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34.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分组如下:

月工资水平(元)职工人数(人)

1000以下

1000—2000

2000—3000

3000以上

150

250

400

200

合计1000

要求计算:该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的中位数。(2004年10月)

月份 4 5 6

销售额(万元)

月末库存(万元)

270

200

352

240

322

220

且该商业企业2003年3月末的库存额为160万元。由此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各月的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的平均商品流转次数。(2004年10月)

(2)分别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企业2003年比2000年工人总的月平均工资变动的原因。(2004年10月)

37.某省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生活消费支出的情况,从该省高校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

要求:(1)对全省在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进行点估计;

(2)在95%的置信概率下,对全省在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额进行区间估计(t=1.96)。(2004年10月)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当年形成的居民购买力;

(2)当年已实现的居民购买力;

(3)当年未实现的居民购买力;

(4)当年全部居民购买力。(2005年1月) 36.

请计算:销售量总指数,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市场销售额的变化进行指数因素分析。(2005年1月)

件;乙组工人日

37.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组,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

(2)比较甲、乙两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2005年1月)

34.某地区某年购买力与商品供应量资料如下:

(1)年初居民货币结余100万元;(2)当年居民货币收入195万元;(3)当年居民非商品支出25万元;(4)当年实现的商品供应量170万元;当年全部商品供应量275万元。

要求计算:(1)本年形成的商品购买力;(2)本年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3)本年全部商品购买力;(4)年末居民结余购买力;(5)商品供需差率(2005年10月)

35.

要求:(1)计算各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

(2)计算全部商品的价格总指数。(2005年10月)

(2)第一、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

(3)上半年的劳动生产率。(2005年10月)

37.某企业收到供货方发来的一批电子元件,共有10000件,该企业想通过抽样检验的方法估计该批电子元件的合格率,根据过去的经验,已知该供货方的电子元件的合格率在80%—98%之间,若该企业希望在95%的概率保证下,对该批电子元件合格率的估计误差不超过3%,问需要抽查多少件电子元件?(t=1.96) (2005年10月)

34.某地报告年资料如下(亿元):

国民生产总值986

固定资产折旧62

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5

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 2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净收入五个指标。(2006年1月)

35.

求该企业2004年年平均职工人数。(2006年1月)

36.为了了解某行业职工的收入状况,现对该行业职工进行了一次类型比例抽样,取得抽样调查资料如下表:

试以(2006年1月)

37.

要求:(1)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单位成本对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直线的斜率的经济意义。

(2)计算回归直线的估计标准误差。(2006年1月)

34.某电视台想了解观众对某专题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调查了500名观众,结果发现喜欢该节目的有175人。试以95%的概率估计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置信区间。(t=1.96)(2006年10月)

35.某市2000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亿元,2005年增加到156亿元,这五年零售物价指数提高6%,请问零售量指数为多少?(2006年10月)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一条趋势直线。

(2)预测该地区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10月)

37.某调查公司要了解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球迷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一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34

要求计算:(1)2005年平均人口数;

(2)2001年—2005年该地区人口平均增长速度。(2007年1月)

35.为了研究产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某公司对所属6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设产品销售额为X(万元),销售利润为Y(万元),调查资料经初步整理计算,结果如下:Σx=225, Σx2=9823, Σy=13, Σy2=36.7, Σxy=593, n=6。要求计算: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2007年1月)

36.某质量检测部门对甲、乙两厂生产的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进行检测,其中甲厂生产的电子元件的平均使用寿命是1220小时,标准差为200小时,而乙厂的检测结果如下:

要求:(1)计算乙厂生产电子元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及其标准差。

(2)对甲、乙两厂电子元件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2007年1月)

37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2006年比2005年的销售额总指数、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市场商品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007年1月)

月)

35.已知某地区某年常住人口资料如下:

出生人数95653(人);死亡人数61904(人)年初总人口935(万人);年末总人口961(万人)。

要求计算:该地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007年10月)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2005年与2004年相比的销售额总指数、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并对该市场商品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007年10月)

37.某地工会为了了解工人的收入状况,从该地工人中用等比例类型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一个

请给出该地工人月平均工资的点估计,并在95%的概率保证程度之下,对该地工人的月平

均工资进行区间估计。(注:t=1.96)(2007年10月) P190

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并据以预测2006年的粮食产量。(2008年1月)

试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该地区报告期国民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8年1月)

36.为了了解农民工每月工资收入情况,某市在全市农民工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得到样本资料如下:

9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对该市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进行区间估计。(注:t =1.96)(2008年1月)

37.某证券公司为了分析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公司资产收益率的关系,收集了各个上市公司

(1)计算净资产收益率与平均股价的相关系数。

(2)计算平均股价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回归直线。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2008年1月)

34.某地区2007年年末人口总数为500万人,其中0-15岁人口160万人,就业人口260万人,失业人口10万人。计算该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总量、经济活动人口数、非经济活动人口数、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和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指标。(2008年10月) 9-261 (1)劳动力资源总量=2007年年末人口总数-0-15岁人口数

该地区劳动力资源总量=500-160=340(万人)

(2)经济活动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失业人口数

该地区经济活动人口数=260+10=270(万人)

(3)非经济活动人口数=劳动力资源总量-经济活动人口数

该地区非经济活动人口数=340-270=70(万人)

(4)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

该地区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270÷340

=79.41%

(5)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

该地区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260÷340×100% =76.47%

35.某企业对某天24小时生产的某种产品进行质量检验,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每隔l 小时抽取1分钟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率为95%,群间方差为0.01。试在可靠程度为95.45%的保证下,推断全天生产产品合格率的范围。注:(t=2)(2008年10月)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2万元,2007年全年的商品销售额为200万元。

要求计算:(1)上半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2)下半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3)2007年的商品流转次数。(2008年10月)

(1)上半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万元)(2)下半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万元)(3)2007年的商品平均商品库存额=(万元)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习题及答案解析

精心整理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65)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1 2 3 答。 4 卡” 1.总体中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的比率称为 A.结构相对指标B.比值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2.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某种特征值的顺序排队,然后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在总体中抽 取若干个个体组成样本的抽样方式是

A.等距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 3.下列选项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 A.指数分布B.二项分布C.正态分布D.均匀分布 4.已知某班级8名学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分别为64、65、72、75、79、84、86、95, 则这8名学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的极差为 A. 5 A.0 6 7 A 8 A C 9 A 10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波动 11.物流业属于 A.制造业B.第一产业C.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 12.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损耗总值称为 A.总产值B.营业盈余C.生产税净额D.国内生产净值 13.下列选项中,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是

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基尼系数D.恩格尔系数 14.债券和商业票据属于 A.股权B.贷款C.债务性证券D.存款 15.设P为商品价格,g为销售量,则帕氏物量指数的公式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倦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 16 A C E 17 A 18 A 19 A 20.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所涉及到的项目有 A.出口总额B.营业盈余 C.生产税净额D.劳动者报酬 E.固定资产折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实践课 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课程代码: 一、业务分析题(每题各30分,共60分) 1. 请答: (1)指出上述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该数列说明了什么情况? (2)指出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总体单位数。 (3)计算组距、组中值和频率。 答案: (1)是开口式等距变量数列,说明了月产量小于或等220 件的工人数是按产量的增多而不成比例的增多,但当月产量大于220 件时,工人数只有80 人。 (2) 变量:月产量 变量值:150—160 160—170 170—180 180—190 190—200 200—210 210—220 220 及以上; 上限:220 件及以上下限:150 件 次数:60 120 120 140 150 180 220 80 总体单位数:60+120+ 120 +140 +150 +180+ 220+80 =1070 (3)组距=上限-下限,计算得,各组组距均为10; 组中值=(上限+下限)÷2,计算得各组组中值为;155,165,175,185,195,205,215,225; 频率=各组次数÷总次数,计算得,各组频率为:5.6%,11.2%,11.2%,13.1%,14%,16.8%,20.6%,7.5%。 频率:5.61% 11.21% 11.21% 13.08% 14.02% 16.82% 20.56% 7.48% 说明: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各组内差异忽略不计。要求: (1)计算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及标准差; (2)分别计算工人和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即组平均数)和标准差、方差(组内方差);

国民经济统计学一到三章习题

+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第一章到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社会总产值 C、国民生产总值 D、社会最终产品 2、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是()。 A、会计学 B、统计学 C、经济学 D、哲学 3、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4、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A、包括 B、不包括 C、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 D、以上都对 5、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常住单位 B、非常住单位 C、基层单位 D、机构单位 6、常住单位是指()。 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 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 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7、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住户和法人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8、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 A.领土、领海、领空 B.具有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 C.驻外使馆和领馆用地 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9、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前者属于第二产业,后者属于第三产业 10、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核算的基本依据是()。 A.住户和法人单位B.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C.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11、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A.机构部门 B.产业部门 C.行业部门 D.综合部门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34.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分组如下: 月工资水平(元)职工人数(人) 1000以下 1000—2000 2000—3000 3000以上 150 250 400 200 合计1000 要求计算:该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的中位数。(2004年10月) 月份 4 5 6 销售额(万元) 月末库存(万元) 270 200 352 240 322 220 且该商业企业2003年3月末的库存额为160万元。由此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各月的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的平均商品流转次数。(2004年10月)

(2)分别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企业2003年比2000年工人总的月平均工资变动的原因。(2004年10月) 37.某省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生活消费支出的情况,从该省高校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 要求:(1)对全省在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进行点估计; (2)在95%的置信概率下,对全省在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额进行区间估计(t=1.96)。(2004年10月)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当年形成的居民购买力; (2)当年已实现的居民购买力; (3)当年未实现的居民购买力; (4)当年全部居民购买力。(2005年1月) 36.

请计算:销售量总指数,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市场销售额的变化进行指数因素分析。(2005年1月) 件;乙组工人日 37.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组,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 (2)比较甲、乙两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2005年1月) 34.某地区某年购买力与商品供应量资料如下: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总论 1.如何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涵义? 答:统计是指对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的活动,使人们对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分析和推断 的一种计量活动。“统计”一词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即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 ⑴.统计活动: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单位,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⑵.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指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 ⑶.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 的科学认识。 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统计活动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即:统计活动是取得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而统计资料则是统计活动的成果。 统计活动与统计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统计活动是形成统计科学的实践过程,统计科学是人们长期统计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 和理论概括。 2.为什么要了解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答:统计学产生于17 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条是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 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一条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 计。回顾、了解统计科学的渊源及其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统计学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关系,学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我们的统 计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与哲学的关系、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和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上。 ⑴.与哲学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所阐述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关于实践是人类 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质和量的辩证关系、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等,对统计发挥认 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⑵.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实质性科学的内容和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去改 造世界,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和运用不能脱离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因为:其一,这类科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论述和 剖析,为统计核算和分析如何入手,如何抓住主要方面描述其数量特征,如何就事物内部及其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进行数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国民经侨核算的收人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原始收人 C、国民可支配收人 D、社会总产出 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 A、机构部门 B、产业部门 C、行业部门 D、综合部门 3、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 ) A、基层单位 B、产业部门 C、常住单位 D、非常住单位 4、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属于( ) A、固定资产折旧 B、固定资产损耗 C、中间消耗 D、固定资产投资 5、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的数量。 A、最初投人 B、中间投人 C、最终产品 D、总产品 6、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人的是( ) A、金融资产 B、地下资产 C、版权I D、机器设备的租借 7、收人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属于( ) A、经常性收人 B、转移性收人 C、生产性收人_ D、分配性收人 8、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 ) A、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C、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D、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 9、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的是( ) A、某企业购人机器设备 B、某企业向灾区捐款 C、某企业向政府交纳所得税 D、某企业接受国外捐赠款项用于厂房的修建 10、资产负债流量核算反映的是( ) A、期初资产存量 B、期末资产存量 C、两个时点间资产负债变动 D、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总量 11、国民资产负债分类是根据( )划分的。 A、资产负债流动性 B、企业的经营过程 C、资产性质 D、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12、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A、地理领土 B、经济领土

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_计算题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1.组距=上限-下限 2.组中值=(上限+下限)÷2 或下限+(上限-下限)÷2 3.计算开口组组中值(即有上限无下限)=上限-相邻组的组距÷2=下限+相邻组组距÷2 第三章综合指标 1.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总量指标数值÷总体总量指标数值×1 2.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指标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指标数值 3.比较相对数=总体中某项指标数值÷另一总体的该项指标数值 4.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 5.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 6.计划完成程度指标数值=实际完成指标数值÷计划指标数值 7.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比}÷{1±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比} 8.算术平均数=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总体单位数 9.简单算术平均法P64 10.加权算数平均法P65 11.简单调和平均法P68 12.加权调和平均法P68 13.简单几何平均数P71 14.加权几何平均数P71 15.组距数列确定众数P72 16.中位数计算P73 17.全距P78 18.平均差简单平均法P80 19.平均差加权平均法P81 20.标准差简单平均法P82 21.标准差加权平均法P83 22.交替标志的标准差P84 成数交替标志的平均数交替标志的标准差 23.标志变异系数P86 平均差系数标准差系数 24.组内方差平均数P89 25.组间方差P89 第四章时间数列 1.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P100 2.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P101 3.相对指标和平均发展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P104 4.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助其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固定期水平 5.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1) 6.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7.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 8.水平发展速度P111 9.水平增长速度P114=平均发展速度-1 10.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方程式法P120 第九章人口与劳动统计 1.期末人口总数=期初人口数+(本期内出生人数-本期内死亡人数)+(本期内迁入人数-本期内迁出人数) 2.年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2 P246 3.城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乡村)÷总人口×1 4.城乡人口比例=城市人口÷乡村人口×1 5.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数(人)÷该地区土地面积数(平方公里)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章节练习题.doc

第一章总论 1 .如何正确理解统计的三种涵义? 答:统计是指对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的活动,使人们对现象的数 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分析和推断 的一种计量活动。〃统计〃一词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即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 计科学。 ⑴.统计活动: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动的单位,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2).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是指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计数字资料。 ⑶.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 是探索统计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 的科学认识。 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统计活动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艮"统计活动是取得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而统计资料则是统计活动的成果。 统计活动与统计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统计活动是形成统计科学的实践 过程,统计科学是人们长期统计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 和理论概括。 2.为什么要了解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答: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其发展过程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条是以 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 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一条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 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 计。同顾、了解统计科学的渊源及其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统计学与社会经济 统计学的关系,学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我们的统 计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与哲学的关系、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和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上。 ⑴.与哲学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所阐述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关于实践是人类 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质和量的辩证 关系、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等,对统计发挥认 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实质性科学的内容和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 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去改 造世界,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和运用不能脱离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因为:其一,这类科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论述和 剖析,为统计核算和分析如何入手,如何抓住主要方面描述其数量特征,如何就事物

浙江省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1月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6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抽样推断时,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和无偏性。 4.研究现象之间的一般数量关系,求出相关关系方程式,由此根据自变量的值推断因变量的 可能值,称为________分析,这个方程式称为________方程。 5.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表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 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对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统计调查,调查对象是( ) A.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B.该市所有工业企业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 D.该市所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 2.下列哪个数列属于连续型变量数列( ) A.企业职工按工资分组 B.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 C.企业职工按学历分组 D.企业职工按日产量(件)数分组 3.下列哪个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指标( ) A.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比例 B.中国人口数与印度人口数比例 C.合格品数与不合格品数的比例 D.GDP与人口数的比例 4.某小组5名职工的工龄分别为15年、15年、21年、28年、17年,则中位数是( ) A.28年 B.21年 C.17年 D.15年 5.某市1990年GDP为2000万元,2000年增加到3600万元,则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A.9.05% B.8.05% C.7.05% D.6.05% 6.对于一个时间数列,若不存在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该为( ) A.0 B.1 C.-1 D.0.5 7.形象描述人口年龄与性别构成状况的一种统计图形称为( ) A.人口性别金字塔 B.人口年龄金字塔 C.人口年龄—性别金字塔 D.人口自然构成图 8.我国统计制度规定的劳动力资源年龄下限为( ) A.16周岁 B.18周岁 C.15周岁 D.14周岁 9.社会净产值的价值构成是( ) A.C+V B.C+V+M C.V+M D.C+M 10.下列哪项应该计入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商品库存指标( ) A.已经统计购进但还没有到仓库的商品 B.已经统计销售但还没有被提走的商品 C.已经统计销售且对方已提走的商品 D.尚未统计购进但已到货的商品 11.某商业企业从另一商业企业购进供出售的商品,此为( ) A.最初流转 B.中间流转 C.最终流转 D.零售流转 12.某地区积累系数的实际值是4,而全国标准值是5,则单项指标指数是( ) A.125% B.80% C.25% D.20%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National Accounts Statistics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0/3 四、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统计学原理 五、课程教学目标 1、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是对国民经济数量现象方面进行方法论研究的一门课程。 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引导统计学和宏观经济方向专业的学生加深经济统计专业知识的掌握。该门课程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内容包容:存量统计、经济总量统计、经济过程统计、经济动态统计、经济结构统计、经济预测与预警系统、国民经济核算。 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统计学专业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统计学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Ch1 总论(4) §1.1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2 国民经济统计学科性质和地位 §1.3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 §1.4 国民经济活动分类 §1.5 统计平衡表方法 Ch2 国民经济资源统计(4) §2.1人力资源统计 §2.2自然资源 §2.3资产负债核算 Ch3 国民经济总量统计(6) §3.1国民经济统计的一般问题 §3.2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理论 §3.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

§3.4其他国民经济总量指标 §3.5国内生产总值的扩展 Ch4 国民经济过程统计(6) §4.1财政与税收统计 §4.2金融与货币统计 §4.3价格统计 §4.4通货膨胀统计 §4.5资金流量分析 Ch5 国民经济动态统计(6) §5.1经济增长统计 §5.2经济周期统计 §5.3经济动向预测方法 Ch6 国民经济结构统计(6) §6.1产业结构统计 §6.2市场结构统计 §6.3区域结构统计 §6.4投入产出分析 Ch7国民经济关系统计(6) §7.1国际贸易统计 §7.2国际投资统计 §7.3外债统计和汇率统计 §7.4国际收支统计 §7.5国际经济比较统计 §7.6国力比较统计 Ch8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6) §8.1国经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点§8.2国民经济核算史 §8.3国民经济账户 §8.4国民经济矩阵 §8.5社会核算矩阵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资料全(最新整理)

WORD 格式 可编辑 专业技术 知识共享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第一章 总论 一、名词解释 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 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 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 4、统计指标:是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见,统计工作是基础,若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谈起,统计学也就不能形成和发展。 2、简述统计的作用。 答:因为统计具有认识事物数量性的特点,并且能够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所以, 统计不论是从宏观管理上还是微观分析决策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简述统计总体的特点。 答: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第二,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 4、简述统计指标的分类。 答:统计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土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两类;第二,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第三,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第四,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5、简述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 答:为了对统计指标体系有进一步和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按指标体系包括的范围、内容及作用不同加以分类:第一,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两类;第二,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三类;第三,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 三、论述题 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 答: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 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些经济现象,流量和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有存量;第二,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第三,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二者是相互影响的;第四,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之比,或一个存量与一个流量之比,其结果既不是存量,也不是流量。 2、如何区别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答: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区别,其一是其 所反映的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水平;而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量等。其二是数值表现不同, 数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而质量指标则一般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 第二章 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名词解释 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 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2、统计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 3、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也是一种观察调查法。也称卫星遥感统汁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4、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 6、频率和变量分布: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 与单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称为频率,也称比重。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或用各组组中值代表)和相应的频率,即成为变量分布,也称统计分布。 7、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 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益。 二、简答题

1月全国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和利润额( ) A.均是连续型变量 B.均是离散型变量 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 2.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对一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 B.对工业设备的普查 C.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 D.调查几大彩电厂商,借此了解全国彩电的生产情况 3.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总体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分成( ) A.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D.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4.在出生婴儿中,男婴比重53%,女婴比重47%,这两个指标是( ) A.比例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 5.在下列平均数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 A.中位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6.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 A.增长速度=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B.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 1

2 C.增长速度=增长量/平均水平 D.增长速度=增长量/最末水平 7.根据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 A.固定构成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8.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系统原则 D.及时性原则 9.下列各项中,肯定错误..的是( ) A.y =-40-1.6x r=0.89 B.y =-5-3.8x r=-0.94 C.y =36-2.4x r=-0.96 D.y =-36+3.8x r=0.98 10.采用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是( ) A.收入法 B.分配法 C.生产法 D.支出法 11.下列不.属.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基本核算表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表 B.自然资源核算表 C.国际收支表 D.投入产出表 12.设某地区某年年初人口为2100万,年末人口2150万,年内死亡人口11万,计算人口死亡率的正确算式是( ) A.2100 11 B. 2150 11 C.2150210011 D.2/)21502100(11 13.土地总面积是指( ) A.陆地面积 B.可耕地面积 C.耕地面积 D.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服务产品的是( ) A.工业生产的钢材 B.金融业的理财产品 C.建筑业建设的住宅 D.农业生产的粮食 15.某商场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指数为108%,商品销售额指数为120%,则商品销售量指数为( )

国民经济统计学

一国民经济分类体系 1 两大核算体系的区别:分为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为SNA与物质生产平衡表体系MPS。MPS只承认物质生产,只对五大物质生产部门计算产值,对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手指统统作再分配处理。而西方体系SNA既承认物质生产,也承认非物质生产,二者只是生产成果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已。 2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结构包含三部分:(1)社会再生产基本核算表;(2)附属表;(3)国民经济账户 二国民经济分类的一般问题 3常住单位:指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 4我国将基本单位按性质分为具有法人资格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5我国常用的国民经济分类和主要标志有:(1)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分类标志,划分国民经济的经济类型,分为9种【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其他】;(2)以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分,为国民经济的两大领域【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和各行业;(3)以产业发展的时序,为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一以农业为主的农、林、牧、渔、猎;二以制造业为主的采矿、建筑;三以服务业为主的商业、交通运输、教育、卫生、政府】;(4)以产品的经济用途,为国民经济的两大部分【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5)从掌握和分析资金流量及存量的角度,为国民经济的机构部门【分为四类:部门、大类、中类、小类。标准分类为20个部门】 6我国的机构部门分为以下一些部门:(1)非金融企业部门:(2)金融机构部门;(3)政府部门;(4)住户部门;(5)国外部门 三劳动力资源 7劳动力: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这种能力蕴存于人们体内,并在劳动过程中所能运用,是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8劳动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数 9人口资源:指我国在特定时点具有生命的常住"自然人”(长期居住有我国国籍)的人口数量 10就业人口:指经济活动人口中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11经济活动人口:指在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四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指我国境内所以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同时具有某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课本后习题答案

NO.7 1.第一季度月平均产值=(80+92.2+96.8)/3=89.67第二季度月平均产值=(96.9+120.1+115.3)/3=110.77第一季度月平均人数=(198+201+208)/3=202 第二季度月平均人数=(208+220+205)/3=211 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89.67/202=0.4439=4439元/人第二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110.77/211=0.5250=5250元/人 2.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3*4439=13317元/人 第二季度劳动生产率=3*5250=15750元/人

3.上半年总产值=80+92.2+96.8+96.9+120.1+115.3 =601.32 上半年平均人数=(198+201+208+208+220+205)/6 =206人 上半年劳动生产率=601.32/206=29190.29元/人 NO.8 本月平均人数=(0*7+28*4+37*16+31*4)/31 =(112+592+124)/31 =27人 NO.9 第三季度月平均销售额=(240+286+598)/3=374.67 第三季度月平均库存额=(116/2+124+136+204/2)/(4-1) =420/3=140 第三季度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374.67/140=2.68次 NO.10 1.A0=1000,An=2000 平均发展速度=101000 2000=102=1.072 / 平均增长速度=1.072-1=7.2% 2.A2=1000*105%*105%=1102.5 平均发展速度=85. / 2000=107.72% 1102 平均增长速度=107.72%-1=7.72% NO.11 b=∑TY/∑T*T=162.6/10=16.26 a=∑Y/N=252.3/5=50.46 直线方程:y=50.46+16.26t 2003年,t=3 Y=50.46+16.26*3=99.24亿元 NO.12 平均职工人数=(210+208)/2*3+(208+215)/2*5 +(215+217)/2*4 =(627+1057.5+864)/12 =212人 NO.13

全国2020年08月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试题及答案

D020·00065(后附参考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0年0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课程代码:0006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是 A.某单位男职工数与总职工数的比率 B.企业甲与企业乙资产总额的比率 C.某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 D.某公司本年利润与上年利润的比率 2.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A.职工工货 B.商品销售额C职工人数 D.企业库存额 3.下列关于抽样方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都相等 B.整群抽样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都相 C.分层抽样是一种非随机抽样方法 D.任意抽样是一种随机抽样方法 4.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食物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是 A.恩格尔系数 B.基尼系数 C.泰尔指数 D.消费系数 5.年利润额(万元)的组距次数分布表中,“400 300”一组的组中值是 ~

A.250 B.300 C.350 D.400 6.数据:11、12、14、21、17、19、15、23的全距是 A.11 B.12 C.14 D.15 7.数据:12、16、21、25、25的中位数是 A.12 B.16 C.21 D.25 8.下列指标中,一般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众数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算术平均数 9.相关系数等于1时,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A.负相关 B.完全负相关 C.不相关 D.完全正相关 10.关于回归方程y?=80+0.7x,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相关系数是0.7 B.回归系数是0.7 C.相关系数是80 D.回归系数是80 1l下列关于时间数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历年的财政收入是相对数数列 B.历年的人均收入是绝对数数列 C.历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相对数数列 D.历年的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绝对数数列 12.某企业2013年销售额1000万元,2018年销售额1800万元,则这一时期销售额的定基增长速度是 A.80 B.160% C.180% D.800% 13.根据统计资料,某种商品单价1月初为50元,1月末为54元,则该商品1月份平均单价是 A.50元 B.51元 C.52元 D.54元 14.某商品第一至第四季度销量的季节指数分别是90%、80%、70%、160%则该商品销售的旺季是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15.PPI指的是 A经济产量指数 B.生产者价格指数 C.股票价格指数 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6.某地随机抽取9个家庭,调查得到其家庭子女个数分别是1、1、2、1、3、1、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共22页文档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学习指导 在自学考试的所有课程中,《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被考生称作是“第二高等数学”。对于自考生来讲,要想在学好《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的基础上考出好成绩,就要做到: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沉着应考,解除精神上的负担,争取发挥出正常水平;事先了解和熟悉试题类型及答案要求。试题类型每年大体相同,分数分布情况为:统计学原理和经济统计部分约各占一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单项选择题是对最基本知识的考核,既考记忆,也考理解,在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备选答案具有相似性,要求考生掌握知识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这种选择应该是熟练面迅速的,且不会作的题目不可空白不选。 1.统计认识的对象可概括表述为() 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质量方面②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 2.流量和存量() ①都只能用总量指标表示②都不能用总量指标表示③都是从一定时期意义上核算的④都是从一定时点意义上核算的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某人的工资②某人的月工资780元③工资总额④职工的平均工资 4.统计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 ①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带有连续性②调查的组织方式③调查取得的资料是否是全面性的资料④调查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5.单项数列一般适用于() ①离散变量分组且变量的变动范围不大②连续变量分组③离散变量分组且变量的变动范围较大④品质标志分组 6.2019年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值比上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上年增长12%,则该企业2019年末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120%②20%③102%④101.82% 7.某鞋厂为了生产鞋,只有()才适合于作为总体的代表值①算术平均数②众数③调和平均数④中位数 8.已知甲、乙两班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50件和75件,其日产量的标准差分别为10件和14件,则() ①甲班组的平均数具有较大的代表性②两班组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③乙班组的平均数具有较大的代表性④无法判断其代表性的大小

最新《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题-解答

2012年《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陈正伟 2012-5-20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核算 p3 经济领土 p13 常住单位 p13 机构单位 p15 基层单位 p17 经济流量 p20 经济存量 p20 第二章 国内生产总值 p44 综合生产观 p35 中间产品 p42 最终产品 p42 生产者价格 p45 购买者价格 p45 基本价格 45 增加值 p54 工厂法 p49 产品法p50 第四章 资金流量 p135 非金融投资 p138/157/158 国民总收入 p149 国民可支配收入 p153 经常转移 p151 资本转移 p151 实物社会转移 p154 储蓄 pp156 第五章 金融交易 p179 金融资产 p175 货币黄金p176 通货 p176 净金融投资 p179 第六章 经济资产p198 积累核算 p218 永续盘存法 p208 重估价核算 p221 名义持有损益 p224 中性持有损益 p224

实际持有损益p225 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 p237 国际收支核算表 p241 经常帐户 p243 离岸价格 p246 到岸价格 p246 二、思考题 第一章 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p3 2.SNA-1993显示出什么样的特点和作用?p9 3.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原则是什么?p13-14 4.举例说明什么是机构单位?什么是基层单位?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P15-17 5.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对其构成部分进行简要说明。P29 6.简述三次产业划分的原则。见笔记 7.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整体性原则。见笔记 8.简述我国三次产业划分。 第二章 1.在核算中间投入时,应注意哪些要点?p52 2.为什么总增加值比净增加值在实践中应用得更加广泛?p80 3.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总收入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p80 4.比较国内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的定义及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p80 5.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p57-64 第四章 1、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如何确定?它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何联系?p135 2、说明资金流量核算中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的内容和特点。P135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总收入有何区别和联系?p150 4、结合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说明其包含的基本平衡关系。P165 5、如何通过资金流量核算度量一个机构单位或部门在非金融投资环节的资金余缺状况?结合具体机构部门,分析其资金余缺呈现何种格局?p160 第五章 1、理解金融交易和非金融交易的关系,其意义何在?p180 2、为什么说金融交易的净金融投资不是金融交易的平衡项,而是金融交易核算的起点?p181 3、试述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上的基本平衡关系。P190 第六章 1、简述资产负债存量核算的基本思路。P208 2、什么是国民财富?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度量国民财富?p213-214 3、根据国民资产负债表,说明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主要平衡关系是什么?p215 4、什么是资产物量的其它变化?具体包括哪几种类型?p219 5、从国民经济核算来看,正确理解持有损益概念应注意哪些要点?p222 第七章 1、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如何识别不同机构单位的常住性?p235-236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全

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资料 1. 概念题 常住经济单位 完全消耗系数 经济资产 完全需求系数 2. 简答题 什么是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简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怎么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如何区别?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试写出从生产、分配和使用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 机构部门分类为何要以机构型单位作为分类标志?机构型单位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三章P90 3-20.已知有关报告年国民经济资料如下:国内生产总值94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58亿元,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1.2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0.5亿元。试计算报告年的以下指标: (1)国内生产净值; (2)国民总收入; (3)国民净收入; (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解:(1)NDP=GDP-固定资本消耗=940-58=882亿元 (2)GNI=GDP+国外净要素收入=940+1.2=941.2亿元 (3)NNI=GNI-固定资本消耗=941.2-58=883.2亿元

(4)GNDI=GNI+得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941.2+0.5=941.7亿元 (5)NNDI=GNDI-固定资本消耗=941.7-58=883.7亿元 3-2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98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417亿元,上缴生产税102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3.5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63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2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6亿元,支援灾区捐款4亿元,上缴所得税65.8亿元。试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总收入(余额)和可支配总收入。 解: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980-0-417-(102-3.5)=464.5(亿元) 原始总收入=增加值+该地区初次分配净收入之和 =980+(28+3.5)-(63+417+102)=429.5(亿元)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该地区再次分配净收入之和 =429.5+(-65.8-6-4)=353.7(亿元) 第四章P128 4-15.假设国民经济分为(农业)、轻(轻工业)、重(重工业)、其他4个部门,通过调查取得一下资料(单位:亿元): (1)农业总产出1200,轻工业总产出1560,重工业总产出2040,其他总产出1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