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3.1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3.1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3.1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高一政治(课前双基预习案A)

课题:3.1消费及其类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理解居民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及国家应该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了解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知道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理解恩格尔系数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弓I导学生有计划的消费,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当前可支配收入: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 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人们的当

前可支配收入_________ ,消费量就越小。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

加________ 。

②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_________ ,那么预支未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

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③社会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_________,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

消费水平________ 。

(2) 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_____________ 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 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_____________ 。

【易错提醒】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除了收入和物价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消费环境、国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对居民消费水平都有重要影响。

2?消费的类型

(1) 按消费的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_________ 口租赁消费。

(2) 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_____________ 口享受资料消费。

【易错提醒】贷款消费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以自身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为基础,是提前预支未来收入的一种消费方式。贷款消费的实施有利于扩大内需。

3?消费结构

(1)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_______ 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 变化规律: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_________ 的发展,_________ 的变化而变化

(3) ___________________ 恩格尔系数: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被

称为恩格尔系数

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易错提醒】恩格尔系数降低并不意味着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总量在降低。

四、【课堂练习】

读下图“某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据此回答1?2题。

1 ?该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8%其直接原因应该是。()学..

A. 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B.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C.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D.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从该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 9K7.2 元刀14.8%

其中

1同比增詁

交通和通依支出842.5 A1S.6%文化抿乐服务支出旳(11元

衣着支出6J3.3 兀23.1%

居仕支出4419 7E20.7%家庭设备川晶则

绣支出

弼0元233%

住蜩B支出

车辅使用燃料

及零配件支出89,2

元79,2%

团体旅游支出60 J元刀52,5%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人某市搭民人均消费支出

C?社会稳定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 D.人们的收入差距日益缩小

A. 人们对生存资料消费越来越不重视

B. 人们更加注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

3 ?李红在春节前买了数码相机、漆线雕等礼物,租了一辆小汽车回老家探亲访友,并用按揭付款方式

购买了高清彩电。下列正确反映李红消费过程的消费类型是()

A. 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

B. 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贷款消费

C?钱货两清的消费、生存资料消费、贷款消费

D.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4 ?钱货两清的消费与租赁消费的最大区别是()

A. 钱货两清的消费不能贷款,租赁消费有时可以贷款

B. 钱货两清的消费会发生所有权的变更,而租赁消费的所有权不会变更

C. 钱货两清的消费附带保修责任,租赁消费不附带保修责任

D. 租赁消费适用于大宗物品的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只适用于小件商品的消费

5. 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高,这主要取决于()

A. 东部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B. 东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

C. 东部地区人们的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水平高

D. 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超前

6. 经济学家发现,有着稳定工作的人比工作不稳定的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后者则有着更高的储一,蓄水

平。这是因为()

A.当前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B.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C?前者比后者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 D.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7. 节假日外出旅游人数增多,“假日经济”掀起热浪。这表明()

①我国人民的生存资料得到完全满足

②家庭消费开始由低级向高级的层次递进

③人们的消费正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享受资料消费发展

④享受资料消费逐步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消费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 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教育将成为家庭消费的热点,按照消费目的分类,接受教育属于(

_A.精神文化生活消费B.脑力劳务消费C.享受资料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9. 在现实生活中,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总是利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来生产推销自己的商品。

下列属于经营者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来生产推销产品的有()A.在产品上标注青奥会会徽的标志 B.不断地用新工艺生产出新潮产品

C. 大量生产和销售高档耐用消费品

D.生产销售价格低质量好的消费品

10. “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现在,无论是家人团聚,还是朋友聚会,在饭店的餐桌上,大家都会有意无意地谈到“光盘行动”。这表明

()

①人们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②人们勤俭节约的消费意识普遍增强

③餐桌上爱“面子”是传统陋习④“光盘行动”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理性的消费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五、板书设计

—消费结构

厂厂居民的收入

影响消费的因素」.物价水平

消费及其类型J 其它因素

厂产品类型

消费类型J消费目的

11交易方式

高一政治(课后能力限时练B)

课题:3.1消费及其类型

1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预计到2030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将达到2亿

人次。与我国的情况相反,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人对经济的复苏不看好,在此背景下,一些欧洲家庭取消了出国度假的计划。这充分说明

A.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高于欧洲国家居民 B ?收入的多少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

C. 人们的消费会受到预期收入的影响D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由四川省遂宁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遂宁观音文化旅游节”于2016年10月18日在“中国观音文化之乡”遂宁市开幕。据此回_答2?3题。

2. 从消费的目的看,观音文化旅游消费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B .贷款消费C .钱货两清的消费D .享受资料消费

3. 观音文化旅游节期间,许多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观音文化,品尝遂宁美食,场面异常火爆。观音文化旅游火爆的根本原因在于

A.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收入增高 B .旅游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C?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 D .旅游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4 .据调查,我国2017年第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相比2016年第四季度上升两个点达到两年来的峰值110,实现开门红。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

①将推动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②源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③反映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乐观④说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正在扩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5. 3月25日,中国商务都前部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表示,中国要促进消费升级,需要完善社会保障。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②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③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6. 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C?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D .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

7. 《2015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在有车用户中,34. 4%勺车主选择了信贷消费,而在购车时考虑选择信贷消费的无车用户比例达到82 . 4%这说明汽车信贷消费主体

①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②预期未来收入减少或失业风险加大

③往往收入稳定又没有太多积蓄④一旦交易完成即享有商品所有权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8. 在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对于来自贫困家庭、毫无积蓄、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来说,住房上最可能采用的消费方式是

A.钱货两清的消费B?超前消费C?租赁消费 D.贷款消费

9. 每逢周六、周日、节假日,一些年轻人会急着赶去参加各种培训,他们说是为自己“充充电”。他们参加培训,基本上是自己掏腰包的。这种消费属于

①租赁消费②生存资料消费③物质生活消费

④精神文化生活消费⑤发展资料消费⑥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B?④⑤C.③⑥ D.②③

10. 2017年1?3月某市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 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 2%假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总额基本不变,食品类价格长期走高,则恩格尔系数

A.会不变

B.会上升C .会下降 D.可能会上升,也可能会下降

咼考真题

1. (2015 ?上海政治)2014年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出国旅游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人们

A?受从众心理影响 B ?追求生活质量C ?收入水平提高 D ?闲暇时间增加

2. (2014 ?大纲文综)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7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A?商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B .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D ?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3. (2014 ?新课标I文综)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根据图12数据变化趋势可以一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①恩格尔系数一逐年提高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2014 ?江苏政治)“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2013年度消费关键词之一。截至2013年11月30 日,全国“淘友”花了8. 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与一年前相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131%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满足消费需求一一生产防霾产品一一促进经济发展

B. ----------------------- 市场消费低迷--- 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

C. 空气污染严重一一购买防霾产品一一浪费社会资源

D. 追求绿色消费一一购买防霾产品一一提高生活质量

6. (2014 ?江苏政治)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 5 . 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 .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A?①② B.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C?②④ D.③④

4. (2014 ?北京文综)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 .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3.1答案

1—5 B B A B A 6 —10 D B D A C

1-5 CDACA 6-10 AACBB 1-6 CCDDCC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新人教版 必修一 学案 第17课

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案 【考纲课标解读】 重点: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难点: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考点概括梳理】 1争取和平民主 (1)重庆谈判 ①原因:蒋介石采取“”的策略。 ②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了《》。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召开,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3)最终结果:政协协议被国民党撕毁。 2解放战争 (1)开始:1946年6月.周目党军队进攻解放区 (2)粉碎全面进攻:解放军采取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人。 (3)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上半年,粉碎国民党对和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率军队挺进大别山。 (5)战略决战:从1948年秋开始,先后发动、、三 大战役。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6)战争胜利 ①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②北平谈判:1949年4月,国共双方达成《》最后修正案 3胜利意义 (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即将诞生。 (2)国际:改变了世界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的胜利 【重点难点突破】 南京,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许多与中国革命密切相关的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材料一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不倦地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其思想和精神将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阅读下面三幅图: 请回答: 图一图二图三 (1)上图中在南京发布的是,它的作者是谁?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图二奏响了中国20世纪初年的时代最强音,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在呐喊。这个共同的理想是什么? (3)图三中的那个外国人耳闻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战略大转移,为伟大的“长征精神”所感动。请简要概括“长征精神”的内涵。 材料二毛泽东诗词:“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材料三:阅读下图

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doc

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消费及其类型》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消费及其类型》是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在此之前,学生 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在了解了货币、商品的价格这两个消费必备的条件之 后,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认识多彩的消费,这既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 学习生产做准备,是“交换——消费——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教材内容:本框由三目构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 定 , 这三目都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学设计,将第一目和第二目的位置进行 了调换,先介绍消费的类型,之后是关于影响消费的因素,其中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是最主要因素,但归 根到底都是由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最后是关于消费结构的介绍。 二、说学生 高一的学生对政治课存在很多误区,认为政治课不重要,忽略识记对政治课的重要性,同样也不懂得做 题技巧和做题方法。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 积极性,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做题。本框题中的消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最接近的经济现象,他 们对居民生活消费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理论知识却一知半解,所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 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身边的经济现象.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 ; 了解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特别是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 租赁消费的异同 ; 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影响消费的因素(前两点最重要)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找出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2、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确立依据是:只有真正理解了消费结构,才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出理性的消费选择,因此是学习 下一框内容的必要理论准备。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中的贷款消费 难点的依据:贷款消费对于中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完整教学提纲

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学案 年级:学科:主备人:组长: 【学习目标】: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识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3、掌握罗马法对世界各国立法的影响及局限性。 4、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 简析罗马法的含义、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实质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 习惯法与成文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1)背景: (2)特点: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3)局限:贵族常常随意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 _______ 利益。 2.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特点:内容广泛,条理清晰。 (2)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 _____ 利益得到保护3.公民法

(1)适用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 (2)适用范围:罗马公民 知识点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 从公民发到万民法(1)原因:①罗马帝国征服过程中,矛盾显现出来。 ②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 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______ 在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2)形成:①罗马帝国的_____ 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②______ 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充实罗马法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与适当 的司法保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的法 律。 2. 罗马法体系完成:6 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纂汇编成《》。 知识点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 (1)积极性:①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 ________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局限性: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 影响后世: (1)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把罗马法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材料一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解释和司法权的行使完全属于贵族,这些权利也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1课学案

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喻芬芳编印 【课程标准】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筹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2、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3、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2)确立的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主要内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①初步——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②正式——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指导思想:1956年规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3)特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的任务是参政议政。(4)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3)意义: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自主检测】 1.新中国成立时,党和人民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是 A.能否巩固政权B.能否稳定物价 C.能否统一财经D.能否镇压反革命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3.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4.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

消费及其类型 说课稿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明确: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要求学生理解的有:过去、当前和未来收入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本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抽象思考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在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时,引导学生把模糊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看待问题。在学习“消费的类型”时,由于几种消费类型学生并不陌生,所以重点是引导学生挖掘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学习“消费结构”时,让学生收集材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增加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向学生进行正确消费观的引导,运用理论知识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加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影响消费的因素;贷款消费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宋祖英的一首《越来越好》唱出了我们美好的日子: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火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幸福的笑容天天挂眉梢。这就是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多彩的消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板书: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影响消费的因素(板书) 师: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呢?刚刚歌词里有一句“房子大了”,一说到房子。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人住着巨型的豪华别墅,有的人住着适中的实用型经济房,还有人住着简陋的茅草屋。同样是房子,为什么在折射人们的消费水平时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是什么影响着人们对房子的购买啊? 生:…… 师:我们说啊,人们的住房有如此大的差别啊,关键在于人们手中拥有的钱不同,而钱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全套学案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1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中的天体包括 、 、 、 、 、 等。 2、运动中的天体 、 ,形成天体系统。 3、读p3图1.2,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 ,填写下面的框图,并在右侧绘制太阳系示意图。 其中, 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练习: 1、 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 C. 既有自传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关于地球成为太阳系中存在生命物质的特殊行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 B. 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 C. 地球体积大小合适,使水以液态形态存在 D.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4、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是 A. 最高一级 B. 最低一级 C. 次于银河系 D. 并列于河外星系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概念辨析: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来自核变),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 练习: 1、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重力势能 B. 生物能 C. 太阳辐射能 D.风能 2、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A. 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 B. 产生“磁暴”和“极光” C. 诱发潮汐现象和降水量变化 D.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广播通讯 3、我国史书曾记载有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公元前28年)“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中心核层 4、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 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的周期为11年 B. 1989年3月发生短波通信15次中断 C. 产生“磁暴”现象 D. 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变化 1.3 地球的运动(一) 1、地球的运动包括运动和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学案: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专题总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外交开创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第二阶段:中国外交重大突破时期(20世纪70年代)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课程标准】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知识结构】调整原因: 基本依据: 新时期外交政策对外政策目标: 不结盟政策(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内容 新时期的外交实行对外开放 政策与成就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如裁军、维和 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新时期外交活动(在联合国的活动) 2000年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 (在区域国际组织活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特别提示]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①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国际格局虽然仍是两极格局,但在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外,出现一系列新兴的力量,如日本、西欧、第三世界,从而形成多个力量共同发展局面。 ②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相互依存程度加深,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 2、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 ---内容: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重大发展,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刨根问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约战争的力量”有哪些? ①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 ③世界人民强烈反对战争; ④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学案

必修一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编:高一历史组 2013年 【明确目标——课标要求】 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伟大意义。 3.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 民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1.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历史意义。 2.掌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探索过程及影响。 3.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4.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5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科学性和重大意义。6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伟大意义 。【学生展示——基础知识, 学生自主整理】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分四个阶段; 中共成立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 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国共对峙,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国共再度对抗,中共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条件: 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 ___ 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十月革命后,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 受 _______________ ;

4.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 的建立。 5.国际: 的帮助。 (二)成立: 1.召开:_______ 年_____月,先在上海法租界,后移 至 ___________________ 。 2.内容:①党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党的性质是 _________。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选举 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 ,李达负责宣传 。 3.意义:“一大”召开宣告中共成立,中国出现了以_________为指导 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三)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中共现阶段的目标为 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 。 (四)工人运动首次高潮:(1922年-1923年) 1.主要原因:中共成立后党中心任务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领导机构:1921年8月成立最高领导机 构 ___________ 。 2.概况:以 ____________ 为起点, ____________ 为终点。结果:失败 3.教训:中共认识到必须_________________ ,建立 ____________ 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 1.背景: (1)中共 ①1922年6月,中共发表《____________ 》,明确提出建立____________ ②1923年,中共________,确立了同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象灾害》学案

气象灾害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识记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概念。 2.结合地图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3.通过地图和图像材料,分析气象与水文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 【学习重难点】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过程】 ) 一、知识体系导引 二、学习新知,挑战自我 知识点一:洪涝灾害 读洪涝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 1.洪涝灾害的概念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

2.洪涝灾害的分布 (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由图甲可知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此外,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3.洪涝灾害产生的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 (2)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 (4)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5)洪涝过后易引发瘟疫,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知识链接: 1.概念: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如何判断某种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灾害是发生在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社会属性是指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如下图所示: ` 学法指导: 1.分析雨涝原因的技巧

2.干旱与旱灾的区别技巧 干旱是一种现象,而旱灾是一种因干旱而形成的灾害,也就是说干旱是旱灾的致灾因子。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稀少 ↓ 干旱 - 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植物生长需要,阻碍经济发展 ↓ 旱灾 知识点二:干旱灾害 1.概念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危害 ~ (1)造成农业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对畜牧业的影响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3.分布 由图可知,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思考1:为什么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但并不是我国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提示: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多为荒漠景观,工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受灾体少,造成的损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学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复习检测】分封制的对象、目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 1.秦朝统一的时间、顺序、意义 2.始皇帝的由来及皇帝制的特点 3.三公九卿的职能、作用 4.郡县制的推广及作用 【自主学习1】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秦朝统一: 秦国经过__________后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____年实现了统一。 意义: 【自主学习2】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 (1)确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定尊号为“皇帝”。 (2)特征:、、 2.三公九卿 (1)职责 ①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并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负责管理全国。 (2)作用 ①三公九卿之间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 情的决策失误。 【巩固练习1】 1.《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2.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B.御史大夫C.尚书令D.刺史 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 4.《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是() A.中央集权B.皇权至上C.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D.独断性和随意性 5.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在)________,左才(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空缺部分应是() A.皇帝B.太尉C.御史大夫D.丞相 【自主学习3】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制的推广 (1)出现: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2)推广: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2.地方官僚机构 (1) 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2)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3)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直接任命。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

姓名班级时间导学案(编号) 5 富顺一中高2015级政治学科——《经济生活》导学案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命制:许宏审核:高一政治备课组课型:新授课 【课题】消费及其类型 【高考考点】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总体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及其特点。 3.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案(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知识清单】 一、预习内容 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__________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_____________的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__________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3.______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______,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_____,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㈡: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____________和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_________。 3.按照消费的______,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㈢: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___________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恩格尔系数: _____________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4.恩格尔系数的意义:由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新人教版 必修一 学案 第13课

必修一第十三课《辛亥革命》导学案 主备人:王花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能记住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 3、会分析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同盟会政治纲领、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知识导学】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 1、政治条件:签订后,中国加深,中国人普遍感到腐败 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和阶级基础:中国发展,力量不断壮大; 3、思想武器:思想的传播; (1)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等学说; (2)主阵地:和;人物:、和; 4、组织基础:等革命团体和的建立; (1)兴中会: ①时间:年月②地点: ③性质:近代中国统一的革命政党。 (2)中国同盟会: ①时间:年月②地点: ③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 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这十六个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④机关刊物:《民报》 ⑤性质:近代中国统一的革命政党。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最为壮烈的是,武汉成为民 主革命的摇篮; 6、有利时机:四川的。 二、爆发:武昌起义 1、时间:年月日 2、结果:被革命军占领,军政府成立,国号“”。 3、影响: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㈠成立概况: 1、时间: 年1月1日; 2、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3、都城: 4、国旗: 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主要内容:①主权在民②③ 2、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宪法。 3、意义:具有的进步意义。 四、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背景: ①清政府:②袁世凯: ③帝国主义:④立宪派和旧官僚: ⑤孙中山: 2、步骤: 第一步: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年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第二步:袁通电赞成,孙中山辞职; 第三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标志:辛亥革命到此结束。五、历史功绩: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㈠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 ㈡功绩: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 民获得了一些的权利;从此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一座丰碑; 2、推翻了“”,客观上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考探究】 1.阅读下了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摘自《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材料二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10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再认再现的主要史实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②再认再现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③通过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进行内容、危害等方面的深入比较分析,培养、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本课的图片、视频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境再现”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落后就有可能挨打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2)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 一、复习巩固: 《固学案》12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二、知识体系: ★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年) 1、爆发背景和原因: (2)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为而对外扩张。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时间:;人物:。影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教学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教学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教学案 参考答案 问题探究 1.(1)原因:新中国是代表着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府,必然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独立和主权完整,故而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近代中国被迫采取屈辱的外交政策,使中国在对外关系中长期处于不对等的地位,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也必然要求实行独立自主的政策。(2)不矛盾。原因: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仇视中国,中国为了保护胜利成果,保护和平,在维护主权和独立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才实行了“一边倒”政策。可以说这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2.(1)中国代表团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2)各亚非国家的共同目标和追求(有共同关心的问题) 限时训练与素能提高 1.A.解析: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活动的根本目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自建国起就始终奉行的对外关系的总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4年正式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排除③④。故选择A。 2.B 3.B 4.A.解析:另起炉灶的含义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所以两方针的最终目的,着眼点都是与各国建立新型的平等关系。正确答案选A。 5.A.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理解上。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选项A发生在1979年,正确,选项B是外部原因,选项B、C是内部原因,B、C、D 项都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都不能被选择为正确答案。 6.B.材料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屈辱外交,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废除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A、C、D属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内容。 7.B.解析:该条约的签订是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表现,致使中美关系不佳,而当时的台湾与美国关系密切,故④错误,可排除含④的三项。 8.B.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值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和激烈斗争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新中国外交一开始就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所以C项可以排除。新中国诞生后不久,立即与苏联结盟,所以选项A也不是正确答案。选项D有关“朝鲜战争遗留问题”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讨论的议题,与题干要求不相干。

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了解了货币、商品的价格这两个消费必备的条件之后,进而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认识多彩的消费,围绕消费这一中心,从消费的基本知识和怎样进行消费这两条线索展开教学。 本框由三目构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教材以拿什么消费、消费什么和消费多少为逻辑线索,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消费场景引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并指出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受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消费类型进行划分和分析,引出消费结构,并对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内涵进行了分析。 【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学习这一课时,还是刚进入高中校园不久,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因此,授课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理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懂得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及主要分类,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理解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联系。 2、能力目标: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结构 【教学方式】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多变的价格,我们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也形成了以下各种各样的消费观念:请看PP “低碳族”秉着“只买对的不选贵的”原则,坚持“下班关手机,点菜要维C,周末必出游,随手带垃圾”的消费观念,过着低碳环保的生活。而“月光族”则秉着“工资月月被歼灭” 的原则,坚持“有钱先享受,会花钱才会赚钱”的消费理念,宁肯完美无暇的活,也不愿心存遗憾的死。“负翁族”则秉着“房子不可没,汽车不可缺”的原则,坚持“宁可做负翁也不做富翁,宁可做房奴也不做蚁族”的消费观念,过一回真正的“负翁”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优略学案

第一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级政权。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A. 分圭寸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宗法制 D. 禅让制 答案]A 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A. 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 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D. 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答案^ 3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 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

在”从中我们需要汲取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A. 全面的方法 B. 发展的方法 C. 比较的方法 D. 史料解读法 解析题干材料对皇帝制度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评价,采用了全面的方法。 答案]A 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设置了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这是广州建置的开始。当时的任嚣() A. 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 B. 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 C. 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封地 D. 享有世袭的权利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 5贵族能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政治力量。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 A. 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社会结构上决定了贵族阶级的消亡,故

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修订稿

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首先我对教材做一下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在了解了货币、商品的价格这两个消费必备的条件之后,进而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认识多彩的消费,围绕消费这一中心,从消费的基本知识和怎样进行消费这两条线索展开教学,整个第三课是第一、二课的理论延伸和实践应用。 2、教材内容 本框由三目构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教材以拿什么消费、消费什么和消费多少为逻辑线索,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消费场景引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并指出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受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消费类型进行划分和分析,引出消费结构,并对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内涵进行了分析。下面我对学生做简要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学习这一课时,还是刚进入高中校园不久,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因此,授课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理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基于上面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及主要分类,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 理解: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 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确立依据是:只有了解和认识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才能理性地对待消费,并使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确立正确的目标,作出合理的选择。 (2)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确立依据是:只有真正理解了消费结构,才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出理性的消费选择,因此是学习下一框内容的必要理论准备。教学难点: (1)关于贷款消费的正确认识。确立依据是学生对贷款消费认识还是停留在现象认识阶段,在区分货款消费、适度消费、勤俭节约方面存在问题。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下面我将重点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即导入、授新、小结和布置作 业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13课辛亥革命重点突破 一、酝酿和爆发 1.背景: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2.酝酿 (1)思想方面:革命思想的传播 革命知识分子通过译书、办报、著书立说等形式宣传革命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思想武器。宣传革命思想的中心是上海和日本东京,著名宣传家有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 (2)组织方面:创建领导机构 ①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紧接着,国内的革命团体纷纷涌现,如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 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内容:通过《中国同盟会总章》,提出十六字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并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性质: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军事方面: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3.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领起义士兵冲出营房,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此即“辛亥革命”。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以 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平等);③国民有基本的自由;④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⑤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结局 (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到了袁世凯手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