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白皮书

云计算白皮书
云计算白皮书

天云科技云计算白皮书

目录

1 概述3

1.1云计算的概念3 1.2云计算的特点4 1.3云计算的分类5 1.4云计算实现机制6 1.5云计算发展现状8

2 云计算应用方向与实例10

2.1基础设施租用10 2.2海量数据管理12 2.3在线软件服务12 2.4云安全应用14

3 云计算优势分析17

3.1性价比优势17 3.2应用优势20 3.3可靠性优势20 3.4安全性优势21

4 云计算发展趋势22

4.1云计算的历史定位22 4.2云计算与3G和物联网25 4.3云计算与网格融合发展25

5 云计算演进策略28

5.1云计算带来的变革28

5.1.1 机遇28

5.1.2 挑战29 5.2政府部门的演进策略31 5.3运营商的演进策略33 5.4典型行业的演进策略34

5.4.1 能源行业35

5.4.2 服务行业35

5.4.3 教育行业36

5.4.4 医疗行业37

6 天云科技与云计算38

6.1 我们的使命39

6.2 我们的团队39

6.3 服务和产品39

6.4 推动形成云产业链40

1 概述

“云计算”这个词汇是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于2006年8月9日在搜索引擎战略会议上的演讲中首次提到。2007年第3季度,这个词汇开始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公众对这个词的搜索量呈爆炸式增长。一时间,众说纷芸,有人称之为炒作,有人猛烈抨击,有人迅速转型,有人大声叫好。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云计算已经形成了雷霆万钧的势能和横扫千军的动能。Google、Amazon、IBM与微软等互联网与IT巨头纷纷把云计算作为自己未来的核心战略。更重要的是在硅谷近百家新型云计算创新企业正在兴起,业务范围涉及从硬件、软件到应用的各个领域;这些企业创新的势头及其目标定位颇像三十年前个人计算机及十五年前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具有创新精神的小公司迅速而大量涌现,这些公司在刚成立时便立志从技术、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挑战与颠覆现有的IT产业格局。

1.1 云计算的概念

然而,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至少可以找到100种解释,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本白皮书给出一种参考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

这种资源池称为“云”。“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是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宽带资源等。云计算将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通过专门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用户可以动态申请部分资源,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转,无需为烦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资源池,这与早在2002年刘鹏教授提出的网格计算池(Computing Pool)的概念非常相似。网格计算池将计算和存储资源虚拟成为一个可以任意组合分配的集合,池的规模可以动态扩展,分配给用户的处理能力可以动态回收重用。这种模式能够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

之所以称为“云”,是因为它在某些方面具有现实中云的特征:云一般都较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它的边界是模糊的;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无法也无需确定它的具体位置,但它确实存在于某处。之所以称为“云”,还因为云计算的鼻祖之一亚马逊公司将大家曾经称为网格计算的东西,取了一个新名称“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ing Cloud),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计算机的核心是解决信息与知识的存储、处理和传播问题。它的第一阶段是以IBM 为代表的主机时代,最主要的特点是信息被中央主机所控制,用户需要获取信息时,要通过特定的终端连接到主机。七十年代末个人计算机的革命改变了这一结构。个人计算机可以把个人的信息存放在自己的计算机,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知识的主人”。这场个人计算机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知识普及的同时也打破了IBM的垄断,产生出微软、Intel、Apple等一代企业巨头,并使美国牢固地占领了这个技术制高点,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效率。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个人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起来,更为彻底的改变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方式,极大提高了信息和知识传布的效率。技术变革演变至此,个人计算机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每台计算机的功能与能力利用很不充分,信息不能充分和高效共享,操作复杂,成本居高不下。随着网络尤其是宽带网络的发展,以及“虚拟化软件”技术的实现,人们意识到“网络即是计算机”,我们可以把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再一次集中起来,放在“网络”中去。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就通过网络拿下来,不需要时就放在网络上面。这种无所不在的计算能力,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云”。从主机的集中到个人计算机的分散,乃至新的一次集中,计算机的发展似乎也在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钟摆定理。这次新的集中的结果将使每个“计算终端”的计算能力更强,计算成本更便宜——所谓“书本一样的价格,超级计算机一样的能力”。

有人将这种模式比喻为从单台发电机供电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和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再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云计算”。水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用来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和知识的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储存、使用和管理水的历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原始部落以及游牧时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局限在靠近水源的范围,需要水的时候,要去江河湖泊里取水回来,“江河湖泊”就像“主机”。到了个人计算机时代,如同人类的农耕时代,由于家家都有水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便利;“水井”很像个人计算机,自给自足,但是不能共享、大量闲置,严重浪费和低效。等我们到了城市,有了发达的自来水网络,“水”被集中起来保质、随时、随地的提供给人们,文明因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就像“云计算”将以宽带网络和新一代软件与服务带领我们进入信息化新时代。

1.2 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

1)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200多万台服务器,亚马逊、IBM、微软和Yahoo等公司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无处不在。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一个PDA,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获取各种能力超强的服务。

3)高可靠性。“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

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加可靠。

4)通用性。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片“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5)高可扩展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6)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用户按需购买,像自来水、电和煤气那样计费。

7)极其廉价。“云”的特殊容错措施使得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管理使数据中心管理成本大幅降低;“云”的公用性和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云”设施可以建在电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从而大幅降低能源成本。因此“云”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能价格比。

1.3 云计算的分类

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 、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 和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 ,如图1-1所示。

IaaS 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如亚马逊云计算AWS (Amazon Web Services )的弹性计算云EC2和简单存储服务S3。在IaaS 环境中,用户相当于在使用裸机和磁盘,既可以让它运行Windows ,也可以让它运行Linux ,因而几乎可

如:Salesforce online CRM

如:Google App Engine Microsoft Windows Azure

如:Amazon EC2/S3

图1-1 云计算的服务类型

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用户必须考虑如何才能让多台机器协同工作起来。AWS 提供了在节点之间互通消息的接口简单队列服务SQS (Simple Queue Service )。IaaS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允许用户动态申请或释放节点,按使用量计费。运行IaaS 的服务器规模达到几十万台之多,用户因而可以认为能够申请的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同时,IaaS 是由公众共享的,因而具有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PaaS 对资源的抽象层次更进一步,它提供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典型的如Google App Engine 。微软的云计算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Azure 也可大致归入这一类。PaaS 自身负责资源的动态扩展和容错管理,用户应用程序不必过多考虑节点间的配合问题。但与此同时,用户的自主权降低,必须使用特定的编程环境并遵照特定的编程模型。这有点像在高性能集群计算机里进行MPI 编程,只适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计算问

题。例如,Google App Engine只允许使用Python和Java语言、基于称为Django的Web 应用框架、调用Google App Engine SDK来开发在线应用服务。

SaaS的针对性更强,它将某些特定应用软件功能封装成服务,如Salesforce公司提供的在线客户关系管理CRM(Cli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服务。SaaS既不像PaaS一样提供计算或存储资源类型的服务,也不像IaaS一样提供运行用户自定义应用程序的环境,它只提供某些专门用途的服务供应用调用。

图1-2 IaaS、PaaS和SaaS之间的关系

IaaS、PaaS和SaaS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云计算的深化发展,不同云计算解决方案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同一种产品往往横跨两种以上类型。例如,Amazon Web Services是以IaaS发展的,但新提供的弹性MapReduce服务模仿了Google 的MapReduce,简单数据库服务SimpleDB 模仿了Google的Bigtable,这两者属于PaaS 的范畴,而它新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FPS和DevPay以及网站访问统计服务Alexa Web服务,则属于SaaS的范畴。

1.4 云计算实现机制

由于云计算分为IaaS、PaaS和SaaS三种类型,不同的厂家又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体系结构,对读者了解云计算的原理构成了障碍。为此,本白皮书综合不同厂家的方案,构造了一个供参考的云计算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如图1-3所示,它概括了不同解决方案的主要特征,每一种方案或许只实现了其中部分功能,或许也还有部分相对次要功能尚未概括进来。

管理中间件

资源管理 任务管理

用户管理

负载均衡 故障检测 映像部署和管理 使用计费 用户环境配置 用户交互管理 故障恢复 监视统计 账号管理 安全管理 访问授权 综合防护 安全审计

服务接口 服务注册 服务查找 服务访问 服务工作流

SOA 构建层 计算资源池 资源池 计算机 存储器 数据库 物理资源 存储资源池 网络资源池 数据资源池 软件资源池

软件

网络设施 身份认证 任务执行 任务调度 生命期管理

图1-3 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

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分为四层:物理资源层、资源池层、管理中间件层和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构建层。物理资源层包括计算机、存储器、网络设施、数据库和软件等。资源池层是将大量相同类型的资源构成同构或接近同构的资源池,如计算资源池、数据资源池等。构建资源池更多的是物理资源的集成和管理工作,例如研究在一个标准集装箱的空间如何装下2000个服务器、解决散热和故障节点替换的问题并降低能耗。管理中间件层负责对云计算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对众多应用任务进行调度,使资源能够高效、安全地为应用提供服务。SOA 构建层将云计算能力封装成标准的Web Services 服务,并纳入到SOA 体系进行管理和使用,包括服务接口、服务注册、服务查找、服务访问和服务工作流等。管理中间件层和资源池层是云计算技术的最关键部分,SOA 构建层的功能更多依靠外部设施提供。

云计算的管理中间件层负责资源管理、任务管理、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资源管理负责均衡地使用云资源节点,检测节点的故障并试图恢复或屏蔽之,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视统计;任务管理负责执行用户或应用提交的任务,包括完成用户任务映象(Image )的部署和管理、任务调度、任务执行、任务生命期管理等;用户管理是实现云计算商业模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括提供用户交互接口、管理和识别用户身份、创建用户程序的执行环境、对用户的使用进行计费等;安全管理保障云计算设施的整体安全,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授权、综合防护和安全审计等。

基于上述体系结构,本白皮书简述云计算的实现机制,如图1-4所示。

图1-4 简化的IaaS实现机制图

用户交互接口向应用以Web Services方式提供访问接口,获取用户需求。服务目录是用户可以访问的服务清单。系统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和分配所有可用的资源,其核心是负载均衡。配置工具负责在分配的节点上准备任务运行环境。监视统计模块负责监视节点的运行状态,并完成用户使用节点情况的统计。执行过程并不复杂,用户交互接口允许用户从目录中选取并调用一个服务,该请求传递给系统管理模块后,它将为用户分配恰当的资源,然后调用配置工具为用户准备运行环境。

1.5 云计算发展现状

由于云计算是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其成熟度较高,又有大公司推动,发展极为迅速。Google、亚马逊和Yahoo等大公司是云计算的先行者。云计算领域的众多成功公司还包括VMware、Salesforce、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

亚马逊研发了弹性计算云EC2(Elastic Computing Cloud)和简单存储服务S3(Simple Storage Service)为企业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收费的服务项目包括存储空间、带宽、CPU资源以及月租费。月租费与电话月租费类似,存储空间、带宽按容量收费,CPU 根据运算量时长收费。在诞生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亚马逊的注册用户就多达44万人,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企业级用户。

Google是最早的云计算技术的使用者之一。Google搜索引擎就建立在分布在200多个站点、超过百万台的服务器的支撑之上,而且这些设施的数量还在迅猛增长。Google 的一系列成功应用平台,包括Google地球、地图、Gmail、Docs等也同样使用了这些基础设施。采用Google Docs之类的应用,用户数据会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某个位置,可以通过任何一个与互联网相连的终端十分便利地访问和共享这些数据。目前,Google已经允许第三方在Google的云计算中通过Google App Engine运行大型并行应用程序。Google值

得称颂的是它不保守,它早已以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其云计算三大法宝:GFS、

MapReduce和Bigtable,并在美国、中国等高校开设如何进行云计算编程的课程。相应的,模仿者应运而生,Hadoop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开源项目。

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蓝云”计算平台,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平台。它包括一系列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复的虚拟化云计算软件,使来自全球的应用可以访问分布式的大型服务器池,使得数据中心在类似于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IBM正在与17个欧洲组织合作开展名为RESERVOIR的云计算项目,以“无障碍的资源和服务虚拟化”为口号,欧盟提供了1.7亿欧元作为部分资金。2008年8月,IBM宣布将投资约4亿美元用于其设在北卡罗来纳州和日本东京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改造,并计划2009年在10个国家投资3亿美元建设13个云计算中心。

微软紧跟云计算步伐,于2008年10月推出了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Azure(译为“蓝天”)是继Windows取代DOS之后,微软的又一次颠覆性转型——通过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新云计算平台,让Windows真正由PC延伸到“蓝天”上。Azure的底层是微软全球基础服务系统,由遍布全球的第四代数据中心构成。目前,微软已经配置了220个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包括44万台服务器。

在我国,云计算发展也非常迅猛。2008年,IBM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世纪互联推出了CloudEx产品线,提供互联网主机服务、在线存储虚拟化服务等;中国移动研究院已经建立起1024个CPU的云计算试验中心;解放军理工大学研制了云存储系统MassCloud,并以它支撑基于3G的大规模视频监控应用和数字地球系统。作为云计算技术的一个分支,云安全技术通过大量客户端的参与和大量服务器端的统计分析来识别病毒和木马,取得了巨大成功。瑞星、趋势、卡巴斯基、McAfee、Symantec、江民、Panda、金山、360安全卫士等均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2008年11月25日,中国电子学会专门成立了云计算专家委员会。2009年5月22日,中国电子学会隆重举办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1200多人与会,盛况空前。2009年11月2日,中国互联网大会专门召开了“2009云计算产业峰会”。2009年12月,中国电子学会举办了中国首届云计算学术会议。2010年5月,中国电子学会将举办第二届中国云计算大会。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G)预计,到2012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亿美元;到2013年云计算服务开支将占整个IT开支增长幅度的近三分之一;而知名投资银行美林则预计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到2011年将达到1600亿美元,其中商业和办公软件的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950亿美元。

2 云计算应用方向与实例

2.1 基础设施租用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即云计算厂商把自有基础设施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使用。厂商提供的主要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资源(存储空间、网络设备等)和计算资源(CPU和内存等)。

企业可以通过租用这些IT资源来满足自身需求,而不用购买特定的专用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对于企业而言,这种模式可以使企业“按需购买”基础设施服务。在运营过程中,企业经常会出现对IT资源有较高需求的情况,如临时需要对大量的文档进行转化,对大量的基础数据进行挖掘等。传统模式下,企业通过购买满足企业计算峰值的IT基础设施来满足企业计算的需求。企业的计算峰值是不会持续存在的,所以这些资源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的,导致了大量的IT资源浪费。具体统计显示,低于80%的计算能力和65%的存储空间的利用率都是低效的。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租用云计算平台中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企业对IT资源的临时需求,用完后再还回平台。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IT投资成本,使企业能把资金投入到其核心业务上。此外,实现基础设施的外包,企业还可以通过长期租用云计算平台中的基础设施,来部署企业应用,降低企业的IT投入和维护成本。

租用云计算厂商基础设施的用户可以是软件公司,也可以是独立的软件开发人员。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购买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网络应用。目前,以租用基础设施这种方式构建的网络应用几乎涉及到互联网的各种服务,包括网站托管、数据存储备份、电子商务、高性能计算、搜索引擎、虚拟主机服务等。

图2-1 基于基础设施租用的应用程序类型及其实例

多家大型IT厂商都推出了为用户提供基础设施的服务产品,最具代表性的是亚马逊公司(Amazon)于2006年8月推出弹性计算机云服务平台。该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具有弹性变化,灵活可靠,安全便宜的基于基础设施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基础设施即服务)服务。Amazon弹性计算机云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四种服务:Simple Storage Service(简单的存储服务S3);Elastic Compute Cloud (弹性可扩展的云计算服务器EC2);Simple Queuing Service (一种简单的消息队列SQS);Simple DataBase(简单的数据库管理SimpleDB)。这四种服务紧密结合,集中提供在云中的数据存储、处理和数据集查询的能力。

商业案例:Autodesk 以Amazon Web Service 为平台搭建Autodesk seek 系统

●商业需求:

世界领先的设计软件提供商与数字内容创建公司Autodesk,拥有大量的用于建筑设计、生产、公用设施、通信、媒体和娱乐等领域的设计和开发资源。这些资源大都以CAD文件、数据表、数据集等较大容量的文件形式存在,并因此产生了诸多问题:文件资源存储占用了大量的硬盘空间,需要付出较大的存储设备、硬件、能源及人力

等资源;

使用Aotodesk产品的用户不能准确快速的查找并利用Autodesk公司提供的优秀设计与开发资源。

●解决方案:

Autodesk 团队以Amazon Web Service 为平台搭建了Autodesk seek 系统,用于向工业设计师与建筑工程师提供优质的在线设计资源。首先,Autodesk 建立了相关的领域知识模型以分析公司的拥有的Autodesk软件产品的相关资源。然后在Amazon EC2 ,Amazon S3 ,SQS 和SimpleDB.之上建立负责处理网络的可扩展的服务器端程序。Amazon数据中心为每一个数据源与数据集单独分配一个EC2实例,使用户能偶快速准确的得到自己的搜索结果。

此外,由于Autodesk seek 需要处理容量很大的CAD 数据文件,所以一个可以扩展的存储系统是必需的。对于这种大文件的处理,Amazon EC2 在前期的业务处理规划中同样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系统运用了将数据分片的处理方式,将数据从Amazon S3 上移动到EC2上,以作长期的数据备份。

●商业效益:

该公司得到了一种有效地、可靠地存储与数据分析工具来管理公司的资源,提高了用户使用Autodesk软件的满意度,更好的帮助软件开发人员较快的构建模型,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并大大减少了新产品从设计到推向市场的时间。

2.2 海量数据管理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Web是目前最为庞大的信息系统,且其数据具有海量、多样、异构、动态变化等特性。尤其在互联网进入Web2.0 时代后,不同类型的Web应用网站不断涌现,如SNS网站(Facebook、校内网)、电子商务网站(Alibaba、淘宝网),门户网站(Yahoo、网易)。这些网站通常拥有庞大的用户资源,数以亿计的用户便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信息。面对海量的互联网资源,大型互联网企业如何对其加以处理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Web 2.0 应用的急剧增长,信息规模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无疑推动了以Google 为代表的Web搜索引擎的崛起。搜索引擎应用作为一个典型且广泛的云计算应用会涉及到整个互联网的数据。首先,搜索引擎的爬虫系统会将互联网中的数据复制到一个云计算平台的集群系统中。当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字后,搜索引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索引、分析、排序,最后将检索结果反馈给用户。期间涉及到的数据量是TB、PB级的,甚至更大,使用的节点数目超过1000个。因此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与管理的应用建立在“云平台”是非常重要的。Google的网页搜索引擎正是建立在其公司内部的专属云计算平台之上的,现在已经扩展到其他应用程序。

Google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模式包括几个相互独立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系统:Google 文件系统(GFS ,Google File System),针对Google应用程序的特点——需要处理与管理海量数据——提出的MapReduce编程模式,分布式的锁机制Chubby,Google开发的模型简化的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库BigTable。GFS是一个为运行着大规模分布式应用的数据中心实际的可伸缩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具有数据容错,支持大数据集,一次写入、多次读取等特性。MapReduce是从函数式变成借鉴而来的,是处理海量数据集的编程模式。BigTable 是设计用来分布存储大规模结构化数据的,可针对数据大小不同、反应速度要求不同来提供灵活高效的服务。

2008年4月,Google发布了基于开发平台的PaaS服务——Google App Engine。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提供支持一个完整应用需要的设计、实现、调试、测试、部署整个生命周期的支持,即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开发环境,使用户能基于云计算平台构建、并运行适合企业的应用。此外,用户还可根据平台提供的管理工具,对部署在平台中应用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了解应用的运行健康状况。利用PaaS,企业可方便的进行应用定制,满足企业多样的IT需求。云计算平台通过提供SDK、Web Service等,帮助开发人员在云计算平台上构建服务。使用平台服务,企业可以通过调用平台提供的一些通用的企业服务,快速的构建自己的IT系统。

2.3 在线软件服务

在线软件服务,将软件应用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所谓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软件部署为托管服务,通过互联网进行服务的一种较新型商业模

式。客户以租赁的方式享受软件服务,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并按照定购的服务内容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服务商提供可升级、多用户、可配置的服务,简化了软件部署和维护过程。较之传统的软件,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不需要花费大笔投资额外购买硬件、人员、维护等费用,只需支付一定的租赁服务费用,因而极大地降低了一次性投资,大幅度减少企业在系统投入上的风险。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现阶段云计算平台主要为企业提供公用性较强的软件服务,如电子商务(Alibaba)、客户关系管理(Salesforce)、财务管理(用友、金蝶等)等。这些服务通过SaaS的模式提供给企业用户使用。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云计算为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企业提供在云计算中发布数据和读取数据的服务。企业拿到这些数据后,就能够支持企业内部系统的运行,使企业更好的融入整个流程。云计算对于连接人员和数据共享都有很好的支持,这为企业供应链的流程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SaaS应用的一大特点是直接面向最终的企业用户。国内SaaS领域的典范是友商网,通过网络技术和SaaS交付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在线会计、在线进销存等在线管理及电子商务服务。作为SaaS领域最成功的企业之一,Salesforce推出的基于Web的客户资源管理(CRM)解决方案正是典型的SaaS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销售、服务、营销和呼叫中心环节等。

此外,Google已经发布的云计算在线应用包括:Google Docs、Google Apps、Google Sites等。

图2-2 建立在Google云计算平台上的云应用

Google Docs 可以处理和搜索文件、表格、幻灯片,并可以通过网络和他人共享文件。用户只需要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和可以使用Google文件的标准浏览器即可。在线创建和管理、实时协作、权限管理、共享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文件操作的共享与协作能力。Google Apps作为Google的企业在线应用套件,使用户能够处理日渐庞大的信息量,随时随地地保持联系,并可与其他同事、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共享和协作。通过Google Site在线创建各种类型的团队网站,在团队与网络中分享视频、照片等文件。

商业案例:AlliedBarton Security Services企业内部基于SaaS的CRM解决方案

商业需求:

AlliedBarton Security Services是最大的美国经营和管理的安全服务公司,该公司需要实施用于数据库管理和接口编程的按需、随时可使用且对IT影响最小的CRM 解决方案。在公司运营过程中遇到了下列问题:

不能访问存储在邮件服务器,客户资源服务器中的客户信息;

销售与经营之间缺乏沟通成为准客户转化为客户的障碍。

●解决方案:

仅使用内部资源,AlliedBarton 就迅速而轻易地创建了几个自定义对象和自定义字段来把Salesforce 调整到符合特定业务需求。公司进行了三个月的培训巡回展示来告知销售队伍,这样,在一年内采用率翻番。在AppExchange 目录中,AlliedBarton 部署了Clicktools、TrueAdvantage、Campaigner、Campaign Membership Report 和Advanced Call Scripting 应用程序。

●商业效益:

在把市场营销、销售、经营和质保数据全都放在同一系统上之后,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在从潜在客户产生到客户满意度的整个销售过程中跟踪数据;由统一数据驱动的精确预测和自定义报告使得管理人员能够评估责任制度,而且能够查看全国范围内的业务;AlliedBarton 首次可以对营销投资回报率进行测评。

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在客户服务、客户满意度和客户保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增强的分析和预测功能便于在掌握充分信息后对地理市场以及人员分配进行重新设计;改进的沟通弥补了销售和经营之间的沟通空白现象,从而可以实现从准客户到客户的平稳转换。

2.4 云安全应用

作为网格计算、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模型的进一步发展,云计算具有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同步调度能力。对于传统反病毒厂商而言,云计算的引入可以极大的提升其对病毒样本的收集能力,减少对新威胁的响应时间,同时可以第一时间的将补丁或安全策略分发到各个分支节点。

“云计算”概念提出来之后,传统的网络安全厂商纷纷进入“云安全时代”。

●Blue Coat

应用交付技术厂商Blue Coat系统公司,日前宣布在香港为Blue Coat WebPulse云安全服务建立了新的数据中心,以提升该地区的用户性能。这一举措还将为全球超过5400万用户提供更加强大的应用可见性和保护。随着新数据中心的建立,Blue Coat WebFilter、ProxyCliend和K9Web Protection的用户将自动受益于包括八个数据和内容评级中心在内的更加丰富的分布式全球网络。

Blue Coat WebPulse云安全服务借助动态链接分析,识别并评估那些通过动态链接传播恶意内容的Web2.0威胁。该服务从广泛的、不断变化和逐渐扩大的用户群中获得实时智能,其中包括新站点、URL、动态Web2.0内容和链接。WebPulse云安全服务借助多重

深入分析技术对这些链接进行广泛的威胁评估,识别恶意软件、网络钓鱼和其他恶意或不适当的内容。WebPulse云安全服务无需下载或进行其他的更新步骤,便可确保企业中所有用户的即时可用效果。Blue Coat WebPulse云安全服务是第一个基于云技术的群监控环境,能够实现动态链接分析,并且每周从全球超过5400万个用户那里接收和处理超过10亿个请求。当用户遇到新的动态站点和由用户产生的内容时,该服务会建立一个全面的Web概览。这些站点和内容的不断变化使得网络犯罪者更容易的传播恶意软件、钓鱼网站和其他恶意内容。借助动态链接分析,Blue Coat WebPulse云安全服务提供的第二代URL 过滤能够动态评估新的威胁内容,并确保主动防御。Blue Coat WebFilter的用户借助WebPulse云安全服务服务可以实现自动保护,并且由ProxyClient软件向远程和移动办公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些服务均可通过ProxySG一键选择的方式部署实施。K9 Web Protection的内置功能同样可以向个人和家庭用户提供基于WebPulse云安全服务的保护。

●趋势科技

2008 年7 月,国际知名的安全厂商趋势科技涉足“云安全”领域,改变传统的在终端和网关处防毒的模式,将反病毒功能迁移到“云端”。趋势科技认为终端用户遭受的安全威胁一般来自三种途径:浏览网页、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文件。只要利用搜索技术将这三种东西都标上安全等级,理论上就可以阻止网络上的绝大部分攻击。为此,趋势科技开发了在云端搜索网页,发现恶意代码就标上不安全。如果有用户企图访问这个网页,就会出现进行阻止的“云安全”模式。而在用户终端,只需要安装一个杀毒引擎,不需要更新病毒代码。这就避免了大量的资源消耗。趋势科技的“云安全”模式是反病毒领域最早出现的“云安全”概念和技术之一。为了实现这一“云安全”架构,趋势科技已经在全球建立了5 个云端数据中心,安装了34000台云端服务器。

●瑞星

瑞星“云安全”(Cloud Security)计划:将用户和瑞星技术平台通过互联网紧密相连,组成一个庞大的木马/恶意软件监测、查杀网络,每个“瑞星卡卡 6.0”用户都为“云安全”(Cloud Security)计划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分享其他所有用户的安全成果。“瑞星卡卡 6.0”的“自动在线诊断”模块,是“云安全”(Cloud Security)计划的核心之一,每当用户启动电脑,该模块都会自动检测并提取电脑中的可疑木马样本,并上传到瑞星“木马/恶意软件自动分析系统”(Rs Automated Malware Analyzer,简称RsAMA),整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随后RsAMA将把分析结果反馈给用户,查杀木马病毒,并通过“瑞星安全资料库”(Rising Security Database,简称RsSD),分享给其他所有“瑞星卡卡6.0”用户。

由于此过程全部通过互联网并经程序自动控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用户对木马和病毒的防范能力。理想状态下,从一个盗号木马从攻击某台电脑,到整个“云安全”(Cloud Security)网络对其拥有免疫、查杀能力,仅需几秒的时间。

●思科

反病毒软件厂商在云安全方面的成功,也带动了传统硬件安全厂商向云安全的转型。云安全对厂商所积累的“云端”资源有很高的要求。云安全成功的关键是要有足够多的信息收集点和计算能力,而这些正是思科的优势。思科在全球有70 多万个传感器,几乎所有的全球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中都有思科的传感器;有超过500 家的第三方安全

机构给思科提供及时的安全消息;思科监控着世界上超过30%的Email 流量。

思科已经把其新一代防火墙称作“云火墙”。云火墙的功能强大,包括:防僵尸网络/木马,防止网络内部主机感染;云检测——全球IPS 联动;云接入——SSL VPN;云监控——唯一支持Netflow 的防火墙,实现了NOC 和SOC 的二合一。

云火墙是对传统防火墙的一次革命。它充分利用了云端的资源,从而为传统硬件安全设备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云火墙中,我们可以同时看到瑞星和趋势科技的云安全模式的身影。可以说,云火墙创造了第三种云安全模式。

表2-1 主流安全厂商的云安全技术

3 云计算优势分析

3.1 性价比优势

为什么云计算拥有划时代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技术特征和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压倒性的性能价格比优势。

全球企业的IT开销,分为三部分:硬件开销、能耗和管理成本。根据IDC在2007年做过的一个调查和预测(如图3-1所示),从1996年到2010年,全球企业IT开销中的硬件开销是基本持平的。但能耗和管理的成本上升非常迅速,以至于到2010年管理成本占了IT开销的大部分,而能耗开销越来越接近硬件开销了。

图3-1 全球企业IT开销发展趋势

如果使用云计算的话,系统建设和管理成本有很大的区别,如表3-1所示。根据James Hamilton的数据[1][2],一个拥有5万个服务器的特大型数据中心与拥有1000个服务器中型数据中心相比,特大型数据中心的网络和存储成本只相当于中型数据中心的1/5到1/7,而每个管理员能够管理的服务器数量则扩大到7倍之多。因而,对于规模通常达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台计算机的Amazon和Google云计算而言,其网络、存储和管理成本较之中型数据中心至少可以降低5~7倍。

表3-1 中型数据中心和特大型数据中心的成本比较

电力和制冷成本也会有明显的差别。虽然我国的电价是全国统一的,但实际上不同地区的电力成本是不一样的。例如,美国爱达荷州的水电资源丰富,电价很便宜。而夏威夷州是岛屿,本地没电力资源,电力价格就比较贵。二者最多相差7倍。如表3-2所示。

表3-2 美国不同地区电力价格的差异

主要由于电价有如此显著的差异,Google的数据中心一般选择在人烟稀少、气候寒冷、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点的电价、散热成本、场地成本、人力成本等都远远低于人烟稠密的大都市。剩下的挑战是要专门铺设光纤到这些数据中心。不过,由于光纤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的应用,单根光纤的传输容量已超过10Tbit/s,在地上开挖一条小沟埋设的光纤所能传输的信息容量几乎是无限的,远比将电力用高压输电线路引入城市要容易得多,而且没有衰减。拿Google的话来说,“传输光子比传输电子要容易得多”。这些数据中心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云计算软件来管理,需要的人员很少,而为了技术保密而拒绝外人进入参观,让人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故被人戏称为“信息时代的核电站”,如图3-2所示。

图3-2 被称为“信息时代的核电站”的Google数据中心

再者,云计算与传统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相比,资源的利用率也有很大不同。IDC一般采用服务器托管和虚拟主机等方式对网站提供服务。每个租用IDC的网站所获得的网络带宽、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都是固定的。然而,绝大多数网站的访问流量都不是均衡的。例如,有的时间性很强,白天访问的人少,到了晚上7、8点钟就会流量暴涨;有的季节性很强,平时访问人不多,但是到圣诞节前访问量就很大;有的一直默默无闻,但是由于某些突发事件(如迈克尔·杰克逊突然去世),使得访问量暴增而陷入瘫痪。网

站拥有者为了应对这些突发流量,会按照峰值要求来配置服务器和网络资源,造成资源的平均利用率只有10%~15%,如图3-3所示。而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是有弹性的服务,它根据每个租用者的需要在一个超大的资源池中动态分配和释放资源,而不需要为每个租用者预留峰值资源。而且云计算平台的规模极大,其租用者数量非常多,支撑的应用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比较容易平稳整体负载,因而云计算资源利用率可以达到80%左右,这又是传统模式的5~7倍。

图3-3 某典型网站的流量数据

综上所述,由于云计算有更低的硬件和网络成本,更低管理成本和电力成本,以及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两个乘起来就能够将成本节省30倍以上,如图3-4所示。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这是云计算成为划时代技术的根本原因。

图3-4 云计算较之传统方式的性价比优势

Google2008年花了16亿美元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如果不采用云计算技术,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则需要640亿。也就是说,Google的云计算成本只相当于传统方式的1/40,这可能是Google迅速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公司的关键原因。

从前面可以知道,云计算能够大幅节省成本,规模是极其重要的因素。那么,如果企业要建设自己的私有云,规模不大,也无法享受到电价优惠,是否就没有成本优势了呢?仍然会有数倍的优势。一方面硬件采购成本还是会节省好几倍,这是因为云计算技术的容错能力很强,使得我们可以使用低端硬件代替高端硬件。另一方面,对云计算设施的管理是高度自动化的,极少需要人工干预,可以大大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中国移动研究院建立了256个节点的BigCloud云计算设施,并用它进行海量数据挖掘,可以大大节省成本。

3.2 应用优势

在应用方面,云计算具有低门槛和高可扩展性的优势。

云计算的低门槛应用优势主要针对的是使用云服务的企业用户或个人用户。首先,云计算的商业模式是基于使用的支付模式,也就是最终使用云服务的用户是按照他使用了多少服务来付费的。这种支付模式为应用部署到云计算基础架构上降低了准入门槛。

其次,虽然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价格不断下降,但安装、操作和维护这些系统和软件需要一定的技能。“云计算”则进一步降低用户使用软件和IT资源的门槛,因为一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都由云计算提供商来管理,用户只需要使用就可以了。因此云计算真正让软件成为了“服务”,而不是一件复杂的产品,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美国在其国内倡导的“蓝领计算计划”(一种云计算应用),以公共计算平台推动和提升美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高性能计算系统的构建、维护,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等,意味着要投入巨额的人力、物力、财力。“蓝领计算计划”帮助美国中小企业突破了成本和开发上的障碍。中小企业可以租用超级计算中心的硬件、软件资源,甚至可雇用超算中心的专家队伍,针对工程项目进行研发,大大降低了高性能计算的使用门槛。

云计算的高可扩展性是指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普通企业里的许多IT资源(人力资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是为了最大使用场景(在这时应用达到峰值)而设计的,大多数时候这些基础架构的利用率非常低。云应用的出现,避免了这一现象,其云计算环境具有大规模、无缝扩展的特点,能自如地应对应用使用急剧增加的情况。

对云计算用户而言,云计算的优势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们不用开发软件,不用安装硬件,用低得多的使用成本,就可以快速部署应用系统,而且可以动态伸缩系统的规模,可以更容易地共享数据。租用公共云的企业不再需要自建数据中心,只需申请云计算账号并按量付费,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和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尤为重要。目前,云计算的应用领域涵盖应用托管、存储备份、内容推送、电子商务、高性能计算、媒体服务、搜索引擎、Web托管等多个领域,代表性的云计算应用企业包括Abaca、BeInSync、AF83、Giveness、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GigaV ox、SmugMug、Alexa、Digitaria等。纽约时报使用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在不到24个小时的时间里处理了1100万篇文章,累计花费仅240美元。如果用自己的服务器,需要数月时间和多得多的费用。

3.3 可靠性优势

可靠性,即计算机系统必须持续地提供正确的服务。为保证数据高可靠性,云计算的数据一般采用分布式的方式来存储和管理。类似于一般的数据存储安全保证办法,云计算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来保证存储数据的可靠性。如Google的文件系统,对于每份数据,GFS(Google File System )在系统中保存3 个以上的备份,其中两份拷贝在同一机架的不同节点上,以充分利用机柜内部带宽,另外一份拷贝存储在不同机架的节点上。同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白皮书 内容摘要 为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参数技术公司、北京寄云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极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写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白皮书(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目的是为政、产、学、研、用各方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工作提供支持,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推广,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白皮书的编写以新时代标准化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以参考架构为分析标准化需求的理论体系,以综合标准化为标准化工作的总方法,系统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准化需求,以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标准体系为目标,提出了亟待研制的关键标准及方向建议,希望能为下一步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 第一章概述:简要介绍了本白皮书的编写背景、思路和目标。 第二章平台发展情况:重点梳理了美国、德国和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状和最佳实践,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规律,总结了以参考架构为核心的标准化与平台建设推广双向迭代的发展态势,回答了标准化工作中“为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第三章标准化需求分析:给出了基于参考架构理论的“四步走”标准化需求分析方法,围绕业务、用户和功能三个视图分析标准化需求,解决了标准化“做什么”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白皮书 第四章标准化实施路径: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五一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生态,以及通过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汇聚政、产、学、研、用五个方面的资源,实现产业、技术、标准协同发展。根据标准化工作的不同阶段,规划了标准体系框架、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和应用推广等重点任务,解决了标准化“怎么做”的问题。 第五章政府主导制定的潜在关键标准:立足政府主导标准保基本的定位,提出了潜在的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四类关键标准,包括基础共性、通用指南、行业管理和安全标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行业管理、规范引导、支撑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第六章市场自主培育的潜在标准方向:从提高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强化组织管理、消除技术壁垒四大目标出发,提出了由市场自主培育的潜在重点标准方向。 最后,作为正文相关内容的补充,以附录的形式给出了名词解释和已有相关标准清单。

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云计算通过网络将分散的计算、存储、软件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使信息技术能力如同水和电一样实现按需供给,具有快速弹性、可扩展、资源池化、广泛网络接入和多租户等特征,是信息技术服务模式的重大创新。云计算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云计算健康快速发展,对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消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云计算发展情况 (一)国外云计算发展情况 全球云计算市场迅速增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大型跨国企业已形成全球化服务能力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企业和开源社区共同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云计算应用在政务、金融、医疗、教育和中小企业等重要领域先后落地。与此同时,国外标准化组织和协会纷纷开展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涉及基础、云资源管理、云服务和云安全等方面。 (二)国内云计算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努力,已形成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推进的云计算发展格局,关键技术和软硬件产品取得一批成果,公共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行业应用进一步深化,云计算生态系统初步形成,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为开展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产品和应用基础。 我国云计算生态系统(见附件1)主要涉及硬件、软件、服务、网络和安全五个方面。 ——硬件。云计算相关硬件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中心成套装备等,以及提供和使用云服务的终端设备。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设备提供能力大幅提升,基本能够满足云计算发展需求,但低功耗CPU、GPU等核心芯片技术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新型架构数据中心相关设备研发较为滞后,规范硬件性能、功能、接口及测评等方面的标准尚未形成。 ——软件。云计算相关软件主要包括资源调度和管理系统、云平台软件和应用软件

阿里云安全白皮书V1

阿里云安全白皮书V1.2

前言 (3) 概览 (3) 阿里云安全策略解读 (3) 组织安全 (4) 合规安全 (5) 数据安全 (6) 访问控制 (8) 人员安全 (9) 物理和环境安全 (10) 基础安全 (11) 系统和软件开发及维护 (14) 灾难恢复及业务连续性 (16) 总结 (17)

前言 阿里云以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第一平台为使命,借助自主创新的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和计算等核心云计算技术,为各行业、小企业、个人和开发者提供云计算(包括云服务器、开放存储服务、关系型数据库、开放数据处理服务、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云盾、云监控等其他产品)产品及服务,这种随时、随地、随需的高效云产品和服务同时具备安全方面的优势。 阿里云提供这些云产品及服务的方式来自于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行业的多年浸渍,而安全则是阿里云的首要和关键组件。本白皮书将介绍阿里云在云安全方面的方法,具体涵盖安全策略、组织安全、合规安全、数据安全、访问控制、人员安全、物理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系统和软件开发及维护、灾难恢复及业务连续性十个方面的主题。在本文里面所描述的策略、流程和技术将以https://www.360docs.net/doc/163769746.html,发布时为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细节将随着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而改变。 概览 阿里云遵循“生产数据不出生产集群”的安全策略,覆盖从数据存储、数据访问、数据传输到数据销毁等多个环节的数据安全控制要求,这些控制要求包含以下十个方面: (1)阿里云安全策略解读; (2)组织安全; (3)合规安全; (4)数据安全; (5)访问控制; (6)人员安全; (7)物理安全; (8)基础安全; (9)系统和软件开发及维护; (10)灾难恢复及业务连续性 阿里云安全策略解读 “生产数据不出生产集群”------阿里云基于阿里巴巴集团十多年信息安全风险管控经验,以保护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为目标,制定防范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安全威胁的控制要求,根据不同类别数据的安全级别(例如:生产数据是指安全级别最高的数据类型,其类别主要包括用户数据、业务数据、系统数据等),设计、执行、复查、改进各项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控制措施。

云计算白皮书

天云科技云计算白皮书 目录 1 概述3 1.1云计算的概念3 1.2云计算的特点4 1.3云计算的分类5 1.4云计算实现机制6 1.5云计算发展现状8 2 云计算应用方向与实例10 2.1基础设施租用10 2.2海量数据管理12 2.3在线软件服务12 2.4云安全应用14 3 云计算优势分析17 3.1性价比优势17 3.2应用优势20 3.3可靠性优势20 3.4安全性优势21 4 云计算发展趋势22 4.1云计算的历史定位22 4.2云计算与3G和物联网25 4.3云计算与网格融合发展25 5 云计算演进策略28 5.1云计算带来的变革28 5.1.1 机遇28 5.1.2 挑战29 5.2政府部门的演进策略31 5.3运营商的演进策略33 5.4典型行业的演进策略34 5.4.1 能源行业35 5.4.2 服务行业35

5.4.3 教育行业36 5.4.4 医疗行业37 6 天云科技与云计算38 6.1 我们的使命39 6.2 我们的团队39 6.3 服务和产品39 6.4 推动形成云产业链40

1 概述 “云计算”这个词汇是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于2006年8月9日在搜索引擎战略会议上的演讲中首次提到。2007年第3季度,这个词汇开始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公众对这个词的搜索量呈爆炸式增长。一时间,众说纷芸,有人称之为炒作,有人猛烈抨击,有人迅速转型,有人大声叫好。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云计算已经形成了雷霆万钧的势能和横扫千军的动能。Google、Amazon、IBM与微软等互联网与IT巨头纷纷把云计算作为自己未来的核心战略。更重要的是在硅谷近百家新型云计算创新企业正在兴起,业务范围涉及从硬件、软件到应用的各个领域;这些企业创新的势头及其目标定位颇像三十年前个人计算机及十五年前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具有创新精神的小公司迅速而大量涌现,这些公司在刚成立时便立志从技术、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挑战与颠覆现有的IT产业格局。 1.1 云计算的概念 然而,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至少可以找到100种解释,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本白皮书给出一种参考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 这种资源池称为“云”。“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是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宽带资源等。云计算将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通过专门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用户可以动态申请部分资源,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转,无需为烦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资源池,这与早在2002年刘鹏教授提出的网格计算池(Computing Pool)的概念非常相似。网格计算池将计算和存储资源虚拟成为一个可以任意组合分配的集合,池的规模可以动态扩展,分配给用户的处理能力可以动态回收重用。这种模式能够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 之所以称为“云”,是因为它在某些方面具有现实中云的特征:云一般都较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它的边界是模糊的;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无法也无需确定它的具体位置,但它确实存在于某处。之所以称为“云”,还因为云计算的鼻祖之一亚马逊公司将大家曾经称为网格计算的东西,取了一个新名称“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ing Cloud),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联想云教室方案白皮书V2.2.2

更新时间: 1 Aug. 2016 Version 2.2.2 极致教学体验:高清视频体验,高效 传输协议,自动化桌面部署 云终端是一种理想的桌面设备,它外 形小巧,无噪音运行,日常运行耗电 量不超过15瓦,经济环保 智能开关机能够真正实现对云终端和教学桌面关机进行自动控制,能够实 现上电自启动 内存页合并技术能够实现内存区域的共享,从而发挥内存的最大效率,节省服务器的物理内存空间 联想云教室解决方案 白皮书

目录 1 概述 (1) 1.1 传统桌面环境目前面临的挑战 (1) 1.2 云教室的价值 (2) 2 用户需求分析 (3) 2.1 教学体验差 (3) 2.2 运维管理难 (3) 2.3 教学演进慢 (3) 2.4 TCO成本高 (4) 3 建设思路 (5) 3.1 云计算 (5) 3.2 联想的理念 (6) 4 总体方案 (7) 4.1 方案概述 (7) 4.2 方案特点与价值 (8) 5 方案优势 (10) 5.1 便捷的教学管理 (10) 5.2 流畅的教学体验 (10) 5.3 连续的教学保障 (10) 5.4 精巧的云终端设计 (11) 6 云教室特性简介 (12) 6.1 教学管理功能 (12) 6.1.1 教学演示 (12) 6.1.2 随堂小考 (12) 6.1.3 发送文件 (12) 6.1.4 收取作业 (12) 6.1.5 自动排课 (12) 6.1.6 学生演示 (13) 6.1.7 云重启 (13) 6.1.8 远程协助 (13) 6.1.9 课堂秩序控制 (13) 6.2 学生桌面 (13) 6.2.1 虚拟桌面 (13) 6.2.2 批量创建 (14) 6.3 终端支持 (14) 6.4 图像和多媒体支持 (14) 6.5 数据安全 (14) 6.6 系统管理 (14) 6.6.1 全中文Web管理界面 (14) 6.6.2 系统升级 (15) 6.6.3 日志管理 (15) 6.7 作业空间 (15)

国际云计算标准化状况

国际云计算标准化状况 1 云计算标准化需求日益迫切 对于云计算的概念,目前产业界和技术界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以便捷、按需的形式从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池中获取服务的业务模式。这些服务实际上来自于传统的IT服务,包括硬件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等。 根据Gartner的预测,2010年全球云服务收入预计将达到683亿美元,与2009年586亿美元的收入相比增长16.6%,预计云计算行业到2014年收入将达到1488亿美元,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的高速增长使市场的规范化需求日益迫切。云计算未来将变成一种类似于电信服务的公共服务,充分市场化的公共云服务需要涉及到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接口(类似于运营商间的网络与业务互联),以及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的接口(类似于运营商与终端用户之间的接口),这些接口都需要进行标准化,以实现服务提供商间业务的互通,同时避免服务提供商对用户的锁定。 为应对这种需求,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众多标准组织以及产业联盟启动了云计算及云服务的标准化工作,本文将从国际云计算标准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云计算标准化的方向与趋势。 2 云计算的国际标准化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云计算标准化工作已经启动,全世界已经有30多个标准组织宣布加入云计算标准的制订行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这些标准组织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1)以DMTF,OGF,SNIA等为代表的传统IT标准组织或产业联盟,这些标准组织中有一部分原来是专注于网格标准化的,现在转而进行云计算的标准化工作。 (2)以CSA,OCC,CCIF等为代表的专门致力于进行云计算标准化的新兴标准组织。 (3)以ITU,ISO,IEEE、IETF为代表的传统电信或互联网领域的标准组织。 应该说,在这些组织之中,大部分还处在“热点炒作”的状态之中,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而且有个别标准组织已经由于一些诸如知识产权之类的内部因素而开始逐步失去了活力。从表1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标准组织的成果仍只是一些白皮书或者技术报告,能够形成标准文档的少之又少,即使是已经发布的一些标准,由于其领域比较局限(如只关注于存储等)而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表1 云计算标准组织成果统计 虽然成果寥寥,但有一些标准组织的确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正在努力将云计算的标准化向前推动。这些重要的标准组织包括: 2.1 NIST 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由美国联邦政府支持,进行了大量的标准化工作。美国联邦政府在新一任联邦CIO的推动下,正在积极推进联邦机构采购云计算服务,而NIST作为联邦政府的标准化机构,就承担起为政府提供技术和标准支持的任务,它集合了众多云计算方面的核心厂商,共同提出了目前为止被广泛接受的云计算定义,并且根据联邦机构的采购需求,还在不断推进云计算的标准化工作。 2.2 DMTF DMTF(The Distributed Management Task Force,分布式管理任务组)是领导面向企业和Internet环境的管理标准和集成技术的行业组织。DMTF在2009年4月成立了“开放云计算标准孵化器”,主要关注于IaaS的接口标准化,制定开放虚拟接口格式(Open Virtualization Format,OVF),以使用户可以在不同的IaaS平台间自由地迁移。 2.3 CSA

阿里云弹性计算服务ECS技术白皮书改

弹性计算服务 (ECS)-技术白皮书 目录 文档图索引 (3) 文档表索引 (4) 1.云服务器概述 (4) 2.产品功能与特点 (4) 2.1.产品价值 (4) 2.2.系统架构 (4) 2.2.1.虚拟化平台与分布式存储 (5) 2.2.2.控制系统 (5) 2.2.3.运维及监控系统 (6) 2.3.云服务器 (6) 2.4.磁盘快照 (7) 2.5.自定义镜像 (7) 3.产品特点介绍 (8) 3.1.灵活方便 (8)

3.1.1.数据安全可靠 (9) 3.1.2.网络安全可靠 (10) 3.1.3.高效的运维与客服 (10) 4.价值分析 (10) 5.使用案例 (12) 5.1.平台概念解析及原理介绍 (12) 5.1.1.镜像与云服务器实例 (12) 5.1.2.Region (13) 5.1.3.存储系统 (13) 5.2.网络与安全组 (13) 5.3.实施 (15) 5.3.1.镜像使用 (15) 5.3.2.创建并使用云服务器创建并使用云服务器并使用 (16) 5.3.3.使用安全组完成解决方案使用安全组完成解决方案 (17) 5.3.4.使用磁盘快照 (17) 5.3.5.调用API实例 (17) 6.附录 (18)

6.1.云服务器规格说明 (18) 6.2.云服务器使用说明 (19) 6.3.云服务器安全防护 (19) 文档图索引 图 1 系统架构 (4) 图 2 虚拟化平台与分布式存储 (5) 图 3 云服务器 (6) 图 4 磁盘快照 (7) 图 5 自定义镜像 (8) 图 6用户业务 (8) 图 7产品特点介绍 (8) 图 8网络安全设置 (10) 图 9防ARP/IP欺骗 (14) 图 10 流量清洗 (15) 图 11 自定义镜像 (16) 图 12 安全组实施方案 (17) 图 13 磁盘快照 (17)

人工智能安全标准白皮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研究院

目录CONTENTS 一、人工智能概述 (1) 1.1?人工智能迎来第三次发展浪潮 (1) 1.2?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进展显著 (2) 1.3?人工智能产业链初具规模 (4) 1.4?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阔 (6) 1.5?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 (7) 二、人工智能安全法规政策和标准化现状 (9) 2.1?人工智能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 (9) 2.1.1?国际国外情况 (9) 2.1.2?国内情况 (15) 2.2?主要标准化组织人工智能安全工作情况 (17) 2.2.1?ISO/IEC?JTC1 (17) 2.2.2?ITU-T (18) 2.2.3?IEEE (18) 2.2.4?NIST (21) 2.2.5?TC260 (22) 2.2.6?其他标准化组织 (25) 2.3?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工作情况 (26) 三、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分析与内涵 (29) 3.1?新的攻击威胁 (29) 3.2?人工智能安全隐患 (31) 3.2.1?算法模型安全隐患 (31) 3.2.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隐患 (33) iv

目录CONTENTS 3.2.3?基础设施安全隐患 (36) 3.2.4?应用安全隐患 (37) 3.2.5?人工智能滥用 (38) 3.3?安全影响 (39) 3.4?人工智能安全属性和内涵 (41) 四、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体系 (44) 4.1?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化需求分析 (44) 4.2?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其他领域标准的关系 (46) 4.3?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体系 (46) 4.3.1?人工智能基础性安全标准 (47) 4.3.2?人工智能数据、算法和模型安全标准 (48) 4.3.3?人工智能技术和系统安全标准 (48) 4.3.4?人工智能管理和服务安全标准 (49) 4.3.5?人工智能测试评估安全标准 (50) 4.3.6?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安全标准 (50) 五、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化工作建议 (51) 附录A 人工智能相关安全标准 (55) A.1?TC260人工智能安全标准研究项目 (55) A.2?TC260人工智能安全相关标准 (56) A.3?ISO/IEC?JTC1/SC42人工智能安全相关的标准 (57) 附录B 人工智能应用安全实践案例(排名不分先后) (58) B.1?百度人工智能安全实践 (58) B.2?猎户星空人工智能安全实践 (61) v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云计算技术、 总学时数:36(理论课学时数:8 实践课学时数:28) 学分数:2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 1、选修课; 2、专业课。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云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了解虚拟化技术及管理;掌握NFS服务器的配置,掌握yum的配置,掌握Cloudstack安装和配置,掌握基于Cloudstack的云计算平台的管理。学生应先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与配置》一课,掌握Linux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后,方可修本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对云计算的配置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制定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课程以Cloudstack开源云平台的安装、配置与管理为主线,从而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相关知识、相关服务器的配置,加深Linux的使用技能,直至完整掌握Cloudstack。在学时分配上,本课程偏重实践,理论8课时,实践28课时,,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程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 (1)云计算的起源及有关概念 (2)Vmware虚拟化技术 (3)Kvm虚拟化有关知识 (4)NFS相关知识 (5)数据库有关知识 (6)Cloudstack平台管理的有关概念与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 (1)安装操作系统 (2)节点基本配置 (3)配置yum服务器和客户端 (4)NFS服务的配置与测试 (5)虚拟机管理 (6)计算节点安装 (7)管理节点的安装与配置 (8)模板与ISO管理 (9)Cloudstack管理 (10)模板制作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在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体协作能力、

阿里云走出国门 分享中国式云计算经验

阿里云走出国门分享中国式云计算经验 2014年3月4日阿里云宣布旗下的CDN产品正式商业化运作,将资源开放给全球企业及创业者使用。业界分析,阿里云此举加速完善了其云计算服务产品线,同时也狙击了亚马逊及其中国盟友们。 阿里云原本为天猫、淘宝等流量巨大的网站提供CDN支持,在全球建立起了上百个优质节点和带宽资源。本次开放的服务中,还包含了日本、新加坡、香港等海外节点,这将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将业务延展到海外。此前,一些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有时候不得不借助亚马逊的服务。这也显示了阿里云同亚马逊在全球市场展开正面竞争的决心。 据悉,除了CDN的全球布局及开放,阿里云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设计海外数据中心。但阿里云目前尚未透露海外拓展第一站的具体国家和地区。业内人士预测,阿里云很可能直捣亚马逊的大本营美国,也可能选择辐射更为便利的东南亚地区。 CDN是大数据的“搬运工”,无论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都面临管道和访问问题,扮演着数字物流的角色,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之一。CDN由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边缘节点服务器群组成,将各网站的内容分发到不同地区的节点,让不同区域的用户可以快速地访问网站。 相关数据表明,如果谷歌搜索的搜索结果提交慢了0.4秒,其一天的搜索量会减少800万次;网页响应慢0.1秒,运营成本每天增加100万美金。亚马逊的数据

也显示,网页延迟1秒可能导致全年损失16亿美金;移动页面加载时间时长超过5秒,74%的用户会选择离开。通过完善的CDN网络,可以实现更快速的访问。 阿里云作为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平台之一,运行着几十万家电商网站、企业ERP、金融业务系统、电子政务、游戏、移动App等各类应用和数据。其全球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亚马逊。 亚马逊进入国内市场目前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风险。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正在中国宁夏建造数据中心。但据业内人士称,亚马逊云计算业务在国内的任何一个业务要开三张发票,云基地的主机出租、亚马逊的软件服务、网宿的CDN,服务不完善。阿里云CDN业务的推出势必将削弱亚马逊及其盟友的竞争力。 在阿里云公布的CDN产品信息中,最引人瞩目“按需购买”,实现用多少、买多少,无需再为最高带宽买单。此外,阿里云计算平台还可以实现强力的安全防护,提供企业级的安全防护功能,可防御各种见黑客攻击。不必担心攻击带来的服务中断和高昂的成本。在阿里云论坛上,许多客户从2012年就开始呼唤阿里云自己的CDN服务。 在阿里云进入该市场前,国内经营该业务的主要是两家上市公司——网宿科技和蓝汛。网宿科技的另一个身份是国际巨头亚马逊云计算业务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阿里云的入场,势必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竞争压力。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

前言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中,“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不仅有助于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还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动力,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云计算必将加快应用落地进程,在各个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本白皮书聚焦过去一年多来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变化,梳理当前发展热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白皮书首先介绍了云计算产业发展概况,然后重点围绕云原生、SaaS、分布式云、原生云安全、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等云计算领域热点话题进行探讨,最后对云计算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云计算产业发展概况 (1) (一)全球云计算市场稳定增长,我国公有云规模首超私有云 (1) (二)我国IaaS 发展成熟,PaaS 增长高速,SaaS 潜力巨大 (3) (三)云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云原生采纳率持续攀升 (5) (四)云计算使用率持续提升,分布式云初露头角 (5) (五)安全能力备受关注,原生云安全理念兴起 (7) (六)降本增效显著,云计算成数字化转型关键要素 (7) (七)利好政策不断加码,云计算成新基建重要组成 (8) 二、云原生技术体系日臻成熟,构建数字中台底座 (9) (一)云原生重塑中间件产品 (10) (二)云原生如何更好的服务上层应用成焦点 (11) (三)云原生助力数字中台建设 (12) 三、SaaS 市场开始加速,将成企业上云重要抓手 (14) (一)国外SaaS 市场模式成熟,国内SaaS 蓄势待发 (14) (二)疫情推动SaaS 服务迎来发展新机遇 (16) (三)SaaS 直击企业痛点,加速中小企业应用上云 (18) (四)深耕行业,SaaS 服务向平台化、智能化发展 (19) 四、分布式云成云计算新形态,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21) (一)云计算从中心向边缘延伸 (21) (二)云边协同成为分布式云的核心 (22) (三)云边协同助力行业应用转型升级 (25) 五、原生云安全理念兴起,推动安全与云深度融合 (30) (一)云原生重塑IT 架构,端到端安全风险引关注 (30) (二)原生云安全推动安全与云深度融合 (33) 六、数字化转型旨在提高生产力,云化能力是关键 (40) (一)数字化转型核心是提高生产力,传统信息基础设施亟待升级 (40) (二)云计算加速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生产力 (43) (三)IT 云化管理平台作用凸显,技术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45) 七、云定位从基础资源向基建操作系统扩展,提升算力与网络水平 (48) (一)新基建概念明确,云计算既是基础资源也是操作系统 (48) (二)云计算加速网络变革,推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53) (三)云计算加强多种算力统一调度,提高算力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 .. 56 八、云计算发展展望 (58)

【精品】国内外的云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盘点国内外的云标准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2013-02-14 05:38 【中关村在线原创】作者:涂兰敬 | 责编:涂兰敬暂无评论 云计算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的焦点,然而伴随着云计算发展进程不断深化,相对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云计算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规划不合理、基建不达标、配套有缺失、管理靠人工、能源虚耗严重、安全隐患大等缺陷,核心根源在于相应的产业规范和标准的缺失。 为了保证云计算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内外的各大标准组织纷纷启动云计算相关标准体质的研究,积极推动云计算技术、云管理、云服务等相关方面的标准制定与实施,实现产业链的开放和兼容。 目前约有数十个标准化的组织开始积极推动云计算标准化工作。这些标准化组织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传统信息技术标准化组织:包括ISO/IEC、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分布式管理任务组(DMTF)、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开放移动联盟(OMA)等。

第二,针对云计算新成立的组织: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ODCA)、筋斗云(Open Cirrus)、云计算安全联盟(CSA)、Hadoop社区、开放网格论坛(OGF)、开放云计算联盟(OCC)、绿色网格(TGG)、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云计算产业联盟、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 第三,传统电信领域的标准化组织:包括国际电信联盟(ITU)、世界移动通信大会(GSMA)、欧洲电信标准研究院(ETSI)、城域以太网论坛(MEF)、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等。 标准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建立自主的云标准是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云计算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课题。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标准组织启动了云计算相关标准的起草和推动作用,相比国外中国的进展还较为缓慢。 下面介绍一下国内云计算标准组织以及他们主要工作内容。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要工作为评估电信领域云计算的影响,跟进并完成中国云计算标准第一阶段起草。其下属工作组TC1、TC7、TC8、TC11等基本已涵盖云计算的大部分内容。 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由电子学会发起,非营利性技术与产业联盟,成员总数超过300家,推进中国云计算技术发展。 中国云计算产业联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4家联合发起组织,发布云产业联盟白皮书1.0版本。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电子学会发起,2010年2月发布组织白皮书,召开中国云计算大会。 中国通信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发起,中国首个专门研究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学术咨询组织。 中国通信学会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由致力于智慧城市研究、规划、服务、实践等3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组成,重点覆盖城市规划、政府、交通、医疗、安防等重点行业,形成我国智慧城市最核心、最具影响力的智囊团和学术咨询机构。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同志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可以看出,中国云计算标准发展缓慢,目前尚未形成全面的云计算标准体系。因此,中国的云计算标准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国外标准化组织对云计算的研究自2009年起步,关注度逐步上升,目前大部分组织定位明确,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下面介绍一下国际上云计算标准组织以及他们主要工作内容。

云计算(1)

云计算20200225鄂州 云 计 算

目录 概述 (3) 产生背景 (4) 发展历程 (5) 特点 (7) 1、虚拟化技术。 (7) 2、动态可扩展。 (7) 3、按需部署。 (8) 4、灵活性高。 (8) 5、可靠性高。 (8) 6、性价比高。 (8) 7、可扩展性。 (9) 服务类型 (9) 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9) 2、平台即服务(PaaS) (9) 3、软件即服务(SaaS) (10) 实现关键技术 (10) 一、体系结构 (10) 二、资源监控 (11) 三、自动化部署 (11) 实现形式 (12) 安全威胁 (13) 1、云计算安全中隐私被窃取 (13) 2、云计算中资源被冒用 (14) 3、云计算中容易出现黑客的攻击 (14) 4、云计算中容易出现病毒 (15) 应用 (15) 1、存储云 (16) 2、医疗云 (16) 3、金融云 (16) 4、教育云 (17) 发展问题 (17) 1、访问的权限问题 (17) 2、技术保密性问题 (18) 3、数据完整性问题 (18) 4、法律法规不完善 (18) 完善措施 (19) 1、合理设置访问权限,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19) 2、强化数据信息完整性,推进存储技术发展 (19)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20)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 回给用户。云计算早期,简单地说,就是简单的分布式计算,解决任务分发,并进行计算结果的合并。因而,云计算又称为网格计算。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种)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网络服务。 现阶段所说的云服务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分布式计算,而是分布式计算、效用计算、负载均衡、并行计算、网络存储、热备份冗杂和虚拟化等计算机技术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概述 “云”实质上就是一个网络,狭义上讲,云计算就是一种提供资源的网络,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云”上的资源,按需求量使用,并且可以看成是无限扩展的,只要按使用量付费就可以,“云”就像自来水厂一样,我们可以随时接水,并且不限量,按照自己家的用水量,付费给自来水厂就可以。 从广义上说,云计算是与信息技术、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一种服务,这种计算资源共享池叫做“云”,云计算把许多计算资源集合起来,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管理,只需要很少的人参与,就能让资源被快速提供。也就是说,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商品,可以在互联网上流通,就像水、电、煤气一样,可以方便地取用,且价格较为低廉。

中国智慧园区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智慧园区标准化 白皮书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 2019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著作权属于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所有。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白皮书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应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著作权方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致谢 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委员会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国内近30家“产、学、研、用”单位于2019年开展了《中国智慧园区标准化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的编制工作。本白皮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智慧园区相关行业内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并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限于时间和能力,内容疏忽在所难免,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感谢苏州大学、广东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为白皮书提供智慧园区建设案例。 主编单位: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全联房地产商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智慧建筑专业委员会、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云建信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山东山青物业管理研究院、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青岛亿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

2012云计算白皮书

云计算白皮书 (2012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2012年4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云计算白皮书》,旨在与业界分享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近年来在云计算领域的研究成果。 当前,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ICT产业界公认的发展重点。各国政府积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快本国云计算的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国际ICT产业巨头加快技术研发、企业转型和联盟合作以抢占云计算发展的主导权和新兴市场空间。我国在云计算领域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并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存在抓住机遇实现局部突破的机会,但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技术差距、规划布局和制度环境等问题也日益显现。 本白皮书从产业体系、技术架构、数据中心、安全和政府作用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国内外云计算发展形势,同时也分析了我国云计算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云计算概念 (1) 1. 云计算概念 (1) 2. 云计算的影响 (2) 二、云计算产业 (5) 1. 云计算产业体系 (5) 2. 全球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7) 3. 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9) 三、云计算技术 (12) 1. 云计算的技术架构 (12) 2. 云计算“基础设施”关键技术 (13) 3. 云计算“操作系统”关键技术 (18) 4. 我国云计算技术发展 (20) 5. 云计算标准化进展 (22) 四、云计算数据中心 (24) 1. 全球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24) 2. 我国数据中心的发展状况 (25) 3. 我国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的策略 (26) 五、云计算安全 (28) 1. 云计算安全概述 (28) 2. 云计算的法律环境 (29) 六、政府在云计算发展中的作用 (31) 1. 外国政府的云计算行动 (31) 2. 我国政府的云计算行动 (33) 七、我国发展云计算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36) 1. 我国云计算发展面临的机遇 (36) 2. 我国在云计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6) 3. 我国云计算未来发展思考 (38)

推动云计算标准化的十大组织

目前云计算的概念在业内讨论的如火如荼,关于云计算的报刊文章也层出不穷,在今年的中国云计算大会上许多领导、专家学者也呼吁、号召建立云计算标准,此时也早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了推动云计算标准化之旅。本文将重点讨论云计算标准化的基本需求、国际上云计算标准化相关的组织、团体及他们对标准的推动和贡献,最后根据目前云计算标准化的国际形势提出如何在中国推动云计算标准化的想法和建议。 云计算标准化是云计算推广和应用的基本前提和真正云计算的终极目标。目前国际、国内不少组织已经开始研究和探讨云计算标准化,都试图在未来的云计算核心技术发展中获得一定的话语权。但是我们知道,云计算标准化所包含内容非常广泛,从软件开发的标准化、网格计算的标准化到资源管理接口的标准化。同时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分不同的层次,从上到下,业务逻辑层、应用层、分布式文件和操作系统层、虚拟化层、硬件层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如下图所示。要实现云计算标准化,理论上就要实现这五个层次上的标准化,这样的结果的非常复杂,为了简化云计算标准化的进化发程,我们认识到云计算标准化基本目标是实现云的可移植性(Portability)、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和安全性(Security),也就是把云计算标准化的内容锁定到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方面。 云计算架构图 具体来讲,需要云计算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有: ·云计算互相操作和集成标准,涵盖不同云之间如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公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私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集成接口标准。 ·云计算的服务接口标准和应用程序开发标准,主要针对的是云计算与业务层面的交换标准,从业务层面如何调用、使用云服务。

阿里云云数据库RDS版技术白皮书

阿里云云数据库RDS版技术白皮书 曰阿里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3769746.html, 法律声明 阿里云提醒您在阅读或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充分理解本法律声明各条款的内容。如果您阅读或使用本文档,您的阅读或使用行为将被视为对本声明全部内容的认可。 1 .您应当通过阿里云网站或阿里云提供的其他授权通道下载、获取本文档,且仅能用于自身的 合法合规的业务活动。本文档的内容视为阿里云的保密信息,您应当严格遵守保密义务; 未经阿里云事先书面同意,您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本手册内容或提供给任何第三方使 用。 2.未经阿里云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公司或个人不得擅自摘抄、翻译、复制本文档内容 的部分或全部,不得以任何方式或途径进行传播和宣传。 3.由于产品版本升级、调整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有可能变更。阿里云保留在没有任何通 知或者提示下对本文档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并在阿里云授权通道中不时发布更新后的 用户文档。您应当实时关注用户文档的版本变更并通过阿里云授权渠道下载、获取最新版 的用户文档。 4.本文档仅作为用户使用阿里云产品及服务的参考性指引,阿里云以产品及服务的 “现状”、“有缺陷”和“当前功能”的状态提供本文档。阿里云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尽 最大努力提供相应的介绍及操作指引,但阿里云在此明确声明对本文档内容的准确性、完 整性、适用性、可靠性等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任何单位、公司或个人因为下载、 使用或信赖本文档而发生任何差错或经济损失的,阿里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在任何情 况下,阿里云均不对任何间接性、后果性、惩戒性、偶然性、特殊性或刑罚性的损害,包 括用户使用或信赖本文档而遭受的利润损失,承担责任(即使阿里云已被告知该等损失的 可能性)。 5.阿里云网站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著作、产品、图片、档案、资讯、资料、网 站架构、网站画面的安排、网页设计,均由阿里云和 /或其关联公司依法拥有其知识产 权,包括但不限于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非经阿里云和/或 其关联公司书面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修改、复制、公开传播、改变、散布、发行 或公开发表阿里云网站、产品程序或内容。此外,未经阿里云事先书面同意,任何人不得 为了任何营销、广告、促销或其他目的使用、公布或复制阿里云的名称 (包括但不限于单独为或以组合形式包含“阿里云”、“Aliyu”、“万网”等阿里云和/ 或其关联公司品牌,上述品牌的附属标志及图案或任何类似公司名称、商号、商标、产品 或服务名称、域名、图案标示、标志、标识或通过特定描述使第三方能够识别阿里云和/或 其关联公司)。

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 白皮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筹) 2013年7月

引言 引言 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目前,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城市相继提出智慧城市战略举措,我国已有两百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相关规划,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英国标准研究院(BSI)、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ANSI)等组织已从不同层次启动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 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规划、关键标准制定以及标准应用实施,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院依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于2012年2月-6月对我国28个地方和24个企业进行了智慧城市标准化需求调研,并于2012年8月组织了近30家“产学研用”单位启动了《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的编写。白皮书系统的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发展现状、技术体系、国内外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进展,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和急需的重点标准,并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思考和建议。2013年5月,我国基于白皮书成果,积极向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1提交了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的提案,并获得了国际组织大力支持,为我国同步开展国际、国内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白皮书的发布,旨在与业界分享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希望业内各界力量共同关注我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重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规划、实施与评估,切实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说明: 感谢北京大学信息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上海市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浙江标准化研究院、东方通、大唐软件、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