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5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55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55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中铁十四局

二?一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工程名称

7标简支T梁。

二、环境条件等级

碳化环境T2。

三、设计目的和用途

1、目的

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工作性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经济合理。

2、用途

简支T梁

四、技术指标

1、强度等级:C55,配制强度:—MPa;

2、坍落度要求:160?180mm ;

3、胶凝材料用量:400?500kg/m 3;

4、水胶比:w

5、56d 电通量:v 1000C;

6、抗渗等级:》P20;

7、抗冻等级:》F200

7、抗硫酸盐侵蚀:〉;

8、含气量:3?4%;

9、泌水率(%):不泌水。

五、设计依据

六准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确定试配强度(f cu,0)

根据《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试配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f cu,0》f cu,k+ cT

=55+X

=(MPa)

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T――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取

二、计算水胶比(W/ (C+f+k))

根据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碳化侵蚀环境T2

等级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55,最大水胶比为,最小胶凝材料为400kg/m 3。取水胶比。

三、计算1m3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

1、根据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每立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为490kg , 外加剂结合经验,掺量为%,即,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6%,则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用量为

490kg X 16%=78kg,水泥用量为490-78=412kg。

2、砂率(卩s)

砂率取B s=39%

3、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重量法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 c0+m g0+m s0+m w0= m cp ............................................................... ①................

m s0

100%

s

m g0 m s0

式中:

m c0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 g0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 s0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 w0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B s——砂率(%);

m 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00?2500kg。

设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为2460 kg

将①、②式合并化减即可得:

m s0 =709 (kg)m g0 = 1110 (kg)

4、试配用理论配合比为:

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412:78:709: 1110 : 151 : 四、试配、调整及强度检验

根据经验选定的配合比进行试配,坍落度、粘聚性和饱水性均满足要求。以此配合比作为混凝土强度试验用配合比制作混凝土强度试件。

(1)每立方米材料的用量

(2)试拌15L混凝土拌合情况

(3)配合比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五、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根据该配合比的拌合物性能指标及28天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其各项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确定为施工用理论配合比。每立方米材料用量如下:(kg)

六、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及耐久性指标

0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情况表

02每方砼总碱量计算表(以下没改)

03每方砼引入的氯离子总含量计算表

04每方砼引入的三氧化硫总含量计算表

七、附件

原材料检测报告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选择样本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选择 1、原材料选择 水泥: C30普通混凝土和水下混凝土采用宁夏赛马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 R 密度3.0 g/cm3, 氯离子含量0.015%, 标准稠度用水量28.4%, 比表面积333 m2/kg, 水泥中粉煤灰掺量16.7%。 C50预应力混凝土采用宁夏赛马普通硅酸盐水泥P.O52.5R, 标准稠度用水量25.8%, 氯离子含量0.016%, , 水泥中粉煤灰掺量7%, 水泥密度3.1 g/cm3, 比表面积410m2/kg。 粉煤灰采用宁夏大坝电厂生产的优质Ⅰ级粉煤灰, 表观密度p f =2.2g/cm3。 硅粉: 采用宁夏大武口铁合金厂生产, 松堆密度p b = 0.18~0.23g/cm3、表 观密度=2.0~2.2g/cm3比表面积: 15~20m2/g、需水量比: ≤125% 、 SiO 2 含量可达 85~90%。 石灰岩粉: 采用柳木高玉明牌石灰岩粉表观密度=2.8g/cm3, 比表面积=450 kg/m2, 含泥量≤2%。 矿粉: 采用青铜峡矿粉表观密度=2.8g/cm3, 比表面积=600 kg/m2。 减水剂采用山西黄恒HY-A聚羧酸高性能液体减水剂, 减水率不小于25%,经正交设计减水剂C30优化为浇凝材料0.8%, C50优化为浇凝材料1.1%。 细集料: 银川天昊水洗砂厂中砂: 表观密度2687kg/m3、堆积密度1640kg/ m3、空隙率39%、含泥量1.3%、云母含量1.3%、坚固性4.3%、细度模数2. 86; 细度模数M k =2.6~3.2。要求M k 浮动小, 具有良好的级配Ⅱ区中粗砂, 太细 的砂配制不出高性能混凝土。细集料满足JTJ/T 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 范》6.3要求。 粗集料: 套门沟碎石(5-31.5): 表观密度2727 kg/m3、堆积密度1520 kg/ m3、空隙率44%、含泥量0.7%、压碎值8.7%、针片状含量2.5%、 SO 3 含量0. 02%;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软件使用说明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软件使用说明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材料科学和工程应用的基础。现代混凝土应包括高性能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密实自流平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等。以强度(水灰比定则)为基础的传统配合比设计方法不能满足现代混凝土的要求。作者提出的"全计算法"是以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为基础建立了体积相关数学模型,通过严格的推导得到用水量和砂率的计算公式。并且将其二式与水胶比定则相结合计算出混凝土各组分的配比和用量。因此称谓全计算法。全计算法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工作己近十年,广泛用于各种大型混凝土工程和近100个混凝土预拌站,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为了便于广泛应用现制作成计算机软件。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5SR00529 1.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模板(1) . 2.HPC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模板(2) 3..固定用水量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模板(3) 4.卵石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模板(4) 一. 模板使用说明 1..模板适用范围: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模版(表1)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HPC)、高强混凝土(HSC)、流态混凝土(FLC)、泵送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自密实自流平混凝土,防渗抗裂混凝土、细砂混凝土、以及其他现代混凝土。 2.有关参数的变化范围: 模板(1)中红色的数值是使用者根据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应输入的设计参数(共12项)。相关参数输入后,模板中自动生成混凝土系列配合比。 (1)..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p≥fcu.0+1.645σ 或 fco.p=fcu.0+10 (Mpa)

M5、M7.5水泥砂浆。常用混凝土的配合比

M5水泥砂浆的配合比: 条件:施工水平,一般;砂子,中砂;砂子含水率:2.5%;水泥实际强度:32.5 MPa M5配合比(重量比):水泥:中砂=1:5.23。每立方米砖砌体中,需要M5水泥砂浆是0.238m3,其中水泥67.59Kg;中砂354Kg(0.26m3) M7.5水泥砂浆的配合比: 条件:施工水平,一般;砂子,中砂;砂子含水率:2.5%;水泥实际强度:32.5 MPa M7.5配合比(重量比)水泥:中砂=1:4.82。每立方米砖砌体中,需要M7.5水泥砂浆是0.251m3,其中水泥77.31Kg;中砂373Kg(0.27m3) C20混凝土配合比 条件:坍落度35--50mm;砂子种类:粗砂,配制强度:28.2MPa;石子:河石;最大粒径:31.5mm;水泥强度等级32.5,实际强度35.0MPa . C20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水泥:砂:碎石:水=1:1.83:4.09:0.50 其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含量:326Kg;砂的含量:598Kg;碎石:1332Kg C25混凝土配合比 条件:坍落度35--50mm;砂子种类:粗砂,配制强度:28.2MPa;石子:河石(卵石);最大粒径:31.5mm;水泥强度等级32.5,实际强度35.0MPa . C25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水泥:砂:碎石:水=1:1.48:3.63:0.44 其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含量:370Kg;砂的含量:549Kg;碎石:1344Kg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砂浆、混凝土的配合比会因施工条件、材料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整。因此上述的配合比只是参考值。但变化的幅度不会太大。 C1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 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80 水泥:310 砂子:645 石子:1225 配合比为:0.58:1:2.081:3.952 砂率34.5% 水灰比:0.58 C2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04 砂子:542 石子:1264 配合比为:0.47:1:1.342:3.129 砂率30% 水灰比:0.47 C2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63 砂子:489 石子:1258 配合比为:0.41:1:1.056:1.717砂率28% 水灰比:0.41 C3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500 砂子:479 石子:1231 配合比为:0.38:1:0.958:2.462 砂率28% 水灰比:0.38 这个数量仅供参考哦~还要根据你的材料调整5 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

常规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常规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 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1常用等级: C20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2 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值符号的改变 在以标号表达混凝土强度分级的原有体系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用“R”来表达。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建筑材料强度统一由符号“f”表达。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cu”。其中,“cu”是立方体的意思。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达,其中“k”是标准值的意思,例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时,fcu,k=20N/mm2(MPa),即立方体28d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水工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普遍采用90d或180d龄期,故在C符号后加龄期下角标,如C9015,C9020指9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18015则表示为180d龄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5MPa。 3 计量单位的变化 过去我国采用公制计量单位,混凝土强度的单位为kgf/cm2。现按国务院已公布的有关法令,推行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在该单位体系中,力的基本单位是N(牛顿),因此,强度的基本单位为1 N/m2,也可写作1Pa。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后,混凝土强度计量单位改以国际单位制表达。由于N/m2(Pa),数值太小,一般以 1N/mm2=106N/m2(MPa)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实际使用的计量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毫米”或“兆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 cu,o≥ f cu,k+1.645σ 式中: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 = 6.00; 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 cu,k = 50.00; 经过计算得:f cu,0 = 50.00 + 1.645 × 6.00 = 59.87(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W/C=αa×f ce/(f cu,0+αa×αb×f ce)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αa = 0.46,αb = 0.07; f 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取59.33; 经过计算得:W/C=0.46 × 59.33/(59.87 + 0.46 × 0.07 × 59.33) = 0.44。 实际取水灰比:W/C=0.44.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表选取:

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 wa= m w0(1-β) 式中:m 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10.00%。 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小于0.40,所以用水量取试验数据m w0=215.00kg。 m wa=215×(1-0.10)=193.50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基准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m c0= m w0/(W/C) 经过计算,得m c0=215.00/0.40 = 537.50(kg) 粉煤灰的取代率(βc),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10-31,取15.00%。 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 c,按下式计算: m c= m co(1-βc) 经过计算,得m c=537.50 ×(1 - 15.00%)=456.88(kg)。 五、粉煤灰用量计算: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优化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优化 随着现代桥梁不断向海洋化、大跨度、高耐久方向发展,桥梁工程中的商品混凝土对下列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性和不易开裂性。鉴于目前我国海工钢筋商品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普遍偏短的状况,结合我局青岛海湾大桥施工实际,我们开展了海工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以提出桥梁工程用海工高性能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及其应用技术,有效地控制商品混凝土质量,延长海工商品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前言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商品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商品混凝土技术制作的商品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在商品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和高性能复合外加剂,取用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少的水泥用量,在施工时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制备满足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工作性能以及经济合理性的商品混凝土。高性能商品混凝土与普通商品混凝土相比,主要区别为:高性能商品混凝土以耐久性指标为主要控制指标、采用较低的水胶比、较低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同时掺加复合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等。 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十分敏感,当环境温度、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计量发生变化时,其工作性能易发生突变,造成商品混凝土离析、泌水、和易性差,影响施工并造成商品混凝土外观差、耐久性差。因此,原材料质量、配合比选定、商品混凝土的搅拌、浇注等与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质量密切相关,这些环节必须加以严格控制,才有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 2如何选择各种原材料

选择原材料的原则:任何原材料对具体工程都有利有弊,检验合格的原材料不一定能满足商品混凝土的需要。选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充分发挥适合商品混凝土设计的的各种材料的特性,为我所用。 2.1水泥是商品混凝土中最为重要的胶凝材料。 水泥宜选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的水泥,尽可能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 含量的水泥。水泥一般采用大型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质量比较稳定,但应注意当砂石碱活性较大时,应采用低碱水泥。采用低碱水泥一是可以降低商品混凝土含碱量,减少与碱活性骨料发生反应的程度,二是可以减少商品混凝土开裂的倾向。 2.2掺合料的使用 不同的掺合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作用。 表1粉煤灰和矿渣粉的优缺点 矿渣粉和粉煤灰的掺入,减少了水泥用量,延长了商品混凝土水化热反应的时间,推迟了温度峰值的产生且降低了温度峰值。 2.3外加剂的选择 外加剂是配制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最重要的材料,配制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关键是要以较低的用水量且要使商品混凝土达到较大的坍落度、较高的强度以及并具有较小的坍落度损失,这些只有掺加高性能减水剂才能实现,关键是看它能不能与其它各种材料(主要是水泥)相兼容,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4骨料的选择

AC-20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双永高速公路B3合同段AC-20C下面层目标配合比报告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 双永高速公路B3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二○一一年十月

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C目标配合比报告 1、依据规范和要求 1.1、《双永高速路面设计图纸》; 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混合料的类型及层位特点 2.1、沥青路面下面层混合料级配类型采用AC-20C型,属于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2.2、在路面结构温度分布中,下面层的温度最高,且下面层承受的剪应力最大,因此最容 易产生车辙病害;在兼顾水稳定性的同时,如何提高中面层抵抗车辙的能力,成为中面层配合比设计的重点。 3、原材料试验 优质的原材料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先决条件,为了满足气候环境与交通对路用性能的要求,必须做好原材料的选择。该配合比通过测试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等材料的性能和技术指标来检测材料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从而完成原材料的选择。 3.1、沥青 采用上海春宇实业有限公司的SBS改性沥青(I-D级),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实测指标与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SBS改性沥青(I-D级)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 3.2、集料 集料是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是决定混合料强度特性的最重要因素,它的颗粒形状不仅影响混合料的构架,也直接关系到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与抗疲劳性能等材

料特性,此外,集料与沥青的粘附等级对混合料强度的形成也起关键作用,因此选择优质的集料是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重要保证。 3.2.1粗、细集料 采用顺发石料场反击式破碎机生产的碎石,规格为:一号料:9.5-19mm、二号料:4.75-9.5mm、三号料:0-4.75mm;粗、细集料所检各项指标与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粗、细集料的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 3.3、填料 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本项目采用龙岩市东元矿粉有限公司生产的矿粉,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要求实测试验指标见表3: 表3 矿粉的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 3.4、抗剥落剂 用抗剥落剂可以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从而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抗水损害性。本项目在矿粉中掺入20% 消石灰及0.3%重庆海木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MR沥青抗剥落剂。并通过水煮法对其进行检验,粘附性有明显的改善。

浅谈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浅谈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日期:2006-11-17]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作者:[字体:大中小] 余志武潘志宏谢友均刘宝举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 摘要: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涉及的因素多,除了要满足强度要求外,对工作性更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有很大差别。自密实混凝土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设计计算方法。本文对常用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在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参数如水胶比、浆集比、粗细骨料体积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固定砂石体积计算法,对全计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计算方法更能符合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并且计算简单,使用方便,该方法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和应用推广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配合比设计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示码:A COMMENTS ON MIX CALCULATION METHOD OF SELF COMPACTING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Yu Zhiwu Pan Zhihong Xie Youjun Liu Baoju (Civil and Architecture Colleg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Abstract: Comparing with mix calculation of ordinary concrete, mix calculation of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SCC) deals with more factors. Not only the demand of st rength should be met,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s for workability should be met well, so SCC is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concrete. Up to now, there is no uniform mix me thod of SCC. In this paper, mix calculation method in common use is introduced con cisely. Based on discussions of mix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water binder ratio, paste aggregate ratio, and volume content of fine and coarse aggregation, and refe rred to the fixed volume content of aggregate method, the modified overall calcula 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It can well satisfy the demands of the trait of SCC,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 is paper is beneficial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C .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共3页第1页 校核: 主检: 配比名称 (设计、施工要求) 抗渗混凝土(泵送) C30及P6,坍落度100~120mm 委托编号 HP0700001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 湿度>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试配日期 2007.01.08 材料情况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山东水泥厂 P.O32.5R 安定性合格 预测强度合格 泰安 中砂 μx=2.7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济南 碎石 符合5~25mm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针片状0.7% 省建科院 NC -4泵送剂 液状 掺量2.5% 饮用水 省建科院 PNC 膨胀剂 粉状 掺量8% 黃台电厂 Ⅱ级 配合比 计算式 1、计算配制强度f cu ,o =f cu ,k +1.645σ=30.0+1.645×4.0=36.6 (MPa) 2、确定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ce f =32.5×1.10 ≈36 (MPa) 3、计算水灰比W/C=a α.ce f /(f cu ,o +a α.b αce f )=0.46×36/(36.6+0.07×0.46×36)=0.44 4、确定用水量m wa =180(kg/m 3) 5、计算水泥用量1c m =180/0.44=409( kg/m 3 ) 6、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 =15%,超量系数K =1.3 mf =409×15%×1.3=80( kg/m 3 ) 7、计算膨胀剂用量p m =409(1-15%)×8.0%=28( kg/m 3 ); 8、计算外加剂用量j m =[409(1-15%)+409×15%×1.3] ×2.5%=11( kg/m 3 ) 9、实际水泥用量1co m =409(1-15%)×(1-8%)=320 ( kg/m 3 ) 10、确定砂率βs=35%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 kg/m3得:mg=1171 ( kg/m 3 ) ms=631-(409×15%×1.3/2.2-409×15%/3.1)×2.6=588( kg/m 3 ) 试件尺寸 100×100×100 (mm ) 试配体积 25L/35 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计 算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 3 砼材料用量(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拌合物 性 能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 3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名称、型号 搅拌机 振动台 / / /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

现代混凝土土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 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如绝对体积法和假容重法),是以强度为基础的半定量计算方法,不能全面满足现代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是以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的到混凝土的用水量和砂率的计算公式,并将此二式与水灰(胶)比定则相结合能计算出混凝土各组分(水泥、细掺料、砂、石、含气量、用水量和超塑化剂掺量等)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用量。用于流态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商品混凝土以及防渗抗裂混凝土等现代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一)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高性能混凝土(HPC)与高强混凝土(HSC)和流态混凝土(FLC)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混凝土配合比考虑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其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满足工作性的情况下,用水量要小;(2)满足强度的情况下,水泥用量少、细掺料多掺;(3)材料组成及其用量合理,满足耐久性及特殊性能要求;(4)掺多功能复合超塑化剂(CSP)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多种性能。因此,HPC的配合比设计比HSC和FLC更为严格合理,图--1表示各种材料类型的混凝土配合比分区范围,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设计,HSC、FLCHE和PLC(塑性混凝土)的配合比在一个范围之内,而HPC在AB线附近,由此证明HPC的配合比设计必须严格、精确和合理。 图1 混凝土配合比组成图 一、强度与水灰(胶)比的关系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材料学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早在1919年Duff Abrams(D.艾布拉姆斯)就发表了混凝土强度的水灰比定则:“对于一定的材料,强度仅取决于一个因素,即水灰比。”这一定则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σc=a/b1.5(W/C) 式中:σ c----一定龄期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方式

新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状态是衡量配合比好坏最直观的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方面的,也有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方面的。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以下几点是根据一些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家多多总结。(一)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 混凝土体系中浆体填充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略有富裕才能在骨料表 面形成润滑层,使浆体推动骨料运动。富裕浆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表明,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厚度每增加3μm,混凝土坍落度增大30~50mm。混凝土浆体用量每增加10L/m3,混凝土坍落度增大20mm左右。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设计坍落度时,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大浆体用量或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当坍落度大于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浆体用量或适当降低外加剂用量。 (二)混凝土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 混凝土坍落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虽然没有明显泌水现象,但存在部分粗骨料无浆体包裹。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细骨料用量,降低粗骨料用量;另一方面是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浆体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三)混凝土砂浆含量过多

混凝土拌合物砂浆过多,石子含量较少,造成混凝土发散,流动性较差。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降低砂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如果调整后砂石用量比例合适,但混凝土仍然发散,流动性差,应适当增加浆体用量,增加混凝土黏聚性。 (四)混凝土泌水、抓底 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很好,一旦停止拌合就慢慢泌水,下沉的石子紧紧地与铁板黏结在一起,很难用铁锹等工具铲动,这一现象称为抓底、板结。产生抓底、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外加剂掺量敏感,外加剂用量或用水量提高2~3kg/m3,就会出现泌水。遇到这种情况,应适当降低外加剂掺量,或提高砂率,使用细度模数较小的砂。 (五)混凝土流动性差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保水性均可以满足要求,就是混凝土拌合物看起来像用水拌合的,动感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混凝土中起分散作用的外加剂有效成分不足,可以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必要时需要降低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又不至于泌水。 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所规定的配合比进行调整。 (一)配合比调整的原因 (1)砂、石含水率、颗粒级配、粒径、含泥量等发生变化 砂、石含水率会因砂、石所处的不同区域及进料时间发生变化,造成混凝土坍落度发生变化。砂子的细度模数变化0.2,砂率相应增减1%~2%;砂石级配不合格或采用单级配时,砂率应适当提高2%~3%;石子最大粒径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法(全计算法)-陈建奎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法-全计算法 北京工业大学陈建奎教授 一.现代混凝土概念或理念 二.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的数学模型 三.砂率和用水量计算公式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五.配合比设计工程应用实例 六.结论 一.现代混凝土概念或理念现代混凝土是由水泥、矿物细掺料、砂、石、空气、水和外加剂等组成的多相聚集体,并能满足“高工作性、高早强增强和高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现代混凝土应包括高性能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防渗抗裂混凝土、水下浇筑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等。以强度为基础的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不能满足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综合考虑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其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1)满足工作性的情况下,用水量要小; (2)满足强度的情况下,水泥用量少,多掺细掺料; (3)材料组成及其用量合理,满足耐久性及特殊性能要求; (4)掺多功能复合超塑化剂(CSP),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多种性能。

配合混凝土配合比组成图二. 图1 比全计算法设计的数学模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材料科学和工程应用中最基混即假 定容重法和(的问题。以强度为基础的传统配合比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现代混)绝对体积法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是以“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为并推导出混凝土用水量和砂率的计算基础建立的普适数学模型,比定则相结合就能实现混凝土配(灰)公式。进而将此二式与水胶全计算法的创建和推广合比和组成的全计算,故称谓全计算法。应用几近十年,受到广泛的关注,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近“现代混凝土配合期在总结混凝土工程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编制了国 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比全计算法设计软件”(。这样使“全计算法”更加实用化、科学化和智能2005SR00529)化。全计算法不仅适用于所有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计算,而且能检验和验证其它配合比的正确性。 2 1.现代混凝土的数学模型现代混凝土组成复杂,其中包括水泥、矿物细掺料、砂、石、空气、水和外加剂等7个组分。最简单处理方法是用多项式表示: F(x)=a+bx+cx+fx+gx+hx+ix+jx 7412635(1)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参考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水泥标号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的方法用前是“软练法”。 目录

展开 基本信息 此法是将1:3的水泥、(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技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水泥的标号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问题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问题 发表时间:2020-04-13T05:50:20.538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宋兰玉[导读] 建筑行业是与人们生活和工作过程息息相关的部分,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安全性,许多建筑工程企业过分的追求施工方面的经济效益就会导致在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发展。宋兰玉 山东滨州城建集团公司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建筑行业是与人们生活和工作过程息息相关的部分,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安全性,许多建筑工程企业过分的追求施工方面的经济效益就会导致在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在此 过程中起到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性作用,从而提升混凝土施工中的强度和工程的质量,增强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在最佳的配合比的情况之下,可以在根源上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 引言 强度大于60MPa的水泥混凝土即高强混凝土,同时坍落度大于180mm以上并且可以维持较好工作性能的水泥混凝土即高性能混凝土,结合以上两种混凝土的概念,强度在C60以上并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混凝土叫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外加剂性能逐渐提升,C60以上具有大流动性的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设计过程中要更加严格。这段内容感觉与下面不很相符似的再看看好吗? 1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1.1高耐久性 (1)抗渗性。高性能混凝土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符合要求的骨料级配,同时要确定合理的水胶比参数,能够充分的进行振捣与养护施工,使其具备非常高的抗渗性能。经过大量的试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如果W/C大于0.55,表示抗渗性较差,而W/C的值小于0.50抗渗性非常好。(2)抗冻性。抗冻性主要指的是混凝土在水饱和的条件之下经过多次U型农户那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强度,结构整体性也比较高。 1.2免振自密实 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并不需要进行振捣处理,减少了施工环节,还能够防止在放进材料分布过密而出现无法振捣的情况,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厚度比较薄的材料来说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此外,对于一些高、深施工与水下施工项目来说,也有着非高的优势。同时在施工中能够避免出现噪音的影响,施工速度也比较高。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就是其流动性比较强,能够直接流动进入到模具中,并不会出现离析的问题,在成型结束之后的质量比较高,表层比较光滑,也不会存在蜂窝麻面的情况。 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见问题 2.1双掺或多掺问题 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双掺或多掺问题较为突出,这类问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时间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延长,工程进度很容易受到影响。同时,过量的掺合料或较低的掺合料质量,也很容易导致高性能混凝土出现长时间塑性。因此,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综合结合工程施工气候环境、施工方式、结构特征、强度等级、具体要求,以此合理控制活性矿物掺合料总掺入量。如采用高标号硅酸盐水泥,一般可将活性矿物掺合料总掺量适当提升,如在冬季进行施工,则需要选择非缓凝型的减水剂,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掺量也需要适当降低。 2.2粗细骨料搭配问题 粗细骨料搭配属于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内容,工程质量直接受到这一搭配的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一般较低,且水泥石强度相对较高,因此粗细骨料的有关强度也需要适当提高。 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策略 3.1高性能混凝土设计要求和标准

景观常用混凝土配比大全

混凝土配比大全 混凝土 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 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 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小编今天主要来讲解一些混凝土配合比的知识。 混凝土配合比: 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 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1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 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 子1260千克; 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 01 C20 水:175kg 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02 C25 水:175kg 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03 C30 水:175kg 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定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的稳定,保证配合比的完整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混凝土拌合物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为了使调整配合比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调整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 调整依据 1)骨料含水率,颗粒级配或粒径发生明显变化时。 2)胶凝材料需水量比出现较大波动。 3)外加剂减水率发生变化。 4)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发生明显变化。 5)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产生混凝土的状态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2. 调整原则 1)调整要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防止随意调整。 2)调整时,水胶比不能发生变化,不得影响混凝土质量。 3)要做好调整记录。 3. 调整方法 1)坍落度、坍落度损失 优先采用改变外加剂品种、配方(需外加剂厂配合)、掺量的方法进行调整,如不满足要求可进一步采取提高浆体体积(水胶比不变)、调整掺合料掺量(配制强度应满足要求)的方法调整。 2)和易性调整 优先采取调整外加剂掺量(必要时增加改善和易性的组分)、粗骨料级配、砂率的方法进行调整,如不满足要求可进一步采取提高浆体积(水胶比不变)或外掺适量掺合料(容重应相应调整)的方法调整。 3)强度调整 视强度波动原因,采取针对措施,在原因不明时,应同时采取提高胶凝材料用量、提高外加剂掺量适当降低水胶比的保守方法调整,经验证满足要求后,视强度富余程度适当回调胶凝材料用量。 4、调整权限 1)质检员和商砼技术部主任 砂率:±2% 外加剂:±0.2% 用水量:按实际骨料含水率进行调整。 商砼技术部主任要对生产含水率进行严格监控,生产含水率与实际含水率不能相差太大。 2)在以上允许调整范围内如无法满足要求,调整人员应及时汇报会同主任或总工查找原因并做合理调整。 3)未经总工授权,任何人员无权随意调整配合比中胶凝材料的用量和设计用水量。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幻灯片1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确定这种数量比例关系的工作,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达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即: (1) 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 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于2001.4.1施行 幻灯片2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则 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准。 幻灯片3 二、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 (1)绝对体积法 绝对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1 01.00 =++ + + αρρρρw w s so g g c c m m m m 式中 ρc ——水泥密度(kg/m3),可取2900~3100 kg/m3。 ρg ——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s ——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w ——水的密度(kg/m3),可取1000 kg/m3; α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为1。 幻灯片4 (2)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 如果原材料比较稳定,可先假设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