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考试大纲)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考试大纲)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课程代码:00699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材料加工及成型工艺》是一门研究制造机器零件选材及毛坯成形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它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方法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及成形工艺知识进行选择材料与改性方法、选择毛坯生产方法以及工艺路线分析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从事工业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理解必需的材料科学及有关成形技术的理论基础;建立对材料成分、结构组织、加工使用、性能行为之间关系及规律的认识。

2、熟识各类常用结构工程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应用特点及牌号的表示方法;识记各类结构工程材料的强化、改性及表面技

术的知识。

3、熟识常用成形工艺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基本掌握机械设计中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4、掌握选择零件材料及成形工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初步具备合理选择材料、成形工艺(毛坯类型)及强化(或改性、表面

技术应用等)方法并正确安排工艺路线(工序位置)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考生应具有机械制图、力学等基础知识,课前或课中应进行金工实习或金工参观实践,以便考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性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结构工程材料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识记在不同的服役条件下的失效形式;熟识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含义及其测试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应力、应变、冲击韧性与疲劳强度的概念,。

理解: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概念。

应用:各种硬度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范围、断后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的计算。

(二)次重点

识记: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材料的低温力学性能的概念。

理解:弹性极限、弹性模量的概念。

应用:零件材料的服役条件的概念。

(三)一般

识记;、应力场强度因子及K判据的概念。

理解: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低应力断裂、蠕变的概念。

应用:不同硬度指标值之间的换算。

第二章材料的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常用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类型及晶体缺陷、材料的同素异构概念;理解金属相结构的类型及其性能特点、同分异构的概念、陶瓷及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金属晶体结构及其同素异构转变。

理解:金属的基本相结构的类型及其性能特点、固溶体、金属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特性。

应用:固溶强化的原理及措施。

(二)次重点

识记: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

理解:晶格、晶包、晶格常数的概念、材料的同分异构的概念、有机化合物与高聚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结合键的概念及其各类型的性能特点、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分类及其特、结晶对高聚物性能的影响。

应用: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防止。

(三)一般

识记: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的概念。

理解:陶瓷材料、晶体中的缺陷与陶瓷材料。

第三章凝固与二元合金相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铁碳合金相图及其应用,熟悉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用途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理解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结晶规律、细晶强化的原理与措施及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理解:晶粒大小对性能的影响及铸件细晶强化的措施及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和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及其性能特点。

应用:铁碳合金相图中各特性点、线的含义及各相区的组织。

(二)次重点

识记:二元合金相图的类型及其变化规律。

理解:铁碳合金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与含碳量的关系变化规律。

应用:亚共析钢的组织结构。

(三)一般

识记:铁碳合金相图在铸造、锻造、热处理等加工工艺中的应用。

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结晶规律。

第四章材料的强化、改性及表面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钢的热处理原理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和钢的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和材料的表面强化、表面防腐、表面装饰技术及应用。理解钢的整体热处理的工艺特点、应用与技术要求的标注。具有选用常规热处理工艺,并安排其工序位置的初步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热处理的基本概念,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的概念,钢的化学热处理的概念。

理解: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及转变产物的形态和性能、淬透性与淬硬性的概念、钢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其淬硬层的深度与感应加热频率的关系、钢的两类退火工艺的特点及应用范围、钢的正火主要应用范围、回火的目的及不同回火方式的钢的组织及性能。

应用:钢的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工艺特点、应用与技术要求的标注。

(二)次重点

识记:影响渗碳层厚度的因素,渗氮的概念及其目的,非铁合金的强化方法及其性能,

理解:钢的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

应用:常用热处理工艺的选用及其工序位置的安排。

(三)一般

识记:材料的复合强化的概念、。

理解:气体渗氮与气体渗碳各自的特点,材料的表面强化、表面防腐、表面装饰技术及应用,高聚物的改性目的、方法及其性能。

应用:与普通淬火相比,表面淬火的优点。

第五章工业用钢及铸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工业用钢的分类方法及牌号表示方法。理解合金元素在钢中对钢的组织、性能、加工工艺等的影响。理解各种常用合金钢的热处理、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场合与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理解铸铁的牌号表示方法、性能特点与应用场合及铸铁的强化方法。初步具备对黑色金属材料牌号的识别与合理选择材料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各种钢的编号方法;一般工程结构用钢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应用场合;机械零件用钢的牌号、化学成分、热处理方法、力学性能与应用场合。

理解:钢中常存元素与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钢按用途、化学成分、质量、脱氧程度等不同的方法分类时钢的名称;

应用:机械零件用钢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二)次重点

识记:模具钢对其成分、性能的要求及其热处理方法。

理解:刃具钢、量具钢对其成分、性能的要求及其热处理方法。

应用:工具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三)一般

识记: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的性能特点。

理解: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的性能特点及其牌号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场合,合金铸铁的成分及用途。

应用:灰口铸铁的性能。

第六章非铁金属、合金及粉末冶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滑动)轴承合金、钛及钛合金与粉末冶金的种类、牌号(或代号),理解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滑动)轴承合金、钛及钛合金与粉末冶金性能特点和应用场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的种类。

理解: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牌号、性能特点和应用场合。

(二)次重点

识记:轴承合金、粉末冶金的牌号表示方法。

理解:轴承合金、粉末冶金的性能特点与应用场合。

(三)一般

识记;钛及钛合金的代号表示方法。

理解:钛及钛合金的性能特点与应用场合。

第七章非金属材料及其它材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理解塑料的组成及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其它工程材料的特点。初步具备识别常用工程塑料性能特点及用途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高分子物质的分类、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塑料的分类的分类。

理解:塑料的组成、塑料的特性。

应用:常用的工程塑料及应用场合。

(二)次重点

识记:橡胶的分类

理解: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常用的复合材料。

(三)一般

识记;陶瓷材料的分类,粘结剂的种类及固化形式,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的定义。

第八章铸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铸造的分类、特点、应用,理解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常用铸造合金的铸造性能和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会画简单铸件的铸造工艺简图。了解其他常用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初步具备合理选择典型铸件的铸造方法、分析铸件结构工艺性,具有铸件质量与成本分析的初步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液态合金充型的概念及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理解:缩孔和缩松的概念及其防止措施,铸造应力与铸件变形的概念及其防止措施,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应用:铸造工艺与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次重点

识记:铸造收缩率、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与结构斜度的定义。

理解: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应用: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三)一般

识记;常用的铸造方法。

理解:铸件裂纹的种类及其防止措施,。

应用:砂型铸造手工造型方法的种类、特点和应用场合。。

第九章金属塑性变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常用的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特点与应用;理解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和金属的锻压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识记自由锻和模锻的主要工序及工艺要点,会画简单锻件图。理解冲裁、弯曲及拉深工序的工艺特点及冲压件的结构设计要点;初步具备合理选择典型零件的锻压方法、分析锻件结构工艺性,具有锻件质量与成本分析的初步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识记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和特点与应用、再结晶的概念、形变强化与锻造比的概念、自由锻的主要工序及工艺要点(锻件图、坯料的质量和尺寸、锻造工序、加热和冷却规范、等)。

理解: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锻压工艺的特点及应用

应用:合理选择典型零件的锻压方法及锻件结构设计。

(二)次重点

识记:冷变形与热变形的概念、锻模模膛类型及其结构特点、模锻的主要工步。

理解:冲裁件、弯曲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

(三)一般

识记:板料冲压的变形工序及分离工序的概念。

理解:冲裁、弯曲及拉深工序的工艺特点及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十章焊接与粘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焊接应力与变形和焊接裂纹的概念及减少焊接应力、变形与裂纹的措施,识记焊接成形方法的分类、特点与应用。理解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常用金属的焊接性能,焊条电弧焊的工艺过程和工艺要点。识记其他焊接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及焊接技术发展趋势。初步具有选择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及焊缝的合理布置与焊件质量分析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焊接应力与变形和焊接裂纹的概念及减少焊接应力、变形与裂纹的措施,焊接成形方法的分类、特点与应用。

理解:焊条电弧焊的工艺过程和工艺要点(焊接电弧、焊条、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接头与坡口等)。

应用:焊接材料与焊接方法选择。

(二)次重点

识记:常用金属的焊接性能,

理解:焊缝的合理布置。

(三)一般

识记:其他焊接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及焊接技术发展趋势。

理解: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第十一章非金属材料的成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工程塑料的常用成形方法及其应用场合;识记工程塑料制品的结构要素及其设计原则,橡胶、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脱模斜度的概念,塑料制品的壁厚、加强筋、圆角、支承面、螺纹、嵌件、标志及花纹等结构的设计要领。

理解:工程塑料的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模压成型、浇注成型及吹塑成型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二)次重点

识记:橡胶的压延成型与压出成型的概念。

(三)一般

识记: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

第十二章机械零件用材料及成型工艺的选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失效原因及防止措施;理解材料及成形工艺选择的步骤与材料和毛坯选择的原则。初步具有典型零件的选材、选毛坯、选改性方法及进行工艺路线分析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机械零件失效原因的四大因素(设计因素、加工工艺因素、材料因素及安装使用因素)和三大失效形式(形变失效、断裂失效与磨损失效)及其预防措施。

理解:材料及其成形工艺选择的具体方法。

应用:轴类零件、齿轮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的材料及成形工艺选择。

(二)次重点

识记:材料及其成形工艺选择的步骤,常用毛坯类型及其制品的比较(表12-3)。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第3版)杨慧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2.参考教材:

(1)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范悦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

(2)金属工艺学李景波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3)材料学基础马回春主编陕西科学出版社 1998.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

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30%、“理解”为50%和“应用”为2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的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分析题。

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选择制造手工锯条的材料应为( )。

A.Q215; B.45; C. TIO; D.16Mn。

(二)、名词解释:

1、固溶强化

(三)、计算题:

1、有一低碳钢拉伸试样,原直径为10mm、长为100mm,拉伸时在载荷为21000N时发生屈服,

试样断裂前的最大载荷为30000N,断裂后长度为133mm,断裂处最小直径为6mm,试计算σ

s 、σ

b

、δ、?。

(四)、简答题

1、塑料通常由哪些组成?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 Material Form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7310060 学分: 6 学时:90 (其中:讲课学时:78 实验学时:12 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年2月第1版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牟林、胡建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第2版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金属液态成型工艺的方法、金属板料成形技术、焊接电弧及焊接方法等三大部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的液态成型、板料成形、焊接工艺方法。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好热加工工艺知识基础;了解热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趋势。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液态成型工艺 绪论 1 基本内容 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发展历史,液态成型工艺流程。 2 教学要求 了解铸造产业的发展概况;了解铸造生产的基本流程和工艺种类。 3 重难点 液态成型工艺的基本类型、流程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1 基本内容 (1) 常用铸造方法的选择; (2) 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3) 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2 教学要求 (1)了解各种铸造方法的特点;熟悉铸造方法选用的依据; (2)掌握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熟悉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 重难点 铸造工艺性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1 基本内容 (1)工艺设计内容及流程; (2)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确定的基本原理; 2 教学要求 (1)熟悉铸造工艺设计的依据、内容及流程; (2)掌握砂型铸造工艺方案制定的原理及方法。 3 重难点 (1)生产纲领、生产条件对工艺方案制定的影响; (2)分型面及浇注位置的确定。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 1 基本内容 (1) 浇注系统概述; (2) 液态金属在浇注系统各组元内的流动规律; (3) 浇注系统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2 教学要求 (1) 了解浇注系统对液态成型过程的影响; (2) 熟悉浇注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3) 掌握液态金属在浇注系统各组元内的流动规律; (3) 理解浇注位置选择的原则; (4) 理解浇注系统设计的原理,掌握浇注系统设计方法; (5) 理解铸铁、铸钢、非铁合金浇注系统的特点; 3 重难点 阻流截面的计算原理及公式。 第四章冒口及其设计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

天津市咼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课程代码:0934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使考生全面了解工业造型材料的种类、性能、质感和工艺对产品造型设计的影响,以及常用材料的选用、加工技术和工艺。应用于产品造型设计中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选用,以便实现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熟悉造型设计与材料的关系,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及 其加工工艺,了解新型材料,从而运用设计手段,充分利用材料的内在功能和表面特征,创 造出功能好、技术性能高、款式新颖的工业产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产品开发设计中有关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是工业设计专业大学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工业设计专业的许多其它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产品改良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的先导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造型设计与材料和工艺性的关系,以及造型材料的基本概念,理解质感设计的形式、原则和作用,对造型材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产品造型设计与材料(重点) 识记:造型材料的特性、应用与发展 理解:材料与造型 造型材料的种类与基本性能 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性 造型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二)工业造型材料的美学基础(重点) 理解:质感的概念 质感设计在造型设计中的作用 应用:造型质感设计形式与原则 (三)产品造型设计与工艺性(次重点) 理解:造型设计与加工工艺 造型设计与装配工艺 造型设计与装饰工艺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考试复习要点精编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考试 复习要点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复习资料 13上午九到十一点 一号公教楼407 1铸件的凝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凝固方式:(l)逐层凝固方式 (2)糊状凝固方式 (3)中间凝固方式 影响因素:(l)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凝固区域越窄,越倾向于逐层凝固。低碳钢近共晶成分铸铁倾向于逐层凝固,高碳 钢、远共晶成分铸铁倾向于糊状凝固。 (2)逐渐的温度梯度:在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已定时,若铸件的温度梯度↑由小到大,则凝固区由宽变窄,倾向于逐层凝固。 2铸造性能含义及其包括内容,充型能力含义,影响合金流动性因素(合金种类、成分、浇注条件、铸型条件) 铸造性能:合金铸造成形获得优质铸件的能力,、 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指合金的流动性、收缩性和吸收性等 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 影响合金流动性因素:(l)合金的种类。灰铸铁、硅黄铜流动性最好,铝合金次 之,铸钢最 差。

(2)合金的成分。同种合金,成分不同,其结晶特点不 同,流动性也不同。 (3)浇注温度越高,保持液态的时间越长,流动性越好; 温度越高,合金粘度越低,阻力越小,充型能力越强。 在保证充型能力的前提下温度应尽量低。 生产中薄壁件常采用较高温度,厚壁件采用较低浇注温 度, (4) l.铸型的蓄热能力越强,充型能力越差 2.铸型温度越高,充型能力越好 3.铸型中的气体阻碍充型 3合金的收缩三阶段,缩孔、缩松、应力、变形、裂纹产生阶段 l.收缩。合金从液态冷却至常温的过程中,体积或尺寸缩小的现象。 合金的收缩过程可分为三阶段(l)液态收缩 (2)凝固收缩 (3)固态收缩 缩孔(1)形成条件:金属在恒温或很窄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壁以逐层凝固方式凝固。(2)产生原因:是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值大于固态收缩值,且得不到补偿。 (3)形成部位:在铸件最后凝固区域,次区域也称热节。 缩松(1)形成条件:形成铸件最后凝固的收缩未能得到补足,或者结晶温度范 围宽的合金呈糊状凝固,凝固区域较宽,液、固两相共存,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试题答案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答题页 (本卷共10页) 、判断题(每题分,共分,正确的画“O ”,错误的打“X ”) 、选择题(每空1分,共38分) 三、填空(每空0.5分,共26分) 1.( 化学成分) ( 浇注条件) ( 铸型性质) 2.( 浇注温度) 3.( 复杂) ( 广) 4.( 大) 5.( 补缩) ( 控制凝固顺序)6.( 球铁) ( 2 17% ) 7.( 缺口敏感性) ( 工艺)8.( 冷却速度) ( 化学成分) 9.( 低) 10.( 稀土镁合金)11.( 非加工)12.( 起模斜度) ( 没有) 13.( 非铁) ( 简单)14.( 再结晶)15.( 变形抗力) 16.( 再结晶) ( 纤维组织)17.( 敷料) ( 锻件公差) 18.( 飞边槽)19.( 工艺万能性)20.( 三) ( 二) 21.( -二二) ( 三)22.( 再结晶退火)23.( 三) 24.( -二二)25.( 拉) ( 压)26.( 化学成分) ( 脱P、S、O )27.( 作为电极) ( 填充金属)28.( 碱性) 29.( 成本) ( 清理)30.( 润湿能力)31.( 形成熔池) (达到咼塑性状态) ( 使钎料熔化)32.( 低氢型药皮) ( 直流专用)

Ct 230 图5 四、综合题(20分) 1、绘制图5的铸造工艺图(6分) ? 2J0 环O' 4 “ei吋 纯 2、绘制图6的自由锻件图,并按顺序选择自由锻基本工序(6 分)。 O O 2 令 i 1 q―1 孔U 400 圈6 3、请修改图7?图10的焊接结构,并写出修改原因。 自由锻基本工序: 拔长、局部镦粗、拔长 图7手弧焊钢板焊接结构(2 分)图8手弧焊不同厚度钢板结构(2 分) 修改原因:避免焊缝交叉修改原因:避免应力集中(平滑过 度)

浙江10月自考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试题 课程代码: 00699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30分 ) 1.花岗岩属于下列岩石的哪一种?() A. 深成岩 B. 喷出岩 C.火山岩 D. 变质岩 2.在加工玻璃时,不能切割加工的玻璃是()。 A. 压花玻璃 B. 磨砂玻璃 C.铀面玻璃 D. 钢化玻璃 3.下列哪种树木属于针叶木 ?() A. 榉木 B. 杉木 C.樱桃木 D. 胡桃木 4.下列涂料中 ()只宜用于室内使用。 A. 苯——丙涂料 B. 聚乙烯醇系涂料 C.过氯乙烯涂料 D. 乙——丙涂料 5.下列哪项玻璃是制成屏风、扶栏、雕塑等制品?() A. 平板玻璃 B. 玻璃建筑构件 C.建筑艺术玻璃 D. 玻璃绝热材料 6.下列哪项不属于建筑主体的一部分?() A. 墙体 B. 楼板 C.围墙 D. 柱子 7.一般在护壁板与墙体基层间距较大时,踢脚板宜采取()处理。 A. 平接 B. 内凹式 C.外凸式 D. 垂直接 8.()不适合用于室外工程。 A. 陶瓷锦砖 B. 无铀地砖 C.铀面砖 D. 彩铀地砖 9.下图为屋顶花园基本构造层次,()为防水层。 10.下图为屋顶的类型,()为卷棚顶。 1

11.在木结构设计使用,木材不能长期处在()的温度中使用。 A.50 ℃以上 B.60℃以上 C.65℃以上 D.0 ℃以上 12.不属于常见采光屋顶的骨架布置形式的有() 。 A. 四边锥体 B. 多边型锥体 C.重叠体 D. 壳体 13.下图为主龙骨的是()。 14.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平板玻璃外观质量的缺陷?() A. 水 B. 气泡 C.疙瘩与砂粒 D. 线道 15.石膏制品不宜用于()。 A. 吊顶材料 B. 影剧院的穿孔贴面板 C.非承重型隔板墙 D. 冷库内的墙贴面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5 分 ) 1.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建筑装饰材料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 2.根据树叶的不同,木材可分为________和 ________两大类。 3.防水材料总体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 4.按照门的开启方式分,门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 8 种。 5.采用 ________或 ________ 等骨架结构将表面装饰构造层与建筑构件连接在一起的构造形 式称为结构类装饰构造。 6.陶瓷地砖一般厚________,其规格有400mm× 400mm,300mm × 300mm,250mm × 250mm 。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 分,共 5分 ) 1.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在树木中,靠近髓心的部分称为心材,其材质最好。() 3.大理石楼面与花岗岩楼面的层次及材料基本不同。() 4.油漆是指涂刷在材料表面能够干结成膜的有机涂料。() 5.对于有水作用的房间,楼地面装饰应考虑抗渗漏、排积水等;对于有酸、碱腐蚀的房间, 应考虑耐酸碱、防腐蚀等。 () 四、问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2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自学指导书 一、课程名称: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二、自学学时:50课时 三、教材名称:《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柳秉毅编 四、参考资料:材料成形技术基础陶冶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五、课程简介:《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任务是阐明液态成型、塑性成型和焊接形成等成型技术在内的内在基本规律和物质本质,揭示材料成型过程中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及缺陷产生的机理。 六、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七、自学内容指导: 绪论第1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本章内容概述: 绪论:1.材料成形工艺的发展历史2.材料成形加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材料成形工艺基础课程的内容 4.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 第一章:1)铸造成形基本原理;2)塑性成形基本原理; 3)焊接成形基本原理 二、自学学时安排:8学时 三、知识点: 1.合金的铸造性能 2.合金的收缩性; 3.铸件的缩孔和缩松 2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3影响合金的充型能力的因素1)合金的流动性2)浇;4合金的收缩概念液态合金从浇注温度逐渐冷却、凝固;5铸造内应力分热应力和机械应力;6顺序凝固,是使铸件按递增的温度梯度方向从一个部;7顺序凝固可以有效地防止缩孔和宏观缩松,主要适用;8缩孔和缩松的防止方法:顺序凝固 四、难点:

1)强度、刚度、弹性及塑性 2)硬度、冲击韧性、断裂韧度、疲劳。 五、课后思考题与习题:P40 1.1 区分以下名词的含义: 逐层凝固与顺序凝固糊状凝固与同时凝固 液态收缩与凝固收缩缩孔与缩松 答:逐层凝固: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是在恒温下结晶的,铸件凝固时其凝固区宽度接近于零,随着温度的下降,液相区不断减小,固相区不断增大而向中心推进,直至到达铸件中心。顺序凝固:是指在铸件上建立一个从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处向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即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糊状凝固: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或者铸件断面上温度梯度较小,则在凝固的某段时间内,其固相和液相并存的凝固区会贯穿铸件的整个断面。 同时凝固:是指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尽量减小铸件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使铸件的各部分几乎同时进行凝固。 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冷却至凝固开始温度(液相线温度)期间发生的收缩。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温度到凝固终了温度(固相线温度)期间发生的收缩。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造成的体积缩减,如果未能获得补充(称为补缩),则会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孔洞。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1.3拟生产一批小型铸铁件,力学性能要求不高,但壁厚较薄,试分析如何提高合金液的充型能力。 答:1)尽可量提高浇注温度。由于壁厚较薄,铸铁可取1450左右2)增大充型压力(即增大推动力)。3)选用蓄热能力强的材料作铸型。4)提高铸型温度。5)选用发气量小而排气能力强的铸型。 1.4冒口补缩的原理是什么? 冷铁是否可以补缩? 冷铁的作用与冒口有何不同? 答:在铸件厚壁处和热节部位(即铸件上热量集中,内接圆直径较大的部位)设置冒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目录 1.《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 2.《机械加工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4) 3.《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5) 4.《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6) 5.《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7) 6.《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8) 7.《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9) 8.《机械系统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0) 9.《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1) 10.《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2) 1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3) 12.《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4) 13.《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5) 14.《数控机床》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6) 15.《流体力学(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7) 16.《流体力学(B)》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8) 17.《液压与气压传动(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9) 18.《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0) 19.《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1) 20.《工业机器人》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2) 21.《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3) 22.《数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4) 23.《液压与气压传动(B)》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5)

24.《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6) 25.《现代产品设计及数据管理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7) 26.《现代工艺管理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8) 27.《现代质量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9) 28.《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0) 29.《传感器原理与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1) 30.《光电测控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2) 31.《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3) 32.《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4) 33.《电子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5) 34.《智能仪器仪表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6) 35.《精密测量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7) 36.《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8) 37.《力学量计量测试技术及仪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9) 38.《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40) 39.《单片机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41) 40.《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42) 41.《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43) 42.《传感器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44) 43.《振动噪声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45) 44.《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46) 45.《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装置》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47)

(全新整理)10月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试题 课程代码:00699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材料的装饰特性主要包括光泽、__________、__________及花样、质感四个方面的因素。 2.剁斧板、__________、火烧板、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花岗石表面加工方法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形态。 3.日本由于地震灾害频繁,其高层建筑通常使用的建筑外窗玻璃是__________。 4.饰面构造又称“覆壁式构造”,主要是处理好__________层和__________层的连接构造方法。 5.根据建筑装饰材料的加工性能和饰面部位的不同,饰面构造可分为__________、贴面类饰面构造和__________三类。 6.从楼地面的施工工艺的角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现制整体地面和__________。 7.__________设置在窗的上口,主要用来吊挂窗帘,并对窗帘轨道等构件起遮挡作用。 8.窗的功能有采光、__________、围护、__________、美观。 9.__________是指从天然岩体中开采出来,并加工成块状或板状材料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分类,下列不包含在有色金属材料类别中的是() A.不锈钢 B.铝 C.铜 D.钛金 2.用氧气焊枪等喷火,使花岗石表层爆裂脱落,形成表面粗糙的板材是() A.火烧板 B.剁斧板 C.机刨板 D.粗磨板 3._____是安全玻璃的一种。() A.不透视玻璃 B.镜面玻璃 1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试题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熔模铸造的主要生产过程有压制蜡模,结壳,脱模,造型,焙烧和浇注。 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和扭曲变形等。 3、接的主要缺陷有气孔,固体夹杂,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形状缺陷等。 4、影响陶瓷坯料成形性因素主要有胚料的可塑性,泥浆流动性,泥浆的稳定性。 5、焊条药皮由稳弧剂、造渣剂、造气剂、脱氧剂、合金剂和粘结剂组成。 6、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低压铸造和陶瓷型铸造等。 7、根据石墨的形态特征不同,可以将铸铁分为普通灰口铸铁、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等。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机械性能指标中,δ是指( B )。 A.强度 B.塑性 C.韧性 D.硬度 2.与埋弧自动焊相比,手工电弧焊的优点在于( C )。 A.焊接后的变形小 B.适用的焊件厚 C.可焊的空间位置多 D.焊接热影响区小 3.A3钢常用来制造( D )。 A.弹簧 B.刀具 C.量块 D.容器 4.金属材料在结晶过程中发生共晶转变就是指( B )。 A.从一种液相结晶出一种固相 B.从一种液相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 C.从一种固相转变成另一种固相 D.从一种固相转变成另两种不同的固相 5.用T10钢制刀具其最终热处理为( C )。 A.球化退火 B.调质 C.淬火加低温回火 D.表面淬火 6.引起锻件晶粒粗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 A.过热 B.过烧 C.变形抗力大 D.塑性差 7.从灰口铁的牌号可看出它的( D )指标。 A.硬度 B.韧性 C.塑性 D.强度 8.“16Mn”是指( D )。 A.渗碳钢 B.调质钢 C.工具钢 D.结构钢 9.在铸造生产中,流动性较好的铸造合金( A )。 A.结晶温度范围较小 B.结晶温度范围较大 C.结晶温度较高 D.结晶温度较低 10.适合制造齿轮刀具的材料是( B )。 A.碳素工具钢 B.高速钢 C.硬质合金 D.陶瓷材料 11.在车床上加工细花轴时的主偏角应选( C )。 A.30° B.60° C.90° D.任意角度 12.用麻花钻加工孔时,钻头轴线应与被加工面( B )。 A.平行 B.垂直 C.相交45° D.成任意角度 三、名词解释 1、液态成型液态成型是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型方法。金属的液体成型也称为铸造。 2、焊缝熔合比熔焊时,被熔化的母材金属部分在焊道金属中所占的比例,叫焊缝的熔合比。 3、自由锻造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和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简称自由锻 4、焊接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界面所产生的缝隙称为焊接裂纹。 5、金属型铸造用重力浇注将熔融金属浇入金属铸型(即金属型)中获得铸件的方法。 四、判断题: 1、铸造的实质使液态金属在铸型中凝固成形。(√) 2、纤维组织使金属在性能上具有了方向性。(√) 3、离心铸造铸件内孔直径尺寸不准确,内表面光滑,加工余量大。(×)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部分复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⑵.合金流动性决定于那些因素?合金流动性不好对铸件品质有何影响? 答:①合金的流动性是指合金本身在液态下的流动能力。决定于合金的化学成分、结晶特性、粘度、凝固温度围、浇注温度、浇注压力、金属型导热能力。 ②合金流动性不好铸件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也是引起铸件气孔、夹渣、縮孔缺陷的间接原因。 ⑷.何谓合金的收縮?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体积和尺寸縮减的现象,称为收縮。 ②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 ⑹.何谓同时凝则和定向凝则? 答:①同时凝则:将浇道开在薄壁处,在远离浇道的厚壁处出放置冷铁,薄壁处因被高温金属液加热而凝固缓慢,厚壁出则因被冷铁激冷而凝固加快,从而达到同时凝固。 ②定向凝则:在铸件可能出现縮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最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第二章 ⑴.试从石墨的存在和影响分析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特征。 答:石墨在灰铸铁中以片状形式存在,易引起应力集中。石墨数量越多,形态愈粗大、分布愈不均匀,对金属基体的割裂就愈严重。灰铸铁的抗拉强度低、塑性差,但有良好的吸震性、减摩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且易于铸造和切削加工。石墨化不充分易产生白口,铸铁硬、脆,难以切削加工;石墨化过分,则形成粗大的石墨,铸铁的力学性能降低。 ⑵.影响铸铁中石墨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相同化学成分的铸铁件的力学性能是否相同? 答:①主要因素: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②铸铁件的化学成分相同时铸铁的壁厚不同,其组织和性能也不同。在厚壁处冷却速度较慢,铸件易获得铁素体基体和粗大的石墨片,力学性能较差;而在薄壁处,冷却速度较快,铸件易获得硬而脆的白口组织或麻口组织。 ⑸.什么是孕育铸铁?它与普通灰铸铁有何区别?如何获得孕育铸铁? 答:①经孕育处理后的灰铸铁称为孕育铸铁。 ②孕育铸铁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冷却速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小,因此铸件上厚大截面的性能较均匀;但铸铁塑性、韧性仍然很低。 ③原理:先熔炼出相当于白口或麻口组织的低碳、硅含量的高温铁液,然后向铁液中冲入少量细状或粉末状的孕育剂,孕育剂在铁液中形成大量弥散的石墨结晶核心,使石墨化骤然增强,从而得到细化晶粒珠光体和分布均匀的细片状石墨组织。 ⑻.为什么普通灰铸铁热处理效果没球墨铸铁好?普通灰铸铁常用热处理方法有哪些?目的是什 么? 答:①普通灰铸铁组织中粗大的石墨片对基体的破坏作用不能依靠热处理来消除或改进;而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可以改善其金属基体,以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故球墨铸铁性能好。 ②普通灰铸铁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时效处理,目的是消除应力,防止加工后变形;软化退火,目的是消除白口、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第三章 ⑴.为什么制造蜡模多采用糊状蜡料加压成形,而较少采用蜡液浇铸成形?为什么脱蜡时水温不应达到沸点? 答:蜡模材料可用石蜡、硬脂酸等配成,在常用的蜡料中,石蜡和硬脂酸各占50%,其熔点为50℃~60℃,高熔点蜡料可加入塑料,制模时,将蜡料熔为糊状,目的除了使温度均匀外,对含填充料的蜡料还有防止沉淀的作用。

《材料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技术》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335006 总学时:48学时(讲课42学时,实验6学时) 总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模块选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预修要求:工程图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材料力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将理论与工艺一融为一体,首先对整个材料的加工过程作综合描述,进而引出材料成型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简要介绍其发展现状。然后阐述材料成型所涉及的若干共性理论问题,包括液态金属的凝固理论、材料成型的热过程、塑性成型的物理、力学基础等,最后分别介绍了各种材料成型的工艺方法、过程分析、技术要点及相关的工艺设备和模具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凝固成型、塑性成型、焊接成型的理论和基本工艺。对塑料成型、粉末成型、表面成型做一般了解。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每章布置作业,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材料成型的工艺、工装(模具)。 考核形式为笔试,总评成绩将参考平时作业(占5%)和实验情况(占5%)。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材料成型技术的基本方法、基本问题和发展现状,了解学习本课程的意 义。 重点:成型技术的基本方法 难点: 第二章材料凝固理论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凝固过程中的热力学计算方法,凝固理论在铸造、焊接工艺中的应用。 重点:热力学计算及在铸造、焊接工艺中的具体应用。 难点:热力学计算 第一节材料凝固概述 第二节凝固的热力学基础

第三节形核 第四节生长 第五节溶质再分配 第六节共晶合金的凝固 第七节金属及合金的凝固方式 第八节凝固成型的应用 习题:课外补充4-6题 第三章材料成型热过程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材料加热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学会分析温度场。 重点: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温度场。 难点:分析温度场。 第一节材料成型热过程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材料加热过程的热效率 第三节温度场 第四节焊接热循环 习题:课外补充3-5题 第四章塑性成型理论基础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从金属学角度分析材料塑性变形对性能的影响,根据屈服准则分析材料的塑性变形力学条件。 重点:塑性变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材料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屈服准则的应用。 难点:塑性变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材料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屈服准则的应用。第一节金属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第二节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第三节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分析 第四节屈服准则 第五节应力状态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第六节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习题:课外补充3-5题 第五章凝固成型技术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凝固成型的方法及凝固件的结构设计要点。 重点:凝固成型件的结构设计 难点:凝固成型件的结构设计 第一节凝固成型用金属材料 第二节液态金属的获得 第三节凝固成型方法 第四节凝固成型件的结构设计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

1 绪论1绪论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材料.txt珍惜生活——上帝还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面。 1 绪论 1绪论 材料加工工艺(第2版) 1.1材料加工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 材料加工工艺(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又称材料成形技术,是金属液态成形、焊接、金属塑性加工、激光加工及快速成形、热处理及表面改性、粉末冶金、塑料成形等各种成形技术的总称。它是利用熔化、结晶、塑性变形、扩散、相变等各种物理化学变化使工件成形,达到预定的机器零件设计要求。材料加工成形制造技术与其他制造加工技术的重要不同点是工件的最终微观组织及性能受控于成形制造方法与过程。换句话说,通过各种先进的成形加工工艺,不仅可以获得无缺陷工件,而且能够控制、改善或提高工件的最终使用特性。材料加工工艺与机械切削加工方法不同,在加工过程中机器零件不仅会发生几何尺寸的变化,而且会发生成分、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变化。因此材料加工工艺的任务不仅要研究如何获得必要几何尺寸的机器零部件,还要研究如何通过加工过程的控制而使零件具有设定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从而保证机器零部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 图11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 关系三角锥 材料的使用性能取决于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成分,然而材料的应用最终取决于材料的制备与成形加工。因而,材料的成形加工工艺是制造高质量、低成本产品的中心环节,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中极为关键的一个要素(图11),也是促进新材料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决定因素。 材料加工技术不仅在机械电子工业领域、而且对制造业中的纺织工业、资源加工业及其他工业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机械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供的统计数字,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86%,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产业的增加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5%即为支柱产业,我国机械工业长期以来高于此值。我国的机械工业无论产值、利润、新产品产值、进出口总额都在我国有着重要地位。 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全行业连续4年以20%以上的增幅快速发展。在主要机械产品中,2006年发电设备产量为1.1亿千瓦,比2005年创造的9200万千瓦

(完整word版)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

1.铸件在冷却过程中,若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铸件内部即将产生内应力。按内应力的产生原因,可分为应力和应力两种。 2.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 有:、、、、和 等。 3.压力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而获得毛 坯或零件的方法。 4.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和 三大类。 5.影响充型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和 等。 6.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 有、、、、和等。 7.热应力的分布规律是:厚壁受应力,薄壁受 应力。 8.提高金属变形的温度,是改善金属可锻性的有效措施。但温度过高,必将产生、、和严重氧化等缺陷。所以应该严格 控制锻造温度。 9.板料分离工序中,使坯料按封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 使板料沿不封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 10.拉深件常见的缺陷是和。 11.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分为和。前者指冲裁工序,后者包括、、和。 12.为防止弯裂,弯曲时应尽可能使弯曲造成的拉应力与坯料的纤维 方向。 13.拉深系数越,表明拉深时材料的变形程度越大。 14.将平板毛坯变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工序称为。 15.熔焊时,焊接接头是由、、和 组成。其中和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区域。 16.常用的塑性成形方法 有:、、、、 等。 16.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接触处所产生的电阻热,将焊件局 部加热到塑性或融化状态,然后在压力作用下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电阻焊分为焊、焊和焊三种型式。

其中适合于无气密性要求的焊件;适合于焊接有气密性要求的焊件;只适合于搭接接头;只适合于对接接头。 1.灰口铸铁的流动性好于铸钢。() 2.为了实现顺序凝固,可在铸件上某些厚大部位增设冷铁,对铸件进行补缩。() 3. 热应力使铸件的厚壁受拉伸,薄壁受压缩。() 4.缩孔是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其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足,在铸件内部形成的孔洞。() 5.熔模铸造时,由于铸型没有分型面,故可生产出形状复杂的铸件。() 6.为便于造型时起出模型,铸件上应设计有结构斜度即拔模斜度。() 7.合金的液态收缩是铸件产生裂纹、变形的主要原因。() 8.在板料多次拉深时,拉深系数的取值应一次比一次小,即 m1>m2>m3…>mn。() 9.金属冷变形后,其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均比变形前大为提高。() 10.提高金属变形时的温度,是改善金属可锻性的有效措施。因此,在保证金属不熔化的前提下,金属的始锻温度越高越好。()11.锻造只能改变金属坯料的形状而不能改变金属的力学性能。 () 12.由于低合金结构钢的合金含量不高,均具有较好的可焊性,故焊前无需预热。() 13.钢中的碳是对可焊性影响最大的因素,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可焊性变好。() 14.用交流弧焊机焊接时,焊件接正极,焊条接负极的正接法常用于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先修课程:材料成形原理,材料力学,机械设计 实践(实训、实习)课时:29课时 适合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成形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工艺规程的制订。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全部教学环节后,应达到: 1) 掌握金属材料成形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制定一般零件的工艺流程设计的能力。 2) 能够分析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确定零件成形工序,懂得工艺设计及相应计算。 2)能够使用有关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 二、理论教学要求 绪论 1) 砂型与砂芯制造 2)铸造工艺方案的拟定 3)浇注系统设计与计算掌握浇注系统组元及其作用,浇注系统类型及其选择;掌握计算阻流截面的水力学公式和浇注系统设计与计算。 4 )冒口、冷铁与铸肋了解冒口的补缩原理;掌握冒口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了解冷铁与铸肋设计和典型铸造工艺分析实例。 5 )模锻工艺 6)锻模设计 7 )电弧焊掌握点焊、缝焊和闪光对焊原理特点应用;初步了解高频焊、摩擦焊、钎焊原理及应用。 三、实践教学要求 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实验学时 9 应开实验项目个数 3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要求学时分配 实验类型 备注 1 浇注系统水模拟实验必做 2 塑性成形实验必做 3 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实验必 四、学时分配 序号课程内容学时分配 讲课实验上机课外小计 1 绪论 1 1 2 第一章砂型与砂芯制造 2 2 3 第二章铸造工艺方案的拟定 4 4 4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综合实验 6 3 9 5 第四章冒口,冷铁与铸筋 4 4 6 铸造工艺分析实例 2 2 7 第五章模锻工艺 4 4 8 第六章锻模设计 2 2 9 第七章板料冲压实验 10 3 13 10 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实例 2 2 11 第八章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工艺实验 8 3 11 12 第九章压力焊与钎焊 五、课程有关说明

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综述

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综述 前言: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 复合材料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至今沿用的稻草增强粘土和已使用上百年的钢筋混凝土均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20世纪40年代,因航空工业的需要,发展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从此出现了复合材料这一名称。50年代以后,陆续发展了碳纤维、石墨纤维和硼纤维等高强度和高模量纤维。70年代出现了芳纶纤维和碳化硅纤维。这些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能与合成树脂、碳、石墨、陶瓷、橡胶等非金属基体或铝、镁、钛等金属基体复合,构成各具特色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一种混合物。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代替了很多传统的材料。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①纤维复合材料。将各种纤维增强体置于基体材料内复合而成。如纤维增强塑料、纤维增强金属等。②夹层复合材料。由性质不同的表面材料和芯材组合而成。通常面材强度高、薄;芯材质轻、强度低,但具有一定刚度和厚度。分为实心夹层和蜂窝夹层两种。③细粒复合材料。将硬质细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如弥散强化合金、金属陶瓷等。④混杂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相材料混杂于一种基体相材料中构成。与普通单增强相复合材料比,其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热膨胀性能。分为层内混杂、层间混杂、夹芯混杂、层内/层间混杂和超混杂复合材料。 60年代,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所用材料的需要,先后研制和生产了以高性能纤维(如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等)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大于4×106厘米(cm),比模量大于4×108cm。为了与第一代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相区别,将这种复合材料称为先进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不同,先进复合材料分为树脂基、金属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铸造 1.铸造:将液态金属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充填到型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2.充型:溶化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 3.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形成轮廓清晰、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的优质铸件的能力。 4.充型能力的影响因素: 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合金流动性) 浇注条件:浇注温度、充型压力 铸型条件:铸型蓄热能力、铸型温度、铸型中的气体、铸件结构 流动性是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是液态金属固有的属性。 5.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种类:与合金的熔点、导热率、合金液的粘度等物理性能有关。 (2)化学成份: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最好; (3)杂质与含气量:杂质增加粘度,流动性下降;含气量少,流动性好。 6.金属的凝固方式: ①逐层凝固方式 ②体积凝固方式或称“糊状凝固方式”。 ③中间凝固方式 7.收缩:液态合金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为合金的收缩。 收缩能使铸件产生缩孔、缩松、裂纹、变形和内应力等缺陷。 8.合金的收缩可分为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通常以体积收缩率表示。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固态收缩,通常用线收缩率来表示。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9.影响收缩的因素 (1)化学成分:碳素钢随含碳量增加,凝固收缩增加,而固态收缩略减。 (2)浇注温度:浇注温度愈高,过热度愈大,合金的液态收缩增加。 (3)铸件结构:铸型中的铸件冷却时,因形状和尺寸不同,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结果对铸件收缩产生阻碍。 (4)铸型和型芯对铸件的收缩也产生机械阻力 10.缩孔及缩松:铸件凝固结束后常常在某些部位出现孔洞,按照孔洞的大小和分布可分为缩孔和缩松。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缩孔的形成:主要出现在金属在恒温或很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壁呈逐层凝固方式的条件下。 缩松的形成:主要出现在呈糊状凝固方式的合金中或断面较大的铸件壁中,是被树枝状晶体分隔开的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越大,浇注温度越高,铸件的壁越厚,缩孔的容积就越大。 缩松大多分布在铸件中心轴线处、热节处、冒口根部、内浇口附近或缩孔下方。

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原理 (Principle of Material Forming) 课程代码:(07310070) 学分:6 学时:90(其中:讲课学时80:实验学时:10) 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 适用专业与版本: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2012修订版教学计划 教材:《金属材料成型原理》、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金属液态成型原理》,贾志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着重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阐明金属液态成型、塑性成型、连接成型以及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的化学冶金或缺陷产生等基本内在规律和物理本质,使学生掌握材料成型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理解材料成型过程中的组织演化及形态,揭示材料成型过程中影响产品(材质、零件)性能的因素及缺陷形成的机理,培养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材料成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途径并对材料成型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分 析及研究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态金属的性质、铸件及熔焊成型件形成中的基本凝固理论,凝固过程中铸件与铸型的热交换特点,深入理解铸件形成过程及金属结晶理论;掌握金属塑性力学的基本知识,理解金属塑性变形与流动的基本规律,了解塑性成形问题的基本解法,对变形过程能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及力能参数的计算,并能预测变形过程中金属流动趋势;掌握在熔化焊条件下化学冶金和物理冶金方面的规律,焊接过程中冶金缺陷分析,为制定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习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装备及自动化、金属材料综合性实验、铸造/焊接/锻造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等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 1.理解和掌握液态成型、塑性成型、熔焊成型三种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