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有机营养物质和能量

三大有机营养物质和能量
三大有机营养物质和能量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方法: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

本节课利用课本资源,在查阅活动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加强。同时也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探究活动,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其测定的数量并不准确。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应注意首先是定性(有无能量),第二才是定量(有多少能量),这样就能发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三、教学重点:

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

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六、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课程引入展示图片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

的实例引起疑问:人为什么要吃食物?引申出食物中营养的重要作用,为本节内容的深入作好铺垫。

食物的营养物质提出问题,指导学生

查阅有关表格。在学

生研讨时教师巡视指

导。

研讨题:

1.你们组所确定的1-2

种常吃的食物中各

含有那些营养物

质?

2.不同食物所含营养

物质的种类是否相

同?数量呢?给你的

启示是什么?

3.细胞的生活离不开

物质和能量,那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与人体细胞所含物

质有什么关系?

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归根结底来源于什

么?

学生查阅教课书第

41-42页“常见的食物

成分表”以小组为单位

研讨教师提出的思考

题,相互交流,达成共

识。

全班交流,对相关内容

进行质疑、释疑。

1.通过学生的自主

合作,掌握人体需要

的主要营养物质。

2.通过食物中的营

养物质来源于什么,

体现人与生物圈的

统一性。

1.使学生认识到良

好饮食的重要性,从

而养成合理的饮食

习惯,不挑食、不偏

食。

2.在学生研讨交流

过程中,培养学生查

阅、分析、团结协作

及表达交流能力。体

验学习的快感。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创设情境,指导学生

看书。组织小组讨论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

学并与同学交流。举出

使学生了解糖类、脂

肪、蛋白质的作用。

来源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交流,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解释问题。]

含糖类、脂肪、蛋白质

较多的食物,写在图的

旁边,并利用这些知识

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

的问题。

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

质与体细胞所含物质

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利用

所学知识解释生活

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健康意

识,养成良好的饮食

习惯,尤其对肥胖、

减肥形成一些正确

的认识和看法。

引发进一步探究的

欲望。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

和用具,指导学生完

善探究方案。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和

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

以适当的指导。

各小组根据教材提出

问题,并确定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

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

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

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

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

也会有区别。

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

课题,制定探究计划。

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

论、完善后,各小组用

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

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

前的分工进行操作。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

掌握食物中含有能

量,不同的食物含的

能量多少不同。

培育学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的能力,以

及收集和处理数据

的技能。

六、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看望;访问。()

.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竭力保持庄重。()

.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七、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冷静寂静幽静恬静安静

1.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的微笑。

.贝多芬在一条()的小路上散步。

.同学们()地坐在教室里。

.四周一片(),听不到一点声响。

.越是在紧张时刻,越要保持头脑的()。

八、句子工厂。

.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要点梳理(课文回放)。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综合能力日日新

十、理解感悟。

(一)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为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糖类代谢的主要途径 2、使学生掌握蛋白质代谢的主要途径 3、使学生掌握脂类代谢的主要途径 4、使学生理解糖类、蛋白质、脂类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的特点 5、使学生理解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及其相互关系,训练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等科学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肝脏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观点的教育。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科学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人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五部分的内容。 1、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 教材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途径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缺乏有关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而这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组成的,而且这些变化又相当复杂。因此,处理这部分教材时一定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学生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向学生展示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总体轮廓。 (1)糖类代谢 教材从细胞或血浆中的葡萄糖来源,葡萄糖在细胞中的利用,即去路两个方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糖类代谢,最后教材以表解的形式对这部分知识做了归纳。 主要内容有:细胞或血浆中葡萄糖的来源主要有三,即①食物中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②血糖浓度低于80-120mg/dL时,由肝糖元分解产生③由其它非糖物质(如甘油、氨基酸、乳酸等)在代谢中转化产生;细胞或血浆中葡萄糖的去路也有三,即①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②血糖浓度高于 100mg/dL时,在肝脏或骨骼肌中合成糖元③在细胞中转化为其它非糖物质。 (2)脂类代谢 教材选择了脂类物质的三个组成,即脂肪、磷脂和胆固醇中学生熟悉的脂肪作为重点,简要介绍了脂肪的代谢途径及其特点,并用表解的形式做了归纳总结,最后教材提了一下血脂和胆固醇相关知识。 (3)蛋白质代谢 教材也从细胞或血浆中的氨基酸来源,以及氨基酸在细胞中的利用,即去路两个方面,

最新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及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及关系 1 重庆左兴燕 2 一.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 3 1. 主要不同点 4 (1)糖类和脂肪可在体内储存,而蛋白质则不能在体内储存。 5 (2)糖类、脂肪的代谢终产物只有和,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除6 和外,还有尿素等含氮废物。 7 (3)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只有在糖类、8 脂肪严重供能不足时才由蛋白质供能。 9 2. 主要相同点 10 (1)主要来源相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均主要来自食物的消化与吸11 收。 12 (2)主要代谢途径相同: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可合成、分解与转变。 13 (3)都能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终产物均有和。 14 二.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5 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16 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17 1.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 18 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19

20 (1)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21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22 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23 产生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24 中间产物,因而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25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 26 蛋白质 27 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都可以转变成糖类。 28 (2)糖类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29 ①糖类转变成脂肪。 30 31 ②脂肪转变成糖类。 32 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能够转变成糖类。 33 (3)蛋白质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34

三大产能营养素及能量

三大产能营养素及能量 1.宏量营养素又称为产能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 2.蛋白质 (1)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约产生16.7kJ(4.0kcal)的能量。 (2)机体通过粪、尿、皮肤等途径排出的氮量是不可避免的,称为必要氮损失。来源于机体每天由于皮肤和黏膜的脱落细胞、毛发指甲、妇女月经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3)氮平衡指一定时间内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 (4)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人体必需氨基酸有9种,即蛋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假设来写一两本书)和组氨酸(儿童必须)。 (5)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可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提供充足的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可分别减少30%和50%。或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6)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可以自身合成的氨基酸,并非合成机体蛋白质时不需要,而是不一定需要从食物中摄入。 (7)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其计算方法是将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鸡蛋和人乳的氨基酸模式最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通常将鸡蛋蛋白质或人乳蛋白质作为参考蛋白质。 (8)有些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差异较大,其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故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如大米和面粉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相对最低,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为了提高植物性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这种通过不同食物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相互补充提高膳食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9)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从蛋白质含量、消化吸收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来全面评价。 1)、一般使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含氮量,再乘以 物粗蛋白质含量。 2)、蛋白质消化率是指食物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和吸收的程度。 动物性食品的蛋白质消化率一般高于植物性食品。 测定食物蛋白质消化率时,必须检测实验期内摄入的食物氮、排出体外的粪氮和粪代谢氮。 粪代谢氮,即肠道内源性氮,是在实验对象完全不摄入蛋白质时,从粪中排出的氮量,包括分泌到肠道的消化液、脱落的肠黏膜细胞和肠道微生物所含的氮中未被重新吸收的部分。 实际测定时为简便起见,一般不测定粪代谢氮,如此测得的消化率称为表观消化率。 3)、蛋白质利用率可从不同角度反映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

第九章 各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第九章各类营养物质间的互相关系 1. 氨基酸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是协同、转化与替代、拮抗作用。 2. 饲粮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协同、拮抗、转化和替代的关系。 3. 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 注:本题考畜群营养中的指标的掌握。P148 4. 饲料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动物饲粮最主要的营养成 分。 5.进入动物组织中的氨基酸通过协同作用,构成体内的各种组织蛋白。 6. 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 7.饲粮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协同、颉颃、转化和替代等关系。 8.饲料中补加硫酸盐可减轻动物硒酸盐中毒症,但对亚硒酸盐和硒的有机物中毒无效。 9.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是能量和蛋白质。 10.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有协同、转化与替代、颉颃。 11. 随着饲粮粗纤维水平的升高,其有机物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 12. 维生素D对维持动物体内的钙、磷元素平衡起重要作用。 13. 补饲锰盐可治疗雏鸡__滑腱症_ ,但饲粮中必须含有足够的 _尼克酸__。 14.动物种类和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和环境温度等是影响饲粮能量利用率的主要因素。(×) 15. 能量和蛋白质是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 16. 饲料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取决于粗蛋白水平 17. 动物体内三大有机物质的代谢,转化与利用依赖一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18. 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协同、转化与替代、颉颃作用。 19. CU 盐可促进维生素C氧化的作用。 20. 饲料中三大有机物质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21. 畜禽营养中两大重要指标是能量和蛋白质 22. 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有:协同、转化与替代和拮抗作用。 23. 畜禽营养中的两大重要营养指标是能量、蛋白质 25. 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有协同、拮抗、转化与替代。 26. __维生素D 对维持动物体内的Ca、P平衡起重要作用。 27. 各种氨基酸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协同、拮抗、转化与替代等 28. 饲料中各种氨基酸存在协同、颉颃、转化和替代关系。 29.动物饲料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30. 料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饲粮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31. 饲料中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动物饲粮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32. 硒是动物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与维生素E 在动物体内抗氧化作用方面有协同作用;某些氨基酸与维生素之间也有协同关系,例如蛋氨酸与VA的协同关系。 33. 高赖氨酸饲粮引起雏鸡的生长势减弱,只有提高__精氨酸__的供给量才能消除。 34.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与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是相互制约。

三大营养物质供能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供能的关系 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1.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 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1)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而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 蛋白质 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都可以转变成糖类。 (2)糖类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转变成脂肪。 ②脂肪转变成糖类。 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能够转变成糖类。 (3)蛋白质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①一般来说,动物体内不容易利用脂肪合成氨基酸。植物和微生物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 ②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途径可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2.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条件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糖类供给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肪。各种代谢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3.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除了转化外,还相互制约 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氧化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4. 我们从糖类、氨基酸能够转化成脂肪,脂肪、氨基酸也能够转化成糖类,可以看出各种物质代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说明人体内的物质代谢是一个完整的统一过程,它使体内的成分不断地进行新旧更替。

三大营养物质

《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5.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 一、合作讨论 1.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也是糖,但你知道淀粉、纤维素也是糖吗?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 我的思路:要明确糖类的概念及分类,注意区分生活中的“糖”和化学中的“糖”。 2.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我的思路:淀粉属于多糖,其重要性质之一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最

终生成葡萄糖。注意这里“一定条件”的涵义。 3.酯和脂是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 我的思路:注意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望文生义,要结合生活中具体实例进行记忆和理解。 4.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排出体外? 我的思路:蛋白质是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其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而自然界中的氨基酸的种类是有限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物质.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实验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葡萄糖+新制Cu(OH)2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碘酒变蓝色 蛋白质+浓HNO3共热,变黄色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光亮的银镜 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3.淀粉的特征反应: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自学导引】 一、三大类物质的代谢 1.糖类代谢 2.脂类代谢 3.蛋白质代谢 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是可以转化的 思考:家畜饲养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以育肥,说明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思考: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为脂类,说明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3.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还相互制约着。 思考: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人和动物体需要能量时,氧化分解供能的顺序是糖类、脂类、蛋白质。

三、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2.脂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3.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思考导学】 1.猪的育肥阶段,增加富糖类的饲料,可在短时间内催肥长膘,为什么? 答案:在猪体内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 2.空腹喝牛奶,为什么营养价值会降低? 答案:空腹喝牛奶时,因人体急需能量,氨基酸会通过脱氨基作用被氧化分解放能。 3.用蛋白质饲养患人工糖尿病的狗,经检测随尿排出的葡萄糖会大大增加,为什么? 答案:蛋白质能够转变成葡萄糖。 4.偏食的人为什么会导致营养不良? 答案:因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偏食会导致人体内氨基酸的种类不齐全,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故会导致营养不良。 【学法指导】 1.掌握糖元的有关问题 糖元是由许许多多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它微溶于水,能通过氧化分解或酵解而迅速释放能量。糖元除由葡萄糖合成以外,其他单糖如果糖、半乳糖等也能合成。由单糖合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合成。糖元的合成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糖元还可以由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某些氨基酸转变而成。由非糖物质转变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异生作用。糖元的异生作用发生在肝脏中。上述两个过程可以图解如下: 糖元是一种可以迅速利用的贮能形式(脂肪虽然贮能最多,但不像糖元那样能被迅速利用)。 因此,糖元的合成和异生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当大量的食物经过消化,其中的葡萄糖被陆续吸收入血液以后,血糖含量会显著地增加。这时,肝脏可以把一部分葡萄糖转变成糖元,暂时贮存起来,使血糖浓度仍然维持在100 mg/dL的水平;当血糖浓度由于消耗而逐渐降低时,肝脏中的糖元又可以转变成葡萄糖,陆续释放到血液中,使血糖浓度还维持

三大营养物质供能的关系

精品文档 三大营养物质供能的关系 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1.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 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1)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而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 蛋白质卍占丿二「八」「二二花4戈 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都可以转变成糖类。 (2)糖类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转变成脂肪。 严甘曲一I 糖类[七谢的中间产物一宀脂肪 U脂肪酸」 ②脂肪转变成糖类。 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能够转变成糖类。 (3)蛋白质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①一般来说,动物体内不容易利用脂肪合成氨基酸。植物和微生物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 ②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途径可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2.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条件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糖类供给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肪。各种代谢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3.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除了转化外,还相互制约 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氧化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弓I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 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4. 我们从糖类、氨基酸能够转化成脂肪,脂肪、氨基酸也能够转化成糖类,可以看出各种物质代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说明人体内的物质代谢是一个完整的统一过程,它使体内的成分不断地进行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关系

##三大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一、能量与有机物的关系 1.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的关系(1)能量与蛋白质能量、蛋白质水平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动物的生长。(2)能量与氨基酸1)氨基酸缺乏苏、亮、缬缺乏,能量代谢水平下降2)氨基酸超过实际需要,代谢能水平下降。 2.能量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关系(1)粗纤维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和CF水平间通常呈负相关。反刍动物饲粮CF水平适宜,有机物质消化率提高,反之,瘤胃功能异常。(2)脂肪饲料添加脂肪,可增加有效能的摄入量: 二、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关系1、蛋白质的AA可生糖;所有AA可生成脂肪; 2、碳水化合物 3、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对蛋白质有庇护作用 三、粗纤维与有机物的关系1、CF增加1%, 蛋白质消化率降低0.3%;2、有机物消化率降低 四、AA之间的相互关系1.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AA平衡节约蛋白质需要量 2. AA之间的关系 ##有机物与维生素、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一、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关系 1、蛋白质与维生素(1)蛋白质促进V A吸收(影响V A载体蛋白的形成);V A不足影响蛋白质合成;(2)VD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生大豆蛋白提高VD需要量; (3)B2缺乏,影响蛋白质沉积;蛋白质缺乏,B2需要量提高; (4)B6不足影响AA、蛋白质代谢;提高蛋白水平或AA不平衡,B6需要量提高; (5)B6缺乏,色氨酸转化为烟酸的效率下降。 (6)Met可补偿胆碱的不足;胆碱不足,降低蛋白质合成效率; (7)B12参与Met的合成(植物);Met可以补偿B12的不足。 二、碳水化合物、脂肪与维生素的关系 1、典型例子(1)V A不足,糖原合成下降;(2)提高碳水化合物增加B1需要量; (3)提高脂肪增加B2需要量;(4)VE影响脂类代谢;(5)胆碱影响脂肪代谢,缺乏导致脂肪肝;(6)脂肪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三、有机物与矿物质的关系1、蛋白促进Ca、P吸收,特别是Lys提高Ca、P吸收2、一些单糖,如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促进Ca、P吸收3、一些AA促进矿物质吸收蛋、胱、组促进Zn、Fe的吸收;4、Zn、Mn、Mg等元素是很多有机物代谢酶的辅助因子 ##矿物质、维生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关系 1、VE与Se 一定条件下,VE可代替部分Se;Se可促进VE的吸收,减少VE需要量。 2、VD与Ca、P VD促进Ca从肠道吸收、促进P从肾小管吸收 3、Mn、胆碱、生物素:缺乏导致溜腱症,但尼克酸不足,补Mn不能完全治愈; 4、VC与Fe、Cu:VC促进Fe利用并减轻Cu过量的毒性;Cu可促进VC的分解; 5、Zn与V A:Zn促进胡萝卜素转化为V A,促进V A的吸收。 二、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1、VE促进胡萝卜素转化为V A,并促进VA、VD的吸收; 2、B1与B2有协同作用 3、B2与烟酸有协同作用;B2促进色氨酸转化为烟酸; 4、B12促进泛酸、叶酸的利用,促进胆碱的合成;B6不足影响B12的吸收; 5、VC能减轻V A、VE 、B1 、B2 、B12和泛酸的缺乏症;V A、VE可促进VC的合成。 三、矿物质之间的关系1、Ca与P,钙、磷比失调是胫骨软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2、Ca、P与Zn、Mg、Mn、Cu 拮抗;Cu与Zn拮抗; 3、Cu、Mo以及S(两两间拮抗); 4、Fe、Cu、Co协同; 5、Cu与Zn、Fe拮抗;Cu 升高Zn、Fe需要量增加。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是什么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是什么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营养物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我们人体如果缺少了必要的营养物质,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可能导致我们出现死亡,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补充必须的营养物质,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人体三大营养物质是什么。 糖类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也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红糖、白糖、砂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等。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外,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还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 2蛋白质

1、构造人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比如大脑发育的特点是一次性 完成细胞增殖,人的大脑细胞的增长有二个高峰期。第一个是胎儿三个月的时候;第二个是出生后到一岁,特别是0——6个月的婴儿是大脑细胞猛烈增长的时期。到一岁大脑细胞增殖基本完成,其数量已达成人的9/10。所以0到1岁儿童对蛋白质的摄入要 求很有特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关重要。 2、修补人体组织: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 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包括外伤,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机体衰退。

人类三大营养物质

有机专题三——人类三大营养物质 [知识指津] 1.单糖、二糖、多糖的比较 2.单糖、二糖、多糖的转化: 3.“酯”与“脂”的区别: 酯:酯是由醇与酸(包括有机酸和无机含氧酸)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从结构上看,酯是含有O-的一类化合物。 脂:指动物体内和植物体内的油脂。动物体内的油脂是固态或半固态,一般称为脂肪。植物的油脂呈液态,一般称为油。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它们属于酯类。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和油酸

4.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5.蛋白质是由C、H、O、N、S等元素组成的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蛋白质的基石。 6.鉴别蛋白质的依据主要有:①有些蛋白质分子中有苯环存在,这样的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②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以此来区别毛纺物和棉纺物)。 7.常用盐析来分离提纯蛋白质,因为盐析是可逆的,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盐溶液,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析出的蛋白质又能重新溶于水中,并不影响它原来的性质。 8.蛋白质和酶 定义 与也还1.具有两性,与氨基酸相似; 2.可发生水解(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经过多肽,最后得到多种α—氨基酸。即水解时肽键中的C—N键断裂。 3.溶于水具有胶体的性质; 4.加某些浓的盐溶液于蛋白质溶液中,使蛋白质发生凝聚而析出(称盐析),继续加水,蛋白质能重新溶解。即盐析是可逆过程; 5.蛋白质的变性: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用下产生变性作用而凝结,这种凝结不可逆,加水不能重新变为蛋白质; 6.颜色反应:蛋白质(具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与硝酸加热时变黄色; 7.灼烧含蛋白质的物质具有烧焦羽毛味

营养物质的鉴定实验报告-3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实验时间: 一、知识回顾 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有、、、,最多的是;无机化合物有、,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 二、实验目的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资质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实验原理 1、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根据不同的反应现象,可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2 四、过程评价

五、实验结果 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列表格中(用“+”表示显色,用“—”表示未显色),并结合其他 六、讨论 1、全班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化合物有多少种,它们彼此含有的种类相同吗?这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2、请你推测一下实验中所检测的几种有机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3、通过本次的实验,你对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或科学实验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有什么启发? 七、知识拓展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其他简易方法 (1)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的其他简易方法 Molisch反应(α- 萘酚反应)此方法是鉴定糖类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它的原理是:糖类在浓酸作用下所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可以与α- 萘酚作用,形成红紫色复合物。由于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红紫色的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α- 萘酚也可用麝香草酚或其他的苯酚化合物代替,麝香草酚溶液比较稳定,其灵敏度与α- 萘酚一样。除了糖类之外,各种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都可以呈现近似的阳性反应。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只能说明有糖类存在的可能。 蒽酮反应糖类经浓酸水解,脱水生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蒽酮(10-酮-9,10-二氢蒽)反应生成蓝绿色复合物。 Benedict反应班氏试剂是斐林试剂的改良(也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能使具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氧化,其本身则变成砖红色或黄色的Cu2O,可用来测定还原糖的存在。它利用柠檬酸作为Cu2+的络合剂,其碱性比斐林试剂弱,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因而在实际应用中有更多的优点。 Bial反应(甲基间苯二酚反应)戊糖与浓盐酸加热形成糠醛,在有Fe3+存在的条件下,它与甲基间苯二酚(地衣酚)缩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此沉淀物溶于正丁醇)。己糖也能发生

老年人膳食热能和营养素指南

老年人膳食热能和营养素指南 食物为人类维持生命和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活动提供了各种营养素,它们提供热能,保证身体的生长发育、修补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从而增进健康以延年益寿。 1.能量 人体消耗的能量是由食物转变而来的。食物中产生能量的营养素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给人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从事各种活动等的需要。能量摄人不足可引起热能缺乏症状,常与蛋白质缺乏同时存在。但长期能量摄人过多又可引起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等发病因素之一。 食物中三大营养素在人体内产生的热能是:蛋白质4千卡/克(16.7千焦耳/克),脂肪9千卡/克(37.7千焦耳/克),碳水化合物4千卡/克(16.7千焦耳/克)。人体每日的能量消耗,大体上是由两方面构成:维持基础代谢所需的热能与从事各种活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所消耗的能量。基础代谢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时需要的热能,与性别、

年龄、体型等有关。成年男子每公斤体重每小时约消耗1千卡,体重60公斤的人24小时的基础代谢为1x60x24—1440千卡。妇女比男子约低2%—12%,老年人又比中年人低10%—15%。胖人脂肪多,其基础代谢比瘦人低。从事各种劳动及生活活动的消耗的能量,直接受劳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以下概括地举例说明某些工作大概属于何级劳动。 极轻劳动:以坐着为主的工作,如办公室工作。 轻劳动:以站着或少量走动为主的工作,如店员售货、教员讲课等。 中等劳动:如机动车的驾驶,电工安装等。 重劳动:如非机械化农业劳动,舞蹈,体育运动等。 极重劳动:如非机械化的装卸,采矿,砸石等劳动。 重体力劳动每小时耗能为轻体力劳动的一倍。 2.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和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具有各种生物学功能,是体内酶、激素、抗体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和正常渗透压的重要物质。成年人体内蛋白质

2020高考生物复习重点知识点: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

2020高考生物复习重点知识点: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 养物质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名词: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 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 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 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能够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 分能够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能够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 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 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 不足造成的疾病因为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 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

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 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语句: 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能够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 相制约着的。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水准不完全相同,一是转 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 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 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 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 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绝大部分再 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 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 N元素,就能够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 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 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在高等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大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1、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同点 (1)来源相同 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都有三条途径:食物中消化吸收、其他物质转化、自身物质的分解。 (2)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都可以进行氧化分解,作为能源物质使用。但它们供能有着先后顺序,它们按照糖类、脂质、蛋白质的顺序供能。(3)在动物体内可以转化 糖类可以直接转化成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也可以直接转化成糖类和脂肪,但脂肪不能直接转化成蛋白质。 (4)代谢终产物 和是三大营养物质相同的代谢终产物。 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不同点 (1)能否在体内储存 糖类和脂肪都可以在体内储存,但蛋白质不能在体内储存。 (2)代谢终产物不完全相同 糖类和脂肪的代谢终产物都是和,但是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除了它们外还有尿素。 (3)在体内的主要用途不同

糖类主要是氧化分解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脂肪主要是在体内再次合成为脂肪储存起来,蛋白质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之后,主要用来合成生物体内各种组织蛋白以及酶和某些激素等。 3、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糖类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糖类和蛋白质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都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不含氮部分进而转变成糖类;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通过氨基酸转换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注意: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 (2)糖类代谢与脂质代谢的关系 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化成脂肪,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脂肪酸也可以转化成糖类。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3)蛋白质代谢和脂质代谢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动物体内的脂肪不能转化为氨基酸,但在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可以转化;一些氨基酸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进而合成脂肪。 (4)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的代谢之间相互制约 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可以大量转化成糖类。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当糖类和脂肪摄入量都不足时,蛋白质的分解才会增加。例如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时,就由脂肪和蛋白质来分解供能,因此患者表现出消瘦。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及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及关系 重庆左兴燕 一.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比较 1. 主要不同点 (1)糖类和脂肪可在体内储存,而蛋白质则不能在体内储存。 (2)糖类、脂肪的代谢终产物只有和,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除和 外,还有尿素等含氮废物。 (3)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只有在糖类、脂肪严重供能不足时才由蛋白质供能。 2. 主要相同点 (1)主要来源相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均主要来自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主要代谢途径相同: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可合成、分解与转变。 (3)都能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终产物均有和。 二.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1.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 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1)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而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 蛋白质 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都可以转变成糖类。 (2)糖类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转变成脂肪。 ②脂肪转变成糖类。 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能够转变成糖类。 (3)蛋白质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①一般来说,动物体内不容易利用脂肪合成氨基酸。植物和微生物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 ②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途径可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2.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条件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糖类供给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肪。各种代谢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3.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除了转化外,还相互制约 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氧化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4. 人体内的物质代谢是一个完整的统一过程

三大营养物质的鉴定及例析

三大营养物质的鉴定及例析 黄柏丽(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 生物组068250) 一、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鉴定及观察 试剂:斐林试剂 甲液:0.1g/ml 的NaOH 乙液:0.05g/ml 的CuSO4)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的地方清晰,有的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 A 液:0.1g/ml 的NaOH B 液: 0.01g/ml 的CuSO4 注意事项:①先加A 液1ml ,再加B 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无色→浅蓝色→紫色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 颜色变化:变蓝 三、例题解析: 1、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

别采用的试剂分别是() A. 碘液,苏丹Ⅲ溶液B双缩尿试剂,碘液 C双缩尿试剂,苏丹Ⅲ溶液D碘液,菲林试剂 【解析】:面粉成分为蛋白质(粘稠物)和淀粉(白浆),鉴定上述2种物质采用的分别为双缩脲试剂和碘液,故答案选择B。 2、下述糖类物质中,不能与婓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A.葡萄糖 B.果糖 C.麦芽糖 D.蔗糖 【解析】:能够还原婓林试剂或托伦斯试剂的糖称为还原糖,所有单糖(除二羟丙酮),不论醛糖还是酮糖都是,大部分双糖也是,除(蔗糖),故答案选择D。 3、下列糖类中属于可溶性还原糖的是:①葡萄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蔗糖⑤果糖⑥麦芽糖() A.①⑤⑥ B.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答案:A。 4、鉴定蛋白质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主要目的是( ) A. 重复两次,结果准确 B.与加入双缩脲试剂后的颜色作对照 C. 再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D.失败后还可重做 答案:B。 5、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某些物质的存在。在植物和动物体内,存在着许多物质,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可用这两种试剂检验尿液以进行疾病诊断。请分析这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应该是() A、糖尿病、肠炎 B、胃炎、肾炎 C、糖尿病、肾炎 D、胃炎、肠炎【解析】: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不一样,因为尿液中有葡萄糖,因此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肾小球出问题了,尿液里面就会出现蛋白质等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即肾脏出问题了。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其存在,既可以通过检验蛋白质来检验肾脏是否出问题。答案选择C。 6、鉴定脱脂奶粉是否属于假冒伪劣产品,肯定不需要用到的化学试剂是 A. 双缩脲试剂 B.二苯胺试剂 C.斐林试剂 D.苏丹Ⅲ溶液 【解析】:脂奶粉含蛋白质、脂肪和蔗糖等成分,脱脂奶粉含高蛋白,低脂肪,不含蔗糖。假冒脱脂奶粉有两种:一是用全脂奶粉冒充脱脂奶粉,二是用淀粉等冒充。鉴定时主要考虑其中三者的含量。A、C、D是分别用来鉴定蛋白质、还原糖、脂肪,而B是不需要的。故答案选择B。 7、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答案:D。 8、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组织材料

(热能、营养素)作业

《热能、营养素》作业答案(简答题第题) 蛋白质有哪些重要生理功能? 答:①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身体的生长发育是蛋白质不断积累过程。人体内各种细胞组织的不断更新,需蛋白质维持。身体受伤后也需蛋白质作修复材料; ②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调节生理功能) 蛋白质在体内是构成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参与调节生理功能; ③供给能量:供给能量是次要功能。 如何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答: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有: ①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②食物蛋白质消化率()。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 ③食物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功效比值()、生物价() ④氨基酸评分()和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 何为氨基酸评分,其营养意义有哪些? 答:氨基酸评分:又叫蛋白质化学评分,使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模式进行比较,比值最低的那种氨基酸,即为第一限制氨基酸,此最低比值即受试食物蛋白的氨基酸评分或化学评分。其分值为食物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和参考蛋白或理想模式中相应的必需氨基酸的比值。 氨基酸评分每克受试蛋白的某种含量()每克参考蛋白的该种含量() 食物蛋白中氨基酸的含量可用比较的参考蛋白的关系或用每克氮的关系表示。因此氨基酸评分能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的关系。不同年龄的人群,其氨基酸评分模式不同,不同的食物其氨基酸评分模式也不同。了解各人群及各食物的氨基酸评分模式,可以知道他们分别不足的必需氨基酸,从而合理混合膳食达到氨基酸的互补,以使氨基酸模式更接近人体的需要,从而提高混合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其营养意义: (1)可以明确食物的限制氨基酸是什么,利于评价食物蛋白质是否优质完全; (2)为食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使之互补提供依据。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有哪些?蛋白质的供给量是多少? 答:蛋白质的来源: ①动物性食物:鱼、肉;15%-22%,蛋;11%-14%,奶;3%-3.5% ②植物性食物:粮谷类、干豆类、硬果类、薯类;10%左右 ③大豆类:黄豆;- 蛋白质的供给量:占总热能的(儿童:-) 大豆蛋白和动物性蛋白等优质蛋白应占膳食蛋白质摄入量的-. 脂肪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①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②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③供给机体热能;④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⑤膳食脂肪能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促进食欲,延迟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 ⑥维持体温,支持和保护脏器,并且具有隔热保温作用;⑦构成参与某些内分泌激素。 脂肪酸按其结构可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