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位于钟山北路东首、绿景花园北侧,24班小学规模,地块东面为陆埠镇中学校区,整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1817平方米。

1.2.设计依据

1.2.1甲方提供1:500测绘地形图、红线图。

1.2.2《余姚市规划局乡镇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1.2.3余姚市发改委针对陆埠第二小学建设项目的批文。

1.2.4规划局方案设计评审意见。

1.2.5《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

1.2.6国家有关设计法规、规范。

1.3.设计规模

总用地面积:21817㎡

建筑占地面积:3650㎡

总建筑面积:13432㎡

1.4.设计范围

1.4.1总平面设计(包括道路、场地、水、电等)

1.4.2各单体工程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等)1.5.设计指导思想

1.5.1合理化的校园布局。

1.5.2安全、通畅的交通流线。

1.5.3多样复合的空间特征。

1.5.4观赏、使用并重的景观,绿化环境。

1.5.5科学性、超前性、可持续性的原则。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2.1.设计依据(见总论)

2.2.基地分析

场地平面较规整,呈方形,整个场地较平整。东面、西面临路,建筑退东面用地红线不小于6米,退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12米,退西道路红线不小于6米,退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9米。

根据甲方的意见,地块主入口设在地块西侧,学校主入口预留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出入口集散广场,须妥善考虑满足交通安全及景观要求。

2.3.总平面布置

共24班小学,包含行政办公、教学、图书阅览、体育馆、食堂、教工宿舍等功能。场内布置250米的环行标准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以及各种软塑器械活动场。

2.3.1.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

分析小学用地,西面紧邻城市道路,南面为住宅小区,东面为中学校区,用地形状基本呈长方形,小学功能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即: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和运动生活区,从动静分区的角度来讲,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则属于静区,我们将田径场、体育馆布置于用地东侧,而将教学行政区布置于地块的西侧。教学楼均采用南北朝向,从安全性考虑,将小学的主入口设置于用地的西侧规划道路上,行政办公区则紧邻学校主入口就近布置,方便对外服务。靠近综合楼北面,沿城市道路布置有小学次入口。小学食堂体育馆及教师宿舍则靠近运动区布置,与地块次入口连接。地块内整体功能分区明确有序,动静分明。

2.3.2清晰而有效的流线设计

功能分区已充分考虑到了各种流线设计,流线设计均方便便捷,互不冲突干扰,安全高效,一.行政区流线:行政办公区紧邻主入口,方便直接对外服务,二.教学区流线:学生人流经过校前礼仪广场,随即进入各自教学区所处位置。且各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通过中间连廊围合形成的中心共享空间将所有空间组合联系起来,方便联系。三.运动生活区流线:考虑到用地的紧张性,设计中我们将体育馆、食堂和职工宿舍整合为一体,就近布置于教学区与运动区的中间位置,可以通过次入口,方便食堂后勤外来车辆物资供应,减小外来车辆对整个教学区的教学干扰。并在建筑外围布置车行道路和消防车道路,实现人行、车行完全分流,基本保证校园内无任何行驶车辆。2.3.3富有情趣的人性化空间设计

1)、轴线对景关系

所有单体建筑均遵循学校主次入口朝向的主轴线依次展开分别布置,单体建筑布置有前有后,有主有次,将标志性景观钟楼布置于整个校园的核心位置,形成视线对景点和小学的至高点,将建筑走势从水平方向提升到无限的垂直方向。

2)、庭院空间

小学各个单体建筑依照主次入口两条轴线灵活布置,形成两个共享庭院景观环境空间,通过连廊围合形成整个教学区的核心共享区域,成为学生课间休息交流的游戏园地。彼此穿透互相观望,形成立体的院落体系,使庭院空间更加丰富生动。

3)、交通连廊

本案注重建筑细节处理,力求创造丰富的形体和空间关系,将交通连廊空间作为重点处理,设计连廊不仅作为建筑单体与单体之间的联系作用,而且利用连廊创造出更多的供小学生课间互相交流学习和游戏的交流平台和观景平台的人性化空间。

2.4.竖向设计

场地区域内地势平坦,场地现状标高比已建道路要低。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30公分,校内道路纵坡控制1-2%,横坡控制在2.5%。

场地竖向布置方式为平坡式布置,地表雨水通过暗管系统排入南面小

河。

2.5.日照间距和采光通风

教学楼、综合楼、行政楼基本上南北朝向布置,南略偏西朝向,日照、

采光、通风良好。教学楼之间间距满足日照间距、噪音干扰要求。

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21817㎡

总建筑占地面积:3650㎡

建筑密度:16.7%

总建筑面积:13432㎡

其中:综合楼:3077㎡

合班教室:243㎡

食堂、体育馆:2961㎡

行政楼:1413㎡

教学楼:4675㎡

其它:108㎡

架空层:955㎡

容积率:0.57

绿地率:35%

机动车位:66个

非机动车位:140个

第三章建筑设计

3.1.设计依据(见总论)

3.2.平面设计

教学楼、综合楼、合班教室在使用上相互联系紧密,所以在设计上让三者通过连廊或走道连接在一起。教学楼、行政楼为四层,实验楼为五层,其中一层为架空层,这样使用联系方便,而且走廊、楼梯可相互利用。普通教室9.0m×7.5m标准平面,外走廊2.7米宽,在教学楼中每层设置老师办公室,便于管理。实验室12m×8.4m标准平面,另带4.0m×7.2m准备室。教学楼、实验楼分别设卫生间,教学楼、实验综合楼、合班教室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方便,又各自独立,非常利于使用。

行政楼位于主入口南侧,与外界联系方便,共四层,设有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办公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基地东面为师生食堂和体育馆。

3.3.立面设计

为了体现其独特的一面,设计中注重加强建筑细部的处理,对建筑体型、各部分比例以及体型的收放都做了细致的推敲。让坚实的体块与流畅的线条韵律相互衬托,为校园增添了现代建筑的气息。建筑形式纯净,手法冼练,风格明亮,轻快完美,以建筑本身的形体韵律和色彩,来营造出

清新、生动的建筑空间。整个建筑空间均是使用功能的需求,没有刻意的造作,但却创造出虚实相间,高低错落,趣味盎然,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空间形象,是形式和功能完美结合的体现。外墙质地以外墙涂料为主。

教学楼、综合楼、食堂、体育馆等在大的立面风格相统一协调下,细部各有异同,统一而丰富。

3.4.建筑剖面设计

3.4.1.普通教学楼、综合楼及行政楼层高设计为3.6米,合班教室层高设计为4.9米,食堂层高设计为4.2米,体育馆层高设计为8米。

3.4.装修设计

本工程拟选用国产装修产品,大部分采用一般装修。

3.4.1室外装修

大部分采用外墙面砖。局部采用外墙涂料,色彩详见效果图。

3.4.2.室内装修

第四章结构设计

4.1.工程概况

4.1.1、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为新建学校,主要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实验、办公)、阶梯教室、体育馆、运动场、食堂。

4.1.2、学校最高点:23.5m。各楼沿口高度详见建筑。

4.2、设计依据

4.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4.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年版

4.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2.5《建筑桩基设计规范》

4.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4.2.7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2.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2.9地质资料

4.2.10我院建筑,电气,给排水等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4.3.、设计标准

4.3.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4.3.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

4.3.3、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乙级

4.3.4、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

4.3.5、基本风压:0.45KN/m2 (重现期50年),地面粗糙度为B类

4.3.6、基本雪压:0.45KN/m2 (重现期50年)

4.4.、结构体系

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形式。

4.5、结构计算

4.5.1、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TAT、SATWE结构分析程序进行计算。

4.6、地基基础

基础方案暂定为多层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具体情况待地质报告出来后确定。

4.7、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选值。

4.8、材料

4.8.1、砼:基础垫层100厚采用C15。

4.8. 2、钢筋:采用HPB235、HRB335及HRB400钢。

4.8.3、0.000以下用MU20水泥实心砖,M10水泥砂浆

0.000以上外墙、楼梯间、电梯间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M7.5水泥砂浆;内墙采用MU1烧结多孔砖,M7.5混合砂浆。

4.9、结构消防设计

梁:保护层厚为25mm

楼板:厚度≥100mm

框架柱:断面>300×300m

混凝土墙:240mm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5.1. 设计依据

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5.2. 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等。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5.3.给水设计

5.3.1.水源:本项目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作为水源,在市政道路的给水管上分别引出DN150的给水管供学校内各建筑物的生活、消防使用。在拟建区内形成环状管网。

5.3.2.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

学校生活用水综合指标按50L/学生·天计算,小学学生数量为1080人, 最高日用水量为54 m3/d;

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 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 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5.3.3.给水系统

市政给水水压暂定为0.3Mpa,市政给水的水量及水压均满足直供的要求,学校内各建筑物的生活给水均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给。

给水管材

室内支管采用PP-R管,Pn=1.0MPa,电热熔连接;

室内干管采用钢塑复合管,Pn=1.6Mpa,法兰连接;

室外给水采用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采用橡胶圈密封柔性接头连接。

5.4. 排水设计

排水系统

本工程排水采用分流制系统,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生活污水、废水及雨水分系统排出室外,室外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同生活废水分别排入市政道路上的污水检查井内;雨水汇集后排入市政道路上的雨水检查井内。

排水管材

室内雨水管采用PVC-U塑料雨水管;污水管采用PVC-U塑料排水管;室外雨水管和污水管采用U-PVC加筋管。

5.5. 消防设计

5.5.1. 消防水源

本项目在市政道路的市政给水管上分别引出DN150的给水管供小区内各建筑物的消防使用,室外消防给水在拟建区内形成DN150的环状管网。

5.5.2. 室外消火栓设计

在室外DN150环网上布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在满足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且室外消火栓按不大于120m的间距布置的条件下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防用水由室外消火栓供给,室外消防为低压制。发生火灾时,由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抽水进行扑救。

5.5.3. 室内消防消火栓设计

5.5.3. 1室内消火栓系统由市政管网供给;在屋顶上设10 m3消防水箱一个,消防水箱标高保证系统最不利消火栓的静水压力大于0.07Mpa。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竖向布置成环状。火灾初期10分钟的灭火用水由屋顶消防水箱供水;后期灭火由消防大队解决。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均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充实水柱不小于7m。

室内消火栓箱内配DN65、L=25m麻质衬胶水带1条,SN65消火栓1个,65mm×19mm直流水枪1支,启泵按钮和指示灯各1个。

室外设1套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使用。

管材:消火栓消防管采用热浸式双面镀锌钢管,DN<=80螺纹连接,DN>80卡箍连接。埋地镀锌管两布三油防腐,管道镀锌层有损坏处,刷防锈漆两道,并刷调和油两道。

第六章电气设计

6.1、设计依据

6.1.1、有关规范标准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7)建筑单位提供其它有关资料

6.2、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变配电设计、照明设计、动力配电设计、防雷接地设计、消防电气设计、弱电设计。

6.3、供电设计

6.3.1、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

本工程地上各单体建筑均属于三级负荷。供电电源拟由当地供电局提供一路10KV高压电源,引入本工程变电所内,再由配电房低压电缆引至校区内各用电负荷。

6.3.2、负荷计算(见表)本阶段采用单位面积指标法

拟选用2台500KV A干式变压器供电。

6.3.3、计量:采用高供低计方式,在低压出线端设置电表计量。

6.4、配电设计

6.4.1、变配电系统

校园内拟设置变电所一座,内置高、低压配电柜及变压器。各单体建筑物的电源分别引自该变电所。

6.4.2、低压配电系统

校园内配电以放射式为主,单体建筑物内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6.5、照明设计

6.5.1、照度标准以《国家民用建筑照度标准》为基础,并根据各单体建筑的不同功能选定照度标准及与之相适应的电源和灯具。

6.5.2、教室、图书室、办公用房等选用高效荧光灯,COSΦ补偿到0.90以上;门厅及走道等采用节能型荧光灯;食堂采用防潮型灯具。

6.5.3、设置黑板照明,黑板照明灯具选用斜照式黑板专用投光灯。

6.5.4、校园道路及园区照明选用道路照明及庭院灯。

6.6、线路敷设

6.6.1、学校内所有建筑物电源进线均采用阻燃电缆供电。电缆采用直埋方式。

6.6.2、校园路灯电缆沿路边绿化带直埋敷设。

6.6.3、各单体建筑物内均采用BV塑料铜芯线穿KBG管沿墙或楼板敷设。

6.6.4、电气插座选用安全防护型插座。

6.7、防雷、接地系统

6.7.1、本工程各单体建筑物均按三级防雷建筑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6.7.2、沿屋顶四周女儿墙装设避雷带以及短型避雷针相结合的避雷装置。

6.7.3、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子中的主筋。

6.7.4、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作为大楼的总等电位联结,带淋浴的卫生间均设局部等电位联结。

6.7.5、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计算机工作接地等合一,利用建筑物基础内主筋相互连接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

6.8、弱电设计

6.8.1、有线电话系统

本工程在学校内设置一台程控电话交接机,行政办公用房、教师休息

室等处设置直拨电话。

电信传输干线采用多孔混凝土管道单元或PVC半硬电信管埋地在本区内道路下敷设。

6.8.2、闭路电视系统

本工程在行政楼、综合楼等处留有闭路电视插孔。闭路电视信号引自有线电视台,系统前端,线路放大器及分配器设在楼内,采用同轴电缆埋地至各户内。

6.8.3、广播系统

校园内设置广播音响系统。在每一个单体建筑的公共部分及教室内设置扬声器,道路两旁及户外活动场所的扬声器可结合道路、庭院灯具一起设置,组成校园有线广播网,以便于播放通知及校园音乐等。

6.8.4、计算机网络

本工程拟建成一所现代化小学,拟集中设置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PDS)和结构化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SNS),连接各种信息终端,然后集中控制管理。总体设计目标是根据实际需要,讲究经济实效为原则,建立一个标准、开放型和集成化的信息交换系统,以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师生提供一个现代化、高效、直观的教学环境。

通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构建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来实现,用于传送数据、图像及通过代理服务器形式上网。主干布线主要用光缆。

中心机房拟设置在综合楼内,中心机房以放射式向校园内建筑单体敷设光缆。

第七章消防设计

7.1.前言

7.1.1工程性质

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为新建学校,主要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合班教室、体育馆、运动场、食堂。

7.1.2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13432㎡

学校最高点:23.5m

7.1.3本工程为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执行。

7.2.总图布置

7.2.1地块位于钟山北路东首、绿景花园北侧,地块东面为陆埠镇中学校区,整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1817平方米。

7.2.2在总图布置时将场地分成动静两个区域,西面为教学楼、综合楼相对安静区域,东面为运动场、厨房、体育馆相对噪杂区域。

7.2.3在场地西面设主要出入口,在西北角设一次要出入口,两出入

口之间以环形道路相通,贯穿整个场地。交通顺畅,满足消防通道要求。

7.2.4场地内每幢建筑单体之间距离大于6米,满足防火间距要求。

7.3.安全疏散

综合楼共有两部楼梯,梯段总宽度为3.3米,满足安全疏散要求。教学楼与行政楼共设4个楼梯,梯段总宽度为6.7米,满足安全疏散要求。阶梯教室有二个出入口,食堂有三个出入口,风雨操场有三个出入口,均符合疏散要求。

7.4.根据规范,室外设有消火栓,消火栓干管成环状布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7.5.教学楼、综合楼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的布置确保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水柱能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以确保消防安全。

7.6.电气消防

筑下列部位设置疏

散走道和安全应

急照

明灯和第八章环保、防疫设计

8.1.工程概况(见总论)8.2.设计依据

8.2.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8.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8.2.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8.2.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8.2.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8.3.环境保护标准

8.3.1空气质量控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2二级标准之内。

8.3.2污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8.3.3噪音控制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二类标准内。

8.4.总平面布置(见总平面设计)

8.5.污染源

8.5.1学校在白天上课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噪声,以中、低频为主。

8.5.2水污染物的产生来自于生活废水、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s,石油类。

8.6.环保措施

8.6.1室内排水采用污、废水分流制,室外设沼气净化池,污水经室

外化沼气净化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它

废水合并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雨水在场地内收集后排入西面河中。

8.6.2厨房烟气采用油气分离后,污水进入隔油池经多级隔油处理,气体由屋面高空排放。

8.6.3对于学校噪声在声源处及传播途径采取降噪措施,加强墙体及楼板隔声及采用吸声减噪措施,如在室外密植乔灌类植物来设置音降及吸声处理,以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第九章建筑节能

9.1 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位于钟山北路东首、绿景花园北侧,24班小学规模,地块东面为陆埠镇中学校区,整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1817平方米。

场地平面较规整,呈方形,整个场地较平整。东面、西面临路,建筑退东面用地红线不小于6米,退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12米,退西道路红线不小于6米,退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9米。

根据甲方的意见,地块主入口设在地块西侧,学校主入口预留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出入口集散广场,。本工程总用地面积21817㎡,总建筑面积13432㎡。该教学楼主体地上4--5层,食堂、体育馆3层。9.2 主要设计依据

9.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9.2.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9.2.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9.2.4.浙江省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9.2.5. 国家、省、市各项相关规范、法规

9.3 建筑节能措施

9.3.1. 建筑朝向尽可能做到南北向。使得建筑在冬季最大限度的利

用太阳辐射的能量,降低采暖负荷;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太

阳辐射得热并利用自然通风将温冷却,降底空调制冷负荷。

9.3.2.建筑靠外部分,设置可开启外窗,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及自然通风。

9.3.3.建筑外墙、屋顶、架空楼板采取保温措施。

9.3.4.玻璃采用中空低辐射玻璃。

9.3.5.外墙、屋面节点设计均考虑节能要求。

9.3.6.屋面不采用大面积的透明部分。

9.5 节能节水

9.6.1 市政水压所能及范围尽量采用直供,用水点限压限流,以达到

节水节能的目的。

9.6.2设计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低能耗设备,以利于节能。

9.6.3校区生活供水采用变频恒压调速给水设备,以利节水节能。

9.6.4 所有洁具均采用建设部推荐的节水型产品。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1 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 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综合医院建筑标准》建设部、计委建标(1996)547号通知 《医院结晶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621-2005(地方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其他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1.1.2 国家管理局过计[ ] 号关于某医院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1.1.3 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规管字号某医院规划条件通知单。 1.1.4 市规划管理局对某医院总体规划的批复。 1.1.5 医院筹建处年月编制的“医院工程规划设计任务书”。 1.1.6 市城市勘测处年月编绘的“院区地形图”(1:2000)。 1.1.7 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年月核发的“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 1.2 院区工程概况 1.2.1 院区位置 3.2.10 建筑消防设计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要求,本工程医疗综合楼为一类高层建筑,全楼(除地下室)设自动喷淋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走廊、中庭考虑机械排烟。在高层部分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2000?.标准层面积为1230?,设一部消防电梯及三部防烟电梯,前室及楼梯间设乙级防火门。裙房部分,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面积<2500?,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设乙级防火门,在上下连通的回廊部分设置特种防火卷帘作为防火隔断措施。两个防火分区交接的转角处一侧设乙级防火窗。地下一层分三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500?,共涉三部防烟楼梯,分别布置在三个防火分区 J-01-621-2005,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按此标准本工程属乙类建筑,应道道节能50%目标。 2 按当地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建筑体形系数宜小于0.4,乙类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比(包括透明幕墙)均不应大于0.7. 3 本工程墙体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190厚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体外墙外贴60厚挤塑聚苯板,K=0.50W/(?.K);屋面采用60厚挤塑聚苯板,K=0.50W/(?.K);外窗(含采光天窗)选用隔热型材UPVC塑料窗,双层中空玻璃幕墙(其中一层为LOW-E玻璃),气密性4级,K=1.8W/(?.K);断桥铝合金双层中空玻璃幕墙(其中一层为LOW-E玻璃),气密性3 级,K=2.4W/(?.K).采暖与不采暖房间的楼板、墙体、女儿墙、勒脚、雨棚、变形缝等细部构造及外门窗与墙体之间的保温处理,均选用相关节能构造标准图集,能达到限值要求。主要出入口均设门斗,次要出入口有门厅货前室过渡。 4 本工程体型系数<0.3,各朝向窗墙比:南0.65、北0.65、东0.32、西0.30;遮阳系数均为0.60.外窗可开启面积大于外墙总面积12%。 5 本地区围护节后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限值见表3.2.11-1、2 6 由于本工程局部玻璃幕墙传热系数不满足限值要求,使用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能符合当地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施工图时应进一步核算。

住宅建筑电气初步设计说明

五、电气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龙华扩展区0008地块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宝安区龙华白龙路与金龙路,总建筑面积约为 21.5万m2,设 6 栋27~28层住宅塔楼, 地下室为二层,建筑高度为 78m 。属于一类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型式。在地下一层设有附建式防空地下室,平时功能为地下汽车库。人防建筑面积12985平方米,设六个防护单元,其中一个为甲类核5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四个为甲类核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一个甲类核6级物资库;另设一个甲类核5级区域电站。 变配电室、发电机房、弱电机房等设在地下一层。消防控制室设在地下一层,有直接对外出口。 1.2、建筑、给排水、暖通等专业及分包商所提供的设计资料 1.3、建设单位提供的市政资料、设计任务书等设计要求 1.4、深圳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对本工程上一阶段设计文件的批复意见。 1.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1.6、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及地方法规: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2011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0-2008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 13955-2005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一) 有关文件 1、设计任务书; (二)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具体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 (三) 设计基础资料 1、气象资料:杭州地区30年平均(1971年-2000年) (1)温度:年平均气温为17.8℃ (2)降水量:年降水量为1454mm。 (3)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70.3%,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 (4)日照:平均日照小时147.1h/月。 2、建设场地工程技术条件: (1)用地条件:地块南北长约62.5米,东西长约65米。用地面积约3684.54平方米。 (2)交通条件:。 二、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1、工程规模:建筑单体总建筑面积为2705.72平方米。 2、设计范围: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要求,我院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 规划设计,建筑单体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1、遵循“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同时风格和色彩要与一期现有建筑的风格颜 色及环境相协调。。 2、遵从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完整以及节能、节地的原则。 3、综合考虑规划基地周围地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建筑物性质、道路交通、绿化状况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充分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 4、建筑单体设计依据总体布局,创造更多的自然通风、采光的室内空间,节约能源。平面布局紧凑,流线顺畅,布局经济合理,满足使用要求。 5、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倡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原则。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684.54㎡(合5.527亩) 2.总建筑面积:2705.72㎡ 3. 建筑基底占地面积:1370.14㎡ 4. 容积率: 0.73 5. 建筑密度: 37.19% 6. 绿地率: 10% 7.机动车停车数:15个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图样)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住宅小区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总用地面积约为2.53公顷。本工程由拟建场地南侧的三栋塔式住宅(1~3号楼)和北侧的多层住宅(6~10号楼,各楼相对独立)合围而成,两排楼中间为集中绿地,覆土3m,以下为地下汽车库(4号楼),地下汽车库西面为锅炉房(5号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2.4万m2。 2.2、3号楼与1号楼完全相同;7、8、9、10号楼与6号楼完全相同。 二、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三、自然条件 1. 风雪荷载 2.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3.场地标准冻深: 1.20m 4.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初步设计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市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04年5月编制的《××市第一机床厂住宅岩土工程初勘报告》(工程编号2004-初勘021),其主要内容如下: 4.1 位置及环境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44.67m-45.49m之间。地貌单元属永定河及温榆河流洪积扇中下部。 4.2 地物及洞穴 因现有厂房未拆除,1号、2号楼及地下车库部分钻孔(ZK15、ZK19~ZK21、ZK24、ZK25、ZK36)未施工,待条件具备后须补勘。场地原有建筑物未拆除,使部分钻孔移位,但不影响钻探的精度和地基方案的选择分析。

4.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4.4.1水文地质特征 拟建场区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有两层地下水,各层地下水类型及钻探期间实测水 工程场区1955年水位标高达到43.0m左右,埋深2.0m左右,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标高42.50m左右; 4.4.3地下水腐蚀性测试及评价 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材无腐蚀性; 4.4.4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如地下室设有主要机电设备,一旦进水将使建筑物正常使用受到影响或损失,建筑防水设计应按历年最高水位考虑; 验算地下室外墙承重能力及地下车库抗浮验算时设计水位的取值,可根据历年最高水位标高,按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确定。 4.5场地地震效应 4.5.1场地地震烈度 拟建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4.5.2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4.5.3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判别 拟建场地属非液化场地。 4.6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建议 拟建1~4号楼楼基底标高基本相同,约为39.50m左右,相应持力层为粘土层③,地基承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 ' ------------------ 情况)。 1.2.3本工程在(方向)有 DN mm 市政供水管, ------------- 1 ---------- --------- 向)有 d (方向)有d mm 市政污水管,(方——I mm 市政雨水管。热力管道由(方向)引入,DN mm;电力管网由(方向)引入 路;电讯管网由(方向)引入。 1.3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3.1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 1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列岀本工程中主要应执行的国家规范名称及编号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规、 标准) 1.1.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2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3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日期、文件号) 4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编制单位及日期) 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文号)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列岀编制单位及日期) 7有关市政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文件(文件号) 8设计合同(文件号) 9其它设计依据 1.1.3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最热月平均温度 最冷月平均温度 夏季主导风向, 冬季主导风向 , 年降雨量 mm , 最大积雪深度 m , (本地区其它影响本工程的气候、 C, C, 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夏季平均风速 冬季平均风速 C, C, m/s, _ m/s , 日(小时)最大降雨量 最大冻土深度 地理特征数据) mm , 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 卓越周 期为 S,地貌属 ,地基土分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场地 kpa,地下水位 m ,变化幅度 m ,(有无)侵蚀性。(本场地特征地质情况, 不良地质情况的表述和其它需 ------- 说明的内容)。 抗震设防烈度 1.2工程概况 1. 2.1本工程为 度。 (建筑单位)(新、扩、改建)的 工程。建设地点位于 市 (县)区(具体地 ------------------------------ 1 ---------- .点),距(市区或标志位置) 公里。 m ,呈 形状。东侧临 ,西侧临 ----- 南侧临 ,北侧 ---- 临。用地(平 坦、高差)。用地现状房屋、古迹、古树 ,需要(拆迁等 --------------- ----------------- 122用地范围:(方向)长 m ,(方向)长

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

(重庆城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城海?松藻中心项目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 (公共部分) 初步设计 编制单位:XXXXXX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XXXXXXXX) XXXXXXX 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 (公共部分) 法定代表人:签名: 技术总负责人:签名: 项目总负责人:签名: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一、项目概况 XXX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区万寿路,设计地块基地东侧为万寿路,南面紧邻钻石年代项目用地,西面为南湖社区。地块东西长约84米,南北宽约63 米,呈近似长方形状。总用地面积为5205.00m2,设计为高层公共建筑。项目由24层塔楼、4层裙房,地下3层车库组成。总停车数为283辆,总建筑面积41676.45m2,为甲类公共建筑。 本项目按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进行设计,达到绿色建筑一星(银)级标准。建筑绿色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均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 二、建筑专业 2.1 设计依据 1、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规范、规定 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2016 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8 3)《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13J02 DJBT-069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1993 5)《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6)《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2、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文件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发﹝2013﹞98号) 3、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报告 1)重庆市规划局下发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函 2)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X中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勘察结果显示本项目用地适宜工程建设。 3)南岸区环保局通过审核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渝(南岸)环备[2016]003号。 2.2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位于钟山北路东首、绿景花园北侧,24班小学规模,地块东面为陆埠镇中学校区,整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1817平方米。 1.2.设计依据 1.2.1甲方提供1:500测绘地形图、红线图。 1.2.2《余姚市规划局乡镇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1.2.3余姚市发改委针对陆埠第二小学建设项目的批文。 1.2.4规划局方案设计评审意见。 1.2.5《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 1.2.6国家有关设计法规、规范。 1.3.设计规模 总用地面积:21817㎡ 建筑占地面积:3650㎡ 总建筑面积:13432㎡ 1.4.设计范围 1.4.1总平面设计(包括道路、场地、水、电等) 1.4.2各单体工程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等)1.5.设计指导思想 1.5.1合理化的校园布局。 1.5.2安全、通畅的交通流线。 1.5.3多样复合的空间特征。 1.5.4观赏、使用并重的景观,绿化环境。 1.5.5科学性、超前性、可持续性的原则。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2.1.设计依据(见总论) 2.2.基地分析 场地平面较规整,呈方形,整个场地较平整。东面、西面临路,建筑退东面用地红线不小于6米,退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12米,退西道路红线不小于6米,退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9米。 根据甲方的意见,地块主入口设在地块西侧,学校主入口预留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出入口集散广场,须妥善考虑满足交通安全及景观要求。 2.3.总平面布置 共24班小学,包含行政办公、教学、图书阅览、体育馆、食堂、教工宿舍等功能。场内布置250米的环行标准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以及各种软塑器械活动场。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建筑设计设备全套初步设计说明(包括计算书)

第一篇电气 A. 强电部分 一、建筑概况 建筑概况详建筑说明。 二、设计依据 本设计系依据: i.甲方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ii.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iii.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关规范: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其它有关的国家及地方现行规程、规范。 三、设计范围 本工程的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等. 四、供电设计 a)本工程重要负荷如消防电梯、消防电源、监控中心、网络机房 等等级为一级,其余为二级。其中消防监控中心、网络机房内设不间断电源UPS.应急照明另设EPS。 b)用电负荷 设备安装容量:4371kW 其中低压侧有功计算负荷:6688kW 低压侧无功计算负荷:2215KVAR 低压侧无功功率补偿容量:3240KVAR 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0.95 补偿后低压侧视在功率:7014KVA 变压器的安装容量9600KVA,折合86VA/m2 c)变压器设置的台数及单机容量:6台×1600KVA/台 d)本工程拟采用两路高压10kV电源供电,单母线分段,互为热备用,任何一路都可负担全部负荷。本工程于负一层设变配电所。 e)柴油发电机组 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常用容量:2X1000KW(连续) 在负一层设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所有消防设备的备用电源,并在非火灾市电停电时用于重要负荷(包括电梯、生活泵、总雪库及特定场所的电源插座等)。 机房分别设有进、排风口,燃烧的废气经竖井排放至屋顶。机房消音、供油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由专业公司设计。 f)电源供电干线:10kV电缆为铠装交联电力电缆从室外埋地引入。

1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 内容资料

第一篇总说明 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 初步设计总说明 1.1 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国家有关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BG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5年版)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8《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9《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10《合肥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若干补充规定》(合建设[2011]30号) 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12《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版) 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 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2009年版212006 — GB 50013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23 —2006 2014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2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5GB50054-2011) 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2011年版2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1)及局部修改条文) 2003年版2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9 30 (DB34/1467-2011)《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1 (年版).动力》(2009 3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暖通空调.动力》节能专篇3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4《汽车库修车库 1.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关于调整合肥工业职业教育项目的复函1

标准厂房初步设计说明

标准厂房初步设计说明

湖南城步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城步苗族自治县湘商产业园1~5#标准化厂房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项目概况 湘商产业园是城步县发展园区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参与区域竞争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是湖南省对外开放的西大门和桥头堡,湘商产业园以高标准和高起点为原则,形成面向工业现代化、产业集群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领导新一轮开发建设。 地块位于省道219以南,生态良好,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地块为不规则多边形,长边最长194米,短边181米。地势有一定坡度,高程472~476米之间。项目设计用地面积:3046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城步县规划局提供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规划设计条件书及要求。 2、建设方提供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设计要求。 3、建设方提供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规划地形图。 4、城步县规划局及建设主管部门审批的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筑设计方 案。 5、设计合同、设计任务委托书。 6. 建设方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城步县发展和改革局对项目可研报告批复。 7、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 三、设计范围 城步县湘商产业园1~5#标准化厂房初步设计为建筑方案的延续,本次初步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及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的建筑、结构、水、电、消防、节能等工程的初步设计。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3046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5674.05平方米 其中:1#厂房4384.83平方米 2#厂房9289.92平方米 3#厂房7333.1平方米 4#厂房7333.1平方米 5#厂房7333.1平方米

建筑设计初步简答题

住宅套型的空间组织形式 一、餐室厨房型(DK型)DK型特点: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空间。这种套型适用于建筑面积较小,家庭人口少的住宅。采用DK式空间,必须注意油烟的排除以及采光通风等问题。D。K型特点:将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并相互紧邻。 二、小方厅型(B。D型)特点:将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这种套型往往在家庭人口多、卧室不足、生活标准较低的情况下采用。三、起居型(LBD型)特点:将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其形式主要有三种:1、L。BD型,这种形式仅将起居与睡眠分离;2、L。B。D型,这种形式将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开来,相互干扰最小,但要求建筑面积较大;3、B。LD型,这种形式将睡眠独立,起居、用餐合一。四、起居餐厨合一型(LDK型)特点:将起居、用餐、炊事等活动设在同一空间内,并以此空间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五、三维空间组合型特点:套内的各功能空间不限在同一平面内布置,而是根据需要进行布置,并通过套内的专用楼梯进行联系。这种套型室内空间富于变化,有的还可以节约空间。 高层住宅的特点 高层住宅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土地,增加住房和居住人口,尤其是在我国人 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较高的地区,拆迁的费用很高,动员人口外迁的工作难 度很大,但通过建设高层住宅就能较好地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同时,建造 和使用高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如:投资大,高层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 耗量都高于多层建筑,加上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一次性投入很大,另外使用后,还要为电梯、泵站修缮养护付出一笔经常 性费用;上下不便,电梯服务虽很方便,但遇到停电、修理就很麻烦;安 全性差,高层住宅留置多个互相连通的疏散口和楼梯,往往为入户偷盗和 其他犯罪提供作案条件;高层住宅还应注意防火,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 扑救;在高层生活的家庭有一种孤独和封闭感,老人和孩子因上下不便, 双职工要日日上班,很难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多幢点 式高层住宅建在一起,会产生不规则的高空风,影响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住宅建筑群体的平面空间组合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1】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楼按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规划道路、管网,方便工业化施工。其特点是:构图强烈、规律性强,但空间容易呆板、单调。2】周边式:住宅沿街坊道路的周边布置,有单周边和双周边两种布置形式。其特点是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且内部较安静,又能节约用地,但部分住宅朝向较差,且日照通风受影响,

食堂初步设计说明(20200523185805)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 工程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规划设计方案审定通知书》 4.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发宗地图两份 5.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及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3)《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1/T1477-2006 J10923-2007)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6.工程建设地区气象、地理条件 盘锦市建筑气候分区为ⅡA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有关气象参数如下: 全年平均温度8.4oC,最热月平均温度24.3oC,最冷月平均温度-10.2oC, 常年平均降水量623.2mm,日最大降水量141.2mm, 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2oC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9.3oC 主导风向:冬季东北,夏季西南,全年西南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3.3m/s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 5.8m/s

全年平均室外风速: 4.3m/s 基本雪压:0.4kN/m2 基本风压:0.6kN/m2 最大冻土深度:1170mm 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7.其他条件 (1)天作建筑设计院完成的方案阶段图纸。 (2)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 (3)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 (4)辽宁工程勘查院提供的《盘锦地方大学场地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工程编号2009-172-2) 二. 工程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本工程系盘锦地方大学B-03食堂。建筑层数为二层,建筑高度9.6M,总建筑面积3361.48M2。 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建筑设计(仅涉及初步的室内装修)、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供热与通风设计、电气设计。不包括二次建筑装饰装 修设计及室外环境设计和室外管网设计。 三.建筑概况 1.建筑性质:多层食堂。 2.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为3类,使用年限为50年。 3.耐火等级为二级。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抗震设防烈度:7度 7.本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材料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选 择。 四.竖向设计: 1.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

结构初步设计阶段

3.5.1 在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计算书。 3.5.2 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工程分区、主要功能; 2)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等。 2 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气温(必要时提供)、抗震设防烈度等; 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或可靠的地质参考资料; 4)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提供); 5)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 6)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 7)批准的上一阶段的设计文件; 8)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 建筑分类等级。应说明下列建筑分类等级及所依据的规范或批文: 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4)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5)地下室防水等级; 6)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和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7)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 4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1)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 2)风荷载(包括地面粗糙度,有条件时说明体型系数、风振系数等); 3)雪荷载(必要时提供积雪分布系数等); 4)地震作用(包括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场地特征周期、结构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等); 5)温度作用及地下室水浮力的有关设计参数; 6)特殊的荷载(作用)工况组合,包括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 5 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 1)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 2)上部及地下室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说明; 3)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特殊技术的说明,结构重要节点、支座的说明或简图; 4)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室应明确抗浮措施; 5)施工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6 地基基础设计。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应包括各主要土层的压缩模量和承载力特征值(或桩基设计参数);地基液化判别,地基土冻胀性和融陷情况,特殊地质 条件(如溶洞)等说明,土及地下水对钢筋、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性;

建筑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初步设计 3.1一般要求 3.1.1初步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条文说明】关于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的问题,在修编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为了确保设计文件中各专业内容的完整性,或避免设计文件中有关内容的重复,本规定不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 3.1.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1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2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图纸总封面的要求见4.1.2条。 3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设计总说明 3.2.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总指标 1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2其他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本

工程设计责任人

附件 1 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2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3 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4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5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 1概况 1.1工程概况 表1.1 工程概况表 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 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1.2.3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1.2.4 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

1.2.5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1.2.6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1.2.7 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 1.2.8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 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 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规程、标准; 1.3 建设场地概况 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奉节中心城区。 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工程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1版)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建设方所提的设计意见 2经批准的本工程设计任务书 3其它设计依据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面积三千三百四十三平方公里,人口九十万,是海南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县)。 儋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位于海南西北工业的中心,是海南发展现代大工业的走廊中心区,经济发展与海口、三亚呈三足鼎立之势;举世瞩目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和科技力量雄厚的中国热带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科学院地处境内。 全规划用地所在的儋州市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水源丰富,年降雨量一千八百到二千毫米,境内的松涛水库容量三十一点九亿立方米,水利灌溉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宽阔,气温和,年均气温23.30C,受台风影响少而轻;海岸线长二百二十五公里,港湾众多,浅海和滩涂面积达三十万亩,水质好,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前景广阔,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重点文物东坡书院及兰洋温泉、两院热带植物园、“八一”通天园莲花山观音洞、松涛水库、兰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或逐渐成为海南的旅游热点;电力充足,通讯便利,并成为海南西部邮电、通讯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已初步形成中等城市框架;第三产业形成规模,市场繁荣,是岛西商品集散地。 儋州市境内现有蓝洋温泉度假区、东坡书院、松涛水库、海南热带植物园、龙门激浪、云月湖、白马井古迹、观音洞、桃榔庵、东坡井、魁星塔、鹭鸶天堂、洋浦经济开发区、鹿母湾瀑布、军屯花果园等多处旅游胜地。 (1)气温:年平均气温:24. 8℃ 月平均最高气温:28. 5℃ 月平均最低气温:18.7℃ 绝对最高气温:39℃ 绝对最低气温:5℃ (2)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640mm 十分钟最大降雨量:30.8mm (3)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1.00% (4)日照:全年平均日照对数:2239.8小时 (5)雷电:全年平均雷击日数:114.8天 (6)风:儋州市地区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均风速为2.3m/s,受台风影响相对全省其它地区少而轻。 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的划分,拟建场地位于7度地震烈度区。根据本工程性质,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1.2工程概况 140.72 m,宽66 m,呈矩形状。拟建建筑为预留场地,地势平整。,排水接入原有区内污水管;电力管网由预留管路引入;电讯管网由预留管路内引入。 1.3 建设规模 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工程规划用地约9117.9 m2,总建筑面积16884.0 m2,建筑占地面积2200 m2。拟建综合楼建筑面积为5884.0平方米,地上7 层,无地下室,建筑总高度27.1 m。 1.4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设计力求充分满足现代化办公要求,且充分考虑其基地特征。为了提供美观新颖的现代化办公与商业的结合,设计提出了以下目标: 1现代化的建筑:在此特定的基地上提出最佳的现代化办公的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的设备,建筑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综合建造成本、运营成本、技术成本,注重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的建筑:以商业为中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商业空间与办公空间并重。突出“环境—商业—办公”的建筑创意及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应作用。合理组织办公空间,提供轻松舒适的生活环境。注重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完善公共活动空间。 3阳光、朝向:建筑有尽可能多的日照和自然通风。建筑均为南北方向布置,商业、职工宿舍、办公室、会议室及卫生间均采用天然采光。 4园林生态小区:将综合楼有机地融合在整个基地的园林风格的自然绿化环境中,最大限度的扩大景观环境空间。 5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顺畅:功能区域模块化;功能结构灵活化。 1.5总指标 1规划用地面积9117.9m2 2建筑面积16884.0 m2 3建筑占地面积2200 m2 4拟建综合楼面积5884 m2 5拟建综合楼占地面积968 m2 6建筑密度24.1 % 7容积率 1.79倍 8绿化率38 % 9停车位90个 综合办公楼 2总平面(详总平面图) 3建筑 3.1设计依据及要求 1、总说明中已列举的有关批文; 2、《屋面工程技术技术规范》GB50345-2004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建筑外窗气米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 6、《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 7、其它现行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3.2建筑特征概述 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Ⅱ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抗震设防烈度7 度。 》GB50189-2005中的要求进行节能设计。分别采用了保温屋面、外墙体内保温、窗外遮阳等技术措施。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浅色饰面、挤塑型聚苯乙烯板做屋面层。 3.3总体规划分析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格式

1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列出本工程中主要应执行的国家规范名称及编号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规、标准) 1.1.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2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3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日期、文件号) 4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编制单位及日期) 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文号)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列出编制单位及日期) 7有关市政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文件(文件号) 8设计合同(文件号) 9其它设计依据 1.1.3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最热月平均温度℃,极端最高温度℃, 最冷月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 夏季主导风向,夏季平均风速m/s, 冬季主导风向,冬季平均风速m/s, 年降雨量mm,日(小时)最大降雨量mm, 最大积雪深度m,最大冻土深度m (本地区其它影响本工程的气候、地理特征数据) 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场地上卓越周期为s,地貌属,地基土分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地下水位m,变化幅度m,(有无)侵蚀性。(本场地特征地质情况,不良地质情况的表述和其它需说明的内容)。 抗震设防烈度度。 1.2工程概况 1.2.1本工程为(建筑单位)(新、扩、改建)的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市(县)区(具体地点),距(市区或标志位置) 公里。 1.2.2用地范围:(方向)长m,(方向)长m,呈形状。东侧临,西侧临,南侧临,北侧临。用地(平坦、高差)。用地现状房屋、古迹、古树,需要(拆迁等情况)。 1.2.3本工程在(方向)有DN mm市政供水管,(方向)有d mm市政污水管,(方向)有d mm市政雨水管。热力管道由(方向)引入,DN mm;电力管网由(方向)引入 路;电讯管网由(方向)引入。 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3.1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 1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工程总用地hm2,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上m2,地下m2。地上层,地下层,建筑总高度m。 2工程由(子项名称)组成 1.3.2本工程分期建设。 本次设计为期工程,包括(项目内容)。其它分为期工程。(应说明分期建设的设想、原则;新旧建筑物的连接和原有建筑修改设计的内容) 1.3.3设计范围根据设计合同,本次设计范围是(项目名称)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