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魔芋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魔芋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魔芋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

应用

魔芋胶又名魔芋粉,是从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又名磨芋或蒟蒻等)的块茎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简称KGM),它是一种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多糖,和绝大多数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食用胶类都有互溶性、协同性或增效性,作为天然、健康、安全的食品原料或配料,已广泛应用于饮料、果冻、冰淇淋、肉制品、面制品等食品中[1],随着人们对安全、卫生、天然、低脂食品的不断需求,魔芋胶因其独特的功能特性,将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空间。

1 魔芋胶的主要成分及结构

魔芋胶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其结构主要由D-甘露糖和D-葡萄糖大约按1.6:1的比例通过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在C-6位置上带有乙酰基支链的多糖物质。一般情况下乙酰基数量为平均每9~19个糖单元就有一个,但这个在葡甘聚糖主链上的乙酰基团,对它的溶解性质有很大的作用。魔芋葡甘聚糖分子质量因魔芋品种、产地、加工方法及原料的贮藏时间不同而变化,一般为20万~200万u[2]。

图1 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结构

2 魔芋胶的功能特性及安全性

2.1 功能特性

魔芋胶是一种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多糖,含有丰富的羟基(-OH),易溶于水,吸水后可膨胀80~100倍,具备非牛顿流体的特征。同时,1%魔芋胶溶胶的粘度高者可达4万mPa·S 以上,是目前所发现植物类水溶性食用胶中粘度最高的一种,与黄原胶、瓜尔胶、刺槐豆胶等添加剂相比,它受食品体系中盐的影响很小,将其用于食品,能改善食品的物理性质、增加食品的粘稠性、赋予食品以柔滑适口感、且具有稳定乳化状态和悬浊状态作用[3]。

魔芋胶具有增稠性、乳化性、粘结性、吸水性等功能特性,把它和卡拉胶的双螺旋缠绕机理用于肉糜制品方面,它的增稠性和吸水性可以防止肉糜制品析水性、析油性,提高肉糜制品的粘结力[4]。将魔芋胶水分散液加热后冷却,可得到具有假塑性流体特性的溶液,溶液的pH值在5.0-7.0之间。在碱性条件下,由于部分乙酸基被除去,溶液可以形成一种热稳定的弹性凝胶,魔芋胶与黄原胶有很好的协同增效功能,复配后的溶液在中性条件下即可形成热可逆凝胶。胶强度随胶浓度和凝胶时间增加而增加,但随金属离子浓度增加而减弱。魔芋胶与卡拉胶协同能有效提高凝胶强度及增加胶弹性,与玉米淀粉反应则能增加粘度[5]。

魔芋胶也是目前发现的最优良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之一,具有减肥、通便、降血脂、降血压等生理功能,对预防和辅助治疗肥胖症、肠道癌、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现代富贵病具有重要作用[6]。

总之,魔芋胶具有保健、增稠性、乳化性、粘结性、吸水性等特点,可利用它的保健功能生产低脂

品的析水性、析油性,提高肉糜制品的黏结力;乳化性可以提高肉糜制品中溶出的肌蛋白和肉糜之间的粘合力[7]。可见,魔芋胶已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生产中。

2.2 安全性

魔芋胶是优质膳食纤维,也是世界公认的天然健康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欧盟规定魔芋胶的最大食用量为10g/kg。美国食品化学法典标准 FCC-V(2004)规定魔芋胶可作为食品胶凝剂、增稠剂、成膜剂、稳定剂(CAS: [37220-17-0])使用。我国卫生部1998年将魔芋作为新资源食品管理,2004年第17号文件最终将魔芋列为普通食品管理。因此,魔芋胶不存在食用安全性问题[1]。国内动物和人体试验表明魔芋胶的摄入不会影响对钙、铁、锌、铜等元素的吸收[8]。崔熙等[9]对魔芋葡甘聚糖的毒性试验进行了研究。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每日灌服白魔芋精粉10.8g/kg,连续给药7d无死亡;长期毒性试验表明,大鼠按25、250、500 mg/(kg·d),灌服3个月未见死亡;其他关于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和粪便性状等均未见异常。可见,魔芋胶是一种安全、健康的膳食纤维来源,作为食品原料、配料或添加剂可应用于各类食品中。

3 魔芋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3.1 在低脂肪肉制品中的应用

传统的肉制品属于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饮食观念的改变,近年来,低脂肉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香肠、火腿肠、午餐肉、鸡丸、鱼丸等肉制品中添加适量的魔芋胶,可起到粘结、爽口、增加体积、降低脂肪等作用,也是目前魔芋胶在肉制品中应用最多的方式之一。

Huang等[10]研究了魔芋在低脂肪中式香肠中的应用。实验将0.1% Ca(OH)2添加在魔芋和水的混合物(魔芋:水=1:25)中制作魔芋块替代中式香肠中的脂肪(0%, 10%, 20%和30%)。结果表明,随着魔芋添加量的增加,脂肪和能量随着降低(P < 0.05),但香肠中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添加10%和20%的魔芋处理组,得到可接受的最佳的产品质地和滋味。随着魔芋添加量的增加,香肠的硫代巴比妥酸(TBA)值降低,而挥发性盐基氮值增加。在2℃下贮藏8周香肠仍能保持好的质量。

Osburn等[11]将不同浓度魔芋胶(0%、10%及20%)作为仿脂质(fat mimetic)物质添加于去肌腱(desinewed, DS)及绞碎(ground,GR)的羊肉制成低脂(8%)羊肉香肠,并对其理化特性、感官评价与各贮存周期进行质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未添加魔芋胶的DS 香肠其胶原蛋白含量及制成率较GR低,而GR其菌落总数则比DS高出0.4 log10/cm2,但菌落总数不受魔芋胶浓度不同而影响。添加10%魔芋胶(GR)的香肠其各项特性与未添加魔芋胶DS 相似,添加20%魔芋胶的香肠制成率及弹性稍微下降。添加魔芋胶于低脂羊肉香肠在主成分、产率、官能特性及质地与未添加者无明显差异。

通常,魔芋胶以复配的形式作为脂肪替代物用于低脂肉制品中。汪学荣等[12]将几种不同的亲水胶体复配后应用于低脂肉糜中,通过对肉糜凝胶强度和持水性的测定,筛选出一种复配型亲水胶体作为脂肪替代品。结果表明,复合亲水胶体的最佳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2.5%,魔芋精粉1.0%,黄原胶0.2%,卡拉胶0.3%。按此最佳配方添加于肉糜中,添加水量35%,在100℃下加热1.5h,肉糜综合性质较佳。刘虎成等[13]根据魔芋胶的特性,研究了其在低脂肉糜制品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肉糜制品的热稳定性和感官特性的评定,结果表明复配魔芋胶作为脂肪代用品,具有与高脂参照样相似的可接受性。

Kao等[14]将魔芋-马铃薯淀粉混合胶体用于低脂肪(18%)法兰克福香肠中,并比较低脂肪(18%, C18)和高脂肪(28%, C28)法兰克福香肠在质构、感官特性和贮藏稳定性方面的差异。在不改变魔芋含量的情况下,魔芋-马铃薯淀粉混合弹性胶体随着淀粉的增加,胶体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之降低。在处理的所有凝胶中质地硬度不存在差异。C28有最低的感官稳定性和最大的多汁性。C18和添加淀粉处理的凝胶有类似的多汁性和稳定性,而所有处理组在可接受性方面均不存在差异性。

Chin等[15]研究了用2个水平(0.5%或1.0%)的魔芋混合物(KB,KSS =魔芋粉和淀粉,KNC =魔芋粉、卡拉胶和淀粉)和肉蛋白替代物——2%的大豆分离蛋白(SPI, DWB) 制作低脂肪腊肠(LFB,脂肪< 2.0%)的应用效果。随着KB水平的增加,结果得到低的亮度和黄度(P < 0.05)及最大的质地多面分析值(TPA)。在1.0%KB中添加2%SPI制作的LFB所得到的TPA值和感官风味/味觉属性与对照类似(CTL II,30%脂

肪);在感官评价方面与用KNC制作的腊肠相比,KSS制作的腊肠在组织特性上与对照II更相似。

Lin 等[16]研究了魔芋/结冷胶混合胶体改善低脂肪法兰克福香肠的质量。将魔芋胶 (1%, 2%) 和结冷胶 (0.25%, 0.5%)混合胶体运用于低脂肪(18%)的法兰克福香肠中,并比较低脂肪(18%)和高脂肪(28%)香肠的理化性质、质构特性、感官特性和贮存稳定性。高脂肪(28%)香肠有最高(P<0.05)的色泽亮度(L*)、色泽黄度(b*)值和最低的色泽红度(a*),以及有最低的质地硬度、剪切力值和感官稳定性,但有最大的多汁性。而使用魔芋胶和结冷胶混合胶的香肠在感官接受性不同于28%高脂肪的香肠,在1%魔芋胶和0.5%结冷胶混合胶可得到最大值。用混合胶处理后贮藏12小时,低脂肪(18%)香肠有表现出最大的TPC(~7.8 log CFU/g)。因此,在目前的使用水平下运用魔芋胶和结冷胶降低法兰克福香肠脂肪是切实可行的,得到可接受的感官值和合理的货架值。

3.2 在仿生肉食品中的应用

传统肉制品属于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品,因魔芋胶具有高膨胀性、凝胶性、持水性、粘弹性等性质,可应用这类性质生产高脂肪、高胆固醇类模拟仿生食品。比如,将魔芋胶通过赋形设备制成素虾仁、素腰花、素肚片、素蹄筋、素鸭肠、素鱿鱼、素海参、海蜇皮、贡丸等仿生食品,可解决人们想吃而不敢吃的难题,并且该类仿生食品已受到发达国家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我国福建、浙江、天津、成都、深圳等地的一些魔芋深加工企业都在生产该类仿生食品,并出口至日本、欧美等地,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胡小静等[17]以魔芋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辅料和食品添加剂进行魔芋仿生鸡肉的研制。所得产品最佳配方为:魔芋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比例为3:2,添加Na2CO3 2%、鸡肉抽提物10%,并配以适量的糯米粉、羧甲基纤维素钠、香料、色素,可生产出风味、口感俱佳,营养丰富的魔芋仿生鸡肉。

3.3 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

肉制品因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在加工、运输、贮藏及销售过程中极易受微生物污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肉发生腐败变质。因此,肉制品的防腐保鲜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及重点之一。魔芋胶作为天然胶体,其溶于水后形成凝胶状溶液,具有粘度高、稳定性好、吸水性强、成膜性好等多种优良特性。因此,魔芋的凝胶成膜性使其成为一类新型、安全、环保的保鲜材料,开辟了肉制品防腐保鲜的新途径。

潘思轶等[18]采用改性和不改性的魔芋精粉为涂膜材料,对经75%酒精消毒处理或5‰山梨酸钾溶液处理后的鲜猪肉进行涂膜处理,并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处理相比较,以冷却肉的pH值、过氧化物酶活性、挥发性盐基氮及细菌总数的变化为指标,评价不同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冷却肉采用碱法改性的魔芋精粉溶胶涂膜处理保鲜效果与2%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保鲜效果接近,明显优于其它处理,一级鲜度货架期可达9d。

隋岩[19]研究了魔芋及海藻糖在冷却鹿肉保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其保鲜效果比Nisin等单一防腐保鲜剂效果明显,这也是魔芋胶在冷却鹿肉保鲜中的新尝试。刘汉丽等[20]为了解决牦牛肉的保鲜问题,研究采用天然保鲜材料魔芋、生姜、洋葱、月桂叶,经榨汁、浸提、分离等处理,配成一定比例的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牦牛肉进行涂膜处理,并得到最优保鲜剂组合,即生姜15%、魔芋0.7%、月桂叶0.5%、洋葱15%。冷却牦牛肉经涂膜保鲜后,在0~3℃条件下贮藏、保鲜期可达17 d,贮藏期间,冷却牛肉经TVBN (挥发性盐基总氮)测定,pH值、感观表现均符合国标标准。表明,四种保鲜材料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说明天然保鲜剂保鲜方法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等特点。

魔芋胶的保鲜机理主要是利用魔芋胶的凝胶成膜性,在肉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保护肉制品的水分丢失并隔绝氧气,防止外界微生物的侵扰,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为了延长鲜猪肉保鲜期,陈慧斌等[21]探讨葡甘聚糖复合膜对鲜猪肉保鲜机理。结果表明,魔芋胶结合不同抑菌剂构建成的复合膜对鲜猪肉品质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经80 mg/L二氧化氯结合0.5%魔芋葡甘聚糖处理,并于低温下贮藏3 d后的鲜猪肉品质最佳。表明以0. 5%葡甘聚糖为载体协同抑菌剂处理具有延长鲜猪肉保鲜期的作用。殷涌光等[22]研究了魔芋胶的抑菌作用,探讨了保鲜液各组分对肉上微生物抑制作用的主次因素和最优组合,得出了保鲜液处理的肉在30、20、10℃下的pH值、微生物含量的变化规律方程。结果证明,该保鲜液对肉具有明显的保鲜作用。

3.4 在重组肉制品中的应用

魔芋胶的粘结性可提高肉糜制品之间的粘结力。为了使肉类下脚料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杨艳等[23]探讨了魔芋粘合剂在下脚料粘合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魔芋粘合剂获得较佳粘合效果的应用工艺是其用量为2%,pH值范围为大于12.2,硼砂的用量控制在魔芋胶质量的2% ~3%,将肉类下脚料重新整合成仍保持原肉块加工性状的产品,让肉类碎屑得以高效利用。

陈洁等[24]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GM)及其衍生物(KSAP)对禽肉重组火腿感官、微观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KGM和KSAP能有效改善鸭肉和鹅肉重组火腿的感官指标,减少表面油脂和水分析出;得到的火腿具有均匀致密的网络结构,原料肉组织表面覆盖连续包膜层;火腿组织致密性增强,凝胶弹性增大,硬度值、胶着性和咀嚼度降低,弹性改善。

Park[25]研究了添加魔芋胶后的鱼糜凝胶的耐热性及不同添加量对凝胶颜色(CIE L*,a*,b*)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入的魔芋粉能维持鱼糜凝胶的断裂性能。在牙鳕和鳕鱼类鱼糜中添加5%魔芋粉能增强凝胶8-10倍的剪应力。在两种鱼糜中,添加4%的魔芋粉凝胶有最大的耐热性。含有魔芋粉的鱼糜凝胶在冷冻/解冻重复过程中表现出维持一致的剪应力值的能力。当魔芋粉增加到2%时,凝胶的亮度增加,而当魔芋粉逐渐增加到5%时黄度也增加。

4 展望

我国魔芋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栽培和食用魔芋的历史。2004年,国家将魔芋列为普通食品管理。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魔芋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作为一种食品原料或配料,魔芋胶逐渐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魔芋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它是一种优质的不能被胃肠吸收的膳食纤维,具有鳌合胆固醇,促进肠道蠕动、吸附致癌物,降低单糖吸收等作用,因此对便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癌症以及肥胖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由于传统肉制品属于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品,添加魔芋胶于肉制品中,可取代部分或全部脂肪,达到降低脂肪、增加膳食纤维含量之目的,可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富贵病的增多,魔芋胶在肉制品方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黄明发,张盛林. 魔芋葡甘聚糖的增稠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6):127-131.

[2]刘佩瑛主编. 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2.

[3]朱恩俊. 我国魔芋食品加工现状[J].食品研究与开发,1998, 19(2) :8- 10.

[4]陈运忠,侯章成. 魔芋胶(魔芋葡甘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2003,24(3):28-30.

[5]刘虎成. 复配魔芋胶在低脂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01.

[6]黄明发,张盛林.魔芋膳食纤维保健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5):75-77.

[7]张盛林,杨泽玲. 魔芋粉在肉制品的应用[C]//增稠—乳化—品质改良剂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年.

[8]魔芋葡甘聚糖的保健功能及食用安全性[OL].中国食品产业网,2003-9-24.

[9]崔熙,古卓良. 白魔芋精粉的毒性实验[J].卫生研究,1998,27(2):130.

[10]Huang, C. C., Su, H. P., Lin, C. W. Utilization of konjac in low-fat Chinese-style sausage[J]. Food Science (Taiwan), 1998, 25(4):

437-445.

[11]W. N. Osburn, J. T. Keeton. Evaluation of low-fat sausage containing desinewed lamb and konjac gel[J]. Meat Science, 2004,68(2):

221-233

[12]汪学荣,龚韵,郭晓光.亲水胶体对肉糜凝胶强度和持水性能的影响[J].肉类研究,2005,(8):37-39.

[13]刘虎成,李洪军,刘勤晋,等.魔芋胶在低脂肉糜制品中的应用研究[J].肉类工业,2000,(7):44-46.

[14]Kao, W. T., Li, K. W. Quality of reduced-fat frankfurters modified by konjac-starch mixed gels[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6,

71(4):S326-S332.

[15]Chin, K. B., Keeton, J. T., Miller, R. K., et al. Evaluation of konjac blends and soy protein isolate as fat replacement in low-fat

bologna[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0,65(5):756-763.

[16]Lin, K. W., & Huang, H. Y. Konjac/gellan gum mixed gel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duced-fat frankfurters[J]. Meat Science,

2003,65(2):749-755.

[17]胡小静,耿家圣,李绍平,等.魔芋仿生鸡肉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06,27(8):101-102.

[18]潘思轶,王可兴,杨东旭.魔芋涂膜保鲜冷却肉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8):177-180.

[19]隋岩.冷却鹿肉绿色保鲜试验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

[20]刘汉丽,石红梅,丁考仁青,等.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牦牛肉的保鲜效果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09,35(3):11-14.

[21]陈慧斌,王梅英,郑明锋,等. 葡甘聚糖复合膜对鲜猪肉抑菌机理研究[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28 (3) :

486-490.

[22]殷涌光,梁小峻,赵武奇. 鲜肉非冷藏保鲜技术研究[J].食品科学,2000,21(10):60-64.

[23]杨艳,阮光锋.肉类下脚料的高效利用[J]. 肉类工业,2009,(6):14-16.

[24]陈洁,张科,杜金平,等.魔芋葡甘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禽肉重组火腿物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0,31(13):36-39.

[25]Park, J. W. Temperature-tolerant fish protein gels using konjac flour[J]. Journal of Muscle Foods, 1996,7(2):165-174.

发酵肉制品

第一节发酵肉制品的概念和种类 世界上每年的肉类消费总量已超过2亿吨,深加工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30%以上,其中发酵肉制品占据重要地位。 我国肉类的年总产量已达到6000万吨,但是深加工仅占总产量的4%,微生物定向接种的发酵肉制品市场上还不多。发酵肉制品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一、发酵肉制品的概念 发酵肉制品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因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生物发酵,由特殊细菌或酵母,将糖转化为各种酸和(或)醇,使肉制品的pH值降低,并经低温脱水使Aw下降,因此,准确地讲应称其为发酵干燥肉制品。 二、发酵肉制品的种类 1、种类:发酵香肠和发酵干火腿 (1)发酵香肠是指将绞碎的肉(通常指猪肉或牛肉)、动物脂肪、盐、糖、发酵剂和香辛料等混合后灌进肠衣,经过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具有稳定的微生物特性和典型的发酵香味的肉制品。 2、分类依据:酸性(pH值)高低、原料形态(绞碎或不绞碎)、发 酵方法(有无接种微生物或/和添加碳水化合物)、表面有无霉菌生长、脱水的程度、以地名进行命名。 (1)按脱水程度 ①半干发酵香肠(40-45%)

②干香肠( 25-40% ) (2)根据发酵程度 ①低酸发酵肉制品(pH≥ ②高酸发酵肉制品(pH< (3)按地名: ①黎巴嫩大香肠 ②塞尔维拉特香肠 ③萨拉米香肠 三、发酵肉制品的特点 1. 微生物安全性:pH<….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2. 货架期 :货架期一般较长。一类是pH在以下,水分活性在以下; 另一类是pH低于,水分活性低于。 3. 营养特性 :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香烃、热解物质等致癌物质甚少,风味独特。 四、微生物在发酵肉制品中的作用 1、降低pH值减少腐败改善组织与风味 2、促进发色 3、防止氧化变色 4、减少亚硝胺的生成 5、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及其产生的毒素 五、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 (一)肉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在发酵产酸之前或当中生长并

魔芋粉加工知识

一、芋片(角)加工 魔芋鲜球茎含水量达80%~85%,加以皮薄肉脆,极易受伤导致腐烂,挖收后应尽快送到烘烤厂进行脱水初加工,才能保住质量,成为商品原料,同时也便于包装远运销售。 芋片(角)加工的质量要求为:含水量减到15%以下;色泽保持白色,一般白色为上等品,灰白色为次等品,灰黑色为等外品;含SO2量不能超标,日本进口一般不能超过0.9g/kg,中国的行业标准规定普通魔芋粉的SO2含量≤2.00g/kg,纯化魔芋粉≥0.5g/kg;纯度要求无泥沙,毛发等杂物,保持芋片清洁。 芋片加工的工序是:魔芋鲜球茎→除去芽、根→清洗去皮→切片或块→护色→干燥→检验→包装→成品。 (一)清洗去皮现多已选用机械化方法。常用设备有以下几种 1、旋转滚筒式清洗去皮机旋转的滚筒内壁有螺旋导板或其它波状凸起物,当鲜芋在筒内翻滚时,鲜芋之间 及鲜芋与筒壁间相互摩擦而达清洗去皮的效果。 2、刷式清洗去皮机鲜芋在机内被旋转的刷子带动而翻滚,靠刷洗和摩擦作用而完成清洗去皮。 较常用的是将旋转滚筒与旋转刷子组合使用,其工效可较高,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因球茎形状不圆整,芽窝深,去皮的损失较大,达3%~10%以上,且在水中冲洗的时间长,去皮后露出的葡甘聚糖粒子被溶胀损失。 (二)切片目前的配套设备要求切片厚度为5mm~10mm。适合于鲜芋切片的设备有离心式切片机、盘刀式切片机,但近年来多使用往复切片机。鲜芋在料斗内利用自身的重力压在刀片上,靠刀片往复直线运动而完成切片。该设备厚薄均匀,对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魔芋球茎的适应性强,允许使用削刃长的刀片,易与干燥设备配套,效果良好。 (三)褐变和护色魔芋芋片加工过程很易发生褐变,使芋片变成深褐色或黑色,严重降低芋片质量。魔芋褐变的原因虽不排除非酶褐变的碳氨反应即由球茎所含氨基酸与还原糖化合物生成黑蛋白而成黑色,但主要原因仍是酶促褐变。因魔芋球茎含充足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加上去皮后有大量氧进入,同时加热烘烤,具备这几个条件,必要发生褐变现象,防止褐变的主要方法如下。 1、热处理法多酚氧化酶在70℃~90℃下失活,在71℃~73.5℃的湿热条件下5min即失活。 2、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处理二者均是酶的强抑制剂。物料受SO2 10mg/kg即可完全抑制酶,生产 中因挥发等损失,控制使用量为300mg/kg~600mg/kg。直接食用的食品中规定SO2残留量应小于20mg/kg。 我国目前生产中一般采用熏硫法或利用煤中所含SO2直接进入物料,且在烘烤初期控温在75℃以上的湿热环境中以控制褐变,但因对SO2的控制量不准确,常造成芋片及其所制成的精粉中SO2含量超标,以至在国际贸易中常被卡住,今后必须解决SO2控量的难题。 (四)芋片干燥原理影响芋片干燥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热空气温度芋片干燥介质一般是使用热空气。热空气的温度影响干燥速度及芋片的品质和色泽。温度升 高,干燥加快,当温度为70℃左右时,干燥快,葡甘聚糖含量也高;温度不够,不能很快抑制酶的活性,葡甘聚糖等被消耗;若温度过高,引起糖分焦化,葡甘聚糖含量也降低。当热空气温度为80℃左右时,色泽最佳,再升温,色泽变差。现在一般干燥设备采用多风温干燥,干燥初期风温100℃~120℃,因物料湿度高,很快使风温下降,实际物料温度不高于80℃,在此高温下失水并定色后,到中后期风温逐渐降到低于60℃,芋片质量好,又省燃料。 2、热空气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饱和湿度相差愈大,干燥能力愈强,干燥速度愈大。 3、热空气流速热空气流速增加可增加物料中水分向外蒸发,同时带走物料表面的水汽,但流速过大,耗能 过多。 4、鲜芋片厚度随片厚减小,干燥速率提高。片厚7mm~8mm时,因干燥快,葡甘聚糖含量最高。 据研究芋片干燥优化工艺参数为:风温81℃,风速1.4m/s,片厚5mm,可作为参考。 (五)干燥设备目前中国的芋片干燥仍大量使用传统烘灶,优点是设备费用低,但存在严重缺点是靠辐射传热,静态干燥,费时太长(约近2天),干燥不均匀,熏硫难控制,其产品质量差,黑片较多,灰尘污染,含硫量超标。 十几年来中国的烘烤设备向机械化不断进步,从瓶胆式烘房→燧道式干燥设备(顺流式、逆流式、对流式)→振动流化床干燥设备→网带式干燥设备。 网带式设备是借鉴日本的设备(重油为燃料),结合中国实际(烧煤)经过几年不断改进,目前已达到较满意效果。 二、魔芋粉的加工

卡拉胶知识

全球知名的中国卡拉胶专业制造商 上海北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国上海浦东开发区,是一家专业从事亲水胶体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卡拉胶、魔芋胶、琼脂及其复配产品。公司在上海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卡拉胶工厂和魔芋胶工厂。公司的卡拉胶工厂,直接采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洁净海域的优质海藻,通过先进的加工工艺、完善的萃取技术生产出品质优异的产品,产品质量达到欧盟标准,除国内各大厂商外,直接销售到美国、欧洲、日本和东南亚等世界各地。 另外,公司也是中国魔芋园艺协会的理事单位,在魔芋产地建立了稳定的原料基地,并对魔芋胶市场应用进行了新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公司作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基地,BLG拥有专业的研发机构及其团队,同时与国内外的一些大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生产的专业化和市场的国际化为我们赢得了客户的赞美和认同。 公司秉承一贯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不断的创新和突破,追求产品的最高品质和完善服务,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安全、健康、优质的系列产品。

上海北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将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从原辅料的源头到成品的各环节进行严格管控,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和安全。 在质量管理方面,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2005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为适应不同地区消费习惯,取得了世界食品领域内的KOSHER认证(犹太食品认证)及HALAL认证(清真食品认证)。 卡拉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一.卡拉胶的化学组成 卡拉胶是从麒麟菜、鹿角叉菜中提取的海藻多糖的统称,由于麒麟菜的种类与产地的不同以及加工工艺的区别,所得到的卡拉胶也不尽相同。因此卡拉胶只是一个广义的名称。商品卡拉胶相对分子量在10万道尔顿以上。目前已投入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有:Kappa(卡帕)型卡拉胶、Iota(阿欧塔)型卡拉胶和Lambda (莱姆达)型卡拉胶。к-型卡拉胶由α(1→3)-D-半乳糖-4-硫酸盐和β(1→4)-3,6-脱水-D-半乳糖的部分硫酸酯基所组成,ι-型卡拉胶在所有D-半乳糖基上的4-位上衍生有硫酸酯基团,在3,6-脱水-D-半乳糖上衍生有2-硫酸酯基团。λ-型卡拉胶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在β(1→4)-D-半乳糖上有两个硫酸酯。由于结构上的细小差别,使得卡拉胶本身性能和用途上有很大的不同。Kappa型卡拉胶在水中可以形成可逆的、硬的和脆的凝胶,Iota型卡拉胶可形成热可逆的、柔软的和有弹性的凝胶,Lambda型卡拉胶则不会形成凝胶,但有增稠作用。因此在肉制品中使用的卡拉胶多为Kappa型卡拉胶。 二.肉制品卡拉胶的凝胶保水作用 卡拉胶是肉制品中重要的保水成分,一般而言,淀粉吸水比例为1:2;大豆蛋白的吸水比例为1:4;而卡拉胶的吸水比例可达1:40-50;这完全归功于卡拉胶的特殊性能。其一,卡拉胶得分子结构中含有强阴离子性硫酸酯基团,能和游离水形成额外的氢键;其二,卡拉胶能和蛋白反应,形成强有力的三维空间结构—凝胶;结合这两点,卡拉胶就能牢牢的把游离水份“锁住”。卡拉胶形成的凝胶一般是热可逆凝胶,加热凝胶融化成溶液,冷却时又形成凝胶。卡帕型卡拉胶一般能完全溶解于70℃以上的热水中,冷却后形成结实但脆弱的可逆性凝胶,其凝胶强度、黏度和其他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卡拉胶的类型和分子质量、体系

发酵肉制品中的细菌发酵剂的研究

发酵肉制品中的细菌发酵剂的研究 摘要:简述了国外关于发酵肉制品中优良菌株如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筛选及优良性状的研究, 并对其在发酵肉制品中的作用如对颜色、风味、安全性,及其国内肉品发酵剂的研究近况进行了概括总结。 关键词:乳酸菌;葡萄球菌;微球菌;发酵肉制品 在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如驰名中外的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如皋火腿三大名腿,但其发酵作用主要是自然发酵,靠原料肉自身微生物菌群中的乳酸菌与杂菌的竞争作用,生长周期长,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为了确保产品的风味特色、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早期的自然发酵已经被人工接种所取代,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意大利、美国、西班牙已进行了发酵肉制品的人工发酵工业化生产,并具有相当的规模。从目前来看,常用的肉品细菌发酵剂是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 1细菌发酵剂 1.1乳酸菌 乳酸菌是指一群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细菌总称

这一类细菌在自然界和食物中广泛存在,是最早被人类用于 食品加工和食品储藏的微生物之一。国外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 E.H.Drosinos 等人从一种希腊发酵香肠中分离107 株植 物乳杆菌、21 株弯曲乳杆菌、12 株清酒乳杆菌,所有菌可以在4C下生长,但是不能在45C下生长;清酒乳杆菌、弯曲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可以在8%NaCl 中生长,只有清酒乳杆菌可以在10%NaCl 中生长;清酒乳杆菌可以水解精氨酸。 E.Papamanoli 等人从发酵香肠分离出49 株清酒乳杆菌、24株弯曲乳杆菌和7株植物乳杆菌,所有菌都可以在15 C下生长,大部分菌可以在6.5%NaCl、3%的胆汁盐溶液中生长, 所有的清酒乳杆菌、大部分植物乳杆菌和弯曲乳杆菌表现出对单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aureus)有抑制性。 EleftheriosH.Drosinos 等人从希腊一种传统的发酵香肠 中分离出1 株鼠李糖乳杆菌,不具有水解脂肪的能力,但是可以水解肌原纤维和蛋白质的小片断,对单细胞增生性李斯特 菌(L.monocytogenes)有抑制性。 王令建等人从发酵香肠中分离出1 株德氏乳杆菌,能耐受4%和6%NaCl, 具有很好的产酸能力,不具有氨基酸脱羧能力等,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Joo-YeonLee等人从希腊的发酵香肠中分离出10株短乳

卡拉胶在食品中应用

卡拉胶在食品中的应用 ●分散和溶胶的方法 由于卡拉胶能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水合作用,因而当在水溶液中或乳品中添加卡拉胶时,若分散不当会引起结块,降低其水合率,影响黏度的生成或凝胶强度。通常可将重量为胶体5~10倍以上的砂糖、麦芽糊精或盐混合均匀后,加入水中(或其他溶剂中),再逐渐升温至溶胶温度,使卡拉胶分子分散分布,减少水中结块现象。通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高速或高剪切搅拌机将结团部分破碎使水合作用快速完全。 ●作为水性凝胶的应用 由于κ-卡拉胶在k+作用下可形成热可逆凝胶,因而在食品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用法是将τ-卡拉胶与κ-卡拉胶混合,以降低其脆硬性和析水性,提高其弹各种卡拉胶性质的比较溶解性胶凝性性、保水性,接下来是用刺槐豆胶与κ-卡拉胶复配,近年来又以魔芋胶代替刺槐豆胶和τ-卡拉胶,不仅提高了凝胶体的弹性和保水性,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以κ-卡拉胶为主体的凝胶体目前已基本代替了以前用明胶生产的同类产品,其较明胶更为优越的性能表现为:素食者可食(如果冻);凝胶速度快;常温下凝胶性稳定(而明胶则会融化)。 κ-卡拉胶作为水性凝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包括: ●果冻、布丁:卡拉胶稳定剂的用量为0.5%~1%; ●软糖:卡拉胶的用量为1%~1.5%; ●肉制品:如花色肉冻、三明治火腿、鱼冻、熟肉制品、家禽制品;添加量为0.5%~1%; ●宠物制品:添加量为0.5%~1%; ●啤酒、葡萄酒的澄清剂; ●酱类/沙司。 各种卡拉胶性质的比较 溶解性 λ-卡拉胶τ-卡拉胶κ-卡拉胶 80℃热水可溶可溶可溶 20℃冷水可溶可溶于na+盐,对ca在k+、ca+盐 盐形成融变分散条件下微溶胀 80℃热乳可溶可溶可溶 20℃冷乳增稠不溶不溶 冷乳增稠或凝胶增稠或凝胶增稠或凝胶 (加焦磷酸钠) 50%蔗糖溶液可溶不溶不溶 0%盐溶液热溶热溶不溶 有机溶剂不溶不溶不溶 胶凝性 λ-卡拉胶τ-卡拉胶k—卡拉胶离子类型的影响不凝胶ca2+盐作用下凝胶k+盐作用下强凝胶 凝胶结构--弹性硬脆性 剪切可逆性凝胶--是否 脱水收缩(析水性)--无有 滞后作用--5℃-10℃10℃-20℃ 冻融稳定性是是无

魔芋胶的常见问答及功能应用

魔芋胶的常见问答及功能应用 常见问答编辑1、问:请问吃魔芋胶一般喝多久能见效?答:很多淘友喝一个月左右就有明显的效果,瘦了8至15 斤不等,特别是小肚子最为明显,当然也有个体差异。2、问:很多减肥药,有拉肚子、心跳加速等强烈的副作用,这个白魔芋会有副作用吗?答:魔芋胶是一种植物,和大豆玉米一样,属于纯天然食品,无任何副作用,世界公认的最健康、最安全有效的减肥产品,可放心食用。减肥虽急迫,健康更重要,大家切勿滥用减肥药物,您健康的选择应该是白魔芋! 3、问:请问白魔芋一盒一般可以喝多久呢?答:魔芋胶一盒一般可以喝一周,一次只需取一袋,可随时随地加水泡饮,可以早中晚三次,最好在饭前20分钟冲食,它可以补充营养控制食欲。 4、问:请问白魔芋如何冲食?答:魔芋胶冲 食方法比较方便,魔芋胶的每次用量是一小袋,打开单独包装好的真空袋,冲水即可食用,还可以根据您个人口味用纯净水、果汁、蜂蜜水等冲泡食用。5、问:这个产品减小肚 子吗?答:魔芋胶针对瘦小肚子效果也很突出,具有全身减肥的功效,并有自我调节生理的功效,也不会让您全身很瘦,达成一种平衡。功能应用编辑魔芋中不仅含有充足的营养成分还具有保健功能,它的有效成分葡甘露聚糖(KGM)不仅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中,还在农业、医药、其

他工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魔芋的生物学特征魔芋为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ex Decne.)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块茎,其主要成分为魔芋的葡甘露聚糖(KGM)。魔芋属于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是具有球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已有学名的魔芋属种不少于163个。绝大多数魔芋生长于平均温度16℃,海拔800m以上的亚热带山区或丘陵地区。我国已记载的魔芋属种有30种,药食兼用的魔芋有8种,最具有研究开发价值的魔芋品种为花魔芋和白魔芋。魔芋块茎的主要化学成分1 糖类葡甘露聚糖是魔芋块茎特有的主要成分,分子式为(C6H10O5)n,是由d-葡萄糖和d-甘露聚糖按1:1.6摩尔比以β-1,4糖甘键连接的杂多糖,其含量约为44%~64%,另一类是淀粉和其他多糖。2 蛋白质和氨基酸魔芋块茎中的粗蛋白含量为5%~10%,16种氨基酸总量为6.8%~8.0%(有7种必需氨基酸)。花魔芋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6.283%,其中人体必需的为2.634%,白魔芋片含量分别为5.14%和2.137%。3 矿物质魔芋含有多种矿物质,块茎中K、Ca、Mg、Fe、Mn、Cu、Co等含量高,据崔熙等报道,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魔芋中的含量相当多。4 其他成分生物碱含量为1%~2%,有毒,还含较多的草酸钙结晶,故魔芋必须处理后方可食用。另外,魔芋经加工可分离出桦木酸、β-谷甾醇、蜂花烷、木糖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

魔芋怎么加工

魔芋怎么加工 魔芋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吃法有很多种,比如魔芋可以炒菜,可以制作一些小零食,但是现在很多人喜欢吃魔芋的原因,入口特别香脆,有一种QQ弹弹滑滑嫩嫩的感觉,现在很多小孩子都特别爱吃魔芋,所以魔芋的营养价值很高,口感也很好,很受人欢迎。 魔芋的营养价值很高,吃法也是很多的,魔芋可以炒菜,也可以制作一些小零食,现在人都特别喜欢吃魔芋,因为魔芋入口香脆,小孩子都是特别喜欢吃的,但魔芋究竟是怎么样制作的,这个还是要看平时魔芋的加工处理方法,这样做出来的魔芋,营养价值很高,口感也是特别好的。 魔芋怎么做出来的 材料 食材:魔芋豆腐(切片)、辣椒、青蒜苗 调料:豆瓣辣酱、糖、盐、料酒、姜、葱、蒜 做法 1、开火烧水,将魔芋豆腐放入锅中稍微烫一下,捞起来备用。 2、锅内倒入花生油,放入豆瓣辣酱、姜葱蒜炒香。 3、炒香后加入魔芋,放点料酒、糖、盐翻炒。 4、翻炒片刻后加水焖一下,然后放入青蒜苗炒一下即可出锅。 麻辣魔芋 材料

盒装魔芋1盒,辣椒面,花椒1小把,酱油,白糖,青红椒做法 1.魔芋用清水冲洗干净,或者按照包装要求进行焯烫锅中加热少许油,爆香花椒,之后倒入沥干的魔芋,翻炒几下,加入少许盐入味; 2.之后加入一勺量的酱油让魔芋上色和增加香味,加入辣椒面一勺、白糖一小勺,翻炒均匀; 3.倒入青红椒丝,拌匀后加入半小碗水,将火转成大火,收干汤汁后即可。 彩色魔芋炒 材料 各色魔芋适量熟或生五花肉适量洋葱适量青椒适量黄椒适量红萝卜适量蒜片适量生抽适量米酒适量 做法 材料 锅热放少许油爆香蒜片后 放入五花肉爆炒至焦香上色(炒时放入一些些生抽及米酒)肉拨至一边后放入红萝卜及洋葱炒至软化后 加入青椒黄椒及蒟蒻炒匀后加入一些热水翻炒后调味后 即可上桌

发酵肉制品研究现状及展望

发酵肉制品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轻舟,王红育 (海军工程大学天津校区,天津 300450) 摘 要:对发酵肉制品的概念、特点、历史、种类、加工工艺、发酵菌种等进行概述,并从发酵剂优化、工艺改进、安全性研究等方面概括发酵肉制品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我国发酵肉制品的发展进行展望。关键词:发酵肉制品;微生物;现状;展望 Pres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Research on Fermented Meat Products LI Qing-zhou ,WANG Hong-yu (Navy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Tianjin Aera, Tianjin 300450, China) Abstract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history, types,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microbes used of fermented meat product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ermented meat products is summarized in three parts including the optimization of starter culture, the improvement of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the safety issues. Finally, future prospects of research on fermented meat products are also been proposed. Key words :fermented meat products ;microorganisms ;status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S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1)03-0247-05 收稿日期:2010-08-03 作者简介:李轻舟(1975—),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军队食品与营养的研究。E-mail :jiu_h@https://www.360docs.net/doc/1916071836.html, 发酵肉制品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或酶的发酵作用,使原料肉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而形成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以及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1]。其主要特点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保质期长。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发酵,引起肉中蛋白质变性和降解,既改善产品质地,也提高了蛋白质的吸收率;微生物发酵及内源酶共同作用,形成醇类、酸类、杂环化合物、核苷酸等大量芳香类物质,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肉中有益微生物可产生乳酸、菌素等代谢产物,降低肉品pH 值,对致病菌和腐败菌形成竞争性抑制,而发酵的同时还会降低肉品水分含量,这些都将提高产品安全性和延长产品货架期。1发酵肉制品概况 1.1 发酵肉制品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发酵肉制品起源于地中海地区,早在2000多 年前,古罗马人就用碎肉加盐、糖和香辛料等通过自然发酵、成熟和天然干燥制作成美味可口的香肠,产品具有较长的贮藏期[2]。发酵肉制品虽然历史悠久,但其发展缓慢。20世纪70年代前,欧美国家的发酵肉制品生产仍处于经验性、季节性、小规模、长周期、高成本的作坊式发展状态。伴随着肉类消费迅速增长, 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肉类发酵剂[3]及人工控制发酵等现代化生产技术,随着发酵剂的广泛应用和发酵技术的逐步普及,发酵肉制品生产不再受季节约束,并实现了工厂化。经过不断的发展,发酵剂经历了从植物源乳酸菌到内源乳酸菌再到乳酸菌与微球菌等混合菌种发酵剂3个阶段的变化[4],目前欧美等国家的部分发酵肉制品已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但产品仍以低酸度发酵肉制品为主,工艺也多采用自然长周期低温干燥成熟方式,产品数量较少,在肉制品总量中占比较低。我国也是世界上较早采用腌制、干燥与发酵等方法加工贮存肉类的国家。采用低温腌制干燥等方法加工腊肉制品早在周朝即已盛行,但这种腊肉制品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乳酸菌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生成乳酸的变化(或只有极弱的发酵),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发酵肉制品。我国较早的发酵肉制品是以金华火腿为代表的各种火腿和风干香肠,属于低酸发酵肉制品。金华火腿已有800余年生产历史,并于民国初期获得国际巴拿马金奖,由此可见我国低酸发酵肉制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术领先。但与国外相同,我国发酵肉制品加工发展极其缓慢。直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传统的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干肠等低温腌制发酵肉制品的消费、生产和研究才开始快速发展,但目前其

魔芋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魔芋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 应用 魔芋胶又名魔芋粉,是从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又名磨芋或蒟蒻等)的块茎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简称KGM),它是一种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多糖,和绝大多数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食用胶类都有互溶性、协同性或增效性,作为天然、健康、安全的食品原料或配料,已广泛应用于饮料、果冻、冰淇淋、肉制品、面制品等食品中[1],随着人们对安全、卫生、天然、低脂食品的不断需求,魔芋胶因其独特的功能特性,将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空间。 1 魔芋胶的主要成分及结构 魔芋胶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其结构主要由D-甘露糖和D-葡萄糖大约按1.6:1的比例通过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在C-6位置上带有乙酰基支链的多糖物质。一般情况下乙酰基数量为平均每9~19个糖单元就有一个,但这个在葡甘聚糖主链上的乙酰基团,对它的溶解性质有很大的作用。魔芋葡甘聚糖分子质量因魔芋品种、产地、加工方法及原料的贮藏时间不同而变化,一般为20万~200万u[2]。 图1 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结构 2 魔芋胶的功能特性及安全性 2.1 功能特性 魔芋胶是一种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多糖,含有丰富的羟基(-OH),易溶于水,吸水后可膨胀80~100倍,具备非牛顿流体的特征。同时,1%魔芋胶溶胶的粘度高者可达4万mPa·S 以上,是目前所发现植物类水溶性食用胶中粘度最高的一种,与黄原胶、瓜尔胶、刺槐豆胶等添加剂相比,它受食品体系中盐的影响很小,将其用于食品,能改善食品的物理性质、增加食品的粘稠性、赋予食品以柔滑适口感、且具有稳定乳化状态和悬浊状态作用[3]。 魔芋胶具有增稠性、乳化性、粘结性、吸水性等功能特性,把它和卡拉胶的双螺旋缠绕机理用于肉糜制品方面,它的增稠性和吸水性可以防止肉糜制品析水性、析油性,提高肉糜制品的粘结力[4]。将魔芋胶水分散液加热后冷却,可得到具有假塑性流体特性的溶液,溶液的pH值在5.0-7.0之间。在碱性条件下,由于部分乙酸基被除去,溶液可以形成一种热稳定的弹性凝胶,魔芋胶与黄原胶有很好的协同增效功能,复配后的溶液在中性条件下即可形成热可逆凝胶。胶强度随胶浓度和凝胶时间增加而增加,但随金属离子浓度增加而减弱。魔芋胶与卡拉胶协同能有效提高凝胶强度及增加胶弹性,与玉米淀粉反应则能增加粘度[5]。 魔芋胶也是目前发现的最优良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之一,具有减肥、通便、降血脂、降血压等生理功能,对预防和辅助治疗肥胖症、肠道癌、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现代富贵病具有重要作用[6]。 总之,魔芋胶具有保健、增稠性、乳化性、粘结性、吸水性等特点,可利用它的保健功能生产低脂

卡拉胶应用以及生产工艺

卡拉胶应用以及生产工艺 5.0.1果冻 一.果冻的分类 果冻按口感等分类,可以分为 种类复配果冻粉用量口感 冻冻爽(吸吸冻)0.2-0.3%利用卡拉胶用量少的时候凝胶嫩,易碎,易出水,味觉释放快的效果,形成口感,同时能带有若干凝胶块提供少许咬劲 布丁粉0.4-0.6%在果冻中加入蛋、奶、淀粉等,提供糯、碎、腻、细腻等口感。 普通粉0.4-0.6%普通的果冻,口感从脆到稍韧,以水果味居多,包括需要过滤的果冻粉,混浊的果冻粉。 高档果冻粉0.5-0.8%使用效果好于普通粉,一般有添加果肉、高钙,不需要过滤就能达到透明效果,口感从脆到韧都有。 蒟蒻粉0.8-1.2%大量使用胶体,使果冻产生极好的咬劲,有Q的口感 可冲式果冻粉按需要使用90℃的水冲泡的果冻粉,果冻粉内配有香精、色素、糖、酸味剂等,口感一般较弱。 还有一些特殊的果冻,例如,宠物果冻,多层果冻,入口即化的果冻等等。 二.果冻工艺 由于卡拉胶果冻粉的主要成分都是卡拉胶和魔芋胶体系的,因此果冻的生产工艺都相差不大。基本如下: 1. 将果冻粉和砂糖进行预混合。 2. 基本均匀后加入水中,并且加热搅拌至煮沸。 3. 停止加热,保温10分钟。 4. 过滤。 5. 冷却至75-80摄氏度。 6. 加入柠檬酸等。 7. 灌装。 8. 巴氏杀菌,75-85摄氏度20分钟。 9. 冷却后即为成品。 不同种类的果冻需要有所修改,比如吸吸冻,可能需要在第二天摇碎。 三.注意事项 1.由于是卡拉胶-魔芋胶体系,后者的溶解度相对不好,因此要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不够,

魔芋胶溶解不完全,则做出的果冻口感就不对,严重的会造成果冻很嫩不成形;但同时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卡拉胶又偏碱或者加入了柠檬酸钠之类的缓冲剂,魔芋胶就容易发生去乙酰化变性,产生“蛋花汤”的现象,果冻仍可能不成形。因此建议夏天煮沸后不需要保温,冬天煮沸后保温10分钟,春秋季节介于2者之间。 2.加酸,由于卡拉胶不耐酸,加酸温度建议越低越好,一般在70-80℃果冻灌装之前或根据实际工艺条件,不然温度越高卡拉胶越容易被破坏,影响口感,同时建议柠檬酸溶于水后添加,避免造成局部过酸;调节ph一般不低于4,需要更加酸的口感,建议使用其他胶体辅助;同时巴氏杀菌也会影响口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3.过滤指在煮沸后,使用筛网过5.0.2软糖 一.软糖的分类 卡拉胶软糖按口感、外观分类如下: 种类复配软糖粉用量口感,外观 软糖粉0.8-1.2%可以制作透明的和不透明的软糖,口感不粘牙,有弹性,不透明的软糖一般添加淀粉类混浊剂,比如玉米糖。 酸性软糖粉 1.0-1.5%在制作软糖时候加入酸味剂,获得酸甜感的软糖,口感同上,口味较好。 浇注软糖粉利用浇注机,浇注入模,一次成型,这种软糖直接熬制到适合水分,不经过烘干,口感更有嚼劲,并且表面光亮,十分透明。 其他软糖使用的胶体还有明胶,琼脂,果胶,变性淀粉等,口感各不一样,各有特点。 二.软糖工艺 1.软糖操作工艺 A、配方 水 35kg 软糖粉 1.2kg 糖浆 60kg 白糖 40kg B、操作工艺 1.称出1.2kg的软糖粉和适量白砂糖混匀,然后加入35kg的水中进行溶胀,时间约半小时; 2.在夹层锅或熬糖锅中加入60kg糖浆,再加入剩余的白砂糖,加热至90℃左右时,加入已溶胀好的上述软糖粉,继续熬煮至沸,约105℃-107℃时,视糖液的拉丝状态,可停止加热; 3.按需要加入香精、色素,并注入模具; 4.脱模; 5.置于60℃左右的烘房烘36-48小时; 6.成品包装。 2.酸性软糖操作工艺 A、配方 水 35kg

魔芋加工方法

魔芋的加工方法 1.1 魔芋的干法加工方法(孙远明,1993,1994;黄中伟,1997;刘佩瑛,2004;郭芬,2005) 先把魔芋加工成芋片,再将干芋片研磨分离出魔芋精粉,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分检→浸泡、清洗→去皮、根、芽→切片→定色→干燥→清选分级→粉碎研磨→分离→筛分→精粉→检验分级→包装入库。 原料分检:在加工前必须对原料进行人工分检,挑选个体重量在1.0Kg一1.5Kg的魔芋为宜,原料个体过小精粉成熟度不够、颗粒小、粘度低;过大则水分含量较高,增加烘干机的能耗,还会影响精粉的出品率。同时,把腐烂、霉变的魔芋去除。 去皮:魔芋在清洗、去皮前要进行浸泡,使其边缘、芽眼和沟槽内的硬泥松软溶脱、皮层脆润,以便清洗、去皮。常用的清洗去皮方法有手工去皮和机械去皮两种方法。①手工去皮,用竹制刮刀或不锈钢制作的刮刀清除芋芽和凹槽处的皮,或采用尼龙毛刷、边刷边清洗将鲜魔芋表面的泥沙和皮刷洗干净。②机械去皮,利用机器中安装的毛刷转动,在被清洗的芋球间相对滑动,达到鲜芋的清洗去皮目的。机械去皮的特点是效率高、成本低,去皮率、清洁率一般都在85 %一90%。采用机械去皮难以将魔芋表面凹眼处的皮去净,故在机械去皮后应采用人工进行清理,把未去掉的皮刮去。去皮也可采用化学去皮法。化学去皮是将清洗后的魔芋块茎放人温度60℃—95℃,浓度为5%一15%的氢氧化钠溶液(含0.5%的葡甘露聚糖溶剂)中浸泡,5min—15min,然后取出,用水冲洗,外表皮即全部除去。 切片:去皮后的魔芋经切片机切成所需的片、条状,以便烘干。切片机采用往复切片机,该机可实现连续自动给料、芋片尺寸均匀,对大小不同的魔芋适应性强,易与烘干机配套。还可采用离心旋转切片式切片机,该类机型需人工喂料,碎料多,易产生粘料和堵料现象,条件差的还可人工切片。 定色:由于魔芋去皮切片后如不立即加工,会产生严重的氧化褐变。所以,魔芋在切片后干燥前须进行定色抗氧化处理,对活性酶进行钝化,以利护色,保证产品质量。实际生产中,常采用二氧化硫熏蒸控制褐变。 干燥:魔芋片的干燥曲线复杂,干燥过程需经过高、中、低温三区段进行干燥,成品含水率13% 。该成套设备采用网带式干燥机进行烘干,该机具有产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优质品率可达90% 以上,工艺适应性强等特点,但结构复杂,投资大,适应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采用,小规模及土法上马的还可采用烘房、烘厢及逐道式烘干。 清选分级:为保证魔芋精粉的质量,从烘干机出来的干芋片须分检出叠片、褐变 片和去皮未净的不合格片,并进行分级。 粉碎研磨:把干芋片送入精粉机,芋片经过粉碎研磨,使精粉粒子表面的淀粉、纤维素等杂质被剥离、粉碎、精粉颗粒不易被破碎而被保留下。加工设备主要采用粉碎研磨式精粉机,该机生产的魔芋精粉质量较好。此外,还有近几年开发研制的新机型气流粉碎式精粉机和进口产品组合式精粉机,前者性能尚不太稳定,后者为国外90 年代产品,生产出的成品质量高,但价格昂贵。 分离:经粉碎研磨后的混合粉料,通过气流输送并分级把极细的淀粉、纤维等杂质分离出来,最后保留下来的就是粗制精粉。 筛分:用振动筛将粗制精粉筛分,去除少量外形较大的块茎、表皮碎片及不符合要求的大粒精粉颗粒和少量的精粉粉末。 1.2 魔芋的湿法加工方法(费尔能,2000;刘佩瑛,2004;郭芬,2005;吴伦,2011) 先把魔芋加工成芋片,再将干芋片研磨分离出魔芋精粉,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分检→浸泡、清洗→去皮、根、芽→切分→护色→粉碎→脱溶剂除杂→研磨→脱溶剂除杂→洗涤→干燥→筛分→精粉→检验分级→包装入库。

魔芋复合型面条的配方及其加工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魔芋复合型面条的配方及其加工方法。其由以下重量原料的组分组成:小麦粉、糯米粉、荞面粉、魔芋粉、荷叶粉、牡丹花粉、薄荷、盐和食用碱;按照各组分计100份的重量配比是,小麦粉50~70份、糯米粉5~10份、荞面粉5~10份、魔芋粉10~15份、荷叶粉2~4份、牡丹花粉2~4份、薄荷1~2份、盐1~2份和食用碱0.1~0.3份。在小麦粉中加入糯米粉、荞面粉和魔芋粉,其中荞麦粉和魔芋粉均属于粗纤维食品,便于人们肠道蠕动且热量较低,其中还加入糯米粉主要是增加面团的粘性,确保面团抱紧不会散掉。然后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荷叶粉、牡丹花粉和薄荷不仅可以增加面条的香味,还利用人体消化,非常适合女性食用。 技术要求 1.魔芋复合型面条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原料的组分组成:小麦粉、糯米粉、荞面粉、魔芋粉、荷叶粉、牡丹花粉、薄荷、盐和食用碱;按照各组分计100份的重量配比是,小麦粉50~70份、糯米粉5~10份、荞面粉5~10份、魔芋粉10~15份、荷叶粉2~4份、牡丹花粉2~4份、薄荷1~2份、盐1~2份和食用碱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复合型面条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各组分计100份的重量配比是,小麦粉60份、糯米粉8份、荞面粉8份、魔芋粉13份、荷叶粉3份、牡丹花粉3份、薄荷1.5份、盐1.5份和食用碱0.2份。 3.魔芋复合型面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小麦粉、糯米粉、荞面粉和魔芋粉按照比例进行混合;第二步,将混合后的粉末放置在温度为60~70℃的蒸格中8~12min;第三步,将蒸后的粉末拿出放凉,将盐和食用碱与水混合后与 粉末搅拌均匀,进行和面;第四步,熟化面团,熟化时间为8~12min,放凉后再次进行 熟化;第五步,压制成型,将熟化后的面条在压制机上进行压制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魔芋复合型面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将混合后的粉末放置在温度为65℃的蒸格中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魔芋复合型面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步中,熟化时间为10min。

魔芋胶的理化性1

魔芋胶的理化性、功能性、流变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 Beverage & Fast Frozen Food Industry, 编辑部邮箱 2002年04期 [给本刊投稿] 【作者】杨湘庆;沈悦玉; 【Author】YANG Xiang-qing, SHEN Yue-yu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Tianjin 300122,China) 【机构】天津商学院食品系;天津商学院食品系天津300122;天津300122; 【摘要】简要介绍了魔芋、魔芋精粉、魔芋胶的理化性、功能性、流变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更多还原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Amorphophallus konjac,Konjac powder,Glucomannan as well a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special functions,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Glucomanna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food industries. 更多还原 【关键词】魔芋精粉;魔芋胶;流变性;协同增稠现象;生物碱;缩聚反应; 【Key words】Konjac powde;Glucomannan;rheologic properties;synergism;akaloid;condensed polymerization; 魔芋胶的特征和魔芋凝胶食品 食品科学, FOOD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1995年06期 [给本刊投稿] 【作者】沈悦玉;杨湘庆; 【机构】天津商学院食品工程系;

大豆蛋白肉制品中的使用方法

大豆蛋白的使用方法 分离蛋白在各种组合使用方法中,已被大多数厂家广泛接受,尤其是斩拌机法最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其功能多,且制造过程较具伸缩性。 1 复水法:先将大豆分离蛋白同4~5倍的冰水放入斩拌机内用高速斩拌1~2min,然后,再加入瘦肉、冰水、多聚磷酸盐和食盐,以高速斩拌2min,以抽取盐溶性肉蛋白,此时温度刚好控制在2~4℃ ,因为在此温度下是盐溶性蛋白抽取之最适当温度,盐溶性蛋白抽取后,再加入肥膘和冰水,继续斩拌2min,此时温度应在6~8℃ 左右,这是最普遍的方法。 2)凝胶法:先将大豆分离蛋白用4倍水,用斩拌机高速乳化后待用,再视其需要量和瘦肉一同加入斩拌,其他步骤和上述附水法相同,另外凝胶法可储藏在冷藏库备用,虽然分离蛋白在冷藏室可存放2~3d,但是,容易产生酸败和容易滋长细菌,建议尽快用完。 3)乳化油法:利用分离蛋白生产乳化油之原料,可以利用鸡皮、肥膘、牛油、大豆油和猪皮等作原料。制造乳化油之方法,最主要是用斩拌机将分离蛋白附水后再加入油,继续斩拌成乳化油后再备用。在乳化产品生产过程中,乳化油在盐溶性肉蛋白被抽取后加入,较凝胶法复杂些,但是乳化油加工及添加适当,不仅可以降低产品成本,还可增加产品香度和柔韧性。 4)干加法:此法使用方法简单,先将分离蛋白加入瘦肉里,稍做斩拌,再加4倍水,斩拌1~2min 再加入多聚磷酸盐、冰水和食盐,继续斩拌2min,其步骤与上相同。但也有直接将分离蛋白与淀粉等干物质最后加入斩拌的方法。此法固然便捷,但因大豆分离蛋白未能完全附水,功能也未能完全发挥,所做产品在配方相同条件下会较软,吸水性和保油性都会较差,因此不建议采用此法。又例如:将分离大豆蛋白和瘦肉一起加,但没有附水,此效果既不能将大豆分离蛋白有适当附水,又影响盐溶性蛋白的抽取,所制造产品会更软。因此,附水和添加步骤也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由于分离蛋白本身性能的影响,遇盐会发生一定的可逆反应,减弱其乳化特性、保油性、持水性的性能。故不论使用何种方法来生产乳化肉制品,要使大豆分离蛋白能发挥最大的功能性,必须将大豆分离蛋白完全附水。

魔芋粉丝及其生产方法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魔芋淀粉、豌豆淀粉、鸡蛋钙以不同比率混合生产制成魔芋粉丝及其生产方法,由于魔芋淀粉具有特殊的性质,强大的吸水膨胀性,遇水快速凝团性,因而,通过间接的方法使水与魔芋淀粉混合,也就是用水份含量不同的豌豆淀粉作为添加物,得到能漏出粉并且粉丝不断的魔芋粉丝,该发明由于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倍受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患者等人们的喜爱。

1、一种魔芋粉丝,其特征在于该魔芋粉丝的原料按干重重量配比为:魔芋淀粉30—35%,豌豆淀粉60—65%,鸡蛋钙3—5%。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粉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骤: (1)原料按上述比例称好放到不锈钢搅拌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 (2)原料搅拌好后,开机预热3—5分钟,开始用次料对机器进行清除杂质,当看到机器出来的淀粉团基本无杂质时,开始用生产用料投入,并将瓢底装上。 (3)粉丝从瓢底挤出时立即开启鼓风机,并将粉丝均匀牵引。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长度进行拉断,拉断时动作要迅速,并立即将拉断后挤出的粉丝进行牵引。 (4)将拉断后的粉丝放在已铺好干净塑料纸的不锈钢桌面上均匀排列好并将牵引时手握过的粉头,用不锈钢刀切下,切成小块重新投放到机器中,每放满一层就用干净的编织布覆盖好。 (5)生产结束后,要对已生产的粉丝用干净的塑料纸将四周封闭严实,在密封8—9个小时后可将覆盖物去掉,然后将粉丝放在不锈钢容器中用水中泡洗。 (6)洗好后粉丝捞出以80℃—90℃进行烘干或拿到晒厂晒干。

魔芋粉丝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性食品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魔芋粉丝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是一种根茎植物,又叫葡苷聚糖。魔芋的食用价值是它受到人们普遍欢迎,魔芋的主要成份是葡甘露聚糖,它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1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更具有低蛋白质、低脂肪高纤维、吸水性强、膨胀率高等特性,药用功效;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减肥、美容、保健、通便及等多种疗效。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粉丝厂生产魔芋粉丝,因为魔芋淀粉中含有大量的葡甘露聚糖(GM)具有强大的膨胀性,吸水的比率约为1:60,遇水很快凝结成团,而当水直接与淀粉混合好后用漏粉设备进行漏粉,就会发生漏不出粉丝,或者漏出的粉丝发生断裂无法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够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减肥、美容、保健,并且能够漏出粉、粉丝不断裂的魔芋粉丝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魔芋粉丝,其特征在于该魔芋粉丝的原料按重量配比为:魔芋淀粉30—35%,豌豆淀粉60—65%,鸡蛋钙3—5%。 生产该魔芋粉丝的方法为: (1)将原料按上述比例称好放到不锈钢搅拌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 (2)原料搅拌好后,开机预热3—5分钟,开始用次料对机器进行清除杂质,当看到机器出来的淀粉团基本无杂质时,开始用生产用料投入,并将瓢底装上。 (3)粉丝从瓢底挤出时立即开启鼓风机,并将粉丝均匀牵引。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长度进行拉断,拉断时动作要迅速,并立即将拉断后挤出的粉丝进行牵引。 (4)拉断后的粉丝放在已铺好干净塑料纸的不锈钢桌面上均匀排列好并将牵引时手握过的粉头,用不锈钢刀切下,切成小块重新投放到机器中,每放满一层就用干净的编织布覆盖好。 (5)生产结束后,要对已生产的粉丝用干净的塑料纸将四周封闭严实,在密

魔芋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魔芋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魔芋的有效成分为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简称为KGM)。葡甘聚糖是一种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多糖。它是由D,葡萄糖和D,甘露糖按1:1.6的分子比例,以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在某些糖残基C-3位上存在由β-(1-3)糖苷键组成的支链,主链上每3280个糖残基处有一个支链,每条支链有几个至几十个糖残基,大约每19个糖残基上有一个以酯键结合的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的分子量为200000-2000000。工业生产的商品粘度可达20000mpa?S(毫帕斯卡秒),是目前所发现植物类水溶性食用胶中粘度最高的一种。魔芋葡甘聚糖确切的分子结构,至今尚无统一的完善定论。 由以下魔芋葡甘聚糖的独特组份和分子结构就可以看出,它的理化性质:流变性、增稠性、增效性、胶凝性、粘结性、吸水性、成膜性、衍生性的实质内函,这是魔芋葡甘聚糖在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工业中应用的硬件。 葡甘聚糖的流变性 葡甘聚糖容易分散于水,不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其水溶胶为非牛顿型流体,即有剪切变稀的性质,魔芋葡甘聚糖水溶胶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稠度系数值和流动指数值是评价魔芋葡甘聚糖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稠度系数值越大,流动指数值越小,其质量越好。 魔芋葡甘聚糖的稳定性 魔芋葡甘聚糖的粘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但温度下降时,粘度可以又上升,但无论怎么上升也上升不到原来粘度的水平。魔芋葡甘聚糖不能长时间耐80?以上高温,如魔芋葡甘聚糖在121?温度下经30分钟粘度将下降50%。 PH值对魔芋葡

甘聚糖的粘度有下降的影响,但当PH 3—9之间还是比较稳定的。魔芋葡甘聚糖纯度越高,其溶胶稳定性越强。 魔芋葡甘聚糖的增稠性 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十分优良的增稠剂,这是由魔芋葡甘聚糖分子质量大,水合能力强,不带电荷等特性所决定的,它属于非离子型,受盐的影响很小。魔芋葡甘聚糖与XG和淀粉有协同增稠作用; 在1%的黄原胶溶液中加入0.02—0.03%的魔芋胶,粘度可增加2—3倍。当增稠剂总量为5%时,4.5%玉米变性淀粉加入 0.5%魔芋胶糊化后的粘度,比5%变性淀粉的粘度高出4.6—8.6倍。 魔芋胶的吸水性 这是由魔芋胶纯度决定的,纯度越高吸水性越强,一般吸水性都在80—110倍。魔芋胶的凝胶性 热稳定性凝胶:魔芋胶溶液与碱凝胶后形成的凝胶遇到再高的温度如100?,150?,200?时都不能恢复原来的溶液状态,称热不可逆凝胶。但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形成必需在碱性条件下,碱的种类对魔芋胶的凝胶强度影响不完全相同,凝胶强度与体系中PH相关的规律也不强,不同碱、碱性盐类,PH值对魔芋胶凝胶强度的影响如下表: 魔芋葡甘聚糖凝胶存在有脱水收缩现象,要想减少脱水可采用以下措施:魔芋胶浓度升高2-4%,含水量相对减少,脱水量相对减少10-15%。魔芋胶凝胶形成的PH值由10增加到12时,脱水量由17%减少到8%。魔芋胶凝胶成形温度,由40?升高到90?时,脱水量可由17%减少到8%。魔芋胶贮存温度由3?升高到40?时,温度越高脱水量越大。热可逆凝胶:魔芋胶溶液遇到黄原胶、卡拉胶、洁冷胶等,存在协同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凝胶,但当温度再度升高,此凝胶可以再度融化,如此反复的过程称为热可逆现象。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的协同凝胶:几乎在任何PH值条件下均可形成热可逆凝胶,在魔芋胶1%总浓度情况下,表现粘度随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