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私塾教育-教孩子的学问(第一集)

传统私塾教育-教孩子的学问(第一集)
传统私塾教育-教孩子的学问(第一集)

【传统私塾教育】

教孩子的学问第一集

各位同学:

大家好!大家请坐。

我们这堂课叫传统私塾教育,那么它下设很多小的课程,我们在上一次有一堂课叫作「父母的恭敬心最重要」,很多的观众反响很强烈,那么今天我们有一个新的课程,这个课程是专门来向大家介绍学生案例,也就是说海内海外,这么多年来很多的学生在学传统文化,有学成功的,有学失败的,失败的很多,成功的少。那么我们这些年来也见识了很多的地方,见了很多的家长和学生,我们体会非常深,为什么呢?现在的这个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学五花八门,怎么教的都有,真的最后结果呀,很多的孩子被耽误了,我们看到之后,家长难过,孩子也很沮丧,边上的人看了之后呢,对传统文化误会增加了,这都不是人们所愿意看到的,所以从今天开始,关于传统文化私塾的教学、传统文化学校的这种教学方面呢,我们看到这些案例,那么借这些机会供养给大众,希望能够对家长、学校的老师在教学方面能够有一定的这个启发,能够有一定的益处,希望大家不要走这些弯路,因为什么呢?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说它这上面有一道折痕,几个皱褶,你再给它去恢复正常啊,它那个印迹还在,如果一次就正确的话这些弯路都可以避免。我常常给同学们做这么一个比方,你看我们这个手,这个地方是原点,从这个地方出发到这儿,两年的时间,到这儿发现错了,哎呀学错了,怎么办呢?他还要再回到这个原点,归零嘛,这是什么过程呢?就是改正自己错误的知见的这个过程,你得改自己的毛病习气,你学错了嘛,你的观念、你的知见都错了嘛,方法理论错啦,回到原点至少得两年,把这个错的改了得需要两年哪,回到原点之后知道这儿是正确的,再从这儿走过去又两年,多长时间呢?六年哪!如果你的孩子,这是原点,他知道这儿是正确的,遇到好老师善知识,这一教就是正确的,到达这个地方——两年,正确的只需要两年,错误的六年哪!我常常拿这个给大家做比方,孩子都很好啊,最后学出来为什么就千奇百怪呢?方向错了,就在这儿,所以这个方向非常重要,你等到他再回来重新改,晚啦,比别人晚了四年哪,所以我们今天会听到几个案例,我们可以对号入座,你的孩子所受的教育是不是这样子的,在家里边你教育孩子是不是这样的,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

都很有必要来听这堂课。

传统文化老师:最近我们接触到一个孩子,他才四岁半,这个孩子我们跟他相处了有五、六天的时间,发现孩子有几个特点:第一呢,他总是低着头不讲话,然后眼睛偷偷地看人;第二呢,就是这个孩子,一就是心神总是不能安定下来,心神不宁的,总想妈妈,总是哭,还有呢,这个孩子就是精力很难集中,尤其是在读书的时候东张西望,包括在走路的时候,还有我们都在上课静坐的时候呢,别的孩子一般都能够安定,目视前方,他会挤挤鼻子,抠抠手,然后动动嘴巴,咬咬舌头,这样的小动作很多,有这些特点。后来呢,我们就跟这个家长交流,就发现是这个孩子以前经历过有几所传统文化的学校。第一就是说有的老师(就是其他传统文化学校老师)经历过的,就教这个孩子说:“老师跟你讲话你必须先把头低下来,然后手要拱起来,要把头低下,不能看着老师。”所以我们就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总是低着头。

陈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给教出来的?

传统文化老师:是,他就要求孩子这样。

陈老师:你看我们听了这个话,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呢?现在很多老师是胡教啊,我们其实有很多感受,这么多年来也不方便讲,现在有这么一个机缘,我们跟大众都汇报出来,我们在这里我们不敢批评任何人,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高见,但是呢,做老师的应该明白,如果误人子弟的话,师父老人家常常讲啊,庸医杀人,他是个糊涂的医生,他把病人治坏了,堕十八层地狱;误人子弟的那些老师啊,庸师啊,误人子弟堕十九层地狱呀,那有恶报的,你不能胡教啊!你比如说,孩子跟你说话,为什么不让孩子看着你?有没有什么道理呀?他们有没有讲啊?

传统文化老师:没有,就是是说这样是手拱起来呢,是孔老夫子手这么拱着,把头低下呢,表示恭敬。

陈老师:孔老夫子,手我们常常看到夫子像是这个样子的,那么孔老夫子见到三岁孩子、见到他的儿子也这样吗?礼节有很多呀,有握手礼,现在我们都知道,点个头也是啊,注目礼,这都是礼节啊,有跪拜,礼节很多呀,这只是其中之一呀,那个孩子见到老师、见到父母,长时间不见要磕头啊,这个不行啊,对不对?所以我们不能说看到夫子像是这样的就发明创造就想象出来这个。另外《弟子规》里讲「问起对视勿移」,长辈跟你讲话不要眼睛乱看,更不能不看,你要看着老师啊,那怎么能不看呢?什么道理呢?所以我们教学生你要有

理论依据,你不能自己想象,你是想象了,那孩子毁了。你看你教给他几次,一张白纸,他教给他这样,他就这样。你们见到他这孩子还是不敢抬头是不是?传统文化老师:是!他已经离开那个学校有四个多月的时间了。

陈老师:你说这个孩子走到社会上头都不敢抬,跟人说话不敢看人家,你说这个孩子对他一生有多大的不好的影响!多坏的影响!

传统文化老师:他现在是从早上到晚上习惯性地低着头,做什么事情都是低着头不抬头。

陈老师:你看这一句话对这个孩子的影响!而且很多家长不知道这是错的,老师说的嘛,听老师的,是不是?他哪里知道现在这些老师们真正叫千奇百怪,因为他脑子是千奇百怪的,什么想法都有啊,他就愿意这么教,你说怎么办?那孩子四岁是不是?

传统文化老师:四岁半。

陈老师:多可怜!

传统文化老师:这个妈妈就讲呢,老师在教这个孩子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你不许跑,就不可以跑,要安静,走路的时候手必须放在这个裤缝,手放在裤缝上,手不能自然摆动。”

陈老师:走路都不可以呀?

传统文化老师:不可以。

陈老师:不能摆动?

传统文化老师:对!走路不能摆动。

陈老师:他还有这些教法?要给家长一个交代呀!现在老师们不能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你不能自己发明创造,你听谁说的这么教?你听谁说走路这么走,你得拿出来依据呀。所谓佛法常讲「依法不依人」,你否则传统文化学校这些老师们都是你教这么走、他教横着走、那个教竖着走、这个教爬着走,那能行吗?你得说出道理来呀,为什么呢?经典、依据在哪里?所以这个非常重要!现在就是什么呢?大家普遍都没有老师,看了些古书,也不知道是我们是真的理解了还是说一知半解,甚至有些他字他都解错了,上来就敢教,你说那还了得!谁教给你孩子这么走路的?你能不能这么走路啊?你上街上走走这样行不行啊?走路手都不能摆,什么道理?

传统文化老师:另外,这个妈妈见到我们第一件事询问——你们这儿让跑吗?让有这个体育活动吗?我说我们这儿有啊,然后我就问妈妈怎么回事,这妈妈

就讲以前那个老师呢,就让这孩子们不要跑,不可以跑,要安静,然后尤其是忌讳就是晨练跑步,不可以跑步,不用锻炼身体,要安静,从早上起床,四点多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一直是背书,除了吃饭就是背书,也不让嬉闹,另外就是说问我们不让孩子打太极拳,这妈妈就讲老师说了,太极拳不要学,时间长了会走火入魔,就不让孩子学太极拳。

陈老师:我们现在发现这个社会上的孩子们身体素质普遍都差,为什么原因呢?锻炼太少,一个人要想心清净,最好的方法师父告诉我们是心里念佛,心要静,身体要想健康一定要动,那最好的动的方法是拜佛,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跑步,最好是早上起来,不要晚上跑,早上起来,我见有的那个学校,那个孩子很少生病,六岁以下的每天跑一千米、二千米,身体很健康,我们看了都很惊讶,大一点的同学每天也要大量跑步,很少有生病的,这不好吗?所以师父常讲“心要静要定,身要动”身不动时间长了那就生病了。

传统文化老师:还有就是我们发现这个他虽然是个四岁半的小男孩,但感觉他的头脑非常的晕晕乎乎的,他不像这个孩子应该有的那种天真,就是应该小孩子比大人心要清净嘛,受的污染少,但这个孩子总是晕晕乎乎的,后来我们就是跟妈妈了解,说这个孩子之前呢,就是这个老师大错小错都是一样严厉地批评,导致这个孩子觉得犯大错也是这么批评,小错也这么批评,孩子这个是非对错的标准就混乱了,所以他头脑就是乱的,有的时候该做的事情他也放不开,不该做的事情他也是非常拘谨这个状态。

陈老师:对!我们说实在话,无论是做家长还是做老师啊,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用心的去学、用心的去教。你比如我打个比方,这个孩子,他把这个茶杯放在这个地方,该不该放呢?该放,但是位臵放的不对,放偏了一点,放在这儿,你要怎么样呢?尤其那个小孩子摸着他的头,胖乎乎的嘛,很可爱,你告诉他,你说放在这个地方容易掉下去,你要给它放到中间来,它不会掉下去。他下次又忘了,又放到边上来,你还是跟他说,你记不记得,这次口气可以稍微重一点,茶杯应该放在哪里呢?比第一次要稍微重一点;第三次他又忘了,你要给他“过来,站好了”。你就指着这个茶杯,“想,错在哪里?”让他想,你表情是这个样子的,很严肃的,他想起来了。你们看我这三次的态度不一样,孩子他是活的,你的教育也是活的,如果说他第一次犯错了,你上去就打他没道理,你凭什么呢?他是个孩子嘛,你做一件事情一次就能做对吗?大人也很难哪,所以你有分寸,将来你的孩子也有分寸,妈妈爸爸老师没分寸上

来就打,将来这个孩子他脑子是糊涂的,他也没分寸,所以人有分寸是教出来的。分寸从哪里来呢?爸爸妈妈和老师心要非常的安定,要非常仔细,要很周到,要有耐心,你那么浮躁,那你可不看着他你就想揍他,那不行啊!你什么

事情都严厉地骂他打他,孩子没有分寸感。你说他茶杯放到这儿来,你打他一顿;他偷别人东西你还打他一顿,偷东西这种错误和茶杯放错位臵的错误他认

为是一样的,你说这孩子他是非善恶这个标准从何建立呀?我们通过这一个例

子就明白了,不能那么教啊,那怎么能胡教呢,是不是?看到孩子他的种种的

表现你一定要用心哪,所以说真的是一个学校人很多,老师很费心血,知道这

孩子什么毛病,你看同样打个比方,这个杯子放错位臵,有的那个孩子他很用心,有的那个孩子吊儿郎当,那个这个父母老师啊,对这两个孩子同样的错误

方法也不一样,吊儿郎当的那你就得有的时候照他屁股啪来一巴掌,或者罚跪,让他长记性啊,那个孩子已经很认真了,他确实不如别人,这个时候你还要照

顾他,他已经很用心了嘛,所以说一定要在教育当中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情况,它是活的,你怎么能用死的方法呢?这个东西写成规章制度

不能用啊,说放错了杯子就打三下不对呀,所以说什么东西它都是活的,因为

情况在变、人在变,孩子每一天也在变,老师怎么能、家长怎么能一成不变呢,对吧?这个不讲理嘛。所以说教一个孩子很不容易,它是根据不同的机缘施不

同的教育,应机说法,所以就要求这个老师要全心全意的来教他,家长也是这

样啊,你不能托付给学校你就不管了,不可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传统文化老师:另外呢,这个妈妈就讲,说这个孩子在传统文化学校学习是一个星期接回去一次,然后接过去之后这孩子就,妈妈让孩子干活擦地嘛,这个

孩子擦完地之后抬头撅着屁股就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不夸我呀?”妈妈说我为什么要夸你呀?孩子就讲:“我们在学校里,我如果干完活老师会说,你真棒,你真好,就会夸我们。”然后妈妈就觉得就是觉得又不知该怎么办了,到底是该严呢还是该夸奖啊?就迷糊了。

陈老师:对,你看夸这个字怎么写?一个大,是吧,上面是个大,下边是一个亏,吃大亏就是夸,我们一定要知道,对孩子很多家长,那个学校的老师也有,尤其是家长,夸自己的孩子,他们的理论是什么呢?这个孩子要是不夸的话没

有信心了,这都是跟西方学的。我们关于家教、关于传统私塾,这种教育的资

料文献我们这儿太多了,没有一个朝代,四千多年啦,从周到清啊,没有一个

朝代,没有一个家庭上面写着要夸孩子的,没有!西方人说了他相信,现在很

多这个辅导班哪,教孩子跟他做朋友都教这个,要夸他,他就不知道夸那个字怎么写、什么意思,自信心从哪里来呢?不是夸出来的,夸只能增长他的傲慢,增长他的这种习气,我拿自己举个例子。你看我今年四十多岁,到现在我的爸爸妈妈没有夸过我,更不可能当着我的面说一些好听的话,没有,一般都是提醒,小的时候是批评,长大了提醒,总是把那个问题给你讲出来,见面的机会少,所以都说这个,你们看我有没有自信心?我自我感觉还有啊,怎么能没自信心呢?所以说现在这个家长糊涂了,使劲地夸孩子,最后这个孩子就被夸坏了,那老师更是错误,那应该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孩子干活干得很好,他看老师脸色看家长脸色,点点头,不说话,好!为什么呢?让他知道那是你应该的,无条件哪!不夸奖你了这个活儿你就不干了,这个人能是好人吗?有条件地孝顺父母啊,干家务啊,不夸奖不干,这是好孩子吗?将来到了社会上没人夸他,他怎么样?他就没有信心了,他的信心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这种夸奖上的,这个东西一旦没有了他自信心就没了,这个人怎么能自立呢?师父常讲“心外求法”呀,人一定要向内心去求啊,内心就是自己的德行,在自己的德行上来找自信,德行不行,这个人没有本事,没有德行,生给夸出自信来那叫轻狂,人家会笑话他,说你这么缺德这么没本事还在那儿感觉挺良好、还挺有自信的,那不让人笑话嘛,所以说我们这么多年所见到的家长十个有九个都在夸孩子,他不夸爷爷奶奶也夸,他不知道这些孩子统统都夸坏了,到了学校来孩子为什么呆不住啊?感觉到很失落,很落寞,这地方没人表扬我,他不在这呆着,将来他到社会上也是这个单位不行,没什么人看重我,那个单位没什么人夸我,他所以老辞职,老被人开除,脆弱得很哪!怎么哪里来的是内心坚强?不可能啊,所以这个人,说男儿当自强,他本来有一点那个自强自立都被你给夸没了,那个成了他活下去、成了他能够走完人生的一个支柱了。你说你是不是在害他?哪一天不夸了那他怎么办?怎么活呀?错了!所以我们常常地和家长讲,绝对不要夸孩子,你看古书,哪一个有成就的人说是夸大的?没有。我们看那个真正有作为的、做了高官的,真是有本事啊,有德行、有学问、有能力,见到妈妈恭恭敬敬跪在这儿,一看妈妈脸色不对跪在这儿,又犯错了,五十多岁了,老妈妈八十多岁了,妈妈也不看他,你看那古书上都有记载,自己一边反省去,真正能成就啊,现在像这样的妈妈没有啦,这样的妈妈没有了所以好孩子就没有了,伟人就没有了,满脑子都是西方观念。你夸吧,越看自己孩子越美,所以说现在很多孩子不知道什么叫谦卑,不知道什么叫恭

敬,为什么呢?我多好啊,我父母都说我好,你干嘛不说?傲慢。谁教的?爸

爸妈妈教的,曾国藩老先生讲“讨人嫌莫过一个骄字”,谁教的?父母先教这个,夸吧,所以现在父母老师是糊涂的想法很多,不改,你的孩子很难有出息。实

在忍不住,你说我太想夸我的孩子了,背后,别当孩子的面。

传统文化老师:我们就问这个妈妈,说您这个四岁半的儿子将来以后的理想是什么?这个妈妈就讲,这个老师啊,他们传统文化那个老师就跟这个孩子,就

培养这些孩子的目标就是将来以后让这些孩子跟这个老师一样租几间房子,然

后带一些学生,就这么闭门教学,一定是很明确不与社会有任何交集的。然后

我们就问这孩子怎么以后在社会上立足啊?妈妈就讲“不与社会接触,不在社

会上立足”这样。

陈老师:那这样教出来的孩子都是怪物啊,你看看他走路手不能摆动,跟人说

话低着头,然后手还要这个样子,那不像外星人嘛。师父常常讲,在今天弘法

利生,第一个记住了,要本土化,你在中国弘法利生,大家不要觉得你像个外

国人哪。师父讲,第二个,要现代化,也就是说同时代的人你不能格格不入啊,怎么能还要这个做不到还要往下退,退到什么呢?跟大家不接触,你怎么弘法

利生啊?话又说回来,你说这孩子长大了,你把他培养成老师,哪个家长敢送

过去?那得业障多重的才敢送啊!这老师太奇怪了,路越走越窄呀,你教你别

说多了,你把三个孩子教成怪物,因果责任你要承担,话又说回来谁都不敢靠

近哪。他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只会把这个孩子耽误了,话又说回来,我们还

要告诉给这些家长们,如果你发现这个老师想法很奇怪、很古怪,情理上讲不通,你最好还是再找一个学校的好,情理上讲不通啊,那不行啊!你的孩子的

一生你要负责任哪。

传统文化老师:另外这个四岁多的小男孩很讨厌干活,我们教这些小孩子们擦地,其他小孩就怎么教怎么是,这个孩子他就撅嘴不高兴说我不愿意擦地,就

很烦。我们就问这妈妈什么原因,这妈妈说,这孩子以前上那几所传统文化学

校都不让干活,就是背书,然后这个妈妈呢,就觉得肯定要听老师的,孩子回

到家以后也是抓孩子背书,书背不过、字写不完就不允许吃饭,干活不让他干。陈老师:我们常常听到有这么一句老话,说这个孩子是个废物,为什么呢?五

谷不分,四体不勤,手脚不利落呀,笨笨的,什么都不会干哪,四体不勤哪,

这叫什么呢?这叫废物。会背书,行!说咱们今天家里来客人了,把屋子打扫

一下,那孩子说我背段书吧,那屋里就干净了?现在父母要吃饭,你来伺候,

你背段书饭菜就摆在面前了?这不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了嘛,凡是这么教的,不让孩子干活的这些学校老师你都要承担因果责任哪,你把孩子教成废物啦,还是那句话,你有什么依据没有?说唐朝、宋朝、汉朝,某一个时候教孩子们不让干活,有吗?我们这个地方上万藏书啊,有很多文献资料,真的是从周一直往下,一直到清,历朝历代的传统文化学校,那个时候不叫这个名字,人家就叫学校嘛,这些学校他们的教学方法课程,包括老师的这些我们统统都有一手的资料啊,你不能瞎教啊,你发明创造可不行啊。凭什么不让孩子干活?为什么?你讲出道理来,你自己想那不行!你叫不负责任嘛,所以孔老夫子所讲的话师父常常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你不能发明创造啊,凭什么听你的呢?不是我说的,是古人代代传下来的,这个方法历朝历代出了多少贤人、圣人、伟人,都是这么出来的,所谓经过最伟大的科学实验哪,就是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他证明给你看这是好的,这个原理这个方法能够培养出最杰出的人才来,你能不用吗?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传统文化学校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各立山头,谁也不听谁的,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他不知道啊,教孩子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误人子弟,师父常讲堕十九层地狱呀,你何苦来呢?你是好心,你是为了做好事,你为了人家孩子好,为了人家一家好,为了正法久住,为了传统文化光大,结果你到十九层地狱去了,你说你冤枉不冤枉?道理何在呢?自己没有老师,所以我们常常讲,家长要去找这个学校,要去找这个老师,你在那儿上学先问他,你的老师是谁呀?要问他有没有师承啊,没有师承可不敢哪,自己发明创造哪里可以呀!你不能瞎教啊,孩子是你自己的,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呀,这个太重要了,开不得玩笑啊。

传统文化老师:我们通过跟这个孩子接触了解他的情况,就感觉这个孩子很可怜,在学校里面呢,是经历了几所传统文化学校,就是一家一个教法,另外回到家庭里面这个亲戚朋友啊,尤其是这个姑姑不学佛,而且很喜欢这个孩子,一星期必须要见这个孩子一面,接到这个姑姑家里面,然后给他买好吃的、玩,鼓励他做小动作,就是鼓励他不听话,说妈妈怎么说话就可以不听,后来我们就,妈妈也很奇怪说为什么要这么教孩子呢?这姑姑就讲按照你们那教法把孩子都教傻了,现在社会人不都这样嘛,你不让他学会了这么机灵啊,这么讨人喜欢哪,动动小动作多可爱呀,你不让他学会这些将来以后到社会上怎么立足啊?这妈妈就很痛苦。

陈老师:今天全社会不要光说这个姑姑啊,海内海外都是这个样子的,我给大

家举个例子,你看我们脑子里西化到了什么程度?过生日,应该就是你过生日,你看你们俩脑子里是西方的观念,拿着那个蛋糕不好好吃都扣到脸上,扣到身上,美其名曰这叫快乐,我告诉你这叫什么呢?这个叫造罪,为什么呢?那我

问你,那个东西是不是粮食啊?能不能吃?能吃!能吃为什么要扣在脸上?为

什么要扣在身上啊?你说这是快乐,好,你要说这是快乐孩子把那碗米饭倒了

也快乐,你没话说,对不对呀?大家都可以拿这个当快乐嘛,过生日咱们把这

桌子饭掫喽,快乐。

插播【和谐拯救危机】片段:这是一段家庭聚会的录像,老奶奶十分高兴,因

为儿女们和孙子今天都来了,大家能聚在一起十分难得,我们看到家里的大人

一直在忙,只有这个孩子什么都不想管,这时孩子的妈妈讲话了,她要宝贝儿

子表演个节目给大家助兴……(孩子把一桌子饭菜都掀翻了)这就是现代教育、西方教育培养出来的新式孩子。

陈老师:跟谁学的?我看那个西方,庆祝胜利拿着一瓶酒到处洒呀,那个西方

这种节日很多呀,好像是那个西红柿,西红柿长成熟了大家就互相砸,中国自

古以来没有这个,教给孩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现在说这话估计很多家长或者这些孩子会笑话我们,什么年代了你看人家多快乐,如果他那个是对的,我们老祖宗这个是错的,那么你要反问自己,世界上四大文明为什么中华文明还保留着活下来,那三大文明灭亡了?到底谁对谁错?那么糟践东西!你看我采访那个人他当时说了一句话,三十六万一顿饭,那个嘉宾他说,你看人家西方,他就说过这个话。

插播【为什么三十六万一顿饭】专访片段:北京颐和园听鹂馆饭庄西安分店的

总经理“他的思想还是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没跟上形势。刺激消费。加速,

没有消费就没有经济的发达,你看在西方。”

陈老师:都是学来的,跟哪里?电视、网络、媒体,跟这个学来的,西方人就是,人家活得真过瘾,是!你过瘾了民族灭绝了,子孙断绝了,绝后,这叫好

人吗?你说我们现在是丁克家庭,这都跟西方人学的,不要孩子,行!民族灭

绝了,过去我们常常讲断子绝孙啦,现在他主动要这么做,这是我的权力、我

的自由。整个这个世界到了今天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统统都混乱了,所以

你刚才说那个姑姑,说那个话是正常的,如果她看到《礼记》里边常礼举要,

一日常规,这是传统文化基础课程《弟子规》里的,她看到这孩子这样奇怪,「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奇怪,学校鼓励什么呢?现在是一个张扬个性

的时代,你的孩子太没个性了,千篇一律,太没意思了,你要跟你妈妈、跟你爸爸斗争,现在社会教这个。在这种环境下你们想想,他的姑姑说,这个孩子「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她鼓励这个那不正常,她没学过她怎么会说出这话来呢?这不正常嘛,大家天天学的都是反的,你们现在、我们现在这是不正常的,为什么在这儿说这个呀?为什么你们不?你看你们是做义工的,没有任何报酬,这一辈子就是干这个,伺候别人,你们的家里、周围的人就会说“神经病”,干吗伺候别人?换句话说,你们为什么要当好人?多亏你们父母学佛,你们才能在这儿做义工,否则的话没有信仰啊,没有这个支持的话,人家两句笑话你们就不干了。现在是这么一个局面哪,你讲不出理去呀,为什么呢?大家都在问:“你为什么要当好人呢?”是这么一个情况你还能讲理吗?所以我最近听说网络上有一些同修,说能不能请陈老师讲一堂课,这个老人摔倒了到底该不该扶啊?希望我讲一讲。讲讲也行,有用吗?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你说该不该扶啊?这个都成了问题了,那你说我有什么好讲的,你们想想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我觉得这些都是重要的信号,提醒我们,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啦,它有伟大的传统,光荣的历史,它能到现在举世公认伟大,最伟大的文明人类的瑰宝,现在把它全部推翻都西化了,所以现在传统文化教学很难,阻力很大,原因是什么呢?举世的善恶、是非、美丑、智愚这个标准混乱了,谁也不听谁的了,一万个人有二万个标准,一个人就二个、就仨,你说你怎么办?

传统文化老师:还有这妈妈就讲,就说这孩子我在家管得特别严,我说您都怎么管哪?她说,撒谎,我就跟他说你将来以后堕地狱拔舌,要把你舌头拽出来耕地。

陈老师:拔舌地狱。

传统文化老师:拔舌地狱,然后犯什么错误就是拿地狱变相图给他看,你看,你犯这个错误你就到这个地狱,就是用这个来教这个孩子,但这孩子太小。

陈老师:效果怎么样?

传统文化老师:就当时头一低害怕,一会儿就没事了,这妈妈就很头疼说:“说的时候他挺老实,过后吧,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改那个毛病。”

陈老师:师父常常讲啊,过去的这个城隍庙就教这个,地狱的景象给你画出来,给你泥塑、木雕给你摆在面前,真吓人!一年得看个几次,确实起到这个作用,但是呢,确实要会教。我们常常听师父讲过去有祠堂,祠堂是教孝道的,干了

坏事跪到先祖面前感到羞耻,大家围着他,你看别的孩子都很好,孔庙,夫子

庙是教师道的,尊师重教,你得有老师啊,不受教育成何人哪!第三个升级了,是什么呢?城隍庙,教因果的,所以它有次第呀,我们在一开始教很小的孩子的时候要知道他与生俱来,所谓「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你别看他不会说话,他都知道害羞,从小就父母就培养他这个,害羞不害羞啊?这个话要常说呀,是不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从小就知道做坏事害羞、没脸,这种教育好,那么有的孩子到这儿之后啊,他根性很好,你就能看出来用不着打他骂他,他自觉脸一红他就改了,有的孩子确实前世的习气带过来的,顽劣得很,怎么打都不行,你确实得要用严厉的这种升级的因果教育告诉给他,先看看可怕不可怕,可怕!那个小孩子都懂啊,大老虎把你吃了,他害怕,他都怕死嘛,贪生怕死是一切人也好、动物也好,是他们的与生俱来的,所以说你告诉给他这个他也害怕,他有畏惧心,等到他稍微懂事了,他明白什么叫地狱的时候你再给他讲,那个确实比老虎管用,他很小的时候你跟他说大老虎就很管用嘛,你跟他说地狱他不懂嘛,所以说一定要契机,从最开始的羞耻心、羞恶之心给他慢慢启发,让他能保持住,然后再怎么样呢?师父常常讲,那个时候他耻于做坏事,用因果教育他不敢做坏事,这两种教育都是必须的,告诉给他做一个坏事一定有个恶报,那是真的,否则因果定律就被推翻了,再给他看地狱变相图,那是做了极恶的恶业他才会这样,还是那句话,如果这个孩子他就是说了两句不该说的

话你就说他到拔舌地狱,你又把这个是非的轻重给它混淆了,他没到那个地步嘛,是不是?骂父母、骂长辈、骂老师,那可真是拔舌地狱,为什么?它是伦常,伦常破坏了,所以我们看历朝历代的王法,就是法律,《大明律》、《大清律》,你看十恶不赦,天下大赦他不能够赦,不能赦免,为什么呢?犯了十恶罪,这里边你比如说骂父母、打父母,死罪呀,那还了得!由此我们就知道历朝历代是由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伦常道德不乱,社会基本上有序,所以这些东西要慢慢告诉给孩子,罪有轻重,不能上来给他讲地狱是吧,它有轻有重的。

传统文化老师:今天我接到一位父亲打来的电话,他就咨询,他说他的孩子在

一个传统文化学校学习,然后现在爸爸就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说他很

想把这个孩子贡献出来就是培养他做传统文化的老师,因为老法师在讲经当中

总提到说缺人才嘛,但是呢,他孩子现在所在的这个学校呢,第一呢,经常地

搬家换地方;第二呢,就是说这些孩子,老师给孩子们放电视剧看,这爸爸不

理解,说为什么要看电视剧?

陈老师:什么电视剧呀?

传统文化老师:就是现在电视台播的那种现代的电视剧。

陈老师:那里边杀盗淫妄具足啊,都有啊。

传统文化老师:然后爸爸就很奇怪,就问老师说咱们不是要先给孩子断掉这些污染源吗?为什么还要看电视剧呢?老师就讲从里面学一些人情事理,然后就

有时候会,他们教育点是什么呢?你看这个孩子多苦啊,你比他们有福报多了,你要好好珍惜,但是可能爸爸就讲有很多负面的一个影响。

陈老师:我们觉得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校,他的发心是好的,希望孩子人情

事理要通,了解社会是什么情况,就好像是要让他喝这杯水,但是你有没有想

过这里边有毒啊,你能不能让他喝?这个东西可不能够随随便便喝,不能碰啊,人情事理有的是地方、有的是方法来学,不必用这种方法,因为它的副作用、

代价太高了。

传统文化老师:还有呢,这爸爸也很苦恼一点就是这些孩子们哪,就是他孩子所在的这个学校,老师经常带着这些孩子们出去参加一些传统文化的活动,表

演节目啊,手语啊,唱歌啊,频繁的,只要一举办这样活动就把孩子们带出去

像赶场一样,他说这个孩子怎么能定下来呢?然后那个老师就回答,就在这个

过程当中练孩子的定力。

陈老师:那这个孩子是罗汉,阿罗汉,比阿罗汉还要高,菩萨,师父常常讲啊,在那个五光十色的商场里去修定力,那是一般人吗?阿罗汉以上的境地果位才

可以那么修啊。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大家要多听经啊,不要误导大众。你比如说,孩子常常去赶场,去参加这些歌舞表演,虽然内容是传统文化的,我们可以这

么说,《弟子规》上这句话就破坏了,哪句话呢?「不力行但学文」,那个文也包括文艺,琴棋书画,「长浮华成何人」,那孩子都教坏了,学子第一个要求学,要在德行上扎根,要在学问上扎根,而不是在才艺上扎根,那会把孩子毁掉的,所以我劝很多的传统文化学校,如果这孩子会唱歌会跳舞,尤其是学跳舞学了

好多年的那个,我劝你们要慎重,为什么呢?他根基不牢,我更劝那些家长,

最好不要让孩子去学这些东西,她跳舞,跳五级、跳八级,评上多少级,对他

学业一点好处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学唱歌跳舞从古至今传统文化教育里没

有这个,那都是现代人发明的,西方传过来的,你把那些证书往桌子上一摆只

能证明这个孩子受污染的程度,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传统文化,很多的家长说

实在话确实外行,他也不认真学,有时候一知半解,很多学校也是,把学生们

拉出来歌舞表演,错了!这个东西能管什么用啊?咱们说一句最实在的,将来

这孩子到社会上工作了,说我给你跳段芭蕾舞,哪个单位就要她?这东西能当

饭吃吗?现在这个社会,海内海外是很乱的,凭个脸蛋,说这个孩子身材好,这话都能说出口来,我这闺女身材好、脸蛋好就能当个明星就能赚大钱,这是乱世的表现哪,治世不可能啊,唱首歌就能够赚那么多的钱,就能够荣华富贵,那是典型的乱世的标志,那不是好现象,好现象是什么呢?有德行、有学问、有能力,这样的人能够得富贵、得荣华,治世,盛世。脸蛋好,靠这些东西,演个小品或者是说个相声就能够富贵荣华,这真正叫乱哪。因为什么呢?天下孩子们的心、家长的心统统都乱了,为什么?这好,又轻松又简单嘛,看这些书干什么呢?这个民族、这个文明就都断掉了,就在这一代断掉了,就靠这个就能断掉,他不想学,笑话你你学这个,所以她都在脸上用工夫,在嘴皮子上用工夫,耍贫嘴,所以过去那个孩子敢耍贫嘴,你看那个电影里就有啊,敢学舌那个家长“不许耍贫嘴”,马上就一句,我们都看过那个电影。

插播电影《祝福》片段

你就知道家教治严才能出来贵子啊,寒门出贵子,为什么?有德行、有学问、有能力,现在是耍贫嘴都能荣华富贵,这难道对吗?所以有些人说这些是落伍的,他这个是先进的,那个不会太长久,为什么呢?恶的怎么能长久呢?错的怎么能长久呢?

【传统私塾教育答问】第7集

【传统私塾教育答问】 第七集为什么背完就忘 班主任:老师好。 陈老师: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传统私塾教育有很多的疑问,我们有缘分,全国各地,乃至于海外,有一些参与过这些传统文化学校的教学的这些老师跟我们一同来交流,我们共同来学习。目的是什么呢?不要走错路,不要教错了,不要学错了。尤其是不能教错了,这是我们做传统文化私塾老师的本分,绝对不能够自以为是,自己发明创造,没有师承,瞎教乱教,那就麻烦了。今天,这位义工老师有一些自己的见闻,一块把它讲出来。我们大家一同来按照古圣先贤的教导,按照经典,我们来看看,是对还是错。 班主任:老师,学生就是以前在一些传统文化学校做过生活老师,也做过教学,看到了很多的现象,就有一些疑问想请教,因为自己有很多的疑惑。 陈老师:不敢当。 班主任:就有的孩子,他在传统文化的学校,他学了几年了,而且都十几岁了,但是就是一部完整的经典都没有,就不会背。 陈老师:他在学校背没背过? 班主任:背过。 陈老师:背过。学了几年之后你再让他背背不出来了。 班主任:对。 陈老师:都忘了。 班主任:对。一部完整的都背不下来。再就是他背了几年的经典,他还会跟老师顶撞。就是前段时间才发生的一件事情,他跟生活老师顶撞,生活老师让他早点睡觉、关灯,跟他讲一些生活的这些常识。他不听,然后他跟老师顶撞,他说不听,然后还拿着【弟子规】来量老师,就说你哪一条没有做到,你怎么样,你凭什么管我。 陈老师: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我们一个一个地来说。头一个,传统文化的学校的孩子,背经典滚瓜烂熟,甭多了,再过也就是一两年吧,什么都忘了,你们见到过这样的学生吧。 班主任:见到过。 陈老师:很多。原来四书五经都会背,后来什么都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第一个,这些孩子在背这个经典的时候就不如法,背的时候就有问题。你看背,我们讲要指读,而且这一遍,你不是会背,要背多少次?十次、百次,你们有一堂课叫【读书千遍】。大家一定要记得,是千遍不是百遍,所以要常常地温习,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这个孩子在背书的时候当时能记住,其实不要等两年,

怎样正确教育犯错的孩子

怎样正确教育犯错的孩子 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孩子犯了错作为大人家长就需要教育孩子,孩子犯了错,家长怎么处理也是一门学问,处理的好了,对孩子对大家都有好处。下面是相关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1、孩子犯了错你要听听孩子自己的说法。 或许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犯错了,他认为他这样做事正确的,这时你可以听一听孩子的声音,然后你在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错在哪了,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在以后改正。 2、孩子犯了错要以教育为主。 小孩子不懂事犯了错,如果你上去就骂他两句或者是踹他两脚,这或许会让孩子因为害怕而不再犯错或者是不再你面前犯错,离开你的视线就又会犯错了,这种教育本身就落入了下乘,真正的好方法是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让孩子从心底认同你的说法,这才可以保证在以后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3、对孩子进行换位思考教育。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你可以给孩子说说因为他的犯错而给别人造成的影响,如果是你的话,你希望别人对你照成这种影响吗,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很容易就会让孩子接受,使得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孩子犯错要关起门来在家里教育,不应该就在外面对孩子说教,以免孩子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损而影响说教效果,并且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你在外面说教会让孩子在以后留下心理阴影。 孩子有时候会认识到自己已经犯错了,这种情况你可以让

宝宝平静下来之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犯了错当时正在害怕着呢,这个时候你在那里对他说教会无形中扩大他的恐惧,你的说教或许并没有被他听好,你的心思也就白费了。 4、教育孩子要适度。 当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时候,可以减缓你的说教了,孩子认识到错误了,已经在难过着了,不需要在进行激烈的教育了,因此在这时就可以慢慢的停下来,让孩子自己反思就可以了。 孩子犯错家长不要气急败坏的样子说教孩子,这样会吓坏孩子的,说教的效果也不好,你应该心平气和的将孩子的错误之处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怎样正确教育犯错的孩子]

《顽童闹学堂》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

《顽童闹学堂》背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 2016年2月15日下午,听徐建顺老师讲中国古代教育,受到很多启发,尤其是讲《顽童闹学堂》那一段特别精彩,原来,在顽童闹学堂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听完他的讲座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真的误会中国古代的教育了,西化的教育把我们害惨了!下面的内容是我做的听课笔记,文中许多观点是随手记录徐老师所讲,也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可能会与老师的本意不完全一致。老师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录得很匆忙,语言有些零乱,分享给大家,供参考与批判。 一、中国古代教育总的特点是“人”的教育 从培养目标上看,中国古代教育可以分为三类:1、成人教育——以品性为最终目标2、化人教育——以熏陶为主要形式3、立人教育——以生活能力为基础 从结构上看,中国古代教育可以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层面。大的也可分为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层面。 从这些特点上看,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是人,目标是成人、化人、立人,今天的教育有的说法是培养考试机器,有的说法是培养劳动大军,有的说法是培养接班人,比较起来,哪个更科学呢?

二、中国传统蒙学的力量,让农村也很有文化 按照时间顺序,中国古代的教育先有家庭教育,后有蒙学教育。家庭教育主要覆盖的是0-3岁,主要是由母亲负责的性情习惯养成,这是蒙学基础。《礼记》上就记载了从胎教说到出生的养育常识,一个核心的思想是养成人的中正,主要是性情习惯的培养。 4-7岁的孩子,则要进入蒙学馆学习,主要由蒙学先生教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徐建顺老师说,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主要方面,是中国蒙学的教育目标。当今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不教生活的教育。根据对一些上过私塾的老先生们的采访,可以得知,孩子们到蒙馆里读书时,发现《三字经》和其他歌谣,都是母亲教过的。在中国古代,蒙馆先生、学馆先生分得还是比较清楚的。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教育目标。蒙学馆的教育目标主要了解中国的基本文化常识,养成生活的良好习惯,这是所有孩子都要达到的。另一个目标,是极少一部分孩子要达到的,即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达到了这个要求,先生就会推荐他到学馆。《官场现形记》里有类似这样的记载。没有这份资质的,所谓的知识学习就此就结束了。 中国古代没有规定,穷苦人家的孩子不能读书。从先秦到明清,都有穷苦人家读书出来的例子。中国古代宗族聚居,一个家族一定会有富人,富人有三件事必做,修祠堂,修路,

浅谈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浅谈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也不断的发展。学生学习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教师队伍注入了不少新鲜的血液,教育教学质量也显著的提高。我们在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欣赏先进的科技文明的同时,也不要了忽略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一次数学课上,讲到提到圆周率时,我顺便提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和刘徽在研究圆周率时所做出的重要成就,然后又提到了我国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而一些孩子却不以为然,对古代的数学史丝毫不感兴趣。我在问孩子历史方面的问题,孩子们知道的很少。记得我在读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历史,我在想现在的孩子对历史了解太少了吧。孩子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我认为我们缺乏了现在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 现在的教育,可以说还是保留应试教育的基因。学校老师家长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多关注的是语数外,ABC,小学培养好习惯打好基础,进入一所好的初中,再进入一所好的高中,顺利升入重点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学校家长乃至学生把传统文化看成杂学,好比一顿饭菜中的咸菜。所以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在现在的教育观念看来毫无意义可言。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西学东进,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现代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让传统文化陷入冷落。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古代琴棋书画,可以陶冶

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古代的诗词歌赋,让我们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厚重和民族心理的特点。古代的典籍蕴藏着智慧与知识,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不就是从古代医学典籍中受到启发,而发现青蒿素的吗?在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如论语告诉我们治学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如何在我们教育活动中渗透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 首先,我认为有必要恢复小学历史课程。笔者在90年代读小学的时候就有比较完善的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课设置。小学学习历史,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可以说小学也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关键时期。 第二,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我认为我们还应该举行相应的活动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举行经典诗词朗诵会,举行毛笔字书法比赛,国画画展,举行古典优秀情景剧等。 第三,要在各个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如美术课中多加入书法教学,和中国画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精粹。在音乐课上,适当增加我国音乐方面的传统文化,如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 祖先留下的优秀的文化瑰宝,我们有义务传承好。 第四,在校园中营造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形成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信息和网络

中考语文作文学而推广之兼济天下素材

学而推广之兼济天下 2012年9月29日,一代禅宗大德,文化大师南怀瑾与世长辞,无数人为之哀恸。南怀瑾在中西文化界有巨大声望,被视作一代宗师,是现代中国文化“引路人”。 1918年,南怀瑾先生诞生于浙江乐清柳市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到十七岁时,先生除精研儒家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中国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历史、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 为求深研佛法,南怀瑾奔赴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三年闭关批阅佛教经典<大藏经>,南先生穿上僧衣,于青灯古佛旁斋戒素食,日夜苦读经、律、论三藏十二部五、六千卷佛家经典,以经为法,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致终生受益无穷。后来,南先生从峨眉山又来到乐山竹根滩五通桥多宝寺闭关静修,由于来访者日见其多,遂移至弟子张怀恕家书楼之上安居,禅修打坐外,便埋头于书丛之中,披阅了全套<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经史典籍,所获甚丰。1945年,南先生在神通俱足的风了和尚陪同下,远走西康、西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得以参透密宗各派奥秘。在川九年,南先生虽历尽艰险曲折,然终于修得大成。 1949年春,南怀瑾先生经波历险,始来台湾。刚开始,生活甚为清苦。然先生素来超然物外,依旧满面春风,并在此困厄之中完成了他在台湾的第一部巨着<禅海蠡测>。几年后,先生相继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且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1969年,他立“东西精华协会”,意欲为台港工商社会注入中华文化之清泉,并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接着,先生创立了“老古出版社”,后更名为“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创立了“大乘学舍”,后更名为“十方丛林书院”,并出版发行<知见>杂志。虽日见繁忙,然先生矢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夜以继日,挥毫写下系列传世之作,<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南先生将毕生心血结晶尽数贡献给了社会大众02006年7月1日至7日,年届九旬的南怀瑾在大学堂首次开讲,吸引了各方人士。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把余热发挥到了极致。 素材运用:其实,不仅是大师需要闭关,我们平常人也都需要闭关。当你心情烦躁时,当你事业困顿时,当你运道不顺时,就有必要退居一室,屏息万缘,澄心凝虑,对自己的以往做一番反省。直到找出应对的策略。如此,当你出关之后,必能比以前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PT养孩子的方法

PT孩子是辅助型养育。一般是打黄帝+SMJN杨柳甘露。就可以救人推血。 每天按计划书编写的物品顺序[给予]孩子用品。然后进行知识教导。再点[结束本日喂养] 武学法术心态体质总属性计划 (30)第1天0(100) 0(100) 8(100) 11(100) 19 4本急就章[+2/本] 金柳露[+2] 超级金柳露[+5] 超级金柳露[+4] (29)第2天2(100) 2(100) 11(100) 18(100) 25 急就章[+1] 金柳露[+1] 超级金柳露[+4] (28)第3天4(100) 4(100) 15(100) 23(100) 30 超级金柳露[+3] 2本急就章[+1/本] (27)第4天6(100) 6(100) 19(100) 29(100) 36 2本急就章[+1/本] 糖葫芦[+1] 超级金柳露[+3] (26)第5天8(100) 8(100) 21(100) 35(100) 40 糖葫芦[+1] 超级金柳露[+3] (25)第6天10(100) 10(100) 23(100) 40(100) 43 糖葫芦[+1] 超级金柳露[+2] (24)第7天12(100) 12(100) 25(100) 45(100) 46 瑶池蟠桃[+3] (23)第8天14(100) 14(100) 27(100) 50(100) 49 瑶池蟠桃[+3] (22)第9天16(100) 16(100) 29(100) 54(100) 51 玉灵果[+2] (21)第10天18(100) 18(100) 32(100) 56(100) 52 诗经[+1] (20)第11天20(100) 23(100) 36(100) 59(100) 58 2本诗经[+1/本] 玉灵果[+1] 启蒙棋谱[+1] 山海经[+2] (19)第12天22(100) 27(100) 40(100) 61(100) 62 2本诗经[+1/本] 启蒙棋谱[+1] 山海经[+1] (18)第13天24(100) 29(100) 43(100) 63(100) 63 论语[+1] 24(100) 29(100) 43(100) 63(100) 63 论语[+1] 列异传[+1] (17)第14天26(100) 32(100) 45(100) 65(100) 64 列异传[+1] 26(100) 32(100) 45(100) 65(100) 65百兽图谱[+1 (16)第15天28(100) 35(100) 47(100) 67(100) 65 百兽图谱[+1] 28(50) 35(100) 47(100) 67(100) 66百兽图谱[+1] 第16天30(100) 38(100) 50(100) 69(100) 67 百兽图谱[+1] 论语[+1] 30(25) 38(50) 50(100) 69(100) 67论语[+1] 第17天32(100) 40( 50) 53(100) 72(100) 68 拜师师门1 瑶池蟠桃[+1] 30(12) 40(25) 53(100) 72(100) 68 拜师师门1 瑶池蟠桃[+1] 第18天34(100) 42( 25) 56(100) 74(100) 68 师门1 30(6) 40(12) 56(100) 74(100) 68师门1 第19天36(100) 42( 12) 59(100) 76(100) 68 师门1 30(3) 40( 6) 59(100) 76(100) 68师门1 第20天38(100) 42( 6) 63(100) 78(100) 69 师门1 道德经[+1] 30(1) 40(3) 63(100) 78(100) 69 师门1道德经[+1] 第21天40(100) 42( 3) 67(100) 80(100) 70 师门1 道德经[+1] 30(0) 40( 1) 67(100) 80(100) 70 师门1 道德经[+1] 第22天42(100) 42( 1) 71(100) 82(100) 71 师门1 道德经[+1] 30(0) 42( 0) 71(100) 82(100) 71 师门1 道德经[+1] 第23天44(100) 42( 0) 75(100) 84(100) 72 师门1 道德经[+1] 30(0) 40( 0) 75(100) 84(100) 72 师门1 道德经[+1] 第24天46(100) 42( 0) 79(100) 86(100) 73 师门1 道德经[+1] 30(0) 40( 0) 79(100) 86(100) 73 师门1 道德经[+1] 第25天18(100) 42( 0) 82(100) 88(100) 73 师门1 黄帝内经 0(0) 40( 0) 82(100) 88(100) 73 师门1 黄帝内经

传统私塾教育—教孩子的学问(第八集)

【传统私塾教育】 教孩子的学问第八集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好! 陈老师:大家好!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我们在前几期的节目中有提到,孩子背书的方法,可以用这个读一百遍背一百遍。 陈老师:四门功课,读一百遍背一百遍,自己要能正体字默写,还能够把它讲解出来大意。 传统文化老师:有家长来信呢就讲到,说有一个学校,他们这个学习的方法叫做“一三七”学习计划,这“一”呢,是一天读十分钟,“三”呢,是读三种经典,“七”呢,是读七天,也就是说每一天读三种经典,每一种经典读十分钟,然后读七天,用这种方法。 陈老师:这个时间不够,如果说三种经典,每天都读十分钟的话,才半个小时啊,二十四小时其它时间做什么呢?这个时间远远不够啊;第二,三种经典在同一天来背诵,这个也不好,师父常常教给我们,这个经典哪,他还没记住,下一部又来了,下一部没记住,再下一部又来了,他脑子是糊的。 传统文化老师:那这个家长就问,像我们这种,一种经典读一百遍背一百遍,孩子会不会枯燥啊? 陈老师:孩子会不会枯燥,你通过实验就够看得出来,你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我想是应该站在这个成年人这个角度,孩子会不会枯燥啊?其实啊孩子的心呢,他很接近纯净纯善,当然现在的孩子那就另讲了,就像你们说的三岁都管不了,他那心里边脑子里都是糊的啊,那是另当别论,总的来说呀,孩子应该是心比较安定的,那么读一百遍背一百遍目的何在呢?让他保持他现在这种清净心,是这个意思,他小时候心清净啊,受污染少啊,让他保持住,你说他会不会觉得枯燥啊?不会!什么人会觉得枯燥呢?心里边杂念欲望很多的人会觉得这个枯燥,他本身就比较清净,本身比较清净哪里来的枯燥啊,古人一直都是这么来的,所以我们现在是以污染的心、大人的心去揣度他,你那个教不好,你说这一天背三部经典,好像是不枯燥的,其实你把他的定力破坏了,背书为什么?这是最原始的问题呀,不是为了不枯燥啊,不枯燥是为什么?这讲不通嘛,所以这些都是西方人的、现代人的这些非常错误的观念,你去问很

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有哪些

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有哪些 教育孩子家长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因为它比任何工作都难。那么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有哪些?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1、做一个用心的父母。 当孩子告诉我们作业做好时,不要轻意的听信他们,而要求孩子把作业拿出来看看,平时多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看看他们做的怎样,字有没有写好,平时对孩子的话要多分析一下,同时要多与老师取得联系。一些不诚实的孩子,往往因为家长与老师联系较少,所以随意的编造一个理由欺骗大人。希望家长一周内几次翻阅孩子的作业。对于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也会及时反馈在本子上,要求家长能够关注。 2、不放松对孩子做人的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要求孩子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是每位家长的愿望。但是人格教育除了父母和同伴的影响之外,也少不了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当孩子出现人格上的偏差时,一定要及时的指出,当孩子有真、善、美的人格时,也要及时的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人格高贵的魅力。如今一些孩子意志力薄弱、缺乏责任感、上进心,与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所以希望家长能够多给孩子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多承担他们力所能

及的家务。当一个孩子越是缺乏了劳动的锻炼,就越缺乏上进的愿望。让孩子做一个孝顺的人,不要每次把最好的东西让给孩子,而应该与孩子一起分享最好的东西,让他们从小学会感恩于身边的人。 3、培养孩子兴趣。 有些孩子往往在某一方面有兴趣和爱好,(比如音乐、美术、小制作等)也希望父母能够多多的引导和鼓励,因为人的生长不仅需要接受知识,还应该有另外方面的发展,这样才会拥有比较全面的素养。同时在兴趣方面得到了鼓励,孩子的这份兴趣也会迁移到学习上,能够促进学习的提高。如果过分的干涉了孩子的兴趣,有时非但不能使孩子的成绩提高,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 4、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到回家先做作业,再玩耍。如果看电视,尽量在吃过晚饭时,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对于有电脑的学生,要求在父母的监管下上网。对于克制能力差的学生,建议不要上网。学校不主张父母给孩子买电脑,总体而言,网络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弊大于利。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希望家长也能够以身作则。如果孩子的克制力较强,可以适当的放宽要求,但上网或看电视的时间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如今有些家长不加节制的给孩子上网或看电视,已经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了。 5、让孩子多阅读有益书籍。 阅读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品,一个书读的多的孩子,不需要父母和老师操太多的心,他们自会有一种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

古代蒙学与当代小学教育问题之思考 (1)

古代蒙学与当代小学教育问题之思考 引言: 最近,几次走进小学,都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而学生诵读的不是课本上的文章,而是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弟子规》等。 感叹之余,也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现将几个思考不成熟的问题显摆这里,与同行、家长及坛友们相互学习、探讨,以求能为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东西。 说明:本文参阅了很多书籍和文章,这里就不一一注明了。 一、为什么今天的学校里重现了封建社会私塾教育的学习内容?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关键是应该弄懂“国学”这一概念。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古代蒙学属于国学的范畴。让今天的孩子学习封建社会私塾的教育内容,这不但是顺应国学教育从孩子开始的社会需求,更重要的是肯定了古代蒙学的价值以及对古代蒙学的重新审视和定位,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诵读古代蒙学教材和文化经典,似乎更能激发我们的民族热情,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古代蒙学进入我们的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对中国古代蒙学的初步认识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古代蒙学。 第一、教材。最早出现的蒙学教材是南朝梁代的《千字文》,由周兴嗣所撰。以后有南宋初钱氏所著《百家姓》;南宋王玉麟所撰《三字经》;明朝萧有良撰《龙文鞭影》;明未清初程登吉撰《幼学琼林》。其它还有《千家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千金裘》……等。“蒙学”的教材在明清时基本上定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为统一定型的教材,简称为“三”、“百”、“千”。 这些教材最惊人之处就是使用时间长。,使用范围广。《千字文》使用了千年,而其它教材也用了五六百年,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且这并不是政府编写,颁发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而是民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统一教材。更惊人的是朝代在不断地更替,政策和方针也在不断地改变,而教材却一如既往地沿用。教材基本上是统一的,科举考的四书五经历代也是统一的,正由于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使全国的学子处于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科举考试中,穷乡僻壤的学子也有金榜题名的可能,这也是华夏文化得传播到边远地区的根本原因。 第二、教育方式。中国古代没有师范教育,但文化教育却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

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The datong word Cultural Media Co., Ltd? 文化传媒 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的良知是文明的根基,我们的一切精神果实和智慧花朵,都是在传统文化的胚基上孕育滋长并逐渐成熟起来的。今天,在经济与科技空前发展,生活日趋富裕的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令人忧虑的问题就是道德危机,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指出一条路径:人类要在21世纪美好的生活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汲取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来实施人格教育,培养普遍的伦理道德。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底色教育,环境、氛围、气味等等一切细微的感知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世界观,而同时孩子超强的感悟能力又往往被家长或老师所忽略,总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认为孩子太小,他们不懂。其实千万不能低估孩子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能力比大人强很多倍,他们感知世界的方法和方式更无邪更接近于生命的本源。 俗话说的好“从小看大,三岁至老”,就是说人在3-8岁的

幼儿时期,是形成一个人性品格的关键阶段,这个年龄段所受到的教育将对人一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毋庸质疑,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经历将会伴随他的一生,使他终身难忘。我国有5000年的历史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现实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道德规范等,无一不打上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对孩子从小灌输一些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我认为并不过时,恰恰相反,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时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好如一剂镇静剂,能让人以平静而自信的心态来看待当今社会。能让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去面对一切困难和坎坷。 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品行、礼仪、道德、气质、风度等各方面的塑造,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幼儿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引起重视的事情.特别是对人生起步阶段的幼儿而言,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

亳州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

亳州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一下·丽水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甲]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中国已与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50余份“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乙]协议的主要内容分为8个部分: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双方积极行动、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共创美好未来,然而,美国总统却在国会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丙]同时大事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评头论足 B . 截至 C . 大事 D . 给予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B . 15日上午7时18分,在溪边下游发现了伤痕累累的、没有了生命特征的周炳耀,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人们伤心不已。

C .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实施诈骗,他们采用的诈骗手段包括假链接、假客服、弹出窗口、网络诈骗等。 D .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统计数据显示,在德国的实体书店、网络书店以及电子书三种销售形态中,实体书店销售额始终占据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 B . 所谓诗学,就是将生活中可以成为诗的原料融合、升华、提炼到诗的境界,使之陶冶、熔铸、炼化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手段。 C . 由于文化断层已久,传统私塾教育失传,导致民间各种“读经教育”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甚至带有愚昧的宗教色彩。最流行的“弟子规”、“老实大量纯读经”等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极为荒唐野蛮的愚民“读经教育”。 D . 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的高水平决定了供给能力大小,创新不仅体现在研发上,还体现在营销方式及产品质量追溯和售后上。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17·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吉尔兹曾提出著名论断:“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试图从地理、宗教、民情、风俗中追寻法的精神。他们虽然都没有洞悉法最终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经济物质条件,但都从德与法的关系角度,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极大地影响到法的内容与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德与法相互交融,德乃人们心中之法。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 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相互转化。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当然,在分析法律的相对独立性、看到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

整理[游戏]神武子女知识教导

1)平时多吃哪种食品对身体有好处?A、人参钝鸡汤(增加临时法学)B、青菜豆腐(增加临时心态)C、小鸡炖蘑菇(增加温饱)D、烤牛腿(增加临时武学) (2)别的小朋友那里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应该怎么办?A、请他送给自己(增加临时武学)B、和他交换玩具(增加临时法学)C、看别人玩也很快乐(增加临时心态) (3)过年的时候什么活动最有新年的气氛?A、看舞龙舞狮(增加临时武学)B、写春联对对子(增加临时法学)C、串门贺喜(增加临时心态)D、全家吃饺子(增加温饱) (4)您准备买哪种小动物给我作宠物呢?A、狗狗(增加临时武学)B、金鱼(增加临时心态)C、小鸟(增加临时法学) (5)如果我长大后自己开药铺,卖些什么东西好呢?A、药材(增加临时法学)B、字画(增加临时心态)C、兵器(增加临时武学) (6)等我识字上学堂后,您会给我买哪类书呢?A、棋谱(增加临时心态)B、兵器谱(增加临时武学)C、神怪小说(增加临时法学) (7)有机会入门派选哪一个?A、狮驮岭(增加临时武学)B、龙宫(增加临时法学)C、女儿村(增加临时心态) (8)如果有一天我不小心做错事,您会怎么惩罚我?A、罚抄三字镜一百遍呀一百遍(增加临时法学)B、闭门思过三天整(增加临时心态)C、蹲马步一柱香时间(增加临时武学)D、绕家后院跑十圈(增加温饱) (9)要是有人借了我们家的钱不还,应该怎么办?A、上门讨债(增加临时武学)B、巧妙的提醒对方(增加临时法学)C、相信别人会还的(增加临时心态) (10)《三国》中的任务,我应该效法哪位?A、吕布(增加临时武学)B、诸葛亮(增加临时法学)C、关羽(增加临时心态) (11)如果在路上捡到一百两银子,应该怎么办?A、交给父母(增加临时法学)B、坐等失主回来(增加临时心态)C、交给官府(增加临时武学) (12)在佛教故事里,西天佛祖是靠什么教化世人结下佛缘的?A、不坏金身(增加临时武学)B、众生皆可自悟成佛(增加临时心态)C、无边佛法(增加临时法学) (13)家里后院有一块空地,我们如何利用它好一些呢?A、修成小花园(增加临时心态)B、供奉佛像牌位(增加临时法学)C、当作练武场(增加临时武学) (14)约小朋友约好出去玩却下起雨来,应该怎么办?A、等待雨停(增加临时法学)B、天灾,不去了(增加临时心态)C、冒雨赴约(增加临时武学) (15)和孩子有了矛盾应该怎么办?A、和解(增加临时法学)B、顺其自然(增加临时心态)C、武力解决(增加临时武学) (16)我长大有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呢?A、名垂千秋(增加临时心态)B、长生不老(增加温饱)C、大悟得道(增加临时法学)D、傲视群雄(增加临时武学) (17)平时和哪些小孩子一起玩比较好?A道观里的几个道童(增加临时法学)B武管里几个大哥哥(增加临时武学)C私塾里的几个学童(增加临时心态)D酒楼里几个小伙计(增加温饱) (18)在私塾课堂上,教书先生有一处讲错了处,应该怎么办?A写匿名纸条告知(增加临时心态)B当面指出(增加临时武学)C私下交流(增加临时法学) (19)半路上如果被劫匪劫了钱袋应该怎么办?A穷追不舍(增加临时武学)B报告官府(增加临时法学)C破财免灾(增加临时心态) (20)生日时送什么礼物?A玩具(增加临时心态)B宝剑(增加临时武学)C书籍(增加临时法学)D糖果(增加体质即当天温饱) (21)如果在游泳时遇到鳄鱼,该怎么办?A捉回去做鱼汤(增加临时武学)B告诉自己这

左松涛 新式学堂与民间私塾的博弈

左松涛新式学堂与民间私塾的博弈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晚近国人的教育观受到外来思想的深刻改造,对传统私塾与新式学校均有简单化的评判倾向,多视两者为落后与进步、野蛮与文明之争。新式学堂与中土学塾,教育理路存在差异。新式学堂注重实用,将知识分门别类教授,不以一师为范围,学生转益多师,师道尊严大失。旧有学塾强调道德教育,单纯的知识授受,仅是教育的一部分,学塾以一师为中心,所习以老师德行文章为模范,是所谓“师教”。两种教育理路本 各有所长所短,并非一方绝对高明。无论对科举停废前大量存在的旧式民间学塾,还是从清末到民国所发生的私塾与学校长期的纠缠竞争,亟待进行深入、持平的研究。左松涛教授新著《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5)竭力重构当年的历史环境与历史观念,重建有关近代中国私塾与学堂之争的诸多重要史实,可为中国追求教育现代性的努力提供多方面的参考。*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新式学堂与民间学塾的博弈(节选) 文| 左松涛 科举停止,学堂竞立,人心摇动。1905年,山西举人同时 亦是塾师的刘大鹏观察到风气已有替换,认为“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涣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

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由于前途不再,以教授举业为主的学塾多有倒闭,塾师出路堪虞。10月22日,刘大鹏在太谷县城聚会,“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可谓观感一致。从11月日记开始,刘大鹏不断记录同行停业的消息,11月3日记“科考一停,同人之失馆者纷如,谋生无路,奈之何哉!”12月25日记“顷闻同人失馆者多”,次年3月19日记“去日在东阳镇遇诸旧友借舌耕为生者,因新政之行,多致失馆无他业可为”。 类似情形,在其日记中不断出现。这不是山西一地情形,可资印证的是,1906年湖北鄂城学子朱峙三也注意到:“县市教书先生今春学生甚少,盖各生家庭均观望城内新开之三堂小学也,纷纷问讯。” 该处小学堂所招学生,基本在十四岁以上,甚至三十多岁者亦有多人前来报考。《图画日报》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报道清末上海新年出现的新现象,称:“新年已过学堂开,学子莘莘鱼贯来。宝贵光阴休混掷,各将子弟快栽培。新学昌明旧俗除,不须香烛把诚舒。皮包一个携将去,上课钟鸣即读书。讲堂优礼谒先生,脱帽鞠将右手擎。不比昔时须下拜,磕头习惯幼年成。笑煞村儒尚训蒙,赵钱孙李教儿童。一心只望新生至,开馆收来贽见丰。” | 《开学堂》,《图画日报》第196号第7页 一旦失去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稍有风吹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小问题大学问

小问题大学问9 孩子“不配”得到好东西 尹老师好,我家大妞9岁,所有同龄孩子的缺点她都有,刷牙只两秒,作业拖拉到深夜。家里凡是她碰过的东西都会坏,她好像对一切都有仇,见不得那东西的完整,所以我说她不配得到好东西。我知道这样说不好,我应该怎样做呢? 尹建莉:看过了太多家长来信,无论问题多糟糕,总是能感觉到那说话者的爱和温情。 你简约的文字概括性很强,信息量比较大,冷静客观,却没有温度,如寒风掠过衰草,让人 心生悲凉。由爱生恨,在你这里已经上演---你恨孩子,孩子恨一切! 你既然知道那样说不好,以后就换个说法,主要是换种心境。你必须要记住,她只是个 孩子,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对手,这样你才可能收敛你的冷酷。 母子一场不易,且行且珍惜。孩子配不配得到好东西,取决于你配不配做个好家长。 孩子哭闹时我发火了怎么办? 在孩子哭闹不停的时候忍不住发火了,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孩子27个月了,怎么来补救? 尹建莉:会造成心理障碍。以后好好爱孩子,不发火,就可以补救。功课需要做到你 自己身上,没有仅仅是对孩子说教一汽就能见效的办法。 不打不骂不听话 老师,我知道不应该打骂孩子,但不打不骂他又不听话。每次教育他,都以发脾气来收尾,发完脾气又觉得自己好失败!到底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 尹建莉:知道不该打骂孩子,却一直打骂;知道打骂没用,还是一直打骂---你是如何失败的,路径已经知道,如何扭转失败,你也已经知道。别任性,好好做家长,一点一点完 善自己,这是孩子教会你好好生活的一个难得的机会。 我把孩子管坏了 尹老师,我儿子6岁了,上一年级。他是个敏感的孩子,老师说他很聪明,接受能力 强。但因为以前我对他很严厉,总打他,弄得他现在没有安全感,自卑,做错事了总是往别 的地方推脱,对事情总是消极地应对,我感觉是我把他给管坏了。我该怎么办?给您添麻烦了,谢谢。 尹建莉:如果你以前因为经常吃的太多发胖,那么想瘦下来的办法是什么呢?少吃,如果以前因为太严厉把孩子管的有些问题了,改善的办法当然是不要再严厉,给孩子宽容。但可能你还是做到不够,对孩子还是有些严厉,因为你信中说孩子“做错事了总是......”,只要在你眼里孩子经常是犯错误的,你就无法体贴他,宽容就无从谈起。什么时间你看孩子没有“错误”,只有不成熟了。 孩子就不需要紧张了,问题就解决了,孩子有强大的自愈能力---你不再犯错,孩子就会变好。 女儿说“饶了我吧” 我女儿4岁,她今天的一句话让我震惊。晚饭后她要跟奶奶去隔壁找一个小姐姐玩, 但是我想让她拉了大便再走。她起先不拉,要马出门,被我骂了,才勉强拉了一点。她每次 都是这样,别人要出门,她也急着走。大便更是不自觉,不叫她拉她就不拉,为了这事我都 发了好几次火了。今天她从邻居家玩过了回来后,一直待着奶奶房间你不出来,故意避开我,不跟我说话。我把她拉出来去洗澡,她就哭着说:“妈妈我错了,你饶了我吧。”听到她说“饶了我吧”,我很难过,难道是我平时的做法让她怕到这个地步了?还是说在外面被人欺负了, 她习惯这样说了?请老师帮帮我,让我知道哪里错了。 尹建莉:你都把孩子吓得说出“饶了我吧”还不愿正视自己的问题。在你写下这段文 字时,一定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甚至认为自己做的很好很在理吧?你之所以惊讶于孩子

古代私塾经验

古代私塾经验 私塾一般分为家塾、族塾、村塾(亦称社学)、义塾、散馆。前四者都是由组织者(如族长、约长)延请教师。唯散馆是教师自行开馆,接纳学生。就今天的私塾复兴来看,两者并非泾渭分明。许多私塾都是一位家长教子读经,周围邻里积极响应筹办,然后又对外招生,可谓由家塾而村塾而散馆。但总体而言,私塾的存在,不论是因为家长的责任感,还是民间团体的职责,还是教师自身的生存需要……其产生皆来自民间。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郑注:“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门侧之堂谓之塾。”疏:“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按宋以前,民皆居于闾中,没有市肆林立的街道。闾中出入,皆由闾两侧的大门。《汉书?食货志》载“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入者必持薪樵,轻重相分,班白不提挈。”可见原本村塾的教育,是针对大众的,且以宣化德行为主。然后,闾中俊选,升于党之庠,再选而入遂之序,再选而入国学,与世子及公卿大夫世子同学。正是这些散落闾里的私塾,与国家抡才大选一起,构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选举社会。 唐宋以降,人们所以把民间普遍的教育组织称为“塾”,一方面是因为“家有塾”的教化渊源。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从《仪礼》看,士之外门、庙门皆有两塾;由《尚书?顾命》知天子路门亦有两塾。可见古时门侧大都有塾,自天子达于庶人。从这两个意义上讲,“塾”既是进入朝廷的最基层教育单位,同时又是各家各户,里甲厢坊力所能及的风化之源。 私塾的开办,与尊师之礼。 大明黄佐《泰泉乡礼》具体记载了社学(就组织看,实际是乡约组织下的村塾)的建立,及礼仪:众共推择学行兼备而端重有威者,送有司考选,以为教读。约正率钱具礼,于正月望后择日开学。预期,遣人赍[jī,同赍]书聘之。届期,乃躬迎之。约正率钱,凡有子弟愿入学者,人各不过五十文,多则纱一疋,侑以羊酒,少则布一疋,侑以鹅酒。书式曰:“乡侍生某姓名顿首启硕德某先生道丈执事:侧闻先生学行纯懿,里闬[hàn]钦仰之日久矣。古者士大夫居乡,则推尊以为父师,子弟从之游,而孝弟忠信之俗兴焉。兹某择某月日,敢以乡校教事见屈。盖欲一乡童蒙观感,弗纳于邪,启其聪明,养之以正,他日成人,克遵名教,是大有造于某也。倘不遐弃,则某荣幸之至。敬因执事者以闻。某年月日,某再拜启。”择子弟能供事者赍赴其家,再拜敬请。教读固辞。复再拜以请。俟诺,乃复命。除在城大馆外,俱用儒士,不许罢闲吏役及非儒流出身之官或丁忧生员及因行止有亏黜退者。其四方流寓于此者,踪迹无常,恐或梗化,尤当精择。届期,约正会各父兄躬诣其家,再拜迎之。退,乃各盛服候于社学门外,诸生候而前至门,让主人入而右,教读入而左。至阶,让主人升自东阶,教读升自西阶。至堂,让主人东向,教读西向,行再拜礼。师席南向。主人各前布席。席定,诸生行四拜礼,以次献茶具饭。毕,辞而退,就馆,入便室。若有司备礼延聘在城大馆,亦令附近乡约约正帅各父兄主其事。 值月于前一日,列诸生长少之序挂于门内东西两壁。质明,生徒至,依序立于两阶下。约正、约副入,与教读誓戒,社祝致辞,出。乃就坐开馆。馆堂设先圣位。约正、约副入,与教读上香,行四拜礼。毕,社祝抗声致辞曰:“凡预此会者,以孝弟忠信为本。其不顺于父母,不友于兄弟,不睦于宗族,不诚于朋友,言行相反,文过遂非者,不在此位。”教读拱手应曰:“诺。”社祝复抗声致辞曰:“凡预此会者,以立教、明伦、敬身为本。其闻善不相告,闻恶不相警,礼俗不相交,患难不相恤,阳善阴恶,二三其德者,不在此位。”约正、约副皆拱手应曰:“诺。谨受教。”相与揖逊而出。俟先生就坐,诸生以次执事赞礼,乃升堂侍教。其未冠者,从俗总角。已冠者,平头巾,服绢布青圆领,或直领,不许用纻丝纱罗及违制服色。出入不许驺从舆马。侍于先生,虽富贵,冬毋炉,夏毋扇,坐毋用脚凳。坐必依齿序。若有贵贱相远者,亦当更处,以存大体。若先生起居及客至,俱一体执事。 古代,塾师称为西席,这是源于《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周朝室中以西席为尊,故师者居之。若是后代无堂室之别,则通以南面为尊,故拜师礼上,塾师皆南面。 所以,古代即便末世风俗凋敝,对于师长的尊敬,至少在表面上是从来不曾少过的。比如《明史》记载海瑞公“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明朝教谕未入流。御史虽正七品,而在地方,权高于布政使,以品官相见礼,当在下位再拜。然而海公抗礼,御史亦无可奈何。可见古人皆知师道尊贵,虽达官,不敢以富贵加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