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腾讯与360之争探讨经济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由腾讯与360之争探讨经济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由腾讯与360之争探讨经济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由腾讯与360之争探讨经济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摘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三十年之后,各种垄断行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许多跨国公司大企业也经常面临垄断指控,其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又称“滥用市场竞争优势”)是大众比较熟悉的一种。作为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之一,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必然是经济生活和法律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腾讯与360之争事件来分析我国实践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象,并对此分析以及提出一些建议,尝试在认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相关市场竞争

一、腾讯公司和奇虎公司的网络争端

案例概述:2010年秋天,一场始于互联网软件间的争端事件在中国民众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腾讯和奇虎360两家互联网公司的互相“掐架”不仅引起了双方用户的高度关注,更让全社会都将目光投向这场风波,甚至最后在国家工信部的调停之下双方才达成和解,恢复相互间软件的兼容,但双方在这期间的一些做法引起了巨大的非议,许多人对腾讯公司的做法是否“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热议纷纷。

对于腾讯公司和奇虎公司的争端,我们认为从传统的反垄断的角度看来,腾讯公司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取得在相邻市场上支配地位的行为,构成了妨碍性的滥用。但是,在新经济网络环境下,腾讯的行为是否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甚至于腾讯本身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都还很难下定论。下面我们先从传统的反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角度,分析腾讯的这种行为,而后再讨论在新经济网络环境下,腾讯这种行为该如何界定。

二、对此争端的法律探讨

(一)从传统的反垄断法角度看待

1.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要认定的是腾讯公司的市场支配地位。首先从相关市场上来说,在本例中共有两个:一个是腾讯公司通过QQ客户端软件占有绝对市场占有率的中国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市场;另一个是奇虎360占有一定优势地位的中国互联网安全服务市场,同时我们断定这也是腾讯公司想要取得支配地位的市场。

对于支配地位的取得,我们主要判定腾讯能够取得在我国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市场支配地位的因素。首先,这是一种正当形成的支配地位,因为腾讯凭借它的QQ软件强大的功能和合适的营销手段,使得广大消费者在选用即时通讯服务供应商时会首选腾讯的QQ客户端软件。因此,腾讯公司在我国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市场取得的支配地位,应是通过正当竞争手段得来的。

而奇虎360在中国互联网安全服务市场上是否具有支配地位,在本案例中则显得无关紧要。我们所需判定的只是奇虎360在互联网安全服务市场上作为一个有力的竞争者,遭到了妨碍和排斥。

对于支配地位的认定,从市场结构标准来看,腾讯QQ软件在我国互联网即时通讯市场上占有79.1%的市场份额,显然有足够高的市场占有率;从市场行为标准上看,我们通过一下的几个标志性事件来做出判断:

春节期间:腾讯推出QQ医生1.0Beta版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作为查杀盗号木马的小工具。随后QQ医生3.2推出,界面及功能酷似360,同时宣布赠送诺顿防病毒软件半年试用。

中秋节期间:“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涵盖了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安全防护,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等功能,而这也是目前360安全卫士的主流功能。

10月29日:360公司推出一款名为"360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广告等功能。72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00万,并且不断瞬速增加。腾讯对此作出强烈说明,称360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

11月3日:傍晚6点,腾讯公开信宣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倡导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陆QQ,这是360与腾讯一系列争执中,腾讯方面迄今为止最激烈的行动。此举引发了业界震动。

从这些时间中我们可以看到,腾讯一直在尝试进入互联网的安全服务市场,包括将其安全服务软件作为附属产品、自动升级功能,这一切都把挑战的矛头指向了360安全卫士等一系列软件。而在11月3日这一事件达到高潮,也是腾讯公司在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市场上绝对支配地位的绝好体现:腾讯宣布将在

装载有360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一举措等于借腾讯和360争端这一矛盾,变相地强迫QQ用户卸载360软件。这体现了腾讯在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市场上有着相当大的支配力,以至于用户对其产生了依赖性,从而使它能通过逼迫用户做出选择而排挤其他软件。

而从市场结果标准上来看,最终被迫卸载360各种软件的QQ用户达6000万,腾讯公司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而这一举措显然是以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

2.滥用地位的认定

腾讯的行为是一种妨碍性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因为从目的上看,这种行为的目的是要排挤竞争对手,在相邻市场上排除竞争,以取得相邻市场上的支配地位。由于本案例的相关市场涉及两个,所以本案的认定较为复杂。

腾讯公司利用其在我国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供应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利用消费者对其的依赖性,利用腾讯和360这一矛盾时间,变相强迫消费者卸载360软件,以排挤在相邻市场上,即我国互联网安全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而从之前腾讯进入互联网安全服务市场的一系列尝试来看,腾讯这些排除竞争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附属产品——腾讯公司的安全服务软件在该市场上取得支配地位。

腾讯的滥用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的过程:首先,它利用的QQ软件在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市场上的支配地位,搭售了一系列的产品(如QQ音乐、QQ农场、QQ空间、QQ医生等),而这些产品都是被打包下载的,这样它就使自己的附属产品扩散到了相邻的市场;接下来腾讯通过在即时通讯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利用和360的冲突,逼迫消费者放弃和自己附属产品成竞争关系的产品,排除相邻市场上的竞争,从而使自己的附属产品在相邻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

妨碍性的滥用不仅仅适用于一个相关市场,也适用于相邻的市场,当企业通过自己在一个市场上的支配地位而排挤了相邻市场上的竞争时,同样可以被认定为妨碍性滥用。

因此在本例中,腾讯公司通过滥用自己在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市场上的支配地位,排除了相邻市场上,即互联网安全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属于妨碍性的滥用。

在传统的反垄断观点中,腾讯和360一案谁是谁非似乎已有定论,但是如果我们从这个案例所处的时代和市场来看,显然又有新的认识和变数,下面我们将这一案例置于特定的网络经济环境下,从新经济条件下反垄断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二)从新经济条件下的反垄断分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互联网经济下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在互联网经济下,与传统经济最重要的区别,是在互联网网络产业的条件下,垄断特性,竞争特性以及垄断和竞争的更替体现得更加突出。并且很多时候,其真正的竞争并不体现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和产品的市场上。

从垄断这一方面来看,由于知识产权和庞大网络用户以及网络经济效应,一个网络产业的企业一旦开发出新颖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便能一下子从一文不名抢占市场的支配地位,因为在这一块市场本身之前可能是空白。试想在腾讯QQ出现之前大家对于网络即时通讯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OICQ的聊天室内,而无法想像由一个客户端软件来完成和千里之外的朋友的交流通讯。这便是网络产业本身的一个特点,市场本身便是垄断架构的,因为对于一种网络产品,市场份额很难反映其实际受消费者偏好的程度,而用户量更能真实地体现这款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即每个产品都针对具有不同特性不同需求的不同的用户群,而在这个用户群内按照传统观点来看,肯定是占了绝对的市场支配地位。因此,在网络经济的条件下,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的市场,在供给一方大多本身就是垄断的、占市场支配地位的架构。

而从竞争特性来看,一是体现在网络经济的准入门槛低,几乎没有任何的限制;二是一个创意和想法如果能够成功地得到开发并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些需求的市场往往之前都是空白的),那么原有的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网络产品会在顷刻之间被新入的更受用户欢迎的产品所替代,其市场支配地位也会马上被取代。这决定了互联网经济下虽然产品和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比较常见,但市场支配地位被迅速取代的危险也很大。由于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创新,一项新技术和新理念瞬间就能打败旧有的产品企业,并取代其支配地位。

另外,区别于传统市场中企业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提供服务,而由消费者付费,企业得到收入并盈利。在互联网经济下,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服务和或者收入盈利这两个环节被分离并各自独立了。大家知道我们所享受的腾讯QQ,奇虎360等客户端软件的服务是免费的,而腾讯等公司实际通过的是增值服务市场来赢取利润,简单说来,就是使用量大的客户端软件向用户投放其他企业的商业广告,并向其他企业收取广告费。由于这才是企业公司真正盈利的源泉,因而在考虑相关市场时应该有别于传统的产品市场,把这一市场也纳入考虑。

2.腾讯是否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市场支配地位?

从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即中国互联网即时通讯市场上看,腾讯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但是这种地位有别于传统的市场支配地位。

首先,依照传统方法我们可以综合运用三种标准推定腾讯的市场支配的地位,但在考虑互联网经济本身的特点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腾讯的市场

支配地位。

从市场结构标准来看,腾讯占有即时通讯市场的超过70%的份额,但是在互联网经济中,供给市场大多是垄断架构的,因此腾讯虽然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放在互联网经济这个大环境中,垄断架构是常态,应该区别于传统的产品市场的竞争或者垄断竞争的常态。

而由于产品和企业面向的消费者正好是对于这种产品有着较大需求甚至特殊需求和偏好的群体,因此从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结果标准来看,其调整行为时消费者被迫接受妥协,最终达到企业的目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如前文所述,在互联网经济下市场支配地位是一种常态,这种市场支配地位应该区别于传统产品市场中的市场支配地位,其对于排除准入维持垄断的意义远小于传统市场中的市场支配地位。

而从中国互联网增值服务市场上来看,无论从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还是市场结果标准来看,腾讯均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互联网增值服务市场中,腾讯QQ和奇虎同处一个市场,成直接竞争的关系。

3.腾讯滥用了市场支配的地位吗?

从中国互联网增值服务市场上看,腾讯由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一说也无从谈起。、

在即时通讯服务市场上,腾讯的行为又是否滥用了其市场支配地位呢?这一次我们应该将另一个相关市场—中国互联网增值服务市场—所发生的争端一并考虑进来。

首先,在10月29日,奇虎发布了“扣扣保镖”这一软件,声称该软件能保护QQ用户安全并保护隐私等等,72小时内该软件下载量超过2000万,而腾讯对此反应激烈,声称该软件为外挂软件,并且在过后经专家认定后,该软件确为外挂且非善意外挂。

而在反垄断法中有如此规定,允许企业在收到合法侵害时申请法律救济的同时采取自我救济,即使这是一种滥用行为,如果企业有充分的善意的理由,这种权衡的行为就可以被允许。

那么焦点在于腾讯的此种行为是否已经是迫不得已,或者说,已经具有了正当理由呢?

在奇虎推出“扣扣保镖”时,腾讯意识到这是一种针对QQ软件的外挂,并且这种软件据技术人员认定,可以让360掌握QQ用户的信息。对于处于同一竞争市场(互联网增值服务市场)的腾讯和奇虎来说,这一外挂让奇虎能掌握QQ 的用户资源,从而在这个市场给予腾讯致命的打击。而腾讯针对这一行为对用户采取上述的“强迫”行为,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也就是说,从腾讯出于维护企业生存,进行自力救济的目的这一点来看,腾讯“被迫”采用了滥用的行为,具有正当理由,因此实质上不构成滥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具有之前传统市场中不具有的复杂性,包括相关市场的认定,支配地位的产生和滥用的判定,都和传统反垄断法应用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有着很大的区别,更多要考虑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的特点。因此,在这一环境下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乃至反垄断实践,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思考、及提出政策建议

(一)对上问题的思考

1.规制应针对滥用行为而非市场支配的地位

从以上的问题来看,市场支配地位本身并不对市场竞争构成致命的威胁,真正对市场竞争造成破坏性影响的是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行为。

从市场支配地位的形成原因来看,有自然垄断及行政垄断以及豁免条款等形成的因素,更有通过正当竞争而取得的合法的市场支配地位,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支配地位的形成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而对于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才真正构成了对于竞争的威胁。如搭售,垄断高价,掠夺性定价等行为,无一不是市场支配者通过滥用其支配地位而达到其排斥竞争,攫取垄断利润的目的,因此反垄断法应该规制的是对于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行为,而不是其本身。

2.普通企业的正常竞争行为不适用于占有支配地位的企业

这一点对于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行为标准。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主体在运用竞争手段的同时,不享有普通企业的自由。

企业既已获得了市场支配地位,自然也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消费者以及更多的盈利机会,同时也应当履行更多的义务。在执行竞争行为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自己本身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所带来的后果:竞争行为的影响会远远大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来限定其竞争行为,才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3.占有支配地位的企业应有维护竞争的义务

这是上一点在维护竞争的具体体现。企业既已获得市场支配地位,享有更多的资源,机会和便利,当然要从市场整体利益的角度上维护市场竞争,以促

进地区和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规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主体上存在缺陷和建议

1)目前我国法律在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主体上存在不完善之处

首先体现在对相关市场的认定不完善上,相关市场是界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第一步,相关市场界定过宽或过窄都会影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的认定缺乏科学的方法,有时的认定较为主观,因此有时会导致相关市场的界定不甚准确,直接影响滥用主体的认定。

其次,对合乎市场支配地位的份额界定过高,这在侧面反映了我国认定市场支配地位过于依赖市场结构标准而缺乏三种标准的综合认定。这一份额的界定容易使人忽略造成市场支配地位的其他因素,而仅仅关注市场占有率。这一方法虽然简单,但却不甚准确,也会影响滥用主体的认定。

而我国目前在认定市场支配地位时主要依靠的还是市场结构标准,虽然“不单以市场占有率作为标准,同时将其他因素考虑在内1”,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将市场占有率作为单一标准,而忽略了其他因素。

而在互联网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其特殊性,同样容易出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主体认定的缺陷和不准确,主要体现在互联网特殊的经济条件会对传统的认定方法造成冲击,从而影响判定滥用主体的准确性。

2)相应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建议:

首先,为了更科学准确地界定相关市场,在这一认定过程中应该引入经济学的科学分析方法,不应仅仅从法律的角度判断一个企业的支配地位,而可以借助经济学的商品供求弹性、市场集中度和垄断系数的认定方法(如最简单的交叉价格弹性)来帮助完成界定相关市场到判断支配地位的一系列过程。

另外,在界定市场支配地位时,应综合运用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结果标准三种标准综合判断,这样才能最客观地认定其支配地位。

而在互联网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应该考虑互联网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特征从而在充分考虑这些特征在认定市场支配地位主体时会造成的影响。结合了互联网经济的特征才能更准确地认定滥用主体。

2.滥用的法律责任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和建议

1)法律责任不完善之处

在法律责任的规定上,我国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定的法律责任还不够有力,首先违法的成本相对较低。在西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进一步说,

1张利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制——《反垄断法(送审稿)》相关部分评析》,经济论坛2006年4月,第113-114页

任何破坏竞争的行为的成本都是相当高的,这也体现出他们对市场竞争保护的完善。而从我国目前的法律来看,我国法律的规制相对宽松,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违法成本不高,法律法规的威慑力有限。

2)相应的政策建议

首先我国可以参照美国对于滥用的惩罚方式,采取两倍甚至三倍赔偿的方式,以惩罚性的罚款增大违法的成本,以更好地威慑滥用行为。

另一方面,我们在计算违法成本时,应该将消费者的效用损失一同纳入赔偿的考虑范围。虽然这一点的可操作性还有待论证,但是一旦将消费者纳入赔偿的考虑范围,无疑将大大地提高违法的成本,从而使滥用者在实施此种行为之前三思。

而针对新经济条件下的互联网经济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我们认为加强惩罚性的措施更有必要。因为互联网的特殊性,其受众和影响巨大,因此在互联网上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会有更广阔更深远更难以估计和挽回的影响。基于这一点,我们在立法时应该相应地考虑增大互联网滥用行为的成本,使其有别于其他的滥用行为,从而在互联网的这一重要领域更好地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起威慑作用,更好地维护互联网这一块重要领域的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王生卫. 反垄断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1)

[2]王晓晔.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释义之三. Business China, 2008 (1)

[3]张利改.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制——《反垄断法(送审稿)》相关部分评析. 经济论坛, 2006 (1)

[4]孟梅. 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思考.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0)

[5]焦海涛. 反垄断法规制相对优势地位的基础与限度. 时代法学, 2008

(6)

[6]李小明. 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之掠夺性定价行为的法律规制.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7]刘震、徐家力. 反垄断视野下知识产权垄断问题新探——以微软、搜索引擎垄断为例. 经济论坛, 2009 (3)

[8]肖黎明、谢冠斌. 从德先诉索尼案看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 电子知识产权, 2007 (8)

[9]姚丽. “微软黑屏案”的思考——兼谈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 法制与社会, 2009 (4)

腾讯与360之争的法律思考

腾讯与360之争的法律思考 及市场秩序规范化之我见互联网市场大战之争素来已久,从美国较早的微软扼杀网景,到国内百度与谷歌搜索引擎之争,再到搜狐与新浪为获取奥运新闻独家网络媒体称号而倾囊而出,最后到今年9月27日,360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隐私保护器,曝光腾讯QQ聊天软件“窥私”,引爆了360与腾讯客户端之争。直至11月3日,腾讯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表示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种让广大网民“二择一”的方式,将矛盾迅速升级,举国上下舆论界一片哗然,3Q大战进入白热化状态。 腾讯与360的混战,不仅仅是引发网络论坛上的口水战,不仅仅是单纯计算机技术上的打击恶意软件,不仅仅是可能带来互联网市场的阵营对立,甚至是重新洗牌,更是反映出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让我们从法律角度理性思考,究竟腾讯让广大网民“二择一”是不是侵权?二者不正当竞争为什么如此危害甚巨?究竟是腾讯还是360在滥用市场地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又将怎样寻求解决之道? 一关于腾讯是否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认定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

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那么腾讯间接强制用户“二选一”,是否侵犯了其用户,特别是付费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呢? 首先,我们应当分析腾讯QQ与其用户之间的关系。据最新版腾讯《软件许可与服务协议》第2.1条:用户可以为非商业目的在单一台终端设备上安装、使用、显示、运行本“软件”。用户不得为商业运营目的安装、使用、运行本“软件”,不可以对该软件或者该软件运行过程中释放到任何计算机终端内存中的数据及该软件运行过程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数据进行复制、更改、修改、挂接运行或创作任何衍生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插件、外挂或非经授权的第三方工具/服务接入本“软件”和相关系统。 另外,该协议3.5条规定:使用本“软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等,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家安全,并遵守本《协议》。对于用户违法或违反本《协议》的使用而引起的一切责任,由用户负全部责任,一概与腾讯及合作单位无关;导致腾讯及合作单位损失的,腾讯及合作单位有权要求用户赔偿,并有权保留相关记录。而且,对于用户违法或违反本《协议》以及违反了利用本软件和QQ帐号访问的腾讯或合作单位的其他服务规定的相关服务条款,腾讯有权视用户的行为性质,在不事先通知用户的情况下,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中断使用许可、停止提供服务、限制使用、回收用户QQ帐号、法律追究等措施。对利用QQ帐号进行违法活动、骚扰、欺骗其他用户等行为,腾讯有权回收其帐号。由此带来的包括并不限于用户通信中断、用户资

奇虎360与腾讯QQ争斗事件

奇虎360与腾讯QQ争斗事件 是指2010年中国两间大型软件公司奇虎公司和腾讯公司之间互相指责对方不正当竞争的事件。2010年9月,奇虎针对腾讯QQ先后发布了360隐私保护器和360扣扣保镖,并称其可以保护QQ用户的隐私和网络安全。11月3日,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将不能运行QQ软件。 《反垄断法》出台6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首例互联网反垄断案11月26日开庭。诉讼双方为国内互联网行业举足轻重的两位大佬,腾讯和奇虎360。 事件同时牵涉到其他奇虎软件与同类软件的纷争,如360安全浏览器与傲游浏览器和搜狗浏览器之间、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与多家杀毒软件之间的纷争。为此,金山、傲游、可牛、百度等软件公司11月5日联合召开发布会,抵制奇虎360并宣布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 之后政府介入此次争斗事件,责令腾讯停止不兼容行为、奇虎召回360扣扣保镖。11月21日腾讯与奇虎两家公司分别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发表了对网民的致歉信,也正式结束了此次纠纷事件。2011年4月26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就腾讯起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作出一审判决,奇虎等三家公司赔偿腾讯公司人民币40万元。 2013年12月4日,腾讯和奇虎360再次在最高人民法院相见,这次不再是互联网反垄断案,而是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这也是3Q大战系列诉讼的最后一场。据了解,此案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担任审判长;知识产权庭庭长孔祥俊、副厅长王闯、资深法官王艳芳、朱理担任审判员等4位法官参与审理。据了解,上一次最高人民法院5位法官出庭,还要追溯到2008年,由此细节也可以看出这一案件的分量。 (一)执法机构应当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在这个双方斗争过程中,几乎没有相关执法部门介入调查,至少是没有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以至于纷争愈演愈烈,网民也从最初的“隔岸观火”走到“深受其害”,甚至于可能威胁网络公共安全。然而,无论是《反垄断法》第三十八条: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还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六条: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进行监督检查等法律法规都对执法部门的职责作了规定。可见,执法部门的滞后执法是事件恶性发展的不可否认的一个原因。 (二)统一执法部门,加强执法部门权威 相关法律对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和法律责任都有规定,但是具体或者主要由什么部门负责没有明确。这也就造成相关部门有可能相互推诿,使得对规定的具体执行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警醒相关职能部门,促成一个更加明确、具体的执行措施的出台。 (三)加强企业行业组织法律建设,对其地位、作用、职责、处罚等加以明确 在双方争斗过程中,有一个现象不可忽视。10月15日,杀毒软件公司和卡巴斯基参战,指责360软件存在重大安全漏洞;10月27日,百度、腾讯、傲游、金山、可牛五家公司又发出联合声明抵制360。使得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恶性和低劣程度达到极致。同样作为IT 企业,在腾讯和360大战时,百度等企业想到的不是怎样从中斡旋,平息双方矛盾,维护行业信誉,反而是借机指责,激化争斗,以致最终难以收场。再此过程中,行业组织集体“失声”,甚至人们不知道是否由行业组织的存在。可见,企业行业组织协调、约束职能的缺位,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法制竞争意识的现象已特别突出。 (四)加强企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建设 一般而言,企业责任有三重意思:第一,最大限度的创造利润;第二,为企业员工争取福利;第三,参与慈善等社会责任。但在腾讯与360双方之战中,双方无序竞争,最后甚至“绑架”用户参与,其手段几乎已达到可耻的地步,责任意思丧失。在法治社会,自己的商业信誉受到对手诋毁时,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诉诸法律武器以正视听。这样既可以达到挫败对手的目的,也可以在舆论上取得优势,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声誉,此谓一举两得。但是腾讯于360却是依靠技术采取对抗,通过网络和媒体大打“口水战”,完全没有大企业所应有的理性和气度,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双方的做法正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加强企业法制意识建设迫在眉睫。

浅谈腾讯360之争

浅谈腾讯360之争 摘要:由于市场及利益的冲突,腾讯公司与奇虎360公司展开了一场中国互联网界前所未有的大战,双方用尽各种招数,最终在舆论及政府的参与下暂时和解。本文通过对腾讯公司与360公司之争事件的简单回顾,详细分析这场纷争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将会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腾讯 360 纷争互联网 一、引言 最近几天,中国互联网一片硝烟弥漫,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与国内最大的免费杀毒软件公司奇虎360之间激战正酣。 腾讯和360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腾讯以QQ为基础,向各个方面发展。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客户群体,几乎人手一号的资源,不断发展吞噬着互联网各个领域。奇虎360是以安全闻名的企业。其永久免费的策略,使得以很短的时间,占有了绝大多数安全市场份额,也成为了继腾讯之后第二大客户端软件。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战。 前者本质是基于即时通讯的社交网络,后者主推互联网安全服务。虽然360创始人周鸿祎始终强调两者不是竞争对手,但随着360的壮大,长期独霸桌面端的腾讯也不得不将其视作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并开始布局对阵。 二、事件过程回顾 回顾腾讯与360的PK经历,首先出击的是奇虎360。2010年9月27日,360安全卫士宣布发布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私软件,箭头直指腾讯QQ;10月14日,腾讯以360诬蔑腾讯和腾讯产品窥视用户隐私为由,正式起诉奇虎360;10月27日,互联网业内大佬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共同发表《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也是在这天晚上,腾讯和360上演了弹窗大战;10月29日,360推出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工具“扣扣保镖”,该软件工具发布72小时,下载量已破千万;也就在“扣扣保镖”发布的同一天,

从经济学的角度浅析腾讯360之争

浅析腾讯与360之争 I00914177 蔡蒙 360和QQ的纷争早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二者之间产生的竞争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以下我想凭我仅了解的一点知识从经济学的角度就去年掀起一片浪潮的腾讯与360之争谈谈我的观点。 一、对腾讯与360事件过程的叙述 2010年中秋节前后,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城市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市场份额近40%。360很快意识到了QQ医生的威胁。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随后360发布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探隐私软件,发布当时该软件仅支持监控QQ。腾讯也对此回 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腾讯科技还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称360浏览器涉嫌借色情推广浏览器,360也对此回应说这是纯属“造谣”,后腾讯向一亿多在线QQ 用户大规模弹窗称“被某公司诬蔑窥视用户隐私”,360接着又回应称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用户最有权监督。经过一系列的声明与回应,腾讯与360的“口水战”终于演变为一场官司,腾讯起诉360,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2010年11月3日,北京市朝阳法院正式受理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案,腾讯索赔40万,360也进行了反诉。 对于360与QQ之间的纠纷,腾讯发布公告,称在纠纷解决之前,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360随后发出公开信称:保证360软件和QQ同时运行,并称腾讯此举完全不顾及用户权益,要求向全国网友道歉。随后360扣扣保镖下线,360扣扣保镖官方网页和下载页面均已不能正常访问,而其也无法找到这款产品的任何入口。随着事件的愈演愈烈,腾讯公司公布了三项和解条件: (1)360必须在所有客户端完成对扣扣保镖和恶意污蔑腾讯的隐私保护器的卸载; (2)360立即停止拦截腾讯和其他合法程序,并公开承诺今后不拦截腾讯程序,公开承诺今后不发布攻击腾讯产品任何软件,公开承诺今后不盗用任何QQ用户资料;

腾讯360之争背后中国IT产业的状况

腾讯360之争背后中国IT产业的状况 【摘要】:腾讯360之争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IT产业的深思,中国IT产业究竟应该如何防止垄断现象的产生,如何才能促进其良性竞争,通过对于国内外其他案例的分析以及纵观整个IT产业的发展,得出必须通过行业内部的自我规范与国家的管理的结论。 关键词:中国IT现状、反垄断、知识产权 背景:IT服务是指在信息技术领域服务商为其用户提供信息咨询、软件升级、硬件维修等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产品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集成和开发服务,IT管理外包服务等。过去几年里中国IT业可谓风起云涌,几乎在每一个时刻都经历着变革和激烈竞争。 腾讯QQ和奇虎360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 腾讯以QQ为基础,向各个方面发展。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客户群体,几乎人手一号的资源,不断发展吞噬着互联网各个领域。 奇虎360是以安全闻名的企业。其360安全卫士永久免费的策略,使得以很短的时间,占有了绝大多数安全市场份额,也成为了继腾讯之后第二大客户端软件。 中秋节期间,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运QQ软件。360随即推出WEBQQ的客户端,但腾讯随即关闭WEBQQ服务,使客户端失效,事态紧张发展。近日北京市朝阳去人民法院以正式受理腾讯诉讼奇虎360涉嫌不正当竞争案。2010年11月10日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QQ与360已经兼容。 分析问题: 国内外对比 此次的3Q大战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微软扼杀网景的事例。1995年,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兹在价格固定不变的前提下,推出了Windows95,增加了文件管理等多种功能,却没有进行浏览器技术的相关开发。网景看到商机,专注于浏览器技术的开发,很快推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而首次与微软无关的新的软硬件体系。在之后的一年中微软通过开发、兼并、收购等方式迅速推出IE2.0浏览器并且实施免费发放,为了彻底摧毁网景,半年后,微软又将IE与windows捆绑销售。微软利用了windows的垄断地位为用户预装了IE从而让IE后来居上,超过了网景。 而在QQ与360的冲突中,腾讯陈述了自己的理由,请求得到QQ用户的理解和支持,但它利用的是QQ在即时通讯领域的垄断地位,强制要求用户在QQ和360之间二选一的霸道行为,这看起来多少有些似曾相识,但与腾讯强行要求用户进行“二选一”的做法相比,微软的“软件捆绑”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从腾讯和360的纷争看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

目录 1 引言 (1) 2 网络危机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1) 2.1 网络危机的概念 (1) 2.2 网络危机的表现形式 (2) 2.2.1 网络谣言 (2) 2.2.2 病毒及黑客攻击 (2) 2.2.3 一般性事件的升级 (2) 3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形成的网络公关的面临的挑战 (2) 3.1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 (2) 3.1.1 放大效应 (3) 3.1.2 二次传播效应 (3) 3.1.3 负面报道发表频率远高于传统媒体 (3) 3.1.4 可补救:删除新闻或调整位置 (3) 3.1.5 删除后可再发,位置调低了也可以再调高 (4) 3.2 网络时代公关面临新的挑战 (4) 3.2.1 需要更快速的反应 (4) 3.2.2 需要更全面的反应 (4) 3.2.3 需要应对更复杂的局面 (4) 3.2.4 需要随时关注新技术和新应用 (5) 4 网络危机的防范 (5) 4.1 设立网络安全专员 (5) 4.2 建立网络危机监测体系。 (6) 4.3 建立、健全网络危机应急预案 (6) 4.4 加强全员网络安全培训 (6) 5 网络危机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7) 5.1 成立以企业高层领导为组长 (7) 5.2 发表企业声明或者道歉 (7) 5.3 采取行动解决根源问题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1 引言 2009年6月20日,作为中国网络媒体登堂入室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同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倾听民意、与民互动——超越传统媒体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络时代的官民沟通方式正在掀开中国互联网政治的新篇章。与此同时,我们清晰看到,每种社会组织力量都因网络而逐渐改变了自己同公众沟通的方式,企业也不例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中国网民数量超过2.53亿,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 万人,同比增长56.2% 在2008 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 万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在互联网络世界进行公关宣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传 播力,塑造公关传播主体良好的形象,实现企业利益;有效预防与应对网络的公关危机,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话题。关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关系实践意义也在于此。 2 网络危机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2.1 网络危机的概念 网络危机是指由网络产生.传播或扩散升级的具有严重威胁及不确定性的情境。网络危机及其后果可能会对企业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 股价) 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例如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肯德基苏丹红事件以及最近的腾讯与360之间的纷争等都是网络危机的典型。 2.2 网络危机的表现形式 2.2.1 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网络上十分常见的对企业具有很强杀伤力的网络危机。造谣者出于娱乐,发泄或者因商业竞争或政治斗争的需要散布网络谣言。例如腾讯与360之间的纷争,腾讯就曾谣言:1、根据“国家权威中心”出具的报告,扣扣保镖可以轻易造成大面积用户掉线。2、声称扣扣保镖令用户备份自己的好友列表、信息,其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全部转到360的云端服务器。3、扣扣保

由腾讯与360之争探讨经济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由腾讯与360之争探讨经济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摘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三十年之后,各种垄断行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许多跨国公司大企业也经常面临垄断指控,其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又称“滥用市场竞争优势”)是大众比较熟悉的一种。作为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之一,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必然是经济生活和法律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腾讯与360之争事件来分析我国实践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象,并对此分析以及提出一些建议,尝试在认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相关市场竞争 一、腾讯公司和奇虎公司的网络争端 案例概述:2010年秋天,一场始于互联网软件间的争端事件在中国民众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腾讯和奇虎360两家互联网公司的互相“掐架”不仅引起了双方用户的高度关注,更让全社会都将目光投向这场风波,甚至最后在国家工信部的调停之下双方才达成和解,恢复相互间软件的兼容,但双方在这期间的一些做法引起了巨大的非议,许多人对腾讯公司的做法是否“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热议纷纷。 对于腾讯公司和奇虎公司的争端,我们认为从传统的反垄断的角度看来,腾讯公司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取得在相邻市场上支配地位的行为,构成了妨碍性的滥用。但是,在新经济网络环境下,腾讯的行为是否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甚至于腾讯本身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都还很难下定论。下面我们先从传统的反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角度,分析腾讯的这种行为,而后再讨论在新经济网络环境下,腾讯这种行为该如何界定。 二、对此争端的法律探讨 (一)从传统的反垄断法角度看待 1.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腾讯QQ与360大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大,绝大多数工作都离 不开网络,尤其是腾讯 QQ,数亿人都以此为联系的主要方式;而 360 安全卫士,覆盖了近 75%的网民,用户量超过三亿。此次关于腾讯与 360 之争,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极大的侵害。由此可以看出,国内一些企业为了自 身的利益,无视消费者的权益,无视法律的规定。同时也反映出,网络的 法治建设的完善,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 不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企业之中由来已久,通过百度公司诉 3721 公 司案件、阿里巴巴诉 360 案件以及金山软件诉 360 案件和“3Q”事件等几起知名案件反映出,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不正当竞争和侵权手段的运 用也越来越多样化。 腾讯与 360 之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国家法律的挑战。两企业行为 有违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嫌疑,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理 应依法参与市场活动,不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或打击竞争者。保护消 费者权益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目标,也是行业和企业能够得到发展 的基本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能以违背法律、更不能以违背基 本商业道德的手段,来获取一己之利和一时之利。腾讯公司在装有 360 的电脑上停止运行 QQ 软件,这一行为是利用其垄断地位侵害用户选择权, 构成强迫交易之嫌;而企业出面号召消费者抵制特定企业的商品或服务, 同样超出企业应有的经营者角色,同样构成损害消费者自主消费权的不当 宣传。 腾讯为维护其利益强制要求用户卸载 360,对其进行封杀,其做法违反 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之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 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 者的公平竞争;以及第十二条之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 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腾讯公司凭 借其在网络领域的独占地位,要求用户在腾讯与 360 之间做出选择,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其本意是对 360 的排挤,以求将其封杀,明显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利于网络市场的健康发展。 2 博弈论角度 腾讯与 360 的博弈 从短期来看,假设双方选择不对抗,各自获得的收益为 150,那么整个 社会获得的收益将会是 300;如果一方对抗,另一方不对抗,对抗的一方收益为 200,不对抗的一方收益为-150,全社会的收益为 50;如果双方均选取对抗的措施,两者均会得到-100 的收益,全社会收益则为-200。显然,双方不对抗使社会收益达到了最大化,也符合双方利益,而双方对抗尽管达 到均衡,却是最差的选择。我们都看到,两家企业相互对抗,引发了一场 电脑桌面上的战争。 从长期来看,双方的收益将会发生变化,各自采取的策略也将发生改 变。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在中国的即时通讯软件领域一家独大,在其他各领域也占据较大份额,市场地位难以动摇,而且腾讯也有进 行安全软件的开发——QQ 电脑管家。因此,在长期博弈中采取对抗策略更有利于腾讯。反观 360,尽管其免费的营销策略使其能够迅速扩展杀毒软件

浅谈腾讯QQ与360之争

浅谈腾讯QQ与360之争 【摘要】持续一个多月的腾讯与360之争,包括网上口水、软件攻防、弹窗大战等等,这诸多市场利益之争,无数次地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权利,这种竞争如若持续下去,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不但伤害了自己,还可能会丢失掉用户的信任,当今社会,垄断行业可以说确实存在,但是,那不一定会是利润最大化的,重复博弈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关键词】垄断;博弈;信息不对称 一、腾讯QQ的垄断性 腾讯用户截止2010年8月6日0点最新在线人数为:同时在线人数已超1.1亿用户,活泼用户已达到5亿用户,注册用户早已超10亿用户,目前全球IT 市值排行第三名(前两名均为国外);其用户群活泼人数是全球第一名;同时在线人数已超微软MSN!而360用户在2亿左右。腾讯自从确立它即时聊天软件QQ 的地位以来,就开始以QQ为支点,不断扩张,其触角几乎涉及互联网很多领域:TT浏览器、 QQ影音播放器、QQ医生、QQ旋风、腾讯拍拍、QQ输入法、QQ 游戏平台、QQ飞车、QQ堂、城市达人、QQ邮箱。 尽管国内有众多的即时聊天软件,但由于太多的人都在用QQ,替代成品太高;而360可替代性则高很多,此为QQ打响此次战役优势之一,根据QQ所说材料,它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用户,而放弃使用2000多万使用360的QQ用户,由此判断推知QQ的一个重要客户价值观就是服务多数,放弃少数。从心理分析,QQ 可以说对国人的心理非常清楚,因为放置QQ成本太高,而且目前并没有能够与他匹敌的竞争对手出现,即使出了这个事情,由于国人的懒惰性,等风头一过,QQ还是照用不过。此为这次战役最大法宝。 二、奇虎360的杀手锏 360利用信息不对称在诋毁战中占优。消费者不可能理解技术细节,360一口咬定腾讯窥探隐私,然后给出拙劣却易懂的“证据”,善良消费者很容易相信。而反观腾讯的辩解则偏向给出技术证据,无力的很,消费者受情绪和知识所限无法完全了解。 提到消费者,就涉及到垄断这个环节。通过这次QQ措施,以及其发的两篇信,估计认真读的人都能体会到文章的虚情假意。从心理角度分析,保护弱者,是众所周知的思想,再加上此次争斗,已经涉及到了用户的利益,两方搏斗,用户受损失,估计此次对QQ名誉受损非常严重,部分用户甚至对QQ感到厌恶,从而力挺360。从利益分析,两方搏斗,而且360对QQ所做的事情,大部分用户并无法体会到,但是QQ做的事情,大部分用户都能感觉得到,此为QQ败笔之处。 三、双方博弈

腾讯QQ和360之争始末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4911723.html, 腾讯QQ和360之争始末 作者:沁沁 来源:《市场周刊》2010年第11期 腾讯PK360,“拉锯战”不断升级 影响人数过亿的腾讯与360之间的“拉锯战”,其源头要追溯到2010年的春节前后。当时,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和更低级别的城市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一夜之间,QQ医生占据国内一亿台左右电脑,市场份额高达近40%。 而真正掀起双方纷争高潮是在今年9月27日,360高调发布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私软件,并将矛头直接指向即时通讯软件——腾讯的QQ。腾讯随即发表声明回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 10月11日,处于风口浪尖的360发布《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详细阐述360旗下每款软件的工作原理,同时呼吁其他互联网软件厂商把自己的行为全部透明化及公开化。 两天后,腾讯QQ与360之间的“隐私之争”开始转战用户桌面,腾讯QQ向1亿多在线QQ用户大规模弹窗称“被某公司诬蔑窥视用户隐私”,360则对外声明称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用户最有权力监督QQ。 10月27日,这场“口水战”升级成五大公司对360的声讨。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共同发表一份《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声称倡导同行公平竞争、呼呼主管机构介入调查。随即,360给以反击,在一份声明中披露腾讯偷偷扫描用户硬盘的最新证据——“超级黑名单”。10月29日,双方拉锯战进一步升级。360推出一款名为“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 止木马盗取QQ帐号以及给QQ加速等功能。对此,腾讯方面再次申明“使用非法外挂会威胁 用户账号及虚拟财产安全,请广大用户提高警惕,不要下载安装该软件。” 隐私战“变味”,网民不愿“被”代表 一场原本被冠予“保护用户隐私”的互联网之争,却演变成引发民愤。 “对于普通网民而言,我们是否使用“扣扣保镖”是我们的自由,是否讨厌QQ的一些功能 也是我们的自由。我们可以客观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少网友透过微博等平台,透露出不愿意让腾讯或360在纷争的措辞上代表网民的意愿。也网友直言,“无论是腾讯PK360,或是

浅析腾讯与360之争

浅析腾讯与360之争 2010年11月3日18时,是广大网民难忘的时刻。腾讯发布《至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至此,腾讯与360之间的纠纷发展到了一个高潮,把战场拉到了用户电脑上,腾讯等于是在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抉择。 一、腾讯与360事件背景 腾讯与360的竞争由来已久。2010年春节前后腾讯推出QQ医生软件,到5 月份升级成QQ电脑管家软件,新版软件涵盖了360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类似。此举很快引发了360的激烈反应。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 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并曝光QQ的行为,由此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当天,腾讯对外发布声明回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 至此,腾讯与360相继发布声明,拉锯战展开。10月14日,腾讯宣布正式 起诉360,要求奇虎及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当天,360声称腾讯起诉360是打击报复,对此360将反诉。 10月27日,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五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抵制360,随后腾讯QQ的在线用户马上接收到了关于此消息的弹窗报道,指引用户进入页面观看声明并参与评论。当晚,360也终于按捺不住,以强制弹窗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回击声明,使得这场"口水战"升级为"弹窗战"。 10月29日,360公司宣布推出"扣扣保镖",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当天,腾讯立即宣称扣扣保镖是违法的,可牛随后宣布称将推出"361特警"。面对腾讯的"违法指责",360称其完全合法,且还能让QQ更安全。 11月3日:北京朝阳法院正式受理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案,腾讯索赔400万。 11月3日18时,腾讯发布《至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随后,360扣扣保镖下线,其官方网页和下载页面均已不能正常访问,而且也无法找到这款产品的

盘点恶性竞争五大经典案例 腾讯360之争上榜

1 技术屏蔽 马化腾

周鸿祎 如今,越来越多的恶性竞争手段出现在同一个行业之中,尤其是快速消费品、互联网、家电等竞争激烈的行业。为了排除异己、攻城略地,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黑公关、口水战、终端封杀、技术屏蔽、贴身肉搏、诉讼……无所不用其极。攻击对手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手段盘点 手段1 技术屏蔽 案例:QQ、360 从11月3日宣布让用户作出360与QQ“二选一”的决定后,腾讯和360的“战争”一直在升级。 11月4日晚间,360方面透露,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全力干预下,目前QQ和360软件已经实现了完全兼容。但是腾讯方面称360在说谎。 5日,马化腾明确表示,工信部倾向于认定腾讯无辜。并向公众解释腾讯的自救做法是不得已。而360董事长周鸿祎于6日凌晨对外发出一封公开信,表示腾讯此前抄袭360安全卫士并强制推广的行为,是欲置360于死地。 而金山、傲游、可牛、百度四大厂商5日针对360高喊出“不惜玉石俱焚”也要联合抵制, 但关于四大厂商何时正式开始“不兼容”,可牛CEO傅盛却表示,目前不兼容的方式与时间,

都尚未确定。当时就有业内人士称,四大厂商此举,意在联手给360制造舆论压力。 此次事件源起于9月27日,360新推出一款仅针对腾讯QQ软件的名为“360隐私保护器”的工具软件,正式向腾讯宣战,将二者持续多年的“暗战”演化成了明斗。360方面称,某些客户端软件会在后台密集扫描用户硬盘,并悄悄查看与自身功能毫不相关的文件,而“360隐私保护器”可实时监测并曝光客户端软件窥视用户计算机隐私的行为。 紧接着,360又推出“扣扣保镖”,在QQ体检、查杀QQ盗号木马等板块的基础上,新增了阻止QQ强行静默扫描用户硬盘功能。随后就有网民发现,安装启用“扣扣保镖”后,QQ不能正常升级,不断被提醒有360在影响进程,不得不关闭360安全卫士才能进行。 双方矛盾一步步升级。10月14日晚,腾讯发出公告称正式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做出赔偿。而360也向媒体表示:“QQ窥私事发后,腾讯发假新闻说360涉黄,并用技术手段全面封杀360隐私保护器的下载地址,阻止网民下载,对此,360将提起反诉。”

腾讯与360之争的经济学分析2

腾讯与360之争的经济学分析2

证券投资分析论文 之 360与QQ之争的经济学分析 学部:机械工程学部 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901班 姓名:罗杰 日期:2010/11/9

腾讯与360之争的经济学分析 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灾难性的一年!11月3日晚,中国网民最喜爱的桌面软件QQ与360之间的战争达到白热化程度。腾讯致QQ 用户的一封信如是说:“亲爱的QQ用户,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二选一?腾讯QQ?还是奇虎360?中国网民不知所措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让我们分析一下。 一:公司成长解析 作为中国拥有用户数量最大的IT公司,不得不说腾讯在经营思路上的确非常成功,用笔者的话来个总结就是“三个一”:一条发展主线、一个经营模式、一种营销策略。具体一点就是,牢牢把握阶级概念这个主线,强力推进扩张的经营理念,始终把握住只免费一只袜子的营销策略。腾讯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与其十年如一日坚持自己的原则是有很大关系的。 任何一个用户申请QQ号码、玩QQ游戏、开QQ空间等都是免费的,这就为腾讯提供了巨量用户数的保证,这也是腾讯最大的资本,腾讯对此认识极为清醒,然而免费只是入门条件,进来以后你会发现你所需要的几乎所有增值服务都必须掏钱。当然,不掏钱也可以玩,

但你就得受气,就得被踢,从人性角度来说,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受歧视,于是你就要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于是就需要开通各种钻,开通会员,购买Q币与游戏币,从而进入“特权阶级”。阶级概念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情,不管是网络还是现实中,没有国人不想拥有特权。腾讯能牢牢把握住,就是牢牢抓住了国人上网的手,哪怕他心里一万个对腾讯不满,也不得不在游戏与阶级概念的双重诱惑下一次又一次为马化腾交上人民币。一成不变被逐渐淘汰在所难免。腾讯则总是能紧紧跟在流行风潮的身后,迅速推出自己的模仿版,尽管有抄袭的嫌疑,但凭借其庞大的用户数和对国情的精确理解,总是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这“三个一”是造就其成为中国互联网霸主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也使得自己成为互联网上的特权阶级。 周鸿祎与马化腾基本同时开始进军IT业,1998年10月周鸿祎创立因特国风公司,比腾讯还早三个月,在一系列碰壁之后,他开发了臭名昭著的3721,直到3721被雅虎收购,被全国人民唾弃之后,周鸿祎才开始了反思,也才有了360安全卫士的横空出世。如果非要给周鸿祎一个分析的话,那么以此开始,周鸿祎就不再是以前的周鸿祎,不论从处事方式和经营模式。也正是因为如此,360才采取了一种与3721天壤之别的工作方法,不再对用户进行强制操作,将所有选择权重新交还给用户。从而逐渐赢得了全国网民的心。按照人性的分析,一个人对某件事物是否不满,往往不在于该事物对自己是否造成损失,而是该事物是不是自己作出的选择决定。当然,尽管360已经不是一家小公司,但和腾讯比起来,他依然弱势。但也正是

360安全卫士和腾讯电脑管家哪个更好

360安全卫士和腾讯电脑管家哪个更好 360安全卫士一直专注于电脑安全领域,无论是电脑杀毒还是安全防护,360安全卫士都可称得上是安全领域的佼佼者。最近新推的360安全卫士10.0,全新的安全卫士,集电脑体检、查杀木马、电脑清理、优化加速四大核心功能于一身;界面与交互变得轻快,炫酷。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60安全卫士和腾讯电脑管家哪个更好,欢迎大家阅读: 360安全卫士和腾讯电脑管家哪个更好 要说哪个好?谁比谁更强,这个也不一定。两家的技术都有各自独特的优势这要看用户的喜好和使用习惯。常规的安全防护,谁都不会差,用户正常上网安全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有用户说360安全卫士,就像是流氓软件,下载软件,经常喜欢误报;而腾讯电脑管家大家考虑不是它的安全防护能力,很多用户只是为了升级QQ或是领取特权礼包才安装的。 同样360安全卫士推出了10.0版本,腾讯电脑管家也推出了10正式版,各自在功能和用户体验上,都有较大的提升。下面看

看两款10.0版本有哪些特色值得我们安装使用的! 360安全卫士10.0体验版: 360安全卫士10.0集电脑体检、查杀木马、电脑清理、优化加速四大核心功能于一身;加上安全防护中心、XP盾甲等防护功能;实用小工具可以个性化地选择。界面与交互变得轻快,炫酷。体验版本支持以下功能: 电脑体检,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更加全面地扫描电脑,解决电脑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查杀木马,整合了木马查杀与系统修复; 电脑清理,一键即可清理电脑中所有垃圾,也可自定义清理垃圾种类,高效又实用; 优化加速,一键即可优化所有电脑的加速项,让电脑快如闪电;

工具,实用工具可以个性化选择,打造属于你的卫士主界面; 电脑管家10正式版: 全新设计,大小随心 小截面轻巧便捷,简单易用零思考;大截面经典专业,电脑信息全掌握 专业守护,上网安心 全球组大安全裤、全新升级杀毒引擎;独有QQ账号防御体系;全面净化互联网雾霾,还你一个清亮的上网环境 极致清理,流畅如新 深度情路电脑垃圾,冗余文件,小火箭全场景一键加速,让电脑重回巅峰状态

奇虎与腾讯之争的经济法视角分析

奇虎与腾讯“3Q大战”的经济法视角分析 肖东雁0817113037 08(3) 如果让老百姓来盘点2010年的大事记,那么奇虎360和腾讯QQ上演的“3Q大战”定当榜上有名。笔者编造了这么两个词来形容这场不光彩的商业风波——“奇虎难下,腾讯受训”。 纵观整个事件,表面看来似乎很简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腾讯发动了一场反对360QQ 保镖的商业大战。实际上,他们的决策者都不是傻子,都明白商业经营风险,为什么还大张旗鼓的来这么一场让自己的客户群体受难的商业大战呢?在市场上,更多的市场争夺战是通过价格和服务来竞争的,而相比之下,作为360和腾讯这两大网络巨头来讲,他们都属于免费软件,也都拥有庞大的市场消费群体,他们更多的是要通过服务来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占有额。 对于奇虎360来说,它推出的产品主要有360浏览器,360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这几大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越来越大。而作为这种服务性的行业,它必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为网民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而其推出的QQ保镖且不论其是否真的是为了防止腾讯QQ偷窥用户隐私,它都是一个不怎么纯净的孩子,至少360把它生下来的时候就没有给他取个360姓氏,而是用了一个“外国”姓氏——扣扣。在此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360声称QQ窥视用户隐私这一行为是否属于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第二个问题就是,360推出“扣扣保镖”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 针对第一个问题,360这一行为是否属于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 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其目的是要削弱对手的竞争力,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而要构成这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 (3)诋毁行为是针对一个或多个特定竞争对手的。 (4)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目的是败坏对方的商誉,其主观心态出于故意是显而易见。 现在用一个简单(但已足够全面、详尽)的一一印证的方式来完成第一个问题的判断。 (1)奇虎360是一家民营网络技术公司,其提供更多的产品是无形的技术服务,它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 (2)此前,奇虎360在京宣布推出一款名为“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全面保护QQ 用户的安全,包括防止隐私泄露、防止木马盗取QQ账号以及给QQ加速等功能。但此款工具需要用户主动触发安装启动,并且可以随时启用和恢复。更加详细地看此款工具的功能介绍: 1、保护隐私,阻止QQ强行静默扫描用户硬盘; 2、防止QQ盗号,用360云安全体系精确查杀QQ盗号木马; 3、QQ加速,禁用不需要的插件,大幅提高QQ运行速度; 4、过滤QQ软件广告,让聊天更清爽; 5、清理QQ垃圾(含QQ影音、QQ音乐等QQ周边软件),清除冗余和临时文件; 6、QQ体检,检测QQ安全性并修复QQ软件漏洞,并一键修复;

《腾讯-360事件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南大谷尼

中秋假期,"软件管理"和"医生"在后台静默升级为"电脑管家",此举很快引发了激烈反应.月日,发布直接针对地"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并曝光地行为,由此引起了网民对于客户端地担忧和恐慌.当天,腾讯对外发布声明回应,称腾讯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地行为. 月日,腾讯科技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称浏览器涉嫌借色情网站推广遭公安立案调查.随后进行了回应,称该报道"造谣"并"已向公安局报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月日,腾讯制作"抹黑腾讯追踪"专题,分析"频繁打压对手用意". 月日,发布《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阐述旗下每款软件地工作原理.同日,腾讯公布安全检查原理、机制和效果,称将对采取法律措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月日,腾讯向亿多在线用户大规模弹窗称"被某公司诬蔑窥视用户隐私". 月日,回应称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长期存在地历史问题,用户有权力监督. 月日,腾讯宣布正式起诉,要求奇虎及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当天,声明称腾讯起诉是打击报复,对此将反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月日,金山和卡巴斯基参战,指责软件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奇虎周鸿祎立即做出回应,表示免费杀毒颠覆了传统收费杀毒,所以遭到行业嫉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月日,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五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抵制,随后腾讯地在线用户马上接收到了关于此消息地弹窗报道,指引用户进入页面观看声明并参与评论.当晚,也终于按捺不住,以强制弹窗地形式传播着自己地回击声明,使得这场"口水战"升级为"弹窗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月日,公布软件扫描超级黑名单,这个名单里共包含款软件. 月日,公司宣布推出"扣扣保镖",称该工具全面保护用户地安全. 当天,腾讯立即宣称扣扣保镖是违法地,可牛随后宣布称将推出"特警".面对腾讯地"违法指责",称其完全合法,且还能让更安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月日:北京朝阳法院正式受理腾讯诉不正当竞争案,腾讯索赔万. 月日时,对于与之间地纠纷,腾讯发布《致广大用户地一封信》,称将在装有软件地电脑上停止运行软件.业内认为,腾讯这招是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地选择.随后,扣扣保镖下线,其官方网页和下载页面均已不能正常访问,而且也无法找到这款产品地任何入口. 时,发出一封《反抗霸权,需要你地力量》地致网民地求救信,呼吁用户停用三天.当天,宣布推出WQQ客户端.不过这一客户端推出没多久就遭到腾讯"封杀",腾讯紧急关闭其WebQQ服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月日时分,腾讯发布致用户地第二封信《难以承受之痛地背后》,对其做法进行解释,称其对已经退无可退,让无可让.随后,表示,没有窃取用户隐私信息地软件行为,并决定搁置争执.当天上午,工信部和公安部介入此次事件,进行多方商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月日,WebQQ.官方网页已经恢复正常,允许用户登陆并使用这一服务,但用户需要使用除浏览器之外地浏览器才能登陆.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通过微博称,马化腾透露地最新数据称,腾讯不兼容软件地措施只在%地少数用户中实施,其余%地用户可以同时正常使用QQ和软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月日,马化腾表示,工信部倾向于认定腾讯无辜.并向公众解释腾讯地自救做法是不得已.而董事长周鸿祎于月日凌晨对外发出一封公开信,表示腾讯此前抄袭安全卫士并强制推广地行为,是欲置于死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月日,金山、傲游、可牛、百度四大厂商,宣布或将不兼容,称是中国互联网最大地安全谎言 月日,董事长周鸿祎称,扣扣保镖已送权威部门检测,而地卸载量不到. 二、传播路径分析

关于腾讯与360的垄断案分析

关于腾讯与360的垄断案分析 案情介绍: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360随即推出了“WebQQ”的客户端,但腾讯随即关闭WebQQ服务,使客户端失效,事件仍在紧张发展。2010年11月10日下午,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腾讯与360已经兼容。2011年4月26日,腾讯起诉360隐私保护器不正当竞争案”做出判决,奇虎被判停止发行360隐私保护器,赔偿腾讯40万。2012年4月中旬,腾讯360之争再升级,双方闹上法庭,互相诉讼索赔过亿元,案件于2012年4月18日一审开庭。 相关法律法规汇总: 1,《反垄断法》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物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公的条件 2,《反垄断法》19条规定: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份额达到2分之1 以上的就可以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3. 《反垄断法》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权。排除限制竞争 4,《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罗列了几种应当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包括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规定,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奇虎360诉讼腾讯的三大理由: 1、腾讯公司为了市场竞争的目的,在“3Q大战”中居然擅自中止用户服务,其利用垄断地位“二选一”对奇虎360造成巨大损害,也给网络通信造成了巨大危害。 2、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剥夺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腾讯的行为,极大地打击和压制了中国互联网业的创新,以及中小公司的创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