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调查调研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银行家

一、关注宏观经济变化,适应利率市场化推动节奏

201X年,中国经济进进了经济增速趋向潜伏增长水平、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的新常态。七成银行家以为未来三年中国GDP增长率将低于

7.5%,而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依靠于内需消费和技术创新。

201X年也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银行家以为对中国未来3-5年的宏观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是金融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而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最受银行家关注的是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动,在诸多因素中,银行家普遍以为金融基础设施的缺失是制约利率市场化推动的掣肘的地方,要顺利推动利率市场化,当务之急是做好基准利率体系、利率传导机制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201X年,房地产市场进进调剂期,这在本次银行家调查中也得以体现。在对未来一年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判定上,超过34的银行家预期房地产市场价格和销量不再上升。整体来看,银行家对201X年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评价仍然较高,有80.7%的银行家以为二季度实行的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调剂内部组织架构,稳步推动国际化战略

201X年,多家主要贸易银行都对本身组织架构进行了调剂,并将其作为增进银行转型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调查显示,5

9%的银行家表示其所在银行正在进行组织架构改革工作,2

8.9%的银行家所在银行已完成组织架构改革,二者合计超过80%。组织架构改革最主要的方向是明确划分前中后台,最主要的目标是经营管理效力的提升。而组织架构改革的难点主要在于新旧管理架构的衔接不顺畅和部分、层级之间的利益分配。超过八成的银行家对改革效果持肯定态度,但其中6

5.2%的银行家以为结果与预定目标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组织架构改革是一个长时间的进程,非朝夕之功。

201X年,面对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金融全球化战略也在相应调剂,在货币政策、外汇管理和国际金融等方面表达新诉求。未来相当长时间里,我国将处在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和民族金融崛起的关键期,需要国家金融决策机构、金融监管机构和贸易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建设,实现国家经济金融全球化战略的利益最大化。近六成银行家以为应稳步推动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战略,其主要动身点是跟随客户走出往,向国际市场学习并扩大盈利来源。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布局的主要方式首选自主新设机构,其次是与海外机构联营。未来2-3年,半数左右银行家仍将港澳台地区作为国际化布局的首选区域,逾八成银行家选择通过支付结算业务推动国际化发展。

三、调剂业务发展结构,积极发展供给链金融

201X年,中国银行业延续了201X年的业务发展思路,多数调查结果与201X年相同。在银行信贷重点支持的行业中,农林牧渔业仍然位列首位,房地产也还是最受限制的行业。小微企业贷款连续三年居于公司金融发展重点首位,供给链融资遭到广泛重视,半数银行家将其作为发展重点。个人金融业务中,个人消费贷款遭到多数银行家的

重视,财富管理则排在第二位,而私人银行业务的受重视程度略有降落。这表明进进201X年后,银行家对个人金融业务重点的看法发生了一定转变。

201X年,供给链金融遭到了中国银行业的广泛重视。目前中国主要贸易银行都已推出了供给链金融专项服务方案或产品,供给链金融正成为贸易银行客户和业务竞争的一块新领地,超过七成的银行家表示将积极推动供给链金融业务的发展。目前供给链金融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产品主要有融资类和结算类两种。在推动新业务发展的同时,银行家以为关注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保证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是防范供给链金融风险的重点所在。

四、加强同业业务监管,扩大银行资产管理业务

201X年,同业业务继续遭到银行家的重视。票据贴现业务在公司金融发展重点中的排位从201X年的第11位大幅跃升至201X年的第4位,超过七成的银行家对同业业务的发展持积极态度。同业业务的发展重点依然以传统的票据业务和同业拆借为主,但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创新情势的同业业务,比如委托定向投资、收益互换类业务等,也开始遭到很多银行家的关注。同时,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潜伏风险,也引发了监管部分的关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机构连续发文对同业业务进行了规范和治理。

在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经过量年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各行发展的重点业务和利润增长点之一。逾八成银行家以为资产管理业务的战略定位是推动业务转型与利润增长的重点。近七成的银行家以为未来应当重点发展理财产品投资管理业务,而理财产

品的资金投向主要是境内拆放、回购、同业寄存等货币市场和境内公司与企业债券等资产。

五、强化内部风险管理,从容应对市场变化挑战

从201X年上市银行的半年报来看,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行趋势明显,不良贷款额及不良贷款率出现双升,而且逾期率增速明显快于不良率,二者差距的扩大,揭露未来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使人耽忧。从行业角度来看,房地产市场调剂和淘汰多余产能带来的风险最受银行家关注,分别有7

3.7%和6

5.8%的银行家以为在201X年及未来三年两高一资和房地产行业最可能出现不良率偏高的情况。从贸易银行内部风险管理角度来看,超八成银行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合规性教育、保持高压态势成为防范基层机构案件的主要措施。201X年,银行家对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水平整体评价较高,但较201X年仍有所降落。银行家以为公司治理存在的题目主要集中在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有效性不高和三会一层的完善程度不足两个方面,最需要改善和解决的题目是强化贸易银行战略规划和资本管理和建立科学的鼓励机制。

六、客观评价监管体系,整体把脉银行家群体

201X年,银行家普遍以为监管指标本身的科学性和公道性较高,对中国银行业的适用性也较强,但在监管的弹性和灵活性方面仍有进一步改进空间。就个别指标而言,银行家评价最高的是资本充足

率,评价最低的是存贷比。经历过201X年的两次钱荒后,监管机构发布了《贸易银行活动性风险管理办法》。银行家对这一办法中列示的活动性覆盖率和活动性比例等指标认同度最高。多数银行家建

议通过完善市场活动性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来完善贸易银行的活动性监管。《贸易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进进第二年,监管层也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对此,银行家普遍以为可以多渠道减缓银行目前面临的资本压力,同时可以较有效地引导银行进行业务结构调剂,实现轻资本经营转型,显示出银行家对资本管理新途径、新措施的肯定。

对银行家群体能力素质的评分显示,中国银行家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调和能力,但国际视野不够宽广和创新能力较弱。在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中国银行家对工作成绩感、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三个方面最为满意。生活满意度方面,银行家对家庭婚姻、社会交往和幸福感评价较高。49.4%的银行家以为在中国银行管理者正在逐步向职业化方向转变,在部份银行已实现了职业化管理。缺少有效的银行家鼓励束缚机制是银行家成长进程中的最大阻碍,3

8.4%的银行家以为股权鼓励能够起到最为有效的鼓励作用。另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吸引银行家选择到其他银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七、民间资本获准进进银行业,遭到了银行家的普遍关注。

银行家普遍以为民间资本进进银行业有着积极意义,49.4%的银行家以为这一举措有益于引导民间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相当一部份银行家也以为民营银行在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减缓小微企业、三农等信贷薄弱领域融资难题目,和激起银行业活力、下降金融体系风险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民营银行设立以后,银行家以为最可能遭到冲击的银行类型是城市贸易银行,最可能遭到冲击的银行业务是小微信贷。对民营银行合适采取的经营方式,7

1%的银行家以为民营银行可在特定区域设立机构,通过深挖客户价值实现本身发展,6

7.3%的银行家以为可采取以吸收小额存款、发放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小存小贷模式。同时,银行家还对民间资本进进银行业可能带来的风险发布了自己的看法。7

3.2%的银行家以为民营银行最大的风险在于公司治理不健全带来的关联交易和道德风险,69.6%的银行家以为民营银行实力和经验不足可能带来经营管理风险。

对民营银行的监管,8

4.6%的银行家以为监管机构可以对民营银行股东的行为构成最有效的监视和束缚。但在具体的监管模式上,银行家的分歧较大。5

7.7%的银行家偏向于与现有银行同一监管,4

3%的银行家更为认同差别监管。

附送:

中国集团公司2002年工作总结

中国集团公司2002年工作总结

公司工作总结中国集团公司2002年工作总结集团公司工作总结200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年。在这一年里,

中促会把握新形势,抓住新趋势,调研新情况,反映新问题,紧紧抓住提高大型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力这个主题,在服务功能、服务手段上有了新的进展。全年工作概括为“

三、

三、

二、一”,即组织了三个课题研究、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举办了二期培训班、编辑出版了一本书。三个课题是:

《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和《母子公司关系研究》。三次重要会议是:博鳌高层研讨会、中促会成立15周年庆祝大会、两网工作会。两期培训班是:

中外企业对标讲习班。一本书是《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演变》。现分述如下:

一、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争取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部署,是一项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作。为此,国家经贸委等8个部门于2001年底发出了《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意见》(即国办发90号文),国务院各部门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在创造公平竞争外部环境方面也提出了8个方面的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中促会根据调研情况,选择了企业普遍关心的两个问题,运用不同的形式组成了课题小组;并将研究成果上报国务院有关领导,引起领导的重视,并做了重要批示。

1.关于《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课题。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选

择。中促会的专职研究人员对这个课题比较生疏,于是采取将企业组织起来,请权威的研究部门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该课题由中促会牵头,宝钢、中化进出口、华能、华源、兖矿、首钢、上广电、万向、中兴通讯和中集等10家大型集团公司自愿参加,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进行研究。2001年7月启动研究工作,2002年上半年完成了对10家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调研,并在吸纳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完成了课题主报告和5个分报告,由中促会完成了10个企业的调研报告和5个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典型案例。课题主报告是《调整大企业“走出去”政策,促进中国跨国公司发展》,通过对大企业“走出去”现状的分析,肯定了已经“走出去”的大企业境外投资取得的较好业绩;论述了鼓励优势大型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现行境外投资管理体制存在的各种政策性障碍,提出了改进境外投资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2002年5月22日,中促会常务副会长顾家麒以《关于调整境外投资政策促进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报告》为题,将大企业“走出去”课题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报呈温家宝副总理。家宝副总理于5月24日批示:

“请国家计委、经贸委、外经贸部、财政部、人民银行、法制办、外汇管理局负责同志参阅。”这时,正值国务院法制办协调拟定《境外投资管理暂行条例》,因部门之间意见不一致,已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法制办领导认为中促会的报告有新意,拟将课题报告的有关意见,在制定“条例”时有所体现。国务院法制办领导与中促会领导经研究商定,遵循“既体现鼓励企业‘走出去’,又能对境外投资活动的管理进行规范”的原则,自2002年7月组成由中促会专职人员

与法制办相关人员参加的课题组,进行《条例》修改前的调研工作。课题组先后对4家国内大企业及美国、日本、法国3家跨国公司对境外企业的管理进行了重点调研,形成了对修改“条例”的意见,提出了既规范企业境外投资行为,还要规范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改革境外投资审批制度及调整外汇管理等修改建议,并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于10月中旬召开了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外汇管理局、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6个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修改意见反映了新的情况,思路是可行的,《条例》修改工作,有待2003年继续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