位负责人:

(加盖单位章)(加盖单位章)

填报日期:2018年月日

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指标

矿产品产存销情况

所属矿区(井田)名称:

所属矿区(井田)-矿山编号: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其编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分类 分类依据: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据此,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十六种类型,分别用二维形式 ( 图 l) 和矩阵形式 ( 表 1) 表示。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 ( 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 ) ,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末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编码 编码:采用 ( EFG) 三维编码, E、F 、G 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地质轴 ( 见图 l) 。 编码的第 1 位数表示经济意义: 1 代表经济的, 2M 代表边际经济的, 2S 代表次边际经济的, 3 代表内蕴经济的;第 2 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 1 代表可行性研究, 2 代表预可行性研究, 3 代表概略研究;第3 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 1 代表探明的, 2 代表控制的 3 代表推断的, 4 代表预测的。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 b ”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类型及编码: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 16 种类型 ( 见表 l) 。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有关的指标解释

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有关的指标解释 1.储量 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在预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和预可采储量(121和122)三种类型。 1)可采储量(111)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所计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2)预可采储量(121)——指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在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所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预可采储量(122)——指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以类比利用同类型矿山的试验成果);其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所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2.基础储量 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基础储量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1)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它所达到的勘探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可采储量(111)”所述,与其唯一的差别仅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来表述的。

固体矿产勘查题库

固体矿产勘查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固体矿产勘查: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预测基础上,运用成矿理论采用有关勘查技术手段方法 对矿产资源进行专门性的地质调查工作。 2.矿业权: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在一定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 或开采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权利。 3.矿产资源所有权:是指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依法对矿产资源享有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4.地质测量法:将区域或矿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客观反映到相应的平面图或规划图上的方法。 5.重砂测量法:从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解决有用重砂矿物有关 的矿产及地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重砂取样为主要手段,以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 6.遥感找矿法:通过遥感的途径对工作区的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研究,从 中提取矿化信息而实现找矿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 7.矿体地质:以矿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矿体各种标志变化性阐明矿体各种标志的变化特征或变化 规律,为选择合理的勘查方法及矿床工业评价提供依据。 8.含矿系数:工业矿化地带的长度面积或体积与整个矿化地段的长度、面积或体积的比值 9.矿化强度指数:反映品位变化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矿化强度是通过某地段的平均品位与整 合矿体的平均品位之比来确定的。 10.矿床勘查类型:在矿体地质研究和总结以往矿床勘查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 及其对勘查工作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 11.加密法:有代表性的地段加密工程,根据2种网度所取得的勘查成果分别绘制图件进行储量估 算,验算对比加密勘查工程前后矿体地质因素和储量变化情况。 12.稀空法:按照一定规则放稀勘查工程间距,分析对比放稀前后的地质因素和储量变化情况重中 选择合理勘查网度的方法。 13.原始地质编录:地质人员到现场对各种探、采工程所揭露的矿体及各种地质现象进行仔细观察, 并用图表和文字将矿体特征和各种地质现象如实素描和记录下来的整套工作。 14.矿产质量:指决定矿产能够满足社会生产要求的那种性质。也就是说矿产质量是指决定矿产在 国民经济中的工业价值、利用可能性和途径的特性的总和。 15.工业指标:在现行的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原料质量和矿床开采提出要求即衡量矿体能否为 工业开采利用的标准。 16.边界品位: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是区分矿体和围岩的品位界限。 17.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可采品位):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估算段中,有工业意义的有用组分 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 18.最小可采厚度:矿石质量符合要求时,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单层矿体的最小真厚度值。 19.最低工业米百分值:它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的乘积。 二、填空 1.固体矿产勘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经济评价)三个方面。 2.矿产勘查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经济合 理原则) 3.矿产勘查依据勘查工作程序及目的意义任务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阶段。 4.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为(国家)。 5.重砂分散晕含量与(迁移距离)有直接关系。 6.由于水流搬运与沉积作用在(冲积层)中形成高含量带称为重砂矿物机械(分散流)。 7.遥感图像对于(环形)(线形)(隐伏)构造的解译尤为准确。 8.金属与非金属矿床勘查工程技术手段是(坑探)(钻探)工程。

年度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

表号: 0 2 制表机关:国土资源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字[2004] 号 有效期至:年月 □□□□年度固体矿产 资源统计基础表 采矿权人名称: 矿山名称: 通讯地址:安徽省市 县(市、区)乡(镇、街、路)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E-mail: 填表人:审查人: 填报单位负责人:审查单位负责人: (加盖单位章)(加盖单位章) 填报日期:年月日一、法律法规有关条款摘录 一、《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3号令)第二十一条:“采矿权人不依照有关规定填报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矿产资源统计资料,拒绝接受检查,现场抽查或者弄虚作假”的,可依照《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处罚; 二、《统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或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五万元罚款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并处5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工商户可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一)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经催报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二)提供不真实或不完整统计资料的;……” 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第六条“……,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一)故意拖延或者拒报统计资料的;(二)明知统计数据不实,不履行职责调查核实,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填报基本要求 一、本表以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为基本统计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一采矿权人(矿山企业)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一人多权的),必须一(权)证(采矿许可证)一表分别进行填报。 二、一个填报单元跨两个或两个以上矿区的(矿区是指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探矿权人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的矿区范围),本表7—18栏应按如下规定填报:矿区各自形成独立开采系统的,应分别按矿区填报;没有分别形成独立开采系统的,合并填报,并在备注栏(2)中注明。 三、采矿权人为多行业经营法人时,表中第二栏主要经济指标仅填报采、选、冶及加工发生值。 四、矿产资源储量应按下列顺序填报: (1)同一填报单元内有多种矿产并计算有资源储量的,按主要矿产→共生矿产→伴生矿产的顺序,分别填写资源储量(7~18栏)的内容。 (2)同一矿产在同一个填报单元内,有多个矿石工业类型、品级(牌号)的资源储量时,应先合计填写该矿产的资源储量(7~18栏)的内容,然后按矿石工业类型、品级(牌号)分别依次填写其资源储量(9~17栏)的内容。 五、填报时,数字指标项应严格按照本表及填报说明中列出的指标填报单位填写。如果数字指标项的填报单位与本表中列出的填报单位无法换算,不能保持一致,应将列出的填报单位用笔涂掉,并在填报资料后注明其填报单位。表中有关指标的代码值应填入对应位置的方框内。 六、本报表各栏的填报内容与上一年度相比有重大变化的(包括变更主要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矿山企业名称、采矿权属、矿山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以及重新评审矿产资源储量等),应在备注栏内详细说明。涉及第1-6栏的填入备注(1),涉及第7-19栏的填入备注(2)。 七、矿山报送时间:每年1月底前

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19-07-23T10:41:51.53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9期作者:胡骥 [导读]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质环境非常复杂。 昆明工程勘察公司云南省 650011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质环境非常复杂。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类新型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勘查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矿产需求越来越多。对于我国来说,矿产资源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大部分领域及行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愈发增多,但由于资源分布并不均衡等问题,就导致矿产资源稀缺的问题愈发严重。 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勘查技术 第一种是物化探勘查技术。在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前期,相关人员应对地质条件的局限性以及前期投入的有效性进行充分考虑,并利用物化探勘查的方式进行大面积勘查。比如,开展激电测深工作以及物化探剖面工作等。而且,在实际查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也可以利用相应的物理方法或是化学方法进行有效查找,比如,重磁勘查法以及地震勘探法等。该勘查技术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对大量复杂参数信息进行有效搜集的同时对更多不同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获取。这不仅能够使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也能够推动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种是地质填图技术。在对物探数据进行合理解译并对化探采样进行有效分析后,相关人员应对靶区以及勘探范围进行合理选定,并对勘测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及掌握,再通过研究地质理论知识对该勘测地区的地质特点进行科学分析,以确保能够对实际的固体矿产情况及其演变与分布情况进行准确判断。第三种是浅部找矿技术。对于固体矿产来说,其矿体总是会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矿体断裂的现象,甚至会出现矿体坍塌、倒转或是超覆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对影响矿体走向的构造以及岩浆的活动迹象进行合理搜集,并根据实际情况在矿体出露处利用地表浅部揭露的方式开展相应的作业工作,然后再利用浅钻的方式对矿体的走向以及产状等信息进行获取。第四种是深部探测技术。 2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分析 (1)资金投入大幅下降。前几年世界范围内对于固体矿产勘查的资金投入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我国也不例外,由于新技术在资源的勘查和利用方面展现了明显的成效,伴随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矿产的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下落,使用矿产资源所带来的收益不断下降,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我国对于矿产勘查工作资金投入的大幅下降。在长期以来的以牺牲矿产资源为代价进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很多的矿产资源在现有的生产水平下想要满足发展需求以及极为困难,长久下去必然会使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出现枯竭的现象。因此,对于矿产资源进行更加深入有效的勘查仍然是当前时代的主题。(2)资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在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都受到资源所在的地质条件的影响,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在储量方面存在着极为严重的不足,并且因为长期以来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对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现阶段矿产资源的供需关系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矛盾关系。很多的矿产资源当前的情况都是优质的矿藏较少,并且大规模存储的矿藏资源不足,这样的形势下想要对这些矿产进行开发,往往所获的利润甚至会小于实际开采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是人们的居住和出行方面的需求以及生活中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程度上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想要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然需要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开发为经济增长提供便利。但是现阶段已经有很多的矿产资源在储量方面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不足,很多的矿山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矿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生产经营方面的难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必然会使矿产资源方面的供需关系更加紧张。 3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法 3.1维护探矿人员的合法权益 在新时期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做好各项规定的优化,为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奠定基础与保障,另探矿人员在固体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多矛盾,比如采矿权与探矿权的矛盾,需正面解决,从根本上保证探矿人员的经济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针对性的给予帮助,如探矿人员合法权益受到威胁的时候,需采取法律的途径加以解决,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探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地质勘查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 3.2加大资金投入及引进先进的开发技术 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资金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观察全程,在各个环节中都十分重要,因此,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加强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要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给勘查单位给予一定的帮助,并在固体矿产勘查中投入更多的资金。②发挥政府组织协调能力。加强对矿产勘查的组织与协调,使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得到进一步降低,积极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固体矿产勘查中。③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建立完善了矿产勘查体系,确保矿产勘查企业的经济利益。在矿产开发的过程中,新型先进的开发技术十分重要,通过,新型先进的开发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勘查工作的准确率与有效率。目前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主要施工的勘查技术为雷达技术、卫星技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对仪器设备的熟练使用,进而有效促进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有效率。 3.3加强应用找矿信息 找矿信息是极其重要的找矿依据,一般而言,通过找矿信息可以快速判断矿产资源的大致范围,可节约时间与成本。其中勘查人员可采取遥感地质找矿技术,实现对找矿信息的全面分析,或者在查找隐伏矿中,需要对矿产深部的具体情况深入了解,或者准确的数据信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分析地表信息的时候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局限性,隐伏矿床众多,导致矿种与类型存在差异性,对此在应用找矿信息的时候需要对矿产空间数据信息加以分析,明确其分布规律,考虑自然环境。 3.4构建并且严格落实矿产勘查质量机制,增强理论研究 对矿产质量增强的基础条件就是建立健全固体矿产勘查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质量体系中所有任务与程序的监控与审查,保证勘查工

浅谈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勘查对象不断扩宽、科学技术政策支持,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人才不断汇集,我国固体矿产技术方法不断进步,并在我国地质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固体矿产勘查技术发展趋势 固体矿产(solid mineral resource)是指地壳内或地表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固体自然富集物,这种固体自然富集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1]。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查明矿产资源的储量。固体矿产勘查技术就是在勘查固体矿产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称[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勘查对象不断扩宽、科学技术政策支持,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人才不断汇集,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作为技术发展自然规律的反映,在推动固体矿产技术方法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1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面临严峻形势 经过长达50多年的奋斗,我国固体矿产资源的产量不断增长,其产量超过美国,成为固体矿产产量最大生产国之一。然而随着固体矿产资源开发越来愈多,浅部固体矿产和已探明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固体矿产资源产量连续多年呈现负增长局面。固体矿产资源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是资源人均拥有量较低,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50%。目前我国固体矿产矿山经过常年开采,可以供开采的储量和矿石品位急剧下降,固体矿产浅部以及已探明的资源面临枯竭的局面。至2010年,我国多种矿山有300多座已关闭,产量也减少了接近5000万吨,到2020年,只有不到1/5有矿山能够维持生产,固体矿产资源危机日趋严重。造成固体矿产资源危机的原因:首先,矿山的浅部资源枯竭,深部资源勘探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对固体矿产的勘探深度停留在500米以内,而对500米以下深度的勘探尚不清楚;其次,矿山本区资源枯竭,外围资源勘探尚不清晰;再次,已探明矿床资源枯竭,新型矿床资源前景模糊[3]。 2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固体矿产勘查能力不断增强 为了解决我国固体矿产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诸多固体矿产勘查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首先,地球化学测量。随着固体矿产勘查力度不断加强,部分难以识别的矿产逐渐成为矿产普查找矿的目标,在对难以识别的矿产勘查过程中,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越来越受到亲睐。其中痕量分析方法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取得了骄人成绩。目前,我国的痕量测试能够达到0.1×10-9[4]。在野外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灵活应用痕量测试,构建起固体矿产快速分析和快速追踪方法体系,在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有关的指标解释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有关的指标解释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有关的指标解释 1.储量 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在预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和预可采储量(121和122)三种类型。 1)可采储量 (111)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所计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2)预可采储量(121)——指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在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所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预可采储量(122)——指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以类比利用同类型矿山的试验成果);其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所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2.基础储量 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基础储量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1)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它所达到的勘探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可采储量(111)”所述,与其唯一的差别仅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来表述的。

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

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 矿山查明资源储量台账(表) 所属矿区名称:铜川市耀州区照金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矿区矿山编 号:6102000016 组织机构代码:71975616—7 2采矿许可证号:C6100002009041120011734 矿种:4-煤单位:万吨 勘查时间: 勘查性质: 勘查单位: 审批单位: 第一次勘查勘查范围 2006年4月资源储量核实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四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备注水平面积垂直 2M11 矿区阶段矿石资源储(本体) (中段) 类型量总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基础储量资源量资源量14.2872km? 1240~1030 批准标高工程间距 558 内 619 批准标高探明的控制的 61 外 批准标高500×500 1000×1000 845 内 1163 批准标高工业指标 318 外长焰不粘24-煤批准标高结煤可采品位可采厚度 7582 内 7720 批准标高 138 Ad15.33%~外 Std1.12% ?0.80m 批准标高 69 内 73 批准标高计算参数 4 外合计品位比重 10209 619 1163 7720 73 与前次比较增减 1.38T/m? 累计查明计算机文件名称: 制表人: 高耀奇时间:2013年 3月 30日 设计资源储量台账(表) 所属矿区名称:铜川市耀州区照金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矿区(井田)矿山编 号:6102000016 组织机构代码: 71975616—7 2矿种 :4-煤单位:万吨 设计时间:2004年1审批单位: 初步设计设计性质:初步设计设计单位: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月陕西省煤炭工业局

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矿区阶段矿石总资品位备注基础储资源储资源,矿体, ,中段, 类型源量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量量量量 批采标高619 619 内 批采标高1163 1163 内 长焰不粘批采标高4-2煤 2379 2379 结煤内 批采标高外 批采标高内 4161 619 1163 2379 合计 设计依据的勘查报告:照金煤矿扩大勘探就(精查)地质报告境界范 围:14.2872km? 境外量: 矿山资源储量变动台账(表) 所属矿区名称:铜川市耀州区照金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矿区(井田)矿山编 号:6102000016 组织机构代码:71975616—7 2 采矿许可证号:C6100002009041120011734 矿种:4-煤单位:万吨 部位或矿石类别编码年初保有年初累计开采量损失量勘查增减重算增减年末保有年末累计备注时间类型 储量 111b 236.66 5.36 1.30 230 基础储量 122b 499.52 28.03 10.49 461 333 7196.82 7131 46.61 19.21 资源量 长焰119 一采区不粘工作面储量结煤 基础储量 资源量

固体矿产勘查实施方案编写大纲要求

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本大纲主要适用于申请探矿权新立、延续、变更(扩大勘查范围、变更勘查矿种)时固体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实施方案的编制。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及相应矿种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水气及地热矿产可参考本大纲进行编制。 一、绪言 (一)基本情况 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包括申请探矿权类型(新立、延续、变更)、区块位置(图幅号、拐点坐标)、面积、矿种、勘查年度(期限)、矿权历次转让情况;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等。 (二)勘查目的和任务 (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二、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工作程度、地质工作成果、矿产开采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申请延续、变更的项目,须简要介绍自首次登记(受让)探矿权以来地质工作概况,重点反映探矿权人前一勘查期内的工作情况,包括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地质勘查投入、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三、勘查区地质情况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概况,以及区域物探、化探等地质工作成果。 (二)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勘查区内与成矿有关(特别是与勘查主矿种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等情况,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四、勘查工作部署 (一)总体工作部署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以及矿床勘查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和依据。涉及多矿种的,要进行综合勘查。 (二)年度工作安排 依据总体部署,提出分年度目标任务、工作量及年度经费预算,第一年度的工作安排应详细表述。 五、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根据工作目的任务要求,分别说明所采用各项工作方法手段(测量、地质测量、槽探、井探、坑探、钻探、物化探、采样和样品测试、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和综合评价等)的基本任务及工作量。 具体的技术质量要求参照相应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 六、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的依据、标准、计算方法。参照地质大调查预算标准和编制方法,结合市场及项目所在地区具体情况进行编制,明确各年度经费,附相应表格。

固体矿产勘查中区域找矿技术的运用

固体矿产勘查中区域找矿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6-17T09:03:41.79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6期作者:王瑛[导读] 本文探讨了目前固体矿产勘查中区域找矿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区域找矿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王瑛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烟台 265409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地下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固体矿产勘查区域找矿技术的落后,对地下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查并不十分准确。为了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找矿技术水平落后局面,本文探讨了目前固体矿产勘查中区域找矿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区域找矿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地下矿产;固体勘查;区域找矿前言 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地下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矿产勘查技术水平的落后,目前,我国已查明矿产储量并不高,要想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需要提升我国矿产勘查技术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区域矿产勘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为主的区域矿产勘查技术成为目前区域找矿技术的主要技术[1]。本文探讨了目前固体矿产勘查中区域找矿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区域找矿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固体矿产勘查中区域找矿技术总体思路相较于传统矿产勘查技术而言,区域找矿技术在传统找矿技术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查明地下矿产资源储量时,区域找矿技术首先需要明确矿区物性条件,根据地下地质体物性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勘查方法,这样不仅大大减小了技术人员工作量,同时也提升了矿产勘查工作效率,节约了找矿技术成本。随着找矿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区域矿产勘查中需要对具体工作进行统筹安排[2]。首先,需要应用全局观念对每一项具体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结合目标区域实际地质特点,科学规划勘查方案,以完善的布局来确保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在组建勘查队伍过程中需要选用专业能力强,工作态度积极的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保证勘查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后要统筹规划工作范围,在确定目标区域后对整个工作区域勘查任务进行分配,落实每项具体工作,明确个人职责,确保勘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2.区域找矿技术对展开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意义区域找矿勘查工作对固体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区域找矿勘查工作可以提高矿产勘查技术的工作效率,区域找矿技术综合了目前运用广泛的多种找矿技术,是多种技术的集合体,在找矿过程中能够充分提高找矿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找矿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区域找矿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在传统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会对工作区域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区域找矿技术综合运用多种先进技术,对周围环境破坏程度小;最后,区域找矿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矿产勘查难度,能够从整体上分析目标区域实际情况,从而把握区域整情况,提升整体找矿工作的效率。 3.固体矿产勘查中区域找矿技术的具体运用 3.1电法勘探电法勘探是以地下地质体与周围岩石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供电电极向地下通入一定大小的电流,在测量电极上测得电位差,从而达到找矿目的。在区域固体矿产勘查中,不同地质体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通过分析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从而判别地下地质体赋存状况[3]。由于电法勘探具有探测深度大,受外界影响小等优点,目前,在固体矿产勘查中电法勘探已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方法。 3.2地震勘探地震勘探兴起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其主要是根据地下介质的弹性特征达到勘探目的,通过人工敲击铁板产生的地震波,在经过目标体后被检波器接收,通过对接收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地质勘探的目的。在区域固体矿产勘查中,由于找矿面积较大,地震勘探震源通常采用炸药激发。由于受到构造因素的影响,目前在矿产勘查中多是采用地震反射波法。 3.3井中物探法井中物探法主要是指在目标区域内对存在异常地方进行钻探,并将信号接收器放入井底,在接收器提升过程中向井中供入一定大小的电流,电流经地层传导后被信号接收器接收,从而测得地层数据。在对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分析解释后即可得到地下目标体地质信息[4]。井中物探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物探方法,其具有高效、快捷等优点。目前,井中物探法最大探测深度可达三千多米,能够准确测量井孔周围一百多米范围地质情况,由于探测深度大,井中物探法在油气勘探中被广泛使用,发展空间与前景良好。 3.4航空物探法航空物探法是通过在飞行器上搭载摄影仪器,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对目标区域进行摄影成像,将获得的目标区域地质信息与已知区域地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目标区域地质矿产分布特征[5]。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区域地貌较为明显。因此,在运用航空物探法进行矿产勘查时需要综合考虑目标区域实际地质条件[6]。同时,由于数据测量结果受外界影响较大,单一的物探方法对数据解释精度不足,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可在飞行器上搭载多种传感器,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从多角度、多方向对目标区域进行摄影,从而采集到目标区域相关图像,在飞行过程中,传感器同时记录好飞行器航速、航高、坐标等有关参数,最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4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提升,但由于区域找矿技术的落后,对地下矿产资源的勘查结果并不十分准确。为了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找矿技术水平落后局面,本文介绍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区域找矿技术总体思路,明确了区域找矿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找矿技术对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区域找矿技术的具体运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勘测区域地质地貌的实际情况,实现相应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为提升固体矿产资源勘测区域中找矿技术的精准度、提高找矿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基础表(固体矿产)

XXXX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基础表 (固体矿产) 采矿权人名称: 矿山名称: 通讯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 县(市、旗、区)乡(镇、街、路)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E-mail: 填表人:填报单位负责人:(加盖单位章) 报出日期:年月日

□□□□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基础表(固体矿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原组织机构代码:□□□□□□□□□□□□□□□□□□/□□□□□□□□-□ 采矿许可证号:许可证有效期:年月日止 矿山标示坐标:矿山所处行政区:行政区代码: 所属矿区(井田)名称:所属矿区(井田)编号:□□□□□□□□□-□□□ 2

XXXX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基础表(固体矿产) 填报说明 一、填报基本要求 1.本表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及水气矿产以外的所有矿产采(选)矿生产活动的采矿权人(以下均对应“矿山企业”,指具有法人地位或具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按《矿产资源统计管理办法》及本填报说明的规定填报。 2. 本表采用年度报送周期。采矿权人(矿山企业)必须在每年1月底前,将经专门人员填写、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查同意签字盖章的本表格,通过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报矿区所在地的县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放射性矿产的,报送自然资源部。 3. 本表以采矿许可证范围为基本填报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一采矿权人(矿山企业)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一人多权的),必须一(权)证(采矿许可证)一表分别进行填报。 4.矿产资源储量应按下列顺序填报: (1)同一填报单元内有多种矿产并计算有矿产资源储量的,按主要矿产→共生矿产→伴生矿产的顺序,分别填写矿产资源储量(1~12栏)的内容。 (2)同一矿产在同一个填报单元内,有多个矿石工业类型、品级(牌号)的矿产资源储量时,应先合计填写该矿产的矿产资源储量(1~12栏)的内容,然后按矿石工业类型、品级(牌号)分别依次填写其矿产资源储量(3~13栏)的内容。 5.本报表各栏的填报内容与上一年度相比有重大变化的(包括变更主要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矿山企业名称、采矿权属、矿山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以及重新评审备案矿产资源储量等),应在备注栏内详细说明。 二、指标解释及填写要求: (一)封面 采矿权人名称:指《采矿许可证》上所列的采矿权人名称全称。 矿山名称:指《采矿许可证》上所列的矿山名称全称。 通讯地址诸项:指采矿权人管理机关所在地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采矿权人管理机关电话号码、电子信箱。 填表人、填报单位负责人:是指采矿权人指定的填表人及填报单位的负责人,须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填报单位公章。填表人、填报单位负责人应熟悉掌握本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储量及开发利用的动态情况,熟悉有关规定要求,全面、准确、及时地填报各项内容。 报出日期:填写填报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日期。 (二)表格正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原组织机构代码:已经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单位必须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填写时,要按照《营业执照》(证书)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未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照的,填写原组织机构代码。尚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单位,如有原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可填写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上的代码;没有证书的,由统计部门赋予统计用临时代码,其中本部产业活动单位,可使用法人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第9-16位,加“B”组成,或使用法人单位原组织机构代

固体矿产勘查分析题

1.某岩芯钻探,钻孔倾向垂直岩层走向,钻孔倾角78°,第21回次钻进孔深200m, 残留进尺0.8m;第22回次孔深218m,残余进尺1.4m,提取岩芯长14.5m,其中上段岩芯(页岩)长8m,下段岩芯(砂岩)长6.5m,岩层假倾角30°。求岩芯 采取率(83.3%);页岩与砂岩换层深度(208.8m);岩层真倾角(42°) 正确答案:【岩芯采取率(83.3%);页岩与砂岩换层深度(208.8m);岩层真倾角(42°)】 2.某铅锌矿床(体)采用勘探线形式勘探,勘探网度为100×50m。相邻两勘探剖面:Ⅰ剖面测得矿体面积600m2;Ⅱ剖面测得矿体面积900m2;已知矿石平均体重(D)4T/m3,平均品位(C)0.6%,求该块段金属储量。 正确答案:【(P=1800t)】 3.试述样品质量和重量的关系。 正确答案:【在采样方法合理的条件下,样品的重量与质量是成正比的关系。但样品的重量增大,不仅增加采样的消耗,而且还增加运输、保管、加工制备等费用,这就会增大整个采样的成本,从整体上说,这就不符合采样的质量概念。因此,不能用盲目增大样品重量的方法来增强样品的代有性,必须在保证样品代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样品的重量。】 4.试述原始样品的最低重量标准。 正确答案:【样品的质量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对样品采集地的代表,必须要有充分的代表性,一定的数量是质量的心要保证。其二,样品的作用是实验测试的物料,样品的重量必须满足实验测试对试料的需求,因此,样品要有一个最低原始重量的标,以充分保证样品的质量。】 5.论述影响采样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影响采样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1)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化均匀程度,有用矿物颗粒大小,有用组分的含量,矿体(或矿化带)的厚度及其内部构造等。 (2)样品的试验项目和试验对样品的重量、块度等的要求。 (3)采样的设备条件和采样工的技术水平。 (4)采样的经济效益。 化学分析采样必须在充分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样品的测试目的和可能达到的采样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将各种采样方法进行对比,在保证样品代表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经济效益,选择合理的采样方法和规格。】 6.比较样品合并的两种方法的优势。

对固体矿产勘查要点及难点的探讨

对固体矿产勘查要点及难点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地质矿产勘查事业也迎来了高峰,相应的也 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笔者通过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 对固体矿产勘查要点及难点进行剖析,供相关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关键词:固体矿产;勘查要点;勘查难点 1、前言 勘查的任务就是“求异”,通过各种地质勘查手段分析研究勘查区的成矿地质 条件,从而查明所寻矿产的全貌。矿产勘查的“1234” 主题内容主要为:一个任务、二项准则、三种工作程度和四个勘查阶段;一个任务—找矿;二项准则—风险性 与可利用性;三种程度—大致、基本、详细;四个勘查阶段:预查、普查、详查、勘探。 2、固体矿产勘查要点分析 (1)矿区地质部分最为常见毛病是与区域地质部分重复或缺项。该部分描述的重点,是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物化探异常。对 于沉积矿产(煤、铝土矿等),应将重点放在与沉积作用有关的地层对比、沉积 类型、厚度变化、沉积相模式或沉积成矿作用上。对于热液矿床描述的重点应是 控(容)矿构造和热液蚀变。 (2)要大致查明主要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种类,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矿体(层)内夹石(层)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夹石(层)的物质组成、 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矿体保存情况,成矿后断层(脉岩)对矿体的影响; 各类资源储量数量、品位,占全矿区的比例等。 (3)矿区测量工作应严格执行现行规范,成果应符合要求。成果质量表达方式要参照《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33444—2016)附录D矿产勘查测量 技术要求的内容进行表达。 (4)“三带”控制研究问题。钼矿的氧化矿目前还不能有效地利用、锌矿的氧 化矿除非品位很高直接冶金,否则难以经济利用等,因此,查清“三带”的以育情 况非常重要。对于氧化带、混合带发育的矿床,应加强控制研究。 (5)综合评价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之一,就是“杂”,即除主矿产外,共、伴生矿产较多。 综合评价工作的内容当中必须对共生与伴生矿产加以区分。伴生矿产,则可利用 组份含量低于一般工业指标,但在工艺流程中可以顺便回收,或在尾矿中可以回 收等。不论通过那种方式回收,它都必须是有经济效益的,否则就不是共、伴生 矿产。需要说明的是,一定要据市场需求程度、经济价值大小、开发利用的可能 性等条件,优先考虑同体共生矿;对异体共生矿,应视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市 场需要等具体情况确定其评价程度。共伴生矿产特别强调价值大小、需求程度、 开发的可能性以及经济价值、经济效益。因为现今科技条件,任何岩石通过加工 都可能成为产品,但面向市场就有一个适销对路、需求程度、经济价值及经济效 益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否为共伴生矿,尤其是伴生矿,一定要有一个市场的需 求指标,不能盲目评价。对于本地区蕴藏量甚大的伴生矿产,应视具体情况,作 适量的评价或不做评价。 (6)普查的控制要求 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普查阶段一般通过1:2000或者1:10000的比例尺进行地质填图,辅助以有效的物探、化探等工作方法手段和一定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哪16种类型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哪16种类型?其代码及概念是什么? 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分为16种类,其中:储量有3种类型。基础储量有6种类型,资源量有7种类型。它们分别是: (1)可采储量(111):指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它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2)预可采储量(121):指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它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足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预可采储量(122):指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它是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产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利用同类型矿产的试验成

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4)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11)所述。与其惟一的区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末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5)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21)所述。与其惟一的区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6)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22)所述。与其惟一的区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来表述。 (7)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它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产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有相应的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当技术、经济等条件改善后才可变成经济的。这部分基础储量可以是覆盖全勘探区的,也可以是勘探区中的一部分。在经济基础储量周围或其间分布。计算的基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8)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有相应的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