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的建筑地域性

文化视域下的建筑地域性
文化视域下的建筑地域性

文化视域下的建筑地域性

The Architectural Regionality from the View of Culture

编者按:

建筑的地域性在建筑创作理论领域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本期论坛侧重从建筑文化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的地域性,试图将论题引申到文化层面来讨论这一议题,这对于我国现代建筑创作是非常有益的。

今天恐怕很难有人能够否定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但是如何正确的认识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相互关系,如何从文化的深度去解读建筑地域性的本质,仍有很多疑惑。我们可能无法得到一个满意的最终答案, 然而这种探索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

客座主编:刘大平

地域建筑的文化意义

■徐千里

重庆渝中区人民政府 副区长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兼职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兼职教授

“在文化视野中讨论建筑的地域性”这个论题本

身就显得意味深长,相关的问题似乎反复被人们关

注和讨论,却又常常得不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那

么,究竟该如何切入和思考这一问题呢?我试图调

整一下看待和讨论问题的角度。

本来,建筑的地域性—或者其他一切事物的

地域性—本身就是只能在文化意义上理解和讨

论的。那么,为何我们又要反复强调“在文化视野

中”谈论地域性问题呢?这显然与全球化和现代化

有关。当今许多人担心,在全球化和现代化面前,

传统性和地域性将逐步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

没有差异的单调世界。因此,有关建筑地域性的讨

论,大多是出于一种担忧,即在全球化、现代化背

景下如何避免地方文化的丧失。对此,人们采取的

策略往往是以某些地方固有的建筑方式,特别是特

定地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来对抗全球化、现代化

的趋势和影响。然而事实上,这种对抗往往显得苍

白无力,它们不仅未能使今天的城市、建筑更加符

合人们的期待和需求,反而使之更加脱离现实、脱

离生活。

在我看来,在这里至少可以提出两个值得讨论

的问题:一是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二是

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首先,我以为,对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地

域文化丧失的担忧其实是不必要的。地域性与全球

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并非决然对立。任何文

化都是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演进和发

展的。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地域性

与全球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融合更是日益明

显,并表现在方方面面。而上述担忧很大程度上只

是起因于某种想象的对立,并且只是少数知识精英

从概念到概念的推理。曾有评论者指出,其论证的

方法通常是:“甲引用乙来论证丙,丙引用甲来论证

乙,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两轮循环下来,已经是

雷声轰鸣,震耳欲聋了,担忧就此成为事实,不再

是想象了①。”然而,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公众

似乎并没有感觉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他们并没有感

到自己的本土性或地域性在经受危机。“这些最草根

的普通民众抱持如此态度,确实很奇怪,因为他们

是本土性的体现者。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

精英们的悲观预测虽说震人心弦,却是脱离实际的,

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那种危险;相反,他们

看到的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全球与本土的融合。

在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中,传统和现代、全球和本土

已开始交融,并且继续在融合。这种交融对一个正

在转型的社会来说,是最理想的状态;相反,如果

出现对立、泾渭分明,乃至水火不相容,那就糟了,

那意味着转型遭遇了严重的障碍①。”我非常赞同这

一观点。我以为,我们应当珍惜这种融合,促进这

种融合,而不应夸大对立,更不应制造水火不相容。

文化融合的实例俯拾即是。也许比之建筑,日

常生活中的事例更便于理解。比如吃饭,中餐和西

餐。在中国以中餐为主,但西餐也在悄然流行,逐

渐被更多的中国人所接受。那么随着全球化,西餐

会不会取代中餐、消灭中餐呢?肯定是不会的。这

不仅因为饮食习惯是最顽固的本土和地方特征,不

会轻易改变,而且因为中餐和西餐正在彼此渗透,

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这就是文化的融合,它说

明一个问题:当地域性面对全球化时,它有能力维

护自己,一如既往地生存。全球化和外来的东西不

可能消灭本土性和地域文化,它必须适应地域性文

化环境,与地方文化相融合,才可能扎下根来。所

以,没有融合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人们一般认

为经济全球化将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

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和地

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形成全

球性的既同又不同。也就是说,地域性没有消失,

反而渗入全球化,形成全球的多样性。总之,全球

化与地域性可以共存也必然共存。在全球化过程中,

地域性将自然延续,并在新的环境下调试自己,形

成文化融合。我们需要警惕的倒是另一种倾向,即

狭隘的地方主义和保守的传统主义。这种倾向借口

弘扬地方文化,从推崇传统出发而走向复古,显然

并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地域性文化,而必然是脱离

6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现实的。近年在我们的建筑创作中出现的一些不顾功能需要和现实变化、一味强调采用地方和传统建筑形式与风格的现象,往往并不能引起人们真正的喜爱与共鸣。而一些真正将地域性内涵与全球文化有机融合的实践,却让人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就是很好的证明。

那么,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它们究竟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呢?

我以为,任何一个地方的建筑和城市,作为一种物质产品,一定要反映当时当地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状况和成就;而作为社会生活的工具和场所,它又必然要体现当时当地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即反映它独具特色的民族或地域文化。比较而言,前者较易变化,在今天确有日益趋同的迹象。但后者却是相对稳定的,尤其是它的深层,必然要反映在不同地方城市、建筑的建设思想和方式上。因此,不论我们愿意与否,建筑的地域性都应当也是必然会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倡导地域性建筑文化呢?因为我们在近数十年甚至更长的一个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曾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地域性建筑文化在我们建筑活动中的深层作用,在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的建造技术和方法的同时,却渐渐疏于对建筑基本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在观念层面,越来越忽视了建筑与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层联系。实际上,这恰恰是地域性建筑文化应当也能够发挥正面影响的地方。表面上看,对于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忽视,仅仅是对建筑风格、形式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偏好和取舍的问题,而实际上却是对于建筑活动内在依据和基本逻辑的蔑视和抛弃。即使是声称尊重和倡导地域性文化的人,也有许多只是关注建筑的形式和风格,而对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与建筑活动深度关联的社会结构、文化心理、行为模式、生存方式等却毫不在意。这令我想起不久前与新加坡的刘太格先生的一次交谈。当我征询其对于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意见时,刘太格先生似乎早已有所思考,毫不犹豫地说,是没有将规划与建筑分清楚。他解释说,这就像一个人,好的城市规划保证其具有一个健康的体格,而建筑则是给他一件衣服。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中,人们似乎极为忽视身体的健康,却过于关注服饰,甚至连服装也不关注,而仅仅注重服装上的点缀,这就本末倒置了。实际上,一座城市,只要规划是科学合理的,无论建筑多么平凡,也是一个健康的城市;反之,如果规划不科学不合理,无论建筑多么漂亮新颖,城市也是失败的。这同身体与服装的关系及道理何其相似!

因此,我以为,我们强调和提倡地域性建筑文化,必须超越单纯的建筑视角,超越建筑风格、形式的层次,更加关注文化的深层结构。这其中也应当包括我们对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现代化文化发展方面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西方发达国家城市

建设的有益的思想和技术成果我们当然应当积极汲

取,但不能够也不应当简单地重复他们的道路。这

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在探索过程中曾

经走过许多弯路,如大量的破坏性的开发、不顾具

体要求和条件依靠现代技术力量、建造起千篇一律

的高楼大厦和宽阔道路,导致了城市中特色的丧失,

导致了如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以及相应

的精神危机、文化危机等,对此是需要我们加以批

判和反思的;另外一方面,我国建筑和城市的现代

化建设是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出现了许多“现代化

痛楚”和“发展性危机”、其自身已在对其进行反思

和批判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而且在时间上的后发

使其面对的条件是发达国家已经创造了更高的物质

和精神文明成果,这使得我们在探索自己建筑、城

市发展的道路时,甚至有可能获得一个在思想和眼

光上更高的起点。它应当在实现“城市化”和“现

代化”的同时,更好地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色,而

不再把现代化与城市人文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建设、

与地方有生命力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对立。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持自己的特

色和地域性文化,绝不只是保存一些表面的地方建

筑的风格、形式和符号,更不是保存那种落后的、不

适合现代人生存和生活的方式。真正需要我们尊重

和延续的是特定地域文化内在那种具有生命力的、

美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西方

发达国家一些名城的建设,以及那里的人民对待自

己城市和文化的态度与观念对我们有所启发。漫步

在罗马、巴黎或维也纳街头,“数百年的历史就质感

地存在于你的身边和脚下—中世纪教堂、名人雕

像、古老街道与古典式楼房、有轨电车以及广场上

那些被磨光了的石板”。如果仅就这些城市的“现代

化、国际化气派”和靓丽程度而言,或许它们比不

上我国东部甚至西部的某些“现代化城市”,但它们

处处洋溢着真正现代的精神,充满着现代城市的活

力。即使是地处我国西部、被联合国确定为人类文

化遗产的云南丽江古城,也并非如许多人所认为的

那样,是因为地处偏远才偶然被保存下来的。事实

是,丽江纳西族人民有着很高的文明程度和文化修

养,古城完全是他们自觉地保护下来并引为自豪的。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更加真切地体认什么叫“诗意地

栖居”,什么叫“天人合一”。无可否认,现代建筑

和城市所面对的文化环境和矛盾是以往的建筑和城

市无法比拟的。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古典建筑和

古典城市中那些令人流连与回味的诗意同它们自身

的封闭性、滞怠性以及特定时代的文化局限性一起,

必将走向衰落,并面临不断更新自身的问题。所以我

以为,它们对于当今建筑文化建设的真正启示,并

不在于具体的操作方法或物态形式,而是在于它们

把城市、建筑这种生存环境的建设同自己生存状态

紧密联系起来看待和思考的观念与态度,以及始终

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个主题所进行的探索。

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思考

■祁斌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建筑师

建筑创作一室主任

“当‘进步论’遥指一种理想的未来而作为一种

‘世俗的宗教’时,中国人的‘时代精神’已成为一

种信仰,‘与时俱进’成为一种习惯思维定式②”。

当今中国社会对时代精神认同的宽泛性是空前

的,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国家经历过几百年的落后,又

经历了几十年的自我封闭,从打开国门看到了精彩

的外部世界起,无论在社会价值领域,还是普通人

的生活理念层面,都迫切希望彻底改变现状。这一

点上,之前几十年形成的“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

一个新世界”的价值观并没有改变,而成为根植于

这个时代的基因,随着肌体的不断生长表现出强烈

的生命力。

这是一种双刃现象,它一方面激发人们不断进

取,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另一方面,自我

人文精神的缺失又让人们在享受愈来愈优越的物

质生活的同时,经历着文化断层带来的巨大精神空

洞,这种空洞让整日忙碌的人感到茫然,甚至带来

迷失的痛苦,进而怀疑这种得失置换的意义所在。

其实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工业革命

带来经济的腾飞、生活的巨变,同时也在历史传统

与现实生活之间筑起深深的鸿沟,仿佛现代主义将

积累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彻底割裂开来。

在文化界,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起,反现代主

义的思想就没有终止过,甚至将现代主义定义成反

人性,现代与传统似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其实

将传统与现实对立起来是一种找不到解药的极端

思维方式,形成这种思维误区的根源是围城心理,

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需要更加包容的心态。

应当看到,当今社会中,对传统、对地域文化

的回归已经逐渐被大家认同而成为一种潮流,地域

文化与越来越趋同的国际化潮流显示出并行不悖的

共存,并且形成相同的社会认同。这种变化是文化

话语权状况的现实反映,是经济与文化互相推动的

自然规律。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带来物质的

充分繁荣,也成就了越来越强的文化自信心。反映

在现实中,物质越发富足国际化程度越高,皈依文

化传统的愿望就显得越发强烈,支撑这种意识的就

是充满自信而平和的包容心态。

推动建筑进步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经济、技

术、文化。当下,世界经济已不再是“不差钱”的

时代,每个项目都在面对如何实现最佳性价比的课

题,回归建筑本原是必然的选择。各种技术进步给

予建筑在各层面充分表达的自由度,而且不断推动

建筑创新。尤其是三维设计技术的提高,大大拓展

7

了建筑师空间的想象,这是当今建筑创新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另一方面,文化层面的拓展延伸是建筑创作内在而永恒的主题。文化的内涵广泛,包括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也包括时尚文化,思维的创新会给建筑师提供真正广阔而深刻的创新之路。

当今,人们对建筑理解的包容性在扩大,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建筑是一个具有经济、技术、艺术、人文等多重属性的社会产物,它承载了太多的意义而变成既大众又不可能成为大众的玩物,既通俗又不是简单的流行时尚。当发现奥运会过后,凝聚人们记忆的是一座座比赛场馆,当时下的一些建筑现象成为老百姓街头巷议的话题,甚至当人们的生活方式随周围建筑和城市的变化而改变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建筑活动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越来越多地承载着社会文化的涵义。与此同时,社会文化也清晰地反作用于建筑之中,成为推动建筑进步的内在力量,影响意义深远。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从来没有抽象的广义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处在某个特定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也深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制约,生态设计思想的出发点其实就是地域化设计。

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历史和人文环境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地域文化的积累会形成地域化的审美价值观,好的建筑根植于地域文化之中,属于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建筑师应该在地域文化积累和传承中,寻找建筑立足的根基,发掘有益素材,避免简单程式化的思维方式与做法;使地域性与合现代技术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

倡导地域化的建筑创作,就要避免伪地域、伪文化现象的泛滥。一段时间以来,地域性创作似乎已成为一种标签。因简单模仿而形成的庸俗设计,常牵强附会地域符号,以标榜自身的地域性,这种做法实际很低俗。我经常鼓励将设计做到骨头里的做法,对于地域文化的尊重首先在于深刻了解地域文化,再用地域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形成属于地域化的价值观,将这种价值观贯穿到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使其成为判断是非、确定取舍的价值标准。只有这样的建筑才会从审美意境上表现出地域化的特征,给人脱俗而亲切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便海阔天空,现代空间和表皮下渗透出地域的文化魅力和氛围比简单的符号化处理更能引起人心灵的共鸣,这是高层次的和谐。

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发展速度的减慢对创造精品建筑也许是好事,如果这样一种被动接受的现状让业主、建筑师从大跃进式的躁动中沉静下来,尊重千百年积累的自我文化价值,回归建筑本位的

这样的方式被很多人雅称为“老瓶装新酒”,并认

为是积极的,但显然生活方式和视觉图像是不能像

“瓶”与“酒”一样简单分离。当今天的行为方式与

传统视觉图像所对应的传统行为方式错位时,传统

视觉图像本身涉及的心理感受和象征意义也发生

着异变,这反而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障碍,甚

至亵渎原有的本土文化的原朴性。

在严重丧失本土生活及思维方式的同时,建筑

师大谈建筑本土文化的复苏确实显得有些疲弱和

苍白,因为我们讨论的只是关于一副行尸走肉的美

丑,此时的宽容还是捍卫,就成了一个伪问题。作

为建筑师,我们有义务去发掘和研究传统视觉的力

量,但建筑设计的核心文化价值绝非造型和表皮的

表观图像学。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和驱动来讲,

发现并满足不同地域文化中的人群行为差异才是

设计的真正原发动力。更多地回归传统的思想体系,

更多地回归地域中活生生的人,并从行为方式的层

面上理解建筑的需求,建筑在这样的实践中显得比

单纯的视觉美学更有意义。

不必去谈论地域文化和传统思想与现代经济

社会普适价值观的差异性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因为

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方式与行为的差异

永远是文化价值存在的基础。这样我就更容易理

解,宽容还是捍卫确实是一个伪问题,至少在建筑

学有关图像视觉的层面上如此。

“地域建筑”是什么

■庞伟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对“中式建筑”的质问

我赞同和理解对建筑“地域性”或“地域建

筑”的关注,但我一直对人们频繁提及的“中式建

筑”及其创作感到纳闷。去过国外唐人街用餐的人

都知道,那里的中国菜是怎样一个状态和水准。大

家都知道,中国菜真正做得好的地方是在我们的国

内,但在国内谁会吆喝自己做的是中国菜?我们一

定做的是四川菜、潮州菜、湖南菜等等,这些更具

体、更地域的菜才构成了大概念的中国菜。这样说

来,在国内讲“中式建筑”的确让人困惑,或者就

像是一种修辞病相。我们讲的中式是在什么时间?

什么空间?你为什么不直接讲徽州、讲巴蜀、讲中

原?为什么不说出这不是今天的,是满清的?是蒙

元的?动不动弄个中国红,弄个什么中国结,中华

民族的色彩和工艺的学问就这么武断地、粗率地被

概括了?!离开了乡土,离开了具体地域,老在国

家这么大的概念上做文化的事,非假大空不可,也

的确假大空了!

“中式建筑”难道只是中国宫廷建筑、官式建筑

的指代?或者只是形若传统式样的那些水泥的仿假思考,则莫大幸也。

伪办法—宽容还是捍卫

■曹晓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院 副总建筑师

第七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

“全球一体化”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一

体化”打通了固有的地区壁垒,使资本自由地流动,

更有效率地生产价值。问题在于,西方文化(或称

欧美文化)附着于强势资本向全球输出,而导致的

全球“同质化”。当文化逐渐失去生存基础—差异

性时,“全球一体化”也就演绎成了地域文化的掘墓

者。这又直接导致了几乎所有建筑师要直面的另一

个问题:当西方价值观(或称欧美价值观)以先进

技术和先进价值观为载体强力介入时,当我们的传

统文化与地域审美不断丧失时,面对我们自身的地

域文化和历史文脉,我们应选择宽容还是捍卫?

与回答这样一个纯粹的立场问题正相反,大量

在一线进行设计工作的建筑师并不会像艺术家那

样进行非此即彼的、纯粹有关立场和方向的创作,他

们每天不得不去面对各样的组织、协作、沟通工作,

换言之,建筑师更多地以他们的社会协作方式去实

现自己的价值,这就使他们很少或很隐蔽地带有艺

术批判性。尤其是在与业主以及其他各方的沟通方

面,维护业主经济利益、帮助他们实现价值观几乎

成为合同书背后的潜台词。在资本第一的时代,营

造建筑几乎可以定义为资本转化的一种方式,随之

而来的带着“西方式标签”的审美方式几乎成为了

唯一的审美标准,效率、标准以及市场概念等一系

列的度量成为设计建筑的基本标尺,建筑师的生存

之道是必需适应这样的标准和规则。另一方面,从

职业的标准考虑,建筑师无法拒绝先进的技术和有

效率的构建方式,因此导致了视觉表象的趋同,进

而引发了对于本土文化被侵蚀的焦虑。

其实,当下建筑师谈论的本土文化更多的只是

涉及了视觉审美上的判断,早已放下祖宗留下的文

化思想与价值观念。单纯地谈论视觉审美的本土化,

或是以本土化的名义将原始的材料重新建构,显然

都是表象上的“本土化”。旧时生活的闲情雅趣,也

许只是院落之中知了在垂柳上的鸣啼,当今在快节

奏的商业社会已显得格格不入。我们丧失掉青砖灰

瓦的城市视觉图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院落及街巷

的传统生活方式被改变了,其罪魁祸首是衡量一座

城市优劣的标准被“全球一体化了”。所谓权威媒体

可笑地将城市综合竞争力以数量化的指标来衡量,

显然抹煞了地域文化对于城市生活的驱动力。皮之

不存,毛之安附?四合院、胡同、街坊的消失是一

种空间文化的消失,它是生活方式消解的必然结果,

如果我们只是以一种怀旧的方式试图恢复旧有的地

域图像,则无异于制作没有生命的观赏标本。虽然

8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古董!那么除此之外的中国建筑设计师难道不是在做“中国建筑”?可以说他们在做“西洋建筑”或者“现代建筑”吗?那么设计并建造在中国当代的那些“西洋建筑”或者“现代”建筑又充当什么社会文化角色呢?

对建筑“普世价值”的疑问

建筑是器物层面的事情,不是制度、思想,不是根儿,不存在颠覆,所以本应是“拿来主义”统吃搞掂的领域。但社会总要有个文化脸面,弄个“中式建筑”是理所当然的平衡,也是近百年客观的需要。看看我们当年的中小学数学教材,讲圆周率的那节分明是动了感情的。泱泱大国,我们得有建筑文化的名片!

但建筑是不是存在着“普世价值”呢?

往昔之时,我们多视他人为蛮夷,直至“五四”,一些文化先驱始有“世界人”概念的提出。一百来年,“天朝”和“落后挨打”,骄傲和屈辱,双重的集体记忆根植于我们内心的深处,从“以夷变夏”的慌恐到“全球化”,与世界接轨,路行得着实不易!

应当说,我们今天考虑事情的好坏,多少不再以当事人是否“非我族类”而论了。我们甚至不能同意林公则徐,不再为同城居了些洋鬼子而寝食不安了。但无论如何,以我们的背景和履历而平心与人言“普世价值”,其实颇有难处!

“普世价值”强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类原则,这个思路其实与数理化同理。所谓国际化的建筑学就是人类建筑学,它强调我们面临的共同的建筑问题。氧气和碳无需总是讲它是否是中国的,数字1和8说到底也不是哪个族类的概念。建筑学在今天整体上代表了人类的建筑智识与营造水准,它本身也包含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今天面临的各类建筑问题,这既包括节能、环保,也包括人们普遍关注的地域问题。可以这样说,地域性本身就是存在于全球化中的问题,它甚至不应当是作为全球化的对立物,而应当是好的全球化所要完成的事情、实现的事情,是“普世价值”所提倡的工作。

警惕坏的“全球化”和坏的“地域性”

2008年国际资本在金融这个当今世界最致命的领域向我们演绎了一场最坏的“全球化”。现实的“全球化”不是数理化那么单纯,它有利益在驱动,有霸权在撑腰!一些敏锐的中国人从所谓的金融话语中甚至不难嗅出1840年鸦片的气味!

坏的建筑“全球化”抹杀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景观,是强加和否定,它试图用一种所谓的“先进性”来取代“多元性”,它制造了种种可怕的文化权力!而坏的建筑“地域性”在我们这儿至少有两种。一种是运用所谓“符号”、“历史元素”去仿效和复兴历史,从而使当下的人们生活在一个虚假的赝品环境之中;另一种“地域性”则在房地产业中蔚然成风,从南加州到地中海,消费主义和商标化的“地

域性”住宅建筑已经是当代中国最强大的客观存在。

他人的“地域性”可以被制造出来销售,与此同时,

自身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地域性”在迅速消灭。

何为“地域建筑”

“地域建筑”看来更应当是建筑在文化、生态意

义上的努力甚至救赎;“地域建筑”看来更强调权利

而非权力;“地域建筑”应当被视做“全球化”、“现

代化”在今天知识语境下的水平和觉悟;“地域建

筑”如果有一个家庭,其父当为普适的建筑科技和

美学,而其母则应该是源自真实人民生活的地方性

知识。“地域建筑”将是景观的胜利,气候、生态和

文化的胜利,它应当被我们视作一个机会、一个可

能,一个回答问题并能迈向明天的机会和可能。

越贫乏越美丽

■冯国安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

如果我们把建筑分开,建和筑是两个动词,是

通过工人的手加工材料并构筑成空间,强调的是对

材料的熟识和个人的艺术。中国的营造法式是很好

的范例,因为在不远的几百年前, 木材、瓦片和石

材基本是主流的建筑材料,营造法式从每个构件的

大小比例到拼接安装没一根钉子,那是非常地域性

的设计行为,是此时此地的建筑。

按这个逻辑,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做出来的房

子一定会有它的地域性,因为不一样的材料和不一

样的工艺以及影响工艺的气候、人文和宗教等因素。

我去年参与过一座希望学校的设计,它位于离开成

都两天车程的石渠市,那里是西藏佛教的领地。从

成都去目的地的途中,可以体会到建筑风格的演

变—从普通典型的西部建筑到庄严华丽的寺庙,

时间和空间一直在变换。

石渠市海拔有4千多米,项目基地位于一座小

镇,镇中只有不到两千人,一年一千多人民币的家

庭收入,那里只有一座学校和一位老师,大概60m2

的空间由200名学生轮流使用。所以那里的活佛希

望盖一座新学校,可以让学生居住和学习,因为目前

他们中有很多还是每天来回3小时上学路程,因为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试图从当地寻找线索。我们去

看了当地的民房和寺庙,民房一般采用夯土和木框

结构,室外的一些佛坛则是由石头随意叠加起来的,

看起来很随意,但却十分美观和坚固。比较好的房

子是些外地活佛盖的,外观整齐简约利用当地河中

的石头和泥土作承重墙,可以建2~3层高,建房

子只需付人工的钱,材料费是基本没有的(也许这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建筑)。在材料贫乏的地方,

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如何巧妙运用已有的资源去做

不同的变化,越贫乏的地方越会有美丽的想法。

在中国,我们看到发达城市,几乎都在海边,所

谓的中国主流建筑实践也发生在几座主要城市(北

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意味着与国外文化的

交融,那里的饮食、服装、居住等已经看不出城市

之间的差别,这就是所谓全球化的现象。我有个习

惯,每到一个地方出差就会去看那里的步行街或居

民区,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香港的女人

街、重庆的解放碑、厦门的中山路……几乎所有的

“80后”、“90后”的青年,他们的打扮很接近,店

铺也是大连锁店的战地,五光十色的广告招牌到处

漂浮,是迷惑还是麻醉我们?是我们在消费还是我

们被消耗?

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少选择?我们的建筑到底

有多少选择?我们的城市到底有多少选择?开发大

西部是我们中国20年前提出的口号,用“大”和

“西”这两字暗示中国主要的领土在西面,这里的大

片土地有待开发;我们还有8亿多的农民住在这片

西部土地上,但每年仍有大量的人口想迁到城市中

去(上海每年大概增加100万的常住人口)。同时,

西部由于相对贫乏,所以建筑师要克服技术和材料

上的困难。行文至此,提起西部建筑,不得不提到成

都建筑师刘家琨,他的鹿野苑建在成都的郊区,利

用内砖外素混凝土去克服工人技术水平的问题。混

凝土粗糙的表面和展品与基地互相呼应,我想,在

这里刘家琨因地制宜的理念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

想表现那种贫乏的精神,那种淡淡的贫穷美。

北方建筑以宫廷建筑和四合院为主,以北京为

例,在老城区中,大部分是以四合院构成主要的城

市肌理。四合院也是一种非常地域性的设计,在平

面上讲究家庭伦理关系,长幼有序;在外形上,考

虑到气候因素,院落向外基本封闭,这样可以抵挡

寒冷的天气,但朝内则是一个开放和融合的设计,

回形的通廊和户户朝外的开门与严肃的外形产生很

大的反差,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的

重视及对邻里的冷漠。

随着北京的发展,原有的很多四合院已变成了

平地,变为成高楼大厦,原有的城市肌理没了,原

有的邻里生活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且互不往

来的高层住宅小区。因此,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改

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

在我看来,地域性主义的建筑在于表现自己地

方的一种文化精神、一种场所精神,也许城市和我

们一样,纵使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和外形很接近,但

没有一个人一模一样,城市和建筑也该如此。■

注释

①钱乘旦.冲突还是融合—论全球化背景下本土的

命运,新华文摘,2009(01):112~114

②河清.艺术的阴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61

9

建筑设计对建筑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建筑设计对建筑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摘要:建筑设计对建筑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设计中不仅要对建筑的功能、 交通流线、外观进行设计,更要注重建筑的经济性。要设计出经济的建筑,需要 建筑师在设计阶段充分的对建设场地进行合理利用,有效的平衡功能性、安全性 以及形式美之间的关系,考虑建筑设计的适用及多变,以期建筑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经济性;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设计对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建筑设计效果,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使用期间的安全性、耐久性与使用效率。因而,现阶段要加强对设计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对设计方案进 行比选与优化,进而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与质量。 1建筑设计的概述 对整体建筑设计进行完善的优化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论方面以及经 验方面。设计师通过对优化方法的学习,并且将其作为在实际的优化工程中的理 论基础,使得整体建筑得到优化,并且进一步完善建筑的细部设计。在进行实际 的建筑设计优化过程中,应该以更加重视的态度进行实际的工作,并且需要抓住 整个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对其重要的环节进行控制。以一个设计优化的例子来说明,在进行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重视建筑整体设计,在设计建筑图时,尽量使 得其平面布置更加规整,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所有合格的建筑都应该尽可能的满 足这些要求。同时,为了使整个的稳定性得到保障。同时在进行实际的建筑设计 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其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考虑,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其经济 性的考虑。因此为了使整个建筑的经济性得到保证,使整个建筑的变形协调一致。2建筑设计与建筑经济的关系 建筑的经济性是指建筑从决策、设计、施工到建设完成,以及后期投入使用 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建筑的一些附加价值如旅游价值等一系列过程中 各个因素对建筑经济的影响。具体包括建造、改建或扩建的总投资;建筑的造价、工期、材料的消耗所产生的费用;建筑的经济技术指标;建筑使用过程中生产经营,以及各种设备维护等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等等。建筑设计与建筑经济之间存 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筑的投资成本制约着建筑设计方案的生成,建筑方案影 响着建筑的经济性。一个经济性的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合理的体系以减少材料的浪费;合理的功能布局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合理的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减少对空调、 暖气等机械设备的依赖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 建筑的经济性。 3建筑设计对建筑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3.1建筑场地设计对建筑经济性的影响 场地设计包涵建设区域内建筑的红线范围、建筑朝向及排列方式、建设区域 内的交通流线等多个方面的设计,是对建筑用地的总体性把握。合理的场地设计 能够充分地利用建设用地并有效的提高建筑的容积率。容积率是衡量建筑建设用 地使用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容积率越低,建筑环境的舒适性也就越高。在我国,良好的建筑环境往往与一些商业地产的利益相冲突。但是,过高的容积率会对建 筑外环境、道路交通、设备设施等造成影响,增加能源的消耗,直接损害社会和

分析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性

分析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性 来源:论文网编辑:liuyun 日期:2010-06-01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时代特征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内容简介 何教授在节目中分别阐述了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 关于建筑的地域特征,何教授认为,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从广义上来讲,建筑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 关于建筑的文化性,何教授认为,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 关于建筑的时代性,何教授认为,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现代建筑创作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

处的时代的实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 何教授还认为,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具有特色的建筑。 另外,在节目中何教授还就三种特性分别分析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作品。 全文 我本人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就是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建筑师,当然我在高等学校里面是带研究生,就是把设计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的。所以,这几年,特别这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建筑的创作活动,从我搞了这么多工程里面,我深深体会到,要把建筑与文化这个问题谈清楚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从事具体设计人员,我只能够先把我这几十年来的一些创作体会跟大家谈谈,最后呢也想通过做的一些作品,做一点说明。 大家都知道,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带来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而担心忡忡。而作为一个中国的建筑师,处在这个时间里边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 但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建设的面前,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准备不够,也深深感觉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

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 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详细信息见附表) 何镜堂,肖大威,郭卫宏,倪阳,冒亚龙,张振辉,吴中平,黄骏,包莹,郑少鹏,丘建发, 窦建奇,陶金,梁玮健,何炽立 项目简介: 建筑文化与建筑技术一直是建筑设计中的两个核心要素。我国城市建设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但城乡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风貌逐渐丧失,建筑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如何结合国情,弘扬地域文化,走绿色建筑创作道路,是当今建筑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以前学界对地域文化、绿色技术孤立研究比较广泛,但两者交融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研究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的融合,属于何镜堂院士提出的“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三个层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新道路,对于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融合绿色建筑技术、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提高城市品质、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项目创新点如下: 首先,凝练出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体系,在揭示建筑发展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融合的整体创新和可持续创新理念,是对“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体系的深化与拓展;其次,总结出产学研结合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多专业协同创新的方法体系,建立创新团队和研究基地,提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和精品创作模式;再次,归纳出智能化加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应用技术体系,在建筑创作过程中,艺术地融入主动与被动结合的适宜性绿色技术,并通过智能化控制的方式提升建筑性能。最后,在理论体系指导下,创作了一批精品建筑,有效推动了实践创新。 本课题所取得的成果有:第一,在理论研究方面,创造性的提出了“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体系”。项目组成员发表学术论文186篇,其

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doc

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 摘要:绿色建筑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在传统建筑技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对建筑业发展的影响,逐渐形成一套先进的建筑技术体系。本文从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技术的内涵出发,结合柯里亚的地域建筑理论,分析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进而探讨地域建筑对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地域性;结合 一、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内涵 绿色建筑理念产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各项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色建筑的产生,是人们对目前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反思。自然条件恶化,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绿色建筑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约能源资源,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回归自然。绿色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全球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2006年,我国出台了绿色建筑的三星认证,大大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技术隶属技术学研究的范畴,是建立在传统建筑技术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念重新审视传统建筑技术,对传统建筑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建筑技术体系。布赖恩在《可持续建筑》中曾表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一项重要原则,即尊重和理解乡土建筑的风格和结构,以当地传统工艺和能源供应为基础,主张向过去学习。因此,绿色建筑技术最

重要的特征在于对自然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以循环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建筑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自然环境部分、人类建筑部分和社会经济部分。其中,自然环境部分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地域环境,指自然环境对绿色建筑的影响。人类建筑部分主要包括国家为规范建筑业的运行秩序而制定的法规和程序,由此形成一定的人工环境。社会经济部分指的是由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社会水平、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反映了绿色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 绿色建筑技术最重要的内容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绿色建筑技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联系。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结合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地域环境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影响 绿色建筑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其产生受到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如何快速接受新技术,关键在于该技术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经济性成为绿色建筑技术首要考虑的问题。绿色建筑技术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仅能减少工程造价,还能形成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丰富了建筑文化的内涵。由于受到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传统建筑的地域色彩鲜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文化的继承性特点赋予了建筑的地域性特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建筑文化的趋同性日益明显,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及继承性受到很大的挑

建筑设计的经济性

建筑设计的经济的统一性 专业:建筑学 班级:1012 学号:1020101207 姓名:周佳卿 摘要:建筑的设计从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经济性是任何一个建筑在设计和施工管理上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基于建筑设计的经济性问题,本文通过一些已有的设案例和自己这几年的设计作业简单谈谈在设计的各个层面应如何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如何将经济条件一定程度上变为设计的突破口与动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经济性、方案构思 1.引言: 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以及资源的日益短缺,任何一项投资都必须重视其里里外外的经济效益。而建筑作为社会的巨型产物,更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之上的。经济性,一方面常常作为一个限制因素对建筑的各个方面进行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如果将能将经济条件的限制作为建筑设计的突破口,那么他反而又成了促进建筑的因素。 本文通过真实案例以及自己四年来的建筑设计经历分别从总平面布局,平面布局,材料选择以及造型结构几个方面来阐述经济条件是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成就精彩的建筑方案。 2.相关研究综述: (1)“少费多用(more with less)”是由美国建筑师、工程师 富勒提出的一个建筑设计的经济性理念。这一理念旨在借助有效的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材料、资源消耗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效益。并且尽可能不让建筑一步到头,而是有二次开发的余地。 (2)根据对房地产项目工程造价的统计,在我国,设计阶段对整个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为75%,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影响程度为25%一30%,而真正施工阶段的影响程度为只有5%一10%。由此可见,要有效地控制项目投入,前期的设计是关键。 (3)根据美国能源机构不完全统计,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近40%的能源是在建筑中消耗的。而经过粗略的估算,其中的1/2到2/3的能耗是可以通过正确的、理想的建筑设计以及施工措施节省下来的。这也告诉我们——经济条件和建筑设计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可以融为一体的。 3.正文部分: (1):总平面布局的经济性 建筑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被搭建起来的,绝不可能与周围环境孤立开来。因此,做任何建筑设计时,我们总是会从总平面布局(即场地设计)开始。在对建设用地的各种因素进

地域性建筑美学

地域性建筑与其美学特征 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程文 学号:201110501006 指导老师:李仁伟

建筑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也使建筑具有了意义。“地域”是指一个有同质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特征的区域。同质的地理环境包括相似的气候、雨量、地形、土质及野生动植物等;同质的社会文化包括同样或相似的社会体系、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地域不同于自然区域,也有别于行政区域。而地域性建筑则是指与地域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有特定逻辑关系的建筑。 建筑,作为造型艺术,同样遵循着美的规律,反映着美的思想,展现着美的形态,体现着美的价值。建筑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享受。建筑的意义是人类为自己在自然中的生存而寻找和建构一个立足点 世界如此之大,建筑的美各有千秋。建筑的美往往随着不同地点而呈现不同的风格,在极小的聚居地里面,建筑美反而有往往出现同种风格的情况。这是因为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首先和自然环境有关。寻求宜人的内部气候环境是建造房屋的原始意义与动机之一,所以说气候是影响地域建筑最基本的自然因素。比如说常降雨的地方,房顶设计普遍较为尖突,而不常降雨的地方,常常是平顶房等等。其次决定建筑风格的还有当地的地形有关。地形比较陡峭的环境,往往建筑风格偏向简化、依地而建。建筑作为物质的存在,离不开物质构成。在建筑的发展史中,地方材料和资源特色为地域建筑提供了条件和限制,他们是造就地域建筑风格的重要物质因素。另外地方材料和资源特色为地域建筑提供了条件和限制,他们是造就地域建筑风格的重要物质因素。 融合于自然界中的地域性建筑让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享受到建筑带来的愉悦,反映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美学思想,展现了自然美的形态。不但体现了建筑的美学价值,而且也体现了时间与空间结合的建筑的自然属性,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受明显的归属感,体现了建筑的意义。 建筑的地域性其次还和风俗文化有关。建筑不仅是一种物化的表现,具有精神的体验,是人类文化的结果。不同的文化赋于建筑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建筑形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包涵了当地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形态、宗教信仰和传统民俗。 社会的组织结构是一种综合性的基础因素,它反映出地域社会的整体结构和特征,是影响地域建筑形态的一种基本力量,尤其是聚落的整体形态,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另外,不论是原始的巢居、穴居的居住模式,还是现代健康的居住模式,无不是由当时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在建筑的发展史中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宗教只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的一种信仰体系,这种系统影响、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最后,传统民俗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观念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基本文化因素。

建筑类论文

基于抽象—隐喻模式下地域性建筑创作手 法分析与实态调查研究 摘要 当今社会全球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很多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如何在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历代以来需要研究的重点,建筑创作已经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蕴。民居的产生是由众多的地域性建筑灵感而创作,也是老一辈人不断传承和实践而产生的。 关键词:全球化;建筑文化;地域性 引言 建筑师创作具有一定的目标性,设计建筑开始的时候,设计过程中追求目标符合人们生产生活条件。地域性建筑研究的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追求需要精心研究和总结,遵循普遍的规律,理性地把握起来,地域性的建筑创作,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让建筑及其环境,具有赏心悦目的感官特点。建筑的设计具有地域性的认同感,地域性的建筑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出发。在地域特色的影响下,建筑师们在进行地域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创作中实践的新方式,将最终的建筑作品呈现出来,这种地域性的特点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建筑创作方法研究也是从这里开始切入。

1建筑的现状研究 1.1传统民居的现状与境遇 民族传统是民族建筑的瑰宝,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多年以来,各地区存在着众多的地域性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出了建筑师们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优秀风格和方式。在多年的实践,经验累积下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建筑实践中做指导。 我国地域式建筑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地域之间的文化特征和气候条件也相互不同,由于各地方的居民住处建筑别具一格、异彩纷呈。居民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现如今社会中建筑的发展也就有所差距,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独立特征和规律。建筑的地形特征也是通过多元化的态度呈现出来的。目前社会上来说,很多传统的居民建筑在经过不断地破坏,才得到保护和延续的过程。比如说北京的四合院、惠州的居民、还有客家的土楼,这些都是在历史的车轮的影响下,不断经历的过程。这些建筑无论是传承还是发展都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很多古老的建筑面临困境的时候都应该引起注意,对于那些冷冰冰的建筑物或者博物馆,都是要效仿民族建筑的形式而出现的。

基于“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

基于“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建筑创作领域的现状,结合作者多年的工程实践,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两观三性”(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创作理论,并分析了在该理论指导下,带领团队完成包括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一批当代建筑的创作实践。 关键词:建筑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建筑创作实践 建筑是一门以人为本的实用性科学,是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建筑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人类创造一个最适宜生活和创业的空间环境,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作为人类文明的文化载体,建筑通过空间形态传译文化信息,达到物质功能与精神内涵的和谐统一,它既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又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综合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欣欣向荣,但城市"千城一面"和文化缺失严重,建筑精品不多,距离人们的高品质要求尚有很大的距离。作为一个建筑师,必须对建筑的文化本质和从事建筑创作的目的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面对当前混乱的建筑局面,要树立正确的建筑观。我在多年的建筑创作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文化传承和建筑创新的探索和研究,并逐渐形成“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即建筑要坚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这是从事建筑创作的一个基本点。 1、建筑的整体观 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方方面面;建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社会学、生态学、工程学……,包含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融汇和整合。就一幢具体的建筑而言,它涉及城市规划与景观营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建筑功能与造型、内外空间布局和科学技术的应用……面对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建筑师首先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要树立正确的建筑整体观。 建筑整体观的核心是和谐和统一。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处理好设计对象中各影响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并非简单的同一,而是在统一中求变化,既突出主题,并加以提炼和概括,形成韵律和秩序逻辑;又结合具体环境和条件,“和而不同”,在和谐中做到丰富多彩。此外还应注意细部的设计,使整体风格特征从总体到局部得以延伸,使设计更趋完美。 中国传统的城市有明确的轴线和组织肌理,体现出很强的整体特色。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文化名城,如巴黎、巴塞罗那,堪培拉……也均以其整体性而形成各自的特色。当前我国在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色逐渐消失,城市混杂无章,建筑语言混乱,丧失了城市的整体美,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建筑的整体观一直是我们从事建筑创作首先遵循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近年我们在全国参与了一大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以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为突破点,倡导“环境育人”理念,在建筑整体观思维引导下,把城市设计、建筑及景观结合起来规划设计了一批整体化的新校园(图1,图2,图3)。 建筑的整体观既是一种设计理念和思想,也是一种规划设计的方法。建筑实施的全过程,就是一个持续整体化与综合的过程,需要每一部门、每一个环节协同配合,服从整体,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分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

分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8-13T09:10:25.253Z 来源:《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作者:刘子星[导读] 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其它行业发展迅速。现如今,社会群体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也不断强化,建筑设计行业逐渐以绿色建筑为主流,这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建筑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绿色资源。建筑设计当中的绿色建筑当前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能有效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能尽量的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对于社会的未来健康发展和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绿色建筑设计概念及其理念内涵绿色建筑是指在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的情况下,降低建筑过程对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资源合理化利用所打造的建筑,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安全得到保障。绿色建筑设计是基于绿色环保理念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方式,与社会公众对于环境的认知变化相符合,通过城市建筑来展现社会发展程度,通过绿色建筑设计来表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倾向于通过资源能源的科学化利用,来达到理想建筑设计效果,并推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助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对于环保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辅助作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施工方面有着鲜明的体现,实现了人、建筑工程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令建筑设计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并且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对于建筑的使用需求。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环保低碳原则在设计中的融入,促进了传统建筑行业在耗能和污染方面情况的转变,通过再生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在促进环保施工的实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建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建筑使用性能也更为优化。 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节能性特点,绿色建筑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传统建筑设计以高能耗、高污染的缺陷,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以此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具体到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为建筑工程的各项功能实现提供动力,避免了传统的高耗能手段的应用,就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空调系统,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将传统的室内的温度进行绿色控制。2.环保性特点,环境的优劣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当前,人类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作为建筑的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原则,因为建筑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建筑必须对环境负责,不能为了建筑物而破坏我们居住的家园。首先,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选择可以回收、可循环的建筑材料,从根本上解决拆除后,不能利用,浪费建筑材料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筑施工技术的环保性,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具有环保性的高科技手段,避免因为施工而导致当地环境被破坏。3.地域性与宜居性特点,绿色建筑设计强调的是建筑工程的实用性与舒适性,脱离当地环境资源的建筑工程设计是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比如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人文特色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例如:把我国南方的建筑设计方案应用到北方就不合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突显出地域性,保持建筑物适应本土化。同时,也要注意人们居住里面的舒适度,绿色建筑设计要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使用者的舒适性,避免设计出外观看起来华丽,住在里面不实用现象的发生,设计出的建筑物要里外都给人们呈现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 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分析 3.1在节能设计中应用 这一设计环节中,绿色环保理念本身倡导的就是在设计中注重节能环保。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中,更加重视建筑功能的发挥,往往会存在很大的能源消耗,有了绿色环保额理念,则在建筑节能设计环节中,能够从能源节约或者最大化利用的角度,在例如电气工程、照明工程等环节上,通过应用先进的建设安装技术或者以先进的系统设计方法为指导,来达到提高整体建筑设计的节能性能的目的。 3.2降低环境负荷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设计当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物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和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促使建筑物所产生的垃圾和废水等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尽量的减少给环境造成的负荷。首先,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进行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并且造成环境污染。为了能减少这种问题的影响,作为设计师首先需要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能在材料选择上选择对环境造成影响较小的材料,例如生态水泥和绿色混凝土等等。同时,在施工的方法上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建筑设计当中需要在造型设计、工艺设计等方面都进行综合考虑,找到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法,以便于能减少施工消耗和能源的使用,减少工程对于环境所造成的负荷。 3.3注重绿色建筑功能实用性,优化水系统设计 随着社会群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其绿色环保观念也明显增强,对建筑也提出了多元化要求,不仅注重美观性和实用性,更加关注环保性与功能性。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出发开展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功能实用性置于重要地位,对建筑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并对建筑结构进行调整,在现代化建筑技术的支持下开展科学设计,以实现资源的节约化利用。比如在水系统设计方面,可以通过同层排水系统设计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改善排水效率。对于公共区域,则需要对渗水材料进行规范安装,以满足公共区域较大的用水需求,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在明确建筑周围环境复杂性的基础上,依据居民用水需求进行分析,对排水系统进行合理化设计,并设置雨水自动收集装置,以满足雨水合理利用需求,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促进自然水资源的科学化利用,降低城市排水负担,这就促进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实现。

文化视域下的建筑地域性

文化视域下的建筑地域性 The Architectural Regionality from the View of Culture 编者按: 建筑的地域性在建筑创作理论领域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本期论坛侧重从建筑文化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的地域性,试图将论题引申到文化层面来讨论这一议题,这对于我国现代建筑创作是非常有益的。 今天恐怕很难有人能够否定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但是如何正确的认识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相互关系,如何从文化的深度去解读建筑地域性的本质,仍有很多疑惑。我们可能无法得到一个满意的最终答案, 然而这种探索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 客座主编:刘大平 地域建筑的文化意义 ■徐千里 重庆渝中区人民政府 副区长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兼职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兼职教授 “在文化视野中讨论建筑的地域性”这个论题本 身就显得意味深长,相关的问题似乎反复被人们关 注和讨论,却又常常得不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那 么,究竟该如何切入和思考这一问题呢?我试图调 整一下看待和讨论问题的角度。 本来,建筑的地域性—或者其他一切事物的 地域性—本身就是只能在文化意义上理解和讨 论的。那么,为何我们又要反复强调“在文化视野 中”谈论地域性问题呢?这显然与全球化和现代化 有关。当今许多人担心,在全球化和现代化面前, 传统性和地域性将逐步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 没有差异的单调世界。因此,有关建筑地域性的讨 论,大多是出于一种担忧,即在全球化、现代化背 景下如何避免地方文化的丧失。对此,人们采取的 策略往往是以某些地方固有的建筑方式,特别是特 定地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来对抗全球化、现代化 的趋势和影响。然而事实上,这种对抗往往显得苍 白无力,它们不仅未能使今天的城市、建筑更加符 合人们的期待和需求,反而使之更加脱离现实、脱 离生活。 在我看来,在这里至少可以提出两个值得讨论 的问题:一是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二是 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首先,我以为,对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地 域文化丧失的担忧其实是不必要的。地域性与全球 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并非决然对立。任何文 化都是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演进和发 展的。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地域性 与全球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融合更是日益明 显,并表现在方方面面。而上述担忧很大程度上只 是起因于某种想象的对立,并且只是少数知识精英 从概念到概念的推理。曾有评论者指出,其论证的 方法通常是:“甲引用乙来论证丙,丙引用甲来论证 乙,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两轮循环下来,已经是 雷声轰鸣,震耳欲聋了,担忧就此成为事实,不再 是想象了①。”然而,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公众 似乎并没有感觉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他们并没有感 到自己的本土性或地域性在经受危机。“这些最草根 的普通民众抱持如此态度,确实很奇怪,因为他们 是本土性的体现者。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 精英们的悲观预测虽说震人心弦,却是脱离实际的, 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那种危险;相反,他们 看到的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全球与本土的融合。 在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中,传统和现代、全球和本土 已开始交融,并且继续在融合。这种交融对一个正 在转型的社会来说,是最理想的状态;相反,如果 出现对立、泾渭分明,乃至水火不相容,那就糟了, 那意味着转型遭遇了严重的障碍①。”我非常赞同这 一观点。我以为,我们应当珍惜这种融合,促进这 种融合,而不应夸大对立,更不应制造水火不相容。 文化融合的实例俯拾即是。也许比之建筑,日 常生活中的事例更便于理解。比如吃饭,中餐和西 餐。在中国以中餐为主,但西餐也在悄然流行,逐 渐被更多的中国人所接受。那么随着全球化,西餐 会不会取代中餐、消灭中餐呢?肯定是不会的。这 不仅因为饮食习惯是最顽固的本土和地方特征,不 会轻易改变,而且因为中餐和西餐正在彼此渗透, 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这就是文化的融合,它说 明一个问题:当地域性面对全球化时,它有能力维 护自己,一如既往地生存。全球化和外来的东西不 可能消灭本土性和地域文化,它必须适应地域性文 化环境,与地方文化相融合,才可能扎下根来。所 以,没有融合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人们一般认 为经济全球化将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 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和地 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形成全 球性的既同又不同。也就是说,地域性没有消失, 反而渗入全球化,形成全球的多样性。总之,全球 化与地域性可以共存也必然共存。在全球化过程中, 地域性将自然延续,并在新的环境下调试自己,形 成文化融合。我们需要警惕的倒是另一种倾向,即 狭隘的地方主义和保守的传统主义。这种倾向借口 弘扬地方文化,从推崇传统出发而走向复古,显然 并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地域性文化,而必然是脱离 6

不同地域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

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的气候差异,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气候条件的特征,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不同的样式。人类发展进化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改善环境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自然条件的差异,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气候的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1、华北地区的建筑特征 北京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2、华东地区的建筑特征 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0-3.3℃,其等温线与纬度平行,由南向北递减,7月份为最热月,沿海部分地区和里下河腹地最热月在8月份,平均气温26℃-28.8℃,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温度由沿海向内陆增加。江苏民居以苏州为代表。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热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 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经济发达,住宅质量较好,多为砖瓦结构楼房,式样新颖美观大方,建筑风格充分显示出人文因素的影响,颇有“海派”文化的影子。 闽西南地区的客家人土楼是一种特殊农村住宅。土楼外形有方、圆之别,酷似宠大碉堡,其外墙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实,厚1米,可达5层高;由外向内,屋顶层层下跌,共三环,主体建筑居中心;房间总数可达300余间,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人共居一楼。福建是东南沿海的“山国”,境内山地丘陵占80%以上,地形复杂,历史上匪盗现象较为严重,中原汉族迁居此地后,为御匪盗防械斗,同族数百人筑土楼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楼,防御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气候暖热多雨,坚固的土楼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热可谓一举数得。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目标(最新)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目标 现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在发展的时候不断向大自然索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发展会形成一定的制约。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要求改变以前的发展模式,发现绿色建筑。众所周知,建筑工程进行的时候,会消耗很多的材料,发现绿色建筑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更加节能和环保。所以现在推广绿色建筑理念,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包括环境节能,需求方面等要因地制宜。另外,也要考虑到经济和健康方面。在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只有遵循上述选择才能做好相关工作。 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1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分析周围的环境,最大限度利用当地的条件,在设计的时候遵循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这样能够实现自然环境和景观的连续性,让建筑物和周围环境更加协调,不出现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 1.2自然性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尽可能使用原来的生态基质。损坏的生态系统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重建。在建设过程中要最大可能保持原生态系统的形式。出现对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就要采取一些补救

措施,在对建筑室内的环境进行调控的时候,最好是选用适宜的自然要素。 1.3因地制宜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绿色建筑设计中也要充分尊重地方的特点。如果不按照这个原则进行设计,相关方案就不能顺利开展。另外,设计出来的产品和整个外部环境不相适应,感觉有些怪。设计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对当地的风土民情进行考察,然后按照相应的情况设计。在设计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计方案匹配。制定出合适的技术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绿色建筑设计的本质。 1.4地域性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建筑。另外,建筑也见证了人类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这时候建筑物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绿色建筑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另外也要分析传统的设计情况,打造绿色建筑体系,用合适的方案进行指导。 1.5高效性 现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也消耗了很多能源,建筑消耗的能源大概在总能源消耗的40%以上,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建筑中发展环保设计,节约能源,促进生态平衡的新型建筑。绿色建筑能够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分类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更好地保护环境。 2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发展关系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发展关系 吴宇亭 摘要:地域文化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不是固定不动的,而建筑设计现在越来越商业化、工业化,缺少了自我的个性,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越来越少。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建筑设计 Abstract:The local culture is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not stationary, but now more and more commercial building design,industrialization,lack of self-personality,architectural design combined with fewer and fewer local culture. Keywords:regional,cultural,architectural design 引言: 当今的建筑设计越来越趋向于机械化,同一个建筑你感受不到任何的特色,总会觉的建筑都是一样的,哪个城市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建筑。建筑越来越失去了它本来的特色,越来越不能够表现当地建筑的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失去了他固有的文化形态。 一、.地域性文化的回归 1、文化与建筑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则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引自辞海)。 建筑的本身就是当地的人们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技术条件所创建的,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由于这些条件都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所以一个建筑理应既能反映它所建造的时代特征,包括经济、技术以及人们的思想状态,又能反映它所处的地域特征。各种优秀建筑的产生都离不开当地的人文状态以及社会风气。一件传世的建筑作品,往往会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一个城市永久的标志性。 勒.柯布西耶曾指出,建筑应成为时代的镜子。建筑反映了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水平,是时代历史的纪录。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类型,看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从设计进程的最早阶段开始,建筑

传统地域性建筑中有关绿色技术的应用

传统地域性民居中有关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前言: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孕育着特有的东方文化,中国的建筑文化作为一个律动的形象诗篇,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这一个城市的面貌,也是思想文化的象征。纵观当代中国的建筑,在全球化猛烈冲击的今天,城市建设千篇一律,能够大规模保存古代建筑文化的古建筑少之又少,但是在一些未被全部开发破坏的小城镇与村落,一些民居建筑还保持着一些古建筑原有的风貌,这些居民建筑大部分都是与当地的地域融合,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民居建筑在农村涉及村寨,巷弄,在城市涉及胡同,街区甚至整个城市,这些充满地域性特色的民居建筑在传承者建筑文化的同时在利用当地的气候,地形,环境也自成一套体系。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建造方式去满足自身需求,但是这个过程中,一些建筑丧失了原有的地域性的优点的同时,还浪费了过多的资源,所以,保护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同时将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其中变得尤其重要。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地域性民居建筑的的特点,以及绿色建筑发展以及技术手段,对于一些利用绿色技术改造的民居进行举例,以及地域性建筑运用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 一:为何要重视地域性的民居建筑 1.1:中国当前建筑现状 吴良镛先生在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地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宣读《北京宪章》尖锐的提出: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的,暂为保管罢了。”由于“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它存在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中,对城市的营造和人们的心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面对“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越来越使人和与传统的地域空间相分离。地域文化的特点日渐衰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建筑环境趋同,建筑的多样性遭到扼杀。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追寻在过去的岁月里曾经为人们珍爱的城镇之魂。 中国目前的建设出现了很多这样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中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一些建筑师不重视建筑的文化性和地域性,对中国建筑的传统缺乏了解,并且在设计的时候摒弃了地域特色,而是盲目照搬照抄国外建筑,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在建筑行业:“天下建筑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内地抄沿海,沿海抄国外。”高速的发展带来的不光是外来文化的入侵,我们损失的更多的是本土建筑文化。 1.2:中国民居的状况 民居是人类活动的源本,我国的民居类型按照地域风俗主要分为七大类型,25种民居类型。这些民居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由各种传统建筑材料以及建造技术的应用到传统文化意识都属于研究的范畴。我国的民居建筑技术之精湛是闪耀在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钻石,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来发掘民居建筑的生态特征和文化传统对未来社会的积极作用。 二: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以及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和应用。 2.1:绿色建筑的兴起与发展 绿色建筑的兴起与绿色建筑设计观念的广泛传播密不可分,绿色设计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份环境污染法规中。后来大卫和鲁希尔帕卡德基金会层给出一个直白的定义:“任何一个建筑,如果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于传统的建筑我们就能将它称之为绿色建筑。”这说明传统的现代建筑对于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