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新闻学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

张媛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一、新闻出版自由的界定及其意义;二、新闻出版自由的实现及发展;三、新闻出版自由是完美的自由。

关键词《莱茵报》马克思新闻自由

起新闻出版自由,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英国的政论家弥尔顿,他的《论出版自由》堪称出版自由斗争史上的一部经典,但马克思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激昂、更加完美的新闻自由观,且这种自由已经成为全人类追逐的目标。由于马克思对新闻自由思想的论述主要来源于《莱茵报》时期发表的一些文章,且后来的新闻自由思想又被加上了阶级的观点,所以本文着重研究《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新闻自由思想。在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中,新闻自由、出版自由、新闻出版自由这三个词都指的同一个意思,所以下文中出现的这几个词语没有差别。

一、新闻出版自由的界定及其意义

恩格斯曾在1844 年就对出版自由作过一个清晰的界定:“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国家事先许可自由无阻地发表自由的意见。”换句话说,出版自由即表达思想的自由。准确地说,出版自由应该是通过新闻媒体来表达思想的自由,否则就成了“言论自由”。

在马克思的描述里,新闻媒体主要指的是报刊这种媒介形式,他认为报刊是“目前精神的最自由的表现”,“是个人表达其精神存在的最普遍的方式”,这也就是他为何极力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原因。

马克思把理想中的报刊称之为“自由报刊”,并赋予了它神圣的使命:“自由报刊是把个人与国家、世界联结起来的纽带。自由报刊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而自我审视是智慧的首要条件。”①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自由报刊是展现人民思想并进行思想升华的一个平台,是沟通人民与世界之间的一架桥梁,同时它还是人民自我审视的一个载体。

在马克思看来,新闻自由应该允许不同思想的共存,就像他曾经提到的,“真正自由的报刊即使生产出了坏的产品,但也仍然是好的”②。马克思并不是重点肯定“坏的产品”,而是重点提出要捍卫大家自由表达思想和观念的权利。不论是真理还是谬论,它们都有权利和机会进行自我表达,只有在这种互相碰撞的氛围中,所谓的真理才会孕育而生。

新闻出版自由不仅对人民表述思想、探索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还与人类的其他自由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新闻出版自由不存在,其它的一切自由就可能会化为泡影。只要自由的其中一种形式受到指责,整个自由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受到指责,自由就只能是形同虚设”③,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从唯物辩证主义出发,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了新闻出版自由与其它自由之间的关系。

二、新闻出版自由的实现和发展马克思认为,新闻自由要实现,必须要有新闻出版法的保障;而新闻自由要发展,则要靠“批评”。

1、新闻自由实现的保障——新闻出版法

在马克思的第一篇论文——《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他对新闻出版法与书报检查法做了详细地对比:新闻出版法是真正的法律;而书报检查只是形式上的法律。新闻出版法惩罚的是违法行为;而书报检查法惩罚的仅仅是意见。④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新闻出

版法是从法律范畴上对新闻自由做出认可,也是保障新闻自由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可以说,新闻出版法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人们的新闻自由权利永远不受侵犯。

2、新闻自由发展的条件——批评

马克思认为,新闻出版自由基础下检查是自身所产生的一种批评和审判,而书报检查则是为政府所垄断的一种批评。⑤这里所提到的“批评”是一个不断质疑、不断矫正的过程。也就是说,对于生长在新闻自由环境中的好“果实”及不好的“果实”,如何区分它们,批评就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各种思想和观念在不断的碰撞、斗争中,最终的真理通过重重考验而被世人所认可。正如马克思所说:“你们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设下的障碍越多,你们获得的真理就越扎实!”,⑥这里所说的“障碍”其实指的就是“批评”。批评是一种自发式的”审判”,是最终实现真理的必经之路。

三、完美的新闻自由

马克思所描述的新闻自由是完美的,它是脱离行业的高贵自由,更是超越阶级的普遍自由。这种完美不但为新闻事业设置了制高点,也为全人类为实现真正的新闻自由提出了奋斗目标。

1、脱离行业范畴的高贵自由

马克思认为,如果贸然宣称新闻出版自由属于一种行业自由,这无非是对新闻出版自由真正含义的扼杀。因为,行业必然是和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把新闻出版简单看作是一种行业,那就直接将其贬低为一种单纯的物质手段。“当然,新闻出版也作为一种行业而存在,不过那已不是作者的事,而是出版商和书商的事了。”⑦很显然,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的认识已经脱离了行业的范

畴,换句话说,它是一种和经济利益无关的高贵的自由。“难道被贬低到行业水平的新闻出版能忠于自己的特征,按照自己的高贵天性去活动吗?难道这样的新闻出版是自由的吗?作者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马克思认为,把新闻出版当成行业去看待,就是把它同经济利益联系了起来,因此所谓的新闻出版自由难免已经不纯粹了,最终导致作者不会完全遵循自己的内心,而是被经济利益所左右。这种不为探寻真理,而为谋取金钱的写作,是一种伪自由,是失去了它高贵天性的自由。

2、超越阶级的普遍自由

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是超越了阶级的,是属于全人类的一种普遍自由。

列宁曾说过,阶级,就是指某个在政治、经济结构中占有支配权的集团能够强制占有另一集团的劳动所得。一般情况下,人民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而在阶级社会里则不同:法律只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这体现出的是各个阶层在享有权利时是否对等的问题。

而马克思却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因为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即使有,最多也是反对别人的自由。不得不承认,自由是各种各样的,有时表现为特殊的特权,有时则表现为普遍的权利,“问题不在于新闻出版自由是不是应该存在,而在于新闻出版自由是个别人物的特权,还是全人类精神的特权?”⑧。显然,马克思认为的新闻出版自由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个别人物的特权,而是属于整个人类精神的特权,是属于全人类的一种普遍自由,它是超越了阶级而存在的。

结语

从马克思的描述中,我们领会到了什么才是完美的新闻自由,但在现实中,由于存在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完美的新闻自由其实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即

便如此,新闻自由仍在努力地完善自己。同时,我们坚信,新闻自由将会逐渐完美。我们期待马克思的“完美自由”理论的实现。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⑤《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⑥《新莱茵报审判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M].人民出版社,1995

⑦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责编:周蕾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2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党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应和体现。 牢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这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2,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 ①新闻宣传工作首先是坚持为人们服务的宗旨。新闻宣传要把人民群众作为 主角,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有效地为人民群众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 ②新闻工作还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新闻事业要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国 家利益,维护国家形象,热情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 ③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中 心,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稳定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

要性。 3,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 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事实就是的反应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作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励人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是新闻报道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方针。 正面宣传为主,就是要着力宣传能够鼓励人们奋发前进的各种光辉业绩,用伟大的成就和业绩去启迪人们。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步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努力奋斗。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还要处理好与批评报道的关系,新闻报道要勇于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评判、揭露消极的、落后的、丑恶的东西,改进工作,解决问题。 4,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一定是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就是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5,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精髓要点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后来党的领导人关于信息传播、宣传、 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党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等等的论述。 2.交往:包含了这个词的全部含义,指个人、社会团体、民族、国家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 传通。 3.交往方法:依靠了铁路、电报、巨大的工业城市、报刊和有组织的人民集会。 4.精神交往的社会作用:首先,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部 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黏合剂;其次,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往,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由于交往打破了孤立状态,社会矛盾往往很快暴露出来,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改革的需要;最后交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为“世界交往”,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益同步化。 5.世界交往思想:a人类社会的交往遵循着从狭隘到广泛、从局部到全球的发展道路,世 界交往必然要替代局部的民族交往,成为现代交往的主旋律;民族交往必然会冲破以往的种种藩篱而成为世界交往的一部分。b人们只有能够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最大量信息,通过新的传播技术,使得世界各地变得近在咫尺,那时人们获得的才是真正的精神财富,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解放。c在世界交往的趋势下,不仅所有个体之间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而且各个民族之间也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d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护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6.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a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 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是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是东方从属于西方。b资本主义国家的卑鄙利益造成了许多民族的劫难、文化遗产的毁灭,但从宏观的世界历史进程来看,西方列强通过船舰利炮的扩张使得现代世界的普遍交往、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得以迅速的来临。 7.工人阶级没有祖国:a工人阶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被剥削阶级,没有的到国家的保 护;b工人阶级只有冲破国界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8.电报是物化的知识力量:电报等交往媒介是人类的受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 化的知识力量,现代交往媒介的实质是科学和知识的力量,是人的治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9.“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质:指的是资本利用并改进运输和传播工具,减少了用于两地 间移动物品、人和信息的时间,因而空间距离作为资本扩张的限制的重要性也降低了。 10.马克思预见到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的特点:a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信息产业居主导地位; b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劳动中智力的支出将超过体力的支出;c资源结构发生变化,知识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及其重要的资源;d科学的组织和决策机构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 11.两种妨碍报刊履行职责的问题:a外部强权为它规定并非它自身的使命;b报刊内部工 作人员摆脱自己应该履行的使命。 12.变动产生新闻:事实的变动视为新闻的源泉和新闻的特征。 13.新闻带来的信息势能:由于事实变动的时间、空间的分布上是不均衡的,因而即使新的 事实或行动还未开始,已经传播过来的关于它们的新闻,也会带来一种信息势能,使当事的人们或感受到压力或感受到鼓舞,并引发实际的变动。 14.新闻时效的原因:现代市场经济运动中“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冲动,直接刺激着新闻传 播不断地以快速的时效克服空间带来的障碍。 15.报纸传播新闻的特点—“有机的报纸运动”: a对专业新闻传播来说,新闻的时效与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

姓名:田晶职务:记者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 前几天,参加了全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暨新闻网站管理人员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学说以及对我们所从事新闻宣传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和指导性,我有了很深的感悟,学到了很多。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传播基本问题的看法、明白了“七条底线”、“八个带头”、“六个目标”等基本的新闻网站舆论导向和基本概念,明白了新闻网站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白了网络编辑必须具备的四种意识以及媒体融合给网站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而这些知识都是推动我更好做好新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忠于党和人民,关键在于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是在报道中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工作一旦脱离党的领导,就如同火车偏离铁轨,是颠覆性灾难。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切都要以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讲究宣传艺术,提高

引导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广大的读者喜闻乐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领域的具体表现,世界是丰富、复杂的,因此,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善于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职责,也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时代发展越快,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对学习的要求越紧迫。我认为,在现阶段,有两方面,我们的学习必须跟上:一是对新媒体传播手段的熟练掌握。二是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不仅仅是现阶段新闻工作者的任务,更应该成为终生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会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投身于鲜活的新闻实践,记录下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路途上的每一步。 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一定要以此次学习培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概论传播活动的演进是叠加关系,而非取代关系★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电子传播--?印刷传播---------------?手写传播----------------------------? 口头传播------------------------------------------? 报纸的雏形★★ 1.官方公报统治阶级内部用以传递信息的工具。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恺撒当选为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工作。使用涂有石膏的木板,记录议事情况、法庭审判、税收数据。屋大维继任后还书记员抄写多份,颁发给各地要人和军政长官。 2.邸报在中国,自唐代起,一种通称为“邸报”的古代报纸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这一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直至清末民初才退出历史舞台。唐代中央

政府颁布于宫门外的朝政公报,是最早出现的古代报纸形式。封建官报,朝政简报,每天公开发布,内容为宫廷新闻。 3.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公元前47年,恺撒向罗马告捷:“我到,我见,我胜。” 影响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多种因素★? 社会交往的需要? 媒介技术的发展? 传播制度的平衡? 商业利益的驱动1 ? 专业主义的完善第二章创立的背景和条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新闻观★★★? 高度重视舆论的作用“在任何国家,都有一种力量高于政府,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圣西门? 强调报刊调节社会关系和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任何力量都抗拒不了舆论,社会的安宁现在之所以还没有完全得到保证,就是因为舆论还没有形成。”——圣西门? 批评资产阶级出版自的虚伪性“诚实地表达一切思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笔记

第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传播思想 1.新教伦理及其和马克思的传播观的关系。 新教伦理:新教教义所涵盖的基本的伦理观念:(1)因信称义。(2)信徒人人皆可成为祭司(3)《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关系:(1)马克思主持的《莱茵报》的编辑方针之一就是传播新教精神。马克思深谙宗教传播的彼岸特征和传播心理,加上新教的天职意识和求读意识,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的传播观。 (2)天职意识在马克思论述报刊和传播职责式的分析:对自由报刊的社会作用的分析;论述报刊首要职责的观点;马克思关于报刊内在规律的论述: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不从外部为它规定任何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连物质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是它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 2.“交往”的概念在马恩思想体系中的解释。 (1)包含“交往”两词全部所指,可以指个体、团体间的物质、信息交流,也指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精神传统。(2)他们将物质交流、信息交流合二为一的考察,获得了相当宏观的交往和传播理念。(3)交往关系和生产关系有部分重合,但不完全等同,交往关系的内涵更为广阔。 3. 马克思、恩格斯从事新闻工作的特征 (1)他们服务的报刊绝大部分是在社会上公开出版的,即使是党的机关报;(2)更多为之撰稿的报刊不是党的报刊。这涉及到如何筹得启动金和创办后如何维持经营;如何保障经营的消息来源和新闻时效;如何选择宣传内容和确定策略保障政治上的成功。(3)通过政治上的成功而达到经营上的成功,是他们主张办党的报刊的基本思想。 4. 马克思、恩格斯人生与其新闻传播思想的关系。 他们同生于资本主义较为发展的地区,他们在论证问题的思想特征上总是以现代“世界”的概念为前提,并且“交往”的观念始终是他们唯物史观的游记组成部分,他们投身社会后,几乎一致从事新闻工作,他们服务的报刊绝大部分是社会上公开出版的,于是他们更多考虑到要如何面向大众。 5. 不同背景下报刊和“人民”的关系。 人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当权者以外的所有人。不像现在中国使用中赋予它一定的阶级含义。一般情况下,社会要求报刊与公众保持密切的关系,以获得公众、受众的支持,报刊反应民生;在具体的政治、经济利益上,报刊就会忽略人民的呼声,二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保持密切联系,人民是报纸营利来源 6. “一般的公正”? 报刊从政党报刊过渡到商业报刊确立了客观报道的原则。这个原则之所以能够得到承认在于当时的英国报刊早已失去了政府的津贴,它必须订户的支持,这种无形的约束来自订户,当然要求报刊报道要公正客观。common fairness[一般的公正]也同译为“共同的公正”,即在报道新的事实、新的争议时,报刊所能保持的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姿态。特点:陈述事实;若有倾向,流露隐蔽自然;不造成直接对读者施加观点影响的印象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习笔记

作者 : 『㊣燀錡℅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 二、对新闻的认识 1,变动产生新闻。只有变动的打破常规的事实才有新闻价值。 2,新闻有层次变化。马克思提到新闻有旺季有淡季。 3,新闻时效性。报纸就是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这就是报纸的一般性质。 4,新闻真实。马克思将这个比喻为一个词叫做报纸的有机运动。有机的就是不能分割的,连续的。报纸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事件发生之后,第一个报道有差误,而后面的连续报道就自然而然的纠正前面的差误。这不是报纸的错误,这是报纸的职业特征。最终的报道就应该是完全真实的,如果最终的报道都不真实,那就是报纸的错误了。 5,“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精神,而报纸提供精神。 三、党报思想 “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这段话是《恩格斯全集》里面的,前后被很多人引用。 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出版社都要遵循“党的精神”。第二点是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党的精神主要指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章程决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会犯错误,因而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党的精神。党报理论成为他们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 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2,新闻自由时一定历史下的产物,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3,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4,新闻自由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归根结底是维护某种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5,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 这些理论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基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理论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南。 ●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口号,是促进近代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在党内和公民群体内应实行普遍的新闻自由,应遵循下列原则: 1、工人阶级必须充分利用新闻自由等民主形式。 2、党内民主离不开党内新闻自由。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_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 近日参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笔谈”的活动,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了马 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学说及其对我们所从事的新闻宣传的指导必要性,感悟 颇多,认识颇多……。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 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 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 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 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 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结合平时的工作,个人有以下体会: 第一正确的舆论导向: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 人民政权的建设、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坚 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 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 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 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围绕、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 我们一切的发展进步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中国梦”是每一个人 的梦。心中始终有人民,我们的新闻舆论宣传导向才不会跑偏,才能真正让宣 传效果深入人民的心中。 第二要善于学习善用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领域的具体表现,世界 是丰富、复杂的,因此,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善于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职责,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传播思想 1、新教伦理及其和马克思的传播观的关系 答:新教伦理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的理论,是其基本教义所涵盖的基本伦理观念,宗教虽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一为因信称义,二为信徒人人可称为祭司,三为《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马克思深谙宗教传播的彼岸特征和传播心理,加丄新教的天职意识和救赎意识,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的传播观。马克思主持《莱茵报》的编辑方针之一,就是传播新教精神。文艺复兴动摇了封建君权统治的基石,而新教改革则震撼了传统神权的统治基石,尽管新教仍然是宗教。 2、“交往”的概念在马恩思想体系中的解释 第一,内涵包含两词全部能指,即它们可以指团体、个体间的物质交流、信息交流,也指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精神传递,甚至包括男女间的性爱。 第二,将物质交流、精神交流合二为一的考察,认为:交往的概念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形态等概念联系起来考察问题时使用。因而,获得了相当宏观的交往和传播理论。 第三,交往关系和社会关系有部分重合,但不完全等同,交往关系的内涵更为广阔。 3、马克思、恩格斯从事新闻工作的特征。 他们所服务的媒体绝大多数是大众传媒,而不是单纯的政党报刊和工人报刊。 第一,受众的认知一大众为主。因此,视野开阔,更注重一般媒介的社会特征和他们作为信息交流中介的作用,符合传播学规律。 第二,站在媒体的角度,分析报刊和其他社会性交流媒体的发展趋势较多。 第三,对职业性新闻传播的业务思考,深刻在行。 第四,办党报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政治上的成功达到经营上的成功。 4、马克思、恩格斯人生与其新闻传播思想的关系。 一、马恩的人生 文化教育背景 马恩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奠基人,除了时代为他们提供的经济政治动因,还依赖于他们刻苦钻研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具备全面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对马恩思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工作经验 马恩一生亲手创办与主编的报刊有4种,协助创办并参加编辑的有5种,直接影响办报方针并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持得有10种,此外,还为60余家报刊撰写稿件。 马恩的新闻活动分为这样几个时期:以《莱茵报》为中心的报刊活动,形成了马恩早期报刊思想,这种思想和核心是革命民主主义文化范畴的人民报刊与自由报刊的思想。以《新莱茵报》为中心的报刊活动,形成了马恩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即成熟阶段的报刊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工人报刊思想,同时关于党报思想的若干原理和原则也开始提出。以《社会民主党人报》为中心的报刊活动,是马恩党报思想形成的时期。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与新闻活动 马克思1818.5.5—1883.3.14 恩格斯1820.11.28-1895.8.5 《莱茵报》,马克思参与创办,后期是实际上的主编(1842-1843年),恩格斯是该报通讯员。 《新莱茵报》,马恩创办,马为主编(1848-1849年) 《纽约每日论坛报》马恩为之撰稿(1851-1862年) 他们为200多家报刊撰稿,论著中提到的报刊约1500种,其中《泰晤士报》提到约1000次。创办或主编、编辑的报刊12家。 二、马恩的传播与新闻思想 1,“世界交往”的观念 A.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 社会生产结构将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 劳动力结构将以智力劳动(即白领)为主; 社会资源结构将以信息、知识为主; 居于社会中心位置的将是科学的组织和决策机构(不再是行政权力)。 (参见《全集》46卷下册218-223页) B.对电子媒体(当时仅有电报)本质的认识: 用时间消灭空间。(参见《全集》46卷下册16-33页) “电报已经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证券交易所;铁路和轮船已经把交往手段和交换的可能性扩大了100倍。” (马克思,全集10卷653页) “由于交往手段的持久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恩格斯,全集22卷554页) C.对民族交往的认识:以全人类的发展为衡量标准。 恩格斯论“精力充沛的美国佬”与“毫无作为的墨西哥人”(参见《全集》4卷513页和6卷326页)

2,对新闻的认识 A.变动产生新闻。 B.新闻的层次变化。 C.新闻时效。 马克思:“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卷120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D.对新闻真实性特点的认识:“报纸的有机运动”。(同上,第211页) E.“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马克思1862年提出,《全集》第48卷12页) 3.党报思想 “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恩格斯,《全集》4卷300页) 说明:原文”die Presse einer Partei”应翻译为“一个党的出版物”(根据上下文,指的是印刷品传单),是在一般意义上谈政党出版物的任务,不是指面向社会发行的有党派倾向的报刊。 当时“党”的组织结构相当松散,与列宁以后共产党的差别很大。 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 A.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要遵循“党的精神”。 B.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章)。 恩格斯的概括:党的领导机构对党报实行“道义上的影响”。(全集38卷88、517页) 三、列宁的生平和党报活动 列宁1870.4.22-1924.1.21 列宁创办和主编的党的报刊有40多种,没有给党报党刊以外的报刊撰写过稿件(这也是党的纪律规定的),没有写过新闻。在党的报刊上发表的全部是政论。 列宁参与的代表性报纸: 旧《火星报》(1900-1903年)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当代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e11530798.html,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刘世玲 来源:《商情》2016年第17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容丰富并具有鲜明的特点,分析并熟知它的内容和特点有利于用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所具有的价值是不可小觑的,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价值核心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及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总看法,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新闻事业的性质、宗旨、方针、任务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基本观点,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总共有18个基本原理,本文着重论述以下四个核心论点: (一)新闻、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 “新闻、新闻事业属于意识形态并深刻影响着客观世界”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基本的理论,其他原理都是由此得以产生。陆定一认为,新闻报道必须是针对最新发生的事件或事实的报道,需要强调时间这一重要因素。在新闻和事实的先后性问题上,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对新闻起着决定作用。 (二)坚持新闻事业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宣传工作就具备了最基本的章法指导。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在阶级社会中,党派与报刊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报刊作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中最重要的传播载体,不得不重视和强调其阶级性并坚持其党性原则。报纸所传播和报道的内容不但反映了党派的利益,并尽力去维护这种利益,这也体现了报纸的党派性。 (三)坚持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才能为我们呈现客观事实并影响客观世界的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基础的状况如何,会通过新闻手段的不同呈现出来。经济基础和新闻事业是相对的,有怎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怎样的新闻事业。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其功用,严格按照这项基本原则去指导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的进行。 (四)把握争取的舆论导向

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与现实思考

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与现实思考 ——以《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为蓝本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于1842年2月发表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为蓝本,指出了马克思对书报检查制度的质疑;梳理、总结了这一时期马克思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提炼了其新闻自由观的可借鉴之处,并就我国现实存在的新闻出版自由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书报检查 目录 马克思的新闻自由观与现实思考 (1) ——以《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为蓝本 (1) 一、《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对检查令的质疑 (2) (一)揭露书报检查制度的实质 (3) (二)反驳真理的“严肃”和“谦逊” (3) (三)揭示法令保护宗教的动机 (4) 二、《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的新闻自由观 (5) (一)“新闻法”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法律” (5) (二)新闻自由的权利与义务:评论与监督 (6) (三)将倾向作为标准的检查令是恐怖主义的法律 (7) 三、马克思新闻自由观的现实意义 (8) (一)认识并承认新闻自由对人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8) (二)强调舆论监督是新闻自由的内在要求 (9) (三)指出新闻自由能够实现政府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 (9) (正文)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于1842年2月发表的,

针对国王菲特烈·威廉四世于1841年12月24日颁布的新的书报检查令的批评文章。[1]新的书报检查令的第二条特别强调:书报检查不得阻碍人们对真理作严肃和谦逊的探讨,不得使作者受到无理的约束,不得妨碍书籍在书市上自由流通。这样的语句曾让当时的知识分子觉得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时刻到来了。但马克思却始终保持清醒与理智,犀利地揭露了最高统治者的伪善,指出新的书报检查令其实是以看似开明的伪善来掩饰的,对旧的书报检查令的变本加厉,更加严酷的对新闻出版自由进行控制。 梳理、总结此文中马克思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为深刻真切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源流。通过提炼了其新闻自由观,我们能够找到中国在新闻出版自由方面值得借鉴之处以及差距和不足,因而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对检查令的质疑 普鲁士新旧两个书报检查令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总被反复提及,并用来比较。其中,“旧的书报检查令”是指,普鲁士政府在1819年10月18日颁布的书报检查法令。而“新的书报检查令”则是指,普鲁士政府在1841年12月24日颁布的新的书报检查令,也就自然是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的主要批判对象。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它告诉人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博大精深,具有真理性、科学性,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应当认真地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掌握其精神实质,把握其基本观点,切忌采用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的方法。要注意结合我国党情和国情的实际情况,要注意联系当前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要能够真正用它们来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记协一直坚持对广大新闻工作者进行广泛深入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努力增强新闻从业人员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从业人员也急剧增加。到2012年,我国正式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人员达25万人,新闻从业人员达90多万。对这支队伍,党和人民寄予厚望,也倍加严格要求。 2003年中国记协和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一起向全国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保证。新闻事业能否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所提出的要求,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现阶段,对于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青年一代,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精通本行业业务,品行端正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就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的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合作、加强协调,形成强大的合力,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闻工作心得体会

新闻工作心得体会 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一种工具,它有自身独特的特征:真实性、实证性、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工作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新闻工作心得体会篇1 以下是我学习新闻学的部分内容和体会: 1、坚持"世界交往"的观念。 2、马克思说变动产生新闻,循环往复的事实是没有新闻价值的,只有变动的打破常规的事实才有新闻价值。 3、新闻有层次变化。马克思提到新闻有旺季有淡季,但是当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一些很重要的但相对来说是次要的新闻甚至连版面都没有。 4、新闻时效性。这一点不用多说。 5、新闻真实性。这是一种追求,但是新闻完全真实是不可能做到的。

6、党报思想。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出版社都要遵循"党的精神"。第二点是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常" 党的精神主要指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纲 领章程决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会犯错误,因而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党的精神。 7、列宁的党报党刊思想。A、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党性概念是列宁提出来的。B、列宁的出版自由思想。 8、毛泽东和中国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活动。 A、1948年4月8日,毛泽东将党报思想概括为以下的名言:"报纸的力量和作用,就在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B、毛泽东论党报和党的宣传工作的党性。毛泽东关于新闻工作的党性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要点:第一,总体的党的意识,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第二,新闻和宣传工作要符合党的政策和策略。 C、党报的基本工作方法:典型报道。 D、报纸批评。1950年中共中央关于在报刊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是刘少奇修定的。毛泽东1954年提出报纸批评的"开、好、管"方针。现在转变为舆-论监督。 E、"舆-论一律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体会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体会 近期,我参加了报社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活动,受益匪浅。重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我在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夯实了思想和理论基础。现结合自身工作,谈三点体会: 一、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党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一条就是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衡量新闻工作的宣传效果、检验新闻工作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的重要标准。我们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广大的基层新闻工作者,作为媒体在基层的代表和党委、政府在基层的喉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要更加重视增强党性,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抗腐防变能力,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 坚持党性原则,首要是保证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不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要在新闻报道中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坚持党性原则,同时要求新闻工作者心中始终有人民。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我们的新闻舆论宣传导向才不会跑偏,才不会只浮在表层,才能真正让宣传效果深入人民的心中。 二、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道德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一体化,我国新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同时, 西方一些不好的东西也进入我国,侵蚀着干部和群众,包括我们新闻工作者。个别新闻单位特别是一些行业报,以新闻报道为名搞新闻敲诈;有的新闻工作者、媒体接连出现捏造事实的虚假报道。这些事情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根底不扎实有直接关系。 我们党所领导下的各种新闻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阵地,都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只有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党的新闻事业中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武器和行为准则,才能保证新闻舆论的主导权与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新闻工作者手中,才能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永远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新闻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先进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空洞地喊口号,而是要靠每一天的工作扎扎实实地积累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当前,新闻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元化,记者的职业角色已变得越来越多重、复合化。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与时俱进、符合新闻实践要求的专业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能是空中楼阁。 在现阶段,在学习上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善用新媒体。微博、微信等不再是简单的社交工具,还成为信息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D.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人的语录 2.1842 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 下哪一项?(D)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B)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B) A. B. C. D. 5.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B) A.走基层 B.贴近生活 C.联系群众 D.改文风 6.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 (D) A.《人民日报》刊发出访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引导 B.《新京报》发布社论“救援志愿者,别盲目去灾区”——党性原则 C.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 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7.2009 年 10 月 9 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正式提出以 下哪项重要论述?(B) A.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 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A) A.列宁 B.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精髓要点

1. 2. 3. 4. 5. 6. 7. 8. 9.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后来党的领导人关于信息传播、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党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等等的论述。 交往:包含了这个词的全部含义,指个人、社会团体、民族、国家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传通。 交往方法:依靠了铁路、电报、巨大的工业城市、报刊和有组织的人民集会。精神交往的社会 作用:首先,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部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黏 合剂;其次,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往,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由于交往打破了孤立状态,社会矛盾往往很快暴露出来,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改革的需要;最后交 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为“世界交往” 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益同步化。 世界交往思想: a 人类社会的交往遵循着从狭隘到广泛、从局部到全球的发展道路,世界交往必然要替代局部的民族交往,成为现代交往的主旋律;民族交往必然会冲破以往的种种藩篱而 成为世界交往的一部分。 b 人们只有能够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最大量信息,通过新的传播技术,使得世界各地变得近在咫尺,那时人们获得的才是真正的精神财富,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解放。 c 在世界交往的趋势下,不仅所有个体之间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而且各个民族之 间也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 d 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护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a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 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是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是东方从属于 西方。 b 资本主义国家的卑鄙利益造成了许多民族的劫难、文化遗产的毁灭,但从宏观的世界历史进程来看,西方列强通过船舰利炮的扩张使得现代世界的普遍交往、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 得以迅速的来临。 工人阶级没有祖国: a 工人阶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被剥削阶级,没有的到国家的保护;b 工人阶级只有冲破国界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电报是物化的知识力量:电报等交往媒介是人类的受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 识力量,现代交往媒介的实质是科学和知识的力量,是人的治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质:指的是资本利用并改进运输和传播工具,减少了用于两地间移动 物品、人和信息的时间,因而空间距离作为资本扩张的限制的重要性也降低了。 宣传、 10.马克思预见到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的特点: a 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信息产业居主导地位; b 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劳动中智力的支出将超过体力的支出; c 资源结构发生变化, 知识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及其重要的资源; d 科学的组织和决策机构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 11.两种妨碍报刊履行职责的问题: a 外部强权为它规定并非它自身的使命; b 报刊内部工作人 员摆脱自己应该履行的使命。 12.变动产生新闻:事实的变动视为新闻的源泉和新闻的特征。 13.新闻带来的信息势能:由于事实变动的时间、空间的分布上是不均衡的,因而即使新的事实或 行动还未开始,已经传播过来的关于它们的新闻,也会带来一种信息势能,使当事的人们或感受到压力或感受到鼓舞,并引发实际的变动。 14.新闻时效的原因:现代市场经济运动中“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冲动,直接刺激着新闻传播不断 地以快速的时效克服空间带来的障碍。 15.报纸传播新闻的特点—“有机的报纸运动” :a 对专业新闻传播来说,新闻的时效与新

最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体会范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体会范文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台新闻从业人员一致认为:作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要树立“四种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新闻宣传工作是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的总和。所以,新闻宣传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有一定难度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项既重要又有难度的工作做好呢?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掌握好一个最基本原则,即宣传要讲究分寸。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宣传工作有错误认识,他们通常把宣传与“吹捧”、“贴金”等字眼相联系,对宣传工作持有偏见。因此,搞好宣传工作要讲求策略,拿准火候,注意分寸,要谨用夸大之词、慎用虚浮之语。 第二,新闻宣传要做到三勤:眼勤,脑勤,手勤。即勤于观察,勤于动脑,勤于练笔。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善于培养自己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灵感,并及时记录和编写,用流畅而优美的语言真实传递诚挚的情感和美好的信息。

第三,新闻宣传要善于总结。新闻宣传工作,应体现工作中的亮点,挖掘更深一层的有重大教育意义特色的闪光之处,用精辟而又不脱离实际的语言加以理性的总结并进行重组设计,做到不仅实事求是,而且又能够从繁杂的工作中发现具有本质性和发展方向的东西。 第四,新闻宣传工作者,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还要有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要对内容、形式等诸方面进行精心策划和设计,要做到体现大局意识和服务第一的基本思想。 第五,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将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相结合,不能一味搞精神鼓励。 站在宣传工作的前沿,基层宣传工作者在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中,理应发挥先锋作用,自加压力,转变作风,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始终做到眼往下看、心往下沉、劲往下使,充分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为推动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做出积极贡献。

2020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会

2020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会 我台组织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训活动,通过系统的学习,向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培训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学说。为我们今后提升综合素养、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再次夯实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我们始终“讲政治”。 “讲政治”似乎这些年成了不少新闻从业者想极力摒弃的,所谓“超越意识形态的新闻观”、“只遵循新闻本身的规律”等被一些同行奉为圭臬。现实世界果真可以如此吗?如今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很多,只要认真看看一些西方国家或被西方视为民主的国家的新闻报道,就能得出一个清楚的结论:在当今世界,新闻媒体总是有其阶级属性的,没有哪个媒体可以超越所属的利益集团。我们应该避免幼稚病,不要简单、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更不能用现阶段我们在新闻宣传上的一些不完善来否定“讲政治”,我们的“讲政治”就是要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民族整体利益。毛泽东同志1959年6月曾说:“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点在今天仍不过时,播音员、主持人或许不能完全达到“政治家”的思想高度,但这种“政治家办报、办台”的意识一定要不断强化。 那么,对于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什么是最大的“讲政治”呢?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认识到,最大的“讲政治”就是心中始终有人民。我们一切的发展进步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心中始终有人民,我们的新闻舆论宣传导向才不会跑偏,具体到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才不会只浮在表层,才能真正让宣传效果深入人民的心中。全国新闻工作者正在进行的“走转改”,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次生动的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我们始终“强技能”。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空洞地喊口号,而是要靠每一天、每一次的工作扎扎实实地积累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磨练专业技能,做到宣传有艺术,传播有效果。播音员、主持人每天的工作时向观众传递大量的信息,能否做到及时、准确、入耳、入心,认真的工作态度是重要的一方面,过硬的工作能力是同样重要的另一方面。特别是现在新闻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元化,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角色已变得越来越多重、复合化。既要是信息的挖掘者,又要是信息的整理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