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初探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初探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初探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初探

谭楠

对外汉语专业3班

摘要:本文试图用社会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词汇学的观点,对当前大学校园中的流行语现象做一下简单的梳理,以期了解这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方言,而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促成其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关键词:大学校园流行语;社会方言;言语快感;社会转型

〇引言

0.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必须经常地改进自己、丰富自己,以便能够满足社会的日益复杂的交际需要。正是这个缘故,我们只有联系社会的发展,才能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发展。”①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就为社会与语言搭起了一座桥梁。语言和社会存在“共变”关系。这个社会语言学的新术语最初出现在美国学者布赖特(W·Bright)的《社会语言学》中,大致意思是说:语言是一个变量,社会也是个变量;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从而引起种种变化。换句话说,当社会发生激变或渐变时,语言也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②所以,正像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指出的,“社会语言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③。

0.2 社会的激变在语言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快也是最直接地,即体现在流行语这一现象上。因为流行语已经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它从特定角度表达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真实地映照出社会现象和时代的变迁。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流行语现象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许多专家学者从社会语言学或现代汉语词汇学的角度入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笔者认为,不同领域内的流行语现象反映着不同领域内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转变。因此,未

来流行语研究的领域应当更加细化,对不同社会行业、不同年龄阶段、乃至不同性别、学历、地域等各类人群使用的流行语进行考虑,这样或许能为我们审视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和语言的变迁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

0.3 在当前的流行语研究中,大学校园流行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大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大量精英群体聚集于此,他们引导着这个社会思想、知识、价值的前进方向。而大学生作为这群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维价值、文化趣味往往就通过校园流行语得到体现。基于此,笔者希图以一个亲历者和体验者的身份,在本文中尝试着对每天出现在自己身边的第一手语料进行大体的梳理,以期对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这一现象获得更深的了解。

一对于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界定

1.1 本文中关于流行语的界定

在对当前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进行梳理前,有必要解释一下流行语的含义。

1.1.1 其实,对于流行语的内涵,至今还存在着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指一段时期内人们说得最多的词汇,而不管是在口头上还是在媒体上,不管该词语的流行是由于政府的提倡还是出于民间的创造。”④

例如,北京青年报今年1月16日发布的一则新闻里就报导说,“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联合发布了一年一度的(笔者自注:2005年)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十一五”规划’、‘神舟六号(神六)’、‘节约型社会’、‘和平发展’、‘一篮子货币’、‘油价上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连宋大陆行’、‘取消农业税’入选。”

这里的十大流行语就属于第一类流行语。研究这类流行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相关新闻就转述了2004年度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发布时,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张普教授的话,“发布流行语是尝试从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国社会进行扫描,为读者提供一个观察中国变革的独特视角。”

1.1.2 流行语的第二种理解,是“指民间流行的具有新颖性、俚俗性和生动性的一种口头语汇”④。与前一种相比,它少了些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多了些时尚的

民情民风,所以更能体现一种语言的民间自发性。同时,对这类流行语进行研究同样也能为把握时代脉搏、透析世风民情提供一个独特而有趣的视角。

本文中探讨的流行语主要是指第二种。

1.2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定义

所谓大学校园流行语,就是指主要流行于大学校园中的时尚语汇,其主要构成成分是单独的词,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特定的句型或句式。操这些语汇的人士以大学在校学生为主,也包括部分大学毕业生、个别在校教师乃至一些身处校外但年龄与大学生相近的青年群体。

社会语言学中有个术语叫做“社会方言”。所谓社会方言,“一般说来没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结构系统,它的变异主要表现在一部分特殊的、使用范围较窄的词语方面。它必须依托于全民语言,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⑤。按照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大学校园流行语其实就是一种语言的变异,具体而言,是由阶级变异、行业变异和年龄变异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二对当前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类型分析

2.1 有学者曾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二三年级本科生做过一个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调查,根据统计,在较小的范围里十大校园流行语分别是:郁闷、傻逼、去死吧、酷、考G考托、QQ、牛逼、你考研吗、有没有搞错、上网。除了这些外,流行语还有I服了U、真恶、爽、你变态呀、小强、晕、无语、好棒、帅哥、靓妹、美眉、挂、逃学、新东方、倒、一般般、我操等,涉及范围从日常学业、生活、理想追求、爱好、个人性格等等无所不包。④

如果让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来读上面这些词或短语,他一定会觉得十分别扭。先不提这些词或短语的表达方式是否合理,光说一些原本在普通话里就存在的词,由于它们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年轻人如果用这样的语汇来跟这位老人交流,一定会让他如坠云雾之中。

2.2 要为这样的老人解惑就需要对大学校园流行语进行深入分析,而这又势必要涉及到类型分析的问题。然而,这种特殊语汇的内部构成复杂奇怪,有的甚至很难说明白。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着按以下方式进行分类分析。

2.2.1 按意义类型分类

a. 学业方面

毋庸置疑,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相关的流行语自然很多。

(1) 关于日常学习的

如【翘课】*,意为逃课,但跟逃课比起来显得更加理直气壮、潇洒从容。【翘课】一词在大学校园里全面取代了逃课,可认为是当代大学生叛逆精神的一种体现。

与此相关的有【蹭课】,这应该源于北方方言“蹭饭”,意思就是旁听。

又如【挂】本指挂彩,即流血受伤。后引申为死亡,常出现于一些黑帮片中。这一意项的出现与黑帮切口类似。可是,大学生们却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挂科”,即考试不及格。或许与直接说某门考试不及格相比,说【挂】显得更有英雄般的悲剧色彩吧。

与考试相关的又有【套题】一词,意为在考试前千方百计向老师打听考试内容、考试题型甚至答案等。“套”字有“设圈套”之意,学生们用这个词,有显示自我聪明的意味。

另外与考试有关的有【裸考】一词,指不复习直接上考场考试。显然,这样去考试,“挂科”的可能性极高。裸考,一方面说明当事人完全没有作任何准备(可算得上是“赤裸”着的),另一方面暗示了这样做的危险性,带有强烈的幽默和自嘲意味。

如果,某位同学在学习或者其它方面能力极强,那么多半会被赠以【牛人】的雅号,这个词大抵是从北京方言“牛”发展而来,表示一种赞美。相反,如果某同学每日沉迷于学业以外的事,那他的行为就会被称为【堕落】。【堕落】的一个结果就是成了【特困生】,意指上午第一节课就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学生。

(2)关于毕业的

【考研】近些年在校园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过去,大学生毕业之后大多会有工作分配,或者自己直接找到工作单位;这些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四、大三学生选择报考研究生,使自己以后面临就业时能更有竞争力。

与此相关的流行语包括

【奋斗】,指刻苦地为考验复习

【保研】,意为保送直接攻读研究生课程

【面霸】,指热衷于参加单位面试的学生

【毕业即失业】,部分学生对未知前途的无奈表达

【猪一般的生活】,形容成功保研的大四学生所拥有的生活状态

【狗一般的生活】,形容拼命找工作的大四学生所拥有的生活状态

【猪狗不如的生活】,形容准备考研的大四学生所拥有的生活状态

和考研、工作相对,一些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考G】(考GRE)【考托】(考托福)【考雅思】遂成时尚。这两年还有一种更形象的说法——【寄托】。就是GRE和托福的合称,指一些学生一心想出国,考GRE考托福已成为他们的寄托。

b. 两性方面

除了学业,大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爱情了,爱情这个难题给大学生活带来的欢乐和烦恼也最多,这方面的流行语自然也最为丰富。

(1)大学生日常都好谈论异性。对于异性相貌的评价,普通的有【靓妹】、【帅哥】之说。“靓”大抵来自广东一带的方言。班里最漂亮的女生被称作【班花】,向上推及则有【系花】、【院花】、【校花】。相对的,男生则被称作【班草】。不过,【班草】的说法远不如【班花】普及,因为【班草】有时并不一定很帅,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他们只好可悲地去衬托红花了。

对于相貌难看的女生,有【恐龙】一说。这一词语来源于网络,后又因一部畅销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而得到广泛传播。【恐龙】也有分类,如果女生长得难看但并不招摇,那她属于【草食性恐龙】;如果女生长又得难看而又爱招摇,那她毫无疑问会被称作【肉食性恐龙】,男生都会避而远之;如果,某个班里的女生普遍长得难看,那个班就会被称作【天龙八部】;如果,某所学校的女生普遍长得难看,那所学校就会被称作【侏罗纪公园】(取一部美国大片的片名);如果,某位男生有足够勇气去和一个长得难看的女生谈恋爱,这位仁兄则会被冠以【反恐精英】的雅号,“反恐精英”本来是一流行网络游戏名,即CS(全称为Conuter Strike),指“反恐怖分子的精英”,“恐”这个义项在转义后更增添了的幽默感。和【恐龙】相对,女生把长得难看的男生称作【青蛙】,如果这种男生还有些风度的话还会被称作【青

蛙王子】。相比而言,【青蛙】的使用频率要远远低于【恐龙】,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男生要比女生更注意异性的相貌,所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异性,男生会对其讽刺得更深些。更典型的,男生中有【两条人命】的说法,即指某类女生从后面看想死人,从前面看吓死人。

女生似乎更看重异性的身高,她们会将身材矮小的男生贬低为【二等残废】,甚至更惨(如笔者这类的应该算“三等残废”吧)。

还有的时候,大学生会说【菌男】、【霉女】,采用的是“俊男”、“美女”的谐音,实际意义却与【恐龙】、【青蛙】一致。

不过,大家也明白长得好看与否实在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所以又有了一种幽默的说法,【长得难看不是你的错,可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实际上,更多的大学生会选择一种相对委婉的说法去评价异性的外貌,如【长得安全】(不怕他人横刀夺爱)、【长得有创意】、【长得平易近人】、【长得困难】等等。

当代大学生对于异性外貌的评价不光局限于长相,他们也关注异性的身材,特别是男生。和过去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无论男女)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敢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相关的语言禁忌,使用一些特别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男生对于身材好、有魅力的异性,他们会称赞其【性感】、【正点】;对于上半身曲线分明的女生,他们会称赞其【胸中有丘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俗语转义);而一些胸部较小的女生,则会被称作【太平公主】(原为一唐朝的历史人物)或【飞机场】(名词转义)。

当然,在社会越来越开放的大背景下,从女生们的口中吐出【性感】、【飞机场】之类的词也并不是什么奇事了。

(2)有人说,整天谈论异性那是理论家。于是有的“实干家”已经开始实际体验恋爱的滋味了。

恋爱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流行语。刚开始时是【追】,即想方设法去靠近对方,或讨取对方欢心;如果对方有了意思,那叫【来电】,指对方发出信息表示愿意继续发展;恋爱关系确定后,女生们的说法是【嫁出去了】;之后就是每日【上班】,形容那些情侣每日谈恋爱,时间长还有规律,像职业一样;有时他们会【轧马路】,暗指两人在外约会逛街;如果两人结束恋爱关系,即【分了】、【甩了】、【踹了】等等。

大学生还自创了一些有趣的、跟恋爱相关的词语。有代表性的如【二硫碘化钾】,这似乎是种化学物质,可真用化学符号写出来就成了英文单词“KISS”(吻)了。又如【电灯泡】,指当恋人在谈情说爱时旁边站着的多余的人。(关于【电灯泡】的意思和来源尚有另一种说法。)④

有时出于好玩,大学生会把一些日常校园生活用语跟恋爱扯上关系。比如,将晨练称为【早练】,将傍晚锻炼身体称为【黄昏练】,皆取“恋”的谐音;把洗衣服的日子叫做【洗日】,如果那天洗的衣服多就叫做【大洗之日】,取“喜”的谐音;将同班同学的恋爱对象称作【家属】;要好的女生会互称【老公】或【老婆】,以示亲密等等。

c. 个人情绪方面

大学生大多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比较大,所以表达情感、情绪的流行语也比较多。

(1)这里面,首先得提到【郁闷】一词。人大的一位学者在统计校园流行语时,【郁闷】一词成为大学生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这让他大为吃惊④。这其实正好反映了当前中国大学教育的无奈现实:莘莘学子经过了残酷的高考,进入了崭新的大学校园,新鲜之后面对的就是目标的迷失和生活的空虚,经过四年这样的生活,他们又将面对更为残酷的就业选择,其痛苦的心理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郁闷”成为流行语中的流行语也就不足为怪了。类似的,还有【崩溃】一词,用来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愤懑或不满的情绪。

在表达自己感情的时候,当代大学生非常喜欢用夸张的手段,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个性的张扬。例如,要表达震惊、不满或难以置信的情绪,他们会用【晕】、【倒】;要表达对别人的做法、观点不屑一顾或无奈,他们会用【无语】;对别人的做法极为不满,他们会用【吐】、【恶(心)】;而要表达对别人的敬佩,他们会选择用【汗】(大抵源于汗颜一词)。

(2)还有的时候,他们会使用更为直接的表达方式抒发情感,不论是愤怒时还是愉悦时。如【靠】、【操】、【牛逼】、【牛X】(读作牛叉)、【去死】、【你有病啊】、【你大爷】、【变态】、【BT】等。这类表达近乎于骂街,从中看出大学生流行语中存在着粗俗化倾向。

(3)流行语除体现在实词上,同样也体现在虚词上。

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他们会在前面那些词语前使用副词修饰。除了汉语普通话里现有的副词如很、非常、相当之外,他们更喜欢用【狂】、【猛】、【巨】、【超】、【暴】、【老】、【贼】等本身也带有程度强烈含义的词作临时副词。这些词里面,【老】和【贼】源于东北方言,【超】源于港台地区的方言,而其它几个来源不明(一说来源于日本漫画)。而【相当】一词在今年上半年里出现的频率陡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今年春晚上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所表演的小品《说事儿》的影响。关于流行语来源这一点,下文还会具体谈到。

叹词方面,出现较多的如【哦】、【哇】、【哇噻】、【吔】等受港台方面的影响明显。

2.2.2 按来源分类

a. 属于自创的

(1)完全自创。这一类词的造词方式最能反映出大学生的智慧和幽默,如

形象比喻:【裸考】、【二硫碘化钾】

偷换单字加谐音:【菌男】、【霉女】、【大洗之日】

偷换概念加缩写:【面霸】、【寄托】、【特困生】

同时偷换单字与概念再加缩写:【呕像】、【黄昏练】、【早练】

在现有词语上加以推衍:

【班花】→【系花】、【院花】、【校花】

【愤青】→【愤中】(愤怒的中年人)、【愤老】(愤怒的老年人)

↘【文青】(文艺青年)

(2)完全采用现有词汇。

比较典型的如【相当】、【貌似】和【抨击】。大学生直接将修饰形容词的副词【相当】、表示表面上很像的【貌似】和表示批评回击的【抨击】纳入到日常的头口语中,并加以过量频繁地使用,使之成为流行语。

这应当说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大学生会如同患上偏执症一样如此频繁过量地使用同一个词语,而放弃使用如“很”、“像”、“批评”等这些同样能表达相同意义的词?笔者个人认为,这一方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集体性的词语匮乏,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像这样的书面化词汇一旦突然在口语语境下出现,会让交流双方都产生一种突兀的感觉,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言语快感”的独特体验。

此外,还有如【堕落】和【腐败】这样的词。它们都有“败坏”的义项。大学生则将【堕落】和【腐败】表示“败坏”的义项直接引用到日常口头语中,只是在使用的地方略加改变:【堕落】专指荒废学业沉沉迷于玩乐,而【腐败】专指耽于饭局、酒局、舞局这样的高档次消费。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在使用这两个词时,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对外部社会现状的嘲讽。但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却乐此不疲地沉迷于【堕落】和【腐败】。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这样的矛盾,这真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在里面。关于这点,后文还会涉及。

b.吸收

大学校园流行语并不全是大学生们自创的,绝大所数是从其它社会方言中吸收引进过来的。实际上,任何时代的大学生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关注外部世界的心理需求,而当代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外部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当前流行文化的强势冲击。

(1)来源于电视媒体

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前文提到的很多流行语就来自于港台影视作品,如【正点】、【去死吧】、【飞机场】等等。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录像机、VCD机、DVD机在中国大陆的普通家庭中逐渐普及,录像带、VCD的零售租赁业务也随之火热起来。进入新世纪之后,计算机的普及也为影视作品在普通居民中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因素都使得生长在90年代的当代大学生们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到大陆、港台、日韩、欧美的流行文化。

最典型的莫过于周星驰的电影了,他的无喱头搞笑风格征服了无数青少年,许多人都能对其影片中的经典台词倒背如流。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也吸收了不少周星驰式的表达,如【I服了U】(即我服了你,出自《大话西游》)、【小强】(指蟑螂,出自《唐伯虎点秋香》,之后出现引申义比喻像蟑螂一样难缠的人)、【发飚】(指生气)、【我走先】(指我先走)等等。

大陆冯小刚导演的系列贺岁电影对大学生流行语也颇具影响。如【打死我也不

说】(表明坚持原则,出自《甲方乙方》)、【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讽刺胡乱花钱买贵东西的同学,出自《大腕》)、【做人要厚道】(用来数落不会做人的同学,出自《手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表达自己的不满,出自《天下无贼》)等等。

除此之外,大学流行语还可能来源于其它的

●电影作品:如【阿甘】,形容某人呆头呆脑但为人真诚执着,出自美国电影

《阿甘正传》;【我顶你个肺】,原为广东话,表示愤怒,出自《疯狂的石头》

●电视剧作品:如前面提到过的【太平公主】,出自《大明宫词》;【将……进

行到底】,表示决心,出自《将带情进行到底》;【我拿什么拯救你?……】,

表示无奈,出自《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电视节目:如【海选】,有大量选手参加的初选,出自“超级女声”和“梦

想中国”;【PK】,在英文里全称是player killing,做名词,意为游戏中两

个玩家彼此对打,后由于“超女”的影响,变成动词性的了,意为双方一

对一你死我活的决斗

●广告作品:如【我们的目标是……】,出自某牙膏广告;【我才刚上路叻】,

表谦虚,出自某男装广告

●流行歌曲:如【有多少……可以重来】,出自《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小品相声:如前文里提到过的【相当】;【忽悠】,出自赵本山的系列小品

(2)来源于数字媒体

现代的数字媒体,如网络、手机、电子产品等,对于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a.单就网络而言,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很多大学流行语就是来源于网络,如【恐龙】、【青蛙】等。网络上有很多时尚用语是由英文字母或汉语拼音缩写拼合而成,大学流行语有时就直接将它们吸收过来,如【TMD】(原是美国开发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英文缩写,被网民借来代替国骂)、【FT】(英文Faint的缩写,指晕倒)、【BT】(变态的拼音缩写)、【BMW】(原是著名的汽车品牌“宝马”,后被网民借来指“别摸我”)、【FB】(【腐败】的拼音缩写)、【PP】或【PL】(“漂亮”的拼音缩写)等等。

除了字母缩写,还有利用汉语拼音的谐音,用汉字紧缩或扩张构成的流行语。

紧缩的,如【酱紫】和【表酱紫】,意思是“这样子”和“不要这样子”。扩张的,如【弓虽】,就是指“强”。这三种类型的流行语原本作为一种新颖的书面表达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后来竟被生搬硬套地拉进了口头表达中了。

其它的网络术语也会在大学生们的日常交际中出现。如网络论坛中的常用词【顶】,表支持;【google】和【百度】,本来是两大著名搜索引擎网站,它们的存在对于网民来说相当重要,因为网民们几乎每天都会用到它们,进而【google】和【百度】开始拥有了动词性的含义,即“使用这两个网站的搜索引擎查找数据”;【博客】作为近一两年内兴起的一种新鲜事物正受到大学生群体的热烈追捧,相关的流行语如【写博】(写博客)、【博了吗】(问对方有博客了没有或更新博客了没有)。

b.手机在大学生群体里的普及也丰富了校园流行语的表达。大家几乎每日都在收发短信,【短】这个字就被大家赋予了动词短语“发短信”的含义,所以在校园里我们常能听到“记得短我啊!”这样的说法;又如,许多数字被赋予了特殊含义,【88】意为Bye-bye,【530】意为“我想你”,【520】意为“我爱你”等等;还有个跟数字相关的符号——【N】,这个原本在数学里表示自然数的符号,现在却被大学生们用来代替“许多”、“很多”,所以经常有听到“N个人”、“N多”这样的说法。

c.跟其他数码产品有关的,比如【自拍】,意思是自己给自己拍照片或录像。当代的大学生热衷于表现自我,【自拍】后发布到网上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正符合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

(3)来源于外语

随着整个社会的开放,当代大学生接触的文化比过去更为多元,他们都学习英语,有些还会其它多门外语。所以,语言间的接触使得部分外语词汇也被吸收进了大学校园流行语中。

a.英文词汇大多都以它们的本来面目出现,像【Hi】、【Hello】和【Bye-bye】等几乎每天都挂在大学生的嘴边,而【cool】(酷)、【happy】(表高兴)、【high】(表兴奋)、【party】(英文聚会)、【date】(英文约会)、【sexy】(英文性感的)这些词也常被用到。大学生在使用这些词的时候很可能是其夹杂在汉语中,比如我们可能听到这种说法“昨天我去参加了一个party,和一个暴cool的男生跳了舞,好happy 吔!”这种“语言马赛克”正好能给予说话者一种“言语快感”。

b.真正对大学生流行语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日语。这跟很多大学生小时候或是现在爱看日本漫画和电视剧不无关系,前者的影响尤为深远。【倒】和【晕】就是最典型的,因为日本漫画在表示人物惊讶或错愕时常将人物画成晕倒状。【倒】和【晕】具有震惊和不满的意项也就是这样来的。类似的还有【寒】,日本漫画在表示人物无奈时,常把人物的头部画成青黑色然后再加一滴汗珠,这样【寒】就被引用过来,加上中文里有“寒心”一词,“寒”也就有了无可奈何的意味。其他来自于日语的校园流行语还有【欧吉桑】(日语おじさん的音译,日语里指中老年男子)、【欧巴桑】(日语おばさん的音译,日语里指中老年妇女)、【卡哇伊】(日语かわい的音译,日语里指可爱、漂亮、温柔)、【幼齿】(即日语中的汉字词幼齒,指幼稚不成熟)等等。

c. 来自其他语言的校园流行语能在较大范围内传播并使用的数量极少,如【瑜珈】(梵语Yoga,目前流行的一种健身方式)、【香颂】(法语词chanson的音译,在法语里的意思就是“歌曲”)、【香奈儿】(法语chanel的音译,著名服装品牌)、【范思哲】(意大利语versace的音译,著名服装品牌)

(4)来源于方言

像【靓】、【酷】、【爽】、【哇噻】、【正点】这些流行多年的词就来自于港台地区。而近几年随着东北方言小品的兴起,如【忽悠】、【老】、【贼】这样的方言词也为大学生们所喜爱。除了方言词,流行语还以方言化了的语音形式出现,比如说话时全用的是普通话的词语,但语调却是十足的东北味。当然,北京地区各高校内的大学生受北京方言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如【涮夜】(北京方言指在酒吧、KTV等场所玩通宵)、【小二】(北京青年群体对二锅头的昵称)、【纯男人】(对仗义耿直的男性的夸奖)等。

2.3 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类型分析的总结

用社会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词汇学的观点对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进行类型分析后,会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2.3.1 在对流行语的使用上,两性之间存在着用语差异。具体体现在,女生比男生更喜欢用情绪化的词,像【晕】、【倒】、【去死吧】、【狂吐】以及如【暴】、【超】、【狂】这样的副词,【哦】、【哇噻】、【吔】这样的叹词,如果哪个男生成天老是用这几个词会被认为有女性化倾向;在男生的日常用语中,像【靠】、【牛逼】、【操】之

类带脏话性质的词出现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其在女生日常用语中出现的频率;女生在表达上一般选择委婉的说法,比如谈及一个长得难看的女生,女生大多会说她【长得困难】,而男生大多会直接说她是【恐龙】。

2.3.2 流行语的使用受具体语言环境的影响。由于流行语大多是轻松诙谐的,所以在上课时或者开会时,使用流行语进行交谈的频率较低。实际上,流行语出现得最多的地方往往是像宿舍、食堂、体育场、咖啡馆等轻松的场所。

2.3.3 流行语的使用与人际关系有关。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关系的亲疏决定了流行语使用的频率和种类,如果在一个群体内同学之间关系很好,那么流行语出现得就会多些,而且具体的用语也会比较随便。比如,同寝室好友间互称【猪头】。反之,在关系一般或恶劣的情况下,相互间就基本用正常语汇交流。

另一方面,关系好的群体内部更容易相互吸收对方的流行语表达方式。假如说一个寝室内有个同学经常说【貌似】,那么和他要好的同学难免会受影响,也会经常说【貌似】。

可以说,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调和人际关系的作用。

2.3.4 大学校园流行语受社会流行语的影响。整个社会流行着什么语汇,那么校园里可能也流行着什么语汇。但校园流行语一直都保持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2.3.5 新词新义现象在大学校园流行语中共存。新词包括新事新语(【博客】、【百度】)和旧事新语(【发飙】、【海选】),新义包括新事新义(【酷】、【腐败】、【面霸】)、旧事新义(【恐龙】、【青蛙】、【飞机场】)和功能新义(【短】、【博】)。

三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3.1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出现的原因

如前所述,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本质上就是特殊的社会方言。它的出现可从两个方面阐述。

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当代大学生大多是正在接受或已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群体,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始初步形成,对于校园外的世界都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不同于社会其它阶层的独立观点;同时,他们作为尚在求学

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对于一些传统价值抱有疑惑,对于一些新兴的事物和观念抱有好奇心,容易变得激进、叛逆,爱走极端;另外,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刚刚成年,体质上虽近乎成人但心智上还没有完全成熟,加之脱离了父母的庇护和管束,在校园这个相对隔离的环境中,他们开始了独立生活,开始追求着自己的自由、理想、幸福和欢乐,同时也得面对众多的挫折、迷惘和艰辛。以上这三方面,分别造成了大学生言语的阶级变异、行业变异和年龄变异。这是大学校园流行语出现的内在动因。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当代大学生出生于80年代,生长在90年代,这过去的二十多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激荡导致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激变,而“语言是人的思想的直接实现”③,大学生的思想也就直接反应到他们的日常语言中。这是大学校园流行语出现的外在动因。

所以综上所述,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产生,正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和大学生语言的阶级变异、行业变异、年龄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当代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是最根本的原因。

3.2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出现的意义

3.2.1 针对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出现,人们的看法不一,更多的人认为这是在挑战汉语的纯洁性,与汉语的规范使用相违背。不过笔者并不完全同意。

其实,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使用范围是很小的,基本就局限于校园内,而且有些用语本来就来自校外,其对整个社会语言所产生的影响还相当有限,还远远没有达到被全社会接受的程度。担心它会挑战汉语的纯洁性,似乎有些杞人忧天了。我们不妨思考一下陈原先生的话:“不要只看到变异的消极作用,而无视变异对于丰富语言并且使语言更加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这种积极意义。”⑥实际上,有些校园流行语看似离经叛道,实则鲜活灵动,它们以幽默而不失智慧,轻松而不失流俗的表达方式为现代汉语注入了生气与活力。至于那些过于叛逆的表达,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会被淘汰。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出现就其在语言层面上的意义而言,利大于弊。

3.2.2 然而,真正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中所折射出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诚然,社会的进步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路更加广阔,这充分体现在它们乐于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流行语上。可是,也不能忽

略这样一个现实:从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具体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一味地追求“言语快感”,却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他们有审美趣味低俗化、拜物质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倾向。此外,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高,心理健康水平低下,生活技能缺乏,最重要的是价值取向出现严重矛盾。这才是真正需要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密切关注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方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促成其出现的最根本原因。语言具有能动性,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实际在更深地层次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内心问题。

附注:

①高名凯、石安石主编(1987)《语言学概要》,中华书局, P211

②吴为章(1999)《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P149

③陈原(2000)《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P3;P5

④黄涛(2004)《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引言P5;P75-76;P71;P76

⑤伍铁平主编(1993)《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P158

⑥陈原(2003)《语言和人》,商务印书馆,P14

*本文中笔者认定的大学校园流行语都用【】符号标出

参考文献:

陈原(2000)《社会语言学》(陈原文存),商务印书馆

陈原(2003)《语言和人》(陈原文存),商务印书馆

程娟(2001)新词新义对比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符淮青(1985)《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涛(2004)《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

高名凯、石安石主编(1987)《语言学概要》,中华书局

刘叔新(2005)《汉语描写词汇学(重排本)》,商务印书馆

罗常培(2004)《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第三辑),北京出版社

王德春、孙汝健、姚远(1995)《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伍铁平主编(1993)《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为章(1999)《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1997)《当代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叶蜚声、徐通锵(1997)《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如何应对中学生的流行语-2019年文档资料

如今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 , 尤其在 流行语方 面, 现在中学生的流行语 ,无不展示了他们青春的气息。 关于当代 中学生中风靡的流行语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这个问题 , 曾有过激 烈的讨论 ,赞成者认为中学生流行语是粗糙、 简陋的 ,是有强大生 命力的 , 是一种毛胚的通俗语言。它是一种想到的、自然的情感 流露,是一种创造力的展示。教师没必要去封杀 , 而应顺其自然 , 稍加引导 ,就能促成向良性方向发展 ; 反对者认为学生使用流行 语本身就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结果 , 在 学校里要封杀流行语 ,以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那么, 如何正确 去看待这一问题呢 ? 中学生好奇、追求创新的心理。当代中学生喜欢张扬个性 凡事都不喜欢落入俗套 , 喜欢追求与众不同。 在口头流行语方面 , 他们也不满足于仅仅跟随着他人 ,或许在“灵感”的推动下 , 他 们创造了许多新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口头流行语 , 并且在日常的 交流和谈论中不时地挂在嘴边 , 来增加自己语言的色彩和感染 力。这些流行语反映了当今一些中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 并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了当代中学生在生活、 学习压力下的无奈和 自嘲心理 , 体现了张扬个性的一面。 如何应对中 学生的流行语 中学生流行语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 , 它的丰富多彩迎合了 , 他们

其实,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 叛逆期的他们尽量不让别

人进入他们的隐秘的世界 , 流行语是他们“小世界” 的特殊语 言, 里面肯定要有一些代表着超出字面的意思的 , 多角度折射出 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特定语言 , 这些语言带给他们快乐和伴随他 们成长 , 是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成长不可缺少的的一个部分。这些 语言是他们特定年龄阶段个性的语言 , 谁也无法抗拒的。 学生们的智慧 ,体现了学生们的创造模仿能力 , 丰富了多采的校 园文化 , 全盘否定是不可取的。 当代中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 不能很好地判断事物的对错 , 而且, 对自己言行的控制力也较差 , 因此,作为教师要把握好尺度 , 引导学生避免庸俗的模仿、 杜绝粗 鲁的脏话 ;引导学生注重自身文化内涵和能力素养的提高 ; 引导 学生展现中学生的个性特色和青春风采。与其高高在上的排斥、 封杀 ,不如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体恤“生”情。 面, 笔者着重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应对中学生的流行 语: 1. 应对中学生流行语的常规方法。 针对中学生流行语的种种 特点,为了让中学生以健康心态吸收周围文化的营养 , 促进中学 生健康成长 , 可采取引导、堵截等策略 : 通过提供中学生“推荐书目”、“推荐影视” , 引导学生读 经典著作 ,看健康节目和电视剧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不健康的流行语进行拦截 , 以相关 的制度拒之校门之外。中学生流行语中不可否认确有一些消极的东西 , 但它展示了

当代大学生流行语研究

当代大学生流行语研究 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一部分,大学校园里的流行文化与流行语也与校外社会青年流行语有共同的时代特征,如2001年左右最受大学生青睐的“酷”一词,不仅是大学生中最流行的词语,而且是这一时期全国城市青少年中最流行的词语,体现了青少年社群整体的文化风尚和审美趣味。同时,大学生流行语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有的词语,体现了大学校园特有的生活风尚。目前学界对流行语的概念尚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指一段时期内人们使用频率特别高并有新鲜感的一些词语。这些词语在一定时期内的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反映了某一时期国家或社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些热点现象,实际上也就是“高频词语”。另一种理解将流行语界定为一段时期内在人们口头流行的时尚性词语,是具有新颖性、俚俗性和生动性的一种口头语汇。我们接下来要谈的属于第二种理解。下面我们就一些具体的流行词进行分析。 (1)、“郁闷”:据称是近年来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流行语,表示内心的忧虑、烦闷、空虚、茫然、紧张等不快乐的情绪。 (2)、“PH”:Pig Head(猪头)的缩写,调侃别人的“脑子笨” (3)、“翘课”:是“逃课”、“旷课”的另一种说法。指为无关紧要的事或无故而不去上课。与后二词核心意义相同,但表达的感受不同,表示不去上课而没有惯常逃课应有的理亏心理,有“堂而皇之”、“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有技巧”、“另有作为”的意味。使用该词让人觉得甚至让自己觉得,不上课是有正当理由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请假。 (4)、“挂”:指考试不及格。可能的语源有两个:一个是“挂红灯”的简称,因不及格的分数常用红笔打,称作“挂红灯”;另一个来源是黑话,影视片中的黑社会角色常用“挂”表示“死”,被学生借用,夸张的表示学生不及格后面临的“悲惨境况”。例如“怎么样?没挂吧?”“完了。挂了两科”。 (5)、“东东”:是“东西”的替代说法,这种重叠本是沿用孩子说话的方式,带有喜爱、亲昵色彩。例如“咦,这是什么东东啊,好漂亮哦!”最初是网络流行语。 (6)、“矬”:用于形容某人无能、无知,或者表现极差。如“矬人,这种鬼点子也想得出来!”带有亲昵、幽默色彩。据称源自喜剧电影《东成西就》里“经典”用语:“唉,你好矬哎!”(7)、“长的安全”、“长的困难”、“长得很谦虚”、“长得有创意”:指长相不好。 (8)、“累觉不爱”:“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缩略形式。95后男孩感叹“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后引发众多二三十岁的青年议论。 (9)、“屌丝”:意指外形矮胖矬,或者举止笨拙、猥琐。屌丝几乎开启了一个人种划分的新时代。没有屌丝这个词,我们都要开始疑惑,以前究竟是用多么复杂的体系去描述生活中切实存在的这类人。2011年前后它只是出现在百度贴吧,被一小撮人提及,2012年因为微博上一众单身宅人的自嘲,从小众词汇变成大众通行语。德国系列短剧《屌丝女士》的出炉,以及接着中国版《屌丝男士》的问世,更是把“屌丝”推至顶峰。屌丝一词已然从一个搞笑网络名词变身成日常用语,矮穷矬和土肥圆等是其同义词,甚至可以大胆预测,屌丝顽强的生命力会使其录入下一次《新华字典》的新词入选名单。 (10)、土豪:土豪本意是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或特指乡村中有钱有势的恶霸。网络中的”土豪“一词又是什么来的呢?这是源于一款网络游戏,游戏中有一个职业“剑魂”,攻击伤害是靠百分比输出的,也就意味着装备越好,伤害越大。但要想装备越好,要付出的人民币也是相当多的,于是这个职业也就被称之为“土豪职业”,这些顶级的虚拟装备,也被称之为了“土豪装备”,这些烧人民币烧得厉害的游戏玩家也就被称之为了“土豪玩家”。土豪现在也指网络上无脑消费的人。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初探

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初探 谭楠 对外汉语专业3班 摘要:本文试图用社会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词汇学的观点,对当前大学校园中的流行语现象做一下简单的梳理,以期了解这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校园流行语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方言,而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促成其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关键词:大学校园流行语;社会方言;言语快感;社会转型 〇引言 0.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必须经常地改进自己、丰富自己,以便能够满足社会的日益复杂的交际需要。正是这个缘故,我们只有联系社会的发展,才能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发展。”①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就为社会与语言搭起了一座桥梁。语言和社会存在“共变”关系。这个社会语言学的新术语最初出现在美国学者布赖特(W·Bright)的《社会语言学》中,大致意思是说:语言是一个变量,社会也是个变量;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从而引起种种变化。换句话说,当社会发生激变或渐变时,语言也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②所以,正像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指出的,“社会语言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③。 0.2 社会的激变在语言方面产生的影响,最快也是最直接地,即体现在流行语这一现象上。因为流行语已经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它从特定角度表达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真实地映照出社会现象和时代的变迁。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流行语现象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许多专家学者从社会语言学或现代汉语词汇学的角度入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笔者认为,不同领域内的流行语现象反映着不同领域内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转变。因此,未

网络用语文化现象分析

网络用语的文化现象分析 摘要: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及时的反映了当今社会群体的文化特点。那么它表现出了我们当今社会什么样的文化心理或是社会心理。这种表现是否与我们当代的生力军———青年一代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试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和伯明翰受众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语言的文化进行剖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现象大众文化 一、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一)语言与社会。德国的洪堡特认为,实际上,语言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房德里耶斯在《语言———历史的语言学引论》中明确提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结合社会的最强有力的纽带,它的发展依赖于社会集团的存在。”拉法各耶曾经指出:“一种语言不能跟他的社会环境隔离,正如一种植物不能离开它的气象环境。”而网络语言也是在社会的环境中生存的。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网络语言是以因特网为媒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的变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网络语言中,它不仅将口语和书面语融合,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融合,而且还将各种无法以汉字表示的情态,以一定的形式在电脑屏幕上表达出来,形成了网络语言特有的形式和风格,这些都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与传统的语言形式都有较大差异。从根源来说,文化坐落于社会大系统中,无时无刻不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从社会系统的环境因素看,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具有情境化特征,它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印证了网络用语文化现象并非无风起浪,而是产生在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之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如果说社会实践是文化研究的活水源头,而社会实践又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那么文化研究就应该随着社会实践而不断更新,用贴近于生活和民众的文化理念正视并解答新的社会问题。 网络中词义的变化与网络自身的特点及当代生活息息相关。 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集散地,全世界的信息都以极快的速度在网上传播,新信息、新资讯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因而网络用语也以日新月异之貌,呈现于大众的面前,不仅如此,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文化相互冲击的环境下,网络语言无疑也受到了影响,就那其语言本身来说就已经表现出一定的中外融合性。尤其是英语和日语对中国网络语言的影响更大一些。比如:“……ing”这个词语,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这是表示“正在进行”的时态,因此网民就将其运用于网络语言中,例如:吃饭ing、睡觉ing……这都说明一个问题,在刚开始只是文化接触的基础上,各国语言相互之间也将会有一定的影响。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早表现在外来词的使用中,还没有涉及到语法和语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语音和语法之间会不会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在网络中它已初步表现出了一定的融合性———尽管它还并不规范。按照帕森斯的社会结构理论,自然、文化、政治、经济在社会大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处于不变变动的过程,结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从社会系统的结构看,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也是开放性的文化,表现在呈现方式上以学科交叉为其特征,发展趋势上以文化变迁为其特征。 二、网络语言是当代潮流文化的镜象折射

校园网络流行语

校园网络流行语 资料荟萃 2009-08-14 2201 5d56b7b40100ednj 校园网络流行语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和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言语社团。在社团内部,人们之间联系密切,交际频繁,因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社团的特点。这样,各种言语社团就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义变体,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方言。校园流行语就是社会方言的一种。 校园隐语作为松散社会群体隐语,它的缔造者是学生,是学生这一社会群体所使用的有意不让他人所知晓的秘密词语,本文通过分析校园隐语的特点透析校园隐语产生的各种机制。 一、校园流行语的特点 1.?旧词?别解 这是校园流行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利用原有词语的能指,偷梁换柱,给予新的所指。新旧语词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上产生极大偏离。例如[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特困生]对学生中特别爱睡觉者的戏称; [留学生]留过级的学生; [特色]特别好色; [可爱]指可怜得没人爱; [天才]指天生蠢才; [活该]指活着应该; [偶像]指呕吐的对象; [耐看]指要耐着性子看; [不错]指长成这样不是你的错; [讨厌]指讨人喜欢百看不厌; [善良]指善变又没天良; [贤惠]指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 [如花似玉]指如花椒似芋头; [大虾]大侠; [斑竹]版主。 2.?劲?词狂用 这里的?劲?取用于?劲舞?的?劲?,代表性的构词语素有?爆? ?超??狂??乱??贼?等等。透着一股?热、辣、爽?的味道来凸现自身的情感。例如

媒体流行语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6745435.html, 媒体流行语研究 作者:汪董华佳璐 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8期 【摘要】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在多种新型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已逐渐为广大民众接受、认可。其在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方面有着特殊的性质和作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交流。然而,由于流行语的泛滥以及某些消极流行语的出现,给整个社会的精神健康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流行语传播的主要途径,传媒在推广流行语的过程中应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努力维护语言使用的规范性,避免使用不健康的粗俗的流行语,并使其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媒体流行语内涵规范文化传承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同的意见和思想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一切促使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语言作为对于社会变化最为敏感和最为直观的反映器,能够迅速捕捉并且反映社会及人们的心态变迁。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流行语应运而生。 流行语又被称为“社会的反光镜”,“时代的透视机”。它贴近生活,面向大众,在人们的生活中迅速传播开来,并为广大民众接受、认可。然而,虽然流行语能及时生动地反应社会动态并满足大众心理,但是媒体使用流行语的不规范现象频频发生,也给整个社会的精神健康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流行语,重视其社会效应,并制定相应的规范来促成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一、流行语及媒体流行语的内涵 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点产生,并在某一时期、一定范围内得以迅速广泛传播的话语形式,它包括已有的词或者语言符号,或者是一个新词,或者是由若干个词组成的短语①。 媒体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及其受众中迅速传播、广泛流行的词语。在媒介平台上,人们进行着语言创造和话语互动,流行语作为大众语言生活的一种展现,在被媒介使用的时候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媒介的影响。

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谈大学校园流行语

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谈大学校园流行语 发表时间:2012-04-18T16:29:38.633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苏会英[导读]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流行于大学生口语交际中未经规范化的一种语言现象。苏会英 (内黄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南安阳 456300) 摘要:本文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流行语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讨论了其产生和存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认为大学校园流行语在丰富校园话语和汉语词汇的同时,部分词语破坏了语言的规范性,我们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追求创新的同时规范使用语言,从而推动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园流行语;表现形式;特点;规范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流行于大学生口语交际中未经规范化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一定的社会元素在大学生言语中的反映,是校园文化内涵的最重要的表征。本文将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浅谈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表现形式、特点、影响及其规范等问题。 一、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表现形式 大学校园流行语涉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具体有以下几种: 1.旧词新义。有意利用原有词语的所指,对旧有的词语作新的解释,也就是修辞上的别解格。比如:“善良”别解为“丧尽天良”, “黄昏恋”别解为“大学快毕业了开始谈恋爱”,“金刚钻”别解为“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学生”等等。 2.缩略语。将原来较复杂的语言进行简化,用缩略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有汉字缩略和英文缩略。比如汉字缩略:“蛋白质”是“笨蛋+白痴+神经质”, “特困生”指特别爱睡觉的学生,等等;英文缩略语:BF(boy friend),GF(girl friend),等等。 3.仿拟。仿拟有仿词、仿句和仿篇三种形式。仿词是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的新词新语。比如:“校草”仿“校花”,“烟酒生”仿“研究生”等。仿句指仿照某一名言警句或某句流行歌词而造出的新句。比如:“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该出游时就出游,潇潇洒洒走九州”等。仿篇是对现成的诗词歌赋或篇章的仿拟,或仿语言,或仿结构,或仿内容。比如:仿《陋室铭》的《新陋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厮守寝室,难忍孤清。麻将打得好,扑克翻得勤。谈笑有恋人,往来在舞厅。可以谈谈情,倾股经。无书声之乱耳,无温课之劳形。课余就挣钱,摆摊夜不停。学子云:混张文凭。” 4.谐音借字。这是谐音借字是利用语音形同或相近的字或词来取得言语表达含蓄、幽默的效果,有文字谐音和数字谐音。比如文字谐音:“早恋”指早晨锻炼,“ 大喜之日”指要洗很多衣服的日子;数字谐音:584是我发誓,1798是一起走吧,等等。 5.利用专业术语。比如:用“病毒”指害群之马,“黑洞”指神秘不可知的东西,“内存”指人的知识水平,等。 6. 中英文并用。在汉语表达中加入英语,比如:“I 服了you”,“太sorry 了”。在大学中还流传着一首中西合璧的歌谣:“人生本该happy,何必整天study,只要考试pass,拿到文凭goaway。” 7.使用灰色调词语。大学校园流行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语反映了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状况的不满,对自身前途的忧虑、困惑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比如:“烦着呢、晕、不爽、去死吧、切、靠、变态”等等,这些负面词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今大学生的亚健康心理。 二、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点 大学校园流行语除了具有一般流行语的流行性、通俗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鲜明的个性特征: 1.新颖别致、幽默风趣。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的群体,他们创造并使用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语言,新颖别致、幽默风趣。比如称爱睡觉的同学为“教皇”;别解旧词,如,“孔雀开屏(自作多情)”等。他们将这些词语偷梁换柱,既亲切、新奇,又给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2.知识性强。知识性具体表现在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仿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和使用多种修辞格等方面。他们将通俗与高雅相结合,体现了独有的语言气质。 3.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处于时代前沿的莘莘学子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与急切的追求,随着新理论、新知识和新现象的不断涌现,大学校园流行语总是流露出时代的气息。 4.负面词语的大量使用。据有关专家的调查表明,在大学校园流行语中负面词语占50%以上。这些词语含有讽刺、挖苦、取笑意味。比如“变态、恶心、晕死、有没有搞错”等等。 三、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影响及其规范 大学校园流行语丰富了校园话语和汉语词汇,但同时也折射出大学生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汉语规范性的破坏等负面影响。 从积极方面的影响来说,校园流行语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的一种方式,增加了校园生活中对话的情趣。此外,一些品味较高的流行语还能丰富汉语词汇,而且以其超强的生存力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大学校园流行语,既不能强行禁止,也不能听之任之。语言本身具有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功能,规范应该按照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这类词语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那它们自然会被大众所接受,约定俗成地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反之,则自然会被淘汰。至于那些负面词语,其问题不在于词语本身,而在于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风貌。从这一点上说,规范大学生校园流行语和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创造并使用健康、积极、规范的校园流行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推动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健康发展。

校园流行语反映大学生社会需求

校园流行语反映大学生社会需求 160728013梁聪 摘要校园流行语投射大学生社会心态现状大学生的社会需求及其感受往往与其价值观和基本生活信念相互作用,而两者又反映出大学生对社会状况的认知和情绪,进而通过社会行为直观地表现出来。 关键词流行语大学生社会需求 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他们挑负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信息高度网络化的今天网络不仅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渠道,并以网络为平台生成的流行语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校园生活学习、交际的记录者,校园流行语犹如镜子一样概括的反映出大学生的普遍心态。本文通过对流行语进行剖析和探究来解释大学生对当代社会心态问题的反映。 一、大学校园流行语对于大学生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流行语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流行语是大学生对现实生活和当时精神面貌的反映,随着改 革开放浪潮的不断加深加快。大学生在接受改革开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价值观和文化思潮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心态越来越理智与成熟,并能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根据近几年流行语所折射出的社会心态我们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正顺向正面的社会心态。“以人为本”的兴起和对民主政治的追求,使大学生群体对自身价值和个体诉求的意识增强,如关于物价的词语“苹什么”、积极主动加入民族建设和国家改革的词语“有权不可任性”、“经济新常态”等。 (二)负面影响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逆向负面社会心态的流行语不可避免的会对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培育带来挑战。平庸鄙俗、急功近利“去死吧”、“神经病”、“土豪”、“没事,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王英 【摘要】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打酱油”、“很黄很暴力”、“范跑跑”、“正龙拍虎”等热词雷词一波一波不断涌现出来,被网友反复套用、化用,夺人耳目,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本文认为相关新闻事件本身的重大和语言形式内容的新异性是其流行的直接原因,网络宽松的语言环境、技术条件、年轻化的网民构成为流行语提供了土壤,并且塑造了流行语的形态;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现实舆论压抑情况下转而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客观上起到了“民主助推器”和“社会泄压阀”的作用;流行语的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雷词后现代主义公共领域 近年来,网络民意崛起,伴随网友对众多社会事件的关注,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有人惊呼“雷词爆发,2008年公众语文生活太强了” ,2009年延续了造词运动的势头:“欺实马”、“躲猫猫”、“做噩梦”等网络新名词层出不穷。在此之前,2008年网络众多热点事件制造的“做俯卧撑”、“打酱油”、“正龙拍虎”、“范跑跑”、“朱坚强”等流行词仍富有生命力。 本文所称的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流行语有何共同的语言学特征?流行语为何流行?怎样流行?折射出怎样的受众心态?有何效应和影响?是否有规范的必要和可能?本文试图从语言学、传播学和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基于文本来观照这一愈来愈热的语言景观和文化景观,以期抛砖引玉。 一、网络流行语的外在特点 新闻事件伴生的网络流行词多是汉字新词,包括旧词新意和原创新词等形式,如“躲猫猫”,本是旧有的儿童游戏,现在因为“躲猫猫事件” 而被赋予了“解释牵强附会,真相扑朔迷离”、“公权力任意妄为”等讽刺性新义,而“欺实马”、“范跑跑”、“正龙拍虎”等属于网友归结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神韵而创造的全新词汇。与“3Q”、“886”、“斑竹”、“GGMM”、“:-)或o(∩_∩)o…” 等数字、外文、符号等镶嵌混用的普通网络语言不同,网络流行语更像是网络谚语,呈现出简洁明了、标新立异、意味深长、类推性强等语言特点。 1、简洁明了,易记易传 一般讲,网络流行语都是由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引发,传播速度极快,这与流行

校园流行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校园流行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流行语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校园,流行语,话题,校园,流行语,所谓,就是,指在,定时间,,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高三作文中查看更多范文。 话题28:校园流行语 所谓流行语,就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广为传播使用的语言。每个生活群体,都有自己专用的流行语。如四川、重庆足球迷的“雄起”。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肯定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流行语。它们或有特殊的意义,或与众不同,或是自己发明创造的它们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个图画、符号这些流行语,幽默、风趣、机智,反映了学校生活的一个侧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请以“校园流行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精彩构思]? 1、我们的“老板” 从校园流行语之一“老板”入手,写一篇记叙文。 老板者,老班班主任也。几乎每个班的班主任都整天给我们学生施压,恨不得榨出我们所有的油水,这不像资本家老板还能像谁?我们班的班主任也不例外,你看明天就要过周末了,他布置一大堆习题不说,还让我们珍惜时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真是“老板”呀! 2、“英雄”不“酷” 采有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好酷哇”和“真心英雄”两个校园流行语的对话,表现中学生容易受社会事物影响的特点。 酷:真大哥好!您不在家歇着跑到学校来干嘛。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中必须明确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下是搜集整理的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论文(设计)题目:近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 选题目的和意义; 目前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方兴未艾,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总体来看,研究者的定量研究多于定性分析;多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审美学的角度进行评析;对其产生的原因的认识比较全面;对其后果和影响的分析比较客观;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比较理性和宽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使用情况等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有的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缺少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还需要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深入和细致的整理和研究。 选题目的: 网络流行语作为流行语的一支,以独特的风格和迅猛地传播速度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力求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归纳和总 结,使网络流行语在规范中发展。 选题意义: 希望通过研究,使我们对网络流行语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针对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不规范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网络流行语健康发展。逐步丰富和拓展网络流行语的研究领域,激发我们对网络流行语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文献和理论观点综述: 1、研究文献: [1]曹起.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分析[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8;32. [2]陈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08. [3]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11:96. [4]李润生.网络词汇的造词法探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谭绍芬 0134 赵丽泉 0123 胡莉 0131 赵欢 0114 龚雪 0233 标题: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三.调查过程安排 四.调查问卷设计 五.调查分析 六.调查总结 附:1.人员工作安排 2.经费预算 一.调查背景 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成长之下,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网络热刺的不断诞生,一方面反映了网民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让网民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历史上,人们为了表达对事物的感情,诞生了民谣,顺口溜等这些短小精悍,而又饱含信息的的语言文字。而在如今互联网时代,当时似乎短小精悍的文字,在如今似乎有些臃肿,进而用网络热词来代替。比如“打酱油”,“我爸是李刚”“神马都是浮云”这些词只有几个字,但这些词语后面却深刻反映了某种社会想象,网民的感情通过网络热刺不断的传递和释放。 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目的:了解现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认识、了解和使用状况以及他们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所持以的态度。 意义:通过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现状,推断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前景,进而分析和总结出网络流行语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 .调查过程安排 四.调查问卷设计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研究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问卷,希望您能认真作答,帮助我们完成这项调查.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帮我们完成这份问卷调查,祝生活愉快! 性别: A.男 B.女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学校:(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1 你经常上网吗? A天天上B经常上C偶尔上D几乎不上 2上网时你会关注网络流行语吗? A非常关注B关注C偶尔关注D没兴趣 3通过网络了解流行语的渠道(多选) A论坛,贴吧B新闻网站C即时通讯(QQ,MSN) D博客E其他 4你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程度? A很了解,一看就懂B比较了解,知道大部分C不是很懂,会一点点 D完全不懂 5你对下列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是? 经常使用偶尔使用完全不用 A.给力①②③ B.你懂的①②③ C.我是来打酱油的①②③ D.羡慕,嫉妒,恨①②③ E.坑爹①②③ F.神马都是浮云①②③ G.我勒个去①②③ H.我爸是李刚①②③ I.___的人,你伤不起①②③6你听到某个人说这些网络流行语,你觉得他\她...

浅析校园流行语

浅析校园流行语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中,一旦形成就在传承中体现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它的语音和语法;另一方面,当社会生活出现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等急剧变化时,语言中的词语往往能极敏感地反映这些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即不断产生出一大批汉语新词汇。在这些新词语中有一部分由于广泛流行而被称为流行语。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社会上或某些人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流行语的生命通常比较短:一般是几年、十几年,最多几十年。如果几十年还在流行,那就不是流行语,而是固定语了。流行语可以分为政治流行语、社会流行语和青少年(校园)流行语三类。在校园里流行的流行语叫校园流行语。校园是社会的一扇窗口,青少年学生作为里面思想最活跃的一个群体而乐于追求时髦,乐于创造,喜欢标新立异;他们交际面广,交往频繁,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大,容易产生群体认同感。 校园流行语的内容很广泛,如“捧场——上课”“特困生——上课时特别爱困、爱睡觉的学生”“名捕——喻指对考试作弊的学生毫不留情地抓住处理的监考老师”“花间派——喻指对感情不专一的男生”等。校园流行语的内容广泛,但总体来说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网络用语风行。互联网自20世纪初兴起,至21世纪初,以惊人的速度遍及全球。至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伴随网络的产生,以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流方式出现。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产生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具有便捷、灵活、新颖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学生网上交流的增多,网络词汇大量涌入青少年的口语及书面语中,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如:登录、在线、聊天室等,又如网虫、网友、黑客等。这里具体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网络上的新造词:例如:”菜鸟”是指电脑水平比较差的人;“竹本一郎”是用来形容愚笨者。(2)旧词新义类新词语:如“冲浪—使用Internet服务浏览信息”这里形象地把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比喻为在大海的波浪中驾驭自如地冲浪。(3)创新的新词语:例如“美眉—妹妹”“大虾—大侠”“格格—哥哥”。这种谐音词比谐音的原词更加形象生动、俏皮亲切,所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2.缩略新词语。缩略语的大量出现是学生们追求高效、简洁的体现。为了省时,一些英文或汉语拼音缩写语应运而生。(1)英语缩略语:校园流行缩略语很大一部分是对英语的缩略,反映出学生的英语优势。例如“BBS”指的是“Bulletin Board System 电子公告牌系统或称论坛”、“IT”指的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2)汉语缩略语:基本是传统的拈取部分字的方法。例如编程(编制计算机程序)、招办(招生办公室)、数控(数字控制)等。这些缩略语幽默风趣、形象实用,成为校园里学生们的通用语言。 3.外来词运用广泛。所谓外来词就是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校园里流行的外来词主要是指从英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以音译、意译等方式进入学生语言。(1)音译词:就是直接模仿英语词的语音形式,用汉语语音加以改造,使它符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本文从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提出笔者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构成及形成原因态度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 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当中。同时,网络还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而正是由于网络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语言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许多人第一次进聊天室时,对网上流行的一些词语和对话,似懂非懂,搞不清楚什么意思。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都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其形成的原因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看似

乎与“物竞天择”相对应,网络语言也有“语竞网择,适者生存”之道,存在便是合理。“网络语言”的产生,自有它的合理背景。它的构成方式更是多样化。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划分,现在流行的“网语”(Net-Speak)广义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触网、黑客、基准网民、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早年的如恐龙、菜鸟、公鸡、东东、酱紫、瘟都死等,近年的如:潜水、踩地盘、躲猫猫、打酱油、叉腰肌、雷、人肉搜索、FB、HC、GJM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尽管这类词语和符号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争议较大,其中有的是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由英文字母组成,例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gsee);IDK(我不知道。全文是I?don’t?know.);TKS(谢谢。Thanks),再例如BT意“变态”、GG意“哥哥”、KL意“恐龙”、NB意“牛逼”即奉承你在网上很酷、RMB意“人民币”、PFPF意“佩服佩服”、PMP意“拍马屁”、诸如GG/MM/DD/JJ这样利用汉语拼音头字母的简写来表示哥哥、妹妹、弟弟、姐姐这些亲昵的称谓;有的是谐音词语,如“美眉”,只是将原有词语“妹妹”的读音稍加改变而已;有的是数字的组合,例如:886是拜拜了、7456是气死我了、9494即就是就是、246是饿死了、520是我爱你等;有的是外来词语,如“调制解调器”俗称“猫”,而“猫”又是英文Modem 的音译。简约、随意、现代,缩略的语言,这也是网络的“专利”;还有的是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所形成的符号词语,如用键盘上的不同键可以组合出许多表情符号;心情不好时,

有趣的中小学校园流行语

有趣的中小学校园流行语 校园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期内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流传和使用的语言。校园流行语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方面,不仅可以反映出校园文化的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广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观念。中小学生与成人的社会生活有较大差别,他们的身体、心理正处于成长时期,崇尚新奇与时尚历来是中小学生的天性。这种追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对语言的创新,对时尚语言的追求。 一、中小学校园流行语的修辞艺术 说话本来就是一种艺术,中小学校园流行语则生动鲜明地体现了不同方面的修辞艺术。正因为修辞手法在校园流行语中恰当的运用,是中小学校园流行语呈现出简洁、新奇、形象的修辞效应,并能在中小学生中广泛流行。 从声音角度讲,中小学校园流行语的一大特点就是押韵。 押韵“押韵,就是有规则地交替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利用相同或相近的声音有规则地回环往复,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我左青龙,右白虎,肩膀纹个米老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虽然我长得不帅,但也有人夸我左边鼻孔很偶像派。 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 剪刀石头布,你没穿内裤。

某某一回头,吓倒路边一头牛;默默二回头,黄河之水倒着流;某某三回头,土星火星撞地球…… 这些押韵的校园流行语,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利于流传。 从语言的联系角度讲,中小学校园流行语大量使用了仿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仿拟“仿拟,就是根据交际的需要,模仿现有的格式,临时新创的一种说法。”仿拟可分为仿词、仿句和仿篇。仿拟能给人一种“旧瓶装新酒”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新颖,平添无穷乐趣。 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 菌男:仿“俊男”,指相貌丑陋的男子。 一键钟情:仿“一见钟情”,指那些在网上一见如故的人。 淑男:仿“淑女”,指性格温和,举止文雅的男子。 校草:仿“校花”,指学校里被公认为最帅气的男生。 另外,还有根据一个词仿造出一类词的情况。如仿“酒吧”造出“画吧”“书吧”“陶吧”“球吧”等;仿“白痴”造出“花痴”“睡痴”“玩痴”等。 (二)仿句,指仿照某一名言警句或某句流行歌词而造出的新句。仿篇,是对现成的诗词歌赋或篇章的仿拟。 中小学校园流行语中的仿句和仿篇也有不少,豪放的唐诗,婉约的宋词,活泼的元曲,丰富的名言警句都是他们青睐的对象。例如仿辛弃疾的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汉语言文学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刘艳娥赵峰 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现实意义及学术意义。随着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新的热点,语言界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阐释了国内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争议,并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完善网络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也为国内学者今后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学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社会意义: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符号表征,它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语言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代变迁。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阐释语言发展与变迁的原因,进而探究语言内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语言内部结构、语言发展动态以及语言变迁规律,掌握社会的最新发展趋势,把握社会发展潮流,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2.学术意义:追踪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语言文化动态;有助于开拓新的分支学科,对汉语网络流行语进行综述研究,不但有社会语言学意义,还有汉语词汇学价值,可以为网络语言学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其研究成果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语言规划、语言战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3.现实意义: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我们能够及时敏锐地了解社会

现实以及把握社会发展潮流,从而有助于指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社会新潮流。4.文化意义:随着网络流行语在大学校园的传播与发展,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特点,探究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相互影响,进而可以准确地了解校园文化以及及时敏锐地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价值取向,从而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因此,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新热点。在我国,语言学界主要从语义、句法、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角度,就网络流行语展开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然而,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流行语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学随之而生。2000年,中国学者周海中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中首次提出了一门新的学科——网络语言学,并就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方向等稍作阐释;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西班牙学者圣地亚哥·珀施特圭罗在2003年出版的专著《网络语言学:互联网上的语言、话语和思想》中,对网络语言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2005年英国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教授发表了《网络语言学的范围》一文,就网络和信息技术对语言产生影响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目前网络语言学已成为当代语言学中最有活力的分支学科之一。近些年,国内语言界学者主要从9个角度对网络流行语展开了研究: 1.语义角度:许多语言学者主要对网络流行语语义的变异现象、语义变异特点、语义变异的原因、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流行语语义的不确定性以及导致流行语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TO: 新世纪的今天,是一个变化莫测,风起云涌的舞台。处在新世纪开端的我们,也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也更加追求独立,自主创新等等。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性。我们在接受外界的思维文化时,也避免不了接受到一些文化垃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还不能很好的去选择,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老师的正确指导。而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最基本手段,作为文化交流的窗户,在中学生的生活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它在中学生的生活中会变得如何呢?为了让人们了解中学生的心理,以协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们选择了《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调查报告》作为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目录 一.问题的发现和提出―――――――――――――――――二.制定的研究方法――――――――――――――――――三.关于校园流行语使用的调查问卷―――――――――四.分析调查问卷―――――――――――――――――――五.采访老师同学的记录――――――――――――――――六.小组成员的讨论与指导老师的点评――――――――――七.总结―――――――――――――――――――――八.附录:调查问卷―――――――――――――――――― 校园流行语调查小组成员名单: 实验中学高一三班: 丁萍如施晓瑜张迎颍曾曦琳林莹芃(组长) 指导老师:黄钢强 时间:2006年11月——2007年1月

问题的发现和提出: 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词汇的分类研究。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也是同学交流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校园流行语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语言研究界的应有关注,是因为对流行语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流行语混为一谈,于是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或者过狭,把流行语局限于某个地域范围,等同于某种社会方言,将校园流行语研究纳入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的研究,比如青少年的流行语等等,使得校园流行语的研究实际上与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研究重叠,失去了独立性。所谓流行语,它是指在某一时期、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语汇。它以鲜活的形式来表达特殊的含义。流行语丰富了我们的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和内容有很强的概括性,又不失幽默、调侃的意味,读来给人以身心的愉悦。而在流行语中校园流行语占主要地位。这些流行语有利也有弊,在有些校园里,流行语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转变成了粗话,脏话等等。什么是校园流行语?怎么样的流行语才是健康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新型语言呢?怎么样正确引导同学们去使用流行语?便成了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于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针对这些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制定研究的方法 1.发放调查文卷(06年12月) 2.采访老师,学生及其家长(06年12月15-25) 3.组织成员分析问题(06年12月26-31) 4.收回调查文卷(06年12月28) 5.老师点评 形式: 口头调查笔头调查上网查询 关于校园流行语使用的调查问卷 这次参加调查的人数约250人,我门调查了三座城市(泉州/晋江/石狮)初中至高中的在校学生,其中泉州的高中生占50%,初中生占10%。所以说本次调查比较针对于高中生。我们的题目共有19题,内容如下: 1.您经常上网吗?A.每天B.两三天一次C.一周一次D.基本不 2.您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吗?A.每天B.每周C.偶尔D.不看 3.您主要关注那些内容?A.时事政治B.娱乐时尚C.体育D.其他____ 4.您喜欢看影视剧吗?A.喜欢,一有机会就B.碰到就看C.无聊的时候可以看一看 5.您喜欢哪一类的影视剧?A.外国原声影片B.偶像剧C.搞笑剧或肥皂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