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俄罗斯感言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感言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感言

在观看《大国崛起》的记录片之后,俄罗斯的崛起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大国在历史上教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均具有一定高度与强度,并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而我认为在这些主导因素中,文化与教育尤为重要。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

俄罗斯之所以要攻打土耳其国家,就是希望扫除与西欧国家先进文化接轨的障碍。

就在此次战役中,俄罗斯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然而事与愿违,不得不在兵力极少的土耳其国家面前俯首称臣。虽然战败,但是俄罗斯善于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改善国策,尤其对教育领域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六年后,俄罗斯再次挥师攻打该国,很快就把这个国家占领,达到了其直接与西方交流目的。勾践卧薪尝胆尚需十年,然而俄罗斯只用了六年便可转败为胜,其中的缘由我们不得不去深思。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了重大的意义。

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俄罗斯崛起的历程,俄国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的话:

“俄国的历史纪实一部不同于西欧国家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同于东方国家的历史。它是一部在东西方之间探寻,徘徊以及东西文化在俄国斗争融合的历史。”给了我们指出了一条思想可以溯回的路。

当时的俄罗斯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有长足发展但与西方相比差距仍然极大,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的状态。

而中国此时也正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沦为殖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自享天朝上国的美梦,夜郎自大,而忘忽世界其他国家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然而在经历了第一二次工业大革命之后,西方许多国家却逐渐崛起。

从地理因素方面看,俄国虽然为内陆国家,但却身处欧洲中部,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带上,这为西欧先进文明的传入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上弗拉基米尔

大公、彼得一世以及后继者一直在为“出海口而战”,最终使俄国成为濒海的国家,使俄国有了眺望西方的窗口,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传播。

从西方文化的借鉴和传播者方面分析,俄国统治阶级和革命者在内心深处都存有对西方文化的原始认同感。俄国的统治阶级的很多人从小就接受过西方文明的熏陶,在心理上大都依属西方文化,当俄罗斯国家出现危机或他们个人的统治出现危机时,他们便自然地到西方文化中去寻找出路。弗拉基米尔大公引进基督教,在精神上统一俄罗斯;彼得一世学习西方,推行改革;叶卡特琳娜二世接受启蒙思想,倡导开明专制;亚历山大一世标榜民主,自称为“自由主义者”,都是巧妙地把西方思想、文化变成适应俄国专制统治的理论工具。但也在客观上,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俄国的传播。俄罗斯的先进知识分子多接受过正统的西方教育,很多人又都曾长期旅居欧洲,亲身体验了西方文明和民主的气氛,他们怀着对专制制度的无比憎恨,对自由生活的极度渴望,把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作为启迪民智和反对专制制度及农奴制的有力武器。他们是俄罗斯新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俄国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

从俄罗斯文化形成的特点和结构方面看,俄罗斯文化易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俄罗斯文化本身是在融合多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是东、西方文化的汇合体,结构多元并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而西方文化又曾经是俄罗斯文化的母体之一,因此后者自然对前者拥有内在的亲合力。西方文化在俄国的传播,实际上也是西方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两种文化形态的冲突及融合过程。俄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从事另一项伟大的历史性事业,即改造旧文化,建构新文化。在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西方先进文化对俄罗斯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方文化是俄国现代化发展的制动器和催化剂。因为传统文化在成为历史发展的阻碍时便表现出一种巨大的惰力,人们的思想要想从已成定势的旧体制中挣脱出来,即需要来自主体内部的自省自识,更需要来自外界客观的冲击和震荡,西方先进文化在俄国历史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起到的正是这一作用。

xx指出:

“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闻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学习和实验,经过

了失望,进行了验证,参照欧洲经验,真是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

我们中国虽然没有抓住时代所赋予的机遇,但是在新时代深受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华民族在依旧中庸的观念慢慢吸融西学,在时代提出新的挑战时,积极应对,也开始走教育强国的道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崛起已启程。

大国崛起解说词俄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俄国 【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简评《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大国崛起》作为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重拳出击的一部12集电 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 规律。此片一出,誉之者有之,毁之者亦有之,孰是孰非,我们暂 且搁置一边,专门在解说词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央视为本片的制作可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光请近百位中外著名 学者领袖参与节目的录制,用3d还原了好多遗址,更夺人眼球的是 撰稿的高超功力。本片的解说词通篇在向观众传达一种思想,那就 是以人为本。以第四集的《工业先声》为例,解说词透着一股人情味,这与我国传统的纪录片的那种 政治教育风格不同。以往单方面的强调政治意义,一味地说教,不 厌其烦地高唱社会主义,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实在有点审美疲劳。显然,编导在策划这部片子时就为全片定下了基调,而撰稿在编写时 很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这样做出来的片子才不至 于千篇一律,苍白无力。 通览全集可以看出,这一集讲的是英国通过工业革命与市场经济的 发展而逐步强大,从而达到了其“日不落”的盛况。本来这是一个很 大很宽泛的主题,但是解说词把重点落实到了人身上,三位为英国 崛起作出突出贡献的或者说是十分典型的伟人身上——牛顿、瓦特、亚当.斯密。每个人代表着不同的时代,每个人有代表着不同的领域,如此典型,可谓精挑细选。 除了转场的亮点外,解说词很好地补充了画面的不足,弥补了电视 画面的一些天生缺点,比如对背景的介绍,内容的概括等方面。例 如第6分钟评价1763赢得英法七年战争的影响:从战争结束起,英 国较其周围国家重要还是不重要,已无关紧要。因为英国已不再仅 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在细节方面,有8分43秒:纺织厂无一例外的选址 在河边,揭示当时工厂的局限性,从而引出下问题;第23分50秒:出殡的那天??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很简 明得凸显出牛顿在当时的英国受尊崇的程度。在写到英国市场经济 是用的是第33分50秒的一个小细节:拿破仑更不愿承认,即便是

大国崛起第三集观后感走向现代

《大国崛起》第三集观后感 看了关于英国的故事后,我们不难发现,近代英国的兴起始于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这位女王的远见卓识和开明宽容在英国的崛起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位女王统治英国的职业生涯中,非常善于协调不同势力之间的关系,从不滥用自己的权利与威望。并且,她一生节俭,绝不轻易发起战争。 正如片中所说,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机遇都是有限的。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没有错过时机。她严守《大宪章》,不跨越王权,不随意加税,给人民以宽松的环境发展经济;她有着长远的目光,鼓励发展航海业,是英国最终取代西班牙、荷兰成为海上霸主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她的宽容,才造就了莎士比亚这位文坛巨匠和无数优秀的戏剧作品;她为了维持权利的平衡和英国的独立,终身未嫁;当王权与议会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总是会根据情况做出必要的让步。在她一生中,王权的扩张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和秩序给英国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令人敬佩的是,伊丽莎白非常善于管理自己以及国家发展的目标,并且强有力地去执行。为此,她鼓励私掠船、海盗,像雷利和德雷克以及其他的人去扩大英国贸易,开拓殖民地,如弗吉尼亚,甚至袭击西班牙的贸易。更令人敬佩的是,这个女王为了国家的强大,终生未嫁。 虽然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叫道“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伊丽莎白女王依旧可以很平静的坐在剧场欣赏戏剧。这种极大地襟怀鼓励了英国国内人文思想的发展,给新事物新思想的发现发展开辟了很好的舞台。 本集中英国的崛起刚刚步入正轨,虽然距离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

时间过去很久,但她的影响,仍在继续。 英国:全球第一个走进现代化的国家 真正击败西班牙荷兰,席卷天下的第一个全球霸主 在葡萄牙从15世纪后半期开始走向冒险、殖民扩张的崛起开始,巨大的财富流入让邻居西班牙羡慕不已,西班牙以后发制人的优势,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整个美洲大陆,其情形犹如后来的美国,将美洲大陆变为自己的“后院”,西班牙与葡萄牙在形式上瓜分了整个世界。 因为两国没有采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制度建设,17世纪其全球支配权让给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荷兰。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利用其无与伦比的融资模式、物流运输和营销模式,称霸国际贸易舞台,同时其触角也伴随着从我国台湾岛、新西兰到巴西的殖民掠夺,因为荷兰是小国,在强大的英国打击下(英荷三次战争)丧失了自己长达一个世纪的霸权。 第四个崛起的大国为英国,从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开始羡慕葡萄牙与西班牙的财富,英国偷偷的用一种做贼式的手段(由女皇支持的英国海盗)向西班牙发起了挑战。西班牙为了维护自己的全球霸主的地位与巨大的商业利益和财富,于1588年派出了强大的“无敌舰队”,向英国发起进攻,结果反而让小而弱的英国打败了。西班牙与其兄长葡萄牙一样,从此逐渐退出了世界历史舞台,直到今日也是一个欧洲二流的国家,尽管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西班牙帝国的梦想”。 英国在击败西班牙之后,在整个17世纪,当中国处于明亡清兴的百年巨变中,英国同样也经历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的阵痛,直到1688年,近一个世纪英国国王与英国议会最终达成了协议,英国从政体上变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在那一年,大清帝国的康熙大帝击败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扩张领土的野心。 英国一直以海上强国为追求目标,确立了“称霸海洋”的制海权战略,最终垄断了世界贸易,建立了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而在当时,法国还在君主制的“欧陆强国”的意识里徘徊,德国与意大利还在四分五裂,俄罗斯为建立统一的国家依然南征北战,美洲还在欧洲殖民者的占领下沉睡,日本处在幕府统治的黑暗中,中国在“康乾盛世”的传统中重复着改朝换代的历史,印度则处于西方殖民占领与四分五裂的双重苦难中。 历史将大国崛起的机会给了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不辱使命,在18、19两个世纪,在工业革命(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殖民地占领与掠夺,在军事实力特别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发展中,在经济体系,特别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走上了“巅峰”,成为第四个崛起的“日不落帝国”。 英国,一个称霸世界两个世纪的大国。

《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观后感 苏联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举世瞩目的大事。作为一次新的伟大实践,它的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因为,对历史的判断,必须用大尺度来衡量,社会变革的完成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教训,才能走上成功。今天,俄罗斯已经走在了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苏联的富强之路,主要集中在列宁和斯大林两个人身上。在该片中有这样的描述: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在历史上,政治家的个性气质曾决定性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国和当时欧洲强国的距离;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独立思考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列宁对革命的执著,使这片土地勇敢地承担起为人类开拓新航道的历史重任;斯大林对工业化速度的执著,把这个民族从法西斯手中挽救出来一跃成为世界大强。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闯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镌刻着“苏联”的字样。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从太空俯瞰地球,是人类文明的高度,也是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任时光流逝,这一高度将永载史册。而能否超越这一高度,将取决于俄罗斯一代代领航者的视野是否足够高远。 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的苏维埃政府,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除此之外,他的新经济政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春,苏俄发生了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在这种背景下,1921年3月,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并且首先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变余粮无偿征集为市场买卖,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商业领域,苏维埃政权宣布恢复国内自由贸易,重新建立银行系统。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涉及商业、减税、允许小型企业存在,这一切都是为了使经济复活。我们今天看来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想要革命就要先学会生存,要生存就要吃饱,要吃饱就要发展好经济,要发展经济就要建立合适的经济政策。可是在当时,革命的指导思想来自马克思,而马克思认为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所以当列宁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时,要具备多大的勇气的决心。事实证明列宁是对的,新经济政策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斯大林也为苏联的经济复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出了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国家,计划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斯大林接着列宁开创的道路,大刀阔斧地加快国家工业化进程。他对国家发展所进行的计划是惊人的,《斯大林传》作者尤里?茹可夫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整个的制定过程将近五年,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人们想把所有的各个方面都写进去,这样写的量就非常大,最后又想方设法减少它的内容,然后又增加了内容,最后的结果是通过了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容量,足足有三本这么厚的书。”事实证明,斯大林的这种详细计划为苏联空前的高效发展提供了保证。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恰恰相反,处于完全自由竞争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饱受经济危机的煎熬。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成功运用计划发展经济的例子,由此可见计划经济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正确的选择。不过这个时候要特别小心了,任何事物都该恪守其中庸之道,物及必反,计划同样如此,小至个人,大家都很清楚,

大国崛起观后感七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一 因为不常看电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在央视2套播出结束当日,我才知道有这么个系列片。在网络几个褒义词的鼓励下,我到央视网站上去看这个片子。当天就看了两集——西班牙葡萄牙强国史、荷兰强国史。而后几天,陆续在央视重播中看了德国、日本强国史。 对这一系列片子:感触颇深。作为一个曾经强大过的封建帝国,在150年前还轻视西方列强并将其称为“蛮夷”的“大国”,作为一个常常将5000年历史、地大物博挂在嘴边的“自恋者”,这次终于没有将自己放在一个“世界大国”的地位。而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称为“九个世界性大国”,摈弃了自大的心理,实在难能可贵,值得称道。 倾3年之力、集百余位专家智慧的这部纪录片,将大国崛起之路,在这个时候展现在我们所有中国人面前,不能不引起这个国家的公民的思考。我们国家的这个时刻,正是中国走在崛起之路初级阶段的关键时刻,正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越来越强大的路上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强大之路上寻找属于自己方向而又找不到坐标的时刻-----我想,凡是看过这个系列片子的人大抵都会地头思索:中国的强国路在何方,中国的强国梦是否能实现。思索中,满怀激情,然而,不能怀疑的是,我们仍然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

显然,这个片子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展示9个强国的历史,而在于反思这9世界大国如何崛起并且衰败,在于指导中国将如何走向持续的强大而立于不败之地,在于引导更多的人思考面对机遇中国该如何探索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现在,传统媒体、网络、各种公众场合都不约而同地在谈论这件事情,这个片子引起这样的关注,说明它已经成功。它的眼光、气魄、密集而又精华的知识、即使而又尖锐的问题的确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 然而,除了讨论国家,讨论崛起之外,我也会想到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就是说,一个世界国家的崛起和它的国民的幸福程度是成正比的么?答案显然不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级的大国时,它的国民并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可能它内心存在强国的自豪,但是他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着眼于实事。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社会也同样出现了混乱,大久保利通政府将很多国家财产几乎零价送给财阀,导致了社会的巨大的不公平,并造成国家裂痕的产生,大久保利通最终死于非命。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德国,当德意志帝国不断强大的时候,他们将更多的财产使用在军事上;二战之时,希特勒可以说是为了德国的更加强大,但是他带给德国的灾难同样是令人惊心动魄的。 而当一个国家并不是世界级大国的时候,也许也并不追求世界大国的时候,它的国民也许是最为幸福的。英格兰莱斯特大学心理学家怀特根据178个国家的数据和100项研究成果,撰写了一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报告说,丹麦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强的国家,排在丹麦之后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作文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作文《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是XX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该电视片在XX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45分钟。本片播出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册同名系列图书,内容有了大规模扩充,并于XX 年5月1日黄金时间20:55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再次播出。 近段时间,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历史,原来是这么充满趣味!这么深奥奇妙!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俄罗斯(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故事。它们的强盛都离不开那些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人物和领导人。从哥伦布、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瓦特、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卢梭到伊沙贝尔女王、拿破仑、戴高

乐、郫斯麦、彼得大帝、华盛顿。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真正的治国之道从是这里产生的。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一千年以前的中国》,这里面谈到了中国唐宋的强盛时期,它是这样描述的: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一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很多的福利设施;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俄国史复习专题

俄国史复习专题 主备:李剑审核:邢芳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是俄国的历史进程。俄国的历史是大国崛起的历史,也是近年中考热点。 视角一、【知识梳理】 一、名称的演变 沙俄苏俄苏联Array 1547年 1917年 1922年 1991年 二、俄国史 1、沙俄时期(1547--1917年)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性质、内容、作用。 (2)俄国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 2、苏俄时期(1917—1922年) (1)“一战”期间的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它是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 意义: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3、苏联时期(1922—1991年) (1)1922年,苏联成立(列宁)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二战”: 1942年签署了的《联合国家宣言》,与中美英等国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柏林战役、雅尔塔会议(初步奠定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4)美苏冷战:“二战”后,形成美苏争霸两极格局,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本国带来沉重负担。 (5)社会主义改革: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 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结果:改革没有成功。 (6)苏联解体:1991年,,美苏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 4、俄罗斯时期 “一超多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 5、俄国典型事例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标志着十月革命开始。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1921年开始,列宁领导实行新经济政策。 (4)1928年---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上一流工业强国。 (5)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在“二战”中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6)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政治格局结束,冷战结束。 三、中俄(中苏)关系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感言

在观看《大国崛起》的记录片之后,俄罗斯的崛起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大国在历史上教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均具有一定高度与强度,并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而我认为在这些主导因素中,文化与教育尤为重要。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 俄罗斯之所以要攻打土耳其国家,就是希望扫除与西欧国家先进文化接轨的障碍。 就在此次战役中,俄罗斯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然而事与愿违,不得不在兵力极少的土耳其国家面前俯首称臣。虽然战败,但是俄罗斯善于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改善国策,尤其对教育领域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六年后,俄罗斯再次挥师攻打该国,很快就把这个国家占领,达到了其直接与西方交流目的。勾践卧薪尝胆尚需十年,然而俄罗斯只用了六年便可转败为胜,其中的缘由我们不得不去深思。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了重大的意义。 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俄罗斯崛起的历程,俄国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的话: “俄国的历史纪实一部不同于西欧国家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同于东方国家的历史。它是一部在东西方之间探寻,徘徊以及东西文化在俄国斗争融合的历史。”给了我们指出了一条思想可以溯回的路。 当时的俄罗斯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有长足发展但与西方相比差距仍然极大,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的状态。 而中国此时也正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沦为殖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自享天朝上国的美梦,夜郎自大,而忘忽世界其他国家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然而在经历了第一二次工业大革命之后,西方许多国家却逐渐崛起。 从地理因素方面看,俄国虽然为内陆国家,但却身处欧洲中部,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带上,这为西欧先进文明的传入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上弗拉基米尔

大国崛起之苏联观后感

苏联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 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期的地区,也会根据其具体的实际情况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和发展颇具有代表性。 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沙俄在十月革命中遭受到了农民的起义,转变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当时的苏联是一个不被别国认同的一个领土大,力量小的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初期,国家让农民无偿地供给粮食,所以农民非常不满。在探索从未有人实践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列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把自由市场经济开放后,在“社会主义”上面,再加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苏联的国家经济完全搞上去了。这个国家也渐渐得到了部分国家的认同。 列宁去世后,在面临封锁和战争威胁的国际环境下,斯大林决定加快工业化进程,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令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的欧美各国惊叹不已。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首先在苏联这块富饶的国土上建立了汽车工厂,并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T型车”。在一战后不久,这种车的产量就上了万。工业化成就的光芒掩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在苏联的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事业,而很快到来的二战检验了这一工业化成果。 二战期间,苏联一开始就因德国的袭击而损失了几百万的兵力。但苏联的工业发展是不可小看的,苏联每天制造的武器、飞机、坦克,都比德军的日产量多一倍。苏联在这些压倒性的因素上,德军不得不

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和大国崛起

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和大国崛起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但因各国实际情况和环境的不同, 各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道路也就明显不同。主要有四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第二种途径: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第三种途径: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第四种途径:通过王朝统一战争,逐步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美国 一、美国的建立——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评价:①民主性——确立了联邦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原则。②局限性——存在种族歧视,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保留了奴隶制度; 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1789年组成,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二、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美国内战 1、评价“西进运动”:①印第安人遭到屠杀,被称为“血泪之路”。②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原料和市场)③开发了西部。 2、内战局限性——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三、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主要发明:爱迪生(电灯泡、留声机和电影放映机)、莱特兄弟(1903年飞机) (2)经济发展 四、一战前后的美国 1、一战中 1917年,美国参战(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债权和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成为主要战胜国之一;一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2、一战后 (1)代替欧洲,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对外关系:巴黎和会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由于未达目的而没有参加;在东亚特别是中国,美国同日本争夺势力范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压制日本。 五、二战前后的美国 1、二战前 (1)罗斯福新政 (2)纵容法西斯侵略 纵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2、二战中 (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外政策调整,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重大战事: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3)参与并主导四次国际会议 3、二战后——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推行霸权政策

大国崛起观后感900字

---------------------------------------------------------------范文最新推荐------------------------------------------------------ 大国崛起观后感900字 大国崛起观后感900字(一)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小国让欧洲人开始认识世界,他们凭借海样迅速成为了世界强国,开始在世界疯狂的掠夺财富,当时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更多的财富,当时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等还要早几十年,而大明王朝仅仅是为了向世界宣扬天威,因而走上了闭关自守的道路。荷兰这个国家好像除了商业利润对政治毫无兴趣,他们注重资本和商业超过一切,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成为17世界的强国。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国的崛起说明了国家的兴盛需要科技与文化的支持,法国和德国的崛起和失利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成为强国。作为亚洲唯一跻身列强的国家,作为亚洲唯一发达的资本主义 1 / 16

国家,日本的崛起和其它国家是不同的,它不像西班牙的勇猛冒险,不像英国式的工业革命,而是靠的学习和变革。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美国的崛起则告诉我们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历史上的大国,而在最近的几百年被其它国家所赶超,中国要想重新回到大国强国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顾五百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与欧洲列强一道成为强国。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国家领导人应该注重对青少年的教育,应该多多建设免费的小学与中学,要让所有的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国家才能培养大量的人才,才能实现成为强国的梦想。 第二是提倡创新精神。荷兰通过技术的领先优势发展贸易,从而得到资源及低技术水平的产品。而技术领先的实质就是创新精神。英国的工业革命中的技术改革,美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创新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中国缺乏的就是创新精神。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诺贝

大国崛起之俄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俄国观后感 在亚欧大陆北部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一方面,为了追赶欧洲强国的现代化步伐,它的一代君主曾以学生身份四处寻师问道;另一方面,它又凭借传统的君主统制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帝国,并以欧洲事务仲裁者的身份逞雄一时。 从18世纪初开始,由沙皇主导的改革,使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 彼得一世登基的时候,俄国已经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的大帝国。但是,除了广袤的国土,俄国在各方面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西欧国家。因此,彼得一世作为一个君主却隐姓埋名远涉重洋去国外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主张奋力向欧洲学习,并且不惜动用兵力镇压以此带来的叛乱,且战败之后,俄国能够飞速学习,更加不易。然而,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后期农奴制对苏俄的危害很大,面对矛盾,君皇尝试改革,却无法通过自己的改革来推翻自己,叶卡捷琳娜二世根据法国的例子,使更多的人变成农奴,对外扩张,对内专制。使得俄罗斯领土极度扩张,女皇也因此被称为大帝。俄国甚至打败了

拿破仑的军队。而俄罗斯在工业上和欧洲强国的差距,带来了战败,俄罗斯又一次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俄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正式拉开了崛起的脚步。改革使得俄国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改革并不彻底,封建王权过于强大,社会依然不稳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正因为如此,在1917年,由列宁的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鉴于破烂不堪的国内经济,1921年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也使得苏联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正确的道路。尔后,斯大林上台,实行计划经济政策,苏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大国,但是僵硬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导致矛盾日益突出,官僚主义、个人崇拜、重工业比例过高、文化限制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后来苏联最终的解体。苏联解体后,联邦俄国开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开始西化,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自己,中国近代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我觉得可悲,中国官员“天朝上国”的迷梦让我觉得可笑,中国腐败无能,欺软怕硬的清政府让我觉得可恨,我终于理解鲁迅心中对落后中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痛感情。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国第一个不平等

大国崛起的观后感

大国崛起的观后感 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是不会没有理由的,那么都会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大国崛起观后感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1 《大国崛起》真实地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我们要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 对于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是怎样成为17世纪的王者? 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

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虽然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成为富强的国家的道路,清朝的统治者的“闭关锁国”肯定是不可取的,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德国的兴衰是最好的例证。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2 《大国崛起》讲述九国历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霸权的欣赏。例如,第1集谈到葡西远航探险时讲道:“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纪录片称颂: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但是,她由此赢回了更加辉煌的王冠,那是世界霸主的桂冠。”第7集不无赞赏地强调:日本“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毕 “有竟亚洲出了一个有能力建立殖民地的国家!第12集讲道: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感言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感言 在观看《大国崛起》的记录片之后,俄罗斯的崛起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大国在历史上教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均具有一定高度与强度,并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而我认为在这些主导因素中,文化与教育尤为重要。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俄罗斯之所以要攻打土耳其国家,就是希望扫除与西欧国家先进文化接轨的障碍。 就在此次战役中,俄罗斯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然而事与愿违,不得不在兵力极少的土耳其国家面前俯首称臣。虽然战败,但是俄罗斯善于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改善国策,尤其对教育领域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六年后,俄罗斯再次挥师攻打该国,很快就把这个国家占领,达到了其直接与西方交流目的。勾践卧薪尝胆尚需十年,然而俄罗斯只用了六年便可转败为胜,其中的缘由我们不得不去深思。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了重大的意义。 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俄罗斯崛起的历程,俄国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的话:“俄国的历史纪实一部不同于西欧国家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同于东方国家的历史。它是一部在东西方之间探寻,徘徊以及东西文化在俄国斗争融合的历史。”给了我们指出了一条思想可以溯回的路。 当时的俄罗斯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有长足发展但与西方相比差距仍然极大,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的状态。 而中国此时也正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沦为殖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自享天朝上国的美梦,夜郎自大,而忘忽世界其他国家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然而在经历了第一二次工业大革命之后,西方许多国家却逐渐崛起。 从地理因素方面看,俄国虽然为内陆国家,但却身处欧洲中部,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带上,这为西欧先进文明的传入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上弗拉基米尔大公、彼得一世以及后继者一直在为“出海口而战”,最终使俄国成为濒海的国家,使俄国有了眺望西方的窗口,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传播。 从西方文化的借鉴和传播者方面分析,俄国统治阶级和革命者在内心深处都存有对西方文化的原始认同感。俄国的统治阶级的很多人从小就接受过西方文明的熏陶,在心理上大都依属西方文化,当俄罗斯国家出现危机或他们个人的统治出现危机时,他们便自然地到西方文化中去寻找出路。弗拉基米尔大公引进基督教,在精神上统一俄罗斯;彼得一世学习西方,推行改革;叶卡特琳娜二世接受启蒙思想,倡导开明专制;亚历山大一世标榜民主,自称为“自由主义者”,都是巧妙地把西方思想、文化变成适应俄国专制统治的理论工具。但也在客观上,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俄国的传播。俄罗斯的先进知识分子多接受过正统的西方教育,很多人又都曾长期旅居欧洲,亲身体验了西方文明和民主的气氛,他们怀着对专制制度的无比憎恨,对自由生活的极度渴望,把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作为启迪民智和反对专制制度及农奴制的有力武器。他们是俄罗斯新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俄国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 从俄罗斯文化形成的特点和结构方面看,俄罗斯文化易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俄罗斯文化本身是在融合多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是东、西方文化的汇合体,结构多元并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而西方文化又曾经是俄罗斯文化的母体之一,因此后者自然对前者拥有内在的亲合力。西方文化在俄国的传播,实际上也是西方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两种文化形态的冲突及融合过程。俄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从事另一项伟大的历史性事业,即改造旧文化,建构新文化。

大国崛起观后感1500字

大国崛起观后感1500字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国崛起观后感15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 家大国崛起观后感1500字: 不知道大家看了中央2套最近播出的《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或书籍)没有,这 部记录片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 得失,是一部真正的强国文明的进步史。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强国梦,为国人树立怎样的思想,不得不向强国学习,而是学习世界列强,不是向阶级弟兄学习。 看了这部纪录片,让我想起了中国近代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中国传统的自闭,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在了强国的后面,而且是一溃千里。不由得让人想起汉武帝出 兵讨伐匈奴,唐太宗兴兵击退突厥。在局限性和平的谎言下,国人的强国梦又被蒙蔽了。但这不电影是唤醒国人的一个起点。传统的居家过日子思想已经过时,势力的扩 张才能换来强盛,这部呼唤扩张与竞争的影片,第一次给了帝国主义列强一个公正的 定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而这部记录片恰恰又说明了文明的重要性, 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话:“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在思想的控制下,人民才能统一信仰,信仰决定了文明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国家通过 输出自己的文明,从而决他奇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葡萄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面积92391平方公里,2003年时人口 约1010万。这个国家的面积和资源还不如中国的福建省、在世界地图上还不如一粒 葡萄干大,15世纪时不到100万的人口,打破人类传统的亚欧非三块大陆的传统。当 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即胡椒粒,用于保存食物),为了这个简单的愿望,葡糖牙开 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在恩里克王子的率领下开辟了南美洲,而恩里克王子 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却从没有一次远洋的经历。 德国在公元1805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了义务教育,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在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使得铁血宰相俾斯麦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在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摘要:《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且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专题纪录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通过电视展现大国引领世界文明的辉煌过程,以及世界大国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整部纪录片揭示了大国崛起之路上在于改革和发展这一基本规律。观看了《大国崛起》后,让我在领略了世界经济史和文明发展史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世界文明成果给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 关键词:世界性大国兴盛原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大国崛起》中所说的“世界性大国”,并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这部记录片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讲述了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和美国的兴起与衰落。 这九个大国崛起之路各自不同,却又千丝万连。自葡萄牙人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他和西班牙一个从非洲,一个从美洲,掠夺积累海量的财富。但西班牙人就像一个赌术不佳的赌徒,在获得大量赌本后挥霍一空,输给了对家的英国、法国,还有赌场的服务生荷兰。而后英国的工业化革命和法国的大革命思想,为整个世界进入现代铺平了物质和精神之路。德国抓住历史的契机统一并崛起;俄国凭着几位强力领路人的推动走上腾飞之路;日本学以至用,以小博大,将清王朝的膏血变成自己崛起的动力。美国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后发制人,一举成为世界之极。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

《大国崛起》观后感5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5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 葡萄牙和西班牙,考航海了解地球,成为了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场上场大戏落幕。 “小国大业”,“大国崛起”,荷兰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撑起“大”'二字。荷兰的崛起,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步一步发掘。 英国的《大宪章》为人类的文明又推进了一步,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现代社会的转型,走向了工业革命。当亚当。勒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撑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国市场。 路易十四将法国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普遍传播。拿破仑用武力方式将法国带向了欧洲巅峰。然而武力不能维持这一-切。在后来戴高乐带领下,恢复了往日光辉。 ! 彼得--世与叶卡捷琳娜都是好学,重视教育的人。使俄国出现了大批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知识分子。正是在他们的思考中,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列宁,是一个很成功很成功的人。很敬佩他,他保护了人民,世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又在斯大林的五年计划的带动下,使苏联成为了苏联强国。 美国的崛起,在我眼里是-个奇迹,从五月花号上的一百多名的英国人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世界强国。和美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 看来,这些国家的崛起都有几个共同点。有对外扩张的历史,都曾经称霸世界,都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在教育、工业、科技等某一方面有过突出的表现。再看看中国,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大国。我想,中国能不能称霸世界,这不重要。能不能成为工业、科技强国,这不重要。中国,这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能这样存活到现在,本就是个奇迹了。我想,中国一定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 《大国崛起》观后感 看完之后给我感触比较深的第二个国家是日本,虽然日本曾做过很多伤害我们自己的国家:剥削,压迫,迫害人民的事。但我觉得一个如此之小的海岛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如此迅速,必然是有可取之处的。 他们先求知于世界,尔后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 71年12月,日本新政权对外派遣“欧美使节团”。他

【纪录片】【大国崛起】【笔记】

大国崛起 一、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 ①公元1500年左右,人类的分水岭由此开始,在此之前世界的各个大陆都是隔绝的。PS:此时中国正处于明朝,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 ②葡萄牙:由于地理条件,资源匮乏,葡萄牙第三皇子恩里克开始了海上之路,其中主要是寻找香料(用于保存食物,价格高)、象牙、黄金。恩里克执政时期,若昂二世派迪亚士三只帆船向大西洋南下,到达好望角(非洲)。 ③西班牙:同时,西班牙完成了统一、女王伊莎贝尔派哥伦布(其中签订了协议,发现财富哥伦布归为自己所有,而且不交税、后来到达这里的探险家有8分之1的财富要归他所有)向西前进发现了北美洲------巴哈马群岛即印第安人,其后在北美洲将大量的黄金、白银收入自己国家。 ④1498年5月,达伽马经过四年到达印度(郑和70年前也到达过这里),目的:基督徒、香料。1519年9月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绕地球。 ⑤伊比利亚半岛(包括葡萄牙、西班牙)由于长时间依赖航海获取财富,致使国家不重视工商业发展,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落。

二、小国大业(荷兰) ①14世纪,荷兰以打鱼(鲱鱼)为主,但周边的竞争日益激烈,于是荷兰人-威廉姆柏克尔提出了将内脏除去,然后用盐腌制,就可以保存1年多时间,这种方式使荷兰人在海上贸易有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同时,荷兰人也受到了英格兰船只运输的挑战,荷兰人发明一种只运货,无火炮的商船(英国的配有火炮,为防海盗,价格比荷兰的船只贵一倍),但运输的风险很大,最终荷兰人占领了市场,被后市成为“海上马车夫”。 ②在航海贸易逐步成型后,荷兰人向贵族买下自治权,实行市民自治。直到1543年,西班牙通过联姻,获得统治权力,当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收取税时,荷兰人拒绝了,于是开始了荷兰的独立战争,不到6年的时间,死了15万荷兰人。1579年,分布在欧洲的荷兰人进行联合,对付西班牙。1581年7月26日,在海牙废除西班牙统治时代。后来荷兰人向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寻求保护,交税,英国驻军保护荷兰,但后来发现税费比西班牙统治时期还要多,于是在1581年七个省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 ③荷兰独立后,此时西班牙禁止港口进入,为了求取更多利益,只好向东方与美洲发展贸易,但是此时商人们缺少启动资金,于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为了保证其中的信誉,政府以自己的权力入股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成立10年后给股东分红,在期间,荷兰人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股份,在1609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银行正式成立(比英国银行早100年),政府通过立法保护银行,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