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发展了历史

农业的发展了历史
农业的发展了历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

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

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

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

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

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

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

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

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

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一带北方地区的农业起源与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存在明显的渊源关系,其中较具代表性

的有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和新乐文化,距今6000至5000年。

原始农业与粗放农业阶段

(1)原始农业的初步发展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黄河流域及其北部,从新石

器早期就发展起了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地农业;长城以北和广大西部地区,狩猎经

济较发达,出现游牧经济;长江流域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南方和滨海地区农业发生虽早,但因人口稀少、生物资源丰富,采集和渔猎仍占相当

大的比重。

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种植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为

原始刀耕或火耕阶段;8000年至5000年前为原始锄耕或耜耕阶段;5000年至4000

年前为发达锄耕阶段。在生产工具上,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种”向发达锄耕的进化;在耕作制度上,完成了由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向连种三五年撂荒三五年的轮荒

耕作制的转变,土地利用率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

在原始畜牧业方面,经长期圈养驯化,家畜种类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有家猪、家犬和家鸡的遗骨出土,说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已有原始畜

牧业。稍后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又有牛的遗骨出土。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马、山羊和绵羊的遗骸。至此,在我国北方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俱全的畜牧业

已具雏形。在中国南方,养猪之历史可上推至8000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还

出土有水牛和家犬的遗骨,说明六七千年前以饲养猪、狗、水牛为内容的南方畜牧业

已初步发展。

(2)粗放农业阶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夏、商、

周属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夏代是原始公社开始解体并逐渐走向奴隶社会的时代。私有财产已经萌发,土地制度由农村公社制蜕变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制。国王拥有全部土地,并将其分封给诸侯和

臣属,最后由“庶民”进行耕种,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夏代后期,青铜器已经出现,对后来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产生了划时代影响。

商代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它持续了6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商代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长足发展,农业已成为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农

具制作较夏代更为精细。商后期农具除木、骨、石器外,已有少量青铜农具。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取代商朝,中国步入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转变时期。西周继续实行分封政策,促使封国户口增殖,田地扩大,富源开阔,农业生产有

了长足的进步。西周继承夏代沟洫和商代井田体系,施行井疆沟洫制。木制农具和青

铜农具均有大量增加。随着中原人口的增加,作物种类也日趋多样化。在畜牧业方面,西周已发明了马匹去势术,牲畜内外科病症的治疗也积累了初步经验。在林业方面,

西周时注重用养结合,设有“虞人”,专司护林工作,并对树木采伐年龄及采伐季节作

了规定。

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则开始了由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的转变。由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

主要农业区在秦岭和淮河以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

(1)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秦灭六国后,结束了诸侯纷争割据的局面,秦汉王朝继承了春秋战国时的农

本思想,将重农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实行轻徭薄赋、垦荒实边、兴修水利、奖励

力田、劝业农桑等一系列重农政策,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汉武帝对水利事业的重视,汉代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仅国都所在的陕西关中就兴建了六辅渠、龙首渠和灵轵渠等水利工程(图9-2)。山西引汾水和黄河水,河南汝南和安徽西部引淮水,山东引巨定泽水和汶水,等等。

由于冶铁业的迅速发展和冶铁工艺水平的提高,此期铁农具的种类大为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农具已完全铁器化。秦汉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汉代我国还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条播机—耧车。它改原先的撒播为条播,将开沟、下种甚至施肥等作业合而为一,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播种均匀且节省种子。《齐民要术》称之为“省力过半,得谷加五”。耧车18世纪传入英国,经塔尔改进后成为当时通行于欧洲的畜力条播机。

畜牧业方面,相畜术、畜禽良种的选育、牲畜杂交和杂交优势的利用,以及畜禽的饲养管理均有一定进步。在中兽医方面,脉学和症治、阉割去势、本草学方面都有进展,并且制定了一些防疫制度。养蚕业与蚕桑技术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织品和养蚕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至西亚。

总之,秦汉时期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无论从经营思想、农学理论,还是技术体系均已基本形成。

(2)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公元2世纪末,黄巾大起义使东汉王朝濒于瓦解,各地义军乘势而起,中国从此进入了分分合合、混战不已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土地制度仍然是秦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继续。但此期国军事的需要,屯田制有较大发展,如曹魏时期的军屯与民屯和南北朝的屯田。无论军屯还是民屯,土地所有权都属国家。屯田按军事组织进行,屯垦工作与军事活动相结合。

这一时期传统农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谷田必须岁易”,连作“莠多而收薄”等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合理轮作的必要性。合理轮作不仅有利于消灭杂草,减轻病虫的危害,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一时期还创建了“种子田”,进行良种繁育。单种单收、精心管理、防止混杂,较汉代“穗选法”有了一定的进步,奠定了我国传统选种和良种繁育的基础。据西晋郭义恭《广志》记载,粟的品种有11个,稻的品种有13个。《齐民要术》中粟的品种增至86个、水稻品种为24个。

这一时期我国蚕丝生产在农业中仍占较大比重。敦煌为丝绸商业交易之地,南方蚕丝业发展更为迅速。这时人们认识到了孤雌生殖现象;学会了用低温控制蚕卵化性;发明了盐渍杀蛹储茧法。

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经济重心一向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公元3世纪时依然地广人稀、文化落后,农业生产基本上仍然是“火耕水耨”的粗放经营。虽经汉、晋、南朝的持续开发,经济渐成规模,但与同时代的北方相比,仍逊色许多。这种状况直到隋唐五代时始有改变。

(1)南方传统农业的兴起

唐朝初期,社会经济曾有过一段空前繁荣的时期。但唐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崩溃,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历时7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南方因未受战乱直接侵害,社会生产相对稳定;而大量北方人南下,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南方农业迅速发展,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西汉以前我国的灌溉工程大都在北方,东汉后开始向南方推进。水利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江南日益繁荣,出现了“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

在农具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南方水田耕作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增加了犁评,可调节深浅,犁壁与犁铧面不连续,可以起到碎土和翻土的作用。中国犁自此基本定型。曲辕犁的出现和耖耙的推广,促进了耕作技术的发展。经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水田耕作技术体系。这一时期,随水田冬作的发展,一年两熟制在南方初步发展。

在畜牧业方面,相畜术进一步发展;创立了马籍和马印制度;引进了大宛马、康居马和波斯马等国外优良畜种。在兽医方面,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兽医教育机构,仅太仆寺中就有600余位专职兽医。解剖、针灸、脏腑学说及兽医外科等方面均有进展。

(2)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太湖地区已成为国家经济命脉,农业生产水平远远超过北方。唐代后期,南粮北济最高年额不过300万石,北宋则超过700万石。

宋元时期农具的发展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主要表现在新农具的大量涌现和农具所具备的各种特点上。可以说,传统农具到这时已基本完备且趋于定型。

宋元时代,多熟制迅速发展,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三季稻。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作物种植范围扩大。麦在南方长足发展,有不减“淮北”之势,成为稻田的主要冬作。因大豆需求增加,大豆种植日渐普遍,以至王祯《农书》称之为“济世之谷”。畜牧业在宋代北方汉族地区远不如汉唐,但元代有一定发展。南方畜牧多养牛、羊、猪、鸡,并以猪、鸡最多。此期,优良品种“湖羊”培育成功,淡水养鱼业也有较快发展。

中国近现代农业的发展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农业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从1840年到1949年为近代农业时期,近代农业从无到有,初步发展。1949年至今为现代农业时期,其间颇多曲折,但就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远非前期可比。

(1)近代农业兴起的社会背景

或许是因为华夏文明历史上长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缘故,封建统治者对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掩耳不闻、闭目不视,致使中国与西方后发国家的差距逐渐加大。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号称“金锁铜关”的清朝国门被轻易攻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国内商品流通以粮食位居第一,但到20世纪初期已被工业品棉布、棉纱取代。外国工业品的倾销使我国城乡手工业和传统的家庭纺织业陷入困境。

由于封建统治者只求苟延残喘,不愿做根本变革,国力江河日下,连年被动挨打。为了筹集赔款和弥补鸦片输入的亏空,统治者加重对农民的剥夺,各种苛捐杂税令民

不堪负荷,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农业生产日趋萎缩。因此,经历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后,中西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甚至中国农业中一些传统优势也丧失

殆尽,日益受到外国同类产品的冲击。

严酷的现实使人们认识到,仅仅靠引进西方的洋枪洋炮和机器制造不足以救国。要想使中国富强,必须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这样,清

末民初一场改良政治,全面学习西方的运动风起云涌。农业作为中国经济的基础和主

要部门自然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方面。

(2)近代农业的初步发展

清末民初,近代农业的传播与引进主要表现在办农报和译农书方面。这方面成绩最著者当推农务会。农务会是罗振玉等一批热衷于改良中国农业的社会贤达于1896年在上海创立的,它倡导“广树艺、兴畜牧、究新法、济利源”。农务会主办之《农学报》1897—1906年共出315期,是中国最早和最系统传播近代农业知识的刊物,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中国近代教育始于1862年,但一直没有农学堂。直到1897年和1898年中国近代

最早的两所农业学校浙江蚕学馆和湖北农务学堂才先后成立。1898年中国最早的农科大学京师大学堂农科也于北京建立。这一时期经过政府和民间多种渠道,不少学生赴

日本和欧美学习农业科技。他们学成后大多回国,为中国近代农业的创立与发展,为

中国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据统计,到40年代中期中国已有国立、省立和私立高等农业院校40余所,在校农科大学生1万多人。在农业科研方面,继1906年清政府在北京设农事试验场后,民国政府于1931年建立了中央农业实验所。

地方性农事研究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到1933年,中国已有各类农业机构691个,在职人员7600多人,其中试验研究机关278所。(表)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不只是依赖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不少改良农业与农村的社会团体也做了大量工作。

(3)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农村经济

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农业生产已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从1952年到1965年,中国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派购制度。这期间,虽然经历了“大跃进”等超越现实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冒进运动,但总

的来说,社会是稳定的,经济也有一定的增长。在农业内部,农作物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都有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教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

体系已普遍建立,并且形成了相当的规模。1966年春,全国计有独立的高等农林院校53所,在校生6.3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2.9倍和6.1倍;中等农林学校144所,在

校学生5.4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1.3倍和2.5倍。到60年代初期,全国已有中央

和省、地级综合性和专业性农业科研机构100多个。

但就在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之时,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社会动荡,人人

自危,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只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之后,农业生产的这种停滞状况才得到根本性改变。

大包干带来了大变化。1988年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125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1978年增长了2.43倍,平均年递增13.1%,快于同期社会总产值增长1.9倍和平

均年递增11.2%的速度。农业总产值(不含村办工业)5865亿元,较1978年增长

82.6%,平均年递增6.2%,相当于1953年到1978年平均年递增2.7%的2.3倍。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1979年后发展起来的。1988年全国乡镇企业总数1888.16万个,

总产值6495.7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6%和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3.5%,在国民

经济中已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到1987年,全国计有农林

院校78所,本、专科在校生13万人;中等农业学校435所,学生15.8万人。此外,还发展了相当规模的农业干部教育和成人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到1985年全国有农林科研机构1400多个,从业科技人员10余万人;有农技推广机构12万个,职工70

多万。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硕果累累,如籼型杂交稻的发明和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的应用、鲁棉1号的广泛种植及马传染性贫血疫苗,等等,极大地促进了我

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据中国农科院估算,我国农业总产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40%。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

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1年—1952年): 1951年8月成立中国农业合作银行。【也就是建国后的第三年,是新中国关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次尝试】 主要任务: 按照国家计划办理农业的财政拨款和一年以上的农业长期贷款,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 1952年,撤销。原因是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财政拨款和长期贷款业务基本没有展开。【农业发展的落后和合作化运动,使得农村根本就没有贷款业务的金融需求。】 第二阶段(1955年—1957年): 1955年3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 主要任务: 办理财政支农拨款和农业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贷款对象主要限于生产合作组织和个体农民,贷款用途限于农业生产,其他农村金融业务仍由人民银行办理。 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 第三阶段(1963年—1965年): 1963年,再次设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国家采取加强农业的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援。 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精简机构】 第四阶段(1979年—1994年):

1979年2月,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恢复设立中国农业银行是】 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 此后,中国农业银行再也没有撤销过。 第五阶段(从 1994年4月- 1997年7月): 以1993年12月国务院作出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基础,要求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实际上就是把中国农业银行中的政策性银行功能、商业银行功能、农村信用社进行分离,分离的结果是: 1994年4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中国农业银行分设成立,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等政策性业务与农业银行分离,农业银行开始按照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逐步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 1996年8月,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经营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经营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认真贯彻执行《决定》的有关精神,在矛盾多、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统一思想,顾全大局,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省级以下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改革。 1997年,农业银行基本完成了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一身三任”的历史使命,开始进入了真正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第六阶段(1999年-2010年): 股份制改革阶段

走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之路

走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之路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呼唤既发展经济又改善环境的产业,而现代都市型农业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阳光产业。 都市农业有产业型都市农业、休闲型都市农业、科技型都市农业、文化型都市农业之别。郑州作为一个地处中原核心位置的特大型城市,其周边卫星城镇具有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巨大优势。以荥阳市高村乡为例,她东临省会郑州,南依荥阳市区,北依黄河,西望虎牢关卡,南部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正处于农村和城市的接触带上。目前全乡南部有3000余亩的花卉苗木基地,中部有高产万亩农田;北部有两万余亩的森林大氧吧、1万余亩的河阴石榴种植基地、近万亩的黄河湿地。通过近年来高村乡现代农业的发展实践,在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方面,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是都市农业必须有“精兵、精致、精品”。“精致”

农业,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追求特色,一二三产叠加发展,突出科学技术的作用,促进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有机绿色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实现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最大化。有了“精品”农业,就可以突出农业名牌创建和市场营销拓展,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农产品和精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把优势产业做精、新兴产业做亮,提高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综合竞争力。荥阳高村乡近年来围绕“三精”农业,极大提升该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大批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成为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的主力军,该乡的“河阴石榴”已成为很好的示范品牌。 二是都市农业必须突出“板块化、规模化、园区化”。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现代农业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农业发展空间也受到极大限制。所以必须科学规划好农业建设与城市发展、工业建设各自的空间,尤其要提高农村土地的规模效率、集约效益。实践中,我们明确农民对承包经营农地使用权的独立性、利益性和转移性,通过市场化机制,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农村土地的规模效率、集约效益。形成了农业特色产业带,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其趋势

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其趋势 1.都市农业的的由来及其定义 1.1都市农业的由来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为都市农业。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所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 1.2都市农业的定义 都市农业(或说都市型农业、城市农业)在英文中有若干表述,比如, City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in the city’s countryside, Metropolitan Agriculture, Metropolitan-intensive Agriculture等。 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定义是:“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指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由城里人耕种,即都市农业”,其英文原意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关于都市农业的定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诸学派众说纷纭,至今难有定论。 2.都市农业的特征 (1)都市农业所处的空间城乡边界不明显。 一种情况是如日本许多城市在扩展过程中,农业以其优美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并在都市内建立各种自然休养村、观光花园和娱乐园,形成插花状、镶嵌型农业;另一种是分布在城市群之间的农业,这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无异,与中心城区交通方便,已经完全城市化。 (2)都市农业功能多样。 都市农业除具有生产、经济功能外,同时具有生态、观光、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 (3)都市农业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 城市化地区的农业资源条件不同于一般地区,农业经营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一是表现为设施化、工厂化;二是表现为专业化、基地化;三是表现为产业化、市场化。

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的农业的过去和未来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纵观数千年的国内外农业史,:;黑龙江地区农业规模化走在前列,初步达到农业 2.02.0段,全国平均来看,2025 年实现农业 关注农林牧渔的读者,如果想加入“农林牧渔专业讨论群”,请即回复后台“农业”,我们审核通过后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谢谢您的光临,大公馆欢迎您! 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时代;农业1.0 是机械化生产为主、适度经营的“种植大户”时代;农业2.0 3.0 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农业 的跃升本应该是自然缓慢演进的,但这些到2.01.0 到的后半场加速:从 1.0 2.0 我国农业很多流动人情况并未在我国明显出现,原因就在于过去的城市化进程给我国留下了畸形的人口结构,口并未从农业生产中真正解放出去,农业生产的主体仍然太多,生产规模无法扩大,农业生产只能维持在比较原始的状态。然而,正所谓“厚积薄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农村人口加速转移将还上过去欠下的“账单”,农村人口减少会“后半场加速”,我国未来从农的进程大概率会很快完成。1.0 业到2.0 的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是农资板块: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成本效益观念增到从农业1.0 2.0那些能够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强,农民会对正在使用的现有品种生产资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更加受青睐,这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提升行业的集中度。重点关注大北农、登海种业等优质农资公司。 的跃升将是加速的:小农经济的减少为规模化提供了最初的发展空间,而当规 2.0 到 3.0农业 模化开始成为一种常态后,其内在的规模经济将趋势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一个通俗的理解就是,地大了,农民照顾不过来了,这个时候把科技植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就会产生额外的效益。而当更多的物质和服务进入到农业生产时,规模效益就会不断发酵,从而加速规模化,不断把劳动力排除出去。 的生产端将是规模化、3.0 将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孕育更多机会:农业3.0 2.0从到 机械化、科学化;而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整个链条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不断加强,这与当前的首先关注谁能担当在整个产业链的革命性重构中蕴含巨大的投资机会。状态相比将是革命性的变革,重点关注极我们更加看好拥有市场和渠道资源的下游企业向上游生产环节的延伸,产业链的重构者,具大粮商潜质的象屿股份;其次,大型农机、高壁垒农资和服务、农业信息装备和技术的发展非常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土地经营规模化进度低于预期。 3.0 和、我国农业发展的1.02.0 纵观数千年的国内外农业史,我国的农业的过去和未来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农业1.0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时代 不论是传统社会的小农经营模式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面积少,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 其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我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规模小。确立之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但小农经济虽然劳动工具经历了从畜力到小型机械的变迁,资本主义小农经济和社会主义小农经济。仍是以体力劳动为基础或起决定性作用的。

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探讨(一)

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探讨(一) 摘要]文章在对国内外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情况进行简述的基础上,提出都市农业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功能,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及重庆发展都市农业的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成立都市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发挥都市农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的观光功能;加强都市农业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都市农业实践模式发展建议 目前都市农业是与工业并立的、充满生机的基础产业,都市农业的出现展现了未来农业的新潮流,为发展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特别在重庆这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直辖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更值得我们思考。 一、国内外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日本是世界上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为都市农业。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重庆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设还刚刚起步。 都市农业(或说都市型农业、城市农业)在英文中有若干表述,比如UrbanAgriculture,CityAgriculture等,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定义是:“都市农业(Agricultureincitycountryside)指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由城里人耕种,即都市农业”,其英文原意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关于都市农业的定义,由于它牵涉面广,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又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外诸学派众说纷纭,至今难有定论。 二、都市农业的特征与主要功能 1.都市农业的特征 (1)城乡界线已日益模糊,具有高度的城乡融合性 都市农业所处的空间城乡边界不明显。一种情况是如日本许多城市在扩展过程中,农业以其优美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并在都市内建立各种自然休养村、观光花园和娱乐园,形成插花状、镶嵌型农业;另一种是分布在城市群之间的农业,这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无异,与中心城区交通方便,已经完全城市化,形成了城市渗透农村、农村渗透城市,城市和农村浑然一体,同时,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渗透,农业与旅游交叉融合,现代农业科技、设施与农艺相互交接融合,且逐渐走向和谐统一。 (2)都市农业功能多样 都市农业除具有生产、经济功能外,同时具有生态、观光、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如日本许多大都市在城市扩展过程中,把原有的城市尽量改造为“田园城市”,并把农业作为优美的环境予以保留下来,真正发挥农业的综合功能。 (3)都市农业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 处于城市化地区的农业资源条件明显不同于一般地区,农业经营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随着都市农业区域内经济地租的上升,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都市农业转向资本、设施、科技密集和土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农业生产方式高度设施化、工厂化、专业化、基地化、产业化、大市场化。并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为大城市及国际市场提供所需的鲜活农副产品。目前,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有机构成甚至高过工业。如日本的东京、大阪的农业基本实现了生产栽培园艺化、基地设施现代化、生产操作机械化。 2.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 (1)生产、经济功能 都市农业利用现代工业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都市市民提供鲜嫩、鲜活的蔬菜、

精编【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农业 农业是人类的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都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而生长繁殖。人类通过社会劳动,对它们的生长繁殖过程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干预,从而取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国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在其所撰《汉书·食货志》中,就有“辟土殖谷曰农”之说。这反映了古代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以种植业为主的朴素的农业概念,亦即当今所称的“狭义农业”。其实,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狩猎野生动、植物的活动孕育而产生的。后来,种植业和畜牧业也相依发展,至今仍以种植业和以它为基础的饲养业作为农业的主体。天然森林的采伐和野生植物的采集、天然水产物的捕捞和野生动物的狩猎,主要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生物资源;但由于这些活动后来仍长期伴随种植业和饲养业而存在,并不断地转化为人工的种植(如造林)和饲养(如水产养殖),故也被许多国家列入农业的范围。至于农业劳动者附带从事的农产品加工等活动,则历来被当作副业。这样,就形成了以种植业(有时称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为其结构的广义农业概念。 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专业分工和相互依存,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密切联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从而形成了多专业、多方面联系的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体系。生态学的发展,还揭示了农业的每一构成部分实际上都是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认识还必然会进一步拓宽、深化。

安徽省农业现状历史成因及未来趋势分析

安徽省农业现状历史成因及未来趋势分析 当历史不停地走过,社会制度的变迁早已化成风霜流逝,唯一的不变的是农民传承千百年的文化和几句的思想。 安徽农业的历史影响,说到先秦则太过久远,说道唐宋则太过迷离,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自明清两代,安徽省的农业基本种植区域和农业品种就基本固定了下来。所以我们从明清开始看起。 一、元末明初的变迁 自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伊始,安徽便成为主战场,濠州(今凤阳)和和州(和县)成为他的大本营,淮西一系将领也大多是安徽人氏,此时安徽民风的彪悍首屈一指,考虑到当时极低的城市化率,也可以体现出安徽农民的彪悍民风。 说到红巾军起义,其导火索便是元至正十一年的黄河大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为了彻底解决黄河的水患,顺帝听从了大丞相脱脱的建议,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全权指挥治河事宜,并征调了汴梁、大名等13路民夫15万人,士兵2万人归他指挥。早已胸有成竹的贾鲁,指挥着十几万治河大军,在短短的七个月内,完成了浩大的治黄工程,修复了河堤的决口,并将改道的黄河重新引入故道,流入淮河,东向入海。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治河工程,历史上称为“贾鲁治河”。本来有了这样的功劳,贾鲁应该象大禹那样以英雄的形象载入史册,可无情的历史却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让他伟大的治河工程变成了“亡国工程”! 在贾鲁的治河工程中,于黄陵冈开挖河道,疏通河水是重要的一环,而问题也出了这里。有一天,民工们正在干活,突然间有几个民工从泥沙里挖出了一个石头人,奇怪的是这个石头人居然只有一只眼睛。大家都好奇的围拢过来观看,在惊诧的同时,他们的脑中都浮现出了一支在工地上广为流传的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如今预言中所说的一切都应验了,民工们的反抗之火也悄然的生起了。就在这时,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来,白莲教的韩山童和刘福通在颖上首举义旗起兵反元,因其头裹红巾,被称为红巾军。早已受尽官吏压迫的民工们,立即杀了河官,响应红巾军,就此如火如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在数以百万计的起义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元王朝在遍地烽烟中灰飞烟灭! 正是因为贾鲁的治河工程,才使得十数万人聚集在一起,才给了别有用心的人以一只眼的石人挑动天下大乱的机会,因此后世常把贾鲁治河看做是导致元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他的

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概要:本文通过分析某地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从农业资源利用情况、农业人才培养和产业融合程度三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某地区都市农业发展历程 1.1区域概况 某地区是北京的远郊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某地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在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带的过渡地带,海拔在490~800米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冬冷夏凉,光照比较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某地区内有白河和妫水河,紧邻官厅水库。某地紧邻京津塘工业区,有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资金。某地区发挥区气候冷凉优势,以原有菜园为核心,在周边地区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推广使用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露地冷凉蔬菜种植,成为北京夏淡季蔬菜供应生产区。同时随着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形成净菜配送,推动农业的发展。 1.2某地区都市农业发展历程 “十二五”时期,某地区以首都资源与特色优势为支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2011-2015年某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第一产业产值由2011年的94993万元下降到2015年的78141万元,第一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12.5%下降到2015年的7.3%,第二产业产值整体上来看是增加的,但是第二产业的比重占某地区的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逐年增加,第三产业产值由2011年的456562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703347万元(见表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1年的12.5:27.3:60.2调整至2015年的7.3:27.2:65.5,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趋于合理,产业结构明显升级。在此期间,某地依托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举办了葡萄大会和马铃薯大会,农业经济效益显著,初步形成区域经济互动和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十三五”时期,某地区以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为目标,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依托农业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发挥农业多功能性[3],开拓农产品加工、销售、休闲、观光等产业形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在此期间,某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和比重均下降,农村人口也由2015年的15.3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14.5万人,越来越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耕地资源也逐年减少。第一产业的市场份额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加,农业

农业的发展了历史

中国农业发展史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 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 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 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 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 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 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 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 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 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中国农业发展史论文

中国农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农业对中国文明的重要性及影响,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中国农业、起源、发展、未来趋势 中华文明的火炬何以长久不灭?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作出不同的回答。在这里,我们不打算评论这些解答,只想指出:农业正是形成中华文明长盛不衰这一现象的物质基础。 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社会的存在、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农业基础的稳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本身农业保持长盛不衰,或能够从外部取得农产品可靠供应的条件下,其文化和历史就难以为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发达的农业,它在农艺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它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不但领先于当时的世界,而且对东亚和西欧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率很高,但耕地种了几千年而地力不衰,外国人叹为奇迹。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农业固有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才使得中华文明的火炬得以长明不灭。由此可见农业的重要性,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中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

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大中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借助高新技术应用功能的多元化、经营的国际化、生产的智能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走向。都市农业将极大地带动现代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都市农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发展态势良好。 一、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都市农业具有发展导向的差异性、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产业间的融合性等特点,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开放循环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要素流动,一产必然向二、三产延伸,二、三产自然反哺农业,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促,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农业的内涵不断拓宽。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

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设施农业的发达程度是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种苗业。充分利用城市科技、人才、资金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良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农业高端产品,积极发展农作物良种、蔬菜种苗、花卉苗木、优质畜禽、名优水产良种培育基地和现代化包装业。 (三)农产品现代物流业。逐步在城市形成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较强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四)观光休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后出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经济区域。 (五)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集科技核心区、科技示范区和科技辐射区三种功能为一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

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趋势

孔祥智: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趋势 2011年12月27日07:0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2月26日电(记者陈叶军赵健)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这个重大历史节点,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奇迹,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建设、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在10月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央又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对于2011年这个重大的历史节点,我们应该如何总结?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又可寄予怎样的希望?为此,人民网理论频道约请党建、党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总结2011年,展望2012年。 专家学者寄语人民网理论频道的第九期特稿,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孔祥智教授对2011年我国农业发展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农业农村制度安排、农产品供求、农产品成本、农产品价格、农村劳动力、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科技、农民收入等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农业农村制度安排从被动调整转为主动设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的制度安排以被动调整为主,如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税费改革等。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重新关注“三农”,中央高层领导提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制度安排开始从被动调整转为主动设计。 二是农产品供求总量紧平衡,部分品种呈现结构性短缺。2004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此后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粮食自给率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99.6%下降到2010年的90%左右。部分品种结构性短缺凸显,如2010年进口棉花284万吨,约占国内产量596万吨的1/2;进口植物油687万吨,是国内消费量2575万吨的1/3。此外,部分品种结构性短缺还体现在优质农产品的短缺上,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 三是农业生产成本持续走高,各类费用全面上涨。2003年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2006年左右成本增幅开始明显加剧。同时,各类农产品生产费用全面上涨,种植业中每劳动日工价、每亩土地成本、每

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路

珠海市进展都市农业的思路 都市农业是利用乡村的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及经营活动,通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人们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进展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式。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进展都市农业,能够合理开发、利用和爱护农村自然、文化资源;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进展,缩少城乡差不;为人们提供新的活动内容,有利于身心健康;扩大农业经营范围和规模,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益;摆脱农业进展困境,促进农业可持续进展。当前都市农业进展的要紧类型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等。针对目前进展都市农业时出现的一哄而上、总体规模小、治理法规不健全、缺少文化教育内涵等问题,应该做到政策引导、打算治理、规划进展,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展。 都市农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

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是一种为人们提供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现代农业重要构成之一。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的英文本意是指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在一些发达国家里,大都市专门保留一些能够耕作的农地,由城里人去耕种,这是都市农业最初的意义。后来由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都市农业的内涵不断扩大,它已进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形式,如生物农业、休闲农业、观赏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等,都充分地反映了都市农业的进展及其特点。 都市农业在60年代领先出现于美国,而后迅速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普及。我省在80年代末就出现了都市农业。首先在广州郊区出现了观光果园,以后其他各市陆续地出现更多。广州的云台花园、东莞的绿色世界、深圳的青青世界、顺德的生态园以及我市的白藤湖农民度假村、农科奇观等,确实是我省都市农业的典型代表。 1 进展都市农业的意义: 1.1 合理开发、利用和爱护农村自然、文化资源。都市农业除了提供采摘、销售、观赏、垂钓、游乐等活动外,部分劳动过程能够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农村丰富的乡土文物、民俗古

农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农业的发展历程 一、从采集向种植发展 相传伏羲氏的时候,人们过着“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的生活。至神农氏时,才“制耒耜,教民农作”,有了农业。而最早的农业是由采集业发展而来的。 区域的差异与交融 五谷与六畜 十二生肖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原始的刀耕火种 伏羲氏(即包牺氏) 神农氏 农业的发端:原始农业时代 人类以石器和木棍进行渔猎采集已有二百余万年历史。 史学家认为,农业的发端是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开始的。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2、铁器牛耕的出现 这种牛耕方式 俗称“二牛抬杠”,也即 云南的刀耕火种 ← 左图为 打制石器。 → 右图为 磨制石器。

1、劳动工具的演变 2、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工程建设 翻 车 复 原 筒车复原图 现 代 筒 传统农业,即经验农业时代: 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具的出现,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农具得以应用,由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农业推进到传统农业时代,从而,创造了四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

(2)黄河流域的治理 (3)具有地方特色的坎儿井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王景—治理黄河,千载无患。 黄河在河套平原 芍陂是淮河流域着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时期(公元前 598 郑国渠首位于陕西泾阳县的仲山西麓,其东有仲山,嵯峨地形特点是西北 都江堰全景 鱼嘴

(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我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 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 降服恶龙。 《河防一览图卷》 (局部)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 坎儿井示意

中国农业发展史论文

《中国农业发展史》选修课论文 从历史看中国的农业与水利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国际班 姓名:fellyx 学号: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五谷丰登乐太平”农业的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丰富的水利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发达的农业,它体现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与制度、畜牧业及作物生产、水利的发展等几方面。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农业具有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才使得中华文明的火炬得以长明不灭。 夏商西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进入阶级社会,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开始从原始农业向逐渐向传统农业过渡,精耕细作农业体系开始萌芽。这一时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青铜器时代,农业生产工具自然是以青铜器为主,但在早期耒耜农具仍然广泛使用。从夏代起耕作制度由撂荒制经营向休闲制和轮作制过渡;商代由撂荒变为连作制和休闲制并存,再到连作制,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而西周时期连作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休闲制仍有一定地位,撂荒制经营则存在于边缘地区。受涝灾的影响,人们发明了垄作技术,促使栽培技术的进步。与当时的井田制农业相适应,在井田上的小型灌排渠道──沟洫,是这一时期农田水利的代表型式。所谓的沟洫,就是从田间小沟——畎开始,以下依次叫遂、沟、洫、浍,纵横交错,逐级加宽加深,最后通于河川。与沟洫系统相配合的有相应的道路系统。于是,沟洫和道路把田野划分为一块块面积百亩的方田,传说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禹治水时已经发明沟洫,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得到很大发展。至周代,农田沟洫逐渐形成系统并趋完善。据《周礼》的描述,当时的沟洫大致可按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灌溉面积大小,分为浍、洫、沟、遂、畎、列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体制。 在畜牧业方面,西周已发明了马匹去势术牲畜。内外科病症的治疗也积累了初步经验。 在林业方面,西周时注重用养结合,设有“虞人”专司护林工作并对树木采伐年龄及采伐季节作了规定。 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商鞅变法使农业发生变革,下令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可以私有,~可以买卖;提倡个体经济,凡是父子兄弟同家,不得共财,即一家之内如果两个以上男丁全劳动力,必须分开,各立门户,否则加倍赋税;奖励增产,非农业生产者尽量转入农业生产,不得“不作而食”。在农业上(耕)和家庭副业(织)上取得增产的,可以免服徭役。 铁器的应用和推广也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井灌提供了有效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应运而兴。冶铁业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农业生产领域中铁农具的普及和畜力耕作的初步发展,大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相继兴建,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一时期,人们对土壤和农作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五谷”的概念已经形成并注意到了开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们认识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给庄稼施肥可增加产量,种庄稼要深耕、熟耰(碎土)、易耨(除草)才能获得好的收成。周时的起亩作垄技术至战国时因犁耕有了发展,形成“畎亩法”,即在高燥田里将庄稼种于垄沟以防旱,在低温田中将庄稼种在

简论都市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价值工程 0引言 都市农业是指与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城市或城市群内以城市资源和市场为依托,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形成的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综合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大都市郊区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当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都市农业具有6大功能:产品功能、吸纳功能、均衡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公益功能。特别是台湾社会学家通过对参加市民公园对象的调查发现,有89.83%的人由于农作 而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77.97%的人由此而达到劳作健身的目的,69.49%的则结识了新朋友;生态学家证明,城市地区水稻生产的生态功能是经济功能的三倍;医学家则证明,现代城市病大多与缺乏农业和绿地的城市环境日益恶化有关;地震学家发现都市农业对城市防震避险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日本阪神大地震时,城市内的宽广的农田曾救了许多居民的生命;都市农业还可以成为城市空调,为城市调节温度,武汉市一些学者估计一公顷绿地等于500台空调。 1国外都市农业蓬勃发展在德国,德国政府19世纪时就为市民提供一小块荒丘,市民实现蔬菜生产自给自足;目前德国市民农园的承租者达83万人,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1/3左右。而美国都市农业已占农业总面积的10%,产值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1/3以上;美国学者认为,市民农园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了区域食品供给,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专家统计,生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城市的6.5亿市 民中,就有2.5亿人通过都市农业获得部分食物; 市民家庭食物自产率在东雅加达市达到18%,内罗毕市达到50%,坎帕拉市达到60%(Mougeot ,1994);在哈瓦那,城市菜园明显提高了农户家庭及其所在社区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尼科·巴克,2005)。 2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我国,作为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的都市农业,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乡区 域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国也奋起直追, 目前农家乐几乎遍布各大城市,各省会城市建有郊外蔬菜生产基地,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新鲜蔬菜,甚至为城市超市提供有机农产品;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建设了郊外生态防护林体系,还有以陕西杨凌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园和设施农业等。 尽管我国都市农业迅猛发展,但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只重视经济功能、忽视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很多地方照搬照抄国外、都市农业区域特色不突出,都市农业人才匮乏,政府政策滞后、缺失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地方盲目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破坏了生态环境等问题。 然而,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快速的城市化和大都市圈的形成,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新要求。因此,我国必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推进我国都市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3国外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纵观都市农业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世界各地出现了以生态、——————————————————————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课题(08JK129)的延伸成果。 作者简介:王景红(1968-),女,陕西户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 经济学。简论都市农业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On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王景红Wang Jinghong (西安文理学院,西安710065) (Xi'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 Xi'an 710065,China )摘要:目前,都市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大都市郊区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国外都市农业蓬勃发展,我国也奋起直追,但都市农业全 国形势不尽人意。归纳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笔者总结了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有:坚持多元化功能目标、坚持以高科技为支撑、突出区域特 色优势、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这对于推进我国都市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bstract:At present,urban agriculture has become the trend and direction of rur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Foreign urban agriculture has a rapid growth,and China has to catch up,but the urban agriculture has an unsatisfactory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The foreign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is summarized.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which is worth learning:adhering to diversification of functions target,adhering to the high -tech support,highlighting th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increasing government support,and so on.All this experience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China. 关键词:都市农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Key words: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ed countries ;developing countries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32-02 和倡导者在六西格玛项目执行过程中根据计划的评审节点进行正式评审。 ⑨在供应链上实现扩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 商产品的质量、 可靠性以及交货期对企业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六西格玛管理应在供应链上实现扩展。 ⑩项目评价。有效地激励机制对于项目的成功乃至企业推崇改进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六西格玛项目成果评价体系。 輥輯訛成果积累。六西格玛管理重视持续改进中国企业六西格玛管理的成熟度水平整体还不高,缺少成功的项目经验,因此,要注意六西格玛项目成果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实现共享,成为组织的六西格玛培训案例。 3结论 本文基于对六西格玛管理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构建了适合中国企业的六西格玛实施模型。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 值。从理论上讲,本研究为中国企业通过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建立一 套长期的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践上,本研究加深了对中国企业六西格玛管理现状的认识,为指导中国六西格玛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从而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六西格玛管理应 用水平、 促进企业成功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 [1]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7:3.[2]Rockart,J.Chief executives define their own data needs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9.57(2):238-241. [3]Banuelas Coronado,R.,Anthony,J.,2002.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Six Sigma projects in organizations [J].TQM,200214(2):92-99. [4]An empirical study of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Six Sigma Green Belt projects at an Asian MRO company.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8,14(5):263-269. [5]Chakravorty,S.S.,Six Sigma programs:An implementation mod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9,119(1):1-16. ·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