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计划策略-20

SAP 计划策略-20
SAP 计划策略-20

计划策略-20

接着计划策略10,继续探讨下计划策略20。20是按订单生产,与10有本质区别。按订单生产一般不需要建独立需求,是以销售订单为需求。

主数据维护

成品:5152144,半成品:3136901,原材料:通用料1174058,专用料1174059。其中,成品及半成品计划策略维护20,原材料留空。半成品及成品“独立/集中”字段维护1,专用料维护1,通用料维护2。

BOM结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 1:1:1.

计划独立需求

创建成品及半成品独立需求(MD61)

创建独立需求前,先要设置需求类型,发现没有适合20的需求类型。这是因为20是按订单生产,不需要建独立需求。

业务场景测试

1.对半成品物料创建销售订单并运行MRP,查看MD04

从上图可见,计划订单是由销售订单需求产生的,没有考虑现有非限制库存。且多出MRP元素为CustSt的单行,CustSt为单个客户库存,意为在此行下的需求和生产订单都是专为某个我销售订单专用的。生产订单收货也相应收到该客户库

存下。

2.为成品创建销售订单,并MRP后。

从上图可见,有两行CustSt行,即两行客户库存行,这是由两个不同的销售订单决定的。同是由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SO是同一客户的,但却没有放在一起,说明CustSt不是简单的客户库存,而是订单客户库存。

3.查看通用料和专用料库存/需求清单

从上图可见,专用料与半成品相同,不考虑非限制库存,且按不同SO订单库存分行处理。通用料考虑非限制库存,且不按客户库存处理。

4.将PR转化为PO,并收货,查看收货进入何种库存。

专用料PR转PO,有如下错误发生。

这是因为没有为会计年度2012,激活CO配置中的销售订单。

路径:控制->一般控制->组织结构->维护成本控制范围(OKKP)

勾选销售订单激活。

再看PO,此PO帐户分配类别为E,且帐户分配中将销售订单号分配给此PO,说明此PO与SO是关联在一起的。完成PO并收货。

从上两图可见,通用料收货进入一般非限制性库存,且通用料PO即为标准PO,而专用料PO为帐户分配类别为E的PO,其收货进入客户库存,详看如下库存总览。

查看专用料PO收货会计凭证(MVT:101+E),通用料与标准PO一样。

5.将半成品计划订单转为生产订单

生产订单同PO一样,也会与SO进行关联,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见,除计划订单变为生产订单外,其他无变化。

6.对生产订单进行发料处理

从上图可见,虽然发料指定移动类型为261,但实际上对于专用料仍是以261E 发料的。这是因为专用料在项目细节中指定了销售订单,如下图所示。

查看对生产订单发料会计凭证

从上图可见,对生产订单发料,专用料并没有产生会计凭证,单是通用料产生了会计凭证。因为专用料在PO收货时就已记帐到材料销售支出科目上。

7.对生产订单进行收货

同PO收货一样,虽指定101收货,但实际默认为101+E收货。

从上图可见,生产订单收货也进入客户库存中。

查看对生产订单收货的会计凭证(正确与否待确认?)

8.将销售订单转为交货单

除SO变为交货单后,其他无变化。

9.交货单发货过帐

从上图可见,客户库存减少,且相应SO客户库存订单消失。

而且无会计凭证。

补充结论:

1.如果计划策略20,强制按需求类型LSF-按库存生产建立独立需求,仍然会跑出计划订单,并且可以转生产订单,并最终入库到非限制库存,这些在MD04中单独显示,与SO跑出的计划订单分开。对于销售订单来说,只能由客户库存发货,这与是否建PIR无关。而且PIR是无法冲减的,一直存在。2.对于计划策略40,手动建SO,然后手工按SO建生产订单(CO08),是不被充许的。因为需求类型不符合要求。不充许销售订单结算生产订单。

SAP-计划策略(非常详细)

SAP需求管理 目录 一、什么是需求管理 (2) 二、需求策略 (2) 三、计划策略种类 (2) 1)计划策略按生产 (2) 2)SAP中系统已配置的主要计划策略 (2) 四、面向库存(make-to-stock)生产策略—对产成品 (3) 1)面向库存生产的特点是: (3) 2)在SAP中面向库存生产(对产成品)包含如下策略(strategies): (3) 五、策略40 (3) 六、策略30 (4) 七、策略10 (5) 八、策略11 (6) 九、策略52 (8) 十、策略63 (9) 十一、对零部件计划策略(strategies for planning components) (11) 十二、策略70 (11) 十三、策略59 (12) 十四、策略74 (13) 十五、面向订单(make-to-order)生产策略 (15) 十六、策略50 (15) 十七、策略60 (16) 十八、策略20 (18) 十九、其他策略: (19)

一、什么是需求管理 对制造业来说,客户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与之对应的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什么时候交货,这些是需求所在。对计划部门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需求管理,平衡计划独立需求与客户订单,平衡客户需求与公司产能,最大程度地提供客户所需的产品及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 二、需求策略 需求一般有二种主要表现形式:计划独立需求与客户订单。计划独立需求是公司根据历史销售信息、产品市场趋势或客户提供的需求预测而做的对外部需求的预测;客户订单是客户已明确对公司下达的订单:什么时间需要什么产品,价格多少,何种运输方式等。 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逾来逾激烈,产品生产周期逾来逾短,产品更新不断加快,谁能比对手更早一步向市场提供产品,谁就能赚取更多的利润,于是乎,客户总是要求尽可能快地提供产品,而在产能、工艺等确定的情况下,产品总的生产周期是一定的,如何更快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就成了计划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何平衡计划独立需求与客户订单,如何尽快地向客户提供产品,这就涉及一个策略制定的问题,在SAP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就是计划策略(planning strategy),计划策略是对一个产品设置的计划属性,代表如何处理这个产品的计划独立需求及客户订单,如何处理这个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及最终组装。根据计划策略,你能决定是由客户销售订单触发生产还是根据库存订单(计划独立需求),如果产品总的生产周期比客户要求的交货期长,是先将产品生产出放在仓库还是先将产品下层组件先准备好。 三、计划策略种类 1)计划策略按生产 计划策略按生产是根据销售订单还是计划独立需求(根据库存),库存是否与销售订单挂钩主要分二大类: 1.面向订单的生产(make-to-order); 2.面向库存的生产(make-to-stock). 顾名思义,对面向订单的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或组装是等到有了客户订单后再进行,产品库存指定到具体订单;而对面向库存的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或组装是首先根据计划独立需求,在有些情况下也需考虑销售订单需求,产品库存与销售订单不挂钩,即产品库存不指定到具体订单。 2)SAP中系统已配置的主要计划策略 下面分如下几个专题讲述标准SAP中系统已配置的主要计划策略: 1.面向库存生产策略(对最终产品); 2.对零部件计划策略(对零部件)--这也是面向库存生产的一种; 3.面向订单生产策略(对最终产品) 在介绍这些计划策略时,主要把整个生产-销售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如下),分别介绍每种计划策略在各个阶段的行为。

SAP计划策略总结

1.策略对比 SAP下针对企业的生产模式和计划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MTS:按库存生产,销售订单与生产订单无直接关联,一般根据销售预测(即独立需求)安排生产或提前备料; MTO:按单生产,销售订单与生产订单直接关联,产品一般不具备通用性,根据客户特殊需求定制。 ATO:按订单组装,如计划策略82,属于MTO的一种特殊模式,其产成品的生产过程只是对零部件进行简单的装配或机加工;特点有:a) 产品零部件直接通过设置安全库存或独立需求提前采购、生产;b) 产成品的生产订单在销售订单创建时自动生成,并对所有组件进行ATP检查,以此确认产成品的交期和数量。 ETO:按订单设计,一般为批量小(单件居多)的项目管理式的产品,边设计、边生产,常与PS模块相结合,代表行业有装备制造、建安等。

则。 2)销售订单ATP只检查 独立需求的数量 1.2.MTO常用策略对比 计划策略50 60 20 适用业务成品需求可以预 测,通过成品PIR 进行备料 成品需求可预测,仅成品 某个特性(如颜色)不可 预测;通过计划物料PIR 进行备料 成品需求不可预测,半成品 或原材料通过单独设置安 全库存或PIR进行备料 主数据设置设置消耗模式和 消耗天数 设置消耗模式和消耗天 数; 设置成品的计划物料 (MRP3) 成品不能做PIR,其主数据 不用设置消耗模式和消耗 天数 特别说明SO ATP时默认是检查PIR,如果企业没有做PIR,应在OPPS勾选“ATP”检查,并在OPJJ 设置检查规则时,去掉“不考虑RLT”的勾选项,因为MTO是确认不到库存的 1.3.补充说明-物料主数据相关设置 计划物料和计划工厂均用来指明销售订单所消耗PIR的来源,比如一类阀门产品,只有销售时的颜色不能确定,刚可设置一不带颜色的阀门料号为A,红色阀门料号为B,在物料B中指明计划物料为A,则针对A设置PIR进行备料,销售订单中包含B时,则会消耗A的PIR。

SAP 计划策略测试一

SAP计划策略测试 从今天起,对SAP策略组逐一进行测试并记录在此。 策略组在物料主数据MPR3中维护,配合消耗模式、消耗期间及综合MRP使用。在进行策略组维护之前,应先维护MPR1中的MRP类型。一般情况下,前缀P开头的是指跑MRP,而M开头是指跑MPS。 由于MRP type设置中firm type的不同,所以MRP type产生的plan order的固定方式不同 p1 自动固定firm period之前的plan order,生成新的plan order排在firm period之后 p2 自动固定firm period之前的plan order,不生成新的plan order p3 不固定firm period之前的plan order,生成新的plan order p4 不固定firm period之前的plan order,不生成新的plan order 另外还有ND、PD! ND是不使用MRP。 PD 没有firm period的问题,重新生成新的plan order。 一、按库存生产 计划策略10 - ZFF10 重点: 物料主数据 MRP3视图 - 策略10 LSF 销售是否消耗独立需求:不消耗

减少独立需求(销售订单发货后) 1初始化库存100 2 MD61维护独立需求LSF 150 3 建立销售订单150 4 转化生产订单 5 销售订单发货50,此时才消减独立需求 50EA. MD73 MD04 MD62 独立需求果然被消减50(领料数量) 计划策略11 - ZFF11 重点:

物料主数据 MRP3视图 - 策略11 / 综合MRP : 2 总需求计划BSF 独立需求不考虑库存 销售是否消耗独立需求:不消耗 减少独立需求(生产订单收货后) 1 初始化库存100 2 MD61维护独立需求BSF 150,MD41运行后,出现150的毛需求: 3 创建销售订单200EA 4 转化生产订单 5 生产订单收货 收货后并未减少独立需求,继续发货也未发现独立需求减少! 原因是:移动类型101配置:

SAP 计划策略-20

计划策略-20 接着计划策略10,继续探讨下计划策略20。20是按订单生产,与10有本质区别。按订单生产一般不需要建独立需求,是以销售订单为需求。 主数据维护 成品:5152144,半成品:3136901,原材料:通用料1174058,专用料1174059。其中,成品及半成品计划策略维护20,原材料留空。半成品及成品“独立/集中”字段维护1,专用料维护1,通用料维护2。 BOM结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 1:1:1. 计划独立需求 创建成品及半成品独立需求(MD61) 创建独立需求前,先要设置需求类型,发现没有适合20的需求类型。这是因为20是按订单生产,不需要建独立需求。 业务场景测试 1.对半成品物料创建销售订单并运行MRP,查看MD04 从上图可见,计划订单是由销售订单需求产生的,没有考虑现有非限制库存。且多出MRP元素为CustSt的单行,CustSt为单个客户库存,意为在此行下的需求和生产订单都是专为某个我销售订单专用的。生产订单收货也相应收到该客户库

存下。 2.为成品创建销售订单,并MRP后。 从上图可见,有两行CustSt行,即两行客户库存行,这是由两个不同的销售订单决定的。同是由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SO是同一客户的,但却没有放在一起,说明CustSt不是简单的客户库存,而是订单客户库存。 3.查看通用料和专用料库存/需求清单 从上图可见,专用料与半成品相同,不考虑非限制库存,且按不同SO订单库存分行处理。通用料考虑非限制库存,且不按客户库存处理。 4.将PR转化为PO,并收货,查看收货进入何种库存。 专用料PR转PO,有如下错误发生。 这是因为没有为会计年度2012,激活CO配置中的销售订单。

SAP计划策略总结

1. 策略对比 SAP下针对企业的生产模式和计划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MTS:按库存生产,销售订单与生产订单无直接关联,一般根据销售预测(即独立需求)安排生产或提前备料; MTO:按单生产,销售订单与生产订单直接关联,产品一般不具备通用性,根据客户特殊需求定制。 ATO:按订单组装,如计划策略82,属于MTO的一种特殊模式,其产成品的生产过程只是对零部件进行简单的装配或机加工;特点有:a) 产品零部件直接通过设置安全库存或独立需求提前采购、生产;b) 产成品的生产订单在销售订单创建时自动生成,并对所有组件进行ATP检查,以此确认产成品的交期和数量。 ETO:按订单设计,一般为批量小(单件居多)的项目管理式的产品,边设计、边生产,常与PS模块相结合,代表行业有装备制造、建安等。 1.1. MTS常用策略对比

1.2. MTO常用策略对比

适用业务成品需求可以预 测,通过成品PIR 进行备料 成品需求可预测,仅成品某个特性 (如颜色)不可预测;通过计划物 料PIR进行备料 成品需求不可预测,半 成品或原材料通过单独 设置安全库存或PIR进 行备料 主数据设置设置消耗模式和 消耗天数 设置消耗模式和消耗天数;设置成 品的计划物料(MRP3) 成品不能做PIR,其主 数据不用设置消耗模式 和消耗天数 特别说明SO ATP时默认是检查PIR,如果企业没有做PIR,应在OPPS勾选“ATP”检查,并在OPJJ设置检查规则时,去掉“不考虑RLT”的勾选项,因为MTO是确认不到库存的 1.3. 补充说明-物料主数据相关设置 计划物料和计划工厂均用来指明销售订单所消耗PIR的来源,比如一类阀门产品,只有销售时的颜色不能确定,刚可设置一不带颜色的阀门料号为A,红色阀门料号为B,在物料B中指明计划物料为A,则针对A设置PIR进行备料,销售订单中包含B时,则会消耗A的PIR。

SAP+计划和策略详解

SAP/R3的计划策略详解 一、概要 消耗策略与逻辑 在消耗过程中,系统把计划独立需求数量与日期和实际客户需求进行比较。通过把需求管理的需求类型与销售订单管理的需求类型混合起来以在需求管理的系统定制中为每个计划策略定义消耗过程。这意味着当维护计划独立需求时可以把输入的需求类型与在系统定制中规定的客户需求类型进行比较。 客户需求消耗直接位于其前或者其后的计划独立需求数量。你可以在物料主记录中或者需求管理的系统定制中确定消耗模式。消耗模式确定是向前还是向后执行消耗,或者允许两种消耗模式。 * 在向后消耗时,系统查找直接位于销售订单前的计划独立需求数量。 * 在向前消耗中,系统查找直接位于销售订单后的计划独立需求数量。 如果直接位于客户需求前的计划独立需求并不覆盖客户需求,那么系统会查找在将来或者在过去的下一个最近的计划独立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会使用在物料主档中或需求管理的系统定制中维护的消耗周期作为参照。消耗周期确定了客户需求消耗计划独立需求的区间(向前或向后消耗)。落在消耗周期外面的客户

需求不会被消耗掉。仅当尚未维护任何消耗周期时,你才能消耗在同一天计划的需求.。把客户需求分配给计划独立需求是动态执行的,即在重排销售订单或计划的期间,可以删除与重新定义分配。决定需求类型 跨工厂计划

计划策略 表示计划生产数量与日期的业务过程。在 SAP 系统中可以使用广泛的生产计划策略,范围从纯订货型生产到备货型生产。根据所选择的策略,可以使用销售订单和 / 或销售预测值来创建需求大纲。你也可以选择把库存水平移至装配水平以便由新接销售订单来触发最终装配。否则,你也可以专门为装配执行需求管理。 例如,你可以把计划策略组合起来,这意味着你可以为成品选择策略“ 带最终装配的计划”,但是你仍然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如在此成品的 BOM 中关于一个重要部件的“ 在装配层的计划”。 在系统定制中列出了可用于一个物料的计划策略并且通过策略组该计划策略被分配给物料主记录中的物料,可以为每一种策略定义包含重要控制参数的需求类型。 如上面所提到的,在 SAP 标准系统中可以使用完整范围的策略,在下列部分中对这些策略给出了详细的描述:

SAP自学系列-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 目录 一、什么是需求管理 (2) 二、需求策略 (2) 三、计划策略种类 (2) 1)计划策略按生产 (2) 2)SAP中系统已配置的主要计划策略 (2) 四、面向库存(make-to-stock)生产策略—对产成品 (3) 1)面向库存生产的特点是: (3) 2)在SAP中面向库存生产(对产成品)包含如下策略(strategies): (3) 五、策略40 (3) 六、策略30 (4) 七、策略10 (5) 八、策略11 (6) 九、策略52 (8) 十、策略63 (9) 十一、对零部件计划策略(strategies for planning components) (11) 十二、策略70 (11) 十三、策略59 (12) 十四、策略74 (13) 十五、面向订单(make-to-order)生产策略 (15) 十六、策略50 (15) 十七、策略60 (16) 十八、策略20 (18) 十九、其他策略: (18)

一、什么是需求管理 对制造业来说,客户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与之对应的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什么时候交货,这些是需求所在。对计划部门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需求管理,平衡计划独立需求与客户订单,平衡客户需求与公司产能,最大程度地提供客户所需的产品及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 二、需求策略 需求一般有二种主要表现形式:计划独立需求与客户订单。计划独立需求是公司根据历史销售信息、产品市场趋势或客户提供的需求预测而做的对外部需求的预测;客户订单是客户已明确对公司下达的订单:什么时间需要什么产品,价格多少,何种运输方式等。 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逾来逾激烈,产品生产周期逾来逾短,产品更新不断加快,谁能比对手更早一步向市场提供产品,谁就能赚取更多的利润,于是乎,客户总是要求尽可能快地提供产品,而在产能、工艺等确定的情况下,产品总的生产周期是一定的,如何更快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就成了计划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何平衡计划独立需求与客户订单,如何尽快地向客户提供产品,这就涉及一个策略制定的问题,在SAP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就是计划策略(planning strategy),计划策略是对一个产品设置的计划属性,代表如何处理这个产品的计划独立需求及客户订单,如何处理这个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及最终组装。根据计划策略,你能决定是由客户销售订单触发生产还是根据库存订单(计划独立需求),如果产品总的生产周期比客户要求的交货期长,是先将产品生产出放在仓库还是先将产品下层组件先准备好。 三、计划策略种类 1)计划策略按生产 计划策略按生产是根据销售订单还是计划独立需求(根据库存),库存是否与销售订单挂钩主要分二大类: 1.面向订单的生产(make-to-order); 2.面向库存的生产(make-to-stock). 顾名思义,对面向订单的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或组装是等到有了客户订单后再进行,产品库存指定到具体订单;而对面向库存的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或组装是首先根据计划独立需求,在有些情况下也需考虑销售订单需求,产品库存与销售订单不挂钩,即产品库存不指定到具体订单。 2)SAP中系统已配置的主要计划策略 下面分如下几个专题讲述标准SAP中系统已配置的主要计划策略: 1.面向库存生产策略(对最终产品); 2.对零部件计划策略(对零部件)--这也是面向库存生产的一种; 3.面向订单生产策略(对最终产品) 在介绍这些计划策略时,主要把整个生产-销售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如下),分别介绍每种计划策略在各个阶段的行为。 这五个阶段包括: 1.需求管理(创建计划独立需求);

sap计划策略

SAP/R3的计划策略详解 一,概要 消耗策略与逻辑 在消耗过程中,系统把计划独立需求数量与日期和实际客户需求进行比较。 通过把需求管理的需求类型与销售订单管理的需求类型混合起来以在需求管理的系统定制中为每个计划策略定义消耗过程。 这意味着当维护计划独立需求时可以把输入的需求类型与在系统定制中规定的客户需求类型进行比较。 客户需求消耗直接位于其前或者其后的计划独立需求数量。 你可以在物料主记录中或者需求管理的系统定制中确定消耗模式。消耗模式确定是向前还是向后执行消耗,或者允许两种消耗模式。 ? 在向后消耗时,系统查找直接位于销售订单前的计划独立需求数量。 ? 在向前消耗中,系统查找直接位于销售订单后的计划独立需求数量。 如果直接位于客户需求前的计划独立需求并不覆盖客户需求,那么系统会查找在将来或者在过去的下一个最近的计划独立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会使用在物料主档中或需求管理的系统定制中维护的消耗周期作为参照。消耗周期确定了客户需求消耗计划独立需求的区间(向前或向后消耗)。落在消耗周期外面的客户需求不会被消耗掉。 仅当尚未维护任何消耗周期时,你才能消耗在同一天计划的需求。 把客户需求分配给计划独立需求是动态执行的,即在重排销售订单或计划的期间,可以删除与重新定义分配。

决定需求类型 跨工厂计划 计划策略 表示计划生产数量与日期的业务过程。在 SAP 系统中可以使用广泛的生产计划策略,范围从纯订货型生产到备货型生产。根据所选择的策略,可以使用销售订单和/ 或销售预测值来创建需求大纲。你也可以选择把库存水平移至装配水平

以便由新接销售订单来触发最终装配。否则,你也可以专门为装配执行需求管理。 例如,你可以把计划策略组合起来,这意味着你可以为成品选择策略“带最终装配的计划”,但是你仍然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如在此成品的BO M 中关于一个重要部件的“在装配层的计划”。 在系统定制中列出了可用于一个物料的计划策略并且通过策略组该计划策略被分配给物料主记录中的物料,可以为每一种策略定义包含重要控制参数的需求类型。 如上面所提到的,在SAP 标准系统中可以使用完整范围的策略,在下列部分中对这些策略给出了详细的描述:

SAP:MRP策略10、11、40

SAP:MRP策略10、11、40 计划策略(planning strategy)包括PIR type和CIR type。记录了他们的参数和相互作用。 MTS生产: 10 SO不参与MRP,GI 时消耗PIR。如果ref SO 那么SO也reduce. 30 SO参与MRP,ref SO做GI时,不会reducePIR. 30 设计目的是PIR面向重要客户,非重要客户SO生产不冲减PIR 非重要客户:有需求=>SO=〉计划并生产=〉发货,PIR不减少。 重要客户SO时‘procurement’ tabpa ge的‘Req. type’指定为KSL(10的策略)SO=>VL01N出货。PIR减少,SO抵消。 40SO参与MRP, SO开始了“消耗”PIR,我们在MRP3中告诉系统,怎么消耗PIR。 能消耗PIR的3剑客:SO,Dept. Req. ,Reservation 70 SO生成的Dept. Req. “消耗”PIR plan order是指系统自动产生的计划订单,不会是采购订单吧? 但是我看我们公司的MRP3视图计划策略设置,在制品或半成品有的用10,有的用11,原料的计划策略设置为空白,包材的计划策略有的是10,有的是空白,成品全部为11。 按楼上的所述,成品全部是11比较好理解,因为我们的计划是手工录入的计划,所以计划是多少,那么系统就产生多少的计划订单,不会考虑成品的库存。 但是在制品或半成品基本上都是由成品的需求根据BOM展开产生的需求,照理说应该全部考虑库存,就是都应该用10,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也用了11,而原料和包材,也应该全部考虑库存 另:计划策略为空白或未设置又代表什么呢? 计划层 在以下层次中你需要计划你的组件获取: l 成品层 l 组装或组件层 l 特性或特性值层 成品层 当在成品层上有一个稳定的、可预见的需求模板时,使用成品层计划。(物料使用销售订单销售) 组装或组件层 当在组件或组装层上有一个稳定的、可预见的需求模板时,就使用组装或组件层。

sap计划策略详解

SAP/R3的計畫策略詳解 一,概要 消耗策略與邏輯 在消耗過程中,系統把計劃獨立需求數量與日期和實際客戶需求進行比較。 通過把需求管理的需求類型與銷售訂單管理的需求類型混合起來以在需求管理的系統定制中為每個計劃策略定義消耗過程。 這意味著當維護計劃獨立需求時可以把輸入的需求類型與在系統定制中規定的客戶需求類型進行比較。 客戶需求消耗直接位於其前或者其後的計劃獨立需求數量。 你可以在物料主記錄中或者需求管理的系統定制中確定消耗模式。消耗模式確定是向前還是向後執行消耗,或者允許兩種消耗模式。 ? 在向後消耗時,系統查找直接位於銷售訂單前的計劃獨立需求數量。 ? 在向前消耗中,系統查找直接位於銷售訂單後的計劃獨立需求數量。

如果直接位於客戶需求前的計劃獨立需求並不覆蓋客戶需求,那麼系統會查找在將來或者在過去的下一個最近的計劃獨立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系統會使用在物料主檔中或需求管理的系統定制中維護的消耗周期作為參照。消耗周期確定了客戶需求消耗計劃獨立需求的區間(向前或向後消耗)。落在消耗周期外面的客戶需求不會被消耗掉。 僅當尚未維護任何消耗周期時,你才能消耗在同一天計劃的需求。 把客戶需求分配給計劃獨立需求是動態執行的,即在重排銷售訂單或計劃的期間,可以刪除與重新定義分配。 決定需求類型 跨工廠計畫

計劃策略 表示計劃生產數量與日期的業務過程。在 SAP 系統中可以使用廣泛的生產計劃策略,範圍從純訂貨型生產到備貨型生產。根據所選擇的策略,可以使用銷售訂單和/ 或銷售預測值來創建需求大綱。你也可以選擇把庫存水平移至裝配水平以便由新接銷售訂單來觸發最終裝配。否則,你也可以專門為裝配執行需求管理。 例如,你可以把計劃策略組合起來,這意味著你可以為成品選擇策略“帶最終裝配的計劃”,但是你仍然可以選擇不同的策略,如在此成品的B OM 中關於一個重要部件的“在裝配層的計劃”。 在系統定制中列出了可用於一個物料的計劃策略並且通過策略組該計劃策略被分配給物料主記錄中的物料,可以為每一種策略定義包含重要控制參數的需求類型。 如上面所提到的,在SAP 標准系統中可以使用完整範圍的策略,在下列部分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