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教案: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教案:神奇的静电

下载后可编辑可打印

神奇的静电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培养对摩擦起电的兴趣;

2、初步具有如何产生静电操作能力,培养日常生活中的科学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神奇的静电》,塑料袋,若干细小头发,碎纸屑,吸管或塑料,气球

活动流程

(一)神奇的吸管 1、吸碎纸屑。教师播放课件到山羊老师说“变变变”暂停。教师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山羊老师拿着习惯在做什么呀?他要变什么魔术呢?(教师让幼儿先去猜想)教师继续播放课件到鼠弟说“好神奇”暂停。教师准备出吸管和碎纸片,教师为幼儿分组,每个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每人一根吸管。教师引导幼儿: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开动脑筋让吸管把碎纸屑吸上来吧,我们看看哪组小朋友先做到。 2、吸水流。教师继续播放课件,将第二部分播放完毕。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刚刚看到说龙头的水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呢?这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试试吧!(教师组织幼儿到水龙头展示刚刚的静电反应)教师继续播放课件第三部分,并进行总结:吸管可以吸起纸片,还有吸水流,是因为我们将吸管在身上磨一磨,擦一擦,吸管通过摩擦产生静电才有了吸引的神奇力量。(二)说一说:生活中的静电教师播放课件第四部分。教师引导小朋友们思考:小朋友们,你们还见过什么产生静电的现象吗?(梳头、冬天脱衣服、妈妈用塑料袋绑在拖布上摩擦着吸起地上的头发)(三)游戏:好玩的气球教师为每个幼儿发一个气球,先让幼儿把气球吹一吹,在身上某个部位摩擦一下,然后到老师选择的一排小女孩(留长发)身边来,看看气球的神奇力量,会不会吸引她们的头发(适当选择发质软一点的)

1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详案反思: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详案反思: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详案反思: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 主题产生 一天午睡时,子怡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旁边的嫣嫣说:“有时我脱衣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亮光呢!”这时好多幼儿都说:“我也有过,我也有过。”还有一次,我给女孩子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了起来,十分好奇。于是,我就设计了“神奇的静电”这一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探索欲望强烈。 一、活动目标 1、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 2、激发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彩色纸屑若干;梳子每幼儿一把;塑料玩具每幼儿一件;气球若干;塑料绳若干;轻快音乐一段;蝴蝶指偶;场地:彩色的草地。 三、活动过程 1、邀请小朋友做“理发店”游戏,发给每个娃娃一把塑料梳子。全体幼儿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发店”,“理发店”正式开业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发,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给小洋娃娃“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飘、立)起来了;教师给一个小朋友“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起来了。 幼儿游戏,给自己梳头,给同伴“理发”,看看能发现什么。教师适当指导、提示、鼓励。 幼一:你们快来看,我帮缘缘梳头,她的头发变成这个样子了。 幼二:我也是,我也是,怎么会跟着梳子,不好梳。 幼三:头发吸在梳子上,这个梳子不好。我家里的不是这样的。 角色游戏“理发店”一向是小朋友感兴趣的,所以用这个游戏引出,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3、教师示范用塑料盒、塑料玩具摩擦后粘住彩色纸条。并奖励每个小理发师一件塑料玩具,到“草地”上去玩。 4、草地上,幼儿用塑料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然后靠近地上的彩色纸屑,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幼儿在活动室中五六个小朋友一起,使劲在衣服上、头发上来回摩擦,去吸地上的彩色纸屑,并热烈地讨论着,张锦元好胜心强,一边吸一边对同伴说:“我肯定吸的比你们多,不信你们看。”结果一比,人家的还要多,他就拼命在身上擦,再去吸了比。许中奇边吸边自言自语地说:“真奇怪,怎么会吸得住呢?又不是磁铁。” 5、蝴蝶飞到草地上(出示指偶),跟着轻快的音乐,与小朋友翩翩起舞。

静电场教案

一、课内摘要 (一)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2、元电荷:一个元电荷的电量为1.6×10-19C ,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 说明: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皆为元电荷电量的整数倍。 3、起电:使物体带电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 ①摩擦起电,摩擦的两个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②接触起电,电荷重新分配,与带电体表面形状有关,尖细部位电荷集中,平缓部位电荷稀疏。 ③感应起电,不带电的物体靠近(不接触)带电的物体,不带电的物体上出现电荷移动,遵守电荷守恒定律 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系统的电荷总数是不变的. 注意:电荷的变化是电子的转移引起的;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接触,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异种电荷先中和后再平分。 (二)库仑定律 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公式: 22 1r q q k F k =9.0×109N·m2/C2 3.适用条件:(1)真空中; (2)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在实际中,当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带电体视为点电荷.点电荷很相似于我们力学中的质点. 综合练习1.1 1、如图1.1,A ,B 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 ,C 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C 移近导体A 时,A,B 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 、把 C 移近导体A ,先把A,B 分开,然后移去C ,A 、B 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 、先把C 移走,再把A,B 分开,A,B 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D 、先把A,B 分开,再把C 移去,然后重新让A,B 接触,A 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 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2、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的小球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 A 、金属球可能不带电 B 、金属球可能带负电 C 、金属球可能带正电 D 、金属球一定带负电 图1.1

除静电设备的原理

静电消除器也可以叫除静电设备,其原理如下。它由高压电源产生器和放电极(一般做成离子针)组成,通过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然后用风把大量正负离子吹到物体表面以中和静电,或者直接把静电消除器靠近物体的表面而中和静电。 静电消除器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 1.交流电晕产品 交流高压产生器将220V输入电压升到4KV以上,放电极以50Hz频率交替为正电压和负电压, 放电极和接地极之间产生强电场, 空气分子被电离, 放电极尖端交替产生正负离子. 当带电物体表面为正电位时, 负离子将其中和, 反之, 如果表面为负电位, 正离子将其中和.交流电晕产品必须接地才能正常工作, 但部分正负离子会因接地而导向大地, 但结构简单, 正负离子平衡度好。 2.直流电晕产品 直流高压产生器将220V输入电压升高并分别输出正电压和负电压, 正负放电极之间产生强电场, 空气分子被电离, 正放电极尖端产生正离子,负放电极尖端产生负离子,正负离子同时产生以中和物体表面静电,当带电物体表面为正电位时, 负离子将其中和, 反之, 如果表面为负电位, 正离子将其中和. 直流电晕产品无须接地就可以产生正负离子, 作用在物体表面的正负离子充足,中和静电速度非常迅速. 3.脉冲直流电晕产品 脉冲直流高压产生器将220V输入电压升高并以4-6秒的周期轮流输出正电压和负电压作用在放电极上,从而交替产生正负离子.当带电物体表面为正电位时, 负离子将其中和, 反之, 如果表面为负电位, 正离子将其中和. 由于脉冲直流电正负离子的切换周期比工频交流电静电消除器长200-300倍,所以不会出现正负离子的自身中和,同时无需接地而损失正负离子,并且可根据需除静电物体的距离调整转换周期,距离较远,转换周期可长,距离较近时,时间可短. 脉冲直流电静电消除器在没有风机的情况下,正负离子也能达到很远的作用距离.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静电》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静电》 【活动设计】 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 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玩滑梯的时候头发在跳舞,觉得 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 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 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设 计了有趣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孩子们认识静电现象,知 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观察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记录表,碎纸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铅笔,排笔,水彩笔,吸管,玻璃瓶,幼儿 事先分为4组(红、黄、蓝、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师变魔术,让塑料小勺吸起纸屑。 师:想让它发挥魔力,还得请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 配合。 二、幼儿用小勺自由探索,将小纸屑吸起来。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2、请幼儿尝试操作。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4、教师小结。 师:其实我们这个神奇的魔术是因为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起来。摩擦的力量大,静电产生 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纸屑就越多。 三、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 1、教师出示记录表。 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 师:小魔术师们,我们研究魔术的时候,桌上的材 料不要争抢,(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5239889.html,)自己先拿一种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盘子里,再换另外一种材料。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再次实验。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产生静电现象。 四、提问: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静电现象。

选修静电场教案全套教案

人教板—新课标物理选修3—1教案-----第一章、静电场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 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 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板书】 1、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神奇的翅膀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神奇的翅膀 主题名称:主题四——神奇的翅膀 主题结构:这个主题共有八个活动包括:美丽的孔雀、丑小鸭、小孔雀穿花衣、小苹果树请医生、、小鸽子、小鸟和牵牛花、大飞机小飞机、如果我能飞。 主题内容:当幼儿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时候,常常喜欢用眼睛捕捉着鸟儿飞来飞去的样子。他们还经常地向家长和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鸟儿为什么会飞?它们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自己怎样才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这些都在吸引着幼儿去了解、发现其中的秘密。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围绕着“鸟儿”“飞机”“飞人”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鸟类和飞行的资料,让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飞禽馆、飞机场,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幼儿在各种活动和游戏中还可以感受鸟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飞机的神奇以及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的方便等,他们还将展开想象,想象着自己有了一双神奇的翅膀 美丽的孔雀 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唱《金孔雀轻轻跳》。 活动准备 1、挂图《美丽的孔雀》,幼儿用书第2册第26页。 2、《金孔雀轻轻跳》歌曲碟片 3、孔雀头饰 活动建议 1、出示挂图导入,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1)引导幼儿观察孔雀尾羽翎羽的样子。

(2)请幼儿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展翅开屏的动作。 2、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轻柔优美,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 提问:小朋友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 (2)幼儿学唱。 4、创编动作师生一起戴头饰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启发幼儿自由模仿孔雀动作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手部动作冠形。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静电

幼儿园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科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大班科学:有趣的静电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科学探究以及实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实践检验,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设计意图: 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玩滑梯的时候头发在“跳舞”,觉得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孩子们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观察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知道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活动准备:记录表碎纸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铅笔排笔水彩笔吸管玻璃瓶幼儿事先分为4组(红、黄、蓝、绿)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⑴教师出示塑料小勺 ⑵教师变魔术,让塑料小勺吸起纸屑。 教师:想让它发挥魔力,还得请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2、幼儿用小勺自由探索,将小纸屑吸起来。 ⑴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⑵请幼儿尝试操作 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⑷教师小结。 教师:其实我们这个神奇的魔术是因为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起来。摩擦的力量大,静电产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纸屑就越多。 3、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 ⑴教师出示记录表。

第一章静电场(全章教案)

第一章静电场 全章概述 本章主要研究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及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场强和电势是分别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的两个物理量。正确理解场强和电势的物理意义,是掌握好本章知识的关键。本章的其他内容,如导体在电场中的静电感应现象和静电平衡问题,实质上是电场中力的性质研究的继续;电势差、电场力的功、电势能的变化等是电场的能的性质讨论的延伸;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则是电场中上述两性质的综合运用。本章的内容是电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习以后各章的准备知识。 新课标要求 1.掌握库仑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2.了解电场、电场强度及电场线,能进行电场强度的计算,特别是在匀强电场中的计算。 3.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理解电势,能画出等势面。 4.根据做功原理,能够计算两点间的电势差。 5.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能进行简单计算。 6,了解电容器的构成及常用的电容器,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性质。 7.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及偏转,并会对其进行计算。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各种起电方法及实质,认识元电荷,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实理解概念及定律,化抽象为具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高抽象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电荷的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电荷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静电感应演示器、玻璃棒、丝绸,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学生: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是用电荷量来表示。 教师: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如何使物体带电? 学生:不带电的物体内存在电荷,且存在等量正、负电荷,在物体内中和,对外不显电性。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 教师: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静电的原理

工业生产中由于物品相互之间的摩擦、剥离、挤压、感应等使物体表面积存有不同性质的电荷。当此种电荷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吸附和放电现象。静电荷的积聚和放电对工业生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破坏。比如物体的粘附、排斥、静电击穿、人体电击、引发爆炸等。 静电消除器的作用是利用空气电离产生大量正负电荷,并用风机将正负电荷吹出。形成一股正负电荷的气流,将物体表面所带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电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离子风机系列有小风机提供风力,也有滚筒风机提供风力。风力大小可由调速开关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产品特点 1、中和静电迅速。 2、离子气流覆盖面积大。 3、离子调解范围宽。 4、有专门的离子发射器清洁器。 5、电离指示器。 6、风机有良好的接地保护。 静电消除器由高压电源产生器和放电极组成,通过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以 中和物体表面的静电.

当放电极为负的高电压时,电子被排斥,质子被吸引并中和,最终产生大量负离子 由不同的电晕放电产生方式, 静电消除器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 >>交流电晕产品

交流高压产生器将220V输入电压升到7KV-10KV, 放电极以50Hz频率交替为正电压和负电压, 放电极和接地极之间产生强电场, 空气分子被电离, 放电极尖端交替产生正负离子. 当带电物体表面为正电位时, 负离子将其中和, 反之, 如果表面为负电位, 正离子将其中和. 交流电晕产品必须接地才能正常工作, 但部分正负离子会因接地而导向大地, 所以中和静电能力稍差, 但结构简单, 正负离子平衡度好, 并且价格经济. >>直流电晕产品

中班主题教案神奇的翅膀8篇

中班主题教案《神奇的翅膀》8 篇 主题名称:主题四神奇的翅膀主题结构:这个主题共有八个活动包括:美丽的孔雀、丑小鸭、小孔雀穿花衣、小苹果树请医生、、小鸽子、小鸟和牵牛花、大飞机小飞机、如果我能飞。 主题内容:当幼儿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时候,常常喜欢用眼睛捕捉着鸟儿飞来飞去的样子。他们还经常地向家长和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鸟儿为什么会飞?它们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自己怎样才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这些都在吸引着幼儿去了解、发现其中的秘密。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围绕着"鸟儿""飞机"" 飞人"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鸟类和飞行的资料,让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飞禽馆、飞机场,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幼儿在各种活动和游戏中还可以感受鸟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飞机的神奇以及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的方便等,他们还将展开想象,想象着自己有了一双神奇的翅膀 美丽的孔雀 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唱《金孔雀轻轻跳》。 活动准备: 1、挂图《美丽的孔雀》,幼儿用书第2册第26页。 2、《金孔雀轻轻跳》歌曲碟片 3、孔雀头饰活动建议: 1、出示挂图导入,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1)引导幼儿 观察孔雀尾羽翎羽的样子。(2)请幼儿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展翅开屏的动作。 2、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轻柔优 美,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提问:小朋友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 (2)幼儿学唱。

4、创编动作师生一起戴头饰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启发幼儿自由模仿孔雀动作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手部动作冠形 丑小鸭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安静的倾听童话故事。 2、懂得关心,同情别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活动准备: 1、《丑小鸭》故事挂图 2、丑小鸭头饰 活动建议: 1、出示丑小鸭头饰,请幼儿欣赏故事出示一只"丑小鸭"请幼儿说说:它是谁?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2、提出问题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故事里讲了什么?丑小鸭为 什么离开妈妈?春天来了,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了什么? 3、看挂图分段欣赏故事,进一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4、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故事中的小鸭被别人叫丑小鸭?开始它生活的快乐吗?后来它的梦想实现了吗?如果你遇到丑小鸭你会怎样做? 小苹果树请医生 活动目标: 1、喜欢安静的倾听故事。 2、了解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登几种鸟的作用和特殊本领。 3、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是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幼儿用书第2册30-33 页 2、啄木鸟、猫头鹰、喜鹊图片活动建议1、观看故事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两棵树的不同。猜测一下发生了什么事?谁能为老苹果树治病呢? 2、利用挂图,请幼儿安静的倾听故事 3、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回忆并理解故事内容。小苹果树都请谁给 树婆婆看病呢?它们能给树婆婆看病吗?谁会给树婆婆看病?啄木鸟是怎么为树婆婆看病的?请幼儿学一学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启发幼儿说出别人遇到困难时要怎么帮助别人? 4、了解鸟类特殊本领。幼儿观察图片,讲述自己知道的鸟及其本领。

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 主题产生 一天午睡时,子怡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旁边的嫣嫣说:“有时我脱衣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亮光呢!”这时好多幼儿都说:“我也有过,我也有过。”还有一次,我给女孩子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了起来,十分好奇。于是,我就设计了“神奇的静电”这一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探索欲望强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 2、激发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二、教学准备 彩色纸屑若干;梳子每幼儿一把;塑料玩具每幼儿一件;气球若干;塑料绳若干;轻快音乐一段;蝴蝶指偶;场地:彩色的草地。 三、教学过程 1、邀请小朋友做“理发店”游戏,发给每个娃娃一把塑料梳子。全体幼儿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发店”,“理发店”正式开业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发,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给小洋娃娃“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飘、立)起来了;教师给一个小朋友“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起来了。 幼儿游戏,给自己梳头,给同伴“理发”,看看能发现什么。教师适当指导、提示、鼓励。 幼一:你们快来看,我帮缘缘梳头,她的头发变成这个样子了。 幼二:我也是,我也是,怎么会跟着梳子,不好梳。 幼三:头发吸在梳子上,这个梳子不好。我家里的不是这样的。 角色游戏“理发店”一向是小朋友感兴趣的,所以用这个游戏引出,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3、教师示范用塑料盒、塑料玩具摩擦后粘住彩色纸条。并奖励每个小理发师一件塑料玩具,到“草地”上去玩。 4、草地上,幼儿用塑料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然后靠近地上的彩色纸屑,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幼儿在活动室中五六个小朋友一起,使劲在衣服上、头发上来回摩擦,去吸地上的彩色纸屑,并热烈地讨论着,张锦元好胜心强,一边吸一边对同伴说:“我肯定吸的比你们多,不信你们看。”结果一比,人家的还要多,他就拼命在身上擦,再去吸了比。许中奇边吸边自言自语地说:“真奇怪,怎么会吸得住呢?又不是磁铁。” 5、蝴蝶飞到草地上(出示指偶),跟着轻快的音乐,与小朋友翩翩起舞。 启发孩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刚才的现象?教师解释这一现象:梳子在头发上摩擦、玩具在衣服上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头发会立起来、纸屑会粘上来。 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静电现象。 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特别是许中奇小朋友好象一下明白了为什么不是磁铁但是也能吸物体这个道理。摩擦产生静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有了初步的概念。 6、气球娃娃来看你。 师:有客人来看小朋友了,是气球娃娃,我们欢迎! 将气球在毛衣上摩擦一阵以后,靠近幼儿的脸颊,幼儿的头发就会被吸引,气球可能会粘在幼儿脸上,教师就说:气球娃娃喜欢你,它亲亲你呢;将两个气球用线捆住,然后将气球分别在毛衣上摩擦,再将两个气球提在手里,气球会分开来,就象两个气球之间生气了一样,气球还会贴到手上悬着。 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这也是静电现象。 7、好玩的章鱼(蒲公英、菊、裙子)。 教师和孩子每人拿一打结的塑料绳,用手捏紧抹几下(或在衣服上搓几下),放开绳子,请幼儿观察塑料绳四面散开的现象,象章鱼一样。让孩子试试能不能粘到衣服或墙上。请幼儿带着章鱼到室外去玩,看看章鱼能不能粘到别的地方。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高中物理】静电场教案讲义

静电场 一、基础知识 1.电场力的性质 (1)元电荷e=1.6×10-19C。 (2)静电现象:电荷在物体之间或内部的转移。 (3)静电平衡:导体中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 (4)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a.内部场强E=0,表面场强方向与该表面垂直;b.表面和内部各点电势相等,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c.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d.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密度越大,凹陷处几乎没有电荷。 (5)静电屏蔽:由于静电感应,1.导体外表面感应电荷的电场与外点场在导体内部任一点的场强的叠加结果为零,从而外部电场影响不到导体内部;2.接导体壳内表面感应电荷与壳内电场在导体壳外表面以外空间叠加结果为零,从而使接地的封闭导体壳内部电场对壳外空间没有影响。 (6)库伦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 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点电荷的连线上。F=k Q1Q2 r2 ,k=9×109Nm2/C2。条件:点电荷、真 空。 (7)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 (8)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的电场力F与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E=F q ,单位N/C或 V/m。这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而非决定式,场强大小决定于电场本身,与F、q无关。方向为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 (9)点电荷场强计算式:E=k Q r2 (10)电场线:画在电场中的有方向曲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是假想的线。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负电荷或无限远。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不相切。同一电场中,电场线越密集的地方场强越大。

静电原理

技术文章:静电涂装的原理与分类 一、前言:在美国于1955年开始采用圆盘型自动静电涂装系统用于枪托、马桶座垫、椅子、床的零件等木制品涂装。在日本也于1966年开始使用升降机式圆盘型用于木制电视机共鸣箱的聚酯树脂涂料涂装。然后普及用于餐椅的酸硬化醇酸树脂(AMI-NOALKYDRESIN)涂料涂装、网球拍的真漆(腊卡)涂装等量产品涂装用圆盘型涂装机,现在估计约有200家工厂采用静电涂装系统,而成为量产木制品涂装的主流。由于静电涂装能大幅度节用涂料,可大大地减低制品成,在1945年则实用于金属制品的涂装,于1951年开发钟型,1953年则开发圆盘型涂装机,而在下记工业领域内普及静电涂装系统。即家用电气用品、汽车及其零件、机车及其零件、脚踏车及其零件、钢制家具、事务用器、农业用机器、建材(金属门窗框及门扉)、护轨、高压瓦斯容器、仪表壳等。除了如此静电涂装被采用多方面金属制品外,也适用于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树脂(ABS树脂)等各种树脂零件。可说静电涂装视为代表性工业涂装的一种方法。更且最近数年来开发普及超高速回转的圆盘型及钟型涂装机,由于这些机器具有高能力,所以也被采用于超高级耳漆涂装。 二、静电涂装的原理与静电涂装机的分类。 (一)静电涂装的原理 静电涂装乃是以接地被涂物为正电极,涂料雾化装装置为负电极,并将涂料雾化装置带高负电压,在二极间制成静电界,使雾化涂料粒子带负电,使涂料有效地被吸着于相反电极的被物面上的方法谓之静电涂装。那么为什么将被涂物作为正极而涂料雾化装置作成负极呢?乃因此相反时,其转移为火花放电较难而安全的缘故。为了实施静电涂装,被涂物的接地乃是重要必须条件,那被涂物必须为电气的良导体。木材通常被认为电气不良导体,但其含水率为8%以上时,则可实行静电涂装,而经验上也被确认。此乃因于通常的静电涂装,在正负二极间所流的电流值为20~50微安培(MICRO-AMPERE),非常小,所以虽然是如木材般,电阻值较大的物体也可以实施静电涂装。惟在日本,冬季干燥期,木材含水率会降低至8%以下,因此涂料附着量显著地降低。如此场合,则使用水蒸气室通过木材,提高木材表面的含水率也为有效方法。 (二)静电涂装机的分类 1.依涂料雾化方式分类 从前则分类为静电雾化方式与机械的雾化方式之二种。所谓静电雾乃是如前述圆盘型,涂料带高压电而供给至圆盘中心,然后圆盘回转所产生离心力在圆盘表面扩展形成薄膜,而在圆盘缘边从液丝变成漆雾的方式谓之。另一机械的雾化则涂料的方式。不过因最近发明小径超高速圆盘或钟,所以依涂料的雾化方式

幼儿园中班主题《神奇的翅膀8篇》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中班主题《神奇的翅膀8篇》教案模板范文.docx 主题名称:主题四神奇的翅膀主题结构:这个主题共有八个活动包括:美丽的孔雀、丑小鸭、小孔雀穿花衣、小苹果树请医生、、小鸽子、小鸟和牵牛花、大飞机小飞机、如果我能飞。 主题内容:当幼儿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时候,常常喜欢用眼睛捕捉着鸟儿飞来飞去的样子。他们还经常地向家长和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鸟儿为什么会飞?它们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自己怎样才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这些都在吸引着幼儿去了解、发现其中的秘密。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围绕着"鸟儿""飞机""飞人"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鸟类和飞行的资料,让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飞禽馆、飞机场,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幼儿在各种活动和游戏中还可以感受鸟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飞机的神奇以及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的方便等,他们还将展开想象,想象着自己有了一双神奇的翅膀 美丽的孔雀 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唱《金孔雀轻轻跳》。 活动准备: 1、挂图《美丽的孔雀》,幼儿用书第2册第26页。 2、《金孔雀轻轻跳》歌曲碟片 3、孔雀头饰 活动建议: 1、出示挂图导入,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1)引导幼儿观察孔雀尾羽翎羽的样子。 (2)请幼儿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展翅开屏的动作。 2、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轻柔优美,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 提问:小朋友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 (2)幼儿学唱。 4、创编动作师生一起戴头饰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启发幼儿自由模仿孔雀动作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手部动作冠形 丑小鸭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安静的倾听童话故事。 2、懂得关心,同情别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活动准备: 1、《丑小鸭》故事挂图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静电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静电 活动名称:奇妙的静电活动领域:科学 设计意图: 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亮光,觉得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们设计了“奇妙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孩子们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奇妙的静电》这一活动正是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操作愿望而产生的。 活动目标: 1、乐意探索,体验摩擦起电的乐趣。 2、能够运用各种材料大胆探究,细致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知道物体摩擦后会产生静电。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脱衣服时听到过噼噼啪啪的声音;头发被梳子 吸起来 2、物质材料:铅笔、塑料尺、彩笔、梳子、碎纸屑、勺子等实验材料。 3、环境布置:幼儿围坐成5小组,每组6人。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纸屑,他们想和彩笔做朋友,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小纸屑粘到尺子上?(用双面胶、胶水、透明胶布、水等方法) 2、更深层次提问:现在不用双面胶、胶水,也不用胶布,谁能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尺子把纸屑吸起来?(彩笔不要挨住小纸屑,但能把小纸屑吸起来) 二、幼儿尝试——“小纸屑被吸起来了” 1、教师出示了彩笔和纸屑,让幼儿想一想彩笔和头发怎样做就能把小纸吸起来。 2、幼儿尝试自己所想到的方法,看是否能吸起小纸屑?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把彩笔放在头发上快速摩擦后,然后再去吸小纸屑,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4、提问:为什么彩笔在头发上摩擦后会把小纸屑吸起来呢?(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因为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后会产生一种电,这种电是静止停留在彩笔上,所以我们把这种电叫静电。这种电不是我们日常电视电灯用的电,小朋友千万不能动插销、电源这些危险的电。

电场电场强度教案设计

电场电场强度教案设计 电场电场强度教案设计 第二节电场电场强度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场的概念 2. 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 3. 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2.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之一,这是难点。初学者容易把电场强度跟电场力混同起来。三、主要教学过程 1. 复习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点电荷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2.新课引入任何力的作用都离不开物质,脚踢球,脚对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对雪橇的拉力是通过绳子作用的;地球对地表附近物质的作用力是通过重力场物质;两电荷间相互作用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别的物质作用的,这就是电场。 3.教学过程设计(1)电场 a.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提问:既然场是物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 答:物质形式实体(由分子组成);看的见,摸的着。场(形式):看不见,摸不着,不以人的感官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例如可见光波长由7000 ~4000 ,但还有很多波长的光线我们看不到,但不等于它们不存在。不能以人灯感官为标准判一存在与否。场客观存在的证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例如重力场对有质量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用可对物体做功,说明其能量。电场对放入其的电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对Q做功,说明其有能量。b.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称电场力。c.静电场:静止电荷的电场。场有能和力的特性,我们先看电场中力的性质,它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先以点电荷为例。如图1所示,在+Q电场中A点分别放入电荷q1、q2、q3则它们分别受电场力为:A:F1= F2= ;F3=看看上式,我们可发现场电荷Q对不同的检验电荷q 有不同的电场力,但只要A点位置不变,F与q的比值就不变。若换到B点,则从上面分析看出:Q固定则电场的空间分布固定,对于场中某点固定,值仅与Q、r有关,与检验电荷无关,它反映的是电场的性质,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称场强。(2)电场强度 a.定义: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b.定义式:E=F 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 q 电量国际单位:库(C) E 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N/C) c.物理意义: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那里所受的电场力。 d.电场强度是矢量,规定场强方向为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电场中同一点,+q、-q受力方向不同,场强只能有一个方向,规定以+q的受力方向为正。例在图2中标出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正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方向沿连线背离+Q,负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方向沿连线指向-Q。e.单位:牛/库N/C E= 借助于点电荷场强推出,可适用于任意电场。(3)一个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a. 真空中:E= (与检验电荷q无关,仅与场电荷Q及r有关) b. 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方向(以后还会遇到各点场强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匀强电场) (4)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叠加原理如图3所法,在正点电荷Q1与负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中有一点A,求A点的电场强度EA,由电场强度定义可知,EA在数值上为+1C点电荷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今在A点放q=1+C,q将同时受到Q1和Q2的作用,每个作用力都能单独用库仑定律求出,就像另一个电荷不存在一样,而q受的合力为各分力的矢量和,又因为q是1C正电荷,所以它受的电场力在数值上等于场强,也就是说A点的合场强为Q1与Q2单独在A眯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就是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用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以求和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任何一个带电体不管其电荷分布多么复杂,都可以视为由许多点电荷组成,因而可以用场强叠加原理求出它的场强。可以看出,真空中任意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仅由场是荷、电场中

静电现象及其原理

静电现象及其原理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儿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 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 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这是因为气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当空气流动时分子、原子也会发生“接触分离”而起电。 我们都知道摩擦起电而很少听说接触起电。实质上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的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摩擦是一个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 另一种常见的起电是感应起电。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上述的几种现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放电”的结果。 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随着家用电器增多以及冬天人们多穿化纤衣服,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加之居室内墙壁和地板多属绝缘体,空气干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 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相对比年轻人干燥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过高的静电还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

幼儿园神奇的翅膀教案

幼儿园神奇的翅膀教案 幼儿园神奇的翅膀教案主题名称:神奇的翅膀 主题结构:这个主题共有八个活动 包括:美丽的孔雀、丑小鸭、小孔雀穿花衣、小苹果树请医生、、小鸽子、小鸟和牵牛花、大飞机小飞机、如果我能飞。 主题内容:当幼儿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时候,常常喜欢用眼睛捕捉着鸟儿飞来飞去的样子。他们还经常地向家长和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鸟儿为什么会飞?它们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自己怎样才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这些都在吸引着幼儿去了解、发现其中的秘密。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围绕着"鸟儿""飞机""飞人"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鸟类和飞行的资料,让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飞禽馆、飞机场,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幼儿在各种活动和游戏中还可以感受鸟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飞机的神奇以及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的方便等,他们还将展开想象,想象着自己有了一双神奇的翅膀 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唱《金孔雀轻轻跳》。 活动准备 1、挂图《美丽的孔雀》,幼儿用书第2册第26页。

2、《金孔雀轻轻跳》歌曲碟片 3、孔雀头饰 活动建议 1、出示挂图导入,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1)引导幼儿观察孔雀尾羽翎羽的样子。 (2)请幼儿模仿孔雀梳理羽毛、展翅开屏的动作。 2、欣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轻柔优美,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 提问:小朋友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 (2)幼儿学唱。 4、创编动作 师生一起戴头饰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启发幼儿自由模仿孔雀动作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手部动作冠形 幼儿园神奇的翅膀教案(一)环境创设 1.布置“了不起的飞人”主题墙,幼儿收集有关飞人的图片。 2.将幼儿制作的“我的小翅膀”摆放在活动区里。 (二)生活活动 1.利用午睡后起床的时间,让幼儿练习系鞋带,并在活

3-1静电场教案讲义

静电场 一、静电现象与产生 1.静电产生 (1)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微观解释 ①摩擦起电:通过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是物体带电得失电子 ②接触带电:通过与带电导体接触时物体带电方式电荷转移 ③感应起电:通过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的方式电荷间相互作用 (2)带电体的电性 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②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3)三种起电方式比较 2.电荷守恒定律 ①内容: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总量保持不变。 ②理解: a.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b.两物体之间或物体各部分之间转移的是电子 c.起电过程的实质是物体中正、负电荷的分离和转移的过程,电荷发生转移或分离后由于剩余的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不为零,从而对外显电性,那种电荷量多,显哪种电性 d.电荷中和,实质是等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代数和为零从而不显电性,而不是电荷消失 3.几个小球电量分配问题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再分开,电荷量Q A’’=Q B ’= 2Q Q B A ,代入电荷量数值时将电性符号一起带入进行代数运算 ②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在分开,先用公式计算两个,结果再和第三个小球用公式计算 二、静电力、库仑定律

1.静电力与点电荷模型 (1)静电力:静止的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点电荷:把本身的大小比相互之间的距离小得多的带电体称为点电荷 ①理解 a.点电荷是物理模型,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理想化模型,类比质点 b.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的条件: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大小大得多; c.点电荷只具有相对意义,一个物体能否看成是点电荷要看其具体问题,不能凭带电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 2.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 的大小,跟它们的电荷量Q 的乘积成正比,跟他们的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 (2)表达式:F=22 1r q q k (3)使用条件①真空中②点电荷 (4)解释:K 为静电力常量 k=9.0×109N·m 2/C 2 由于只计算静电力大小所以q 取正值 方向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判断 (5)静电力的叠加原理:对于两个以上的点电荷,其中每一个点电荷受到的库仑力的大小,都等于其他点电荷分别单独存在时对该点电荷作用力的矢量和 例如:下面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C ,A 球带+q 的电量,B 球带-q 的电量,C 球带+q 的电量,如图所示分布在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求C 求受到的静电力 F1为AC 之间的静电力,F2为BC 原理,金属球C 受到的力就是F1和F2形得到C 受到的合力F (6)几个带电小球求静电力的问题 根据静电力叠加原理进行计算,如上例题所示,具体步骤为: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受力分析③分别列受到的静电力公式④矢量和相加 (7)三个点电荷相互作用下平衡时的规律:“三点共线,两同夹一异,两大夹一小,近小远大”满足 322131q q q q q q += 3.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