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考研试题 812物理化学

2019-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考研试题 812物理化学
2019-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考研试题 812物理化学

广工_操作系统_课程设计_源代码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________操作系统___ ____ 题目名称_多用户多级目录文件系统的实现_ 学生学院________计算机学院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 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林穗______________ 2011年1月18日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多用户多级目录文件系统的实现 学生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08软件工程一班 姓名 学号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模拟的多用户多级目录的文件系统。通过具体的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的物理结构、目录结构和文件操作的实现,加深对文件系统内部功能和实现过程的理解。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在内存中开辟一个虚拟磁盘空间作为文件存储器,在其上实现一个多用户多目录的文件系统。 2.文件物理结构可采用显式链接或其他方法。 3.磁盘空闲空间的管理可选择位示图或其他方法。如果采用位示图来管理文件存储空间,并采用显式链接分配方式,则可以将位示图合并到FAT中。4.文件目录结构采用多用户多级目录结构,每个目录项包含文件名、物理地址、长度等信息,还可以通过目录项实现对文件的读和写的保护。目录组织方式可以不使用索引结点的方式,但使用索引结点,则难度系数为1.2。 5.设计一个较实用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要求提供以下相关文件操作:(1)具有login (用户登录)

(2)系统初始化(建文件卷、提供登录模块) (3)文件的创建:create (4)文件的打开:open (5)文件的读:read (6)文件的写:write (7)文件关闭:close (8)删除文件:delete (9)创建目录(建立子目录):mkdir (10)改变当前目录:cd (11)列出文件目录:dir (12)退出:logout 6.系统必须可实际演示,选用程序设计语言:C++、C等。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充分理解设计的任务,完成设计的基本要求。然后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算法和实现方式,以取得更高的分数。 2. 独立独立完成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工作。 3.完成设计报告的撰写。 4.以光盘(以班为单位刻录)方式提交已调试通过的完整的相关源程序和能够运行的执行文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的书面和电子两种版本。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物理化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 1、·kg-1的CaCl 2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γ ± =,则其离子平均活度a ± 是: (B)。 (A)×10-4;(B)×10-2;(C)×10-2;(D)×10-4。 2、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Cl-)无关的是:(D)。 (A)Zn|ZnCl 2(aq)| Cl 2 (p)|Pt; (B)Zn|ZnCl 2 (aq)|KCl(aq)|AgCl|Ag; (C)Pt|H 2(p 1 )|HCl(aq)|Cl 2 (p 2 )|Pt; (D)Ag|AgCl(s)|KCl(aq)|Cl 2 (p)|Pt。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B)。 (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与温度无关; (D)因电解质溶液种类不同,有的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的反应正好相反,则其充电时正极和负极、阴极和阳极的关系为:(C)。 (A)正负极不变,阴阳极不变;(B)正负极改变,阴阳极不变;(C)正负极不变,阴阳极正好相反;(D)正负极改变,阴阳极正好相反。 5、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A)。 (A)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B)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 (C)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D)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6、无限稀释的KCl 溶液中,Cl-离子的迁移数为,该溶液中K+离子的迁移数为:( C )。 (A) ; (B) ; (C); (D) 7、恒温下某电解质溶液浓度由mol·dm-3变为mol·dm-3,其摩尔电导率:( A )。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能确定。 8、在温度T时,若电池反应?Cu+?Cl2===?Cu2++Cl?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E1, Cu + Cl 2 === Cu2++2Cl?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E2,则E1和E2的关系为:( D )。(A)E1/ E2= 2;(B)E1/ E2= 1/2;(C)E1/ E2= 4;(D)E1/ E2= 1。

广东工业大学 操作系统 真题 附答案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广东工业大学考试试卷 ( A ) 课程名称: 操 作 系 统 考试时间: 第 周星期 ( 年 月 日)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得分 评卷签名 复核得分 复核签名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1)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 为 ;(2)允许多个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 ;(3)使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的操作系统称为 。 2. 进程是对正在运行程序的一次抽象。有时进程必须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导致 竞争条件,为了避免竞争条件,OS 引进了 的概念,它是满足如下条件的一段代码: 在这段代码中某一时刻只有一个进程访问共享区域。 3. 产生死锁的原因是: ; 。 4. 固定式分区产生 零头,可变式分区产生 零头。 5. 四种I/O 控制方式是 、 、 、 和 。 6. 在设计I/O 软件时,一个关键的概念是 ,它的基本含义是应用程序 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 7. 文件的物理结构有三种: 、 、 。 8. 完成一个磁盘服务请求的总时间由 、 、 组成。 9. 在UNIX 系统中,可通过系统调用 来创建进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Array 1. 操作系统是对 ( ) 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1.分配到必要的资源但未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 ( ) 。 A.就绪状态 B.执行状态 C.阻塞状态 D.撤销状态 2.( )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 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段对某个数据集的一次执行活动。 A. 程序 B. 作业 C. 进程 D. 线程 3.下面 ( ) 算法不是进程调度算法。 A.LRU B.FCFS C.SJF D.HPF 4.关于存储器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虚拟存储器是由指令的寻址方式所决定的进程寻址空间,由内外存共同组成。 B.覆盖、交换、请求式调入和预调入都是操作系统控制内存和外存数据流动的方式。 C.内存信息保护方法有:上下界保护法、保护键法、软件法等。 D.内存分配算法中,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5.位示图法可用于()。 A.文件目录的查找 B.分页式存储管理中主存空闲块的分配和回收 C.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的页面置换 D. 可变式存储管理中空闲区的分配和回收 6.现有三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计算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机上按单 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6小时 7.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 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 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 8.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 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加1的情况是( )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9.用户程序通过系统调用creat来创建一新文件时,在执行creat()的过程中,用户进 程运行在下。 A.系统态 B.用户态 C.系统态或用户态 D.目态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实时系统在响应时间、可靠性及交互作用能力等方面一般都比分时系统要求高。() 2.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同一个程序,且一个进程也可以执行多个程序。() 3.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也可能不会产生死锁。( ) 4.虚拟存储器是一个假想的地址空间,因而这个地址的大小是没有限制的。() 5.设备独立性是指系统具有使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6.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机存取。() 7.为了提高磁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 8.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但不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 9.访问控制矩阵比访问控制表更节约空间。( ) 10.在UNIX文件系统中,文件的路径名和磁盘索引结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

2003年广工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试题

广东工业大学 2003年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试题 考试科目:物理化学科目编号:423 招生专业:应用化学、环境工程 注:考生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含填充题、选择题),答完后连同本试题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膨胀和绝热可逆膨胀到相同的终态压力为P时,终态体积有()。 A V恒温=V绝热; B V恒温V绝热; D 无法判定。 2、对于焓H的描述下列哪点是不确切的()。 A 焓H是状态函数; B 在无非体积功的封闭体系内的恒压过程?H=Q P; C 焓的改变值?H的符号不能作为过程自发方向的判据; D 在U、H、A、G几个函数中H的绝对值最大。 3、下列哪一个过程不能用?G作为过程自发方向和达平衡条件的判据()。 A 纯物质单纯P、V、T变化; B 两种和两种以上的物质恒温恒压混合; C 恒温恒压非平衡条件下的相变化过程;D恒温恒压下不作电功的化学变化过程。 4、恒压下纯气体物质的吉布斯函数G随温度的升高而()。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不能判定。 5、对于均相封闭系统(?G/?P)T 等于( ). A (?G/?T)P ; B (?U/?S)V; C (?A/?V)T; D (?H/?P)S。 6、乙醇比水易挥发,将少量乙醇溶于水形成稀溶液,下列说法中何者是正确的()。 A 溶液的蒸汽压必低于同温下水的饱和蒸汽压; B 溶液的沸点比高于相同压力下水的沸点; C 溶液的凝固点必低于相同压力下水的凝固点; D 平衡气相中乙醇的摩尔分数小于液相中乙醇的摩尔分数。 7、将不挥发性溶质甲、乙分别溶于水形成稀溶液,若甲的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乙的水溶液的凝固点,则甲的水溶液的沸点和乙的水溶液的沸点有()。 A 乙的高; B 甲的高; C 一样高; D 无法比较。 8、理想气体反应;N2O4(g)=2NO2(g)在某温度达平衡后,在恒压下向系统加入惰性气体,平衡转化率()。 A提高;B 降低;C 不变;D无法确定。 9、在10ml、1mol·L-1的KOH溶液中加入1ml水,其电导率к如何变化( )。 A增大;B 减小;C 不变 D 无法判定。 10 某电池的电动势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电池放电时的焓变的符号为()。 A ?r H m >0; B ?r H m <0; C ?r H m =0; D 无法判定。 11、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在阴极上()。 A 平衡还原电势与超电势之和越正的金属越易析出;B平衡还原电势越正的金属越易析出;C平衡还原电势与超电势之和越负的金属越易析出;D平衡还原电势越负的金属越易析出。 12、对于反应2A→C+D,反应物浓度降为初始浓度一半需时间20min,降为1/4需时间60min,该反应为()。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广工2012操作系统复习

简答题 1.请画出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状态转换图。 2.简述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A互斥条件。B请求和保持条件。C不剥夺条件。D环路等待条件。 3.防止死锁有哪些策略? A掘弃“请求和保持”条件。B掘弃“不剥夺”条件。C掘弃“环路等待”条件。 4.简述动态重定位。 在动态运行时装入的方式中,作业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然是相对地址,将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工作,被推迟到程序指令要真正执行时执行。 5.简述Spooling操作。 为了缓和CPU的高速性与I/O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引入了脱机输入、脱机输出技术。该技术是利用专门的外围控制机,将低速I/O设备上的数据传送到告诉磁盘上;或者相反。这样,便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实现脱机输入、输出功能。此时的外围操作与CPU对数据的处理同时进行,我们把这种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围操作称为SPOOLing(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 On-Line),或称为假脱机操作。 6.请解释设备独立性原则。 应用程序独立于具有使用的物理设备。未了实现设备独立性而引入了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这两个概念。在应用程序中,使用逻辑设备名称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而系统在实际执行时,还必须使用物理设备名称。 7.请回答文件的物理结构有哪几种类型。 A连续结构。B链接结构。C索引结构

综合应用题 1.考虑一个有760个字节程序的如下存储器引用: 12,90,351,190,180,475,30,550,635,650,227,430,640,710,745,10,15,650,740,249。 假定主存中每块为100个字节,有三块供该程序使用,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程序开始执行时已将程序的前3页依次装入主存,对于以上的存储器引用序列,给出其页面走向,并分别使用FIFO算法和LRU算法计算缺页中断次数。 因为主存中每块可以存放100个字节,因此逻辑上每页也为100字节,对于给定的存储器引用地址除以100后取整,即是该地址所在的页面号因此页面走向为:0,0,3,1,1,4,0,5,6,6,2,4,6,7,7,0,0,6,7,2 2.假定在某移动臂磁盘上,刚刚处理了访问75号磁道的请求,目前正在80号磁道上读信息,并有下列请求序列等待访问磁盘: 请求序列 1 2 3 4 5 6 7 8 欲访问磁道160 40 190 188 90 58 32 102 请用SCAN算法(电梯调度算法)列出实际处理上述请求的次序。 FCFS:160.,40,190,188,90,58,32,102 电梯调度算法:90,102,160,188,190,58,40,32 循环扫描算法:90,102,160,188,190,32,40,58 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90,102,58,40,32,160,188,190 3.三个进程R,M,P共享两个缓冲器B1和B2,B1和B2都只可存放一个记录。进程R每次把读入的一个记录存入B1;进程M把B1中的记录取出并加工,然后把加工好的记录存入B2;进程P把存放在B2中的加工过的记录取出并打印。请用PV操作描述并解决该问题。 S1:=1 S2:=0 S3:=1 S4:=0 4.为了实现文件的共享,办法之一是把文件目录分成用户文件目录和索引结点。现设目录文件存放在磁盘上,盘 块长度为1024 字节,每个文件说明占48 个字节,其中,文件名占 6 字节,指向相应索引结点的指针占 2 字节。设一个目录文件原来共有256 个目录表目,请求出未分解和分解后的找到一个文件所需平均访盘次数? (1)未分解:(48*256)/1024=12(盘块) (1+2+3+...+12)/12=(1+12)/2=6.5(次) (2)分解后:(8*256)/1024=2(盘块) (1+2)/2 + 1 =2.5(次)

广工大13年操作系统复习大题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40分). (p 、v操作) 1、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有人过桥时,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时,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1.答:将独木桥的两个方向分别标记为A和B;并用整形变量countA和countB分别表示A、B方向上已在独木桥上的行人数,初值为0;再设置三个初值都1的互斥信号量:SA用来实现对countA的互斥访问,SB用来实现对countB的互斥访问,mutex用来实现两个方向的行人对独木桥的互斥使用。则具体描述如下: Var SA,SB,mutex:semaphore:=1,1,1; CountA,countB:integer:=0,0: begin parbegin process A: begin wait(SA); if(countA=0) then wait(mutex); countA:=countA+1; signal(SA); 过独木桥; wait(SA); countA:=countA-1; if (countA=0) then signal(mutex); signa(SA); end process B: begin wait(SB); if(countB=0) then wait(mutex); countB:=countB+1; signal(SB); 过独木桥; wait(SB); countB:=countB-1; if (countB=0) then signal(mutex); signa(SB); end parend end 2.有三个进程PA、PB和PC合作解决文件打印问题:PA将文件记录从磁盘读入主存的缓冲区1,每执行一次读一个记录;PB将缓冲区1的内容复制到缓冲区2,每执行一次复制一个记录;PC将缓冲区2的内容打印出来,每执行一次打印一个记录。缓冲区的大小等于一个记录大小。解释P、V操作的含义,并用P、V操作来保证文件的正确打印。 (1)P、V操作是两条原语,定义如下: P操作:P操作记为P(S),其中S为一信号量,它执行时主要完成下述动作: S=S-1 若S>=0,则进程继续运行。

广东工业大学 数据库 真题 附答案 (1)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 页,第 页 学 院 :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 装 订 线 广东工业大学考试试卷 ( ) 课程名称: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卷得分 评卷签名 复核得分 复核签名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 层次模型 、 网状模型 、 关系模型 和面向对象模型。 2、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六个阶段。 3、事务的特性包括 原子性 、 持续性 、隔离性和一致性。 4、 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是并发事务正确性的准则。 5、F 逻辑蕴涵的全体函数依赖构成的函数依赖的集合,称为F 的 闭包 。 6、数据是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_____。 A 、外模式 B 、内模式 C 、存储模式 D 、模式 2、 实体完整性是指关系中 ____。 A 、元组值不允许为空 B 、属性值不允许空 C 、主属性值不允许为空 D 、主码值不允许为空 3、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是指____。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预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 、不会因为存取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4、候选关键字中属性称为 。 A.非主属性 B.主属性 C.复合属性 D.关键属性

数据库实验报告大全 广工 蔡延光版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班学号 姓名实验时间2011.3.14 教师评定 实验题目数据定义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创建、删除;基本表的创建、删除、更新工作;以及索引的创建、删除工作。 要求:1、在SQL SERVER 2000查询分析器中,利用SQL语言中CREATE、DROP 命令实现数据库的创建及删除工作。 2、在SQL SERVER 2000查询分析器中,利用SQL语言中CREATE、ALTER及DROP命令进行基本表的创建、更新、删除工作,并实现基本表中各类完整性约束条件的限定。 3、在SQL SERVER 2000查询分析器中,利用SQL语言中CREATE、ALTER及DROP命令进行基本表中索引的创建、更新、删除工作。 4、完成上述工作后,在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中,查看是否成功创建实验所要求数据库、基本表、各类完整性约束条件及索引等内容。 二、实验方案 所有实验内容必须在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中完成,设置查询分析器的结果区为Standard Execute(标准执行)或Executed Grid(网格执行)方式.发布执行命令.并在结果区中查看查询结果,如果结果不正确则需要进行修改,直到正确为止。要求完成如下内容: 1.定义数据库 定义一个借阅数据库,要求所定义的数据库大小为1M,且数据库名称为Labery_学号。 2.定义下列数据库基本表 在所定义的借阅数据库Labery_学号中,按要求定义如下数据库表: 1)书(book)

列名别名类型及长度是否可为空书号bno char(8)否 类别category varchar(10)否 书名title varchar(40)否 出版社press varchar(30)是 年份book_year Int否 作者author char(20)是 价格price decimal(7,2)否 总藏书量book_total Int否 2)借书证(card) 列名别名类型及长度是否可为空卡号cno char(7)否 姓名name char(8)否 单位department varchar(40)是 类别type char(1)否 3)借书记录(borrow) 列名别名类型及长度是否可为空卡号cno char(7)否 书号bno char(8)否 借书日期borrow_date smalldatetime否 还书日期return_date smalldatetime是 3.完整性约束条件: 主要内容为: 1)确定各基本表的主码; 2)确定各基本表的外码; 3)要求在定义各基本表的同时,确定如下完整性约束条件 1、定义各基本表主码,并且要求主属性不能为空; 2、如果有外码,定义各基本表外码; 3、要求检查借书证中属性Type的值是否为('T','G','U','F')); 4、借书记录borrow基本表中borrow_date默认日期为当前时间。4)确定各基本表哪些字段需要建立索引。

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试题真题(2018年精校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2015广工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文档最后含源码下载地址)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生学院____ 计算机学院______ 专业班级13级计科9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李敏 2015年12月29日

实验一进程调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进程调度程序,以加深对进程的概念及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设计一个有N个进程共行的进程调度程序。要求采用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即把处理机分配给优先数最高的进程),时间片轮转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这三种算法。 每个进程有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表示。进程控制块可以包含如下信息:进程名、优先数、到达时间、需要运行时间、已用CPU时间、进程状态等等。 进程的优先数及需要的运行时间可以事先人为地指定(也可以由随机数产生)。进程的到达时间为进程输入的时间。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进行计算。 每个进程的状态可以是就绪W(Wait)、运行R(Run)、或完成F(Finish)三种状态之一。 就绪进程获得CPU后都只能运行一个时间片。用已占用CPU时间加1来表示。 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已达到所需要的运行时间,则撤消该进程,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还未达所需要的运行时间,也就是进程还需要继续运行,此时应将进程的优先数减1(即降低一级),然后把它插入就绪队列等待CPU。每进行一次调度程序都打印一次运行进程、就绪队列、以及各个进程的PCB,以便进行检查。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要进程都完成为止。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IBM-PC或兼容机 软件环境:C++、C语言编程环境 四、实验方法 1、编写并调试一个模拟的进程调度程序,采用“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对五个进程进行调度。 “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把CPU分配给就绪队列中优先数最高的进程。 静态优先数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并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动态优先数是指进程的优先数在创建进程时可以给定一个初始值,并且可以按一定原则修改优先数。 例如:在进程获得一次CPU后就将其优先数减少1。或者,进程等待的时间超过某一时限时增加其优先数的值,等等。 2、编写并调试一个模拟的进程调度程序,采用“轮转法”调度算法对五个进程进行调度。轮转法可以是简单轮转法、可变时间片轮转法,或多队列轮转法。 简单轮转法的基本思想是:所有就绪进程按FCFS排成一个队列,总是把处理机分配给队首的进程,各进程占用CPU的时间片相同。如果运行进程用完它的时间片后还为完成,就把它送回到就绪队列的末尾,把处理机重新分配给队首的进程。直至所有的进程运行完毕。 3、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是:

广工_操作系统_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_____计算机学院_______ 专业______软件工程________ 班级______ ________ 学号_____ _______ 姓名_______ _________ 指导教师 (2010年10 月)

学号:姓名:协作者:________ 实验__一__题目__ 进程调度___第周星期___ 一、实验目的 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进程调度程序,以加深对进程的概念及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编写并调试一个模拟的进程调度程序,采用“轮转法”调度算法对五个进程进行调度。 ·每个进程有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表示。进程控制块可以包含如下信息:进程名、优先数、到达时间、需要运行的时间、已用CPU时间、进程状态等。 ·进程的优先数以及需要的运行时间事先由人为指定(也可以随机数产生)。 ·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已达到所需要的运行时间,则撤销该进程,如果还未达到,则把它送回队尾。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IBM-PC 或兼容机 软件环境:C语言编程环境 四、实验原理及设计方案 1、实验原理 将程序顺序的输入进程队列后,开始执行程序,当运行了一个时间片后,如果进程所占的CPU时间达到所需的运行时间时,该进程完成,并撤销该进程,否则则把进程送回队尾。 2、设计方案 用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表示进程。输入进程名称,优先级,运行时间后,通过模拟系统对进程采用“轮转法”调度,得到各个时间片进程的运行情况。 3、相关数据结构的说明 struct pcb // 定义进程控制块 PCB {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 ()K O H m 291,2∞=4.89×10-2-1 2 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2015广工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文档最后含源码下载地址)剖析

学生学院____ 计算机学院______ 专业班级 13级计科9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李敏 2015 年12 月29 日

一、课程设计介绍 设计模拟一个实现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两级调度。通过具体的作业调度、进程调度、内存分配等功能的实现,加深对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两级调度模型和实现过程的理解。 作业从进入系统到最后完成,要经历两级调度: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作业调度是高级调度,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从输入井中选中若干个作业,分配必要的资源,如主存、外设等,为它们建立初始状态为就绪的作业进程。进程调度是低级调度,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将CPU分派给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假定系统可供用户使用的主存空间共100KB,并有4台磁带机。主存分配采用可变分区分配方式且主存中信息不允许移动,对磁带机采用静态分配策略,作业调度分别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和最小作业优先算法,进程调度则采用先来先服务和最短进程优先算法。 二、课程设计环境 1.计算机及操作系统:PC机,WindowsXP系统 2.程序设计使用工具:Microsoft VisualC++ 6.0 3.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 三、课程设计思想 假定“预输入”程序已经把一批作业的信息存放在输入井了,并为它们建立了相应作业表。 测试数据如下: 作业到达时间估计运行时间内存需要磁带机需要 JOB1 10:00 25分钟15K 2台 JOB2 10:20 30分钟60K 1台 JOB3 10:30 10分钟50K 3台 JOB4 10:35 20分钟10K 2台 JOB5 10:40 15分钟30K 2台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是两个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和短作业优先算法,两个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短进程优先算法。系统根据所选算法组合对输入系统的作业进行两级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分别在不同算法控制下运行设计的程序,依次显示被选中作业、内存空闲区和磁带机的情况,输出不同算法作业的选中次序及作业平均周转时间。作业的数据初始化输入通过读取文件这种方式进行导入。系统运行是通过设置指针来循环运作。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汇总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汇总 1 / 7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选择题 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 <ΔU 。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 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答案:C 。因绝热时ΔU =Q +W =W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 =Q +W =0。(B )在无功过程中ΔU =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 亦是不同的。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 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 答案:B 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 )Q >0, H =0, p < 0 (B )Q =0, H <0, p >0 (C )Q =0, H =0, p <0 (D )Q <0, H =0, p <0 答案:C 。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7.系统经一个循环后,ΔH 、ΔU 、Q 、W 是否皆等于零? 答:否。其中H 和U 为状态函数,系统恢复至原态后其值复原,即ΔH =0、ΔU =0。而热与功是与途径有关的函数,一般不会正好抵消而复原,除非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可逆绝热膨胀后又可逆绝热压缩回至原态,或可逆恒温膨胀后又可逆恒温压缩回至原态等。 1. 在温度T 、容积V 都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 和B 两种理想气体,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nA , pA ,V A 和nB ,pB ,VB ,设容器中的总压为p 。试判断下列公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A A p V n RT = (B )B A B ()pV n n RT =+ (C )A A A p V n RT = (D )B B B p V n RT = 答:(A )只有(A )符合Dalton 分压定律。 4. 真实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 (A )压力大于 C p (B )温度低于C T (C )体积等于 m,C V (D )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 答:(B )C T 是能使气体液化的最高温度,温度再高无论加多大压力都无法使气体液化。

广工哲学原理课后答案

2012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 本来想搞好在共享的!没时间了!大家凑合着用吧! 立业 教材名称:《操作系统之哲学原理》 Please remember the title of the book during your preparation for the exam. 核心考点: 1.微内核操作系统 2.进程管理 3.线程模型,两种线程模型,与线程管理模型实现相关的各种概念 4.多道编程的好处,程序道数和吞吐量的关系,响应时间计算(不同的调度策略) 5.信号量、管程的非编程题 6.页式管理 7.同步/互斥喂金鱼问题 8.死锁算法,银行家算法,哲学家就餐问题 9.锁的实现 10.页面替换算法 11.段页式管理 12.磁盘参数计算 13.FAT文件系统 14.索引文件系统

15.文件系统相关的概念:文件夹、内存映射文件、访问效率、保证文件系统一致性的手段 Chapter 1:练习2,7 -2问题:你对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之间有什么看法?诠释你的想法。 答:在操作系统的上面是虚拟界面,其下面是物理机器。而物理机器下面是硬件,虚拟界面上面就是用户程序。显然,操作系统为用户程序提供了很好的虚拟界面,而应用程序很好滴在正界面上运行。1)本质上而言,OS也是个程序,用户程序也是个程序,两者扮演者调用与被调用的关系。这样理解,操作系统通过虚拟界面为用户程序提供各种服务,用户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使用OS提供个各种服务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而言,是用户程序调用OS提供的各种服务。 2)而另一种角度看,OS是主程序,用户程序是子程序。启动OS后,OS将控制交给了用户程序,用户程序执行完后将控制交回给OS,这样而言,是操作系统调用主程序用户程序执行完后在返回操作系统。 3)对于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没有对错,只有好坏,这也是人造科学的主要特点。对次,我认为,OS和用户程序的关系不单是一种简单的调用与被调用的关系,还是一种相互协调的调用。形成一种非常复杂的动态关系。 -2问题:有人认为设备管理(设备驱动程序)应该由第三方提供,而不是OS的一部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如何判断一个软件是不是属于操作系统? 答:1)一般操作系统只是为I/O管理提供接,那样子可以实现其屏蔽设备差异性和提供并发访问。本质上,设备驱动程序是常驻内存低级硬件程序共享库。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硬件设备都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才能正常工作。但像CPU、内存、主板、软驱、键盘、显示器等设备却并不需要安装驱动程序也可以正常工作,而显卡、声卡、网卡等却一定要安装驱动程序,否则便无法正常工作。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硬件对于一台个人电脑来说是必需的,所以早期的设计人员将这些硬件列为BIOS能直接支持的硬件。换句话说,上述硬件安装后就可以被BIOS和操作系统直接支持,不再需要安装驱动程序。从这个角度来说,BIOS也是一种驱动程序。所以设备驱动有多种,如官方版、第三方版、微软认证版、发烧友修改版等 2)要界定一个软件是不是操作系统的那得先清楚OS是什么。OS扮演的是一个管理者和魔术师的角色,所以他能够全局地掌握计算机局势,管理计算机的资源,为用户程序提供服务,并且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对此,OS 大概划分了几大领域:CPU管理、内存管理、外存管理、I/O管理。但是不是说每一个都是很清晰地划定界限的。

广工计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06 月20 日

计算机学院( 学号: 姓名教师评定 实验题目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监控命令的用法; (2)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 (3)学习简单的TEC-XP+教学实验系统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 TEC-XP+教学实验系统,仿真终端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学习联机使用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 2、学习使用WINDOWS界面的串口通讯软件; 3、使用监控程序的R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

4、使用A命令编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命令反汇编刚输入的程序,用G命令连续运行改程序,用T、P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的情况。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具体操作步骤: 1、准备一台串口工作良好的PC机; 2、将TEC-XP放在实验台上,打开实验箱的盖子,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 3、将黑色电源线一端接220V交流电源,另一端插在TEC--XP试验箱电源插座上; 4、取出通讯线,将通信线的9芯插头接在试验箱的串口“COM1”或“COM2”上,另一端接到PC机的串口上; 5、将TEC-XP实验系统左下方的6个黑色控制器开关置为001100,,控制开关的功能在开关上、下方有标识;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其他实验相同; 6、打开电源,船形开关和5v电源指示灯亮。 7、在PC机上运行PCEC16.EXE文件,直接回车。 8、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在主机上显示: TEC—2000 CRT MONITOR Version 1.0 April 2001 Computer Architectur Lab,Tsinghua University Programmed by He Jia > 二、实验注意事项: 几种常见的工作方式(开关拨到上方表示为1,拨到下方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