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司治理的革命性变革

美国公司治理的革命性变革
美国公司治理的革命性变革

美国公司治理的革命

性变革

安然事件暴露出的美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2002年6月6日,纽约股票交易所出台的关于改进上市治理标准的建议书,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发响。《华尔街日报》称这些措施将是"对美国公司治理革命性的变革"。这些措施,如果融入上市规则,将对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以及国外企业在美国上市产生深远影响。

背景:美国公司治理危机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由于日本经济的崛起及日本公司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美国式的公司治理模式曾经受到广泛的批评。批评的意见认为,美国模式是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资本快速流动的系统,股权高度分散,没有股东真正地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股东们都主要是从股票的交易中赚钱,对相互之间作为一个整体的关系并不关心。人们批评美国公司过度关心股票市场的反应,战略和投资决策的时间眼界很

短,而日本公司是看几十年的。

但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美国的科技股、网络股和纳斯达克市场的兴盛,加上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得美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公司治理系统又受到了高度的肯定。与此同时,美国的公司也通过股票期权机制来使经理人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并延长了经理人的时间眼界,为经理人创造长期股东价值提供动力。加强董事会建设,增加独立董事,设立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等,来确保董事会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提高董事会作为一个高层管理团队集体受托经营公司的能力。美国模式的公司治理做法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公司治理运动。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则更是加强了全球范围内对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推崇。

但是最近美国《财富》500强排名第七位的安然公司突然宣布破产,以及其他一些著名公司相继出现危机,暴露了美国公司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对美国公司治理模式进行重新审视。

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外部监督为主的模式。由于股权的过于分散,使得股东对管理层的不能实施有效的监控,出现"弱股东,强管理层"现象,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主要是靠外部的监督机制。

首先,是建立一个由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为主的董事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 较分析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摘要: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道路与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同,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主要形成了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治理模式,德日为代表的内部治理模式和东南亚及东亚国家的家族治理模式。 关键词:公司治理比较启示 一、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分析 (一)英美模式——外部监控治理模式 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主要盛行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英美国家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反对金融势力聚集的传统。公司的目标在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是典型的股东主权型模式。英美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1 股权相对分散,流动性强 英美公司股东非常分散,从股权结构来看,最大的股东是机构投资者。分散的个人投资者的比例、短期持股的机构投资者的股权比例比较高;代表集中股权的长期持股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企业法人股权比例相对较低。 2 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 英美国家公司公司没有监事会,董事会履行监事会的职责,是单层委员会制。董事会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董事会下设一些专业委员会来完成其职能。二是董事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两种。英美国家的内部董事一般是在公司中担任要职,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外部董事一般在公司董事中占多数,但一般不在公司中任职。 3 经理、首席执行官(CEO)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公司股东为了减少代理成本,抑制执行层的短期治理行为,主要运用了经理股票期权制(ESO Executive Stock Option),即允许经营者在若干年后将拥有企业一部分股权,这部分股权的价值取决于企业未来若干年的经营状况。 4 企业融资以股本为主,资产负债率低 由于英美国家主要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式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限制了银行对公司股票的持有,因此,英美公司的融资主要来自证券市场,形成了以股本为主,资产负债率低,并且股权高度分散的融资结构。 (二)日德模式——内部监控模式 以日德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主要盛行于日本、德国、瑞士等国。日德国家一方面重视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它们倾向于统治权的集中,在文化价值观上强调共同主义,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量,这样就形成了其特有的公司融资结构及其股权结构,是典型的共同治理型模式,主要特征有: 1 股权高度集中 在德日国家,银行处于核心的地位,银行不仅是公司的债权人,还是公司的主要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因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主银行体系。所谓主银行制是指某企业接受贷款的银行中排在第一位的银行称之为该企业的主银行。 2 法人持股或者法人之间相互持股 法人持股,特别是法人之间相互持股是德日国家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法人相互持股加强了关联企业之间的联系,是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美国兰德公司关于中国的报告

美国的兰德公司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或闻所未闻的。而正是这个公司,在60年前,由于准确预测"一旦美国参与朝鲜战争,中国必将出兵朝鲜",一炮走红,从此确立了兰德公司世界第一智库的显赫地位。它可以说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 声明:此报告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只具有其参考价值,思考比评价更重要。 【兰德公司报告 (一)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二)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 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这导致自我泛滥,缺少约束,缺少统一的精神支柱,他们没有通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和真理意识,每个人只相信他自己,每个人按自己的意志确立行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行为的道理,这导致中国人在各个行业和生活领域中没有统一意识。 中国是无神论国度,大多数人接受的是无神论者教育,蔑视宗教信仰,把宗教信仰当做迷信,精神领域没有共同的凝聚和约束。大部分人,他们坚持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其实质行为上却是泛神论者,在中国,拜鬼现象非常普遍。 由于缺乏信仰,中国人没有罪恶感,没有亏欠和内疚感,只要犯罪不被知道,就是无罪,这导致中国人在内部矛盾分歧时,在人性中的残忍和冷漠,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最残忍的争斗和屠杀都来自于他们内部自己。 (三)中国人所说的政治除了欺骗和背叛没有其它东西。 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法制社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守法行为格格不入。中国人老想走捷径。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成就来自于与努力工作和牺牲。在中国,人情高于法律,导致一代又一代人在徇私枉法贪赃受贿的社会不公正和法律不公正中互相效法模仿,徇私枉法成为中国人的传统。在中国,政治斗争是罕见残酷而无情的,政治斗争让中国一代一代人失去人性。 (四)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 中国人倾向于索取而不给予。他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的真蒂不在于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给予社会和你的人类同胞多少。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址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满足。"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 这个应受谴责的习性使得中国人生来就具有无情和自私的特点,它已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 中国人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

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迁答案

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迁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县级政权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科学强县。()(2.0分) 正确 错误 2、增强社会自治力量,把威权式的治理方式转变为社会自治式的治理方式,关键在于增加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自主性。()(2.0分) 正确 错误 3、对北洋政府社会治理方式的评价是:这段时期社会治理比较成功,北洋政府的社会治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优越性和先进性。()(2.0分) 得分: 正确 错误 4、现在我们在政治政权治理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不包括:县长掌握着法院、检察院的经济大权,从而控制了这些法律的执行部门。()(2.0分) 正确 错误 5、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废除,保证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包括党的最高职务在内的更迭轮替制度化、有序化。()(2.0分) 正确

错误 6、录音机、网络、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公民参与治理的重要手段。()(2.0分) 正确 错误 7、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民间社会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结构的主体。()(2.0分) 正确 错误 8、国家机器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全面控制状况有所改变,由公民制度性参与方式向运动式的动员的方向发展。()(2.0分) 正确 错误 9、中国长期坚持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同时也允许民主党派参政议政。()(2.0分) 正确 错误 10、虽然有军阀势力和派系的存在,但北洋政府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很强。()(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有所改变,职务终身制被废除,确立了()制度。(2.0分) 审核 公务员 轮换 民主 2、现代中国社会在治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2.0分) 县级政权 市级政权 省级政权 中央政权 3、县级人大代表在社会治理中应起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原因在于()(2.0分) 人大代表没有担负责任的勇气 人大代表权力不够 人大代表的兼职化严重 人大代表人数过多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

附件2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 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变革性技术是指通过科学或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对已有传统或主流的技术、工艺流程等进行一种另辟蹊径的革新,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革命性、突变式进步的技术。“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重点支持相关重要科学前沿或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应用前景明确,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的技术原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本专项2018年拟支持3个定向委托项目,国拨经费总概算为7500万元。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面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鼓励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全链条组织项目。鼓励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基地组织项目。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6家。 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申报项目特别需提出明确、有显示度的5年总体目标和2年阶段目标和考核指标(或研究进度);立项项目实行“2+3”分段式资助,在项目执行2年左右对其目 —1—

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确定项目后续支持方式。 1.纳光电集成芯片及技术基础 研究内容:面向高性能基础器件与芯片的变革需求,建立超小尺寸、超高速、超低能耗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基础。研究介观尺度下光场调控的新机理,实现可与微电子芯片融合集成的纳光子器件;研究纳光子器件和微电子器件的融合闭环反馈控制技术;研究纳光子器件和微电子器件融合集成和精准制备技术,实现高速低功耗光电集成芯片;发展超高时空分辨的探测技术,研究器件及芯片的超快动力学行为。 考核指标:阐明介观尺度下光场调控的新机理;研制纳光子器件与阵列单元,串扰<-20dB、工作波长覆盖近红外和通信波段、带宽>50nm、波长偏差<0.3nm;实现空间分辨率10nm、时间分辨率100fs超高时空分辨光学探测;实现纳光子器件与微电子芯片的融合集成,设计2~3种光电集成芯片,时间响应皮秒量级,功耗降低一个数量级。 有关说明:由教育部作为推荐单位组织申报,由北京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申报。 2.合成气一步法直接制备乙二醇研究 研究内容:创新催化剂体系和反应过程,实现合成气(CO/H2)或含氧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控制偶联,直接制备高碳含氧化合物, —2—

英国和美国公司治理的区别

前沿 CUTTING EDGE 英国和美国公司治理的差异及其根源 常常被我们归结为一类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事实上在诸多关键领域存在着重大差异,启示我们借鉴国外经验时要择善而从,注意自身的适用条件文 /饶育蕾 李蕊 公司治理根据法律渊源的不同而分为以大陆法系为起源的日德模式和以普通法系为起源的英美模式。英国和美国的公司治理常常被被认为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常常被忽略了。 事实上,与美国模式在 20世纪 90年代被大加追捧与 2002年的财务丑闻以及治理改革方案的饱受批评相比,英国的治理模式以其渐进的改革、稳健的发展为特征逐渐演进着,到目前已经构建了世界上最严谨、最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 面对财务丑闻:乱世出重典还是慢工出细活? 20世纪 80年代末,英国的公司治理像 21世纪初的美国一样,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当时英国的镜报集团、BCCI、Polly Peck 等一连串知名公司爆发了严重的财务舞弊案,引发了英国的理论和实务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为了稳定社会经济和保障投资人的权益, 英国成立了以Adrian Cadbury 爵士为首的委员会进行调查,并于 1992年公布了著名的《Cadbury 报告》。 该报告奠定了英国一系列公司治理改革的基础,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司治理调查模式,即由权威学者带领的特别委员会针对公司治理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调查、取证、讨论、分析和研究,最后出具报告并监督执行的过程。 按照这一模式,继 Cadbury 报告(1992之后,英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包括关于薪酬制度的 Greenbury报告(1995、对Cadbury报告和Greenbury报告的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调查的Hampel 报告(1998, 并在以上三个报告基础上于 1998年

美国公司治理的革命性变革

美国公司治理的革命 性变革 安然事件暴露出的美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2002年6月6日,纽约股票交易所出台的关于改进上市治理标准的建议书,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发响。《华尔街日报》称这些措施将是"对美国公司治理革命性的变革"。这些措施,如果融入上市规则,将对在美国上市的企业,以及国外企业在美国上市产生深远影响。 背景:美国公司治理危机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由于日本经济的崛起及日本公司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美国式的公司治理模式曾经受到广泛的批评。批评的意见认为,美国模式是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资本快速流动的系统,股权高度分散,没有股东真正地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股东们都主要是从股票的交易中赚钱,对相互之间作为一个整体的关系并不关心。人们批评美国公司过度关心股票市场的反应,战略和投资决策的时间眼界很

短,而日本公司是看几十年的。 但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美国的科技股、网络股和纳斯达克市场的兴盛,加上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得美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公司治理系统又受到了高度的肯定。与此同时,美国的公司也通过股票期权机制来使经理人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并延长了经理人的时间眼界,为经理人创造长期股东价值提供动力。加强董事会建设,增加独立董事,设立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等,来确保董事会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提高董事会作为一个高层管理团队集体受托经营公司的能力。美国模式的公司治理做法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公司治理运动。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则更是加强了全球范围内对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推崇。 但是最近美国《财富》500强排名第七位的安然公司突然宣布破产,以及其他一些著名公司相继出现危机,暴露了美国公司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对美国公司治理模式进行重新审视。 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外部监督为主的模式。由于股权的过于分散,使得股东对管理层的不能实施有效的监控,出现"弱股东,强管理层"现象,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主要是靠外部的监督机制。 首先,是建立一个由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为主的董事

美国兰德公司经典心理测试

美国兰德公司经典心理测试(测试你最真实的一面) 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应为你第一印象的答案,把相应答案的分值加在一起即为你的得分。 1、你更喜欢吃的水果? A、草莓 2分 B、苹果 3分 C、西瓜 5分 D、菠萝 10分 E、橘子 15分 2、你平时休闲经常去的地方 A、郊外 2分 B、电影院 3分 C、公园 5分 D、商场 10分 E、酒吧 15分 F、练歌房 20分 3、你认为容易吸引你的人是? A、有才气的人 2分 B、依赖你的人 3分 C、优雅的人 5分 D、善良的人 10分 E 、性情豪放的人 15分 4、如果你可以成为一种动物,你希望自己是哪种? A、猫 2分 B、马 3分 C、大象 5分 D、猴子 10分 E、狗 15分 F、狮子 20分 5、天气很热,你更愿意选择什么方式解暑? A、游泳 5分 B、喝冷饮 10分 C、开空调 15分 6、如果必须与一个你讨厌的动物或昆虫在一起生活,你能容忍哪一个? A、蛇 2分 B、猪 5分 C、老鼠 10分 D、苍蝇 15分 7、你喜欢看哪类电影、电视剧? A、悬疑推理类 2分 B、童话神话类 3分 C、自然科学类 5分 D、伦理道德类 10分 E、战争枪战类 15分 8、以下哪个是你身边必带的物品? A、打火机 2分 B、口红 2分 C、记事本 3分 D、纸巾 5分 E、手机 10分 9、你出行时喜欢坐什么交通工具? A、火车 2分 B、自行车 3分 C、汽车 5分 D、飞机 10分 E、步行 15分 10、以下颜色你更喜欢哪种? A、紫 2分 B、黑 3分 C、蓝 5分 D、白 8分 E、黄 12分 F、红 15分 11、下列运动中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不一定擅长)? A、瑜珈 2分 B、自行车 3分 C、乒乓球 5分 D、拳击 8分 E、足球 10 F、蹦极 15分 12、如果你拥有一座别墅,你认为它应当建立在哪里? A、湖边 2分 B、草原 3分 C、海边 5分 D、森林 10分 E、城中区15分 13、你更喜欢以下哪种天气现象? A、雪 2分 B、风 3分 C、雨 5分 D、雾 10分 E、雷电 15分 14、你希望自己的窗口在一座30层大楼的第几层? A、七层 2分 B、一层 3分 C、二十三层 5分 D、十八层 10分 E、三十层 15分 15、你认为自己更喜欢在以下哪一个城市中生活? A、丽江 1分 B、拉萨 3分 C、昆明 5分 D、西安 8分 E、杭州 10分 F、北京 15分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正面影响:社会政治变革推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社会经济变革促进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有消极影响:大学生内化主导文化出现障碍;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政治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淡化和政治心理发展不平衡等。 【关键词】社会变革;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2006年7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作出论断:目前,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围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各项改革在不失时机地向前推进。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风险性却在加大,改革在各领域有序展开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取向以及他们的政治行为方式。由此可见,要使大学生们能够接受社会主义的主导文化,以实现其政治社会化顺利进行,必须关注中国社会改革的大背景。 有鉴于此,我们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刻内涵必须有科学的认识。 一、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定涵义及特点。 1.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定涵义。 变革是对事物的改变和革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出现了非常深刻的社会变革,表现出来的是一场维护新制度的革命,但仍然处于农业社会、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真正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变革则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场变革使我国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由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由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变,意识形态乃至政治体制等等,也都处在这种转变之中。 从哲学的角度讲,变革就是对旧事物的辨证否定和扬弃。邓小平曾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我们说的社会变革是社会的改革,而不是改变社会性质的革命。当代中国的这种社会变革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它来自于社会内在的和外在的矛盾运动,来自于社会普遍而强烈的变革要求,自觉地对社会的某些部分或环节所做的改善,它是依靠现存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即实现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人们生活的现代化和人们观念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一个不断把外来文明的积极成果

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启示 2014年07月15日14:41 来源:《前沿》(呼和浩特)2013年24期作者:蔡玳燕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328 【作者简介】蔡玳燕,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德国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德国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有不少经验和特点可供借鉴: 一、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平等意识特别强烈 在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共同决定”。在西方社会,工人参与管理被称为是工业民主、经济民主,就是工人依法参与公司的权力决策机构,决定公司的营运方针。这种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形式各不相同。 德国“实行雇员参与决策”的企业制度,以立法的形式,提供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机会。其目的是促进劳资关系,有利企业的运作。在这种模式下,劳动力与资本都被视作公司运营的两个基本要素。它可以提升企业的向心力,降低企业员工因无法参与公司经营所产生的无力感,从而使劳动力与资本更好地融合。这种制度设计是德国企业发扬职工民主精神的一个基本表现。 德国实施的是社会市场经济,工会支撑企业职工参与公司决策。这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1)把企业职工从客体地位上升到主体地位(2)劳动力与资本处于同等地位(3)在企业管理中贯彻民主原则(4)通过控制经济势力对政治产生影响。 由于各国立法环境不同,职工参与的模式也有差别,大致包括了4种方式,即:持股参与;经营参与;监督参与;信息参与。如美国日本侧重于职工持股参与,而欧洲注重非持股参与。德国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也属于注重非持股参与,但它在经营参与、监督参与、信息参与等方面都相当深入,职工参与度较广,并将这种制度以法律条款的形式进行确定,使企业员工的这种权利有了法律的保障。具体来说: 信息参与就是企业职工通过某一机构或劳资双方的协议参与企业管理。法律规定企业职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知情权,可向企业决策者提出意见和建议。通常是通过谈判,内容涉及劳动时间、劳动报酬、职工福利等社会性问题,最后签订集体合同。劳资双方在理解、信任、合作的基础上达到利益一致,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手段。 经营参与是由工人中的代表进入企业的最高管理决策机构参与公司管理。 监督参与即公司职工通过参加公司的监督机构来行使监督权。 持股参与在德国的形式多种多样,得到国家的支持。通常企业职工入股出资主要是从工资和年末奖金中扣缴,并通过企业补助、国家免税等措施让职工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二、德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劳动者在实际参与公司的决策、公司的管理运作与监督企业方面都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中国企业采购的革命性变革

中国企业采购的革命性变革 采购是需方为获得货物、技术、信息或服务与供方进行的一种交易活动,在流通活动中属于商流。采购是任何生产活动与任何消费活动的先导,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的运作水平与成本的高低,对生产过程与生产成本,对政府运行与政府成本,对人本身的再生产过程与人力资源成本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采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个国家经济活动特别是企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大领域。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家,企业采购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 (一)中国企业采购市场特征 1.采购市场特别巨大,且有待进一步开发。1979年以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5%。1992年以来,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年均增长1 2.8%。1979年以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4.2%。 随着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全面实现,巨大的采购市场将引起全世界注目。 2.采购行为基本实现市场化运作。在计划经济时期,采购是随着指令性计划运作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采购行为对一个企业来讲,已基本实现市场化运作,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采购、生产与销售。 3.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有的是全球采购中心,有的是地区采购中心,有的是中国采购中心,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城市,仅上海就有200多家跨国公司的采购机构。2002年跨国公司采购中心在中国的采购规模已突破300亿美元,2005年将超过500亿美元。2002年沃尔玛的采购额120亿美元,戴尔电脑35亿美元,

摩托罗拉16亿美元,美国通用11亿美元,福特10亿美元,惠普2000年至2002年100亿美元等等,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量的增加说明了三点,一是中国产品的质量、品牌意识增强,并具有价格优势;二是中国企业竞争与服务意识增强,成为稳定的供应商;三是中国已具备跨国采购所需要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条件。 4.加强了采购市场的法制建设,采购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公司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专利法》、《对外贸易法》、《海关法》等等,为采购市场的法制化奠定了基础。 5.采购已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已成为企业管理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已成为企业供应链的战略性环节,采购理念、采购流程、采购系统等都在发生巨大变革,采购运作水平已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中国企业采购市场发展趋势 1.国际化趋势。跨国生产与跨国销售使国内外两个采购市场紧密相通。建立全球采购系统已成为标准化的商业行为。 2.市场化趋势。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采购行为中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都在采购市场上发挥作用。市场化也是法制化,完全按国际游戏规则运作,并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3.电子化趋势。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虚拟了一个巨大市场,并实现网上采购,所以也叫电子采购。2002年全球B to B网上采购额达到8234

各国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各国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陈芳 【专题名称】商界导刊 【专题号】F511 【复印期号】2009年09期 【内容提要】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能上看,仿效了英美国家的模式,从监事会的设立来看,又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德日的二元 体制,这种综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适应我国自身的经济体制,但应 用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探索之路上,我国一直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引入其基本模式,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现状。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这一改造和学习过程中,治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着股权结构失衡、内部人控制及内部监管缺位、外部监管无力等治理机制上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对世界几大主要治理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对中国企业的治理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公司治理基本理论 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和公司治理法律环境三个方面内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或者叫做内部控制系统,与外部治理机制(外部控制系统)截然不同。内部治理机制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外部治理机制研究影响公司权力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外部市场因素,特别是公司控制权市场(接管)资本市场与经理人市场。公司治理法律环境包含各国制定的信息披露与财务审计等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它们发生在企业内部,但是也影响到外部市场的正常运行。二、治理模式差异的原因 对于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而言,其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文化和法律制度环境、企业资本结构、资本市场有效性以及监督、激励约束机制等。这几大因素对各国公司的治理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反映了在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作用下,各国在公司治理模式选择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由文化背景和相关法律制度环境所带来的经济现象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对公司治理文化形成的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决定着对于公司决策谁有及有多大话语权,因而对公司内部治理的形态产生主要影响;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反映的是外部公开市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各国外部治理体制差异性的体现。正是由于这些内外部条件和影响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生。 三、几大治理模式比较 1.美国模式 美国人追求自由,崇尚带有平民英雄情结的个人奋斗。就美国公司治理模式而言,

企业管理需要革命性变革

企业要想适应新经济时代,就必须进行管理上的革命性变革,这不仅需要采用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而且需要企业在定位和责任上发生根本的转变 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变革应该发生在企业——这个全球公司公民的行为方面,其经营模式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得国家转变发展模式的目标得以最终实现。那么,21世纪的企业应该如何转变经营方式呢? 查尔斯·M·萨维奇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把企业管理划分成了五个发展阶段,分别对应的基础是所有权、严格的等级制度、矩阵组织、计算机接口和并行网络单元计算机。他认为,在前四个发展阶段,原材料和信息是连续地从一个职能部门转移到另一个职能部门,而到了第五代管理,由于知识的网络化,使得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并行工作成为可能。岸本义之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经历了效率管理、市场、行为科学管理、战略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现在进入了知识管理时代。 实际上,不管是把管理划分为五个阶段还是六个时代,都没有突破几百年来沿用的“旧经济”模式,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使命还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要想适应新经济时代,管理就必须来个根本的转变。它不仅需要采用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而且需要具有与前几代管理完全不同的前提——那就是企业定位变化和企业责任变化。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理念的革命和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转变,要求企业商务模式发生质的变化,即改变企业创造财富的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绿色商务模式。 然而,目前我国的一些部门,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在推行管理规范化包括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仍然未能充分关注新的企业定位以及随之必需的经营理念和营利模式的转变。 企业责任理论伴随企业定位从所有者的工具或财产、个人或集团的契约组织、利益相关者共同体、法人代理机构、市民社会的公民等几个阶段的发展,进化到了现在的全球公司公民说。根据企业是全球公司公民的定位,企业与其他公民一样享有权利和责任。最简单的解释是,企业有权利运用所合法取得的资源进行经营,但是有责任对所获得的各类经营资源进行相应的回报。 企业从单纯经济组织转变为一个社会公民乃至全球公民,这就要求企业不是被动地执行法律、法规和创造财富就可以,而是需要彻底改变其企业文化、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革命,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企业最大目标不能单纯追求商业利润,而是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业绩;其次,经营理念不能只强调最大限度地回报股东;再次,企业经营的基础建设从其内涵到范围要超出传统职能管理和专业管理中的成本、效益等概念,必须在公司治理、会计责任、人力资源管理和工作环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市场管理、社区关系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等诸多方面全面适应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经营时代。 经过几十年来世界有识之士和优秀企业家的努力,上述理念已经得到大量实践。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就是明证。在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下,国际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经济合作组织、人权组织、工会组织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包括联合国都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其推动方式主要是以公司的义务、责任和持续发展性方面的标准作为实施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每年都发表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 然而,只强调社会责任是不够的。实际上,从商业与自然抗衡的“机械经营模式”到仿效自然的生态经营模式是一个极大挑战。 全球绿色企业联盟——世界未来500强——以新的企业使命、经营理念以及提供整套有效的工具来挑战了新经济时代的营利模式。其使命是:企业必须履行经济、社会、环境的三重责任,追求全面业绩;经营理念是不仅最大限度地回报股东,还要最大限度地回报所有利益相关者——员工、工作场所、社区、政府、市惩环境。而便于将新的和三重责任落实到企业运行和操作的各个层面的主要工具是,“全球公司公民全方位责任和义务系统”。 GC360是一种原则和规范,便于把新的企业使命、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中,使其成为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一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谓至少要100年才能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 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 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二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变革,但每一次都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只有1956年底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次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所以,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三 成功的社会主义改造彻底的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在一个全新的轨道上发展 有自己的独立的优越性和前景

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文献号】3-1014 【原文出处】财贸经济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204 【原刊页号】70~75 【分类号】F31 【分类名】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206 【标题】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作者】瞿强/普瑞格 【作者简介】瞿强,普瑞格,中国人民大学 100872 德国汉堡大学 普瑞格(Stephen Prigge)为德国汉堡大学货币与资本市场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瞿强为中国人民大学财

金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博士。汉堡大学货币与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H.Schmidt教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很多帮 助,德国学术交流基金提供了研究资助,作者对此深表感谢。本文是我们共同研究项目“不同金融体制下公司 治理结构”的一个案例分析。 【内容提要】公司治理结构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英美模式相比具有显着的差异 ,从而为国际比较提供了有益的参照。本文在介绍德国公司法律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其特殊的双层委员会治理 结构和股权结构,并考察银行和资本市场在德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摘要题】海外视野 【关键词】德国/公司治理 【正文】 一、引言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Corporate Governance”这个英文词汇也是最近二十几年才出现 的。该领域的研究边界迄今还缺乏明确的界定,例如美国的学者与德国的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看法不尽相同,前

者主要集中讨论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后者则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讨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金融体制的区别。 通常,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英美的公司治理结构被描绘成两种对立的模式。英美模式是建立在资本市场 主导的金融体制上,投资者“用脚投票”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意收购是主要的企业控制机制,使得公司管理者 需要随时保持警惕,但同时也不利于他们进行长期决策;相反,德国模式建立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之上,不 依赖资本市场和外部投资者,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提供融资,而且控 制公司的监事会,凭借内部信息优势,发挥实际的控制作用,这种体制据说有利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长期 发展。当然,这些看法不是没有争论的。 公司治理结构起初主要是从法律角度来研究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越来越多地与公司财务的研究相结 合,因为公司的管理制度框架必然会影响其投融资决策和外部资金供应者的收益。中国是一个处于转轨时期的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摘要: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道路与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同,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主要形成了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治理模式,德日为代表的内部治理模式和东南亚及东亚国家的家族治理模式。 关键词:公司治理比较启示 一、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分析 (一)英美模式——外部监控治理模式 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主要盛行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英美国家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反对金融势力聚集的传统。公司的目标在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是典型的股东主权型模式。英美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1 股权相对分散,流动性强 英美公司股东非常分散,从股权结构来看,最大的股东是机构投资者。分散的个人投资者的比例、短期持股的机构投资者的股权比例比较高;代表集中股权的长期持股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企业法人股权比例相对较低。 2 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 英美国家公司公司没有监事会,董事会履行监事会的职责,是单层委员会制。董事会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董事会下设一些专业委员会来完成其职能。二是董事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两种。英美国家的内部董事一般是在公司中担任要职,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外部董事一般在公司董事中占多数,但一般不在公司中任职。 3 经理、首席执行官(CEO)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公司股东为了减少代理成本,抑制执行层的短期治理行为,主要运用了经理股票期权制(ESO Executive Stock Option),即允许经营者在若干年后将拥有企业一部分股权,这部分股权的价值取决于企业未来若干年的经营状况。 4 企业融资以股本为主,资产负债率低 由于英美国家主要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式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限制了银行对公司股票的持有,因此,英美公司的融资主要来自证券市场,形成了以股本为主,资产负债率低,并且股权高度分散的融资结构。 (二)日德模式——内部监控模式 以日德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主要盛行于日本、德国、瑞士等国。日德国家一方面重视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它们倾向于统治权的集中,在文化价值观上强调共同主义,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量,这样就形成了其特有的公司融资结构及其股权结构,是典型的共同治理型模式,主要特征有: 1 股权高度集中 在德日国家,银行处于核心的地位,银行不仅是公司的债权人,还是公司的主要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因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主银行体系。所谓主银行制是指某企业接受贷款的银行中排在第一位的银行称之为该企业的主银行。 2 法人持股或者法人之间相互持股 法人持股,特别是法人之间相互持股是德日国家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法人相互持股加强了关联企业之间的联系,是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3 董事会的作用增强 德日国家注重发挥了董事会内部监督的作用,在德国公司就表现为双层的董事会制度,双层董事会具有经营决策与评价监督双重功能,监事会既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同时又拥有对管理董事会的人事权和评价监督权。此外,监事会中股东监事与雇员监事各半,充分体现了雇员参与治理的特点。 (三)东南亚模式——家族主导型 以东南亚为代表的家族监控模式,主要盛行于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区。它是建立在以家族为代表的控股股东主权模式基础之上的,其存在条件是家族直接控制公司的发展,并受儒家家族主义文化的影响。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

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S·普瑞格〈德〉瞿强 [1]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英美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从而为国际比较提供了有益的参照。本文在介绍德国公司法律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其特殊的双层委员会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并考察银行和资本市场在德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德国;公司治理(Germany, Corporate Governance) 一、引言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英文中“Corporate Governance”这个词本身也是最近二十几年才出现的。该领域的研究边界迄今还缺乏明确的界定,例如美国的学者与德国的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看法不尽相同,前者主要集中讨论企业中的委托-

代理关系,而后者则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讨论企业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对企业管理的影响。[2]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金融体制的区别,探讨这种差异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通常,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英美的公司治理结构被描绘成两种对立的模式。英美模式是建立在资本市场主导的金融体制上(market-based system),投资者“用脚投票”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意收购是主要的企业控制机制,使得公司管理者需要随时保持警惕,但同时也不利于他们进行长期决策;相反,德国模式建立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之上(bank-based system),不依赖资本市场和外部投资者,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提供融资,而且控制公司的监事会,凭借内部信息优势,发挥实际的控制作用,这种体制据说有利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些看法不是没有争论的。 公司治理结构起初主要是从法律角度来研究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越来越多地与公司财务的研究相结合,因为公司的管理制度框架必然会影响其投融资决策和外部资金供应者的收益。中国是一个处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对于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金融体制目前可以看作是类似德国的“银行主导”的体制,但是从发

变革型领导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之研究

变革型领导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之研究 企业创新是企业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的生存之道,也是企业拓展生存空间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发展之基。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本企业走不断创新之路,是衡量企业领导者战略决策能力的重要依据。本文引入近年来世界领导学研究的热点——变革型领导理论,从变革型领导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揭示了这种领导风格对企业员工个体创造力的激发和对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的重要作用,提出在企业中实施变革型领导,通过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个体创造力、为企业营造创新的氛围、带领企业成为学习型的组织,依靠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可以不断推动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本文首先对领导理论、个体创造力理论和企业创新、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 然后对变革型领导理论的产生发展、它的内涵特征与测量维度等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梳理。指出变革型领导通过魅力引导、动机感召、智力激发、个性化关怀等维度来鼓励企业员工为群体的目标、任务和发展前景而超越自我;引导员工为自身和企业的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鼓励员工发挥自身创造力,帮助员工发现工作与生活的价值与兴奋点,在企业中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氛围;他们促使下属成长为领导者或更好的领导者,把组织或团体建设为一个受到挑战与回报的学习者集体。在分析变革型领导内涵基础上,论文指出激发企业员工的个体创造力是变革型领导的题中之义,而开发员工个体创造力则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之一。另外本文针对中国企业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探讨了变革型领导在中国企业实施的特点与难点,指出,变革型领导的几个维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可以找寻到相同或类似的文化渊源与脉络,在中国实施变革型领导有其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但研究也同时指出,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状况也给变革型领导的实施带来了障碍与困惑;对在中国情境下,企业如何实施变革型领导本研究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举措。 在对变革型领导理论进行理论拓展与开掘的基础上,本文从变革型领导与个体创造力以及变革型领导与企业创新能力两个角度对这种领导方式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认为变革型领导通过员工内在动机和心理授权的作用,对企业员工的个体创造力产生影响;而员工个体创造力的激发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