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及其效果比较

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及其效果比较
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及其效果比较

[文章编号] 1671-587Ⅹ(2012)03-0414-

05[收稿日期] 2012-01-

0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81100030

)[作者简介] 苗雨丹(1977-)

,女,吉林省白城市人,讲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临床解剖学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 李 波(Tel:0431-85619466,E-mail:lbo@j

lu.edu.cn);董春玲(Tel:0431-88796820,E-mail:dongchunling

@gmail.com)网络出版时间: 2012-04-17 

09:13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342.r.20111101.0911.004.html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

肺损伤模型及其效果比较

苗雨丹1,董春玲2,刘 玲1,夏长丽1,苏 略1,李 波1

(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吉林长春130021;

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吉林长春130041

)[摘 要] 目的:比较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ALI)模型的各种指标,确立更有效的气管滴注方法。方法:45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暴露组和暴露组,每组15只。以

脂多糖(LPS)作为刺激物,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小鼠分别采用非暴露式和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ALI模型,造

模后24h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生化指标检测、BALF细胞分类计数、肺湿/干重(W/D)

比值测定以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暴露组小鼠造模的成功率(100%)高于非暴露组(86.7%)

。与对照组比较,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小鼠BALF中总蛋白浓度、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

活性、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显著升高(P<0.05);暴露组小鼠BALF总蛋白浓度、ALP和LDH活性、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明显高于非暴露组(P<0.05

)。非暴露组小鼠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水肿;暴露组小鼠主要表现为渗出性肺水肿。结论: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对于建立小鼠ALI模型更有效。

[关键词] 气管滴注;急性肺损伤;脂多糖;小鼠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志码] A

Establishment of mouse model of acute lung injury 

withexposed and non-exp

osed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sand effectiveness comp

arisonMIAO Yu-dan1,DONG Chun-ling2,LIU ling1,XIA Chang

-li 1,SU Lue1,LI Bo1(1.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Norman Bethune College of Medicine,Jilin University,Chang

chun130021,China;2.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Second Hospital,Jilin University,Chang

chun 13004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various indexes of mouse models of acute lung 

injury(ALI)established byexp

osed and non-exposed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s in order to confirm which method was more suitable.Methods Forty-five mal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on-exposed group 

and exposed group.There were fifteen mice in each group.The mice in both non-exposed and exp

osed groups were instilled withlipopolysaccaride(LPS)to establish ALI models by n

on-exposed and exposed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s,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of biochemical indexe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differential cell counting

414第38卷 第3期2012年5月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38No.3 May

 2012

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彦双朱淑霞王永利作者单位:0502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学校(刘彦双);河北武警总队医院(朱淑霞);河北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王永利)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 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复制是进行防治肝损伤药物研究的前提。目前,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制主要有生物性、免疫性、化学性等方法,生物学方法要求实验条件高且费用昂贵,限制了应用。免疫方法是造成免疫肝损伤,主要用于通过免疫机制而抗肝损伤的药物研究。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化学性肝毒物质,如四氯化碳、氨基半乳糖、硫代乙酰胺、黄曲霉素等致肝损伤。在我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药理实验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定应用四氯化碳和氨基半乳糖肝损伤动物模型进行保肝降酶新药的药理实验,应用四氯化碳和氨基半乳糖复制肝损伤动物模型,条件要求低,技术易于掌握,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是其他任何肝损伤模型无法比拟的,故目前研究抗肝损伤新药常采用四氯化碳和氨基半乳糖复制动物模型。 1 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1.1 四氯化碳性肝损伤四氯化碳(CCl4 )溶于精致植物油,配制0.1%浓度,按10ml.kg小鼠腹腔注射,12~24h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质(TB)、总蛋白(TP)、白蛋白(A)、,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物(LPD)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或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等反映肝功能及脂质过氧化的指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关于CCl 4 肝毒的作用机制,存在多种假设,但都一致公认,自由基的形成及引发的链式过氧化反应是其主要机制。CCl 4在体内可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代谢激活,生成两个活性自由基(CCl 3 O 2 和Cl)及一系列氧活性物,可与肝细胞质膜或亚细胞结构的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膜磷脂大量降解,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引起膜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1]。另外,CCl 4 的代谢产物能迅速与细胞成分如胞内脂质、蛋白、核脂质、核蛋白和DNA等多种大分子发生不可逆的共价结合而导致细胞死亡,特别是当自由基作用于DNA时,损伤核糖和碱基,使核酸直接破坏引起DNA链的断裂或DNA 链与蛋白间交联,影响其信息传递功能以及转录和复制特性。在CCl 4 代谢产物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和共价结合的双重作用下,导致膜脂质流动性降低、钙泵抑制、谷胱甘肽活性抑制、肝微粒和线粒体功能丧失、肝细胞内钙稳态失调及代谢紊乱,引起肝细胞损伤加剧[2]。 1.2 D-氨基半乳糖性肝损伤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0g.L的D-氨基半乳糖 (D-galactosanine,D-GalN)溶液,大鼠或小鼠腹腔注射600~900mg.kg,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染毒24-48h后处死动物,检查肝功能、病理及脂质过氧化指标[3,4]。Keppler 首先于1968年应用D-GaLN制备大鼠肝损伤模型。D-GaLN在肝细胞内代谢,首先与尿苷酸(UDP)结合成尿苷二磷酸半乳糖(LIDP-GalN),并在肝细胞内聚集,由于这种结合的速度大大超过尿苷酸的生物合成速度,致使尿苷酸耗竭,进而导致依赖其进行生物合成的核酸、糖蛋白和糖脂等物质减少,限制了细胞器的再生及酶的生成和补充,使细胞器受损,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均出现异常,甚至死亡。另外D-GaLN还可以引起肝细胞内Ca 2+ 增多,

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及其效果比较

[文章编号] 1671-587Ⅹ(2012)03-0414- 05[收稿日期] 2012-01- 0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81100030 )[作者简介] 苗雨丹(1977-) ,女,吉林省白城市人,讲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临床解剖学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 李 波(Tel:0431-85619466,E-mail:lbo@j lu.edu.cn);董春玲(Tel:0431-88796820,E-mail:dongchunling @gmail.com)网络出版时间: 2012-04-17  09:13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342.r.20111101.0911.004.html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 肺损伤模型及其效果比较 苗雨丹1,董春玲2,刘 玲1,夏长丽1,苏 略1,李 波1 (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吉林长春130021; 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吉林长春130041 )[摘 要] 目的:比较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ALI)模型的各种指标,确立更有效的气管滴注方法。方法:45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暴露组和暴露组,每组15只。以 脂多糖(LPS)作为刺激物,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小鼠分别采用非暴露式和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ALI模型,造 模后24h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生化指标检测、BALF细胞分类计数、肺湿/干重(W/D) 比值测定以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暴露组小鼠造模的成功率(100%)高于非暴露组(86.7%) 。与对照组比较,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小鼠BALF中总蛋白浓度、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 活性、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显著升高(P<0.05);暴露组小鼠BALF总蛋白浓度、ALP和LDH活性、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明显高于非暴露组(P<0.05 )。非暴露组小鼠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水肿;暴露组小鼠主要表现为渗出性肺水肿。结论: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对于建立小鼠ALI模型更有效。 [关键词] 气管滴注;急性肺损伤;脂多糖;小鼠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志码] A Establishment of mouse model of acute lung injury  withexposed and non-exp osed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sand effectiveness comp arisonMIAO Yu-dan1,DONG Chun-ling2,LIU ling1,XIA Chang -li 1,SU Lue1,LI Bo1(1.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Norman Bethune College of Medicine,Jilin University,Chang chun130021,China;2.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Second Hospital,Jilin University,Chang chun 13004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various indexes of mouse models of acute lung  injury(ALI)established byexp osed and non-exposed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s in order to confirm which method was more suitable.Methods Forty-five mal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on-exposed group  and exposed group.There were fifteen mice in each group.The mice in both non-exposed and exp osed groups were instilled withlipopolysaccaride(LPS)to establish ALI models by n on-exposed and exposed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s,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of biochemical indexe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differential cell counting 414第38卷 第3期2012年5月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38No.3 May  2012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小鼠模型详细步骤及说明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小鼠模型详细步骤及说明原型物种人 来源低氧导致的脑损伤 模式动物品系SPF级Balb/c 小鼠,雄性,6~8周 实验分组随机分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药物组,每组15只实验周期4~6w 建模方法将实验动物置于可视恒压舱内,并持续注入流量为5L/min的低氧气体(8%O2及92%N2),每次90min。每周干预1~3次,干预周期为3周。 应用疾病模型 模型评价 Morris水迷宫实验所有组别,于12周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试验分为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 1. 定位航行实验:小鼠连续接受5天的训练,每天4次,每次时间间隔 30min,记录下小鼠从4个入水点和入水并找到平台所需要的时间,即逃避潜伏期。4次潜伏期的平均成绩作为当日的最终结果进入到最后统计。 2. 空间探索实验:实验的第6天,撤去平台,从距离平台的最远端入水后,将小鼠放入水中,记录下30s内小鼠的游泳轨迹,并观察分析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以及它的穿越平台的次数。

行为学结束后,将各组小鼠摘取全脑,冰上剥去小脑,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病理学检测。 1. 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海马区和皮层去Aβ淀粉样斑块染色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计数6个视野下每组小鼠同一部位的阳性斑块数量,作统计分析。 2. Thiolain S染色 石蜡白片用Tholain S荧光染料染色,染色检测海马区以及皮层区Aβ淀粉样斑块(绿色荧光)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计数6个视野下每组小鼠同一部位的阳性斑块数量,作统计分析。 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王福根, 孙静霞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杭州市,310014 刊名: 中国药房 英文刊名:CHINA PHARMACY 年,卷(期):2006,17(9) 被引用次数:12次 参考文献(10条) 1.Xu JQ;Lee G;Wang HM Limited role for CXC chem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naphthylisothiocyanate-induced liver injury[外文期刊] 2004(03) 2.黄正明;杨新波;曹文斌化学性及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方法学研究[期刊论文]-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5(01) 3.Ayoub SS;Botting RM;Goorha S Acetaminophen-induced hypothermia in mice is mediated by a prostaglandin endoperoxide synthase 1 gene-derived protein[外文期刊] 2004(30) 4.Yasuda M;Okabe T;Itoh J Differentiation of necrotic cell death with or without lysosomal activation:application of acute liver injury models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 and dimethylnitrosamine(DMN)[外文期刊] 2000(10) 5.Horn TL;Bhattacharjee A;Schook LB Altered hepatis mrna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genes during dimethylnitrosamine exposure[外文期刊] 2000(02) 6.Wang T;Shankar K;Ronis M Potentiation of thioacetamide liver injury in diabetic rat is due to induced CYP2E1[外文期刊] 2000(02) 7.Kin WH;Hong F;Radaeva S Statl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LPS/ D-galactosanine-induced liver apoptosis and injury 2003(06) 8.Kaneko Y;Harada M;Kawano T Angmentation of Va14NKT cell-mediated cytotexicity by interleukin4 in an autocrine mechanism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canavalina-indued hepatitis[外文期刊] 2000(01) 9.赵冬梅;刘耕陶双环醇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肝细胞核DNA损伤保护作用[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 2001(14) 10.邱英锋;缪晓辉;蔡雄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的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05)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王志彬药物性肝损害的特点分析-附70例报告[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9) 2.吴玉强.邓家刚.钟正贤.杨兴.WU Yu-qiang.DENG Jia-gang.ZHONG Zheng-xian.YANG Xing铁包金提取物抗肝损伤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09,20(4) 3.禄保平.白娟.江若霞.Lu Baoping.Bai Juan.Jiang Ruoxia以常用中西药物建立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分析与探讨[期刊论文]-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4) 4.马丽娜.华碧春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2011,07(2) 引证文献(12条) 1.徐伟.宋倩倩.苗双.刘宁宁.马健.王振勇青蒿素对CCl4致犬急性肝损伤模型抗氧化指标的时效影响[期刊论文]-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9(4)

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优化

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优化 【摘要】目的:探索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通过三个实验比较不同剂量、不同灌酒方法、不同灌酒时间动物醉酒率、死亡率和血清转氨酶的不同情况。结果:一次灌酒0.28ml/10g体重小鼠可达中度醉酒,醉酒率70%,死亡率40%;采用小间隔分次灌服法后小鼠醉酒率60%,死亡率降为20%;连续灌酒时,较高剂量组第三天开始出现死亡现象并逐渐加重;血清转氨酶上升的高峰在第5天,此后逐渐下降。结论:白酒灌胃法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时,采用中等剂量、分次灌胃法可降低死亡率,实验时间以5~7天比较适宜。 【关键词】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动物模型 随着人们对酒精性肝脏损害重视的提高以及相应实验研究的广泛开展,相关动物模型尤其是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在实际实验应用中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在参考文献介绍的方法[1]制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实验中,对造模实际操作时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检测指标的时间选择等有所比较和认识,现报告如下,以供同仁参考,在造模上少走弯路,节省经费。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84只,体重24g~27g,合格证号分别为豫医动字第410115号,均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实验试剂ALT试剂盒,迈克公司生产,批号100122;AST试剂盒,迈克公司生产,批号100103。 1.3 实验仪器雷勃微量移液器,芬兰雷勃集团中国区总部;DZKW型电子恒温水浴锅,余姚市亚星仪器仪表有限公司;752 N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2实验方法 2.1 实验1普通级昆明种小鼠50只,21g~24g,雌雄各半。将50只小鼠按随机排列表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其中4组分四个剂量级 3.2灌酒时间与醉酒率、死亡率 实验1中,随着灌酒天数的增加,各组动物醉酒率变化不很大,但M3、M4两组的死亡情况日益严重,尤其是M4组,动物死亡数目过多。 3.3 灌酒方式与醉酒率、死亡率 实验2采用分次灌服的方式,仍观察醉酒情况,计算醉酒率和死亡率。结果

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现状研究

0引言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简称ALI)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肺外的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极易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简称ARDS),进而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简称MODS)。因此,AL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其病死率极高,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并影响其生存质量。同时,不同动物模型的实验性肺损伤已经用于研究ALI的发病机制。本文将已有的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急性肺损伤 1.1病因 在临床上引起ALI的病因及高危因素很多,不同因素所致的ALI在病程及预后有所不同。ALI病因一般分为肺内因素(直接因素)和肺外因素(间接因素)两大类。肺内因素包括:(1)化学性因素,如吸入烟尘、胃内容物及氧中毒等;(2)物理性因素,如肺挫伤、放射性损伤等;(3)生物性因素,如重症肺炎。肺外因素包括:严重休克、感染中毒症、严重非胸部创伤、大面积烧伤、大量输血、急性胰腺炎、药物或麻醉品中毒等。当肺直接损伤时,首先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同时促使肺泡巨噬细胞(PMN)严重反应链的激活,释放多种促炎症因子及炎性介质,导致肺内炎症反应;间接肺损伤因素是激活全身系统性炎症反应,肺外炎性介质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肺内,肺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靶器官引起进一步损伤[1]。 1.2病理生理 ALI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严重的低氧血症, 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现状研究 CurrentSituationofAcuteLungInjuryInAnimalModels 周榕颜春松 Zhou Rong Yan Chunsong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Jingxi Nanchang330006) 摘要:急性肺损伤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肺部的主要表现,往往也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最先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在其整个发病过程中居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地位。合理地建立理想的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对研究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792(2012)12-0221-06 Abstract:Acute lung injury(ALI)is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mainly in the lungs,also the first appeared in th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or even deci-sive position.Reasonable establishment of an animal model of acute lung injury,tha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pathogenesis and early prevention of acute lung injury. Keywords:ALI;Animal Models 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现状研究 221

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TLR4及TNF―α表达

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TLR4及TNF―α表 达 【摘要】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抗体组;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腔内注射等量0.9%NaCl。模型组腹腔内注射LPS(4 mg/kg)。抗体组在造模前8~10 h,应用小鼠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2(TLR4/MD2)复合物抗体腹腔内注射50 μg。各组均在造模5 h后留取血和肺组织,采用细菌内毒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LPS的含量,HE染色判定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测定小鼠肺组织TLR4基因表达,Western-blot测定TLR4蛋白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抗体组小鼠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呈ALI表现;和模型组比较,抗体组TLR4 mRNA、蛋白及TNF-α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机制可能与LPS和TLR4受体结合介导TNF-α信号途径相关。 【关键词】脂多糖;急性肺损伤; Toll样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α Expression of Toll Like Receptor 4 and TNF-α on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in

Mice/GU Zhi-long,JIANG Hua-mao,HU Zhan-she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4):016-019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mechanism of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in mice.Method:Th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and antibody group.Control group was given 0.9%NaCl. Model group of acute lung injury was induced by LPS at a dose of 4 mg/kg. Aitibody group mice were given anti-TLR4/MD antibody(50 μg)before 8-10 h of building model group. Blood and lung tissue were taken after modeling in 4 hours. A mount of endotoxin in plasma was measured by kinetic turbidimetric assay.Degree of lung damage was grated by HE staining. Expressions of TLR4 at both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Content of TNF-α in mice serum was detected by ELISA.Resul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endotoxin in serum,in model group and ayibody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with obvious ALI lung damages in model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59629.html,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antibody group presented that expression of TLR4 mRNA

传统肺减容术和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比较

传统肺减容术和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比较 邹雷 刘翱 作者单位:650032 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 D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 性疾病之一,也是继心血管疾病、癌症、脑血管疾病之后第4位引起死亡的重要疾病[1]。WHO 近期公布资料表明,2000年有274万人死于C OP D 。由于大气污染和吸烟等危害因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10年内将继续升高。1990年COP D 造成的医疗经济负担为第12位,至2020年将上升为第 5位[2] 。由于C OP D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及卫生机构的重视并加大了防治的研究力度。COP D 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对晚期患者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为传统肺减容术(lung volu me reducti on surgery ,LVRS ),国内开展该手术近十年,国外二十余年。但随时间的推移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LVRS 的不足,很多术式都被淘汰,从而在LVRS 的发展道路上也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了[3]。另一种为近几年在国外开始出现的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 r onchoscop ic lung volu me reducti on,BLVR ),它的出现似乎解决了LVRS 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下面就目前国内外这两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进行一个综述和对比。 肺减容术发展简介 肺减容术(LVRS ):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切除严重充气的肺组织,使其它相对正常的肺组织得以膨胀,从而改善肺功能、改善通气功能的手术。早在1957年B rantigan 就提出了切除部分气肿肺组织,可使胸腔压力下降,肺功能获得明显改善,用于治疗严重肺气肿,这种手术称为肺减容术。但由于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近期的高死亡率(16%)使得人们望而却步,从而未获重视。直到1995年,Cooper 等[4]在多年从事肺移植的基础上,经胸骨正中切开入路行双侧肺减容术,取得类似于肺移植术的疗效。随后,又对LVRS 术后最多见的并发症———术后漏气采用了牛心包做衬垫加固切口边缘使得该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且病死率也明显降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LVRS 主要分为:①单侧切口行LVRS,②正中开胸行双侧LVRS,③经胸腔镜行LVRS,④使用激光行LVRS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第②、③种方法应用最多也最成熟。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 )肺减容术也有所发展,经动物实验及初步临床观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传统肺减容术的优缺点 LVRS 属姑息治疗晚期非均质性肺气肿的方法,不能从 根本上治愈或扭转肺气肿的进程,只能缓解症状。而晚期COP D 患者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身体状况差开胸手术对这类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患者术后能否顺利恢复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因此手术的风险和价值是值得探讨的。 NETT [5] 的一个研究中指出,用LVRS 治疗高风险C OP D 病人69例(高风险指有:FE V 1低于预计值20%,且CT 显示气肿呈均匀分布或CO 弥散率不超过预计值的20%等情况),术后 30d 死亡率为16%,而内科治疗类似的病例70例30d 内死 亡率为0。因此应用LVRS 治疗这些病人时必须保持小心谨慎,这些病人术后有很高的死亡风险,而且似乎也不能从术中获益。2003年NETT [6]的另一个研究完成了对1218名晚期肺气肿患者行LVRS 和单纯内科治疗的对比研究认为,以上肺病变为主的非均质性小叶中心性肺气肿患者和低运动能力的肺气肿患者能从手术中获益,表现出比内科治疗有更好的预后。而以非上叶病变为主的和高运动能力的患者则不能从手术中获益,反而有增大死亡风险的可能,没有体现出比内科治疗有更多的优势。Meyer 等[7]的研究也支持上述观点,其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后的4年生存率为72%对41%,(P =0 02)。 Ciccone 等 [8] 的研究是目前对LVRS 治疗晚期肺气肿随 访时间最长的研究(118~911年,平均414年),他们指出,术 后一年患者的肺功能开始下降,术后三年一半病人的肺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20%的人情况变坏,40%左右的人和术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剩下的人较术前仍然有改善,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率呈下降趋势,五年存活率6717%。因此影响LVRS 成功的因素很多,术前仔细地选择适宜病人就显得相当重要,而这种选择将使大部分严重肺气肿病人失去做 LVRS 的机会,这也是制约LVRS 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主要优点[9,11]:A 、能准确切除过度膨胀的肺组织,达到减容目的;B 、术后近期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明显,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C 、开展时间长对其整体机制研究得较明确;D 、对适宜患者来说可提高生存率。 主要缺点[10~12]:A 、受益人群范围窄,约占晚期肺气肿患者的10%~20%;B 、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C 、手术费用高,住院时间长;D 、肺功能恢复是以提高短期死亡率为代价的。LVRS 后漏气(>7天)是最多见的并发症,约占术后病人的40%~50%[8],此外手术的远期疗效尚不肯定,一般认为, LVRS 术后6个月时肺通气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 临床症状的改善都达到最佳水平,6个月以后改善水平程度因个体差异变化很大,其远期疗效目前是该手术最大的争议。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发展简况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 ):即在支气管镜的介导下用非手术切除的方法使靶肺萎缩、纤维化导致该区域肺容积减少而达到与LVRS 相同的治疗目的的手术。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在支气管内放置活瓣、堵塞支气管、灌洗靶肺及旁道通气法。2001~2003年间I ngenit o 等[3]首先报道了用硅胶基封堵支气管和灌洗的方法使过度膨胀的肺组织萎陷从而减轻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2003年Snall 等[13]在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后采用另一种更好的封堵物———支气管单向活瓣,并进行了人体试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期,Toma 等[1]也对8名终末COP D 患者进行单向活瓣的BLVR 治疗,8名患者中5名因为COP D 太严重而不能进行LVRS,3名拒绝接受LVRS,术 5 69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9月 第12卷第9期

疾病动物模型

疾病动物模型 1 复制方法和应用 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是用人为的方法,使动物在一定的致病因素(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下,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或各种疾病,通过这种手段来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包括新药物试用)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动物疾病模型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即实验生物学、实验病理学和实验治疗学(新药筛选亦属于实验治疗学范畴)。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对于疾病模型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如实验病理学,它着重于研究用某种特定方法复制出某些疾病。整个疾病复制过程,就是它的研究内容,目的是通过疾病的复制去探讨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病原。而实验治疗学则完全不同,疾病的复制仅是它研究的开始,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阐明在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些治疗措施或药物的疗效如何。 诱发性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不外是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和各种环境因子作用于动物而产生。 生物学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细胞、生物毒素、激素等各种致病原,通过接种而使正常动物发生疾病。如接种细菌、病毒于敏感动物使其产生各种传染病。目前已知的150余种人畜共患病提供了极有意义的传染病材料。从流行病学、病理学或并发症等不同角度研究,首先要充分了解动物与人在疾病易感性和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同异处。例如轮状病毒可引起婴儿急性坏死性肠类,犬感染轮状病毒后的表现只是亚临床的。然而严重威胁幼犬的肠道病毒是细小病毒,而人对细小病毒则并不易感。 物理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机械力作用下产生各种外伤性脑损伤、骨折等模型,气压变动复制高空病、潜水病;温度改变产生各种烧伤和冻伤;放射线照射可复制各型放射病,引起免疫功能抑制或诱发Spragae-Dawley系大鼠乳腺癌;闪光刺激诱发癫痫模型;噪音刺激引起听源性高血压及改变行为记忆功能等。复制各种模型时必须严格考虑不同对象应采用的不同的刺激强度、频率和作用时间,即按设计要求摸索有关实验条件。例如用扩张的气囊在颅内加压制作急性颅内压增高症动物模型时,应该按不同压力梯度通过几小时逐步加压,待脑的顺应性发生改变后才出现临床“脑缺血-脑水肿”的恶性循环。盲目加压会急速发生脑疝死亡,不可能复制出脑水肿对机体代偿和失代偿的病理生理过程,这样的模型会丧失或缺乏临床研究的价值。

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59629.html, 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陶伦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05期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酒精性肝损伤即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A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筛选有效的防治药物,寻找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建立ALD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赵静波等[1]按0.7 ml/(100 g?d)56度白酒灌胃大鼠,2次/d,酒精腹腔注射组按2 ml/(100 g?d)注射18%的乙醇溶液2次,持续10 d。结果表明白酒灌胃优于酒精腹腔注射。赵敏等[2]采用12 ml/kg 1次灌胃50%乙醇后禁食4、6、8、10、12、16、20和24 h,结果表明禁食16 h后模型组血中TG含量显著升高,HDL值显著降低,病理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明显 加重。 2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2.1 Liber-Decarli模型 Lieber-Decarli等[3]提出全营养素的酒精液体食料,研究发现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食料中脂肪含量有关。此模型简便易行,形成率高及稳定性好,但动物须单独饲养,成本较高,不能保证较恒定的酒精摄入量。 2.2 Tsukamato-French模型 Tsukamato等[4]给大鼠手术置入胃管,持续注入含乙醇的液体食料。研究发现液体食料中脂肪量及种类与ALD形成有密切关系。该模型病变符合进行性ALD演变规律,造模效果好,实验重复率高,但酒精不符合正常摄入过程,技术要求高、维 护复杂、成本高,且至今尚未形成酒精性肝硬化模型[5]。朱强等[6]改进Tsukamoto-French的方法,将胃管直接经背部引出。该模型可根据实验对肝脏损伤的不同要求随时调整剂量和造模时间,造模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成本低。 2.3 直接饮用酒精王晓红等[7]给SD大鼠自由饮用酒精饮料,酒精浓度从5%开始逐渐递增至40%,每个浓度均持续1周,40%持续4周,造模时间共12周。此造模方式与酒精性 脂肪肝患者发病过程相似,简单易行,但不易控制酒精摄入量,难以保持血醇浓度,造模时间较长,成功率不高。

急性肺损伤

第八章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要求 一、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和诊断标准 二、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征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四、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征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征治疗进展(病因、呼吸支持治疗) 六、预后和病死危险因素 一、掌握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和诊断标准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多种危险因素可诱发ALI/ARDS,主要包括,①直接肺损伤因素:严重肺部感染,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吸入有毒气体,淹溺、氧中毒等;②间接肺损伤因素:严重感染,严重的非胸部创伤,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量输血,体外循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一般认为,ALI/ARDS具有以下临床特征:①急性起病,在直接或间接肺损伤后12~48 h内发病;②常规吸氧后低氧血症难以纠正;③肺部体征无特异性,急性期双肺可闻及湿音,或呼吸音减低;④早期病变以问质性为主,胸部x线片常无明显改变。病情进展后,可出现肺内实变,表现为双肺野普遍密度增高,透亮度减低,肺纹理增多、增粗,可见散在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即弥漫性肺浸润影;⑤无心功能不全证据。 目前ALI/ARDS诊断仍广泛沿用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 ②氧合指数(PaO/FiO)≤200 mmHg[不管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③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④肺动脉嵌顿压≤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如PaO/FiO≤300mmHg且满足上述其它标准,则诊断为ALI。 二、了解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研究发现肺损伤发病的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通过直接与间接两条途径损伤肺组织。肺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如肺挫伤、误吸、溺水、毒物吸入、弥漫性肺部感染等,细菌、病毒、毒素、低氧等因素可直接损伤肺毛细血管及肺组织,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钙的增加和结合钙降低有关。正常情况下,细胞内Ca2+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在内毒素和其他致伤因素作用下,细胞兴奋,Ca2+浓度升高,致细胞损伤或死亡,并为后续的间接损伤创造条件。急性全身炎症反应的间接结果,如脓毒血症、急性胰腺炎、肺部以外的严重损伤、休克等,机体内致炎与抗炎因素可能失去原有的平衡,当致炎作用大于抗炎作用时,会表现出炎性损害。 近年来强调炎症反应在ALI/ ARDS 中的重要作用,炎症反应涉及细胞和体液两大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多核白细胞(PMN)、单核2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后者主要包括细胞

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

一、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 [造模原理] 四氯化碳(CCl4 )是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CCl4的毒性主要与其活性代谢产物有关.在肝内CCl4惊NADPH和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泼的三氯甲基自由基和氯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能与细胞内和细胞膜上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引起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导致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破坏,肝细胞损伤坏死.三氯甲基自由基还能抑制细胞膜和微粒体膜上该泵的活性,食Ca2+内流增加,从而引起细胞中毒死亡;三氯甲基自由基能与蛋白质形成共价键,损害线粒体,使还原型辅酶Ⅰ(NADH)及ATP在肝内生成减少,脂肪酸氧化抑制,影响肝脏能量生成障碍,并使三酰甘油和脂肪酸在肝细胞内蓄积. [实验动物] 体重18-22g的小鼠、体重150-180的大鼠或体重4-45kg的家兔. [操作方法] 用CCl4 在不同动物可以多种方法引起急性肝损伤.一般用花生油将CCl4 稀释为所需浓度. CCl4 致急性肝损伤所需剂量和用法见表8-1 [模型评价与注意事项] 1.( CCl4肝损伤模型是最常用的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方法简单,成功率高,重复性 好,价格低廉。 2.CCl4剂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动物中毒死亡。

3:CCl4是无色澄清的有毒液体,有特殊气味,难溶于水。CCl4 一般用花生油、橄榄油、豆油等植物油混合成所需浓度,有时也可与矿物油(如液体石蜡)混合。以植物油为例,10%CCl4的配制方法是:取5ml植物油和5g阿拉伯胶,置于乳钵中研匀,再加lOml纯CCl4。研匀,然后加蒸馏水lO~15ml调成乳状,最后加蒸馏水至lOOml,用前摇匀。 4.用CCl4复制肝损伤模型的主要缺点是,不同动物个体肝损伤的程度差异较大. 还有研究表明,小鼠接受CCl4后肝脏病理学改变与血清ALT等生化指标改变的相关性不如大鼠好。 5 CCl4 液体和蒸气可以从呼吸道、皮肤吸收,对人体有一定毒性,操作时应注意防护. 二、D-半乳糖胺急性肝损伤模型 [造模原理] 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引起急性肝损伤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D-半乳糖胺本身并无毒性,也不直接损伤肝细胞。它是肝细胞磷酸尿嘧啶核苷的干扰剂,进入体内后与磷酸尿苷结合,形成磷酸尿苷一半乳糖胺复合物,致使磷酸尿苷耗竭。从而使依赖其生物合成的核酸、糖蛋白、脂糖等物质的合成受抑制,限制了细胞器及酶的生成和补充,细胞器、生物膜受损、钙离子内流,从而造成肝细胞损伤。另外,D-半乳糖胺引起细胞膜损伤可能与细胞膜中糖成分的改变有关,即己糖代替了中性糖介人细胞膜,导致膜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模型评价与注意事项] 1.本方法简便,成功率高,重复性好,其病变仅限于肝脏,在引起肝坏死的剂量下, 不引起其他脏器病变,对实验人员安全.因此D-半乳糖胺肝损伤模型是目前 公认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效果的较好模型. 2.造成机性肝损伤所需D-半乳糖胺的剂量.因实验动物的状态和实验要求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使用200、400、500或850mg/kg体重,预实验时应摸索确定。 小鼠对D-半乳糖胺不甚敏感,腹腔和皮一卜注射的常用剂量均为800mg/kg体 重。 3.D-半乳糖胺与CCl4所致肝损伤的组织学改变明显不同。CCl4损伤主要表现在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区大量肝细胞坏死和出血,脂肪变性十分明显;而D-半乳 糖胺引起的损伤则呈弥漫性、多发性片状坏死,脂肪变性不如CCl4明显,细 胞内有大量PAS染色阳性的毒性颗粒,嗜酸性小体较多见,与人类病毒性肝炎 的肝伤类似. 三、硫代乙酰胺急性肝损伤模型 [造模原理]

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TLR4及TNF—α表达

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TLR4及TNF—α表达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抗体组;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腔内注射等量0.9%NaCl。模型组腹腔内注射LPS(4 mg/kg)。抗体组在造模前8~10 h,应用小鼠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2(TLR4/MD2)复合物抗体腹腔内注射50 μg。各组均在造模5 h后留取血和肺组织,采用细菌内毒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LPS的含量,HE 染色判定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测定小鼠肺组织TLR4基因表达,Western-blot测定TLR4蛋白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抗体组小鼠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呈ALI表现;和模型组比较,抗体组TLR4 mRNA、蛋白及TNF-α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机制可能与LPS 和TLR4受体结合介导TNF-α信号途径相关。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在创伤、重症感染、休克等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的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1];脂多糖(LPS)诱导的ALI在重症感染后早期出现[2],并且死亡率较高[3]。Toll like receptors(TLRs)家族和先天性免疫系统关系比较密切[4],其中TLR4目前研究最多,是LPS受体[5]。本实验基于建造小鼠内毒诱导ALI[6-7],深入探讨ALI、LPS和TLR4及TNF-α之间的关系及损伤机制,并可能为临床AL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新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仪器及试剂DNA marker(大连宝生物)和引物(大连宝生物),梯度PCR仪器(德国Biometre公司),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厂),DU800核算蛋白分析仪(德国BECKMAN COULTER公司),半干式转膜仪,辣根标记羊抗兔二抗(北京中杉金桥)兔抗小鼠TLR4抗体(SANTA),DNA及蛋白maker(大连宝生物),引物(大连宝生物)。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及分组SPF级别的BALB/C雄性小鼠,体重30~35 g,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为急性肺损伤模型组:腹腔内注射给予LPS(4 mg/kg)腹腔内注射制备ALI模型;C组为抗体组:建造ALI模型前8~10 h给予TLR4/MD腹腔内注射(50 μg)。在建造模型成功后各组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肺组织和取小鼠血检测内毒素及TNF-α水平,一部分肺组织置于液氮冷冻后,在-80 ℃冰箱保存,为mRNA及蛋白表达的检测,另外部分放置在4%多聚甲醛内固定24 h后,HE染色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改变。 1.2.2 实验指标检测及试验方法 1.2.2.1 小鼠血内毒素含量检测选用试剂盒(动态浊度法-血浆内毒素检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