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专项复习:《其他热学实验》(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专项复习:《其他热学实验》(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专项复习:《其他热学实验》(解析版)

《其他热学实验》

一、实验题

1.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他们在与压强传感

器相连的试管中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将温度传感器的热敏元件伸入到试管内部,通过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测得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实验中,把试管浸在烧杯的冷水中,通过在烧杯中逐次加入热水来改变试管内气体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试管热敏元件(a)

(1)该组同学在先后三次实验中获得了三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机绘出的p?t图象分别如图(b)

中的a、b、c所示,其中三条线不重合的原因是______;

(2)如果图中p1为已知量,则图线a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

(3)如果某次实验中,加入热水后没有充分搅拌,就立即记录压强和温度的数值,则测量的气体

温度和该时刻气体实际温度相比将______(填“偏高”“偏低”“一致”)

2.在“研究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按如下步骤进

行实验:

①将注射器活塞移动到体积适中的V0位置,接上软管和压强传感器,通过DIS系统记录下此时

的体积V0与压强p0.

②用手握住注射器前端,开始缓慢推拉活塞改变气体体积.

③读出注射器刻度表示的体积V,通过DIS系统记录下此时的V与压强p.

④重复②③两步,记录5组数据.作p?1

图.

V

(1)在上述步骤中,该同学对器材操作的错误是:______.因为该操作通常会影响气体的______(填

写状态参量).

(2)若软管内容积不可忽略,按该同学的操作,最后拟合出的p?1

直线应是图a中的______.(填

V

写编号)

(3)由相关数学知识可知,在软管内气体体积△V不可忽略时,p?1

图象为双曲线,试用玻意耳

V

定律分析,该双曲线的渐近线(图b中的虚线)方程是p=______.(用V0、p0、△V表示)

3.如图为一个测温装置,图中C为测温泡,装入水银的U形管B管开口

向上,A管通过细玻璃管与测温泡C相通,U形管的下端通过软管相

连.测温时,调节B管的高度,使A管中的液面保持在a处,此时根

据U形管A、B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就能知道测温泡所处环境的温

度.假设该测温装置在制定刻度时的大气压为76cmHg,该温度计的0℃

和30℃刻度线间的距离正好是30cm.

(1)当测温泡中气体温度升高时,为使A管中的液面保持在a处,则B管应向______(填“上”

或“下”)移动;

(2)该测温装置的刻度应刻在______管(填“A”或“B”);

(3)由于天气的原因会导致大气压发生变化,当实际温度为16℃时,该温度计的读数为17℃,则

此时大气压为______cmHg.

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研究气球的体积和压强的变化规律的装置.将气球、压强传感器和大型注射

器用T型管连通.初始时认为气球内无空气,注射器内气体体积V0,压强p0.T型管与传感器内少量气体体积可忽略不计.缓慢推动注射器,保持温度不变,装置密封良好.

(1)该装置可用于验证______定律.(填写气体实验定律名称)

V0,压强传感器读数

(2)将注射器内气体部分推入气球,读出此时注射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2

3

为p1,则此时气球体积为______.

(3)继续推动活塞,多次记录注射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及对应的压强,计算出对应的气球体积,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气球体积和压强”关系图.根据该图象估算:若初始时注射器内仅有体积为0.5V0、压强为p0的气体.当气体全部压入气球后,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将变为______p0.(保留3位小数)

5.采用验证玻马定律实验的主要器材针管及其附件,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将针管水平固定,拔下橡皮帽,向右将活塞从针管中抽出。

(2)用天平称出活塞与固定在其上的支架的总质量为M。

(3)用游标卡尺测出活塞直径d。

(4)再将活塞插入针管中,保持针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并盖上橡皮帽,此时,从针管上可读出气柱体积为V1,如图所示。

(5)将弹簧秤挂钩钩在活塞支架上,向右水平缓慢拉动活塞到一定位置,此时,弹簧秤示数为F,

气柱体积为V2。试用以上的直接测量数据,写出大气压强的最终表达式

р0=________,本实验中第________实验步骤是多余的。

6.用DIS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

(1)实验中,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是为了保持______;

(2)移动活塞,输入气体体积V,同时计算机记录对应的气体压强值p,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123456

p(105Pa) 1.545 1.308 1.133 1.0000.8950.810

V(ml)101214161820

1/p(10?5Pa?1)0.6470.7650.882 1.000 1.118 1.235

pV(105Pa?ml)15.45015.69615.86216.00016.11016.200

观察发现pV(×10Pa?ml)一栏中的数值越来越大,为了研究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在图(b)中画出V?1/p图象;

(3)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从图象中可以判断表格中哪一栏数据记录有误,并说明如何修正:

______。

7.在“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将注射器

活塞置于中间刻度20ml处,然后将注射器连接压强传感器并开始实验,气体体积V每减小2ml 测一次压强p,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最后得到p和V的乘积逐渐减小.

序号V(m l)p(×105Pa)pV(×105Pa?ml)

120.0 1.001020.020

218.0 1.095219.714

316.0 1.231319.701

414.0 1.403019.642

512.0 1.635119.621

(1)(单选题)造成上述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______

(A)注射器中有异物

(B)实验时环境温度增大了.

(C)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

(D)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

(2)由此可推断,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为上图______(选填“a”或“b”).

(3)若另一同学用较大的注射器在同一实验室里(温度不变)做同一个实验,实验仪器完好,操作

规范,也从中间刻度开始实验,则得出的V?1

p

图象的斜率比上一同学直线部分的斜率相比

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相同”).

8.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与A相连

的细管B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即可反映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设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略去不计。

该同学在某大气压下提供不同的环境温度对B管进行温度刻度,测量获得的数据及B管上的温度刻度如下表所示:

环境温度t(℃)?270275481100

汞柱高x(cm)25.820.4159.6 4.20.4

温度刻度t(℃)?270275481100

该同学将上表中环境温度t(℃)和汞柱高x(cm)的数据输入图形计算器,绘制出x?T图象,如图2所示。

(1)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写出汞柱高度x随环境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______。

(2)根据图象和测温装置推断出实验时的大气压强值p0=______cmHg,玻璃泡A内气体压强p

和气体温度T的比例常量C=______cmHg/K。(假设实验过程中p0值是不变的)

(3)由于大气压要随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所以用这种测温装置来测量温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

若有一次测量时大气压比上述大气压p0低了1cmHg,那么此次测出的温度测量值与其实际的真实值相比是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9.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他们在试管中封闭

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将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压敏元件和热敏元件伸入到试管内部,通过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测得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1)实验中,他们把试管浸在烧杯的冷水中,通过在烧杯中逐次加入热水来改变试管内气体的温

度,每次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最后得到一组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数值.上述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

(2)采取了正确的操作后,他们针对同一部分气体在三个不同体积的情况下记录了相关数据,计

算机绘出的p?t图象分别如图(b)中的①、②、③所示,其中p1为已知量,则图线①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

(3)图(c)中可能符合上述气体变化过程的图线是______.

10.如图(甲)所示容积未知的烧瓶内有一个大气压的空气,瓶口塞子上方竖直插入注射器,它的活

塞质量不计,截面积为S,开始时注射器和容器内封闭一定质量空气,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V1,当活塞上加质量为m的砝码后,活塞下降,读得减少的体积为△V.依次更换不同质量的砝码,重复多次刚才的实验并记录数据(每次更换的砝码质量比前一次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大气.

压强P0远大于mg

s

(1)通过多组数据画出△V?m图象,如图(乙),得到图线的斜率为K,则烧瓶的容积为______ .

(2)若实验过程中由于摩擦生热,导致后一组实验数据对应的温度都比前一组有所提升,则通过

线性拟合得出的图线斜率求烧瓶容积与真实的烧瓶容积相比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1.为了测量某不规则小物体的体积,一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不规则物体装入注射器内;

(2)将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相连,然后推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活塞所在位置的刻度V,压强

传感器自动记录此时气体的压强p;

(3)重复上述步骤,分别记录活塞在其它位置的刻度V和记录相应的气体的压强p;

(4)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l/p)?V图线,推测出不规则物体体积。

①根据图线,可求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ml(即cm3)。

②如果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由于注射器内气体的温度升高,那么,所测不规则物体体积值

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有。

12.“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保持温度不变,封闭气体的压强用______传感器测量,记作p,其体积由______读出,记作

V。

(2)(单选)某次实验中,数据表格内第2次~第8次压强没有点击记录,但其它操作规范。根据

表格中第1次和第9次数据,推测出第7次的压强p?7,其最接近的值是

A.128.5kPa

B.138.4kPa

C.149.9kPa

D.163.7kPa

(3)(单选)若考虑到连接注射器与传感器的软管内气体体积V?0不可忽略,则封闭气体的真实体积

为。从理论上讲p?1/V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13.如图所示为“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实验

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满刻度处,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连接;

②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

③用V?1/p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如图2所示图线。

(1)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但如图所示的V?1/p图线不过原点,则V?0代表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实验时缓慢推动活塞,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的压强p与注射器刻度值V。在实验中出

现压强传感器软管脱落,他重新接上后继续实验,其余操作无误。V?1/p关系图像应是()

A.

B.

C.

D.

14.在“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

验中,某同学将注射器活塞置于中间刻度20ml处,然后将注射器连接压强传感器并开始实验,气体体积V每减小2ml测一次压强p,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最后得到p和V的乘积逐渐减小。

(1)(单选题)造成上述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

A.注射器中有异物

B.实验时环境温度增大了。

C.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

D.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

(2)由此可推断,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为上图_________(选填“a”或“b”)。

(3)若另一同学用较大的注射器在同一实验室里(温度不变)做同一个实验,实验仪器完好,操作

规范,也从中间刻度开始实验,则得出的P?1/V图像的斜率比上一同学直线部分的斜率相比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相同”)。

15.某同学在研究“一定质量气体温度不变时压强和体积关系”实验中,将一气缸如图(甲)开口端

向右水平固定放置,活塞面积为S,厚度不计,封闭气体长度为L,大气压强为p?0。现用一水平向左的作用力缓慢推动活塞,设活塞向左移动距离为x。

(1)通过力传感器对水平推力的测定,该同学将推力F作为纵坐标,则横坐标应该设置为

____________,便可作出图(乙)中图像,且满足图线截距和斜率大小相等。图中斜率的含义为____________(用题目中符号表示)。

(2)该同学发现实验时图线(乙)中随着F的增大,图线呈现向下弯曲的趋势。试分析原

因。

(3)该同学为了研究第(2)小题中图线呈现向下弯曲的趋势的原因,作出了该过程的p?V图像,

则图(丙)中的四条图线(图线①②为双曲线)符合这一过程的是图线____________。

16.在“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将注射器

活塞置于中间刻度20ml处,然后将注射器连接压强传感器并开始实验,气体体积V每减小2ml 测一次压强p,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最后得到p和V的乘积逐渐减小。

(1)(单选题)造成上述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

A.注射器中有异物

B.实验时环境温度增大了。

C.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

D.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

(2)由此可推断,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为上图_________(选填“a”或“b”)。

(3)若另一同学用较大的注射器在同一实验室里(温度不变)做同一个实验,实验仪器完好,操作

规范,也从中间刻度开始实验,则得出的V?1

p

图像的斜率比上一同学直线部分的斜率相比

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相同”)。

17.有同学在做“研究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时,

用连接计算机的压强传感器直接测得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值.缓慢

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柱从初始体积20.0mL变为12.0mL.实验共测了5次,每次体积值直接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并输入计算机,同时由压强传感器测得对应体积的压强值.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如下表中所示的实验结果.

(1)仔细观察不难发现,pV(×10Pa?mL)一栏中的数值越来越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A.实验时注射器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B.实验时环境温度增大了.

C.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

D.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

(2)根据你在(1)中的选择,说明为了减小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体积不同,或者质量不同;P1

273

t+P1;一致

【解析】解:(1)由题,是气体先后三次实验中获得了三组实验数据的P?t图象,根据公式:PV

T

=C 可知,其中三条线不重合的原因可能是实验的过程中的体积不同,有可能是开始时气体的质量不同;

(2)斜率为:k=△P

△t =P1

273

纵轴截距为:P1;

故图线①的函数表达式为:P=kt+P1=P1

273

t+P1;

(3)在实验的过程中“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是错误的,应该是“加入热水后,在气体状态稳定后再记录压强和温度的数值”;因为这时气体的温度与液体的温度不一定相等,但测量的气体温度和该时刻气体实际温度相比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1)体积不同,或者质量不同;(2)P1

273

t+P1;(3)一致

(1)根据公式:PV

T

=C分析不重合的原因即可;

(2)运用数学知识求出斜率,然后结合查理定律即可求出;

(3)由于热敏电阻在气体内,所以测量的气体温度和该时刻气体实际温度相比是相等的.

该题考查对查理定律的验证,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查理定律进行分析,最后亲手做实验体会实际问题.

2.【答案】(1)用手握住注射器前端;温度;(2)1;(3)P0(V0+ΔV

ΔV

)。

【解析】解:(1)在进行该实验室要保持被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化,所以试验中,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前端,否则会使气体的温度发生变化.

(2)在p?1

V

图象中,试验中因软管的体积不可忽略,活塞中的气体的体积要比实际体积要小,所以压强P会偏大,应是图a中的1图线

(3)在软管内气体体积△V不可忽略时,被封闭气体的初状态的体积为V0+△V,压强为P0,末状态的体积为V+△V,压强为P,由等温变化有:

P0(V0+ΔV)=P(V+ΔV)

解得:P=P0(V0+ΔV

V+ΔV

)

当式中的V趋向于零时,有:P=P0(V0+ΔV

ΔV

)

即该双曲线的渐近线(图b中的虚线)方程是:P=P0(V0+ΔV

ΔV

)

故答案为:(1)用手握住注射器前端,温度;(2)1;(3)P0(V0+ΔV

ΔV

)。

(1)根据研究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和体积的关系的要求可知,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被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由此即可可知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操作.

(2)因软管内容积不可忽略,由注射器刻度读出的体积要不实际体积偏小,结合数学知识可得知压强会偏大,继而可知对应的图线.

(3)在软管内气体体积△V 不可忽略时,分别分析两个状态下的状态参量,根据等温变化可列出方程,利用极值法即可得知所要的结果.

学习中要注意掌握气体的状态方程,熟悉应用状态方程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解答问题时,首先要确定气体的状体,分析状态参量,选取合适的方程进行解答.在涉及到的实验中,要明确实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像该试验,为了保证气体的温度不发生变化,就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的前端,二是推拉活塞时要缓慢.

3.【答案】(1)上;(2)B ;(3)75

【解析】解:(1)当测温泡中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压强增大,a 处液面下降,为使A 管中的液面保持在a 处,B 管应向上移动,使A 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减小从而使液面回到a 处.

(2)由题意可知,测温过程要保持A 中液面在a 处不变,A 中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气体温度变化时其压强变化,A 、B 两管液面高度差发生变化,由于A 中液面始终处于a 处,因此刻度线应刻在B 管上. (3).由题意,温度计的0℃和30℃刻度线间的距离正好是30cm ,则温度计的0℃和17℃刻度线间的距离是17cm.当天的实际温度是16℃ 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得:

对于大气压为76cmHg ,温度分别为0℃和30分别0℃和时,有

76+?1

?+30273+30

=

76+?1

?273

对于大气压为76cmHg ,温度0℃和大气压p 0?

cmHg ,温度t =16℃,有76+?1

?273

=

p 0?+?1

?+17273+16

解得:p 0

?

=75cmHg 故答案为:(1)上;(2)B ;(3)75。

(1)根据气体状态变化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答题;

(2)由于温泡A 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气体温度变化时封闭气体压强变化,两边液面差发生变化,据此判断刻度线在何处;

(3)封闭气体发生等容变化,应用查理定律可以求出大气压。

本题关键是要挖掘隐含的条件,掌握查理定律.本题考查运用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答案】玻意耳;P 0V 0P 1

?2V 03

;1.027

【解析】解:(1)用DIS 研究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该装置可用于验证玻意耳定律;

(2)将注射器内气体部分推入气球,压强传感器读数为p 1,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0V 0 所以:V 1=

P 0V 0P 1

读出此时注射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2

3V 0,所以时气球体积为V 1?2

3V 0=

P 0V 0P 1

?

2V 03

(3)由题可知,若初始时注射器内仅有体积为0.5V 0、压强为p 0的气体,气体全部压入气球后气球的压

强与初始时注射器内有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气体中的1

2

气体压入气球,结合题中图乙可知,剩余的气体的体积约在0.5V0左右,压强略大于p0,所以剩余的气体的体积略小于0.5V0.由图可以读出压强约为1.027p0.

故答案为:(1)玻意耳;(2)P0V0P

1?2V0

3

;(3)1.027

本题要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两个物理量变化时的关系.运用玻意耳定律列式得到V与P的关系式,再分析即可.

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要控制实验条件,此实验要控制两个条件:一是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二是气体的温度一定,运用玻意耳定律列式进行分析.另外,还要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化,即可以将初始时注射器内仅有体积为0.5V0、压强为p0的气体,气体全部压入气球,与初始时注射器内有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气体中的1

2

气体压入气球是等效的.

5.【答案】4FV2

πd2(V2?V1)

(2)

【解析】【分析】

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利用平衡即可求出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然后应用玻意耳定律即可求出。

该题中,能够把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和平衡知识运用到理想气体变化的问题中,然后根据题目找出气体的变化的物理量和不变的物理量即可。

【解答】

开始时气体的压强为P0,向右水平缓慢拉动活塞到一定位置,弹簧秤读数为F时气体的压强P1:P1=

P0?F

S =P0?F

π(d

2

)

2

=P0?4F

πd2

该过程中温度不变,则:P0V1=P1V2

整理得:P0=4FV2

πd2(V2?V1)

由上面的公式可知,在玻意耳定律的表达式中,与活塞与固定在其上的支架的总质量无关,所以步骤(2)是多余的。

故答案为:4FV2

πd2(V2?V1)

;(2)。

6.【答案】(1)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

(2)

(3)气体体积数据记录有误,输入气体体积时应加上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数值为1ml

【解析】解:(1)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移动活塞要缓慢;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这样能保证装置与外界温度一样,故填: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

(2)

(3)气体体积数据记录有误,输入气体体积时应加上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数值为1ml(0.8~1.2ml都给分)。

故答案为:(1)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

(2)

(3)气体体积数据记录有误,输入气体体积时应加上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数值

为1ml。

(1)玻意耳定律成立的前提是等温且质量一定;

(2)描点作图

(3)从表格读数的精确度即实验原理可分析误差。

本题关键明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误差的来源,会减小实验误差,一些实际问题要通过实验去体会。

7.【答案】D;b;增大

【解析】解:(1)根据pV=nRT,pV的乘积减小,说明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气体在漏气,故D正确;

(2)V?1

p

图线上切线的斜率为pV,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体积的增大pV值增大,则斜率增大,故a 正确;

(3)另一同学用较大的注射器在同一实验室里(温度不变)做同一个实验,初始状态pV是大试管大,

得出的V?1

p

图象的斜率比上一同学直线部分的斜率增大

故答案为:(1)D;(2)a(3)增大

(1)根据pV=nRT分析pV减小的原因;

(2)最后得到p和V的乘积逐渐减小,表示V--1

p

图象的斜率逐渐减小

(3)较大的试管体积大,初始状态的压强都等于大气压,所以pV的乘积变大,即V?1

p

图线斜率增大本题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误差来源,然后根据玻意耳定律列式分析,不难.

8.【答案】(1)x=75?0.2T;(2)75;0.2;(3)偏大

【解析】【分析】

根据图象写出汞柱高x随环境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求出当时的大气压强值p0,图象的斜率减小,测量的温度值偏大。

本题考查了利用图象处理物理物体的能力,此类题目文字叙述较多,难度一般不大,需要细心阅读题目。

【解答】

解:(1)由图象看出汞柱高x随环境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反比例图象,斜率K=75

375

=0.2cm/K,所以关系式为:x=75?0.2T;

(2)T=0时,封闭气体变为固体,上方变为真空,水银柱高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故纵轴的截距即为大气压强值p0=75cmHg;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玻璃泡A内气体压强p和气体温度T的比例常量为C=0.2cmHg/K;

(3)大气压强p0′比上述大气压p0低了1cmHg,那么图象的斜率减小,测量的温度值偏大。

故答案为:(1)x=75?0.2T;(2)75;0.2;(3)偏大。

9.【答案】“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是错误的,应该是“加入热水后,在

气体状态稳定后再记录压强和温度的数值”;p=p1

273

t+p1;B

【解析】解:(1))“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是错误的,应该是“加入热水后,在气体状态稳定后再记录压强和温度的数值”; (2)斜率为:k =

ΔP Δt

=P

1273;

纵轴截距为:P 1;

故图线①的函数表达式为:P =kt +P 1=p

1

273t +p 1;

(3)同一部分气体在三个不同体积的情况下的P ?t 图象中,0摄氏度时图线①压强最大,说明体积最小;

A 、

B 、三条图线都是等容变化,且图线①对应体积最小,故A 错误,B 正确;

C 、

D 、三条图线都是等容变化,且图线①对应体积最小,故C 错误,D 错误; 故选B ;

故答案为:(1)“加入热水后就立即记录一次压强和温度的数值”是错误的,应该是“加入热水后,

在气体状态稳定后再记录压强和温度的数值”;(2)p =p

1

273t +p 1;(3)B .

(1)要保证温度稳定,升温需要一定时间; (2)运用数学知识求解;

(3)同一部分气体在三个不同体积的情况下的P ?t 图象中,0摄氏度时图线①压强最大,说明体积最小.

本题关键是根据查理定律进行分析,最后亲手做实验体会实际问题.

10.【答案】kSp 0

?g

?V 1?;偏小

【解析】解:(1)设烧瓶的容积v 0,初态压强p 1=p 0,体积v 1+v 0,末状态的压强p 2,体积v 1

?+v 0??△v 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活塞受重力mg ,竖直向下的大气压力p 0s ,气体对活塞向上的压力p 2s ,活塞受力平衡mg +p 0s =p 2s ,p 2=p 0+

mg s

气体发生等温变化,遵循玻意耳定律p 0(v 1+v 0)=(p 0+mg s

)(v 1+v 0?△v) ①

由△v ?m 图象得△v =km② 由①得△v =mg S

(V 1?+V 0

?)p 0

?+mg S

因为p 0远大于mg s

得△v =

mg S

(V 1?+V 0

?)p 0

即△V =

mg(V 1?+V 0

?)p 0

?S

△V =km 代入得km =

mg(V 1?+V 0

?)p 0

?S

化简得V 0

?

=

ksp 0

?g

?V 1?

(2)摩擦发热之后温度升高,设初态温度为T 1?,末态温度为T 2?

,通过线性拟合得出图线的斜率

p 0?(V 1?+V 0

?)T 1

?=

(p 0

?+mg S

)(V 1?+V 0??△V)T 2

?

其中

化简得k ′m

=

(V 1?

+

V 0?

)?p 0?(V 1?+V 0?)T 2?(p 0?+mg)T 1

由①②km =(V 1?+V 0?

)?

p 0?(V 1?+V 0?)p 0

?+mg S

因为 T 2

?

T 1

?>1所以

即,所以求出的烧瓶容积比真实值偏小

故答案为(1)kSp 0

?g

?V 1?

(2)偏小

(1)以活塞和烧瓶中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气体发生等温变化,遵循玻意耳定律,列出方程,结合图象的斜率,求出烧瓶的容积

(2)烧瓶中气体温度升高,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出的关系式

本题考查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记住定律的适用条件是关键,如果经历的过程一般考虑用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列式.

11.【答案】①5.6

②偏大

③注意气密性检查、缓慢推动活塞、手不接触含气体部分注射器等

【解析】【分析】

(1)注射器中的气体发生的是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pV =C ,所以气体体积趋向于0时,P 趋向于无穷大,从图象知,横轴截距表示固体的体积;

(2)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体积趋于膨胀,更难被压缩,所作的1

p ?V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将向右平移; (3)由实验原理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图形的认识和了解,根据玻意耳定律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解答】

①根据玻意耳定律,pV =C ,当1

p 趋向于0,则,气体体积趋向于0,从1

p ?V 图象知,横轴截距表示种子的体积为:5.6 ml ;

②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体积趋于膨胀,更难被压缩,所作的1

p ?V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将向右平移,所测种子体积偏大;

③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则注意气密性检查、缓慢推动活塞、手不接触含气体部分注射器等。

故答案为:

①5.6

②偏大

③注意气密性检查、缓慢推动活塞、手不接触含气体部分注射器等

12.【答案】(1)压强注射器刻度

(2)C

(3)D

【解析】【分析】

(1)封闭气体的压强用压强传感器测量,其体积由注射器刻度读出;

(2)分析表格可知pV是一个定值,然后求p7;

(3)由pV是一个定值分析图像进行选择。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明确实验原理,难度一般,基础题。

【解答】

(1)保持温度不变,封闭气体的压强用压强传感器测量,其体积由注射器刻度读出;

=180kPa·cm3

(2)由第一次和第九次可知pV=c是一个定值,则c=p1V1+p2V2

2

=150kPa,C选项最接近,故C正确,ABD错误;

则:p7=c V

7

(3)由可知p(V+V0)=c,即p=c

,故D正确,ABC错误。

V+V0

故答案为:

(1)压强;注射器刻度

(2)C

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习文档

2019年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物理实验是高考的主要内容之一.《考试大纲》就高考物理实验共列出19个考点,其中力学8个、热学1个、电学8个、光学2个.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并且对实验误差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一、《考试大纲》中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能够独立完成“物理知识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灵活地应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二、实验题的主要特点 物理实验年年考,年年有变化.从近年的实验题来看,其显着特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从简单的背诵实验转向分析、理解实验 实验原理是物理实验的灵魂.近年来,高考物理实验题既不是简单地回答“是什么”,也不是背诵“该怎样”,而是从物理实验情境中理解“为什么”,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确实是什么”,进而了解物理实验的每一个环节.

(2)从既定的课本学生实验转向变化的创新实验 只有创新,试题才有魅力;也只有变化,才能永葆实验考核的活力.近年来,既定刻板的学生实验已经从高考物理实验题中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尚未接触过的要通过解读物理原理的新颖实验(如应用性、设计性、专题性实验等).创新的实验题可以使能力考核真正落到实处. 二、物理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 1.等效法 等效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对一些复杂问题采用等效法,可将其变换成理想的、简单的、已知规律的过程来处理,常使问题的解决得以简化.因此,等效法也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要求用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条时,要与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时产生的效果相同——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O,即要在合力与两分力等效的条件下,才能找出它们之间合成与分解时所遵循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定则.又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水平速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重力的分力抵消摩擦力而等效于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还有,电学实验中电流表的改装、用替换法测电阻等,都是等效法的应用. 2.转换法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几乎每年必考

2019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几乎每年必考 物理是高考理科考生的必考科目,也是很考验学生思维水平的一门科目。物理的高考复习应将注意力放在哪些方面?高考时遇到大题不会做怎么办?昨天在金陵晚报微信公众平台举行的“微信助考”学科答疑活动中,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汤家合做出了详细解答。 问题1:今天江苏高考物理题目会难吗?后期该如何复习? 答:题目难易不是问题,因为江苏高考物理是等级考试,等级是按照考生数的百分比划分,不是按照分数划分等级。考生只要有“我难人也难,我不畏难;人易我也易,我不大意”的思想认识即可。 对于最后三周的时间如何复习,给大家提三点建议。一要“调整心态,提高认识”,要相信蕴藏在自身的潜力是巨大的,尘埃在未落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得给他让路,失败与成功仅有一步之遥,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会儿的努力之中。二是要“回归试卷,查漏补缺”,就是把这学期做过的模考卷和强化训练卷以及自己平时整理的错题本等抽出来,把太难的、力不能及的题先放到一边,把其他的统统认真订正,做出标记,错在哪就在哪补上。三是要“紧跟老师,不乱方寸”,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跟紧老师,认真做好老师提供的综合试卷和专题卷;认真弄懂老师讲的题目,要关注老师对题目的过程分析和方法提炼,关注老师对题目的延伸和拓展。问题2:今年高考物理的难题会在哪里出题? 答:选拔性考试的本质就是测量,用试卷作为测量工具把学生心智水

平的高低加以区分。所以高考试题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为了增加考试的信度,试卷还是强调主干知识的覆盖面的。所以,高中物理力学和电学两大模块中的主要规律和方法都可能成为难题的命题之处。问题3:觉得选考模块和物理学史等内容掌握得不好,怎么办? 答:高考物理以考查能力为主,但总有一些知识性的题目。特别是《考试说明》中的Ⅰ类要求的知识点,考查这类知识的题目大多属于基本知识,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不高,只要复习到了,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就能正确地解答。而如果遗漏了该知识点,就无法正确解答相关题目。因此,最后阶段应对照《考试说明》做好基本知识的“查漏补缺”工作,尤其是选考模块和物理学史等方面的知识。 问题4:觉得带电粒子在做电磁场中的运动方面的大题时比较困难,后期该怎么复习? 答:这类题目在高考中通常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但是考生也不必担心,因为江苏高考的计算题每题都有三小问,设问的难度逐渐增加,做出前两问还是比较容易的。考生可以在考前做点这方面的中档题,关键是掌握这类题的思维程序:画轨迹、定圆心、求半径(物理的或数学的方法)、列方程。如果题目情境比较陌生,可以朝着自己做过的熟悉的题目上去想,进行方法的类比和思维的迁移,也就是说要把“陌生问题熟悉化”。 问题5:对电学实验题没有信心,怎么办? 答:电学实验几乎是江苏省高考物理每年必考的题目。我想,题目不管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它考查的基本东西还应该是来自课内,来自

2018年北京高考物理卷--及答案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在核反应方程4 1417278He + N O + X →中,X 表示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α粒子 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 .干涉条纹消失 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当P 运动到上方 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 B .0.30 m C .0.20 m D .0.15 m 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 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A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Q P v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完整版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7高考物理实验复习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句是听别的老师说的,觉得挺对的) 第一部分考查的内容及要点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二、基本实验操作: 实物连线、实验步骤、纠错、补漏、排序等。 三、基本实验原理: 详见“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四、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图像法(剔除错误数据,找规律),列表法(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反比关系);减小误差(换仪器、换方法、多次测量、作图等) 五、开放性实验题: 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实验变式(这部分的关键是回归已知的实验,用脑海里已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去解决新问题是这类题的关键)

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一、实验部分考题分析: 力学实验的主线是打点计时器(光电门); 电学实验的主线是各种方法测各种电阻; 电磁学内容实验题略有涉猎,但很少; 考题基本为课本实验的变式、组合或重新设计。 二、考纲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3-3) 实验十四: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4) 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三、专题突破: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8年度北京高考物理卷及标准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在核反应方程41417 278He + N O + X →中,X 表示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α粒子 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 .干涉条纹消失 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当P 运动到上方 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 B .0.30 m C .0.20 m D .0.15 m Q P v

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 18.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 两类运动无关 ..的是 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 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 19.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ray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 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 容增大 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 水平向西,则小球 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2018年高考北京物理(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一、选择题 1. 在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α粒子 【答案】A 【解析】设X为:,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守恒:,则: 电荷数守恒:,则,即X为:为质子,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式,要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从而确定X 的种类。 2.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答案】C 【解析】A、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故A错误; B、布朗运动为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固体小颗粒运动的无规则性,是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的间接反映,故B错误;学科&网 C、分子间斥力与引力是同时存在,而分子力是斥力与引力的合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斥力,即引力小于斥力,而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表现为引力,即斥力小于引力,但总是同时存在的,故C正确,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布朗运动、扩散以及分子间的作用力的问题;注意布朗运动和扩散都说明了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都与温度有关;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3. 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 干涉条纹消失 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的干涉现象,注意只有频率相同、振动相同的两列波才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像,同时要掌握哪些点是振动加强点,哪些点是振动减弱点。 4.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 B. 0.30 m C. 0.20 m D. 0.15 m 【答案】B 【解析】可以画出PQ之间的最简单的波形,如图所示: 同时由于PQ可以含有多个完整的波形,则:

2018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

2017高考物理实验复习 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句是听别的老师说的,觉得挺对的) 第一部分考查的内容及要点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 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二、基本实验操作: 实物连线、实验步骤、纠错、补漏、排序等。 三、基本实验原理: 详见“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四、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图像法(剔除错误数据,找规律),列表法(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反比关系);减小误差(换仪器、换方法、多次测量、作图等)五、开放性实验题: 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实验变式(这部分的关键是回归已知的 实验,用脑海里已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去解决新问题是这 类题的关键)

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一、实验部分考题分析: 力学实验的主线是打点计时器(光电门); 电学实验的主线是各种方法测各种电阻; 电磁学内容实验题略有涉猎,但很少; 考题基本为课本实验的变式、组合或重新设计。 二、考纲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3-3) 实验十四: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4) 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三、专题突破: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题做的比较多了,要点基本上都掌握了,这里只强调两点:1.不要上来就用公式,要先验证一下是不是匀变速,即△s是否都相等;2.本题可能涉及到牛顿力学,不要漏知识点。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3.能够利用纸带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 考点内容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实验十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实验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3.能够利用纸带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1.理论基础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若v2-v1=v3-v2=v4-v3=…,则说明该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该物体在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K =??=??=1 1t v t v a 2.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1)作用:计时仪器,每隔0.02 s 打一次点. 工作条件①电磁打点计时器:4~6v 交流电②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00v 交流电 (3)纸带上点的意义: ①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了时间和位移) ②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设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为S 1、S 2、S 3… (1)若如S 2-S 1=S 3-S 2=…=S n -S n-1=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如S 2-S 1=S 3-S 2=…=S n -S n-1≠0,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3.求物体加速度的方法和速度 (1)逐差法 如图实-1-1所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 1、S 2、S 3…、S 6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根据△s=aT 2 2122334143)()()(aT s s s s s s s s =-+-+-=- 同理如236253aT s s s s =-=- 即为所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2020年北京市高三各区物理一模汇编:力学实验

2020北京高三物理一模力学实验汇编 1、(2020北京房山高三一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利用重物拖着纸带自由 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并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点迹进行测量,经过数据处理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在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纸带 B.实验时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要在同一竖直线上 C.打点计时器、天平和刻度尺是本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测量仪器 D.实验中重物的质量大小不影响实验误差 (2)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标上A、B、C……测得其中E、F、G点距打点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为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打下O点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 p= ,动能增加量△ E k=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利用该装置还可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同学的做法是以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为横坐标,以各点速度的平方v2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像,如图所示。由v2-h图像求得的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020北京丰台高三一模).现有两组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 (1)甲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①他们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具体操作是:把木板 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的影响。 ②图2是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部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

17年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必考物理实验,一起来看看吧。 一、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m1v1=m1v1/+m2v2/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2.实验仪器: 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4.主要测量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北京高考一二模物理实验及答案(东西海朝)

2016高考模拟物理实验题汇总(东西海朝) (东城1)21.(18分) (1)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弹簧秤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做“验证共点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以及两只弹簧秤施加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1所示。图中每个正方形小格边长均代表0.5N。利用作图法可知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量一捆带绝缘漆的镍铬合金丝的长度。 ①如图2所示,他们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合金丝的直径d=__________mm。查得镍铬合金丝的电阻率为,若测出合金丝的电阻为R,则合金丝的长度可以根据公式L=_________求出(用ρ、d 、R 表示)。 ②他们用表盘如图3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合金丝的电阻。先将选择开关调到电阻挡的“X10”位置,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扎,把两笔尖相互接触,调节________(选填“S”或“T”),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向电阻挡的_________(选填“0”或“∞”)刻线。之后将红、黑表笔的笔尖分别与合金丝两端接触,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于是他们将选择开关调到电阻挡的_______(选填“X1”或“X100”)位置。

③正确选择挡位并重新调零后,他们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合金丝的两端接触,测得合金丝的电阻为15Ω 。他们还想用伏安法测量合金丝的电阻时,发现实验室提供的电表内阻约0.5Ω ,电压表内阻约3kΩ 。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应采用图4中的(选填“甲”或“乙”)电路。 ④他们选择合适的电路后,分别用最大阻值是5Ω 、50Ω 、2000Ω 的三种滑动变阻器做限流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的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分别做出电压表读数U随滑片移动距离x的关系曲线a、b、c。如图5所示。用最大阻值为2000Ω 的滑动变阻器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所对应的滑动变阻器。 (西城1)21.(18分) (1)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测量的示数如图1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mm。 (2)如图2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 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必需的器材是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填选项前的符号)。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直流电源、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交流电源、刻度尺 ②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

高考理综北京卷物理实验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物理实验分析 北京卷物理总分100分,占理综卷总分的33.33%,物理实验总分30分,占物理部分的33.33%。 18.(6分)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 ,极板间的距离为d ,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 不变,增大d ,则θ变大 B.保持S 不变,增大d ,则θ变小 C.保持d 不变,减小S ,则θ变小 D.保持d 不变,减小S ,则θ不变 答案:A 解析: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为介质、两极板正对面积S 、极板间的距离d ,其中电 容器电容与S 成正比、与d 成反比。由 4S C kd επ= 知,保持S 不变,增大d ,电容C 减小, 电容器带点能力降低,电容器电量减小,静电计所带电量增加,θ变大。保持d 不变,减小S ,电容减小,θ变大。 本题考点: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 对应的实验:影响电容器的因素 A 、 B 选项中,保持S 不变,增大d 。

图一 图二 由图一和图二可以清晰的看到,保持S不变,增大d时,θ角变大。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C、D选项中,保持d不变,减小S时, 图三 图四 由图三、图四可以看出,保持d不变,减小S时,θ角变大。故C、D是错误的。

20.(6分)如图,若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位置,则该图像反映了某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若令x 轴和y 轴分别表示其它的物理量,则该图像又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功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物体受恒定合外力作用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动能与时间的关系 B.若x 轴表示频率,y 轴表示动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光电效应中,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C.若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动量,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物在沿运动方向的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物体动量与时间的关系 D.若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感应电动势,则该图像可以反映静置于磁场中的某闭合回路,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增长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根据动量定理0P P Ft -=,0P P Ft =+说明动量和时间是线性关系,纵截距为初动量,C 正确。结合 2k P mE =02k mE P Ft =+,说明动能和时间的图像是抛物线,A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km E h W ν=-,说明最大初动能和时间是线性关系,但纵截距为负值,B 错误。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增长合回路内的磁通量均匀增大,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增长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等于磁通量的变化率,是一个定值,不随时间变化,D 错误。 对应的实验:探究恒力做功 光电效应

17年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20201122072445)

17 年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 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必考物理实验,一起来看看吧。 一、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 图钉几个。 3. 主要测量: a. 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 Q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 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 及方向。 4. 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 减小误差的方法: a. 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 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 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 并与木板平行. d. 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 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 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 一般取600---1200 为宜 (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 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 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 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 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 m1 以v1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 ---- m1 以v1'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 --- m2 以V2'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2. 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 实验条件: a. 入射小球的质量ml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 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 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 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高考物理实验题题型归类解析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题集 实验复习要求: 一、仪器的使用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条件、读数(有效数字) 1、游标卡尺(10分尺、20分尺、50分尺) (1)读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cm. (2)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尺上有20个小 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下图所示。这个工件 的长度是______mm。 2、螺旋测微器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矩形小零件的长和宽时,螺旋测微器 上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左图的读数是 _______cm,右图的读 数是 cm。 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1) F'; (2) B; 0 5 10 5 6

三、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1、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纲丝、钢筋)受到的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 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个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 ,横 截面积为0. 8 cm 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1/1 000,由于这一拉力很大, 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就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 (1)根据测试结果,推导出线材伸长x 与材料的长度L 、材料的横截面积S 及拉力F 的函数关系为 。 (2)在寻找上述关系中,你运用哪种科学研究方法? 。 (3)通过对样品的测试,求出新材料制成的金属细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 。 答案:(1)s FL k x (其中k 为比例系数);(2)控制条件法(或控制变量法、单因子法、归纳法);(3)104 N 2、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 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 施加外力F ,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 力F 与弹簧的形变量x 作出的F -x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 劲度系数为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 答案:200 N/m 弹簧有自重 3、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 字母排列出来是: 。 A 、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 ,F )对应的点,并用 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 、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 0 C 、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 尺 D 、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 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 、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2019年高考物理必考的热点总结

2019年高考物理必考的热点总结 科学备考 抓基础是原则练套题是方法 高考复习第一轮做题,第二轮做专题,第三轮做真题真卷。模拟考试是为练速度、调整状态,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要想迅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抓基础是原则,练套题是方法,理清解题思路,熟记典型题目的解题套路,例如把复杂的计算题分解为简单运动分析、受力分析等,养成画图分析的习惯,提高应试能力。 不同学校的学生基础不同,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高考二轮复习,不可东施效颦。对于学生基础薄弱的普通高中,不宜一味追求教学容量,一节课围绕高考热点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即可。高考复习不应都是讲习题,如果一节课内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十几道题,往往吃力不讨好,其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学生基础薄弱的学校,到高考前把基础内容复习一遍,这是符合学生实际的正常现象。但也要尽早让学生做近年的高考真题,高考题目最经典,考前冲刺天天练。建议从5月份开始有计划地每周训练一份高考真题。以高考真题为载体讲解基础知识,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应试技巧。 解题技巧 联系题目找隐情 本地考生高考失分原因如下:一是学习水平方面的问题,表现出基础不够扎实,审题不够仔细;实验不够重视,分析不够透彻等。二是竞技状态方面的问题,表现出精力不够充沛,头脑不够清醒等。考场如何有效避免失分?一是解题要讲科学、讲方法。要重视过程的分析,重视对问题的推理和总结。仔细读题,把握已知条件,深入挖掘,找

出隐含条件,综合梳理确认,理解题目的要求,理清答题思路。二是不回避旧题,不迷恋难题。若在备考时把教材作为重要的复习材料,平时心中有数,考试就会得心应手。 理性复习 不必迷信名校的模拟题 关于物理复习“专题的分类”,除了按照学科研究领域划分为力学、电学、实验等专题外,还可按照考题的难度进行划分,如基础题专题、中等难度题等。从而掌握一些解题套路,提高应试能力。 临近高考,各种资料满天飞,要学会主动复习,敢于舍弃,快速浏览,看图理思路即可,不必每道题都深究,不要总对照答案。做完题目就立刻对照答案的习惯不利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四月后的日子更要把这个习惯改掉。学会用自己的理解,按照物理高考的十大热点和若干套路评价这些试题。老师和同学都不必过分迷信各名校的模拟试题。 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自己的考试卷和改错本都是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翻阅、思考、再练习,效果会特别好。通过阅读改错本,做高考套题等方式整理解题方法,逐步“把书读薄”。为提高应试的能力奠定基础。高考注重知识考查的同时,更注重考查能力。所要考查的主要有五大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基础。在第二轮复习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把一些重点实验给学生进行现场演示,或开放物理复习的实验,最好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对着实验仪器弄清实验原理,老师和学生都不要认为实验操作复习是浪费复习时间。 考前冲刺

高中物理实验手册

首届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实验技能比赛 培训手册 (中学物理单项) 目录 第一章基本物理实验仪器使用规范 (1) 第一节力学实验仪器得使用规范 (1) 一、托盘天平得使用规范 (1) 二、刻度尺得使用规范 (1) 三、游标卡尺得使用规范 (2) 四、螺旋测微计得使用规范 (2) 五、弹簧秤得使用规范 (3) 六、打点计时器得使用规范 (3) 七、气垫导轨得使用规范 (4) 八、量筒得使用规范 (4) 第二节热学实验仪器使用规范 (5) 一、温度计得使用规范 (5) 二、酒精灯得使用规范 (5) 第三节光学实验仪器使用规范 (6) 一、透镜得使用规范 (6) 二、干涉仪得使用规范 (6) 第四节电学实验仪器使用规范 (7) 一、学生电源得使用规范 (7) 二、电流表得使用规范 (7) 三、电压表得使用规范 (8) 四、滑动变阻器得使用规范 (8) 第二章中学物理实验操作规范 (11) 第一节零位调整 (11) 第二节水平、铅直调整 (11) 第三节消除读数装置得空程误差 (11) 第四节仪器得初态与安全位置 (12) 第五节逐次逼近调整 (12) 第六节消视差调节 (12)

第三章中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规范 (13) 第一节误差分析 (13) 一、偶然误差处理 (13) 二、系统误差处理 (14)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4) 一、仪器正确测读得原则 (14) 二、关于“0”得问题 (14) 三、数值表示得标准形式 (15) 第三节数据处理方法 (15) 一、列表法 (15) 二、作图法 (15) 三、逐差法 (16) 四、最小二乘法 (17) 附录1:中学物理典型实验(初中物理部分) (17) 一、二力平衡 (17) 二、做功过程就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得过程 (18) 三、阿基米德定律 (19) 四、不同物质得比热容不同 (20) 五、探究焦耳定律 (21) 六、滑动变阻器得构造及使用 (21) 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得关系 (22) 八、平面镜成像特点 (24) 九、反射定律 (25) 十、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6) 附录2:中学物理典型实验(高中物理部分) (27) 一、验证力得合成得平行四边形定则 (27) 二、牛顿第二定律 (28) 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9) 四、光得折射定律 (30) 五、描绘小灯泡得伏安特性曲线 (32) 六、用电流表与电压表测电池得电动势与内电阻 (33) 七、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35) 八、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得规律 (37) 九、变压器电压与匝数关系 (38) 十、传感器得简单使用 (40)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 页(共 8 页)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在核反应方程41417 278He + N O + X →中,X 表示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α粒子 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 .干涉条纹消失 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当P 运动到上方 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 B .0.30 m C .0.20 m D .0.15 m Q P v

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 18.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 两类运动无关 ..的是 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 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 19.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ray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 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 容增大 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 水平向西,则小球 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2 页(共8 页)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总结范本通用版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总结范本通用版 General version of summary model of physical mechanics expe riment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总结范本通用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设计探究 本节课主要讲解三个方面。第 一、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原理:利用“整体法”分 析小车和砂桶一起加速运动受合外力为砂桶的重力,再利用隔离法计算出小车受的合外力(即拉力),最后得到拉力等于小车重力的近似条件。第 二、利用极限法分析实验图像产生截距的物理解释和误 差原因。第 三、简单了解使用气垫导轨光电门等进行实验改进、创 新实验的方法。 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是利用描迹法探究问题的一个重要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1.实验的原理理解不到位。 2.实验的控制条件把握不好。

3.实验的数据处理有障碍。通过本课学习可突破解决以上几个困惑,实现高效学习,并且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探究动能定理实验,是新课标增设的一个实验,了解实验思想、实验方法是完成实验的基础,在学习该实验时往往会出现对实验的原理、控制条件、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理解不够深刻现象。对实验的延伸、拓变不够灵活,因此造成实验题的失分。通过本节课教学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是一个典型的纸带类实验,该实验借助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学生在做该实验会出现四个问题: 1.实验要点理解不深刻; 2.数据处理读数及有效数字驾驭不理想; 3.误差来源及减少方法分析不透彻; 4.实验的拓变不够灵活。通过本节课学习,把握实验要点。掌握试验方法,弄通实验误差的产生与减少办法。独立完成实验要求的学习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