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概率与统计高考备考策略

人教版概率与统计高考备考策略

09-10-1-概率统计A--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诚信应考 考出水平 考出风格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2009— 2010学年第 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概率统计A 》 开课单位: 计算分院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2010年 1 月24日; 所需时间: 120 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__10__题,每题2分共__20 分) 1、已知()0.87.0)(,8.0)(===B A P B P A P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 )(A 事件B A 和互斥 )(B 事件B A 和相互独立 )(C )()()(B P A P B A P += )(D B A ? 2、设)(1x F 和)(2x F 分别为随机变量1X 和2X 的分布函数,为使)()()(21x bF x aF X F -=为某一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在下列各组数值中应取( A ) )(A 5/2,5/3-==b a )(B 3/2,3/2==b a )(C 2/3,2/-1==b a )(D 2/3,2/1-==b a 3、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σμN ,随着σ的增大,概率() σμ<-X P 满足 ( C ) )(A 单调增大 )(B 单调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增减不定 4、设),(Y X 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他, 01 ,1),(2 2y x y x f π,则X 和Y 为 ( C )的随机变量 )(A 独立且同分布 )(B 独立但不同分布 )(C 不独立但同分布 )(D 不独立 且不同分布 得分 年级: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 年级: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高考数学复习 概率与统计

第 1 页 共 5 页 概率 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 考试要求: (1)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2)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4)会计算事件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κ次的概率. §11. 概率 知识要点 1. 概率:随机事件A 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反之,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2.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年n 个,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n 1 ,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n m P(A)= . 3. ①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互斥事件.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事件A+B 发生(即A 、B 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 、B 分别发生的概率和,即P(A+B)=P(A)+P(B),推广:)P(A )P(A )P(A )A A P(A n 21n 21+++=+++ . ②对立事件:两个事件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对立事件. 例如:从1~52张扑克牌中任取一张抽到“红桃”与抽到“黑桃”互为互斥事件,因为其中一个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又不能保证其中一个必然发生,故不是对立事件.而抽到“红色牌”与抽到黑色牌“互为对立事件,因为其中一个必发生. 注意:i.对立事件的概率和等于1:1)A P(A )A P(P(A)=+=+. ii.互为对立的两个事件一定互斥,但互斥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③相互独立事件: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如果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A ·B)=P(A)·P(B). 由此,当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 (AB )等于这两个事件发生概率之和,这时我们也可称这两个事件为独立事件.例如:从一副扑克牌(52张)中任抽一张设A :“抽到老K ”;B :“抽到红牌”则 A 应与B 互为独立事件[看上去A 与B 有关系很有可能不是独立事件,但26 1P(B)P(A),2 152 26P(B),13 152 4P(A)=?====.又事件AB 表示“既 抽到老K 对抽到红牌”即“抽到红桃老K 或方块老K ”有26 152 2B)P(A ==?,因此有 )B P(A P(B)P(A)?=?. 推广:若事件n 21,A ,,A A 相互独立,则)P(A )P(A )P(A )A A P(A n 21n 21 ?=?.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数学总复习概率及其计算

第十三章概率与统计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一节 概率及其计算 考纲解读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频率的稳定性、概率的意义、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3.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5.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命题趋势探究 1.本部分为高考必考内容,在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中都有渗透。 2.命题设置以两种概型的概率计算及运用互斥、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为核心内容,题型及分值稳定,难度中等或中等以下。 知识点精讲 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 ①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②一定不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③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二、概率 在相同条件下,做次重复实验,事件A 发生次,测得A 发生的频率为,当很大时,A 发生的频率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的增加,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A 的概率,记作。对于必然事件A ,;对于不可能事件A ,=0. 三、基本事件和基本事件空间 在一次实验中,不可能再分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所有基本事件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 四、两个基本概型的概率公式 1、古典概型 条件:1、基本事件空间含有限个基本事件 2、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A) = ()A card P A card = Ω包含基本事件数基本事件总数 2、几何概型 条件:每个事件都可以看作某几何区域Ω的子集A ,A 的几何度量(长度、面积、体积或时间)记为 A μ.

()P A = A μμΩ 。 五、互斥事件的概率 1、互斥事件 在一次实验中不能同时发生的事件称为互斥事件。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 ()()() P A B P A P B =+U 。 2、对立事件 事件A,B 互斥,且其中必有一个发生,称事件A,B 对立,记作B A =或A B =。 ()() 1P A p A =- 。 3、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联系 对立事件必是互斥事件,即“事件A ,B 对立”是”事件A ,B 互斥“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 题型176 古典概型 思路提示 首先确定事件类型为古典概型,古典概型特征有二:有限个不同的基本事件及各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其次计算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及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最后计算 ()A P A = 包含基本事件数 基本事件总数。 例13.1 设平面向量(),1m a m =,()2,n b n = ,其中{}, 1.2,3,4m n ∈ (1)请列出有序数组(),m n 的所有可能结果; (2) 若“使得()m m n a a b ⊥-成立的(),m n 为事件A ,求事件A 发生的概率。 分析: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是两向量的数量积为0,从而可得m 与n 的关系,再从以上 (),m n 的16个有序数组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即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解析:(1)由{}, 1.2,3,4m n ∈,有序数组(),m n 的所有可能结果为()1,1 , ()()() 1,2,1,3,1,4, ()()()() 2,1,2,2,2,3,2,4, ()()()() 3,1,3,2,3,3,3,4, ()()()()4,1,4,2,4,3,4,4 共16个。 (2)因为(),1m a m =,()2,n b n =,所以()2,1m n a b m n -=-- .又()m m n a a b ⊥-,得 ()(),12,10m m n ?--= ,即22m 10m n -+-= ,所以()21n m =- 。故事件A 包含的

英语高考备考计划3篇

英语高考备考计划3篇 (2083字) 高考英语命题的趋势是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因此,高三复习不应只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复习过程我们必须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扎扎实实抓双基,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届学生的英语水平。基于以上对高考的认识,在顾问王京华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高三英语协作组集体讨论并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XX年高考的工作计划。 一、计划的出发点:面对高考,我主要有以下一些想法: 1.通过我学生的调查,了解了学生的困难所在并与协作组讨论,我们准备把研究的重点锁定在高考 考试说明所要求掌握的词汇上,在单词的音形义用四方面上下大工夫,加强阅读与写作的指导,认真研究近3-5年的高考试卷,想方设法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对复习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有督促,有检查,有检测。教师的工作必须做得细致,再细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对留给学生的每项作业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不要总怪学生不爱学自己这一科,要多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不学,要多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在以往高考备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要加以改进。在复习的理念,方法,练习的选择等等多方面都要进行反思。 今年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1.暑假作业内容(新老词汇+阅读) 2. 早读的利用(回归课本) 3.周二、周四晚6:40-7:00的自习利用(听力) 4.阅读作业的留法(必做+选做) 二、总体思路 1、注重词汇复习 复习的重点放在高一、高二教材词汇的巩固上。要求学生利用早读和课下时间重读教材。教师必须把好检查验收关,确保中等以上的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读熟教材,以熟读促进单词的掌握和语感的增加。对于各册课本中出现的重点短语,每位教师分工包块负责摘录,打印并下发给学生。 2、抓好语法复习 对每一类语法项目的复习我们要求分三个板块进行: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解答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设事件B A ,仅发生一个的概率为0.3,且5.0)()(=+B P A P ,则B A ,至少有一个不发 生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0.3 解: 3.0)(=+B A B A P 即 )(25.0)()()()()()(3.0AB P AB P B P AB P A P B A P B A P -=-+-=+= 所以 1.0)(=AB P 9.0)(1)()(=-==AB P AB P B A P . 2. 设随机变量X 服从泊松分布,且)2(4)1(==≤X P X P ,则==)3(X P ______. 答案: 161-e 解答: λλ λ λλ---= =+==+==≤e X P e e X P X P X P 2 )2(, )1()0()1(2 由 )2(4)1(==≤X P X P 知 λλλ λλ---=+e e e 22 即 0122 =--λλ 解得 1=λ,故 16 1)3(-= =e X P 3. 设随机变量X 在区间)2,0(上服从均匀分布,则随机变量2 X Y =在区间)4,0(内的概率 密度为=)(y f Y _________. 答案: 04,()()0,. Y Y X y f y F y f <<'===? 其它 解答:设Y 的分布函数为(),Y F y X 的分布函数为()X F x ,密度为()X f x 则 2 ()()())))Y X X F y P Y y P X y y y y y =≤=≤ =≤- - 因为~(0,2)X U ,所以(0X F = ,即()Y X F y F = 故

[精品]新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概率与统计优质课教案

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概率与统计 高考要求 概率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新增的随机变量这部分内容要充分注意一些重要概念的实际意义,理解概率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重难点归纳 本章内容分为概率初步和随机变量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和独立重复实验第二部分包括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涉及的思维方法观察与试验、分析与综合、一般化与特殊化主要思维形式有逻辑思维、聚合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有一容量为5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率数如下 [10,15]4 [30,35)9 [15,20)5 [35,40)8 [20,25)10 [40,45)3 [25,30)11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含累积频率);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累积频率的分布图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累积频率的分布图的画法

知识依托频率、累积频率的概念以及频率分布表、直方图和累积频率分布图的画法 错解分析解答本题时,计算容易出现失误,且要注意频率分布与累积频率分布的区别 技巧与方法本题关键在于掌握三种表格的区别与联系 解 (1)由所给数据,计算得如下频率分布表 数据段频数频率累积频率 [10,15) 4 0.08 0.08 [15,20) 5 0.10 0.18 [20,25)10 0.20 0.38 [25,30)11 0.22 0.60 [30,35)9 0.18 0.78 [35,40)8 0.16 0.94 [40,45) 3 0.06 1 总计50 1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与累积频率分布图如下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统计与概率(经典)

11 12 13 3 5 7 2 2 4 6 9 1 5 5 7 图1 统计与概率专题 一、知识点 1、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1、用简单随机抽样从100名学生(男生25人)中抽选20人进行评教,某男生被抽到的概率是( ) A . 1001 B .251 C .5 1 D . 5 1 2、为了解1200名学生对学校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考虑采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k 为( ) A .40 B .30 C .20 D .12 3、某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业务员有104人,管理人员32人,后勤服务人员24人,现用分层抽样法从中抽取一容量为20的样本,则抽取管理人员( ) A .3人 B .4人 C .7人 D .12人 2、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1、一枚硬币连掷3次,只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 ) A .83 B .32 C .31 D .4 1 2、如图所示,在正方形区域任意投掷一枚钉子,假设区域内每一点被投中的可能性相等,那么钉子投进阴影区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线性回归方程 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1 2 211 ???n i i i n i x y nx y b a y bx x nx ==-==--∑∑,. 二、巩固练习 1、随机抽取某中学12位高三同学,调查他们春节期间购书费用(单位:元),获得数据的茎叶图如图1, 这12位同学购书的平均费用是( ) A.125元 B.5.125元 C.126元 D.5.126元 2、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时速在[50,60) 的汽车大约有( ) A .30辆 B . 40辆 C .60辆 D .80辆 3、某校有高级教师26人,中级教师104人,其他教师若干人.为了了解该校教师 的工资收入情况,若按分层抽样从该校的所有教师中抽取56人进行调查,已知从其 他教师中共抽取了16人,则该校共有教师 ______人. 4、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若0.8p =,则输出的n = . 0.04 0.030.020.01频率 组距时速8070605040开始 10n S ==, S p

2019年高考英语 备考策略及工作计划

庄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一、指导思想 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精神,我们要安排学习、讨论和感悟;英语组成员对两次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要深入学习;对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要仔细研读;对《新课程标准》(2011版、2017版)、《18年考试大纲》和18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I\II\III 卷)要有深入研究和探讨;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近三年高考题为指导,以《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学生实际,探索适合复读生的有效方法;要狠抓基础,以学定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实施分层次教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强化考练安排,及时查缺补漏;注重人文关怀,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密切关注高考动态,积极收集最新有用材料。通过系统扎实的复习,力争学生在高考中英语成绩能有较大提高;要参加市、县、校三级组织的各种教育专业培训和网络培训学习;要积极参加赛课活动和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等教研活动;要主动承担课题研究、微课制作、英语教学报告讲座、第二课堂、竞赛辅导等工作;对高三一学年各阶段性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要有所了解,以加强高三英语教学工作的有序性。 二、学情分析: 1

本届学生生源整体较好,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学校,但是学习习惯和行为差异较大,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成绩差距较大,在高二县级统测中,最高分133分,最低分18分,90分以上学生大约只有160人,70-80分学生人数最多,学生基础整体不牢靠,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学习习惯较差,书写随意,做题不规范,不严谨;不勤于动手,不勤思考,满足于选A、B、C、D,不认真进行题目分析,意志和毅力欠缺;对复习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积极,补弱意识不强,明知自己不足,不想对策。在两年的高中英语学习中,大多数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提高,但同时部分学生没有明显提高,使用英语准确性差,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百出,少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中普遍存在单词积累太少、,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还未养成。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差距在试卷上得到一定的呈现。大多数学生在语法和词汇、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得分率比较低,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英语课程核心素养,落实考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逐步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三、复习安排 1、第一阶段复习(2018.09—2019.03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完成高一、高二英语教材及语法复习的内容和一轮英语复习资料,主要包括考纲规定的3500单词和短语以及基本句型;教材的系统复习,还要指导学生完成《创新方案》第一遍的记忆、作业工作。教法上要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讲练结合,讲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内容。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

一 填空 1.设随机变量X 服从)1,1(-R ,则由切比雪夫不等式有{}≤≥1X P 2. 设B A 、是两相互独立事件,4.0)(,8.0)(==A P B A P ,则._____)(=B P 3. .__________)3(,3)(,2)(=-==Y X D Y X Y D X D 独立,则、且 4. 已知._________)20(,533.0)20(4.06.0=-=t t 则 5. n X X X ,,,21 是来自正态总体),(2σμN 的样本,S 是样本标准差,则 ________)( 2 2 =σ nS D 6. 设._______}3|{|,)(,)(2≤>-==σμσμX P X D X E 则由车比雪夫不等式 7. 假设一批产品中一、二、三等品各占%10%20%70、、 ,从中随意取一种,结果不是三等品,则取到的是一等品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8、m X X X ,,,21 是取自),(211σμN 的样本,n Y Y Y ,,,21 是来自),(2 22σμN 的样本,且这两种样本独立,则___ ___ Y X -服从____________________. 9. 设____}3|{|,)(,)(2≤>-==σμσμX P X D X E 则由车比雪夫不等式得. 10、已知.__________)12(2)(=-=X D X D ,则 11、已知分布服从则变量)1(___________),1(~),,(~22--n t n Y N X χσμ 12设随机变量X 服从)1,1(-R ,则由切比雪夫不等式有{}≤≥1X P 。 13.已知1 1 1(),() ,()432 P A P B A P A B ===,则()P AB = , ()P A B = 。 14.若()0.5,()0.4,()0.3,P A P B P A B ==-=则()P A B = 。 15.若随机变量X 服从(1,3)R -,则(11)P X -<<= 。 16.已知随机变量X 和Y 相互独立,且它们分别在区间[-1,3]和[2,4]上服从均匀分布,则E (XY )= 。 17.设随机变量,X Y 相互独立,且X 服从(2)P ,Y 服从(1,4)N ,则(23)D X Y -= 。

高三《概率与统计》专题复习

高三《概率与统计》专题复习 一、常用知识点回顾 1、概率:古典概型n m = p (枚举法、列表法);几何概型。 2、特征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得概念及其求法。 3、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组得频率等于小长方形得面积,且各小长形得面积之与等于1;(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得方法; 频率频数样本容量,样本容量频率,频数样本容量 频数 )频率(÷=?== 3 4、回归分析。(1)回归直线必过样本中心点),(y x ;(2)求回归直线方程。(3)求相关系数,判断拟合效果。 5、独立性检验。填写22?列联表,并根据22?列联表求随机变量K 2 ,判断“两个随机变量有关”可能性大小。 二、题型训练 【例1】、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得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得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量为5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3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20,需求量为200瓶.为了确定六月份得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得最高气温数据,得下面得频数分布表: (1)求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得需求量不超过300瓶得概率; (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酸奶得利润为Y (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得进货量为450瓶时,写出 Y 得所有可能值,并估计Y 大于零得概率. 【练习1】、某汽车美容公司为吸引顾客,推出优惠活动:对首次消费得顾客,按200元/次收费, 并注册成为会员, 对会员逐次消费给予相应优惠,标准如下:

高考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高考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我们高三年级即将进入了第一轮复习。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时间,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全面梳理知识点呢?下面我针对本年级学情,谈谈我的复习备考方案以及实施的效果和其间出现的问题。 一.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反映以及几次考试的情况分析,当前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如下: 1.多选题失分多,说明词汇掌握不牢不准,同时也有读不懂句子意思的因素。 2.文章读不动,说明词汇量不够,阅读理解能力差。 3.完成句子得分低,说明句法意识欠缺。 4.答题时间不够,说明缺乏训练。 二.复习方案 这一阶段是单元同步复习阶段,也就是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新课标为指导开展的复习。它是整个高三复习的必要阶段,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顺利迁移。时间较长,内容较细。 1.词汇方面:按模块分单元复习,归纳总结各单元重点词汇,短语及句型。在 单元复习的同时注重整个高中相关知识的链接。力求做到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原来分散在各单元中的词汇、知识点加以梳理、归纳,构筑完整的中学英语知识体系;再以题型为线索,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完成由知识记忆向能力运用的成功过渡,为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打好词汇基础。以复习材料《高考365》为基础,适当增加相关内容。 2.语法方面:穿插分类进行语法复习。先句法后词法。首先让学生掌握英语的 基本句子结构,对英语语法学习的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根据每单元的语法要求系统的复习每一个语法项目,使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习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复习材料《高考365》为基础,根据高考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做出适当的删减。 3. 在掌握基础词汇和语法的同时,穿插写作和阅读方面的练习,写作训练从简 单句开始,到并列句、复合句,到措辞技巧,再到段落、篇章循序渐进地进行。 4. 在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利用周练和月考的机会,对已复习过 的知识进行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和提高。并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及短语进行考查。 三.复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高二期末的复习,一部分同学找到了感觉,尤其是完成句子,正在逐步形成句法观,词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部分同学对英语学习有了信心。但问题也很突出: 1. 复习速度慢,课拉不动。一个早自习复习一个单元的词汇完不成,语言点、 句型最少两节课,课时训练一节课,两单元一次测试,评讲两节课,一周充其量能复习完两个单元。 2. 该记的内容记得慢,忘得快,复习的效率不高。好不容易复习完一个项目, 前面的又忘了。

概率统计 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任课教师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X X 工业大学概率统计B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 分 分 108

求:(1)常数k ,(2)P(X<1,Y<3) (3) P(X<1.5); (4) P(X+Y ≤4) 解:(1)由()1)6(1 )(20 4 =--=???? +∞∞-+∞ ∞ -dx dy y x k dxdy xy f 即 解得24 1 = k 2分 (2)P(X<1,Y<3)=()dx dy y x )6241(1030--??=2 1 4分 (3) P(X<1.5)=()16 13 )6241(5.1040=--??dx dy y x 7分 (4)P(X+4≤Y ) =()9 8 21616241)6241(2202040=+-=--???-dx x x dx dy y x x 10分 4. 已知随机变量)3,1(~2N X ,)4,0(~2N Y ,且X 与Y 相互独立,设 2 3Y X Z += (1) 求)(Z E ,)(Z D ; (2) 求XZ ρ 解:(1)??? ??+=23)(Y X E Z E )(21)(3 1 y E X E += 021131?+?= 3 1 = 2分 =??? ??+=23)(Y X D Z D ()()2 2 22)23(23?? ? ??+-??? ??+=-Y X E Y X E EZ Z E =22 2)2 3()439( EY EX Y XY X E +-++ = 9 1 4392 2 -++EY EXEY EX 又因为()10192 2=+=+=EX DX EX 16016)(22=+=+=EY DY EY 所以DZ= 59 1 416910=-+ 6分 (2)),(Z X Cov ) ,(1 1Y X X Cov += =EX( 23Y X +)-EXE(23Y X +) EXEY -EX -EXEY +EX =21 )(31213122 233 1 ?==3 则XZ ρ= ()DZ DX Z X Cov ,= 5 5 5 33= 10分 5. 设二维随机变量),(Y X 的概率密度为 ?????≤≤≤≤=其它, 00,20,163),(2x y x xy y x f (1) 求X 的数学期望EX 和方差DX (2) 求Y 的数学期望EY 和方差DY 解:(1)dx x xf X E X )()(? ∞ +∞ -= ()()xyd dy y x f x f x x ? ? ==∞ +∞ -20 16 3 ,y dx x xf X E X )()(? ∞ +∞ -= = 分 27 12)163(2 2 =? ?dx xydy x x () ()分 549 3)712( 33)16 3 (22 2 22 2 22 =-====EX EX -EX =???∞ +∞ -DX dx xydy x dx x f x DX x X () ()分 72)16 3 (),()()(24 02====?? ???+∞∞ -+∞ ∞ -∞ +∞ -dy xydx y dy dx y x yf dy y yf Y E y Y ()()5 24 4323)163(),()(4034 02 2 22 2 =-====?????? +∞ ∞ -+∞∞ -∞ +∞-dy y y dy xydx y dy dx y x f y dy y f y EY y Y DY=()分 105 4452422 =-=EY -EY 6. 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 1(1 )(2 x x f X += π,求随机变量 31X Y -=的概率密度函数。 ()()( )( ) ()() ( ) ()()()() ()()()()( )() ()() 分 分 解:10111311311315)1(111)1(16 2 3 2 2 33 3 3 3y y y f y y y f dy y dF y f y F y X y X y X y Y y F X X Y Y X Y -+-= --=----== ∴ --=-

高考复习之概率统计(理科)

高考复习之概率统计〔理科〕 热点一:分布列、数学期望和方差1、分布列 2 3 、数学期望: 则称……为ξ的数学期望,简称期望. = ξE+ 1 1 p x+ 2 2 p x n n 性质: b aE b a E+ = +ξ ξ) ( 4、方差:=++…++… ξ D 1 2 1 ) (p E x? -ξ 2 2 2 ) (p E x? -ξn n p E x? -2) (ξ 称为随机变量ξ的均方差,简称为方差,式中的是随机变量ξ的期望. ξE 性质:〔1〕;〔2〕; 5、二项分布: Eξ=np, np 例1、袋中有20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记上0号的有10个,记上号的有个〔=1,2,3,4〕.现从袋中任取一球.表示所取球的标号. 〔Ⅰ〕求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Ⅱ〕若, ,,试求a,b的值. 小结:求期望和方差的步骤S1确定随机变量的允许值;S2计算相应的概率;S3写出分布列;S4代入期望和方差公式求解. 练习: 1、甲、乙、丙三人参加了一家公司的招聘面试,面试合格者可正式签约,甲表示只要面试合格就签约.乙、丙则约定:两人面试都合格就一同签约,否则两人都不签约.设每人面试合格的概率都是,且面试是 否合格互不影响.求:1 2 〔Ⅰ〕至少有1人面试合格的概率;〔Ⅱ〕签约人数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某射击测试规则为:每人最多射击3次,击中目标即终止射击,第次击中目标得分,3次均未击中目标得0分.已知某射手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8,其各次射击结果互不影响.i1~i(123) i=,, 〔Ⅰ〕求该射手恰好射击两次的概率; 〔Ⅱ〕该射手的得分记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3、某批发市场对某种商品的周销售量〔单位:吨〕进行统计,最近100周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周销售量 2 3 4 频数20 50 30 〔Ⅰ〕根据上面统计结果,求周销售量分别为2吨,3吨和4吨的频率;

高三英语备考计划

高三英语备考计划 高三英语组备考计划在刚刚过去的高考一轮备考中,我们全组三位老师团结一致、精诚合作,以市教研室及学校整体部署的计划措施为指南,全体老师心往一处使,集大家的智慧,以摧城拔寨的气势来迎接高考复习的挑战。老师们牢固树立了“既然选择了自己的工作,干好这项工作就是自己的职责,并非为他人服务”的理念,这样我们的工作就积极主动,就乐于奉献自己的一切。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以“务实高效的学案导学”为主的课堂高效复习方法,圆满地完成了我们的一轮复习教学任务。回顾刚刚过去的一轮复习,我们真的付出了很多,但也真的获得了人生价值的升华、幸福快乐着。我们三位老师不计个人得失,克服人手少、备课内容多的情况,利用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搜集可用的料,然后筛选编选有针对性的学案,全方位给学生提供能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材料。每周按学校的布置及时有效的找弱科学生谈心,帮助找出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今天在这里我主要将我们高考一轮备考过程中的得与失向各位做一汇报,期望得到同行们指点迷津。 一轮复习的总结与体会经过了高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在基本词汇,语法结构,以及篇章理解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但是,学生还有很多问题,部分同学对于较难语法结构和长难句较为模糊,不能准确合理的分析句子结构。部分学生不能娴熟运用各种句型,书面表达结构和句型单一,无法拿到较高的分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句型结构,但是遣词造句的能力还需要在教师合理的指导和学生有效持之以恒的习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阅读表达中学生答题错误率高,还需要我们做出大量的工作。教师通常只重视题目的结果,缺乏对学生的启发、点拨和指导。对于教学对象在复习中的真实需要缺乏调查,不十分明确教学主体应该是哪些学生。部分教师课堂包办太多,学生自主时间少,教学效率不高。针对上述事实和存在的问题,因此,在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中,努力做好了以下几点:一):认真研究学习甘肃省考试说明,明确备考的方向。 通过研究学习考试说明,我们特别分析明确了2020年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那就是:“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突出语篇,强化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培养学生能力; 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敏捷的思维能力; 熟练的应试技巧。要帮助学生:总结语言运用规律,提升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解题能力。课堂教学要高效、有序; 试卷讲评要有针对性; 各项练习要材料新颖、鲜活、规范。复习目的是巩固知识、查缺补漏,总结规律、提升能力。要在一轮复习的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上。并分别针对听力、基础知识、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阅读表达和写作等方面的复习进行了指导和要求。 二):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与措施:简要概括如下: 1.把重要英语语法形成网络体系,让学生真正掌握到位,运用自如。让学生通过背诵老师精选出的优美英语句子来强化语法体系网络。通过语法网络提升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汇编

高中数学之概率与统计 求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解此类题目常应用以下知识: (1)等可能性事件(古典概型)的概率:P(A)=)()(I card A card =n m ;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步骤: 计算一次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n ; 设所求事件A ,并计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 依公式 ()m P A n = 求值; 答,即给问题一个明确的答复. (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P(A +B)=P(A)+P(B); 特例:对立事件的概率:P(A)+P(A )=P(A +A )=1. (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A ·B)=P(A)·P(B); 特例: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Pn(k)=k n k k n p p C --)1(.其中P 为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 概率,此式为二项式[(1-P)+P]n 展开的第k+1项. (4)解决概率问题要注意“四个步骤,一个结合”: 求概率的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事件性质?? ?? ???等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 即所给的问题归结为四类事件中的某一种. 第二步,判断事件的运算 ?? ?和事件积事件 即是至少有一个发生,还是同时发生,分别运用相加或相乘事件. 第三步,运用公式()()()()()()()()(1) k k n k n n m P A n P A B P A P B P A B P A P B P k C p p -? =???+=+? ??=??=-??等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求解 第四步,答,即给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例1. 在五个数字12345,,,,中,。 例2. 若随机取出三个数字,则剩下两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是 (结果用数值表示). [解答过程]0.3提示:13 35C 33. 54C 10 2P ===?

概率与统计 高考专题复习

概率与统计 概率 (1)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直接考查互斥事件的概率及运算,而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现时频率很少直接考查; (2)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发生的概率问题有时也会出现在解答题中,多为应用问题. 一 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 二 古典概型 三 几何概型 统计 1.统计中所学的内容是数理统计中最基本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主要来介绍相关的统计思想和方法,了解一些有关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应用几个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来处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2.统计案例为新课标中新增内容,主要是通过案例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增加了统计和统计案例后,使得高中数学的整个体系更加完善了,有利于开阔数学视野,丰富数学思想和方法. 【重点关注】 1.从对新课标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主要考查抽样方法、各种统计图表、样本数字特征等.对这部分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2.统计案例中的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也会逐步在高考题中出现,难度不会太大,多数情况下是考查两种统计分析方法的简单知识,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注意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全国新课程标准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中对考生能力要求明确界定为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六个方面,其中数据处理能力是首次提出的一个能力要求,这定义为: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高考考试大纲对知识点要求如下表所示)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对统计的要求已提升到能力的高度. 注:利用图形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可以结合所求的数值来进行比较.作图应注意单位统一、图形准确,但它不能给出我们两个分类变量有关或无关的精确的可信程度,若要作出精确的判断,可以作独立性检验的有关计算. 基础篇 江西11.一位国王的铸币大臣在每箱100枚的硬币中各掺入了一枚劣币,国王怀疑大臣作弊,他用两种方法来检测.方法一:在10箱子中各任意抽查一枚;方法二:在5箱中各任意抽查两枚.国王用方法一、二能发现至少一枚劣币的概率分别为1p 和1p ,则 A .1p =2p B .1p <2p C .1p >2p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 能 考点:二项分布的概率 规律方法:通过间接法求概率,不等式判断的方法 解析:考查不放回的抽球、重点考查二项分布的概率.

2020高三英语期末复习计划(最新)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高三英语期末复习计划(最 新) The work plan has clear goals and specific steps to enhance work initiative,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work proceed in an orderly manner.

2020高三英语期末复习计划(最新) 高三英语期末复习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制定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搞好高三英语复习的前提。我们把高三英语复习的指导思想定为:把握英语教学规律,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近三年全国和安徽《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深刻领会双纲精神,明确高考要求,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巩固和落实基础知识为中心,以培养听力和读写能力为重点,反对低层次的重复操练,代之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突破词汇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为方法,认真组织好高三英语(复习)教学,努力提高平均分和上线人数。力争全县各校高考有效率在各自学校层次中排名靠前。

二、把握一个基本原则 坚持“重视基础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原则,以课本为依托,以《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循序渐进,知能并重,全面提高以听、读和写为重点,侧重阅读能力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导,重视对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及综合人文素养等多维目标的引导,把握语言学习的本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个中心(阅读),两个基本点(知识和技能),二轮次复习,四线并进(听力、阅读、写作、语法词汇)。 三、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1)树立“四为主”意识。 部分教师教学思想落后,导致教学成绩徘徊不前,甚至远远落后于兄弟班级和学校。没有思想,就没有行动;没有正确和先进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行动,甚至造成严重的失误。我们要有强烈的“四为主”意识,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而且更要研究学生怎么学,如

高考复习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归纳总结

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一)知识点思维导图

(二)常用定理、公式及其变形 1.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样本本均值:n x x x x n +++=Λ21 (2)样本标准差:n x x x x x x s s n 222212)()()(-++-+-==Λ (3)频率分布直方图估算样本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①众数:最高小矩形中点值; ②中位数:先确定中位数所在小组,设中位数为m ,由直线x=m 两侧小矩形面积之和等于0.5列方程求m . ③平均数:各小矩形中点值与其面积的积的和. 2.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随机事件; (2)概率定义: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n 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 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 3.概率的基本性质 (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 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 (3)若A∩B 为不可能事件,A∪B 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 (4)当事件A 与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 与B 为对立事件,则A∪B 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4.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2)公式P (A )=总的基本事件个数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A 5.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 (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公式:P (A )=积)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积)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 6.随机变量:如果随机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X 来表示,并且X 是随着试验的结果的不同而变化,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X 、Y 等或希腊字母 ξ、η等表示. 7.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一般的,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值为x 1,x 2,..... ,x i ,......,x n . X 取每一个值 x i (i=1,2,......)的概率P(ξ=x i )=P i ,则称表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简称分布列 分布列性质: ∪ p i ≥0, i =1,2, … ; ∪ p 1 + p 2 +…+p n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