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记录.pdf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记录.pdf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记录.pdf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记录

五(2001年——2005年)

2001年

《海鲜》(大陆)——导演朱文

获第58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单元评委团特别奖

获第23届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

《紫日》(大陆)——导演冯小宁

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观众评出的“最佳影片”大奖

《一声叹息》(大陆)——导演冯小刚

获第24届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字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编剧奖、特别提及奖

《卧虎藏龙》(台湾)——导演李安,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主演

获第73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最佳摄影(鲍德熹)、最佳艺术指导

/道具装饰(叶锦添)、最佳音乐(谭盾)(

2001年2月)

获第16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配角(

2001年3月)获第58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导演奖

获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与最佳外语片奖

获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

获英国影艺学院电影奖最佳导演、最佳电影配乐、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外

语片奖“金面奖”(

2001年2月)

《十七岁的单车》(大陆)——导演王小帅,周迅、崔林、李滨、高媛媛主演获第51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新进男演员(崔林、李滨)《爱你爱我》(大陆)——导演林正盛,张震、李心洁、戴立忍、高明骏、郭静纯主演

获第51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鬼子来了》(大陆)——导演姜文,姜文主演

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你那边几点》(台湾)——导演蔡明亮,李康生、陈湘琪、苗天、陈昭荣主演获第5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杜笃之)

《千禧曼波》(台湾)——导演侯孝贤,舒淇、钮承泽、高捷、段钧豪主演获第5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杜笃之)

《那山那人那狗》(大陆,1998)——导演霍建起:

获2001年度日本电影笔会最佳外国影片第1名

获日本电影艺术奖最佳外国电影奖

获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国影片第1名

《八矿》(大陆)——导演晓鹏

获第23届法国真实电影节伊文思奖

《站台》(大陆)——导演贾樟柯

获瑞士佛里堡国际电影节唐吉珂德奖、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

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丽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全美影评人协会2000年未在美国公演十大佳片第一名。

《海鲜》(大陆)——导演朱文

获第58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

《西施眼》(大陆)——导演管虎

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亚洲电影评审团奖

《哥哥》(香港)——导演麦婉欣

获第58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周“最佳新导演奖”(9月)2002年

《生活秀》(大陆)——导演霍建起,陶红、陶泽如、潘粤明主演

获第6届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爵奖”、最佳女演员奖(陶红)和最佳摄影奖(

2002年6月)

《陈默和美婷》(大陆,2002)——导演刘浩,主演王凌波、杜华南

获第52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最佳亚洲电影奖、最佳处女作特别

鼓励奖

《和你在一起》(大陆)——导演陈凯歌

获第50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贝奖”、最佳男演员“银贝奖”(刘佩琦)(

2002年9月)

《小城之春》(大陆)——导演田壮壮

获第59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逆流而上单元圣?马可奖

《人民公厕》(香港)——导演陈果

获第59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逆流而上单元特别推荐奖

2003年

《暖》(大陆)——导演霍建起,郭小冬、李佳、香川照之主演

获第16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最佳男演员奖(香川照之)(

2003年11月)

《盲井》(大陆)——导演李扬,李易祥、王双宝、王保强主演

获第5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艺术贡献“银熊奖”

获第2届美国纽约翠贝卡电影节最佳叙事片奖

《铁西区》(大陆,纪录片)——导演王兵

获法国马塞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Jeon Jang Keu IHu,,》(大陆)——导演王小帅(与日本导演诹访敦彦以及韩国导演Moon Seong-Wo合作拍摄的录像作品)

获瑞士洛迦诺电影节录像大奖(

2003年8月)

《和你在一起》(大陆)——导演陈凯歌

获第33届意大利Giffoni青少年电影节铜奖

《英雄》(大陆)——导演张艺谋,梁朝伟、章子怡、张曼玉、李连杰、

陈道明、甄子丹主演

获第5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阿尔弗雷德?鲍尔特别创新作品奖

《制服》(大陆)——导演刁亦男

获第22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大奖(

2003年10月)

《白塔》(大陆)——导演苏青、米娜

获法国马赛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处女作、最受观众欢迎影片

《二弟》(大陆)——导演王小帅

获印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香火》(大陆)——导演宁浩

获第4届日本Filmex国际电影节(银座影展)最佳影片奖

2004年

《看车人的七月》(大陆)——导演安战军,范伟主演

获第28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9月)

获第28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范伟)(9月)

《云的南方》(大陆)——导演朱文,李雪健主演

获第54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非竞赛单元“NETPAC”奖

获第2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火鸟大奖新秀竞赛” 金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获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

《日日夜夜》(大陆)——导演王超,刘磊、王澜、王铮主演

获第26届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最佳导演奖“南特城奖”、青年评委最佳影片奖(11月)

《可可西里》(大陆)——导演陆川,张磊、赵雪萤、亓亮、赵一穗、多

布杰主演

获第17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和最佳摄影奖(曹郁)(10月)获第4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12月)

《2046》(香港)——导演王家卫,梁朝伟、巩俐、王菲、张震、木村拓哉、董洁、张曼玉主演

获西班牙瓦雅多里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最佳摄影奖(11月)

获第17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12月)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大陆)——导演徐静蕾,姜文、徐静蕾主演获

第52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9月)

《旅程》(大陆)——导演杨超,耿乐主演

获第5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特别奖(5月)

《茉莉花开》(大陆)——导演侯咏,章子怡、陈冲、姜文、陆毅主演获

第7届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6月)

《美丽上海》(大陆)——导演彭小莲,王祖贤主演

获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顾美华)(6月)

《咖啡时光》(大陆)——导演侯孝贤,浅野忠信、一青窈、萩原圣人主

演获韩国釜山电影节“亚洲电影人奖”(8月)

《好大一对羊》(大陆)——导演刘浩,主演陈声林、赵大江

获华盛顿特区国际独立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05年

《青红》(大陆)——导演王小帅,高圆圆、秦昊、李滨主演

获第5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5月)

《淹没》(大陆)——导演鄢雨、李一凡

获第5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陶特大奖(2月)《牛皮》(大陆)——导演刘伽茵

获第5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卡里加利奖和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2月)

《梦游夏威夷》(台湾)——导演徐辅军,杨佑宁、黄鸿升、张钧甯、黄泰安主演

获第7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荷花奖”(3月)

《桃花灿烂》(大陆)——导演傅华阳

获第16届丹麦哥本哈根国际电影节“安徒生荣誉奖”(4月)

《咖啡时光》(台湾)——导演侯孝贤

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郁金香奖”(4月)

《自娱自乐》(大陆)——导演李欣,尊龙、李玟主演

获第5届美国好莱坞贝弗利山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

《生死劫》(大陆)——导演李少红,财周迅主演

获第4届美国纽约翠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大奖“创办人奖”(4月)《2046》(香港,2004)——导演王家卫,梁朝伟、巩俐、王菲、张震、木村拓哉、董洁、张曼玉主演

获第49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圣乔帝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

2005年5月)《情人结》(大陆)——导演霍建起,赵薇、陆毅主演

获第8届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2005年6月)

《b420》(香港)——导演邓汉强

获第19届日本福冈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5年7月)

《可可西里》(大陆)——导演陆川,张磊、赵雪萤、亓亮、赵一穗、多

布杰主演

获第27届美国山岳电影节最佳叙述片奖(

2005年7月)。

《银饰》(大陆)——导演黄建中,主演孟尧

获日本SKIP国际数字电影节技术奖(

2005年7月)

《长恨歌》(香港)——导演关锦鹏,郑秀文、梁家辉、胡军、吴彦祖、

苏岩主演

获第62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欧洲艺术交流奖”(9月)《红颜》(大陆)——导演李玉,刘谊、黄兴饶、李克纯、王乙竹主演获第62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欧洲艺术奖CICAE”(9月)获奥地利维也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费比锡国际影评人协会(FIPRESCI)大奖”(10月)

获比利时根特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罗伯特怀思奖”(10月)。

《小站》(台湾)——导演

获第62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9月)

《日出日落》(大陆)——导演腾文骥

获第29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9月)

《世界》(大陆)——导演贾樟柯,赵涛、成泰燊主演

获《艺术论坛》2004年度最佳电影奖

获第11届法国维苏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3月)

获第6届西班牙巴马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伯爵奖”及最佳摄影(3月)获第7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剧本“金荷花奖”(3月)

《孔雀》(大陆)——导演顾长卫,张静初、吕玉来、冯砾主演

获第5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年2月)

获第7届意大利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5月)。

《天边一朵云》(台湾)——导演蔡明亮,李康生、陆弈静、陈湘琪主演

获第5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艺术贡献奖、阿尔弗雷德?鲍尔奖和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2月)

获第38届西班牙加泰隆尼亚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影评人奖和最佳男演员奖(李康生)(10月)

《好大一对羊》(大陆,2004)——导演刘浩,主演陈声林、赵大江

获加拿大维多利亚电影节金奖——最佳故事片奖(2月)

获第11届法国维苏尔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大奖(3月)

《求求你,表扬我》(大陆)——导演黄建新,王志文主演

获第8届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6月)

获第8届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6月)

《十面埋伏》(大陆)——导演张艺谋,刘德华、章子怡、金城武主演获

第30届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1月)

获美国国家评论总结奖最佳艺术指导奖(1月)

《背鸭子的男孩》(大陆)——导演应亮

获第6届日本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11月)

《如果?爱》(香港)——导演陈可辛,金城武、周迅、张学友、池珍熙主演获美国纽约Queens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1月)

《上学路上》(大陆)——导演方刚亮

获第28届德国卢卡斯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卢卡斯奖”(10月)获第20届伊朗伊斯法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金蝴蝶奖”(10月)

获第14届印度海德拉巴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象奖”和最佳导演奖(11月)

《我们俩》(大陆)——导演马俪文(原名:

马晓颖)

获第18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金雅琴)(10月)

《泥鳅也是鱼》(大陆)——导演杨亚洲

获第18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10月)

《沉默的远山》(大陆)——导演郑克洪

获第22届波哥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0月)

《静静的嘛呢石》(大陆)——导演万玛才旦

获第10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0月)

《芒种》(大陆)——导演张律

获第10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奖(10月)

《电影往事》(大陆)——导演小江

获第13届德国汉堡国际电影节导演处女作大奖(9月)

《来了》(大陆)——导演胡小钉

获德国柏林亚太电影节评委奖(9月)

《向日葵》(大陆)——导演张扬,陈冲、孙海英主演

获第54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9月)《断臂山》(台湾)——导演李安

获第62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9月)

获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12月)

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情况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

评委会主席:

谢晋{中国}

评委:

赫克托-巴本科{巴西]、大岛渚{日本}、保罗-考克斯{澳大利亚}、徐克{中国}、卡伦-沙赫纳扎洛{俄罗斯}、奥利佛斯通{美国}

金爵奖最佳影片:

《无言的山丘》(中国台湾)

金爵奖最佳导演:

林权泽《悲歌一曲》(韩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简·德克莱尔《达恩斯教授》(比利时)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吴贞孩《悲歌一曲》(韩国)

评委会特别奖:

《笼民》(中国香港)

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5年)

评委会主席:

孙道临{中国}

评委:

李行{中国}、让-贝克尔{法国}、曼弗雷德-杜尼约克{德国}、杰奎琳-安德烈{墨西哥}、克日斯托夫-扎努西{波兰}

金爵奖最佳影片:

《打破沉默》(瑞士)

金爵奖最佳导演:

埃里克·克劳森《我童年的交响乐》(丹麦)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让·皮埃尔·马瑞勒《自由列车》(法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郭柯宇《红樱桃》(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火屋》(阿根廷)《美国女儿》(俄罗斯)

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7年)

评委会主席:

石方禹{中国}

评委:

林全泽{韩国}、松坂庆子{日本}、马克-莱德尔{美国}、埃列姆-克烈莫夫{俄罗斯}、吴思远{中国}、伊斯特凡-萨伯{匈牙利}

金爵奖最佳影片:

《门德尔》(挪威)

金爵奖最佳导演:

菲尔·阿格兰德《丛林人》(英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米歇尔·比高利《旅伴》(意大利)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潘予《安居》(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安居》(中国)《门德尔》(挪威)

第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999年)

评委会主席:

吴贻弓{中国}

评委:

保罗-维奇尔{意大利}、卡罗尔-盖布{法国}、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俄罗斯}、降旗康男{日本}、朴光洙{韩国}、郑洞天{中国}

金爵奖最佳影片:

《小镇里的国界线》(土耳其)

银爵奖最佳影片:

《幕后的演员》(挪威)

金爵奖最佳导演:

山田洋次《新的旅程》(日本)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阿曼德·赞基《笑一笑,你会更动人》(埃及)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艾丽娅《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中国)

金爵奖最佳音乐:

《野女》(奥地利)

金爵奖最佳技术:

《仲夏夜之梦》(美国)

评委会特别奖:

《悬情疯人院》(新西兰)

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1年)

评委会主席:

朱永德{中国}

评委:

埃贝哈克-容克斯多尔夫{德国}、安德烈-祖拉夫斯基{波兰}、艾伦-派克{英国}、李沧东{韩国}、潘虹{中国}

金爵奖最佳影片:

《反托拉斯行动》(美国)

金爵奖最佳导演:

《反托拉斯行动》(美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丹尼尔·奥特沃尔《下岗风波》(法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彭玉《月圆今宵》(中国)

斯坦尼拉娃·塞林斯卡《富则思变》(波兰)

金爵奖最佳音乐:

《凤囚狂沙》(乌兹别克)

金爵奖最佳技术:

《夺标奇缘》(美国)

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2年)

评委会主席:

李前宽{中国}

评委:

许秦豪{韩国}、弗朗索瓦-吉拉德{加拿大}、谢尔盖-索洛伟约夫{俄罗斯}、韩三平{中国}、杰弗里-吉尔莫{美国}、雅采克-博朗姆斯基{波兰}、索尔芬娜-奥尔松{冰岛}、黄蜀芹{中国}金爵奖最佳影片:

《生活秀》(中国)

评委会特别奖:

岩井俊二《豆蔻年华》(日本)

金爵奖最佳导演:

大卫·凯撒《鲻鱼》(澳大利亚)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科林·法瑞尔《哈特的战争》(美国)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陶红《生活秀》(中国)

金爵奖最佳编剧:

朱京中《童僧》(韩国)

金爵奖最佳摄影:

孙明《生活秀》(中国)

金爵奖最佳音乐:

小林武史《豆蔻年华》(日本)

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4年)

评委会主席:

丁荫楠{中国}

评委:

朴哲洙{韩国}、黑木和雄{日本}、奥莉维亚-阿塞亚斯{法国}、大卫-凯撒{澳大利亚}、罗恩-汉得森{美国}、文隽{中国}

金爵奖最佳影片:

《代价》(伊朗)

评委会特别奖:

《茉莉花开》(中国)

金爵奖最佳导演:

李在容《丑闻》(韩国)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安德鲁斯·威尔逊《校园规则》(瑞典)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顾美华《美丽上海》(中国)

金爵奖最佳编剧:

艾撒·伊里《兄弟》(芬兰)

金爵奖最佳摄影:

马瑞塔·豪福斯派卡·欧提拉《兄弟》(芬兰) 彼德·莫克罗辛斯基《校园规则》(瑞典)

金爵奖最佳音乐:

李炳宇《丑闻》(韩国)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

《结伴同行》(日本)

最佳导演:

朱文《云的南方(中国)

《我记忆中的女孩》(泰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

《茉莉花开》(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

《丑闻》(韩国)

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5年)

评委会主席:

吴天明{中国}

评委:

蒋雯丽{中国}、姜帝圭{韩国}、马克-罗斯曼{德国}、卢燕{美籍华人}、伊马诺尔-乌里韦{西班牙}、雷吉斯-瓦格涅{法国}、

金爵奖最佳影片:

《乡村写真馆》(日本)

评委会特别奖:

《求求你,表扬我》(中国)

金爵奖最佳导演:

拉姆尔·哈默里克《年青的安徒生》(丹麦)

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藤龙也《乡村写真馆》(日本)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赵薇《情人结》(中国)

金爵奖最佳编剧:

黄欣一凡《求求你,表扬我》(中国)

金爵奖最佳摄影:

斯徒安·瑞伯《我父亲的小屋》(新西兰)

金爵奖最佳音乐:

邓右福《变迁的年代》(越南/法国)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

《造雨者》(印尼)

最佳导演:

哈桑·叶塔潘《有话未讲完》(伊朗) 最受欢迎影片:

《绿草地》(中国)

CCTV6传媒大奖

最佳剧情片:

《求求你,表扬我》(中国)

最佳视觉效果:

《探戈》(阿根廷)

最佳服装造型:

《年轻的安徒生》(丹麦)

探索精神奖:

《求求你,表扬我》(中国)

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张艺谋(中国)成龙(中国)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06年)

评委会主席:

吕克-贝松{法国}

评委副主席:

冯小刚{中国}

评委:

郭憬泽{韩国}、徐静蕾{中国}、曼努埃尔-居蒂耶雷-阿拉贡{西班牙}、加布里-萨尔瓦托{意大利}、邓肯-肯沃西{英国}、戴安娜-布拉荞{墨西哥}、关锦鹏{中国}

金爵奖最佳影片:

《四分钟》(德国)

评委会大奖:

《天狗》(中国)

金爵奖最佳导演:

法比安娜·戈代《心力交瘁》(法国)

金爵奖最佳男主角:

奥力维耶·古尔梅《心力交瘁》(法国)

金爵奖最佳女主角:

埃尔斯·多特曼斯《爱无专属》(比利时)

金爵奖最佳编剧奖:

雨果·凡·莱尔《爱无专属》(比利时)

金爵奖最佳摄影奖:

中国电影发展史评

【文献综述】 中国电影发展史评 【摘要】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技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益的驱动,电影开始到来.而在初期电影制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法国,英国,美国.随着战争的爆发,各种文化的侵入,及后继越来越多的文化及科技的交流,中国的电影业也开始慢慢崛起,从1905年,丰泰照相馆第一次尝试拍片<<定军山>>开始,中国电影才真正的诞生. 中国电影在经历多个时期后,逐渐变得成熟。在五代导演的努力下,中国电影事业逐渐发展壮大,并渐渐走上国际化。中国的电影产业也逐渐趋于正规。虽并不完全成熟,但但在世界电影上已开始斩露头角。中国的电影史是一段不仅代表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现代史的记录者。 【关键词】 工业革命电影诞生定军山发展史记录者 【中图分类号】J905 一·中国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以公开售票的方式,放映了其摄制的最早一批电影短片。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电影是处于维多利亚时代广泛多样的休闲活动背景之下的产物【1】。电影是人类历史的代言人,他和历史互相介入【2】。中国电影的发轫,几乎和世界同步。在其诞生的第二年既1896年,便传入了中国。不过中国自制电影,却始于1905年。这一年的春夏之交,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平摄制了戏曲片《定军山》。自此,中国电影产业及艺术正式拉开了序幕【3】【4】。 二·中国电影发展初期状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压力和民族文化转型的艰巨任务。在这样条件下诞生的中国电影,势必发展的深度及广度有限。而在当时,世界电影拍摄,制作等方面都还不完备。然而,电影作为一种娱乐项目,势必有利可图,电影公司经营者中既有海外侨民,也有留学归国人士,而占据主体的是国内从事小说写作和戏剧业的人士,电影数量也在慢慢增多。 2.1)1905《定军山》掀开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页。在此后十几年的发展中,叙事短片,喜剧短片等各种类的短片拍摄为长故事片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913年拍摄的《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标志着中国叙事电影的开端。1921年开映的《阎瑞生》开启了中国长故事片的试制,随后出品的《海誓》,《莲花落》,《好兄弟》等长故事片,涉猎了侦探片,爱情片,伦理片等多个片种。上海影戏公司“商务印务馆”影戏部和“明星”公司成为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制片机构。 2.2在数部片中,1923年出品的《孤儿救祖记》比较好的满足了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等方面等方面的要求,且表现出比较明确的民族意识,因此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5】。至一九二五年前后,中国电影达到第一个发展高潮。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成就【6】。 三·建国前中国电影的发展 3.1)1930年,“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标志着中国电影业的产业化进程达到了新阶段。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记录.pdf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记录 五(2001年——2005年) 2001年 《海鲜》(大陆)——导演朱文 获第58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单元评委团特别奖 获第23届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 《紫日》(大陆)——导演冯小宁 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观众评出的“最佳影片”大奖 《一声叹息》(大陆)——导演冯小刚 获第24届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字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编剧奖、特别提及奖 《卧虎藏龙》(台湾)——导演李安,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主演 获第73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最佳摄影(鲍德熹)、最佳艺术指导 /道具装饰(叶锦添)、最佳音乐(谭盾)( 2001年2月) 获第16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配角( 2001年3月)获第58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导演奖 获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与最佳外语片奖 获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 获英国影艺学院电影奖最佳导演、最佳电影配乐、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外 语片奖“金面奖”( 2001年2月)

《十七岁的单车》(大陆)——导演王小帅,周迅、崔林、李滨、高媛媛主演获第51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新进男演员(崔林、李滨)《爱你爱我》(大陆)——导演林正盛,张震、李心洁、戴立忍、高明骏、郭静纯主演 获第51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鬼子来了》(大陆)——导演姜文,姜文主演 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你那边几点》(台湾)——导演蔡明亮,李康生、陈湘琪、苗天、陈昭荣主演获第5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杜笃之) 《千禧曼波》(台湾)——导演侯孝贤,舒淇、钮承泽、高捷、段钧豪主演获第5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杜笃之) 《那山那人那狗》(大陆,1998)——导演霍建起: 获2001年度日本电影笔会最佳外国影片第1名 获日本电影艺术奖最佳外国电影奖 获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国影片第1名 《八矿》(大陆)——导演晓鹏 获第23届法国真实电影节伊文思奖 《站台》(大陆)——导演贾樟柯 获瑞士佛里堡国际电影节唐吉珂德奖、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 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丽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全美影评人协会2000年未在美国公演十大佳片第一名。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概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展示原高一20班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外电影发展史》。 电影记录了什么?是阶前的小河悄声流淌;是一只鸟与群鸟在大地之上飞翔;是快乐的人儿在天地之间徜徉。电影,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却记录了真实的风景,记录了我们那或匆忙,或从容的眼神1引言 一组动人的画面,一曲爱情的绝 唱,一种伟大的精神,让所有善感 的心灵为她震撼;纯洁的友情,温 馨的亲情,炽热的爱情组成了她的 身躯。 这就是电影。静静的,她有如一艘巨轮,划破历史那蔚蓝的海面,向我们驶来。 2目录 今天,我们将与您一起分享电影的诞生,好莱坞及中国电影发展简史等内容。 首先我们将带您初步了解神奇的电影世界…… 3.电影的定义 那么,电影究竟是什么?一组拍摄在胶片上各自独立的,不连贯的影像在光源照射下,通过放映机的匀速运动,将影像投射到银幕上,

形成一组连续运动的影像,这就是电影。

4最基本的器械或设备: 这是几件最基本的器械和设备。第一幅图片是电影胶片,第二幅是连续摄影机,第三幅是活动放映机。 5发展历程(图)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从1888到1896年电影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1888年,法国人勒?潘斯用单一透镜照相机拍摄《科兹桥所见》是至今人类所保存的最早的“动的画面” 1891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单人观看影片的“电影视镜”,并申请了专利 1895年,法国的两个兄弟在巴黎向朋友演示他们改进的活动放映机。同年,这两个兄弟在巴黎咖啡馆地下室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10部影片 1896年,爱迪生开始用他的“电影视镜”公映自己制作的影片接下来,将带您了解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电影世界……

三大国际电影节中的港台获奖影片

三大国际电影节中的港台获奖影片 [摘要]港台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到世界电影的竞技场,获得了无数的荣誉。本文以世界三大电影节中获奖的港台影片为样本,从文本的角度来剖析它们在表达内容上的共同点,以期找寻到东西方文化交汇地的港台,以何种样态的影片去迎合西方评委的审美诉求。[关键词]国际电影节港台电影获奖 从第一个国际性的电影节诞生起,短短70年时间,在世界各地已经发展到数以千计的各类电影节,而威尼斯、戛纳、柏林无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三大电影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港台电影人频繁亮相世界各大电影节,获得了诸多殊荣,在这三大国际电影节上也是屡次获奖。

分析其文本,我们发现这些获奖影片所反映的现实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 异样的情爱 同性恋等畸形的情爱题材影片是西方电影中惯常表现的内容,这是和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在后工业化社会,身处纷杂都市中的市民,变得越来越紧张和压抑,追求精神的解脱和异样的生活成为现代人逃避现实,麻醉自我的方式。《爱情万岁》中灵骨塔推销员小康,社会地位低下,始终没有找到爱情的归宿,长期的压抑和失落,导致了他心理的偏差,竟把阿荣当作自己性幻想的对象,对他萌发了暧昧的情愫。而林小姐的世界是缺失男性的,性欲驱使着她把并不相识的异性带回家,肆无忌惮地做

爱。爱情可有可无,只有性的快感变得具体实在。而当这种短暂的激情过后,留给她的只能是无尽的空虚和落寞。在《春光乍现》中,导演将视角集中在三个同性恋男性身上,展现他们的分分和和。《喜宴》中,身居海外的男青年高伟同是个同性恋者,他拒绝了父母介绍的和生活在身边的一切女性,和一个叫塞门的美国“同志”同居,伟同和塞门深情意切,两人生活和谐美满。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伟同父母逐渐接受了这一切,价值观趋于融合。《河流》中,小康的父亲同样是个同性恋者,他的性欲只有在年轻男性身上得到满足,频频出入于同性恋旅馆,而他母亲是一家茶馆的电梯小姐,将欲望寄托于其他男性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小康恍恍惚惚间走进了同性恋旅馆,荒诞的是他的“伙伴”竟然是自己的父亲。影片最后.父亲带着小康去求佛问仙,当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神魔鬼怪。

世界、中国电影奖分类介绍(超强版附一览表)

世界、中国电影奖分类介绍(超强版附一览表) 值奥斯卡金像奖颁发之际,本人特搜集整理了19项世界、中国有关电影奖项,以作分享。本片包含了国际四大电影奖、中国三大电影奖、九大国际A类电影节以及其他国内影视奖项。 ——johnlee 世界四大电影奖(奥斯卡&欧洲三大奖) 1.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金像奖,简称奥斯卡奖,也即学院奖(Academy Award),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颁发。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举行,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享有盛誉,不仅是美国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也倍受世界瞩目。奥斯卡金像奖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被视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

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是戛纳(gā nà)电影节至高无上的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 必须说明,短片单元还有一座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约定俗成的“金棕榈大奖”,仅指主竞赛单元的那枚棕榈枝(长片)。金棕榈难于攻陷的程度毫不亚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小 金人。

金熊奖(Golden Bear)是柏林国际电影节授予电影的最高奖项。主要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 柏林国际电影节[2],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由于柏林市徽为熊,柏林影展的大奖便称为金熊奖。影展除竞赛部份外,另有非竞赛影片及青年电影以及各项回顾展。

欧洲三大电影节华语电影获奖及提名

1959年,台湾话剧界元老田琛的《荡发与圣女》成为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金棕榈奖角逐的中国影片。 李翰祥(台湾导演):1960《倩女幽魂》、1962《杨贵妃》、1963《武则天》入围”金棕榈奖“。《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夺得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成为第一部在戛纳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第17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侠女》夺得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最高综合技术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1983年岑范《阿q正传》成为首部入围戛纳”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的大陆影片。 1990年,张艺谋《菊豆》获得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大奖(第一部“金棕榈”大奖华语影片,也是至今唯一一部),侯孝贤《戏梦人生》获评审团奖。 1994年,张艺谋《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获最佳男主角(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5年,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第48届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1997年,王家卫《春光乍洩》入围主竞赛单元,夺得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1999年,陈凯歌《荆轲刺秦王》获得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花样年华》获得戛纳最佳艺术成就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荣膺戛纳影帝,姜文的《鬼子来了》获评审团大奖,杨德昌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2001年,侯孝贤《蔷薇的名字》、蔡明亮《你那边几点》获戛纳技术大奖。 2002年,伍仕贤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为首部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华语短片,廖琴《哭泣女人》获“一种注视”特别提名奖。 2004年,张曼玉《清洁》(法国电影)摘戛纳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 2005年,巩俐获得“戛纳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青红》获得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江城夏日》获“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 2007年,王家卫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同时成为开幕影片,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2009年,《春风沉醉的晚上》梅峰获最佳编剧奖(继王小帅《左右》柏林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编剧奖) 2010年,王小帅《日照重庆》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 2013年,贾樟柯的《天注定》获得最佳编剧奖。 2015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宣布,“金马车奖”授予中国导演贾樟柯[1](第一位华人导演获该奖);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的《刺客聂隐娘》夺得最佳导演。

《影视欣赏》课程标准

《影视欣赏》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教学时数:32 学分:2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这是一门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本课程精选若干部中外影视经典名作,简要介绍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就每一部影视名作的产生背景、制作情况、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品评。重点进行主题思想解读和艺术手法欣赏,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正确欣赏影视名作。本门课程对于改善高职学生知识专一、知识面狭窄,拓宽其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面向与任务 本课程面向全院各专业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电影发展史,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掌握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方法,学会写较简单的影视评论。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美育知识,提高学生影视艺术作品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并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 1、随堂提问、课堂讨论; 2、课堂讲授、实例分析; 3、理论学习、独立评价; 4、自主选择、课外观赏。 二、课程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 通过介绍相应影片故事背景、创作情况、主题人物等,欣赏经典台词、评析影片所表现的主题等环节,使学生能掌握作为电影读解的方法:分别从数字媒体的视角、文化的研究、技术特点、叙事分析等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增强我校学生欣赏电影的能力和水平,加深他们对电影的了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本门课程以对经典影视作品的赏析为主,通过对这些影视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学习了

解电影的发展过程,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学会对影视作品进行主题思想解读和艺术手法欣赏。 2.能力目标 (1)了解什么是影视欣赏; (2)学习从哪些角度欣赏影视作品(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技术层面、美学层面); 3.素质目标 通过影视作品赏析,提高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电影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并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与《大学美文》、《音乐欣赏》等课程有密切关系。 (四)教学中应注意和处理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上,理论讲授与作品分析相结合,以作品欣赏和作品分析为主,对一些重要作品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总结性的认识。 2、在影片欣赏中设计了作品介绍、精彩片段、欣赏探究、资料链接四个环节,以精彩片段和欣赏探究为重点,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这四个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 3、经典作品可安排学生课堂讨论,对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各抒己见,进行独立思考,鼓励独特见解和发散性思维。 4、影视欣赏的角度很多,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以分析主题、人物和部分艺术手法为主。 5、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声、光、色各个方面强化“欣赏”。 6、影视艺术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因此同类型的影片各位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案例,不同时期案例也可不同。 7、安排一次作业。任课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任意布置写作一篇影评。 三、教学任务与学时分配要求 教学任务与学时分配要求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电影发展史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对现代电影的原理有很大的启发。但是,真正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狂流》剧照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影片

奥斯卡提名及获奖: ●2005年(77th)《十面埋伏》(HOUSE OF FLYING DAGGERS) 获最佳摄影提名 ●2003年(75th)《英雄》获最佳外语片提名 ●2001年(73rd)《卧虎藏龙》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影片剪辑,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原创歌曲10项,获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最佳原创音乐4项大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五十四届(2001)《蔷薇的名字》《你那边几点》(中国台湾) 杜笃之(音乐)特别技术大奖。 《待毙》(中国) (导演:杨超) 电影基金青年第三奖。 ●第五十三届(2000)《花样年华》(中国香港) (导演:王家卫) 获★最佳男演员奖(梁朝伟)及特别技术奖。 《鬼子来了》(中国) (导演:姜文) 获评委会特别大奖。 《一一》(中国台湾) (导演:杨德昌) 获最佳导演奖。 ●第五十二届(1999)《荆轲刺秦王》(中国) (导演:陈凯歌) 技术大奖。 ●第五十届(1997) 《春光乍泄》(中国香港) (导演:王家卫) 获最佳导演奖。 ●第四十八届(1995)《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国) (导演:张艺谋) 获最佳技术大奖。 ●第四十七届(1994)《活着》(中国) (导演:张艺谋) 获评委会特别大奖,片中男主角★葛优获最佳男演员奖。 ●第四十六届(1993)《霸王别姬》(中国) (导演:陈凯歌) ★金棕榈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中国电影的里程碑,第五代导演的巅峰作品。《戏梦人生》(中国台湾) (导演:候孝贤) 评委会奖 ●第四十三届(1990)《菊豆》(中国) (导演:张艺谋) 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特别奖。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1.萌芽和尝试阶段(1896年至1931年) 中国电影事业,是从输入和放映西方电影起步的。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电影在世界上正式诞生的第二年,随着帝国主义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侵略,西方电影也输入了中国。这年的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揭开了中国电影放映的序幕。此后几年,放映西方影片,从上海到北京,逐渐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内地。这种情况,尽管是帝国主义商品输出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毕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摄制“中国影片”的愿望。 1905年秋天,北京琉璃厂丰泰照相馆,试拍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影片拍摄的是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影片虽然只是几个片断。长度只有三本,但当年60岁的谭鑫培,以其精湛的表演和饰演黄忠的英雄气概,使影片的试拍获得了成功。 1913年,郑正秋和张石川编导了影片《难夫难妻》。此片虽为短故事片,却是我国拍摄故事影片的开端。从影片内容来说,也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通过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表现了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此后,张石川又导演了影片《黑籍冤魂》,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因吸食鸦片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当时鸦片流毒的灾难。这时,中国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短片,较有意义的是反映辛亥革命的《武汉战争》和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 有声电影产生以后,很快传到了中国。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试制了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转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雨过天晴》,天一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歌场春色》等,片上发音的试制获得了成功。尽管在这些影片的摄制中,借助了法国、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但毕竟宣告了中国有声影片的诞生。 2.进步电影的艰难成长阶段(1931年至1949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存在着两种文化,也存在着两种电影。随着中国 电影的诞生,一方面文艺上的“鸳鸯蝴蝶派”便渗入电影界,拍摄了大量低级、庸俗的影片;一些公司,还掀起了竞拍不伦不类古装片的风潮;武侠神怪片也大肆泛滥。这是由于投机商人、官僚买办、帝国主义操纵中国电影造成的恶果。中国电影游离于蓬勃兴起的革命运动之外,影响和阻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加强了对电影事业的领导,电影发生了由脱离现实到反映现实的转变。进步的、民主的、革命的电影工作者,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以“明星”“联华”“、艺华”等影片公司为阵地,拍摄了以反帝反封

境外获奖的中国纪录片

境外获奖的中国纪录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1c12427125.html,/doulist/160523/ 1. 东 导演 : 贾樟柯 主演 : 刘小东 评语 : 2006 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2006开放奖”和纪录片奖 2. 铁西区第一部分: 工厂 导演 : 王兵 评语 : 2002葡萄牙里斯本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2003法国马赛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弗拉哈迪大奖 南特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大奖 2004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奖 2005墨西哥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3. 北京的风很大 导演 : 雎安奇 评语 : 2000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正式参展 4. 老头 导演 : 杨天乙 (Tian Yi Yang) 评语 : 1999山形国际记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优秀奖 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奖 德国莱比锡电影节金和平鸽奖 5. 好死不如赖活着 导演 : 陈为军 主演 : 马深义/雷梅/马宁宁/马荣/马占槽

评语: 2003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2004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2003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提名2003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高竞赛单元提名 6. 淹没 导演: 李一凡/鄢雨 评语: 2005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掏特奖法国真实电影节作家协会大奖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慕尼黑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大奖葡萄牙里斯本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7. 梦游 导演: 黄文海 评语: 2006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8. 平衡 导演: 彭辉 主演: 奇卡·扎巴多杰/杨欣 评语: 2003(英国)环境保护电视节目大奖赛一等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制作奖 9. 喧哗的尘土 导演: 黄文海 评语: 2005马赛国际电影节国际纪录片竞赛单元“乔治·波格尔”奖2004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入围 10. 舟舟和他的世界 导演: 张以庆 评语: 瑞士日内瓦国际电视节最佳提名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提名加拿大蒙特利尔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情况

奥斯卡:“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叶锦添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2001年) 鲍徳熹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2001年) 谭盾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2001年) 李安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001年) 《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主演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该片获得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奖项。中国大陆有同名电视剧、小说和歌曲。 ---------------------------------------------------------------------------------------------------------- 李安:已经两次获得奥斯卡奖,金球奖最佳导演,两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个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及正大红大紫的《卧虎藏龙》等华语片以外,也拍出了《理智与情感》等英语片,同时还拍摄了一些纯粹的商业片诸如《冰风暴》、《与魔鬼共骑》。 《理智与情感》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1995)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 《卧虎藏龙》(2000)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 《断背山》2006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配乐共三个奖项。 ---------------------------------------------------------------------------------------------------------- 李安执导的《饮食男女》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5年) 电影《饮食男女》是李安继《推手》和《喜宴》之后拍摄的“家庭三部曲"之一, 李安执导的《喜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4年) 顾长卫凭《霸王别姬》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1993年) 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3年)

中国电影发展史

电影发展史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影事业日益腾飞。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电影虽然在时间维度上与世界保持一致,但也有着自身独特之处。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影人辛勤耕耘,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崭新又充满困难的事业中,为广大人民带来了无数优秀的电影作品。从简陋的技术到精准的设备,从银幕上的黑白人影到彩色灵动的人物展现,中国近现代的电影事业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和奋斗历程。本文将阐述这百年来中国电影事业的成长过程,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电影的诞生、发展与腾飞。 中国电影事业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探究。 一、发展初期 1896年,电影在世界上崭露头角还不到八个月,上海的“又一村”便开始了最初的影像放映,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放映记录。之后,“电影”这个名词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虽然电影首先在上海登陆,但真正开启中国电影事业的是北京人。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买了一套法国手摇摄影设备,后成功邀请到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表演了数个拿手片段,由此电影《定军山》诞生。在此之后,片子在人民群众中放映,深受大家的喜爱。 《定军山》的出现也产生了北京城的第一批影迷,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由原来去茶馆戏园听戏发展成去电影院看最新的电影。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影的需求,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电影

票价为一角或两角。有的地区甚至会在电影结束后为人们提供电车方便回家,慢慢看电影成为了生活的时尚。 《定军山》一问世便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将最初西方的电影艺术和中国的国粹京剧相融合,它不仅让谭鑫培先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发展电影事业的表演艺术家,也将京剧更大范围地推向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其他国家。由此可见,任庆泰的这部手摇摄像机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国电影此时还在发展初期,虽并未构成完整的体系,但中国电影人一直走在探索的创作道路上,从一开始简单模仿国外影片到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方法,在制片拍摄中加以运用。戏曲等传统元素的加入一方面让中国电影在一些外来的电影模式上展现出独有的风采;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国外电影人的创作灵感,推动世界电影的发展。 二、叙述模式的形成 1922年至1937年是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产业时期。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摸索期后,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走向私营化的产业模式。当时,资本主义的实力日益强大,各方面的条件也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在此期间飞速发展壮大。此外,个人资本主义也逐渐充盈,这使得不少人开始看向蒸蒸日上的电影行业,想要将其作为新一轮的投资对象。正因如此,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等新一批电影人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各自开拓、涉猎不同的领域,如创作、制片、放映,等等,他们在此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成为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影片.pdf

奥斯卡提名及获奖: 获最佳摄影提 ●2005年(77th)《十面埋伏》(HOUSE OF FLYING DAGGERS) 名●2003年(75th)《英雄》获最佳外语片提名 ●2001年(73rd)《卧虎藏龙》提名: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 指导/道具装饰,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影片剪辑,最佳音乐,最佳歌曲10项,获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道具装饰,最佳音乐4项大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 ●第五十四届 (2001)《蔷薇的名字》《你那边几点》(中国台湾)杜笃之(音乐)特别技术大奖。 《待毙》(中国) (导演: 杨超)电影基金青年第三奖。 ●第五十三届 (2000)《花样年华》(中国香港)(导演: 王家卫)获★最佳男演员奖(梁朝伟)及特别技术奖。 《鬼子来了》(中国) (导演: 姜文)获评委会特别大奖。 《一一》(中国台湾) (导演: 杨德昌)获最佳导演奖。 ●第五十二届 (1999)《荆轲刺秦王》(中国) (导演:

陈凯歌)技术大奖。 ●第五十届 (1997)《春光乍泄》(中国香港) (导演: 王家卫)获最佳导演奖。 ●第四十八届 (1995)《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国)(导演: 张艺谋)获最佳技术大奖。 ●第四十七届 (1994)《活着》(中国) (导演: 张艺谋)获评委会特别大奖,片中男主角★葛优获最佳男演员奖。 ●第四十六届 (1993)《霸王别姬》(中国)(导演: 陈凯歌)★金棕榈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中国电影的里程碑,第五代导演的巅峰作品。《戏梦人生》(中国台湾)(导演: 候孝贤)评委会奖 ●第四十三届 (1990)《菊豆》(中国) (导演: 张艺谋)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特别奖。●第二十八届 (1975)《侠女》(中国台湾)最高综合技术奖。 柏林国际电影节: ●2005年:

五大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

五大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 2000年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获50届柏林电影评委会特别奖节银熊奖 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获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梁朝伟)及技术大奖;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获评委会大奖;台湾导演杨德昌执导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第五十七届威尼斯电影节《站台》(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1年 51届柏林滴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王小帅《十七岁单车》 台湾导演林正盛《爱你爱我》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5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BUS 44》(《车四十四》),伍仕贤导演,中国香港/美国; 中国作家导演朱文首次执导的电影《海鲜》荣获特别增设的“当代电影”(Cinema of the Present)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 《卧虎藏龙》获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 2002年 59届威尼斯电影节圣马可最佳影片奖:《小城之春》田壮壮 特别关注奖:《人民公厕》陈果 伍仕贤导演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了入选55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首部华语短片。 1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天上的恋人》邵丹(摄影) 2003年 李杨《盲井》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艺术贡献银熊奖、《英雄》获特别创新奖。 《暖》获得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香川照之获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 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东京电影节的评委特别奖 张曼玉以法国电影《清洁》获得57届戛纳影后桂冠。 2005年 王小帅导演的影片《青红》58届获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顾长卫导演的《孔雀》获55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 蔡明亮《天边一朵云》特别艺术贡献奖和特别创新奖 62届威尼斯最佳短片台湾影片《小站》欧洲艺术交流奖关锦鹏《长恨歌》欧洲艺术奖CICAE 李玉《红颜》李安《断臂山》获金狮奖 张艺谋当选为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东京国际电影节侯孝贤获黑泽明奖,金雅琴获最佳女主角奖,《泥鳅也是鱼》获最佳艺术贡献奖

试题《影视》外国.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

23》爱森斯坦、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伯格曼、斯皮尔伯格、基斯耶洛夫斯基、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北野武、岩井俊二等外国电影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 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希区柯克《闪灵》《蝴蝶梦》 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 伯格曼《第五封印》 斯皮尔伯格《大白鲨》《拯救大兵瑞恩《ET》 基斯耶洛夫斯基《红白蓝《三部曲》 塔可夫斯基《伊万的童年《镜子》 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晚春》《秋刀鱼之味》 黑泽明《罗生门》 北野武《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坏孩子的天空》 岩井俊二《情书》《燕尾蝶》 中国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 郑正秋--姊妹花 张石川--难夫难妻 沈浮--万家灯火 郑君里--一江春水向东流 费穆--小城之春 谢晋--芙蓉镇 张暖忻--青春祭 郑洞天--向导 吴贻弓--城南旧事 黄蜀芹--人鬼情 谢飞--本命年 吴天明--老井 李安--喜宴

徐克--黄飞鸿 吴宇森--英雄本色 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记录(2005年——2007年 2005年 《青红》(大陆)——导演王小帅,高圆圆、秦昊、李滨主演获第5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5月) 《淹没》(大陆)——导演鄢雨、李一凡获第5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陶特大奖(2月) 《牛皮》(大陆)——导演刘伽茵获第5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卡里加利奖和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2月) 《梦游夏威夷》(台湾)——导演徐辅军,杨佑宁、黄鸿升、张钧甯、黄泰安主演获第7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荷花奖”(3月) 《桃花灿烂》(大陆)——导演傅华阳获第16届丹麦哥本哈根国际电影节“安徒生荣誉奖”(4月) 《咖啡时光》(台湾)——导演侯孝贤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郁金香奖”(4月) 《自娱自乐》(大陆)——导演李欣,尊龙、李玟主演获第5届美国好莱坞贝弗利山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 《生死劫》(大陆)——导演李少红,财周迅主演获第4届美国纽约翠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大奖“创办人奖”(4月) 《2046》(香港,2004)——导演王家卫,梁朝伟、巩俐、王菲、张震、木村拓哉、董洁、张曼玉主演获第49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圣乔帝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 最初的尝试 电影传入中国1896 年,在上海徐园的杂耍游乐场里放映了法国电影,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二、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定军山》的拍摄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唤醒了中国人独立拍摄电影的意识;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电影的渗透,体现了民族的审美选择和欣赏趣味。 三、中国电影企业的早期实践活动 1、亚细亚影戏公司《难夫难妻》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影片有文学剧本和导演。影片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同时也匡正了人们对电影艺术功能的认识。 2、华美影片公司《庄子试妻》是第一部输往外国放映的中国电影。 3、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该部的成立,宣告了中国第一家由民族资本独立经营的电影制片机构的诞生,标志着民族资本家自觉参与电影事业的开端。1920 年,该部更名为“商务印书馆影片部” 4、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新闻片《国民外交大游行记》是一部有较高文献价值的纪录片。 四、最初的三部长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摄制的重大发展 1、《阎瑞生》 2、《海誓》 3、《红粉骷髅》 这三部长故事片的拍摄,显示出中国电影向前跨出了历史性的一

步,中国电影的萌芽时期宣告结束。 中国早期电影的其他成就 1930 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921 年,顾肯夫、陆洁创办的《影戏杂志》是中国第一份电影刊物。 1924 年,《昌明电影函授讲义》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电影知识著作。 1924 年,徐卓呆出版的《影戏学》,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著作。 1931 年9 月,左翼电影运动兴起 1933 年3 月,“电影小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电影运动的领导由此确立。 明星影片公司1933 年3 月拍摄完成《狂流》(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 这是左翼电影运动的第一部影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开始。 新中国的电影的初创 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1949 年—1955 年) 1949 年4 月,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在北京成立。 在现实斗争中曲折发展(1956 年—1960 年) 第二代导演的开拓创新和第三代导演的崛起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一览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一览 中国电影戛纳回眸 1959年,台湾影片《荡妇与圣女》被戛纳电影节评委会选中,是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角逐的华语影片。 1975年,胡金铨和他的《侠女》。一举夺得了当年的最高综合技术奖,在戛纳电影节上为中国人写下了里程碑式的一页。 1979年,戛纳电影节首次出现了中国内地导演的作品:谢铁骊的《早春二月》。 1980年,中国动画片巨作《哪咤闹海》被戛纳电影节选为正式参展片。 1981年,戛纳电影节组委会选择了两部著名的“伤痕电影”《苦恼人的笑》、《戴手铐的旅客》,两部经典电影《马路天使》、《三毛流浪记》以及动画巨片《大闹天宫》组成一个中国影片单元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展映。 1983年,由岑范执导,严顺开主演,改编自鲁迅先生名作的《阿Q正传》被组委会选中,成为第一部正式参加角逐“金棕榈”大奖的中国内地电影。谢晋的《牧马人》、杨延晋的《小街》、于本正的《日出》、谢飞的《湘女潇潇》、黄建新的《黑炮事件》也在此期间齐齐杀到戛纳。 1987年,陈凯歌带着自己的新作《孩子王》在戛纳亮相。 1993年,陈凯歌奉上了自己集结内地和香港最优秀的演员及制作阵容的《霸王别姬》。当《霸王别姬》夺得“金棕榈”大奖的消息传出后,每个热爱中国电影的人都异常激动,因为他们为此等待了很多年。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夺得了评委会特别大奖,葛优更是获得了最佳男主角的荣誉。1994年后,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陈凯歌的《风月》、《荆轲刺秦王》相继来到戛纳参赛,并且都有所斩获。 中国影片冲击威尼斯影展全记录 中国人在威尼斯曾写下一个又一个“秋天的童话”。 1989年秋,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把金狮奖授予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从此,台湾电影作为华语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始享有更多的国际声誉,而侯孝贤也一跃成为国际知名导演。自此,几乎此后每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都有华语影片参展,对各大奖项也是频有斩获。 1991年,张艺谋凭《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喜获银狮奖,这对于出道不久的张艺谋来讲是个天大的喜讯。 1992年,张艺谋又送来了《秋菊打官司》,秋菊在威尼斯得到了说法,1992年的9月初,整个威尼斯都沉浸在张艺谋的笑声中和巩俐那绚丽的旗袍风采下。 1 1994年,一声惊雷从意大利传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小孩儿得了第51届威尼斯影帝!1994年也是台湾新新电影人蔡明亮大放异彩的时刻,一部对白只有百余句的影片《爱情万岁》,获得了金狮奖! 1999年张元的《过年回家》令他得到威尼斯最佳导演的称号,并被外国影评人称为“最富悲悯之心的导演”。 中国影片与柏林影展的十次亲密接触 1982年《三个和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获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短片竞赛最佳编剧)。 1983年《陌生的朋友》获第33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红高粱》获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9年《晚钟》(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吴子牛,主要演员:陶泽如、孙敏、葛亚明、胡宗琪)获第39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

中国电影发展史

武汉学院 学生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电影发展史 课程名称:中国艺术简谈老师姓名:唐明文 学生姓名:王盛开学号: 09010014 院系:财会系班级: 0901班 成绩:

中国电影发展史 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在成功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地吸取着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摄影等各种艺术的成就与经验。电影又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高度的综合性和生产上的高度技术要求,规定着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许多特点。 电影是一种最年轻的艺术,也是一种成长得最迅速的艺术。在一个短短的发展时期里,它不仅巩固地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艺术的地位,而且正如列宁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成为了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 电影的历史发展,虽然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但是归根结底,它也仍然是社会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反映,所以它也不能脱离这个一般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都不断地证明着毛泽东同志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断的正确。 回顾中国电影一个世纪的发展,不由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具有全球意义的历史性事件。一百多年前,1895年电影在西方发明。这不仅是世界电影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而且也是清朝政府在战败之后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一年。自从1895年以来,世界范围内视觉技术的发展与中国这个正在形成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事件的联系日趋紧密。1896年8月,西洋影戏在上海的徐园上演。在此后的百年间,引进的西方电影技术在中国本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民族电影与现代民族国家 电影作为一种发端于西方的新技术和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1895年;电影发明一年以后,传入上海。可能是卢米埃尔兄弟的一名摄影师兼放映员,在徐园的游艺会上放映了电影短剧。 接着来到上海的放映人是美国的利卡尔顿,1897年他带来爱迪生公司的电影在茶馆和游乐场所放映.此后直到1949年,中国放映的大多片子为外国电影,放映场所先是在茶馆后是在影戏院。外国影片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的90%,居于主导地位。人们不难料想,好莱坞电影是风头十足。 1905年,任景丰在他的北京的照相馆里拍摄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定军山》。他拍摄的是著名演员谭鑫培所表演的京剧。郑正秋于1913年拍摄的家庭短剧《难夫难妻》,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故事片。不过,它是由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中国的制片厂、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的。 同年,黎民伟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布拉斯基后来又把这部片子带到美国,因此它成为最早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由此可见,中国电影从诞生之初便是跨国资本的产物。 在以后的岁月里,中国的民族电影是在引进的西方的电影技术、意识形态、艺术手段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壮大的。程季华等人在1960年代初所写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在这本代表官方观点的著作中,中国的左翼进步电影的发展是在与外国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霸权的斗争中成长的。中国民族电影工业所作的生死搏斗与作为20世纪民族国家的中国的困境息息相关。现代性、民族建构、民族主义、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以及新的性别认同都是此类民族电影的中心主题。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