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编程实现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

实验1编程实现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
实验1编程实现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

实验1编程实现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

一、实验目的

①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进程同步和互斥,使学生掌握有关进程(线程)同步与

互斥的原理,以及解决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算法,从而进一步巩固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

②等有关的内容。

③了解Windows2000/XP中多线程的并发执行机制,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

④学习使用Windows2000/XP中基本的同步对象,掌握相应的

⑤API函数。

⑥掌握进程和线程的概念,进程(线程)的控制原语或系统调用的使用。

⑦掌握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多道程序设计的能

力。

二、实验内容

在Windows XP、Windows 2000等操作系统下,使用的VC、VB、java或C 等编程语言,采用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技术编写程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或哲学家进餐问题或读者-写者问题或自己设计一个简单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实际问题。

三、实验要求

①经调试后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②采用多进程或多线程方式运行,体现了进程(线程)同步和互斥的关系。

③程序界面美观。

四、实验步骤、过程

让写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互斥的访问同一数据集,在无写者进程到来时各读者可同时的访问数据集,在读者和写者同时等待时写者优先唤醒。设置两个全局变量readcount 和writecount来记录读者与写者的数目,设置了3个信号量。h_mutex1表示互斥对象对阻塞在read这一个过程实现互斥,h_mutex2实现全局变量readcount操作上的互斥,h_mutex3实现对全局变量writecount的互斥访问。设置了两个临界区,为了实现写者优先,用了临界区read。数据结构:(1)用了两个临界区(2)自定义结构ThreadInfo记录一条线程信息,多个线程对应一个ThreadInfo数组。(3)设置了互斥量h_mutex1,实现了互斥对象对阻

塞read这一过程,h_mutex2实现对readcount操作的互斥,h_mutex3实现对writecount的互斥访问。

流程:

(1)主函数

(2)临界区初始化

(3)提取线程相关信息

(4)完成线程相关信号量的初始化

(5)创建读者与写者线程

(6)等待所有线程结束

(7)程序结束

(8)读者

(9)提取本线程信息

(10)等待,提出读请求

(11)进入临界区

(12)进行读操作,并判读是否读完

(15)退出临界区,读操作完成

(16)如果readcount=0,则唤醒写者

(17)写者

(18)提取本线程信息

(19)等待,发出写请求

(20)进入临界区

(21)进行写操作,并判断是否写完

(22)退出临界区,写操作完成

(23)如果writecount=0,则唤醒读者

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INTE_PER_SEC 1000//每秒时钟中断的数目

#define MAX_THREAD_NUM 64//最大线程数

int readcount=0;//读者数目

int writecount=0;//写者数目

CRITICAL_SECTION cs_write;

CRITICAL_SECTION cs_read;

void Writer(void *p);

void Reader(void *p);

//定义记录在测试文件中的线程参数数据结构

struct ThreadInfo

{ int serial;

char entity;

double delay;

double persist;

};

//全局变量定义

//临界区对象的声明,用于管理缓冲区的互斥访问

int m;

HANDLE h_Thread[MAX_THREAD_NUM]; //存储线程句柄的数组

ThreadInfo Thread_Info[MAX_THREAD_NUM]; //线程信息数组

HANDLE h_mutex1; //互斥对象对阻塞在read这一个过程实现互斥HANDLE h_mutex2; //全局变量readcount实现操作上的互斥DWORD n_Thread=0; //实际线程数目

HANDLE h_mutex3; //对全局变量writecount的互斥访问

int main(void)

{

DWORD wait_for_all;

FILE *inFile; //ifstream inFile;

int i,j;

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cs_write); //初始化临界区

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cs_read);

//打开输入文件,提取线程信息

inFile=fopen("test.txt","r");

fscanf(inFile, "%d",&m);

//提取各线程信息到相应的数据结构中

while(!feof(inFile))

{

fscanf(inFile,"%d",&Thread_Info[n_Thread].serial);

fscanf(inFile,"\t%c",&Thread_Info[n_Thread].entity);

fscanf(inFile,"%lf",&Thread_Info[n_Thread].delay);

fscanf(inFile,"%lf",&Thread_Info[n_Thread].persist);

n_Thread++;

}

//回显获得的线程信息,便于确认正确性

for(j=0;j<(int)n_Thread;j++)

{

int Temp_serial=Thread_Info[j].serial;

char Temp_entity=Thread_Info[j].entity;

double Temp_delay=Thread_Info[j].delay;

double Temp_persist=Thread_Info[j].persist;

printf(" \n thread%2d %c %lf %lf",Temp_serial,Temp_entity,Temp_delay,Temp_persist);

printf("\n");

}

printf("\n\n");

//创建模拟过程中必要的信号量

h_mutex1=CreateMutex(NULL,FALSE,"mutex_for_readcount");

h_mutex2=CreateMutex(NULL,FALSE,"mutex_for_readwait");

h_mutex3=CreateMutex(NULL,FALSE,"mutex_for_writecount");

//创建读者和写者线程

for(i=0;i<(int)(n_Thread);i++)

{

if(Thread_Info[i].entity=='R'||Thread_Info[i].entity =='r')

{h_Thread[i]=CreateThread(NULL,0,(LPTHREAD_START_ROUTINE)(Reader),&(Thread_Info[i]),0,N ULL);}

else

{h_Thread[i]=CreateThread(NULL,0,(LPTHREAD_START_ROUTINE)(Writer),&(Thread_Info[i]),0,N ULL);}

}

//主程序等待各个线程的动作结束

wait_for_all=WaitForMultipleObjects(n_Thread,h_Thread,TRUE,-1);

printf(" \n \nALL READER and WRITER have finished their work, \n");

printf("Press any key to quit!\n");

return 0;

}

//读者线程

void Reader(void *p)

{//局部变量声明

DWORD wait_for_semaphore,wait_for_mutex;

DWORD m_delay;

DWORD m_persist;

int m_serial;

//获得本线程信息

m_serial=((ThreadInfo*)(p))->serial;

m_delay=(DWORD)(((ThreadInfo*)(p))->delay *INTE_PER_SEC);

m_persist=(DWORD)(((ThreadInfo*)(p))->persist *INTE_PER_SEC);

Sleep(m_delay);

printf("Reader thread %d sends readering require.\n",m_serial);

wait_for_semaphore=WaitForSingleObject(h_mutex1,-1);

EnterCriticalSection(&cs_read);

wait_for_mutex=WaitForSingleObject(h_mutex2,-1);

readcount++;

if(readcount==1)

{

// 如果是第1个读者,等待写者写完

EnterCriticalSection(&cs_write);

}

ReleaseMutex(h_mutex2);// 释放互斥信号 Mutex2

//让其他读者进去临界区

LeaveCriticalSection(&cs_read);

ReleaseMutex(h_mutex1);

//读文件

printf("Reader thread %d begins to read file.\n",m_serial);

Sleep(m_persist);

//退出线程

printf("Reader thread %d finished reading file.\n",m_serial);

//阻塞互斥对象Mutex2,保证对readcount的访问,修改互斥

wait_for_mutex=WaitForSingleObject(h_mutex2,-1);

readcount--;

if(readcount==0)

{

//最后一个读者,唤醒写者

LeaveCriticalSection(&cs_write);

}

ReleaseMutex(h_mutex2); //释放互斥信号

}

//写者线程

void Writer(void *p)

{ DWORD wait_for_mutex3; //互斥变量

DWORD m_delay; //延迟时间

DWORD m_persist; //读文件持续时间

int m_serial; //线程序号

//从参数中获得信息

m_serial=((ThreadInfo*)(p))->serial;

m_delay=(DWORD)(((ThreadInfo*)(p))->delay *INTE_PER_SEC);

m_persist=(DWORD)(((ThreadInfo*)(p))->persist *INTE_PER_SEC);

Sleep(m_delay); //延迟等待

printf("Writer thread %d sents the writing require.\n",m_serial);

wait_for_mutex3=WaitForSingleObject(h_mutex3,-1);

writecount++; //修改写者数目

if(writecount==1)

{

EnterCriticalSection(&cs_read);

}

ReleaseMutex(h_mutex3);

EnterCriticalSection(&cs_write);

printf("Writer thread %d begins to write to the file.\n",m_serial); Sleep(m_persist);

printf("Writer thread %d finished writing to the file.\n",m_serial); LeaveCriticalSection(&cs_write);

wait_for_mutex3=WaitForSingleObject(h_mutex3,-1);

writecount--;

if(writecount==0)

{

LeaveCriticalSection(&cs_read);

}

ReleaseMutex(h_mutex3);

}

五、实验结果或总结

1、测试文件

1 R

2 3

2 R

3 5

3 W 1 1

4 R 10 5

5 R 12 4

6 W 9 8

7 R 13 6

8 W 12 5

9 R 20 10

10 W 21 20 2、测试结果

3、测试结果分析

由测试结果可知,线程3最早发出操作请求,并执行,开始执行后线程1发出读请求,3完成操作,1开始读操作,2发出读请求,2开始读操作,1、2完成读操作,实现了读者同步,6发出写请求,6开始写操作,4、5发出读请求,8发出写请求,7发出读请求,形成2个等待队列,一个是读这等待队列有线程4、5、7,一个是写者等待队列8,当6完成操作时,优先唤醒写者线程8,实现了写者优先,写者写完了再唤醒读者等待队列,实现了多个读者同步。在8开始执行写操作后,10发出写请求,当8写完了才开始执行10的写操作,实现了写

写互斥,一次只能有一个写者在写。

进程同步机制与互斥-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题目:进程同步与互斥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建议? 转眼间,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即将结束。在这个学期中,通过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些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在学习操作系统之前,我只是很肤浅地认为操作系统只是单纯地讲一些关于计算机方面的操作应用,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操作过程 1.1设计思路 在这次设计中定义的多个缓冲区不是环形循环的,并且不需要按序访问。其中生产者可以把产品放到某一个空缓冲区中,消费者只能消费被指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本设计在测试用例文件中指定了所有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并规定当共享缓冲区的数据满足了所有有关它的消费需求后,此共享才可以作为空闲空间允许新的生产者使用。

本设计在为生产者分配缓冲区时各生产者之间必须互斥,此后各个生产者的具体生产活动可以并发。而消费者之间只有在对同一个产品进行消费时才需要互斥,它们在消费过程结束时需要判断该消费者对象是否已经消费完毕并释放缓冲区的空间。 1.2程序流程图 1.3基本内容 在设计程序时主要有三个主体部分、三个辅助函数和一个数据结构。 其中主体部分为一个主函数main(),用于初始化缓冲区和各个同步对象,并完成线程信息的读入,最后根据该组的线程记录启动模拟线程,并等待所有线程的运 Y

行结束后退出程序; 生产者函数Produce()和消费者函数Consume(),生产者和消费者函数运行于线程中完成对缓冲区的读、写动作,根据此处生产消费的模型的特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使用同步对象实现了生产和消费的同步与互斥,是本实验的核心所在。 另外三个辅助性函数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函数调用,是上述生产和消费函数中对缓冲区进行的一系列处理。 3)在实现本程序的消费生产模型时,具体的通过如下同步对象实现互斥: ①设一个互斥量h_mutex,以实现生产者在查询和保留缓冲区内的下一个位置时进行互斥。 ②每一个生产者用一个信号量与其消费者同步,通过设置h_Semaphore[MAX_THREAD_NUM]信号量 ③数组实现,该组信号量用于相应的产品已产生。同时用一个表示空缓冲区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进程的通信方式 线程的通信方式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的通信方式线 程的通信方式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的通信方式线程的通信方式2011-03-15 01:04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通俗的解释 一个系统运行着很多进程,可以比喻为一条马路上有很多马车 不同的进程可以理解为不同的马车 而同一辆马车可以有很多匹马来拉--这些马就是线程 假设道路的宽度恰好可以通过一辆马车 道路可以认为是临界资源 那么马车成为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进程) 而同一个马车被很多匹马驱动(线程)--即最小的运行单位 每辆马车马匹数=1 所以马匹数=1的时候进程和线程没有严格界限,只存在一个概念上的区分度 马匹数1的时候才可以严格区分进程和线程 专业的解释: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另外,进程在执 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 的运行效率。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 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 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 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 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 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 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 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 并发执行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进程有 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 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 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 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如果有兴趣深入的话,我建议你们看看《现代操作系统》或者 《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就个问题说得比较清楚。 +++ 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进程同步实验报告

实验三:进程同步实验 一、实验任务: (1)掌握操作系统的进程同步原理; (2)熟悉linux的进程同步原语; (3 )设计程序,实现经典进程同步问题。 二、实验原理: (1)P、V操作 PV操作由P操作原语和V操作原语组成(原语是不可中断的过程) ,对信号量进行操作,具体定义如下: P( S):①将信- 号量S的值减1,即S=S-1; ②如果S3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该进程置为等待状态,排入等待队列。 V( S):①将信号量S的值加1,即S=S+1 ; ②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释放队列中第一个等待信号量的进程。 (2)信号量 信号量(semaphore )的数据结构为一个值和一个指针,指针指向等待该信号量的下一个进程。信号量的值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当它的值大于0时,表示当前可用资源的数量;当它的值小于0时,其绝对值表示等待使用该资源的进程个数。注意,信号量的 值仅能由PV操作来改变。 一般来说,信号量S30时,S表示可用资源的数量。执行一次P操作意味着请求分配一 个单位资源,因此S的值减1;当S<0时,表示已经没有可用资源,请求者必须等待别的进程释放该类资源,它才能运行下去。而执行一个V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因此S 的值加1;若S均,表示有某些进程正在等待该资源,因此要唤醒一个等待状态的进程,使之运行下去。 (3)linux的进程同步原语 ①wait();阻塞父进程,子进程执行; ②#in clude #in clude key_t ftok (char*path name, char proj) ;它返回与路径path name 相对应的一个键值。 ③int semget(key_t key, int n sems, int semflg) 参数key是一个键值,由ftok获得,唯一标识一个信号灯集,用法与msgget()中的key 相同;参数nsems指定打开或者新创建的信号灯集中将包含信号灯的数目;semflg参数是一些标志位。参数key和semflg的取值,以及何时打开已有信号灯集或者创建一个新的信号灯集与msgget()中的对应部分相同。该调用返回与健值key相对应的信号灯集描述字。调用返回:成功返回信号灯集描述字,否则返回-1。 ④int semop(i nt semid, struct sembuf *sops, un sig ned n sops); semid是信号灯集ID , sops指向数组的每一个sembuf结构都刻画一个在特定信号灯上的操作。nsops为sops指向数组的大小。 ⑤int semctl(int semid , int semnum , int cmd , union semun arg) 该系统调用实现对信号灯的各种控制操作,参数semid指定信号灯集,参数cmd指定 具体的操作类型;参数semnum指定对哪个信号灯操作,只对几个特殊的cmd操作有意义;

实验七:Linux多线程编程(实验分析报告)

实验七:Linux多线程编程(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七:Linux多线程编程(4课时) 实验目的:掌握线程的概念;熟悉Linux下线程程序编译的过程;掌握多线程程序编写方法。 实验原理:为什么有了进程的概念后,还要再引入线程呢?使用多线程到底有哪些好处?什么的系统应该选用多线程?我们首先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1 多线程概念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一是和进程相比,它是一种非常"节俭"的多任务操作方式。运行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它们彼此之间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间,共享大部分数据,启动一个线程所花费的空间远远小于启动一个进程所花费的空间。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二是线程间方便的通信机制。同一进程下的线程之间共享数据空间,所以一个线程的数据可以直接为其它线程所用,这不仅快捷,而且方便。2多线程编程函数 Linux系统下的多线程遵循POSIX线程接口,称为pthread。编写Linux下的多线程程序,需要使用头文件pthread.h,连接时需要使用库libpthread.a。pthread_t在头文件/usr/include/bits/pthreadtypes.h中定义: typedef unsigned long int pthread_t; 它是一个线程的标识符。 函数pthread_create用来创建一个线程,它的原型为: extern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 第一个参数为指向线程标识符的指针,第二个参数用来设置线程属性,第三个参数是线程运行函数的起始地址,最后一个参数是运行函数的参数。 函数pthread_join用来等待一个线程的结束。函数原型为: extern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 void **thread_return); 第一个参数为被等待的线程标识符,第二个参数为一个用户定义的指针,它可以用来存储被等待线程的返回值。 函数pthread_exit的函数原型为: extern 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 唯一的参数是函数的返回代码,只要pthread_join中的第二个参数thread_return不是NULL,这个值将被传递给thread_return。 3 修改线程的属性 线程属性结构为pthread_attr_t,它在头文件/usr/include/pthread.h中定义。属性值不能直接设置,须使用相关函数进行操作,初始化的函数为pthread_attr_init,这个函数必须在pthread_create函数之前调用。 设置线程绑定状态的函数为pthread_attr_setscope,它有两个参数,第一个是指向属性结构的指针,第二个是绑定类型,它有两个取值:PTHREAD_SCOPE_SYSTEM(绑定的)和PTHREAD_SCOPE_PROCESS(非绑定的)。 另外一个可能常用的属性是线程的优先级,它存放在结构sched_param中。用函数pthread_attr_getschedparam和函数pthread_attr_setschedparam进行存放,一般说来,我们总是先取优先级,对取得的值修改后再存放回去。 4 线程的数据处理

实验二(1)进程同步

实验二(2)进程同步 一、实验目的 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很经典很具有代表性的进程同步问题,计算机中的很多同步问题都可抽象为生产者-消费者问题,通过本实验的练习,希望能加深学生对进程同步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2、熟悉VC的使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及其要求 1.实验内容 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为依据,创建一个控制台进程,在该进程中创建n个线程模拟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进程(线程)的同步与互斥。 2.实验要求 学习并理解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及其同步/互斥规则;设计程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进程(线程)的同步与互斥; 三、实验算法分析 1、实验程序的结构图(流程图); 2、数据结构及信号量定义的说明; (1) CreateThread ●功能——创建一个在调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执行的线程 ●格式 HANDLE CreateThread(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 DWORD dwStackSize,

LPTHREAD_START_ROUTINE lpStartAddress, LPVOID lpParamiter, DWORD dwCreationFlags, Lpdword lpThread ); ●参数说明 lpThreadAttributes——指向一个LPSECURITY_ATTRIBUTES(新线程的安全性描述符)。dwStackSize——定义原始堆栈大小。 lpStartAddress——指向使用LPTHRAED_START_ROUTINE类型定义的函数。 lpParamiter——定义一个给进程传递参数的指针。 dwCreationFlags——定义控制线程创建的附加标志。 lpThread——保存线程标志符(32位) (2) CreateMutex ●功能——创建一个命名或匿名的互斥量对象 ●格式 HANDLE CreateMutex(LPSECURITY_ATTRIBUTES lpMutexAttributes, BOOL bInitialOwner, LPCTSTR lpName); bInitialOwner——指示当前线程是否马上拥有该互斥量(即马 ●参数说明 lpMutexAttributes——必须取值NULL。上加锁)。 lpName——互斥量名称。 (3) CreateSemaphore ●功能——创建一个命名或匿名的信号量对象 ●格式 HANDLE CreateSemaphore(LPSECURITY_ATTRIBUTES lpSemaphoreAttributes, LONG lInitialCount, LONG lMaximumCount, LPCTSTR lpName ); ●参数说明 lpSemaphoreAttributes——必须取值NULL。

操作系统第二章进程和线程复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从磁盘上读入数据,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C )。 A. 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 C.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 2.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D )。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 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 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 3.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D)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 据 D、程序 4. 当__ B__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 时间片到 C. 等待某一事件 D. 等待的事件发生 5. 信箱通信是一种( B )通信方式。 A. 直接通信 B. 高级通信 C. 低级通信 D. 信号量 6. 原语是(B)。

A、一条机器指令 B、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C、一条特定指令 D、中途能打断的指令 7. 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A)。 A.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 B.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 C.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 D.前者分时使用CPU,后者独占CPU。 8.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存在着(D)的关系。 A.各自完全独立B.拥有共享变量 C.必须互斥D.可能相互制约 9. 进程从运行态变为等待态可能由于(B )。 A.执行了V操作 B.执行了P操作 C.时间片用完 D.有高优先级进程就绪 10. 用PV操作管理互斥使用的资源时,信号量的初值应定义为(B)。 A.任意整数 B.1 C.0 D.-1 11. 现有n个具有相关临界区的并发进程,如果某进程调用P操作后变为等待状态,则调用P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必定为(A)。 A.≤0 B.1 C.n-1 D.n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进程管理

实验一进程管理 一、目的 进程调度是处理机管理的核心内容。本实验要求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通过本实验加深理解有关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的概念,并体会和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设计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PCB结构通常包括以下信息:进程名(进程ID)、进程优先数、轮转时间片、进程所占用的CPU时间、进程的状态、当前队列指针等。可根据实验的不同,PCB结构的内容可以作适当的增删)。为了便于处理,程序中的某进程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计算。各进程的轮转时间数以及进程需运行的时间片数的初始值均由用户给定。 2、系统资源(r1…r w),共有w类,每类数目为r1…r w。随机产生n进程P i(id,s(j,k),t),0<=i<=n,0<=j<=m,0<=k<=dt为总运行时间,在运行过程中,会随机申请新的资源。 3、每个进程可有三个状态(即就绪状态W、运行状态R、等待或阻塞状态B),并假设初始状态为就绪状态。建立进程就绪队列。 4、编制进程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本程序用该算法对n个进程进行调度,进程每执行一次,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在调度算法中,采用固定时间片(即:每执行一次进程,该进程的执行时间片数为已执行了1个单位),这时,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并排列到就绪队列的尾上。 三、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环境:Windows系统。 编程语言:C#。 四、实验思路和设计 1、程序流程图

2、主要程序代码 //PCB结构体 struct pcb { public int id; //进程ID public int ra; //所需资源A的数量 public int rb; //所需资源B的数量 public int rc; //所需资源C的数量 public int ntime; //所需的时间片个数 public int rtime; //已经运行的时间片个数 public char state; //进程状态,W(等待)、R(运行)、B(阻塞) //public int next; } ArrayList hready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 hblock = new ArrayList();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ArrayList p = new ArrayList(); int m, n, r, a,a1, b,b1, c,c1, h = 0, i = 1, time1Inteval;//m为要模拟的进程个数,n为初始化进程个数 //r为可随机产生的进程数(r=m-n) //a,b,c分别为A,B,C三类资源的总量 //i为进城计数,i=1…n //h为运行的时间片次数,time1Inteval为时间片大小(毫秒) //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数组、阻塞数组。 public void input()//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队列、阻塞队列 { m = int.Parse(textBox4.Text); n = int.Parse(textBox5.Text); a = int.Parse(textBox6.Text); b = int.Parse(textBox7.Text); c = int.Parse(textBox8.Text); a1 = a; b1 = b; c1 = c; r = m - n; time1Inteval = int.Parse(textBox9.Text); timer1.Interval = time1Inteval; for (i = 1; i <= n; i++) { pcb jincheng = new pcb(); jincheng.id = i; jincheng.ra = (random.Next(a) + 1); jincheng.rb = (random.Next(b) + 1); jincheng.rc = (random.Next(c) + 1); jincheng.ntime = (random.Next(1, 5)); jincheng.rtime = 0;

实验一 进程与线程

实验:进程与线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函数调用掌握进程之间的通信。 体会线程的存在,了解线程与进程的关系。 二、实验环境 PC+Win7操作系统 三、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打开VC++6.0环境。 2.在程序编辑区内输入程序,实现两个数互换。 3. 在VC环境下建立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P1。系统启动一个进程(因为支持线程,OS会在进程中主动创建一个主线程)来运行该程序。输出该进程的ID号、以及该进程下面主线程的ID号。多运行几次,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果

补充:在VC环境下建立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P1。系统启动一个进程(因为支持线程,OS会在进程中主动创建一个主线程)来运行该程序。 在进程中,我们自己再创建一个子线程(子线程1),该子线程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让它不停地输出如下信息: 子线程1正在运行第1次,其进程的ID号=~, 子线程1的ID号=~ 子线程1正在运行第2次,其进程的ID号=~, 子线程1的ID号=~ 。。。。。。 。。。。。。 子线程1正在运行第20次,其进程的ID号=~, 子线程1的ID号=~ 只要启动了一个子线程,实际上系统中是主线程和子线程1在并发执行。 主线程的功能是输出这样形式的内容: 主线程正在运行第1次,其进程的ID号=~,主线程的ID号=~ 主线程正在运行第2次,其进程ID号=~, 主线程的ID号=~ 。。。。。。 。。。。。。 主线程正在运行第20次,其进程ID号=~, 主线程的ID号=~ 多运行几次,观察主线程和子线程并发调动的次序。每次调度都一样吗?为什么?进程ID、主线程ID和子线程ID每次都一样吗? 体会操作系统中并发的异步性。 程序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DWORD WINAPI Thread1(LPVOID lpparameter){ int i; for(i=1;i<=20;i++){ printf("子线程1在运行中,它正在运行第%d times,所属进程的ID号=%ld, 本线程的ID号=%ld\n",i,GetCurrentProcessId(),GetCurrentThreadId());} return 0;} int main(){ int j; printf("一个进程在运行中\n"); printf("主线程在运行中\n"); HANDLE hThread1=CreateThread(NULL,0,Thread1,NULL,0,NULL); for(j=1;j<=20;j++){ printf("主线程正在运行第%d次;进程的ID号=%ld,线程ID号=%ld\n", j,GetCurrentProcessId(),GetCurrentThreadId()); Sleep(500); } return 0; } 多次运行的结果显示,每次调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操作系统中程序并发运行时的异步性原则,进程ID、主线程ID和子线程ID每次也都是不一样的。

用信号量实现线程同步与互斥

用信号量实现线程同步与互斥 一、相关Win32 API函数 1、创建线程 HANDLE CreateThread(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 DWORD dwStackSize, LPTHREAD_START_ROUTINE lpStartAddress, LPVOID lpParameter, DWORD dwCreationFlags, LPDWORD lpThreadId); 函数作用:在其调用进程的进程空间里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并返回已建线程的句柄。 各参数含义: ?lpThreadAttributes:指向一个SECURITY_ATTRIBUTES 结构的指针,该结构决定了线程的安全属性,一般置为NULL; ?dwStackSize:指定了线程的堆栈深度,一般都设置为0; ?lpStartAddress:表示新线程开始执行时代码所在函数的地址,即线程的起始地址。 一般情况为(LPTHREAD_START_ROUTINE)ThreadFunc,ThreadFunc 是线程函数 名;函数名称没有限制,但是必须以下列形式声明:DWORD WINAPI ThreadProc (PVOID pParam) ; ?lpParameter:指定了线程执行时传送给线程的32位参数,即线程函数的参数; ?dwCreationFlags:控制线程创建的附加标志,可以取两种值。如果该参数为0,线程在被创建后就会立即开始执行;如果该参数为CREATE_SUSPENDED,则系统产 生线程后,该线程处于挂起状态,并不马上执行,直至函数ResumeThread被调用; ?lpThreadId:该参数返回所创建线程的ID。 如果创建成功则返回线程的句柄,否则返回NULL。 例如: for (int i=0;i

山东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进程同步实验

山东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进程同步实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实验四、进程同步实验学号: 日期:20120409 班级:计基地12 姓名: 实验目的: 加深对并发协作进程同步与互斥概念的理解,观察和体验并发进程同步与互斥 操作的效果,分析与研究经典进程同步与互斥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了解 Linux 系统中 IPC 进程同步工具的用法,练习并发协作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操作的编程与调试技术。 实验内容: 抽烟者问题。假设一个系统中有三个抽烟者进程,每个抽烟者不断地卷烟并抽烟。抽烟者卷起并抽掉一颗烟需要有三种材料:烟草、纸和胶水。一个抽烟者有烟草,一个有纸,另一个有胶水。系统中还有两个供应者进程,它们无限地供应所有三种材料,但每次仅轮流提供三种材料中的两种。得到缺失的两种材料的抽烟者在卷起并抽掉一颗烟后会发信号通知供应者,让它继续提供另外的两种材料。这一过程重复进行。请用以上介绍的 IPC 同步机制编程,实现该问题要求的功能。 硬件环境: 处理器:Intel? Core?i3-2350M CPU @ 2.30GHz ×4 图形:Intel? Sandybridge Mobile x86/MMX/SSE2 内存:4G 操作系统:32位 磁盘:20.1 GB 软件环境: ubuntu13.04 实验步骤: (1)新建定义了producer和consumer共用的IPC函数原型和变量的ipc.h文件。

(2)新建ipc.c文件,编写producer和consumer 共用的IPC的具体相应函数。 (3)新建Producer文件,首先定义producer 的一些行为,利用系统调用,建立共享内存区域,设定其长度并获取共享内存的首地址。然后设定生产者互斥与同步的信号灯,并为他们设置相应的初值。当有生产者进程在运行而其他生产者请求时,相应的信号灯就会阻止他,当共享内存区域已满时,信号等也会提示生产者不能再往共享内存中放入内容。 (4)新建Consumer文件,定义consumer的一些行为,利用系统调用来创建共享内存区域,并设定他的长度并获取共享内存的首地址。然后设定消费者互斥与同步的信号灯,并为他们设置相应的初值。当有消费进程在运行而其他消费者请求时,相应的信号灯就会阻止它,当共享内存区域已空时,信号等也会提示生产者不能再从共享内存中取出相应的内容。 运行的消费者应该与相应的生产者对应起来,只有这样运行结果才会正确。

查看程序的进程和线程实验报告

查看程序的进程和线程实验报告 篇一:程序实验2:11-多线程编程---实验报告 程序实验二:11-多线程编程实验 专业班级实验日期 5.21 姓名学号实验一(p284:11-thread.c) 1、软件功能描述 创建3个线程,让3个线程重用同一个执行函数,每个线程都有5次循环,可以看成5个小任务,每次循环之间会有随即等待时间(1-10s)意义在于模拟每个任务到达的时间是随机的没有任何的特定规律。 2、程序流程设计 3.部分程序代码注释(关键函数或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T_NUMBER 3 #define P_NUMBER 5 #define TIME 10.0

void *thrd_func(void *arg ) { (本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228942189.html, 小草范文网:查看程序的进程和线程实验报告) int thrd_num=(int)arg; int delay_time =0; int count =0; printf("Thread %d is staraing\n",thrd_num); for(count=0;count { delay_time =(int)(rand()*TIME/(RAND_MAX))+1; sleep(delay_time); printf("\tTH%d:job%d delay =%d\n",thrd_num,count,delay_time); } printf("%d finished\n",thrd_num); pthread_exit(NULL); } int main()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的创建)(DOC)

实验题目进程的创建小组合作否姓名班级学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进程的创建。 2、了解进程间的调用以及实现。 3、分析进程竞争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互斥的方法。 4、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认识并发执行的本质。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系统的计算机一台,安装了Linux虚拟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fork()系统调用的使用例子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glob=3; int main(void) { pid_t pid;int loc=3; printf("before fork();glod=%d,loc=%d.\n",glob,loc); if((pid=fork())<0) { printf("fork() error. \n"); exit(0); } else if(pid==0) { glob++; loc--; printf("child process changes glob and loc: \n"); } else

wait(0); printf("parent process doesn't change the glob and loc:\n"); printf("glob=%d,loc=%d\n",glob,loc); exit(0); } 运行结果: 2、理解vofork()调用: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glob=3; int main(void) { pid_t pid; int loc=3; if((pid=vfork())<0) { printf("vfork() error\n"); exit(0); } else if(pid==0) { glob++; loc--; printf("child process changes the glob and loc\n"); exit(0); } else printf ("parent process doesn't change the glob and loc\n"); printf("glob=%d,val=%d\n",glob,loc);

实验一 和实验二

实验一熟悉Windows2000/XP中的进程和线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2000/XP中任务管理器的使用。 2、通过任务管理器识别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相关信息。 3、掌握利用spy++.exe来察看Windows中各个任务的更详细信息。 二、实验理论基础 1、实验理论基础: (1)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2)进程PCB的各项指标含意; (3)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4)进程的各种控制;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启动操作系统自带的任务管理器: 方法:直接按组合键Ctrl+Alt+Del,或者是在点击任务条上的“开始”“运行”,并输入“taskmgr.exe”。如下图所示:

2、调整任务管理器的“查看”中的相关设置,显示关于进程的以下各项信息, 并完成下表(填满即可): 表一:统计进程的各项主要信息

3、从桌面启动办公软件“Word”,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该软件的登记,并将其结 束掉。再从任务管理器中分别找到下列程序:winlogon.exe、lsass.exe、csrss.exe、smss.exe,试着结束它们,观察到的反应是无法中止进程,原因是该程序为关键系统进程,任务管理器无法结束进程。 4、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进程“explorer.exe”,将之结束掉,并将桌面上你打开 的所有窗口最小化,看看你的计算机系统起来什么样的变化桌面所有的快捷图标消失,任务栏消失、得到的结论是这个进程用于显示桌面上的图标和开始菜单(说出explorer.exe进程的作用)。 5、运行“spy++.exe”应用软件,点击按钮“”,切换到进程显示栏上,查看进程“explorer.exe”的各项信息,并填写下表: 表二:统计线程的各项信息 进程:explorer.exe 中的各个线程

操作系统 实验 五 线程间的互斥与同步

实验五线程间的互斥与同步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型 一、实验目的 理解POSIX线程(Pthread)互斥锁和POSIX信号量机制,学习它们的使用方法;编写程序,实现多个POSIX线程的同步控制。 二,实验内容 创建4个POSIX线程。其中2个线程(A和B)分别从2个数据文件(data1.txt和data2.txt)读取10个整数. 线程A和B把从文件中读取的逐一整数放入一个缓冲池. 缓冲池由n个缓冲区构成(n=5,并可以方便地调整为其他值),每个缓冲区可以存放一个整数。另外2个线程,C和D,各从缓冲池读取10数据。线程C、D每读出2个数据,分别求出它们的和或乘积,并打印输出。 提示:在创建4个线程当中,A和B是生产者,负责从文件读取数据到公共的缓冲区,C和D是消费者,从缓冲区读取数据然后作不同的计算(加和乘运算)。使用互斥锁和信号量控制这些线程的同步。不限制线程C和D从缓冲区得到的数据来自哪个文件。 在开始设计和实现之前,务必认真阅读课本6.8.4节和第6章后面的编程项目——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三,实验要求 按照要求编写程序,放在相应的目录中,编译成功后执行,并按照要求分析执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设计 1,功能设计 根据实验要求,主程序需要创建四个线程,两个线程负责从文件读取数据到缓冲区,两个线程负责将缓冲区的数据做数学运算。由于同一个进程中的各个线程共享资源,可以用一个二维数组的全局变量作为公共缓冲区,同时还需要一个整形全局变量size用来做数组的索引。读线程的运行函数打开不同的文件并从中读取数据到二维数组中,每次写入数组后size加一。运算线程从二维数组中读数并做运算,每次读数之前size减一。本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信号量保证进程的同步与互斥。在运算线程从缓冲区读取之前缓冲区里必须有数,即任意时刻运算操作的执行次数必须小于等于读取操作的执行次数。同时应该保证两个读线程和两个运算线程两两互斥。由于以上分析,使用了四个信号量sem1,sem2,sem3和sem4。sem1保证线程1和线程2互斥,sem2保证线程3和线程4互斥,sem3保证线程3和线程4互斥,sem4保证线程4和线程1互斥。即这四个信号量使四个线程循环进行,从而保证了运行结果的正确性。 源代码及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UM 200

进程的同步实验报告汇总

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实验概述 1. 实验名称 进程的同步 2. 实验目的 ⑴使用EOS的信号量,编程解决生产者 消费者问题,理解进程同步的意义。 ⑵调试跟踪EOS信号量的工作过程,理解进程同步的原理。 ⑶修改EOS的信号量算法,使之支持等待超时唤醒功能(有限等待),加深理解进程同步的原理。 3. 实验类型 验证+设计 4. 实验内容 ⑴准备实验 ⑵使用EOS的信号量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⑶调试EOS信号量的工作过程 ①创建信号量 ②等待释放信号量 ③等待信号量(不阻塞) ④释放信号量(不唤醒) ⑤等待信号量(阻塞) ⑥释放信号量(唤醒) ⑷修改EOS的信号量算法 二、实验环境 WindowsXP + EOS集成实验环境 三、实验过程 1. 设计思路和流程图

图4-1.整体试验流程图

图4-2.Main 函数流程图、生产者消费、消费者流程图 2. 算法实现 3. 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答 (1). 思考在ps/semaphore.c 文件内的PsWaitForSemaphore 和PsReleaseSemaphore 函数中,为什么要使用原子操作?

答:在执行等待信号量和释放信号量的时候,是不允许cpu响应外部中断的,如果此时cpu响应了外部中断,会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无法正常完成原子操作。 (2). 绘制ps/semaphore.c文件内PsWaitForSemaphore和PsReleaseSemaphore函数的流程图。 (3).P143生产者在生产了13号产品后本来要继续生产14号产品,可此时生产者为什么必须等待消费者消费了4号产品后,才能生产14号产品呢?生产者和消费者是怎样使用同步对象来实现该同步过程的呢? 答:这是因为临界资源的限制。临界资源就像产品仓库,只有“产品仓库”空闲生产者才能生产东西,有权向里面放东西。所以它必须等到消费者,取走产品,“产品空间”(临界资源)空闲时,才继续生产14号产品。 (4). 根据本实验3.3.2节中设置断点和调试的方法,自己设计一个类似的调试方案来验证消费者线程在消费24号产品时会被阻塞,直到生产者线程生产了24号产品后,消费者线程才被唤醒并继续执行的过程。 答: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调试 (1) 删除所有的断点。 (2) 按F5启动调试。OS Lab会首先弹出一个调试异常对话框。 (3) 在调试异常对话框中选择“是”,调试会中断。 (4) 在Consumer函数中等待Full信号量的代码行(第173行)WaitForSingleObject(FullSemaphoreHandle, INFINITE); 添加一个断点。 (5) 在“断点”窗口(按Alt+F9打开)中此断点的名称上点击右键。 (6)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条件”。 (7) 在“断点条件”对话框(按F1获得帮助)的表达式编辑框中,输入表达式“i == 24”。 (8) 点击“断点条件”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 (9) 按F5继续调试。只有当消费者线程尝试消费24号产品时才会在该条件断点处中断。 4. 主要数据结构、实现代码及其说明 修改PsWaitForSemaphore函数 if (Semaphore->Count>0){ Semaphore->Count--; flag=STATUS_SUCCESS; }//如果信号量大于零,说明尚有资源,可以为线程分配 else flag=PspWait(&Semaphore->WaitListHead, Milliseconds); KeEnableInterrupts(IntState); // 原子操作完成,恢复中断。 return flag; }//否则,说明资源数量不够,不能再为线程分配资源,因此要使线程等待 修改PsReleaseSemaphore函数 if (Semaphore->Count + ReleaseCount > Semaphore->MaximumCount) {

任务、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任务、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推荐 摘: 任务(task)是最抽象的,是一个一般性的术语,指由软件完成的一个活动。一个任务既可以是一个进程,也可以是一个线程。简而言之,它指的是一系列共同达到某一目的的操作。例如,读取数据并将数据放入内存中。这个任务可以作为一个进程来实现,也可以作为一个线程(或作为一个中断任务)来实现。 进程(process)常常被定义为程序的执行。可以把一个进程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程序,在内存中有其完备的数据空间和代码空间。一个进程所拥有的数据和变量只属于它自己。 线程(thread)则是某一进程中一路单独运行的程序。也就是说,线程存在于进程之中。一个进程由一个或多个线程构成,各线程共享相同的代码和全局数据,但各有其自己的堆栈。由于堆栈是每个线程一个,所以局部变量对每一线程来说是私有的。由于所有线程共享同样的代码和全局数据,它们比进程更紧密,比单独的进程间更趋向于相互作用,线程间的相互作用更容易些,因为它们本身就有某些供通信用的共享内存:进程的全局数据。 一个进程和一个线程最显著的区别是:线程有自己的全局数据。线程存在于进程中,因此一个进程的全局变量由所有的线程共享。由于线程共享同样的系统区域,操作系统分配给一个进程的资源对该进程的所有线程都是可用的,正如全局数据可供所有线程使用一样。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另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由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 进程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