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摘要:在整个鲜活农产品的供销环节中,销售环节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现象:从菜地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往往加价25%;而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鲜活农产品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造成鲜活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市场的力量,也有非市场的力量。遏制其价格过快上涨,政府除了投资于一些菜市场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从生产、运输、销售环节让鲜活农产品价格“虚高”的部分降下来。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直营店

一、鲜活农产品的概念及物流特点

(一)鲜活农产品的概念

鲜活农产品是指生产地没有加工或只有少量加工的,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农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生、鲜、活的特点,与其他农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储藏、运输等方面。2005年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界定了鲜活农产品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等农产品。本文中的鲜活农产品的界定遵循上述的表述。(二)鲜活农产品的物流特点

鲜活农产品物流是一系列环节的综合,包括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不同的任务和需求。

1、储存需求。任何农产品都不是同时生产同时消费的。鲜活农产品是典型的“季产年销”的产品,在其生产出来以后,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消费。这段时间是由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集中与分散上发生的矛盾所形成的

2、加工需求。鲜活农产品加工是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产品进

行再生产的活动,是鲜活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重要环节。

3、包装需求。包装是对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流通领域的鲜活农产品采用一定的容器或材料加以保护和装饰。这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条件。

4、运输需求。由于各地生产有不同的产品,需要互通有无,不同地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有集中或分散,多余或缺乏,需要长短互补。

5、市场信息需求。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出现了农民“卖难”和消费者“买难”的信息不对称矛盾。

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批零价格差距大

通过对某市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及超市等地进行了调查,并对鲜活农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对比(详见下方市场价格表)。通过比较发现:批发市场中鲜活农产品的价格和零售市场的价格是有很大差距的。以芹菜为例,二级市场中芹菜的价格为一级市场的价格的4倍;再以白萝卜为例,二级市场中白萝的价格是一级市场的2.6倍。

抽样鲜活农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表格

鲜活农产品名称价格(元)一级批

发市场

二级批

发市场

居民小区

摊点

市区菜市场大型超市

土豆0.55 1 2 1.5 1.1 白菜0.4 1.5 2 1 1.25 莲花白0.2 1 1.5 1.2 0.95 芹菜0.5 2 3 2 2.1 香葱 2 3 5 3 4.5 韭菜 1.5 2.5 3.5 2.5 3.3

西红柿

1.5

2.5 3 2.5 1.45

蒜苔 3.1 4 5 4 5.2

白萝卜0.3 0.8 1.5 1 1 (二)流通环节多

传统的流通方式,蔬菜从农民手中到居民的家中一般至少要经过四个环节:农民——蔬菜收购商——蔬菜批发商——蔬菜经销商——居民。这是简单的一个模式,有的还可能存在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等等,流通环节多。

(三)保鲜效果差

一般蔬果批发市场内卫生状况十分不好,主要原因是批发上采用的鲜活农产品保鲜方法较为落后。大部分鲜活农产品批发商是采用向鲜活农产品加注雪水的方式对鲜活农产品进行保鲜,这样虽然能使得鲜活农产品在短时间内进行保鲜,但是如果鲜活农产品滞销,就会造成大量鲜活农产品腐烂。还有些批发商为了使其鲜活农产品看起来十分新鲜,对鲜活农产品上喷洒大量的水,这样会加快鲜活农产品的腐烂速度。真空包装不仅可以延长鲜活农产品的保鲜时间度,而且安全系数高,不会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产生。但是,与前两种鲜活农产品保鲜方式相比,真空包装的成本最高。所以,鲜活农产品批发商对自己的鲜活农产品一般是不会采用真空包装保鲜的方式。

三、流通成本分析

(一)运输成本

鲜活农产品收购商收购到鲜活农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鲜活农产品收购商要寻找收购鲜活农产品的中间代理商。二是代理商为鲜活农产品收购商收购鲜活农产品。三是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包装、装车。四是路途运输费。

(二)保鲜成本

从鲜活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上看,用于鲜活农产品包装的成本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鲜活农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要保证鲜活农产品的新鲜,降

低鲜活农产品的损失,减少流通过程中由于浪费所产生的成本,特别是冬季运输鲜活农产品时,由于气候比较寒冷,路途比较长远。为了防止鲜活农产品在途中被冻坏,就必须采用优质的保温材料来进行保质,优质的包装材料费用很高,所以导致保鲜成本增加,使得冬季的鲜活农产品价格比夏季价格高出数倍。

(三)隐性成本

鲜活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隐性成本主要有以下几种: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流通成本增加,气候、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流通成本增加、人员迁移以及菜农子女的教育费用等等。

四、发达国家流通模式借鉴

(一)美国流通模式

根据流通的主体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以批发市场为主体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

在美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产地批发市场。由于美国的农业生产区域集中程度高,绝大多数的农产品由少数的大农场主生产经营,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市场,这就使得美国的农产品产地市场比较集中,并且以大农场主的产地批发市场为主导。二是销地批发市场。由于处于流通的末端,所以也被称作重点市场,他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份额逐渐减少,市场内批发商的销售量只占到鲜活农产品交易总量的20%左右。

2、农场主主导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

美国这种农场主主导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与日本、中国的生产者具有显著差异。因为在美国农产品都是农场主生产的,所以这些农场主有能力也有条件去自己寻找鲜活农产品的需求者,可以直接为鲜活农产品需求者提供大量的多品种的鲜活农产品。因此,这种流通模式也被形象的称为“产销直挂”模式。

3、超市主导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

大型的零售企业像大型超市、连锁店等,由于自身的实力强大,拥有

自己的产品配送机构,可以直接到产地进行采购,从而减少流通成本。随着超市和餐饮业的发展,这种以超市为主导的流通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二)日本流通模式

1、以中央市场为核心的“市场内”流通模式

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市场内”流通模式,是日本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批发市场包含市场事务所、中间批发商、买卖参加人和相关的市场服务机构,同时配备了运输、冷藏、检验等设施。在交易过程中主要采用拍卖的形式。农民将鲜活农产品委托给当地农业协会,由农业协会对这些鲜活农产品进行分类、分级加工包装,然后再委托给批发商,批发商通过拍卖的方式对其进行竞拍,出价最高的获得鲜活农产品,然后得到鲜活农产品的中间商再把鲜活农产品配送给零售商,最后到达消费者的饭桌。拍卖所得收入在扣去批发商和农业协会的费用后,余款打到农民的账上。

2、以超市为核心的“市场外”流通模式

在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市场内”流通模式中,鲜活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中间一般要经过多个中间商之手,流通环节负责,流通成本较高。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以超市为核心的“市场外”流通模式,主要由农民团体将鲜活农产品进行分类、分级检测包装后,通过鲜活农产品物流公司,把鲜活农产品直接供应给零售商和大型超市,大大的减少了流通中间环节,减少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

五、打通流通“最后一公里”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一是需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应加强对批发市场尤其是产区批发市场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尤其需要加强鲜活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

二是建立供销合作社,积极组织和推进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打造地区品牌。

三是应加强临时鲜活农产品市场建设。在市区内建设临时鲜活农产品市场。市区内的闲置空地,废弃的工地,都可以进行简单平整,建成临时性菜市场,每天早上定时开市、散市。

四是应合理布局鲜活农产品市场。以批发市场和超市为中心,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根据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方向、交通运输渠道、鲜活农产品仓储设施等条件合理布局。

(二)创新流通模式

1、“农超对接”模式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超对接”的发展模式是提高鲜活农产品农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对于一些保质期比较短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就要依靠本地区市场来实现“农超对接”。由于一些资产专用性成本存在,“农户与超市对接”模式的发展对要进入的企业经营农产品规模有一定限制要求。因此,“农户与超市对接”模式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同时,要优先选取进入鲜活农产品市场的企业。

2、“直销店”模式

一是批发直销门店。批发商在一级批发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自己的鲜活产品。这种模式因为没有其他中间商,流通环节最少,所以也是流通费用最少,销售价最低的模式。

二是直接为生活小区的生鲜店供货。这类生鲜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小而全”,生活中常用的生鲜品几乎都能在店里买到。因此对这类商店采用“直销模式”,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实惠,最大限度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三是直接为二级批发市场分类供货。同一种鲜活农产品批发商实行联合,对市区内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分片供货。在各自负责的片区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商对所有的商户同时供货。

(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一是需要多渠道化鲜活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随着科技的发达,信息

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够在网上全方面、多渠道的发布鲜活农产品的信息,不仅能使卖家高效地销售产品,而且能够使买家在最短时间里买到符合自己意愿和独特需求的产品。

二是需要加强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和农业信息化培训。应以鲜活农产品为营销主体,将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农户和经纪人作为农业信息化培训的主要对象,建立专业的农业信息传播渠道,将农民现阶段对鲜活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及时发布出去。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财政补贴。对于鲜活农产品零售商来说,租赁费用占据着销售收入的绝大部分,降低摊位费用、卫生费用的支出就可以降低鲜活农产品的零售价格。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建立鲜活农产品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将新生产基地开发建设基金和部分土地出让收入作为鲜活农产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固定来源。强化新生产基地开发建设基金征收,对划定的保供鲜活农产品实行更为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巧云.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研究-以北京市为例[M].

[2]杨顺江、彭莺.中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构建:一个比较分析的启示.中国农村经济[J].

[3]李忠旭.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制度变迁—关于农产品市场改建成超市的问题探讨.农村经济[J].

[4]吴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与现代物流.物流技术[J].

[5]王莺.成都市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物流科技[J].

[6]扈立家、李天来.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问题研究.长江鲜活农产品[J].

2014年中国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

2014年中国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轮番上涨,累计涨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产需缺口扩大。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农产品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引起的。 综合来看,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对于饲料粮需求的增长将显着大于对口粮需求的减弱作用,对我国粮食的总体需求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 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的基本态势都无法改变。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农产品供求是紧平衡,其实农产品供应在总量、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供不应求是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农产品供求变化。从城乡人口数量看,我国农村人口1995年达到顶点之后持续减少,而城镇人口和总人口都持续增加。1995年我国有农村人口85947万人,城镇人口35174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0.96%和 29.04%;2012年底有农村人口64222万人,城镇人口71182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47.43%和52.57%。这期间城镇人口增加了36008万人而农村人口减少了21725万人。一方面农村人口对城镇人口的供养比例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水平是农民的2-3倍,考虑到城镇人口较高的消费水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加速上升。因此,受城乡人口比和城乡人均消费比持续上升共同影响,最近十几年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加速上升。这也是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导致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随着居民收入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蛋白质等摄入量会逐步增加。我国居民的饮食消费结构正在并还将发生改变,从过去的以满足居民直接口粮消费向满足猪牛羊等动物饲料粮消费、间接满足居民消费转变。作为蛋白质等来源的肉禽蛋的需求进一步上升,而这将消耗大量粮食生产饲料,从需求面拉动粮食价格上升。2001-2011年间,我国的人均口粮

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农产品流通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

(一)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产品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的增收以及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经过多年的农业改革,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农产品场供求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市场的分散性和地域性以及交易的风险性等特征突出,主要存在“卖难”“涨价”、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完善的农产品预警体系、农民盲目生产、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产品做得再好,没有推介展销的平台,也卖不出去。而这就使蔬菜与市场流通的是否合理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方面当地有很好的农特产品,但是农民找不到销路,另一方面,公司的采购资源不多,而农户的种植都是分的、小规模的,这就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畅通的买卖信息渠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已由社会生产中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先导行业。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要求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同时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从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时期。在这一时期,农产品流通行为具有商品经济和自给经济的双重特征。从农产品流通来看,既有农产品自身的特点,又有中国过渡经济的转轨特征。因此,依据农产品特点合理组织农产品流通是实现商品流通合理分工的重要内容。目前的农产品流通还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人们在经济水平提高后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要求。 (二)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产品的特点是品种和个体间的差异显著,农产品的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再者就是农产品具有季节显著时间性强的特点。 农产品流通的特点造成了农产品流通的问题。 1、在流通上表现为现货交易多,季节集中度高,产品质量检测设施重要 在农产品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比较明显,包括土壤、气候、温度、水源等,生产的地区分布特征突出,并且季节性强,产品质量部均衡。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以现货交易为主,农产品流通大多数是现货流通,进入市场往往是人货同行,采取对手交易的方式,结算用现金收付。同时,交易规模较小,季节集中度高,而且农产品绝大部分集中在夏秋两季。冬春季节虽然交易较多,但数量很少。此外,农产品质量检测、包装、储藏保鲜及加工设施、商品检疫、农药残留检测、电子结算等方面都比较落后。 2、交易规模小,参与主体多。 从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存在着众多参与主体和组织,其中个体农户占绝大多数。在流通领域形成了一个由农民组成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贩卖大军,在实践中造成农产品流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差。此外,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农户、中介、生产企业间交易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小规模、大群体的特征明显,流通过程中介环节多成本高,因组织化程度太低而不能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的效能。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李志萌 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伴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由国家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经过市场化改革逐步演变形成的。目前,在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形势下,市场流通对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是新时期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实质是保证农产品的市场实现和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流通方式的现代化,用优化的机制保证优质农产品的流通,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自1978年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方向改革。一是由计划调节向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过渡阶段(1979~1984年)。政府逐步减少统购统销和派购限售的品种和数量,缩小国家收购农产品范围。到1984年年底,国家对主要农产品量和播种面积下达的25种指令性计划指标已基本取消。逐步放开了三类农产品的购销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实行议购议销。由于政策的放宽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施,我国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曾被取缔、合并的农村集贸市场和传统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 二是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并存时期(1985~1991年)。在家庭承包制与先行放开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和集市贸易相配合下促成的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一举改变了长期存在的农产品供应匮乏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

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分析

摘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并在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连锁经营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现状 (3) (一)、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主体现状分析 (3) 1 集贸市场 (3) 2 批发市场 (3) 3 连锁超市 (4) (二)、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物流现状分析 (4) 1 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量大 (4) 2 鲜活农产品物流水平低 (5) 3 鲜活农产品物流损耗率高 (5) 4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5) 二、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存在的问题 (6) (一)、流通渠道中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6) 1 物流主体多元化、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6) 2 经营方式和产后环节滞后 (7) 3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7) (二)、连锁超市经营存在的问题 (7) 1 建设投资大,经营费用高,导致销售价格高 (7) 2 配送中心和物流配送系统建设落后 (8) 3 没有足够的货源保障 (8) 三、优化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途径 (8) (一)、对我国现有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扩展 (8) 1 完善市场内部秩序,规范交易行为 (9) 2 对小规模的鲜活批发市场进行重组合并 (9) (二)推进我国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 (9) 1 国家要对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支持 (9) 2 提高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自身综合素质 (10) 3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 (10) 四、结束语 (11) 五、安考文献 (12)

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一、我县农产品市场的现状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要求更是从健康上升的绿色、环保和营养,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我县农产品不断发展,类别多,其中包括粮油,蔬菜,水产品,肉食禽蛋,干鲜果品等。但就目前来看,我县农产品市场的建设、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等原因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二、农产品市场建设 1、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覆盖了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2、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超市作为一种现代新型营销业态在近几年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我独尊”的销售地位正倍受挤压。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

络,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根据现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三、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1、优化完善农产品品质 许多农产品基于气候或地理环境的因素,本身的品质就非常突出,如黔丹公司的硒锌米、城江西瓜、黑毛猪等,但是以这样的品质进入高端市场还是远远不够的,须从育种改良、种植工艺、加工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因此有至于摆脱低价值的农产品经营者,必须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样就有可能卖出高于普通产品数十倍的价格,品质体现价值,确实如此。 2、产品结构性包装 一般我们发现,目前我县大多数的农产品包装相对土气,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产品选择塑料袋或者瓦楞纸箱包一下,早早了事,上面标明产地和品牌名称就没有了,事实上这样的包装往往让人感觉档次低,高端的消费群又怎能喜欢上这样的产品呢?产品的包装要和产品的优良品质相匹配,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塑造品牌价值。 当然对高端人群来说,在包装上要特别注明选购的理由,和独特的卖点,这样结合具体产品进行深度发掘。

浅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

浅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布局的调整,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相对落后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建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着手,通过探讨如何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应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做到营销渠道多样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功能综合化、农产品销售体制健全化,切实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农产品;销售渠道 一、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模式类型与特点 我国目前现存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模式主要有“农户+批发商”模式;“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农户+供应商+超市”模式。各模式表现出不同的销售效率、渠道结构、稳定性等特点。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渠道权力严重向龙头企业倾斜,农户谈判能力弱,利益受不到保障;渠道结构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大”的不对称性,农户和零售终端规模小,中间销售环节纷杂,造成销售不畅,效率低下。 二、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农贸市场风光不再。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主分销渠道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食品需求、促进农产品销售、繁荣城乡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传统的农贸市场渐渐不再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营销渠道的主体主要由小型小户构成。我国农产品的经营主要还是分布在于零散的农户手中,小生产大市场形成了我国农产品销售的最大特色。表面上看,散户的经营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也使消费者可以在零星农户中货比三家,选择最优。然而这样的发展不利于市场的控制和良性发展,同时消费者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选择购买,对于上班族的人来说无疑是不方便的。 三、当前中国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农产品销售政策不完善 第一,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层次较低,管理不够规范;第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规模、结构、制度都有待改善;第三,市场供应不稳定,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因此自主营销的市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使得相关经营主体缺乏利益诱惑从而丧失了农产品销售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了销售渠道不畅通。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行扶持政策

附件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行扶持政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2〕62号)提出:要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税收支持政策,给予相关金融支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扶持产地农产品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对示范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适当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范围。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和推进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农民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

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扶持政策,涵盖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保险、科技、用地、用电等各方面,形成合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重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推动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终端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 一、财政政策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为解决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问题,2012年中央财政启动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每年安排5亿元(2014年增至6亿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农户和合作社建设贮藏窖、冷藏库和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加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从1994年起专门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产业化经营项目,以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999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调研报告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调研报告 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是现代农产品流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保障。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信息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改变农产品流通的传统模式,提高流通效率,使农业发生深刻变化。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的现状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目前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仍然薄弱,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国政府在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明显偏少,同时缺乏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从而使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信息化水平不高,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水平。一方面,互联网的用户和农业网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地区,真正的农村地区的用户很少。另一方面,大多数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及专门人员,致使市场信息、库存信息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2.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率低。有调查显示,几乎

国内比较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实际上这些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大多只是发布信息,展示企业形象,没有起到真正的交易作用。大多数农产品网站冷冷清清,即使有了初步的搭建,也形同虚设。并且信息化建设存在重技术轻内容的情况。 3.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在部分地市县没有建立互联网的信息平台,绝大多数乡村缺乏网络沟通手段。基层农业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少,媒体间在农业信息传播和发布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沟通,信息利用不充分。同时,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电子化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和用户双向互动网上事务处理还没有开展,从而难以为监管主体和公众提供高效的网络化服务,尤其在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方面,很难满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4.农产品流通系统各个环节不协调。农产品流通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流通的各个环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一个环节效率、效益的提高有时会降低其他环节的效率、效益,从而导致整体的效率、效益降低。所以一个高效率、高效益运转的流通系统必然是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系统。但我国由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流不顺畅,流通的众多环节各自为战、竞争无序。例如我国许多地方采取大量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策略来提高运输效率,但因与其他环节协调不足,往往出现盲

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解读

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解读 有效性:颁布时间:发文单位:字号T | T 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75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为方便纳税人掌握此政策的运用,特解读如下。 政策背景 我国是鲜活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为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平稳产销运行、保障市场供应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12月13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其中,完善财税政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措施之一,内容包括完善农产品流通税收政策,并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今年7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部分鲜活农产品。为落实这一精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此次通知。 免税范围 《通知》规定,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也就是说,从事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的纳税人在销售本通知中规定的鲜活肉产品时,免征增值税。农产品批发地批发、超市及社区菜市场零售均属于免税环节。需要注意的是,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纳税人不在免税范围内。 《通知》明确,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肉产品,是指猪、牛、羊、鸡、鸭、鹅及其整块或者分割的鲜肉、冷藏或者冷冻肉,内脏、头、尾、骨、蹄、翅、爪等组织。这意味着上述六类动物的各种肉产品组织均属于免税范围,如鸡胗、鸡爪、鸡翅中、猪蹄、肝、肺、肾脏等产品。我国税法遵循例举原则,因此,除了上述“猪、牛、羊、鸡、鸭、鹅”等产品外,其他的肉产品均没有纳入此次免税范围,如蛙等;人们生活当中习以为常认为是肉类的水产品,如鱼、虾、蟹类等,也没有纳入此次免税范围。还需要提醒的是,免税范围仅限于鲜肉、冷藏或者冷冻的肉产品,加工过的肉食、熟食不属于免税产品,如腊肉、酱制肉、扒鸡等。 《通知》还明确,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蛋产品,是指鸡蛋、鸭蛋、鹅蛋,包括鲜蛋、冷藏蛋以及对其进行破壳分离的蛋液、蛋黄和蛋壳。没有例举的不属于此次免税范围,如鹌鹑蛋。加工过的蛋产品和熟食不属于免税范围,如咸蛋、松花蛋等。 《通知》特别指出,上述产品中不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所规定的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鲜活肉类、蛋类产品。《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

中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汇总

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17) ·北京城北回龙观大钟寺商品交易市场·北京岳各庄农产品市场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有限公司·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北京昌平水屯批发市场·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北京顺鑫石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日上综合商品批发市场 ·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北京城北回龙观大钟寺商品交易市场·北京市西沙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北京南三环玉泉营果菜批发中心 ·北京大兴大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怀柔南华农贸批发市场 ·北京市良乡城东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中心 ? ? 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3) ·上海曹安批发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上海华中果品交易中心

? ? 天津农产品批发市场(10) ·天津何庄子批发市场·天津金钟蔬菜批发市场 ·天津南开区红旗农贸批发市场·天津市当城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天津武清大沙河批发市场·天津金钟蔬菜粮油批发市场 ·天津红旗农贸批发市场·天津市当城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 ·天津武清大沙河批发市场·天津市王顶堤水产批发市场 ? ? 重庆农产品批发市场(3) ·重庆江北区盘溪农贸市场·重庆菜园坝果品批发市场 ·重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 ? 河北农产品批发市场(28)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河北乐亭冀东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石家庄高邑蔬菜大市场·河北省永年县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 ·河北青县盘古蔬菜批发市场·河北魏县天仙果菜批发交易市场 ·河北省衡水市东明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河北怀来县京西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三河市建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河北秦皇岛昌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河北饶阳县瓜菜果品交易市场·河北唐山姚王庄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无极县蔬菜批发市场·河北秦皇岛海阳农副产品批发 ·河北馆陶金凤禽蛋批发市场·河北固安蔬菜批发市场 ·河北保定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河北永年县中原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河北邯郸意蓝德农产品批发市场·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京西果菜批发市场·河北省邢台市食品蔬菜集团公司顺兴蔬菜批发市场·张家口市宣化盛发蔬菜水产副食品综合交易市场 ·中国沧州红枣交易市场·唐山市荷花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邯郸市农业科技贸易城·河北保定三丰粮油批发市场 ·沧州崔尔庄枣业有限公司·河北冀南蔬菜瓜果批发市场 ?

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前景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我国农产品加工的教学、科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加工还有很大不足,典型的特点就是在加工过程的各方面耗费太大。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尽管给食品加工业带来很大的机遇,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劳动力资源优势就会逐步削减,市场对科技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项目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坚持走科技兴企的道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精深加工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的应用必将大放异彩,农产品加工前景一片大好。 【关键词】农产品精深加工现状前景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的教学、科研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70年代末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相继恢复了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教学和科研工作,到8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开设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后成立了食品科学系,以后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等也成立了食品科学系,经过几年的努力组建了一支多学科师资队伍,包含果蔬贮藏、加工、畜产品加工、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和食品科学。农业科研单位也相继成

立了食品科学研究所或食品科学研究中心,形成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农产品旺的教学、科研体系[22]。目前从事农产 品贮藏、保鲜、加工科研和设计的单位近180个,大专院校95所,其中农林院校30多所,还有249所中等教育单位口。一支比较完整的、有一定水平的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的科研队伍[23]。这为我国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把科技转化成为生产力,提供了保障。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小麦、稻谷、棉花、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部分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因而对于农产品的加工当仁不让的就成为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但是怎样正确认识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前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现代化前进的脚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要使科技充分转化成为生产力,就要让农业科技与农民零距离[3]。十二五上,更是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措施。 有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不是就意味着有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呢,当然不是。但是农产品加工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一是人们对食品的多样化要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上

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上) 2013年01月10日10:00 来源:《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10期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摘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推进农产品流通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以创新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为核心,以完善农产品流通管理和制度为重点,从流通渠道体系、流通组织体系、流通服务体系和流通质量安全体系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运行机制,并提出了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与公共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基本框架,构建,政策建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基金编号:12CGL06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基于流通视角的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与创新研究”(基金编号:11YJA79014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创新研究”(基金编号:10YJC790397)、武汉市社科基金“武汉现代农产品流通研究”(基金编号:11051)的阶段性成果。 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条件。多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中一直存在着产销不衔接、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组织化程度低、信息网络不健全、流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1]“卖难买贵”、“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等事件频繁发生,这些问题不仅与农业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有关,也暴露出当前我国农产品产销链条和流通体系的脆弱。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变革,培育和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① 一、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内涵及形成条件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指与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相适应的一系列农产品分销网络。[2]它是为高效组织农产品流通,在一定的流通体制和流通战略目标下,运用先进的理论、流通技术手段与现代化的流通形式、管理方式对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全面整合,所形成的由现代化的流通主体、流通载体、流通服务以及流通运行、监管机制组成的具有内部联系的统一体。其形成需要相应的资源禀赋、需求拉动、政策支持及区位优势等条件。[3]. 1.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决定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的边界,影响流通体系的性质、类型及规模。 2.需求拉动。需求拉动是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农产品资源的价值化与商品化过程中发挥着诱发和牵引作用,它决定生产规模、销售地点、流通中介体系的性质与规模。 3.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对于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形成具有外生性推动作用,它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形成提供资金、基础设施、政策保障和流通体系内的游戏规则。 4.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所在地的枢纽作用,能将农产品流通中的生产信息、消费信息有效对接,通过枢纽和吸附集散功能诱发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形成。区位优势所在地因为交通便捷、金融体系发达和信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摘要:在整个鲜活农产品的供销环节中,销售环节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现象:从菜地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往往加价25%;而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鲜活农产品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造成鲜活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市场的力量,也有非市场的力量。遏制其价格过快上涨,政府除了投资于一些菜市场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从生产、运输、销售环节让鲜活农产品价格“虚高”的部分降下来。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直营店 一、鲜活农产品的概念及物流特点 (一)鲜活农产品的概念 鲜活农产品是指生产地没有加工或只有少量加工的,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农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生、鲜、活的特点,与其他农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储藏、运输等方面。2005年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界定了鲜活农产品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等农产品。本文中的鲜活农产品的界定遵循上述的表述。(二)鲜活农产品的物流特点 鲜活农产品物流是一系列环节的综合,包括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不同的任务和需求。 1、储存需求。任何农产品都不是同时生产同时消费的。鲜活农产品是典型的“季产年销”的产品,在其生产出来以后,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消费。这段时间是由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集中与分散上发生的矛盾所形成的 2、加工需求。鲜活农产品加工是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产品进

行再生产的活动,是鲜活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重要环节。 3、包装需求。包装是对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流通领域的鲜活农产品采用一定的容器或材料加以保护和装饰。这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条件。 4、运输需求。由于各地生产有不同的产品,需要互通有无,不同地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有集中或分散,多余或缺乏,需要长短互补。 5、市场信息需求。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出现了农民“卖难”和消费者“买难”的信息不对称矛盾。 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批零价格差距大 通过对某市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及超市等地进行了调查,并对鲜活农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对比(详见下方市场价格表)。通过比较发现:批发市场中鲜活农产品的价格和零售市场的价格是有很大差距的。以芹菜为例,二级市场中芹菜的价格为一级市场的价格的4倍;再以白萝卜为例,二级市场中白萝的价格是一级市场的2.6倍。 抽样鲜活农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表格 鲜活农产品名称价格(元)一级批 发市场 二级批 发市场 居民小区 摊点 市区菜市场大型超市 土豆0.55 1 2 1.5 1.1 白菜0.4 1.5 2 1 1.25 莲花白0.2 1 1.5 1.2 0.95 芹菜0.5 2 3 2 2.1 香葱 2 3 5 3 4.5 韭菜 1.5 2.5 3.5 2.5 3.3 西红柿 1.5 2.5 3 2.5 1.45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发布时间:2010-5-27 从全球来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都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由于制度背景迥异,社会发达程度不同,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的定位问题,对于构建和完善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以及把握其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的界定 提及农产品批发市场,通常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有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而且都认为日本模式就是亚洲模式,也最适合中国去效仿。我们所说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是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的高度概括性描述。那么,如何判定一种模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量: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经由量)、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即中国模式。 二、世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四种模式比较

目前来看,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日本模式及中国模式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在经由量、投资模式、管理模式、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 (一)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比较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是指农产品的经由量,即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进行流通的比率。美国模式的经由量为20% ;欧洲模式的经由量为50%;日本模式的经由量60-70%;中国模式的经由量则高达70-80% 。 (二)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比较 在不同的模式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不同,决定了投资目的也有所不同。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主体参与,通常由当地(市)政府提供土地和部分资金,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出资建设,甚至市场建设的配套工作也是由政府完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被完全定位为公共设施;日本模式也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因此,它们的投资目的都是非营利性质。而中国则是以非政府投资为主体,且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地方政府,企业,甚至还有个人,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 (三)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比较 管理主体是指对批发市场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机构或组织。

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前景

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加工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我国生态化农业道路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现状;产业化;生态农业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同时,农业的高速发展导致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由此引发的农产品污染、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业生态环境破坏、食品安全危机等各种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问题成为制约新阶段农业可持续高效发展的瓶颈。 因而,发展无公害、质量型农业是对我国传统、数量型农业的变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结果。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农产品加工研发力度,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得到应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一方面,推广良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农产品优质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全面提速,农民生产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储藏与保鲜技术的推广,使我国主要果蔬以及肉食品的储藏与供应器明显延长。农产品加工向着深度、精度及专用化方向发展。城镇居民的比例变化也使得农产品直接消费者需求下降,加工制品的比重上升,刺激农产品加工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产品附加值也不断升高。 尽管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已经进入了技术时代,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4倍,而中国刚刚才突破1.5。发达国家加工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80%以上,而中国只有还不到30%。农业加工能力低下与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1]。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产品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不足5%。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一、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概况 世界级城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大体可分为“市场流通”和“市场外流通”两部分。市场流通,即生产者直接或经过上市团体、货物收集者将农产品经各类批发市场集散、交易、形成价格后,经零售商、加工业者和大的消费团体将农产品最终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市场外流通,则指农产品不经过批发市场交易而是经过全国农协、商社的集配中心、果蔬超市、生协径直转移到零售机构、消费团体或出售给个体消费者或者说是生产者、上市团体与零售业者、消费者直接交易的流通形态。世界农产品流通交易体制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受各国社会体制、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当前,世界农产品物流模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东亚模式。 日本、韩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均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拍卖为手段。以日本为例,目前,全日本共有88个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资的中央批发市场,年成交金额达6兆2000万日元,1513个多元化投资的地方批发市场,年成交金额达5兆1800万日元。经由日本批发市场流通的蔬菜占81%,果品占72%。在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果品交易的客户中,通过农协或其他任意组合组织的上货量各占上货总量的59%和66.5%,而其他商人等则占总上市量的17.8%和20.1%。交易方法以拍卖为主。在大阪中央批发市场通过拍卖成交的果蔬比率高达9O%以上;采用该模式的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流通渠道环节多,流通成本较高;其流通过程表现为“生产者-上市团体-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店-消费者”,这样其利润也分配不均;②流通规范化、法制化、效率高。 第二种是西欧模式。 法国、德国、荷兰等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西欧模式的批发市场与东亚模式相比,批发市场流通比例较小,而且大多数大型批发市场仍然坚持公益性原则,如法国就指定了全法的23所批发市场为国家公益性批发市场。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形式也有所不同,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如在法国巴黎郊外设立的一个批发市场-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由于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并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立在农村,巴黎的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另由于西欧国家市场信息网络发达,地域内、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十分活跃,进出口产品在批发市场中也占据一定比率。其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并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在农村;②建有完善的现代化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③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 第三种是北美模式。

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 施意见 【法规类别】农产品购销 【发文字号】冀供销[2012]29号 【发布部门】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日期】2012.03.26 【实施日期】2012.03.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冀供销〔2012〕29号) 各设区市、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省社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强供销合作社鲜活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指导意见》(供销经字〔2012〕18号),现就推进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1、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与经营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产销对接为重点,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

善经营服务功能,创新流通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与农民及相关经营主体共同建立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 二、主要任务 2、编制河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发展规划。省社以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和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文件为指导,结合各地城乡规划、经济社会布局以及供销合作社实际,制定好全省供销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发展规划。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相结合,重要物流节点建设与网络布局相匹配,中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相衔接,兼顾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原则,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3、创建“河北省供销社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省社集团公司组织建立批发市场联盟,带头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整合、升级改造为重点,实施网络化、集团化、多元化发展,加快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探索远期合约、竞价拍卖、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 4、组建“河北省供销社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省社年内搭建起全省供销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先进便捷的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全省鲜活农产品资源。积极探索网上商城、挂牌交易、竞价(招标、拍卖)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适时探索中远期交易,建立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交易服务网络,以信息化带动鲜活农产品生产的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以及交易方式的新型化,提高流通效率。 5、推进“农合联”服务实体化。省社农合联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规范发展,提高行业素质、诚信水平和经营规模。创建交易商服务中心,组织“农合联”成员或非成员的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经纪人登陆“河北省供销社电子商务交易中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当前我国鲜活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在整个鲜活农产品的营销中,销售环节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因为市场的因素,从菜地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往往加价25%;而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鲜活农产品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现象:造成鲜活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市场的力量,也有非市场的力量。对此政府采取了遏制其价格过快上涨的一系列措施,投资于一些菜市场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试图从生产、运输、销售环节让鲜活农产品价格“虚高”的部分降下来。 农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营销方式通常是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直营店 一、鲜活农产品的及概念物流特点 (一)鲜活农产品的概念 鲜活农产品是指生产地没有加工或只有少量加工的,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农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生、鲜、活的特点,与其他农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储藏、运输等方面。2005年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界定了鲜活农产品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等农产品。本文中的鲜活农产品的界定采用上述的表述。(二)鲜活农产品的营销过程流通特点 鲜活农产品是流通销售是系列环节的综合,包括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不同的任务和需求。 1、储存需求。任何农产品都有其生长的物理性特点,不是同时生产同时消费的。鲜活农产品是典型的“季产年销”的产品,在其生产出来以后,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消费。这段时间是由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集中与分散上发生的矛盾所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