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手放在喉咙处,持续不断地说话,听到声音的同时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此事实说明声音是()

A.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C.以波的形式传播的D.不能通过真空传播2.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

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

A.“千里冰封,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4.你认为小红对下列生活中的物理量的估测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正常眨眼一次用时约2s

B.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5m/s

C.教室门高约为3m

D.石家庄夏天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

5.“水浴法”是一种常见的加热方式,它具有加热缓慢、均匀等优点。如图甲所示,橙橙同学用水浴法分别加热两种物质甲和乙,同时观察它们的物态。并根据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根据她绘制的图像我们可以推测()

A.t1时刻以后,甲物质一定在吸热

B.t1时刻以后,甲物质一定在发生物态变化

C.t1~t2时间内,乙物质一定在吸热

D.t1~t2时间内,乙物质的液态部分在变少

6.如图所示,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B.镜子里的像——光的反射

C.耀眼的铁栏杆——光沿直线传播

D.树荫下圆形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7.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

B.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的时间早

D.人站在河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民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9.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

10.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

...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第2s到第4s这2s内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二、填空题

11.夜晚,我们经过装有声控开关的楼道时,往往要用力地拍手或跺脚将灯点亮,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用力”是为了提高声音的______这一特性来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在万二中高中部北大门前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12.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13.同学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过程中,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同学们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多种色光,一位同学将白色光屏换成蓝色光屏,这时在光屏上只能看到______光。

14.如图为浓度75%免洗酒精消毒剂,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消毒酒精喷到手上后,会很快变干,这是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需要

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5.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其形成原理与图中_____(此空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佩戴_____(此空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使物体在_____上成清晰的像。

16.测量是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许多测量工具,如甲图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乙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丙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

1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角的度数为______,界面的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方是空气。

18.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填“实”或“虚”)像。

三、作图题

19.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甲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_______)

(3)在图丙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_)

四、实验题

20.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1)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过程中,常常采用________

的方法。如果晓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2)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________有关。

控制因素编号琴弦材料琴弦的长度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S/mm2

A钢200.3

B钢200.7

C尼龙300.5

D铜400.5

E尼龙400.5

21.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凝固点/°C沸点/°C

水银-39257

酒精-11778

___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_°C,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C;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C88909294▲97989898

(4)若要保持水的沸腾, 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继续加热。

22.小涵在做“探究萘熔化过程的规律”的实验,她每隔5min记录一次萘的温度值,并观察萘的状态,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05101520253035

温度/℃508080808090100

(1)在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是______℃。在第15min时,萘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2)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

(3)在观察萘的熔化时,______。由此小涵得出结论:萘的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填小涵的探究过程)

23.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如果有6mm厚和3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玻璃板在摆放的时候要与桌面______。实验中选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把光屏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24.下图为小红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 使其与像D'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使其与蜡烛的像D'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红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填“实”或“虚”)像。

2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

(2)如图,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3)如图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 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

(4)若实验时间过长,蜡烛会变短,光屏上的像将会向______(选填“上”“下”)移动;

(5)进行实验时,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光屏上______成完整的烛焰的像。(选填“能”“不能”)。

26.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所示,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

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小球所放的斜面应该较长而且坡度较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CD段的路程为______m;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s AB=0.3m t AB=0.5s v AB=0.6m/s v B=1.2m/s

s BC=0.9m t BC=0.5s v BC=_______v C=2.4m/s

s CD=_______t CD=0.5s v CD=3m/s v D=3.6m/s

(4)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象,如图所示,假设斜而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详解】

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人发声时声带在振动,当用手按住喉咙,手会感到振动。故选A。

2.B

【详解】

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B。

3.C

【详解】

A.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

BC.“露”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珠,故B错误,C正确;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人正常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0.1s,故A不符合实际;

B.结合生活经验,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5m/s,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教室门高于中学生身高,约为2m=200cm,故C不符合实际;

D.夏天,石家庄室外温度可能超过35℃,教室内温度要低于35℃,但不可能达到45℃,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5.C

【详解】

A.甲物质在t1时刻后,温度不变,无法判断其是否吸热,故A选项错误;

B.t1时刻以后,甲物质的物态变化未知,故B选项错误;

C.t1~t2时间内,乙物质熔化,温度不变,晶体在熔化时,一定在吸热,故C选项正确;D.t1~t2时间内,乙物质的由固态变为了液态,故液体部分在变多,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镜子里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耀眼的铁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小孔成像现象,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A.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一致,与物距无关,故A错误;

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与成实像还是虚像无关,故B错误;

C.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光进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的时间早,故C正确;

D.人站在河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由题意知,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像呈现在光屏的前侧,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以船为参照物,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到“看山恰似走来迎”,以地面为参照物,山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静止的,所以会有“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感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

A .由s -t 图象可知,当t =6s 时,路程s =15m ,即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故A 正确,不合题意;

B .由图可知,物体在在第2s 到第4s ,位置一直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体在前2s 内运动的路程为5m ,后2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5m=10m 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s v t

=可知,则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 不正确,符合题意;

D .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

15m 2.5m/s 6s

s v t === 故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

二、填空题

11.振动 响度 声源处

【详解】

[1][2]用力地拍手或跺脚发出声音,这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响度来控制电路通断的,“用力”可以增大振幅,从而提高声音的响度。

[3]“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2.折射 乙

【详解】

解: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的虚像(即观察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

点睛: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3.蓝

【详解】

一位同学将白色光屏换成蓝色光屏,蓝色光屏只能反射蓝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因此在光屏上只能看到蓝光。

14.汽化吸热

【详解】

[1][2]消毒酒精喷到手上后,会很快变干,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此过程需要吸热。

15.乙凸视网膜

【详解】

[1]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因此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物体的像总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说明此人是远视眼,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的乙图符合。

[2]凸透镜汇聚光线,可以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

[3]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16.5 2.12-2.15 37.8

【详解】

[1]如甲图中,停表小表盘表示分钟,指针位于第3min与4min之间且偏向于4min,大表盘表示秒,指针示数为40.5s,则秒表的读数为3min40.5s即220.5s。

[2]乙图中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则物体A的长度为

6.15cm-4.00cm=2.15cm

[3]丙图中体温计分度值为0.1℃,液柱位于37℃刻度线右侧第7小格处,则其读数是37.8℃。

17.30°右

【详解】

[1][2]由图可知,∠BOE=60°,所以

∠COE=90°-60°=30°

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30°,可知CD为法线,AB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折射角为∠GOD=45°,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空气。

18.凸透实

【详解】

[1][2]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图案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三、作图题

19.

【详解】

(1)由反射角为30°,可得入射角也为30°,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先过入射点作法线,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玻璃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3)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0.控制变量 DE 横截面积

【详解】

(1)[1]在物理实验中,所探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只能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它因素保持不变,这种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要探究发声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保持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所以应选用表中DE编号的琴弦。

(2)[3]A、B

编号的琴弦,材料、长度都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可探究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21.热胀冷缩水银热的水蒸气遇冷的温度管壁发生液化 96 98 需要

【详解】

(1)[1]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C,酒精的沸点是78°C,水银的沸点是257°C,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2)[3]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

(3)[4]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C。

[5]由第二个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温度到达98°C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沸点为98°C。(4)[6]根据液体沸腾的条件:一个是到达沸点;另一个是持续加热。可知要保持水的沸腾,需要给水继续加热。

22.固液共存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萘不继

续熔化了,将试管放入热水中,萘又继续熔化

【详解】

(1)[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70℃。

[2]由表格可知,15分钟时萘的温度不变,处于熔化过程中,因此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3]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各个时刻对应的温度点,然后把描出的点连成平滑的线,就得到了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3)[4]小涵得出的结论是萘的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所以先将萘隔绝热,观察其不再熔化,然后再将萘加热,观察其继续熔化;具体做法是: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萘不继续熔化了,将试管放入热水中,萘又继续熔化。

23.垂直大小不能虚

【详解】

(1)[1]当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越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避免因为玻璃板后导致的重影对实验产生影响,所以选择3mm的玻璃板。

[2]为了能使像和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实验中应使玻璃板与桌面垂直。

[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4][5]光屏能可以承接到的是实像,承接不到的是虚像,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24.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反射不能虚

【详解】

(1)[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即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蜡烛A的像会偏向水平桌面的上方或下方,导致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2)[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形成的。

(3)[3][4]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不能用光屏承接到蜡烛A的像。

25.同一高度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10.0 缩小上能

【详解】

(1)[1][2]因为凸透镜成像时,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在实验前,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3]由图可知,凸透镜位于10.0cm处,光屏位于20.0cm处,凸透镜的焦距为

20.0cm10.0cm10.0cm

f=-=

(3)[4]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处,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4)[5][6]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会向光屏的上方移动。苍蝇落到凸透镜上,挡住部分折射光,影响蜡烛像的亮度,不会影响蜡烛像的完整性,因为整个物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有光能透过透镜而折射后会聚成像,所以屏上仍能成完整的蜡烛的像。

26.加速 不平衡 便于测量时间 1.8 1.5 4.8

【详解】

(1)[1][2]由图1知,小球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小球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2)[3]为了使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慢些,便于测量时间,小球所放的斜面应该较长而且坡度较缓。

(3)[4]小球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0.9m ==0.5s

BC BC BC s v t =1.8m/s [5]由表中数据可得CD 段的路程

s CD =v CD t CD =3m/s×0.5s=1.5m

(4)[6]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知,小球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匀加速运动),小球从静止开始,小球1s 内速度增大2.4m/s ,则经过2s 小球的速度为

2×2.4m/s=4.8m/s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李白《夜宿山寺》中的诗句,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A.音调高B.响度大C.音色好D.振幅小 2.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以下关于减弱噪声的方法正确的是() A.城市里种树植草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教室外工地上施工的声音太大影响听课,同学们带上耳罩是最合理的减弱噪声的方法C.在城市里有的地方装上噪声检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下列现象描述中,与雾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太阳出来,大雾逐渐消失 D.冬天,屋顶上出现白霜 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感舒适温度在35℃B.一支普通圆珠笔的长度约40cm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1min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98℃

C.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D.若只增加水的质量,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c 6.下列哪个属于光的反射() A.树叶在阳光下成的影子 B.铅笔在玻璃后成的像 C.山的倒影D.雨后形成的彩虹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 C.乙透镜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领更强 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于一点 8.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图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D.图丁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9.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15 题,每题2 分,计30 分) (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林 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 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 ( ) “声音”,这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 .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物质水银金铜钢钨 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3410 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 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 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在一40 ℃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测量温度 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5.如图1 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 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 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A.正立、等大的C.倒立、缩小的B.正立、缩小的D.倒立、放大的 6.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 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 ) 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 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光有能量C.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D.光沿着直线传播 9.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 10 .岸边的柳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和在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 A.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B.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 )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图1是沁萱常用笔芯的图片,图中书写粗细为 m,沁萱将新笔芯用了两天后,笔芯中墨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2所示是庄园同学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皮筋小乐器,这小乐器发声是由于皮筋的产生的,当她用相同的力度弹a、b、c三根皮筋时,发声音调最高的是皮筋 (选填“a”“b”或“c”)。 3.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图3甲所示是 在控制噪声;图3乙中噪声监测仪显示的56.8指的是声音特性中 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的大小。

4.如图4是小红在学校做核酸的图片,在大家有序地间隔1m的距离进行核酸检测的行进过程中,如果说小红是运动的,是以参照物:小红后面的同学却说小红是静止的,她是以为参照物。 5.如图5所示看户外的树林,通过左边开着的窗户比右边关着的窗户看得更清晰,这是因为左边看树林是光;右边看树林是有一部分光在玻璃上发

生,使看到的树林没左边清晰。(均选填“沿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6.图6是某同学将少量的酒精放入密封塑料袋的实验现象,甲图是他向塑料袋上浇热水,塑料袋慢慢鼓起来;乙图是他在甲图鼓起来的塑料袋上浇冷水,塑料袋又慢慢恢复瘪的状态。整个过程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和。 7.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方法是。

8.在2022年10月12日的天宫课堂第三课的水球实验中,水球在外力作用下会震动起来(如图7),水球震动的过程中,水球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水球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汽化现象。 二、选择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思文同学对下列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初二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4cm B.她感到舒适环境的温度为35℃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改变 B.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敲击8个相同瓶子时,从左往右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 D.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一般来说,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的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是为了 A.提高装饰效果B.增强声音的响度 C.减少声音的反射D.增强声音的反射 3.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 A.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夏天刚开始吃冰棒时会感觉“粘”舌头,这是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华造成的 C.用久的灯泡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先熔化后凝华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利用干冰汽化吸热,使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4.下列对时间、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 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3m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98℃ C.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D.若只增加水的质量,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c 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芳同学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A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纸板在蜡烛B附近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 B.小芳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 C.红色蜡烛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D.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蜡烛A的大小 7.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 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8.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3分)下列是李烨同学对涉及人体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人的拇指宽度约10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 D.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2.(3分)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3.(3分)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中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描述的青山是运动的,诗人所选的参照物是() A.小船B.河岸C.青山D.太阳 4.(3分)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A.验钞机验钞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 C.声呐测距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5.(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汽车“后视镜”B.手影 C.放大镜把字放大D.拱桥“倒影” 6.(3分)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厘米,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 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避免误差 8.(3分)有不规则形状的A、B两物体,其质量之比为3:1,将其分别投入装满水的量筒后,完全浸入水中,溢出水的体积之比为5:2,则() A.A、B的密度之比为5:6B.A、B的密度之比为6:5 C.A、B的密度之比为10:3D.A、B的密度之比为3:10 9.(3分)下列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冰雪消融B.露水的形成 C.雾的形成D.窗上冰花的形成 10.(3分)甲、乙两辆玩具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8s时,乙车在甲车前面0.8米处 B.乙车速度是10m/s C.两车经过的路程相等 D.甲车速度比乙车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1.(2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测得木块的长度是cm。 12.(2分)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紫外线”)对建筑物、人的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并且它的频率20Hz(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13.(2分)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min;加热至第2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态。

初二上册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

初二上册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诗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钟声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钟声比雨声在空气中传播得快,因为固体传声比液体快 D.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公路旁植树、安装隔音屏、安装噪声检测仪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C.医生用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音调D.在教室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更响亮,是因为回声可以加强原声 3.今年入夏以来,我市持续严重干旱,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了多次人工降雨,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其中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属于() A.熔化B.凝固C.汽化D.升华 4.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你所在考场温度约45℃ B.你所用的新2B铅笔长度约18cm C.中期体育测试中,你跑完1km所用时间约为1min14s D.你步行的速度约是10m/s 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 C.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 6.下列哪个属于光的反射() A.树叶在阳光下成的影子 B.铅笔在玻璃后成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八年级物理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N的是() A.一枚大头针B.两个鸡蛋 C.一个乒乓球D.一张书桌 2.如图所示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陶埙”,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吹奏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埙孔能改变它发出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速度 3.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常会放些干冰,这是利用干冰()A.熔化吸热B.升华吸热 C.凝固放热D.液化放热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安装了HUD抬头显示器, 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能 看到汽车仪表的像,如图所示,这个像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反射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5.光从空气倾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可能为() A.30° B.45° C.60° D.90°

6.“2022相约北京”的北京8分钟精彩演出中,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让人印象深刻。每只大熊猫都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是利用了铝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小的() A.质量B.体积C.重力D.密度 7.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相传东汉时期的蔡伦曾在陕西省洋县龙亭镇寻找造纸的原料,试验造纸的方法,并最终发明蔡伦造纸术。蔡伦造纸术的其中一个步骤是将湿纸上墙烘干。烘烤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升高湿纸的温度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8.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缩小的虚像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9.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个铁块拉成铁丝后,它的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10.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球的空心体积为() A.12cm3B.7.5cm3C.4.5cm3D.5cm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5分、每图4分,22题12分,共 80分。 11.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考试期间禁止喧哗是在处减弱噪声。 12.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工作人员每天喷洒消毒液,并对进入校园的人员测量体温。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来测量体温的。喷洒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这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13.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例如在北方的冬天,水结冰现象可以带来不同的结果:自来水管内水结冰,体积会(选填“变大”或“变小”),导致自来水管被“冻裂”;菜窖内水桶里水结冰时会(选填“吸热”或“放热”),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2.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 3.如图所示,严寒的冬季,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凌。与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相同的是() A.荷叶上水珠消失B.山头上浓雾弥漫C.潮湿的衣服结冰D.草叶上有霜产生4.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焦作市7月份的平均气温约16°C B.我们所用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50cm C.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币一元币直径2.5mm D.小明上学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5.关于下列图象,解释正确的是()

①说明了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②说明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说明了非晶体融化的温度变化特点④说明了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从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中,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 ..的是()A.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光的直线传播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折射 C.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光的反射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光的色散 7.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 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8.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丙和丁 9.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百米赛跑比赛中,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10.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速度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规划时,工业区与居住区离得很近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饮料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 C.衣柜中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是熔化现象 D.冬天教室玻璃窗户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4.对下列物理量数值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同学们使用的一本八年级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B.通常情况下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m/s C.10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4cm D.人的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约为4分钟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是晶体

B.甲的熔点是50°C C.2~6min时,甲温度不变,所以没有吸收热量 D.8min时,甲和乙的熔点相等 6.2018年7月28日,我国多地天空再现“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行成涉及了一个重要的光学规律。下列实例也涉及该规律的是() A.雨后彩虹B.筷子在水面折断C.手影游戏D.斑马在水中倒影7.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D.穿过玻璃杯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民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9.如图所示,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后,确认“上升器”处于静止状态,选取的参照物是()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每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中)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气体、液体都能发声 B.声波能使结石粉碎,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小华听到了火山爆发和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2.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都很常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细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D.深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其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光的色散B.手影游戏C.矫正舞姿D.镜中邮票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学生的质量约为50 g 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4.5km/h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6dm D.人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5℃~42℃ 5.天平、温度计、刻度尺、量筒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下面是一些同学对这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调节螺母使横梁平衡B.铅笔的长度为2.50C.测水的温度D.测固体的体积 6.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 B.红外线能透过透明物品,而不能透过不透明物品 C.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也能发生反射现象 D.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在红外线的照射下会显现出来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B.色散后的各种色光可混合成白光 C.月亮是天然光源D .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光的镜面反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2篇 第一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 将1660千米表示为标准单位是_____。 A. 16.6×10^5米 B. 1.66×10^5米 C. 1.66×10^6米 D. 1.66×10^7米 答案: C 解析: 1660千米= 1660×10^3米= 1.66×10^6米 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5千克,其重力为________。 A. 245.15N B. 2450N C. 245N D. 24.15N 答案: B 解析: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 = 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代入数值计算得 G = 25千克× 9.8m/s^2 = 2450N。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质量和体积是物质的两个基本属性 B. 牛顿第一定律是质量的物理量度的基本原则 C.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不受到阻力的情况下,其自由落体过程中其速度逐渐增大 D. 动能定理告诉我们,物体的速度的改变越大,物体所受动能越大。答案: B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质量的物理量度的基本原则,其表述为“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力越大”。其他选项中,质量和体积是物质的两 个基本属性是错误的,自由落体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是受到重力加速 度的作用,并非是“不受到阻力”的情况。 4. 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是3kg和6kg,分别位于A点和B点上。若A和B之间的距离为10m,则它们之间的引力大小为________。 A. 0.15N B. 0.15×10^9N C.

1.5×10^-9N D. 1.5N 答案: D 解析:引力的计算公式为F = G×(m1×m2)/r^2,其中G为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将数据代入计算得 F = (6kg × 3kg) × G / (10m)^2 = 18 G / 100 = 0.18G,由于选 项中没有给出引力常数G的数值,因此可以认为G≈10,故选项D为正确答案。 5. 下列哪个不是受力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A. M-S图法 B. 力的分解 C. 夹角分解 D. 推拉计 答案: B 解析:受力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力的分解,因为通过将一 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可以简化分析过程,方便计算。其他选项中,M-S图法(作图法)是一种绘制物体所受合力和合力矩构成的平衡多边形来分析受力情况的方法,夹角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方法,推拉计是一种测量拉力和推力的仪器。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6. 电阻的位移方程为U=I×R,若电阻R为10欧姆,电流I为2安培,则通过该电阻的电压U为________。 答案: 20伏特 解析:根据电阻的位移方程U = I × R,将给定的电阻R和电流I 代入计算得 U = 2安培× 10欧姆 = 20伏特。 7. 动能定理可以表示为K = 1/2mv^2,其中K为物体的动能,m 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当一辆质量为500千克的汽车以12 米/秒的速度行驶时,其动能为________。 答案:3.6×10^4焦耳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 K = 1/2mv^2,将给定的质量m和速度v代入计 算得K = 1/2 × 500千克× (12米/秒)^2 = 36000焦耳。 8. 以下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两端受到的力的平衡状态 B. 杠杆只存在两类,一类是一端固定的杠杆,另一类是两端都可以移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2、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3、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A.36.5℃、39.5℃B.都是38.5℃ C.都是39.5℃D.38.5℃、39.5℃ 4、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5、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关于气泡

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C.压强变小,浮力变大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6、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块磨掉一个角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7、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t 1做加速直线运动B.t 1 ~t 2 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 1比t 2 ~t 3 运动的路程长D.0~t 1 比t 2 ~t 3 运动的速度大 8、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 AF B,p A=p B C.F A>F B,p A

F B,p A>p B 9、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10、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 D.“忽闻水上琵琶声”其中琵琶声是通过水传播的 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控制噪声传播 3.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露珠凝结 C.深秋,绿叶凝霜D.严冬,大雪纷 飞 4.小敏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模拟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A.实心球成绩为80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 C.跳绳1s跳100次 D.1000m跑步用时4min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②乙物质在5min到13min之间,温度不变,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③乙物质在第14min时为液态 ④甲物质的熔点为80°C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④都正确 6.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坐地日行八,巡天遥看一千河——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B.八月风高秋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光的折射现象 7.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物镜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B.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 C.潜望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 D.为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 8.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 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丙D.甲和丁 9.中国设计制造的高铁列车,其平稳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有外国记者将硬币竖立在车厢的窗台上(如图所示),发现硬币能长时间保持静止,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由于视觉原因,用鱼叉刺向水里的鱼往往难于成功。图中能正确解释刺不到鱼的光路图是() A.B.C.D.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湖光倒影 B.狗的影子 C.筷子“弯折” D.雨后彩虹 3.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 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 4.如图所示,公路边有一块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的行驶路径是() A.向南行驶,向右拐弯B.向西行驶,向左拐弯 C.向北行驶,向左拐弯D.向北行驶,向右拐弯 5.小明将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片和一张绿色透明玻璃片部分重叠,然后放在一张白色纸板上面,如图所示,若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呈现的颜色,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全部是白色 B.甲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绿色 C.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黑色 D.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红色 6.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诗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钟声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钟声比雨声在空气中传播得快,因为固体传声比液体快 D.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7.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图甲,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图乙,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图丙,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图丁,敲敲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8.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 B.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C.发声体的材料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一定相同 D.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2.如图这是一款“迷你KTV”,在大型商场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其标配是:一个玻璃亭,一组由LED光源构成的触屏点唱机、两副耳机、两个麦克风,关上门,戴上耳机,你就可以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尽情歌唱。关于“迷你K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唱机屏幕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这三种色光混合组成 B.玻璃亭可以减弱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耳机收听声音时,其内部不一定在振动 D.麦克风自带“修音”功能,使声音更加优美,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3.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4.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二女生跑800m正常需要30min B.人步行的速度的为1.4m/min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C D.初中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5.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用它们同时测量一杯沸水的温度,观察两只温度计的液柱 () 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 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时能减小误差 B.只要物体振动了,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D.我们能用手准确的感受出水的温度 7.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A.B.C.D. 8.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9.小花同学坐在公交车里,她看到路旁的树木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高山C.车窗D.路边站立的人10.小明利用老式调焦照相机给小丽同学拍完半身照后,要给她拍全身照,应()A.小明离小丽近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B.小明离小丽近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动 C.声音是一种波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以下关于减弱噪声的方法正确的是() A.城市里种树植草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教室外工地上施工的声音太大影响听课,同学们带上耳罩是最合理的减弱噪声的方法C.在城市里有的地方装上噪声检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D.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4.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A.本考场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B.一个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所受浮力约为2N C.本考场内的空气质量约为15kg D.本考场内的气压约为1×105Pa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6.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甲图中装在玻璃鱼缸中的金鱼看上去变大 B.乙图中日晷用影子计时 C.丙图中调节坝上的风雨廊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丁图中手影摆出动物造型 7.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 (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 8.如图是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响度B.音调C.振幅D.音色 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控制噪声传播 3.下列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草丛上凝结露珠 ③秋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 ④冬天,晾干冰冻的衣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二女生跑800m正常需要30min B.人步行的速度的为1.4m/min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C D.初中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5.在气温是0℃的环境下,用一小金属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液面时,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增加 B.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 C.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D.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 6.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 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朗朗夜空中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 7.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 (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 8.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图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丽的视力良好 B.小丽是远视眼 C.小丽是近视眼,应利用凸透镜矫正 D.小丽是近视眼,应利用凹透镜矫正 9.小红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红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红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小红自家的小车B.坐在前排的爸爸C.小车旁边的地面D.旁边先行的公交车10.下列关于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3分)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家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相符的是()A.伽利略创立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大定律 C.爱因斯坦建立了量子力学 D.阿基米德发明了电话 2.(3分)物理兴趣小组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了一下估测。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8年级物理课本长约20mm B.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500N C.人步行速度约1.2cm/s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0g 3.(3分)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及参照物的选取,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B.“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飞船相对于核心舱是静止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为参照物的 4.(3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4倍,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2:3() A.2:3B.8:3C.1:6D.6:1 5.(3分)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D.“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6.(3分)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会变大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3分)下列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灯光下的手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如图乙所示,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如图丙所示,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如图丁所示,海市蜃楼是光的色散现象 8.(3分)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等于10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 C.天平和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