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倍的认识》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倍的认识》教学实录一、教学设想:

《倍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已掌握“比多”、“比少”、理解“份”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份总关系”的观念基础上进行的。基于以上分析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份”初步认识“倍”,使学生初步理解有几份就有几倍。

(2)、让学生经历“份”迁移到“倍”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类比、迁移等能力。

(3)、初步渗透事物之间彼此联系的思想、渗透集合思想。

二、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请两名同学自我介绍,(一高一矮)两个人站在这,你能从他俩个子上发现点什么?

生:**高,**矮.

师:他的思维真敏锐,用到了“比较”(板书)老师与他比呢?生:老师高,同学矮.

师:为什么一会说他高一会说他矮呢?

生:他刚才与同学比,现在与老师比

师:比较要有标准

师: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正是秋季,金秋采摘节又到了,都谁去参加采摘节了,谁愿意介绍介绍我们这都有什么特产?有这么多好吃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调动学生兴趣)(一)知识铺垫:

师:上周日我也参加了采摘节,摘到了这些水果。

1、课件出示图片:***(梨)师: 有几个梨?(3个)

******(苹果)师:有几个苹果?(6个)

2、师:梨和苹果比,它俩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苹果比梨多3个.你一下就看出来了,真了不起。还有吗?生答,师重复。

3、师:这就是原来我们在比较时都是比的“多少”,比较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比“份”(板书)如果3个梨是1份,(画圈)6个苹果的个数是几个3?(2个3)那么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几份呢?(2份)其他同学呢?都谁同意是2份?

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几个梨是一份?那应该几个苹果圈在一起?数苹果123圈起来。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几份?谁的个数是这样的两份?

生:苹果的个数是2份.

师:3个梨是1份,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2份。

师:看到我们这么多同学都参加了采摘节,,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们也想来参加,你们同意吗?

(二)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1、初步感知“倍”

看看都有谁来了?贴图片:

* *(2熊猫)* * * * * * (6猴子)(不分份)

师:熊猫有几只?猴子呢?猴子的只数是几个2?

师:如果2只熊猫是1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几份?(3)谁还想说?我们来验证一下,2只熊猫是一份,所以要把几只猴子圈在一起?数一数1、2,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几份?师:把谁看作1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

生: 把2熊猫的只数看作1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2、3个同学说)

师:你们的思维真敏锐,全答对了!就是这样的:2只熊猫是1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这句话还有一种说法你知道吗?(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你想知道吗?那请你注意听“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

我们还可以说成“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边说边板书)

师:(指板书说)2只熊猫是一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你能象老师这样试着说说吗?(3人)你说的很完整,还有谁想说?同桌说。

好了,我们先说到这,大家看黑板,原来我们比多少时都说谁比谁多几或少几?现在比份还是谁比谁吗?而是说谁是

谁的几倍?这句话中有没有你以前没接触过的词语呀?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板书:倍

2、变换几倍数,说倍数关系

(1)师:刚才,2只熊猫是一份,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3份,我们说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快瞧瞧,又跑来了2只猴子,(课件演示)

* * * * * * * *(不分份)谁的只数没变?谁变了?现在几只?还是2只熊猫是1份,(圈)现在“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几份”?(出现文本)我们来验证一下。(圈)几份?

生:4份

师: 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4份,那我们还可以说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几倍?

生:4倍

师:谁是谁的4倍?

生: 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4倍

师:2只熊猫是1份,猴子的只数是这样的4份,我们就说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4倍。

(2)师:(课件演示再来4只猴子)看又来了几只猴子?生: 又来了4只猴子。

师:还是2只熊猫是一份,这回谁能直接说出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几倍?

生:6倍

师::你怎么知道是6倍的?都谁认为是6倍?

生: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6份(多几名同学回答)

小结:2只熊猫是1份,: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6份,猴子的只数就是熊猫的6倍。

(4)师:大家看熊猫的只数没变,都是2只熊猫是1份,原来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现在怎么变成了6倍呢?生:因为猴子的只数变成了这样的6份

师:对!猴子的只数从原来的3份增加到6份,猴子的只数原来是熊猫的3倍也就变成了是熊猫的6倍。

(5)联想

师:如果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10份呢?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几倍?

生: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10倍。

师:如果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50份呢?

生: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50倍。

师:如果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100份呢?

生: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100倍。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1000份,猴子的只数就是熊猫的1000倍)同学们的思路太开阔了。

师:也就是说: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多少份,(停顿)猴子的只数就是熊猫的多少倍。

3、变换一倍数,说倍数关系:

(1)、* * *(又来一只熊猫)

* * * * * * * * * * * *(不分份)

师:我们接着看屏幕,现在还是12只猴子,又来了谁?12只猴子的数量不变,谁的数量变了?原来是2只熊猫是一份,现在几只是一份?那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4课件演示。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几倍?4

(2)师:现在是12只猴子,3只熊猫,如果这12只猴子的个数不变,继续增加熊猫的只数,猴子的只数就可以是熊猫的几倍了?(这句话明白吗)请你先静静的想一想,好,现在请同桌的2个同学为一组合作摆一摆,听清要求:请你用12个黄圆片代表12只猴子,红圆片代表熊猫。开始!师巡视。可以让一个小组到实物投影上去摆。汇报时这个小组先说。(猫4猴12,)怎样才能让别人一下就能看出来猴子是熊猫的3倍?分份摆!谁说说你觉的他们的这种摆法对吗?(他们不仅摆的对,而且讲解的还很明白)还有哪个组是这样摆的?哪个组和他们摆的不一样?(有时间的话可以到前面摆)其他组对他们的发言还有补充吗?(生生评价)(祝贺你们)还有其他的摆法吗?

师:可是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12只猴子的只数没变,刚才猴子还是熊猫的4倍,现在怎么经你们一摆就变成是熊猫的3倍、2倍了?熊猫的只数变了,表示一份的数就变了。所以倍数也变了。

师小结:刚才我们把熊猫和猴子这两种动物进行比较,熊猫

的只数是1份,猴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猴子的只数就是熊猫的几倍。

师:熊猫和猴子来参加我们的采摘节,那他们到底摘到了哪些水果呢?都谁想知道?可是要知道这个答案,就必须通过熊猫和猴子为我们设置的三关,怎么样?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

(三)巩固应用:

(1)师:请看第一关:这是我们刚上课时的那副水果图:苹果是梨的几倍?

生:苹果是梨的3倍

(3)、师:祝贺大家这么轻松就闯过了第一关!请听第二关:摆一摆:

①摆两排,第一排摆3个圆片,第二排摆6个圆片。如果第一排的3个圆片是1份,你把第二排圆片分一分,他是这样的几份?2(指名答)第二排圆片的个数是第一排的几倍?2 ②现在第一排的圆片个数不变,第二排摆的个数是第一排的3倍。第二排你摆了几个?都是9个吗?你怎么摆的这么快?(你真是一个善于动脑的孩子)

③第二排摆的个数是第一排的2倍。(开放性)

你是怎样摆的?大家猜他第二排摆了几个?你评判一下他猜的对吗?那你夸夸他!都谁是这样摆的?谁还有不同的摆法?大家评判用手势评判一下。(鼓掌祝贺)

(3)还剩最后一关了,大家加油!拍手游戏。老师拍的是表示一份的次数,请你听清楚,拍出我要求的次数。

师拍2下,如果请你拍出我拍手次数的3倍。你应该怎么拍?谁来试试。怎样才能让别人更清楚的听出是我拍手次数的3倍呢?集体拍。注意停顿。

谁愿意拍出一份的次数,请你拍出他拍次数的2倍

好。现在我宣布:大家全部闯关成功!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知道答案了。

熊猫和猴子在采摘节上到底摘了哪些水果呢?请看

(4)同时出现图片,都有什么呀?我们来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个呢?(边数边出现个数)

(鸭梨)2个(苹果)4个(柿子)8个

你能选两种水果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弹性题

(四)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倍”,你有什么收获吗?

三、课后反思:

1、本节课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为材料,能够引起学习兴趣,使“倍的认识”的学习更加激发学生的欲望。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

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在学习过程的组织中,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倍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比两名同学高矮” ,“比多少”,“比份”引起学生的原有认知,感受比较要有标准,为学生的学习明确方向;然后,通过份建立倍的观念,逐层深入的设计教学环节,力求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自我表达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3、练习的设计,重基础及操作。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新问题,自主解决新问题,在发现与解决中提高,同时做到首尾呼应.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

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认识倍数》教学案例

《认识倍数》教学案例 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依然是现在教育关注的热点而减负不仅要减去有形的作业负担也要减去无形的心理负担。激发兴趣是减轻心理负担的重要措施。有了兴趣学习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注意力接受知识的速度快质量提高有了兴趣可以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厌学为乐学。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常常会推动学生去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使他们得到很大的满足。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奇求知欲强注意力又不稳定易分散并有明显的情绪色彩。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呢课堂上灵活运用多种激发兴趣的教学手段。 就新课标实施而言教师要善于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与活力应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不同特点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习的能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真谛。相关理论学习准备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倍数除法意识。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除法意识作为数学意识的一种在学生初步认识倍数时就应该进行培养。 结合倍数知识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除法问题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倍数除法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

问题。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所以在对倍数除法有了初步的接触后可以请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倍数素材并把这些素材作为数学研究材料使得学生感到数学亲切、真实研究的就是身边的事从而乐于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 备课的思考与困惑因为是初次认识倍数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设计时教师采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从而发现倍数的不同之处这个教学环节很好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连加算式中加数相同和不同的两种情况为下面的新知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学例题1时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作为起点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对倍数的认识。教学例题2时学生看图写出算式不难这样既可以引出倍数的意义和必要性还可以得出倍数的读写等。除法是旧知识倍数的学习是在旧知识上的迁移。利用旧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本课导入部分的设计就基于此。让学生体会加法和倍数之间的关系。另外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多让孩子说和做要让他们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集体备课解决困惑王海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交流环节时间要充足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郭丽娜多媒体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让多媒体课件牵着教学走。李枝萍要合理安排学习层次能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掌握算理并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张洁要以书本为基础安排充足的练习巩固时间。课题认识倍数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

张冬梅《倍的认识》设计与评析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作者: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张冬梅南京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周晓军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73—7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 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春天来了,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张开了笑脸!瞧,这里有黄花和蓝花(课件演示同样多的黄花和蓝花)。 提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黄花的朵数)现在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呢? 小结: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揭示课题:倍的认识)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 谈话: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板书)课件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 提问:黄花变成12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了? (修改板书: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 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 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有6个圈就是有这样的6份,也就是6倍。真就这么简单吗?

《倍的认识》课堂实录总结.doc

《倍的认识》课堂实录 莒南县第二小学胡怀霞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50 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学会圈的方法,加深倍的直观体验,在操作活动中,构建倍的直观模型。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意义。 【学情分析】: 《倍的认识》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例 1 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 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的基 础上学习的,它以乘法的意义为知识基础。 “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新教材把这部分 内容从二年级后移到三年级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 为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乘法的意义已经非常抽象了,再来认识倍这个更抽象的 概念,难度更大,所以这样编排更合理。但即便是三年级的学生,其思维特点仍 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 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学生 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倍”,对倍感到很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 就是一个 0 的开始。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仅有 10%左右的学生对“倍”有比较清晰、正确的认识,绝大多数孩子对“倍”并不了解,或者说仅是模糊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大家来看,图上都有什么呀? 生:鸡 师:什么鸡? 生:公鸡、母鸡、小鸡。 师:公鸡有几只?母鸡呢?小鸡呢? 师: 6 只,怎么数的? 生: 2 只 2 只的数(课件出示 2 只一圈) 师:数出了这样的 3 个 2 只,一共有 6 只。 师:是这样数的吗? 师:不错的方法,请坐! 师:这个画面有点乱,老师把它整理一下,现在还乱吗? 师:仔细看,哎!问题来了(课件隐去母鸡),小鸡的只数与公鸡的只数有什么关系? 生:小鸡的只数比公鸡多 4 只 师:还可以说 生:公鸡的只数比小鸡少 4 只。(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找出了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其他关系吗? 生: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 3 倍。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测试题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 还表示()的()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 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 第一行:○○○○ 第二行: 7、4×7读作().它表示()个()是多少, 也表示()的7倍是() 8、9的3倍是(),9是()的3倍 9、做一套校服用3米布,有27米布,能做()套校服? 10、一个厂房有两排机器,一排8台,另一排9台,一共有()台机器? 11、列式计算 (1)7的8倍是几?(2)4的9倍是多少? (3)3的9倍是几?(4)4个5是多少?

(5)8个4是多少?(6)6和2相乘是几? (7)5个9相加是几? 12、小汽车准乘5人,大客车准乘的人数是小汽车的7倍,大客车准乘多少人? 13、妈妈买了6斤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5倍,妈妈买了多少斤梨? 14、一朵花有5片花瓣,3朵花有多少片花瓣? 15、一件衣服有4个扣子,7件衣服有多少个扣子?

16、小红有5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17、把应用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1)小明和小亮看同样的书,小明看了7页,小亮看的页数是 小明的5倍,? 列算式: 答: . (2),□的个数是△的7倍,□有 多少个?? 列算式: 答: . (3)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 列算式: 答: . 18、24个小朋友吃晚饭,每人用一个饭碗,平均3个人共用一个菜碗, 平均4个人共用一个汤碗,这顿晚饭一共用了多少个碗?

张冬梅倍的认识课堂实录

张冬梅倍的认识课堂实录 游戏一:先听老师怎么拍的,再学着老师的样子拍一拍,教师边拍边说:“哒、哒;哒、哒”。 师:你觉得在拍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有节奏、中间要人停顿。 游戏二:教师边拍边说“哒、哒、哒”,要求学生拍2个这么多。 学生齐拍。 师:刚才你们拍了几下? 生:6下,一次拍3下,拍了2个3下。 师:大家表现真棒,伴着这节奏明快的掌声,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 生:萝卜。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看一看。 出示主题图。 师: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信息。 生: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教师在黑板上随意贴出: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师:红萝卜比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 生: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胡萝卜比红萝卜少4根。 生: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你真厉害!连这个都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倍的认识) 师:胡萝卜有2根,我们把它看成1份,那红萝卜呢? 生:红萝卜有3个2根。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到上面来摆一摆,让大家看得清楚一些。 请一个学生上台摆一摆,并介绍自己是怎么摆的。 生:我是2个2个摆的。 师:请你把它圈起来。 师: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胡萝卜的3倍。这句话有谁会说? 指名让学生说,接下来让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圈一圈。 师:刚才我们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到了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的关系。请你在作业纸上也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出白萝卜的根数与 胡萝卜的根数关系。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再请一个学生板演。 师:同学们,他圈的和你一样吗? 请学生汇报,怎么圈的?为什么这样圈?它们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 是胡萝卜的5倍。 课件出示: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白萝卜有9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 课件出示:白萝卜有10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白萝卜有100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50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P50:“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10根。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白萝卜有5个2。)集体数一数。如果有6个2呢?(就是2的6倍。)10个2呢?(2的10倍。)师:你发现了什么?(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如果有几个3呢?(就是3的几倍。)有几个4呢?(4的几倍。)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 (3)讨论: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准。我们称之为“标准量”。 (4)即时练习:圈一圈,填一填(课件出示) 从图中看出,()的只数是()只数的()倍,()是一份的量(标准量) 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说明可以圈出3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同学们你们会这样圈吗? 2、学生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倍的认识》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倍的认识》教学实录一、教学设想: 《倍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已掌握“比多”、“比少”、理解“份”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份总关系”的观念基础上进行的。基于以上分析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份”初步认识“倍”,使学生初步理解有几份就有几倍。 (2)、让学生经历“份”迁移到“倍”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类比、迁移等能力。 (3)、初步渗透事物之间彼此联系的思想、渗透集合思想。 二、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请两名同学自我介绍,(一高一矮)两个人站在这,你能从他俩个子上发现点什么? 生:**高,**矮. 师:他的思维真敏锐,用到了“比较”(板书)老师与他比呢?生:老师高,同学矮. 师:为什么一会说他高一会说他矮呢? 生:他刚才与同学比,现在与老师比 师:比较要有标准

师: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正是秋季,金秋采摘节又到了,都谁去参加采摘节了,谁愿意介绍介绍我们这都有什么特产?有这么多好吃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调动学生兴趣)(一)知识铺垫: 师:上周日我也参加了采摘节,摘到了这些水果。 1、课件出示图片:***(梨)师: 有几个梨?(3个) ******(苹果)师:有几个苹果?(6个) 2、师:梨和苹果比,它俩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苹果比梨多3个.你一下就看出来了,真了不起。还有吗?生答,师重复。 3、师:这就是原来我们在比较时都是比的“多少”,比较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比“份”(板书)如果3个梨是1份,(画圈)6个苹果的个数是几个3?(2个3)那么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几份呢?(2份)其他同学呢?都谁同意是2份? 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几个梨是一份?那应该几个苹果圈在一起?数苹果123圈起来。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几份?谁的个数是这样的两份? 生:苹果的个数是2份. 师:3个梨是1份,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2份。 师:看到我们这么多同学都参加了采摘节,,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们也想来参加,你们同意吗? (二)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认识一张图》教学案例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认识一张图》教学案例倍的认识教学案例本课是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处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高一学生通过第一章多媒体信息编码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图像的一些常识,如像素、黑白图像大小的计算等。本课以认识一张“位图”为例,围绕三个问题(此图属哪类图片、用什么软件处理、图片质量由什么决定)认识这张图片,从而把各知识点串连起来,阐述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 图像处理是多媒体素材采集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想成功地完成对图像素材的采集和加工,必须了解决定图像质量的一些重要因素。教材通过对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图像的分辨率、颜色等方面内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图像处理的有关知识,同时,引出Photoshop这个应用软件,让学生自己探索。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认识位图的常用处理软件、图像分辨率的定义及颜色模式。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了解图片数字化表示的两种方式位图、矢量图,并掌握图像分辨率和颜色值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联系与思考四个步骤完成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位图、矢量图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观察与实践,认识分辨率和颜色值大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二、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和教学辅助网站的“信息技术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结合实践操作完成对概念的理解;二是要求学生把当前所学内容尽量和自己的已学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倍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名师优质资料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拍手游戏: 师:上课之前,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让学生说出是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 就用他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就是刚才这道题,全班共同拍3个2)预备:(师做好示范的动作)开始!(师边拍边数1、2;空一小会儿,再1、2;再空一小会儿,1、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请你们拍2个3下。预备,心里数,开始!(老师带全班学生共同拍,师口型数数,不出声音) 3、刚才咱们合作做了个小游戏,现在哪两个同学愿意到前边玩?你们俩分分工,谁先拍,谁后拍?开始吧! 4、你们想玩吗?两人一组,每人玩一次。 5、我们看这组同学是怎样玩的? 指其中的一个人:他给你出题了,你来拍,大家一起来猜他(指出题人)出的是什么题目?大家猜完后反问:你出的是 ?(换另一个学生拍)师:课下同学们可以两人一组,继续玩,现在我们开始上课,看谁最精神!

刘松《倍的认识》(课堂实录整理)教案

刘松《倍的认识》(课堂实录整理)教案 一、从生活出发,体会标准量 挑选学生A并选出比A高和矮的学生各一名。 师:为什么A的身高没有变,你们一会儿说A高,一会儿说A矮呢? 生:因为他和不一样高的人比。 师:A和不同的人在作比较,也就是说,比较的标准不同,那结果自然会发生变化,对吗?所以A同学一会儿高,一会儿矮。如此深刻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了,那这节课的学习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二、体验感知,认识“倍” (一)认识1倍,感知倍的含义 (贴3朵黄花) 师:这是几多黄花?请问三朵黄花是多还是少呢? 师:其实说多说少都不科学,因为没人和它比较,也就无所谓多和少。没人和黄花比较,它很孤独,这是红花来了(3朵)。红花和黄花比,现在怎样?(一样多) 师:此刻红花和黄花比,红花黄花一样多,也叫同样多,还叫相等,其实就是一样多。师:红花和黄花一样多这件事情,除了我们刚刚讲的同样、相等之外,在我们数学上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红花和黄花一样多,除了说一样多,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呢?(指“倍”引导)聪明的同学已经想到了。 师:除了说红花黄花一样多,还可以说,红花是黄花的一倍。这时候可以说红花是黄花的一倍,一倍就是一样多,一样多就是一倍。 (二)认识多倍,理解倍的含义 1、(贴一朵红花) 师:现在还是一倍吗?叫一倍多一;(再贴)一倍多二;(再贴)一倍多三还是二倍。你们同意吗?(再贴)......“3倍”。此刻红花与黄花比,红花是黄花的3倍,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红花是黄花的3倍的啊?怎么解释这件事呢?没举手的同学,3倍没错,可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生:它比黄花多2个3朵。 师:你听懂了吗?老师听懂了,接下来换个人说说,让所有人都听明白,怎么看出来红花是黄花的3倍的。 生:红花有9朵,9÷3=3 师:黄花有3朵,红花有9朵,红花比黄花多6朵。他刚刚说9÷3=6,那说明红花里有几个3?黄花里有几个3?黄花有1个3,红花有3个3,那当然红花是黄花的3倍。 师:谁还能讲得更清楚一些,让一年级的小朋友都能听明白,可以圈一圈。 生:3个一组,3个3就是1倍。 2、(课件) 师:红花是黄花的几倍?我们学最后那位老师圈一圈。OO这是一份黄花,红花有这样的几份?(3份)所以红花是黄花的3倍。 (展示4朵的情况) 师:现在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师:我们还是把4朵黄花看成一份,红花有这样的几份?(3份)所以红花也是黄花的几倍?师:仔细看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番禺区水濂小学李剑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引入。 1、我是数学小能手。 (1)3个2是(),5个()35。 (2)36里有4个()。 2、拍手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可以吗?(可以) 游戏一:老师拍2下,小朋友拍3个2下。(刚开始拍手会有点乱,但给小朋友适当的调整,就整齐了。) 游戏二:老师拍3下,小朋友拍3个3下。(这次的拍手整齐,并有规律。) 游戏三:小朋友拍5下,老师拍3个5下。(小朋友当小主人,能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师:老师拍得好听吗?(好听)萝卜乐园的小兔子也很喜欢参加我们的拍手游戏。(设计意图:通过填空题、拍手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回顾旧知,巩固“几个几”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认识倍的概念。

(1)、找一找、圈一圈。 出示主题图(由于主题图中的胡萝卜和红萝卜会让学生表达出现含糊,我把红萝卜换成青萝卜。) 师:小朋友们,在图中你最喜欢吃那种萝卜?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分别有多少?并和同学一起分享。 生1:我最喜欢胡萝卜,有2根。 生2:我最喜欢青萝卜,有6根。 生3:我最喜欢白萝卜,有10根。 (同时把胡萝卜、青萝卜、白萝卜的图片学具展示在黑板) 师:请小朋友找一找青萝卜的根数有几个胡萝卜的根数?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的?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我把青萝卜每2根圈起来,(孩子在黑板演示)所以青萝卜有3个2根。 师:你的方法真好。胡萝卜有2根,青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青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课题引入:倍的认识。) (2)摆一摆。 师:请小朋友利用学具摆一摆,并想一想白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完成后和组员说一说。(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汇报: 生:因为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3)圈一圈,加深倍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通过圈一圈的方法,找一找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因为有了前面的认识,小朋友都很快地完成,并能正确的表达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活动:找一找、圈一圈、摆一摆,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与“几个几”建立起来,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2、在“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 (1)改变胡萝卜的根数。 师:小白兔又从萝卜乐园了找到了一根胡萝卜,那现在青萝卜的根数又是胡萝卜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二》教学目的: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课件花儿情境图) 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颜色的花?仔细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朵? 生:蓝花有2朵,红花有6朵,黄花有12朵(师板书):蓝花有2朵 红花有6朵 黄花有12朵 师:根据它们的数量,你能发现每两种花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1:蓝花比红花少4朵。 生2:蓝花和红花一共有6朵。 生3:…… 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朵少几朵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

朵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当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评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用三种颜色靓丽的鲜花导入新课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既复习了旧址和差的关系又引入了新的关系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研究蓝花和红花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蓝花和红花。蓝花有几朵? 生:2朵。 师:红花有几朵? 生:6朵。 师:如果我们把2朵蓝花看作一份的,那么6朵红花里有这样的几份呢? 生:3份 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份、2份、3份)红花有3份也就是有3个2朵。蓝花有2朵,红花有3个两朵,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师板书蓝花有2朵,红花有3个两朵,我们就说红花的多数是蓝花的3倍。) 师:你能随着老师一起说一说吗?(师边指着板书边和生一起说)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生1:因为蓝花有2朵,红花有3个两朵,所以红花的多数是蓝花的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倍的认识》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 P53-练习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以乘法的意义为知识基础。?而“倍的认识”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铺垫。“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 “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新教材把这部分内容从二年级后移到三年级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三年级备课组(王玉民、刘丽珠、王劲青、欧友凤、吕凌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思路。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预设:(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全班共同拍3个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请你们拍2个3下。

提问:怎样判断第二行星星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教师板书:4个星星为一组,第二行摆了3组,所以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3、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动手操作 师: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个同学们会摆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动手摆一摆。 汇报交流(说清第二行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来) 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过程。 (2)结合实际说一说。 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的例子,用倍的关系说一说。 (31)师小结:比较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是以较小数为一份数,再看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较大数就是较小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几个这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判断,进一步来巩固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圆片观察,使学生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三、巩固拓展 1、拍手游戏。同桌对拍练习。 2、完成教材第50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再填空。 (情调:以较小数为一份数,再看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 3、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1)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导学案

《倍的认识》单元备课 一、内容及课时安排。(4课时)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以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本单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申报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四、教学难点: 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冀家村完小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倍的概念(50页)课时:01 姓名 主备人:李芳文审核人:宁玉兰编号:22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知、感知倍。(重难点)

2、培养我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 一、说说与“倍”有关的词语或成语。说说他们的意思。 二、探究交流。 1、第一幅图草莓有()个,苹果有()个,这是我们就说苹果的个数是草莓的()倍。 2、第二幅图草莓有()个,苹果有()个,这是我们就说() 3、我发现,求苹果是草莓的几倍,就是看苹果里面有()个2. 三、我学会了我会做。 1、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 第一行画3个△ 第二行画6个○,再画3个○,再画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是()的()倍

倍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说明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的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与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分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新课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指导。为此,在设计上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数一数的过程,逐步建立倍的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在获

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数一数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小棒,展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师:秋天到了,小兔子在忙着收获秋天的果实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存在着什么数量关系吗? 生:自由说 师:是的,刚才同学们说的红萝卜和胡萝卜有多与少的关系,这里还有一种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倍 的认识》教学设计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

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根竹乡泗民小学廖盛苗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50页快乐的动物 一、背景分析 我参加了“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与数学创新教学”的课题研究,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来研究如何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对一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改变那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状,运用远程教育的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教材分析 教师只要掌握了创新思维策略,就能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钥匙和有效途径,而多样性数学实践活动,正是培育创新思维策略的土壤。数学教学的创造性,不在于教师把知识结构、结论去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寻求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学习。教学中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远教资源多媒体演示图形入手,使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摆图到看图再到摆脱直观,用数字说出倍数关系的过程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所以在教学环节上设计了三个活动,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真正体验到数学真正的魅力,能自主的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积极保持长久的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分析 教学设计前对学生进行了如下内容调查: 如果给咱们班45人分组根据教室情况你打算怎样分,每组几人,分成几个组?说说你的理由。(2)你知道什么是“倍”吗?举个例子说说。发放45份问卷,回收44份,通过调查汇总发现,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及所学的除法意义解决问题,达100﹪,描述清晰的的71.5﹪。第二个问题,全部能知道比较关系及和的关系,在没有任何提示情况下,没有同学提出有“倍”的关系。第三个问题,6.8﹪的孩子听说过,有一人会举了一个例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倍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P50例题1,练习十一1、2 二、教材分析: 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 5、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6、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乘法口诀,教师引导倒背,选背。 2.游戏引入: 今天的这节课,老师请一些同学上来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同学们愿意吗? (1)请3名男同学站在第一排,6名女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指名生答) 【揭示课题】 师引出课题: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的学生排一排的小游戏,使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让6名女生,3个3个的站在一起,带着疑问,引入倍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画黑板上,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小结:我们圈了几次?说明可以圈出3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 2.学生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案例郭桂英

《倍的认识》教案案例 ————博乐市逸夫小学孙彩霞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2、例3。教案内容:教材分析:“倍 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案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案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案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案准备:课件,小圆片若干个。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郊外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呀!我们一起到郊外探讨数学知识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我们来到了郊外,多美呀,请你用数学的眼睛说出看到了什么?(生答)(根据学生回答抽取出只有燕子和鸭子的图片) 2、从情境图中抽取出燕子和鸭子的图片。 师:燕子和鸭子比,比的结果怎样呢?(燕子比鸭子少3只)还可以怎么说呢?(鸭子比燕子多3只) 对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当两种数量进行比较时,有数量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是什么呢?想知道吗?请认真听。 1 / 5 个圈(闪一下23?(课件演示用燕子有3只,是几个3?那鸭子的只数是几个只地圈起来)像这样,我们可以说鸭子的只33只并发出叮三声)分别把鸭子只鸭子同样多(同时33只燕子和数是燕子的2倍,那多少是一倍?像这样,2只鸭子里面有只鸭子并发出叮三声)我们就说它是一倍,6闪动3只燕子和3倍。今天我们就是要只,因此,我们就说鸭子的只数是燕子的32个同样多的认识这种新的关系“倍”(出示课题)学生齐读一次。揭示课题:倍的认识(板书)3、设计意图:创设情景,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轻松、愉悦的情绪。由学生已熟悉的两种关系,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倍数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进入探究的兴奋时区。探究新知。 二、(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知道2)说倍。(教案例1、“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的主题图)我们来到小红在郊外的家,她正在和小青、小明摆(课件演示例2 图形呢。课件逐一演示小红、小青和小明摆的正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