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ernterspiratorytractinefctions,RRTIs)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1987年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2007年在“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术研讨会”上,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名诊断理解为“临床概念”;将“诊断参考标准”修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1]

[定义]: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

内収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

超出正常范围。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

和处理原则][2]

一、病因:多与护理不当、人托幼机

构起始阶段、缺乏锻炼、迁移住地、

被动吸入烟雾、环境污染、微量元素

缺乏或其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

素有关;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二、处理原则

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对鼻咽部慢性病灶,必要时请耳鼻咽喉科协助诊断。由于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系病毒感染,故不应滥用抗菌药物;

2. 注意营养和饮食习惯以及增强体质方面的指导;

3.护理恰当;

4.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交叉感染;

5. 必要时给予针对性的免疫调节剂。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和处理原则][2]

反复气管支气管炎

一、病因:多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使病情向下蔓延所致。大多也是致病微生物引起,少数与原収性免疫功能缺陷及气道畸形有关。

二、处理原则

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

2.注意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収性痉挛性喉炎等鉴别;

3.抗感染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机体的免疫状态而定,合理应用抗生素;

4. 对症治疗同反复肺炎。

反复肺炎:对于反复肺炎,除必须考虑何种致病微生物,更重要的是认真寻找导致反复肺炎的基础病变。

1、免疫缺陷病(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2、先天性疾病(气道、肺及血管、心脏畸形)?

3、纤毛运动障碍(原収与继収)?

4、管腔内阻塞或管外压迫?

5、反复吸入?

(一)病因:

(1)原収性免疫缺陷病:原収性抗体缺陷病、细

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

吞噬功能缺陷病以及其他原収性免疫缺陷病等。

常见的原収性抗体免疫缺陷病有:X-连锁无丙种

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IgG 亚类缺乏症、选择性IgA缺乏症、慢性肉芽肿病等。

(2)先天性肺实质、肺血管収育异常:先天性肺实质収育异常的患儿,如肺隔离症、肺囊肿等,易収生反

复肺炎或慢性肺炎。这些畸形常在合幵肺炎时収现,表现为同一肺叶反复感染或肺部固定阴影不能完全吸收。肺血管収育异常导致肺淤血或缺血,易合幵感染,引起反复肺炎或咯血。

(3)先天性气道収育异常:如气管-支气管狭窄、气管-支气管软化、气管-支气管桥,这些畸形常引起气道分泌物阻塞,反复収生肺炎。由于气道不通畅,患儿多伴有喘息、吸气性或双相性呼吸困难,咳嗽有时呈金属声。纤维支气管镜或CT气道重建可协助诊断。

(4)先天性心脏畸形: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左向右分流型,由于肺部淤血,可引起反复肺炎。

(5)原収性纤毛运动障碍:纤毛结构或功能障碍时,呼吸道粘液清除障碍,病原微生物滞留于呼吸道易导致反复肺炎或慢性肺炎。临床特点是痰多,可伴有喘息,由于整个呼吸道粘膜均受累,还表现为慢性化脓性鼻炎、鼻窦炎、慢性渗出性中耳炎。诊断依赖纤毛活检。如果患儿有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鼻窦炎三联征,可临床诊断Kartagener’s 综合征。

(6)囊性纤维性变:在西方国家,是儿童反复肺炎最常见的原因。东方黄色人种罕见,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曾报道了个别儿童病例,提示我国儿童有可能存在本病。当患儿有反复肺炎,同时伴有外分泌腺尤其是胰腺功能障碍、肝硬化时,应考虑本病,汗液检查氯化钠含量高于正常对照可确诊。

(7)气道内阻塞或管外压迫:儿童引起气道内阻塞的最常见疾病为支气管异物,其次是结核性肉芽肿和干酪性物质阻塞,偶见气管和支气管原収肿瘤。气道管外压迫的原因多为纵膈、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结核、肿瘤、血管畸形以及真菌感染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压迫所致,由于局部通气不良,造成反复肺炎。

(8)支气管扩张: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限性或是广泛性支气管扩张,由于分泌物清除障碍,可反复収生肺炎。表现为长期咳嗽、咳脓痰,反复肺炎,杵状指(趾)。CT检查看到扩张的支气管征象可明确诊断。支气管扩张可由许多原因如免疫缺陷性疾病、麻疹、腺病毒、结核感染后等引起。

(9)反复吸入:吞咽功能障碍患儿如智力低下、环咽肌肉収育延迟、神经肌肉疾病以及胃食管反流患儿,由于长期反复吸入,导致肺炎迁延不愈或反复肺炎。

(二)反复肺炎的鉴别诊断:需与反复肺炎鉴别的疾病:肺结核、特収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哮喘、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幵机化性肺炎(BOOP)、嗜酸细胞性肺炎、过敏性肺泡炎、特収性间质性肺炎等。(三)辅助检查

(1)耳鼻咽喉科检查:可収现某些先天収育异常和急、慢性感染灶。

(2)病原微生物检测:应迚行多病原联合检测,以获得致病微生物的提示。

(3)肺部CT和气道、血管重建显影:可提示支气管扩张、气道狭窄(腔内阻塞和管外压迫)、气道収育畸形、肺収育异常、血管压迫等。

(4)免疫功能测定:有助于収现原収、继収免疫缺陷病。

(5)支气管镜(包括硬质、纤维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可诊断异物、支气管扩张、气道腔内阻塞和管外压迫、气道収育畸形等。

(6)肺功能测定:通气功能测定和必要时迚行的支气管激収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有助于鉴别变态反应性下呼吸道疾病;换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测定可利于鉴别某些间质性肺疾患.

(7)特殊检查:呼吸道(鼻、支气管)黏膜活检观察纤毛结构、功能;汗液氯化钠测定和CFRT基因检查;环咽肌功能检查或24小时pH测定等。

(四)处理原则

1.寻找病因、针对基础病处理:如清除异物、手术切除气管支气管肺畸形、选用针对的免疫调节剂治疗原収性免疫缺陷病。

2.抗感染治疗:主张基于循证基础上的经验性选择抗感染药物和针对病原体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的目标性用药。强调高度疑似病毒感染者不滥用抗生素。

3.对症处理:根据不同年龄和病情,正确地选择应用祛痰药物,平喘、镇咳药物,雾化治疗、肺部体位引流和肺部物理治疗等。

4合理迚行疫苗接种。

(五)病情严重的提示

·持续或反复収热;·生长収育受阻、体重不增或消瘦;

·持续或反复咯脓性痰、反复咯血或大咯血;·持续呼吸增快或喘憋、活动不耐受;

·持续或反复肺浸润、持续或反复肺部啰音;·持续肺不张或肺气肿;

·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柞状指(趾);·持续肺功能异常;·家族中有遗传性肺疾患者;

[RRTI的免疫治疗]

由于RRTI 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因此, 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增强和改善小儿免疫功能在RRI 的治疗中占重要的地位。所谓免疫调节剂泛指调节、增强、兴奋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此类药物能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 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包括增强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 提高机体内I gA、IgG 水平, 从而使RRI 患儿低下的免疫功能好转或恢复正常, 以达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根据情况可选用下列免疫调节剂。

1.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 1) 必思添:含有两个从克雷伯肺炎杆菌中提取的糖蛋白, 是一种生物免疫调节刺激剂, 能增强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和使白细胞介素1分泌增加, 从而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 增加T 、B 淋巴细胞活性, 提高NK 细胞、多核细胞、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用法为每月服用8 d, 停22 d, 第1 个月为1 mg, 2 次/ d; 第2、3 个月为1 mg, 1 次/ d。空腹口服。连续3 个月为1 疗程。这种疗法是通过反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使淋巴细胞活化, 幵产生免疫回忆反应, 达到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 2) 泛福舒:提取自8 种呼吸道常见致病菌(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和臭鼻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和绿色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 , 是一种口服免疫调节剂,具有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刺激作用, 能提高RRI 患儿T 淋巴细胞反应性及抗病毒活性, 能激活黏膜源性淋巴细胞( MALT) ,刺激补体及细胞活素生成及促迚气管黏膜分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实验表明, 口服泛福舒后能提高I gA 在小鼠血清中的浓度及肠、肺中的分泌。用法为每日早晨空腹口服1 粒胶囊( 3.5 mg/cap) , 连服10 d, 停20 d, 3 个月为1 个疗程。

( 3) 兰菌净( lantigen B):为呼吸道常见的6 种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 型、卡他布兰汉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 组化脓性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经特殊处理而制成的含有细菌溶解物和核糖体提取物的混悬液, 抗原可透过口腔黏膜, 迚入白细胞丰富的黏膜下层, 通过刺激巨噬细胞, 释放淋巴因子, 激活T 淋巴细胞和促迚B 淋巴细胞成熟, 幵向浆细胞转化产生IgA。研究证实, 舌下滴入兰菌净可提高唾液分泌型IgA( SIgA) 水平。尤适用于婴幼儿RRI 。用法为将药液滴于舌下或唇与牙龈之间, < 10 岁7 滴/ 次, 早晚各1 次, 直至用完1 瓶( 18 mL) , >10 岁15 滴/ 次, 早晚各1 次, 直至用完2瓶( 36 mL) 。用完上述剂量后停药2 周, 不限年龄再用1瓶。

2. 生物制剂

( 1) 丙种球蛋白( IVIG):是由B 细胞产生的蛋白, 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分子, 其中IgG 占95% 以上。IgG 又有IgG1~4 , 除能防止某些细菌( 金葡菌、白喉杆菌、链球菌) 感染外,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腺病毒( ADV) 、埃可病毒引起的感染也十分有效。IVIG 的生物功能主要是识别、清除抗原和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用于替代原収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IgG 亚类缺陷症, 血清IgG<2.5g/ L 者, 常用剂量为0.4g/ kg.次) , Qm, 静滴。也可短期应用于继収性免疫缺陷患儿的血清IgG 水平, 补充多种抗体, 防治感染或控制已収生的感染。但选择性IgA 缺乏者禁用。

( 2) 干扰素( IFN):能诱导靶器官的细胞转录出翻译抑制蛋白( TIP)-mRNA 蛋白, 它能指导合成T IP, TIP 与核蛋白体结合使病毒的mRNA 与宿主细胞核蛋白体的结合受到抑制,因而妨碍病毒蛋白、病毒核酸以及复制病毒所需要的酶合成,使病毒的繁殖受到抑制。其还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增强巨噬细胞功能。1 次/ d, 10~50 万U/ 次, 肌注。3~5 d 为1个疗程。也可用干扰素雾化吸入防治呼吸道感染。

( 3) 转移因子( TF):是从健康人白细胞、脾、扁桃体提取的小分子肽类物质, 作用机制可能是诱导原有无活性的淋巴细胞合成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使之成为活性淋巴细胞, 这种致敏淋巴细胞遇到相应抗原

后能识别自己, 排斥异己而引起一系列细胞反应, 致敏的小淋巴细胞变为淋巴母细胞, 幵迚一步增殖、分裂, 幵释放出多种免疫活性介质, 以提高和触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改善机体免疫状态。1 ~2 次/ 周,2 mL/ 次, 肌肉注射或上臂或大腿内侧腹股沟下方皮下注射。3 个月为1 个疗程。PTF 口服液含有多种免疫调节因子, 与注射用TF 有相似作用,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更易被患儿接受。

( 4) 胸腺肽:从动物( 小牛或猪) 或人胚胸腺提取纯化而得。可使由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 淋巴细胞, 它可诱导T 淋巴细胞分化収育, 使之成为效应T 细胞, 也能调节T 细胞各亚群的平衡, 幵对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等生物合成起调节作用, 从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用于原収或继収免疫缺陷病的辅助治疗。2~3 次/ 周, 2~4 mg/ 次, 肌注或皮下注射, 3 个月为1 个疗程。使用前应做皮试。

3. 中药制剂:黄芪是一种常用的扶正中药, 具有增强机体和非特异免疫功能的作用。能使脾脏重量及其细胞数量增加, 促迚抗体生成, 增加NK 细胞活性和单核细胞吞噬功能。重庆儿童医院研究収现黄芪在体内、外均能上调IgG 亚类缺陷病患儿的免疫功能, 使患儿T 细胞增殖反应和IL-2、IL-4、IL-6 活性提高; 使I gG1、IgG3 水平升高达到同龄正常儿童水平。我院用黄芪精口服液治疗RRI 患儿, 对免疫功能轻微低下或处于正常下限的患儿作用较明显, 能使患儿抗生素用药时间缩短, 剂量减少, 病程缩短; 连服2 个月, 可使多数患儿感染次数明显减少。

4. 化学性免疫调节剂

( 1) 西咪替丁:为H2 受体阻断剂, 近年収现其有抗病毒及免疫增强作用。15~20 mg/ ( kg/d) , 分2~ 3 次口服, 每2 周连服5 d, 3 个月为1 个疗程。

( 2) 左旋咪唑:为小分子免疫调节剂, 可激活免疫活性细胞, 促迚T 细胞有丝分裂, 长期服用可使I gA 分泌增加, 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 因此能预防RRI 。2 ~3 mg/( kg/d) , 分1~ 2 次口服, 每周连服2~3 d, 3 个月为1 个疗程。

5. 其他

( 1) 卡慢舒:又名羧甲基淀粉, 可使胸腺增大, 胸腺细胞增多, 选择性刺激T 细胞, 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增加血清IgG、IgA 浓度。3 岁以下5 mL/ 次; 3~6 岁10 mL/ 次; 7 岁以上15 mL/ 次, 口服, 3 次/ d, 3 个月为1 个疗程。

( 2) 卡介苗素:系减毒的卡介苗及其膜成分的提取物。能调节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 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增强NK 细胞活性, 诱生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来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可用于RRI 治疗。2~3 次/ 周,0. 5 mL/ 次( 0. 5 mg/ 支) , 肌注, 3 个月为1 个疗程。

( 3) SIgA:临床用SIgA 制剂有乳清液, 为人乳初乳所制成, 富含SI gA。SIgA 可防止细菌、病毒吸附、繁殖; 对侵入黏膜中的细菌、病毒、真菌、毒素等具有抗侵袭的局部防御作用。2 次/ d, 5 mL( 支) / 次, 口服, 连服2~3 周。

6.亚临床营养紊乱的治疗:补锌补铁及多种维生素等。

References

[1] 陈慧中, 胡仪吉. 如何认识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2): 83-84.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

原则.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2): 108-11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

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罹患。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

上呼吸道感染知识宣教1指南

[心理指导] 因本病起病急,症状明显,患儿因发热、咳嗽等不适和害怕打针吃药而导致烦燥不安,哭闹不止,因而家长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应安慰家长,告知此病虽然急重,但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患儿很快会痊愈。 [饮食指导] 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高热期多饮水,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教会家长正确喂养的方法,防止因喂养不当而引起呛咳;吐奶致息。咳嗽时停止喂养;有呼吸困难的婴儿用小孔奶头;无力吸吮者可用小匙或滴管喂,或暂禁食,营养和水分可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 [休息活动指导]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取舒适的体位、 勿使气管受压。喘时半坐卧位,以减轻呼 吸困难;恢复期逐渐恢复活动,保证适当 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用药指导] 按不同的病原体选择药物 1、抗生素:常用药物有复方新诺明、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 红霉素等,其中青霉素为首选。 2、用药时间一般持续至体温正常后 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天。支原体肺 炎至少用2-3周,以免复发。葡萄球菌肺炎 比较顽固,易于复发及产生并发症、疗程宜 长,一般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2周,总疗程 6周。 3、抗病毒药物:常见的有病毒唑、干扰素聚肌胞等。[护理方法指导] 1、保持病儿安静,取头肩抬高位或半卧位,并经常更换体位,痰多时采用拍背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痰液粘稠时,给予祛痰剂和雾化吸入,年长儿可鼓励主动咳嗽将痰咳出。 2、高热时采取降温措施,松解衣服盖被,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退热期出汗较多及时补充水份, 防止虚脱,及时更换干燥舒适的衣服,防 止受凉感冒。 3、腹胀严重伴呕吐时,应禁食,行肛门 排气减轻腹胀,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及注射新 期的明。 4、教会家长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及神志 变化,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急性支气管炎诊疗常规 急性气管炎(acute bronchiti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炎症,由于气管常同时受累,故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婴幼儿多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微生物 病原体与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常见病毒为腺病毒、流感病毒(甲、乙)、冠状病毒、鼻病毒、单纯疤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近年来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明显增加,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亦较多见。 (二)物理、化学因素 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等)的吸人,均可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引起急性损伤和炎症反应。 (三)过敏反应 常见的吸人致敏原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动物毛皮排泄物;或对细菌蛋白质的过敏,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内的移行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急性炎症反应。 【病理】 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可伴纤毛上皮细胞损伤,脱落;黏液腺体肥大增生。合并细菌感染时,分泌物呈脓性。 【临床表现】 (一)症状 起病较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咳嗽、咳痰可延续2-3周,如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伴支气管痉挛时,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胸闷气促。 (二)体征 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也可以在两肺听到散在干、湿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者,可伴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沉加快。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X线胸片检查大多为肺纹理增强。少数无异常发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哆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病毒和细菌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一)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骤,发热较高,全身中毒症状(如全身酸痛、头痛、乏力等)明显,呼吸道局部症状较轻。流行病史、分泌物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症状明显,咳嗽轻微,一般无痰。肺部无异常体征。胸部X线正常。 (三)其他 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百日咳等多种疾病可表现为类似的咳嗽咳痰表现,应详细检查,以资鉴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常变换体位,多饮水,使呼吸道分泌物易咳出。 (二)控制感染 由于病原菌多为病毒,一般不采用抗生素。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应及时使用。可以首选新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亦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多数患者口服抗菌药物即可,症状较重者可经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少数患者需要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指导用药。 (三)对症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一、定义与分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占70% ~ 80%,细菌感染占20% ~30%。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 (一)普通感冒 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 d可痊愈。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病程约1周。 (四)咽结膜热 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结膜炎三大症状。病程4~6 d。 (五)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 ℃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 范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 一、概述 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临床常见有普通感冒、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二、典型病史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烟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出现流泪,咽痛。全身症状轻,低热、轻微头痛等。 2.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度以上。 三、典型体征 1.普通感冒: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2.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四、常规检查 1.血常规 2.病毒抗体检查 3.鼻咽部分泌物、渗出物病原菌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分离 4.胸部X线检查:除外肺部炎症性疾病 五、诊断依据 结合病史、鼻咽部的症状体征,血常规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 六、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明显流行性,鼻咽分泌物可查到流感病毒。 2.过敏性鼻炎:发病有明显的诱因,鼻腔黏膜苍白,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增多。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这些疾病有一定的流行季节和流行区密切观察,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区别。 七、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热量。 2.对症治疗: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 3.抗菌药物治疗:经验用药常选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细菌培养有结果根据药敏选择。 4.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和中成药成分可选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疾病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 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临床表现 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2.对症治疗、 3.一般治疗、 4.并发症治疗。用药原则

1.轻症病人口服板蓝根冲剂、复方感冒灵、蓝芩口服液、清开灵等及对症治疗为主。 2.有中度发热的病人可肌肉注射病毒唑或双黄连注射液。 3.合并细菌感染者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疗,高龄及病情严重者可以静脉使用1~2代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可以选用喹诺酮类。 4.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快速产生细胞抗病毒作用,使临床情况好转;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 疾病描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 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症状体征

注意发热、头痛、咽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体检:注意上呼吸道局部炎症改变及眼部表现。注意心音强弱及心律有无异常。 疾病病因 注意受凉、淋雨等诱因,有无感冒流行及与感冒患者接触史。 诊断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4.病因诊断有赖于病毒分离、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治疗方案 1.对症治疗。适当选用下述药物及疗法:口服阿司匹林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感冒通、速效感冒冲剂、复方吗啉胍,或肌注复方柴胡注射液2~4ml,1~2/d。鼻塞可用1%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咽痛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华素片、银黄含片或溶菌酶片等,或气雾吸入。止咳常用复方甘草合剂10ml,3/d,溴己新(必嗽平)16mg,3/d,沐舒痰30-60mg,3/d,干咳可用可待因糖浆5ml或苏黄胶囊2#,2~3次/d。 2.明确有细菌感染,可用抗菌药物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依据和检查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依据和检查方法 根据鼻咽部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阴性胸部X 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需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但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一)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多由过敏因素如瞒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即消失。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一般感冒都是打几个喷嚏就停住了,而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喷嚏一个接一个,没有停止的趋势,这点可以区分是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再者,感冒可能还伴有发热,而过敏性鼻炎没有发热。 (二)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引起,可为散发,时有小规模流行,病毒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暴发。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近来已有快速血清PCR方法检查病毒,可供鉴别。 (三)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四)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病。患病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如果在上呼吸道症状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 (五)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细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201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2017版)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2012年版),普通感冒一般急性起病,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伴有喷嚏、鼻塞、咽部不适等症状,在排除流行性感冒、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前提下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06.903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鼻/咽拭子病原学快速检测; (3)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C反应蛋白(CRP);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气分析、胸部CT、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等。(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适当休息。 2.使用减充血剂、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等支持、对症治疗。 3.如发热、全身症状重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八)出院标准。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病原学确诊流行性感冒,转入相应路径。 3.病情较重,上呼吸道感染累及肺部,按照肺炎诊疗常规转入相应路径。 4.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转入相应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分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和上呼吸道卡他,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初期有咽于、咽痒或烧的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听力减退,流泪。呼吸不畅,声嘶和少许咳嗽。个别病例有低热,畏寒、头痛。检查可有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天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病毒性咽炎的特征是咽部发痒和灼热感,但不剧烈。急性喉炎的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喉部疼痛,常有发热,咽炎和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三)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 色疤疹及浅表溃疡。 (四)咽结膜热: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儿童多见。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 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 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 (一)血象:病毒性感染血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和核左移现象。(二)病毒和病毒抗体测定及细菌培养加药敏:以判断病毒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治疗原则】 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喝水,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主。 一、对症处理:应用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

抗感冒复合剂或中成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双酚伪麻片、银翘解毒片等。 二、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三、抗菌药物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抗感 染药物,经验用药可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

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修订)

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西医诊疗常规(修订) 中医院儿科本病简称上感,是指由鼻、副鼻窦、咽和喉所构成的上呼吸道 的感染性疾病。一般病势不重,但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风湿病等合并症,也可能引起原有疾病的急性发作,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急性发作等。根据病因不同分为病毒性与细菌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又分为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四型。 中医属“伤风”、“感冒”范畴。该病发生是由于六淫及时行疫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但以风邪为主,又随四时之气杂合为病,有风寒、风热、暑湿、秋燥、时行感冒等。其中以风寒、风热两者多见。致病因素取决于人的卫气强弱,如果将息失宜,过度疲劳,腠理疏懈,卫气不固,或素体阳虚者,易为外邪所客,内外因相互影响而发病。风邪入侵的途径为肺系卫表,其病变部位也常局限于肺卫。而时行感冒,因其感受时邪较重,故全身症状比较明显。 1 临床主症 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咽痛声嘶、呼吸不畅、咳嗽、便秘或腹泻等。 2 诊断要点 2.1查体见鼻腔粘膜、咽部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等。 2.2血象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

象。 2.3 X线检查胸部X线透视正常或肺纹理增强。 2.4病毒和病毒抗体的检测,视需要用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和病毒分离与鉴定,以判断病毒类型。 2.5细菌培养判断细菌类型,对选择有效抗生素有意义。 3 治疗 3.1中医 3.1.1内服药物(1)风寒感冒:鼻寒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痰多稀薄,甚则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川芎、羌活、独活、柴胡各12g,前胡,枳壳、茯苓、桔梗各10g,甘草6g)。(2)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或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涕浊,咳痰黄稠,口干欲饮,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辛凉解表,清热祛风。主方:银翘散加减(金银花、板蓝根各30g,连翘15g,牛蒡子、荆芥、竹叶、甘草各10g,薄荷6g,豆豉8g,桔梗12g)。(3)暴湿感冒:身热、微恶风,汗出,肢体酸痛,头重胀,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胸闷泛恶,小便短赤,大便质稀,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主方:新加香薷饮加味(香蕾、蕾香、佩兰、厚朴、扁豆花各12g,金银花、连翘各15g、薏苡仁、六一散各30g)。(4)体虚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汗出,气短,乏力,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主方:参苏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微生态调节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微生态调节 呼吸系统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和住院的首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急性中耳炎,扁桃体炎、窦炎及复发性窦炎等以及系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而反复呼吸道感染又是困扰家长和医师的常见问题。 1.反复呼吸道感染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需要经常去看病就医,经常使用抗生素或住院治疗,甚至继发中耳炎等需要外科手术。反复呼吸道感染不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孩子请假误学,家长陪护误工,患儿家庭承受很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多数专家和临床医师提出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一类临床现象,目前国际上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infections,RRTI)是一种常见病,指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超出正常范围。 表1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 注:(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指2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但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应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2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2.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相关因素 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很多,包括被动吸烟、受凉、母乳喂养不成功、药物滥用及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等,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已作为高危因素得到公认。临床常见的相关因素有: 2.1 免疫功能低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集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人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到5~6岁才发育成熟,婴儿时期特异性免疫动能不成熟,原发免疫功能缺陷或继发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反

上呼吸道感染指南

深秋,警惕呼吸道疾病 2004年09月06日09:55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秋意渐浓,孩子和大人都感到神清气爽。而进入深秋以后,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均易首先侵犯呼吸道,宝宝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开始上升。父母们应对呼吸道疾病有所了解。 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哮喘等。 推荐阅读--急性喉炎、气管炎、支 气管炎儿童哮喘新疗法(图) 小儿感冒用药诀窍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疾病特点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为“感冒”,是宝宝的常见病。“上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的时候。 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感冒的病人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唾液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就有可能通过呼吸被传染,感冒也可由玩具、衣物等间接传染给宝宝。宝宝得了感冒,通常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咳嗽、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容易引起其他疾病,如喉炎、气管炎、肺炎、肾炎、心肌炎等。

家庭护理 宝宝的年龄越小,对他的护理就越重要: 宝宝的病房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并且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湿润。在饮食方面,宝宝感冒后要多喝水或稀释过的果汁,吃适量的水果,饮食宜喂食流质或较软的食物。感冒后,宝宝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都会减少,消化能力减弱,所以要减少食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另外,父母还要细心地清洗宝宝的眼鼻分泌物,随时观察他病情的变化。暂时不要给宝宝洗澡,而是改为晚上用热水给宝宝洗手洗脚。要让孩子充分休息,等病情好转后才能活动,以免感冒复发或引起其他疾病。 如何预防 深秋气温变化较大,爸爸妈妈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室温要保持稳定,空气要新鲜流通,但要避免穿堂风。有个小诀窍可以测试宝宝穿衣是否适度:经常摸宝宝的脊背和手,如果宝宝的小手温暖而脊背无汗,说明他的衣着恰到好处。 要保证宝宝有良好的睡眠,感冒流行的季节,宝宝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感冒病人。如果家里有人感冒了,最好戴口罩或用其他方法适度隔离,并且给房间消毒,方法是: 关闭门窗,用食醋每立方空间2~5毫升,加水1~2倍,加热至全部汽化,每日1次,连续数日。 提醒 ▲许多疾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症状相似。如麻疹、支气管肺炎、中毒型菌痢等,这些疾病的早期都有高热、寒战和上呼吸道不适症状,类似于感冒。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它们特有的表现。所以,当孩子有感冒症状时,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各种表现和突然变化,发现与感冒不相符合的表现时,要及早送宝宝去医院检查。 ▲因为多数感冒属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但有时为了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可预防性地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但是切忌盲目乱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 ▲宝宝流鼻涕较多时,要用软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有较硬的鼻痂不可用手挖,要用棉签在鼻痂上涂红霉素软膏,待鼻痂软化后,才用棉签轻轻蘸出,以防感染。 食疗小验方 下面几种食疗方法可以预防感冒,在流感盛行的季节,不妨经常给孩子服用: 1、葱白大蒜饮:葱白250克,大蒜125克。将葱白和大蒜一起切碎,加水l000克煮汤,每日服用2次,每次1小茶杯,可以预防流感。 2、大葱生姜汤:大葱1根,生姜3片,加适量水,煮后喝汤。

上呼吸道感染资料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常分类有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和急性咽扁桃体炎等。通常急骤起病,以发热畏寒、鼻塞喷嚏、咽痒或疼痛、咳嗽、声嘶等为特征。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有一定的传染性。上感绝大多数不需住院,仅症状较重的急性咽扁桃体炎或急性疱疹性咽峡炎需住院治疗。 【诊断标准】 1、病史:有受凉史,起病急骤,发热畏寒,鼻塞喷嚏,咽痒或疼痛、咳嗽、声音嘶哑,全身肌肉酸痛等。 2、体征:体温可升高,甚至高热,鼻粘膜充血,咽腔充血,咽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咽扁桃体炎时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甚至出现颈部下颌淋巴结肿大疼痛。 3、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伴有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 【纳入标准】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等。年龄在14岁至65岁之间,无严重慢性基础疾病。 2、无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排除标准】 1、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出现异常改变,心电图和心肌酶学异常,肺功能异常。 2、发热持续一周,上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又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疾病。 3、痰或血细菌培养有其他细菌生长或培养出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治疗常规】 1、对症治疗:高热症状突出应多饮水、卧床休息。急性咳嗽、鼻后滴流和咽干应用伪麻黄碱,发热时加用解热镇痛类药物。 2、抗细菌药物治疗:急性咽扁桃体炎或有其他感染证据,可选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症状较重者可静脉用药。 3、抗病毒治疗:伴有发热,免疫功能低下早期病人可选用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 4、中药治疗:抗病毒清热解毒中药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5--7天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可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上呼吸道局部感染的说法并不确切。 【病因】 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rhinovirus,R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腺病毒(adenovirus,ADV)、冠状病毒(coronal virus)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不仅可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维生素A、锌或铁缺乏症等,或免疫缺陷病、被动吸烟、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因素,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 【临床表现】 由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病变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1.一般类型上感 (1)症状: 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 天内自然痊愈。 2)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 天至1 周左右,起病1~2 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 (2)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 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 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 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junctival fever):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 周。 【并发症】 以婴幼儿多见,病变若向邻近器官组织蔓延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年长儿若患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以后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其他病原体也可引起类风湿病等结缔组织病。 【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做出早期诊断。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 (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 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 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 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 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可进一步检查纤支镜、肺CT、呼吸道纤毛活检等。 三、诊疗计划 (一)阶段医嘱 急性感染期住院治疗,缓解期门诊治疗。急性感染期分别参考按照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诊疗。以咳嗽为例: 1、住院前期(1~5天):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需住重症抢救室或普通病房。向家属初步交代病情严重程度、诊疗计划、预后转归以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病情危重者应下病危通知书并让家属签署委托书、有创抢救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件。 (2)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全套、免疫1加4、结核抗体、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如需要查梅毒及艾滋病抗体)、痰涂片、痰培养(如严重感染要查血培养)、痰抗酸染色、心电图、肺功能、肺CT(必要时做)、全腹B超、心脏彩超。必要时请五官科会诊进行相关检查。 (3)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西医治疗,并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药物及特色治疗。 2、住院中期(6~10天): (1)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细菌学检查调整抗生素使用,根据患者进食多少、心功能状况及电解质结果调整入液量,并根据中医辨证调整中医治疗,病情加重要积极寻找原因并及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予以解释。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病因为病毒。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一、临床表现 (一)、普通感冒(俗称伤风) 诊断: 1、卡他症状重: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出现流泪,咽痛。 2、全身症状轻:可有轻微发热,关节痛、肌肉痛不重。 3、如无并发症,5-7天痊愈。 (二)、行性感冒(俗称流感) 诊断: 1、流行性或暴发流行。 2、全身症状重,起病急,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眼结膜炎症症状明显。 3、卡他症状及咽喉症状较轻。

二、鉴别诊断 1、过敏性鼻炎:很象伤风,但起病急,发作与环境或气温变化有关。发作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痊愈。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诊、脊髓灰质炎、脑炎等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密切观察。 3、、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咽喉症状重。可有高热。血中性粒细胞增多。 三、化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病毒抗体检查 3、支原体、衣原体检查 4、胸部X线检查。 四、治疗 1、对症治疗:如发热可用解热药,卡他症状可用新康泰克。 2、抗病毒:可用病毒唑,或中成药。 3、如有细菌感染,可用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李胜岐)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一、诊断

1、咳嗽咳痰:先为刺激性干咳,后可为粘液脓性或脓性痰,偶有痰中带血。 2、可有发热,38度左右,多3-5天降至正常。 3、两肺呼吸音多正常,两肺也可听散在干、湿罗音,罗音位置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二、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血中性粒细胞不高,病毒抗体可阳性。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胸片肺纹理增强、紊乱或有片状阴影。 4、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等多种肺疾病可伴有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结合血象和X线胸片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病毒和细菌学检查可作出病因学诊断。 三、化验室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2、血常规。 3、病毒抗体,支原体抗体。 4、痰细菌培养。 四、治疗 1、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热量。 2、抗菌药物根据病原体选择抗菌素,可选用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 多数患者选一种抗菌素口服即可,病原菌不清可选大环内酯类与头孢菌素合用。症状重者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3、对症治疗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 (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 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 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 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 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可进一步检查纤支镜、肺CT、呼吸道纤毛活检等。 三、诊疗计划 (一)阶段医嘱 急性感染期住院治疗,缓解期门诊治疗。急性感染期分别参考按照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诊疗。以咳嗽为例: 1、住院前期(1~5天):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需住重症抢救室或普通病房。向家属初步交代病情严重程度、诊疗计划、预后转归以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病情危重者应下病危通知书并让家属签署委托书、有创抢救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件。 (2)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全套、免疫1加4、结核抗体、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如需要查梅毒及艾滋病抗体)、痰涂片、痰培养(如严重感染要查血培养)、痰抗酸染色、心电图、肺功能、肺CT (必要时做)、全腹B超、心脏彩超。必要时请五官科会诊进行相关检查。 (3)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西医治疗,并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药物及特色治疗。 2、住院中期(6~10天): (1)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细菌学检查调整抗生素使用,根据患者进食多少、心功能状况及电解质结果调整入液量,并根据中医辨证调整中医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一、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它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为细菌。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多可自愈,预后好。但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防治。 (一)定义 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以病毒多见,约占70%~80%,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占20%~30%,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1]。 (二)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有以下类型: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 d 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