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LABVIEW版

长安大学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LABVIEW版
长安大学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LABVIEW版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学院(部)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24030901 学生姓名龙哥

学号 0000

2012.4.16 至2012.4.27 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第一部分设计要求:

第二部分设计正文:

一、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电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进一步理解各种调制与解调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

3.学会应用LabVIEW软件进行仿真设计;

4.提高依据所学知识及查阅的课外资料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 .设计内容:

1.调幅与检波

(1)高频DSBFC信号产生与检波

(2)DSBSC信号产生与检波

2.混频与检波

中频DSBFC信号的产生与检波

3.FM波产生与解调

4.PM波产生与解调

要求:

1.以上1和2,3和4均选做其一。调制信号均为5kHz的正弦波,高频DSBFC 信号载波频率取500kHz-1600kHz(在该范围内可调),中频DSBFC载波频率取465kHz,其他载波频率均取100kHz;

2. 以上1中的DSBFC和DSBSC检波不可用相同的方法;

3. 明确设计任务,合理选择设计方案;

4. 利用LabVIEW进行仿真;

三、设计原理及仿真结果

一)调幅与检波

调制电路与解调电路是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制是在发射端将调制信号从低频段变换到高频段, 便于天线发送或实现不同信号源、不同系统的频分复用;解调是在接收端将已调波信号从高频段变换到低频段, 恢复原调制信号。

在模拟系统里, 按照载波波形的不同, 可分为脉冲调制和正弦波调制两种

调制方式。

脉冲调制是以高频矩形脉冲为载波, 用低频调制信号分别去控制矩形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三个参量, 分别称为脉幅调制(PAM), 脉宽调制(PDM)和脉位调制(PPM)。

正弦波调制是以高频正弦波为载波, 用低频调制信号分别去控制正弦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三个参量, 分别称为调幅(AM)、 调频(FM)和调相(PM)。

调幅AM 包括四种方式:普通调幅AM 、双边带调幅DSB 、单边带调幅SSB 和残留边带调幅VSB,其中双边带调幅DSB 包括全载波双边带调幅DSBFC 和抑制双边带调幅DSBSC 两种。对于相同调制信号产生的已调波信号的时域波形不一样, 频谱不一样, 带宽不完全一样, 调制与解调的实现方式与难度不一样。根据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均采用正弦波调制。

普通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有两种, 即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

包络检波也称峰值检波,利用普通调幅信号的包络反映了调制信号波形变化这一特点, 如能将包络提取出来, 就可以恢复原来的调制信号。这就是包络检波的原理。

同步检波也称相乘检波,同步检波必须采用一个与发射端载波同频同相(或固定相位差)的信号, 称为同步信号。 1. DSBFC 产生与检波 1) DSBFC 产生的原理分析 a).DSBFC 调幅波的产生

DSBFC 即全载波双边带调幅,其调幅方式是用低频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正弦

波(载波)的振幅, 使其随调制信号波形的变化而呈线性变化。

设载波信号为u c (t)=U c cos ωc t, 其中载波信号频率f c =500KHZ ; 调制信号为单频信号u m (t)=U m cos ωm t ,其中调制信号频率f m =5KHZ 。 则DSBFC 调制信号为u DSBFC (t)=( U c +k U m cos ωm t )cos ωc t = U c (1+m cos ωm t) cos ωc t 其中调幅指数m= k U m / U c , 0<m ≤1, k 为比例系数。

如图1所示为产生DSBFC 调幅波的方框图:

图1 DSBFC 调幅波的产生

如图1所示,DSBFC 的产生首先由调制信号u m (t)与一直流偏置A 0相加后,再与载波信号u c (t)相乘得到。

如图2所示为载波信号u c (t)、调制信号u m (t)以及DSBFC

调制信号波形。

图2 DSBFC 调制波形

b) DSBFC 的频谱分析 DSBFC 调制信号转化为:

u DSBFC (t)= U c cos ωc t

+1/2 mU c cos(ωc +ωm )t+1/2 mU c cos(ωc -ωm )t

则DSBFC 的频谱分析如图3所示

图3 DSBFC的频谱分析c) DSBFC调制功率与效率分析

载波功率:P

c =U

c

2 /2 R

L

调幅波上下边频功率:

P

lsf = P

usf

=(m U

c

/2)2 /2 R

L

=(m U

c

)2 /8 R

L

=m2 P

c

/4

发射总功率:P

t = P

c

+P

lsf

+P

usf

=(1+m2/2)P

c

2.DSBFC检波的原理分析

1) 非相干检波

包络检波也称峰值检波,利用普通调幅信号的包络反映了调制信号波形变化这一特点, 如能将包络提取出来, 就可以恢复原来的调制信号。这就是包络检波的原理。

如图4所示为包络检波原理框图。

图4 包络检波

用低通滤波器取出i

o 中这一低频分量, 滤除ω

c

m

及其以上的高频分

量, 同时用隔直流电容滤除直流分量, 就可以恢复与原调制信号u

m

(t)成正比的单频信号了。

图4中的非线性器件可以用二极管, 也可以用晶体三极管。

b) DSBFC峰值检波

在本课程设计中,DSBFC检波采用峰值检波,将产生的DSBFC调幅信号

u

DSBFC

(t)作为输入信号输入到由二极管或晶体三极管组成的峰值检波电路中,提取出调幅波中的峰值,再将其输入到低通滤波器中,从而得到解调的

调制信号u'

m (t)。

调幅信号u

DSBFC (t)=( U

c

+k U

m

cosω

m

t)cosω

c

t

= U

c (1+m cosω

m

t) cosω

c

t

解调信号u'

m (t)=U

m

cosω

m

t

如图5所示为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

图6 DSBFC解调信号

3) DSBFC产生与检波的仿真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进行对调幅波的产生、调频波、调相波的调制与解调的仿真。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又称“G”语言),它是一个虚拟仪器开发平台,也是一个图形化软件集成开发环境。LabVIEW作为一种强大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应用于各个行业,被视为一个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利用它可以方便地组建自己的虚拟仪器。

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可以利用LabVIEW方便的完成实验的设计与仿真。

a) DSBFC产生与检波的LabVIEW程序

下图为利用LabVIEW编写的DSBFC调制解调的程序图。

DSB FC调制解调程序图

如图所示,首先由两个信号发生器生成调制信号u

m (t)与载波信号u

c

(t),分别

设置其频率为5KHZ和500KHZ,其幅值均取1V,并将他们分别用波形显示器显示;其次,

将调幅信号u

DSBFC

(t)经过数据转换后,放置一个峰值检波器对其进行检波,通过检波后,将峰值检波器中输出的位置项与信号采样率的倒数相乘后转换为时间,并于峰值检波器的振幅项分别作为X、Y由一XY图形创建器创建一波形,得到DSBFC解调信号。由于在峰值检测过程中,对调幅信号的检测产生一个直流偏移,因此在经过峰值检波器的信号减去其平均值。得到得到DSBFC解调信号。因此,由LabVIEW程序完成DSBFC检波。

为了保证程序能够连续运行,在所有虚拟仪器外添加一个WHILE循环体。

b) DSBFC产生与检波的LabVIEW波形显示

DSBFC调制解调波形

3. DSBSC产生与检波

DSBFC信号的平均功率是由载波功率和边带功率组成的,而只有边带功率才与调制信号有关。载波功率在DSBFC信号中占有大部分能量,即使在满调制(m=1)条件下,两个边带上的有用信号仍然只占很小能量。因此,从功率上讲, DCBFC信号功率利用率比较低。

为了提高调幅信号的效率,就得抑制掉已调波中的载波分量。要抑制掉DSBFC信号中的载波,只需在图3-1-1中将直流分量A0取掉,得到抑制载波

的双边带信号,即DSBSC 。 1) DSBSC 产生的原理分析

a) DSBSC 调幅波的产生

DSBSC 即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由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直接得到DSBCS 调幅信号。

设调制信号为u m (t)=U m cos ωm t ,其中调制信号频率f m =5KHZ 。 载波信号为u c (t)=U c cos ωc t, 其中载波信号频率f c =100KHZ ; 则DSBSC 调制信号为

u DSBSC (t)= u m (t)u c (t)

= U m cos ωm t U c cos ωc t

如图9所示为产生DSBSC 调幅波的原理方框图。

图9 DSBSC 调幅波的产生

如图10所示为载波信号u c (t)、调制信号u m (t)以及DSBSC

调制信号

波形。

图10 DSBSC 调制波形

b)DSBSC 的频谱分析

设调制信号为x(t),DSBSC 信号的时域表示为

当调制信号x (t )为确知信号时,DSB 信号的频谱为

如图11示为DSBSC 的频谱分析

(a) 调制信号; (b) 载波信号; (c) 已调波信号

图11 DSBSC 频谱分析

c) DSBSC 调制功率与效率分析

t

t x t s c DSBSC cos )()(ω=2

)

(2)()(c c DSBSC ωωωωω++-=

X X

s

由于DSBSC 频谱中没有载波分量,P c =0。因此,信号的全部功率都包含

在边带上, 即

这就使得调制效率达到100%,即η

DSBSC

=1。

2 )DSBSC 检波的原理分析 a) 相干检波

同步检波也称相乘检波,同步检波必须采用一个与发射端载波同频同相(或固定相位差)的信号, 称为同步信号。

同步检波可由乘法器和低通滤波器实现, 其原理见图12。

图12 相干检波

设输入DSBSC 调制信号:u DSBSC (t)= U m cos ωm t U c cos ωc t 乘法器另一输入同步信号为:u c (t)=U c cos ωc t 则乘法器输出为:u o (t)= k 2u DSBSC (t) u c (t)

= k 2U m cos ωm t U c cos ωc t U c cos ωc t

= 2

k 2

2m c U

U cos ωm t (1+ U c cos2ωc t )

其中k 2是乘法器增益。

由上式可见, 输出信号u o (t)中含有ωm , 2ωc +ωm ,2ωc -ωm 几个频

率分量。为了达到解调DSBSC 的目的,采用低通滤波器取出ωm 分量,就可恢复原调制信号。

2

)(2S DSBCS

t x P P =

=

b) DSBSC相干检波

本次课程设计DSBSC检波方法采取相干检波。将DSBSC调幅波与同步信

号u

c (t)相乘后通过一低通滤波器,滤去2ω

c

m,

c

m

频率信号,从

而得到DSBSC解调信号。如图13为DSBSC解调信号波形。

图3-2-5

图13 DSBSC解调波形

3)DSBSC产生与检波的仿真

a)DSBSC产生与检波的LabVIEW程序

如下

图所示,为利用LabVIEW编写的DSBSC调制解调的程序图。

如图所示,首先由两个信号发生器生成调制信号u

m (t)与载波信号u

c

(t),分别设置其频率为5KHZ和100KHZ,其幅值均取1V,并将他们分别用波形显示器显示;并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DSBSC调幅信号,并将其用波形显示器显示。为了保证程序能够连续运行,在所有虚拟仪器外添加一个WHILE循环体。因此,由LabVIEW程序得到DSBFC调幅信号。

由乘法器得到DSBSC调幅信号u

DSBSC

(t)后,将调幅信号与一载波信号同步信号相乘,为了保证同步信号与载波信号同频同相,将载波信号作为同步信号,相乘结果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将低通滤波器设置为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设置为10KHZ。得到DSBSC调制解调信号。因此,由LabVIEW 程序完成DSBSC检波。

b)DSBSC产生与检波的LabVIEW波形显示

如下图所示利用LabVIEW编写的程序DSBSC调制解调所产生的波形图。

如图所示,所得波形分别为调制信号、载波信号、调幅信号和解调信号的波形图。 4 )DSBSC 结果分析

a) DSBSC 调制解调

调制信号u m (t)= cos(2π*5000t);

载波信号u c (t)= cos (2π*100000t );

调幅信号u DSBSC (t)= u m (t)u c (t) = cos(2π*5000t) cos (2π*100000t )

调幅信号u DSBSC (t)经过乘法器与载波信号u c (t)相乘后得到输出信号

u o (t)为 u o (t)= u DSBSC (t) u c (t)= cos(2π*5000t) (cos (2π*100000t ))2

=

2

1

cos(2π*5000t)(1+ cos (2π*200000t ))

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解调信号u m '(t)=

2

1

cos(2π*5000t) 由相干检波对u DSBSC (t)解调所得到的解调信号u m '(t)频率与原调制

信号u m (t)相同,幅度为原信号的1/2。

b)同步信号

如果同步信号与发射端载波同频不同相,有一相位差θ, 即

u c (t)=U c cos(ωc t+θ)

则乘法器输出中的ωm 分量为2

k 2

2m c U

U cos θcos ωm t 。

若θ是一常数, 即同步信号与发射端载波的相位差始终保持恒定, 则解调出来的ωm 分量仍与原调制信号成正比, 只不过振幅有所减小。当然θ≠90°, 否则

cos θ=0, ωm 分量也就为零了。若θ是随时间变化的,

即同步信号与发射端载波之间的相位差不稳定, 则解调出来的ωm 分量就不能正确反映调制信号了。 c) DSBSC 调制功率与效率分析

由于DSBSC 频谱中没有载波分量,P c =0。设调制信号为x(t),因此,信

号的全部功

率都包含在边带上, 即

这就使得调制效率达到100%,即ηDSBSC

=1。

由分析可得,DSBSC 调制与解调过程中,调制功率取决于输入的调制

信号,与载波信号无关,因而调制效率100%。

二)角度调制与解调

角度调制是频率调制FM 和相位调制PM 的总称。角度调制是使正弦载波信号的角 度随着基带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而改变。

在调频信号中,载波信号的频率随着基带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而改变。调制信号

2

)

(2S DSBCS

t x P P =

=

幅度变大时,载波信号的频率也变大(或变小),调制信号幅度变小时,载波信号的频 率也变小(或变大);而在调相信号中;载波信号的相位随着基带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 而改变。调制信号幅度变大时,载波信号的相位也变大(或变小),调制信号幅度变小 时,载波信号的相位也变小(或变大);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调频和调相是等同的, 所以我们都称之为角度调制;而在这种调制方式中,载波的幅度保持不变。

调频信号可以被看作调制信号在调制前先积分的调相信号。这意味着先对m(t)积

分,再将结果作为调相器的输入即可得到调频信号。相反,先微分m(t),再将结果作 为调频器的输入也可得到调相信号。

有两种基本的方法来产生调频信号:直接法和间接法。在直接法中,载波的频率 直接随着输入的调制信号的变化而改变。在间接法中,先用平衡调制器产生一个窄带 调频信号,然后通过倍频的方式把载波频率提高到需要的水平。

1.频率的调制与解调 1)频率调制原理分析

a )频率调制的数学分析

频率调制FM 是指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频率,使高频振荡的瞬时

频率随调制信号规律作线性变化的过程。

设:载波信号为u c (t)=U c cos ωc t, 其中载波信号频率f c =100KHZ ; 调制信号为u m (t)=U m cos ωm t ,其中调制信号频率f m =5KHZ 。 则根据频率调制的定义,调频信号信号应为:

u FM (t)= U c cos(ωc t+k f

?

t

U m cos ωm t)

= U c cos(ωc t+m f sin ωm t) 其中,调频信号的瞬时角频率为

ω(t)= ωc +?ω(t)=ωc + k f u m (t)= ωc + ?ωm cos ωm t

式中k f 为比例常数。

瞬时相位φ(t)是瞬时角频率ω(t)对时间的积分,即:

φ(t)=?t

d 0

)ω(ττ+ φ0

式中,φ0为信号的起始角频率。为了分析方便,不妨设φ0=0,则上式变

φ(t)=?t

d 0

)ω(ττ= ωc t+

m

m ω

ω ? sin ωm t =ωc t+m f sin ωm t=φc +?φ(t)

由上式可见,调频的结果也引起了载波瞬时相位的变化。 FM 波的表示式为:

u FM (t)=U c cos(ωc t+m f sin ωm t)

调频指数mf :调频信号的最大相偏,也就是相对于调制信号的最大频偏:

m f =?φ

m =

m

m f ω U k =m m ω ω?=F

f m ?

最大频偏Δωm :瞬时角频率ω(t)偏移ωc 的幅度。

m ω?=m f U k

调频波的波形如图16所示。

图16 调频波的波形

b)调频波的频谱

调频波的展开式u FM (t)=U c cos(ωc t+m f sin ωm t)

= U c e t i c ωe t sin ωm m f j

它展开为傅立叶级数

是周期性函数,可以将式中的

t

jm f e m ωsin 式中J n (m f )是宗数为m f 的n 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它可以用无穷级数进行计算:

它随m f 变化的曲线如图17所示,并具有以下特性:

图17 第一类贝塞尔函数曲线

因此,调频波的级数展开式为:

2) 频率解调原理分析

sin ()f jm t

jn t

n f n e

J m e ∞

ΩΩ=-∞

=

20

(1)(

)2

()!()!

f

n n m

n f m m J m m n m +∞=-=+∑

??

?-=-为奇数时

为偶数时n m J n m J m J f n f n f n )

()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

-0.4

-0.200.20.40.60.8n (m f )J 0

J 1

J 2

J 3

J 4

J 5

J 6

J 7J 8J 9J 10

f

.....

])4cos()4)[cos((])3cos()2)[cos((])2cos()2)[cos((])cos())[cos((cos )()cos()(]

)([][43210)(sin +Ω-+Ω++Ω--Ω++Ω-+Ω++Ω--Ω++

=Ω+==?=∑∑∞=∞

=Ω+∞

=-∞

=Ωt t m J U t t m J U t t m J U t t m J U t m J U t n m J U e m J U e

e

U u c c f C c c f C c c f C c c f C c f C c f n n n C t n j f n n n C t

jm t

j C FM c f c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e R e R

labview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labview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打地鼠小游戏 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1班 学生学号:1404200223 学生姓名:孙鑫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李国平 课程设计时间:至

目录 第一章设计思路 (1) 第二章设计步骤 (2) 1.1 前面板设计 (2) 1.2 程序框图设计 (3) 第三章调试与分析 (4) 第四章心得体会 (5)

第一章设计思路 通过对虚拟仪器的软件LabVIEW的一定了解以及学习了其基本内容后,为了可以是学到的知识可以较好的联系在一起,因而想用LabVIEW语言编写一个简易的小游戏来进一步温习巩固所学的。 根据已有知识,可以用LabVIEW语言编写一个简易的计算机,也可以编写个简易打地鼠游戏。在经选择后,我决定尝试编写一简易打地鼠游戏。 联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物打地鼠机器,一般在插上电源后,机器就通上电源才可以进行游戏。在按上开始游戏后,投入游戏币后即可进行游戏了,但在虚拟仪器之中,投入游戏币的过程暂时没有可行方法,控制游戏开始结束可以用一些结构形式加些控件来实现。 在正式进入游戏后,一般情况下,机器每个地鼠出现的时间都已经系统的设置好了。至此,可以用循环的方式让地鼠在间隔一段时间就出现,用不同颜色的同一控件不同状态可以大致比拟,同时,为满足不同反映能力的使用者,可进行每个地鼠出现的间隔。在某一个地鼠出现后,若在规定时间没有击或没有击中的话,地鼠会回复原样,就想到可以通过计算地鼠从冒出计时到规定时间后,来迫使其恢复,基本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在虚拟软件上,由于鼠标点击可能会同时点击几个控件,那个时候将不能较好的反映游戏本质,所以,可以用一些提示来说明。以此来使游戏者可以能更方便地进行游戏,感受到实物中的一些乐趣。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课程 教学标准

目录 一、课程名称 二、适用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六、重点和难点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二:电子测量仪器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三:电子测量实训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四:现代电子测量技术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八、说明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2、模块学时分配 3、考核方法及手段 4、注意事项 5、其他说明 一、课程名称: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 二、适用专业:电子工程系各专业、通信工程系各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电分析基础、路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等。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的地位:电子工程系与通信工程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2、课程的作用 《电子仪器与测量》课程是我院电子工程系与通信工程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有关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和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处理方法。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测量用信号源、波形测量与示波器、频率与时间的测量、电压测量、频域测量、频谱分析和非线性失真的测量等。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电子仪器,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职业道德观得到加强。该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就业能力。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电子测量及测量技术基础、测量用信号源、电子示波器、电能量测量仪器、时间与频率测量仪器、频域测量仪器、常用元器件测量仪器、数据域测量仪器、现代电子测试技术与自动测试系统等。 六、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介绍各种通用仪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对仪器的具体电路不作过多的讨论和分析,只重点介绍那些与仪器功能、正确使用仪器有关的特殊电路。 2、难点 各种通用仪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工作特性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代电子测量的结构与原理。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电子测量的意义、内容、特点和基本方法。 (2)计量的基本概念 (3)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类型及表示方法。 (4)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分类、主要性能指标、发展概况与正确使用。 2、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测量的意义、内容、特点和基本方法。 (2)掌握计量与单位制。 (3)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类型及表示方法。 (4)了解量值的传递与跟踪。 (5)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分类、主要性能指标。 (6)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7)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虚拟仪器——LABVIEW课程设计报告 2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虚拟仪器 题目:基于声卡的音频采集分析仪与信号发生器设计 学院: 环化学院系: 化工系 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17 ~ 18 周 指导教师:职称:中级 系分管主任: 刘雷 审核日期:

一、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虚拟仪器技术是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融合了测试理论、仪器原理和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高速总线技术以及图形化软件编程技术于一身,实现了测量仪器的集成化、智能化、多样化及可编程化,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虚拟仪器的原理及开发技术,掌握虚拟仪器软件平台Lab VIEW的基本的编程方法及调试技术,并结合计算机声卡来完成一个信号发生器与时频分析仪的设计. 具体要求与内容: 1。具备数字存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仪三个主要功能模块; 2.可以通过前面板交互界面实现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功能切换; 3。采集数据可以在单次和连续两种方式进行切换,采集的数据可以进行存储,类型可以在WA V、BIN和TXT三种类型进行切换,数据存储要求用子VI 实现; 4。对于信号发生器,要求可以叠加各种噪声,要求可以改变信号相关参数,同时能够实现两个以上信号叠加为一个复合信号; 5。时频分析仪应该能够完成大部分时域和频域分析,可实现信号分析前的加窗或滤波器操作,可以对原始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保存,示波器的各个参数灵活可调并且可以将已存数据重新载入进行分析观察。对于音频信号可以选择性的进行播放。

基于声卡的音频采集分析仪与信号发生器设计: 摘要:要在LABVIEW环境中进行对声卡采集编程,就是运用常用周期信号及测试领域特殊信号的双通道模拟输出。由于专用数据采集卡成本比较昂贵、而且和计算机兼容性比较差等缺点,这个论文就是应用性能良好、价格低廉的计算机声卡设计一套基于LabVIEW 的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双通道、高保真、22K 甚至44KHz的采样率,实现了音频信号的实时采集、实时存储、回放、信号分析(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等多种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具有设计简便、成本低、通用性高、扩展性好、界面大方简洁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和科学实验室等环境. 关键词:声卡;数据采集;虚拟仪器;LabVIEW ; 引言:数据采集是信号分析与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许多工业控制与生产状态监控中,都需要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但是,专用数据采集卡的价格一般比较昂贵,而我们PC机的声卡就是一个很好的双通道数据采集卡。实际测量中,在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自身资源,完成数据采集任务,从而节省成本。 虚拟仪器是基于计算机的软硬件测试平台.虚拟仪器技术的优势在于可由用户定义自己的专用仪器系统,且功能灵活,很容易构建,所以应用面极为广泛.目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快、功能最强的图形化软件集成开发环境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创新软件产品[1]。它是将仪器装入计算机中, 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托, 可以实现各种仪器的功能。 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主要应用于仪器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显示等领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与传统C、C++等编程语言不同,LabView采用强大的图形化语言编程,面向测试工程师而非专业程序员,编程方便,人机交互界面直观友好,具有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和仪器控制能力等特点[2]。

labview课程设计模拟计算器(选择结构)

河北工程大学 《虚拟仪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计算器模拟 姓名:张振兴 学号: 090030301 班级:测控三班 完成日期:2012 年 6月19日

目录 一、设计思路 (2) 二、实现过程 (2) 1、面板键入感应 (2) 2、运算变量的初始化 (2) 3、无操作时的默认输出 (3) 4、数字的键入1-9的输入 (3) 5、数字0的输入 (4) 6、小数点的键入 (5) 7、结果去零操作 (5) 8、“+/-”键的设计 (7) 9、“+、-、*、/”四则运算 (7) 10、等号键 (8) 11、开方运算 (9) 12、取倒数倒数运算 (9) 13、退格键CE的设计 (10) 14、清零键C (11) 15、停止键OFF (12) 三、整体程序 (12) 四、前面板的设计排版 (12) 五、while循环中寄存器能 (13) 六、此计算器可以实现的功能 (13)

一、设计思路 完成标准型计算器的一般功能。 输入第一个数,进行存储并显示输入运算的类型并存储输入第二个数,存储并显示按“=”或则按其它运算符号“+、-、*、/”进行连续的运算,最后显示运算结果。 二、具体的实现过程 1、面板键入感应 首先建立一个簇,然后在簇中建立22个布尔量,其中包括0--9十个数字键,1个小数 点键,4个“+、-、*、/”运算键,1个等号键,1个开方键,1个符号转换键,1个倒数键,1个清零键,1个退格键,1个退出键。如下图所示: 然后通过将簇中元素按产生的顺序组成一个一维数组,这样就实现了每个键与数字(1--22) 之间的对应。每次按下一个键时,通过查找出对应的键并把其后对应的数字连接到一个case 结构,然后执行对应case结构中的程序,至此就完成了对一个键的感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2、运算变量的初始化 在运行程序之前,首先对需要用到的变量进行初始化,如图所示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总体思路及比较 (2) 二单元电路思路 (6) 输入回路 (6) 本机荡回路 (8) 中频滤波器匹配参数 (10) 限频电路 (12) 鉴频电路 (13) 低频放大电路 (14) 三总结体会 (15) 四总原理图 (16) 参考资料 (17)

第一章设计总体思路及方案比较 一.调频收音机的主要指标 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指标有: 1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系统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接受系统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相对应。调频接收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 2 灵敏度 接收系统接受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一般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调频接收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3选择性 接收系统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信号中选出所需信号,抑制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调频接收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50dB。 4 频率特性 接收系统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5 输出功率 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二调频接收机的系统方框图 调频接收机的系统方框图如所示,它是由输入回路,高频放大器,混频器,本机振荡,中频放大器,鉴频器,低频放大器等电路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器放大进入混频级。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f2也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2-f1),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级放大。 三MC3362芯片特点 MC3362是低功耗窄带双变频超外差式调频接收机系统集成电路,它的片内包含两个本征,两个混频器,两个中放和正交鉴频等功能电路。MC3362的接收频率可达450MHz,采用内部本征时,也可

电气14级四个班级虚拟仪器课程设计题目2015秋季2016.1.18-22

12级《虚拟仪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及任务 学生按分组组别从以下对应题目号中选择一题进行设计。 1.粮仓管理系统设计(利用labVIEW)(3-4人) 1)一个粮仓系统有五个独立的粮仓,假设粮仓中各有一个控制节点,用来测量其内部温度及湿度,并有两个执行机构,分别用于打开通气窗口及打开风扇。 2)假设五个粮仓的数据都汇聚在一个集中节点,该节点将数据传至上位监控计算机(串行口)。(数据协议自定,要将五个节点区分开) 3)设计一个监控界面,用于实时监控五个粮仓的实时数据。并保留每天的数据。可以按日期及指定的粮仓来查询数据,并显示历史曲线。 4)用户可以设置报警线,当温度超过报警线时,要求下传数据,启动相应的执行机构。 并在控制面板中有所显示。 5)要求用实际串口完成。(可以在另一个电脑上用串口调试助手,模拟集中节点) 2.利用声卡的数据采集与输出(LabVIEW)(3-4人) 1)通过话筒,利用声卡采集一段声音 2)显示该段声音的频率分析,分析特点,并存储起来。 3)试着根据存储的声音特色,区别不同的人。 4)存储不同的声音,利用声卡实现回放。 3.虚拟仪器的网络控制(3-4人) 1)设计一个程序控制8个外设小灯的点亮方式,要求两种方式A:每个小灯间隔时间T,依次亮,时间T可调,并循环。B:先1.3.5.7.9亮隔时间T,2.4.6.8.10亮,并循环,T 可调。 2)要求主面板与硬件的8个小灯同步。 3)通过网络在另一台计算机上控制此程序的运行(利用LabVIEW的DateSocket技术) 4.基于NI数据采集卡的虚拟示波器(3-4人) 1):波形来自外来的信号发生器(可以外接,也可以仿真) 2:通过采集此信号(波形采集) 3):主界面要求为一个典型的示波器界面,各个调节按钮的功能应该均具备。 4):要求显示波形的特征量。 5:)存储并回放波形。 5.动态分析仪(3-4人) 1):设计一个典型系统的动态响应的过度过程的分析仪。 2):输入为:单位阶跃、单位斜坡、单位加速度、脉冲输入、正弦。 3):系统为典型的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相关参数可调 4):当用户在主界面输入不同的输入及系统时,要求输出其动态响应的时域及频域分析。 5):如果在上述系统中加入延时环节(延时时间可调),对应的动态响应应如何? 6.基于NI数据采集卡的虚拟信号放生器(3-4人)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代码:05034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学时:72 学分:4.5 制订人: 审核: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034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课程性质:职业技术学习领域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4 实验(训)学时:18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与设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高频电子线路模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各种电路的内在联系,以期达到能运用各种高频电路的能力。同时也为专业课和其它电子信息学科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作用 本课程旨在讲述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学完课程后,学生应能建立非线性的概念,在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同时,分析、设计电路的能力与专业素养也将得以提高。 三、前导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及《模拟电子技术》,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电路模块及低频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本课程的理论及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四、设计理念和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为指导思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高频非线性电路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可以面向应用岗位。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将通信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labview课程设计

虚拟仪器》课程设计题目:摩托车仪表盘 学院名称: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 名: 方皖南 学号:201540620302 指导教 师: 胡楠 时间:2018-10-25

目录 一、labVIEW 介绍???????????????????????????? (3) 二、摩托车仪表盘的设计?????????????????????? (4) 2.1前面板图示?????????????????????? (4) 2.2程序框图?????????????????????? (4) 2.3 程序说明?????????????? (5) (1)左转灯以及右转灯的控制???????? (5) (2)让左右等闪烁的控制?????? (6) (3)里程表控制?????? (6) (4)速度表控制?????? (7) (5)油罐的控制????? (7) (6)所有数值归零控制????? (7) 三、设计小结??????????????????????????????? (7) 四、参考文献??????????????????????????????? (8)

、labVIEW介绍 LabVIEW (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Workbench ,实验室虚拟仪器集 成环境)是一个基于G(Graphic )语言的图形编程开发环境,在工业界和学术界中广泛用作开发数据采集系统、仪器控制软件和分析软件的标准语言,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来说是很理想的语言。它含有种类丰富的函数库,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利用它可以方便灵活地搭建功能强大的测试系统。LabVIEW编程语言最主要的两个特点是图形化编程和数据流驱动:(1)图形化编程 LabVIEW与Visual C++、Visual Basic 、LabWindows/CVI等编程语言不同,后几种都是基于文本的语言,而LabVIEW则是使用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G语言,用框图代替了传统的程序代码,编程的过程即是使用图形符号表达程序行为的过程,源代码不是文本而是框图。一个VI 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框图、前面板和图标/连接器。框图是程序代码的图形表示。 LabVIEW的框图中使用了丰富的设备和模块图标,与科学家、工程师们习惯的大部分图标基本一致,这使得编程过程和思维过程非常的相似。多样化的图标和丰富的色彩也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乐趣。 前面板是VI 的交互式用户界面,外观和功能都类似于传统仪器面板,用户的输入数据通过前面板传递给框图,计算和分析结果也在前面板上以数字、图形、表格等各种不同方式显示出来。 图标是VI 的图形符号,连接器则用来定义输入和输出,每一个VI 都有图标和连接器。用户要做的工作就是恰当地设置参数,并连接各个子VI 。编程一般步骤就是使用鼠标选取合适的模块、连线和设置参数的过程,与烦琐枯燥的文本编程相比更为简单、生动和直观。 如果将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作一类比,前面板就像是仪器的操作和显示面板,提供各种参数的设置和数据的显示,框图就像是仪器内部的印刷电路板,是仪器的核心部分,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而图标和连接器可以比作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保证了仪器正常的逻辑和运算功能。 (2)数据流驱动 宏观上讲,LabVIEW的运行机制已不再是传统上的冯·诺伊曼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执行方式了。传统计算机语言(如C 语言)中的顺序执行结构在LabVIEW中被并行机制所代替。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带有图形控制流结构的数据流模式,程序中的每一个函数节点只

LabViEW课程设计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课程设计的原始数据和主要任务 (2) 三、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2) 四、实验原理图 (3) 五、实验步骤: (3) 六、软件流程 (4) 七、 Labview面板图: (5) 八、 Labview流程图: (5) 九、课程设计总结 (6) 十、参考文献 (6)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虚拟仪器技术就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应用。灵活高效的软件能帮助您创建完全自己定义的用户界面,模块化的硬件能方便地提供全方位的系统集成,标注的软硬件平台能满足对同步和定时应用的需求。这些正是NI近30年来始终引领测试测量行业发展的原因所在。只有同时拥有高效的软件、模块化I/O硬件和用于集成的软硬件平台这三大组成部分,才能充分发挥虚拟仪器技术性能高、扩展性强、开发时间少,以及出色的集成这四大优势。 二、课程设计的原始数据和主要任务 1、掌握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2、掌握光强的测量和控制电路; 3、确定上位机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案; 4、利用LabViEW软件编制上位机监控系统界面,实现光强的基本测量功能,实时显示光强的测量值; 5、对本次课程设计进行总结,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1、实现显示光强的测量值; 2、实现光强的测量值的多种方式显示; 3、要求系统操作简单,显示直观,使用方便,满足用户要求; 4、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数据完整、结论明确。

2013-3-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指导书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指导书 赵海涛逄明祥孙绪保王立奎 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章概述3 1.1 何谓课程设计 3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4 1.3 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4 第二章线路板的组装与调试6 2.1 元器件的识别与应用 6 2.2 焊接技术9 2.3 调试技术9 第三章高频电路课程设计14课题一小型等幅(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14 课题二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22 附录:常用阻容元件性能与规格32

第一章概述 在高等学校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与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构成实践性教学体系。由此规定了课程设计的三个性质:一是教学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某一门课程学习工程设计;二是实践性,课程设计包括电路设计、印刷板设计、电路的组装和调试等实践内容;三是群众性或主动性,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要求人人动手,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主要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课程设计的完成起决定性作用。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就是依靠实践性教学体系来培养的。 1.1 何谓课程设计 所谓课程设计就是大型实验,是具有独立制作和调试的设计性实验,其基本属性体现在工程设计上。但课程设计毕竟不同于一般实验。 首先是时间和规模不同,一般实验只有两学时,充其量为四学时;而课程设计一般为一~两周。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较小。通常只是为了验证某一种理论、掌握某一种参数的测量方法、学习某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而课程没计则是涉及一门课程甚至几门课程的综合运用,所以课程设计是大型的。 其次,完成任务的独立性不同,一般实验学生采用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实验板和仪器,实验指导书上详细地介绍了做什么和如何做,实验时还有教师现场指导,学生主要任务是搭接电路,用仪器观察现象和读取数据,因此实验是比较容易完成的;而课程设计不同,课程设计只给出所要设计的部件或整机的性能参数,由学生自己去设计电路、设计和制作印刷电路板,然后焊接和调试电路,以达到性能要求。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性质非常接近,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

LabVIEW练习题

LabVIEW 课程设计题目 LabVIEW 课程设计题目包括:“基础题”和“设计题”两大部分。未曾选修过“虚拟仪器技术”的同学仅需完成“基础题”部分;选修过“虚拟仪器技术”的同学在完成“基础题”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必须选做“设计题”之一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题(必做) 1、用LabVIEW 的基本运算函数编写以下算式的程序代码: () () 32 1.8 2.738112531782;635316831007625102257281÷?×++×+?+÷?×+ 2、利用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关系9/)32(5?=°°F C 编写一个程序, 求华氏温度(F °)为,32°,64°,4°,6.98°,6°,104°,212°时的摄氏温度。 3、创建一个2行3列的二维数组控制件,为数组成员赋值如下: 00.600.500.400 .300.200.1 4、用数组创建函数创建一个二维数组显示件,成员为: 3 216542 165431654326 54321 编程将上述创建的数组转置为:

3 2162 1651 6546543 5432 4321 5、创建一个簇控制件,成员分别为字符型控制件姓名,数值型控制件学号,布尔型控制件注册。从这个簇控制件中提取出簇成员注册,显示在前面板上。 6、创建一个字符串显示件,程序运行后显示当前系统日期、时间和自己的班级、姓名。 7、将范围0—10的5个随机数转换为一个字符串显示在前面板上,要求保留2位小数,每个数之间用逗号分隔。 8、用for 循环产生4行100列二维数组,数组成员如下: 1,2,3 (100) 100,99,98 (1) 6,7,8 (105) 105,104,103 (6) 从这个数组中提取出2行50列的二维数组,成员如下: 50,49,48 (1) 56,57,58 (105) 将这两个数组用数组显示件显示在前面板上。 9、产生100个随机数,求其最小值和平均值。 10、程序开始运行后要求用户输入一个口令,口令正确时滑钮显示件显示一个 0—100的随机数,否则程序立即停止。

LabVIEW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信息系统软件设计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实验三十六: 1.温度报警程序,当温度值大于37则报警,小于-5则退出运行状态。前面板: 程序框图:

程序功能及用途: 本程序功能为温度报警,温度值超过37就报警,小于-5就退出运行状态。 程序演示: (备注:以下的当前温度值显示格式设置为2位的浮点数,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 1.0 当温度值大于37°时,红灯亮表示报警。(备注:以下的温度值) 2.0 当温度值小于-5°时,程序退出运行状态。

程序思路和步骤: 本题要求温度值超过一定值(37)时就报警,这里用指示灯来显示,当温度值低于一定值(-5)时就退出运行状态。 由程序框图我们可以知道:首先由一个随机数函数产生一个0-1之间的双精度浮点数,拿这个数与常量-15相乘可以得到一个范围为0到-15的数;另一方面通过另一个随机数函数产生一个0-1之间的双精度浮点数,拿这个数与常量100相乘可以得到一个范围为0到100的数;最后将这两个数通过“和”函数进行求和得出的结果作为温度计的输入值,并用输出数值控件显示此时的温度值;同时进而将这个值通过“大于”函数或是“小于”函数进行比较,当输出的温度值大于常量37,此时对应的报警指示灯就会由绿灯变为红灯,说明温度值超过预定设置的温度值,达到报警的目的;而当温度值小于常量-5时,小于函数输出为真,最后通过和停止按钮进行或操作,达到退出运行状态的作用。在本设计中加入时间延迟函数主要是将程序运行延迟一下时间,不加延时的话程序运行过快,数据变化过快,不利于观察,本次设计设置延迟时间为0.7S,观察的效果刚好。至此,该题的所有功能均已实现。 2.建立一个实现计算器功能的VI。前面板有数字控制件用来输入两个数值,有数值显示件用来显示运算结果。运算方式有加、减、乘、除,可用一个滑动条实现运算方式的设定。 前面板:

高频课程设计_LC振荡器_克拉泼.(DOC)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高频正弦信号发生器 2015年 1月 6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 二、设计方案 (1) 2.1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2) 2.2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2) 2.3克拉波电路振荡器 (6) 三、设计内容 (8) 3.1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8) 3.2克拉泼电路原理图 (9) 3.2.1振荡原理 (9) 3.3克拉泼振荡器仿真 (10) 3.4.1软件简介 (10) 3.4.2进行仿真 (10) 3.4.3电容参数改变对波形的影响 (11) 四、总结 (17) 五、主要参考文献 (18) 六、附录.................................................................................... .. (18)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为了熟悉《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本课程设计中,我和队友(石鹏涛、甘文鹏)对LC正弦波振荡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几种常见的振荡器(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进行分析论证,我们最终选择了克拉泼振荡器。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设计要求产生10~20Mhz的振荡频率。振荡器的种类很多,适用的范围也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都由放大器和选频网络组成,都要满足起振,平衡和稳定条件。然后通过所学的高频知识进行初步设计,由于受实践条件的限制,在设计好后,我利用了模拟软件进行了仿真与分析。为了学习Multisim软件的使用,以及锻炼电子仿真的能力,我们选用的仿真软件是Multisim11.0版本,该软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电子仿真设计界面和方便的电路图和文件管理功能。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NI Multisim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够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 最后我们利用了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一写的仿真分析,如改变电容的参数,分析对电路产生的影响等,再考虑输出频率和振幅的稳定性,得到了与理论值比较相近的结果,这表明电路的原理设计是比较成功的,本次课程设计也是比较成功的。 二:设计方案 通过学习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LC正弦波振荡器主要有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电容反馈式三端振荡器以及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克拉波电路)等。通过老师所讲和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克拉泼振荡电路具有该电路频率稳定性非常高,振幅稳定,适合做波段振荡器等优点。所以在本设计中拟采用改进型电容反馈式--克拉泼电路振荡器。 下面对几种振荡器进行分析论证: 2.1电感反馈式三端振荡器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针对电子产品维修试验员、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设计测试助理工程师、电子生产工艺助理工程师所从事典型工作任务(比如:识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采购电子元器件(询价与下单)、分拣与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装配电子产品、检验电子产品质量等)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为其所需求的电子产品生产、组装、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低频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掌握了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是直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对应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力结构中的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调试和生产管理能力,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为后续课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和《单片机设计》等技术做基础,课程的设计衔接服务于培养目标。 1.2课程基本理念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合一。 1.3课程设计思路 (1)首先针对专业岗位群进行企业调研 针对电子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群(包括电子产品装接工、调试工、检验员、维修工等)进行深入调研,先后访问了不同岗位上的多名领导和员工,针对其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并确定行动领域 根据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调研结果,和企业专家一起进行归纳汇总,得到了“电子元器件检测与识别、元器件插接、手工焊接、自动焊接、整机装配、电子电路制图、电子电路制版、电子产品调试、电子产品检验与包装等”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与方法、工作的对象和工具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分析,将“电子元器件检测与识别、元器件插接、手工焊接、自动焊接、整机装配等”相互关联的几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类,即得到了“电子产品的装配、检验与调试”等实践项目内容。 (3)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了课程标准 在课程主讲老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下,根据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国家职业标准,明确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对各内容的掌握要求。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特点,将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解构。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学习规律,将本课

labview课程设计论文

《虚拟仪器技术》课程设计 课题:十字路口交通灯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及任务 (1)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1) 1.3 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 (1) 2 总方案的确定并画出原理图 (2) 3 各基本单元原理及设计 (2) 3.1倒计时子VI (2) 3.2.属性节点 (3) 3.3.逻辑控制单元 (3) 3.4 计时单元 (3) 4 外面版设计及整体电路图 (4) 4.1 外面板 (4) 4.2 程序图 (5) 5电路安装调试 (6) 6 体会 (7) 7 参考文献 (8)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任务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labview软件的编程方法; (2)初步了解软硬件结合的仪器设计方法; (3)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交通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平时我们过马路时看到十字路或着其他更复杂的路口有各种各样的交通灯,这对合理安排车辆行驶和行人提供了很大方便。设计十字路口交通灯,基本实现车辆有秩序行驶的功能。 1.3 课程设计的要求和技术指标 (1)设计准确的时间来控制红、绿、黄三个灯的两灭;(2)增加带指导信号的路标实现人性化交通; (3)温度时间提示功能; 2总方案的确定并画出原理框图 本实验主要是对十字路口交通进行合理安排和指挥。我的设想是这样的:首先1号路亮绿灯,其他2、3、4路都亮红灯。一号路此时可实现直行,左转和右转。当2、4亮绿灯时,1、3路亮红灯,可实现直行和右转。因为中间有个转盘所以这样都可实现去不同的方向行驶。最后3号路绿灯亮其作用同1号路线。原理框图如下: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2012年2月24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主要内容 利用所学的高频电路知识,设计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通过本次电路设计,掌握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电路调谐及测试技术。加深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及电子实践能力。 2、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为: (1) 工作中心频率 06.5MHz f=; (2) 输出功率100mW A P≥; (3) 负载电阻75 L R=Ω; (4) 效率60% η>。 3、主要参考资料 [1] 阳昌汉. 高频电子线路.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肃文,陆兆雄.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完成期限2月20日-2月24日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2 年 2 月17 日

一、电路基本原理 1.选题背景 无线电通信的任务是传送信息。为了有效的实现远距离传输,通常是用要传送的信息对叫高频率的载频信号进行调幅或调频,经过高频功率放大达到较大功率,再通过天线辐射出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是用小功率的高频输入信号去控制高频功率放大器,将直流电源供给的能量转换为大功率的高频能量输出,它是无线电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频功率放大器不仅仅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发射机中,而且高频加热装置、高频换流器、微波炉等许多电子设备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工作原理 在通信电路中,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效率的高低与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放大器件的工作状态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提高功率放大器效率的主要途径是使放大器件工作在乙类、丙类状态,但这些工作状态下放大器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间存在很严重的非线性失真。低频功率放大器因其信号的频率覆盖系数很大,不能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因此一般工作在甲类状态;采用推挽电路时可以工作在乙类状态;高频功率放大器因其信号的频率覆盖系数小,可以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故通常工作在丙类状态,通过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以滤除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中的谐波成分,选出基波从而消除非线性失真。因此,高频功率放大器具有比低频功率放大器更高的效率。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电流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η越高。基于这一特点,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都工作在丙类状态。 丙类功率放大器在直流电源CC V 、偏置电压BB V 、输入电压cos b bm u U t ω=,晶体管和谐振于ω的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电阻p R 确定的条件下,放大器各级电压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各级电压与电流波形 (a) (b)

虚拟仪器课程设计题目要求2016

一、数据采集与仪器控制类课题 1 基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系统卓景军 (1)基于BNC 2120实验箱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采集; (2)数据超上、下限报警和次数的分别统计; (3)参数设置需具有运行中可调功能; (4)数据可定时和定量(模式可选)存挡(txt和Excel格式,单文件存储),数据文件回放到数据表格和波形实时显示窗口; (5)测量过程可网上浏览。 2 基于声卡的声级计设计董秋怡 (1)音频信号数据采集格式在面板上可选;数据采集速率在面板上可调; (2)采集的音频信号可显示在面板上; (3)参数设置需具有运行中可调功能; (4)测量输入音频信号的声级大小,以数据和曲线方式显示测量结果; (5)音频数据的多次记录和回放。 3 基于声卡的虚拟仪器示波器设计钟郑瑰 (1)从声卡采集数据,并实时在面板上显示数据和波形曲线; (2)能分析测量数据(如平均值、波峰值、频率等); (3)可以实时地调节示波器的各种输入参数(扫描速率、量程等); (4)数据可以多次保存于数据文件中,并可回放数据文件中的数据波形; (5)测量过程可网上浏览(以单首歌曲为例) 4 基于声卡的声音信号分析仪刘嘉诚 (1)数据采集格式和速率在面板上实时可调节; (2)能对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平均值和功率谱等分析; (3)采集的数据定时和定量地多次写成磁盘文件(允许多文件或记录时间始末的单文件),并可以回放; (4)测量过程可网上浏览。 5 基于数据采集卡的虚拟仪器示波器设计孙铭涛 (1)从DAQ6221卡(及BNC2120实验盒)采集(模拟信号)数据,并实时在面板上显示数据和波形曲线; (2)能分析测量数据(如平均值、波峰值、频率等); (3)可以实时地调节示波器的各种输入参数(扫描速率、量程等); (4)数据可以多次地随时保存和定时保存,可回放数据文件中的数据波形; (5)测量过程可网上浏览。_不做要求。 6 基于数据采集卡的信号分析仪李土权 (1)数据采集速率和采样数在面板上可调节; (2)能对采集到的进行信号平均值、频率、幅度和功率谱等分析; (3)采集的数据定时和定量地多次写成磁盘文件,并可以回放; (4)数据可以多次地随时保存和定时保存,可回放数据文件中的数据波形; (5)测量过程可网上浏览。 7 信号发生器程序设计 (1)函数信号发生器程序设计; (2)公式波形发生程序设计; (3)数据采集程序设计(验证信号输出的状况)。

Labview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

虚拟仪器课程设计报告 学年:2011-2102(下) 任课教师:汤占军 学号:200910401352 姓名:德成 班级:自动化093 专业:自动化 系:自动化 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2年6月12

Labview交通灯综合设计报告 一、前言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ion)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目前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粗略地说这种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计算机装入仪器,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智能化的仪器。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以及其体积的日趋缩小,这类仪器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目前已经出现含嵌入式系统的仪器。另一种方式是将仪器装入计算机。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托,实现各种仪器功能。虚拟仪器主要是指这种方式。 虚拟仪器的主要特点有: 1、尽可能采用了通用的硬件,各种仪器的差异主要是软件。 2、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能力,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创造出功能更强的仪器。 3、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和制造各种仪器。 LabVIEW是一种程序开发环境,由NI公司研制开发的,类似于C 和BASIC开发环境,但是LabVIEW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的显著区别是:其他计算机语言都是采用基于文本的语言产生代码,而LabVIEW使用的是图形化编辑语言G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 LabVIEW提供很多外观与传统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类似的控件,可用来方便地创建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在LabVIEW中被称为前面板。使用图标和连线,可以通过编程对前面板上的对象进行控制。这就是图形化源代码,又称G代码。LabVIEW的图形化源代码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流程图,因此又被称作程序框图代码。 为了便于使用,LabVIEW还集成了大量的函数库以及子程序来帮助完成绝大多数的编程任务。在使用这些子函数的时候,可以忘掉传统编程语言中的令人头痛的指针操作、存分配等编程问题。除此之外,LabVIEW还包含了针对应用的数据采集(DAQ)、GPIB、串口、数据分析、数据显示、数据存储以及Internet网络通信的函数库。 本次课程设计在掌握了LabVIEW基本构建知识及相关控件知识运用的基础上,完成对向前向右交通信号灯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