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1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1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1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

摘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他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鲁迅翻译思想,几乎涵盖了翻译问题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来研究鲁迅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进一步加深鲁迅翻译研究深度。

关键词:鲁迅;翻译思想;异化翻译;多元系统理论;

On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stem

Theory

Huang Xiao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JiangxiGanzhou, 341000) Abstract:Lu Xun was a great revolutionary writer, thinker and outstanding literary translator in China. His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thought have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translation history for proposing a series of excellentments with profound and unique insights on translation, which almost coveredevery aspect of translation, such a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so on.This article applies Polysystem Theory to study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y and further deepen the research on Lu Xun’s translation.

Keywords: Lu Xun;translation thought; foreignization strategy;Polysystem Theory

引言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鲁迅的翻译活动贯穿他的战斗的一生。在长达30多年的翻译生涯中,鲁迅共翻译了14个国家100多位作家的200多部(篇)作品,共计300余万字,大致跟他一生的创作量相当。鲁迅的译品除了外国文学外,还包括外国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方面的论著。(方梦之,2004:419)在他长期的翻译实践中,鲁迅发表了相关评论文章。这些文章表达了他的翻译思想,这些翻译思想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将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对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策略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策略。

一.多元系统理论简介

多元系统理论是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mar Even-Zoha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普通文化理论。这一理论是佐哈尔在充分吸收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的思想的基础上,借用了“系统”这一概念。该理论认为,各种符号现象,即文化、语言、文学与社会等由符号主导的人类交际形式,须视为系统而非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才能得以更充分地理解与研究,

(Itammar Even-Zohar/X南峰,2002:19-25)后来他把这一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中。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文化、语言文学、社会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把文学和文化等社会符号现象一起看,作为一个开放、动态的大系统。这些系统之间又相互交叉而且相互依存。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系统,其中包括经典文学、非经典文学,成人文学、儿童文学,原创文学、翻译文学等等一系列相互之间独立的系统。它们之间位置不是固定的,处于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中心和边缘的位置经常在进行转变。

佐哈尔概括了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内处于中心地位的三个社会条件:1.当某一多元系统还没有形成,即某种文学还“幼嫩”,尚处于创立阶段;2.当一种文学(在一组相关的大的文学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或尚还“弱小”,或两种情形皆有;3.在一种文学中出现转折点、危机或文学真空之时。在多元系统中,翻译文学所处的位置影响着翻译的策略。当翻译文学处于一国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时,译者更倾向采取异化的翻译,译文在充分性方面接近原文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在文学多元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也就是说翻译文学处于边缘位置时,译者也更倾向于采取归化手段,追求译文的可接受性。(Itammar Even-Zohar/谢天振、江帆译,2008:218-226)

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角度,由于中国传统的译学研究更多地注重个人经验,大多是用具体作品或者某个译者的翻译活动来论及,从而缺少较为宏观的理论建树。“很少从局部上升到全部,从个性上升到共性,很难通过对比、验证假设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廖七一,2001:389)相对于早期译学研究注重翻译过程的理论阐发,关系个别文本是否成功的历时评价(以译本本身的纯文学性为出发点)等特点,它从共时视角出发,同时考虑宿语文化(以译本在该文化中的功能为出发点)和历史语境这两个方面。他们抛弃“规定模式”,着力描写翻译的多维过程,同时也对历史的文化产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他们摒弃了基于深层结构的某些语法、主题类型或具有相同功能的语言学特征,却代之以现代译学理论的“系统变化观”,因而彻底瓦解了早期译学研究某些静止机械的观念。这种变革所带来的便是描写对象的改变,单一文本的传译从此再也不是译学的描写对象,取而代之的是翻译生产抑或整个文学系统内部的历史流变。(朱安博,2009:38-39)

佐哈尔把视角从某个翻译对象纳入到整个文化、语言文学和社会的X畴,从动态的角度和联系的观点进行研究翻译,不仅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理论性,而且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科学性。X南峰曾说“多元系统理论对历史和文化的强调扩大了翻译学的研究X围,令翻译研究摆脱了应用向导,提高了它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对中国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X南峰,2001:67)当然了,多元系统理论并非就是完美无缺的,中西方很多学者都曾指出多元系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但尽管如此,多元系统理论还是提供了一个新的X式,促进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二.鲁迅的翻译思想

我们先了解翻译思想的定义,根据X宓庆的观点,他认为“翻译思想”是在翻译家对翻译之“道”的经验的高度提升或者是高层次认知,通常表现为对译事的某种原则主X或基本理念。(X宓庆,2005:2)

鲁迅作为一名翻译家,在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他把这些经验总结出来,零散地发表在不同文章中。在这些文章中鲁迅对翻译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精湛论述,几乎涵盖了翻译的各个层面,如翻译目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等,见解独到而深刻。他的一系列论述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主要的和最突出的,大致是下述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翻译目的。鲁迅认为翻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启迪民智,改造社会。鲁迅在《域外小说集》再版序言开篇即说到:“我们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一种茫然的希望:认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因为这意见,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介绍外国文学这一件事。”他翻译的目的的着眼点与唤醒民众,提高国人的素质和打开国人的眼界,有利于“转移性情,改造社会”。(吴钧,2009:30)鲁迅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被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鲁迅为了号召人们奋起反抗,在翻译的时候,特别留意那些被压迫民族国家的作者的作品,这些国家经历了和中国类似遭外国侵略的经历,因此翻译了许多这些国家的作品,以求启发民众,为中华民族的反抗呐喊助威。他曾经说过:

但也不是自己想创作,注重的倒是绍介,在翻译,而尤其注重于短篇,特别是被压迫的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因为那时正盛行着排满论,有些青年,都引那叫喊和反抗的作者为同调的。所以“小说做法”之类,我一部都没有看过,看短篇小说却不少。小半是自己也爱看,大半则因了搜寻绍介的材料。也看文学史和批评,这是因为想知道作者的为人和思想,以便决定应否绍介给中国。和学问之类,是绝不相干的。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小国作家的东西就特别的多。(鲁迅,2005:200)

在鲁迅翻译的整个生涯中,特别是他的生命后期,他的翻译作品的选择自始至终体现着的是他的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他以自己精心选择和认真翻译的作品实践着自己“以异邦新声实现救亡图存”的伟大目的。如鲁迅后期翻译的《毁灭》

等大量前苏联革命作品,为的是向国人介绍“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鼓励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并为中国革命作家提供文学创新的借鉴和启迪。

鲁迅认为翻译另一目的是:翻译作为文学和语言引进的途径。鲁迅认为异化文本的语言也可以改进中国的语言和中国人的思维,因此他主X引进西方新的文学样式和表达方式,丰富汉语的文学样式和表达方式,促使白话文在汉语中的推广,促进汉语的现代化。鲁迅看到了汉语语义的缺陷,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中国的文化、语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 (鲁迅,1984:265)鲁迅认为,“在借鉴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引进新的表现方式,以弥补早期白话汉语在思维与表达方面不甚精确的缺陷”(郭著章, 1999: 7-8)。鲁迅先生主X保存洋气,不是生搬硬销外国货,而是有的放矢地吸收外语的新表现法,丰富汉语,促进白话文的发展。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翻译标准。鲁迅认为翻译需要兼顾两个方面,一个是易懂,另一个是保存原作的丰姿。也就是说信和顺。假如信和顺之间必须取舍的话,他是宁信而不顺的,即使造成句子有些不通顺,让人不易懂。我们可以从他写的一些文章中看出这点:

凡事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懂,一面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X削鼻剜眼的,所以有的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只是文句的组织,无须科学理论似的精密了,就随随便便,……(罗新璋,1989:301)

第三个方面是关于重译和复译问题。鲁迅提倡重译、复译是为了拓宽翻译的道路,促进文学翻译事业的繁荣,旨在批评当时翻译界抢译、乱译之风。关于重译问题,鲁迅一贯的看法是,理想的翻译,应该由精通原文的译者从原著直接译出;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重译有其存在的必要;他最反对不加分析地鄙薄重译的做法。鲁迅这么重视重译即复译源于他对重译的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重译是击退乱译的好方法。他把复译喻为赛跑。他说“譬如赛跑,至少总得有两个人,如果不许第二个人入场,则先在的一个永远是第一名,无论他怎样的蹩脚。”他又说:“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这样才会成功一种近于完全的定本。”(陈福康,2000 :298-305)结合现实,我们不难看出他的这种深邃思想的正确性。

第四个方面是关于翻译批评问题。鲁迅充分认识到了翻译批评对于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性, 因此, 他对翻译批评特别重视, 强调“批评的工作要着重”。他认为翻译批评的责任在于“或者培植, 或者删除, 使翻译界略免于芜杂。”在《为

翻译辩护》中, 鲁迅指出翻译批评的方法在于,“一、指出坏的; 二、奖励好的;

三、倘没有, 则较好的也可以。”在《关于翻译(下) 》中鲁迅又补充说,“倘连较好的也没有, 则指出坏的译本之后, 并且指明其中的哪些地方还可以于读者有益处的。”他形象地把这种批评方法比喻为“吃烂苹果”。“我们先前的批评法是说, 这苹果有烂疤了, 要不得, 一下子抛掉。然而买者的金钱有限, 岂不是大冤枉, 而况此后还要穷下去。所以, 此后似乎最好还是添几句, 倘不是穿心烂, 就说: 这苹果有着烂疤了, 然而这几处还没有烂, 还可以吃得。这么一办, 译品的好坏是明白了, 而读者的损失也可以小一点。”从鲁迅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译批评是一项责任性强、极需耐心的一件工作。另外, 鲁迅关于翻译批评方法的思想也体现了翻译批评的宽容性。一部译作不可能十全十美, 但也不可能一无是处。鲁迅关于加强翻译批评的论述,对于现在的翻译事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陈福康,2000 :298-305)

除了上述四个主要方面,鲁迅在与翟秋白讨论翻译问题时,还有两点理论贡献值得一述。一是关于翻译工作服务对象的分类。他提到:我们的译书,还不能这样简单,首先要决定译给大众中的怎样的读者。将这些大众,粗粗地分起来: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而其中的丙,则在“读者”的X围之外,启发他们是图画,演讲,戏剧,电影的任务,在这里可以不论。但就是甲乙两种,也不能用同样的书籍,应该各有供给阅读的相当的书。供给乙的,还不能用翻译,至少是改作,最好还是创作,而这创作又必须并不只在配合读者的胃口,讨好了,读的多就够。至于供给甲类的读者的译本,无论什么,我们至今主X“宁信而不顺”的。在此,鲁迅对译文读者进行了分类并指出针对不同的读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陈福康,2000 :298-305)

这些翻译思想是鲁迅个人精辟的真知卓见,反映出鲁迅对于翻译的深刻认识。正是在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和指导鲁迅的翻译实践。比如鲁迅翻译的目的是“启迪民智,改造社会”,这点充分反应在他对翻译材料的选择方面,他选择东欧国家等弱小民族的一些作品,引进一些能启迪民智的文学作品。又如,鲁迅认为翻译另一个目的是作为文学和语言引进的途径,所以在翻译策略的选择方面,鲁迅选择的是异化翻译甚至硬译的翻译策略。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鲁迅的翻译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鲁迅的翻译思想是基于他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经验,大部分停留在语言层面,围绕着“怎么译”、“如何译”之类的问题上,他并没有把相关的因素和翻译现象联系起来,X畴研究较窄,翻译理论探讨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翻译学研究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性很强的学科,它和社会、文化、历史等是息息相关的。其次,鲁迅的翻译思想注重宏观描述,

而在微观剖析上对客体(译作及翻译过程)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形式论证方法。由于在微观分析中缺乏系统科学的严密性,对翻译过程无法深入,评论的客观尺度难以掌握,在某种程度上模糊性、印象性太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多元系统理论将相关的社会、文化等因素纳入研究X畴,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同时有较科学、系统的论证体系,相比较中国传统的翻译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鲁迅的异化翻译策略

1.鲁迅异化翻译策略简述

鲁迅的翻译活动开始于1903年,在翻译之初,由于受到林纾等人的影响,他采取的也是晚清时期流行的意译手法。但是,在1909年,鲁迅和他的兄弟周作人翻译出版的两册《域外小说集》,一改他以前意译的翻译策略,忠实地保留了原着的内容、文采以及章节格式,开了近代文言直译小说的先河,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顾均,2009:58)

最能体现鲁迅“归化”“洋气”之说的是1935年7 月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一至三)中提及他翻译《死魂灵》的感受。

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日本文的译者上田进君,是主X用前一法的。他以为讽刺作品的翻译,第一当求其易懂,愈易懂,效力也愈广大。所以他的译文,有时就化一句为数句,很近于解释。我的意见却两样的。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作,将事改为中国事,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鲁迅,2005:364)

由此可见,鲁迅主X在翻译中尽量保存原作的“洋气”以体现“异国情调”。他主X的“欧化”、“保存洋气”是典型的异化翻译法。

2.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鲁迅的异化翻译策略

首先,我们先来从探讨中国的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地位变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大部分时间在区内处于强势地位。中国文化这个多元系统是一个古老的、早已确立的系统,一向自给自足,不假外求;与别的文化系统发生关系时,则处于中心位置,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这种性质和地位,决定了翻译活动通常不参与塑造文化系统的中心(佛经翻译可说是唯一的例外);也就是说,翻译系统多数时候处于中国文化系统的边缘位置,而且并不活跃。四五百年前,中国的科技和生产力逐渐落后于西方;同时,由于传教士来华,中国文化在比较被动的情况下开始与西方文化发生关系。于是,一个松散的世界大

多元系统逐渐形成,中国文化多元系统在其中处于边缘位置,从输出者变成了输入者,翻译活动日渐频繁。但是,这种输入首先是由传教士促成的,而不是完全出自目标系统自己感觉到的需要;当时的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仍然稳定,并无很大的危机或者真空,其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系统的中心也未曾清楚意识到中国文化的边缘位置或者弱势;因此,翻译系统并未进入文化多元系统的中心后来更一度沉寂下去。

然而,到清朝末年,列强入侵,导致中国社会出现危机,民间首先意识到中国文化的弱势,发起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不久,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中心系统崩溃,在整个文化多元系统中引发了骨牌效应,翻译活动于是在五四时期到达最高潮并积极参与文化多元系统的中心的塑造,成为推动中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的变革的一股原动力。也就是说随着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从强势变为弱势、从地区大系统的中心走到世界大系统的边缘,翻译系统从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边缘走到了中心。(X南峰,2001(4):63)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的观点,在一个多元系统中翻译文学所处的位置影响着翻译的策略。当翻译文学处于一国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时,译者更倾向采取异化的翻译,译文在充分性方面接近原文的可能性更大。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知,鲁迅所处的时期,也就是五四文化运动时期,翻译文学多元系统处于中国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因此,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的观点,译者遵守的是出发语文化的规X,所采取的应该是异化翻译策略,而鲁迅采用的正是是异化翻译。鲁迅采取的异化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多元系统理论能够解释中国的翻译现象,也就证明其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正确性。但是,与鲁迅同时代的梁实秋却坚持意译,也就是归化翻译,这一点却是多元系统理论不能解释的。

三、结论

通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对鲁迅的翻译思想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鲁迅的翻译思想是在他的翻译实践基础上得出的,它们对于鲁迅的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停留在语言层面上,研究X围过窄;在微观剖析上对客体(译作及翻译过程)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形式论证方法等。其次,通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分析鲁迅所处时代的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多元系统的地位,发现多元系统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鲁迅采取的异化翻译策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多元系统理论的科学性。

参考书目:

[1]方梦之.译学辞典[M], XX:XX外语教育,2004:419.

[2]X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 [J].外国语, 2001,(4):67

[3]X南峰.多元系统论[J].中国翻译,2002,(4):19-25

[4]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XX:XX教育,1989 :185,186.

[7]顾均.鲁迅翻译研究[M]. XX:XX教育, 2009:58.

[8]鲁迅.“题未定”草[C].鲁迅全集·且介亭杂文(第六卷)[C].:人民文学,2005:200,352-353,364.

[9]鲁迅.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A].鲁迅全集(第四卷) [C].:人民文学,2005:200.

[10]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XX:XX外语教育,2000:298.

[11]罗新璋. 翻译论集[C]. :商务印书馆,1984:301.

[14]郭著章,等. 翻译名家研究[Z]. XX:XX教育, 1999.1999:7-8.

[15]鲁迅. 关于翻译———给瞿秋白的信[A].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C].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265.

[16]吴钧.鲁迅翻译文学研究[M].XX:齐鲁书社,2009:30.

[17]朱安博.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M]. :科学,2009:38-39.

[18]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 XX:XX教育,2001:389.

[19]谢天振.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 XX:南开大学, 2008:218-226.

[20]X宓庆.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

作者简介:黄小军,男,1984年出生,汉族,XX省XX市上犹县人。现为赣南师X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级英语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论鲁迅的翻译思想

论鲁迅的翻译思想 lu xun (1881-1936)has been zhou shu-ren’s pen name since he published diary of a madman. he was born into a declining feudal family. his extensive reading in youth enabled him to accumulate a great store of national culture. during the reform movement,he read translation works of modern social science and literature of the west,in which his favorite was huxley’s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entitled《天演论》.actually,evolutionary ideals used to be his spiritual weapon against feudalism. in 1902,his academic excellence won him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in japan where h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in japanese,german,english and russian. in 1906,he gave up medicine and began his lifelong literary creation and translation career. in chinese history,he is considered as a great man of letters,thinker,revolutionist as well as an outstanding literary translator. he devoted himself to transl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it is he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实录与评论 书面实录 时间:2009年4月9日 地点:图书馆六楼会议报告厅 主持人:李龙泉博士 参加者:赵彦春教授,姜孟博士,张晶老师,重工肖娴老师及川外其他中青年教师和研部各年级各 方向学生 本次讨论旨在对多元系统理论进行一次梳理,从而讨论其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以及不足,给广大 翻译理论爱好者提供一些思想的启迪。本次讨论首先由宋莹对这一主题进行大致的阐述: 一陈述部分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理论背景 1.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蒂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思想来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文艺理论家的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要体现作者的气质或时代精神,而是文学手段的聚合(amalgam),运用这些文学手段或手法是为了让语言或观点显得新颖、独特和陌生。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 陌生化的基本含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张冰,2000:8)。 蒂尼亚诺夫被认为是第一个将文学看作系统的人。在蒂尼亚诺夫看来,文学事实(literary fact)是一个关系实体(relational entity)。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绝非静止而是不断变化的。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张培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刘宓庆——翻译的实质就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王克非——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就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费道罗夫——翻译就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就是如此),翻译就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 10、“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 12、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就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就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3、“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与手法应与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谭载喜,2006)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就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就是恰当的、自然的,就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与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与流畅。 5、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她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就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就是意义, 其次就是文体。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1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 摘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他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鲁迅翻译思想,几乎涵盖了翻译问题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来研究鲁迅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进一步加深鲁迅翻译研究深度。 关键词:鲁迅;翻译思想;异化翻译;多元系统理论; On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stem Theory Huang Xiao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JiangxiGanzhou, 341000) Abstract:Lu Xun was a great revolutionary writer, thinker and outstanding literary translator in China. His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thought have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translation history for proposing a series of excellentments with profound and unique insights on translation, which almost coveredevery aspect of translation, such a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so on.This article applies Polysystem Theory to study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y and further deepen the research on Lu Xun’s translation. Keywords: Lu Xun;translation thought; foreignization strategy;Polysystem Theory 引言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鲁迅的翻译活动贯穿他的战斗的一生。在长达30多年的翻译生涯中,鲁迅共翻译了14个国家100多位作家的200多部(篇)作品,共计300余万字,大致跟他一生的创作量相当。鲁迅的译品除了外国文学外,还包括外国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方面的论著。(方梦之,2004:419)在他长期的翻译实践中,鲁迅发表了相关评论文章。这些文章表达了他的翻译思想,这些翻译思想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将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对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策略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策略。 一.多元系统理论简介 多元系统理论是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mar Even-Zoha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普通文化理论。这一理论是佐哈尔在充分吸收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的思想的基础上,借用了“系统”这一概念。该理论认为,各种符号现象,即文化、语言、文学与社会等由符号主导的人类交际形式,须视为系统而非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才能得以更充分地理解与研究,

论多元系统理论

论“多元系统论” 一伊塔玛·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的理论观点 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是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是基于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而提出的一种普通文化理论。佐哈尔于1978年将他在1970年至197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成论文集,以《历史诗学论文集》(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为名出版,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Polysystem)这一术语。佐哈尔认为不应把翻译活动视作个别的文化现象,而应联系到更大的文化层次上加以探讨。多元系统论实现了对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突破,并结合翻译研究派的理论,对影响翻译过程的诸多因素及翻译的多元准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也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开放的结构,也即是一个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在这个多元系统里,各个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1]但是,在这个整体里各个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与此同时,它们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永无休止的斗争:处于中心的系统有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于边缘的系统也有可能攻占中心位置。任何多元系统都是一个较大的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与整体文化以及整体内的其他多元系统相互关联,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因此,任何一个多元系统内发生的变化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世界文化这一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变化因素联系起来研究。[2]佐哈尔强调,他“创造‘多元系统’这个术语,其实是有用意的,就是要明确表达动态的、异质的系统观念,和共时主义划清界限”。所谓“动态”就是引入时间因素,考虑历时的演变与发展;而文学的“异质”则“体现在一个社会拥有两个(或者更多)的文学系统”。文学作品不是作为独立的对象来研究的,而应该被视为整个文学系统中的一部分。[3]文学系统被定义为“一个不断与其他秩序相互影响的文学秩序的功能系统”。佐哈尔声称,多元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绝不以价值判断为准则来预先选择研究对象”,不仅应该研究文学系统中的“名著”和高雅文学,同时也要研究儿童文学、翻译文学、大众文学等等。一个文本在系统内的地位是高雅是俚俗并非取决于该文本的“内在特征”,而是取决于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多元系统”这一术语,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从诗这样“高级的”、或者说“经典的”形式(如具有革新意义的诗),到“低级的”、或者说“非经典的”形式(如儿童文学、通俗小说等)。 二“多元系统论”对翻译研究的新认识 概而言之,多元系统是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多元系统论带给翻译研究的一个启示就是利用多元系统论来研究翻译作品(翻译文学)在

鲁迅的翻译思想

简介 Lu Xun is an eminent translation theorist. His views on translation were formed by inheriting and absorbing Chinese and foreig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He adopted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his translation. Stage The early stages of Lu Xun”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re from the year of 1903 to 1918,which means he began to study in Japan until the eve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this stage, translation works introduce one’s reflecting the people’s suffering and the n 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s about Russia Northern Europe and Poland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second stage is from 1919 to 1927,which also focuses on the people’s suffering and the aspects of social darkness in Russia, Japan and so on . The last stage is from 1927 to 1936, which was from the eve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controversy to the proletarian literature movement. Lu Xun emphasizes the Soviet revolutionary and proletarian literature theory. 类型 Practice of Lu Xun’s translation 1.Science novels 2.Short stories of Eastern Europe 3.Foreign arts 4.Children’s literature 5.Children’s works 6.After 1919 Strateg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his translation career, he adopted free translation, that is, between 1903 to 1906, but very soon in 1906 to 1909, he shows his new ideas about translation in his series of literary works especially in his co-published Stories from Abroad with his younger brother Zhou Zuoren, which marked his great change of translation methods from free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adaptation Free translation reproduces the matter without the manner, or the content without the form of the original. Usually it is a paraphrase much longer than the original, a so-called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often prolix. Another method adopted by Lu Xun at his early translating stage is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2008年9月 第31卷第5期 外国语 J ou rna l of F oreign L anguages Sep tember2008 Vol.31No.5 文章编号:1004-5139(2008)05-0064-08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张南峰 (岭南大学翻译系,香港屯门) 摘 要:多元系统论从超然物外的描述性视角来研究支配翻译活动及其它文化活动的规范。规范有模糊性、多样性,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系统。一个时期,甚至一个译本,往往有不同的规范在同时运作,这正是多元系统论所预期并且要尝试解释的文化现象。如果我们认为它无法解释,那只是因为我们对它作了简单化的诠释。关键词:规范;多元系统;翻译;描述性;规范性 The Concept of Nor m s i n Polysyste m Theory CHAN G N am fung (D ep a rt m en t o f Tra n s l a ti o n,L i ngnan U n i ve rs ity,Tuen M un,Ho ng Ko ng) Abstract∶Polysystem theory l ooks at nor m s that govern translati onal and other cultural activities fr o m a descri p tive pers pective.The m selves a polysyste m,a variety of nor m s operate si m ultaneously in a peri od and even in a single text. This is exactly what the theory p redicts and sets out t o exp lain.Only a si m p lified inter p retati on would lead t o the conclusi on that it is unable t o do s o. Key words∶nor m;polysystem theory;translati on;descri p tive;p rescri p tive 21世纪以来,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的翻译学界日趋流行,许多研究者译介、阐释或者应用这个理论,还有不少学者把它放在中国的语境中,检验其解释能力。但是,一些论文有时似乎表现出一种简单化、机械化的倾向,例如认为多元系统论假设一个译者或者一个时期必然要么归化要么异化,假如归化异化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则证明多元系统论的解释力有所不足。另外,“nor m”这个重要概念的翻译问题,也反映出对多元系统论的认识尚有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深入地探讨一下nor m这个概念,有助于澄清一些误会。 1.nor m的内涵与翻译 埃文─佐哈尔指出,不研究nor m s,就“无法理解任何人类系统的行为”;因此,对cultural nor m s的研究,“是一切功能分层理论的核心”[1:13]。他的“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一文,目的之一是要探讨“翻译文学的位置对于翻译的nor m s、行为模式、政策可能有什么影响”[2:50]。他提出的假说是,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时,“译文在‘充分性’(adequacy)(即复制原文的主要文本关系)方面接近原文的可能性最大”;翻译文学处于边缘时,译文则与充分性会有很大差距[2:50]。针对这个假设,图里增添了“可接受性”(accep tability)这个术语,并补充说,译文倾向于充分性还是可接受性,取决于译者的initial nor m[4:56-57]。由此可见,nor m是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正如林克难所说,准确地理解了nor m的含义,也就掌握了描述翻译学派的精髓[3:15]。 nor m的汉译,林克难查到的有“标准”、“准则”、“规范”、“常模”,他自己则主张译为“行为常式”[3:15]。他断定,在nor m的以下两项定义之中: 46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翻译概述(1) 一、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 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翻译:风筝 (鲁迅)对比

翻译:风筝 (鲁迅)对比 (a) Kite (translation: alexcwlin/edit: adam.L) (b) The Kite (杨宪益、戴乃迭译) (c) Kite (刘士聪译)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a) It is wintertime in Beijing.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thick snow. Leafless tree-branches in greyish-black color reach into the clear sunny sky. A couple of kites floating high in the air at distance saddle me with a feeling of bewilderment and melancholy. (b) A Peking winter dismays and depresses me: the thick snow on the ground and the bare trees' ashen branches thrusting up towards the clear blue sky, while in the distance one or two skies arefloating. (c) When,in late winter in Beijing,there was still snow on the ground and, up in the air,an entanglement of dark-gray bare branches against a sunny sky,a couple of kites were already fluttering up and down in the distance - a sight that filled me with amazement and forlornness. ***************************************************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a) The kite-flying season of my hometown is around February in springtime. If you happen to hear rustling sound of wind-wheels, look up and you would see a grayish-black crab-shaped kite or a light-blue centipede-shaped kite. (b) At home, the time for kites is early spring. When you hear the whirr of a wind-wheel, you raise your head to see a grey crab-kite or a soft blue centipede-kite. (c) In my hometown,kites were flown in early spring. When you heard the whirring of wind-wheels and looked up,you saw a darkish crab-kite or one resembling a centipede of limpid blue.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 (a) There is also the solitary tile-shaped kite which doesn’t have wind-wheels. Helplessly it flies at low altitude with a worn-out and piteous look. (b) Or there may be a solitary tile-kite, without wind wheel and flown too low, looking pathetically lonely and forlorn. (c) There were one or two others in the shape of old-fashioned tiles, without wheels. They flew at a lower level,looking lonely and shriveled,arousing a sense of compassion.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a) At this time, the foliating willows and budding wild-peaches on the ground complement those children’s high-flying adornments to fill a warm spring’s day. (b) By this time, though, the willows on the ground are putting out shoots, and the early mountain peaches have budded. Set off by the children’s fancy work in the sky, together they make up the warmth of spring. (c) Around this time of the year,poplars and willows began to sprout,and new buds appeared on

杨译《鲁迅小说选》的翻译策略研究

杨译《鲁迅小说选》的翻译策略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适应选择论概述 胡庚申教授在其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进翻译理论研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他认为: “翻译是译者不断自我适应和优化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具体地说,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这里所说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文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在翻译实践中,成功的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胡庚申,2004) 。本文选用杨宪益、戴乃迭的《鲁迅小说选》英译本,分析译者在具语言层面上如何在词汇、句法、修辞风格几个方面有效地进行适应性选择并恰当处理英汉异质成分。

二、杨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是一项语际转换活动,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是成功翻译的基本要素。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该维度的适应性选择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具体包括词汇、句法、以及整体的修辞、风格等方面的适应性选择。 ( 一) 词汇层面 ( 1) 原文: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孔乙己》) 译文: The layout of Luzhen’s tavern is unique. 语言不同则思维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引起了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意识形态中渗透着“中庸之道”、“大同思想”。因此,鲁迅眼里的“酒店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侧重的是一种和其他同类事物相比较而得出的不同之处,“不同”是“同”中的不同。而西方世界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注重的是对个体的关怀,倡导对个性的尊重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他们看酒店格局,更多的是看到这间酒店的独特之处,至于是否和别处不同,并不重要。杨宪益夫妇十分了解中西方这些思维和观念的差异性,所以他们在词汇的选择上作出了适应性选择。译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实录与评论 书面实录 时间:2009年4月9日 地点:图书馆六楼会议报告厅 主持人:李龙泉博士 参加者:赵彦春教授,姜孟博士,张晶老师,重工肖娴老师及川外其他中青年教师和研部各年级各方向学生 本次讨论旨在对多元系统理论进行一次梳理,从而讨论其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以及不足,给广大翻译理论爱好者提供一些思想的启迪。本次讨论首先由宋莹对这一主题进行大致的阐述: 一陈述部分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理论背景 1.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蒂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思想来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文艺理论家的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要体现作者的气质或时代精神,而是文学手段的聚合(amalgam),运用这些文学手段或手法是为了让语言或观点显得新颖、独特和陌生。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 陌生化的基本含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张冰,2000:8)。 蒂尼亚诺夫被认为是第一个将文学看作系统的人。在蒂尼亚诺夫看来,文学事实(literary fact)是一个关系实体(relational entity)。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绝非静止而是不断变化的。

中国翻译理论

严复,中国介绍近代思想的第一人,翻译“第一国手” 信、达、雅——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信“Faithfulness”——忠实原文,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雅“Elegance”——文字古雅.信为本,雅为表,达是两者的纽带 林纾翻译理论: 1、“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2、“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3、“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4、“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只足音。 近代西学翻译思想 (1)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 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 翻译特点:翻译方式为外国人主译,华士润色;或中外合译;少见国人主译之书籍 (2)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 A. 洋务时期的翻译贡献: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 B.维新时期的翻译贡献:①译名的统一;②东学西渐 代表人物: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 马建忠: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马氏文通》 贡献:“善译”说 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名史学家,被中国学术界奉为“鸿儒” 他的翻译思想:A “翻译强国”思想译书三义: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 B “翻译文体革命思想”:提倡“通俗语体”; C翻译小说理论的影响 D 翻译文学与佛典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 瞿秋白: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 事实上开创了白话的运用。 胡适:开创一种文学新体;解放了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其影响;佛经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成。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1)The Confucianism(儒学) is obvious (2) It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e skills (3)It closely relates with classical Chinese esthetics “五四”新文学时期的翻译思想: ⑴关于“直译与意译”; ⑵关于“信与顺”; ⑶关于“形似与神似”. 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瞿秋白的“绝对正确,绝对白话”和“信顺统一”的思想,郭沫若的“创作论”的翻译思想。成仿吾的“批评的建设”和“建设的批评”的文艺翻译批评思想即诗歌翻译思想。 中国传统译论的特点: (1)、以中和为美 ,讲求和谐; (2)、尚化实为虚 ,讲求含蓄; (3)、重感性体悟 ,讲求综合 鲁迅主要理论贡献: 1. “易解、丰姿”双标准论, “移情、益智”双功能说; 2.“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3.“重译”和“复译”的思想; 4.翻译批评:“剜烂苹果”的思想; 5.“翻译应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狂人日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真正意义的白话小说。 瞿秋白翻译思想: 1 、关于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的思想; 2、关于翻译与中国现代语言建设的思想郭沫若翻译理论和思想:整个翻译思想的灵魂--创作论. 1、翻译家不是鹦鹉名士; 2、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3、风韵译; 4、共鸣说; 5、生活体验论; 6、译文同样应该是一件艺术品 成仿吾翻译理论和思想: 1. 文艺批评:翻译批评思想; 2. 诗歌翻译理论与思想; 3. 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顺”派

从目的论的角度解析鲁迅的翻译策略

117覃忠盛(1950—),男,广西宜州人,河池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0卷[M ].长春:东北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4. [2]陆梅.试论林语堂的人生哲学[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4). [3]刘文浩.余秋雨散文中的文人形象及精神[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7). [4]司马晓雯.论余秋雨散文的双重对话[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5]余秋雨.余秋雨文集?A 卷[M ].南海:南海出版公司,2003.[6]葛培贤.林语堂现代小品文创作渊源浅析[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而老庄之精神在焉”的明证。“天人合一”是老庄哲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林语堂最为推崇的,他用“性灵”来代替“天人合一”,强调了人对无穷自然的认知的局限性和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还将明代公安派的“性灵说”融入进来,讲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注重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的表达,将传统“淡雅”进行了革新。 余秋雨所处的背景则不同,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对新中国成立前后作家的美学理想和话语方式的清算之后,散文从原来的题材、观念中走向新领地,转向抒发作家的自身观照和个人性灵,主张精神和个性的解放。但又不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散文被等同于抒情美文,认为散文就应精美、雅致、玲珑,拘泥于身旁琐事和个人隐私的叙说,于是“小女人散文”大量涌现,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柔媚有加、厚重缺乏,精英文化逐渐失落,知识分子阶层面临着人文精神的失落和理想价值消解的危机。余秋雨感叹:“做不成现代人是悲哀的,斩断了自己的生命根源的现代人,就更悲哀了。”他毅然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自觉肩负起一个文化精英历史的及现实的使命:“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在那纷乱、喧嚣、浮躁的年代,他将自己关在书斋,以古籍为伴,静心探寻民族文化的命脉,认真反思中国文化内在的生命力及其结构性缺陷,成就一系列“雅正”散文。 林语堂和余秋雨,作为两代文化精英的代表,同具尚“雅”审美取向,鉴于所处文化背景不同,林语堂取向消极遁世的“淡雅”,余秋雨 117 引言 鲁迅的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其中涉及翻译理论中的很多方面,但常有不少人因为鲁迅所提出的“宁信而不顺”的口号而对其加以质疑和诟病,但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为了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译者可以采取任何翻译策略。因此本文将从“目的论”出发,对鲁迅的翻译策略进行解析,以便人们能正确认识鲁迅的翻译。 一、目的论的基本思想“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维米尔创立,后来由克里斯蒂安?诺德继续发扬,属于功能主义学派。“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是,行动皆有目的,行动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既然翻译也是一种行动,所以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尽量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从而决定最合适的行动方式。”“目的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因此,译者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译文文本作者,而是在一定社会和历史文化条件下,带着特定的目的与任务走进原作的译者。而原文目的与译文目的不一定会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目的论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这样一来,译者所追求的就不是与原文“等值”的译文,而是能达到译文与译者目的的文本。在“目的论”目的决定策略的观照下,只要能达到预期目的,不管是直译也好,是意译也罢,各种策略皆可采用。根据“目的论”,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在于译文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而是在于译文完成预期目的的适宜性,即译文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同时“目的论”也将读者对象纳入考虑范围,认为译者在完成其翻译目的时,必定有其意向读者,因此翻译策略的制定也应考虑到意向读者。“目的论”的出现为我们解读一些译者的翻译观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二、鲁迅的翻译目的与意向读者1.鲁迅的翻译目的鲁迅在翻译方面,“基本观念是既定的,那就是以思想启蒙和政治救亡为目的的功利翻译观”。简而言之,即是想通过思想启蒙来改造社会、救亡图存。而要想进行思想启蒙,文艺是较为有效的办法。关于这一点,鲁迅自己也说过,“我们在日本留学时,有一种茫漠的希望: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因为这意见,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介绍外国新文学这一件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鲁迅总是翻译一些弱小国家或被压迫民族的作品,意欲“传播被虐待者的苦痛的呼声和激发国人对于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除此之外,鲁迅还站在改造中国语言的高度,想通过翻译来改造汉语。他一直认为汉语不够严谨,需要借鉴外语来丰富我国语言,所以鲁迅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译本,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作文的秘诀,是在避去熟字,删掉虚字,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词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进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翻译,的确可以帮助我们造出许多新的字眼,新的句法,丰富的词汇和细腻的、精密的、正确的表现。” 2.鲁迅的意向读者 鲁迅提倡对读者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读者采取不同的对策,同时他也认为在开始翻译时,就应确定自己的意向读者。他明确宣称,从目的论的角度解析鲁迅的翻译策略 作家评论 2009.09.B 田 玲 取向积极处世的“雅正”,虽然所取文化定位各异,但传递中华文明的文化人格却同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