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研究

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研究
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研究

收稿日期:2009-09-10

作者简介:杜林渊(1970-),男,陕西延安人,副教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陕北历史文化研究;张小兵(1964-),男,陕西宜川人,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10年第1期(总第114期)民族历史

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研究

杜林渊,张小兵,雷 楠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 要:陕北地区自古是西北诸少数民族杂居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使得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地汉族长期杂居,逐渐在婚姻、宗教、文化、风俗诸方面互相融合。通过对陕北地区现存少数民族姓氏孑遗考察可知,匈奴、党项、羌、鲜卑、蒙古等少数民族历史时期在该地的改姓的原因或是自然改汉姓,抑或是被统治者强迫改汉姓,但都顺应向了先进文化靠拢的历史规律,极大地促进了陕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关键词: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24922(2010)0120103207

陕北,作为西北地区的一个人文地理单元,传

统上是指乔山以北,长城以南,子午岭以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独特的

区域[1]

。在陕北第一次正式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以前(前221年),这里先后存在的少数民族有鬼方、白翟、赤翟、林胡、义渠戎等。两汉时期主要是匈奴族、羌族在此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有鲜卑、乌桓、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在此杂居,宋夏时期主要是党项族在这里活动,元代该地为蒙古族统治。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陕北地区成为了西北诸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的缓冲带和交汇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地汉族长期杂居交往,逐渐在婚姻、宗教、文化、风俗诸方面互相融合,在生活、风俗、语言等方面趋同汉族,今天虽然通称为汉人,但在姓氏方面仍留有民族融合的文化痕迹。

以往学者在对少数民族姓氏的研究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概论古代部分少数民族的汉化及民族关系问题时提及到个别少数民族姓氏的讨论;第二,对单姓的研究,尤其是区域文

化圈内的望族,且大多为传统的汉族姓氏;第三,

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改汉姓的原因,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北魏孝文帝改汉姓的研究;第四,对赐姓的研究,包括赐姓的对象、历史背景及原因等。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看,改汉姓和赐姓的主要对象多是少数民族,而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接触最为频繁,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学界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姓氏的专题研究很少,而作为西北一个特殊的人文地理单元的陕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姓氏的研究就更少了。

由于历史上活动于本区的民族成分繁多,使得该地区的姓氏杂乱,笔者仅从一些可以找到或多或少证据的不同民族的姓氏孑遗来讨论这个特殊区域的民族融合。同时,由于中华民族一直处在以汉民族为中心、为同化主体的不断融合、重组过程中,在姓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一直占主流,因此,本文以历史时期各少数民族姓氏孑遗在陕北地区的汉化来考察该地的民族融合。

?

301?

一、匈奴呼姓和郝姓

今陕北洛川县后子头乡、菩提乡,延川县贾家坪乡,宜川县,绥德县等地都有呼姓居民,同时在延长县罗子山乡有呼延村,宜川县牛家佃乡上葫芦村有呼延姓,在洛川和黄龙等县均有呼延姓分布。宋人所编的《百家姓》中并无单姓呼,只有复姓呼延,这两者有何联系?

《史记?匈奴列传》载:“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2](P731)《汉书?匈奴传》记载同上[3](P952)。《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异姓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4](P761)可知“呼衍”乃匈奴贵族。南匈奴归附汉廷,所以说他们是“异姓”,并非汉姓。《晋书?匈奴传》载:“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而呼延氏最贵。”[5](P572)可知“呼延”为“呼衍”之讹音。

二世纪末,南匈奴灭亡后,其地为鲜卑所占,其臣遗落。北魏时期,一部分匈奴贵族与鲜卑族结合,成为鲜卑化之匈奴人,而呼延氏因聚众起兵之事被剥夺政治特权,在姓氏上他们也没有改汉姓的权利,仍保持原姓。唐代颜师古注《汉书?匈奴传》云:“呼衍,即今鲜卑姓呼延者也。”[3](P952)此时已不见匈奴。

明初,太祖朱元璋新登帝位,即大规模强制性的禁止穿胡服,说胡话,使胡姓。凡经他看到的少数民族复姓均被改为单姓,如“呼延”改为“呼”。顾炎武《日知录?二字改一字》云:“今有呼姓,本呼延,明初改。”[6](P9)“据清顺治本《延川县志》载,明代境内已有的姓氏为:高、李、呼……等。”[7](P665)至此时中华姓氏中始有单姓呼。从匈奴四大姓氏之一的呼姓的发展我们看到,随着匈奴的内附和衰落,他们不仅与汉族融合,而且与其他少数民族也融合。

今延长县呼延掌村、前呼家山村、后呼家山村、古渡甸村皆有呼延氏,宜川县牛家佃乡上葫芦村村民都姓呼延。这应当是匈奴族在陕北地区民族融合的显著遗留。

此外,今延安市境内的黄陵、子长、延川,榆林市境内的清涧、府谷等县有大量的郝姓分布。上述几县以郝姓命名的村落也比较常见,清涧县有郝家湾、郝家硷、郝家沟、郝家畔等,府谷县有郝家畔塌、郝家寨等,子长县有郝峪家岔,延长县有郝家塌等,疑其为汉化的匈奴大姓郝姓及郝氏村落遗落。

史载,匈奴大量内徙盛于东汉时期。光武帝令南匈奴各部徙居缘边八部(西河、美稷、北地、朔方、云中、雁门、五原、代郡)经过几十年的繁衍,到公元90年,南匈奴人口由三万多人发展到三万四千户,二十三万七千三百多,盛兵五万多(《后汉书?南匈奴传》)。大约这个时期前后,南匈奴郝氏部落迁徙到了陕北、晋北一带。此后,其活动踪迹屡见于史载。《晋书》卷四《慧帝纪》:“永平六年(296)五月,匈奴郝散弟度元,帅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反,攻北地。”北地,今陕北西北部地区。据此可知:当时有匈奴族,羌族,卢水胡(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因原居于张掖郡临松山下的卢水之滨,故名)等少数民族在此地生活,陕北地区生活之郝姓当为其一支。

卢水胡郝奴称帝于长安,尽占渭水,后被后秦姚苌打败,降之。至北魏,《魏书》卷二《太祖纪》:“天兴元年(398)四月,鄜城屠各董羌,杏城卢水胡郝奴……各率其种内附。”《魏书》卷四《世祖纪》:“太平真君六年(445年),酒泉公郝温反于杏城。”杏城在今黄陵县境内,郝温显然为郝奴同族,更进一步证明卢水胡郝姓曾在陕北地区居住和活动。

北魏以后,匈奴余部又被统称为稽胡。《周书》卷四九《稽胡传》:“武成(559—560年)初,延州稽胡郝阿保,郝狼皮,帅其种人附于齐氏。阿保自属丞相,狼皮自属柱国。”同传又有延州蒲川别帅稽胡郝三廊也率领部众起兵反周。延州即今延安,蒲川在今宜川和延川交界处。从《周书》所载可知,稽胡郝姓在陕北也有众多分布。

当然还有匈奴郝氏其他支系部落酋豪在此活动。1998年5月,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忘台庄出土一方隋大业九年(613)的《郝伏愿墓志》。曰“君讳宜。字伏愿,望出于西衢国人耶。四世祖郝子鱼有得,西将胡人,一余向东,往太原治。经一十五年衰弱,为魏所编,遂授扁城郡守,领民酋长,因官食封。”[8]西衢国,指南匈奴后裔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居延长县之西的靖边县一带,故曰西衢。郝伏愿四世祖郝子鱼,字有得,曾是西衢国的将军,后来向东移居到太原境内。过了十五年,因

?

4

1

?

赫连勃勃子赫连昌被俘而归顺北魏,被授予扁城郡守,兼任管理本民族部落的酋长。其四世孙郝伏愿于开皇元年(582)归降隋,先后任州主簿,延安郡清河府大督,定城府鹰扬郎将等职。大业七年(611)曾随隋炀帝远征高丽,于第二年在归途中去世,“九年三月五日葬在延安郡东百里去斤川肖纠村一里道。”这支望出自西衢国的匈奴郝氏,从大夏历北魏,北周到隋代,世居夏,延两州之地,成为此地的望族。郝伏愿墓志的出现为今天陕北存在大量匈奴族郝氏姓氏孑遗提供了有利的历史佐证。

从以上史料所载可以看出整个晋南北朝时期,匈奴族郝姓均在陕北居住和生活,他们族类繁多,可谓望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各民族杂居相处,不断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最终融入汉民族之中。进一步证明了匈奴族在陕北地区的融合。

二、党项李姓和折姓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李继迁出生在银州(今榆林米脂西北)西北面的一个山寨里,这个山寨小村后来被称作李继迁村,今属横山县境。该村及周边地区的李姓居民有的称其祖为李继迁。其意为何?

唐初,党项族酋长拓跋赤辞率众助唐抗吐谷浑,后归附,置羁縻州三十二,以松洲(今四川松潘)为都督府,赐其李姓。贞观末,因受吐蕃压迫,党项拓拔氏内徙至庆州(今甘肃庆阳)一带,唐始设靖边州都督府以处之。唐僖宗时,居住夏州(今榆林靖边北)的平夏部酋长拓跋思恭因助唐镇压黄巢起义被封为定难节度使,进爵夏国公,复赐姓李姓(884)。据夏、银、绥(今榆林绥德)、宥(今靖边东)四州;其弟思孝任鄜坊节度使(保大军节度使),镇鄜、延两地;思恭去世后,定难节度使一职由其弟思谏和其子李成仁担任。可见思恭李氏实领有夏、绥、银、宥四州,成为唐一藩镇。

五代时,各朝都默认党项李氏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后梁时,思谏孙李彝昌和思恭子李仁福先后任定难军节度使;后唐时,李仁福被封夏州节度使和朔方王,仁福卒,朝廷令其四子彝超改镇延州,其叔思瑶为夏州行军司马,彝超兄长彝殷为节度副使,但彝超拒绝迁镇,又,彝超自署彝殷为绥州刺史,后又为定难军节度使;后晋时,对彝殷“并加食邑实封”;后汉时,设静州(今米脂西),夏州节度由领四州扩展到五州;后周时,彝殷加封“陇西郡王”、“西平王”。李姓在这里根基扎实,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国姓”。

960年,北宋代周。宋太祖时期,当时的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因其子幼传职位于其弟李继捧,党项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遂公开化。982年,李继捧迫于无奈帅其宗族南下归宋,主动献出银、夏、绥、宥四州给宋朝,李继迁则帅部居住在今横山党岔[9]。后其势力扩大,迁至灵州(今宁夏灵武),到其孙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建国。

而1995年出土于横山县韩岔乡元盆村的《唐故拓拔府君墓志铭》更进一步确立了党项族在陕北北部的历史活动。志石文:“公讳寂,字守寂。出自三苗,盖姜姓之别。以字为氏,因地纪号,世雄西平,遂为郡人也。…圣唐迨仪凤年,公之高祖立伽府君,委质为臣,率众内属。……入侍,拜大将军兼十八州部落使,徙居圜阴之地,则今之静边府也。…祖后□府君……拜静边州都督。……考思泰府君……拜左□卫大将军兼静边州都督防御使,西平郡开国公。……公即西平公之元子也。……起家袭西平郡开国公,拜右监门卫大将军,使持节淳恤等一十八州诸军事兼静边州都督……以开元十四年十二月一日,寝疾薨于银州赦赐之第。”[9]意思是:拓拔守寂之高祖立伽府君自唐高宗李治仪凤年间(676—679)归附李唐王朝,居住在“圜阴之地”(阴与阳相对两者当在无定河两岸,但具体地望不定),曾祖罗胄、祖父后□、父思泰世居静边州,守寂为思泰府君只长子,“袭西平郡开国公”兼都督静边州,其奉旨所建的宅第在银州。《唐党项族首领拓拔守寂墓志考释》一文将《旧唐书?卷198》西戎党项拓拔赤辞的归附,以及《新唐书》、《旧唐书》地理志中关于静边州的设立及辖区与志文中志主高祖立伽的归附相比照,认为志主高祖立伽当为拓拔赤辞的结论是可靠的。既然拓拔赤辞被赐姓李姓,那么拓拔守寂也应为李氏家族中的一支。

以上史实及墓志的出土说明党项李氏族人曾在这里长期生活,他们与汉族接触,接受汉族传统的姓氏文化,拉近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距离。

?

5

1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存在着多元的地域文化,而且也存在着多元的民族文化。唐五代时期掀起了民族融合的又一个高峰,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赐姓。赐姓相当一部分是赐给少数民族权贵,遍及突厥、契丹、吐蕃、党项等各族。这些民族内附后,在广大地区与汉族杂居生活,他们“心仪华夏”,往往因其部落酋长的赐姓而纷纷改从汉姓,甚至举族随之改姓,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10]。党项族也不例外。今天那里的李姓居民,不管他们是假托李姓还是真的李姓后人,一方面说明那里的人们在心理上接受少数民族首领作为他们的远祖,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党项族与汉族在陕北地区的相互融合的客观史实。

与党项族李氏基本同时代的另一支强势之族便是府州(今府谷)折氏。折姓罕见,族人聚居于陕晋边一带,自唐、五代、宋,折家都是将门豪族。《五代史》有折氏宗族传记,称折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

府州党项折氏源出代北鲜卑族,鲜卑折掘部,亦作叠掘,折、叠一音之转。党项族内徙后,居于河套南北,与漠北及当地诸族杂居错处,有的部落逐渐融入到党项之中,府州折氏就是一支。1976年出土于陕北府谷杨家沟折氏坟园的《折继闵神道碑》中记“臣谨按:折氏自唐末世有麟、府之地。初,宗本为唐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其子嗣伦为麟州刺使,孙从阮,从阮子得,相继据府谷。”[11]135可知,折宗本应为史籍所见党项折氏最早的祖先,亦是折氏兴起于麟(今神木)、府之始。[12]136宗本任振武军,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领绥、银、麟、胜(今内蒙古托克托)等州。折宗本、折嗣伦、折从阮三代自唐末开始已奠定了折氏世袭府州的基础。从911年府州建立到1129年折可求降金,共218年,折氏七代十四人(折从阮、折德、折御勋、折御卿、折惟正、折惟昌、折惟忠、折继宣、折继闵、折继祖、折克柔、折克行、折可大、折可求)镇守府州。之后,折氏一支迁到山东,一支迁入南方,只有折可适之子折彦若这支在陕北留了下来(1137年折彦若任吴堡寨主兼将军)。党项折氏自唐末,历五代、北宋,到南宋折可求降金,经营府州200多年,成为强族。今天陕北榆林市及所辖的府谷、神木、佳县、米、绥德等县均有折姓居民,系折氏家族后裔;在延安市及所辖的子长、延川、洛川、黄陵等地也有折姓居民,他们当为汉化的党项族后裔。足可证明党项族在陕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三、羌族党姓

党姓在陕北地区是大姓之一,在有姓氏统计和记载的县志中几乎都有党姓分布。这一姓氏的源流有四支,其中有一支为羌族党姓转化而来。

《魏书》卷三《太宗纪》云:“泰常四年六月冯翊羌酋党道子遣使内属。”卷九一四《王遇传》云:“遇字庆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据此可知冯翊党氏,确系羌族,明元帝泰常中归魏[13]327。冯翊在今陕西省韩城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与今延安毗邻,其中白水县北与洛川,西与黄陵东南相连,羌族党姓在这里分布遂成为可能。“后魏有羌酋党道子,北地公党宏。”[13]328北地地望在今陕北,也说明羌族党姓在陕北地区的分布。姚兴曾“徙李闰羌三千家于安定,寻徙新支。”党姓也在迁徙之列。安定即今延安子长县,党氏也随之迁往这里,故子长也有羌族党姓存在。《晋书》卷一三零《赫连勃勃载记》:“(赫连勃勃叛秦后)进攻姚兴将党智隆于东乡(今铜川市),降之,署智隆光禄勋;徙其三千余户于贰城。”贰城在今黄陵西北,可见在黄陵县境内亦曾有诸多羌族党姓在这里生活和活动。至姚弘时,羌族党客率所部叛还。后秦灭亡以后,党姓在陕北仍有一定的势力。随着统治者政权的交替,羌族党姓在陕北南北辗转,在他们的迁徙过程中,他们受到汉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的政权多为少数民族建立,这些统治者也受先进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和吸引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将其姓氏也融入汉文化之列,从此汉族党姓在陕北地区就多了一支来源于羌族的成员。

四、陕北洛川县少数民族姓氏孑遗情况

陕北南部地区的洛川县,地处陕北与关中平原的结合部,历来是中原农业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区。据《洛川县志》载:“前秦(350—395)洛川为羌族聚居地之一。今旧县

?

6

1

?

镇桐堤村,永乡乡当周村,京兆乡弥家河等为当时的羌族村落。桐堤乃同蹄之讹。现存于菩提乡王家河寺梁的元代《重修灵泉院碑》仍作同蹄村。同蹄氏乃东汉时滇零诸羌长期在山西上党郡同蹄县长期居住而故名。”[14]47今县境内有屈、党、雷、折诸姓族源都出于羌族大姓。如:弥乃弥姐氏省称,屈乃屈男氏省称,折乃折莫氏省称,“《氏族略》谓皆关西羌复姓。”[15]47

今洛川县土基镇桥张村,善定村多系董姓,疑其为董羌后裔。《晋书》卷一一五《苻丕苻登载记》:“(苻篡受命讨姚苌),于是贰县虏帅彭沛谷、屠各董成、张世龙、新平羌雷恶地等尽应之,有众十余万。”《魏书》卷二《太祖记》:“天兴元年(398年)四月,鄜府城屠各董羌,杏城卢水胡郝奴……各率其种内附。”董成在贰县,今黄陵西北,董羌在鄜城,鄜城今富县,同时洛川古为鄜城地,北魏时有鄜城屠各(匈奴别支)。可见,当时董氏为这一带的强族。《北朝胡姓考》云:“董舍吾降汉,其后屠各遂有董姓。董洛生传称代12人,盖屠各董羌之裔,自府城迁代北也。”[13]287可见鲜卑董姓出自屠各,也反映了北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的鲜卑化和汉化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在陕北洛川境内的这支董姓与汉人长期居住最后融为汉姓董氏的一支。

从县志所载的羌族村子资料可知,羌族在这里确实生活过,那么在整个陕北地区也应有不少羌人生活过。从该县境内的董姓的汉化,我们可以看到曾经生活在陕北地区的羌族姓氏存在汉化的现象,这反映了羌族与汉族的融合。

《洛川县志》:“《魏书?官氏志》载,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令改鲜卑姓为汉姓,讹干氏改为薛氏,胡谷口引氏改为侯氏,若干氏改为苟氏,费连氏改为费氏,贺拔氏改为何氏,今县境内薛、侯、苟、费、何诸姓分布地集中,疑为鲜卑姓氏所改。”[14]47以薛姓为例,讹干氏出于鲜卑讹干部,讹干部亦译为薛干部。《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卫辰第三子屈孑亡奔于薛干部帅太悉伏。”卷一零三《高车传》云:“薛干部常屯聚于三城之间,及灭卫辰,后其部帅太悉伏望军归顺。太祖抚安之。”时在登国六年(391年),此为讹干部归魏之始。三城在今延安东南,这在地望上也是相符的。

北魏以至北周,洛川为鲜卑族统治,其部落聚居村落为数甚多。今县内的杨舒镇有917名羽姓居民。宋人所编的《百家姓》以及明朝的《黄明千家姓》中均无记载此姓,疑其为不多见的少数民族姓氏。鲜卑吐谷浑部有乙弗氏,《魏书?官氏志》载:“北方羽弗氏,后改为羽氏。”《氏族略》又有“燕弗”。羽弗、燕弗疑为乙弗别译。在少数民族婚姻中通常他们的婚族范围比较小,有的仅限与本族之内,致使单一的姓氏比较集中。因此说,该地的羽姓居民从其姓氏来看,他们当为汉化的鲜卑族后裔。

从薛姓和羽姓族源的讨论,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有一种汉化现象,即鲜卑族在统治者的汉化改革下纷纷变复姓为单姓。一方面,它丢弃了拗口的复姓而将其相应地改为易懂易读易记的单姓;另一方面,它也自然而然地拉近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距离,大大降低了民族间的陌生感与排斥感,有利于增强民族间的亲和力,促进了民族融合。这在当时鲜卑族占统治地位的陕北地区,其姓氏的汉化更能体现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

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个半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各少数民族通过学习汉文化,遵循汉人礼仪制度,操汉语,从正音,衣汉服,改汉姓,逐步融入汉文化之中,至唐宋时期,他们已经成为“其状似胡而语中原”的汉人。陕北地区几乎找不到有特别民族特色的单一民族,他们已与当地各民族、尤其是汉族融为了一体了。

蒙元时期,陕北为蒙古族统治,陕北属于陕西省延安路辖治。《洛川县志》载:“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有宦臣居洛川留后裔于此。嘉庆本《洛川县志?职官》载,达鲁花赤武威将军员不花夕督洛川,后改姓贠,疑今猪牛乡和百益乡贠姓源于此。另外,当时还有包括蒙古族在内的戍人随战乱入关者。……《大元一统志?府州》载,李师中‘举进士,知洛川。尝出乡亭,见戍人代华人耕作。诘之,皆用兵时潜入中国,人籍其力,往往与婚媾。’”[14]48从县志所载,蒙古族在入主中原后受到汉族姓氏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与当地的汉人交往中改变自己的姓氏,使蒙汉在这一地区进一步的融合。

另外,在该县境内还有正、行、同、吉、沙、折、禹、南、畅及相里等不常见的姓氏,这与洛川过去与少数民族杂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反映了洛川地区的民族融合情况。

?

7

1

?

位于陕北南部的洛川境内有如此多的少数民族姓氏,反映了诸少数民族在此地的融合的客观史实。位于南部的地区尚且如此,整个陕北曾经有诸多的民族在这里居住,它的姓氏的变化就更加复杂,尤其是因战乱迁入的人口的姓氏就更无从可考。但是他们都逐渐融入了彼此的文化和习俗,只不过汉族占主导地位而已。从陕北现存的姓氏来看它们几乎全部变成中华姓氏的一部分,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上由于和当地人相互影响,使得今天的陕北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五、陕北地区出现诸多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的原因

陕北地区出现诸多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所使。陕北自古地处边防要冲之地,既是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带,也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同时又是传统意义上的农耕区与半农半牧区分界区域,历来是少数民族和汉族聚居之地,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之间交流和融合的平台。考察陕北历史文化形成过程可知,在陕北历史上,几乎每一次社会动荡、变迁,都为民族的交往,杂居提供了条件,也使不同的文化取长补短,重新组合,这种文化整合一方面是少数民族文化被汉文化整合,如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另一方面是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汉族文化之中,如陕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融合了鲜卑人、匈奴人的文化,在宋以后又融入了契丹、女真、西夏、党项、蒙古等文化。这也在陕北地区地名的命名有突出体现,如陕北某些地名中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语言、族名和姓氏等文化因子的孑遗,与此相关的是这些地区在民情风俗和宗教信仰方面也有别于他处[15]。陕北历史上这些少数民族正是依托于这样的地理环境逐步完成了从语言、习俗、生活方式、婚丧嫁娶、姓氏名字与汉族趋向一致的融合。

第二,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必然带来姓氏的融合,姓氏融合是民族融合的标志。而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姓氏的变化,即胡姓变汉姓汉名。陕北地区是西北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地,这里的居住者顺应历史潮流与当地汉族融合,在文化领域简化他们的姓氏,进一步走向汉化。特别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在这里活动最频繁,到隋唐交际,“五胡”几乎全部融入汉族。上文中涉及到的羌族党姓,洛川县境内的董姓,羽姓和薛姓无不是在这一时期融入汉族的。可见,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是陕北出现诸多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为适应时代和环境而改汉姓。少数民族姓氏汉化,一方面是由于大势所趋,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总要融合于人数较多的汉族,陕北地区虽自古以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但民族成分繁杂,属于本民族的总人数都明显少于汉族,这种以少对多的人口比例劣势,决定了少数民族要向汉族靠拢,在姓氏上表现为胡姓改汉姓;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即在于经济文化和文明程度的差异,低的总要服从高的。在古代汉族的经济文化和文明程度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上层或民间交往中,受到较高的文化的吸引,他们效仿汉族,他们改汉姓,使自己与汉族进一步融合,陕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也遵循这条历史规律,即较低的文化和文明总要服从较高一级的。这种为适应时代和环境而改从汉姓也成为陕北地区出现诸多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的又一个原因。

第四,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需要。在古代中国,汉族统治者在坚持民族融合的大前提下,出于柔远能迩羁縻“番邦”等政治需要向少数民族首领或归附者赐姓。陕北地区在历史上存在有许多强大一时的少数民族,如唐至五代时期的党项族,为了巩固唐王朝统治中心的西北门户,唐对其御赐国姓,以稳定边防,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陕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另外,少数民族统治者用汉族统治者的组织形式对其建立的政权进行巩固,也采取一系列使本民族走在时代前沿的手段,如禁胡服、习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从而使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更加深刻。陕北地区曾建立过许多少数民族政权或被少数民族统治,他们取得政权后,也推行汉化政策,姓氏改革是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有自然改汉姓和强迫改汉姓两种情况:自然改汉姓是指少数民族统治者或百姓在与汉族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汉文化观念意识

?

8

1

?

的影响自觉改姓;强迫改汉姓是指在统治者的强权下改姓,如北魏孝文帝改姓,有许多少数民族姓氏被强制改为汉姓,但当这种汉化措施被人们普遍接受后,渐渐地这种强制也转变为自然改姓。这些措施使得该地的民族融合日益加深。陕北地区有如此多的少数民族姓氏孑遗当与这里曾有过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五,心理趋同的原因。因为汉族的单音节姓氏简洁明快,节奏清晰,出于方便实用的缘故,各少数民族因此而改汉姓不无可能。此外,汉族的单音节姓氏占据多数,这也影响一部分人把复杂的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姓氏简化为单音节姓氏。历史上陕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出现这种心理趋同是可能的。这种心理不仅说明了少数民族姓氏在此地汉化的程度,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陕北地区的民族融合。所以,这样的心理趋同感也可以说是陕北出现诸多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的一个原因。

从以上对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的分布情况及对出现这种特殊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可知:在中国古代多民族关系发展中,少数民族因为各种原因汉化,而姓氏的汉化成为他们整体走向汉化的一个重要文化方式。历史时期曾分布居住于陕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顺应向先进文化靠拢的历史规律,或是自然改汉姓,抑或是被统治者强迫改汉姓,极大地促进了陕北地区的民族融合,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杜林渊.从考古资料看战国秦汉时期陕北地区及经济

开发[J].延安大学学报,2005,(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林干.匈奴史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8.

[6]顾炎武.日知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1

[7]延川县志编纂委员会.延川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

出版社,1999.

[8]段双印,张安平.陕北胡姓源流考:匈奴大姓郝氏与陕

北郝姓[N].延安日报,2007-01-151

[9]高长天,张小兵.陕北历史文化述略[M].西安:陕西

人民出版社,2003.

[10]王凤翔.唐五代赐姓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6).

[11]戴应新.北宋折继闵神道碑疏证[M].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周伟洲.唐代党项[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3]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14]洛川县志编纂委员会.洛川县志[M].西安:陕西人

民出版社,1994.

[15]郑谯.氏族略[M].济南:齐鲁书社,19811

[责任编辑 张 松]

I nvesti ga ti on of the m i n or iti es about the i r surv i vors and

surnam es i n the northern Shannx i area

DU L in-yuan,ZHANG Xiao-bing,LE INan

(College of H ist ory and Culture,Xi’an University,Xi’an716000)

Abstract:Northern Shannxi is a regi on where many m inorities lived t ogether since ancient ti m es.The particular geol ogical positi on and hist orical backgr ound for med a scenari o that the m inorities were al w ays living t ogether with l ocal Han nati onality in different hist orical ti m es,and gradually merging the m in as pects of mar2 riage,religi on,culture,cust om,and s o on.Thr ough investigati on on the survivors and surna mes of the m inor2 ities in northern Shannxi,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 inorities of Xi ongnu,Dangxiang,Q iang,Xianbei,Mongo2 lia,etc.changed their f or mer surna mes naturally,or f orcedly by the governors in the hist orian change,and all these changes accli m atized hist orical rule of devel op ing t oward advanced culture,which greatly p r omoted na2 ti onal merging in northern Shannxi area.

Key words:northern Shannxi;surna mes of m inorities;nati onal merging

?

9

1

?

姓氏少数民族 拓-推荐下载

姓氏少数民族

拓(tuò) 恪守祖训同姓不结婚 ◎人物: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科技园拓娟娟 ◎籍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苗坪镇佟家洼村 ◎QQ:490575939 “从小到大,亲人们都叫我拓(tà)娟娟,可是字典里是读tuò,究竟怎么回事?晕了,每次旁人问我读音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从事产品制造的拓娟娟在笔者面前显得很困惑,这个问题困扰了她很多年。 故事拓姓两种读音 拓娟娟生于1985年1月。老家佟家洼村只有60多户人家姓拓,其它村极少。她从家里那本发莓的族谱上了解到,家族原是少数民族,后来融入汉族。拓娟娟从小学到现在没有碰到过一个外地同姓人。对她的姓,有的工友就读成“石”,有的工友还不认识。 在苗坪镇,几乎所有人都把姓氏念作“tà”,老师教的时候也这么教。但拓 娟娟一到深圳,大家都叫她tuò娟娟。有个男工友还振振有辞:“我们中学老师教的,历史上有个皇帝就叫tuò跋珪!”开始她感觉不自然,慢慢才习惯。 渊源拓跋氏简化而来 笔者告诉拓娟娟,拓是个多音字,用作姓氏应该读“tuò”,但俗话读“tà”也行。笔者随即和她一起打听了姓氏由来。原来该姓由拓跋复姓简化而来,为黄帝后裔。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意即黄帝的后代。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率王族改为元姓,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拓跋族失国后,拓跋氏流散四方。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为了方便,就把复姓的“拓跋”

改成了单字“拓”。现在,安塞、清涧、横山和子洲、延安等县都有拓姓户族。拓姓人严格遵守一条祖训:“不论走到中国的哪个地方,只要也是姓拓,男女之间绝不能结婚,因为是一家人。”拓姓是全国罕见姓氏,总人数不超过3000人。 廉(lián) 大英雄廉颇后人 ◎人物: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科技园廉瑞丽 ◎籍贯:河南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镇廉桥村 ◎QQ:469884978 “自我介绍时,我一般会说姓清正廉明的廉,也就是镰刀的镰去金字旁。我一般不说廉颇的廉,因为许多人还是不知道这个人!”从事产品生产的廉瑞丽微笑着说。 故事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是廉颇后人 廉瑞丽生于1986年7月,老家廉桥村共120多户人家,都姓廉。上中学前,遇到很多同村的同姓同学;一上中学后,就感觉同姓的人很少,2009年8月进公司后就没有见过一个同姓工友。 廉瑞丽每次对上司或办公室同事介绍自己时,都说自己是廉颇的后人。“因为他们比较有文化,知道廉颇是个大英雄!” 渊源黄帝孙子秦大廉的后代 廉姓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其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古代帝王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颛顼,他又有一个孙子叫秦大廉,秦大廉的后代就以其名字中的“廉”字为姓。廉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100大姓。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约亿,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我国边境线约有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总的说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边疆地区,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和台湾省,大体上呈“U”字型分布。其主要部分在中国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所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烟稀少的人口分布,是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p

姓名 性别:男/女出生年月: XX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0XX届XX方向XX学士 联系方式:139-xxxx-xxxx 电子邮件: 期望从事职业:、(点击来智联招聘搜索想要的工作) 自我评价:言行严谨一致,刻苦耐劳,个性稳重,热爱旅游事业,具有优良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工作积极主动;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工作细致、有责任心、有耐心,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语感好,能处理复杂句型; 翻译认真负责,文法流畅,保证翻译质量.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及相关办公软件。 20xx.9~20xx.7xx大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xx学士 学分绩点(GPA) x.x (满分x分),院系/班级排名第x 连续四年获得校奖学金 所获奖励: 20xx年获得院级“三好学生” 20xx年获得校级“学生团干部” 20xx年获得“优秀班干部” 20xx年获得校级“三好学生”

20xx年xx项目项目负责人 课题: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20xx年xxxxxx项目项目组成员 课题:xx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20xx年x 月—20xx年x月xxx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翻译实习 主要工作:负责进行公司项目的翻译;遵循规定的翻译标准,参考相关资料进行翻译并确保翻译进度和质量。控制翻译质量、翻译流程,有效保证翻译质量和时间。实习期间,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20xx年x 月—20xx年x月xx教育科学有限公司教师 主要工作:针对学生情况,对其进行一对一个性化的课程讲授;在授课期间适当组织测验活动,检验学生接受辅导的成效;平时在本学科组内进行教研交流,集中备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研究

收稿日期:2009-09-10 作者简介:杜林渊(1970-),男,陕西延安人,副教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陕北历史文化研究;张小兵(1964-),男,陕西宜川人,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10年第1期(总第114期)民族历史 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孑遗研究 杜林渊,张小兵,雷 楠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 要:陕北地区自古是西北诸少数民族杂居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使得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地汉族长期杂居,逐渐在婚姻、宗教、文化、风俗诸方面互相融合。通过对陕北地区现存少数民族姓氏孑遗考察可知,匈奴、党项、羌、鲜卑、蒙古等少数民族历史时期在该地的改姓的原因或是自然改汉姓,抑或是被统治者强迫改汉姓,但都顺应向了先进文化靠拢的历史规律,极大地促进了陕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关键词:陕北地区;少数民族姓氏;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24922(2010)0120103207 陕北,作为西北地区的一个人文地理单元,传 统上是指乔山以北,长城以南,子午岭以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独特的 区域[1] 。在陕北第一次正式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以前(前221年),这里先后存在的少数民族有鬼方、白翟、赤翟、林胡、义渠戎等。两汉时期主要是匈奴族、羌族在此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有鲜卑、乌桓、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在此杂居,宋夏时期主要是党项族在这里活动,元代该地为蒙古族统治。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陕北地区成为了西北诸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的缓冲带和交汇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地汉族长期杂居交往,逐渐在婚姻、宗教、文化、风俗诸方面互相融合,在生活、风俗、语言等方面趋同汉族,今天虽然通称为汉人,但在姓氏方面仍留有民族融合的文化痕迹。 以往学者在对少数民族姓氏的研究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概论古代部分少数民族的汉化及民族关系问题时提及到个别少数民族姓氏的讨论;第二,对单姓的研究,尤其是区域文 化圈内的望族,且大多为传统的汉族姓氏;第三, 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改汉姓的原因,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北魏孝文帝改汉姓的研究;第四,对赐姓的研究,包括赐姓的对象、历史背景及原因等。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看,改汉姓和赐姓的主要对象多是少数民族,而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接触最为频繁,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学界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姓氏的专题研究很少,而作为西北一个特殊的人文地理单元的陕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姓氏的研究就更少了。 由于历史上活动于本区的民族成分繁多,使得该地区的姓氏杂乱,笔者仅从一些可以找到或多或少证据的不同民族的姓氏孑遗来讨论这个特殊区域的民族融合。同时,由于中华民族一直处在以汉民族为中心、为同化主体的不断融合、重组过程中,在姓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一直占主流,因此,本文以历史时期各少数民族姓氏孑遗在陕北地区的汉化来考察该地的民族融合。 ? 30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欢迎下载支持.word版本可编辑.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蒙古语言研究方向)一、专业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主要研究方向有: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 已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研究中心。1981年国务院第一批硕士、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审批中,我校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壮侗语族语言文学、苗瑶语族语言文学专业、蒙古语族语言文学、突厥语族语言文学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983年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得了其他语族语言文学(朝鲜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各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1995年该专业被确立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设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该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五大语系的80多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 50多个民族的文学和文献学, 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多学科的特有学术平台和综合比较研究及群体优势和鲜明的民族学科特色。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是我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审批,我校获得了蒙古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开始招收蒙古族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1997年学科专业调整后,蒙古

语族语言文学和其他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改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我专业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之一,名师云集、人材辈出。 二、培养目标.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政治目标: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专业学习要求:掌握坚实的本学科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科研和实践操作,以及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善于表达、善于沟通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系统掌握蒙古族文学的横向关系史和纵向发展史,全面了解蒙古族文学研究的整体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力求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蒙古文学教学科研的专门人才。 就业目标:主要从事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教学研究和机关部门管理等工作。 三、授予学位:文学硕士 四、研究方向 1. 蒙古语言学 2. 蒙古语语义学 3. 现代蒙古语研究 4. 古代蒙古语研究 五、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5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DOC)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 编辑 分布特点

编辑 人口数目 编辑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分布地区 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616.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30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 。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基本政策 编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自治地方的数量和布局,与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基本上相适应。 生育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的精神,制定了本地区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其政策明显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这使得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1953年7月1日为3532

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识别研究

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识别研究 陈楠 (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语音识别是当今语音研究的热点,它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针对中国有着55个少数民族这一实际情况,不少语言都处于濒临状态,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语音识别在少数民族语言应用中的技术和概况。希望利用这一数字化技术达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遗产的目的。 关键字:语音识别,隐马尔可夫,数字化处理,少数民族语言 Based on China's minority language speech recognition research CHEN Nan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Kunming650031,China) Abstract:Speech recognition is the voice of today's hot, i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involving multiple,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an important branch. China has 55 ethnic minority groups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many languages are at the brink of the state, therefo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recognition in minority languages in the technology and profiles. Hope to use this digital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minority languages. Keywords:speech recognition, Hidden Markov, digital processing, minority languages 1 引言 1.1语音识别技术概述 语音识别技术,也被称为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SR),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例如按键、二进制编码或者字符序列。与说话人识别及说话人确认不同,后者尝试识别或确认发出语音的说话人而非其中所包含的词汇内容[1]。 语音识别技术是以语音信号处理为研究对象,让机器接收并识别、理解语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数字信号的技术。让机器听懂人类的语言,这是人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而语音识别是一门非常复杂的交叉性学科,它涉及语音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信号处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一系列学科,是模式识别的重要分支。50年代,是语音识别研究工作的开始时期,它以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可识别十个数字的Audry系统为标志。20世纪80年代语言识别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基于特定人孤立语音技术的系统研制成功。在过去的30年里,隐马尔可夫模型和人工神经元网络在语音识别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语音识别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等。并通过算法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目前,这样的系

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字

1、阿昌族 语言:阿昌族有语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有的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分陇川、潞西、梁河3个方言。 文字:无本民族文字。 2、德昂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潞西、镇康、保山、瑞丽、陇川、耿马、梁河、澜沧、永德和盈江等县。可分为纳盎、布雷、若买 3个方言。 文字:无本民族文字。 3、基诺族 语言: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文字: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无本民族文字。 4、蒙古族 语言: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文字:使用汉字。 5、布依族 语言:布依语属壮侗语族壮泰语支。 文字:现行的布依文是放弃布壮文字联盟方针之后,于1981年至1985年间拟定的。以布依族较为集中、语音较有代表性的望谟县复兴镇话(属布依语第一土语区)为基础。 6、独龙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又名俅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分独龙江和怒江两个方言。 文字:独龙族没有文字,1951年,缅甸独龙族江尾列尼池人白吉斗,蒂其吉创造了一种拉丁文拼音文字,以其族名“日旺”命名为“日旺文”,但该文字没有流传开。独龙族的通讯和记事均依靠“刻木”、“结绳”。 7、水族 语言:使用汉语。 文字:使用汉字。 8、满族 语言:使用汉语。 文字:使用汉字。 9、景颇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瑞丽、盈江等县。 文字:景颇人使用的景颇文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10、布朗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一说属佤德昂语支)。分布在中国云南省部分地区。分布朗、阿尔佤两个方言。布朗方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八达、打洛和景洪县的大勐弄等地,人数较多。阿尔佤方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澜沧、双江、镇康等县,内部比较复杂。 文字:无 11、普米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也有人认为属藏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兰坪、宁蒗、维西、丽江等县。 文字:没有系统的文字,只有一种称其丁巴文的文字。也可以说是无文字。 12、怒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分布于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福贡、兰坪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等县。此外,还分布于缅甸喀钦邦北部恩梅开江流域。 文字:无 13、佤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原称佤-崩龙)。有布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有土语的差异。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沧源、西盟以及孟连、澜沧、双江、耿马和永德等县。 文字:新中国建立前,部分佤族地区使用以拉丁字母拼音的佤文,但其字母不完善;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与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一起对佤语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佤(当时称佧佤)文文字方案》(草案),并经批准试行。1958年对草案又做了修改,继续推进并出版了普及读物。 14、纳西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一种独立的分支语言,同彝语、哈尼语以及拉祜语等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纳西语在语音方面的特点是:辅音分清浊,其中浊辅音较多;韵母以单元音为主,复元音较少,而且元音往往不分松紧。 文字: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 15、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 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布依族贵州省。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哈尼族云南省。 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傣族云南省。 黎族海南省。 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佤族云南省。 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拉祜族云南省。 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景颇族云南省。 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羌族四川省。 布朗族云南省。 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阿昌族云南省。 普米族云南省。 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怒族云南省。 乌孜别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俄罗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鄂温克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德昂族云南省。 保安族甘肃省。 裕固族甘肃省。 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塔塔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独龙族云南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蒙古语言研究方向) 一、专业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主要研究方向有: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 已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研究中心。1981年国务院第一批硕士、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审批中,我校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壮侗语族语言文学、苗瑶语族语言文学专业、蒙古语族语言文学、突厥语族语言文学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983年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得了其他语族语言文学(朝鲜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各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1995年该专业被确立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设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该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五大语系的80多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 50多个民族的文学和文献学, 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多学科的特有学术平台和综合比较研究及群体优势和鲜明的民族学科特色。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是我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审批,我校获得了蒙古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开始招收蒙古族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1997年学科专业调整后,蒙古语族语言文学和其他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改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我专业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之一,名师云集、人材辈出。 二、培养目标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域却相当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宁夏、内蒙古都有分布。而少数民族分布也有“小聚居”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其具体分布大致情况如下:

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辽宁省为最多;其次有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新疆、甘肃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朝鲜族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其次有黑龙江、辽宁等省。现在最大的聚居区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则有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多与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回族分布全国各地,但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集中,其次则有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区。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族和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维吾尔族大部分聚居在新疆天山以南、伊犁地区和北疆各地。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族都居住或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甘、青、川、滇四省。门巴族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南部。珞巴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彝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四川二省,少数在贵州、广西等省(区)。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和湖南、云南等省。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

全国56个民族有129种语言.

全国56个民族有129种语言 路艳霞 北京日报2008.2.2 (9) 历经半个世纪调查和撰写,40多种语言首次公布,中国首部盘点民族语言专著《中国的语言》近日出版 中国幅员辽阔,共有56个民族,历来被世界公认为拥有语言资源的富矿,语言工作者因此被国外同行煞是羡慕。经过几代学者的艰辛努力,最近,中国第一部大型语言国情学术专著《中国的语言》面世,它第一次面向世界公布中国语言的整体状况:中国56个民族有129种语言。 从学者的个人田野调查、口问笔录,到归纳整理,反复核对;从一个个具体语言的描写研究,再到129种语言的综合集成,129种语言的盘点,历经半个世纪之久。 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分概论、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南亚语、印欧语、混合语等7编,360万字,共有90多位学者参与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已有10位学者先后过世。该书所展示的129种语言中,有五分之一是专为本书撰写的,40多种语言为第一次公布,其中相当部分语言已经濒危或正在走向濒危,个别语言在研究资料公布之际,已经完全失去交际功能。不过,就在该书编辑结束后,学者又发现了5种少数民族语言,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和其他专家因此认为,我国语言的种类还会增加。 一个民族好几种语言 作为外行人,每当看到129这个数字总会惊讶,为什么56个民族会有129种语言? 《中国的语言》主编孙宏开教授说,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基本上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不少民族还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有一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母语以外,还使用另外一种或几种语言。像蒙古族主要使用蒙古语,但云南的蒙古族还使用卡卓语,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图瓦语;景颇族主要使用景颇语,但部分景颇族还使用载瓦、浪速、波拉、勒期等语言;回族一般都使用汉语,但海南省三亚附近的回族使用回辉语,青海省尖扎县部分地区的回族使用康家语等。有的少数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母语,像西藏的珞巴族分别使用博嘎尔语、苏龙语、义都语、崩汝语等;云南的怒族使用怒苏语、柔若语、阿侬语等。 汉族的语言不止汉语 很少有人知道,汉族作为人数最多的民族,虽说主要使用汉语,但还有一些汉族人在说临高语、标话、村语、茶洞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专家解释说,有一些讲少数民族语言的居民,在民族识别的过程中,他们自报的是汉族,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说,海南岛临高县有五十多万的临高人,他们自己报的是汉族,但是使用的语言却是少数民族语言,它跟侗台语族的语言比较接近,如与壮族、布依族、傣族、毛南族、水族等等民族使用的语言比较接近,属于同一个语族。再比如,广东省的怀集县,在这个县有一部分汉族,这七万多人自称是“标”人,但是他们讲的语言,实际上也是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在学术界,这种语言叫标话。 空白语言是如何发现的 一直到今天,语言学家仍然无法回答除汉语以外我国究竟有多少种少数民族语言。发现一种空白语言,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发现一个新大陆。 “多数空白语言是在进行大语种调查时偶然发现的,有目的地去发现、调查空白语言,要在分布如此广阔的地区普遍调查小语种,好似大海捞针。我们的办法是发动所有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实地调查的学者,有机会在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地区调查研究时,通过各种方式对有差异的民族语言进行地毯式的排查、访问、记录和分析。”孙宏开说。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专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专业

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我国蒙古族地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服务,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的蒙古语言文学创新人才。 2. 刻苦钻研业务,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风,熟悉并掌握坚实宽广的人文科学、阿尔泰学和蒙古学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蒙古语言文学专门知识,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和一门相关民族语文,有能力独立从事学术研究、教学工作和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并能够取得创造性成绩。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善于表达、善于沟通、善于创造和谐氛围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根据博士生导师所长期讲授核心课程、研究成果和研究积累的学科特色,设定蒙古文文献及蒙古古代文学为研究方向。 三、培养方法 1. 博士生的培养,以学术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独立的和创造性的研究能力,注重学生个人潜质的培养和发挥,提倡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和国际化趋向。与硕士生培养相比,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更要重视自学和学术研究。 以导师指导为主,同时与相关专业教师合作培养相结合;博士生以学术研究为主,同时与系统理论学习相结合;以自学为主,同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要求博士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研讨会、课题研究、课堂讨论会和社会实践。 2. 为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

内,制定个人培养方案。博士生在满足本培养方案要求的同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对课程选择、学年论文、学位论文选题及专业调查等制定个人培养方案。 个人培养方案完成与否,是审定博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博士生至少应该修满23个学分才能申请毕业与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生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补修课程。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如下: (一)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学位核心课。学位核心课设4门,每门54学时,3学分。其中一门为学科基础理论课。 (二)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每门36学时,2学分。学生必须获得4学分。 (三)补修课程——跨学科、同等学历考取者须修读2门以上硕士生核心课程,只记成绩,不记学分。 *博士生如果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或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可给予适当的学分奖励。 (四)其它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不记学分。 专业调查——1学分。 五、学习年限 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一年半,论文撰写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半。申请延期毕业者,不得超过两年。延期内学

中国各个民族分布

中国民族地理分布及其特点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管彦波 世界各民族的地理分布,是在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殷商开拓边地,西周狁南下,秦汉移民戍边,两汉匈奴内附,东晋五胡问鼎中原,南北朝隋唐民族大融合,五代以降,契丹女真南下,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以及因战争、屯垦、商贸、移民等社会原因所导致的民族迁徙、汇聚、分解、融合和人口的分布与再分布,加之中国大陆地理连接的整体性、辽阔性,地形气候条件的复杂性,人类活动历史的悠久性,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建国后各民族的相互支援、进一步融合与交往,共同铸就了现今中国各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 一、“大杂居”、“小聚居”和“普遍散居”的民族分布格局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普遍散居”的互相插花、交错分布,是中国民族地理分布的基本格局。从民族的空间表现形式——民族人口分布来看,中国各民族人口在地域上的集聚与扩散,呈现出既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的态势。主体民族遍及全国,但主要密集在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中下游各省市以及东南沿海各省市;55个少数民族分布也很广泛,但又主要呈“C”字型地分布在从东北内蒙到新疆、西藏至云、贵、川、两广、海南、台湾这一占中国国土总面积62.5%的广阔地带,其主要部分在中国的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各民族的水平空间分布形式,亦具有点、线、面相结合的特点。汉、满、蒙古、藏、维吾尔、回、壮等民族具有广阔的分布面和较为完整的聚居区。如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部分地区,但分布于回族自治地方的回民人口只占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散居全国各地。满族近一半的人口分布于辽宁省,其余则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苗、瑶、彝等民族分隔在互不相连的地域上,有聚居区又散居各地。布依、白、傣、哈萨克等民族的主体(98%以上)有着明显的聚居区。畲、仡佬、乌孜别克等族分散居住在各地。再从汉族的分布与少数民族分布的差异来看,占全国总面积62.5%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当地汉族居民在内的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2%;汉族地区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在内占全国人口的88%,面积却不到全国的40%。 当然,各民族在地理分布上的杂居、聚居、散居、集中与分散是相对的。在我国各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相互接触、交往、融汇现象,所以,绝对单一的民族聚居区的构成始终从属于民族大杂居这一总体范畴之内。杂散居分布是我国民族分布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而聚居则只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各民族的分布区界并非泾渭分明,整齐划一,而是大分散中有集中,聚居中有杂散居,杂散居住区中又有相对的小集中居住,如同血肉相连,谁也离不开谁。就具体的建立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民族聚居地区而言,截止到1986年底,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共建了140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五个自治区,三十一个自治州,104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611.49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3.7%。但是,这些建立了自治地方的民族的成员,如果不在本民族自治地方内居住,而居住在非自治地方的省、市(地)、县,或其他民族自治地方内,则属于散居、杂居的民族成份。全国所有自治地方以内都有包括汉族在内的数量不等的非自治民族成份杂居其中。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约1.1亿,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我国边境线约有2.1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总的说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边疆地区,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和台湾省,大体上呈“U”字型分布。其主要部分在中国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所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烟稀少的人口分布,是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部分少数民族姓氏

部分少数民族姓氏 部分少数民族姓氏 朝鲜族姓氏 石、马、薛、延、魏、太、桂、董、温、于、承、弓、慈、秋、卞、杨氏 辛、闵、池、陈、严、元、蔡、干、方、康、边、吕、都、慎、鲁氏 白、刘、沈、河、车、禹、朱、郭、任、田、罗、俞氏 宋、安、柳、孙、曹氏 黄、洪、全、高、文、梁、裴、许氏 张、韩、申、吴、徐、权氏 郑氏、尹氏、林氏 赵氏、崔氏 朴氏 李氏 金氏 苗族姓氏 氏表明家族的符号,任何民族都一样。 苗族有两种姓氏,一种是苗姓,一种是汉姓。苗姓原本固有的;汉姓是后业输入的。因为过去苗族没有文字书写自己的苗姓,却用汉字书写汉姓,以致使人误认为只有汉姓,而不知有苗姓。 苗姓是“子父连名制”。或“子祖连名制”。黔东南支的苗姓是“子父连名”。例如某人的苗名叫做“xa”(夏),其父苗名叫“ju”(久),那么这个人的苗族姓名就是“xaju”(夏久)。川黔滇支和湘西支的苗姓是“子祖连名”或“子父祖”连名。例如某人的苗名叫“du”(都),他的社父苗名叫“la”(拉),那么这个人的苗族姓名就是“dula”(都拉);假如他的高祖或始祖苗名叫“wu”(乌),那么这个人的苗姓名又是“dulawu”(都拉乌)。 汉姓虽是后来输入的,但已成为苗族的姓氏之一了。如今,很难找到没有汉姓的苗人。汉姓输入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编户籍 每次苗民造反失败后,政府为了加强控制,便把苗族编入户籍,方便控制。当一户一户的编户籍时,都要写个户主姓名。 2、赠姓 有些苗人与汉人是好朋友,或者是上下级关系,汉人就送给苗人同他一个姓。 如今国内外的苗族都有汉姓,可见苗族汉姓的历史也很久了。云南的苗族是从贵州去的,东南亚老挝、越南、泰国的苗族又是云南迁去的。这大约是400多年的历史。那么,早在贵州以前就应该有了汉姓。这就不只五、六百年的岁月,起码也有千多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