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1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设计

11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1《古诗两首》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首古诗描绘的都是诗人于夏天所见之景,前者叙述小娃采莲之事,后者刻画夏日小池之景。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诗句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将人、事、景描绘的和谐自然,极具风趣,内容贴合本单元人文主题“夏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古诗要读出节奏,并背诵积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会写“首”.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撑小艇、采白莲、藏踪迹、浮萍”等词语的意思,初古诗大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含的夏天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丰富古诗积累。

四、教学难点

1.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感知夏天的美好。

2.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儿童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五、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播放视频录音,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第11课古诗二首。(齐读课题)

2.今天我从我们班请了一位小老师,来给大家讲解“首”字。

3.谢谢小老师的精彩讲解,“首”是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字,请看老师范写,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下面的“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4.你们真会学习,根据我们的评价标准,快拿起笔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时,头正,身直,脚放平,一尺一寸一拳头。

展评:同桌交换,学着老师的样子夸夸同桌的书写。来看这个同学的书写,点,撇短而小,老师给你一颗星。第三笔是长横,写得很规范,老师再给你一颗星。如果你的同桌也做到了,请你给他画上两颗星。下面的“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还可以写得更规范一些。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同学的,你抓到了书写要领,你的字在田字格里大小合适,三星级的书写果然不一般呢!还有谁的书写也得到了三颗星,举起小手让大家看一看!给会书写的同学鼓鼓掌!

5.请同学们换回课本,再来写一个“首”字。你们看,这个同学的书写更漂亮了。端正坐姿,小眼睛看老师。古诗二首指的是?预设:《池上》和《小池》。我们今天先来学习《池上》,板书课题。一起读一读。

6.池指的是哪里?池塘。池上就是池塘之上的意思,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池塘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他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古诗所描写的情境,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在课题处讲解“首”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为后面的生字学习做铺垫。)

二、读出文之趣

1.请同学们捧起书本,试着大声朗读古诗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诗句。

出示生字:(踪迹浮萍)你们读书的样子真美!看,这是古诗里的生字,课前已经做了预习,请你来挑战读一读。

“踪”“萍”是后鼻音,踪还是是平舌音,你读得真准确。

你也来试试,字正腔圆,你教大家读一读吧。

孩子们,你们这么顺利就和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能选一个喜欢的生字,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吗?

预设:加一加的方法。踪:足加宗。组词等方法。

你一定也发现了,踪是个形声字。前面的识字单元中,我们学习过这种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字就是形声字。迹浮萍这三个字也是形声字,我们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它。请同桌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出示古诗:孩子们,字宝宝都藏到古诗里了,你还能把它读准确吗?你来读,你读准了字音。你也来试试,诗句通顺流利。

4.你们做到了准确地读古诗。竖起小耳朵,听听老师的朗读跟你有什么不一样?(师范读)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诗?老师教你们一个小窍门,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画斜线的地方稍微停顿一下,给古诗划分节奏。请你试一试。

我们一起读一读。

同学们读出了诗的节奏,把诗读得更好听了。

(设计意图:学习会认字为学生读通诗句扫清字词障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把古诗读得准确,读出节奏。)

三、感受童之趣

1.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画面,谁在荷塘上?(小娃)就是这个可爱的小娃。(小娃图片贴黑板)

2.小娃在干什么?出示词卡“撑小艇”。

“撑”“艇”是后鼻音,你读得真准确,你也来读读。(词卡贴黑板)

下雨时我们会撑伞,我们做一做撑伞的动作,你看撑,提手旁加一个掌,我们用手紧紧握住,掌心用力,才能撑开伞,那撑小艇呢?

我们撑的时候就要(握住竹竿,用力撑,竹竿撑到池塘底了。)你来做做这个动作。我们做着动作就把词语理解了,贴黑板(动作理解)。你能读好它吗?

你在读的时候“撑”这个字加重了。你来试一试?撑得多用力啊,孩子们,你看小娃撑着小艇来了,他将长长的竹竿插入水底,来借力向前行驶(读一读诗句)

可爱的小娃撑着小艇把我们带到了荷塘,一路向前,我们会看到什么呢?(预设:荷叶、荷花、莲蓬),想着就高兴,让我们跟着小娃继续向前走,池上荷叶田田(播放荷叶图),水声潺潺,景色真美!前面就是荷花丛,看看,还有这么多的莲蓬呢。(多幅图片),如果你是他,现在想干嘛?(预设:采荷花,采莲蓬,欣赏美景)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的方法真有趣。

3.小娃就像你们说的这样。你来读。

出示词卡:“采白莲”,你教大家读一读。(词卡贴黑板)。

你瞧,我们的祖先造字可真有趣啊,“采”它像一只手正从树上采摘果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什么呢?预设:采蜜,采蘑菇。你来读读这句诗。小朋友读得真流利。

4.你们觉得这句诗里哪个字最有意思?

小娃为什么悄悄地去采白莲呢?

一个“偷”字,孩子们有了自己丰富的理解。这里的“偷”字是悄悄地意思,就像我们学过的《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里,小公鸡因为好奇偷偷跟着小鸭子;就像母亲节时,为了让妈妈高兴,你悄悄地为妈妈准备惊喜。你还悄悄地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呢?分享。

背着父母悄悄采得白莲的小娃会是什么表情呢?你能读出他的高兴吗?采白莲的男孩们读一读!心里悄悄乐着的女孩们读一读(读诗句)

5.小娃“偷采白莲”后,吃着甜甜的莲子,撑着小艇,满心欢喜离去了。可他不知道,他做的这件调皮可爱的事,早就被人发现了!哪句诗告诉了我们答案?(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同学们真会读书。

出示词卡藏踪迹,你来读。(词卡贴黑板)

我们以前学过《雪地的小画家》,你能说一说这是谁的踪迹吗?预设:竹叶是小鸡的踪迹。梅花是小狗的踪迹。枫叶是小鸭的踪迹。月牙是留下的踪迹。

生活中也有很多踪迹,(出示图片),你看飞机从天上飞过,留下了什么?(留下一道白烟),这是飞机的“踪迹”。我们从沙滩上走过,留下了(脚印),这是我们的“踪迹”。我们又学到了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生活贴黑板)

6.那小娃留下的踪迹是什么呢?小艇撑开了浮萍,留下了一道踪迹。你来读:浮萍一道开。(浮萍开贴黑板)

看,这就是浮萍,是生活在水里的一种草。(出示图片)浮萍一道开(动画或者图片),小娃哪里知道这小船划出的波痕,早已暴露了他的踪迹,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啊!(贴黑板图文结合)

7.采访读:孩子们,假设你们就是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你的心情怎样?(高兴)来,读出你的高兴,你能读得更高兴一些吗?

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真是逍遥自在啊!再来读。

小娃在池塘之上,边撑小艇边享受着美味,偷采白莲的他都暴露了,他还不知道呢,真是惬意又幸福,调皮又可爱。请大家一起读出你们的感受。

诗人看到了这个有趣的画面,他的表情怎样?(偷笑)小娃采白莲得到了乐趣,在一旁看的白居易也得到了乐趣,让我们也和这一老一少一起乐一乐吧!(品读古诗)

你们读出了小娃的纯真,读出了诗的情趣,读出了诗的韵味。

8.可是调皮的荷叶宝宝还想考一考大家,他们把这首诗中的一些字藏起来了,你能找出来他们藏在哪儿吗?请男生来。

现在荷叶宝宝把所有的字都带走了,你能借助上面的图片,把它们全部找回来吗,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9.听着你们的背诵,真有画面感,如果把这幅《池上》图画出来会是怎样的一幅画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预习单,分享一下你课前为这首诗配的图。(说说画了什么,根据哪句诗画的)

回想一下通过课堂上学习,对照课本插画,你觉得还可以为这幅图添加些什么,会更符合古诗描绘的画面?

同一首诗,不同的人读,还真是能品出不一样的滋味儿呢!(贴黑板想象画面)

10.今天,我们在学习中不仅把古诗读得准确,读出了诗的节奏,还读出了诗的韵味。

11.学习古诗也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想把古诗读得准确,就要做到借助拼音读通诗句,要想读出古诗时的节奏,我们就要借助小斜线来划分节奏。要想美美地读出古诗的韵味,我们可以(动作理解、联系生活,借助图片,想象画面)课下请大家用上以上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另一首古诗《小池》,我们下一节分享。老师给大家推荐了两首古诗。

(设计意图:学生在沉浸式的情境下,多种方式的朗读下,感受古诗的韵味,通过难度逐渐升级的游戏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寓教于乐,降低背诵难度。)

四、感受夏之趣

1.孩子们,课下我们可以去阅读更多的描写夏天的诗词,可以录制视频,也可以绘制诗配画,选择你喜欢的形式整理到《夏日之书》诗词汇编篇章,期待新书发布会上,大家精彩的呈现。

2.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但夏天的乐趣不止如此,跟紧荷花姐姐的脚步,继续去荷花塘里寻觅夏日之趣吧。

(设计意图:让“寻觅夏日之趣”这一主题情境,巧妙地勾连起整个单元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温故知新,回忆上首诗歌描绘的夏日池上小娃采莲的风景,引出另一篇描绘夏日池塘之景的古诗——《小池》。

2.板书古诗题目:《小池》。

3.教师简介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主要描写寻常的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语言浅显易懂,自然流畅,风趣活泼。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本课古诗分为两篇,教师应在第一篇的基础上,带动学生温习导入。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展示背诵,互帮互学,自主投入到新诗的学习中)

二、诵读课文,品位内涵

1.出示诵读要求: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遍,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2.指名朗读古诗,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3.字源识字:

(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

师总结:本义为泉水。

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

4.多种方式识字:流、柔、荷、露、角。

5.教师进行写字指导,提醒学生重点注意:

(1)“无”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2)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第一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教师和学生按照评价标准展评写字。

6.多种方式再读古诗,读出韵律,教师指正并范读,教师讲授七言诗的通常停顿法:二三二。

(设计意图:在识字认字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读出韵律感,是教学古诗最基本的目标。教师要因材施教,兼顾全班,从基础的字词入手,再缓缓深入古诗诵读。)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概括途中所涵之景。

2.图文结合,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讲述从插图和诗歌中所生出的问题。

3.教师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爱晴柔”?

4.解释句意,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射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

5.联系生活,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6.精准炼字,分析“早”、“才”所用精妙之处。

7.教师总结:在诗人杨万里的精心观察下,我们看到了清澈的泉水,粉嫩的荷花,郁葱的树木,俏皮的蜻蜓,还看到了诗人对这景色的十分热爱。带着热爱再读课文。背诵课文。

8.教师延伸其他描写夏天的古诗。

《采莲曲》《送灵澈上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能力和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11古诗二首

池上

撑小艇动作理解

采白莲借助图片

藏踪迹联系生活

浮萍开想象画面

小池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1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设计

11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1《古诗两首》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首古诗描绘的都是诗人于夏天所见之景,前者叙述小娃采莲之事,后者刻画夏日小池之景。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诗句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将人、事、景描绘的和谐自然,极具风趣,内容贴合本单元人文主题“夏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古诗要读出节奏,并背诵积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会写“首”.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撑小艇、采白莲、藏踪迹、浮萍”等词语的意思,初古诗大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含的夏天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丰富古诗积累。 四、教学难点 1.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感知夏天的美好。 2.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儿童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五、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播放视频录音,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第11课古诗二首。(齐读课题) 2.今天我从我们班请了一位小老师,来给大家讲解“首”字。

3.谢谢小老师的精彩讲解,“首”是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字,请看老师范写,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下面的“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4.你们真会学习,根据我们的评价标准,快拿起笔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时,头正,身直,脚放平,一尺一寸一拳头。 展评:同桌交换,学着老师的样子夸夸同桌的书写。来看这个同学的书写,点,撇短而小,老师给你一颗星。第三笔是长横,写得很规范,老师再给你一颗星。如果你的同桌也做到了,请你给他画上两颗星。下面的“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还可以写得更规范一些。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同学的,你抓到了书写要领,你的字在田字格里大小合适,三星级的书写果然不一般呢!还有谁的书写也得到了三颗星,举起小手让大家看一看!给会书写的同学鼓鼓掌! 5.请同学们换回课本,再来写一个“首”字。你们看,这个同学的书写更漂亮了。端正坐姿,小眼睛看老师。古诗二首指的是?预设:《池上》和《小池》。我们今天先来学习《池上》,板书课题。一起读一读。 6.池指的是哪里?池塘。池上就是池塘之上的意思,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池塘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他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古诗所描写的情境,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在课题处讲解“首”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为后面的生字学习做铺垫。) 二、读出文之趣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 案 一年级下学期又该学习古诗了。出guo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教师:“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首”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写字、“读一读,记一记”词语的PPT。 学生:每人一套“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两课时。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和有关的音节拼读。

11.古诗二首《池上》(教案)部编版 语文一年级下册

池上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迹、采、萍”等五个生字,会写“采”字。 2.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式,理解“踪迹、采、偷、浮萍”等字词意思,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中儿童的天真顽皮。 3.能正确朗读古诗,感受诗中蕴藏的夏日情趣。 4.利用诗词诵读表演和扩展延伸,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准确朗读诗词,读出诗歌节奏美、韵律美; 2.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难点: 1.感受诗中儿童的天真顽皮; 2.传统文化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意激趣,引入新课 1.回顾经典,揭示诗题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词,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1)第一关:古诗对对碰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呈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过渡语:看来这个挑战对大家来说是小菜一碟,下面我们将难度升级。 (2)第二关:看图猜古诗 《静夜思》 《鹅鹅鹅》 (过渡语)咱班小朋友真是了不起,你们积累的古诗词,比杨老师猜测的还要丰富。 (过渡语)同学们,人间有四季,诗词中亦是如此。谁能和大家来分享一些和四季有关的诗句呢?每人说一句,并告诉同学们。

(3)(课件出示:春)学生分享与春天有关的诗句 (4)(课件出示:秋)学生分享与秋天有关的诗句 (5)(课件出示:冬)学生分享与冬天有关的诗句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的诗词积累量让杨老师惊喜,刚才在分享的过程中,杨老师好像忘了一个季节,是哪一个? ——夏季。 (6)教师揭题《池上》:蛙鸣、蝉响,风吹叶动,夏日的午后,一位诗人,散步来到了荷花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有趣情景,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①板书诗题:池上。 ②相继理解诗题:荷花池里。 ③简介作者白居易。 师:谁认识白居易?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指名回答 ④课件出示: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7)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荷塘美景) 二、诵读习字,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伴着这荷塘美景,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将字音读准确,注意停顿和感情; (2)多种形式朗读 ①全班齐读 老师观察到,同学们齐读的时候,脸上写满了投入二字,真好。谁愿意来单独为大家来读一读这首诗? ②指名读 根据实际情况评价:咬字清晰,注意停顿和节奏,声情并茂,读出了画面感,适时纠正小失误。 ③师生合作读 孩子们,抬头挺胸坐端正,你们来读前面两个字,老师来读后面三个字,我们试一试。我们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教案-12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12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图片,朗读、记忆这两首古诗。 2.结合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古诗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纯真的童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拼读、书写要求掌握的生字。 教学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 2.结合图片、诗义,感受诗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 2.揭示谜底:莲蓬。 3.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莲蓬生长在哪儿吗?今天,我们就要悄悄跟着一个小娃,看看他是在哪儿采摘到莲蓬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现在,让我们齐读《池上》。(板书课题:池上)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踪、迹、浮、萍、柔、荷、角”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流、爱”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泉、露”这两个生字时,可以通过熟字相加的方法;学习“首”这个字时,可以通过填量词的方法。 “熟字相加法”示例: 白+水=泉

雨+路=露 “量词法”示例: 一(首)歌两(首)诗十(首)曲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无”上横短,下横长,竖弯钩起笔在竖中线上。 “树”中间的“又”捺变长点,三部分要紧凑。 “爱”第一笔为平撇,秃宝盖扁而宽。 “尖”上小下大,上部竖没有钩,下部撇捺要舒展。 “角”里面的两短横不与左右相接。 易错提示: “首”上面不要写成“艹”,下面是“自”不是“白”。 “采”上面是“爫”,不要与下面混写成“米”。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木:树(树木)—村(村庄)—林(森林) 爫:爱(关爱)—采(采用)—受(接受)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诗人的相关资料。 明确: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好友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并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2.学生齐读古诗,划分节奏。 明确: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明确:小娃:小孩子。 撑: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诗中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11 古诗二首 优质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

11 古诗二首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语言运用:能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思维能力: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审美创造: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构成:本课由两首古诗构成,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前者叙事,后者写景。《池上》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藏匿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小池》把大自然中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极富情趣。这两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夏天”。配合古诗,文中配以的两幅中国画清新雅致、意境悠远,画中景物与古诗景物一一对应,诗画的美妙融合,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还给学生以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注字词学习:本课要求会认12个生字,可采用加一加、声旁加形旁、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经验组词、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来识记。要求会写的字有七个:“首、无”都是独体字,“采、尖、角”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爱”是上中下结构的字,“树”是第一个要求写的左中右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左中右各部件的位置,做到“两边高,中间低,三个部件要靠紧”,再观察部件间的穿插避让。在学习写字的同时要提醒学生,独体字变成部件后,笔画要有变化。 关注背诵:古诗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积累古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和“采”。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解诗题,知作者 1.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喜欢夏天什么呢? 预设1:喜欢,夏天可以去游泳。 预设2:喜欢,夏天可以吃冰激凌。 教师过渡: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因为美丽的荷花就在夏天开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和夏天有关的古诗。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设计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池上、小 池》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 古诗二首》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 古诗二首)教案〔含反 思〕 11 古诗二首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 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相互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 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 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 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 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 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 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 漂荡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 水,萍是草字头。——以词带句,正确朗 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 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设 计意图: 初读感 知,生字 的正音, 为下面的 分析和阅 读铺平道 路。) (设 计意图: 依据图 片的意思 找到相应 的诗句并 说明理 由,这一 设计是为 了降低难 度,借助 图画这一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课件出示5〕 (1)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了解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快乐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课件出示7〕 诗画对应,教学“踪迹〞。 〔课件出示8〕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等3幅图片说说这都是谁留下的踪迹。 练习说话:是留下的踪迹。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连线的方法呈现出来。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援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说课稿第1篇】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 3 篇课文《小池塘》。 根据2011版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包括重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 3 篇课文《小池塘》的内容,是小学一年级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感和生命,给人一种美的愉悦。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好教材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学会4个偏旁部首。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亮,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其中目标1和目标2是课文的重点,目标3是课文的重点更是难点。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借助多媒体(或图片)演示,紧扣词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四、教学准备及教学课时 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及教学挂图、生字小黑板。 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层面的读,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歌曲导入,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接着,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我着重对“映、珍”进行正音,用实验法引导理解“倒映”,重点引导读好“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 2、能认识古诗中5 个生字; 3、会写2 个生字:首、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2 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5 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第一次“先学后教” ) (一)先学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1、指名读,纠错正音。2、齐读易错音。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 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 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首踪迹浮萍 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1、自由读后,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时反馈。重点理解“偷采、不解” 4、入情入境想象朗读古诗,思考:古诗里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五、比赛四: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 现在咱们比比谁能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一)先学

1、生观察二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结构,位置并书写笔顺。 2、指名说笔顺。 3、齐书空笔顺。 4、指名上台板书会写字,其他学生练写在书上。 5、台下学生观察台上学生板书的。 (二)后教 6、指名上台纠正,并说出正确与美观。 7、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8、师范写。 9、生再描红书写。 10、展示比赛。 六、当堂训练: 1、书写2 个会写字,并组词。 2、试背诵古诗。 七、板书设计 12、古诗两首池上偷采不解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小池》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小池》; 2、能认识古诗中7 个生字; 会写5 个生字。 3、认识偏旁“水” 、采字头。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5 个字;朗读古诗。

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池上、小池)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 儿垂钓》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教学要求: 小池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xx”。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小儿垂钓 1.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池上》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xx。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及教学活动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及教学活动 【导语】《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及教学活动〕,希望帮助到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

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如我们刚学过的〔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2〕宋代诗人王令笔下的《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又把我们带到了花开花落三月- 〔3〕还有前几天我们学过的南宋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等,让我们走过了春天,又步入了四月初夏时节,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美吗?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杨万里是南宋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小池》《池上》教案

主备人主讲人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材剖析 主备时间审查人 科目语文年级一年级《古诗两首》总课时 2 课时知识与技术目标会读会认‘首’ 、‘踪’等 12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 经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筋中“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 起来,帮助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经过朗诵、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感情,借助音乐、画面等教课手段,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率领学生走进诗中,感觉诗中小孩的快乐,从而领会诗歌的神韵和 美好心境,遇到美的熏陶。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古诗境界,领会诗人的写作感情 教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课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前言:同学们,夏季到了,你们快乐吗?谈谈为何。( 学生沟通议论 ) 是啊,老师也特别喜爱夏季,昨年夏季,老师还出去旅行了一番,拍了许多照片呢!今日,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高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 课件展现令人心旷神怡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妩媚感人,鲜嫩的莲蓬幽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学生沟通 ) 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赏识一番呢?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赏识——第12 课《古诗二首》。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

(1)指生当小老,注意“首”是舌音。 (2)合字理解“首”的本并。 (3)合本解“首”的引申并。 (4)指学生写。①指学生察“首”在田字格中的地点。②学生 沟通写注意点。③教:点、撇位于中两,首横且直,横画上下正。 4.揭:人白居易也到达了池,看了荷花池上生的一个对于小娃的风趣故事,于是,人不由得写了一首。板。相机理解:荷花池塘里。 5.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人。 (2)教充。 白居易字天,是唐朝有名人,有“ 魔”之称,他的材宽泛,形 式多,言平和平常。 【意:“ 生活” 一活的源与生的画面合在一起,学生、听等多种感官,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欢乐,松学古确立了基。】 二、初古,生字 ( 一) 自句,生字。 1.教范。 2.学生自由古。 ( 件示要求:拼生字音,注意准字音;用加一加、 一等方法生字字形;生字找朋友;通句子,争 取出古的韵律。 ) 3.沟通。 : 采:注意准平舌音,合字理理解字。 踪:注意准平舌音,合形声字生字。 迹:剖析构和笔,,理解“踪影”。 萍:,看片理解“浮萍” 。 ⋯⋯⋯⋯

部编小语一下六单元(《池上》《小池》《荷叶圆圆》《要下雨了》)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部编小语一下六单元(《池上》《小《荷叶圆圆》《要下雨了》) 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池上》《小池》《荷叶圆圆》《要下雨了》;绘本故事《夏日的一天》。 核心任务:举办一次“夏天”故事分享会。 学习目标:1.完成本单元的识字任务。 2.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诗文中词语的意思。 3.观察并用合适的叠词描述事物的特点;联系生活经验把 句子说具体。 4.能从夏天的诗文中找到夏天的特点;讲一个与夏天有关的 故事。 学习情境:夏天到了。夏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会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发生。这些故事,可以是从书本上读到的, 可以是听来的,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描绘 夏天的诗歌、绘本、童话,等等。怎样分享这些故事呢?朗读 是主要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 学习时间:13课时 学习过程: 任务一:收集夏天的词语(1课时+课下收集活动) 活动1:设置情景,明确任务

1.回忆有关四季的学习内容,背诵《江南》。 2.出示单元学习任务和成功标准,激发学习期待。 活动2:畅聊夏天,激活经验 1.说说夏天的样子:一说到夏天,你会想到哪些事、哪些景象、哪些东西? 2.从“最喜欢的食品、最喜欢的运动、最喜欢的时间、最喜欢的地方、最喜欢的……”中选择一个,说一说自己的“最喜欢”。 活动3:词说夏天,丰富积累 1.收集夏天的词语。 (1)自由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夏天的词语。 (2)学习“识字加油站”,丰富夏天词语的积累。 ①自主读一读,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 ②多种方式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让自己想到了什么。 ③词语联想游戏:根据一个事物联想一个有关系的新词,如“冰棍--冰凉,花露水--喷香”。 ④讨论:还可以怎样丰富夏天的词语积累? 2.积累关于夏天的谚语。 (1)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谚语,想一想,说一说这些谚语的意思。 (2)课后收集关于夏天的谚语:问一问家里人,或者和家里人一起查一查资料。 3.布置制作词语积累卡。

新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设计

新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池上》 《小池》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 里的《小池》.《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 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 情趣。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 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 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 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 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 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 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 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

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教学准备: 教师:“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首”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写字、“读一读,记一记"词语的PPT。

2019年春部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优秀教案(含反思)

12古诗二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