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人员素质测评发展研究

专业:工程造价

年级:2011级

姓名:程小欣

学号:201114033010

我国人员素质测评发展研究

目录

摘要:人才素质测评是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对人员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国的人才测评近年来虽有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人才测

评的现状、问题并对我国人才测评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人才测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

一、序言

二、对于人才测评的定义

三、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

四、人才测评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五、对我国企业的人才测评现状、问题的研究

六、对我国人才测评问题的对策研究

七、总结

一、序言

人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和保障,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使出各种方法来招揽、考核、培养和激励人才。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理念和用人机制,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人才素质测评,对有关人员的素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提高组织整体的人力资源整合能力,保证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

二、对于对于对于对于人才测评的定义人才测评的定义人才测评的定义人才测评的定义

对于人才测评的定义,在学术界基本上有着统一的标准:人才测评是一种新兴技术,它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上的一种科学的综合选才方法体系,通过一系列手段对人员进行客观测量,对人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

潜力等素质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它成为企业识人用人的重要方法。人才素质测评方法有知识考试、面试、标准化心理测试和评价中心技术。从测评内容上包括专业知识测验、智力测验、专业技能测验、个性特征测验、职业倾向测验等。它包括测量和评价两个方面的含义,这里的“测”包括测评者的耳闻、目睹、体察、访问与调查等,它是以认识与评判被测者的某些素质为目的的,以科学的测量评价工具为手段的特定的信息收集活动。这里的“评”包括评论、评价、评定。更多的是针对一定测评目标体系对品德表征信息质、量、值的评价,但也包括直接对被测评者素质的分析与评论。

三、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

从测评工具的技术类型选择来看目前大部分的企业还是使用纸笔测验、手工阅卷和基于Windows的单机版测评软件方式。从未来测评工具选择的趋势来看,B/S架构由于其具有易应用、易维护和易升级以及有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等优势而备受关注。( 1) 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纸笔形式,因此有时会被人们混同于知识测试,其实二者除了纸笔形式比较接近外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心理测验的科学性、准确度都是普通的知识测试难以企及的。心理测验不仅有纸笔测试,还有实物操作性的测试,比如一般能力倾向测验(GATB)中就有专门测量动作协调性的测验内容;心理测验除了文字测验还有非文字的图形、符号类测验。( 2) 评价中心技术。评价中心技术并不是单一的测试技术,它是以情景模拟与行为观察为基础的多种测评形式的总称,主要包括:结构化的面谈、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框测验、案例分析等。评价中心技术通过仿真的情景考查受测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心理品质。( 3) 知识测评。这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考试了,是指在控制

条件下,受测者根据要求回答相应题目的一种人才测评方式。对于企业而言,知识测试主要考查受测者承担企业有关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和经验等。知识测试主要考查人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了要求的程度,对于不同的工作和任务内容,对于知识有识记、了解、理解、应用等不同的要求。知识测试可以分为客观测试、论述式测试、论文测试等不同的形式。

四、人才测评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人是企业中能够增值的资本,在这种共识下使用人才测评的简单逻辑是:企业有自身的经营目标—为实现其目标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什么样的人力资源能胜任企业的目标, 需要评估—人才测评是目前对人力资源进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人包括招聘、内部晋升、人员调配等内容,对测评而言,选人主要运用其甄别的功能。如果企业只凭一张简历和简单的面试就对应聘者做出录用决定,当员工进入企业才发现不能胜任工作,这样就造成了许多有形无形的损失。如果企业采用人才测评深入了解应聘者,在深入分析之后评估其与岗位的匹配度, 再作决策,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人力资源普查就是在人事安排之前就对有关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使效果更好。但在采用人才测评之前很难对候选人进行深入考察,多以学历、职称等个人信息及工作业绩为主要考查内容,缺乏对人的深刻与全面了解。惟有借助人才测评手段,通过对人员各方面素质特点的全面了解,才能确定总体人力资源状况,对组织的运作情况进行诊断,为提出新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并制定人员规划,合理培养、使用人才。在进行雇员关系管理时,通过人才素质测评,企业可以在实现自身战略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员工的价值,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其中,在裁员操作的过程中按照标准要求对员工进行系统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决定裁减的人员。这样能够保证裁员工作的科学、客观性,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程度,使决策更加科学、更富有说服力。

五、对我国企业的人才测评现状、问题的研究

从投入时间来看我国企业的人才测评大多数是从近几年兴起的,而且接近一半左右的企业是在近5 年内使用人才测评技术的,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巨大。从投入资金和途径来看多数企业在人才测评上的投资普遍偏低,这与我国企业的固有偏见是分不开的,直到近几年人力资源部门才逐渐被企业经营者重视,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多数应用人才测评的企业为了节约资金是通过自己的人力资源部门开发来采用人才测评技术的。影响我国人才测评发展的瓶颈是测评技术落后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国外传统的测评技术不适合中国人。其二,新技术相对薄弱。此外,缺乏专业的测评人员、人才测评市场不尽完善以及相应的法制法规不健全也是我国人才素质测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六、对我国人才测评问题的对策研究

为了发展我国的人才测评事业,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学者们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建立完备的测评理论体系,实现人才测评中国化,根据问题中所提及的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西方的测评量表中的测评项目未必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往往不包含中国文化中认为有意义的现象和行为特征。所以我们需要慎重引进、认真修订西方的测评量表,大力开发和编织适合中国人的测评量表。而且,我们还要针对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素质,建立适合中国人的常规模式和评价体系。我们要高度重视现有人才测评队伍素质的提高,大力培养从事评价工作的骨干人才。同时还要建立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从业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和专家鉴定评估,取得从业资格,并进行定期审核,而且还要健全法制监督。从另一方面上讲,应该改革现有评价机构管理,加快评价机构产业化、专业化今后人才评价机构的发展应该是独立于政府、独立于企业的中介机构,他的活动只受到法律法规及

市场规格的调控,不受用人单位及人才、政府的影响。实行人才市场产业化、专业化是人才测评事业发展的方向。因此要积极了解相关政策,并加强对测评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

七、总结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的人才测评存在种种问题、不尽完善,但在我国那些有志于发展中国人才测评事业的专家学者的努力之下,我国的人才测评事业必将克服重重困难,建立适合我国人才测评事业。

硕士-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试题-2013

E2012-2013学年硕士《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课程试题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每题10分,共50分) 要求:(1)请自备计算器以及excel 、lingo 、matlab 等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2)请自行准备A4纸张答题纸,可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解题过程、小论文,写明题目番号,但不能使用铅笔(画图除外)、红笔、圆珠笔答题;答案也可用A4纸张打印提交。提交时包含本试卷原题病写明姓名、学号。 (3)开卷考试。但请考生独立完成,严禁互相抄袭答案。一旦发现题目解答过程雷同,这些学生将统统记零分。 一、问:点 x * =(2,1)是否为以下非线性规划问题的K —T 点,为什么? ???? ?????≥=+≤+-+-0,,425})2()3min{(212122212221x x x x x x x x 二、试用共轭梯度法求二次函数2212()4f x x x =+的极小值点。 三、试用步长加速法(模矢法)求下述函数2212112min ()242f x x x x x x =+-- 的极 小点。初始点X (0)=(3,1)T ,步长△1=(0.5,0)T ,△2=(0,0.5)T ,并绘图表示整个迭代过程。 四、试用Zoutendijk 可行方向法求解下列线性约束的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其中ε1=ε2=0.1,初始点X (0)=(0,0)T ,迭代到得出X (2)和f(X (2))即可。(计算过程中尽量保持分数计算,如果以小数计算尽量保持五位以上,最终结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222 121212121212min ()222462..55 ,0 f x x x x x x x x R x x s t x x x x =+---∈+≤??+≤??≥? 五、用外点法(罚函数法)求解以下非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并给出罚因子M 为1、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自动控制 摘要:综述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指出自动控制理论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即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最后指出,各种控制理论的复合能够取长补短,是控制理论的发展方向。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动控制理论自创立至今已经过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为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的经典反馈控制理论;第二代为50、60年代在线性代数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第三代为60年代中期即已萌芽,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运筹学、信息论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能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本质上是频域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时域方法)都是建立在控制对象精确模型上的控制理论,而实际上的工业生产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和过程大多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变结构、不确定性、多层次、多因素等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自动控制专家和学者希望能从要解决问题领域的知识出发,利用熟练操作者的丰富经验、思维和判断能力,来实现对上述复杂系统的控制,这就是基于知识的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的智能控制。本文将对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及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1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自动控制是指使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 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制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自动控制理论是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从19世纪M ax we ll对具有调速器的蒸汽发动机系统进行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及稳定性分析以来,经过20世纪初Ny qu i s t,B od e,Ha rr is,Ev ans,W ie nn er,Ni cho l s等人的杰出贡献,终于形成了经典反馈控制理论基础,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采用频域方法,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但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宜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特别是对非线性、时变系统更

人员测评论文

天津农学院 人员素质测评期末论文 中文题目:华为大区销售经理测评 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学生姓名 系别人文社会科学系 专业班级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班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 2011年10月

1、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1万。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截至2007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3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2、测评目的 根据公司的发展要求吧,通过对销售经理的全面测评,了解销售经理的职业素质及其发展潜力,优化企业的人员配置,给公司提供销售经理的测评诊断报告并提出咨询建议。 3、岗位说明 3.1、本职工作 负责整体销售运作,以完成销售部使命(销量、利润等),同时以高效的经济手段保证销售市场的健康发展。 3.2、工作职责 (1)根据销售部的销售计划,负责对分解到管辖区的的各项销售指标细化到每个区域,并确保执行到位,对本区的各项销售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监控、调整真正做到“过程+结果”的双重管理,对销售指标全面完成负全责。 (2)负责组建和管理销售/组织架构体系,并负责对管辖区的人员进行招聘、培训、指导、提升、管理和监控,确保所管辖区域的销售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并对直属下级进行考核、激励、为公司业务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宁波理工学院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打印机皮带驱动系统能控能观和稳定性分析项目成员史旭东童振梁沈晓楠 专业班级自动化112 指导教师何小其 分院信息分院 完成日期 2014-5-28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 (4)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4)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4) 3.1 原理图 (4) 3.2 系统参数取值情况 (5) 3.3 打印机皮带驱动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 (5) 4. 系统分析 (8) 4.1 能控性分析 (8) 4.2 能观性分析 (8) 4.3 稳定性分析 (9) 5. 总结 (11)

项目组成员具体分工

打印机皮带驱动系统能控能观和稳定性 分析 课程设计的内容如下: 1.课程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自控现代理论分析皮带驱动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以及稳定性,融会贯通并扩展有关方面的知识。加强大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有关的仿真软件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应用标准、手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加强了大家的自学能力,为大家以后做毕业设计做很好的铺垫。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环节项目名称:能控能观判据及稳定性判据 (2)环节目的: ①利用MATLAB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可控性和客观性。 ②利用MATLAB进行线性定常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 (3)环节形式:课后上机仿真 (4)环节考核方式: 根据提交的仿真结果及分析报告确定成绩。 (5)环节内容、方法: ①给定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对系统进行可控性、可观性分析。 ②已知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判断其稳定性,并绘制出时间响应曲线验 证上述判断。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 原理图 在计算机外围设备中,常用的低价位喷墨式或针式打印机都配有皮带驱动器。它用于驱动打印头沿打印页面横向移动。图1给出了一个装有直流电机的皮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课程报告题目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日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综述 最优化方法是近几十年形成的,它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最优化方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管理问题及其生产经营活动。最优化方法的目的在于针对所研究的系统,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发挥和提高系统的效能及效益,最终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实践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生产经营的日益发展,最优化方法已成为管理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不可缺少的方法,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公共管理、经济管理、工程建设、国防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理解的整个课程的流程。在这整个学习的过程当中,当然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不论是从理论上的还是从实际将算法编写出程序来解决一些问题。下面给出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及结合老师讲解以及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阐述自己对该课程的理解。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生产和科学研究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日益广泛应用,使最优化问题的研究不仅成为一种迫切需要,而且有了求解的有力工具。因此最优化理论和算法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至今已出现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几何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网络流等许多分文。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包括线性规划单纯形方法、对偶理论、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内点算法、非线性规划K-T条件、无约束最优化方法、约束最优化方法、参数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线性规划路径跟踪法、信赖域方法、二次规划路径跟踪法、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等内容。 最优化理论所研究的问题是讨论在众多的方案中什么样的方案最优以及怎样找出最优方案。这类问题普遍存在。例如,工程设计中怎样选择设计参数,使得设计方案满足设计要求,又能降低成本;资源分配中,怎样分配有限资源,使得分配方案既能满足各方面的基本要求,又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生产评价安排中,选择怎样的计划方案才能提高产值和利润;原料配比问题中,怎样确定各种成分的比例,才能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城建规划中,怎样安排基本单位的合理布局,才能方便群众,有利于城市各行各业的发展;农田规划中,怎样安排各种农作物的合理布局,才能保持高产稳产,发挥地区优势;军事指挥中,怎样确定最佳作战方案,才能有效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有利于战争的全局;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最优化这一数学分支,正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和求解方法,它是一门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学科。 一、最优化学习的必要性 最优化,在热工控制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达到最优化目的所提出的各种求解方法。从数学意义上说,最优化方法是一种求极值的方法,即在一组约束为等式或不等式的条件下,使系统的目标函数达到极值,即最大值或最小值。从经济意义上说,是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条件下,使经济效果达到最大,或者在完成规定的生产或经济任务下,使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为最少。

最优化论文

厂址选择问题最优化论文 目录 摘要 (3) 1 问题重述 (4) 2 模型假设 (4) 3 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4) 3.1模型分析与建立 (4) 4 模型的求解及结果分析 (6) 4.1问题的求解 (6) 4.2求解结果的分析 (7) 5模型优缺点分析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8)

厂址选择问题 摘要 优化理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军事指挥和科学试验等各种领域,Matlab优化工具箱提供了对各种优化问题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在应用于生产管理中时,为了使总的消费费用最小,常常需要解决一些厂址的选择问题。 对于该问题的厂址建设及规模分配,根据题意给出的一系列数据,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线性规划问题给出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然后根据模型中的约束条件知,其中有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所以选用常用约束最优化方法中的外点罚函数来求解,因为外点罚函数是通过一系列惩罚因子{M k ,k=0,1,2, }, 求F(X,M k )的极小点来逼近原约束问题的最优点,当M k 趋于无穷大时,F(X,M k ) 的极小值点就是原问题的最优点X*。其中目标函数为F(X,M K )=f(X)+M K a(X),其 中 )) ( ( )] ( [ )] ( [ 1 2 1 2x g u x g x h i l i i m j j∑ ∑ = = + 给定终止限ε。根据外点罚的步骤及流 程图,编写出源程序,然后根据任意选取的初始点,并且罚因子及递增系数应取适当较大的值,从D外迭代点逼近D内最优解。 最后,根据外点罚函数的流程图,运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求出最优解,即最优方案,使费用最小,并且也在规定的规模中。 关键字:Matlab 外点罚函数罚因子

现代控制理论论文

湖北民族学院 姓名 XX 班级 XX 学号 XXXXXXXX

摘要 最优控制,又称无穷维最优化或动态最优化,是现代控制理论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它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根据受控系统的动态特性,去选择控制规律,才能使得系统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运转,并使得描述系统性能或品质的某个“指标”在一定的意义下达到最优值。最优控制问题有四个关键点:受控对象为动态系统;初始与终端条件(时间和状态);性能指标以及容许控制。 一个典型的最优控制问题描述如下:被控系统的状态方程和初始条件给定,同时给定目标函数。然后寻找一个可行的控制方法使系统从输出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并达到最优的性能指标。系统最优性能指标和品质在特定条件下的最优值是以泛函极值的形式来表示。因此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归结为求具有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问题,属于变分学范畴。变分法、最大值原理(最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是最优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贝尔曼动态规划以及卡尔曼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是在约束条件下获得最优解的三个强有力的工具,应用于大部分最优控制问题。尤其是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因为其在数学上和工程上实现简单,故其有很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最优控制;控制规律;最优性能指标;线性二次型

Abstract The optimal control, also called dynamic optimization or infinite dimension, optimization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the most basic part of the core. It is the center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 how to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o choose, can 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o certai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akes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or the quality of describing a "index" in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optimal value.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has four points for dynamic systems, controlled, The initial and terminal conditions (state) and, Performance index and allow control. A typical of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is described as follows: the state equation and initial conditions are given, and give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hen a feasible method for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output state transition to the target state and optimum performance.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index and quality i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optimal value is functional form. Therefore solution of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is due to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functional,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variational learning. The variational method, the maximum principle (minimum principle) and dynamic planning is 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the basic contents and methods. The Pontryagin maximum principle, Behrman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Kaman 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 is obtained in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three powerful tools, used in the most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Especially the 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 because its in mathematics and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is simple, so it has great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 The optimal control, Control rule, optim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e linear quadratic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609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OO六年一月 自学用书:《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等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课程性质:人员测评是应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对人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进行测量,并相应对职务要求及企业组织特性进行评价,实现对人准确的了解,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以图取得最佳工作绩效。 课程的学习目的: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构成人员素质的基本要素及与绩效的关系,掌握测评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通晓本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素质测验的编制和使用方法,了解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 总体要求: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需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上进行学习。与本课程相关的学科为管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了解:1、素质的基础作用 2、素质的构成 掌握:1、人员测评的含义、素质的概念、素质的特性 2、绩效的含义、绩效主要的表现形式 3、素质测评的含义、绩效考评的含义 重点掌握:绩效考评和素质测评的关系 第二节主要类型 了解:1、人员素质测评按不同的标准划分的几种类型 2、选拔性测评、配置性测评、开发性测评、诊断性测评、考核性测评的操作流程 掌握:各种测评类型的含义和特点 重点掌握:1、选拔性测评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2、配置性测评的特点 3、考核性测评的原则

第三节主要功用 了解:测评功用的主要思想内容 掌握:素质测评的功用 重点掌握:人员测评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作用 第四节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关系 了解:人员素质测评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关系 第五节历史发展 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历史 掌握:素质测评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与事件 第二章基本理论 第一节测评的客观基础 了解:1、职位类别差异的含义 2、个体差异的含义 重点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是职位类别差异和个体差异 第二节量化理论 了解:1、人员素质测评量化的含义 2、人员素质测评量化的实质 3、一次量化和二次量化的含义 掌握:1、人员素质测评量化的几种形式 2、类别量化和模糊量化的特点 3、当量量化的含义 重点掌握:人员素质测评量化的作用 第三节人员分析 了解:人员分析的内容、人员分析的步骤 掌握:什么是人员分析、人员分析的方法 重点掌握:人员分析如何运用到人员测评中 第三章测评标准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了解:1、测评标准体系的基本模型 2、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掌握:测评标准体系横向结构的七个维度 第二节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了解:设置标度时要注意的问题 掌握: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最优化论文

理学院 最优化理论与应用 课程设计 学号:XXXXXXX 专业: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XXXXXX 任课教师:XXXXXX教授 2015年10月

第一部分 在最优化理论与应用这门课中,我对求指派问题及指派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法匈牙利算法的应用比较感应趣。下面做出来讨论。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匈牙利算法”最早是由匈牙利数学家尼格(D.Koning )用来求矩阵中0元素个数的一种方法 ] 3[,由此他证明了“矩阵中独立0元素的最 多个数等于能覆盖所有0元素的最小直线数”。1955年由库恩(W.W.Kuhn )在求解著名的指派问题时引用了这一结论 ] 4[,并对具体算法做了改进,任然称为“匈 牙利算法”。解指派问题的匈牙利算法是从这样一个明显事实出发的:如果效率矩阵的所有元素 ≥ij a ,而其中存在一组位于不同行不同列的零元素,而只要令 对应于这些零元素位置的1 =ij x ,其余的 =ij x ,则z= ∑∑n i n j ij ij x a 就是问题的最 优解。 第二部分 结合我的基础知识对匈牙利算法的分析与展望 一.基础知识运用 企业员工指派问题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1.标准指派问题(当m=n 时,即为每个人都被指派一项任务) 假定某企业有甲乙丙丁戊五个员工,需要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A ,B,C,D,E 五项任务,每个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耗费的工作时间如下: 求出:员工与任务之间应如何分配,才能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多少? 模型建立 设用C>0表示指派第i 个人去完成第j 项任务所用费时间,定义决策变量 , {j i ,1j i ,0项任务 个人去完成第当指派第项任务个人去完成第当不指派第=ij χ则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及实际应用意义

13/2012 59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及实际应用意义 王 凡 王思文 郑卫刚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 要】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发展、内容、研究 方法和应用以及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差异,并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提出了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意义。【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差异;应用;意义 1.引言 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们的教学也使用了控制理论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大家在课堂上听,本身可看作一个开环函数;而同学们课下做作业,再通过老师的批改,进而改进和提高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像这样的例子很多,都是控制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如此广泛,因此学好现代控制理论至关重要。 2.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很长的时期。从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类由机械化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并走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其产生和发展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 2.1 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核能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从而对出现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的解决。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迅速 地发展控制理论,而且也给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准备了两个重要的条件—现代数学和数字计算机。现代数学,例如泛函分析、现代代数等,为现代控制理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分析工具;而数字计算机为现代控制理论发展提供了应用的平台。 2.2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五十年代后期,贝尔曼(Bellman)等人提出了状态分析法;在1957年提出了动态规则;1959年卡尔曼(Kalman)和布西创建了卡尔曼滤波理论;1960年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成功地应用了状态空间法,并提出了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新概念;1961年庞特里亚金(俄国人)提出了极小(大)值原理;罗森布洛克(H.H.Rosenbrock)、麦克法轮(G.J.MacFarlane)和欧文斯(D.H.Owens)研究了使用于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的现代频域法理论,将经典控制理论传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多变量系统,并探讨了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之间的等价转换关系,为进一步建立统一的线性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奥斯特隆姆(瑞典)和朗道(法国,https://www.360docs.net/doc/1f8318934.html,ndau)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关于系统辨识、最优控制、离散时间系统和自适应控制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 3.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为系统辨识;最优控制问题;自适应控制问题;线性系统基本理论;最佳滤波或称最佳估计。 (1)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是建立系统动态模型的方法。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的试验数据,从一类给定的模型中确定一个被研究系统本质特征等价的模型,并确定其模型的结构和参数。 (2)最优控制问题 在给定约束条件和性能指标下,寻找使系统性能指标最佳的控制规律。主要方法有变分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等极大值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即:使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最小或最大)某一性能指标最优:如时间最短或燃料消耗最小等。 (3)自适应控制问题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能自动适应内外部参数、外部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作用,使系统达到一定意义下的最优。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人员素质测评答辩论文范例

高职教师专业素质评分表的制定 摘要:通过搜集一些资料,了解到高职教师专业素质最一般的结构层次与内容,然后结合工作分析法、文献查阅法、典型人物分析法等手段对测评量表进行完善。最后得出,一个优秀或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结构,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基本的素质、能力素质、人格魅力因素。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质测评评分表 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是当今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其对学生能力的引导方面,而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技能等能力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通过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目标得之,明确的了解到长沙民政学院的教师主要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掌握能力,利用工作分析的具体方法,将高职教师专业素质测评分为三个大的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八个: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养、教学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知识水平、沟通水平、师德修养、心理素质。并对每一个二级指标进行细分,完善评定标准的全面性。 1 要素的拟定方法 1.1工作分析法 针对我院的一些教师情况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作积极性等等方面得出,高职教师的专业素质评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搜集高职教师的一些相关资料。具体操作………………. 1.2文献查阅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文规定“教师要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为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

高职教师必须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并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从各学者关于高职教师专业素质划分的标准来看,教师素质,是一个综合体,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为“冰山模型”。即除了“水上”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道德等显性素质外,还应具备一些“水下”的隐性素质。它包括:积极的态度、情感;较强的思维、判断、表现力;一定的文化素养、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在此量表中,其实高职教师专业素质还包括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1.3典型人物分析法 为了更好的让对高职教师素质测评的指标更加具体,提供更好的研究依据,作者从自身的招聘与配置以及西方经济学的专业老师出发,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得之,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专业特征,既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对专业知识都有详细的了解,且在专业技能实践上能积极运用所掌握的操作。这无疑是作为所有高职专业教师应该共同拥有的,而今后也是高职学校在培养专业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具体操作………………. 2确定测评指标体系的结构 通过文献查阅法等方法,得到高职教师专业素质测评的三级指标,我们经过相应的调整,将一级指标确定为基本素质、能力素质、人格魅力因素后,通过仔细划分,继续将一级指标分为专业技能、知识水平、沟通水平、心理素质等八级指标来详细的反映高职教师专业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在确定关于高职教师专业素质等多个选项之后,有选择性的将无关紧要的指标帅选出去,最后确定出最能体现高职教师专业素质的指标。具体操作………………. 3确定指标权重 3.1对偶比较法 通过对偶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中以上我们确定的大的三级指标为基本素质、能力素质、人格魅力因素,三个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20、60、20。在具体的指标赋值上,我们根据指标在高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划分,确定其得分值,例如,在确定教师水平、专业技能因素方面,因其对评价教师素质具有重要性由此给其赋值为分别为21、29,其余两因素分别为5、5。同时我们约定最后得分90以上为优秀,具有良好的专业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素质,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论文(DOC)(新)

优化理论与方法

全局及个性化web服务组合可信度的动态规划评估方法 摘要: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web服务作为一种软件构造形式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单个web服务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用户需求,web服务组合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随着功能相似的web服务实例的不断出现,如何选择可信的web服务组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服务选择依赖于web服务组合的评估结果,因此,本文主要从web服务组合着手,对其可信性进行研究,提供一种可信web服务组合评估方法。:针对web服务组合的全局及个性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全局的个性化web服务组合可信评估方法。从全局角度动态地调整评估模型;同时引入用户业务关注度来描述原子web服务对服务组合可信性的影响程度;结合前文的度量及评估方法,构建一个全局的个性化服务组合可信评估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相关应用,给出了改进的动态规划模型。 关键字:web服务组合可信评价;全局个性化;动态规划; 0.引言 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日趋复杂,运行环境的不断开放,软件的可信性要求日益增加,可信软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突破8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因此,随着Internet 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结构(SOA)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化软件应用模式已经被工业界和学术界广为接受。同时,网民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类应用稳步发展,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和在线旅游预订等应用的用户规模全面增长。因而,对web服务的可信性要求更高。单个web服务的功能有限,往往难以满足复杂的业务需求,只有通过对已有web服务进行组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在现有的web服务基础上,通过服务组装或者Mashup方式生成新web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软件构造方式,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web服务组合并不是多个原子web服务的简单累加,各原子web服务之间有着较强的联系。因此对web服务组合的可信需求更高。目前大量的研究工作着重于如何实现原子web服务间的有效组合,对服务组合的可信评估研究较少。如今,随着web服务资源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功能相同或相似的web服务,对web服务组合而言,选择可信的web服务变得越来越难。在大量的功能相似的原子web服务中,如何选出一组可信的web服务组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web服务组合着手,对其可信性进行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可信web服务组合评估方法,为web服务组合的选择提供依据。web服务组合的可信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基于领域本体的web服务可信度量模型。 2)基于偏好推荐的原子web服务可信评估方法。 3)基于全局的个性化web服务组合可信评估方法。 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全局的个性化web服务组合的可信评估方法,其研究思路可以大致如下:基于领域本体的web服务可信度和基于偏好推荐的原子web 服务可信评估方法。针对web服务组合的四种基本组合结构模式,主要研究如

现代控制理论的论文

第一章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本学期学习了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控制理论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现代控制理论的名称是在1960年以后开始出现的,用以区别当时已经相当成熟并在后来被称为经典控制理论的那些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已在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通信系统、生产过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某些概念和方法,还被应用于人口控制、交通管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等的研究中。 以下是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比较: 1、经典控制理论: (1)理论基础:Evens的根轨迹,Nyquist稳定判据。 (2)研究对象:线性定常SISO系统分析与设计。 (3)分析问题:稳、准、快 (4)采用方法:是以频率域中传递函数为基础的外部描述方法。 (5)数学描述: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方块图、信号流图、频率特性曲线。 (6)研究方法:时域法、根轨迹法、频率法。 2、现代控制理论: (1)理论基础: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Bellman动态规划,Понтрягин极值原理,Kalman 滤波。 (2)研究对象:MIMO系统分析与设计(复杂系统:多变量、时变、非线性) (3)分析问题:稳、准、快 (4)设计(综合)问题: 1)采用方法:是以时域中(状态变量)描述系统内部特征的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的内部描述方法。 2)数学描述:状态方程及输出方程、传递函数阵、频率特性;状态图、信号流图、频率特性曲线。 3)研究方法:状态空间法(时域法)、频率法。多采用计算机软硬件教学辅助设计——MATLAB软件 (5)特点: 1)系统:MIMO、非线性、时变。 2)方法将矩阵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控制理论中,不仅能描述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任何初始条件下,都能揭示系统内部的行为。 3)一个复杂系统可能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并且以某种方式相互关联或耦合。为了分析这样的系统,必须简化其数学表达式,转而借助于计算机来进行各种大量而乏味的分析与计算。从这个观点来看,状态空间法对于系统分析是最适宜的。

2016.《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2016.《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2016.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D)1.广义的人员素质测评包括 A.市场的测评规则B.行业的测评标准 C.国家的测评机构 D.企业的测评制度 (A)2.按测评的内容指标体系分,人员素质测评可分为 A.德、勤、能、绩四个方面 B.以人为中心等几个方面 C.以地位为中心等几个方面 D.自评与他评 (B)4.测评时,可以通过各 种仪器检验和运动项目检验的内容是A.德B.能C.勤D.绩 (A)5.可采用各种问卷、民主评议、调查法和模拟法测评的内容是A.德B.能C.勤D.绩 (D)6.对于选拔性测评而言,保证选拔结果最后在选拔人员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前提的原则为A.公平性B.公正性C.差异性D.可比性 (B)7.其结果只供内部掌握与参考的素质测评是A.开 发性测评B.诊断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考核性测评(C)9.具有概括性特点的测评是A.选拔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 C.考核性测评D.配置性测评 (C)10.中国古代人员测评 方式主要有A.全国统一考 试B.公务考绩制C.选、举、考、用四种D.聘任制 (A)12.X理论是指 A.经济 人假说 B.社会人假说C.自我实现人假说 D.复杂人假说 (C)13.Y理论是指A.经济人假说B.社会人假说 C.自我实现人假说 D.复杂人假说(B)14.20世纪20~30年代,

梅奥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提出A.经济人B.社会人假说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假说(A)15.超Y理论,又称A.权变理论B.经济人理论C.关系理论 D.社会人"理论(D)16.多数人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 D.混合质 (C)17.人们根据自己长期实践形成的经验,产生对某种社会角色承担者的行为期待称为A.角色知觉B.角色记忆C.角色期待D.角色思维 (A)18.违纪次数、出勤、频数、身高等属于A.一次量化B.二次量化C.类别量化D.模糊量化 (C)19.可以使素质测评对象进行差距大小的比较的是A.类别量化B.顺序量化C.等距量化D.比例量化(C)20.测评指标权重分配,多数取决于测评使用者对企业文化的A.构建参与B.综合运用C.主观经验D.实际考察 (C)22.下列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步骤的是A.工作分析B.理论验证C.选择指标D.指标调查(A)23.整个测评工作的关键环节是A.测评方案的设计B.测评方法的选择C.测评类型的选择D.组织命题(A)24.与原始分数相比,其意义直观,可比性强的基本转换形式是A.Z分数B.T分数C.百分位数D.等级转换(A)25.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的基本转换形式是A.Z 分数B.T分数C.百分位数D.等级转换 (C)26.有时素质测评的目的是要了解每个被测评者相对于全体被测评者的优秀程度,借此了解被测评者的相

控制科学发展前沿课程论文报告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控制科学发展前沿讲座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自动化学院 类别: 硕士 日期:

对智能控制技术的认识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材料、能源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复杂的控制系统,导致了控制对象、控制器、控制任务等更加复杂。与此同时,对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也更加广泛,面对来自柔性控制系统(FMS)、智能机器人系统(IRS)、数控系统(CN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复杂系统的挑战,经典的与现代的控制理论和技术已不适应复杂系统的控制。智能控制是在控制论、信息论、人工智能、仿生学、神经生理学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类高级信息与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 2 背景和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复杂的大系统,导致了控制对象、控制器以及控制任务和目的的日益复杂化。别一方面,人类对自动化的要求也更加广泛,面对来自旬电力系统、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核电站安全运行控制、航空航天及军事指挥系统等复杂性系统的挑战,传统的自动控制理论和方法显得已不适应于复杂系统的控制。能否建立新一代的控制理论方法来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已成为各国控制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热门研究课题。 近年来人们开始认识到,在许多系统中,复杂性不仅仅表现在高维性上,更多则表现在:(1)被控对象模型的不确定必;(2)系统信息的模糊性,信息模式;(3)高度非线性;(4)输入(传感器)信息的多样化;(5)多层次、多目标的控制要求;(6)计算复杂性和庞大的数据处理以及严格性能指标。自然,对于复杂系统需要在传统的控制理论基础上结合其它学科的知识,建立一种更有力的控制理论和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智能控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和形成的。 人类对智能机器及其控制的幻想与追求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然而,真正的智能机器只有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成为可能。人工智

现代控制理论----综述论文-2015

2015级硕士期末论文《现代控制理论综述》 课程现代控制理论姓名 学号 专业 2016 年1 月 4 日

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差异 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现代控制理论的名称是在1960年以后开始出现的,用以区别当时已经相当成熟并在后来被称为经典控制理论的那些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已在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通信系统、生产过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某些概念和方法,还被应用于人口控制、交通管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等的研究中。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的控制原理,以解决诸如把宇宙火箭和人造卫星用最少燃料或最短时间准确地发射到预定轨道一类的控制问题。这类控

制问题十分复杂,采用经典控制理论难以解决。1958年,苏联科学家Л.С.庞特里亚金提出了名为极大值原理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在这之前,美国学者R.贝尔曼于1954年创立了动态规划,并在1956年应用于控制过程。他们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空间技术中出现的复杂控制问题,并开拓了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理论这一新的领域。1960~1961年,美国学者R.E.卡尔曼和R.S.布什建立了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因而有可能有效地考虑控制问题中所存在的随机噪声的影响,把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大,包括了更为复杂的控制问题。几乎在同一时期内,贝尔曼、卡尔曼等人把状态空间法系统地引入控制理论中。状态空间法对揭示和认识控制系统的许多重要特性具有关键的作用。其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尤为重要,成为控制理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到60年代初,一套以状态空间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卡尔曼-布什滤波为基础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新的原理和方法已经确立,这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 现代控制理论所包含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方面有: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和适应控制理论。 线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为基本和比较成熟的一个分支,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中状态的控制和观测问题,其基本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状态空间法。按所采用的数学工具,线性系统理论通常分成为三个学派:基于几何概念和方法的几何理论,代表人物是W.M.旺纳姆;基于抽象代数方法的代数理论,代表人物是R.E.卡尔曼;基于复变量方法的频域理论,代表人物是H.H.罗森布罗克。 非线性系统理论的分析和综合理论尚不完善。研究领域主要还限于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双线性系统的控制和观测问题、非线性反馈问题等。更一般的非线性系统理论还有待建立。从70年代中期以来,由微分几何理论得出的某些方法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