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5 (教案)坚定地锡兵教案 2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5 (教案)坚定地锡兵教案 2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5 (教案)坚定地锡兵教案 2

5* 坚定的锡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缎、涡、狭”5个生字。

教学重点:

抓住锡兵在“旅行”的“坚定”表现,体会人物的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安徒生的童话《坚定的锡兵》。你读过哪些安徒生的童话。

2.学生介绍安徒生作品,简介安徒生。

3.过渡:安徙生童话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有让人爱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令人敬佩的丑小鸭,有使人发笑的皇帝……今天,我们从《坚定的锡兵》中看到一位怎样的人物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三、围绕“坚定”,品读课文

1.仔细看题目,这个童话主要为了突出锡兵的什么特点?

2.坚定是什么意思?[(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

3.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让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

A.“多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失去平衡。

a从这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锡兵同情小姑娘,他要保护她)

过渡:锡兵下决心要保护这个一条腿站立的小姑娘,他忠于职守,整天直直地望着她,保护着她,有一天,小男孩在玩玩具时,锡兵不小心掉到大街上,开始了危险的旅程。你还从哪感受到锡兵的坚定?

(6、9、10、12自然段)

2020《坚定的锡兵》读书笔记

最近我正在读《安徒生童话》里面坚定的锡兵这个故事,我非常喜欢。 故事讲得是:有一个小男孩他过生日,母亲送他了一盒锡兵。它们一共有25个,但是有一个锡兵跟其他的不一样,原来,它是最后做的,因为锡不够了。它只有一条腿。他渐渐爱上了一位纸做的芭蕾舞演员。她的肩膀上挂着一条丝带,丝带的正中间有一个装饰品。这位芭蕾舞演员一条腿抬得高高的,一条腿原地支撑着。所以锡兵以为她也是一条腿,有一次,小妖精把锡兵扔出了窗外,让两个小男孩发现了,他们就这了一条小纸船,把锡兵放在上面,尽管小老鼠追赶着他,但是他还是扛着毛瑟枪,眼睛一直盯着前方,忽然船翻了,一条大鱼游了过来,一大口就把锡兵给吞了下去,锡兵在大鱼的肚子里,大鱼的肚子里面很黑,非常非常狭窄,但是锡兵依然手扛着毛瑟枪,眼睛看着前面,大鱼被一个人钓了上来,送回了家,等母亲把大鱼的肚子切开了,小男孩就从大鱼的肚子里面把锡兵拿了出来,放在自己的桌子上,锡兵又来到了芭蕾舞演员的身边。这一天小男孩把锡兵扔进了火炉里,纸做的芭蕾舞演员很想就锡兵,一阵风吹了过来,把芭蕾舞演员吹进了葫火炉里,锡兵和芭蕾舞蹈家在火炉里面一点一点的变成灰烬和一摊锡。 我最喜欢锡兵勇敢的精神,因为锡兵虽然是一条腿,但是他还是扛着毛瑟枪,挺胸抬头,眼睛看着前面好像军人呀! 今天我读了《坚定的锡兵》这篇故事,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二十五个用锡做的兵。其中的一个是一条腿,因为做兵的时候锡不够了。那个锡兵虽然只有一条腿,但它还站的非常笔直最引人注目。有一次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窗台上,锡兵从三楼掉了下来,它经过了重重困难最后回到了小男孩家里。最终变成了锡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勇敢的面对,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就一定可以打败困难。 前几天,我读了《安徒生童话》里的一篇选文《坚定的锡兵》,读完后,我感受到了锡兵坚定的意志。 选文讲述了锡兵经历了很多转折后,最终回到了主人的家中,但是它回到家人中的时候,主人已经不太重视这个锡兵了。而把它扔到了火坑里面而锡兵以它那一条腿鉴定的站在那里,突然小舞蹈家像一只精灵一样飞到了锡兵的身边和它一起被火烧化了,从此就消失了。 读完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锡兵坚定的意志,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以锡兵一样坚强,学习它那种不怕困难的精神,要以坚定的意志克服发生在我面前的一些困难。 今天,我看了《安徒生童话》,里面的一个故事我很喜欢,那就是《坚定的锡兵》。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生日礼物―锡兵,在这盒锡兵当中,有一个瘸了一条腿,这个瘸了腿的锡兵喜欢一个舞女,然后这个士兵跑到一个盒子后面,好观察舞女,深夜12点,盒子突然打开了,跳出了一个小妖精,小妖精对锡兵说:“不要指望得到不属于你的东西。”第二天,孩子们把锡兵放到窗口玩,不知是谁把窗子打开,一不小心,锡兵就摔了下去了,孩子们下去找,但没有找到。 接着,一个男孩发现了锡兵,就把锡兵放在纸船上,纸船放到河里,不久后,纸船沉了,

最新五年级上册语文《坚定的锡兵》教案(精品)

五年级上册语文《坚定的锡兵》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涡、狭”4个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坚定的锡兵》。 (二)新课: 1.链接安徒生: 你读过哪些安徒生的童话?对他有什么了解? 2.新课: ①检查预习情况: 抽读卡片:铸成、宫殿、弱不禁风、旋涡、狭小 ②围绕“坚定”,品读课文。 A整体把握,提出问题: 题目是《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谁?突出写他的什么?(坚定) 坚定什么意思?[(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 “坚定”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全篇文章提出学习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从哪看出这是一个坚定的锡兵?他为什么这么坚定)

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也是一种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B围绕“坚定”全文探究。 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让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 a第四自然段: 出示: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条腿。我们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被小男孩儿碰倒了,或是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丝毫没有失去平衡。 默读,你读懂了什么? 锡兵非常同情、怜悯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护她。 读出他态度的坚决。 过渡:锡兵下定决心要保护这个一条腿站立的跳舞的小姑娘,他忠于职守,整天直直地望着她,保护着她。有一天,小男孩在玩玩具时,不小心锡兵掉到大街上。开始了危险的旅程。你还从哪感受到锡兵的坚定? b.5—12 你从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他的坚定?6、9、10、12 指名读,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的危险面前,他始终直直地站立,心里想着保护小姑娘,就是没有想自己。) 角色换位:你们就是锡兵,在危险面前,你怕不怕?你为什么心里还想着保护哪个小姑娘,而不担心自己? 把6、9、10、12自然段的“锡兵”换成“我”读一读。表达出自己不怕危险,坚定的决心。 C.13—14 当你历尽艰辛,回到小男孩家,你又见到了小姑娘,你为什么不把自己为小姑娘做的事告诉她呢?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1、窃读记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1、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2、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4、讨论: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三、总结。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1、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儿?

坚强的锡兵教案_1

坚强的锡兵教案 导读:【内容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小男孩儿的玩具中,有一个锡兵,只有一条腿,但他总是坚定地站着,并一直保护着一条腿站着跳舞的小姑娘。他认为这是一个锡兵的责任。锡兵被风从三楼的窗台刮下去了,经历了许多艰险,但他都坚定地想着:一定会回去,保护要保护的人。他终于回到了以前的那个房间,继续手握长枪履行自己的职责。《坚定的锡兵》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善良、勇敢、尽职尽责的锡兵形象。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把主动权让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让他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缎、涡、狭”5个生字。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具准备】 插图 一课时 【设计流程】 一、导入新课。

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有让人爱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有令人敬佩的丑小鸭,有使人发笑的皇帝--今天,我们从《坚定的锡兵》中将看到一位怎样的人物呢? 二、汇报预习情况。 三、学习课文。 1.整体把握,提出问题 题目是《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谁?突出写他的什么?(坚定) “坚定”是什么意思? 2.围绕“坚定”全文探究。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让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 (1)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文段: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条腿。我们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被小男孩儿碰倒了,或是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丝毫没有失去平衡。 默读,从锡兵的“坚定”中,我们看到一种怎样的品质? 朗读,读出他态度的坚决。 过渡:锡兵下定决心要保护这个一条腿站立的跳舞的小姑娘,他忠于职守,整天直直地望着她,保护着她。有一天,小男孩儿在玩玩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场雪》教学反思 潮阳区西胪竹岭小学 黄丽吟 《 第一场雪》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本着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先用一段精美的动画瑞雪图把学生由晴朗的现实引入大雪纷纷、银装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 第一场雪》,并通过学生质疑定标。接着在导学达标环节中,我以学生读为主,先后设计了三次读:一快速读,初步感知雪的特点: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时,雪后景色很美。二精读、研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日如何表现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的大雪。三激情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读期间,我制作了一组配乐雪景图,让学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观赏中更加对雪的喜爱。最后,我设计了抄、背、画、查、吟的课外拓展训练,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通过课堂展示后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课后慢慢想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答”为主、学“悟”为主的教学方式,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现出来的观念不同,课堂效率也不同。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学生一问一答,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始终以学“读”为主、学“悟”为主。学生读:粗略读、研读、激情朗读、配乐读;教师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然后通过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悟”为主的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本节课中,我改变过去自己高高在上,统帅课堂的作风,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又如在朗读训练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一员,和他们赛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S版五年级的语文上册教案全册-5坚定的锡兵教案.doc

清风实验学校电子教案模块 课题5坚定的锡兵课型新授课课时 2 课时个人修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涡、狭” 4 个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生字。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生字词卡片挂图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坚定的锡兵》。 二、新课: 1.链接安徒生: 你读过哪些安徒生的童话?对他有什么了解? 2.新课: ①检查预习情况: 抽读卡片:铸成、宫殿、弱不禁风、旋涡、狭小 ②围绕“坚定” ,品读课文。 A 整体把握,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题目是《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谁?突出写他的什么?(坚定) 提出:从哪坚定什么意思?[(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 看出这是一“坚定”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全篇文章提出学习的问题 个坚定的锡吗? 兵?他为什 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也是一种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么这么坚 B 围绕“坚定”全文探究。 定)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让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 a第四自然段: 出示: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条腿。我们倒可以做朋友,

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过渡:被小男孩儿碰倒了,或是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锡兵下定决着,丝毫没有失去平衡。心要保护这默读,你读懂了什么?个一条腿站锡兵非常同情、怜悯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护她。立的跳舞的读出他态度的坚决。小姑娘,他b. 5— 12 你从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他的坚定?6、 9、10、 12 忠于职守,指名读,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的危险面前,他始终直直地站立,整天直直地心里想着保护小姑娘,就是没有想自己。)望着她,保角色换位:你们就是锡兵,在危险面前,你怕不怕?你为什么心里还想着保护哪个护着她。有小姑娘,而不担心自己?一天,小男把 6、9、10、12 自然段的“锡兵”换成“我”读一读。表达出自己不怕危险,坚定孩在玩玩具的决心。时,不小心C. 13—14 当你历尽艰辛,回到小男孩家,你又见到了小姑娘,你为什么不把自己锡兵掉到大为小姑娘做的事告诉她呢?街上。开始 D. 拓展延伸: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小姑娘有健全的两条腿,你还会保护她吗?为什了危险的旅么?总结:通过你的话,我感受到你是一个多么善良、坚定执著、有责任心的人呀!程。你还从 哪感受到锡板书设计 兵的坚定? 坚定的锡兵 “坚定” 不顾危险保护小姑娘 教后反思整个上课的过程是充满爱心与感动的,孩子们在较为深情的朗读中,逐渐体会到锡兵那种坚强乐观、英勇直前的精神,特别是学习锡兵遇到种种困难与 考验他英勇不屈的形象时,我采取了师生合作朗读深入领会其精神的方式

《坚定的锡兵》教案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坚定的锡兵》教案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 级下册) 课题 5 坚定的锡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缎、涡、狭”5个生字。 教学重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锡兵在“旅行”中的“坚定”表现。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 2、再读课文,了解锡兵在“旅行”中有哪些“坚定”的表现?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你读过哪些安徒生的童话?对他有什么了解? 学生交流对安徒生的了解。 2、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有让人爱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有令人敬佩的丑小鸭,有令人发笑的皇帝,今天,我们从《坚定的锡兵》中看到一位怎样的人物呢?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理解探究。 1、检查预习情况: 认读生字:铸、殿、缎、涡、狭 认读词语:铸成、宫殿、弱不禁风、旋涡、狭小 2、围绕“坚定”,品读课文。 (1)整体把握,提出问题: 题目是《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谁?(锡兵) 突出写他的什么?(坚定) 坚定什么意思?[(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坚定”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全篇文章提出学习的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从哪看出这是一个坚定的锡兵?他为什么这么坚定) 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也是一种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2)围绕“坚定”全文探究。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让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

a 第4自然段: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条腿。我们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被小男孩儿碰倒了,或是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丝毫没有失去平衡。 默读,你读懂了什么?(锡兵非常同情、怜悯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护她。)指导学生读出他态度的坚决。 过渡:锡兵下定决心要保护这个一条腿站立的跳舞的小姑娘,他忠于职守,整天直直地望着她,保护着她。有一天,小男孩在玩玩具时,不小心锡兵掉到大街上。开始了危险的旅程。 b 5—12自然段: 你还从哪感受到锡兵的坚定?(6、9、10、12) 指名读,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的危险面前,他始终直直地站立,心里想着保护小姑娘,就是没有想自己。)角色换位:你们就是锡兵,在危险面前,你怕不怕?你为什么心里还想着保护哪个小姑娘,而不担心自己? 把6、9、10、12自然段的“锡兵”换成“我”读一读。表达出自己不怕危险,坚定的决心。 c 13—14自然段: 当你历尽艰辛,回到小男孩家,你又见到了小姑娘,你为什么不把自己为小姑娘做的事告诉她呢?

小学语文教案五年级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教案1 一、学情分析的内涵分析 在传统的教师备课观念里,学情分析基本等同于我们经常提到的“备学生” 或“了解学生”这个备课环节.这是把学情分析仅仅当做教师在上课前要完成的一项独立任务来看待,这显然是不够的.在本研究中,我们仍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前的学情分析方面,但这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备学生”,从学情分析的内涵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与“备学生”的区别.学情分析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分析学生的起点水平和生活经验 任何学习者在进入新的学习过程时,都会带着其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即学生的起点水平.对学生起点水平和生活经验的细致分析,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起点,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有直接的影响. (二)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不仅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需要,即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分析学生的不同数学学习思维路径 学生的认知差异和不同学习风格,会导致思考同一问题时的学习思维路径不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风格也会因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策略,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为何要基于学情分析之上 基于对学情分析内涵的研究,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学情分析对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即论述教学设计为什么要基于学情分析之上. (一)学情分析是了解学生发展起点的基本前提和手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让学生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理解 1.齐读课题。 2.“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给它加上引号? 3.莎士比亚曾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做“长生果”,与莎士比亚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了解“阅读提示”的内容 1.默读“阅读提示”。 2.交流: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把你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体会。 3.“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课文有什么帮助? 下面我们就结合提示中的问题来自学课文,理解感悟。 三、围绕提示问题,自读自悟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一读,看看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2)想一想,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3)写一写,在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旁边写出体会。 2.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默读、浏览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文章主线,在细读深思中了解作者的感悟,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个性化的感悟和体会。) 3.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四、全班交流感悟,体会作者的感情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写:《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2.作者在这些事情中悟出了些什么道理?(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朗读句子。) (1)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2)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板书:构思别出心裁内容与众不同情感真实细腻借鉴模仿创造) 3.学生朗读课文中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并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建议:不仅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还要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描写自己读书的句子,体会她是怎样读书的,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囫囵吞枣如醉如痴) 4.有感情地朗读打动自己的部分。 五、学习和借鉴读写方法 1.作者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2.作者在写作文方面有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3.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写作文的经验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帮助? 六、总结全文 七、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津津有味→ 废寝忘食→ 囫囵吞枣→ 如醉如痴

坚定的锡兵教案教学设计

坚定的锡兵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涡、狭”4个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坚定的锡兵》。(二)新课: 1.链接安徒生: 你读过哪些安徒生的童话?对他有什么了解? 2.新课: ①检查预习情况: 抽读卡片:铸成、宫殿、弱不禁风、旋涡、狭小 ②围绕“坚定”,品读课文。 A整体把握,提出问题: 题目是《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谁?突 出写他的什么?(坚定) 坚定什么意思?[(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坚定”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全

篇文章提出学习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从哪看出这是一个坚定的锡兵?他为什么这么坚定) 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也是一种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B围绕“坚定”全文探究。 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让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 a第四自然段: 出示: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条腿。我们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被小男孩儿碰倒了,或是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丝毫没有失去平衡。 默读,你读懂了什么? 锡兵非常同情、怜悯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护她。读出他态度的坚决。 过渡:锡兵下定决心要保护这个一条腿站立的跳舞的小姑娘,他忠于职守,整天直直地望着她,保护着她。有一天,小男孩在玩玩具时,不小心锡兵掉到大街上。开始了危险的旅程。你还从哪感受到锡兵的坚定? b.5—12

5 坚定的锡兵

编写人:易婵审核人:易清亮段承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锻、涡、狭”5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锡兵的坚定。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认读等方式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明白锡兵这么坚定的原因,同时要培养学生认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知识链接: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丹麦人。从学生时代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其前期童话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民间风味,代表作有《丑小鸭》、《拇指姑娘》等,后期现实性增强,惩恶扬善,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

自学案 自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1、看拼音写词语。 Zhù chéng diǎn zhuì ru? bú jīn fēng ( ) ( ) ( ) dào zāi cōng tuān jí hài rén ( ) ( ) ( ) 2、辨字组词。 铸()缎()涡()狭() 筹()锻()锅()挟() 3、朗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主要讲了 ②锡兵经历了哪些危险旅行? 4、质疑:在读书过程中,我有如下问题需要请教。 交流展示: 对学:认读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群学:交流自主学习的第3题、第4题。 当堂检测: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缎.(dàn duàn)带骇.(ké hài)人弱不禁.风(jìn jīn)旋.(xuán xuàn)涡露.(lù l?u)出点缀.(zhuì chu?)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汇总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 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 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 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5、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全册的教案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全册的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联系作者生平,感受作者故地重游时别样的心情。 3、认识本课3个生字,抄写课文中描写花买美的句子。 课前准备: 课外了解季羡林生平轶事,阅读季羡林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 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 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至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古地—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

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 4、自由交流,让学生通过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自悟,不求完备。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 4、读第二自然段。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请读这一段,好好体味体味。 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人爱花之“真切”?德国人爱花仅在于此吗? 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情调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 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

2021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坚定的锡兵》教案下载

2021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坚定的锡兵》教案下载2021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坚定的锡兵》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铸殿缎涡狭五个生字。掌握坚定、精致、缎带、铸成、宫殿、弱不禁风、倾盆大雨、光彩夺目、点缀、旋涡、狭小、湍急、倒栽葱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锡兵在旅行中的坚定表现,体会人物的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能够抓住锡兵在旅行中的坚定表现,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了解锡兵在旅行中的坚定表现,体会锡兵的善良、勇敢、尽职尽责。 知识链接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通称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安徒生因为其童话作品而闻名于世,其中最著名的童话故事包括《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他的作品被翻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学习过程(1课时)

预习检测 1.给下面词语中的带点字注音。 铸出()宫殿() 缎带()旋涡() 骇人()狭小() 弱不禁风()嘟噜噜()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点缀: 湍急: 倒栽葱: 弱不禁风: 光彩夺目: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锡兵 ( )地站着 ( )地举着 ( )地笑着

( )的小房间 ( )的装饰品 4.锡兵被风从三楼的窗台刮下去了,经历了许多艰险,但他都坚定地想着:,他是一个 的人。 [初读课文,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自主完成检测,同桌互查。] 导入感知 1.《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的文章,主人公是,突出表现了他的特点。 2.这篇课文的中心词是,意思是。 3.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全篇文章提出学习的问题吗? [读题;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精读感悟 1. 探究锡兵的坚定。 (1)第3、4自然段交待了锡兵想保护小姑娘的三个原因: ①

5坚定的锡兵 教学设计(教案)

5坚定的锡兵 《坚定的锡兵》选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所创的《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一书,它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善良、勇敢、尽职尽责的锡兵形象。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涡、狭”4个生字。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坚定的锡兵》。 二、新课: 1.链接安徒生: 你读过哪些安徒生的童话?对他有什么了解? 2.新课: ①检查预习情况: 抽读卡片:铸成、宫殿、弱不禁风、旋涡、狭小 ②围绕“坚定”,品读课文。

A整体把握,提出问题: 题目是《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谁?突出写他的什么?(坚定) 坚定什么意思?[(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坚定”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全篇文章提出学习的问题吗? 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也是一种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B围绕“坚定”全文探究。 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让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 a第四自然段: 出示: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条腿。我们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被小男孩儿碰倒了,或是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丝毫没有失去平衡。 默读,你读懂了什么? 锡兵非常同情、怜悯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护她。 读出他态度的坚决。 过渡:锡兵下定决心要保护这个一条腿站立的跳舞的小姑娘,他忠于职守,整天直直地望着她,保护着她。有一天,小男孩在玩玩具

《坚定的锡兵》教案

《坚定的锡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锡兵惊险的经历,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 2.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缎、涡、狭”5个生字,积累词语“点缀、弱不禁风、倒栽葱”。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锡兵惊险的经历。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 1.视频导入:《海的女儿》片段,学生欣赏。 提问:谁知道这个视频讲的是哪个童话故事 学生讨论回答:海的女儿。追问:你们知道《海的女儿》的作者是谁吗(安徒生) 2.揭题:世界着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他的童话美丽动人,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他的童话。(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布置自学任务,初步感知主要内容。 (1)小声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2.汇报学习情况,畅谈感受。 (1)检查字词。 ①指名读生字、词:铸、殿、缎、涡、狭、点缀、弱不禁风、倒栽葱。 ②交流重点词语。 弱不禁风:禁,承受。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倒栽葱: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 (2)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将课文划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在小男孩儿的玩具中,一个一条腿的锡兵想保护用一条腿站着跳舞的女孩。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锡兵被风刮到楼下后,经历了惊险的旅行,最终又回到了小男孩儿家。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锡兵又回到以前的房间,依然紧握着长枪,保护着那个女孩。 (3)概括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教师归纳:课文讲的是在小男孩的玩具中,有一个锡兵,只有一条腿,但他总是坚定地站着,并一直保护着用一条腿站着跳舞的小姑娘。锡兵被风从三楼的窗户刮下去,经历了许多艰险后,还是回到了以前的那个房间继续手握长枪履行自己的职责。 (4)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班内讨论答案。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过渡: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和神态描写来表现锡兵的品质特点,同学们可以把这些句子找出来,体会其中体现了锡兵的什么品质。 1.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探究。(提示: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1)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锡兵的心理和神态 (2)这些句子体现了锡兵的什么品质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出示:“多可爱的小姑娘啊!”……丝毫没有失去平衡。(课文第4自然段内容) ①思考:从锡兵的心理活动中,我们看到一种怎样的品质 学生交流回答,预设:锡兵非常同情、怜悯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护她,从这段话可以体会出锡兵的善良品质。 ②指导朗读:读出他态度的坚决和心地的善良。 (2)出示:锡兵有些头晕,但是他依然牢牢地站着,肩上扛着长枪,眼睛坚定地向前看。……他暗暗地想着。 追问:从锡兵的神态和心理描写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预设:锡兵在头晕目眩的危险时刻,仍然不忘自己的职责,表现了他坚定、尽职尽责的品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a. 认识“窃、腋”等7 个生字,会写“窃、炒” 14 个等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 词语 b.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 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课前发 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 自学生字新词. 3.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 .整体感知 1.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 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 ,感受渴望 1. ____________________ 边默读课文边用“ ”划出描 写“我”是怎样“窃 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 重 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 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 却把自己比作“饿狼” ,那样“贪婪地读着”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

《坚定的锡兵》的课堂教学设计

《坚定的锡兵》的课堂教学设计 《坚定的锡兵》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涡、狭4个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坚定的锡兵》。 (二)新课: 1.链接安徒生: 你读过哪些安徒生的童话?对他有什么了解? 2.新课: ①检查预习情况: 抽读卡片:铸成、宫殿、弱不禁风、旋涡、狭小 ②围绕坚定,品读课文。 A整体把握,提出问题: 题目是《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谁?突出写他的什么?(坚定) 坚定什么意思?[(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

坚定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全篇文章提出学习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从哪看出这是一个坚定的'锡兵?他为什么这么坚定) 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也是一种整体把握课文的方法。 B围绕坚定全文探究。 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让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 a第四自然段: 出示: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条腿。我们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被小男孩儿碰倒了,或是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丝毫没有失去平衡。 默读,你读懂了什么? 锡兵非常同情、怜悯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护她。 读出他态度的坚决。 过渡:锡兵下定决心要保护这个一条腿站立的跳舞的小姑娘,他忠于职守,整天直直地望着她,保护着她。有一天,小男孩在玩玩具时,不小心锡兵掉到大街上。开始了危险的旅程。你还从哪感受到锡兵的坚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