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寻找有价值新闻线索的通知

关于寻找有价值新闻线索的通知

关于寻找有价值新闻线索的通知

农村义诊部:

为加强医院对外宣传报道,提高医院知名度,近期医院拟对医疗工作(特别是义诊)中有新闻价值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现面向全院征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案例具体要求如下:

1、家庭特困的患者(五保、低保、残疾、退转优抚对象、有特困证明者)

2、符合手术条件,预计术后取得满意效果

3、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如老红军、劳模)的患者

4、已经造成一定媒体影响的患者

5、其他有新闻价格的患者

请在工作中留意以上案例,如有发现,及时与办公室联系。

办公室

11月15日

浅谈记者如何寻找新闻线索1

浅谈记者如何寻找新闻线索 2005级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 马文明 2007年11月4日 一、新闻线索及其特点 新闻线索是指示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这种线索往往比较简略,甚至一鳞半爪,要素不全,零零散散。 新闻线索首先告诉记者哪里有新闻,新闻或者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其次线索是一个简单而又不完整的信号,需要记者去发现去挖掘。第三,发现新闻线索要求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价值观念。第四,挖掘新闻线索要求记者紧追不放,连续作战寻根溯源。 二、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的作用 记者的采访活动往往是从寻找新闻线索开始的,然后依据线索的提示,找到知情人进行采访,从采访中获取事实的全部新闻事实。从采访的整个过程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是采访的第一步。 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寻找。假如记者不会寻找新闻线索,别人报什么,他也报什么,毫无优势可言,如果别人

没有发现的新闻,你发现了并且报道出来,那就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只有一家新闻机构单独报道的新闻,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和权威性,媒体间的竞争力也在于此,鉴于独家新闻的巨大推动力,任何新闻媒体都会要求记者寻找独家新闻进行报道。 一旦记者找到了新闻线索,就可以理清采访思路,拟订采访提纲,然后按照采访计划进行新闻采访,由此看来,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到底记者在寻找新闻线索时,要注意哪些信号,哪些信号是新闻线索,或者可以转变成新闻线索,进而使记者发现并挖掘出一条新闻呢? 三、记者要注意哪些信号以及渠道来寻找新闻线索 由于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时效性,它“喜新厌旧”,因此,寻找新闻线索要抓第一。比如,“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这些在当时都是第一的新闻。这些新闻一定是读者最关注的新闻,因此记者始终要有抓第一的采访意识。比如,红河第一条水泥路面即将通车,作为记者要想到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要第一时间赶去采访,第一时间采访第一张车辆,第一个从车车辆里走出的乘客。 预测新闻的发生,也是寻找新闻线索的有效思路。有些新闻具有前瞻性,例如体育赛事,记者预测谁将获得冠军,

浅析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

浅析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 作者:田畅 摘要: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而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 关键词:新闻敏感;宏观目光;微观目光;新闻责任感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等。在中国《现代新闻采访教程》中对新闻敏感是这样解释的:“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记者要善于在一大堆事实中,特别是在不被人注意或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中,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判断出有重要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或者新闻事实的本领。“用眼如锥,用笔如刀”、“记者要有孩童般天真的眼睛,猎狗般敏锐的鼻子”等,所有这些都是对新闻敏感的最好表述。 在电视摄影中,屏幕虽然是新闻事件现场的再现,但是,这绝不是机械地“自然”拍摄,也不是无视形象造型和视觉效果的随意拍摄。恰恰相反,记者是运用一定的技法和手段,选取具有一定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形象去影响观众。同时,这种形象性既不是生活现象的机械记录和事实图解,也不是脱离客观纪实的主观设想和臆造,而是具有可感的现实生活的一角,是概括了事物本质的典型形象。因此,对于一个电视记者来说,必须具备对新闻事实有多方面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要有敏捷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 一、新闻敏感性反映电视记者的职业能力 毋庸置疑,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和职业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电视记者要善于观察现场,捕捉有价值的事实与画面。新闻事件现场空间广阔,人物众多,画面的容纳量又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在现场该突出什么人和事,该捕捉什么画面,这都需要记者当机立断。现场报道的成败,取决于记者在现场的决断能力。哪些人和事是有新闻价值的,需要记者以敏锐的新闻眼光去观察。记者还应把握电视观众的需要和求知欲望。随时观察和报道现场景况。这种报道事前没有稿子,碰到突发性事件,也不可能事前做好准备,全凭记者临场判断、构思、归纳和分析,而这一切又都是在现场瞬间进行的,因此要求记者有良好的新闻素养。在现场报道中,要充分做好报道前的准备工作,尽可能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背景材料,增强报道深度。现场报道较之画面作纯客观报道的优势之一是在同样的报道时间内,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能使新闻报道增加一定的深度。记者在现场报道开始时,大都就事件发生发展的背景作交代,而事件本身进展如何,则由现场的画面来展示,结尾则可画龙点睛地评述一下。这就要求记者在报道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多的掌握有关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有关的知识和全局的情况,这样才能介绍准确,评述得当。胸中有数,才能做到临场报道沉着冷静,忙而不慌,对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这就要求记者平时要注意各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扩大知识面,增强记忆力。 总之,记者要有宏观目光。在新闻事业这盘棋上,乱冲乱撞当不好记者,还会贻误大事。胸中有了全局,记者才能恰当把握每个具体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和意义,识别什么是新闻,才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通观全局,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

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和新闻选题

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和新闻选题? 由于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时效性,它“喜新厌旧”,因此,寻找新闻线索要抓第一。(第一次出现或者发生) 预测新闻的发生,也是寻找新闻线索的有效思路。(有现象到本质,或现在看将来) 将以前报道过的新闻与最近报道过的同类新闻做对比,是寻找新闻线索的一种途径。如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的《重访大别山》,15年前记者们采访了那里的孩子,如今15年过去了,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那里的孩子怎么样了。通过15年前与15年后的对比,可以反映出大别山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容易让读者体会到那里的巨大变化。 变换报道角度是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一个入手点。 寻找新闻线索,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强调记者的发现,要靠记者在自身观察和不断的问问题、挖掘旧闻中获得。 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它成为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在这个网络时代,记者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浏览网络信息,特别是那些新加入新闻工作领域的记者们,认识人不多,报道领域也不了解,这时网络可帮了他们大的忙,他们可以进入聊天室、BBS、博客等,看看最近网民都在关注什么事情,哪些帖子是点击率最高,跟帖最多的,哪些内容是当前大家都在关心,并且还没有结论的。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新闻线索,只要发现有些内容值得去挖掘的,就可以进一步进行采访、追踪,查个水落石出。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本来就是作为消息传播渠道,经常浏览网络寻找线索,应当是当代记者的重要选择。 第二种是经常读报、听广播。也许有人要问了,从报纸广播中寻找线索,不是等于在吃别人的剩饭吗,这怎么能是寻找新闻线索的一种渠道呢?已经刊登出来的新闻里难道还有重大线索吗?有!一些记者就是从刊登出的一些小消息中找到了新闻线索,发觉出新闻价值,采写出了成功的新闻报道。有些电视媒体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报道,之后作为新闻线索去采访,去报道,发现新的人物,事物,视点,这些在同行中寻找新闻线索的方法用的很普遍。提倡“新闻要放大做,新闻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就看记者是想把它做大还是做小。例如一条新闻线索,记者去现场采访,他可以为了应付写一条简讯或者短消息,他也可以仔细采访,写成一则完整报道,他更可以深入采访人、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彻底挖掘写出长篇通讯或者一则专题报道。细心观察,仔细寻找,记者与作家只有一步之遥。[②] 第三种是广交朋友。作为记者,新闻线索的获得的多少与及时程度,与他的社会关系网是有联系的。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有培养、构建自己关系网的习惯。这对以后工作的帮助是巨大的,有些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闲聊,也会成为新闻线索,听起来很神奇,因此不能随意放过认识的人和看似无关的线索。下面举一个例子,《北京青年报》原本是一张发行量很小的中学生报,它是如何发展为发行量大的现代都市报的呢,是因为该报有一支勤奋的记者队伍。如何勤奋呢?原来他们的记者不仅自己在北京采访,勤跑、勤问,还在全国各地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消息员,随时向记者提供新闻线索。记者的关系网越大,工作也相对轻松,新闻线索的获得也会更加容易,采写报道也会得心应手。 第四种是要重视读者来信及热线电话。很多新闻机构,都开设了热线电话,并设立报料奖,这样的举动就是鼓励人们提供好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而新闻机构可以把这些当作新闻线索,然后让记者去了解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人物,采写新闻报道。笔者所实习过的浙江电台城市之声新闻部,就设立了24小时新闻热线,确保热线电话时刻有人接听,不放过任何一条新闻线索。大家所熟悉的CCTV的《焦点访谈》就是重视读者来信与重视热线电话的范例。

新闻敏感

定义是新闻工作者迅速而准确地的捕捉客观世界的变动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职业反应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将新闻职业意识内化而成的本能反应。 具备新闻敏感条件新闻敏感有助于迅速及时的发现新闻,有助于从众多的新闻事实中发掘出对于本媒体来说最有价值的新闻,且能够帮助预见新闻。一名记者要具备新闻敏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2.要认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生活 3.要认真思索 4.要反复练习,不断实践 5.要有高度的政治热情。 新闻敏感一般表现在: (1)快捷,即能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 (2)准确,即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传播价值的变化。 (3)灵活,即不拘泥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 新闻敏感的主要内涵有: 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政治敏感); 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读者; 3.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4.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具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5.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所谓新闻敏感,就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是记者的素养、知识、所积累的新闻实践经验与现实的新闻事实发生碰撞产生的灵感。面对同样一个事件,面对共同关注的一个题材,大家的视觉差异也许很小,感觉差异却可以很大。有没有新闻敏感,写出来的报道可能就有着天壤之别。 观察能力:从细节和平凡中发现新闻 美学上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同样,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新闻,缺少的是发现。也就是说,记者看到,听到了,亲历了,但不等于发现,许多好新闻与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擦肩而过。而新闻敏感强的记者,能从平凡中洞见伟大,能从普通中窥见独特,能从砂子中发现真金。 有了新闻敏感,生活中到处都是新闻。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一次下乡,住在公社的办公室里,这个晚上一点动静也没有,什么事也没发生。可是范敬宜敏感地从“什么事都没发生”的事实背后发现了重大的新闻,写出了新闻名篇:《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 反应能力:及时发觉新闻相反,缺乏新闻敏感却使重大新闻漏掉.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职业素质,甚至可以说是记者的职业生命。一位外国记者说:“我能嗅出一里之外的新闻。”而当前有些记者. 分析判断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上世纪80年代初云南发生了一场大洪灾,当地组织一批记者到灾区采访。在灾区,记者看到的灾情视觉差异极小,但发出来的稿子竟有着天壤之别:稿子见报后,光明日报驻云南记者王茂修的报道影响最大,他从洪灾造成的危害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人类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造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当时,我国还很少有人关注生态问题,王茂修慧眼独具,最先从生态的角度报道了这场灾难,引起强烈反响。

寻找新闻线索教案

第三章寻找新闻线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线索、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等基本概念; 2、能运用介绍的各种方法寻找新闻线索,进行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 3、在实践中多加强新闻敏感。 二、教学学时:4学时 三、教学手段:讲授+案例+训练 四、教学内容 引言:我们知道,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那新闻采访又从哪里开始?每天世界上发生很多事情,哪些事实值得记者采访报道,我们又从哪里去发现新闻的线索呢?发现之后又怎么去评判它的价值大小? 第一节新闻线索的含义与特点 一、什么是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也称为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表现出来的某些信号或迹象。 作用:主要是告诉记者到哪里采访,帮助记者确定具体选题。 二、新闻线索的特点 1、相比于新闻事实,多数新闻线索比较简略,没有过程,更没有细节; 2、相比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往往比较零碎;

3、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4、不确定、真假不明。 真假未定,价值未定。如果不加以核实和深入采访,很容易制造假新闻。 第二节新闻线索的发现渠道 (一)从政府各主管部门获得线索 1、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是重要的新闻线索 例:二胎新政策引出哪些新闻线索? 最近教育主管部门有哪些新政策? 要求:记者与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保持随时的信息沟通。 2、主管部门直接提供新闻事件的线索(主动提供) 例:政协 3、重大的政治事件需要传达政府的声音 4、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本身就是+发现其它) 5、记者从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中获得新闻线索。例:两会是新闻富矿 (二)从其他新闻媒体中发现新闻线索 从同行的报道中寻找新闻线索是很普遍的。具体方法: 1、重新进行采访,挖掘出事实的新内容、新视点与新思想。 2、揣测它们的不全面和欠缺之处 3、肤浅的内容可以进行跟踪补充报道

记者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记者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摘要]新闻线索是新闻采访写作的第一步,它决定着一条新闻是“有”还是“无”。所以,新闻线索掌握得越多,?者的活动余地、选择新闻的余地就越大,才有可能采写出好的新闻。本文主要阐述了新闻线索的特点,以及如何发掘新闻线索。 [关键词]记者;线索;如何;新闻 新闻采访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活动,是一个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动态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其规范和要求。只有掌握了新闻采访方法,记者才可能顺利、出色地完成新闻报道。采访活动是从寻找新闻线索开始的。 一、新闻线索在哪里 新闻线索即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表现出的某些信号或迹象。新闻线索是新闻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它是一种新闻报道的可能状态,是一种对新闻记者的召唤。新闻线索一般比较简略,甚至只是一个片段,要素不全,但它昭示着新闻在哪里,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有经验的记者会从这些零散片段中追寻,追根寻源,发掘出更重要的完整的新闻事实来。 1.新闻线索有哪些特点是:(1)事实简略,要素不全。

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相对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零碎,信息不完整。它一般比较简略,新闻要素不全,如有人物,却确定不了时间、地点、原因等。(2)事实概括,不太具体。新闻线索所提供的新闻事实信息一般较为概括,只是事实的大概,不具体,细节不清。(3)事实不确定,真假不明。新闻线索真假未定、价值未定。新闻线索涉及较多的是表象,可能确有其事也可能只是假象,或是真假混杂。其可靠性有待记者进一步去核实。所以,对所得到的新闻线索。首先,要认真核实其确有性、可靠性。如果对新闻线索不加核实和深入采访,就很容易制造假新闻。新闻线索的不确定,还表现为新闻线索的价值会出现多种变化。有的很有价值;有的有一定的价值;有的暂不显示新闻价值:有的线索与实际情况距离很大。新闻线索的这一特点启示我们,对待新闻线索,既不能轻易放过,也不可轻易相信。从采访的全过程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是采访的第一步。 2.新闻线索的来源。(1)来自政府机关发布的信息。政府是最权威的信息源,因此,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布的新闻信息,会成为可靠的新闻线索,来自这个渠道的线索,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真实性。(2)来自基层通讯员和受众提供的线索。这是一条获得新闻线索的广泛渠道。(3)来自记者发现、寻找、挖掘。记者寻找新闻线索更多意义上说,要强调记者自己的发现,自己寻找,自己挖掘。记者寻找新闻线索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学 (一)记者的职责 1作为时代的瞭望者,记急着要敏锐的发现新生事物,机警地识别有害苗头 2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当好党和政府的“发言人”,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3作为社会活动家,记者要善于“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和发展有独到见解 4作为历史的记录者,要重视记录历史进程,记录人民群众前进步伐 (二)记者采访的任务 1、采访新闻2反映情况3正确处理与编辑部的关系4做群众工作 新闻敏感 1、含义: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子,也称新闻眼睛。简言之,是指记者迅速发现与识别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一种特有素质,较完整的释义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迅速而准确的反映能力。 (二)新闻敏感的特殊性 1、直觉特性2新闻敏感特性 (三)新闻敏感的触发 1、触发流程:①产生动机②创造条件③形成优势兴奋中心④尝试性思考⑤机遇(四)采访中新闻敏感关口 1、善于慧眼识珠,敏锐的发现新闻 2 善于从一个事物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事实 3 善于从同一个事实中选择最佳角度 4 善于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掘新闻 5 善于遇见新闻背后的新闻 五、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 (1)关键在于提高政治敏感 (2)增强责任感是基本途径 (3)养成随时随地采访的习惯 (4)广泛积累知识积累思想 (5)掌握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

第二章新闻采访的性质 一,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或新闻的调查研究活动二、新闻采访的特点和难点 (一)特点 求新性求实性时限性多变性连续性公开性 (二)难点 ①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深度 ②既要快速又要准确 ③既要生动形象,又不允许任何虚构 ④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要现场报道,难度更大 三新闻采访的作用 1 发现和落实新闻线索 2 获取第一手资料 3 增加感性认识 4 核对新闻事实

怎样获取新闻线索

怎样获取新闻线索 日常的新闻采访活动中,很多记者感叹没有新闻可发现,可采拍编写,特别是为重要新闻而苦恼。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这主要在于作为一个记者的新闻敏感性的有无和强弱。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论艺术》),采写出引人注目的新闻;新闻敏感性弱的记者,只能隐约感觉或盲然不能见到东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犹如一座座宝山,只有用心发现的记者,才能慧眼识取新闻线索。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生活中的任何一小点,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线索,可以说新闻线索无处不在,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挖掘。 《新闻学简明辞典》对新闻线索的界定是,“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敏感的捕捉对象,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而《新闻学大辞典》则认为,“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也有人说:“新闻采访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事。它的来源十分广泛,记者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线索。” 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是宝石抱到你眼前,还是石头一块。记者的发现力还包括所见与众不同,所看到的其他人看不到,这是对记者发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具慧眼的观察,突出思维的思考。 获取新闻线索,记者发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有些具备较强发现力的记者,就算是报纸中的一条小消息中,都能找出新闻线索,进而作出采访策划,而有些发现力较弱的记者,就算新闻摆在眼前,也可能会视而不见。发现不只用眼,还要用脑袋进行分析。发现力是一个连续持久的过程,应该贯穿采访开始至结束,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前去采访后,除了必须了解原有事实外,还应该不断对新闻事实进行搜索和追踪,做到能够进行有规律的发现和探索,预测新闻的发生。这种发现力是在采访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发现力是记者采访贯穿始终的能力。 培养发现力,记者还应该注意抓“社会热点”,抓棘手的“老大难”,抓群众中有疑点的问题,抓事物发展中的新变化,抓时效性强的问题等等。对于一些地方记者或者驻站记者来说,抓“小中见大”的问题更加是优势。从这些方面去思考,培养记者的发现力,一些地方记者和驻站记者经常抱怨的地方小,无新闻可写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反过来会发现其实仔细观察,是可以写出有分量,有新闻价值的报道来的。 培养记者的发现力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闲谈中捕捉信息。 二是在采访中触景生情。三是要多问多想。发现有时取决于记者的思考。有经验的新闻记者总是带着问题去采访,把自己的思考贯穿于采访的整个过程。能在不起眼的小新闻中,发现大题材,写出大新闻。多问多想,就能从一般中发现特殊。发现对于记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就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样,记者的生命力其实就是记者的发现力,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采访,不是写作,而是发现。 发现重要事实是新闻,从自认为不重要的事实中发现重要,更是新闻。发现是掂量新闻斤两的衡器,新闻必须是重要的事实。事实的重要不重要,秤不能称,斗不能量,靠什么﹖靠记者的眼睛去“秤”、去“量”、去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事实的反映和报道。用心去发现是及早获得新闻线索的源泉,是事实成为新闻的桥梁。作为记者,“求新”与“求实”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记者要为“新”字去采访,为“新”字去发现,为“新”字去采拍,把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见不到”的事想到做到并报道出去,这就需要记者必须用心去发现,用“发现”的眼睛去关注实际、关注生

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新闻采访: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人物或了解其他一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第二手材料:通过当事人口头或书面所得,而不是记者亲眼所见,因对其真伪验证 隐私权:自然人所享有的私人领域不受非法侵犯,个人信息不被非法公开和获得的一种独立人格权 公众人物亦称公共人物,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其以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性为构成要件,二者缺一不可,共同体现了公众人物的特性。如知名人士、明星等。 随机采访是限定采访对象范围但不限定为一个,新闻工作采集信息的一种方法. 它依据的理论是概率论中的随机分析理论. 随机性的决定是一道程序, 它是为随机分析搜集新闻资料 记者获得材料和情况,至少需要从三个互相独立的消息来源得到证实这个事才是相对真实靠谱的 新闻线索来自以下四大方面 1、来自发布新闻的党和政府的有关机关,或者是编辑部提供给记者的新闻线索。这类新闻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记者应当主动地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便及时得到新闻新索。 2、来自基层广大通讯员和读者(受众)提供的新闻线索。这是一条广泛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任何一家媒体的记者数量都是有限的,记者的活动范围和时间、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新闻线索都及时、全面地获得,通讯员和读者就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所以很多媒体都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重视与读者的信息交流。 3、来自记者的发现、寻找和挖掘。寻找新闻线索不能完全依赖他人提供,更多的是记者自身的发现、寻找和挖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常见的有这样几种:(1)捕捉相关新闻媒体的报道。把其他媒体报道的内容当作线索来处理,但不能简单抄袭。(2)浏览互联网的最新报道。互联网的优势是快捷、互动性强。(3)广交各方朋友。与自己所采访报道的行业和领域的人士交朋友,构建自己的“关系网”,让他们随时给你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因为“多个朋友,多条路”,线索自然丰富了。(4)重视新闻热线。这里包括热线电话、读者来信、群众来访等,注意通过这种渠道收集反馈信息,

新闻敏感度

生活处处是新闻 新闻是作为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报道,是记者从大量的浩如烟海的事件中筛选出来的,这种选择事实,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就是新闻敏感。没有新闻判断和敏锐的观察力,很难扑捉住具有影响力的新闻,碰到好新闻也可能失之交臂,可以说新闻敏感对一个记者来说就是一件必备的常规武器,取胜的法宝。通过张轶老师的几次讲座,我对新闻敏感有了一点点的理解。 首先要做的,是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身边的平凡小事,大到国家这一时期的大政方针,小到自己身边发生的各种值得关注的事情,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便能找到可选的新闻素材。例如通过国家的大政方针寻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的事,便能成为一条不错的新闻。才能找出宣传这一方针的主题,挖出新闻线索。比如,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其次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一条好新闻的产生离不开思考。有时同样一条新闻线索,有的人只从表面现象予以一般性报道;有经验的记者或通讯员经过深入调查、思考,会写出很有份量的新闻。在写新闻的时候要学会抓住“新闻眼”,我们写新闻也跟画龙一样,也要有眼睛,有一个最引人关注的点,光有好的思路并不是说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就成功了,有些时候,在采访的过程会有一些新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往往是事先没有料到的,那么就要有所取舍、有所把握,看它对采制的新闻作品是否有帮助,或者新情况的出现能否成为新闻作品中的一个闪亮的“新闻眼” 然后是学会利用新闻线索,在平时多注重接收身边的信息,电视、广播、网络等都是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对新闻保持敏感。同时还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好的新闻都是跑出来的,为了完成一次高质量的新闻,必定要不辞辛苦,以确认消息的准确和保证时效。同时在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也要注重新闻的策划,在实际新闻工作中,经常需要设计、策划一些好的活动,经过实施形成新闻,有些活动策划本身就是新闻,而且是非常有影响的新闻。 总而言之,新闻素材是需要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去挖掘的,作为记者,只有时时关注身边和世界动态,学会鉴别各类消息的价值性,有一定的预见能力才能拥有“新闻眼”,不断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度,才能不断进步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非常感谢张轶老师和我们分享她多年来的记者生涯,我从中受益匪浅,祝张轶老师在今后的工作再创辉煌。

记者该如何提高新闻敏感性

记者该如何提高新闻敏感性 日常生活中,虽然新闻时刻发生,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察觉,而记者的职业特性正是在于对正在或者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洞察。迅速而准确地辨别和捕捉生活中变动的信息,并衡量其中新闻价值大小,这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拍摄出好新闻的先决条件,也是衡量一个记者工作能力的重要尺度。可以说新闻敏感是记者必备的素质。 标签:新闻敏感;观察;思考 我们常说,记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就是指他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敏感而熟练地发现问题,随时观察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拍摄出深受群众喜欢的好新闻。那么,怎样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要想增强新闻敏感,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新闻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虽然每个时期、每条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正确向人民群众阐明党的政策。因此,在任何时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都是新闻报道工作的重心。记者只有熟悉党的政策,才能够用政策的尺度去衡量他所观察到的一切事物,或者当他发现一件新鲜事物时才能提到政策的高度去认识和判断它,从而确定它的新闻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和掌握政策就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基础。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连续报道农民土地承包30年不变这一事情。就是因为这件事既关系到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又最能说明党的有关政策的威力。我们新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宣传党在新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鼓与呼。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政策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就如同人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都是离不开的。通过对政策的消化理解,来衡量哪些素材有价值,哪些素材没价值,从而使报道真正富有新意。 二、要深入社会,仔细观察生活 一个新闻记者,要善于深刻地反映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丰富多彩的沸腾生活。对群众生活越了解、越熟悉,对基层的情况看得越透彻,就越能抓住新闻线索;抓的问题越深刻,也就越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大量的新闻线索就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有时,由于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观察得不够,一些看似平淡无奇、而实际上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新闻素材,就不知不觉地从自己身边溜过去了。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注意从有关部门中得到新闻线索,并和群众广交朋友,发挥群众的耳目作用,这样才能活动广、钻得深、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做到耳朵灵、眼睛明,也才能不断增强新闻敏感。

如何有效发现生活中的新闻线索

如何有效发现生活中的新闻线索 论文摘要: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很多记者都有这样的感受,苦于没有新闻或很难发现,没有东西可以采拍编写。其实不然,只要你具有一双千里眼,一双顺风耳,新闻线索就会跃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新闻线索是能够体现某种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是一种具有信号特征的不完整的信息。这种线索往往比较简略,甚至一鳞半爪,要素不全,零零散散。 寻找新闻线索是记者采访活动的开始,之后依据线索提示,找到采访对象进行采访,了解全部事实过程,最后写成新闻报道。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生活中的任何一小点,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线索,可以说新闻线索无处不在,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挖掘。 报道和采写独家新闻,是任何新闻记者梦寐以求的事情。独家新闻从何而来?从新闻线索中来。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走出新闻采访的第一步。 关键词: 发掘渠道敏感性出发点无处不在 论文正文:

一、新闻线索及其特点 新闻线索是能够体现某种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是一种具有信号特征的不完整的信息。这种线索往往比较简略,甚至一鳞半爪,要素不全,零零散散。 新闻线索首先告诉记者哪里有新闻,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具有较强的时间性,稍纵即逝。其次线索是一个简单而又不完整的信号,需要记者去发现去挖掘,具有简略、概括、片段性的特点。第三,发现新闻线索要求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价值观念。是属于记者直观感觉的东西。 二、新闻线索对记者采访的作用 第一,能触发记者新闻敏感,寻找新闻线索是记者采访活动的开始,之后依据线索提示,找到采访对象进行采访,了解全部事实过程,最后写成新闻报道。 第二,能确定采访的方向,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寻找。如果大家都人云亦云,别人报什么,我也报什么,则毫无优势可言。只有根据线索,明确采访的方向,快人一步,才能采写出具有独家性的新闻报道。在激烈的竞争中夺取制胜的先机。 第三,减少采访的盲目性,一旦记者找到了新闻线索,就可以及时理清采访思路,拟定采访大纲,然后按计划进行采访,防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同是大学生记者,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通讯员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而一再要求编辑老师为他们提供采访的话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发表在《人民日报》通讯《新风饭馆有新风》,就是记者吃饭时发现的新闻。写出这篇通讯的记者哪天外出采访,中午赶不回报社吃饭,于是顺便走进北京西单新风饭馆。饭馆里早已挤满了人。记者正站在饭桌边踌躇,一位热情的老服务员笑着招呼,并且很快帮助记者找了座位。对比另外的一些饭馆服务态度不好的情景,记者立即感到这里有新闻。经过一番采访,记者写出了这篇通讯,为饭馆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并最终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

怎样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

小记者培训内容之--怎样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 来源于:小记者学会 (一)关心国家大事 作为一名小记者应该比其他同学更关心国家大事,因为这是小记者的职责所决定的。你只有了解国家这一时期的大政方针,才能找出宣传这一方针的主题,挖出新闻线索。比如,这一时期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抓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抓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而你对这些一无所知,只关注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或中小队活动,肯定写不出能引起编辑同志感兴趣的文章来。 (二)关注自己身边小事 关心国家大事并不等于不关心身边小事,而且对身边小事更应该关心。这两种事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只有了解了国家大事,你才能知道自己身边的哪些小事值得关注,才能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去挖掘身边小事中的新闻。比如中央下达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通知,那么下边是怎么做的,同学和家长有什么反映,我们很容易了解到,而且也是报社急需了解和反映的,所以你写的稿件就很容易被采用。再如,中央工作重点转移到西部开发上,我们少先队员能为西部开发作些什么贡献,学校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活动,都是很好的新闻线索。如果你有了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意识,就很容易抓到新闻。 (三)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一条好新闻的产生离不开思考。有时同样一条新闻线索,有的人只从

表面现象予以一般性报道;有经验的记者或通讯员经过深入调查、思考,会写出很有份量的新闻。比如,前些年,每到春节前后各报都对中小学生手中的压岁钱作些报道,多数是从数额上,从提倡学生把钱花在学习上进行引导。而有一名通讯员发现××小学和学校附近的工商银行取得联系,在学校办起了一个小银行。学校号召同学们把手里的压岁钱、零花钱在小银行存起来,支援国家建设。这位通讯员觉得这一线索很有导向性。他想,如果全北京,全国的小朋友都能这样做,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是多么大的支持。于是动笔写了一篇《××小学开办红领巾小银行》的消息。这则消息发表后,引起了工商银行总行的重视,经工商银行总行特批,在那所小学内建立一个储蓄所,并聘请了学生担任名誉行长。在为储蓄所挂牌的那一天,工商银行总行行长亲自来小学为一个小储蓄所挂牌,首都十几家新闻单位派出记者采访,这成为当时的一个报道热点。 再如,北京××小学的小记者前几年开展了一个题为“××小学幸福路上忆今昔”活动,这是同学们在采访活动中,开动脑筋设计出来的。后来,他们写的文章不仅见报了,而且这个活动也被该校所在的区少年工作委员会评为最佳活动奖。 (四)学会抓住“新闻眼’’ 我们常说画龙点睛,这里的“睛”就是龙的眼睛。我们写新闻也跟画龙一样,也要有眼睛,有一个最引人关注的点,当小记者要学会抓住这个新闻眼。比如:《北京晚报》于1999年2月1日登了一条小消息《光明小学包专机去深圳》,如果改成《光明小学学生乘飞机去深圳》就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了,可见这条新闻就新在“包专机”几个字上。因为不管怎么说,建国50年来,一所小学学生包飞机远行的确是件新鲜事,如果说是乘飞机,虽然也不多见,但终归不是第一个,也不新鲜,所以这条消息的新闻眼就是“包专机”。 再比如,1999年3月,被多家新闻单位报道的“小记者走进人代会”,这条消息的新闻眼就是“小记者”。如果没有“小”字,记者走进人代会就毫无新闻价值了。同样,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如盲人运动会、城里姑娘下乡办托儿所、女教师打“的”追捕抢劫犯等等,同学们都能找出其中的新闻眼来。 (五)学会利用新闻线索 作为小记者,因为活动空间的限制,接触外界的面终究比较窄,更多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 [新闻敏感性是记者综合素质的核心,也是优秀记者与普通记者之间除了作品之外最明显的区别。 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敏锐地感知事物的新变动,及时发现、掌握有关新闻线索;二是迅速、准确的判断各种新闻线索的价值;三是要有必要的新闻超前意识;四是准确地分析、判断在当前的形势下的报道方向;五是迅速、准确的分析、判断自己掌握的新闻事件同各种社会信息的关系,具有哪些个性特点;六是迅速、准确的分析、估计自己所采写的新闻报道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是否进行连续报道等等。 那么,作为一名记者到底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能有效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一、提高政治敏感性 记者的政治敏感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局政策的准确把握。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党、国家、人民负责的一种特有责任,虽然其本身并不能直接捕捉新闻,但是对记者捕捉新闻起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全国各大纸质媒体在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均有上佳表现。齐齐哈尔作为翟志刚、刘伯明两名航天员的故乡,采取大篇幅跟踪报道,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报道推波助澜。对重大事件的把握体现的是纸质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敏感,而新闻敏感也是一种政治敏感,这次报道也反映了鹤城报业对时政新闻把握的能力。 二、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和预习 记者多年前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时,撰写齐齐哈尔瑞雪糖业集团企业文化的时候,因为对企业文化涉猎不多,知之甚少,所以不敢贸然采访。为了采访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笔者进行了充分的采访准备和预习。先去新华书店买了两本最畅销的反映企业文化的书籍,注意去网上搜集企业文化方面的相关信息、访谈。 一个月后,笔者成竹在胸,来到瑞雪糖业集团采访企业文化,发现糖厂是在用家的理念,让职工节约,用家的理念,让职工爱厂如家,用家的理念,让职工不断创新。当记者把企业的家文化总结得头头是道,并写出《理念亦能主宰企业沉浮》,配发评论发在头版头题时,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在企业界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热。同时,预习不应只局限于对被采访对象背景的了解,还应了解这方面的报道信息。什么时候报道过,从什么角度报道的,哪些是空白的,写到什么深度等相关信息,这些必须要尽可能地去掌握。 三、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新闻线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