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动力触探检测记录

轻型动力触探检测记录

轻型动力触探检测记录

共页,第页

委托编号:

技术负责人:校核人:计算人:测试人:

动力触探最新规范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 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1.0.2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目前该规范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 7 动力触探试验 7.1 一般规定 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7.1.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7.1.3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7.2 试验设备

7.1.2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7.2.2 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 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7.2.5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7.2.6 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7.3 试验方法 7.3.1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标准贯入量为30cm,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记录贯入30cm的锤击数N10。 2 试验应先用钻探设备钻至试验土层的顶面以上0.3m 处,然后进行连续贯入试验。 3 当贯入30cm的击数超过100击或贯入15cm的击数超过50击时,可终止试验。 7.3.2 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轻型动力触探

轻型动力触探 1前言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锤重10kg),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贯入锤击数判别土层的类别,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对地基土做出综合评价。由于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 2)检验地基土的夯实程度; 3)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随着基建投资的加大,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浅基础工程,通常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较高的人力物力。本文介绍的轻型动力触探实验能简便、快捷的检测浅地基承载力,而且费用便宜。下面以工程实例论述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基槽验收中检测地基承载力的应用。 2工程概况 长沙市某楼盘,位于浏阳河畔,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大部分是耕地和农田,耕地和农田的土质为耕植土和淤泥层(耕地0-30cm为耕植土,农田0-80cm为淤泥层,饱和、软塑-流塑,颜色为黑色-灰色),底层土质为粉质粘土,颜色为灰色、硬塑。 3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方法 3.1设备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设备。 3.2试验要点 (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 0±2.0cm,使其自由下落。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3.3检测结果 工地现场基槽已开挖到持力层粉质粘土,通过现场随机选点触探,该楼盘第61栋和57栋的轻型圆锥动力触探结果如表1所示: 由于第57栋基槽开挖以后遭雨水浸泡,地基承载力明显受到影响,特别是面层(0-30cm)偏低严重,必须挖掉被雨水浸泡部分以后该地层方可作为持力层。 4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4.1资料整理 (1)每完成一次轻型触探后,在现场及时核对所记录的锤击数及深度是否有错漏,并结合其它勘探资料,综合研究分析,去掉不合理的特异值。

动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四节动力触探试验 一、概述 动力触探(DynamicPenetrationTest简称DPT)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一定尺寸、一定形状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判定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可分为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两种。 圆锥动力触探(DPT)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通常以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来表示土的阻抗,也有以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土的阻抗。圆锥动力触探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效较高、适应性强,并具有连续贯入的特性。对难以取样的砂土、粉土、碎石类土等,对静力触探难以贯入的土层,圆锥动力触探是十分有效的勘探测试手段。圆锥动力触探的缺点是不能采样对土进行直接鉴别描述,试验误差较大,再现性差。 如将探头换为标准贯入器,则称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PenetrationTest简称SPT)。利用动力触探试验可以解决如下问题: 1)划分不同性质的土层。当土层的力学性质有显着差异,而在触探指标上有显着反映时,可利用动力触探进行分层和定性地评价土的均匀性,检查填土质量,探查滑动带、土洞和确定基岩面或碎石土层的埋藏深度等。 2)确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砂土的密实度和黏性土的状态,评价地基土和桩基承载力,估算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等。 二、适用范围 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的适用范围见表7-10 三、圆锥动力触探 (一)动力触探类型及规格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规定,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可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其规格和适用土类应符合表7-11的规定。 (二)技术要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规定,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技术要 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 2)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 2、DBJ15-31-2003); 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试验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 采用自由落锤以15~30击/min的锤击速率连续锤击贯入,每贯入1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轻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为50cm。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 N)。 10 对轻型动力触探,当 N>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验。 10 (四)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 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 参照表1,根据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推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1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五)试验要点 (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 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

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4)本试验方法试用宇深度小于4米的土层。

水泥搅拌桩N10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方案

水泥搅拌桩N10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方案 1、试验目的 检验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桩体成桩质量。 2、仪器设备 1)触探头:圆锥头,锥角60°,直径40mm; 2)触探杆:直径25mm,长度1m,采用地质管材D40; 3)穿心锤:落锤质量10kg,落距50cm。 3、基本原理 轻型动力触探,就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搅拌桩中,根据打入桩中的阻抗大小来判别桩身强度。 4、检测标准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 2)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设计图纸。 5、抽检数量 检测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1%,且不小于3根。 6、准备工作 为确保检测工作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我方将设置专职联络员,负责通业主、监理、施工等单位的联系、沟通工作,及时掌握现场进度情况,以便我方做好人力、物力的调配工作,同时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在进场检测前有关方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检测桩触探测试时应将上覆砂层挖除,露出搅拌桩桩头。测试时桩顶标 高为自然地面标高; 2)触探测试时,桩龄期应在3d内。 7、技术要求 1)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深度不应超过4m; 2)触探杆连接后的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 3)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不宜间断,锤击速率一般为每分钟15?30击; 5)触探测试点的位置位于搅拌桩径向D/4位置处; 6)当N io> 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8测试方法及测试步骤 1)安装触探头及触探杆,使探头与探杆及探杆与探杆联接紧密; 2)定位,使触探头置于所检测的搅拌桩径向D/4位置处; 3)使落锤自由落下,锤击贯入连续进行; 4)防止锤击偏心和探杆侧向晃动; 5)记录探头每贯入30cm的击数。 9、进度安排及成果提交 正式检测期间,保证每天可完成约30根桩的触探检测,并根据施工现场进度的要求,投入相应的人员、设备,以确保满足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三天内可提供初步检测结果,全部检测完成后,七个工作日内提供正式检测报告。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地基承载力测试)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适用范围 1.1圆锥动力触探用于推定天然地基的地基承载力,鉴别其岩土性状;推定处 理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评价其地基处理效果;检验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桩体成桩质量;评价强夯置换墩着底情况;鉴别混泥土灌注桩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 1.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有: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应根据地质条 件合理选择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类型。 1.3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推定换填地基、黏性土、粉土、细沙及其处理 土地基的地基土承载力,鉴别地基土性状,评价处理地基的施工效果。 2.设备 2.1.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规格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2.3触探杆应顺直,每节触探杆相对弯度不宜小于0.5%,丝扣完好无裂纹。

3.现场检测 3.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采用自由落锤。 3.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连续锤击贯入,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 。轻型动力触探的落距应为50cm ,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76cm ,超重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应为100cm 。试验时,应避免锤击偏心和侧向摇晃,圆锥动力触探空斜角不应大于2%。 3.3每贯入1m ,应将探杆转动一圈半。 3.4应及时记录试验段深度和锤击数。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 的锤击数(记为N10);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10cm 的锤击数(分别记为N ' 63.5、N '120) 。 3.5对于轻型动力触探,当N 10﹥100或贯入15cm 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 止试验。贯入15cm 时锤击数超过50时,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取为2倍的实际锤击数。 3.6对于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 '63.5 >50时,可终止或改用超重型动力 触探。当有硬夹层时,宜穿过硬夹层后继续试验。 3.7当探头直径磨损大于2mm 或锥尖高度磨损大于5mm 时应及时更换探头。 3.8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数据可按附录A 表A.0.2的格式进行记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1、静力触探试验: 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 2、动力触探试验: 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动力触探仪分为: 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 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 R=(0.8×N-2)×9.8 (1) R-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 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 63.5kg 的穿心锤,以 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 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 y=35.96x+23.8 (2) y-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3、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 63.5kg 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 76cm 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 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 30 cm,用此 30cm 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锤击数(N) 的结果不仅可用于判断砂土的密实度,粘性土的稠度,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砂土的振动液化,桩基承载力,同时也是地基处理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 轻型动力触探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锤重10kg),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贯入锤击数判别土层的类别,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对地基土做出综合评价。 目录 1 前言 2 工程概况 3 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方法 4 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5 结语 1 前言 2 工程概况 3 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方法 4 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5 结语 1 前言 由于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3.2.6.4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 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 锤的质量(kg) 10±0.2 63.5±0.5 120±1 落距(cm) 50±2 76±2 100±2 直径(mm) 40 74 74 锥角(°) 60 60 60 探杆直径(mm) 25 42 50~60 深度(cm) 30 10 10 锤数 N10 N63.5 N120 (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 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 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 1.穿心杆 2.穿心锤 3.锤垫 4.触探杆 5.探头

B.试验步骤: (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C.资料整理: (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 D.试验成果的应用: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 N10(击/30cm) 15 20 25 30 fa(Kpa) 105 145 190 230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 2)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 2、DBJ15-31-2003); 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试验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 采用自由落锤以15~30击/min的锤击速率连续锤击贯入,每贯入1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轻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为50cm。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 N)。 10 对轻型动力触探,当 N>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验。 10 (四)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 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 参照表1,根据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推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1N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Pa) (五)试验要点 (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 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4)本试验方法试用宇深度小于4米的土层。

轻型动力触探

轻型动力触探

轻型动力触探 1前言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锤重10kg),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贯入锤击数判别土层的类别,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对地基土做出综合评价。由于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 2)检验地基土的夯实程度; 3)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随着基建投资的加大,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浅基础工程,通常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较高的人力物力。本文介绍的轻型动力触探实验能简便、快捷的检测浅地基承载力,而且费用便宜。下面以工程实例论述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基槽验收中检测地基承载力的应用。 2工程概况 长沙市某楼盘,位于浏阳河畔,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大部分是耕地和农田,耕地和农田的土质为耕植土和淤泥层(耕地0-30cm为耕

工地现场基槽已开挖到持力层粉质粘土,通过现场随机选点触探,该楼盘第61栋和57栋的轻型圆锥动力触探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第57栋基槽开挖以后遭雨水浸泡,地基承载力明显受到影响,特别是面层(0-30 cm)偏低严重,必须挖掉被雨水浸泡部分以后该地层方可作为持力层。 4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4.1资料整理 (1)每完成一次轻型触探后,在现场及时核对所记录的锤击数及深度是否有错漏,并结合其它勘探资料,综合研究分析,去掉不合理的特异值。 (2)轻型触探不考虑杆长修正,根据每贯入30 cm所需的锤击数绘制N10-h曲线图。 (3)进行土层力学分层,根据N10-h曲线,考虑触探的临界深度及界面效应,即“超前”和“滞后”影响,一般触探曲线由软层进到硬层时,则分层界线定在软层最后一个小值点以下2-3倍探头直径处,由硬层进入软层时,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作业指导书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及标准 本试验根据锤击能量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3种。轻型动力触探适用于一般粘质土及素填土;重型动力触探适用于中、粗、砂砾和碎石土;超重型适用于卵石、砾石类土。一般用于确定各类土的容许承载力;还可用于划分土的力学分层、评价土层的均匀程度和确定桩基持力层。 试验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二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由落锤、探杆、探头组成,具体规格见下表 三试验原理 是用一定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一定的距离所需的锤击数,判定土的力学特性,具有勘探和测试双重功能。 四试验步骤

(1)采用自由落锤方法;落距须严格控制在50cm。(规范没有找到) (2)轻型触探作业,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然后对土层连续进行触探,使穿心锤自由落下将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记录每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当贯入30cm 的锤击数超过90 击或当贯入15cm 锤击数超过45 击时,可停止试验,并记录45 击的实际贯入深度,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 的标准试验击数。 N10=30×45/△S 式中:△S——45 击时的贯入度(cm); N10——贯入30cm 的锤击数。 (3)重型触探作业,当连续三次N63.5>50 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特重型动力触探。 (4)重型、特重型动力触探应每贯入10cm 记录其相应击数。地层松软时,可采用测量每阵击(一般为1~5 击)的贯入度,并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同类型动力触探贯入10cm 时的击数: N 63.5;N 120 =10n/△S 式中:N 63.5;N 120——贯入10cm 的重型、特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 n ——每阵击的击数(击); △S——每阵击时相应的贯入度(cm)。 (5)试验技术要求 a、锤击能量是最重要的因素。规定落锤方式采用控制落距的自动落锤,使锤能量比较恒定,注意保持探杆垂直,探杆的偏斜度不超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轻型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1、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2、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我们所选取的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0.8N-2)*10 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 3 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方法及试验要点 (1)轻型触探仪要符合YS5219-2000《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要求,并报现场监理确认。 (2)首先开挖基础,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标高(或持力层),然后按基础样式合理布置探孔,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3)探孔设置: 一般房屋:独立基础按基础每个基础都应布置探孔;条形基础一般按长度方向6-8m距离布置探孔,位置宜在外墙转角出、内外墙交接出、纵横墙交接处,但单栋房屋总探孔数不得少于6个。 货物仓库:每个独立基础都应布置不少于4个探孔。 具体位置可与现场监理协商。 (4)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 (5)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锤击速率每分钟宜

为15~30 击,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在基底轻型触探仪试验记录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6)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 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7)触探深度要求 一般房屋:探孔深度不少于150cm 货物仓库:探孔深度不少于240cm 4 资料整理 (1)基坑触探时要有现场监理工程师旁站见证,锤击数要经现场监理和我方管理人员共同确认。 (2)每完成一次轻型触探后,在现场及时核对所记录的锤击数及深度是否有错漏,去掉不合理的特异值。 (3)轻型触探不考虑杆长修正,根据每贯入30 cm所需的锤击计算出相应土层的承载力。 5、注意事项 基础开挖后要及时进行触探,淋雨和暴晒将严重影响表层土的触探结果。当基槽开挖到位经触探合格,报监理单位验收确认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避免基槽积水,尤其是雨季施工,应充分做好排水措施,确保地基承载力的发挥。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 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 锤的质量(kg)10±±120±1 落距(cm) 50±2 76±2 100±2 直径(mm) 40 74 74 锥角(°)60 60 60 探杆直径(mm)25 42 50~60 深度(cm)30 10 10 锤数N10 N120 (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 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 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 1.穿心杆 2.穿心锤 3.锤垫 4.触探杆 5.探头

B.试验步骤: (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 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 (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 D.试验成果的应用: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 N10(击/30cm)15 20 25 30 fa(Kpa)105 145 190 230

轻型动力触探方案

*****项目 N10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给水管总长约*万米,排水管总长约*万米,设计地基承载力为100kPa,基础土质分为土方回填路段和原山体挖方路段。 二、检测数量及位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中的有关规定,以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填方路段每20米检测3个点,挖方路段不进行检测,检测深度视现场实际情况定。 三、检测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1、检测原理 N10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50cm固定落距的一定的锤击动能,将探头直径为40mm±1的圆锥触探头打入地基土中,根据打入击数确定其承载力大小。 2、技术要求 (1)检测参照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及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2)测试点在土基顶面; (3)测试点地基土应保持不受扰动; (4)触探杆的最大偏斜度不宜超过2%; (5)触探时锤击贯入应连续,锤击频率宜在15~30击/分钟之间。 3、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采用N10触探仪,落锤质量10±0.2kg,落距50±2cm;触探头为圆锥形,锥角60°,锥底直径40mm±1;触探杆直径25±1mm,长度1m。 4、检测步骤 (1)正确安装触探头和触探杆,使之紧密相连; (2)使触探头定位于被检测点上; (3)使落锤自由落下,贯入连续进行; (4)记录触探头每贯30cm的锤击数。 四、检测结果及结论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现场准确采集好每个点的锤击数据,试验完检测点后,及时分析检测结果并及时编制《N10轻型动力触探成果表》和《N10轻型动力触探检测结果一览表》。

动力触探试验

第四节动力触探试验 一、概述 动力触探(Dynamic Penetration Test 简称DPT)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一定尺寸、一定形状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判定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可分为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两种。 圆锥动力触探(DPT)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通常以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来表示土的阻抗,也有以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土的阻抗。圆锥动力触探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效较高、适应性强,并具有连续贯入的特性。对难以取样的砂土、粉土、碎石类土等,对静力触探难以贯入的土层,圆锥动力触探是十分有效的勘探测试手段。圆锥动力触探的缺点是不能采样对土进行直接鉴别描述,试验误差较大,再现性差。 如将探头换为标准贯入器,则称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简称SPT)。利用动力触探试验可以解决如下问题: 1)划分不同性质的土层。当土层的力学性质有显著差异,而在触探指标上有显著反映时,可利用动力触探进行分层和定性地评价土的均匀性,检查填土质量,探查滑动带、土洞和确定基岩面或碎石土层的埋藏深度等。 2)确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砂土的密实度和黏性土的状态,评价地基土和桩基承载力,估算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等。 二、适用范围 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的适用范围见表7-10

三、圆锥动力触探 (一)动力触探类型及规格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的规定,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可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其规格和适用土类应符合表7-11 的规定。 (二)技术要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规定,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技术要 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 2)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

1 动力触探试验

1 动力触探试验 1.1 一般规定 (据GB/T50480-2008;TB10018-2003) 1.1.1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1.1.2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1 . 2 试验设备 1.2.1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1.2.2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1.2.3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1.2.4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1.2.5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1.2.6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1.2.7动力触探试验设备机件规格及更新标准应符合表D.0.2 和图D.0.2的要求。 表D.0.2动力触探试验设备机件规格 1.3 试验方法 1.3.1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标准贯入量为30cm,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记录贯入30cm的锤击数N10。 2.试验应先用钻探设备钻至试验土层的顶面以上0.3m处,然后进行连续贯入试验。 3.当贯入30cm的击数超过100击或贯入15cm的击数超过50击时,可终止试验。 1.3.2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标准贯入量均为10cm,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标准贯入量锤击数N63.5、N120。 2.试验时锤击频率应控制在15~30击/min,试验应保持连续贯入。 3 .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落锤偏心和探杆的侧向晃动,并保持探头的垂直贯入。

动力触探计算

.4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0.4.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可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其规格和适用土类应符合表10.4.1 的规定。 10.4.2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 2 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30 击; 3 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 宜转动探杆

一次; 4 对轻型动力触探,当N10>100 或贯入15cm 锤击数超过50 时,可停止试验;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5>50 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10.4.3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单孔连续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绘制锤击数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 2计算单孔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时,应剔除临界深度以内的数值、超前和滞后影响范围内的异常值; 3 根据各孔分层的贯入指标平均值,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场地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10.4.4根据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指标和地区经验,可进行力学分层,评定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状态、密实度)、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检测地基处理效果等。应用试验成果时是否修正或如何修正,应

根据建立统计关系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10.5.1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 10.5.2标准贯入试验的设备应符合表10.5.2 的规定。 10.5.3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 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 2 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 击

水泥搅拌桩N10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方案

水泥搅拌桩N10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方案1、试验目的 检验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桩体成桩质量。 2、仪器设备 1)触探头:圆锥头,锥角60°,直径40mm; 2)触探杆:直径25mm,长度1m,采用地质管材D40; 3)穿心锤:落锤质量10kg,落距50cm。 3、基本原理 轻型动力触探,就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搅拌桩中,根据打入桩中的阻抗大小来判别桩身强度。 4、检测标准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设计图纸。 5、抽检数量 检测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1%,且不小于3根。 6、准备工作 为确保检测工作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我方将设置专职联络员,负责通业主、监理、施工等单位的联系、沟通工作,及时掌握现场进度情况,以便我方做好人力、物力的调配工作,同时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在进场检测前有关方做 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检测桩触探测试时应将上覆砂层挖除,露出搅拌桩桩头。测试时桩顶标

高为自然地面标高; 2)触探测试时,桩龄期应在3d内。 7、技术要求 1)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深度不应超过4m; 2)触探杆连接后的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 3)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不宜间断,锤击速率一般为每分钟15~30击; 5)触探测试点的位置位于搅拌桩径向D/4位置处; 6)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8、测试方法及测试步骤 1)安装触探头及触探杆,使探头与探杆及探杆与探杆联接紧密; 2)定位,使触探头置于所检测的搅拌桩径向D/4位置处; 3)使落锤自由落下,锤击贯入连续进行; 4)防止锤击偏心和探杆侧向晃动; 5)记录探头每贯入30cm的击数。 9、进度安排及成果提交 正式检测期间,保证每天可完成约30根桩的触探检测,并根据施工现场进度的要求,投入相应的人员、设备,以确保满足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三天内可提供初步检测结果,全部检测完成后,七个工作日内提供正式检测报告。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1 、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 2 、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 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动力触探仪分为: 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 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 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 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 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 R=(0.8 X N-2) X 9.8 (1) 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63.5kg 的穿心锤,以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 y=35.96x+23.8 (2) y- 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x- 重型触探锤击数。 3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63.5kg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76cm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

轻型动力触探

轻型动力触探 1前言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就是利用一定得锤击能量(锤重10kg),将一定规格得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贯入锤击数判别土层得类别,确定土得工程性质,对地基土做出综合评价。由于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以下几方面得工作: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 2)检验地基土得夯实程度; 3)检验基底就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随着基建投资得加大,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浅基础工程,通常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需要消耗较长得时间、较高得人力物力。本文介绍得轻型动力触探实验能简便、快捷得检测浅地基承载力,而且费用便宜。下面以工程实例论述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基槽验收中检测地基承载力得应用。 2工程概况 长沙市某楼盘,位于浏阳河畔,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大部分就是耕地与农田,耕地与农田得土质为耕植土与淤泥层(耕地0-30cm为耕植土,农田0-80cm为淤泥层,饱与、软塑-流塑,颜色为黑色-灰色),底层土质为粉质粘土,颜色为灰色、硬塑。 3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方法 3.1设备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设备。 3.2试验要点 (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得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与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得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得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3.3检测结果 工地现场基槽已开挖到持力层粉质粘土,通过现场随机选点触探,该楼盘第61栋 与57栋得轻型圆锥动力触探结果如表1所示: 由于第57栋基槽开挖以后遭雨水浸泡,地基承载力明显受到影响,特别就是面层(0-30cm)偏低严重,必须挖掉被雨水浸泡部分以后该地层方可作为持力层。 4 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4.1资料整理 (1)每完成一次轻型触探后,在现场及时核对所记录得锤击数及深度就是否有错漏,并结合其它勘探资料,综合研究分析,去掉不合理得特异值。

动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试验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与触探杆相连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表示为贯入度或贯入阻力)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一般用于确定各类土的容许承载力;还可用于查明土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均匀程度;确定桩基承载力的位置和预估单桩承载力。 1.2本试验根据锤击能量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3种。轻型动力触探仪以每贯入0.30m的锤击数,以N10表示;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仪以每贯入0.10m所需的锤击数,分别以N63.5和N120表示。也可用动贯入阻力作为触探指标。 二、仪器设备 2.1仪器设备 2.1.1动力触探仪:由落锤、探头和触探杆(包括锤座和导向杆)组成,其规格如下表所列。 动力触探设备规格表3.1.1 设备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 落锤 质量 m(kg) 10±0.2 63.5±0.5 120±1 落距H0.50±0.02 0.76±0.02 100±0.02

(m) 探头 直径 (mm) 40 74 74 截面积 (cm2) 12.6 43 43 圆锥角 (0) 60 60 60 触探杆 直径 (mm) 25 42,50 50±63 每米质量 (kg) ﹤8 ﹤12 锥座质量 (kg) 10~15 2.1.2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设备须备有自动落锤装置。 2.1.3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探头直径的最大允许磨损尺寸为2mm;探头尖端的最大磨损尺寸为5mm。 2.1.4触探杆应符合GB/T15406-94标准的8.2和8.3的规定。触探杆的接头应与触探杆具有相同的直径。每个接头的容许最大偏心为0.2mm。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锤座直径应小于100mm,并不大于锤底面直径的一半。锤座、导向杆与触探杆的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