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12期斗e牛e斗圣*e斗辜斗g斗辜斗e勺.枣斗辜斗g斗皋斗@巾翱K。+枣■圣嶙枣艇!斗g艇!斗e■∈:斗e斗e斗e■皋耳e牛e斗e艇c斗枣斗g斗e斗e*辜斗g★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周远清

年8+(净+(8蕾8,(痨蕾痨蕾西蕾痨+【8乍专乍毒长净蕾窃+(净#痨*0卡专长窃+(窃*0乍;》-K声—K声+(痨?K审'K净+(痨蕾审乍审'K声'l‘痨长窃乍审蕾声+‘净+(窃长净+(

一、推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教育思想、观念改革

进入21世纪后,我个人的看法是要强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段,许多学校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讨论,我们最后提出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当时南京大学首先开展了讨论,清华大学开展了半年多的讨论,学生跟老师一块讨论。清华大学学生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都是从各学校来的尖子生、优秀生,到清华大学后培养成了一个模式。”它深刻地揭露了我国高教中的一些问题。在那个时候,一场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在中国悄然掀起,而现在已成为大家的习惯,提到学校的正常工作日程,形成了制度。应该说,教育思想、观念多年的大讨论,对中国高教影响很大,是一个了不起的典范。20世纪过去了,我们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革发展。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要完善体制改革,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特别是强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要从先导变成强化。在强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中,推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这一新的理念是一个契机,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和强化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正像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人点和突破口,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为契机那样,大力推进和强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的观念对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教是一个提纲挈领性的观念,它对中国高教改革、基础教育改革、高教体制改革、培养人才模式、科技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同时又是我们多年以来感觉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在中国是一个顽症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科技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赋予了新的内涵,需要我们付出更大努力。在中国,我认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分离,这是一个顽症,至少有三个理由。

一是中学长期文、理分班。文、理分班造成学生知识偏颇。理科不好的学文科,不仅是知识偏颇,更重要的是从小造成和灌输了人文和科学教育相分离的观念。后者比前者影响还大。

二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长期文、理、工、农、医分校,基本上都是科类单一的学校。科类单一造成了思维的单一和片面,这方面有很多的例子。科类单一的学校不可能实行人文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受到的是人文与科学教育相分离的或者说某种程度上相分离的教育。

三是我国科技发展相对迟缓。虽然也有很多学科像人工智能、环境、生物技术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密切结合,但是由于科技、社会发展相对迟缓,从整体上并没有感觉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密切结合的必要,所以我们的人文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也没有感到急迫。

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

——1——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2002年第12期中国高教研究

首先,科学的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这是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必然。自然科学的成果,不是说整个自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爱因斯坦就说过,它既可以造福于社会,也可以危害于人类。它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与之协调,与之制约。现在大家都感觉到克隆人很快就出来了,它对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是很大的冲击。最近许多科学家提出环境的伦理、生命的伦理,日本的东京工业大学提出建立社会理工学,把社会学、理工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发展。这些都表明,在科技发展当中,必然要使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人文科学的发展需要自然科学大力支持,例如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计算机支持,不然很多方法就受到影响。

其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几年来,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把人文教育,或者说是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人点和突破口。要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起来,这才能使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

第三,培养顶尖人才或出原创性成果,必须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起来。培养顶尖人才或出原创性成果,在我国科技发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近几年大力提倡创新,但要真正做到创新,出顶尖人才、出原创性成果,很多专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实际上是一个人文过程。创新者要具有更高水平的思维或更加综合的思维,还要使我们的创造者有激情,有动力,有奉献精神,这就需要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起来。

综合以上三点,我认为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我们有条件或时机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

首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两次提出,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他讲了很多很好的意见,需要社会的重视,更需要我们加大投入,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当前加强人文社会科学

——4——的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道路,在培养人才上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其次,这几年体制改革提出,要使有条件的学校更加综合化,出现了一批更综合的大学。综合化为实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现在高考改革实行“3+x+1”。高考的内容改革是主要的,是难点、重点,其中一个指导思想是取消中学的文理分班。如果高考改革成功,就为我们实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从上述三点出发,可以说明我们现在大力推进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特别是实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我觉得,要大力推进或强化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是个契机。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是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前面已经谈到,不论国内、国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不是全新课题,但科技迅猛发展带来了新的内容,这一点我们在研讨中都认识得不够;这也是我们国家进行体制改革,进入21世纪以后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深入改革,在素质教育深人改革的情况下一个非常关键、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如前所述,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或日是一个提纲性的理念,也是我国高教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前,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召开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高级研讨会。李政道教授专门给清华发了一个贺电,他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是现代高校成功的标志,他用自己一生的成就来说明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j眭。这两个会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也为我们这次举办的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本文作者是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北京100816)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周远清

作者单位: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北京,100816

刊名:

中国高教研究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2(12)

被引用次数:9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陈德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21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2002(12)

2.张德祥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2002(11)

3.周远清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期刊论文]-中国大学教学2002(2)

4.刘书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1)

5.王义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期刊论文]-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6.何旭明.He Xuming观念视角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期刊论文]-江苏高教2006(3)

7.葛晓红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的理论思考[期刊论文]-成人教育2004(11)

8.陶倩.龙洁.TAO Qian.LONG Jie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钱伟长大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启示[期刊论文]-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1)

9.李强解读当代大学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期刊论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5)

10.张岂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期刊论文]-中国大学教学2002(6)

引证文献(9条)

1.陈列尊.游开明.王文炜.张登玉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期刊论文]-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3)

2.顾沛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程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兼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 2011(9)

3.陈晓琴我国高等教育完满性亏损问题探析[期刊论文]-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5)

4.冯淑娟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民办高校电子类应用型人才[期刊论文]-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4)

5.杨叔子学应有专德育为先文化整体育人[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 2010(8)

6.张文君.李文章论高校课程结构的四大关系[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07(11)

7.郝桂荣.董仁萍浅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与统一[期刊论文]-西北医学教育 2006(2)

8.陈力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冲突的归因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期刊论文]-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9.郝桂荣论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的途径[期刊论文]-西北医学教育 2006(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816909835.html,/Periodical_zghgxyj200212001.aspx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 ※杨淑欣李相佑赵志川 所谓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简而言之为大学生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是指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人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反思,受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启发而提出来的。这些现实问题是:第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多数人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用来学习,其目的是为后一个阶段做好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后一个阶段从事工作,并且工作仅仅被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实现和表达自身价值的手段。如此以来,人的内在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就局限在了第一个阶段,而在第二个阶段就很少发展或没有发展甚至是倒退了。第二,有些人把人的发展仅仅定位于对外在功

利目标的追求上,一味只求物质享受,就会使人异化为动物或工具,就会使人个性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局限。第三,有些人的发展是以牺牲后续的发展为代价的,以透支脑力和体力为条件的,他们尽管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获得了较大的和较快的发展,但他们的发展却不是可持续的。第四,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所谓“发展”,把别人当成跳板,这些人的发展是以损害自己的人际关系为代价的,消耗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资源,损害了自己人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发展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着的一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制约着大学生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第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的理论灌输与社会环境影响之间的矛盾。这一对矛盾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政治修养和政治文明程度,制约着一个人政治鉴别力的提高。各高校为了培养大学生政治修养,提高其政治鉴别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但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奢侈浪费、沉迷酒色等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尽管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不但思想受到侵蚀,有的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去刻意模仿,这无疑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对培养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为不利。 第二,文化素质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对矛盾直接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doc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摘要]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重要的价值体现。坚持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合理融合起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创新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大学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大学在不断发展中培养出更多充满创造精神,拥有较高人文精神和科学教育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较好的结合在一起,是现代高校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1]。各项知识、智慧应该与行善合理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人文与科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价值体现 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不断追求科学的态度,其价值取向主要是追求科学文化的逻辑和认知的真理。其中科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就是坚持公平客观的原则,崇尚思考研究,敢于探究批判。人文精神则主要是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实现解放思想和遵守文化准则。大学精神文化就是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让学生们形成具有独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团结合作心理等文化形态综合。其中大学生精神文化是一所高校不断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充分展现大学生独特的精神本质,其形成的较强的凝聚力是影响大学生综合实力的基础要素。

人文与科学精神是当前大学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价值体现。坚持真实的科学知识和和善的人文情怀,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合理统一起来,才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内在美,从而形成完整的大学生精神文化。因此,如果单纯强调科学文化,必然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极端的思想主义,促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陷入不可发展的困境。但是,如果一味的强调人文精神,忽视了科学文化给人类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也无法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2]。作为引领社会快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大学教育场所,只有始终坚持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的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是创新人才的重要动力 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便能够清晰的看出,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是支持他们成长的重要动力。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钱学森自幼勤奋好学,善于读书记忆。他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始终牢记为祖国增光添彩。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其中在500多页的《钱学森手稿》中,用清秀的文字,严密的数学推导公式,整齐的数据,充分展现出了他刻苦追求科学文化的精神。钱学森在科学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果,并且将这些成果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结果。其中他发现重大学科成果的过程中离不开丰富的人文知识底蕴。 (三)注重培养学生人文与科学素质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人文情怀指导和科学教育等双重的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大学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大学生不但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ESD),基本上是价值观念的教育,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包括现代和未来的人们,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的资源。教育使我们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我们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联系,这种理解是养成尊重的坚实基础。确保公正、责任、探索和对话的同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和实践,使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以充分满足而不是被剥夺。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征: ●跨学科性和整体性:可持续发展学习根植于整个课程体系中,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 ●价值驱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原则; ●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树立解决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的信心; ●多种方式:文字、艺术、戏剧、辩论、体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参与决策:学习者可以参与决定他们将如何学习; ●应用性:学习与每个人和专业活动相结合; ●地方性:学习不仅针对全球性问题,也针对地方性问题,并使用学习者最常用的语言。(引自《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 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自1988年国际社会出现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缩写为EFS)和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缩写为ESD)以来,一些专家认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基本相同。但在中文表述方法方面有所不同,有的从英文字面含义直接将EFS或ESD翻译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有的从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角度将EFS或ESD翻译成“教育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答案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简答题 1.简述俄罗斯目前正在探索的新型初等教育学校制度。 答: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5~6 岁—6~7 岁)、高级小学(9~10 岁—11~12 岁)、初级小学(6~7 岁—7~8 岁)。 2.简述协同教学的几种模式。 答:典型模式;支持模式;嘉宾模式;平行模式。 3.简述我国宋代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答:宋代的小学教育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中央政府所立的小学,情形较为复杂,除诸王宫学和宗学中包含小学教育外,在国子监内也还设有小学。其中诸王宫学和宗学都是大小学混在一起的,并且都是以王室子弟为教育对象。国子监小学的设立,标志着小学教育已经纳入国家整体的教育部署当中,这一点是值得关注的。此外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小学还有内小学和京小学,并且在地方也广建小学,且比唐代更加的稳定。 4.如何改善我国初等教育办学条件? 答: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全体人民对初等教育重要性的观念的东西,不易简单改变或消除;增加投人;改善教师队伍状况;改善人口环境;改善初等教育法制现状。 二、论述题 1.为什么现今开始重视德育教育,谈谈你的看法。 答: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 世纪

国民素质的整体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基于这种认识、各地从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出发,把德育工作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丰富德育的形式和内容,注意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以法制建设、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基本建设已初具框架;以“五爱”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以“四个一百”为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共同育人的网络正在形成。各地各校在教育中逐步注意遵循中小学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把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教育的要求与其自身思想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确定各阶段德育的内容要求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今天的人们价值观有了问题,把利放在第一位。这样德就缺失了,积财丧道。过去士农工商,商是最后一位,所以社会不乱,现在,商商商商,所以扰乱了社会秩序。另外,鼓励人们消费。这样浪费那就是必然。俭以养德,所以德也就丢了。因此,现在应该大力提倡德育。特别是弟子规。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 2. 论述日本“幼小一贯学校”的产生背景、基本特点并分析对我国的启发。答:产生背景: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对综合探究学习的重视和对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再加上日本中小学“班级崩溃”现象的日益严重,“幼小衔接”再次受到重视。 基本特点:小学低年级教育“幼儿园化”;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受到重视;研究工作成为教育实践的有力支撑。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时代呼唤科学与人文相融,科学和人文综合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落实科学教育观,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知识经济的挑战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时代根据,科学教育观所要发展的是全面性的教育。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过程中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全面融合,有利于克服科学与人文分科教育的缺陷,培养大学生博学多才。 随着社会分工及学科分化,大学内部科学与人文两大学科群分野,高等教育存在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但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使得我们面临大量单一学科解决不了的综合性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实践表明,分科课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之时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刘献君教授指出,不同的经济形态有不同的核心要素,相应地在科学和教育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农业经济社会核心要素是土地,对应学科高度综合,反映到教育上是以人文教育为主;工业经济社会核心要素是资本,对应学科高度分化,反映到教育上是以科技教育为主;知识经济社会核心要素是知识,对应学科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反映到教育上是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知识经济是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和决策知识化的经济,信息网络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和知识,人们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拥有知识信息的数量,而在于面对大量信息时具有的处理和运用信息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学习自然科学的大学生学一些人文知识,学习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学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综合化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使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教育具有多样性,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融合,才能形成处理和运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发挥多学科优势有效地解决复杂问题。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从这个阶段的外部特征看,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国家人均C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这个水平以后,则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特点;二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以上,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获得新的目标和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和科学地探讨和认识这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既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不能胡越现实的基础与条件,应结合整个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教育本身的规律,认识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特点,形成新的战略选择。 一、中国高等教育已形成良好发展势头与基础 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以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势头和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通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管理、井以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分布结构也进一步趋于合理。一方面中央政府加强了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高等学校的支持,包括211工程、省部共建等措施:另一方面是改变了过去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的布局思路,在一大批中小城市中建立了以这些地方城市为名称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高等学校。这些学校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将自身的发展有效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平稳地实现丁高等学校的学费制度从计划经济下的全部由政府提供,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转变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在经过非常艰苦的改革以后,比较顺利地实现了从完全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计划经济模式,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另外,反映这种变化的还有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多元化办学局面,以及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管理体制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已经具有了比较广泛的,能够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即一大批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改革和发展,在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和体制、学科与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以及筹措教育经费等方面,初步具有了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的某些基本特征。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与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机制.发展模式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约束”逐步走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约束”,并形成了举办主体、管理主体和办学主体相互区别与相互联系的新体制。 第二,对中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能认识的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的一般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性,我们还不能对中国高等教育发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怎样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良好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这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教育要肩负起这一时代使命,关键是要从教育本身的改革做起,而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19世纪中叶以前,各国教育基本上是人文教育,中国从古代起,以儒家文化为内容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典型。在西方,中世纪出现的大学主要也是进行人文教育,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确立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使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长期占主导地位。 所谓人文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其基本精神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强调人性教育、完善人格为宗旨,以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早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认为,设立大学是为了“培养有教养的人……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它表明了人文教育是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兴起,科技教育在各国逐步发展起来,并导致了它与人文教育之间旷日持久的矛盾和冲突。无论人文教育家们怎样抵制和抗争,科技教育终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发展,并逐步取代了人文教育。所谓科技教育,是指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它体现的主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科技教育之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取代了人文教育并占据统治地位,主要是这种教育适应了工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工业化进程迫切要求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实用知识的专门人才;同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也为科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为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领域。科技教育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结合,促进了科技繁荣和生产力发展,无疑它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 综观上述这两种教育,客观地分析,它们都具有合理的内核和现实价值。科技教育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与知识,拓展了人们的认识领域,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使人类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文教育重视人性的完善,提升人的道德精神,对促进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两种教育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科学教育注重教育的直接社会功用,但忽视了教育更为深刻的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责任。传统的人文教育虽注重人性的陶冶和完善,但有脱离客观物质世界和漠视人类对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挑战 ■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留英博士。1994年回国后任东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调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2001年至201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起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主要兼职: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英国加迪夫大学名誉副校长。 高考招生制度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很多家庭的利益,而且涉及到了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制度的更新、教育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相关教育技术的应用,非常复杂。它是一个涉及面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深层次变革,说它牵一发动全身并不为过。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现在可以这么讲,想上大学的孩子们只要不挑大学,不挑专业,上大学已经很容易了。从1998年到2013年的15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显著。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增长6倍多,普通高校数量增长一倍多,专任教师数增长了两倍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3年底达到34.5%,高考录取率达到76%。可以这么讲,想上大学的孩子们只要不挑大学,不挑专业,上大学已经很容易了。基础教育发展也非常快。到

去年,我国基础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亿6千万,高等教育是3000多万,加起来我国在学的学生超过3个亿。基础教育学校包括幼儿园在内,已经超过了40万所。校均学生规模,高校增加了2倍,超过1万人,生师比也比过去增长了一倍。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012年已经达到4%,总额超过了2.2万亿人民币。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得到协调发展。层次类型结构,如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层次,以及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首先,当前我国教育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现实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严重短缺,好的大学,好的专业太少,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根本途径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大学。而办一所好的大学,除了经费充足,改善硬件条件和软件管理水平之外,还要有优良的教师队伍、办学传统、校园文化、校风学风,而这些要素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199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只有87万人,2014年达到727万人,2015年预计达到750万人。毕业生人数增长这么快,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长。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教育界矛盾下移,质量和公平问题更加突显。比如大家非常关注的,社会上存在的办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论文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转变不仅圆了千万个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 作为高等教育来说,随着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水平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分层越来越明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都以追求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为荣。特别是在美国,有名闻全球的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或是一些名声稍逊的州立大学。由于它们各自明确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各高校对自身特色的不懈追求,恰恰体现了全美高等教育的特色,那就是趋异性越来越强。反过来,这种分层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将越来越细,不同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定位于某个层次并尽显自身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这也许是美国高等教育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仿照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我国则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

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习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大趋势。学习是深入领会其内涵和实质,并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前提。然而,我们现在却常常不顾国情、校情去竭力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由于政府主导了高校自身的定位,导致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出现了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相应地,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也出现严重倾斜,各高校只有“力争上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 高校应与社会发展相衔接,否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数量的增长无助于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当从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入手。比如说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主体意识的、高素质“适应型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选学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获得规定的学分,进入更高层的学习阶段,对修满学分的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利于快出人才,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自由选择课程,拓展其自由发展空间,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压缩必修课。同时可实行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理工结合、专业交叉,打破专业壁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社会与自然结合较密切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应把考核知识和考核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和科研的能力、独立工作和社会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325万人。不少中国人认为,今天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上什么样大学的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若从高考录取率看,情况似乎就是如此。统计表明,2013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率达到89%,而2012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5%。但若从毛入学率看,到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0%,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中国适龄人口中绝大多数青年没有享受上大学的权利,这还不包括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因为过去高等教育规模小而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具有接受成年人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生源不足问题困扰着高校的办学;另_方面,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能力非常有限,社会受众还只是很少部分群体。何去何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政策选择

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趋势相向而行,加快大众化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化进程,推进大学自主办学,建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显著提高。①在变幻莫测的当今世界,与其他国家一样,人口、经济和大众化本身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人口结构的变化 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平问题;进入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与人口结构之间便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关系。在整个20世纪,在适龄人口数量庞大、上大学的机会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不明显。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能够满足近30%的适龄人口上大学的需求,高等教育政策不能继续无视人口结构的变化。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总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年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别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动员令,是高等教育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结构也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够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谋篇布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规模、结构、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体系逐步健全。去年,中国高校数量已达2914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居世界第一,占全球规模的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已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确定的40%的目标。 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博士培养规模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招生总数中占比不断攀升,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实践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实践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叉融合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人类早期的科学发展主要是人文,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自然科学逐步发展,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和人文,从人类文明的黎明时期开始,本来就是结合在一起的,在人类历史的漫长道路上,两者始终是相依的伴侣,这是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就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的分离倾向只是近数百年来的事,这种分离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演越烈。近代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前期是人文高于科学,之后一个较长时期则是科学高于人文,在此进程中逐渐出现了重理轻文的观念。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显得相对迟缓。经过长期人文与科学分离、学科日益分化的历程以后,又重新出现了学科综合化、科学与人文结合的趋势。 今天,科学与人文的重新结合,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也不是简单地回归过去,而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交融渗透,这种交融将产生和发展出一种未来的新科学。教育无疑是科学与人文综合的先导,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文理融合的趋势,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正方兴未艾。在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生知识结构上,普遍重视文理学科综合;在课程内容上,不仅是简单的理工科增加人文课程、文科增加科技课程,而是已经出现许多文理交融渗透的新型课程和学科。如生态环境、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基因等新兴科学技术发展就体现

了多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结合。现代医学从生理模式走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日本出现了社会理工学等新型学科,牛津开出了复合课程“科学与经济学”,美国推出了T-MBA(高科技MBA)。这些例子使我们明显地感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支持和相互协调,已经成为教育综合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科学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标志。自觉地认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创造条件,更新观念,推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互相渗透,努力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叉融合,是我们科学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的重大历史责任。 要看到科学技术(指自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成果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拿来危害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发动者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制造出大量的杀伤武器,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产生了巨大效益,但是一些腐朽的文化,在网上的传播也给人类带来了创伤。克隆技术发展标志着科学的巨大进步,但是“克隆人”的提出对社会伦理、家庭伦理提出了重大挑战,需要人文与科学的相互支持和协调,才能使这项技术不致于给人类造成灾难。所以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亟需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合作,相互协调,使科学技术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造福于人类。 人文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其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手段,以及它的作用,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离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展就举步维艰。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2000字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许宁生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别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动员令,是高等教育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结构也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够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谋篇布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规模、结构、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体系逐步健全。去年,中国高校数量已达2914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居世界第一,占全球规模的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已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中确定的40%的目标。 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博士培养规模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招生总数中占比不断攀升,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也逐步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及结构等方面更加注重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及特色;多种形式的高等继续教育深入发展,特别是建立了国家、地方两级开放大学;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中西部高校发展内生动力,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中国于2012年开始实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通过调整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攻坚,为中西部发展提供支持,以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同时,国家和地方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等方面还加大了支持和扶持力度,使中西部高等院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发展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 高校学术科研成果与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总经费达到452亿元。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目接近全国总数的4/5,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超过全国总数的1/5,在多个领域产出了一大批服务国家急需、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各高校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加。 高校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各高校完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周远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全面勾画了今后10年我国教育发展道路与基本思路。通观整篇文件,在高等教育领域,《规划纲要》强调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扩大开放,提高质量,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具体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我认为就是要建设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跻身高等教育强国行列,为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届时,我国将有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各具特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高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国家科学研究的战略高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深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规划纲要》强调:“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

力”。《规划纲要》要求深化高校入学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实行高校分类入学考试,并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多元录取机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鼓励、扶持、规范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加大省级政府的统筹权限,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和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健全多元化的人才评价制度。以上五大方面的改革,抓住了当前高等教育的关键问题,应当下大力气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认为,高等学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加强在人才培养各环节中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统一,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我国要构建国家和省级高校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臵、调整学科专业。同时,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在鼓励东部省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的同时,加大对中西部省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支撑中西

小学科学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小学科学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学家、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的育人作用,不能分割或对立看待。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教人怎样做事,人文教人怎样做人;科学可谓育人的硬件,而人文则是育人的软件。 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教育,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之点,就是教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人如何做人做事;教人如何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并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教人如何不断增强学识、教养。它是一种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为目的的教育。它除了求“真”以外,更注重求“善”、求“美”,发展学生对人类社会、自然社会普遍的关怀之情和慈爱之心,更有利人得到丰富、和谐、完美的发展。科学与人文相融的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科学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求真;人文是解决“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求善。求真本身不能保证其方向正确,而需求善为其导向;同样,求善本身不能保证其基础正确,而需求真为其奠基。 第二,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知识,人文知识是关于同精神世界密切相联的知识。人作为人,当其处世,既同客观世界有关,又同精神世界有关,对于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识就不完备。对这样的人,梁思成先生称之为“半个人”,这一点尤其应引起高级专门人才的注意。 第三,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优秀的思维品质应包含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一是能有原始性创新能力。科学思维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这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同人文文化有关的思维主要是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这是原始性创新思维的主要源泉;两者不可缺一。 第四,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必须有物质生活,还必须有精神生活。健康生活的标准是物质生活要满足生理健康的需求,精神生活要合乎心理健康的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已经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亦不例外,“互联网+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层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部将其作为我国相对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契机。互联网已经且必将更加深远的推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一、“互联网+”是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 从二十一世纪初兴起的视频公开课开始,人们就逐渐感受到网络教育形式对实体高等教育的影响。而MOOC的兴起与发展,使人们深切的感受到网络教育形式对实体高等教育的巨大冲击,甚至有专家认为MOOC将取代高等教育。不仅如此,正在不断成熟的大数据技术,甚至是现在火热的VR技术以及发展中的全息投影技术等等,这些高科技的发展都必将会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高等教育发展避开信息化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如果高等教育的内在特质是不断追求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那接受信息化、利用信息化、发展信息化也必然是其自身的内在需求。 二、“互联网+”的教育形式不可能替代现有的高等教育形式,但它必将促使现有的高等教育发生实质性的改革和创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是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教学特质,各有优势和缺点,很难实现取代,融合发展应该是 1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线上教学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必将推进现行高等教育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创新。深度信息化的高等教育应该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一直是高等教育理想追求之一。“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培养方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个性化的终极目标,这也长期以来被视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乌托邦”。从现有的高等教育教学形式、硬件设施、师资条件、课程数量等等方面看,这些确实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信息化的发展,使这一理想的实现看见了一丝曙光。信息化的学习方式使对硬件设施的需求大大减少,师资可以分类教学、错峰教学,同一课程可以同时满足大规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将来的高等教育不是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个培养方案,而是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通过学生自我自由的选择,不断形成一个独具个性化的成长方案,从而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高等教育办学的特色化 信息化使各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能够共建共享。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高校没必要再耗费资源建设“大而全”的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等。事实上,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很难拥有足够的办学资金、实践基地等资源去满足其办“大而全”的高校。这样做反而分散了办学资源,各学科都难以办好,削弱了本校的办学竞争力。所以,将来更多的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应该依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提供的优势资源以及自身现有的办学条件,发展自身的优势学科和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