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复习训练自然灾害专题(地理)

高三专题复习训练自然灾害专题(地理)
高三专题复习训练自然灾害专题(地理)

20XX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自然灾害专题

1、阅读下图与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20XX年是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以来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失踪56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万多人,倒塌房屋202万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77亿多元。

(2)20XX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倡导的第17个“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

材料二: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1)我国当前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B.旱涝灾害

C.台风D.沙尘暴

(2)下列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事件有:

(多项选择)

A.云南盐津发生5.1级地震

B.以来山西运城市9县区先后出现乙脑疫

C.添加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事件

D.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登陆

(3)在上图中,区域①与区域⑥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荒漠化与旱涝灾害 B.泥石流与霜冻 C.滑坡与风暴潮D.旱灾与地震

(4)受风暴潮灾害影响的主要区域是图中的区域(数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数字),泥石流最严重的区域是(数字),以上地区造成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加剧的人为原因是。

2、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月28日2时05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行至珍珠泉至红山渠间(见下图),因大风造成11节车箱脱轨,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回答(1)-(3)题。

(1)此次事故发生地点位于:

A.阿尔泰山附近 B.塔里木盆地 C.塔里木河流域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2)事故发生地点被称为“三十里风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主要原因是:

①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②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③盆地地形,受热升温快,对流显著④平原地形,植被稀少,摩擦力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减轻此类灾害的是:

A.对大风危害最严重地段的路堤修建挡风墙 B.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C.准确预报、加强防范 D.采取固沙措施,尽量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

3、 (20XX年上海地理卷)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读图并回答问题。

2007 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

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

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

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景点,以防

(灾害)侵袭。

4、北京时间20XX年10月8日11时50分,图示

地点(34.4°N,73.6°E)发生里氏7.6级地震。

回答(1)-(2)题。

(1)该地强烈地震的发生是由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张裂加剧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减弱

C.非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加剧

D.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速度加快

(2)甲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有:

A.油菜 B.棉花 C.黄麻 D.茶叶

5、(20XX年江苏地理卷) 图9 为我国三个流

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

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

答(1)一(3)题。(双选)

(1)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2)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3)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6、下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析判断

回答(1)-(2)题。

(1)该天气现象是:

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2)该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B.反气旋C.强热带气旋D.准静止锋

7、20XX年第五号台风“格美”于7月19日下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升成,7月25日凌晨4时前后进入台湾海峡,15时50分在福建晋江围头镇沿海登陆。下图是台风经过福建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受台风“格美”影响,7月25日

凌晨4时~15时50分期间,福建晋江

围头镇最有可能盛行: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其原因

是:

A.台风微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8、阅读材料,回答(1)~(3)题。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1)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侵袭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2)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3)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9、读图甲“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

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

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

(2)当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

A.南涝北旱现象 B.北涝南旱现象C.东旱西涝现象 D.全国均涝现象

10、读下图,回答(1)~(2)题。

(1)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11、新华网杭州20XX年8月10日电今年第8号台风“桑美”于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风速达60米每秒,中心附近风力达17级,预计台风将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据此材料和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桑美”的是:

(2)当台风“桑美”的中心越过台北逐渐逼近苍南县时,苍南县的主要风向为:

A.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12、20XX年2月17 日上午9时许,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余人遇难。导致本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滥砍滥伐 B.连续暴雨 C.地震 D.山体断层发育

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

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

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2)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灾害,这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

C.工业化程度高

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3)南亚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成因有:

①地势低平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④春季积雪

大量融化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14、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1)—(2)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15、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N、1250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读此报道完成(1)-(3)题。

(1)台风中心位置位于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2)如果台风以30Km/小时的速度向偏北偏西方向移动,则7小时后,中心位置最接近A.320N、1230E B.300N、1270E C.250N、124.50E D.300N、124.50E

(3)有关该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缓解华南地区的旱情 B.江苏沿海可能受大风的影响

C.将在大陆上减为高气压 D.台风中心风力最强

16、20XX年5月16日23时2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岸继20XX年12月26日发生巨大地震以来,再次发生7.2级地震。读图完成(1)-(2)题。

(1)两次地震的发生都与两大板块的挤

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2)图示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破坏性

B.规律性

C.地域性

D.关联性

17、20XX 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3时40分在浙江省玉环县干江镇登陆,于当天22时15分进入安徽境内;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在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登陆,致使新奥尔良市伤亡人数达数千人,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当台风(或飓风)中心分别位于左图中A 处和右图中B 处时,上海和休斯敦分别刮:

A.西风和东北风

B.东北风和西北风

C.西北风和西北风

D.东南风和东北风

(2)有关上述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B.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C.水热资源丰富

D.都在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发展了钢铁工业

18、有人说台风是一种“小面积受灾,大面积受益”的气象灾害。其“益”不表现在:

A .延长休渔期,保护渔业资源

B .解除或缓解旱情

C .增加水库蓄水量,利于水力发电

D .调节气温,降温消暑

19、据报道,上海市20XX 年多次受到咸潮入侵。经过近15年的数据和技术积累,上海已经具备精确预报咸潮入侵长江口的技术能力。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据此回答:

(1)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

的实际盐度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条曲

线: 。

(2)咸潮多发生在 地区、 季节

(3)引发咸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

及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危害?

(5)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哪些措施?

20、自20XX 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见下表)。读表回答(1)—(3)题。

(1)热带气旋“桑美”于20XX年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该热带气旋属于:

A.强热带风暴B.台风 C.强台风D.超强台风

(2)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

A.逆时针向外辐射的大漩涡B.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C.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漩涡D.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3)“桑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③⑤

21、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见图)当地时间20XX年4月2日7时19分(北京时间4月2日4时39分),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所引发的山体滑坡和海啸,造成至少3人丧生,多人失踪。据此完成(1)—(3)题。

(1)所罗门群岛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2)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3)本次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和海啸,反映了灾害的:

A.地域性

B.渐进性

C.突发性

D.关联性

22、20XX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据此完成(1)-(2)题。

(1)图7中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2)我国云南省防御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B.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C.禁止一切工程建设,恢复自然植被 D.积极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23、《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特别是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更明确、更全面、更务实的新思路,为我们展现出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完成(1)-(3)题。

(1)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Ⅲ存在的主要问

题有:

A.干旱与地震B.水土流失与台风

C.洪水与盐碱化 D.寒潮与荒漠化

(2)下列有关灾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Ⅳ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大,所以多地震

B.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海啸、泥石流、

龙卷风

C.修建水库和矿山开采都可能诱发地震

D.震级是表示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

程度

(3)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A.围湖造田、填海造陆 B.保护并扩大红树林和珊瑚礁面积

C.加固长江、黄河大堤 D.在沿海修建海防林工程

24、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

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

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

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

有:。减少泥石流的

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

25、读我国西南某区域两种灾害分布图,回答(1)-(2)

题。

(1)图中灾害可能是:

A.台风、地震B.滑坡、干旱

C.地震、泥石流 D.洪涝、干旱

(2)上述灾害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A.地处板块交界处及植被破坏 B.季风不稳定及梯田建设

C.植被破坏及气候干旱 D.工程修路及海陆位置

26、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

线图”,回答(1)-(3)题。

(1)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 B.台风(或飓风)C.赤潮 D.梅雨

(2)下列省区中,受该地理现象影响最大的是:

A.豫 B.琼 C.藏D.沪

(3)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

是:

A.东南亚 B.中美洲

C.孟加拉湾 D.几内亚湾

27、下图是“中国某地气象灾害多发原因”结构

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2)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原因是。(3)该地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其自然原因是。

(4)近十几年来,该地区的干旱有加重的趋势,人为原因是。

28、下图显示地质灾害在我国某两省区的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的两种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上游地区 B.长江上游地区

C.珠江上游地区 D.淮河上游地区

(2)防御两省区的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合理的

是:

A.建立预警系统 B.健全法规体系

C.加大坡地开发 D.提高减灾意识

(3)图示的甲、乙两城市分别是:

A.西宁兰州B.贵阳南宁

C.郑州合肥D.成都重庆

2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今年第13号台风“韦帕”于9月16 日8时在菲律宾东北部的洋面上生成,17日19时台风中心位于23.4o N、125.9o 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米/秒)。预计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可达16级(55米/秒)。

材料二:20XX年第13号台风“韦帕”已于9月18 日5时加强为超强台风,最大可能在浙江台州的温岭一带沿海登陆。

(1)与台风“韦帕”登陆后移动路径无关的是:

A.地转偏向力

B.副热带高压外围气流运动

C.中纬西风

D.低纬信风

(2)关于台风“韦帕”带来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的伏旱旱情

B.可以调整高低纬度问的热量分布,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C.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D.使得部分地区短时间内气温下降

(3)近年来,台风监测、预警更准确,服务更及时、更具针对性,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幅度减少。目前在台风监测方面最主要利用了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0、20XX年7月,我国的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回答(1)~(2)题。

(1)我国淮河流域发生洪灾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的影响 B.副高位置比正常年份偏南

C.副高位置比正常年份偏北 D.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

(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域辽阔 B.地形复杂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全球气候变暖

31、(2006上海文综)20XX年第一号台风“珍珠”于5月18日凌晨在我国广东沿海登陆。以下能反映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32、(2006北京卷)图2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35° B.25° C.20° D.15°(2)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示四个区域中 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

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D.④主要受密度影响

自然灾害专题答案

1、(1)B (2)A、D (3)A (4)⑦④③地表植被遭到破坏

点拨:(1)我国受灾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灾害程度最高的自然灾害是气象灾害中的旱涝灾害。(2)乙脑疫情是人类的传染病,添加苏丹红的“红心”鸭蛋是人类的环境污染事件,都不属于自然灾害。(3)区域①为我国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灾害是由于干旱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区域⑥为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季风气候导致的旱涝灾害。(4)受风暴潮影响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泥石流最严重的区域降水多,季节性强的山区,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2、(1)D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出事地点位于天山北麓山口地带,故A、B、C错,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2)A点拨: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邻近冬季偏北风的源地,所以冬春季节风力强大,出事地点位于山口地形,加强了风力,故A对。出事地点不是盆地和平原,而是天山山区。

(3)B点拨:高速运动的列车更容易被大风吹倒,故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无助于减轻风灾。

3、印度洋太平洋海啸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地震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地震与海啸的关系。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区,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带,属于板块消亡边界,是地震多发区,海底地震在适当的海底地形情况下,可能引发海啸灾害。

4、(1)D 点拨:从经纬度位置和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河流为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地区为南亚,甲所在的国家为巴基斯坦。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所以发生地震可能是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速度加快造成的。

(2) B点拨:印度河的中下游主要流经干旱地区,主要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依靠印度河水的灌溉。

5、(1)B D 点拨:长江流域峰值出现在6月,黄河流域峰值出现在7月,珠江流域峰值出现在5、6月,故A错;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提前,故C错。

(2)A C 点拨:7月份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我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故A对;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干季,故B错;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是飓风活动频繁的季节,故C对;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夏季冰雪融化,雪线上升,应该处于一年中最高位置,故D错。

(3)A D 点拨:黄河在初春和初冬易发生凌汛,故B错;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故C错。

6、(1)B 点拨:左图中反映出该地随着时间的变化,气压逐渐降低,正午12点最低,之后逐渐上升,说明是一个低压系统过境;右图反映出风速先逐渐增大,12点时突然剧烈减小,后又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说明是一个台风系统过境,12点是台风中心经过的时间,故正确答案为B。(2)C 点拨: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故正确答案为C。

7、(1)A (2)B 点拨:7月25日凌晨4时~15时50分期间,台风中心位于福建晋江围头镇东南的海上,台风中心的西侧吹西北风。台风中心风速小于附近地区,台风中心经过时,风速剧烈减小,之后加大。

8、(1)D点拨:气温降低说明是冷锋过境,并且导致了寒潮天气发生,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说明发生了沙尘天气。台风属于狂风暴雨天气,气旋造成阴雨天气。(2)B点拨:燃烧柴草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对地表起保温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寒潮影响。

(3)A点拨:日记中提到了这里农田里有返青的小麦田,应该是冬小麦,为华北平原。

9、(1)B点拨: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并且为7、8月份,为伏旱现象,影响该天气的系统为副热带高压西侧的高压脊,空气顺时针旋转向外运动,故正确答案为B。(2)B点拨: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方时间长,则南方降水时间短,水量少,而北方降水量大,历时长,即发生北涝南旱现象。

10、(1)C 点拨:台风是低压气旋强烈发展而成,图中甲为冷锋,乙为暖锋,丙为气旋,丁为反气旋,故正确答案为C。(2)D 点拨: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气旋区常出现锋面,故B错;受丁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11、(1)C点拨: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的,图中A、B为锋面系统,C为气旋,D为反气旋。(2)C点拨:当台风中心逐渐逼近苍南县时,苍南县位于气旋的北部,吹偏北风。

12、B 点拨:连续的暴雨是导致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滥砍滥伐导致山体表面水土流失严重,对泥石流灾害起到的是促进作用;地震、断层与泥石流无关。

13、(1)D (2)C (3)A点拨:各大洲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形成了各自的自然灾害。欧洲冬季多雪,主要原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低压气旋活动;由于工业化程度高,大气污染严重,酸雨灾害比较普遍。北美洲也是工业发达的地区,大气污染严重,酸雨也严重。南亚的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沿岸,地势低平,加上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变化强烈,雨季时洪涝灾害严重。

14、(1)A点拨:我国东北地区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或全年存在冻土或冰川,故A对;灾害2为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山区,包括青藏高原东南和南部地区、我国中部和西南部山区,以及东北东部山区,故B错;灾害3为荒漠化,主要发生在降水较少的西北地区,故C错;灾害4为黄土湿陷和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我国黄土高原,故D 错。(2)C点拨:灾害5为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石灰岩地区,我国主要在云贵高原地区,发生的原因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气候下,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化学融蚀作用而形成崎岖的地表形态。

15、(1)B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近海的纬度位置,北纬30度位于长江口南侧,长江入东海,所以280N、1250E地点海域位于东海。(2)D点拨:台风中7小时中移动了210千米,由于是向偏北方向,故大致移动了2个纬度,经度位置比原先靠西,故正确答案为D。

(3)B点拨:从台风中心位置和移动来看,台风不经过华南地区,故A错;台风为低压系统,到达大陆时,低压减弱,但不能变为高压,故C错。台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大,故D错。16、(1)A点拨:图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属于是板块的消亡边界,是地震多发区。(2)D点拨:地质灾害具有关联性。如地震可以引发滑坡、海啸等自然灾害。17、(1)C 点拨:台风或飓风都是强低压系统,北半球都是逆时针旋转的环流,西北部地区风向为西北风。(2)C 点拨:两地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水热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亚热带作物带;两地都没有煤炭和铁矿资源。

18、A 点拨:台风时间短暂,不会延长休渔期,故A错;台风是狂风暴雨天气,发生在夏季,此时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季节,台风可以解除或缓解旱情,增加水库水量和降低气温等作用。

19、(1)A (2)沿海(或河口) 冬半年(3)河流流量较小;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地势地平。(4)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言之有理即可)(5)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节约用水

点拨:咸潮发生在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河流水量减少,海水倒灌进入陆地,使地下水和河水变咸,属于自然灾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治理的主要措施是引淡水进入沿海地区的

河流中,压制海水进入陆地。

20、(1)D点拨:从表中可以直接看出。(2)B点拨:台风属于低压系统,在北半球是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3)C点拨:台风的主要灾害包括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21、(1)C点拨:赤道穿过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中部,所罗门群岛肯定位于南半球,东经160度经线穿过所罗门群岛,不能说该群岛位于东半球或西半球。

(2)B点拨:所罗门群岛东侧是太平洋板块,西侧是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印度洋板块。(3)D点拨:地震为主灾,引发了其他自然灾害,说明了自然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22、(1)A点拨:植被覆盖率越高,泥石流发生率越低,故A对;土壤含水量、地表坡度和地表岩石风化程度与泥石流发生率成正相关关系,故B、C、D错。

(2)C点拨:为了防御地质灾害而禁止一切工程建设是不可能的,应该禁止与诱发地质灾害有关的工程建设,如在断层附近禁止搞引水工程,山脚和山坡禁止采石工程等。

23、(1)B点拨:地区Ⅲ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区,降水多,地表坡度较大,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沿海地区还受到台风影响。(2)C点拨:Ⅳ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带上,所以多地震,故A错;海底地震可以诱发海啸,但地震不能诱发泥石流和龙卷风,故B错;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等级。(3)A点拨:围湖造田、填海造陆会加剧灾害程度,故A错。

24、(1)地形崎岖,地势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壳活跃,断层发育,碎屑物质丰富;气候湿润,降水量大(2)B地地质地貌与A地相似,但它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乏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3)毁林开荒,工程建设等;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泥石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体系地区,可以从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分析。人类活动也可能加剧或导致地质灾害,包括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25、(1)C点拨: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这里不是沿海地区,没有台风,这里降水多,但由于位于高原山区,没有洪涝和干旱等气象灾害。

(2)A点拨:导致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带,地壳不稳定,同时植被破坏也加剧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6、(1)B点拨:图中显示该地理现象从热带和副热带海域向西北方向的陆地移动,为台风。(2)B点拨: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是纬度比较低的海南岛。

(3)D点拨:台风和飓风形成于热带和副热带洋面,并且主要影响大陆的东岸,非洲的几内亚湾位于大陆西岸,台风出现的频率最小。

27、(1)华北平原(2)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农业引水灌溉较大(3)冬末春初大风,干旱,临近沙源地,植被覆盖少(3)农业、工业、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28、(1)B点拨:图中省区为四川和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长江上游地区。

(2)C点拨:坡地开发使地表失去保护,也使山体失去平衡,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3)D点拨:甲位于四川省,乙位于重庆市。

29、(1)D点拨:台风登陆后,向北向东移动,与地转偏向力、副热带高压西侧的西南气流和中纬西风向东北吹送有关,低纬信风方向是向西南,故与之无关。

(2)A点拨:台风不影响华北地区。(3)A点拨:全球定位系统的作用是定位和导航。30、(1)B点拨:淮河流域位于我国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分界线附近,由于夏季风活动强度和位置的变化,这里旱涝灾害频繁,强度大,而夏季风取决于副高位置和强弱,当副高强大且位置偏北时,夏季风导致的锋面雨带位置偏北,淮河流域发生干旱,反之则发生洪涝灾害。(2)C点拨:我国的洪涝灾害集中于东部和南部的季风区,由于夏季风强弱变化,导致了洪涝灾害多发。

31、D点拨:台风属于热带气旋,北半球气流运动表现为在近地面气流逆时针旋转辐合上升,在高空则向外辐散,天气表现为狂风暴雨,故正确答案为D。

32、(1)D 日界线在180°经线附近,从图可以看出,发生台风的北界可达北纬15°。(2)D 点拨: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热带和副热带的大西洋海域,经度在西经60°附近,故正确答案为D。

(3)A 点拨:①海域位于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故A对;②海域位于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区,为暖流,故B错;③海域位于中美洲西岸的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区,没有世界著名大渔场,故C错;④海域位于中美洲东岸的热带大西洋海区,为风海流,故D错。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含答案专题:区域地理 (一)(2019·贵阳模拟) 下图为某岛略图。该岛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东北部比西南部降水多。据此回答1--3题。 1、该岛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东北部() A.长期受盛行西风控制 B.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C.经常受对流雨的影响 D.沿岸有暖流的增湿作用 2、该岛屿最适宜发展() A.热带种植园农业B.地中海式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3、该岛() A.位于美洲板块B.水系形态呈向心状 C.人口分布均匀D.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可判断该岛处于东北信风带内,受岛上东西走向(根据河流流向可判定山脉走向)山脉的阻挡和抬升作用,该岛东北部降水较西南部多,A错、B对;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经常有地形雨,C错;该岛南北沿海都受暖流影响,但这不是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D错。 第2题,根据该岛所处纬度和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可判断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适合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A对;地中海气候区适合发展地中海式农业,B错;该岛山区面积广大且位于热带,而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等,分布在温带气候区的平原地区,C错;该岛多山地,草场面积狭小,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错。

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岛位于南北美洲之间的西印度群岛,属于美洲板块,A对;该岛中部地势高,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B错;中部山地人口密度较小,沿海狭窄平原人口密度较大,C错;根据上题关于气候的分析,可推断该岛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D错。 答案:1---3、B .A .A (二)(2019·潍坊模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我国制造企业在墨西哥建厂,以充分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便利。我国海信集团于2016年初进驻墨西哥的罗萨里托,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一年多就在当地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下图示意罗萨里托位置。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海信集团入驻罗萨里托的原因不包括() A.接近消费市场B.距原料产地近 C.税收政策优惠D.劳动力成本低 2.海信集团迅速在罗萨里托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主要依赖于() A.质量更优B.设计精美 C.规模经营D.功能多样 解析:第1题,家电生产需要的零部件较多,生产企业分散,因此我国海信集团入驻墨西哥罗萨里托并不是为了距原料产地近,B对。罗萨里托位于美国与墨西哥边界附近,可以利用墨西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由贸易区内关税的优惠政策,生产的产品可就近出口到美国市场。 第2题,根据材料“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可知,海信生产的家电产品质量更优,A对;对于家电产品,消费者往往更加注重质量,B 错;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功能多样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一年多难以做到,C、D错。

(完整word)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完整版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总结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九种自然灾害分布典型区域及主要特点Array 1、洪涝灾害——东北、黄河流域、长江、 淮河、珠江流域等。 2、干旱高温——较广,如华北地区春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华南地区干旱;西北、 西南内陆地区干旱。 3、台风——台、闽、粤、琼东南沿海地区 4、沙尘暴——西北、华北 5、寒潮——影响范围大,我国除青藏、滇 南外,各地都受影响(包括海南、台湾等地)。 6、地震——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华北 地区。 7、滑坡、泥石流——西南山区 8、赤潮——珠江口、杭州湾、渤海湾等 9、咸潮——东南沿海,如珠江三角洲 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 因: 1地震: (1)时空分布特点: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

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2)原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2 滑坡、泥石流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 ②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及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以西至北京-兰州-昌都一线之间。 (2)成因: ①地形复杂,山地多,坡度大;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的破坏;④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3.旱灾(我国气象灾害之首): (1)时空分布特点: ①各地均可发生,频率不同,黄淮海最重、华南西南次之、再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②全年均发生,南北差异大,北方春旱、长中下夏秋旱,华南秋冬旱。 (2)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过度砍伐④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4 洪涝 (1)地域分布特点: ①地区性明显,季风区多,西部几率小。最重是珠江流域、二是淮河流域、三是长江流域。 ②季节性明显,集中于夏季。 (2)成因: 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且季节、年际变化较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梅雨天气);夏季风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或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段);厄尔尼诺现象、凌汛等。 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过度开垦③围湖造田占用河道、使湖泊调蓄能力减弱④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精选17 资源的开发利用

微专题精选17: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归纳】资源的开发利用(用“四有”意识,解决“开发”问题)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

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回答3 ~5题: 3.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劳动力 4.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5.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轻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内蒙古武川县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率先迈出坚定的步伐,同时,该县正在着力引进光伏发电,形成“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市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部”提供支持。下图中“白道”是沟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历来是一条经商之路。读图,回答6~7题: 6.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②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 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④产业技术基础好,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武川县发展“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 ) A.可以降低风能利用率 B.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 C.可以降低建设成本 D.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安徽省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长期采煤已导致20%左右地面沉陷,积水成湖,平均沉陷可达七米左右。漂浮式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150兆瓦漂浮式光伏电站在淮南市刘龙采煤沉陷区正式并网发电。据此回答8~10题: 8.在淮南市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主要区位条件不包括( ) A.淮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 B.淮南市科技力量雄厚 C.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大 D.鼓励发展新能源的政策 9.淮南市漂浮式光伏电站( ) A.发电稳定性比传统火力发电强 B.可根本性解决淮南市能源不足的难题 C.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水资源 D.有利于淮南市成为中国未来“光谷”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比较好的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 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⑵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⑶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⑷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

高考地理【专题九】世界地理 【考情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其内容包括: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等降水的分布 3.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注、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知识交汇】 一、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 项目 大洲 地形特征沿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亚洲地形复杂,中部 1 ,四周 2 。 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 大,约占全洲面积的 3/4。平原分布在大陆周 围地区。 400N 1000E 非洲地形单一,以 3 为主,被称为“ 4 大陆” 赤道 200E 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5 系北段;中部 6 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 原;东部7 高原 和8 山脉。 400N 900W

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9 山脉;中部是10 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 东部是11 高原。 23026’S 600W 南极洲地形单一,是七大洲中 平均海拔12 的一 洲,地面冰雪覆盖,有 “冰雪高原”之称。 800S 600W~ 1200E 欧洲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 主,海拔13 的大 洲。平原主要分布于中 部地区;北部和南部山 地分布较广。 500N 100E 大洋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14 ;中部是 15 ;东部是 16 。 23026’S 1400E 二、各地理分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要素 分区 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 东亚 地势17 ;西 部内陆多高原、山 18 气候显著:东 部以温带季风气候和 大部分河流向东流入 太平洋;黑龙江、黄 种类多样,且储量丰 富

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各种自然灾害重要知识点总结 【地质灾害】 地震 一、与其他灾害相比地震具有的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 二、地震分布: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一般呈带状分布。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台湾四个多发区。 三、成因: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造成地震。 四、危害: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体滑坡、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堰塞湖、瘟疫等次生灾害。 五、防治措施: ①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②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③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 ④增强抗震意识⑤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 滑坡、泥石流 一、滑坡 1.成因 (1).自然原因: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较差、暴雨集中。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修水库、山脚下采石等) 2.影响滑坡危害程度的因素有:滑坡体的位置高低、体积大小、移动速度快慢、移动路径远近等。 二、泥石流的成因 1.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2.植被: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3.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人类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活动 三、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1.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2.摧毁城镇、村庄; 3.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4.泥石流能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造成洪涝灾害。 四、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1.加强监测预报 2.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4.建立应急预案

5、加固稳定变形土体 6、建立护坡、挡墙、格栅坝等支挡物 7、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8、暴雨过后注意滑坡迹象,及时转移居民 9.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知识,发生泥石流时,沿与泥石流垂直的高处逃跑,并保护好头部。 五、中国的滑坡、泥石流 1.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危害大的原因 (1)我国山地面积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相对松软 (2)降水集中、多暴雨, (3)植被破坏严重, (4)山区人口较多、耕地面积较大,铁路运营里程长,人口财产相对集中 2.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不均 (2)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3)主要发生在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较集中 (4)西密东疏,西南地区是重灾区 六、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水文灾害】 洪涝 一.我国洪涝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1.空间分布不均; 2.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3.东部多,西部少; 4.沿海多,内陆少; 5.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6.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二.成因 1.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2.水系: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汇水量大 3.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多曲流,易淤塞 5.破坏植被,陡坡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并且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蒸发下渗减少,使下游河道短时来水过多。 6.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7.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和建设(建筑物占据河道) 三.危害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成华区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资料高中地理中心组编 二〇〇六年三月一日

统计图表 一、地理统计图表 地理统计图表是反映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构造特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很重要方法。是以各种统计图、表格的形式,给出某一中心问题的相关信息,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它主要考查学生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考查学生使用各种分析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同时还考查学生在给定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的过程。 二、地理统计图表的类型: 统计图表分类 三、解读地理图表的关键: 1、明确地理图表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2、弄清带有坐标轴的图中坐标轴的属性、数值和单位。 3、观察曲线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最大值、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并对有多条曲线的图,对其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比较。 4、结合平常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的原因、时空分布特点和变化的趋势。 四、统计图表的判读分析方法: 统计图表类型 表格 平面直角坐标图: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等 三维坐标图 结构图 矩状结构图 扇状结构图 柱状结构图 饼状结构图 其它特殊类型: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坐标图

1、要明确目的。就是判读图表所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准备通过读图解决哪些问题。教会学生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疑问去读图。 2、要有正确的指导方法。指导学生怎样读图。教会他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大致按以下步骤判读分析。 (1)判读图的类型(图标表现什么内容?) (2)判读图表的组成要素(图表中有哪些地理要素、图号、图线、图目……) (3)判读图形(弄清图线、图号等地理要素的分布状况、形态、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4)读图注说明,认识理解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5)在以上基础上对图表所示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例如:《中国农业结构图),在分析时首先应对比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值的相对多少。找出极大值和极小值,其次将它所占比重与发达国家相对比,最后借鉴他人经验,提出我国农业结构的特点和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又如:<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其分析思路大致为: a:各自对比最初消费构成的比重状况; b:分别横向分析某一能源所占比重及变化; c:分别分析变化的影响因素; d:预测各自今后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趋势; e:将世界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两幅图对比其特点,找出其异同点(包括变化趋势)。 四、题例分析: 【例1】(2005年全国卷Ⅰ第10~12题)右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1~3题。 1.图4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哈尔滨模拟)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1~2题。 1.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A.280千米B.550千米 C.850千米D.1 100千米 解析:从甲到乙沿40°N纬线大致跨10个经度,其距离可借助30°N纬线上10个经度的长度来推算,10×111×cos45°

C.东北地区D.内蒙古高原 解析:第3题,从9月13日图可知,b城被淹没受影响最大;一旦堰塞湖溃坝,c城受灾严重,而a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故选B。第4题,从9月11日图可知,城镇多沿河流分布,这与青藏高原地区的城镇分布最相似。 答案:3.B 4.A (潍坊模拟)沿甲图E-F,A-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图回答5~6题。 5.①地比②地() A.气压高,风速大B.气压高,风速小 C.气压低,风速大D.气压低,风速小 6.②地此时的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解析:第5题,从丙图上可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从丙图曲线的倾 斜趋势可推测出①地附近的等压线比②地稀疏,故①地比②地风速小。 第6题,综合乙丙两图可知图甲区域为一高压脊控制,如图所示,②地 位于脊线上,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其风向都是偏西风。 答案:5.B 6.A (广东高考)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8.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超强复习提纲

自然灾害复习纲要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以自然异变为诱因;②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 1.旱灾 成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少 特点:具有渐发性,持续时间长,影响的地域广 常发地区:非洲(最严重)、亚洲、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中国四个旱灾中心:华北(春旱)、华南(夏秋旱)、西南(四季旱)、 江淮地区(伏旱) 应对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耕作制度,推广耐旱作物;节约用水;加强监测预报;人工降雨;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等 思考:华北地区春旱特别严重,为什么? ①春季雨带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华北地区降水少;②此时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又多大风 天气,水分蒸发快。③春季正值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需水量大;④华北地区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 思考:华北地区冬季比春季降水少,为什么不说“冬旱”更严重? 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将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一般不影响小麦的收成,所以没有“冬旱”之说 2.洪水灾害 类型:暴雨洪水(危害最大)、融雪洪水、冰凌洪水 暴雨洪水的成因: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降雨持续时间长或暴雨集中 分布地区:河流中下游地区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南坡多,西坡北坡少 防治洪水灾害的措施:兴修水库;修建堤坝,裁弯取直、疏浚河道等;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湖、还林、还草;加大对洪涝灾害的预报、监测;增强人们对洪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思考:为什么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①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降雨多,暴雨集中;②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③东部季风区工 农业发达,城市密集,单位资产密度大;④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如围湖造田,滥砍滥伐,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⑤在河流下游的低洼地从事过多的经济活动,增加了洪灾的风险性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沙丘(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沙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福建平潭岛罕见地貌: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据此完成1~3题。 1. 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A. 河流沉积出露河床 B. 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 C. 就地岩石风化 D. 台湾岛上风力搬运而来 2. 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 海水涨潮、落潮,海水堆积 B. 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C. 君山冰川堆积作用 D. 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 3. 沙丘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 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 B. 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 C. 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 D. 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沙丘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 关于沙丘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 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 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 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

5. 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 B.缓坡砂粒直径小于陡坡 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 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金字塔沙丘在许多沙漠中都是最大的风成地貌,其形态特殊,稳定少动,分布广泛。通过分析与实验模拟,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基础上,受其它风向的改造,形成的具有3-6个棱面的星状沙丘。依据祁连山北侧的甘肃敦煌鸣沙山上金字塔沙丘形成模式图(下图,箭头代表盛行风向)。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 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沙丘的形成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 A.沙源更丰富 B.风力更强 C.体积更大 D.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 7. 模式图中,显示金字塔沙丘的形成顺序应该是 A.①一②一④一③ B.②一④一①一③ C.②一①一③一④ D.①一③一④一② 8. 实际观测中,发现敦煌鸣沙山地区偏南风具有频率高且多出现在夜晚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 A.夜晚受来自祁连山的山风的影响 B.夜晚东南季风更为强盛 C.夜晚亚洲高压势力更强,风力强盛 D.受海陆风影响,夜晚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雅鲁藏布江河谷加查-米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3800米,年均降水量514mm。图3示意该段河谷沙丘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高三专题复习--《气候类型》 复习目标: 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及成因,并能区分各种气候类型。 复习重点难点: 怎样区分种气候类型 复习流程: 一、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见下表)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

(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9、各大洲中分布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及缺少的气候类型:(见下表) 四、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1、模式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典例剖析: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那么,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 ; B ; C ; D 。 分析:A地纬度为46°N,可知该地为温带,148°E为东亚季风区,故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B地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地为地中海地区,应为地中海气候;C地纬度为6°S,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纬度范围,134°E为东南亚,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地51°S为温带,75°W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数据法 根据提供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一般可分为全年几个月或各月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表,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

2019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二轮复习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2、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完成学校的任务。 3、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安排 1、3月11日--3月17日专题一:地图、等值线、地球运动 2、3月18日--3月25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大气、水) 3、3月26日---4月1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整体性与差异性) 4、4月2日----4月8日专题三:人口与城市 5、4月9日----4月15日专题四: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工业、交通) 6、4月16日----4月22日专题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7、4月23日----4月29日专题六: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8、4月30日----5月6日专题七: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八:自然灾害 9、5月7日----5月13日专题九:区域地理(中国、世界)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2012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学校所订资料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本节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1、中国的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2、气候特征的描述 3、中国各地形区的气候 4、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及热量带、干湿地区的划分 5、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 6、我国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本节需掌握的单项能力:影响我国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思路和描述★学习内容 读“中国气候图”(见图册),画出中国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中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多样,使我国农作物种类具有多样性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我国种作物种植北界比其他地区纬度高雨热同期,降水过分集中,易引起旱、涝(洪)灾害 2、气候特征的描述词语:气温的特点:冬季是寒冷还是低温,夏季是高温,还是凉爽,日较差和年较差。四季的分布降水的特点:降水多少,季节分配,类型; 3、中国各地形区的气候: 读中国气候类型图,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重要界线是__秦岭—淮河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热带季风气候:云贵高原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季风)、地形、海陆位置等 读“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和“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写出 5、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完整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宿州二中南校区高三地理备课组 2018-1-1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二轮复习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2、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完成学校的任务。 3、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安排 1、3月11日--3月17日专题一:地图、等值线、地球运动 2、3月18日--3月25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大气、水) 3、3月26日---4月1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整体性与差异性) 4、4月2日----4月8日专题三:人口与城市 5、4月9日----4月15日专题四: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工业、交通) 6、4月16日----4月22日专题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7、4月23日----4月29日专题六: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8、4月30日----5月6日专题七: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八:自然灾害 9、5月7日----5月13日专题九:区域地理(中国、世界)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2019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学校所订资料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4、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

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2

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2 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2 09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2 三、河流专题 1.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地形图: ①位置:图中海拔最低点 ②流向:A、河流与等高线突出的方向相反,河流在山谷中发育,等高线弯曲处指向高值区; B、河流与地势高低的关系是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 C、河道的宽度 D、入海口位置 E、支流流向 F、流量变化 G、河流冲刷情况 2.河流水系特征:水系形态、支流和湖泊的数量及分布、流程、河道的宽窄、曲直。 3.河流水文特征: ①水位②流量 ③含沙量--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率、地势坡度、水流量的大小。 ④结冰期--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⑤汛期⑥水能落差或航运 ⑦水源补给类型--雨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4.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 (1)、雨水: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补给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因各地气候类型而异 (2)、冰雪融水:分为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 ①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指温带、寒带地区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后带来的流量。如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现象。

②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主要指内陆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河流主要靠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流量随气温变化。 (3)、地下水:地下水与河流是互补关系。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4)、湖泊(水库):与河流也是互补关系。有削减河流洪峰、补充枯水期水量的作用。 (5)、植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水量的作用。特别是河流源头和上游山区的水源林。 (6)、人类活动:河流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都会影响到下游的流量。 5.河流地貌:①河流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显着,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着,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成”石漠化”;②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着,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③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 6、洪灾 ①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②产生的原因:A、自然原因:a(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凌汛现象 b.河床因素--河道弯曲、狭窄,泥沙淤积,地势低平c.支流湖泊的数量及分布d入海通道 B、人为原因:a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围湖造田;c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③治理措施:a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b退耕还湖;c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d裁弯取直,加固大堤;e开挖入海河道(淮河);f修建分洪蓄洪区;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四、地下水专题

2014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7-2 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 (2013·北京)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1.D 2.A 3.D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了区域地理现象。同纬度地区,东边的地方总是比西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因此甲地总是比我国同纬度其他地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但不同纬度日出早晚除了与东西位臵有关外,还与昼夜长短有关,因此甲地并非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故A 项错误;漠河地处北极圈以南,夏至日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故B项错误;大兴安岭是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水岭之一,故C项错误;松花江干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初冬或初春结冰与融冰时出现凌汛现象,故D项正确。第2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根据东北平原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根据该区域河流流向分析,东北平原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故A项正确;东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故B项错误;东北平原地区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实行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故C项错误;东

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非商品棉基地,故D项错误。第3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受国家政策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人口迁入地区。结合该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口迁移知识分析,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以及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故D 项正确。该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少,人口迁移主要以国内迁移为主,故A、B、C项错误。 (2013·安徽)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4~5题。 4.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晴朗 B.6月5日晴朗 C.3月22日多云 D.6月20日多云 5.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

(全国适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5交通运输专题卷

微专题 (十五) 交通运输 (2017·安徽淮北二模)“茶之初,姓本蜀”,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山间铃响茶香来”,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川藏“茶马互市”的景象。“一春心事在新茶”,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而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主要是因为( ) 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 B.位置优越,交通发展便利 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 D.需求较大,沿线资源丰富 2.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 ) 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 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 C.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 D.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 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材料提到,“茶马古道”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四川和西藏相邻,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是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第2题,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由于四川是盆地地形,冬季冷空气受到北侧山脉阻挡,则可知“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是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故选D项。 (2017·河南省模拟)瓜亚基尔市位于厄瓜多尔西南部瓜亚基尔湾内瓜亚斯河西岸,始建于1535年,工业发达,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工矿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下图为瓜亚基尔港地理位置示意图(横线表示港口区,黑点表示仓储区)。据此完成3~5题。

3.瓜亚基尔港口区建于该市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海洋较近B.地势平坦开阔 C.工业密度较高D.远离城市水源区 4.瓜亚基尔港地处赤道附近,但港口全年作业环境气温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海湾,海风影响显著 B.海拔较高,地面辐射较弱 C.森林广布,调节功能较强 D.云雾较多,太阳辐射较弱 5.若一艘商船从瓜亚基尔港出发前往新几内亚岛,最佳的洋流航线是( ) A.西风漂流航线B.北赤道暖流航线 C.北太平洋暖流航线D.南赤道暖流航线 答案 3.B 4.A 5.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瓜亚基尔市北部地势较高,以山地为主,南部地势平坦开阔,以河口三角洲为主,故南部地区适宜建设港口区和仓储区。第4题,读图可知,瓜亚基尔市虽靠近赤道,但因濒临宽阔的海湾,受海风吹拂影响显著(或受海洋调节作用显著),导致夏季气温并不高,冬季因纬度较低且受海洋的影响,气温比较高,非常适宜全年港口作业。第5题,读图并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瓜亚基尔港位于南纬2°~3°”之间,与自东向西流的南赤道暖流几乎在同一纬线上。该商船从瓜亚基尔港出发前往新几内亚岛采用该洋流航线,顺水顺风,航行速度较快。 (2017·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6、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