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层描述

一些地层描述
一些地层描述

Qhal 第四系全更新统洪积层

该点为Qhal,有灰白色未固结砾石层出露,砾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颜色较杂,主要呈灰白色、紫红色。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Qp3pal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

该点为Qp3pal,有土黄色含砾粉砂质轻粘土层出露。总体呈土黄色略泛灰白色,块状层理,主要成分为粘土,用地质锤刻划,刻划面较光滑。露头可见厚约0.5-1m砾石层,砾石颜色较杂,主要呈紫红色、灰白色,砾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大小一般为2-10cm,大者20cm,砾石磨圆度中等,分选性差。粘土层中可见大量蜗牛化石,大小为0.5-1.0cm不等。该层形成平原地貌,发育较多深沟、陡坎,坎高十余米。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Qp2pl 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层

该点为Qp2pl,有棕红色含钙质结核重粘土出露。重粘土呈棕红色,块状层理,主要成分为粘土,用地质锤刻划,刻划面较光滑。露头可见呈一灰白色钙质结核层分布于棕红色重粘土中,结核层厚度较稳定,一般为1-1.5m。结核呈姜状,大小3-10cm不等,滴稀HCl 剧烈起泡。粘土中见少量蜗牛化石碎片,化石呈白色,大小一般为0.5-1cm,大者1.5cm。该层形成丘陵地貌,发育较多深沟、陡坎,沟深十余米。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N1l 新近系洛阳组

该点为N1l,有灰白色钙质砂砾岩出露。基岩风化面总体呈灰白色,新鲜面呈灰白色。单层厚一般为1-3m,最厚约5m,为巨厚层状,块状层理。砾石含量50-70%,砾石大小一般为0.2-0.5cm,大者0.5-1.0cm,偶见15cm。砾石主要为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脉石英,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磨圆度较差。砂质成分主要为粗砂石英颗粒。胶结物为钙质,滴稀HCl剧烈起泡。胶结物易于风化流失,使砾石间形成较多孔洞。岩石为半固结,易破碎,易风化,地貌上形成丘陵地貌,多在陡坎下出露;岩石为河流、滨湖相沉积。

E3s 古近系石台街组

该点为E3s,有红色中厚层状含砾粉砂质粘土岩出露,基岩风化面总体呈红色,新鲜面呈浅红色,单层厚约为30-50cm,为中厚层状。砾石主要为浅黄色粉砂岩,灰白色钙质泥岩,砾石呈棱角状,磨圆度差,分选性差,砾石大小2-10cm不等,最大可达25cm。水平层理较发育,岩石为固结程度不好,易风化,易破碎。地貌上多形成丘陵地貌,岩石形成于干燥气候下的湖泊沉积环境。

E2m 古近系蟒川组

该点为E2m,有红色巨厚层状砂质粘土岩出露,其中夹有灰白色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与少量青灰色中厚层状钙质砾岩,前二者比例为3:1。其中红色砂质粘土岩风化面呈红色,新鲜面呈浅红色,红色砂质粘土岩单层厚一般为1-1.5m,最厚约为3m,为巨厚层状。灰白色钙质粉砂岩风化面呈灰白色,新鲜面呈灰白色,单层厚度一般为0.2-0.5m,为中厚层状。青灰色钙质砾岩砾风化面呈青灰色,新鲜面呈浅青灰色。单层厚度一般为0.2-0.5m,为中厚层状。砾石石含量50-70%,砾石大小一般为0.2-0.5cm,大者0.5-1.0cm。砾石主要为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脉石英,呈次圆状,磨圆度中等,分选性中等。胶结物为钙质,滴稀HCl剧烈起泡。岩石为半固结,易风化,易破碎,地貌上多形成丘陵地貌,岩石为河流、湖泊相沉积。

E2c 古近系陈宅沟组

该点为E2c,有紫红色厚层状砂质粘土岩与灰白色中厚层状粘土质砂砾岩互层出露。砂质粘土岩风化面呈紫红色,新鲜面呈紫红色,单层厚度约为0.6-1.0m,为厚层状,主要成分为含砂质粘土。粘土质砂砾岩风化面呈灰白色,新鲜面为红色。单层厚0.2-1m 不等,为中厚-厚层状。成分主要为粘土质沙砾,砾石砾径大小为0.2-1cm,最大可达3cm。砾石主要成分为白色石英岩与白色石英砂岩。磨圆度差,分选性好。属于干热气候条件下湖泊相沉积。

T3y 三叠系油房庄组

该点为T3y,有米黄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出露,基岩风化面呈米黄色,新鲜面呈浅黄色,偶见暗红色,为铁染所致,单层层厚约为0.5-0.8m,为厚层状,粒度大小约为0.2mm,为细粒结构,主要岩屑为长石、石英。可见交错层理,水平层理。局部可见方解石细脉,脉体宽约1-2cm,滴HCl剧烈起泡。该层多形成丘陵地貌,为河流相沉积。

T2e 三叠系二马营组

该点为T2e,有黄绿色薄-中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中厚-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出露。风化面总体呈紫红色、黄绿色,新鲜面呈紫红色。单层厚度为0.3-1.5m不等,为中厚-厚层状结构,粒度为0.3-0.5mm,为中细粒结构,主要岩屑成分为石英(75%-85%),长石(15%-25%)。水平层理发育,层面可见小型波痕、虫迹和泥裂。属于河流三角洲-滨湖环境下沉积。

T1h 三叠系和尚沟组

该点为T1h,有紫红色中厚-厚层状钙质泥岩出露。风化面总体呈紫红色,新鲜面呈紫红色。单层厚约为0.3-1.0m不等,为中厚-厚层状。主要岩屑成分为石英(80%-90%),长石(10%-20%)。滴稀HCl轻微起泡,发育水平层理,层面可见小型波痕和泥裂。属于干热气候条件下滨湖-浅湖相沉积。

T1l 三叠系刘家沟组

该点为T1l,有紫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出露。风化面呈紫红色,新鲜面呈紫红色。岩石表面局部可见暗红色,为铁染所致,夹少量土黄色斑块,大小2-5mm不等,为铁风化所致。单层厚度0.2-0.5m不等,为中厚层状,粒度约为0.3-0.8mm不等,为中粗粒结构,主要岩屑成分为石英(80%-90%),长石(10%-20%)。可见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层里面可见波痕。该层多形成单面山,为河流湖泊相沉积。

P3s 二叠系孙家沟组

该点为P3s,可见紫红色厚层状中细粒钙质石英砂岩出露,风化面呈浅紫红色,新鲜面呈紫红色。单层厚度为0.5-1.0m不等,为厚层状。粒度为0.2-0.4mm不等,为中细粒结构,滴稀HCl轻微起泡。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层理构造,铁质胶结,岩石风化程度较弱,致密坚硬,局部发育斜交层理、波痕、泥裂。该层多形成丘陵地貌,为河流湖泊相沉积。

P1-2sp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平顶山砂岩段

该点为P1-2sp,有灰白色巨厚层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出露。风化面呈淡黄色,新鲜面为灰白色,单层厚度约为1.5-2.0m,呈巨厚层状,岩石主要矿物为石英(约占84%)、长石(约占12%),为滨海沉积环境沉积。

P1t 二叠系太原组

该点为P1t,有灰黑色中厚层状细晶灰岩出露。岩石风化面总体呈灰黑色,新鲜面呈灰褐色,单层厚度为30-50cm不等,为中厚层状,细晶结构。灰岩中含有大量的方解石脉,脉体表面呈褐红色。滴稀HCL剧烈起泡。灰岩上部还可见含团块状燧石结核,层厚约2cm,层面连续分布,黑色坚硬,多时能形成燧石层,成为“铁里石”。该层为浅海相沉积形成。

C2b 石炭系本溪组

该点为C2b,有褐色、土黄色色等杂色铝质泥岩出露,风化面呈褐色、土黄色,新鲜的铝土矿颜色深,呈深灰色,主要有块状构造、豆状或鲕状构造,呈鸡窝状。为滨海或泻湖相沉积。

∈1x 下寒武系辛集组

该点岩性为辛集组(∈1x)为厚层-巨厚层砾岩,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风化面呈浅棕色,淡红色。出露厚度约 1.5m。砾石形状多样,次圆状者居多,其次为次棱角状,分选性差,磨圆度差至中等,砾石大小悬殊,0.5-4cm者居多,大者可达几十厘米。砾石含量60-70%,砾石主要成分为白色脉石英,次为红色石英岩、石英砂岩。为浅海相沉积。

该点岩性为辛集组(∈1x)砖红色中、薄层含钙质中粒石英砂岩,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风化面呈砖红色,新鲜面亦呈砖红色,碎屑主要为石英,滴盐酸剧烈起泡。岩石中含少许海绿石,发育水平层理。岩石中含少量砾石,砾石一般大小2-5mm,主要成分为石英。为浅海相沉积。

∈3g 上寒武西崮山组

该点为∈3g,有灰黑色巨厚层状白云岩出露,风化面略带土黄色,风化面刀砍纹发育,用手触之,有砂感。新鲜面呈灰白色。单层厚达2-3m,呈巨厚层状。局部可见燧石,其燧石呈浅褐色分布于节理中,节理与岩层面不平行,节理相交形成网状,燧石分布其中。为滨海或泻湖相沉积。

Jxh2 蓟县系何家寨组二段

该点岩性为何家寨组二段(Jxh2)棕黄色中薄层钙质细砂岩夹页片状泥质粉砂岩。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风化面呈棕黄色,细砂岩单层厚5-15cm,页岩单层厚1mm-1cm不等,发育水平层理;淡棕色叶片状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厚约3m,细砂岩中发育小型交错层理,页片构造,一般

2-5mm,滴稀盐酸不起泡;属浅海相沉积。

Jxh3 蓟县系何家寨组三段

该点岩性为何家寨组三段(Jxh3)土黄色薄板状泥质灰岩,夹薄层状、页片状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等。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风化面呈土黄色,藻纹层发育。厚50-100m,薄板状构造连续出现数十米;厚0.75m 土黄色藻层状泥灰岩。风化面,新鲜面均为土黄色。泥晶结构,主要成分为钙质,次为泥质少量粉碎质,滴HCl剧烈起泡。属浅海相沉积。

Jxh4 蓟县系何家寨组四段

该点岩性为何家寨组四段(Jxh4)灰绿色-暗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紫红色薄层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灰黑色页岩。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出露厚度约2m,风化一般,风化面呈灰绿色,新鲜面浅灰棕色,泥晶结构,块状构造,无层理,粉末滴HCl不起泡;岩石中见到较多泥质白云岩,透镜体被页岩包围,该层产状紊乱。属浅海相沉积。

Jxl 蓟县系骆驼畔组

该点岩性为骆驼畔组(Jxl)浅红棕色厚层-巨厚层含砾粗粒石英砂岩。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风化面呈浅红色,土黄色,新鲜面呈浅红色。单层厚度1-3m,碎屑主要为石英,含少量长石,砾石主要为石英,大小2-3mm,含量5-6%。分选性中等,磨圆度中等,硅质胶结。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小型莎纹层理,楔状层理。含少量硅质结核,暗红色,大小一般3-5mm,大者20-30mm。属中能海滩相沉积。

Jxp 蓟县系葡萄峪组

该点岩性为葡萄峪组(Jxp)紫红色页片状泥质粉砂岩,夹灰绿色页片状泥质粉砂岩、薄层或薄板状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岩石风化破碎。风化面呈紫红色、灰绿色,鲜面也为紫红色、灰绿

色。单层厚度约0.5cm,用地质锤刻画,刻画面呈土黄色,紫红色。属于浅海(陆棚)相沉积。

Jxm 蓟县系马鞍山组

该点为Jxm,有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出露。风化面呈灰白色,浅肉红色,单层厚度1-1.5m不等,为巨厚层状,石英颗粒大小0.2-0.5mm不等,为中粗粒。发育交错层理,层面多见波痕和泥裂等沉积构造,形成于滨岸海滩—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

Pt1w 嵩山群五指岭组

点处岩性为五指岭组(Pt1w)紫红色中细粒鳞片粒状绢云石英片岩。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中等。风化面呈紫红色、浅棕色,新鲜面呈紫红色、灰紫色,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并略呈千枚状构造,以石英片岩为主含少量薄板状石英岩,石英岩厚度一般1-3cm,主要矿物为石英(90-95%)绢云母(5-10%),矿物粒度很细小,原岩可能为酸性火山岩或泥岩。绢云母石英片岩柔皱发育,片理产状不稳。局部夹红色薄层石英岩,石英岩在走向上形成肠状,有断开,局部形成杆状构造。属浅海相沉积。

Pt1l 嵩山群罗汉洞组

点处岩性为罗汉洞组(Pt1l)灰白色中厚层粗粒石英岩。基岩出露情况良好,弱风化。总体呈灰白色,风化面略带淡棕红色,粗粒变余砂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单层厚30-40cm发育交错层理,每个岩层都可见到。层间厚度

10-20cm。交错层理以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为主,还有槽状交错层理。属河流-浅(滨)海相沉积。

Ar3Dgnηγ

该点为Ar3Dgnηγ,有肉红色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出露。岩石风化面呈肉红色,新鲜面呈浅肉红色。细-中细粒鳞片状花岗变晶结构、变残斑结构、交代结构、片麻状构造,并普遍发育线理。主要矿物成分为微斜长石(30% ~ 35%)、斜长石(30% ~ 45%)、石英(20% ~ 25%)、黑云母(3% ~ 5%)。斜长石具聚片双晶,绢云母化微弱,钾长石泥化普遍,岩石中

常有斜长石集合体呈眼球状产出,石英也呈集合透镜体状,局部拉长成条纹状或丝状,显示变晶糜棱结构(主要为粒状变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

三峰寺中细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三峰寺岩体),灰白色、淡褐色,中细粒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60-75%),石英(20-25%),黑云母、白云母等。矿物大小一般 1.5-3mm,长石相对较大,且大小不等,部分长石(5%左右)大小一般3-4mm为变余残斑。

歪咀山中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歪咀山岩体):风化面淡褐色、灰白色,新鲜面浅灰色,中粒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长石(60-70%)、石英(20%左右)、黑云母(5-10%)、白云母和角闪石少量,矿物粒度一般2-3mm,部分3-4mm,3-4mm多为长石。

Ar3Dgnηγ

该点岩性为郭家窑组(Ar3Dgnηγ)辉绿岩,呈脉状,脉体宽约为m,延长m可见,之外为第四系覆盖,风化面呈灰绿色,新鲜面呈墨绿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表面球状风化严重,局部风化很严重的呈土状,主要矿物为长石、辉石,粒径较小,一般小于0.5mm,在新鲜面处岩石致密,矿物颗粒细小,很难辨出各矿物,而在风化岩石中较明显。

Ar3Dgnηγ

该点岩性为郭家窑组(Ar3Dgnηγ)粗粒钾长花岗岩,肉红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风化严重,岩石破碎,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少量,石英颗粒5-8mm 长石强烈风化。钾长石呈肉红色,厚板状大小为3-8mm。

该点岩性为郭家窑组(Ar3Dgnηγ)花岗伟晶岩,呈脉状,脉宽约m,延长m可见,之外被第四系覆盖严重,肉红色,花岗伟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钾长石,石英,少量云母,为钾长伟晶岩脉、花岗伟晶岩脉。脉体中有较多的黑色金属矿物呈细脉状、不规则小团块状,含量2-5%不等,局部5-10%。

灰黑色脉石英多分布于破碎带边部,平行断裂面脉状分布,厚度0.2-1.5m不等,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致密坚硬。

该点岩性为郭家窑组(Ar3Dgnηγ)花岗质片麻岩,风化面呈褐黄色,新鲜面呈灰白色,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浅色矿物以正长石斜长石为主,占全部矿物的70%左右,局部可见钠长石轻微绿帘石化。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含量5%左右。片麻里产状紊乱,节理发育。

该点岩性为郭家窑组(Ar3Dgnηγ)银白色正长绢云母片岩。总体呈银白色,局部见暗红色,片状构造。主要矿物为云母(70-75%),正长石(10%),石英(5%)。云母结晶颗粒巨大,呈定向排列,非常紧密。正长石和石英均匀分布于云母矿物之中。次要矿物主要见石榴子石(2%),呈褐红色分布于岩石中,肉眼可见完整矿物晶形。

该点岩性为灰白色片麻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Ar3Dgnηγ)。总体呈灰白色,

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颗粒晶形较大。主要有钾长石(5-10%)、斜长石(7-15%)、石英(60-75%)。还含有少量的黑云母(5-10%)。矿物分异良好,呈定向性排列。在风化严重处由于长石的绿帘石化而使岩石呈现淡绿色,表面可见到明显的长石和石英颗粒自形晶。岩石内节理发育,片麻理产状近乎直立,节理与片麻理大约60度相交。

岩性描述

钻孔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二十三、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20~40mm最大粒径120mm 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为砂岩,由老黄土、新黄土,中粗砂,砾石充填。

Q4地层描述复习进程

Q4地层描述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1)、崩坡积层(Q4col+del)、残坡积层(Q4dl+el)、滑坡堆积层(Q4de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以及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岩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表层约0.20~0.50m为耕土,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粘粒和大量植物根茎,结构疏松,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粒径一般为2.00~4.00mm),上部灰黄,稍湿~湿,松散;下部深灰、灰黑色,湿,松散~稍密为主,含有机质和生物碎块。该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地表和砂卵石层上,层厚0.40~2.00m。 2、冲洪积层(Q4al+p1) (1)粉质粘土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可塑,稍湿。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的云母,含较多粘粒,沉积韵律明显,质地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砂,呈透镜状,松散~稍密,厚约为0.1~3.5m。 (2)含角砾粉质粘土 褐灰色,可塑,稍湿。含角砾碎屑,粒径一般为2.00~ 4.00mm,含量约15~20%。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角砾层中,层厚0.30~3.00m。 (3)角砾

褐灰~褐黑色,松散,稍湿。含约15~25%的细粒土。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用手折易断或易捏成粉末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层厚0.40~4.70m。 (4)碎石土 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4cm,含少量块石,个别块石达10cm以上,碎石含量50~70%,充填15~25%的粉质粘土。 (5)细砂 灰、灰黄色,松散,稍湿,含粘粒较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呈透镜体状,层厚为1.4~1.5m 。 (6)含卵石粉土 灰黄、深灰色,稍湿-湿,卵石一般粒径0.5~2.0cm,个别大于3cm,多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为15~40%,粉土”含量约占40~60%。该层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之上或夹于卵石、粉土层中,层厚为1.3~5.8m。 (7)卵石 灰、灰黄色,稍湿~湿,一般粒径2~4cm,部分卵石粒径达8cm以上,分选性较差,级配不良,卵石多呈次棱-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占50~60%,砾石含量约占20~30%,充填物主要为砂和粘性土。该层分布于粉土层之下或夹于粉

风化岩地层描述

花岗岩 全风化花岗岩(丫严): 灰白、灰黄色,矿物结构已破坏,花岗结构较清晰,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长石、云母等易风化矿物已完全风化成土,岩芯呈坚硬土状。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该岩石遇水易软化崩解。 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石⑶): 灰黃、褐黃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花岗结构清晰,原岩矿物已强烈风化,部分长石、云母已粘土化,残留少量长石硬核,矿物颗粒间联结力已基本丧失,网状裂隙极发育,岩芯呈砂砾状,手捏可散碎。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岩层浸水扰动易软化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VT2<3)): 灰口、褐黄色,花岗结构清晰,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原岩矿物强烈风化,矿物颗粒间具有一定得结构联结力,网状裂隙发育, 岩芯呈碎块状、碎块夹砂砾状,手折或轻击可碎。该岩石为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中风化花岗岩: 灰口、灰黃色,中粒'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 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裂隙较不发育,沿裂隙面长石已风化变色,见铁镭质浸染。岩芯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块状,锤击声较脆。该岩石为较硬岩、岩体较完整?较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山、IV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5 0~7 &平均为65,其等级属“较差得”。 微风化花岗岩: 灰口、灰黄色,中粒、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 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裂隙不发育。岩芯呈长柱状,少量短柱状,锤击声脆。 该岩石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质量等级为II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 7 8~9 0,平均为85,其等级属“较好得”。

如何进行岩性描述

如何进行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 一.灰岩与白云岩 浅灰色-青灰色厚层块状白云质灰岩:颜色为浅灰色-青灰色,层厚大于1米,细晶结构,厚层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微晶-细晶方解石,约占90%左右,其次为白云石,含量小于10%,另含少许泥沙质。表层致密坚硬,地貌上形成明显的陡坎或山峰,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裂隙面可见方解石细脉充填。 灰色-青灰色砂屑白云质灰岩:颜色为灰色、青灰色,偶见深灰色,手摸砂感强烈,具砂屑结构,中厚层状或厚层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泥晶-粉晶方解石组成,约占80%左右,其次为砂屑,约占10%,白云石及少许泥质成分占10%。方解石脉较发育,颜色为灰白色,脉宽约10~15cm不等,局部地段具不同程度的褐铁矿化或铁染现象。因风化淋滤钙质流失的缘故,表层颜色变为土黄色,常见连续的陷坑或凹槽。 浅肉红色钙质白云岩:岩色风化面呈浅肉红色,新鲜面呈白色-浅肉红色,主要成分为白云石,占95%,其次为方解石及次生方解石,约占5%。白云石多呈自形晶,或泥晶、粉晶。呈亮晶、粉晶结构,厚层块状构造。 微晶生物屑砂屑含白云质灰岩:生物屑-砂屑结构,生物屑占30%,内碎屑占55%,胶结物占15%。砂屑成分主要为泥晶灰岩,胶结物为方解石、白云石及少许泥质,为亮晶,粒径在0.02mm左右。 断层构造角砾岩:风化面为褐黄色、土黄色,新鲜面为青灰色,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角砾成分主要为青灰色白云质灰岩、深灰色灰岩、砂屑白云质灰岩、泥晶灰岩,其次为石英岩、火山岩等,砾石含量占40-70%以上。胶结物成分以钙质、泥砂质为主,少许铁质,约占30-60%,胶结方式为接触式胶结。砾石大小不等,一般为1-4cm左右,大则可达10cm以上。砾岩呈棱角状,砾径小的具一定的磨圆度,无分选性,固结成度较差,为典型的断层构造角砾岩特征。 白云岩:一种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滴稀盐酸(5%)极缓慢地微弱发泡或不发泡。白云岩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且较石灰岩坚韧。白云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及后生白云岩,后二者称交代白云岩或次生白云岩。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等。 碎屑白云岩: 一种具碎屑结构的白云岩。碎屑成分为各种白云岩碎块或白云岩晶屑,胶结物为白云石。按碎屑的形状和大小可分为砾状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砂状白云岩和粉砂状白云岩。它常在白云岩中呈厚度不大的夹层,是在蒸发潮坪环境。由于干裂及

地层描述

钻孔土层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二十三、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20~40mm最大粒径120mm 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为砂岩,由老黄土、新黄土,中粗砂,砾石充填。

一些地层描述

Qhal 第四系全更新统洪积层 该点为Qhal,有灰白色未固结砾石层出露,砾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颜色较杂,主要呈灰白色、紫红色。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Qp3pal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 该点为Qp3pal,有土黄色含砾粉砂质轻粘土层出露。总体呈土黄色略泛灰白色,块状层理,主要成分为粘土,用地质锤刻划,刻划面较光滑。露头可见厚约0.5-1m砾石层,砾石颜色较杂,主要呈紫红色、灰白色,砾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大小一般为2-10cm,大者20cm,砾石磨圆度中等,分选性差。粘土层中可见大量蜗牛化石,大小为0.5-1.0cm不等。该层形成平原地貌,发育较多深沟、陡坎,坎高十余米。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Qp2pl 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层 该点为Qp2pl,有棕红色含钙质结核重粘土出露。重粘土呈棕红色,块状层理,主要成分为粘土,用地质锤刻划,刻划面较光滑。露头可见呈一灰白色钙质结核层分布于棕红色重粘土中,结核层厚度较稳定,一般为1-1.5m。结核呈姜状,大小3-10cm不等,滴稀HCl 剧烈起泡。粘土中见少量蜗牛化石碎片,化石呈白色,大小一般为0.5-1cm,大者1.5cm。该层形成丘陵地貌,发育较多深沟、陡坎,沟深十余米。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N1l 新近系洛阳组 该点为N1l,有灰白色钙质砂砾岩出露。基岩风化面总体呈灰白色,新鲜面呈灰白色。单层厚一般为1-3m,最厚约5m,为巨厚层状,块状层理。砾石含量50-70%,砾石大小一般为0.2-0.5cm,大者0.5-1.0cm,偶见15cm。砾石主要为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脉石英,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磨圆度较差。砂质成分主要为粗砂石英颗粒。胶结物为钙质,滴稀HCl剧烈起泡。胶结物易于风化流失,使砾石间形成较多孔洞。岩石为半固结,易破碎,易风化,地貌上形成丘陵地貌,多在陡坎下出露;岩石为河流、滨湖相沉积。 E3s 古近系石台街组 该点为E3s,有红色中厚层状含砾粉砂质粘土岩出露,基岩风化面总体呈红色,新鲜面呈浅红色,单层厚约为30-50cm,为中厚层状。砾石主要为浅黄色粉砂岩,灰白色钙质泥岩,砾石呈棱角状,磨圆度差,分选性差,砾石大小2-10cm不等,最大可达25cm。水平层理较发育,岩石为固结程度不好,易风化,易破碎。地貌上多形成丘陵地貌,岩石形成于干燥气候下的湖泊沉积环境。

地质编录 一般地质描述要点

一、地质编录一般地质描述要点 (一)岩性或岩层描述 1、岩石名称:结构+成分命名。(前置,单列一行) 如板岩:绢云母板岩、凝灰质板岩、硅质板岩、碳质板岩、钙质板岩、粉砂质板岩; 砂岩:浅变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浅变质粉砂岩、中粒杂砂岩……;花岗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 2、描述内容: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其他(岩石的完整致密程度,板岩的条带,砂岩及粉砂岩中的泥砾、包体、结核,砾石,黄铁矿,硅化,蚀变,古生物,节理与裂隙发育情况、接触关系)等,层次要分明。 (1)颜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如灰绿色:表示以绿色为主,灰色为辅。 (2)结构:板岩的结构为变余结构(变余泥状结构、变余粉砂结构);砂岩的结构有:粉砂质结构、细粒结构、中粒结构……; 花岗岩的结构:花岗粗粒结构、花岗中粒结构、花岗细粒结构、似斑状结构。 (3)构造 板岩:板状构造。劈理(板理)发育程度(平整光滑程度,沿板理方向剥成薄片的程度,板理的厚度与密度),同时测量劈理(板理)产状; 砂岩、粉砂岩: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中型交错层理、

大型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逆行沙波、粒序层理、块状、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等)、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冲刷痕、生物遗迹等); (4)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肉眼可见矿物)及矿物特征(包括粒径大小、结晶程度、含量及分布特征。如中粒半自形钠长石占50%,鳞片状黑云母呈团块状集合体分布等)。如果矿物呈规律性条带状分布,描述条带宽度或密集度,尽可能说明不同条带主要矿物(如暗色条带集中分布角闪石或黑云母,浅色条带长石或石英集中分布等)。 (5)其他 a.如果岩石中含有砾石,应该描述砾石含量(当砾石含量较少时,不能参加命名,可用少量或偶见等加以说明)、砾石成分(石英岩、硅质岩、石英砂岩、花岗岩、基性岩、板岩、石英质、泥砾)、砾径(短轴cm×长轴cm)、砾径两极值、主导砾径、磨圆度(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及分选性(即分布规律,如均匀分布、自上至下逐渐增多或呈韵律层、局部集中或无规律分布等)。 b.板岩的条带结构:描述条带的宽度、密度、条带显示的现象(是暗色矿物显示还是泥质物显示,或其他原因显示的条带) c.节理较明显时,测量节理产状,一般最少测量不同方向的2组。 d.岩石完整致密程度:岩石是否致密坚硬、破碎(非人工破碎),裂隙是否发育,裂隙的形态、是否有规律,如裂隙明显或有矿化蚀变则要测量其产状并加以简单描述,并说明对两侧岩石的影响。

地质地层描述

和尚沟组总厚248.99m 1紫红色巨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节理极度发育 9.78m 2紫红色层状泥岩与紫红色层状砂岩互层 10.21m 3紫红色中细粒砂岩与灰黄色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夹薄层灰黄色中粒砂岩, 4楔状交错层理 43.99m 5紫红色泥质页岩,细粒砂岩,灰白色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夹砾岩层, 6钙质结核层,节理发育,板状交错层理 60.97m 7紫红色细粒砂岩与浅红色薄层状中细粒砂岩互层,夹块状砾岩,板状交 错层理发育 64.12m 8紫红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板状交错层理发育 24.64m 9底部为紫红色薄层状细粒长石砂岩,灰白色薄层状细粒砂岩,具楔状 10交错层理顶部为浅红色中厚层砂岩与紫红色薄片层砂岩互层,富集钙质 结核,具平行层理 43.45m 11紫红色巨厚层泥质砂岩,板状交错层理,底部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 27.82m 整合 下伏地层刘家沟组(T1l)中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泥岩、砂质泥岩局部含砾 (二)刘家沟组 刘家沟组(T1l)为紫红色细粒砂岩,红色薄层长石石英砂岩,红色、灰绿色薄层状中粒石英砂岩互层。层理发育,有大量波痕。含较多核形石且颗粒较大,夹有少量泥粒。 上覆地层和尚沟组(T1h)紫红色砂岩与紫红色页岩互层 整合 刘家沟组总厚114.015m 12灰色中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 5.75m 13具有泥砾孔洞的灰色中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 1.28m 14灰色中粗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Miss发育。 2.56m 15紫红色巨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有波痕,柱状节理发育。 22.62m 16紫红色巨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楔状、板状交错层理,有波痕,Miss发育。 5.91m 17浅红色薄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Miss发育。 6.05m 18浅红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有波痕,平行层理。 7.49m 19红色、灰绿色薄层状中粒石英砂岩互层,有波痕,Miss发育。 3.55m 20红色中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无波痕,含有少量泥砾。 2.52m 21红色薄层状中粒石英砂岩,颜色较上层更深。具平行层理,有波痕和Miss。 1.89m 22浅红色中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自下而上颜色变浅。具平行层理,有波痕和Miss,节理发育。 2.80m 23灰红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楔状交错层理,发育剪节理,有泥粒,夹有少量泥岩。表面有被风化的波痕。 5.38m 24浅紫红色薄-中厚层细粒砂岩楔状交错层理,有波痕(波长2.5cm,波高5mm,脊宽9mm),Miss发育。 7.34m 25红色薄-中厚层细粒砂岩,平行层理,发育Miss且与波痕伴生。 5.81m 26红色薄层长石石英砂岩,含较多沙球且颗粒较大(粒径在10-50mm之间),夹有泥砾。平行层理。 2.18m 27紫红色中厚层状细粒砂岩,顶部核形石。 11.61m 28紫红色砂质页岩,白云母含量15%,平行层理,有波痕(波长2.5cm,波高2mm,脊宽1.2cm),Miss发育。 6.00m 29紫红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部分含有泥砾,Miss发育。 2.15m 30紫红色细粒石英砂岩,平行层理,层面有大量波痕且流向不同,小波痕(产状338∠27°,波长7cm,波高2mm,南西-北东)和大波痕(产状347∠22°,波长16cm,波高16mm,北东-南西),Miss发育。 1.29m 31紫红色含云母细粒石英砂岩,片状构造,云母含量大于35%,硬度较低,易碎。 0.86m

松辽盆地地层岩性简表.(优选)

地层岩性简表 地 层 层位代号 厚 度 (m) 岩性描述 绝对年龄Ma 反射界面 系 统 组 段 第四系 Q 0-130 黄色、土黄色、暗灰色粘土、杂 色砂砾层 白垩系 上 统 嫩 江 组 三段 K 2n 3 100-1500 为灰、灰绿、棕红色泥岩,灰色粉砂质泥岩。 二段 K 2n 2 深灰色泥岩为主,顶部夹粉砂质泥岩。 一段 K 2n 1 以灰、灰绿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粉砂岩。 姚家组 K 2y 灰绿、棕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岩。 青山口组 K 2qn 上部灰绿、紫红色泥岩、砂岩。下部深灰、灰黑色泥岩夹粉砂岩及油页岩。 下 统 泉 头 组 四段 K 1q 4 500-1900 紫红、 灰绿色泥岩与灰白、灰绿色砂岩。 三段 K 1q 3 灰、紫褐、灰绿色泥岩与灰、灰白色粉、细砂岩。 二段 K 1q 2 棕褐、紫褐色泥岩与粉、细砂岩不等厚互层。 一段 K 1q 1 紫褐色泥岩与粉、细砂岩、中砂岩、含砾中砂岩互层。 登楼库组 K 1d 100-2100 上部以紫、 褐黑色泥岩夹粉、中砂岩、粗砂岩与浅灰黑色、黑色泥岩互层。 营 城 组 营四 30-300 岩性总体为灰色、灰黑色泥岩与灰绿色、灰色、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砂砾岩互层, 营三 100-600 营二 100-800 营一 50-500 沙河子组 K 1sh 600-1400 上部以深灰、灰黑色泥岩及砂砾岩,中部为灰色泥岩、粉砂岩及砂 砾岩,下部为灰黑色泥岩、碳质泥 岩、煤层和灰、褐灰色砂岩及砂砾岩。 火石岭组 K 1h 200-1500 灰紫色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深灰 色砂、泥岩夹煤。 C- J 基 底 灰色片麻岩,灰色、灰绿色千枚岩、片岩,变质石英砂岩,灰岩,浅灰色、浅红色花岗岩、花岗蚀变岩。 To 2 T 1 T 11 T 2 T 3 83 90.4 88.5 97 112 124.5 Yc2 Yc3 Yc4 T 4 T 42 T 5 131.8 138.5 145.6 T 41

常见第四系地层、地貌描述概论

常见第四系地层、地貌描述概论 一、地层 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下更新统(Q1) 1、冰渍冰水沉积层(Q11gl-fgl) 灰白色砂砾卵石,泥沙质半胶结,砾石成分为安山岩、玄武岩、片麻岩、花岗岩等。砾径一般4-15cm,少数大者达50-60cm,呈半棱角状。泥沙混杂,有的砾石直立,并有马鞍石。砾石有明显的压裂现象,个别压裂宽达3-5cm。砾石风化剧烈,有的手搓即碎,砾卵石含量约占60%。 2、坡洪积层(Q12dl-pl) 棕红色,底部为浅灰绿色含砾(碎)石粘土亚粘土。粘土塑性较强,具垂直节理和大空隙(0.5-1.0mm),含有直径3-5mm铁锰质结核,并有铁锰染现象。 二、中更新统(Q2) 1、洪积层(Q21pl) 砂砾卵石层,杂色,成分比较单一,与母岩有关。砂砾石含量占40-60%,其余为中粗砂,砾径一般为3-8cm,大者10-15cm,大于40cm 的极少。分选磨圆不好,呈棱角-次棱角状,并混有少量粘土。厚度一般3-10m,最厚达50m。本层之上为Q22棕黄色亚粘土,之下为Q12棕红色粘土。

2、坡洪积层(Q22dl-pl) 棕黄色、棕红色亚粘土含砾卵(碎)石,干时致密坚硬,下部含卵碎石较多,卵碎石成分为安山岩、花岗岩、闪长岩,砾径一般5-10cm,大者达15-20cm呈半棱角状,间夹有砂碎石混土薄层,砂碎石砾径一般7-12cm,呈棱角-半棱角状,无分选性,厚度薄者为 0.3-0.4m,厚者达4-5m。 三、上更新统(Q3) 1、冲湖积层(Q31ql-l) 粉细砂夹薄层亚砂土、亚粘土,含砾中粗砂透镜体及薄层灰黑色淤泥质亚粘土,交错层理明显,尤以下部发育有铁锰染现象。 2、坡洪积层(Q31dl-pl) 深灰黄色含砾(碎)石亚砂土、亚粘土,夹砂砾(碎)石透镜体。砾碎石砾径一般0.5-2cm,大者5-8cm,呈棱角-半棱角状。有发育较差的垂直节理和大孔隙,有钙质网纹和斑点。 3、洪冲积层(Q31pl-al) 上部为褐黄色、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颗粒均匀,粉土含量较高,局部含有中细沙颗粒。结构疏松,具有水平的薄层理,具有白色钙质斑点和钙质网纹,厚4-8m;下部为杂色的砾卵石层,成分为安山岩、花岗岩。分选磨圆不好,呈次棱角状、扁平状。砾径一般为2-5cm,间混有少量黄褐色亚砂土;底部亚砂土含量较多,砾径增大,达10-20cm。 4、风积层(Q32eol)

岩土工程勘察土层岩层描述

1、填土(Q4del):黄褐色,松散,山体表层残坡积物,主要由碎石和粉土组成,碎石含量不均,一般40%左右,棱角状,石英质,粒径一般2-8cm,混有植被根系 2、含碎石粉质粘土(Q3al+pl):红褐色,可塑,韧性干强度中等,其中混有石英岩碎石,含量20%~30%,粒径20~140mm,呈次棱角状,局部含量较高 2、粉砂(Q4al):黄褐色,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粒度均等,粘粒含量较高,饱和,松散,局部夹有粉土透镜体。 3、淤泥(Q4m):灰黑色,流塑状,局部软塑,干强度低,摇震反应迅速,微有腥臭味,砂含量较高,混有少量贝壳碎屑,钻进时有掉钻现象。 4、碎石(Q4al+pl):灰黑色,饱和,稍密,碎石含量50%左右,次棱角状,主要成份为石英质,粒径一般2~10cm,空隙由中粗砂及砾石充填 5、粉质粘土(Q3al+pl):褐红色,可塑,局部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混有20%左右的圆砾,亚圆状,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粒径一般2-10mm。 6、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m):灰黑色~黄褐色,软塑~可塑,稍具腥臭味,湿~饱和,砂砾含量30%左右,亚圆状为主,粒径0.5~2mm,个别达到碎石级别,母岩成份主要为强风化石英岩,混有贝壳碎片,局部可见黄褐色砂砾透镜体。 7、强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 nq):灰白-黄褐色,变晶结构,层状构造,

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节理裂隙发育强烈,结构面普遍染红,板岩夹层厚度0.5-2cm,岩芯呈碎块状,锤击声哑,无回弹,较易击碎,为软岩,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8、中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 nq):灰白色,变晶结构,层状构造,结构部分破坏,板岩夹层厚度0.5-2cm,岩芯呈短柱状,锤击较清脆,不易击碎,属于较硬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9、强风化板岩夹石英岩(Q bq):黄褐色、灰褐色,岩体呈散体~碎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片状,给水钻进较快,为软岩,岩体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10、中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 bq):石英岩,灰白色,灰褐色,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板岩,灰褐色,灰黄色,变余结构,板理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面光滑平直,呈锈黄色,裂隙多为闭合,裂隙无充填,岩石为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给水钻进困难。 11、全风化辉绿岩:黄褐色,稍湿,结构构造不清晰,岩芯呈砂土状,干钻可以钻进。 12、强风化辉绿岩(β):黄褐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岩芯呈碎块状,锤击声哑,有凹痕,无回弹,易击碎,为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13、中风化辉绿岩:暗绿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5~15cm,属较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全风化板岩(Q nq):黄褐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土柱状,稍具可塑性,

地质描述

工程地质钻孔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

Q4地层描述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1)、崩坡积层(Q4col+del)、残坡积层(Q4dl+el)、滑坡堆积层(Q4de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以及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岩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表层约0.20~0.50m为耕土,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粘粒和大量植物根茎,结构疏松,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粒径一般为2.00~4.00mm),上部灰黄,稍湿~湿,松散;下部深灰、灰黑色,湿,松散~稍密为主,含有机质和生物碎块。该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地表和砂卵石层上,层厚0.40~2.00m。 2、冲洪积层(Q4al+p1) (1)粉质粘土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可塑,稍湿。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的云母,含较多粘粒,沉积韵律明显,质地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砂,呈透镜状,松散~稍密,厚约为0.1~3.5m。 (2)含角砾粉质粘土 褐灰色,可塑,稍湿。含角砾碎屑,粒径一般为2.00~4.00mm,含量约15~20%。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角砾层中,层厚0.30~3.00m。 (3)角砾 褐灰~褐黑色,松散,稍湿。含约15~25%的细粒土。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用手折易断或易捏成粉末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层厚0.40~4.70m。

(4)碎石土 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4cm,含少量块石,个别块石达10cm以上,碎石含量50~70%,充填15~25%的粉质粘土。 (5)细砂 灰、灰黄色,松散,稍湿,含粘粒较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呈透镜体状,层厚为1.4~1.5m 。 (6)含卵石粉土 灰黄、深灰色,稍湿-湿,卵石一般粒径0.5~2.0cm,个别大于3cm,多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为15~40%,粉土”含量约占40~60%。该层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之上或夹于卵石、粉土层中,层厚为1.3~5.8m。 (7)卵石 灰、灰黄色,稍湿~湿,一般粒径2~4cm,部分卵石粒径达8cm 以上,分选性较差,级配不良,卵石多呈次棱-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占50~60%,砾石含量约占20~30%,充填物主要为砂和粘性土。该层分布于粉土层之下或夹于粉土层中,厚度不均匀。根据其密实度划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四个亚类。 3、崩坡积层(Q4col+del)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8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约5%。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

地质观测描述1 岩石、构造 (一)岩石观察描述 (一)岩性描述 岩性的观察描述是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详细观察岩性特征、正确确定岩石名称后,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地质体的关系。岩性描述内容: 1、岩石颜色 为岩石的新鲜面整体颜色(风化面颜色加括号写于新鲜面颜色之后)。 2、结构、构造 侵入岩结构如粗粒、中粒、细粒、微粒、斑状、似斑状等,构造如块状、斑杂、流动、条带状等; 火山岩结构如辉绿、粗玄、球粒、斑状、集块、火山角砾、凝灰等,构造如熔渣状、枕状、石泡、流纹、流线、流面、饼状、豆状等;碎屑岩结构如粗、中、细粒砂状、粉砂状、泥质结构等,并描述胶结类型、胶结成分、层理等特征; 变质岩如变余结构、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变余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条带状构造等。 3、矿物成分及结晶状态、粒度形态、含量及变化 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后的顺序描述。注意目估矿物含量总和不能大于100%。 对于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态、大小及变化情况,后描述基质;

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胶结物的顺序描述。 4、蚀变、矿化 蚀变:岩石的蚀变情况,包括蚀变部位、蚀变矿物、残留矿物; 矿化:金属矿物种类、目估含量、集合体形式等。 基本要求:正确定名,切忌印象描述。 (二)岩层(岩体)观察描述 在岩性观察的基础上,向周围扩大观察范围,描述岩层、岩体在空间上的总体特征。描述内容: 1、岩相划分情况; 2、岩性变化及互层情况; 3、层理、片理产状及变化; 4、包体特征; 5、化石产出情况。 基本要求:正确分层。 (三)接触关系观察描述 描述不同岩层、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内容: 1、接触带类型: 按接触界线的明显程度分为:急变、渐变; 按成因分为:沉积(超覆)、断层、侵入(脉动、涌动)、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 2、接触带特征; 3、接触带侵入岩岩相变化;

常见地质构造图片及描述

一、板劈理: 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 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 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

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

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

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 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 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 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 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W型对称褶皱:

工程地质地层描述

1、杂填土(Q4 ml)①: 该层主要分布于富屯溪两岸护坡处,整个场地表层,揭露厚度0.50~9.60m。褐黄、灰黄色为主,湿~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填料主要为卵石,粗砂、建筑垃圾及少量粘性土,硬杂质含量约70%,卵石的一般粒径为2~6cm,个别最大粒径为18cm,母岩为花岗岩及砂岩,中等风化。河中部分未经系统分层压实处理,回填时间较短(大于5年),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土质成分与结构疏密不均。该层89孔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杆长校正后锤击数最小值N63.5=10.2击,最大值N63.5=47.7击。但该层护岸部分地段经过处理,处理过的杂填土密实度较好。护岸部分相对于河中部分较好,但总体偏差。 2、卵石(Q4al-pl)②: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广,仅AZK1~AZK4-1、AZK9~AZK19、DZK1~DZK6、QK1~QK26、QK84~QK99、ZK1~ZK19钻孔有揭露。钻探深度内揭露厚度一般为1.70~9.20m,顶板埋深0.00~9.60m,层顶高程109.66~11.796m。灰黄、灰色等色,中密为主,局部为稍密,卵石原岩主要为片岩,中等风化程度,直径2~5cm,亚圆形,级配一般,可选性较好,磨圆度一般,填充物主要为中粗砂,局部含泥,胶结度一般。其中>20mm颗粒>50%,<20约占45%。该层在89孔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63.5=13.87击,修正值N63.5=13.69击。土质结构较均匀,工程性能较好。 3、全风化石英片岩(Pt2-3x)③: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广,仅AZK9~AZK19、DZK1~DZK6、QK1~QK5、QK20~QK27、QK86~QK99、SZK1~SZK6、ZK1~ZK12、ZK17~ZK19钻孔有揭露,钻探深度内揭露厚度一般为0.50~13.10m,顶板埋深1.10~13.40m,层顶高程102.31~124.66m。灰黄

Q4地层描述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表层约~为耕土,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粘粒和大量植物根茎,结构疏松,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粒径一般为~),上部灰黄,稍湿~湿,松散;下部深灰、灰黑色,湿,松散~稍密为主,含有机质和生物碎块。该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地表和砂卵石层上,层厚~。 2、冲洪积层(Q4al+p1) (1)粉质粘土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可塑,稍湿。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的云母,含较多粘粒,沉积韵律明显,质地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砂,呈透镜状,松散~稍密,厚约为~。 (2)含角砾粉质粘土 褐灰色,可塑,稍湿。含角砾碎屑,粒径一般为~,含量约15~20%。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角砾层中,层厚~。 (3)角砾 褐灰~褐黑色,松散,稍湿。含约15~25%的细粒土。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用手折易断或易捏成粉末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层厚~。 (4)碎石土 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4cm,含少量块石,个别块石达10cm以上,碎石含量50~70%,充填15~25%的粉质粘土。

(5)细砂 灰、灰黄色,松散,稍湿,含粘粒较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呈透镜体状,层厚为~。 (6)含卵石粉土 灰黄、深灰色,稍湿-湿,卵石一般粒径~,个别大于3cm,多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为15~40%,粉土”含量约占40~60%。该层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之上或夹于卵石、粉土层中,层厚为~。 (7)卵石 灰、灰黄色,稍湿~湿,一般粒径2~4cm,部分卵石粒径达8cm 以上,分选性较差,级配不良,卵石多呈次棱-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占50~60%,砾石含量约占20~30%,充填物主要为砂和粘性土。该层分布于粉土层之下或夹于粉土层中,厚度不均匀。根据其密实度划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四个亚类。 3、崩坡积层(Q4col+del) 崩坡积物(Q4col+del):为陡崖崩积堆积产物,物质组成主要为粘性土混杂碎石或碎块石土,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1:3,层厚一般为~。 4、残坡积层(Q4dl+el) 残坡积物(Q4dl+el):棕红、松散,为砂岩和泥岩风化堆积产物,由上往下颗粒逐渐变粗,分选性差,物质组成主要为粘性土混杂碎石或碎块石土,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2:1,厚度变化大,层厚一

各种岩性描述(130种)

路线小结模板: 该路线共定天然露头点7个,人工露头点1个,残积点3个,残坡积点3个,转石点4个,其中定界线点3个,岩性控制点9个,共划分出地质界线6处。 该路线所见岩性主要为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三合屯岩群批洲岩组的斜长角闪岩、含磁铁矿的角闪变粒岩等。它们各岩性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与三合屯岩群批洲岩组的斜长角闪岩为侵入接触关系,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与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堆积为不整合接触。路线未见矿化和蚀变现象。 该路线共定天然露头点7个,残积点9个,均为岩性控制点9个。 该路线所见岩性主要为炒米店组的薄板状泥晶灰岩、粉沙质页岩、中薄层微晶灰岩、薄层泥晶灰岩夹粉砂质页岩等,炒米店组与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堆积均为不整合接触。 路线未见矿化和蚀变现象。 野外岩性描述 ?沉积岩:母岩(岩浆岩、变质岩、早先形成的沉积岩)机械破碎产生的碎屑 物质经搬运、沉积及压实胶结等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一)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碎屑岩的物质成分主要由碎屑物质、化学物质和杂基三部分组成。 ?1、碎屑物质(陆源碎屑) ?它是母岩机械破碎产物,可分为矿物碎屑和岩石碎(1)矿物碎屑:又可分为轻 矿物(密度<2.86)和重矿物(密度>2.86)。

?轻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重矿物主要为岩浆岩中的一些副矿物和铁 镁矿物等,在碎屑岩中一般很少。 ?石英:陆源碎屑岩中最常见。在砂岩、粉砂岩中含量最高,平均达66.8%。 ?因石英最稳定,故若砂岩中石英含量多,则说明砂岩的成分成熟度高。 ?长石:在碎屑岩(砂岩、粉砂岩)中的含量仅次于石英,平均含量有11.5%。 长石主要来自于花岗岩、花岗片麻岩。 在碎屑岩中常见的是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 由于长石是不稳定矿物,故它们若在砂岩中大量出现,则多半是在干旱气候和快速堆积条件下形成,成分成熟低。 ?云母:多是稳定的白云母,常集中在细砂、粉砂岩的层面上。 ?重矿物:少见。但可确定其源岩。 ?(2)岩石碎屑(岩屑) ?是母岩直接破碎的产物,故岩屑可用来推断母岩。 ?岩屑反映气候干旱,母岩风化不彻底,搬运近,沉积快的特征。 ?故碎屑岩中岩屑多说明岩石成分成熟度低。岩屑多分布在>0.1mm粒级的砂岩和砾岩中。 ?是从溶液中(沉积、成岩阶段)呈化学沉淀的物质。这类物质在陆源碎屑岩中多以胶结物的形式存在。但也可有少量不呈胶结物而孤立存在的矿物,称自生矿物;或以交代碎屑或其它物质的形式存在。自生矿物共同特点是:成分一般较单一、结晶颗粒较小,清洁透明、晶形完好。 ?作为胶结物的化学沉淀物常见的有硅质、碳酸盐质、铁质、磷酸盐类矿物等。 ?硅质胶结物:硅质胶结物的SiO2可呈各种变体出现,从非晶质的蛋白石、纤维状玉髓、微晶质石英到自形的次生加大石英,其中石英最常见。 ?基质或碎屑杂基:它们是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的细粒的机械混入物,它们不是化学成因的矿物,故叫杂基。 ?它们对碎屑也起胶结作用,因而将化学胶结物和杂基称为填隙物质或广义的胶结物。 ?杂基主要为①<0.005mm的粘土物质;②0.03-0.005mm的细碎屑物质,包括石英、长石、白云母等陆源碎屑;③<0.03mm的对碎屑颗粒起胶结作用的碳酸盐矿物。 ?碎屑本身结构 ?(1)粒度:碎屑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度。一般以长径或中径来度量。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和目的不同,所采用的粒度划分标准也不同。主要有三种标准:?A 十进位标准: ?碎屑直径>1mm 砾 ?1—0.1mm 砂 ?0.1—0.01mm 粉砂 ?<0.01mm 泥 ?自然粒级标准:是根据颗粒大小及颗粒的水力学行为的内在联系,来确定粒级的界限。 ?>2mm 砾 ?2—0.05mm 砂 ?0.05—0.005mm 粉砂 <0.005mm 泥 ?φ值粒级标准:φ=-log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