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洋流知识整理合集

高中地理洋流知识整理合集
高中地理洋流知识整理合集

洋流分类

按成因

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三种。

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

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按性质

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寒流两种。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按地理位置

洋流按地理位置分为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沿岸流四种。

赤道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大洋流:分布于大洋中心,这种洋流类型较多。

极地流:分布于极地海域。例如,南极绕极流。

沿岸流: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例如,我国的沿岸流。

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盛行风以外,还有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如下图。

最完整的高中地理知识点经典整理

一、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产生原因: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整治措施: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③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 ④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②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③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治理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②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1)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 ②春季蒸发旺盛。(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④春季春种用水量大。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①春季降水少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地形低洼。 (2 )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渭河平原) 5、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 缓斜平原 高 山前冲积扇 土地质量高 冲积低平原 主体 海滨 滨海平原 低 地势极低 中低产田集中区 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 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反盐,夏积盐 冬稳定 2)、问题 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①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 (因洼制宜 鱼塘—台田模式) ②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 ⑵水资源短缺 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 3)、缓斜平原肥力最好: ①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 ②沉积物颗粒较粗,有利于水份下渗; 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 6、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上海为例) 产生的原因:①过度抽取地下水,并且下渗减少 ②城市建设高层建筑 ③地质结构不结实 危害: ①地面下沉 ②海水倒灌,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7、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多发季节:夏季。5—10月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温高; ②静水;静风; ③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高中地理关于洋流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关于洋流的知识点 在我们高中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但我们在学习 和复习的时候,可以将各部分知识进行联系,这样地理知识就不会显得那幺 杂乱无章。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中地理关于洋流的知识点》,我们一起从这部分知识点开始进行思考。 洋流又称海流,是海洋中海水沿着一定方向,并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非周 期性大规模的运动。海流犹如大洋中的河流,会向某一特定的方向流动,流 动的路径大致固定,唯有在陆地沿岸,会因潮汐、地形及河水的注人等影响 其变化(在海洋的大陆架范围或浅海处,由于海岸和海底摩擦显着,加上潮流特别强等因素,便形成颇为复杂的大陆架环流、浅内海环流、海峡海流等浅 海海流)。按其成因分为风海流、梯度流和补偿流。洋流按其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的差异又可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本身的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水温,寒 流则相反。海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 以及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因此, 了解和掌握海流的规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和长时期的气候变化,对渔业、航运、排污和军事等都有重要意义。风海流、梯度流和补偿流各有什幺特点? 风海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大洋中深度小于两三百米的表层为风漂流层,行星风系作用在海面的风应力和水平湍流应力的合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后,便生成风漂流。行星风系风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随纬度变化,导致海面海水 的辐合和辐散。一方面,它使海水密度重新分布而出现水平压强梯度力,当 它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在相当厚的水平层中形成水平方向的地转流;另一方面,在赤道地区的风漂流层底部,海水从次表层水中向上流动,或下降而流 人次表层水中,形成了赤道地区的升降流。风海流、梯度流和补偿流各有什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2.4水循环和洋流1 Word版缺答案

波峰中学高一年级地理课后限时练B _姓名_________ 班级: ______ 小组:_______编制:赵成金编号日期: 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此回答1~3题。 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间水循环 C.地壳物质循环 D.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水 3.下列地区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南极大陆 B.长江流域 C.亚马孙河流域 D.撒哈拉沙漠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是很多地区缺水的原因之一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6~8题。 6.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是( )。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②太阳辐射能③重力能④机械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 B.海陆间水循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由④环节完成 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 D.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再生 8.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9.下列地理现象中,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有( )。 ①黄河水注入渤海②天山冰川融化③东南沿海夏季登陆的台风④气旋控制下的某地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循环。简述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2)水循环中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和资源。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环节。人类可以通过、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下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 A.降水;蒸发 B.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C.蒸发;降水 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11.下列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社会循环指人类不断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 B.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产生影响 C.人类活动只对水的社会循环产生影响 D.人类活动只对水的自然循环产生影响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 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 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 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1月0℃等温线 秦岭—淮河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图)

|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古+广西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补充:地形:丘陵、平原 欧洲的三圃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 [ 有利 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 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石太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 (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原因: 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 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

高中地理洋流总结

大题总结 一、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原因(重点) 大题中问渔场形成的洋流原因: 寒暖流交汇(必须答洋流的具体名称),海水上下搅动使下层的营养盐类上泛到海水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繁衍,进而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必须答洋流的具体名称)使下层的营养盐类上泛到海水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繁衍,进而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扩展:渔场形成的原因 1、寒暖流交汇 寒暖流交汇使得水的环境发生变化,鱼类不敢贸然向前,于是在交汇处聚集;由于冷暖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发生搅动,使下层的营养盐类到达海水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繁衍,进而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上升补偿流 由于沿岸(秘鲁和非洲本格拉海区)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表层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向北流,形成离岸流,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则由深层的海水来补充,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 2、大陆架地区,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 3、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例如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之一) 二、世界洋流的分布 洋流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分布规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侧为暖流,大洋东侧为寒流

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分布规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侧为暖流,大洋东侧为寒流 2、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分布在北半球)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分布规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侧为寒流,大洋东侧为暖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分布规律:40°S-60°S海区,形成规模巨大(世界上最大寒流)、横贯三大洋、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南极点俯视图为顺时针)环绕地球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冬季盛行东北风,环流呈逆时针方向;夏季盛行西南风,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冬季环流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赤道逆流组成; 夏季环流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南赤道暖流组成(北赤道暖流地区成为环流的中心势力微弱); 扩展:环流中的洋流除了夏季的索马里寒流皆为暖流的原因 1.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从总体上看,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属于暖流,这是由于该海域位于热带范围之内,水温常年较高的缘故,其道理与位于低纬度的赤道洋流属于暖流是一样的。 2.位于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则有例外。其冬季为索马里暖流,夏季为索马里寒流。这是因为夏季索马里半岛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风,把近岸处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引起深层海水因补偿而上升,形成强大的上升流,并使水温显著下降,洋流属于寒流。 5、风海流: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暖流、厄加勒斯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莫桑比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 西风漂流、南极环流(南极点看逆时针,方向是自东向西) 补偿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那利寒流、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索马里寒流 { 注: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既包含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风海流),但成因上看属补偿流为多} 密度流:湿度盐度不同,海水密度不同,密度低的海面低。表层海面高的低密度区流向海面低的高密度区,底层高密度区流向低密度区。(主要指地中海,红海密度高,地中海气候蒸发旺盛)存在于直布罗陀海 峡、曼德拉海峡等。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寒流减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有利于渔场的形成。 3、对航海的影响:顺流航行则快,逆流航行则慢。 海雾(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和海冰(冰山、冰块)对航行不利。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 四、河流的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高山冰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五、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2.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3.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4.塑造地表形态

关于高考地理专项洋流练习题

(五)洋流 【课标·解读】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3、阅读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演练探究】 1、读“大西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 (1)只考虑顺风、顺水的条件,某船从A到B再返回A,那么从A到B利用的盛行风是,从B到A利用的洋流是。 (2)图中C附近有着名的渔场。 (3)B处有一油轮触礁,发生大面积海洋污染,洋流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2.读某大洋的表层水温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位于半球(北或南),理由 是。 (2)按性质划分,图中箭头处的洋流属于 _____(寒或暖)流。 (3)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是。 (4)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受(洋流)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3-4题。 材料一:上升流是近海水域中,离岸风吹动表层海水,使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升补充而产生的。 材料二:近年来,每隔几年的圣诞前后,常有太平洋赤道逆流南下,迫使南太平洋秘鲁寒流转向甚至消失,此温暖的海水“杀死”了秘鲁附近海域的大量鱼群并引起相关环境变化。人们称此现象为“厄尔尼诺”。 3.材料二中鱼群被大量“杀死”的原因的是()A.南下热水有毒 B.南下热水致该海域浮游生物大批死亡 C.南下热水致该海域浮游生物过度繁殖 D.热带肉食性鱼类随赤道逆流南下 4.“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B.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C.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 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 【难点突破】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全汇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全汇总 第一单元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高中地理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知识点梳理 一、教材构成 分为三个模块,本书,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其中必修一和选修二、五为自然地理,必修二和选修六为人文地理,必修三和区域地理为区域地理 二、期中期末教学进度在高中一年级时期,上学年期中考试一般考察到必修一第三单元结束,期末考察到必修一完结。下学年期中考试考察到第三单元第二节,期末考察到必修二完结高中二年级期上学年中考试考察到非洲,期末考察到中国的山脉。下学年其中考察到区域地理完结,下半学期考察到必修三完结。 高三进入全面复习 三、考纲要求及重难点内容据进5 年高考试题走向来看,地理高考方向有以下特点: 1.回归教材,夯实双基。我们通过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所有的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规律:教 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历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而且许多高考试题的答案就是教材语言。 2.加强地理规律与区位原理的归纳。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 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准确运用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3.加强区域定位,注重热点渗透与薄弱点补缺。图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题的主要特征,运用经纬度、海陆 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同时,适当渗透社会热点,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航天基地、沪宁杭和环渤海与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中东地区、美国金融危机等热点和焦点地区。 四、必修一知识点解析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行星地球1.宇宙2 .天体:?天体系统的层次:3.太阳系及其成员:?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2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 年)。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2)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 1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盐度和洋流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盐度和洋流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之盐度和洋流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关于洋流图的复习: 1洋流: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这就是洋流。

2按照洋流形成的原因可以将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以及补偿流。 3风海流是如何形成的:盛行风吹着海面,它推动者海水随风飘动,并且使得上层的海水带动着下层的海水流动,形成了大规模的洋流。 4密度流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各地的海水温度和盐度有所不同,所以海水的密度有所不同。密度不同的海水就能让海水流动,这就叫密度流。典型的例子就是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海水流动。 5补偿流是如何形成的:这是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而产生的洋流。这种洋流可以使得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减少了海水的地方则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从而使得海水发生空间的流动。 可见,洋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风向、海水密度差异、海水的补偿以及地转偏向和海陆分布。这些洋流的形成促进了高低维度之间的热能交换和全球性的热量平衡,也对大陆东西海岸某些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并且影响到了海洋生物的分布。另外,洋流的形成可以加速被污染的海水得到净化,当然有时候也让被污染的水域扩大。 首先,看中低纬度洋流名称的记忆。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的共同规律是: 三大洋的南北两部分都有完整的环流系统。 每个环流系统内,除印度洋北部为季风洋流外,各环流在北半球都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超全 完整版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 外日冕太阳风磁暴、极光 内 色球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球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自转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 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 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 一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 /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全]高中地理(非洲气候、河流流向、世界洋流的分布)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非洲气候、河流流向、世界洋流的分布)考点详解 ?1、非洲的气候 非洲的经纬度范围为:(37°21′N~34°51′S,17°33′W~51°24′E),即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穿过非洲。非洲主要分布着5种气候,大致关于赤道对称。从赤道向南、北两侧,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分别为: 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两侧(非洲中部和西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 ②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③高原山地气候:全年干燥寒冷;分布在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区; 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两侧、索马里半岛; ⑤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地中海的沿岸、南非的西南部(好望角附近)。

图1 非洲的气候分布图 ?2、河流的流向 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地势高低、海陆关系等。具体的判断方法如下: ①地势的高低:河流从海拔高的地区,流向海拔低的地区; ②等高线的凹凸: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

③海陆关系:河流从陆地流向海洋,不能从海洋流向陆地; ④断点:河流断点处,一般为河流的上游(岩溶地区例外)。 在判断河流流向时,如果有等高线,则分为两种情况: ①多条等高线(有数值):等高线数值较高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下图左侧的支流,红色箭头为流向); ②多条等高线(无数值)、或者只有一条等高线: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下图右侧的支流,蓝色箭头为流向)。 图2 河流流向的判断

例题

图3 例题 答案:(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2)原因: 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 塞航道),不利通航;(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 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精讲精析:(1)分析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①从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从北向南,降水逐渐增多,因此该高原是图示区域降水最多的地区(可能为热带雨林气候);②该高原的海拔较高,因此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流向为自东向西、自东南向西北),并且充沛的降水可以为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综合这两方面,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 (2)分析沙洲延伸的原因及不利影响。①沙洲位于塞尔加河的河口地区,塞尔加河的下游流经沙漠,因此河流含沙量较大,因此在河口地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②沙洲的西侧为加那利寒流,海水自北向南流动,因此该沙洲顺着海水方向,自北向南逐渐延伸;③该沙洲位于圣路易港的正西方,阻挡了圣路易港的出海路线,并且泥沙容易淤积航道,不利于大型船只的航行。 (3)分析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①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湿两季)和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可以采取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分析;②在开源方面,可以修建水利设施(例如水库),调节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或者进行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③在节流方面,加强与河流上、中、下游的国家合作,合理分配用水;选择耗水量较少的农业生产类型,或者采取节水灌溉的措施。

高中地理洋流知识点总结

1、洋流的形成于分布规律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分布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此外还受地砖偏向力、陆地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2、世界洋流分布模式 3、洋流分布的规律 5、北印度洋海区、东夏环流系统(北印度洋受季风影响明显) (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于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赤道逆流组成,逆时针方向流动; (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换流系统 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方面: (1)、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如低纬度海水温 度不会持续上升 (2)、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如:北大西洋暖流→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 海洋生物: (1)、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收到扰动,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附有生 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同时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鱼群狙击,容易形成较大的渔场.例如: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2)、上升层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渔场:例如: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 海洋污染方面: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海洋航行方面: 影响航行速度与经济效益:顺流加速;逆流年俗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区域、寒暖流交汇区域易形成海雾: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来。 7、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8、判断洋流的方法 (1)根据纬度判断:赤道附近地区为赤道暖流,受信风的影响,自东向西流,南半球为南赤道暖流,北半球为北赤道暖流;中纬度西风控制区,洋流自南向东流动,且北半球为暖流,南半球为寒流 (2)根据经度判断:根据经度首先判断大致的海域,根据洋流的流向可判断洋流性质,一般高位流向低纬,则为寒流,低纬流向高纬是暖流。 (3)根据海陆轮廓判断:,经线穿过大西洋,东经90度穿过印度洋,东经160度,180度经线穿过太平洋 (4)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 (a)判断南北半球:越往北水温越低的是北半球,反之是南半球,如上图甲是北半球,乙是南半球; (b)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弯曲的方向是洋流流向,向北弯曲,则洋流就在弯曲处向北流; (c)判断寒流和暖流:温度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为暖流,如甲所示;温度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则是寒流,如图乙 (d)判断洋流名称:根据给定区域和洋流性质(寒暖流、流向)判断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1、天体: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 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天体系统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宇宙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 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②色球层:耀斑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 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高三地理复习常考的洋流以及成因

常考的洋流以及成因 在高中地理部分,有四个特殊的洋流常常被拿来出题,即用来考形成原因,也用来考对航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是哪四个,并说说它们的成因。 其实,这四个洋流有着非常强的联系,是一根藤上的四个瓜。在讲四个洋流之前,我们先来看道高考题。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5~17题。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李B.春末 C.冬季D.秋季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3.该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D.三年半 这道高考题就和我们今天讲的四个洋流中的三个有关(虽然一个也没考),材料中说位于甲地的古代一支商船队,注意是古代,空间和时间都必然是做题的关键词。古代船没有现代的动力,可以烧油,甚至核驱动。古代船是帆船,只能是靠风力行船,如果再能碰上顺路的洋流,那就更好了,顺风顺水,一帆风顺。 一、中国沿岸寒流

船从甲地出发,向南走,需要借助的风力自然是北风,洋流也最好向南流。这就只能选择冬季,因为冬季东海上刮西北季风,南海上刮东北季风,一路北风附体,自然爽极。不仅是风,这时还恰恰有一股向南的洋流,叫中国沿岸寒流,也可以推动南行,那真是船似的卢飞快。如下图: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中国沿岸有一支洋流从最北端的A处顺着海岸一直向南流到南海最南端。因为从北向南流,所以从性质上来说是寒流。成因是风海流,日本暖流的一个小分支进入黄海,在陆地的阻挡下转了个圈又流出来,这时恰冬季北风呼啸,带动海水从北往南流,没再并入日本暖流。夏季风向一变,变成了以南风为主,这支洋流就没有这么猖狂了。如下图: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 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 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 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 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 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 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