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考试题目

物联网考试题目
物联网考试题目

物联网测试题目

一、单选题(80)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C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

A、微软

B、IBM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

A、2000

B、2008

C、2009

D、2010

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

A、互联网

B、物联网

C、智慧地球

D、感知中国

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

A、2008

B、2009

C、2010

D、2004

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 A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

A、10

B、12

C、15

D、20

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D

A、1998

B、1999

C、2000

D、2005

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

A、IBM

B、微软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10

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年。 A

A、1999年

B、2000年

C、2004年

D、2005年

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17、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提出来的。 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8、感知中国中心设在()。 D

A、北京

B、上海

C、九泉

D、无锡

19、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是()。 A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0、物联网的核心是()。 A

A、应用

B、产业

C、技术

D、标准

21、力敏传感器接受 A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22、声敏传感器接受 B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23、位移传感器接受 D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24、光敏传感器接受 C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25、()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 A

A、1948

B、1949

C、1960

D、1970

26、美军全资产可视化5级:机动车辆采用()。 A

A、全球定位系统

B、无源RFID标签

C、条形码

D、有源RFID标签

27、2003年11月4日,沃尔玛宣布:他将采用RFID技术追踪其供应链系统中的商品,并要求其前100大供应商从()起将所有发送到沃尔玛的货盘和外包装箱贴上电子标签。 A

A、2005年1月A、2005年10月C、2006年1月D、2006年10月

28、()标签工作频率是30-300kHz。A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29、()标签工作频率是3-30MHz。B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30、()标签工作频率是300MHz-3GHz。C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31、()标签工作频率是2.45GHz。D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32、二维码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D

A、文字

B、数字

C、二进制

D、视频

33、()抗损性强、可折叠、可局部穿孔、可局部切割。 A

A、二维条码

B、磁卡

C、IC卡

D、光卡

34、矩阵式二维条码有()。D

A、PDF417

B、CODE49

C、CODE 16K

D、QR Code

35、行排式二维条码有()。A

A、PDF417

B、QR Code

C、Data Matrix D Maxi Code

36、PDF417条码由(A)个条和4个空共17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PDF417条码。

A、4 B 、5 C、6 D、7

37、PDF417条码由4个条和(A)个空共17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PDF417条码。

A、4 B 、5 C、6 D、7

38、PDF417条码由4个条和4个空共(D)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PDF417条码。

A、14 B 、15 C、16 D、17

39、哪()种不是PDF417提供的数据组合模式。 D

A、文本组合模式

B、字节组合模式

C、数字组合模式

D、图像组合模式

40、QR Code是由()于1994年9月研制的一种矩阵式二维条码。 A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欧洲

41、哪个不是QR Code条码的特点()。C

A、超高速识读

B、全方位识读

C、行排式

D、能够有效地表示中国汉字、日本汉字

42、哪个不是物理传感器()。 B

A、视觉传感器

B、嗅觉传感器

C、听觉传感器

D、触觉传感器

43、机器人中的皮肤采用的是()。 D

A、气体传感器

B、味觉传感器

C、光电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44、哪个不是智能尘埃的特点()。(D)

A、广泛用于国防目标

B、广泛用于生态、气候

C、智能爬行器

D、体积超过1立方米

45、()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然后送到后台软件系统处理。(B)

A、射频卡

B、读写器

C、天线

D、中间件

46、低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A)

A、小于10cm

B、1 ~20cm

C、3~8m

D、大于10m

47、高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B)

A、小于10cm

B、1 ~20cm

C、3~8m

D、大于10m

48、超高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C)

A、小于10cm

B、1 ~20cm

C、3~8m

D、大于10m

49、微波RFID卡的作用距离()。(D)

A、小于10cm

B、1 ~20cm

C、3~8m

D、大于10m

50、RFID卡的读取方式(C)。

A、CCD或光束扫描

B、电磁转换

C、无线通信

D、电擦除、写入

51、RFID卡()可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A)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52、RFID卡()可分为:低频(LF)标签、高频(HF)标签、超高频(UHF)标签以及微波(uW)标签。(B)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53、RFID卡()可分为:主动式标签(TTF)和被动式标签(RTF)。(C)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54、RFID卡()可分为:只读(R/O)标签、读写(R/W)标签和CPU标签。(D)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55、美军全资产可视化()采用有源RFID标签。(D)

A、0级:单装

B、1级:包装单元

C、2级:运输单元

D、4级:集装箱

56、美军全资产可视化()采用无源RFID标签或条形码。(A)

A、1级:包装单元

B、3级:装载单元

C、4级:集装箱

D、5级:机动车辆

57、美军全资产可视化()采用无源RFID标签或条形码。(A)

A、0级:单装

B、3级:装载单元

C、4级:集装箱

D、5级:机动车辆

58、美军全资产可视化()采用无源RFID标签或条形码。(A)

A、2级:运输单元

B、3级:装载单元

C、4级:集装箱

D、5级:机动车辆

59、美军全资产可视化()采用有源RFID标签。(D)

A、0级:单装

B、1级:包装单元

C、2级:运输单元

D、3级:装载单元

60、RFID硬件部分不包括()。(C)

A、读写器

B、天线

C、二维码

D、电子标签

61、(),zigbee Alliance成立。A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62、ZigBee堆栈是在()标准基础上建立的。(A)

A、IEEE 802.15.4

B、IEEE 802.11.4

C、IEEE 802.12.4

B、IEEE 802.13.4

63、ZigBee()是协议的最底层,承付着和外界直接作用的任务。(A)

A、物理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64、ZigBee()负责设备间无线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结束。(B)

A、物理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65、ZigBee()建立新网络,保证数据的传输。(C)

A、物理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66、ZigBee()根据服务和需求使多个器件之间进行通信。(D)

A、物理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67、ZigBee的频带,()传输速率为20KB/S 适用于欧洲。(A)

A、868MHZ

B、915MHZ

C、2.4GHZ

D、2.5GHZ

68、ZigBee的频带,()传输速率为40KB/S 适用于美国。(B)

A、868MHZ

B、915MHZ

C、2.4GHZ

D、2.5GHZ

69、ZigBee的频带,()传输速率为250KB/S 全球通用。(C)

A、868MHZ

B、915MHZ

C、2.4GHZ

D、2.5GHZ

70、ZigBee网络设备()发送网络信标、建立一个网络、管理网络节点、存储网络节点信息、寻找一对节点间的路由消息、不断地接收信息。(A)

A、网络协调器

B、全功能设备(FFD)

C、精简功能设备(RFD)

D、路由器

71、ZigBee网络设备()可以担任网络协调者,形成网络,让其他的FFD或是精简功能装置(RFD)连结,具备控制器的功能,可提供信息双向传输。

。(B)

A、网络协调器

B、全功能设备(FFD)

C、精简功能设备(RFD)

D、交换机

72、ZigBee网络设备(),只能传送信息给FFD或从FFD接收信息。(C)

A、网络协调器

B、全功能设备(FFD)

C、精简功能设备(RFD)

D、交换机

73、ZigBee():增加或者删除一个节点,节点位置发生变动,节点发生故障等等,网络都能够自我修复,并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无需人工干预,保证整个系统仍然能正常工作。(A)

A、自愈功能

B、自组织功能

C、碰撞避免机制

D、数据传输机制

74、在云计算平台中,()软件即服务。(C)

A、IaaS

B、PaaS

C、SaaS

D、QaaS

75、在云计算平台中,()平台即服务。(B)

A、IaaS

B、PaaS

C、SaaS

D、QaaS

76、在云计算平台中,()基础设施即服务。(A)

A、IaaS

B、PaaS

C、SaaS

D、QaaS

77、ZigBee():无需人工干预,网络节点能够感知其他节点的存在,并确定连结关系,组成结构化的网络。(B)

A、自愈功能

B、自组织功能

C、碰撞避免机制

D、数据传输机制

78、MAC层采用了完全确认的(),每个发送的数据包都必须等待接受方的确认

信息。(D)

A、自愈功能

B、自组织功能

C、碰撞避免机制

D、数据传输机制

79、ZigBee采用了CSMA-CA(),同时为需要固定带宽的通信业务预留了专用时隙,避免了发送数据时的竞争和冲突;明晰的信道检测。(C)

A、自愈功能

B、自组织功能

C、碰撞避免机制

D、数据传输机制

80、()是负责对物联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管理、决策的后台计算处理平台。(C)

A、感知层

B、网络层

C、云计算平台

D、物理层

二、判断题(40题)

1.1998年,英国的工程师Kevin Ashton提出现代物联网概念。(√)2.1999年,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 global的前身麻省理工Auto-ID中心提出“ Internet of Things”的构想。(√)

3.2006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名为《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报告。(×)

4.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智能技术、纳米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5.“物联网”是指通过装置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赋予物体智能,并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而形成一个物品与物品相连的巨大的分布式协同网络。(√)

6.“因特网+物联网=智慧地球”。(√)

7、奥巴马将“新能源”和“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物联网相关技术。(√)

8、2010年12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欧盟“数字红利”利用和未来物联网发展战略。(×)

9、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意在引领世界物联网发展。(√)

10、日本i-Japan目标:2011年实现日本产业社会、地区与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融合。(√)

11、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12、2009年8月7日,温家宝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强调“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把传感

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

13、2010年1月,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在无锡成立。(√)

14、物联网已被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

15、国际电信联盟不是物联网的国际标准组织。(×)

16、感知延伸层技术是保证物联网络感知和获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环节,并将现有网络接入能力向物进行延伸。(√)

17、传感器不是感知延伸层获取数据的一种设备。(×)

18、RFID是一种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19、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20、无线传输用于补充和延伸接入网络,使得网络能够把各种物体接入到网络,主要包括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1、IEEE802.15.4是一种经济、高效、低数据速率(<250kbps)、工作在2.4GHz 和868/928MHz的无线技术,用于个人区域网和对等网络。(√)

22、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

23、传感器网:由各种传感器和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24、家庭网:用户在基于个人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

25、个域网:用户在基于家庭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

26、车域网:用户在基于汽车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

27、物联网网络层技术主要用于实现物联网信息的双向传递和控制,重点在于适应物物通信需求的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的网络改造和优化,以及满足低功耗、低速率等物物通信特点的感知层通信和组网技术。(√)

28、物联网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在技术方面主要用于支撑信息的智能处理和开放的业务环境,以及各种行业和公众的具体应用。(√)29、物联网信息开放平台:将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统一汇聚、整合、分类和交换,并在安全范围内开放给各种应用服务。(√)

30、物联网环境支撑平台:根据用户所处的环境进行业务的适配和组合。(√)

31、物联网服务支撑平台:面向各种不同的泛在应用,提供综合的业务管理、计

费结算、签约认证、安全控制、内容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32、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用于支撑泛在应用的其他平台,例如封装和抽象网络和

业务能力,向应用提供统一开放的接口等。(√)

33、物联网服务可以划分为行业服务和公众服务。(√)

34、物联网行业服务通常是面向行业自身特有的需求,由行业系统内企业提供的

服务。如智能电力、智能交通、智能环境等。(√)

35、物联网公共服务则是面向公众的普遍需求,由跨行业的企业主体提供的综合

性服务,如智能家居等。(√)

36、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是不属于网络某个特定的层面,而是与网络的每层都有关系,主要包括:网络架构、标识解析、网络管理、安全、QoS等。(√)

37、RFID是物联网的灵魂。(×)

38、目前物联网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各个企业、行业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定制标准,并根据企业或行业标准进行产品生产。这为物联网形成统一的端到端标准体系制造了很大障碍。(√)

物联网标准体系可以根据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框架进行划分,即分为感知延伸层标准、网络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和共性支撑标准。(√)

39、云计算不是物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40、RFID技术具有无接触、精度高、抗干扰、速度快以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显著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诸如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商品防伪、资产管理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

多项选择题:(30题)

1、1995年,比尔盖茨《未来之路》中提及到物联网概念,包括()。

(A、B、C、D)

A、数字电视

B、购买冰箱

C、不同的电视广告

D、全新的数字音乐

2、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名为《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报告,其中包含()。(A、B、D)

A.物联网技术支持

B.市场机遇

C.发达中国的机遇

D、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3、欧洲EpoSS组织预测物联网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将经历四个阶段()。(A、B、C、D)

A.2010年之前,物联网主要表现为RFID技术在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的广泛应用

B.2010—2015年,电子标签和传感器网络集成,实现物品之间的信息互联C.2015—2020年,互联物品进入半智能化

D.2020年之后,逐渐进入全面智能化的物联网

4、物联网的主要特征()。(A、C、D)

A.全面感知

B.功能强大

C.智能处理

D.可靠传送

5、IBM智能地球战略的主要构成部分()。(B、C、D)

A、应用软件

B、RFID标签

C、实时信息处理软件

D、传感器

6、基于四大技术的物联网支柱产业群包括()。(A、B、C、D)

A、RFID从业人员

B、传感网从业人员

C、M2M人群

D、工业信息化人群

7、早期物联网技术包括()。(A、B、D)

A、Telemetry(遥测)

B、Telemetering(远程抄表)

C、Telenet(远程访问)

D、Telematics(远程计算)

8、物联网的工作原理()。(A、B、C、D)

A、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静态、动态),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动态属性要先由传感网实时进行探测

B、需要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C、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

D、处理中心完成对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

9、物联网的中国标准组织有那些()。(A、B、C、D)

A、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

B、传感网络标准工作组

C、泛在网技术工作委员会

D、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

10、那些是目前物联网的困境()。(B、C、D)

A、管理

B、地址

C、频谱

D、核心技术标准化

11、物联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A、B、C)

A、感知延伸层技术

B、网络层技术

C、应用层技术

D、物理层

12、数据采集和感知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主要包括()。(A、B、C、D)

A、传感器

B、RFID

C、二维码

D、多媒体信息采集

13、延伸网指附属于传统电信网的用户接入点的网络,主要包括()。(A、B、C、D)

A、传感器网

B、家庭网

C、个域网

D、车域网等

14、应用支撑平台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主要包括()。(B、C、D)

A、信息封闭平台

B、环境支撑平台

C、服务支撑平台

D、中间件平台

15、短距离无线通信相关标准包括()。(A、B、C、D)

A、基于NFC技术的接口和协议标准

B、低速物理层和MAC层增强技术标准

C、基于ZigBee的网络层

D、应用层标准等

16、RFID相关标准有()。(A、B、C)

A、空中接口技术标准

B、数据结构技术标准

C、一致性测试标准等

D、后台数据库标准

17、无线传感网相关标准()。(A、B)

A、传感器到通信模块接口技术标准

B、节点设备技术标准等

C、电路标准

D、感知标准

18、RFID工作模式有()。(B、D)

A、低压电模式

B、电磁耦合方式

C、电感耦合方式

D、高压电模式

19、RFID的技术特点有()。(A、B、C、D)

A、非接触式,中远距离工作

B、大批量、由读写器快速自动读取

C、信息量大、可以细分单品

D、芯片存储,可多次读取

20、RFID标签的分类按供电方式分有()。(C、D)

A、高频标签

B、低频标签

C、有源(Active)标签

D、无源(Passive)标签

21、RFID标签的分类按工作频率分有()。(A、B、C、D)

A、低频(LF)标签

B、高频(HF)标签

C、超高频(UHF)标签

D、微波(uW)标签

22、RFID标签的分类按通信方式分包括()。(A、B)

A、主动式标签(TTF)

B、被动式标签(RTF)

C、有源(Active)标签

D、无源(Passive)标签

23、RFID标签的分类按标签芯片分()。(A、B、D)

A、只读(R/O)标签

B、CPU标签

C、被动式标签(RTF)

D、读写(R/W)标签

24、ZigBee网络设备类型包括()。(B、C、D)

A、交换机

B、网络协调器

C、全功能设备(FFD)

D、精简功能设备(RFD):

25、ZigBee网络拓扑类型包括()。(A、B、D)

A、星型

B、网状

C、环形

D、树形

26、下面那些是行排式二维条码()。(A、B、C)

A、PDF417

B、CODE49

C、CODE16K

D、QR Code

27、下面那些是矩阵式二维条码()。(B、C、D)

A、PDF417

B、Data Matrix

C、Code one

D、QR Code

28、云计算的服务模式()。(A、B、D)

A、IaaS

B、SaaS

C、QaaS

D、PaaS

29、云计算的关键技术()。(A、B、C)

A、虚拟化

B、服务计算

C、效用计算

D、可靠性计算

30、云计算平台的特点()。(A、B、C、D)

A、虚拟化

B、基于互联网

C、大型的集中计算

D、按需使用

物联网系统集成课程标准

《物联网系统集成》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15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授课单位:通信工程系 学时:80 编写执笔人:李玲 一、课程定位 物联网系统集成课程是物联网技术专业的一门工学结合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提供必须的物联网系统集成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物联网以及其系统集成技术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具备从事相关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物联网系统集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射频识别技术等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物联网系统集成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1.能力目标

(1)能够对物联网应用系统进行技术分析; (2)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系统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 (3)能够制定及规划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 (4)能设计并实现物联网应用系统。 2.知识目标 (1)理解物联网系统集成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了解数据通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3)理解传感网络、传输网络和物联网的应用方式; (4)掌握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制定、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5)掌握信息系统集成设计标准和规范; (6)掌握网络设备调试技术、服务器调试技术和基础应用平台调试技术等。 四、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物联网系统集成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突出职业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继续学习以及就业打下基础,遴选课程内容。 基于紧密围绕工作岗位的总体思路,以项目化构建的课程教学体系。紧紧围绕项目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的重点是物联网系统设计规范,系统设计文档编写,系统施工图绘制等。 课程的难点是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五、教学内容

物联网考试题库答案

2014年物联网技术应用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 1、()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A、祥云工程 B、盘古开天平台 C、上海云计算基地 D、以上三个选项都不对 2、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是()。 A、感知数据更多样化 B、处理能力更强大 C、具有可编程和可定制能力 D、存储能力更强大 3、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以()为主。 A、有线传输 B、移动传输 C、无线传输 D、路由传输 4、智能农业在()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A、智能温室 B、节水灌溉 C、智能化培育控制 D、水产养殖环境监控 5、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D)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A、可视对讲和智能安防 B、可视对讲和遥感遥控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 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6、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A、采集 B、传输 C、控制 D、处理 7、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A、预付费功能 B、付费及电子账单功能 C、失物请求和失物招领 D、自动寻路功能 8、哪类安全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它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等)、技术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如骚乱、恐怖主义袭击等)和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和突发疫情等)等几个方面。()

A、社会安全 B、公共安全 C、国家安全 D、网络安全 9、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哪个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A、北京邮电大学 B、南京邮电大学 C、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10、智能物流系统(ILS)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的增值服务,下面哪个属于智能物流的增值服务?(D) A、数码仓储应用系统 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 C、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 D、远程配送 11、微软于2008年10月推出的云计算操作系统是()。 A、S3 B、谷歌文件系统 C、azure D、蓝云 12、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跟踪 B、追溯 C、控制 D、协调 13、近年来,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自然灾害频发 B、农业生产资源紧张和农业对资源消耗过大 C、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D、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 14、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 A、打车难 B、“车找人”或“人等车”的不对称情况 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D、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信息匹配不及时 15、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A、构架一体化 B、管理一体化 C、服务一体化 D、网络一体化 16、平安城市的概念框架包括哪些?()①涵盖突发事件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公共

物联网基础试卷DO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 ─ 2015 学年第 1 学期 物联网基础课程试卷 试卷类型 A (注明A、B卷) 考试类型闭卷(注明开、闭卷) 注意: 1、本课程为选修(注明必修或选修),学时为 48 ,学分为 3 2、本试卷共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出卷时间:2014年12 月 3、姓名、学号等必须写在指定地方;考试时间:年月日 4、本考卷适用专业年级:通信工程12级任课教师:杨凌升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总分得分 阅卷人 (以上内容为教师填写) 专业年级班级 学号姓名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1、考生必须遵守考试纪律,详细内容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试纪律规定》。 2、所有考试材料不得带离考场。 3、考生进入考场后,须将学生证或身份证放在座位的左上角。 4、考场内不许抽烟、吃食物、喝饮料。 5、考生不得将书籍、作业、笔记、草稿纸袋入考场,主考教师允许带入的除外。 6、考试过程中,不允许考生使用通讯工具。 7、开考15分钟后不允许考生进入考场,考试进行30分钟后方可离场。 8、考生之间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 9、除非被允许,否则考生交卷后才能离开座位。 10、考试违纪或作弊的同学将被请出考场,其违纪或作弊行为将上报学院。 本人郑重承诺:我已阅读上述10项规定,如果考试是违反了上述10项规定,本人将自愿 接受学校按照有关规定所进行的处理。上面姓名栏所填姓名即表示本人已阅读本框的内容 并签名。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物联网在感知层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 A) 传感技术 B) 定位技术 C) 识别技术 D) 云计算 2、以下是智能设备的包括(ABCD)。 A) 平板电脑 B) 工业智能电器 C) 智能手机 D) 三网电视 3、一般说来,传感器有(ABCD)几部分组成。 A) 敏感元器件 B) 转换元器件 C) 变换电路 D) 电源 4、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由以下哪些模块组成? (ABCD) A) 传感模块 B) 电源模块 C) 无线通信模块 D) 微处理器最小系统 5、下列哪些技术属于RFID范畴?(CD) A) 二维条码 B) 磁条卡 C) 公交卡 D) 地铁卡 6、下面哪些属于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ABCD) A) 视频电话 B) 手机电视 C) 手机邮件 D) WAP 7、RFID相对于传统的识别技术的优势有哪些?(ABCD) A) 使用寿命长 B) 识别距离远 C) 储存信息多 D) 更好的安全性 8、以下属于搜索引擎的是(AB) A)Google B) 百度 C) oracle D) DB2 9、以下哪些属于物联网安全技术的范畴?(ABCD) A)入侵工业控制系统 B) 窃取传感器网络发送的数据 C) 伪造RFID图书卡 D) 通过智能手机传播木马病毒 10、Google软件技术的核心要素包括(ABC)。 A) GFS B) BigTable C) Map/Reduce D) Hadoop

物联网综合测试题和答案

物联网测试题一 -、单选题(20分) 1、连接到物联网上的物体都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地址标识、感知能力、 (C)、可以控制。 A.可访问B ?可维护C ?通信能力D ?计算能力 2、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B),这是互联网、传感器网络所不能及的。 A.自动化B ?智能化C ?低碳化D ?无人化 3、物联网的定义中,关键词为:(A )、约定协议、与互联网连接和智能化。 A.信息感知设备B ?信息传输设备C ?信息转换设备D ?信息输出设备 4、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C )。 A.无线通信网B ?传感器网络C ?互联网 D ?有线通信网 5、R FID技术中的标签按使用的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低频、中高频、超高频与 微波等类型。我国居民的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 B )RFID技术。 A.低频B ?中高频C ?超高频 D ?微波 6、R FID技术实质是一个基于(C )发展出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可 以将物品编码采用无线标签方式进行记录和供读取的小型发射设备,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技术。 A.无线电技术B ?超声波技术C ?雷达技术D ?激光技术 7、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信息感知技术,它按约定的协议把物理世界的 实体转化为一种信息,通过这个转化过程,使得物体通过信息而与互联网相连,从而物联网才得以构建。所以,RFID是一种使物体“(B )”技术。 A.联网B ?说话C ?改进D ?创新 8射频识别技术由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附着在需要标识的物品上,阅读器通过获取(D)信息来识别目标物品。 A.物品B .条形码C . IC卡D .标签 9、要获取“物体的实时状态怎么样?”“物体怎样了?”此类信息。并把它传 输到网络上,就需要(D )0

物联网试卷(一)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物联网通信技术》期末试卷 考试班级:111111 一、填空题(20×1=20) 1、物联网的特征是: 、 、 。 2、物联网的从低到高依次是 、 、应用层。 3、物联网的感知节点有传感单元、 、 及电源供电部分组成。 4、蓝牙技术采用 、 等先进技术。 5、蓝牙是一种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的标准是 。 6、zigbee 的设备角色可分为 、路由器、 。 7、依据IEEE802.15.4标准,定义了 、 两种类型的物理设备。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 、数据处理单元、 。 9、宽带无线接入网主要有 、 、HFC 接入网。 10、无线局域网是利用 和 取代有线传输介质所构成的局域网。 二、选择题,把答案填在下表对应的表中。(15×2=30) 1、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是以下哪个网的特征( ) A 、物联网 B 、泛在网 C 、传感网 D 、电信网 2、《未来之路》一书描述了物联网的场景,这本书的作者是( ) A 、 Weiser B 、国际电信联盟 C 、比尔·盖次 D 、UCC 3、传感器属于物联网的哪个层() A 、 网络层 B 、应用层 C 、感知层 D 、传输层 4、以下哪项不是数据安全的含义内容() A 、 数据的完整性 B 、数据的保密性 C 、数据的可信性 D 、数据的抵赖性 5、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A 、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B 、多级主从关系 C 、传输可靠性高 D 、通信协议开放 6、zigbee 网络底层执行的标准是()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A、IEEE802.11 B、IEEE802.11.2 C、IEEE802.15 D、IEEE802.15.4 7、zigbee不支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 A、星型 B、网状 C、簇-树状结构 D、对等结构 8、zigbee网络不是判断信道是否空闲的方法的是() A、采用能量检测 B、采用载波检测 C、采用能量检测、载波检测 D、CSMA-CA 9、物理层提供的服务有() A、网络数据服务 B、MAC管理服务 C、PHY管理服务 D、网络服务 10、以下不是zigbee网络物理层的功能的是() A、激活、禁止无线电波 B、选择一个频道 C、产生LQI值 D、信标同步 11、zigbee网络的初始化流程是() A、确定协调器-信道扫描-设置网络ID B、信道扫描-设置网络ID-确定协调器 C、设置网络ID-确定协调器-信道扫描 D、确定协调器-设置网络ID-信道扫描 12、zigbee在全球的工作频段是() A、868MHz B、916MHz C、2.4GMHz D、315MHz 1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所有结点都需要移动 B、传感器结点本身是确定的 C、较多考虑网网结构 D、考虑结点的功耗 14、以下不是无线局域网可用的拓朴结构的是() A、无中心拓朴 B、单蜂窝漫游 C、单点接入方式 D、多点接入方式 15、物联网依托的主要技术是() A、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 B、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 C、计算机、通信及电子技术 D、有线和无线技术 三、画图题(5×2=10) 1、画出泛在网、传感网、物联网之间的关系图。 2、试通过图示说明zigbee和IEEE802.15.4的关系。 四、分析题(10×4=40) 1、物联网硬件平台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工业控制网经历了哪三代,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3、试简要说明ZIGBEE技术的主要特点? 4、试比较蓝牙、ZIGBEE和IEEE802.11的主要区别?

物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大纲 一. 适用对象 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相关专业学生。 二. 课程性质 《物联网技术基础》是物联网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讲述物联网涉及的技术、知识、概念,展示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物联网世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前序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 三.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RFID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熟悉物联网相关的基本技术,如M2M技术、智能处理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系统知识,了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军事等领域的相关应用,为以后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打下良好的物联网专业知识基础。 四. 教材及学时安排 教材:吴功宜、吴英,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 学时安排: 五. 教学要求(按章节详细阐述); 第一章物联网概论 教学要求: 了解:物联网发展的背景;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掌握:相关定义、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关键技术;。 理解:物联网相关研究的发展。

内容要点: 1.1 物联网发展的背景 1.1.1 比尔?盖茨与《未来之路》 1.1.2 Auto ID 实验室、RFID与物联网的概念 1.1.3 ITU与The Internet of Things研究报告 1.1.4 智慧地球与物联网 1.1.5 欧盟与各国政府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规划 1.1.6 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物联网技术的特征 1.2.1 物联网的定义 1.2.2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特征 1.2.3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1.3 物联网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 1.3.1 物联网关键技术 1.3.2 物联网产业链结构 1.3.3 物联网产业的特点 1.3.4 物联网应用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1.4 物联网与相关研究的发展 1.4.1 CPS的研究与发展 1.4.2 普适计算研究与发展 1.4.3 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与泛在网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物联网感知层技术 教学要求: 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智能信息感知设备的研究与发展。 理解与掌握:感知层的基本概念;RFID与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位置信息感知技术;智能信息感知设备与嵌入式技术。 应用:学会用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内容要点: 2.1 感知层的基本概念 2.1.1 感知层在物联网中的重要性 2.1.2 感知节点的特点 2.2 RFID与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 2.2.1 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 2.2.2 条码、磁卡与IC卡 2.2.3 RFID标签 2.2.4 RFID应用系统结构与组成 2.2.5 RFID标签编码标准 2.3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2.3.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考试题库答案

2014 年物联网技术应用试卷一 一、单选题 (每题 1 分 ,共 20 题 ) 1、()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和路径。 A、祥云工程 D、以上三个选项都不对 2、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是()。 A、感知数据更多样化 B、处理能力更强大 C、具有可编程和可定制能力 D、存储能力更强大 3、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以()为主。 A、有线传输 B、移动传输 C、无线传输 D、路由传输 4、智能农业在()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 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A、智能温室 B、 节水灌溉 C、智能化培育控制 D、水产养殖环境监控 5、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 D )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A、可视对讲和智能安防 B、可视对讲和遥感遥控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 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6、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A、采集 B、传输 C、控制 D、处理 7、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A、预付费功能 B、付费及电子账单功能 C、失物请求和失物招领 D、自动寻路功能 8、哪类安全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它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 涝等)、技术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如骚乱、恐怖主义袭击 等)和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和突发疫情等)等几个方面。()

A、社会安全 B、公共安全 C、国家安全 D、网络安全 9、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 年 9 月与哪个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A、北京邮电大学 B、 南京邮电大学C、 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10、智能物流系统(ILS )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 的增值服务,下面哪个属于智能物流的增值服务?(D) A、数码仓储应用系统 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 C、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 D、远程配送 11、微软于2008 年 10 月推出的云计算操作系统是()。 A、 S3 B、谷歌文件系统 C、 azure D、蓝云 12、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 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跟踪 B、追溯 C、控制 D、协调 13、近年来,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自然灾害频发 B、农业生产资源紧张和农业对资源消耗过大 C、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D、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 14、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 A、打车难 B、“车找人”或“人等车”的不对称情况 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D、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信息匹配不及时 15、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 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A、构架一体化 B、管理一体化 C、服务一体化 D、网络一体化 16、平安城市的概念框架包括哪些?()①涵盖突发事件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公共

物联网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物联网测试题一 一、单选题(20分) 1、连接到物联网上的物体都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地址标识、感知能力、(C)、 可以控制。 A.可访问 B.可维护 C.通信能力 D.计算能力 2、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B),这是互联网、传感器网络所不能及的。 A.自动化 B.智能化 C.低碳化 D.无人化 3、物联网的定义中,关键词为:( A)、约定协议、与互联网连接和智能化。 A.信息感知设备 B.信息传输设备 C.信息转换设备 D.信息输出设备 4、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 C)。 A.无线通信网 B.传感器网络 C.互联网 D.有线通信网 5、RFID技术中的标签按使用的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低频、中高频、超高频与微波等 类型。我国居民的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 B )RFID技术。 A.低频 B.中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6、RFID技术实质是一个基于( C )发展出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可以将物 品编码采用无线标签方式进行记录和供读取的小型发射设备,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技术。 A.无线电技术 B.超声波技术 C.雷达技术 D.激光技术 7、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信息感知技术,它按约定的协议把物理世界的实体 转化为一种信息,通过这个转化过程,使得物体通过信息而与互联网相连,从而物联网才得以构建。所以,RFID是一种使物体“( B )”技术。 A.联网 B.说话 C.改进 D.创新 8、射频识别技术由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附着在需要标识 的物品上,阅读器通过获取(D)信息来识别目标物品。 A.物品 B.条形码 C.IC卡 D.标签 9、要获取“物体的实时状态怎么样?”“物体怎样了?”此类信息。并把它传输到 网络上,就需要( D )。 A.计算技术 B.通信技术 C.识别技术 D.传感技术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物联网技术基础 二、适用专业 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090700)、物联网技术应用(091900)、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040700)、计算机网络技术(090500)、计算机应用(090100)、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091100)、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子与信息技术(091200)、电子技术应用(091300)、通信技术(091500)、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091700)、服务机器人装调与维护等(092200)、无人机操控与维护(083300)、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053600)、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032000)。 三、学时与学分 108学时,6学分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能 源与新能源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服 务与营销、物联网应用工程施工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工程运维与管理等

工作必须学习的课程,将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方向(或专业)课程奠定 基础。 五、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联网技术基础相关的基础知识, 能完成物联网典型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工程的安装、调试、管理、服务等工作任务,了解物联网技术行业发展及应用,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行业趋势等,能掌握物联网典型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物联网架构与应用的基本概念,能了解RFID感知技术、传感器技术基本概念及技术应用; 3.了解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基本结构与组成,掌握智能家居主要子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及运维; 4.了解物联网有线协议与无线协议的基本概念、参数特性及应用场景; 5.了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联网与其发展的关系; 6.了解智能建筑、安全防范、建筑建设备监控等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其过程常用设备器材; 7.能掌握物联网设备的基本操作,具备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施工的基本技术技能,能掌握各类线缆、端子的制作安装方法,能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物联网】物联网考试题库答案

(物联网)物联网考试题库 答案

2014年物联网技术应用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 1、()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A、祥云工程 B、盘古开天平台 C、上海云计算基地 D、之上三个选项都不对 2、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是()。 A、感知数据更多样化 B、处理能力更强大 C、具有可编程和可定制能力 D、存储能力更强大 3、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以()为主。 A、有线传输 B、移动传输 C、无线传输 D、路由传输 4、智能农业在()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A、智能温室 B、节水灌溉

C、智能化培育控制 D、水产养殖环境监控 5、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和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D)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A、可视对讲和智能安防 B、可视对讲和遥感遥控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 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6、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A、采集 B、传输 C、控制 D、处理 7、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A、预付费功能 B、付费及电子账单功能 C、失物请求和失物招领 D、自动寻路功能 8、哪类安全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它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等)、技术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如骚乱、恐怖主义袭击等)和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和突发疫情等)等几个方面。() A、社会安全

物联网基础与实践考试题库

《物联网基础与实践》单项多项判断 1.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2.日本在(C )年提出了U-JAPAN战略。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3.韩国在(A )年提出了U-KOREA战略。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4. 2009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B )。 A.20% B.25% C.28% D.30% 5.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 )的发展战略。 A.智慧中国 B.和谐社会 C.感动中国 D.感知中国 6.《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7.近百年来.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B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A.二 B.三 C.四 D.五 8.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A.电子信息 B.生物转基因 C.空间技术 D.超级浮点计算 9.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也称(D )。 A.计算时代 B.信息时代 C.互联时代 D.物连时代 10.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 )环节。 A.标识 B.感知 C.处理 D.信息传送 11.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 (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A.射频识别 B.传感器 C.智能芯片 D.无线传输网络 12.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A.射频识别 B.智能芯片 C.软件服务 D.物联网 13.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 (C)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 A.金融危机蔓延 B.其他领域发展乏力 C.技术逐步成熟 D.风投资金关注 14.条形码诞生于20世纪(B )年代。

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测试规范000001)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M2M物联网测试规范 ——运营管理平台系统测试 管理平台 版本号:1.0.0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规范是对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需要实现的功能测试的参考性技术文件。 本测试规范规定了对终端管理、用户管理、产品管理、订购关系管理、安全管理、业务统计等多个方面的功能的测试要求,并对测试步骤和正确的测试结果的作了详细的规定。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具体技术细节由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目录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4 4.测试结构5 5.测试内容6 5.1平台功能6 5.1.1终端管理6 5.1.2终端通讯管理21 5.1.3运营管理27 5.2运营管理平台门户功能69 5.2.1终端管理69 5.2.2短信彩信白名单管理功能78 5.2.3登录认证功能80 5.3平台系统管理81 5.3.1网元连接管理功能81 网管功能83 5.4管理数据维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PortAl信息维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5.4.2系统间数据同步错误!未定义书签。 5.5接口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5.5.1BOSS系统接口87 5.5.2网管接口88 5.5.3业务网关接口88 5.5.4业务平台接口92 5.5.5能力开放接口94 5.6性能及稳定性测试95 5.6.1终端流量性能测试95 5.6.2终端流量稳定性测试97 5.6.3门户用户并发测试98 5.6.4二线客服子系统响应时间测试99

物联网考试答案

判断题 1.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新技术是促进社会经济走出危机的推动力。√ 2.2011年,物联网开始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3.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 4.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物联网的发展是是一种更大的推动力。√ 5.技术难度有限、社会需求强烈的产物,快速发展是必然。√ 6.传感器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标识环节的内容。× 7.2009年射频识别技术中的读写器市场规模超过了38亿。× 8.2010年被称为“感知中国”的发展元年。× 9.条形码可以识别单品。× 10.条形码是可视传播技术。√ 11.条形码比较能够实现透明跟踪和贯穿供应链全过程。× 12.电子标签在本质上是一种物品标识的手段。√

13.射频识别技术不能同时识别多个对象。× 14.射频识别技术不能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 15.支持物联网产品电子代码的对象名字服务器等不可能采用集中式的服务器和数据库。 16.物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升温是在2009年8月7日。√ 17.物联网提出已逾10年,业已形成统一明晰的定义。× 18.物联网是独立于互联网的存在。× 19.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20.物联网中的“物”可在网络中共享被识别的编号。√ 21.自动化不属于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22.人物相联、物物相联是物联网的基本要求之一。√ 23.RFID是一种目前比较先进的接触式识别技术。× 24.电子标签具有各种形状,且任意形状都能满足阅读距离的要求。× 25.无源标签的工作电源完全有其内部电池供给。× 26.微波电子标签的工作频段在125KHz-134KHz之间。×

物联网2020考题

1.2008年11月,()发表了《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正式提出“智慧地球”设想。(10.0分) A.欧盟 B.美国IBM公司 C.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CERP-IoT) D.日本i-Japan计划 我的答案:B√答对 2.()将带来全球第三次信息化浪潮。(10.0分) A.个人计算机 B.互联网 C.移动通信网 D.物联网 我的答案:D√答对 3.传感网最早源自()需求。(10.0分) A.民用 B.教育 C.医疗 D.军事 我的答案:D√答对 4.物联网的通信对象是()。(10.0分) A.物对物 B.物对物、物对人 C.物对物、物对人、人对人 D.物对物、物对机、机对人 我的答案:B√答对 1.()是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10.0分)) A.没有形成垄断性的产业链 B.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C.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 D.没有形成统一的物联网概念 我的答案:BC√答对

2.中科院物联网已经在哪些场所得到应用?()(10.0分)) A.太湖水环境监测 B.奥运会大气、安保监测 C.上海世博会安防和应急指挥 D.轨道交通安防系统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科学院提出未来的三元世界的融合,即社会资源(人)、信息资源(机)、物理资源(物)的深度融合和综合利用。(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物联网的发展涉及到人们认识的变化、法律法规的调整、行业的融合等多方面因素。(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物联网涉及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存储、使用全过程。(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物联网是一个纵向延伸的领域。(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物联网平台测试方案汇总

XXXX无线项目测试方案 XXX)公司 2015年6月

1测试品牌 本次测试的设备厂家为业界主流产品,各品牌参与测试的设备应为第一轮测试同档次产品或者相同档次的产品。测试的无线产品主要有:(1)无线控制器 AC; (2)无线接入点AP 2测试环境 2.1主要设备 、设备要求 22辅助工具

4 测试干扰设备微波炉 测试非WiFi 的抗干扰能 力 5 干扰AP 作为干扰AP,测试WiFi 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H3C AP 1台或提供其 它品牌AP 6 各相关测试服务器 模拟各应用服务器 最好曾经测试使用过 2.3测试要求 1、 所有产品必须在同一测试环境条件下进行,以院实际环境为标准。 2、 所测试主要产品AC ffi AP 必须是各厂商相近档次设备。 3、 测试位置:XXX 现场,AC 及AP 勺安装位置均相同。 4、 测试顺序:不同厂家产品同时参与测试。 2.4组网要求 1、要求 (1) AP M 试时放置位置有较大空间(两个 AR 距离为15米或以上); (2) ACC 能接通模拟测试服务器(如AD 域服务器)或其它模拟测试设备,并 提供正常网 络连接; (3) 测试点时需经过玻璃墙、砖墙等环境,以实际环境为准。 2、组网示意图:根据具体实际测试内容调整结构。 测试PC 2 2.5参与人员 现场参与测试人员有: XXXX 工作人员、产品厂家工程师、代理商或集成商 工程师、临时访问人员 测试PC 1 AC POE 交换机 1< AP 2 AP 1

3测试内容和安排 各厂家在相同的场景和条件下进行测试,具体安排与各厂家技术人员协调后进行。主要测试内容根据我院要求而定,重点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全面测试及横向比较,普通技术指标视情况而测试。 3.1关键内容 本次主要测试或对比如下关键技术内容: ■无线吞吐量 ■抗干扰能力 ■终端的识别率及BYO功能 ■视频压力承载能力 ■漫游语音通话质量 3.2 AP吞吐量测试 测试内容AP吞吐量测试(2X2MIMO 在同一个位置和环境下,横向对比各品牌AP的吞吐量,分别选择可视点2个,距离AP分别是10米及20米,分别选择3个不可视的测试点, 测试方法 分别是隔一堵墙,隔一堵玻璃,一个承重柱的阻档,测试终端距离 AP控制大25米以内,合计选取5个测试点 il til 测试组网 VI 2 1. AP通过交换机与AC连接;配置AP与AC正常工作。 2 .使PC1关联到无线网络。 测试步骤 3. 使用性能测试软件工具Chariot测试PC1与PC2之间的吞吐量 4. 不同变换位置重复第3点,记录下行吞吐量的测试结果。

物联网应用技术应该要学习哪些课程

物联网应用技术应该要学习哪些课程 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是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物联网域名,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1、全面感知 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GPS卫星定位等相对成熟技术感知、采集、测量物体信息; 2、可靠传输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短距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网络实现物体信息的分发和共享; 3、智能处理 通过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物体信息,针对具体应用提出新的服务模式,实现决策和控制智能。 https://www.360docs.net/doc/1d10097886.html,N架构 物联网感知环节的异构特性决定了它的开放、分层和可扩展的网络体系结构。 研究人员在描述物联网的体系框架时,多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泛在感应器网络体系结构作为基础。该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传感器网络层、泛在传感器网

《物联网技术与运用》考试题库含答案

《物联网技术与运用》考试题库01 单选题 1、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B)B.Internet of Things 2、(D)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雏形 D.比尔.盖茨 3、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A) A.射频识别 4、以下哪个不是物联网的应用模式(C) C.行业或企业客户的购买数据分析类应用 5、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A) A.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6、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的云计算服务类型是(C) C.PaaS错误:改为B.IaaS 7、2008年,(A)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 A.IBM 8、(A)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 路径 A.祥云工程 9、智慧城市是与相结合的产物(C) C.数字城市物联网 10、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B) B.GIS 11、智慧革命以(A)为核心 A.互联网 12、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A) A.条形码识别技术 13、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B) B.电子标签 14、物联网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什么方 式进行信息传输的呢?(B) B.电场和磁场 15、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C ) C.减少干扰 16、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 则采用(D )比较合适? D.光缆 17、下列哪种通信技术部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A) A.广播 18、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19、无线局域网WLAN传输介质是(A) A.无线电波

物联网基础-试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 ─2015 学年第1 学期 物联网基础课程试卷 试卷类型 A (注明A、B卷) 考试类型闭卷(注明开、闭卷) 注意: 1、本课程为选修(注明必修或选修),学时为48 ,学分为 3 2、本试卷共页;考试时间120 分钟;出卷时间:2014 年12 月 3、姓名、学号等必须写在指定地方;考试时间:年月日 4、本考卷适用专业年级:通信工程12级任课教师:杨凌升 (以上内容为教师填写) 专业年级班级 学号姓名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物联网在感知层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 A) 传感技术B) 定位技术C) 识别技术D) 云计算 2、以下是智能设备的包括(ABCD)。 A) 平板电脑B) 工业智能电器C) 智能手机D) 三网电视 3、一般说来,传感器有(ABCD)几部分组成。 A) 敏感元器件B) 转换元器件C) 变换电路D) 电源 4、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由以下哪些模块组成? (ABCD) A) 传感模块B) 电源模块C) 无线通信模块D) 微处理器最小系统 5、下列哪些技术属于RFID范畴?(CD) A) 二维条码B) 磁条卡C) 公交卡D) 地铁卡 6、下面哪些属于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ABCD)

A) 视频电话B) 手机电视C) 手机邮件D) WAP 7、RFID相对于传统的识别技术的优势有哪些?(ABCD) A) 使用寿命长B) 识别距离远C) 储存信息多D) 更好的安全性 8、以下属于搜索引擎的是(AB) A)Google B) 百度C) oracle D) DB2 9、以下哪些属于物联网安全技术的范畴?(ABCD) A)入侵工业控制系统B) 窃取传感器网络发送的数据 C) 伪造RFID图书卡D) 通过智能手机传播木马病毒 10、Google软件技术的核心要素包括(ABC)。 A) GFS B) BigTable C) Map/Reduce D) Hadoop 11、RFID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ABCD) A) 阅读器B) 天线C) 标签D) 计算机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看,物联网可以分为四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2、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所组成。 3、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是TinyOS。 4、位置信息包括三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5、与IPv4相比,IPv6的最大特点是将地址长度增大到了128 bit。 6、组成无线网络的基本元素包括无线网络用户、无线连接和基站。

《物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首先讨论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软硬件平台系统组成、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其次介绍节点感知识别技术,包括射频识别工作原理、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典型应用、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等;然后讲述与物联网相关的通信与网络技术、传感网及其关键支撑技术等内容;最后介绍物联网中的数据融合、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典型应用,使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体现以职业需求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课程训练载体,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全新教学理念。本课程的教学情景真实、过程可操作、结果可检验。教学实施过程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以能力点为训练单元,理论实际一体化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学知识、练技能,可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程目标与考核标准 1.课程目标与考核标准

五、实施建议 1.课时建议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时为64学时(理论课学时数:48 实践课学时数:16),一个学期进行。 2.教材编选 从实际情况出发,编写(选用)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构建物联网基础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紧跟时代步伐,随时更新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实现教材与现实尽量达到一致。教学内容中的每一章节均采用实际网络划分编排,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和实际生产的逼真性,反映电子信息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考虑技术概述等等特点,尽量广泛的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