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2014newest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

第一部分:许可类别目录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包含要素

通信类高频地空通信电台(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功放型号电源型号终端设备

通信类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V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功放型号天线型号滤波器型号遥控器型号

通信类甚高频地空通信共用系统(V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电台型号

天线型号

滤波器型号控制单元型号监控系统型号

通信类语音通信交换系统(VCS)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语音通信控制和交换。触摸屏型号耳麦型号

通信类航空固定电信网自动转报机(AFTN-MS)适用于民用航空航空固定电信网自动转报业务。操作系统通信类自动航站情报服务(ATIS)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航站情报自动通播。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包含要素通信类记录仪(DR)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语音和数据记录。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型号

导航类仪表着陆系统(ILS)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精密进近着陆导航。航向信标型号

航向信标天线型号航向信标天线单元下滑信标型号

下滑信标天线型号

导航类指点信标(MB)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进近着陆辅助导航。天线型号导航类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DVOR)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相位测角导航。天线型号

导航类测距仪(DME)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脉冲测距导航。天线型号功放型号发射功率制式

导航类无方向信标(NDB)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近程振幅测角导航。功放型号发射功率

监视类一次监视雷达(PSR)适用于民用航空机场或航路的监视。天线型号

旋转铰链型号波段

作用距离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包含要素

监视类二次监视雷达(SSR)适用于民用航空机场或航路的监视。天线型号

旋转铰链型号询问模式

监视类二次监视雷达测试应答机(RTT)适用于民用航空二次监视雷达的监测。询问模式

监视类场面监视雷达(SMR)适用于机场场面监视。天线型号

旋转铰链型号波段

监视类场面多点定位系统(ASM Systems)适用于机场场面监视。远端接收机型号

远端询问(接收)机型号中心处理机型号

参考信标型号

监视类广域多点定位系统(WAM Systems)适用于精密跑道监视,终端区和航路监视。远端接收机型号

远端询问(接收)机型号中心处理机型号

监视类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自动化系统

(A-SMGCAS)

适用于民用航空机场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

监视数据源类型

操作系统

主要功能模块

监视类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地面站设备适用于民用航空机场或航路的监视。接收机天线型号GNSS接收天线型号

监视类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 (ADS-B) 适用于民用航空机场或航路的监视。数据链模式

地面站设备型号

监视类车载S模式信标机(VSB)适用于基于S模式的机场场面车辆监视。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包含要素监视类契约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C)适用于民用航空机场或航路的监视。地面站设备型号

监视类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ATCAS)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和管理。监视数据源类型操作系统

主要功能模块

注:“包含要素”为厂商提交申请时申请表中必须明确的内容。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

第二部分:已取得许可的设备型号目录——通信

设备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许可证类型有效期至许可证号

1CODAN LIMITED 短波单边带电台NGT(SR/VR) 使用许可证 2015.8.26 Z-C-HF-NGT(SR/VR)-CODAN

2Rockwell Collins Inc. 高频地空通信电台UR G-Ⅲ 1KW 临时使用许

可证

2016.5.29 L-C-HF- (UR G-Ⅲ 1KW) -Collins

3北京东进记录科技有限

公司

话音通信系统

DTT2000 使用许可证 2019.1.8 Z-C-VCS-DCTT2000-BJDJ

4瑞士施密德电信公司语音通信交换系统ICS200/60 使用许可证 2017.5.21 Z-C-VCS-ICS200/60-SCHMID

5沈阳空管技术开发有限

公司

话音通信系统AT-VCS0422 使用许可证 2018.7.17 Z-C-VCS-(AT-VCS0422)-SYAT

6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语音通信交换系统VCS-4G

临时使用许

可证

2016.6.30 L-C-VCS- (VCS-4G) -RS

7北京东进航空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记录仪MDR3000E 使用许可证 2019.10.10Z-C-DR-MDR3000E-BJDJ

8杭州三汇数字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

记录仪PowerRec 使用许可证 2015.12.9 Z-C-DR-PowerRec-Synway

9广州市宏一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

记录仪HT-R05/A 使用许可证 2018.7.17 Z-C-DR-(HT-R05/A)-HONDY

10广州市宏一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

记录仪HT-R05/B 使用许可证 2018.7.17 Z-C-DR-(HT-R05/B)-HONDY

设备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许可证类型有效期至许可证号

11广州市宏一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

记录仪HT-R05/C 使用许可证 2018.7.17 Z-C-DR-(HT-R05/C)-HONDY

12Park Air Systems Ltd 甚高频地空通信共用

系统

T6 使用许可证 2018.12.2 Z-C-VHF-T6-PAS

13Park Air Systems Ltd 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T6TR 使用许可证 2018.12.2 Z-C-VHF-T6TR-PAS 14Park Air Systems Ltd 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T6T 使用许可证 2018.12.2 Z-C-VHF-T6T-PAS 15Park Air Systems Ltd 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T6R 使用许可证 2018.12.2 Z-C-VHF-T6R-PAS

16ROHDE & SCHWARZ

GmbH & Co.KG

甚高频地空通信地面

系统

S4200 使用许可证 2015.4.8 Z-C-VHF-S4200-RS

17SELEX

Communications S.p.A

甚高频地空通信地面

系统

D100 使用许可证 2015.5.16 Z-C-VHF-D100-SELEX

18德国贝克航空电子公司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TG560 使用许可证 2016.1.7 Z-C-VHF-TG560-BECKER

19郑州华航科技有限公司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HHKJ2000 临时使用许

可证

2015.5.19 L-C-VHF-HHKJ2000-ZZHHKJ

20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

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SPMH-1000

临时使用许

可证

2015.9.11 L-C-VHF-(SPMH-1000)-SPACEON

21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

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SPMH-1000T

临时使用许

可证

2015.9.11 L-C-VHF-(SPMH-1000T)-SPACEON

22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

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SPMH-1000R

临时使用许

可证

2015.9.11 L-C-VHF-(SPMH-1000R)-SPACEON

23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EXP5300

临时使用许

可证

2016.4.30 L-C-VHF-EXP5300-HAIGE

24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EXP5300T

临时使用许

可证

2016.4.30 L-C-VHF-EXP5300T-HAIGE

设备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许可证类型有效期至许可证号

25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EXP5300R

临时使用许

可证

2016.4.30 L-C-VHF-EXP5300R-HAIGE

26上海宏光经济信息发展

中心青岛电子技术部

自动转报系统ZB-16/64D 使用许可证 2019.1.6 Z-C-(AFTN-MS)-(ZB-16/64D)-LANBO

27北京航管科技有限公司自动转报系统DMHS 使用许可证 2015.10.24Z-C-(AFTN-MS)-DMHS-AIT

28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

公司

综合信息处理和显示

系统

SIPDS 使用许可证 2015.1.28 Z-C-IPS-SIPDS-ADCC

29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

公司

航空情报动态信息管

理系统

AIMS 使用许可证 2016.1.16 Z-C-AIMS-(AviTAM-AIM-01)-ADCC

30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

公司

数字化自动航站情报

服务系统

AVITIS-DATIS-3000

临时使用许

可证

2018.8.28 L-C-ATIS-(ADCC/AVITIS-DATIS-3000)-ADCC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

第二部分:已取得许可的设备型号目录——导航

设备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许可证类型有效期至许可证号

1Indra Australia Pty Limited 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VRB-52D 使用许可证2018.6.29Z-N-VOR-(VRB-52D)-INDRA

2Indra Australia Pty Limited 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VRB-53D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4.12.10 L-N-VOR-(VRB-53D)-INDRA

3THALES ITALIA S.p.A. 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DVOR432 使用许可证2017.7.5 Z-N-VOR-DVOR432-THALES

4SELEX SISTEMI INTEGRATI INC. 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Model 1150A

DVOR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12.14

L-N-VOR-(Model 1150A DVOR)

-SELEX

5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DVOR900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6.5.29 L-N-VOR-DVOR900-TCN764 6Indra Australia Pty Limited 测距仪LDB102 使用许可证2018.6.29Z-N-DME-LDB102-INDRA

7THALES ITALIA S.p.A. 测距仪DME415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4.11.23 L-N-DME-DME415-THALES 8THALES ITALIA S.p.A. 测距仪DME435 使用许可证2017.7.5 Z-N-DME-DME435-THALES

9SELEX SISTEMI INTEGRATI INC. 测距仪Model 1118A

DME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12.14

L-N-DME-(Model 1118A DME)

-SELEX

10SELEX SISTEMI INTEGRATI INC. 测距仪Model 1119A

DME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12.14

L-N-DME-(Model 1119A DME)

-SELEX

11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测距仪DME900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6.5.29 L-N-DME-DME900-TCN764 12Indra Navia AS 仪表着陆系统NM7000B 使用许可证2018.4.17 Z-N-ILS-NM7000B-INDRA 13THALES ITALIA S.p.A. 仪表着陆系统ILS420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4.11.23 L-N-ILS-ILS420-THALES

14SELEX SISTEMI INTEGRATI INC. 仪表着陆系统Model 2100 ILS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12.14 L-N-ILS-(Model 2100 ILS) -SELEX

15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无方向性信标NDB-200G 使用许可证2018.7.29 Z-N-NDB-(NDB-200G)-SHAV 16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无方向性信标NDB-500 使用许可证2018.7.29 Z-N-NDB-(NDB-500)-SHAV

17天津764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无方向性信标NDB900 使用许可证 2016.1.6 Z-N-NDB-NDB900-764

18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指点信标MB-1 使用许可证2018.7.29 Z-N-MB-(MB-1)-SHAV

19天津764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指点信标MARK900 使用许可证 2016.1.6 Z-N-MARKER-MARK900-764

20Indra Navia AS 指点信标NORMARC

7050

使用许可证2018.4.17 Z-N-MB-NORMARC7050-INDRA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

第二部分:已取得许可的设备型号目录——监视

序号设备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许可证类型有效期至许可证号

1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

限公司

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 3821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4.11.14L-S-PSR-3821-SUNCREAT

2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

公司

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 GLC-33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8.15 L-S-PSR-(GLC-33)-

NRIET

3SELEX Sistemi

Integrati S.p.A.

L波段一次监视雷达 ATCR44-S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1.6 L-S-PSR-(ATCR44-S)-

SELEX

4SELEX Sistemi

Integrati S.p.A.

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 ATCR33-S

Enh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6.1 L-S-PSR-(ATCR33-S Enh)- SELEX

5THALES AIR

SYSTEMS S.A.S

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 STAR2000 使用许可证 2019.5.7 Z-S-PSR-

STAR2000-THALES

6Indra Sistemas, S.A. S波段一次监视雷达 ASR-12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6.1.28 L-S-PSR-( ASR-12)- INDRA

7Selex ES S.p.A. 二次监视雷达 SIR-S 使用许可证 2016.3.19

Z-S-SSR-(SIR-S)-SELEX

8THALES AIR

SYSTEMS S.A.S

二次监视雷达 RSM970S 使用许可证2019.5.7 Z-S-SSR- RSM970S –THALES

9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

公司

二次监视雷达 DLD-100C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10.31L-S-SSR-(DLD-100C)-NRIET

10Indra Sistemas, S.A. 二次监视雷达 IRS-20MP/L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2.27 L-S-SSR-(IRS-20MP/L)-INDRA

11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

二次监视雷达测试应答机HGT-10 使用许可证 2019.6.24

Z-S-RTT-(HGT-10)-SPACEON

12四川信能科技发展有二次监视雷达测试应答机XN-2100 使用许可证 2016.6.21

Z-S-RTT-(XN-2100)-SSTD

序号设备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许可证类型有效期至许可证号限公司

13成都市未来合力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

二次监视雷达测试应答机FST-801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6.7.31 L-S-RTT-(FST-801)-FUTUREPOWER

14北京华泰鹰翔空管技

术有限公司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

动化系统

SkyNET-X 使用许可证 2018.5.7 Z-S-ATCAS-(SkyNET-X)-HTYX

15民航空管技术装备发

展有限公司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

动化系统(中小型)

ATC3000 使用许可证 2019.6.21

Z-S-ATCAS-ATC3000-TEDC

16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

动化系统(中小型)

牧羊人-2000 使用许可证 2017.12.13Z-S-ATCAS-(NUMEN-2000)-LES

17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

份有限公司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

动化系统(中小型)

CDZS-ATC-MH 使用许可证 2019.3.25

Z-S-ATCAS-(CDZS-ATC-MH)-WISESOFT

18Telephonics

Corporation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

动化系统

AeroTrac NextGen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4.10.15L-S-ATCAS-(AeroTrac NextGen)-Telephonics

19Thales Australia

Limited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

动化系统

EUROCAT-X 使用许可证 2019.5.7 Z-S-ATCAS-(EUROCAT-X)-THALES

20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

动化系统(中小型)

AirNet/Linux-A 使用许可证 2019.5.25

Z-S-ATCAS-(AirNet/Linux-A)-CDATC

21Indra Sistemas, S.A.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

动化系统

AIRCON2100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4.12.9 L-S-ATCAS-

AIRCON2100-INDRA

22Indra Navia AS 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

系统(A-SMGCS)

NOVA9000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8.11.8 L-S-(A-SMGCS)-NOVA9000-INDRA

23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

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

系统(A-SMGCS)

天枢-2000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4.11.15L-S-(A-SMGCS)-(Dubhe-2000)-LES

24Holland Institute of

Traffic Technology

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

系统(A-SMGCS)

A3000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3.6 L-S-(A-SMGCS)-A3000-HITT

序号设备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许可证类型有效期至许可证号

25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

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

自动化系统

SCS-I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6.10.14L-S-(A-SMGCS)-(SCS-I)-CDATC

26TERMA A/S 场面监视雷达 SCANTER2001-262184临时使用许可证2014.11.15L-S-SMR-(SCANTER2001-262184)-TERMA 27Indra Sistemas, S.A. 场面监视雷达 SMR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11.7 L-S-SMR-SMR-INDRA

28民航空管技术装备发

展有限公司

1090兆赫扩展电文广播

式自动相关监视地面站

(接收)设备

ADSB-2000A 使用许可证 2019.1.30

Z-S-(ADS-B)-(ADSB-2000A)-TEDC

2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

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1090兆赫扩展电文广播

式自动相关监视地面站

(接收)设备

MGS-01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4.10.22L-S-(ADS-B)-(MGS-01)-CETC28

30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

1090兆赫扩展电文广播

式自动相关监视地面站

(接收)设备

JZDAK01RM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4.11.7 L-S-(ADS-B)-JZDAK01RM-SCJZKG

31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

1090兆赫扩展电文广播

式自动相关监视地面站

(接收)设备

GER-I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5.6.13 L-S-(ADS-B)-(GER-I)-CDATC

32

四川信能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

1090兆赫扩展电文广播

式自动相关监视地面站

(接收)设备

XN-2600A 临时使用许可证2016.7.19 L-S-(ADS-B)-(XN-2600A)-SSTD

通信导航监视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通信导航监视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发表时间:2018-11-19T17:36:13.777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期作者:杨拯纲 [导读] 本文主要便针对这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改进这一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杨拯纲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方便化,采用飞机出行也成为了许多人首选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对我国的民航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的要求更为严格,但是我国的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目前为止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为缓慢的阶段,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采取精细化管理。本文主要便针对这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且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改进这一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通信导航监视;精细化管理;民航业 一、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简介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主要是由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构成的。其中,民航通信系统主要是负责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的大概流程是通过末端的设备转变成为电信号,经过处理之后传递到信宿,最后会转变成为消息到达接受者处。 导航系统主要分为航路导航和着陆导航,为飞机提供距离和角度的导航信号,为飞机的安全飞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导航系统可以计算飞机当时的距离及方位,同时为飞机提供着陆引导信息,保障飞机可以从一地安全飞行到另一地。 民航监视系统是对飞机航行过程中的方向以及飞机自身的状况进行监控的作用,以此更好的保证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当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解决。 二、我国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通信系统功能不够完备 通信系统主要是在飞行员和地下管制机构之间起到中间联系的作用,这一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对与飞机的飞行工作有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通信系统的功能仍然不够完善。在跨越大陆与大陆之间,尤其是信息传递效果较好的地域,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但是,在跨越大洋等信号较差的地域时,就会凸显出许多的问题和弊端。 我国当前在对大洋进行跨越时,飞行员会作用提前设定好的程序,方便更好的控制飞机,使其按照规定的速度,高度,线路航行,但是,一旦在航行的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需要更改线路之时,飞行员将很难根据自身的判断进行及时精确的改变。 2.2导航及监视系统具有局限性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航导航及监视系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并且其中还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民航导航监视系统任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足。例如设备单一,有时其功能不足以完全发挥,监视系统的作用范围不足,极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且不具备足够的抗干扰能力,这会对航机的飞行过程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造成安全的隐患。 2.3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民航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自然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技术专业水平有些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民航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足,仍有提高的空间,例如,工作人员的思想落后,在很多方面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思想,不能做到紧跟时代脚步进行创新,还有一些人较为散漫,工作不够积极,严重时会出现重大失误影响航机的正常工作。还有就是,相关人员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航机的正常工作。 三、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现场精细化管理对策分析 3.1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的民航行业在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民航行业的快速发展,改进缺点,就必须要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应该大力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从而进一步地改进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为航机的安全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民航行业的运转效率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密切相关,所以,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要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管理的机制,还可以采取奖励机制,专门为工作人员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的体系,以此更好的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改正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在运行过程中失误的发生,有利于加快我国民航行业的高速发展。 3.2切实落实对系统的抗干扰检测工作 在飞机航行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恶劣的天气情况,或者途径信号强度较为薄弱的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首要的便是系统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民航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监视系统常常会有失灵的情况出现,因为太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原因。 针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的民航急需解决失灵的情况。可以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改进,硬件方面主要是在通过系统升级,硬件优化,加入抗干扰功能,以此来完成抗干扰的目的,同时对系统进行升级和安装,以达到监控更加全面的目的。软件方面则是要大力地引进国内外的新型技术,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提高系统自身的抗干扰的能力。 3.3加强工作人员的准入机制和培训机制 只有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使航机高效安全的飞行,所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的劲头和方向,那么就要求我们积极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可以提高工作人员进入民航的条件要求,进入之前必须经过相对严格的审查是否具备资格进入,并且在审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坚决抵制人脉关系进入。另外,在对通过了审核的人员要定期的对其进行培训,着重培训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对待工作的态度,要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还要培养的是创新的意识,要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其次,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培训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工作过程中频繁出现失误的情况必须要严格杜绝。 3.4提高管理工作的自主性 管理不仅仅是存在于管理层间,在员工之间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当有员工针对于管理工作提出意见时,管理者要进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设备使用年限指设备投入使用到退役所经历的时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各级空管单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维修及保养工作。 第二章设备使用年限及更新计划 第四条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单位必须按照《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值班管理规定(试行)》等要求,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有关工作,使设备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 (一)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雷达(包括SSR、PSR、SMR)、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 (二)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卫星网的基带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室外单元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2年。 (三)自动转报系统设备的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 第五条在设备达到使用年限之前应提前启动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以保证设备能够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 (一)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等单点通信设备,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等导航设备,雷达、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应在投入使用第13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二)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7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自动转报系统应在投入使用第8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卫星网的基带硬件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12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室外单元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9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29号)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已于2016年3月24日经第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4月28日起施行。 部长杨传堂 2016年3月28日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保障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正常和高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以及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以及与通信导航监视服务有关的活动。 本规则是组织实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依据。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单位以及其他与通信导航监视工作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则。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

督管理本地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 第四条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配置和管理相应的人员及设施设备,为民用航空活动提供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五条组织与实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保障可靠、服务优质的方针,遵循科学配置、协调运行、集中统一、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民航局鼓励和支持通信导航监视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通信导航监视服务水平。对通信导航监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本规则所用术语的含义在本规则附件一《定义》中规定。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一节机构 第八条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由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提供。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九条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二)具有满足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保障工作需要的,持有有效执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2014newest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 第一部分:许可类别目录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包含要素 通信类高频地空通信电台(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功放型号电源型号终端设备 通信类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V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功放型号天线型号滤波器型号遥控器型号 通信类甚高频地空通信共用系统(VHF)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甚高频地空语音通信。电台型号 天线型号 滤波器型号控制单元型号监控系统型号 通信类语音通信交换系统(VCS)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语音通信控制和交换。触摸屏型号耳麦型号 通信类航空固定电信网自动转报机(AFTN-MS)适用于民用航空航空固定电信网自动转报业务。操作系统通信类自动航站情报服务(ATIS)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航站情报自动通播。

类别名称适用范围包含要素通信类记录仪(DR)适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语音和数据记录。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型号 导航类仪表着陆系统(ILS)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精密进近着陆导航。航向信标型号 航向信标天线型号航向信标天线单元下滑信标型号 下滑信标天线型号 导航类指点信标(MB)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进近着陆辅助导航。天线型号导航类多普勒甚高频全向信标(DVOR)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相位测角导航。天线型号 导航类测距仪(DME)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脉冲测距导航。天线型号功放型号发射功率制式 导航类无方向信标(NDB)适用于民用航空地基无线电近程振幅测角导航。功放型号发射功率 监视类一次监视雷达(PSR)适用于民用航空机场或航路的监视。天线型号 旋转铰链型号波段 作用距离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是飞行签派专业的一门技术

1.5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是飞行签派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知识。它要图例通讯、导航、雷达及其它一些辅助导航系统。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无线电基础知识,了解飞行签派服务实施的种类及其用途和作用原理,同时对新航行系统的方案及实施有一定的了解。 第一章绪论 通信系统分为平面通信和地空通信系统两类,地空通信未来以数据通信为主,甚高频实现数据链通信后,就可以实现自动相关监视。 导航系统分为终端区导航系统和航路导航系统两类,未来采用卫星导航后,可以取代地面NDB、VOR、DME、ILS等系统。 监视系统分为流量管理系统、终端区监视系统和航路监视系统。 新航行系统的特点是:提供全球CNS系统的覆盖能力,空/地间实现数字化数据交换以及对无须装备ICAO 准陆基精密着陆引导设备的机场跑道和其它着陆区提供导航和进近服务。ICAO系统方案选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用于导航。 数据通信可以采用三类媒体:航空移动卫星数据链、二次监视雷达S模式数据链及甚高频数据链。 第二章无线电基础知识 无线电传播规律: 第一,无线电波在均匀媒质中传播时,是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传播; 第二,无线电波在不均匀媒质中传播时,除了速度要发生变化外,还会引起发射、折射、绕射和散射等现象,使得电波传播方向改变; 第三,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的扩散和被媒质的吸收,使得电波能量逐渐减少,场强逐渐减弱。无线电波传播时,由于地面和大气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大体上分为四种: 第一,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第二,天波,靠电离层反射而传播的电波; 第三,空间波,靠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合成的方式而传播的电波; 第四,散射波,利用对流层和电离层对电波的散射作用而传播的电波。 根据无线电波不同的传播特性,无线电的频率分成若干频段,其中有甚低频(VLF)频段、中频频段(MF)、高频频段(HF)、甚高频频段(VHD、特高频频段(UHF),超高频频段(SHF)及极高频频段(EHF)。对于微波以上的频段,一般都用“字母”表示,例L频段,X频段,C频段及K频段等。 甚低频频段,频率低,靠地面和电离层的D层传播,称波导模传播方式,这种方式传播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损耗小,但不够稳定;中频频段电波靠地面传播,信号稳定;高频频段,频率高,地面损耗大,主要靠天波传播,传播距离远,但是存在着衰落和越距等现象,信号极不稳定;甚高频频段以上的电波,靠空间波传播,传播距离为视距,信号同样存在衰落现象,但受干扰小,频段宽,容纳电台多。 第三章无线电通信系统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 理规则》 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飞行校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了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下面是规则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飞行校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所称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以下简称飞行校验)是指为保证飞行安全,使用装有专门校验设备的飞行校验飞

机,按照飞行校验的有关标准、规范,检查、校准和评估各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空间信号质量、容限及系统功能,并依据检查、校准和评估结果出具飞行校验的过程。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校验对象为地面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新技术应用中涉及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验证的飞行校验及军民合用机场中涉及民用航空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工作参照本规则实施。 第三条校验对象在投产使用前应当进行飞行校验。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飞行校验工作的统一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本辖区的飞行

校验工作。 飞行校验工作由民航局飞行校验机构(以下简称校验机构)和校验对象的运行管理单位具体实施。 第二章飞行校验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飞行校验的种类和优先次序 第五条飞行校验分为投产校验、监视性校验、定期校验、特殊校验四类。 第六条投产校验是指校验对象新建、迁建或更新后,为获取校验对象全部技术参数和信息而进行的飞行校验。 第七条监视性校验是指投产校验后的符合性飞行校验,或者民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飞行安全,加强对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生产厂家申请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临时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临时使用许可证)和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使用许可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购置或者使用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单位(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是指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监视设备。 通信设备包括甚高频地空通信系统、高频地空通信系统、语音通信交换系统、自动转报系统、记录仪等。 导航设备包括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指点信标、卫星导航地面设备等。 监视设备包括一次监视雷达、二次监视雷达、场面监视

雷达、多点定位系统、自动相关监视系统、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等。 第五条根据本办法规定的需要实行使用许可管理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目录,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定期公布。 第六条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不得使用未取得临时使用许可证或者使用许可证的设备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七条民航局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使用许可实施统一管理。临时使用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情况由民航局定期公布。 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本办法中有关用语定义如下: (一)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合格审定机构:由民航局指定的负责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评审与测试组织工作的机构。 (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合格审定委员会:由民航局成立的负责合格审定工作监督和决策的机构。 第二章临时使用许可证的申请与颁发 第九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要申请使用许可证以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推广使用的,设备生产厂家应当先申请临时使

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3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1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不同地点的(),其中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和数据等A:位置 B:消息 C:角度 D:高度 B 2对现代通信的主要要求之一是:信息的传递应不受()影响 A:地形 B:大气 C:温度 D:高度 A 3按传输媒介分类,现代通信可以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通信系统 A:同轴 B:光纤 C:卫星

D:无线 D 4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典型的如() A:PTT B:ACARS C:AMSS D:GPRS A 5专门为两点之间设立传输线的通信称为(),有时也称为点对点通信 A:直线通信 B:专线通信 C:直接通信 D:内线通信 B 6天线的基本功用是辐射和接收() A:磁场波

B:电场波 C:电磁波 D:无线电 C 7任何无线电系统都必须借助于()才能进行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A:电路 B:接收机 C:发射机 D:天线 D 8波导通常是用铝、铜等金属制成的封闭(),其内壁镀银,以减少损耗A:金属导管 B:金属网线 C:金属轴线 D:非金属导体 A

9波导的形状,以()波导应用最为普遍,其次是圆形波导 A:三角形截面 B:圆形截面 C:矩形截面 D:非规则截面 C 10无线电发射机的输出功率是决定系统()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A:作用角度 B:作用距离 C:工作频率 D:工作扇区 B 11所谓的()是指空管二次雷达的无线电发射机部分 A:引导头 B:导航头 C:自动化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中国民用航空局令 第221号 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令 第221号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CCAR-86)已经2013年7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家祥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四日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飞行校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所称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以下简称"飞行校验")是指为保证飞行安全,使用装有专门校验设备的飞行校验飞机,按照飞行校验的有关标准、规范,检查、校准和评估各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空间信号质量、容限及系统功能,并依据检查、校准和评估结果出具飞行校验报告的过程。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校验对象为地面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新技术应用中涉及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验证的飞行校验及军民合用机场中涉及民用航空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工作参照本规则实施。 第三条校验对象在投产使用前应当进行飞行校验。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飞行校验工作的统一管理。 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本辖区的飞行校验工作。 飞行校验工作由民航局飞行校验机构(以下简称校验机构)和

校验对象的运行管理单位具体实施。 第二章飞行校验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飞行校验的种类和优先次序 第五条飞行校验分为投产校验、监视性校验、定期校验、特殊校验四类。 第六条投产校验是指校验对象新建、迁建或更新后,为获取校验对象全部技术参数和信息而进行的飞行校验。 第七条监视性校验是指投产校验后的符合性飞行校验,或者民航局、地区管理局认为其他必要的情况下,对运行中的校验对象进行的不定期飞行校验。 第八条定期校验是指为确定校验对象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持续运行要求,按照规定的校验周期对运行中的校验对象所进行的飞行校验。 第九条特殊校验是指在出现下列特殊情况之一时,对校验对象受影响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飞行校验: (一)飞行事故调查需要时; (二)设备大修、重大调整或重大功能升级,包括设备的工作频率、天线系统、场地保护区域、电磁环境等因素发生改变,或者设备主要参数发生变化、导航完好性监视信号基准发生改变以及其它可能导致系统运行风险增大并无法通过地面测试调整进行有效控制时;

民航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设备供配电配置指导材料

信息通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编号:IB-TM-2015-005 下发日期:2015年12月25日民航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设备 供配电配置指导材料

民航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设备供配电配置指导材料 1 总则 1.1 目的 为规范民航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供配电系统和设备电源接入的相关技术工作,制定本指导材料。 1.2 适用范围 本指导材料适用于空管系统和地方机场运行保障单位的管制中心(包括区域管制中心、终端管制中心、进近管制中心等)、航管楼、塔台、雷达站、VHF遥控台、导航台等设施相关供配电和电源接入的工程建设与运行保障。 1.3 编写依据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工作规则》(CCAR-115TM-R1)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2) 《民用航空机场塔台空中交通管制设备配置规范》(MH/T4005-1997)《民用航空导航台站建设指导材料》(IB-TM-2010-0004)

2 定义及要求 2.1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通常包括高压、低压供电系统。高压供电系统一般包括高压配电和降压变压器等设备。低压供电系统一般包括低压开关柜、配电柜,以及与之相连接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直流供电系统、柴油发电机组等设备。 2.2 供电负荷保障等级 2.2.1 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设备负荷保障等级分为空管一级供电保障和空管二级供电保障。 2.2.2 空管一级供电保障是指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分别引入一路供电专线(该市电进线在前一级变电站为不同的线路),每一路供电容量均需满足台站所有负荷需求,且留有冗余。处于机场地区的设备台站一般采用空管一级供电,并由机场地区的变电站供电。 2.2.3 空管二级供电保障是指从一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路,该稳定可靠的电源可从两个以上独立电源构成的稳定可靠的供电环网引接,该路供电容量均需满足台站所有负荷需求,且留有冗余。 2.3 柴油发电机组 2.3.1 柴油发电机组是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主要由柴油发动机、交流发电机和机组智能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编号:AP-115TM-134-R1 部门代号:TM 日期:2004年10月8日 关于印发《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 规程》的通知 各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民航飞行学院: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逐年增加,设备在种类上及数量上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进一步做好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运行维护,保障空管安全生产运行,我局组织修改了《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自2004年12月1日起在全民航空管系统施行。 目前空管系统施行的1985年10月18日《颁发<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设备运行、维修规程>的通知》((85)民航航通字055号)将另行通知取消。 二○○四年十月八日

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运行、维护的管理,保障飞行安全,根据《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民用航空地面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和设备(以下简称设备)运行管理的组织与实施,全体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第三条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包括: (一)组织与实施设备的运行,使设备按规定的技术指标正常工作,提供高质量的通信导航监视保障。 (二)组织与实施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实行以预防为主,定期维护和计划检修并重的原则,确保设备的性能指标、环境条件符合规定。 (三)组织与实施设备、器材、仪表和工具的保管及零备件和器材的保障工作。 第四条各级通信导航监视主管部门,必须负责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组织和监督检查。建立岗位责任制或承包责任制,征集使用部门的意见,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第五条各类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应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有关规章制度和所管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操作程序和维修方法,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和考核,取得相关执照,才能参加值班或维修设备。凡未经考核和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能独立工作。 第六条已经投入使用而需要停工维护和修理的设备,必须报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经过修理,但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得投入工作。 第七条全体通信导航人员,必须遵守安全规定,定期检查安全和防护用品,密切注视设备的危险征候,认真查找原因,迅速排除,确保人身、设备、工具和仪表的安全。 第八条本规程的附件是实施设备运行维护的细则,本规程的附件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本规程附件尚未包含的设备,另作补充规定。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

通信、导航、雷达、ADS设备 130001 超短波通信的特点是(C 。 A:不受地形地物的影响 B:无衰落现象 C:通信距离限定在视距 D:频段范围宽,干扰小 130002 在AM信号中,有用信号是(C 。 A:载波 B:调制音频 C:下边带 D:载波和上边带 130003 高频通信采用的调制方式是(B。 A:等幅制 B:调幅制 C:调频制 D:调相制 130004 一般远程一次雷达的工作波段在(C 。A:C B:S

C:L D:X 130005 甚高频通信频率为(D 。 A:100MHz?350MHz B:10MHz?136.975MHz C:2MHz?29.9999MHz D:30MHz?300MHz 130006 相对于单独使用二次雷达,使用一次、二次雷达合装的优点是( C 。A:发现目标的距离更远 B:常规二次雷达条件下提高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力 C:能够发现无应答机的目标 D:克服顶空盲区的影响 130007 目前我国民航常用的空管雷达是(B 。 A:一、二次监视雷达 B:脉冲多普勒雷达 C:着陆雷达 D:气象雷达 130008 二次监视雷达与一次监视雷达相比的主要优点是(C。 A:能够准确提供飞机的高度信息

B:能够探测气象信息并能够给出气象轮廓 C:能够准确提供飞机的距离信息 D:不受顶空盲区的影响 130009 二次雷达的主要缺点是( A 。 A:不能发现无应答机的飞行器 B:作用距离不如一次雷达远 C:对气象条件比较敏感 D:不能提供过渡层以下准确的高度信息130010 长波、中波的传播是以(B传播方式为主。 A:天波 B:地波 C:直射波 D:地面反射波 130011 短波传播是以(A 传播方式为主。 A:天波 B:地波 C:直射波 D:地面反射波 130012 超短波传播是以(C 传播方式为主。

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1.3通信、导航和监视设备 1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不同地点的(),其中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和数据等A:位置 B:消息 C:角度 D:高度 B 2对现代通信的主要要求之一是:信息的传递应不受()影响 A:地形 B:大气 C:温度 D:高度 A 3按传输媒介分类,现代通信可以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通信系统 A:同轴 B:光纤 C:卫星

D:无线 D 4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典型的如() A:PTT B:ACARS C:AMSS D:GPRS A 5专门为两点之间设立传输线的通信称为(),有时也称为点对点通信 A:直线通信 B:专线通信 C:直接通信 D:内线通信 B 6天线的基本功用是辐射和接收() A:磁场波

B:电场波 C:电磁波 D:无线电 C 7任何无线电系统都必须借助于()才能进行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 A:电路 B:接收机 C:发射机 D:天线 D 8波导通常是用铝、铜等金属制成的封闭(),其内壁镀银,以减少损耗A:金属导管 B:金属网线 C:金属轴线 D:非金属导体 A

9波导的形状,以()波导应用最为普遍,其次是圆形波导 A:三角形截面 B:圆形截面 C:矩形截面 D:非规则截面 C 10无线电发射机的输出功率是决定系统()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A:作用角度 B:作用距离 C:工作频率 D:工作扇区 B 11所谓的()是指空管二次雷达的无线电发射机部分 A:引导头 B:导航头 C:自动化

D:雷达头 D 12抛物面天线能形成很窄的波瓣,具有较高的增益和()A:方向性 B:分辨率 C:归一性 D:抗干扰性 A 13在空间传播的交变电磁场,称为() A:交变波 B:电磁波 C:正弦波 D:谐振波 B 14无线电波经过不同媒质的交界面时,也会产生()现象A:衍射

111号令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 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飞行安全,加强对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三条、第八十四条和第八十七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或者设备)生产厂家申办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临时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临时使用许可证)和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使用许可证),适用本办法。 购臵或者使用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是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设备,包括甚高频通信、高频通信、集群通信、卫星通信导航监视、话音交换、记录仪、数据通信、自动转报、电传终端、无线电监测、全向信标、测距仪、无方向信标、指点信标、航管一次雷达、航管二次雷达、场面监视雷达、精密进近雷达设备和仪表着陆系统、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以及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

通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空管局)指定的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其他设备。 本条前款所称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其他设备由民航总局空管局定期公布。 第四条民航总局空管局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使用许可实施统一管理。 临时使用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的颁发和注销由民航总局空管局定期公布。 第五条中国境内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单位不得使用未取得临时使用许可证或者使用许可证的设备提供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二章临时使用许可证的申请与颁发 第六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生产厂家申请临时使用许可证,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设备的技术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国家标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和中国民用航空相关行业标准、规章; (二)设备生产厂家持有设备生产国批准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文件和有关部门核发的技术鉴定文件,同时持有ISO9001和ISO9002的认证书;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222 【课程名称】通信导航监视设施 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Monitor Facilities 【学时学分】48学时;3.0学分【实验学时】10学时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开课模式】必修 【先修课程】电工及工业电子学 【开课单位】民用航空学院【开课学期】第4学期【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及其他民航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学科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了解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种类和作用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通信导航设备进行定性分析,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民航当前及未来发展所采用的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1.航空仪表基础 航空仪表的分类、分布及发展,同位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随动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单自由度陀螺、两自由度陀螺及激光陀螺的特性。 2.发动机仪表 进气压力表,电动压力表,推力表,温度表,转速表,油量表,流量表,振动指示器。 3.测量飞机高度、速度的仪表 气压式高度表,空速表,马赫数表,升降速度表,全静压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4.测量飞机姿态的仪表 转弯仪:结构、原理、使用及误差,侧滑仪:结构、原理、使用及误差,地平仪的结构、原理、使用及误差。 5.测量飞机航向的仪表 地磁与航向,磁罗盘,陀螺半罗盘及陀螺磁罗盘: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及误差分析。 6.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概述 空中交通服务系统的结构及服务区域,新航行系统,空管系统常用设备。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通信 【失效依据】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AP-115-TM-2016-01-R1)【发布部门】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日期】2013.02.28 【实施日期】2013.05.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台(站)址管理办法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2013年2月28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民用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设备)台(站)址的管理工作,保障民用航空运行安全,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运行单位安全管理规则》、《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和航路、航线设备台(站)址的管理。 其他为运输、通用航空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设备台(站)址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对全国设备台(站)址实施统一管理,负责设备台(站)址的审批。 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对本地区设备台(站)址实施监督管理,负责设备台(站)址申请的受理与初审。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的设备台(站)址管理包括设置、迁移和撤销台(站)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的台(站)址是指设备天线中心在地面的投影点,也是台(站)的公布位置。 台(站)的公布位置由台(站)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其坐标组成。 第六条本办法所指的设备是指为民用航空飞行活动提供服务的无线电通信、导航和监视地面设备。 通信设备包括甚高频地空通信设备、高频地空通信设备、卫星通信地面设备; 导航设备包括航向信标、下滑信标、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指点信标、卫星导航地面设备;监视设备包括一次监视雷达、二次监视雷达、场面监视雷达、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多点定位系统。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设备使用年限指设备投入使用到退役所经历的时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各级空管单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维修及保养工作。 第二章设备使用年限及更新计划 第四条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单位必须按照《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值班管理规定(试行)》等要求,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有关工作,使设备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一)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雷达(包括SSR、PSR、SMR)、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

(二)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卫星网的基带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室外单元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2年。 (三)自动转报系统设备的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 第五条在设备达到使用年限之前应提前启动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以保证设备能够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 (一)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等单点通信设备,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等导航设备,雷达、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应在投入使用第13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二)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7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自动转报系统应在投入使用第8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卫星网的基带硬件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12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室外单元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9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第六条涉及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备(如自动化系统、自动转报系统、语音通信交换系统、数据通信网和卫星网网控系统等),在设备达到使用年限之前,应根据业务和功能需要及时进行软件升级。 第七条自动化系统可根据硬件设备市场变化及备件存储情况,每六至八年对系统硬件进行更新。 第八条因特殊情况需在第五条规定时间之前启动更新改造项目的,以及根据第六、七条规定需进行软件升级、硬件更新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全向信标 4000

4000型多普勒全向信标 1. 适用范围 本附件适用于中国民用航空使用的ALCATEL公司生产的4000型多普勒全向信标(DVOR)的运行和维护。 2. 引用标准和依据 本附件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名词术语引用了如下标准和资料: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 GB6364-8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MH/T4003-1996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 MH/T4006.2-1998 航空无线电导航设备第2部分: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技术要求; ALCATEL 4000型多普勒全向信标技术手册。 3. 设备运行保证条件 为保证4000型多普勒全向信标设备的正常运行,达到下述第4章所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除要求严格执行下述第5章“设备测试与调试程序”和第6章“设备运行定期维护”外,还要求以下条件予以保证。 3.1 对维护人员的要求 本设备的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证书,达到上岗要求。 3.2 测试仪表 3.3 环境条件 温度:-50℃~+70℃(室外),-10℃~+50℃(室内); 相对湿度:100%(室外),90%(室内); 为使设备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室内温度应尽可能控制在15℃ ~ 25℃之间。 3.4 主、备用电源 主用电源:交流220伏,+10%、-15%,频率50Hz; 备用电源:直流48V,满足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4小时。 3.5 通信及传输 电缆:10对电话电缆;

3.6 台站接地及避雷 设备接地电阻:≤4欧姆; 避雷接地电阻:≤4欧姆; 遥控信号避雷由厂家提供,接地电阻≤3欧姆。 3.7 消防与安全 机房应按消防要求配备消防设施,机房内禁放易燃、易爆品。 4. 设备组成与技术性能 4.1 设备简要说明 4000型DVOR系统由基于RF及AF子组件的硬件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硬件的软件组成,自动化程度较高。发射机与监控器受各自的微处理器控制。它们都通过LRCI通信并与本地或远程遥控计算机中的控制软件通信。该设备内部参数的调整、控制、维护、维修均通过本地或遥控计算机中的控制软件WIN ADRACS完成。设备备用方式有热备份、冷备份两种。热备份时双发射机均工作,主备转换时间不大于20ms。冷备份单发射机工作,主备转换时间大约6s。 发射机微处理器执行数字信号生成;幅度(包络)、RF相位及相位极性的控制和调节;发射机子组件参数的设置与计算;通信等任务。 监控器微处理器执行远场监视天线的信号的处理与评估;在检测到故障状态时执行适当的动作(设备的切换或关闭);检测自身情况保证其性能稳定可靠等任务。 4000型DVOR软件包(发射机SW,监控器SW,LRCI SW及WIN ADRACS)执行启动(矫正及校准天线系统与导航系统)、调制与发射机控制、信号生成、监视导航信号、支持系统修复与维护、系统的工作(本地和遥控)、合装设备监控(如:DME、ILS、NDB、MB)等任务。 日常设备监视、维护、维修、检测工作均通过安装在计算机中的设备监控软件WIN ADRACS完成。 4.2 设备组成 发射机、天线切换单元、LRCI单元和监控器、电源、天线系统、RCSI、计算机等单元组成。 4.2.1 发射机 发射机部分的功能是产生、放大射频信号,载波信号的音频调制信号生成由微处理器控制,所产生的载波30Hz调幅信号、上边带和下边带等幅波信号均送至天线切换单元。其组成为: (1)频率合成器(SYN-D) (2)载波调制器(MOD-110) (3)载波放大器(CA-100) (4)边带调制器(MOD-110P) (5)控制耦合器(CCP-D) (6)射频双工器(RFD1-VD\RFD2-VD) (7)天线切换单元接口(ASU-INT) (8)调制信号发生器-信号(MSG-S) (9)调制信号发生器-控制(MSG-C) 4.2.2 天线切换单元 天线切换单元的功能是模拟边带天线环绕载波天线的几乎连续的轨道运动,实现边带信号混合调制与天线切换控制。并将上、下边带信号处理成边带天线所需的上、下边带奇、偶信号馈电形式,通过天线切换开关送至边带天线辐射。 天线切换单元的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