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课改之路在何方

我们的课改之路在何方
我们的课改之路在何方

我们的课改之路在何方

说到课改工作,在我们普通的农村学校看来,派出去的教师参加教育发达地区先进教学与管理的观摩培训也不在少数,但落实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与教学管理中则大多呈现出全面开花,形式上十分热闹而实际效果上起色不很明显,在体现课改的方式上,不少农村学校找不到突破口,多以听听课、评评课、写写文章。如果要上课题也是停留在文字上的多,实际工作中坚持付诸实践的少,更有甚者歪理曲理解为是给学校装门面,为教师个人评职称创造条件,使得教育科研不能有效融合于学校课改的实际,形成研与用两张皮的现象。所以日复一日,工作照样在做,学校教学风格仍涛声依旧,总是难登大雅之堂。我作为校长,应负主要责任,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带领老师们踏上精品教研之路在何方啊?

㈠该不该接受课改

师培训、行政号召……。应该说大政方针已定,不是改不改的问题,只是如何改,改的实际效果问题,因此课改工作毋容置疑,从工作纪律上讲,我们应该接受课改,可现实中有两大沟壑始终难以逾越。一是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知识与能力两项指标孰轻孰重难以取舍,能力高低评判难以操作和量化,为公平和稳定起见,国家考试制度也是在摸索中艰难前行,目前仍以文化知识考核为主,学生能力考核为辅,考试的指挥棒决定着人们的工作取向,这应该说是主要原因。二是执教者传统的教学思维惯性难以克服,几十年如一日的(老师讲、学生听占据主课堂)时间+汗水,照样在出“成绩”,因此不管学生能力如何,只要分数高就行,教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泯灭了教育的真谛,扼杀了学生发展的潜能。现实中的“高分低能”、“读大学无用论”、“大学毕业即失业”、“北大生辍学读技校”等怪现象将教学改革的功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师、家长与学生的思想上、意识形态上树起了一道困绕和阻碍课改的高墙,形成了教师改家长压,学校改家里补,课堂改课后补”的怪圈。三是我们的老师在心理上没有做好课改的准备,看课改的眼光短浅,总是认为习惯了的传统方法来得简单快捷,课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工作上,是一种额外工作负担,没能认识到成功的课改就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捷径的路子。这三大原因是目前导致我们课改工作迟迟不能大刀阔斧推动的主要症结。第一个层面是国家战略,相信它的实质性改革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一旦时机成熟,是带有行政强制手段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当务之急了。换句话说,你准备好了吗?可以不要求一蹴而就,但应该行动起来,首先从观念上改变自己,改改传统的教学思想,反思一下自己一路走来所用的套路、效果如何?乏味不?学生欢迎不?时代如此高速在发展,而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手法仍停止不前,不落伍才怪。其次从理论上丰富自己,多学习,多借鉴,让自己改起来有底气。再就是从课堂上着手,试着改改满堂灌的陋习,多放手一下学生,关键看你如何设计、如何组织使放而不乱,达到预期目的。不要奢想一两堂课就有效果,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地约束自己少讲,培养学生多“动”(动手、动口、动脑),习惯一旦养成可能就会春暖花开。分析不愿做的原因可能有:一是怕失败,功利心作祟;二是怕麻烦,老套路轻车熟路,最关键是第二点,这需要我们提升师德修养,践行学高为师的价值观。试想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有想成为优秀教师的追求,困难都可以克服,但如果任何一项改革都患得患失,那也终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应该行动起来,紧跟形势,接受课改。

㈡如何进行课改?

课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设计,而且也是一个复杂工程。目前也还没有一条完全畅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路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翻转课堂,解决“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个问题,现实版中很多名人大师创设的各种教学法都是在围攻这个堡垒,找最佳的突破口。虽教无定法,但主攻方向没变,我们听专家辅导,看

名师上课,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所以说到课改,首先得明确改的方向,然后再是研究改的策略,这一点很重要。

作为校长,不仅是管理者,更应该是教育思想的引领者。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沉溺于课改思考中,彷徨过,犹豫过,但最终还是醒悟了。现实版的课我也曾是忠实的执行者,也非常信奉时间+汗水就是效益,但我越教越觉得对不起教育,因为眼中没有学生,我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是仆人,不管你如何,就应该惟命是从,老师努了力,学生就应该优秀。但久而久之,学生变得麻木了,失去了天真与灵气,我愈来愈感到害怕,开始怀疑“师道尊严”这个信条了。通过看理论书籍,听专家讲座,看名师上课,坚持着改改,真还是有效果。首先是学生喜欢你了,不再因害怕而怠课,变得积极主动了,原本硬讲需很大功夫,但通过一些学生动手实验等参与,不经意间竟破解得是那么的轻而易举,从此我不再怀疑学生的自主能力,每堂课总在谋求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去激发学生和破解问题,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着,想的东西做出来,做的东西写出来,日久天长便有所悟,对如何进行课改,抓好前期准备工作,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拙见,以求共勉。

1、毫不犹豫地迈出第一步---改课

任何一项改革,都有一个酝酿和过渡阶段,绝非活生生的一刀两断,对课改更是如此。我反对那些“脱胎换骨”、“蜕变新生”、“翻转传统”等说法,因为不顾实际的课改,会导致一团糟,所以我希望老师们先学会“改课”。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最大的习惯就是“善讲”,生怕孩子学不懂,千讲万讲,学生最大的习惯就是“坐听”,机械地接受和机械地练习,因此“改课”就是要改变我们这种日复一日的惯性习惯,变“善讲”为“精讲”,变“坐听”为“动听”,这个“讲”字多停留在“导学”上,这个“动”字多研究一下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要改变这些习惯,肯定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到位,这可以理解,但应该有一种追求,乐意去做。说到技术层面,也并非深不可测,关键看心态,平常多看一下网上的名师授课,多看一些教研书籍,同行之间多切磋研究,鼓足勇气放弃顾虑,不急功近利,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相信绝对会有效果。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放心”、“不相信”、“不愿意”,对改课总是持怀疑态度,认为那是公开课的演戏,实际工作中行不通。其实这是狭隘的理解,是典型的教研两张皮现象。我最反对搞形式主义,又特别是在教学等主要领域,搞教研就是为了促教学,上公开课就是为了以点带面,不是做秀或成就个人。我也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教学而另起炉灶,只是研习如何将二者有机融合,让我们的课更有生气,更有效果,从而实现分数与能力的双赢,这就是校长的真实意图。

2、毫不排斥地迈出第二步---研课

研课不是一般意义的议课,而是上升到一个层次做课题研究。说到课题研究工作,作为一线学校我的观点是:少一些高深、系统的大课题,多一些贴近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着眼于问题的解决的微型课题,立足大众化,让课题走入所有教师的视野,不是为了得名,而是让教师在教学上得实惠,实现教研促教学的终极目标。

谈到“研究”二字,老师们总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和畏难情绪,一则认为“研究”是专家们的事,我们只管“教书”,二则缺少技术路径很难品尝到“研究”成功感。现实版的很多课题不排除有舍近求远,事本简而索繁之嫌,让人望而生畏,其实从实战的角度思考,我们倡导老师人人参与到微型课题研究,目的就在于解决教学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减少纯理论成分,因此做微课题研究,其程序可以简化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做细每一个研究环节,做实每一个阶段的研究实践,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来革新我们的教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做微课题研究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的名师工程,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行动起来,按照学

校定面、教研组(年级组)定线、名师和教坛新秀定点的策略来开展。具体实施中注重以下问题

⑴课题是哪一级不重要,要根据学校实际提出课题,课题研究要有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实实在在去做,不搞形式主义,要超越传统,减少理论成分,多技术层面,坚决不搞教研两张皮这样的事。

⑵课题源自于问题,问题源于我们的教学实践,源于学生、源于教学反思。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课题,那些凭经验凭敬业就可解决的问题不是课题,要用发展的理念在教学细节中搜索问题,在看似平常普通的教学实践中捕捉问题,从而提炼成有价值的课题。低年级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课堂常规为侧重,中高年级以培养学生立德树人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如:《低段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在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小学数学主题图应用的研究》、《利用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的实践研究》等等,彰显出教师强烈的问题意识,只有找准问题,才能迈开研究的步伐。

⑶为了有效研究问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科研素养,仅凭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希望老师们一要把我们的教学常规活动做精,深研教材,深研学生,时刻反思,不照本念“经”,上自己欣赏的课,做学生喜欢的人。二要多学习,静下心来看一些教学理论书籍,网上观看一些名师课堂实录,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三要积极参加一些校内校外专题培训,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做一个跟得上时代形势的人。四要同行间多交流,摒弃同行生忌的陋习,做一个受同事尊重的人。五要扎实开展学校的日常教研活动,有制度、有方案、有过程评价、有奖惩机制,让老师在活动中不断积淀,不断提高,反对搞形式主义。

⑷有了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论素养,老师们还得训练自己的笔头功夫,即敢写、能写、会写。思在脑中、想在心中、做在行动中,这些东西都可通过笔头写出来,既写出日常教学实际中古色古香,朴实无华的论断(理由、做法),又要写出理论与实际相融、归纳凝炼、实用性强、语言精妙的教研文章来。很多老师想得到、做得到,但写不出,这种情况一是多训练自己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敢于下笔;二是多读“圣贤”书,下笔才有神,用文寄情,以文搏技,写出自己与学生相处的美好时光,写出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技能,拨开弥漫于自己心中的迷雾,就是论文。

⑸有了问题,有了理论积淀,又善于写,老师们就可以去追根溯源,借鉴一定的理论框架和他人经验,制定出研究方案,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地破解问题,这个过程就是研究,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不能闭门造车,严禁抄袭,必须在实际教学中一步一步地落实方案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⑹关于方案的制定,可建议如下策划

①确立课题(选准问题,教育教学中急待我们去破解的问题,由学校选准一个主攻方向的问题,将主攻问题进行分解,再引领教师根据分解的子问题去思考,选择适合实际的问题去破解),填写《微型课题申报表》

②课题方向(研究方向和角度,即破解问题的突破口,该问题的破解能引领教师或学生朝什么样的方向、路径去发展)

③研究思路(方法、步骤、时间安排、采取的措施等)

④预期成果(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反思解决问题的做法,将成功的做法、措施等进行整理修订形成较成熟的经验、方法等)

⑺研究过程中要注意:

①拟定好研究工作的计划,每期有一个计划,即对一个学期内要解决某个问题有个总体规划,每一个月有个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即安排好一个月中的四周时间,我每一天要围绕破解的问题具体做些什么,每一周要有一个研究工作小结,即小结一下我这一周的得失,以便调整下一周的工作日程,每一个月有一个阶段性小结,分析得失,以便调整下一月的工作安排,每一学期有一个总结,归纳一学期的成功做法,反思不馁之处,将不馁之处做为下期的主功方向。周与月之间,月与学期之间是一个累计渐进的过程,成功的做法是在不断累计中逐渐成熟的,难以解决的头疼问题在周与月,月与学期之间逐渐变得清晰、易解。

②要善于将问题进行分解,决不可急功近利,往往复杂的问题是可分解成若干个简单易做的小问题,循序渐进,各个击破,持之以恒,要做一个环节,就将这个环节做好做成功再进行下个环节。

③原始材料的收集,填写《活动记录表》,反映出时间、地点、主题、参加人员、活动研究的内容,对研究活动的所有第一手原始材料做好归类收集(如计划、小结、教案、习题、课件、教学故事、教学反思、经验文章、学生典型作业、学习小组管理等文字、图片、教具学具)。

④定期检查实施的成效,勤于分析得失,不断修订补充活动中的做法,形成阶段性报告(成功、失败、对策等),上报学校课题指导组,接受阶段性评估、会诊,及时提炼成果或校正方向、方法。

⑤结题时,要有详实的材料清单和结题报告,接受课题组的检测评估。

⑻学校管理层面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建章立制,设计一套完整、切实、科学的《学校微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从简从重从实,利于操作,减少形式主义成分,多实用内容让老师舍远求近,舍繁求简,真真切切指导教学,品尝到教研的成功感。

②搭建好队伍,本着骨干教师领头、普通教师参与的原则,骨干教师在研课活动中起着组织、引领、指导作用,普通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严格按研课组的计划、安排及活动设计操作,真实提供第一手资料,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做法,朝着既定的目标领悟,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金点子。

③为老师设计好研究的路径,准备好相关材料表,如《微课题申报表》、《研究活动记录表》、《研究活动阶段报告(进度)表》、《结题报告表》等,并抓好教师的培训,拨开教师心中的研究迷雾,让教育科研走下神坛,走进寻常百姓家。

④加强研究活动的过程管理,学校成立科研工作考评小组,定时定期考核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并给出结论:优秀、合格、待合格三个等级,根据情况适时予以督促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不搞形式主义。

⑤设立科研成果奖,以期为准,按课题组给予科研经费和成果奖

最后,我想用一则比方来引导教师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认识教育科研:人喜欢蝴蝶的美丽,一人买来网筐,穿上运动鞋,跑得气喘吁吁,终于网来几只蝴蝶,但蝴蝶在网中恐惧挣扎,毫无美丽可言,而另一人则买来几盆鲜花置于阳台,边品茶、边欣赏闻香而至飞舞花盆的蝴蝶,美丽极了。前一人刻意“追求”,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和功利表现,后一人因材“吸引”,才是正宗的实用主义和得道高手。我们做教师只会教书,而不会从事教育科研是一个上不了档次的老师,如何做?要做在心里,不能浮于表面,要做得实在,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教而思研,通过研而促教,摔开“教书匠”身份,真正成为“会用教材引领学生求学的先生”。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精选】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是一篇好的,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 ——宁晋六中课改学习心得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课改路上,你我同行。为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寻找课改的新路子,追求高效课堂。3月24日下午,我县30名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心赵加魁、李达、申小乔、郑印良、孙正刚等专家团队的带领下,不远千里奔赴宁晋六中,开启为期一周的课改学习之旅。 一、接洽会上、校方报告拨云雾 本次学习交流涉及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汇集了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江西五省近百名教师。为了让与会领导和教师深入了解宁晋六中的课改历程,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宁晋六中课改纪实》,并观看了宁晋六中发展历程的宣传片,让每位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六中、走进六中。接洽会上宁晋六中校长赵同报和副校长张文君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共谋教育改革之大计、共话教育发展之新篇》和《课改永远在路上》的精彩报告,听完报告后让人茅塞顿开真有一种“云开雾散终有时,守得清心待月明”的感觉。 二、课堂模式、理念引领站位高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引领,只有这样才会在课改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宁晋六中的课改理念先进,“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再加上辩证地使用金太阳的导学案,宁晋六中的课改真是如虎翼。“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即“一”是一个理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一样专注、高效。“三”是三个时间调控。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五分钟;网累计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四”是四个环节即自学、展示、精讲、训练。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可以看到,“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每位教师的心理,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引领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有意义,教师课上更轻松。课改要想成功,一定要牢记“引领”是关键,“发展”是核心,“研究”是内涵。 三、课前预习、课上展示求效率 预习所学,未雨绸缪。《礼记·中庸》:“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思是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预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1、将语数外自学环节前置,利用前一天的晚自习或当天的早自习进行预习。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 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使学生在图、声、乐、情中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作者的写作方法,深刻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媒体演示法,多 媒体展示感人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 场景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 点就是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 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 多种形式的读来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即:1.大声自读,读通课文;2.分 段朗读,检查自学;3.快速览读,概括内容;4.小声自读,画出最感动 的语句.由品赏朗读到领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在结尾之处的教学设计也体现出教者的别具匠心.马老师用课件出示军需 处长在雪地里冻僵,像座晶莹的丰碑的画面,让学生仔细看图,并想 像,“当军需处长靠在树下马上要牺牲了,他会想些什么呢?他有什 么心愿吗?”让学生看图想象延伸,不仅练习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发 展了思维,也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这种精神在战士们心中树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同学们的心中也树 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一样永垂不朽.人们常说:“文道结合”,在总结课文时,马老师又问学生:“你从军需处长 身上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畅所欲言纷纷把对军需处长的崇敬表 达出来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 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 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我认为马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正体 现了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学习. 让语文课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 宁晋六中课改学习心得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课改路上,你我同行。为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寻找课改的新路子,追求高效课堂。3月24日下午,我县30名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心赵加魁、李达、申小乔、郑印良、孙正刚等专家团队的带领下,不远千里奔赴宁晋六中,开启为期一周的课改学习之旅。 一、接洽会上、校方报告拨云雾 本次学习交流涉及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汇集了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江西五省近百名教师。为了让与会领导和教师深入了解宁晋六中的课改历程,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宁晋六中课改纪实》,并观看了宁晋六中发展历程的宣传片,让每位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六中、走进六中。接洽会上宁晋六中校长赵同报和副校长张文君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共谋教育改革之大计、共话教育发展之新篇》和《课改永远在路上》的精彩报告,听完报告后让人茅塞顿开真有一种“云开雾散终有时,守得清心待月明”的感觉。 二、课堂模式、理念引领站位高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引领,只有这样才会在课改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宁晋六中的课改理念先进,“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再加上辩证地使用金太阳的导学案,宁晋六中的课改真是如虎添翼。“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即“一”是一个理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一样专注、高效。“三”是三个时间调控。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五分钟;范文网累计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四”是四个环节即自学、展示、精讲、训练。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可以看到,“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每位教师的心理,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引领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有意义,教师课上更轻松。课改要想成功,一定要牢记“引领”是关键,“发展”是核心,“研究”是内涵。 三、课前预习、课上展示求效率 预习所学,未雨绸缪。《礼记·中庸》:“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思是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前预

培训成果转化

培训成果如何转化

————————————————————————————————作者:————————————————————————————————日期:

关 于 培 训 成 果 转 化 的 分 析 学院:经管学院 专业:人力2011 学号:1165139110 姓名:陈东 2013年9月23日

1 培训成果转化 1.1培训转化的定义 培训转化是指受训者将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认知策略有效的运用于工作当中并产生更好绩效的过程。 1.2培训转化的必要性分析 培训是指组织根据自身战略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对员工进行各方面的评估后,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认知策略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不仅应该在乎培训这个过程,更应该注意结果。组织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后是希望组织培训产生相应甚至更大的效果的。对于员工培训的转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员工的工作绩效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技能可以有明显的改善。 1.3影响培训转化的因素分析 1.3.1受训者特点 受训者的特点包括受训者能力和受训者的受训动机,这对于培训成果能否顺利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1.3.1.1受训者能力分析 受训者能力主要是指受训者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受训者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培训成功以及培训转化的基本前提。 1.3.1.2受训者学习动机分析 每个人做每一件事都会有相应的动机,这也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基本前提。如果受训者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如受训者只是被迫的接受培训,那么在受训的过程中就很难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受训就会是对时间和精力的一种浪费,因此组织在确定培训的人员以及对培训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就应该对受训者的动机进行评估。如他|她是否愿意接受培训?如果他愿意接受培训的话他的预期受训目标将是什么以及在受训的过程中他将会有怎样的学习动机。这是培训组织这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培训的转化也就会涉及投资回报率。 1.3.2培训项目设计 培训项目的设计应该是以组织的战略为基本准绳的,它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相

董丽辉教育叙事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我的教师养成记 题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班主任,每天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游戏,为了这个目标,我努力学习,考上了师范学校,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初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样可以当班主任。可我也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当初的选择真的成了心中所爱,我爱上了这一职业,爱上了语文教学,会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挥洒我的青春与热血。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1998年的9月份,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节课,我整整准备了一个星期,那天,踌躇满志的我走进了我梦寐以求的课堂,面前的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但一节课下来,还是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老师,手忙脚乱,焦头烂额,课堂秩序的组织,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程序的运行,全都抛至九霄云外。课后回想起来,都不知道自己在课堂上说讲了什么。教学仅凭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我要怎么办呢?这时,办公室的同事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带我听课,帮我评课,教导主任也时常帮我导课,我自己也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一年后,我的业务水平大幅提高,自我感觉驾驭课堂没有问题了。在当年学校组织的说课比赛中,我还获得了一等奖,所以自信满满的我报名参加了当年的基本功大赛。 当时我讲的是《草船借箭》一课,用的是景园小学的学生,没想到,课前的预设不够,一走进课堂,当我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答不上来时,我就一下子乱了方寸。为了让哑场的课堂继续下去,我就将大的问题随意地开始细化,到学生能回答时才收手。这样下去的后果是可想而知,课堂前松后紧,预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案上的教学过程设计也没有完成。最后虽然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但这次比赛还是让我感受到来自课堂的压力,让我体会到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特别是课前对整节课的预设,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备课及教科研水平,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力争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努力在2005年获得全国“十五”重点课题研究先进个人,黑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二等奖。 后来,我有幸听到名师魏书生、于永正、支玉恒授课,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同样的一节课,怎么能上的这么有意思呢?特别是魏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训练,每

在课改路上,且行且思

在课改路上,且行且思 龙头中心小学--侯芳不知不觉,学们樊城区的课改之路已经走过了3年的时间,在这3年的时间里,面对课程改革,我们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理念。3年来,我们在课改之路上行走着,思考着,收获着,快乐着。通过教学,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对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我们都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从旧课程向新课程的平稳过渡。 当学习了陈道秀老师对自己在山东杜郎口课堂的精彩表现的描述,我们看到了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更让我在这节堂课中,看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陈老师代表的是我们樊城区所有的课改人,陈老师出色的表现我们为之感到自豪与欣慰,但也留给我们更多的反思。回顾杜郎口中学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课改的这八年来付出了很大的艰辛与努力,我们不光有赞许,他们能做我们也能做,回顾我们这三年的课改之路,我们在课改方面做得可谓是可圈可点,我们一步步稳扎稳打。从课改的初期到现在的完善期,

我们可能现在没有达到杜郎口的光辉点,但是凭着我们全体师生及领导们对课改的热情与激情,我们一定会走在课改的前列,我们也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走出自己的特色。学生的变化,课程的变化,教师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具体的,真实的、感性的。所有我们要坚定观念主动去面对,去适应后期课改的需要。 一、步伐坚定有力,践行课改理念 走进了课改,与课改同行,我们不能说“不”,也不能避重就轻,我们只有迎着课改,思考着,改变着,步伐坚定地前进着……。 我们如饥似渴地吸吮着消化着新课改的理念。重修教学常规,提出针对性要求。更新校本教研形式,提高实效性。建立校内研究共同体,集体备课基本改变了原来的针对单元进行的模式,而形成了以一节课的研究为出发点,向单元拓展,通过说课、上课、评课、拓展四个环节,理清教材,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提高了老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 二、收获课改欢乐,我们与课改同成长 我们走进课改,在课改之路上一路追寻。3年来,我们的追寻有了不少的收获,我们老师和学生在课改中收获了成长,品尝了课改带来的快乐。追求民主的课堂,让生命在课堂上相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没有民主平等的关系就不可能有学

小学语文名师实录

小学语文名师实录 杨雪琴_颐和园(四年级) 卿少林_爬山虎的脚(四年级) 魏图英_鸟的天堂(五年级) 黄孝慧_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 丁伟红_歌唱二小放牛郎(四年级) 徐颖_耳朵上的绿星星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课专家点评(4节)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周云燕_家乡的桥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于艳_秋天的雨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舒伟(香港)_毕加索与鸽子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吕云萍_从现在开始(二年级)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刘燕_放弃射门(五年级)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李永梅_戈壁滩上古长城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李肖莉_白鹅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董琼_草原(五年级)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刘晓伟_两小儿辩日(六年级)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张霜_应该听谁的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张娟_窗前的气球(二年级)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强洪权_船长(五年级) 钟舒梅_咏鹅 王琦_麻雀(S版) 全国小学语文课标教材(S版)教学大赛:林承霞_看图写故事(六年级上册) 邓琴清_我的未来(第三册语文乐园七) 全国第六届(大埔)小学语文研论会特等奖:黄懿(香港)_五颗甜蜜蜜的葡萄全国第六届(大埔)小学语文研论会特等奖:郭葳_太阳是大家的 全国第六届(大埔)小学语文研论会特等奖:散步 全国第六届(大埔)小学语文研论会特等奖:张燕_设计动物名片(口语交际)全国第六届(大埔)小学语文研论会特等奖:邬欣荣_千姿百“笑”(作文教学)

行进在课改的路上

行进在课改的路上 发表时间:2016-05-16T13:20:31.64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期(上)作者:陈青卉[导读] 四川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我认为学生有实效的学习就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从而来获得知识。(四川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遂宁 629000)我认为学生有实效的学习就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从而来获得知识。这比老师强加于自己获得的知识肯定愉快且持久很多。所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动手、动嘴、动脑,减少老师一言堂的时间,增加孩子们的“百花齐放”的机会,就是我课改的方向。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课堂的模式 一、分组及合作管理 (一)小组合作管理初始阶段:(前两学月)为了让全班孩子充分“动”起来,把全班56个学生分成14个小组,每组4人。在分组时充分兼顾每位学生特点,让每个组中人员搭配合理。每人各司其职:一名组长(成绩最好,负责检查各科书面作业,负责课文抽背),一名纪律管理员(负责提醒其他3人的课堂纪律),一名清洁监管员,一名收发作业员。每天学生一到校就由班长对各个小组进行评比加分。从早读,两操,纪律,清洁,桌椅安放等方面严格评价。同时,每位任课老师每节课也会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合作情况、纪律清洁情况打分,每天下午放学前各小组评比,每天评出4个优胜小组。组员每人盖小红花一朵。10朵小红花换表扬信一张,10张表扬信换一个奖品。被扣分的组,小组内其他同学一起去帮助或批评被扣分的同学,让他改正并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每周五再对各小组一周的表现累计总结,并在优秀组评价表上盖一个“奖”字,期末优秀组每人都表扬并颁发奖状。前两个月,同学们都很出色地遵守各种班规、校规,班风学风比上期有明显的改观,我的合作管理初现成效。 (二)小组合作提升阶段:(第三个月)我为了让各组更精诚团结、更有目标。于是,各组由老师重新任命本组中最优秀的一位孩子任小组长,每组组员由小组长自己挑选。让他们自己一同商量给自己组取个有意思的组名,制定出小组约定,他们从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书写漂亮等方面来制定。再找出两个到三个竞争组,从上课积极回答、认真守纪,书写漂亮、每次组内考试成绩几个方面赶超他们,这样一来孩子们组内特别团结,小组间竞争十分明显。如黄柯涵为组长的组,他们的组名“龙凤组”,小组约定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姿美,多举手,善于思考,成绩好。他们的竞争组是“友爱组”、“科学组”、“必胜组”。每个组的任何同学都怕在任何时候扣分,学风班风都改变很大。几乎达到了学生自己管学生的效果。纪律清洁特别好,每天教室不需要人扫地,老师只在放学的时候检查各组清洁然后加分减分就行,学生在中午下午放学离开前都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下收拾干净,哪怕是很细小的垃圾都会捡走。然后把小椅子放进桌子下面,整个教室特别整洁漂亮。 (三)、小组合作强化阶段:(第四个月)孩子们已经具备自己管自己的能力和习惯了,为了孩子们学习成绩更进一步提高,我效仿学校老师之间的师徒结对帮扶的办法,在班上选出有特长的学生当小老师。分别从书写好,遵守纪律,坐姿端正,爱回答,作文好,爱看书等不同方面选优秀的同学任老师,其他同学主动去拜师学艺。小老师随时给自己的徒弟做榜样,徒弟们要用心向老师请教。贺旭同学书写是班上最漂亮的,她当小老师后,每天中午都把自己的徒弟叫到身边很耐心地给他们示范,并手把手地教她的组员写字。其他师徒结对也有收获,班上的书写几乎都很漂亮,孩子们回答越来越积极主动。有个胆怯的女生拜了特爱回答且声音响亮地蒲洋为师后,每一节课都会主动回答,每次回答问题后都会朝蒲洋自豪地微笑。有几个学生的进步甚至赶超了他的小老师。 二、教学方面的合作 四册语文教学重点在识字写字上,为了让学生有新奇感,让学生充分当学习主人。每天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中生字,小组四个孩子围在一起先相互教认生字。 另外,在新知识的传授中,我把一篇课文梳理成几个问题。把每个问题出示在课件中,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想办法讨论完成每个问题,讨论15分钟左右后各小组汇报交流。同时,老师和其他小组同学作适当的增补,点评。(为了找到正确答案,孩子们会主动把课文很细致地读熟,书本知识学得牢固多了)。慢慢地,主动交流的学生明显增多,回答问题时嗓门都提得高高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从容。如教学《最大的书》一文时,我最后提了一个问题“这本最大的书到底是本怎样的书呀?”学生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与众不同的书”、“独一无二的书”、“知识渊博的书”、“奥妙无穷的书”等等。几乎说出了十多个很恰当的四字词语。作为老师的我一时半会还想不到这么多词,真佩服我的小学二年级的娃娃了!这种闪光的课堂难道不是我追求的吗? 三、作业设计上的突破 本期,我更注重孩子课外拓展延伸,让孩子们所学的知识有机整合。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会找一个相应主题的绘本故事给孩子讲。如学完动手动脑为主题的一单元课文后,我给孩子们讲了《发明家奇奇兔》的故事,然后布置学生去画或者去写一个自己最想的发明。结果,至少有40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的奇思妙想的发明。孩子们不但画得美,而且把自己的发明过程,使用方法介绍得一清二楚。我想,如果我的孩子一直保持这种对发明创造的浓厚兴趣,保持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将来,他们离真正的发明家还会远吗? 另外,我在作业方面也作了大胆地改革。没有任何抄写类的作业,每课作业分三类:1、必做题,课文中最基础的字词上的听写。好词佳段的背诵积累。2、拓展题,先把课文有感情地讲给家长听,然后续编故事。编的故事不要求长短,只要把故事写完整就行。3、选做题,一般是课文知识的延伸提高,有条件的同学或者学习轻松的孩子选做。 总之,我在小组合作管理、合作学习上是月月有明细目标,月月有提升。孩子们学习习惯上、学习兴趣上,学习成绩上,收获都很大。看到孩子和家长们满意的笑脸,我自豪地说:“我们班的合作课堂是成功的!”我有理由相信,我将迈出坚实的脚步,行进在课改的路上!

第5章 培训效果评估与培训成果转化 习题

第5章培训效果评估与培训成果转化习题 一、单选题 1()是用来决策公司为培训计划所支付的费用。 (A)技能成果(B)绩效成果(C)情感成果(D)认知成果 2、评估( )的重要途径是了解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反应. (A)情感成果(B)认知成果(C)技能成果(D)绩效成果 3、有关培训考核评估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目的是在于检验培训的最终成果 ( B )为培训奖惩制度的确立提供依据 ( C )是规范培训人员行为的重要途径 ( D )抽样选择员工进行培训考核评估 4、在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中,认知成果指标一般通过()来评估。 (A)笔试(B)观察法(C)面谈(D)问卷法 5、在培训中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与反馈,对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的评估不包括()(A)教师的教学经验(B)管理人员工积极性(C)教师的领导能力(D)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 6、以下关于绩效差距分析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绩效差距分析是一种全面分析方法 (B)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寻找绩效差距 (C)包括发现问题阶段、预先分析阶段以及需求分析阶段 (D)发现问题阶段是找出理想和现实绩效存在差距的地方 7、在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中,技能转换指标通常通过( )来判断。 (A)笔试(B)问卷法 (C)面谈(D)观察法 8、以下关于培训效率评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向高层管理人员汇报(B)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 (C)自省以前工作中的不足(D)获得领导支持的有效方式 9、()用于衡量受训者从培训中学到了什么,一般通过笔试来评估。 A、绩效成果 B、情感成果 C、认知成果 D、技能成果 10、在制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长期计划时,对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预算的估算不应该考虑()。 A.各项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活动所需经费 B.各项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活动所用设备器材的成本 C.辅助人员的津贴和差旅费用 D.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部门员工的工资 11、微软、通用等一些知名企业在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之前,会从其薪资中扣除相应的培训费用,其目的是() A、激励员工 B、节省公司成本 C、力求使培训投资和收益平衡 D、企业公平与公正需要 12、在培训目标中()是用来衡量员工接受培训后工作绩效的提高情况的 A、投资回报率 B、技能成果 C、感情成果 D、绩效成果 13、( )是以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或工作任务分析记录表作为确定员工达到要求所必须

《台湾的蝴蝶谷》评课.doc

《台湾的蝴蝶谷》评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首先,我想对覃老师说一声您辛苦啦!覃老师上出语文的特色,上得有情,学生学得投入。亲切、大方、自然的教态,也是我们新教师学习、追求的一个目标。本篇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全文语言优美、富有韵律;还有较强的画面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本课教学目标是借助教材,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蝴蝶谷的美,引导学生走进台湾,了解台湾,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如何让孩子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是教学的难点。在读中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的美景是学习的重点。覃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很圆满,这节课也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具体体现在:1、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通过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蝴蝶谷的美景中,在朗读中感悟到蝴蝶谷的美。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理解、感受。覃老师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整节课以“读”为主线,配以适当的说练,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理解。比如说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覃老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飞过”、“穿过”、“越过”三个词的区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让学生通过这三个词来想象蝴蝶“赶到山谷里来聚会”的生动情景。词语训练又扎实。但是没能通过创设情景,和利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让学生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所以就没能让学生通过朗读掌握词语的内涵。3、语言训练意识强。文中语言训练随处可见,比如对重点段落的“有的……有的……”两个句子的训练,但可惜没能落到实处。 4、教材处理的

精妙教师没有按照常规那样按部就班,而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进行处理教材,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为教材所束缚。与覃老师一起探讨的三个问题:1、教学中面对学生出现的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有效解决,而不能轻易的放过。比如在教师出示的积累表示颜色的成语的时候,学生有一个词语不认识:“色彩斑斓”教师虽然注意了读音,但是学生其实对于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不理解的,教师应结合课件的内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让学生有即有感观认识也有直观上的理解,而不必要做过多意思上的解释给学生知道,更不能含糊过去。2、照顾差异,能够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是不同的,老师尽量能够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不同的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 3、整个教学过程抓住目标“美”来展开教学的,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来设计的。在读中理解美,在读中感悟美,在读中发现美,在读中创造美。但是从课堂生成的效果来看,却未尽人意,没能体现出同过让学生感受到美,更没能从学生的朗读中感悟到蝴蝶谷的美。

幸福地走在新课改的路上

幸福地走在新课改的路上 曾几何时,“误尽苍生是语文”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悲哀和困惑;而语文课程改革如一股春潮,给语文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面对新课改,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对新课改理念下的终身学习观、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初步理解,也带着一丝忐忑和不安,走进了课改的新课堂。 一、课标导航,走进阅读天地 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堂来之不易,哪一个参加课改的老师没有走过一段艰难转变的历程,没有经历过一个“学习—实践—思考”的循环往复,逐步上升的发展过程? 1、预习是阅读的基石 预习环节:即贯彻新课标中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自己依靠工具书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老师绝不越俎代庖。例如对课文生字词的查阅、理解,作者简介、背景介绍以及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补充。一组同学会在课前就在黑板上板书好生字词,分工讲解字的音、形、义,他们会用双色笔来区分形近字,会故意写错,让同学们辨识错别字。在介绍作家与背景时,会尽删支冗,择其精要。学生的主动预习,亲自参与的收效就是:很多同学的粉笔字越来越美观、口头表达越来越流利。 预习环节更重要的作用是:使问题前置,问题就是学习的“抓手”,有的放矢,才能学有所获。目前我们学校实行了“导学案”的预习方式,“导学案”由各年级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分工完成,“导学案”将教学目标问题化,使教学目标更具可操作性。如学习八年级下册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先期布置学生课下阅读《草房子》,领略曹先生精致、纯美的文学风格。(链接课件)预习学案将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设计三个问题:①一句话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②品析语言:杜小康是一个_______。③赏析细节: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虽然《孤独之旅》只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交流中锤炼的却是课标要求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2、琅琅书声流淌美的情韵 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阅读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不拘一格的。 ①质疑互动的跳读。精当的问题设计是阅读文章的钥匙,问题应有序、有趣、有效。(链接《荷叶母亲》) ②精彩片段的赏读。养成学生朗读的习惯,是语文阅读教学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学生的读或读得不充分,那么,无论教师怎样去讲,即使

小学语文高年级评课

小学语文高年级评课 小学语文高年级评课参照标准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 2.教学设计是否能够体现教研专题。 3.教学过程是否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 4.学生是否在平等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5.学生是否在教学活动中有情感的体验。 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1。情境教学法: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录音等教学设备营造氛围,让学生观看录相和图片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关注,入情入境生情。 2.诵读质疑法:指导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使学生在图、声、乐、情中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深刻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媒体演示法,多媒体展示感人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即:1.大声自读,读通课文;2.分段朗读,检查自学;3.快速览读,概括内容;4.小声自读,画出最感动的语句。由品赏朗读到领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在结尾之处的教学设计也体现出教者的别具匠心。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我认为马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正体现了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学习。 让语文课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 能上一节好的语文课,是许多老师梦寐以求的夙愿。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洒脱的!自然的!幽默的!智慧的!诗意的……最终是有魅力的!那么,语文课的魅力在哪里?我认为,它应该在课堂中师生的情感和智慧中。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关键点。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和文本对话而不能“披文入情”,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经历一次心里历程、情感洗涤,哪还有什么魅力而言呢? 但语文课仅有情感,魅力就够了吗?不是,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唯有情和智和谐共生,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能得到有效统一,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 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呢?

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教育论文

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教育论文 一、构建课改新理念,践行模式新做法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在深思,如何能结合本校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学生厌 学现象比较严重的实际,变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管理,探索 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我校教学领导多次深入教师中间进行问卷调查、座 谈调研,与骨干教师一起分析、缜密思考,达成共识,提出了“一三五”教学策略。即一个 主题: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三个环节:预习指导、精讲点拨、课堂达标; 五个步骤: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交流预习—引导探究,小组展示—精讲点拨,质 疑释疑—小结提升,达标检测。并自行编制了与之配套的教学案,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课堂 评价标准。成立了课改工作室,完善了电子教案备课制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设置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解决,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交流、沟通、合作、整合 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竞争意识与独立钻研的精神。学校将课题立项研究、主题教研、联片教研、校本教研有机整合到一起,并通过课的形式展示和评价,发现好 的做法,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教师研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建设,建设培训好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 灵魂。我校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四人一个小组。加强小组文化建设,本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分工、目标等,以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打 造向心力,这个过程不需要教师参与。学校定期组织组长培训,建立健全小组的各种评价与 评比机制,这一点尤为重要。“四人合作”小组学习的新模式彻底颠覆了我校原有的旧格局。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强制灌输变为弹性浸润,教学态度由消极应付变为积极参与,教学角 色由高高在上变为平等交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方法由死记硬背到巧思妙解,学习 方式由单骑闯关到合作探究,学习效果由一枝独秀到百花争春。 二、形成文化新特色,彰显课改新成果 一所学校的环境会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位师生的信念,具有潜在的巨大教育功效。一 个好的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学形式难以替代的,学生可以从好的环 境中顺利习得知识和受到感染。为了使课改实施更加顺利,学校营造了浓厚的课改氛围。 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学楼外“成功路”两侧设有标语牌;各教学班安装了多媒体系统;建设校园文化橱窗,用优秀学生和教师的事迹感染身边的人,体现以生为本、以师为荣 的理念,让榜样引领我们前进。2021年9月我校成功承办了大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并荣获了白城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回顾课改前,我校学生流失严重,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现象普遍,两极分化特别突出。2021级学生在入学时,小学排名前百名的学生仅有15人来我校就读,并且没有高分生。教 师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经过了三年的努力,改革成效不断显现,教学质量逐 步提高,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不受重视的学生表现出让人惊讶的能力,以前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被学生讲解得清清楚楚,以前上课就睡觉的学生也开始拿起书

2020—2020年下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2020—2020年下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本学期,以人本教育和特长发展为着眼点,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干预”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充分以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为基本渠道,靠创新求实与素质教育接轨,用坚韧恒心与特长发展相约,经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落到实处。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是确保子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制度落实、测试落实、焦点落实。对学生心理情况测试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一)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和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发展。通过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例如,提高这些学生的参与课堂的机会和能力,多给机会进行课堂提问,适当适时的表扬,使这些学生的心理得到有效改善。个性和心理特征有明显进步。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本学期能过轮流当文委活动,有效地锻炼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使他们的自信心充

分得到提高。此外还进行了文艺标兵的征选活动。在这些活动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三、注重子课题理论成果的形成。围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特点开展一系列研究。 (1)单粗暴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类型的家长比例较多,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家长的情绪不佳、脾气暴躁,在子女的教育上无耐心,说服教育少,动辄谩骂、责打。有时还将自己对现实的怨气与对孩子的愤怒一起发泄到孩子的身上,采用极简单的打骂方式,强制孩子服从或改正缺点。家长的粗暴无理会使孩子变得胆小、畏惧、粗暴、撒谎、逆反。有的长期被压制而缺乏自信心、自尊心、无创造力、思维狭隘;有的则在压制中反抗,逆反心理重,他们脾气粗暴,好攻击别人,越轨行为增多。(2)放任型(忽视型)。工作环境差,找不到工作,给家庭经济带来了许多困难,他们有的情绪低落无心管教孩子;有的为生活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孩子。关心、限制少,让孩子自由发展,听其自然。在学习、品德、个性发展上无起码的要求。家长忽视,使学生心理产生了消极影响,孩子自由散漫,懒惰,学习生活习惯差,不守规矩,易交上坏伙伴,沾上社会不良习气,易走上歪道。(3)苛求型(期待型)。家长们目睹了知识爆炸的硝烟,经历了外出打工的艰辛,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出实际,以致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过高要求,给孩子造成较大的思想压力,他们会因达不到要求而不安、厌学、焦虑、畏

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改,我们在路上 课堂改革不是一件易事。并不是随意创一个模式就是课改,也并非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革新,更不仅仅是老师们在教法上的一些改变。真正的课堂改革事关教育管理者、老师、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是一种从观念到做法,从教法到学法,从课内到课外的全新变革。这两年的课堂历程,我们走得并不轻松,我们走过错路、弯路,我们也间怀疑过自己,但我们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当然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未来的路途上,可能会犯错,可能有迷茫,但我们还将继续,因为我们已经用深深浅浅的足迹,诠释着教育创新和课堂改革之于学校、之于老师,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一直在路上铿锵前行。 我们曾经的足迹 铁冲中学的课改革之路并不是帆风顺的,四年来我们经历了学习、改革、回到原点,再学习、再改革的不平凡的历程。 仿洋思,创模式,我们起步不易。2010年,学校秦卫校长带领着学校六个教研组长来到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学习洋思中学刘金玉副校长的关于课效课堂改革的报告,并现场观摩了刘校长的一堂语文课。学习归来,大家对洋思中学“理直气壮抓分数”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在这一名校著名论断的影响下,我们提出了“四步三测”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课堂分成了四个步骤,即导、探、演、练。为了使这四个步骤都落到实处,这一模式特地安排了三个测试,让整堂课的知识点得到落实。看似缜密的课堂模式,在实施起来却是漏洞百出,先是课堂环节太多,教学任务完不成;二是过分强调知识,学生能力提高不足;三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大。如此多问题的出现,我们的课改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新审视。 学课标,取真经,我们重新出发。重新思考的结果是我们否定了原先的课堂目标的“惟分数”论。2011年,正是中国课改的十周年,《人民教育》上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将眼光放到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上,我们课改的目标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前提开展课堂创新。学校让每个老师都认真学习各科的新课程标准,并将每堂课的教学都与三维目标结合。为了近距离去接触课改的成功学校,秦校长将2011年我校的中考素质教育奖金8000元,全部用于课改的学习,他带领学校的教研组长们深入许市中学进行为此两天的蹲点式学习,为了让他山之石,变成自已之美玉,大家在参观学习后认真思考,结合我校的课堂写心得。 请专家,指迷津,我们大胆突破。2011年下学期,我校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实践提出了“四环节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课堂的目标直指三维目标,将课堂中教法与学法统一为“体验式”,即老师的教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的学中在体验中进行的。在我们课改的同时,五里堆中学的315模式在沩楚大地上已悄然走红。为了让我校课堂的改革不再走入误区,我们邀请宁乡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为学校的课堂改革指点迷津。学校先后邀请了普教科的文跃华科长,县教研室的罗剑青、周灵芝两位老师,县资源中心的戴礼章校长一行六人等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课堂改革进行评价和指点。专家的肯定对于我们的课改是莫大的支持,我们大胆的将课改实验的重点放到了初三,我们要从初三开始实践我们对课堂的改革。四环节体验式实施以来,老师们在课堂上讲得少了,更多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生们也在体验中获得了快乐为。课堂换了样子,学生换了面貌,当然,教学质量也上了新的台阶,2012年中考,我校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进入县前十名,获得历史性突破。

培训成果转化

精心整理结合现实,谈谈如何将培训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学员能否有效转化培训成果,决定了企业能否实现培训的最终目标。在选择了合适的培训方法之后,企业只有合理地控制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其转化过程,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培训的价值。 一、培训成果转化的定义 的内容在610% 当中,转化为相应的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才能算是有效的培训。因此,培训成果转化极大地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有助于更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 (二)提升员工的个人绩效 培训成果的转化首先应该是个人工作绩效的转化,培训成功转化率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员工个人绩效的提升。培训项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而专门制定的,其目的是提升个人

的工作能力,满足企业的发展策略。所有的培训投入都需要通过学员的学习和应用得以实现其价值,员工在工作中运用培训所学,改善自己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三)增强企业竞争力 培训成果的转化不仅发挥了培训资源的作用,也满足了企业的培训需求,使员工改善自我行为,提高个人效益和组织的总体效益,这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行业竞争激烈,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企业只有根据需求,投入培训资源,让员工不断的充电,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才能为企业储备人才资本,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之林站 1 2 励。 (2)公平 公平因素把激励过程与社会比较直接联系起来,如果员工感觉通过参加培训有可能得到公平的报酬或其他奖励,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很主动的学习。相反,如果员工感觉不到培训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公平的报酬或其他奖励,就会挫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成果转化动机。 (3)目标设置

小学二年级语文台湾的蝴蝶谷教后记及听课评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台湾的蝴蝶谷教后记 及听课评课稿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科大附中宣薇 我参加这次包河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上的课文是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第19课《台湾的蝴蝶谷》。这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景色。全文文笔优美,词汇丰富,既能让学生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祖国的宝岛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第二自然段写“蝴蝶谷”名称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具体形象地描写了蝴蝶谷的迷人景象。第四自然段写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因为是第一课时教学,所以在扫除生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把教学重心放在二,三两个重点段的理解上。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不作繁琐的分析,而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渗透两种学

习方法,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读中想象,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探究,自悟自得。 一、媒体辅助,层层诵读,突破难点。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是:“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句话中的动作“飞过”“穿过”“越过”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丰富性。在学习中要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穿过”“越过”,而不都用上“飞过”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学时在媒体的辅助下,采用层层诵读的方法予于突破。(第一次读)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这句话,找出这些动词,运用多媒体点红这几个动词,使学生对这几个动词有初步的概念。(第二次读)在学生找出动词后,指名读这句话,要求朗读时要注意读准这几个动词,进一步加深这几个动词在学生脑中的印象。(第三次读)随后欣赏动画课件。课件逐渐向学生展示了蝴蝶从花丛的上方飞过,从树林的枝叶间穿过,从小溪的上面飞越过去的画面。在课件的演示下,不需多费口舌,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为什么树林要用“穿过”,小溪要用“越过”。在理解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后,请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