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自测题、习题》参考答案汇总

第4章《自测题、习题》参考答案汇总
第4章《自测题、习题》参考答案汇总

第4章 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响应

自测题

4.1填空题

1.在三级放大电路中,已知u1||=50A ,u2||=80A ,u3||=25A ,则其总电压放大倍数u ||=A ,折合为 dB 。

2.一个三级放大电路,若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电压增益为30dB ,第三级的电压增益为20dB ,则其总电压增益为 dB ,折合为 倍。

3.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 ,而前级的输出电阻则也可视为后级的 。

4.在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对电路零点漂移影响最严重的一级是 ,零点漂移最大的一级是 。

5.集成运放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为 和 输入端,前者输入信号的极性与输出端极性 ,后者输入信号的极性与输出端极性 。

6.某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响应如题4.1.6图所示,则该放大电路的us1A 频率响应表达式为 ,ush A 频率响应表达式为 。

7.在题4.1.7图所示放大电路中,空载时,若增大电容1C 的容量,则中频电压放大倍数usm A 将 ,L f 将 ,H f 将 ;当b R 减小时,L f 将 。当带上负载后,L f 将 。

8.多级放大电路与单级放大电路相比,总的通频带一定比它的任何一级

都 ;级数越多则上限频率H f 越 。

9.已知RC 耦合放大电路在L f 处放大倍数为100,则在H f 处放大倍数为 ,中频区放大倍数为 。

答案:1.105,100。2.80,104。3.负载电阻,信号源内阻。4.输入级,输出级。5.同相,反相,相同,相反。6.usl 1001j(100)A f -=-/;ush 51001j(10)A f -=+/。7.不变,下降,不变,增大,增大。 8.窄,低。9.100,141。

4.2选择题

1.一个由相同类型管子组成的两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前级和后级的静态工作点均偏低,当前级输入信号幅度足够大时,后级输出电压波形将 。

A .削顶失真;

B .削底失真;

C .双向失真。

2.两个相同的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电压放大倍数均为30,现将它们级联后组成一个两级放大电路,则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

A .等于60;

B .等于900;

C .小于900;

D .大于900。

3.阻容耦合与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之间的主要不同是 。

A .所放大的信号不同;

B .交流通路不同;

C .直流通路不同。

4.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响应如题4.1.6图所示。

(1)中频放大倍数usm ||A 为 dB 。

A .20;

B .40;

C .100。

(2)上限频率为 。

A .<100 kHz ;

B .>100 kHz ;

C .100 kHz 。

(3)下限频率为 。

A .<100 Hz ;

B .>100 Hz ;

C .100 Hz 。

(4)当信号频率恰好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时,实际的电压增益为 dB 。

A .40;

B .37;

C .3。

5.在题 4.1.7图所示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100β=,be 1k Ωr =,负载开路。试求:

(1)若i ||10mV U =,且信号频率L f f = ,则o ||U 的数值约为 。

A .1V ;

B .2V ;

C .1.4V ;

D .700mV 。

(2)当L f f =时,o U 与i U 的相位关系为 。

A .o 45;

B .o 45-;

C .o 225-;

D .o 135-。

(3)高频信号输入时放大倍数下降,主要的原因是 。

A .1C 和2C ;

B .晶体管的非线性;

C .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

6.在考虑放大电路的频率失真时,若输入信号为正弦波,则输出信号 。

A .会产生线性失真;

B .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C .为非正弦波;

D .为正弦波。

7.如图2.4.4(a )所示的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当射极旁路电容为47μF ,晶体管的结电容为12pF 时,测得下限频率为50Hz ,上限频率为20kHz 。现将射极旁路电容换为100μF ,管子换为结电容为5pF 的晶体管,此时的下限频率将 50Hz ,上限频率将 20kHz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8.具有相同参数的两级放大电路,在组成其各个单管的截止频率处,幅值下降 。

A .3d

B ; B .6dB ;

C .20dB ;

D .9dB 。

9.多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波特图是 。

A .各级波特图的叠加;

B .各级波特图的乘积;

C .各级波特图中通频带最窄者;

D .各级波特图中通频带最宽者。

答案:1.C 。2.C 。3.A 、C 。4.(1)B ;(2)C ;(3)C ;(4)B 。5.(1)C ;

(2)D ;(3)C 。6.D 。7.C 、A 。8.B 。9.A 。

4.3判断题

1.在多级直流放大电路中,减小每一级的零点漂移都具有同等的意义。( )

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只能放大交流信号,不能放大直流信号。( )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温漂很小,所以应用很广泛。( )

4.晶体管的共射截止频率βf 、特征频率f T 、共基截止频率αf 三者满足

βT αf f f >>。

( ) 5.在集成电路中制造大电容很困难,因此阻容耦合方式在线性集成电路中几乎无法采用。( )

6.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低频特性越差,下限频率越高。( )

7.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电路参数确定后,其电压放大倍数是不随频率变化的固定值。( )

8.在要求L f 很低的场合,可以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

9.对题4.1.7图所示的基本放大电路,增大电容C 1、C 2将有利于高频信号通过,

即可提高上限频率H f 。( )

答案:2、5、6、8对;1、3、4、7、9错。

习题

4.1在题4.1图所示的两级放大电路

中,已知BE 0.7V U =,50β=,bb 100Ωr '=,

CC 15V V =,e15k ΩR =,b1133k ΩR =,

b1220k ΩR =,c15k ΩR =,b2200k ΩR =,

e2L 2k ΩR R ==。

(1)求两级的静态工作点;(2)计算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

(3)计算中频电压放大倍数um A 。

解:(1)第一级共基放大电路的Q 点参数为:

b12B1CC b11b122015 5.66V 3320

R U V R R ≈=?≈++, B1BEQ CQ1EQ1e1 5.660.70.99mA 5U U I I R --≈=

=≈,CQ1

BQ110.99mA 19.8A 50

I I β≈==μ, CEQ1CC CQ1c1e1()150.99(55) 5.1V U V I R R ≈-+=-?+=。

第二级共集放大电路的Q 点参数为:

CC BEQ

BQ2b22e2150.747.35A (1)200512

V U I R βR --==≈μ+++?, CQ22BQ2500.04735 2.37mA I βI ≈=?≈,

CEQ2CC CQ2e215 2.37210.26V U V I R ≈-=-?=。

(2)be12610051 1.44k Ω0.99r =+?≈,be226100510.66k Ω2.37

r =+?≈, be1i e11 1.44//5//27.84Ω1+51

r R R β==≈ be2b2c1o e22//0.66200//5//2//104.27Ω1+51

r R R R R β++==≈

(3)i2b2be22e2L //[(1+)(//)]200//[0.6651(2//2)]41.06k ΩR R r βR R =+=+?≈ c1i2um11be1//5//41.0650154.761.44R R A βr ==?≈ 2e2L um2be22e2L (1)(//)51(2//2)0.99(1)(//)0.6651(2//2)

βR R A r βR R +?==≈+++? um um1um2154.760.99153.21A A A =?=?≈

4.2在题 4.2图所示的两级放大电路中,已知场效应管的跨导m 1mS g =,DSS 2mA I =;晶体管的60β=,be 0.5k Ωr =,

BE 0.7V U =;并且1 5.1M ΩR =,25k ΩR =,

320k ΩR =,45k ΩR =,50.7k ΩR =,

60.62k ΩR =,L 10k ΩR =,DD 28V V =。试

求(1)两级的静态工作点;(2)中频电压放

大倍数um A 、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

解:(1)因为T 1管的GS 0V U =,所以

DQ DSS 2mA I I ==

DSQ DD DQ 2282518V U V I R =-=-?= 4B2DD 34528 5.6V 205

R U V R R ≈=?=++ B2BEQ CQ EQ 6 5.60.77.9mA 0.62U U I I R --≈=

=≈ CQ

BQ 7.90.13mA 60

I I β≈=≈ CE DD CQ 56()287.9(0.70.62)17.57V U V I R R ≈-+=-?+≈

(2)um1m L

m 234be2(//////)A g R g R R R r '=-=- 33110(5//20//5//0.5)100.41-=-???≈-

5L um2be2(//)60(0.7//10)78.50.5

βR R A r ?=-=-≈- um um1um20.41(78.5)32.19A A A =?=-

?-≈

i 1 5.1M ΩR R ==

o 50.7k ΩR R ≈=

4.3 两级放大电路如题 4.3图所示,已知1T 管的m 0.6mA V g =/,2T 管的be 1k Ωr =,100β=;s 10k ΩR =,g 1M ΩR =,g1g2200k ΩR R ==,d110k ΩR =,

f 1k ΩR =,c 2k ΩR =,L 20k ΩR =。试求(1)电路的i R 和o R ;

(2)中频电压放大倍数um A 及源电压放大倍数usm A 。

解:(1)3i g g1g2//110200//200 1.1M ΩR R R R =+=?+=;o c 2k ΩR R ≈=

(2)m d1be um1m f (//)0.6(10//1)0.341+10.61

g R r A g R ?=-=-≈-+? c L um2be (//)100(2//20)181.821βR R A r ?=-

=-≈- um um1um20.34(181.82)61.82A A A =?=-?-≈

i usm um 3

i s 1.161.8261.261.11010R A A R R -==?≈++?

4.4两级放大电路如题4.4图所示,已知两

只晶体的80β=,bb 200Ωr '=,BE10.7V U =,

BE20.2V U =-;b140k ΩR =,b220k ΩR =,

c12k ΩR =,e1 3.3k ΩR =,e21k ΩR =,c23k ΩR =,L 6k ΩR =,CC 12V V =。试求(1)

两级的CQ I 、CEQ U ;(2)中频um A 及其分贝数;

(3)i R 和o R 。

解:(1) b2B1CC b1b220124V 4020

R U V

R R ≈=?=++ B1BE1CQ1EQ1e140.71mA 3.3

U U I I R --≈===

CQ1BQ2c1BQ2e2EB2()=(1+)+I I R βI R U -

CQ1c1EB2

BQ2c1BQ2e2120.2==0.022mA (1+)+I R U I R βI R -?-≈+281?1

CQ22BQ2800.022 1.76mA I βI ≈=?=

CEQ1CC CQ1BQ2c1EQ1e1()12(10.022)21 3.3 6.74V

U V I I R I R =---=--?-?≈ CEQ2CC CQ2e2c2()12 1.76(13) 4.96V U V I R R ≈-+=-?+=-

(2)be1bb EQ126(mV)26(1)20081 2.31k Ω(mA)1

r r βI '=++=+?= be2bb EQ226(mV)26(1)

20081 1.4k Ω(mA) 1.76r r βI '=++=+?≈ []{}c 1b e 2e 2L1um1be1be1//(1)βR r βR βR A r r ++'=-=-

[]

802//(1.4811)67.622.31?+?=-≈- c2L um2be2e2(//)80(3//6) 1.94(1) 1.4811

βR R A r βR ?=-=-≈-+++? um um1um267.62( 1.94)131.18A A A =?=-?-≈

um um 20lg 20lg131.1842.36dB G A ==≈

(3)i b1b2be1////40//20//2.31 1.97k ΩR R R r ==≈

o c23k ΩR R ≈=

4.5两级放大电路如题4.5图所示,已知晶

体管的40β=,be1 1.37k Ωr =,be20.89k Ωr =,

BE 0.6V U =;b133k ΩR =,b28.2k ΩR =,

c110k ΩR =,e1390ΩR =,e1

3k ΩR '=,e210k ΩR =,L 10k ΩR =,CC 20V V =。试求(1)各级静态工作点;(2)中频um A 、i R 和o R 。

解:(1)b2B1CC b1b28.220 3.98V 338.2

R U V R R ≈=?≈++ B1BEQ

CQ1EQ1e1e1 3.980.60.997mA 0.393

U U I I R R --≈==≈'++

CQ1

BQ10.9970.025mA 40

I I β≈=≈ BQ2CQ1c1BE2BQ2e2CC ()(1)I I R U βI R V ++++=

CC BE2CQ1c1

BQ2c1e2200.60.997100.022mA (1)104110

V U I R I R βR ----?==≈+++? CEQ1CC CQ1BQ2c1EQ1e1e1

()()U V I I R I R R '=-+-+ 20(0.9970.022)100.997(0.393) 6.43V =-+?-?+≈

CQ2BQ2400.0220.88mA I βI ≈=?=

CEQ2CC CQ2e2200.881011.2V U V I R ≈-=-?=

(2)i2be22e2L (1)(//)0.89415205.89k ΩR r βR R =++=+?≈ 1c1i2um1be11e1(//)40(10//205.89)21.97(1) 1.37410.39

βR R A r βR ?=-=-≈-+++? 2e2L um2be22e2L (1)(//)41(10//10)0.996(1)(//)0.8941(10//10)

βR R A r βR R +?==≈+++? um um1um221.970.99621.88A A A =?=-?≈-

i b1b2be11e1////[(1)]33//8.2//(1.37410.39) 4.77k ΩR R R r βR =++=+?≈

be2o1be2c1o e2e2220.8910////10//0.26k Ω1141

r R r R R R R ββ+++===≈++

4.6 电路如题4.6图所示,已知两只晶体管参数相同,100β=,bb 100Ωr '=,BE 0.7V U =;1100k ΩR =,250k ΩR =,31k ΩR =,42k ΩR =,5 4.9k ΩR =,

610k

ΩR =,710k ΩR =,CC 12V V =。试求(1)两管的静态工作点;

(2)电路为何组态?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中频um A 、i R 和o R 。

解:(1)2CC BEQ 12CQ1CQ2450120.7150 1.65mA 2

R V U R R I I R -?-+≈≈== CQ2BQ1BQ216.5μA I I I β=≈

= 6B2CC 5610128.05V 4.910

R U V R R ≈=?≈++ CEQ1B2BE2R48.050.7 1.652 4.05V U U U U ≈--=--?=

CEQ2CC R3CEQ1R412 1.651 4.05 1.6523V U V U U U ≈---=-?--?=

(2)电路为共射—共基组态。微变等效电路如题4.6图解所示。

(3)be1be2bb EQ 26(mV)26(1)100101 1.69k Ω(mA) 1.65

r r r βI '==++=+?≈ i 12be1////100//50//1.69 1.61k ΩR R R r ==≈

o 31k ΩR R ≈= 因为be2i22 1.690.0167k Ω1101

r R β==≈+,所以 1i2um1be11000.01670.991.69βR A r ?=-

=-≈- 237um2be2(//)100(1//10)53.791.69

βR R A r ?==≈ um um1um20.9953.7953.25A A A =?=-?≈-

4.7某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复数表达式为32u 2510(j 10)(1j 10)(1j 10)

f A f f /=-+/+/,f 的单位为Hz 。(1)求中频电压放大倍数及增益;(2)求上、下限截止频率;(3)画出波特图。

解:(1)()()()()()()3usm us 5510j 100j 1001j 1001j 101j 1001j 10f A f A f f f f //=-=+/+/+/+/

则3usm 10A =-,3usm 20lg 20lg1060dB A ==

(2)L 100Hz f =,5H 10Hz f =

(3)参见图4.2.16。

4.8假设两个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分别如题4.8图(a )、(b )

所示。(1)分别说明两个放大电路的中频电压放大倍数um ||A 各等于多少?下限频率L f 和上限频率H f 各等于多少?(2)试判断两个放大电路分别采用的是什么耦合方式(阻容耦合、直接耦合);(3)分别画出两个放大电路相应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解:(1)由图看出,um120lg ||40dB A =,求的um1||100A =,L120Hz f =,H1500kHz f =;

um220lg ||30dB A =,求的um2||31.62A ≈,L20f =,H1 1.5MHz f =

(2)第一个电路采用的是阻容耦合,第二个电路采用的是直接耦合。

(3)相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4.9固定偏置共射电路如图2.2.1(b )所示。已知bb 100Ωr '=,b e 900Ωr '=,

m 0.04S g =,π

500pF C '=。并且s 1k ΩR =,12μF C =,b 377k ΩR =,c 6k ΩR =,25μF C =,L 3k ΩR =。

(1)求中频电压放大倍数;(2)求上、下限截止频率;(3

)(a ) (b )

题4.8图解

(a ) (b )

题4.8图

画出波特图。

解:(1)be bb b e 1009001k Ωr r r ''=+=+=

m b e 0.0490036βg r '==?=

c L um be (//)36(6//3)721βR R A r ?=-

=-=- (2)L11s b be 1

112π2π(+//)f R R r C τ== 36139.86Hz 2π(1+377//1)10210

-=≈???? L2362c L 2111 3.54Hz 2π2π(+)2π(6+3)10510f R R C τ-=

==≈???? 故L L139.86Hz f f ≈=

[]H b e bb s b π12π//(//)f r r R R C ''=

'+ []3121

0.64M H z 2π0.9//(0.1+1//377)1050010

-=≈???? (3)参见图4.2.16。

4.10在图2.4.4(a )中,已知bb 100Ωr '=,100β=,μ4pF C =,T 150MHz f =。并且1210μF C C ==,e 30μF C =,s 300ΩR =,b156k ΩR =,b216k ΩR =,c 6k ΩR =,

e 3k ΩR =,L 12k ΩR =,CC 18V V =。

(1)计算静态工作点;(2)求i R 、o R 、um A 和ums A ;

(3)求上、下限截止频率;(4)画出波特图。 解:(1)b2B CC b1b216184V 5616

R U V R R ≈=?=++ B CQ EQ e 0.740.7 1.1mA 3U I I R --≈=

== CQ

BQ 1.111A 100

I I β≈==μ CEQ CC CQ c e ()18 1.1(63)8.1V U V I R R ≈-+=-?+=

(2)be bb EQ 26(mV)26(1)100101 2.49k Ω(mA) 1.1

r r βI '=++=+?≈

i b1b2be ////56//16//2.49 2.07k ΩR R R r ==≈

o c 6k ΩR R ≈=

c L um be (//)100(6//12)160.642.49βR R A r ?=-

=-≈- i usm us i s 2.07160.64140.312.070.3R A A R R =

=-?≈-++ (3)L136

s i 111 6.72Hz 2π(+)2π(0.3+2.07)101010f R R C -==≈???? L236c L 2110.88Hz 2π(+)2π(6+12)101010f R R C -=

=≈???? L3be s b1b2e e 1////2π//1f r R R R R C β=??+ ?+??

3-61191.34Hz 2.49+0.3//56//162π3//103010101=≈?????? ???

故L L3191.34Hz f f ≈= m π36

T b e T 10044.42pF 2π2π(2.490.1)102π15010g βC f r f '===≈?-???? m b e 10041.84mA/V 2.490.1βg r '=

=≈- []μπ

πm L (1)44.42141.84(6//12)4717.86pF C C g R C ''=++=++??= []H1b e bb s b1b2π

12π//(////)f r r R R R C ''='+ []31210.66MHz 2π 2.39//(0.1+0.3//56//16)10717.8610

-=≈???? H2312

c L μ119.95MHz 2π(//)2π(6//12)10410f R R C -==≈???? 故H 0.66MHz f =

(4)参见图4.2.16。

4.11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如题4.11图所示。已知T 1管的m 2mA V g =/,T 2、T 3管的50β=,be 1k Ωr =;g 2M ΩR =,d 3k ΩR =,s10.2k ΩR =,s21k ΩR =,

b190k ΩR =,b230k ΩR =,c22k ΩR =,e2 1.2k ΩR =,b3230k ΩR =,e31k ΩR =,

c32k ΩR =,30.1μF C =。试计算(1)第一级中频电压放大倍数um1A ;

(2)电路的输出电阻o R ;(3)3C 决定的下限截止频率 。

解:(1)L1

d b1b2be2//////3//90//30//10.73k ΩR R R R r '==≈ m L1u1m s120.73 1.041+120.2

g R A g R '?=-=-≈-+? (2)be3b3c2o e3(//)1(230//2)//1//54.82Ω1150

r R R R R β++==≈++ (3)L3c2i33

12π(+)f R R C = 其中i3b3be3e3//[(1)]230//(1511)42.41k ΩR R r βR =++=+?≈,则

L336

135.86Hz 2π(2+42.41)100.110f -=≈????

4.12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如题

4.12图所示,已知12100ββ==,

be1 2.5k Ωr =,be20.8k Ωr =。并设

123450μF C C C C ====,CC 12V V =,

s 1k ΩR =,b130k ΩR =,b210k ΩR =,

c13k ΩR =,e1 1.8k ΩR =,b3100k ΩR

=,

e22k ΩR

=,L 2k ΩR =。(1)近似估算L f ;

(2)现有一个100μF 的电容器,替换哪个电容就能明显改善电路的低频响应。 题4.11图

题4.12图

解:(1)L1s b1b2be11

12π(+////)f R R R r C = 361 1.11Hz 2π(1+30//10//2.5)105010-=

≈???? []{}L2c1b3be2L 21

2π+//(1)f R R r βR C ='++

[]{}3610.07Hz 2π3+100//0.8+101(2//2)105010-=

≈????? L336e2L 3110.8Hz 2π(+)2π(2+2)105010f R R C -==≈???? L4be1s b1b2e141////2π//1f r R R R R C β=??+ ?+?? 3-6198.28Hz 2.5+1//30//102π 1.8//105010101=≈?????? ???

故L L498.28Hz f f ≈=

(2)用100μF 电容替换C 4能改善低频特性,此时

L L411=98.2849.14Hz 22

f f =?=

传感器题库及答案

压电式传感器 一、选择填空题: 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D )传感器。 A、结构型 B、适于测量直流信号 C、适于测量缓变信号 D、适于测量动态信号 2、沿石英晶体的光轴z的方向施加作用力时,(A )。 A、晶体不产生压电效应 B、在晶体的电轴x方向产生电荷 C、在晶体的机械轴y方向产生电荷 D、在晶体的光轴z方向产生电荷 3、在电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电介质产生变形的现象称为(B )。 A、正压电效应 B、逆压电效应 C、横向压电效应 D、纵向压电效应 4、天然石英晶体与压电陶瓷比,石英晶体压电常数(C),压电陶瓷的稳定性(C )。 A、高,差 B、高,好 C、低,差 D、低,好 5、沿石英晶体的电轴x的方向施加作用力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D)。 A、正压电效应 B、逆压电效应 C、横向压电效应 D、纵向压电效应 6、压电式传感器可等效为一个电荷源和一个电容并联,也可等效为一个与电容相串联的电压源。 7、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须先经过前置放大器处理,此放大电路有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两种形式。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压电效应?纵向压电效应与横向压电效应有什么区别? 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加外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相应地会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压电效应。通常把沿电轴X-X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而把沿机械轴Y-Y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所以纵向压电效应与横向压电效应的主要区别在于施力方向不同,电荷产生方向也不同。 2、压电式传感器为何不能测量静态信号? 答:因为压电传感元件是力敏感元件,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所测的物体的运动产生的相应的电信号,而静态的不能产生相应的电信号。所以压电式传感器不能测量静态信号。

第七章 自测练习题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遵重法律权威 (自测练习题) 编写说明: 1.忠于大纲和教材。绪论和各章习题严格按照“大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新版本教材编写,并将紧随教材的日后修订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习题几乎覆盖教材所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做到从多角度进行考查。 3.排列有序。全部习题的排列以题型为单元,每种题型内的习题严格按照所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呈现,对于涉及多个知识点的,一般以最后出现的知识点为准,以便于练习。 4.难易结合,有一定区分度,考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力求注重考查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使用说明: 1.可服务于训练、复习和考试。本套习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各章节内容的同步训练,也可以作为学生在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考试的复习参考,又可以作为教师命制该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的选择素材。 2.可服务于自测、巩固和提高。学生在使用本套习题时,应首先学习和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测训练,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强化认识、提高能力,做到把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方式与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的历史使命?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律自由意味着()。 A.废除人们的自由 B.任意干涉人们的自由 C.对当事人的自由施加合理的约束 D.任意限制人们的自由 2. 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理念上的必然反映是()。 A.服务大局 B. 执法为民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电力系统的干扰指什么?什么情况下的干扰最大? 答:电力系统的干扰指任何可以引起系统参数变化的事件。例如短路故障、电力元件的投入和退出等。其中短路造成的干扰最大。 2、为什么说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 答:由于实际电力系统的参数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电力系统总是处在暂态过程之中,如果系统参数在某组数值附近作微小的持续变化,则描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运行参量持续在某一平均值附近做微小的变化,我们就认为其运行参量保持平均值不变,即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由此可见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实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 3、为简化计算,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和机电暂态过程分析中都采用了那些基本假设? 答:电磁暂态分析过程中假设系统频率不变,即认为系统机电暂态过程还没有开始;机电暂态过程中假设发电机部的机电暂态过程已经结束。 4、简述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 答:电力系统的故障主要包括短路故障和断线故障。短路故障(又称横向故障)指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的不正常连接,短路故障又分为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各种短路又有金属性短路和经过渡阻抗短路两种形式。三相短路又称为对称短路,其他三种短路称为不对称短路;在继电保护中又把三相短路、两相短路称为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称为接地短路。断线故障(又称纵向故障)指三相中一相断开(一相断线)或两相断开(两相断线)的运行状态。 5、简述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危害 答:短路的主要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短路电流大幅度增大引起的导体发热和电动力增大的危害; 2)短路时电压大幅度下降引起的危害; 3)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的负序电流对旋转电机的影响和零序电流对通讯的干扰。 6、简述断线的特点及危害 答:断线的特点是不会出现大的电流和低电压,但由于三相不对称,将在系统中产生负序和零序电流,所以断线的主要危害是负序电流对旋转电机的影响和零序电流对通讯的干扰。 7、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电压基准值、变压器变比通常如何选择?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电压基准值通常选择基本级的平均额定电压作为电压基准值,变压器的变比

检测和转换技术试题,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以下哪一种情况可能产生随机误差 A 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 B 检测装置的指示刻度不准 C 许多因素微小变化的总和 D 传感器的不稳定 2、2、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相对误差特征正确的是 A 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 B 量纲与被测量有关 C 不能反映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D 能反映测量工作的精细程度 3、3、某量程为1000Kg的秤,相对误差是1%,则测量10Kg重物的绝对误差是 A 1Kg B 10% C D 10Kg 4、下列传感器的应用中哪个适合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A 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B金属工件表面光洁度的测定 C 金属材料厚度测量 D 金属材料内部杂质的检测 5、下列温度传感器中,测量温度范围较大的是 A 热电偶 B 铜热电阻 C 半导体热敏电阻 D 铂热电阻 6、下列哪一种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 A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B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C 变介质式电容传感器D螺管式自感传感器 7.下列温度测量中哪一种热惯性小,适合温度的快速测量 A 用热电偶测量温度 B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C 用铜热电阻测量温度 D 用铂热电阻测量温度 8、用下哪一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 A 采用差动电桥 B 采用电流源供电 C 采用有源电路 D 采用双差电桥 9、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 A 代替方法 B 交换方法 C 采用温度补偿方法 D 采用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10、影响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 A 使用寿命 B 标定测值的变化 C 反应时间 D 分辨率 二、创新思考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设计一种肺活量测量装置,并简述原理。(试考虑2种以上的传感器) 2. 检测液位一般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试考虑2种以上方法) 三、某全对称电桥接有阻值为100Ω、灵敏度为2的电阻应变片,若电桥工作电压为6伏,应变片承受2000×10-6的微应变力,试求:(15分) 1、单臂电桥的开路输出电压U0的大小 2、单臂电桥的非线性误差δf的大小 3、要进一步减小非线性误差,应采取什么措施 四、对容器中一溶液的浓度共测量15次,结果为: ,,,,,,,, ,,,,,,% 试判断并剔除异常值。(15分) 五、试用所学的传感器知识设计一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画出示意图并说明工作原理)(20分)

传感器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传感器有、、组成 2、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与输入的比值。 3、从输出曲线看,曲线越陡,灵敏度。 4、下面公式是计算传感器的。 5、某位移传感器的输入变化量为5mm,输出变化量为800mv,其灵敏度为。 二、选择题: 1、标准表的指示值100KPa,甲乙两表的读书各为 KPa和 KPa。它们的绝对误差为。 A 和 B 和 C 和 2、下列哪种误差不属于按误差数值表示。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随机误差 D引用误差 3、有一台测量仪表,其标尺范围0—500 KPa,已知绝对误差最大值 P max=4 KPa,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A 级 B 级 C 1级 D 级 4、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应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测量值的 倍。 A3倍 B10倍 C 倍 D 倍 5、电工实验中,常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测量, 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测量。 A偏位式 B零位式 C 微差式 6、因精神不集中写错数据属于。 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7、有一台精度级,测量范围0—100 KPa,则仪表的最小分格。 A45 B40 C30 D 20 8、重要场合使用的元件或仪表,购入后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目的是为了。 A提高精度 B加速其衰老 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 D 提高可靠性 9、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越小,说明越高。 A线性度好 B迟滞小 C重复性好 D 分辨率高 三、判断题 1、回差在数值上等于不灵敏度 ( ) 2、灵敏度越大,仪表越灵敏() 3、同一台仪表,不同的输入输出段灵敏度不同() 4、灵敏度其实就是放大倍数() 5、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越多,说明数据越准确() 6、测量数据中所有的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7、测量结果中小数点后最末位的零数字为无效数字() 四、问答题 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指标。 答:指传感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有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迟滞、稳定性、电磁兼容性、可靠性。

数据库自测练习题

自测题 一、是非题 1.数据库是指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长期存放在内存上的一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集合。2.概念模型中的联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集内部的联系,它反映实体集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联系;而另一种是多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3.数据模式是用一组概念和定义描述数据的手段,而数据模型是用某种数据模式对具体情况下相关数据的描述。 4.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所得到的全局E-R图中的实体集和联系,转换为关系DBMS所支持的关系型数据的逻辑结构。 二、选择题 1.下面关于数据库系统(DBS)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BS在说明数据结构时要描述数据本身和数据之间的联系,文件系统不要求 (B)DBS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 (C)DBS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 (D)DBS的数据共享性比文件系统更强 2.在关系模式中,对应关系的主键是指 (A)第一个属性或属性组 (B)能惟一确定元组的一组属性 (C)不能为空值的一组属性 (D)不能为外键的一组属性 3.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A)应用程序独立于系统逻辑模式 (B)系统逻辑模式独立于数据存储模式 (C)系统用产模式独立于数据存储模式 (D)应用程序独立于系统用户模式 4.下面关于一个关系中任意两个元组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以全同(B)必须全同 (C)不允许全同(D)可以主键相同,其他属性不同 5.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组成关系代数的完备操作集,其他操作均可以由基本操作来表达。具体而言,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有( ) (A)并、差、广义笛卡尔积、连接和选择 (B)并、差、交、连接和选择 (C)并、差、广义笛卡尔积、投影和选择 (D)并、差、交、除和广义笛卡尔积 7.SQL查询语句形式为'select A from R where F',其中,A、R、F分别对应于 (A)列名或列表达式、基本表或视图、条件表达式 (B)列名或列表达式、存储文件、条件表达式 (C)视图属性、基本表、条件表达式 (D)列名或条件表达式、基本表、关系代数表达 8.参照本书6.2.3节有关学生登记表(S)、课程开设表(C)和学生选课成绩表(SC)的模式定义、主键和外键的说明,以下SQL操作中的哪一个是不能执行的? ( ) (A)从SC表中删除成绩小于60的行 (B)将表S中学号为'A041'的学生身高更改为1.75 (C)将行('A012',"MS-2ll',85)插入到表SC中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A.日本B.俄国C.德国D.英国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洋务派D.义利团 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 C.《四洲志》D.《瀛环志略》 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8.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 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9.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制度的腐败 B. 军事技术的落后 C. 西方列强的强大 D. 经济力量的薄弱 10.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A.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 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C. 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D. 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11.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12.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1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 A、40至50年代 B、50至60年代 C、60至70年代 D、70至80年代 14.标志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相互勾结的事件是() A.签订《天津条约》 B.签订《北京条约》 C.北京政变 D.签订《辛丑条约》 15.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B.签订《马关条约》 C.三国干涉还辽 D.签订《辛丑条约》 16.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传感器试题和答案解析

1、已知一等强度梁测力系统, R x 为电阻应变片,应变片灵敏系数 K=2,未 受应变时,R < = 100 ?。当试件受力 F 时,应变片承受平均应变 £ = 1000卩m/m , 求: (1) 应变片电阻变化量 ? R <和电阻相对变化量? R x /R x 。 (2) 将电阻应变片 R <置于单臂测量电桥,电桥电源电压为直流 3V, 求电桥输出电压及电桥非线性误差。 (3) 若要使电桥电压灵敏度分别为单臂工作时的两倍和四倍,应采取 解: (1) RX K R X R X K R X 2 1000 100 0.2() 化时,电桥输出电压为 U O (3)要使电桥电压灵敏度为单臂工作时的 2倍,则应该在等强度梁的正反面对应贴上两 个相同的应变片,一个受拉应变,一个受压应变,接入电桥相邻桥臂,形成半桥差动电桥, 且取其他桥臂电阻也为 Rx 。 1 R X 此时,U o — E - 0.003(V),r L 0 2 R X 要使电桥电压灵敏度为单臂工作时的 4倍,则应该在等强度梁的正反面对应贴上四个相 同的应变片,2个受拉应变,2个受压应变,形成全桥差动电桥。 2、有一个以空气为介质的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见下图) 。其中 a=16mm,b=24mm,两极板间距为4mm 。一块极板分别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在原始位置 上平移了 5mm ,求: R X R X 0.2 100 0.2% (2)将电阻应变片 Rx 置于单臂测量电桥,取其他桥臂电阻也为 Rx 。当Rx 有? Rx 的变 R X R X U O (云r i )E 3 (100 0.2 丄) 200 0.2 2 0.0015(V) 非线性误差: r L R X /2R X 1 R X /2R X 100% 0.1% 此时,U o R X R X 0.006(V),r L 0

最新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1.5 ) 倍左右为宜。 3.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4. 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中各种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5.为了测得比栅距W更小的位移量,光栅传感器要采用(细分)技术。 6.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7.传感器静态特性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性能指标来描述。 8.电容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型。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并联)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串联)起来 10.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顺压电效应)。相反,某些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11. 压力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电容式,电感式,霍尔式)型. 12.抑制干扰的基本原则有(消除干扰源,远离干扰源,防止干扰窜入). 二、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下列( )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D.热电偶 2、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C.压电效应 3、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C.温度 4、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D.固有频率 5、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希望其固有频率( ).C.尽量高些 6、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干扰的原因是( )C.干扰的耦合通道 7、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C、热电偶 8、莫尔条纹光栅传感器的输出是( ).A.数字脉冲式 9、半导体应变片具有( )等优点.A.灵敏度高 10、将电阻应变片贴在( )上,就可以分别做成测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C.弹性元件 11、半导体热敏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 ).B.迅速下降 12、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13、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ABD 随便选一个)不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14、( )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1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16、下列( )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B.压电式 三、简答题(30分) 1.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框图?画出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并指明传感器在系统中的位置和

第4章《自测题、习题》参考答案汇总

第4章 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响应 自测题 4.1填空题 1.在三级放大电路中,已知u1||=50A ,u2||=80A ,u3||=25A ,则其总电压放大倍数u ||=A ,折合为 dB 。 2.一个三级放大电路,若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电压增益为30dB ,第三级的电压增益为20dB ,则其总电压增益为 dB ,折合为 倍。 3.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 ,而前级的输出电阻则也可视为后级的 。 4.在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对电路零点漂移影响最严重的一级是 ,零点漂移最大的一级是 。 5.集成运放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为 和 输入端,前者输入信号的极性与输出端极性 ,后者输入信号的极性与输出端极性 。 6.某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响应如题4.1.6图所示,则该放大电路的us1A 频率响应表达式为 ,ush A 频率响应表达式为 。 7.在题4.1.7图所示放大电路中,空载时,若增大电容1C 的容量,则中频电压放大倍数usm A 将 ,L f 将 ,H f 将 ;当b R 减小时,L f 将 。当带上负载后,L f 将 。 8.多级放大电路与单级放大电路相比,总的通频带一定比它的任何一级

都 ;级数越多则上限频率H f 越 。 9.已知RC 耦合放大电路在L f 处放大倍数为100,则在H f 处放大倍数为 ,中频区放大倍数为 。 答案:1.105,100。2.80,104。3.负载电阻,信号源内阻。4.输入级,输出级。5.同相,反相,相同,相反。6.usl 1001j(100)A f -=-/;ush 51001j(10)A f -=+/。7.不变,下降,不变,增大,增大。 8.窄,低。9.100,141。 4.2选择题 1.一个由相同类型管子组成的两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前级和后级的静态工作点均偏低,当前级输入信号幅度足够大时,后级输出电压波形将 。 A .削顶失真; B .削底失真; C .双向失真。 2.两个相同的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电压放大倍数均为30,现将它们级联后组成一个两级放大电路,则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 A .等于60; B .等于900; C .小于900; D .大于900。 3.阻容耦合与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之间的主要不同是 。 A .所放大的信号不同; B .交流通路不同; C .直流通路不同。 4.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响应如题4.1.6图所示。 (1)中频放大倍数usm ||A 为 dB 。 A .20; B .40; C .100。 (2)上限频率为 。 A .<100 kHz ; B .>100 kHz ; C .100 kHz 。 (3)下限频率为 。 A .<100 Hz ; B .>100 Hz ; C .100 Hz 。 (4)当信号频率恰好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时,实际的电压增益为 dB 。 A .40; B .37; C .3。 5.在题 4.1.7图所示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100β=,be 1k Ωr =,负载开路。试求: (1)若i ||10mV U =,且信号频率L f f = ,则o ||U 的数值约为 。 A .1V ; B .2V ; C .1.4V ; D .700mV 。 (2)当L f f =时,o U 与i U 的相位关系为 。 A .o 45; B .o 45-; C .o 225-; D .o 135-。

【高分子物理】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本习题参考答案大部分均来自于《高分子物理》(修订版),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名词解释 ●旋光异构体:分子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能够形成互为镜像的两种异构体,表现出不同 的旋光性,称为旋光异构体。p12 ●顺序异构体:由结构单元间的联结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称为顺序异构体,即头尾、 头头、无规表示的键接异构。p6 ●有规立构高分子:“等规高聚物”。分子链中旋光异构单元有规律性地排列的高分子。一 般指全同或间同高分子。p13 ●立构规整度:“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含有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数。p13 ●链段:我们把由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算作一个独立的单元,称它为“链段”。P27 ●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P17 ●平衡态柔顺性:静态柔顺性又称平衡态柔顺性,是指大分子链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柔 顺性。高分子链的平衡态柔顺性,通常用链段长度和均方末端距来表征。链段是指从分子链划分出来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运动单元。动态柔顺性是指高分子链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从一种平衡态构象转变到另一种平衡态构象的速度。 ●高斯链:高分子链段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函数的高分子链。P28 ●受阻旋转链: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对于分子骨架中环绕单键的旋转造成了阻碍,这种类型 的高分子链称为受阻旋转链。 ●自由旋转链:假定分子链中每一个键都可以在键角所允许的方向自由转动,不考虑空间 位阻对转动的影响,我们称这种链为自由旋转链。P21 ●自由联结链:假定分子是由足够多的不占有体积的化学键自由结合而成,内旋转时没有 键角限制和位垒障碍,其中每个键在任何方向取向的几率都相等,我们称这种链为自由联结链。P20 ●等效自由结合链:令链段与链段自由结合,并且无规取向,这种链称为“等效自由结合 链”。P27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错误构象数与规整度无关。 (2)错误共轭双键间的单键实际上具有双键的性质,不能旋转。 (3)错误与结晶条件有关(如淬火样品中可能没有结晶);正确,具有结晶能力。 (4)正确温度高,内旋转越容易,内旋转异构体数目越多。 (5)正确结晶是三维有序,取向是一维、二维有序,有序代表着构象数减少,显然结晶构象数最少。 (6)错误高分子处于无定形态时,其末端距相等。 (7)错误自由结合链统计单元是一个化学键。而高斯链的统计单元是一个链段。高斯链包括自由结合链,而自由结合链只是高斯链的一个特例。 (8)错误高分子链段无固定长度,无固定位置,是个统计概念。可以通过le=h2/lmax求得平均链段长度,但是h2仍需通过实验得到。 (9)正确对于极端刚性链,高斯统计理论不适用。 (10)错误依据分子链柔顺性的不同,几何计算得到的末端距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无扰状态分子链的末端距。 (11)正确键角变大,均方末端距变大;键长变大,均方末端距变大;键个数变多,均方末端距变大。 (12)错误长支化---分子链之间的物理缠结作用增加,分子链活动受阻,柔顺性下降。短

传感器题库与参考答案-2012043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复习题库 第一章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P1-16) 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何?P1—2(P16习题1) 答: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测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其他辅助部件组成。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与被检出被测对象的待测信息(非电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所感受(或响应)出的信息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信号调节电路是能把转换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辅助电路通常包括电源,即交、直流供电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感器都必须包括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如果敏感元件直接输出的是电量,它就同时兼为转换元件。 加附图1-1。 2、什么叫做传感的静态特性?(笔记) 答:传感的静态特性是传感器在静态信号的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线性度。就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 (2)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的比值。 (3)重复性。表示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多次测试时,所得其输出特性曲线不一致性的程度。 (4)迟滞现象。表明传感器在正向行程和反向行程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5)分辨率。是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6)稳定性。 (7)漂移。是指在外界的干扰下,输出量发生与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3、什么叫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笔记) 传感器在动态信号的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性能指标?它们各自公式是什么?(P10-12、P16习题3) 答:线性度:%100max ??±=ES Y E 灵敏度:x y S n ??= 重复性:%100max ??±=Es x Y E 迟滞现象:%100max ??=FS m Y E 分辨率:传感器的分辨率是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min x ?,有时也用该值相对满量程输入值的百分数??? ? ????%100min FS X x 表示。 以及稳定性和漂移。 5、传感器数学模型的一般描述方法有哪些?(P16习题5) 答:传感器数学模型可分为静态和动态数学模型。其中,传感器静态数学模型一般多用多项式来描述,而动态数学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等来描述。

传感器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 传感器有 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 组成 2、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 _______________ 与输入 _________ 的比值。 3、 从输出曲线看,曲线越陡,灵敏度 ______________ 。 4、 下面公式是计算传感器的 ____________ 。 y max y min 5、某位移传感器的输入变化量为 5mm ,输出变化量为800mv ,其灵敏度为 _________________ 。 、 选择题: 1、 标准表的指示值 100KPa ,甲乙两表的读书各为 101.0 KPa 和99.5 KPa 。它们的绝对误差 为 ______________ 。 A 1.0KPa 禾口 -0.5KPa B 1.0KPa 禾口 0.5KPa C 1.00KPa 禾口 0.5KPa 2、 下列哪种误差不属于按误差数值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绝对误差 B 相对误差 C 随机误差 D 引用误差 3、 有一台测量仪表,其标尺范围 0— 500 KPa ,已知绝对误差最大值 Pmax=4 KPa ,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__________________ 。 A 0.5 级 B 0.8 级 C 1 级 D 1.5 级 4、 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应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测量 值的 _______________ 倍。 A3 倍 B10 倍 C 1.5 倍 D 0.75 倍 5、 电工实验中,常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 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 A 偏位式 B 零位式 C 微差式 6、 因精神不集中写错数据属于 。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粗大误差 7、 有一台精度2.5级,测量范围0—100 KPa ,则仪表的最小分 _______________ 格。 A45 B40 C30 D 20 8、重要场合使用的元件或仪表,购入后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目的是为 了 。 9、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越小,说明 _________________ 越高。 三、判断题 1、 回差在数值上等于不灵敏度 ( ) 2、 灵敏度越大,仪表越灵敏 ( 3、 同一台仪表,不同的输入输出段灵敏度不同 ( ) 4、 灵敏度其实就是放大倍数 ( ) 5、 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越多,说明数据越准确 ( ) A max 100% (1-9) A 提高精度 B 加速其衰老 C 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 D 提高可靠性 A 线性度好 B 迟滞小 C 重复性好 D 分辨率高

自测练习题

自测练习题 -> 第六章原子结构 和元素周期律 -> 判断题 1.电子云是指对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大小用统计方法作形象化描述。 正确 错误 2.当主量子数为2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轨道。 正确 错误 3.当n、l确定时,该轨道的能量已基本确定,通常我们称为能级,如2s、3p能级等。

错误 4.当主量子数为4时,共有4s、4p、4d、4f四个轨道。 正确 错误 5.当角量子数为1时,有3个等价轨道。角量子数为2时,有5个等价轨道。 正确 错误 6.每个原子轨道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

错误 自测练习题 -> 第六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 选择题 1.在氢原子中,对r=53pm处的正确描述是() 该处1s电子云最大 r是1s径向分布函数的平均值 该处的H原子Bohr半径 该处是1s电子云介面 2.3s电子的径向分布图有()。

3个峰 2个峰 4个峰 1个峰 3.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是( ) 其疏密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 的大小 其疏密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的大 小 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 表示电子 4.氢原子的1s电子分别激发到4s和4p轨道所需的能量是( )

前者>后者 前者<后者 两者相同 无法判断 5.下列关于量子数的说法中,正确的一条是( ) 电子自旋量子数是1/2,在某个轨 道中有两个电子,所以,总自旋量子数是1或者0 磁量子数m=0的轨道都是球形轨 道 当角量子数是5时,可能有的简并 轨道数是10

当主量子数n=5时,就开始出现g 分层 6.下列原子中,第一电子亲合能最大的是() N O P S 7.O、S、As三种元素比较,正确的是( ) 多电负性O>S>As , 原子半径 O

版题库监测监控技能答案

第三部分安全技术理论知识 单选题一、 1.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A)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寄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A)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每()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A.1,7,7B.2,7,10C.1,10,7D.1,7,10 2.必须每天检查矿井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监测值班员;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D)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 A.14hB.48hC.2hD.8h 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相对误差必须小于(C)。制备所用的原料气应选用浓度不低于(C)的高纯度甲烷气体。A.10%,99.9%B.10%,90% C.5%,99.9%D.5%,90% 4.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A)。A.≥1.0%CH,≥1.5%CH,<1.0%CH 444B.≥1.5%CH,≥1.5%CH,<1.0%CH 444C.≥0.5%CH,≥1.0%CH,<0.5%CH 444D.≥1.5%CH,≥2.0%CH,<1.5%CH 4445.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

电浓度分别是(B)。 A.≥1.0%CH,≥1.5%CH,<1.0%CH 444B.≥1.0%CH,≥1.0%CH,<1.0%CH 444C.≥1.0%CH,≥1.5%CH,<1.5%CH 444D.≥1.5%CH,≥2.0%CH,<1.5%CH 4446.专用排瓦斯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C)。 A.≥1.0%CH,≥1.5%CH,<1.0%CH 444B.≥1.5%CH,≥1.5%CH,<1.5%CH 444C.≥2.5%CH,≥2.5%CH,<2.5%CH 444D.≥1.5%CH,≥2.0%CH,<1.5%CH 4447.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D复电浓度分别是(. A.≥2.0%CH,≥2.5%CH,<2.0%CH 444B.≥1.5%CH,≥1.5%CH,<1.5%CH 444C.≥1.0%CH,≥1.5%CH,<1.0%CH 444D.≥0.5%CH,≥0.5%CH,<0.5%CH 4448.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A)。 A.≥0.5%CH,≥0.5%CH,<0.5%CH 444B.≥1.5%CH,≥1.5%CH,<1.5%CH 444C.≥1.0%CH,≥1.5%CH,<1.0%CH 444D.≥1.5%CH,≥2.0%CH,<1.5%CH 4449.采煤机的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A)。A.≥1.0%CH,≥1.5%CH,<1.0%CH 444B.≥1.5%CH,≥1.5%CH,<1.5%CH 444C.≥0.5%CH,≥1.0%CH,<0.5%CH 444D.≥1.5%CH,≥2.0%CH,<1.5%CH 44410.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A)。 A.≥1.0%CH,≥1.5%CH,<1.0%CH 444B.≥1.5%CH,≥1.5%CH,<1.5%CH 444C.≥0.5%CH,≥1.0%CH,<0.5%CH 444D.≥1.5%CH,≥2.0%CH,<

(完整版)传感器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习题 第1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一、选择、填空题 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_灵敏度______、__线性度_____、____迟滞___、___重复性_____ 等。 2、通常传感器由__敏感元件__、__转换元件____、_转换电路____三部分组成,是能把外界_非电量_转换成___电量___的器件和装置。 3、传感器的__标定___是通过实验建立传感器起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误差关系。 4、测量过程中存在着测量误差,按性质可被分为粗大、系统和随机误差三类,其中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的方法来减小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__________, 其响应速度越慢;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0越_________, 其工作频带越宽。 6、按所依据的基准直线的不同,传感器的线性度可分为、、、。 7、非线性电位器包括和两种。 8、通常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 C )两个组成部分。 A. 放大电路 B. 数据采集电路 C. 转换元件 D. 滤波元件 9、若将计算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则可以比喻为(B )。 A.眼睛 B. 感觉器官 C. 手 D. 皮肤 10、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D ) A.固有频率 B.临界频率 C.阻尼比 D.重复性 1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指标不包括( C )。 A. 线性度 B. 灵敏度 C. 频域响应 D. 重复性 12、下列对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大, 其响应速度越快 B 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0越小, 其工作频带越宽 C 一阶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越小, 其响应速度越快。 D 二阶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0越小, 其响应速度越快。 二、计算分析题 1、什么是传感器?由几部分组成?试画出传感器组成方块图。 2、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有哪一些,试解释各性能指标的含义。 作业3、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一些,试解释各性能指标的含义 第2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一、填空题 1、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它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__应变_____效应;半导体或固体受到作用力后_电阻率______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__压阻_____效应。直线的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长度相同但应变不同,圆弧部分使灵敏度下降了,这种现象称为____横向___效应。 2、产生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因素有_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_试验材料和电阻丝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影响_。 3、应变片温度补偿的措施有___电桥补偿法_、_应变片的自补偿法、_、。 4. 在电桥测量中,由于电桥接法不同,输出电压的灵敏度也不同,_全桥__接法可以得到最大灵敏度输出。 5. 半导体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压阻效应,它的灵敏系数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大十倍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 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 A.劳动产品 B.生产资料 C.生产方式 D.劳动过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D.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 4.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 )。 A.政治关系 B.物质利益关系 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D.劳动力 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自身的内存矛盾 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主观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 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 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 E.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 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 C.炼钢厂的生铁 D.织布厂的棉纱 E.织布厂的纺织机 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 )。 A.生产工具 B.基础设施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习题课后答案解析_第2章到第8章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及《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 教材:传感器技术(第3版)贾伯年主编,及其他参考书 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 2-1 金属应变计与半导体应变计在工作机理上有何异同?试比较应变计各种灵敏系数概念的不同物理意义。 答:(1)相同点: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所;不同点: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材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材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为辅。 (2)对于金属材料,灵敏系数K0=Km=(1+2μ)+C(1-2μ)。前部分为受力后金属几何尺寸变化,一般μ≈0.3,因此(1+2μ)=1.6;后部分为电阻率随应变而变的部分。金属丝材的应变电阻效应以结构尺寸变化为主。 对于半导体材料,灵敏系数K0=Ks=(1+2μ)+πE 。前部分同样为尺寸变化,后部分为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所致,而πE>>(1+2μ),因此K0=Ks=πE 。半导体材料的应变电阻效应主要基于压阻效应。 2-2 从丝绕式应变计的横向效应考虑,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应变计?在测量应力梯度较大或应力集中的静态应力和动态应力时,还需考虑什么因素? 2-3 简述电阻应变计产生热输出(温度误差)的原因及其补偿办法。 答:电阻应变计的温度效应及其热输出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为热阻效应所造成;后部分为敏感栅与试件热膨胀失配所引起。在工作温度变化较大时,会产生温度误差。 补偿办法:1、温度自补偿法 (1)单丝自补偿应变计;(2) 双丝自补偿应变计 2、桥路补偿法 (1)双丝半桥式;(2)补偿块法 2-4 试述应变电桥产生非线性的原因及消减非线性误差的措施。 答:原因:)(211)(44 43322114433221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U U ?+?+?+?+?-?+?-?=? 上式分母中含ΔRi/Ri ,是造成输出量的非线性因素。无论是输出电压还是电流,实际上都与ΔRi/Ri 呈非线性关系。 措施:(1) 差动电桥补偿法:差动电桥呈现相对臂“和”,相邻臂“差”的特征,通过应变计合理布片达到补偿目的。常用的有半桥差动电路和全桥差动电路。 (2) 恒流源补偿法:误差主要由于应变电阻ΔRi 的变化引起工作臂电流的变化所致。采用恒流源,可减小误差。 2-5 如何用电阻应变计构成应变式传感器?对其各组成部分有何要求? 答:一是作为敏感元件,直接用于被测试件的应变测量;另一是作为转换元件,通过弹性敏感元件构成传感器,用以对任何能转变成弹性元件应变的其他物理量作间接测量。 要求:非线性误差要小(<0.05%~0.1%F.S ),力学性能参数受环境温度影响小,并与弹性元件匹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