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高三文科实验班练习(二)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图3中阴影区域为铁观音茶产地,读图回答1-2题。

1.铁观音产地适宜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是(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B雨水充沛,云雾较多

C. 昼夜温差小

D.日照时间长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E地比F地更

适于铁观音的种植,主要原因是E地比F地

()

A.坡度陡

B.纬度高

C.劳动力多 D.更加适合商业化生产

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玉米优势区域中,主要种植夏播玉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

的是()

A.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D.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5.影响该企业采用图示模式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力价格 B土地成本

C科技水平 D热量条件

考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图,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三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混合农业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

为水稻种植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7.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 B.②生产规模小,单产高

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D.①③生产规模大

读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围示意图”,回答8题。

8.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右图,回答9—10题。9.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

10.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③④

过感悟·实战体验探索

下左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4.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甲 B.乙 C.丙D.丁

读上右图“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

系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乳畜业

6.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

7.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澳大利亚D.日本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9-1-19

材料二: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现在是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中国三大邮政枢纽之一。分析A地(图1)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薰衣草是香料工业的主要原料,20世纪60年代,薰衣草被引进中国,并在伊犁河谷霍城县试种成功,目前伊犁霍城成为继法国普罗旺斯(43.5°N,5.5°E)、日本富良野(43.5°N,142.2°E)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薰衣草产地。近几年霍城县政府大力举办薰衣草节,加之我国“一带(陆上丝绸之路)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伊犁谷地的薰衣草产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

图9-1-20

(1)与日本富良野相比,分析伊犁谷地发展薰衣草种植的优势条件。(9分)

(2)据图文信息,综合阐释新的区位优势条件对伊利霍城薰衣草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1.B

2.D 解析:1.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铁观音茶产地位于山区,海拔较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山区云雾多,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养分积累,故B选项正确;2.据图可知E地等高线比F地稀疏,地形平坦,坡度小;两地纬度基本相同,都属于亚热带地区;劳动力多少无法判断;E地坡度小,便于修建梯田,更加适用商业化生产,故D选项正确。

3.D

4.C 解析:3.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夏播玉米的主要分布区,故D选项正确。4.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③地区位于西北陆,气温年较差大;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⑥地区位于我国地区,土层比较薄,肥力不高,故C选项正确。

5.B 解析:根据图中箭头判断我国在俄罗斯租用土地,俄罗斯向我国输送农产品,可以判断主要利用俄罗斯的土地成本低来进行农业生产,故B选项正确。

考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8.B解析:8.湄公河三角洲农业为典型的水稻种植业,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两方面:人多地少的背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要求种植单产高的作物;而水稻种植需要丰富的劳动力和较好的种植经验。东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人口稠密而劳动力数量多、种植经验丰富,单产高的水稻可以满足对粮食的需求,故B选项正确。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C 10.B 解析:9.“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因素是技术水平,使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10.“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所以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过感悟·实战体验探索

1.A

2.C 解析:1.四种农作物对热量的要求不同,自北向南,热量逐渐增加,因此这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性,故A选项正确;2.油橄榄种植地区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热自然丰富,而我国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因此油橄榄种植区的优势主要是夏季光照充足,故C选项正确。

3.A

4.B 解析:3.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甲以农作物为主,而且需要大量劳动力,产品以自给为主,因此水稻种植业合适,故A选项正确;4.美国生产小麦的农村,商品率高,劳动力密集程度低,产品也是以作物为主,因此乙合适,故B选项正确。

5.A

6.C

7.A 解析:5.据图判断a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降水较多,年均温高是水稻种植业;b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降水较少,年均温低且分布围小,为商品谷物农业;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围广为乳畜业,故A选项正确。

6.乳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饲料因素和市场因素,故C选项正确。

7.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下游为水稻种植业,中央大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五大湖为乳畜业;中国南方水稻种植业,东北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有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日本主要有水稻种植业,故A选项正确。

8.地处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谷口朝东,夏季风可带来部分水汽,降水较多;靠近河流,灌溉便利;谷地地形较平缓,土壤较肥沃。(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1)从等高线数值分布特点以水系分布特点判断河流自西向东流,即地势总体走向是西高东低。(2)A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A地地处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谷口朝东,夏季风可带来部分水汽,降水较多;靠近河流,灌溉便利;谷地地形较平缓,土壤较肥沃等等。(3)是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而且地处中原,为省会城市, 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且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为交通枢纽,为现代物流提供信息、技术保障;作为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具有适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工农业较发达,是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等。

9.(1)夏季光热充足;温差大;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低;国消费市场大;政策扶持。(应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作答。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9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答案要点:获得更多政策扶持,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薰衣草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区域专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扩大出口,形成品牌;吸引外部投资;吸引人才,提高科技水平。

10.甲为传统旱作谷物农业。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或者乙为季风水田农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商品率低。

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种;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感悟园: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在畜牧业区

①环境问题:荒漠化

②产生的原因:过垦、过牧、过樵;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

③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以草定牧;开发新能源,减少樵采;推广滴灌、喷灌技术,培育耐旱作物

2、在农耕区

①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的山地丘陵);盐碱化(华北和、河套等灌溉农业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污染、板结

②产生原因: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粗放经营

过施农药、化肥

③措施: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和生产方式;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发展生态农业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湿润、半湿润地区陡坡开垦,会破坏植被,易引发水土流失,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②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滥伐,易引发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③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易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河流水量减少,导致湿地、湖泊萎缩等。

④过度施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污染。

⑤只种不养,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 (提供化肥、农药、工具)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一)自然因素 有利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3、背风坡,降水少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水源 1、水源充足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2、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4、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1、距大城市远 2、距X城市近2、距X工业区远 3、距X工业区近3、距海远,地处内陆,闭塞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经济 1、经济发达1、经济落后 2、经济较发达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发展快3、经济基础薄弱 4、经济基础雄厚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5、工农业生产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1、基础设施落后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1、交通落后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或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势较为低平;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较丰富;⑤旱、涝灾害频繁。 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①小农经营(或生产规模小);②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土地资源退化(或土地肥力下降)。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兴修水利;⑤培育良种;⑥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立体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②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③生物资源丰富;④水资源丰富;⑤红壤分布面积广。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封山育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④改良土壤;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⑥兴修水利。 三、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②地势较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不足;⑤旱、涝灾害频繁;⑥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加强水资源管理(或合理开采地下水);⑥退耕还林还草;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灌溉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③地势较平坦;④土壤肥沃;⑤有黄河水(或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⑥气候干旱,降水不足;⑦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和沙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退耕还林还草;⑥加强水资源管理;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商品谷物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地势平坦开阔;④土壤肥沃;⑤灌溉水源较丰富;⑥农作物生长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农业与工业区位比较

农业与工业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 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 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实例:古巴的甘蔗——气候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热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场。 4.世界四大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及突出特点比较 水稻种植业 (亚洲) ①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和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有肥沃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低缓的丘陵;④土壤肥沃、土层深厚。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⑥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⑧亚洲居民喜食大米。 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科技水平低⑤水利工程量大 大牧场放牧业 (潘帕斯草原)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雄厚;⑤科技先进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 ①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②有河流及地下水提供水源;③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④地广人 稀.土地租金低;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水源不足需调水 (特点: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二、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农业地域类型资料讲解

即墨四中高一地理导学案——农业地域类型 出题人:高一地理组时间:2015.5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难点:对比分析各农业地域类型和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考查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常用的几种农业类型(补充介绍) (1)亚洲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区位因素:自然条件 1、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气候区。大部 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降水充沛, 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2、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 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土壤:人工改良的水稻土,土壤肥沃 4、水源: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原因 1、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力强度大, 而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2、人均耕地: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小,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3、生产习惯:由于历史的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4、食物偏好 (2)商品谷物农业 种植作物:小麦、玉米 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 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 北国营农场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 优势 自然因素: a)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b)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 大黑土区之一) c)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 河提供灌溉水源) d)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 a)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b)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c)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d) 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美国、阿根廷牧牛 (干旱、半干旱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潘帕斯草原发展气温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大牧场放牧业的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区位优势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了牛肉的销售 阿根廷为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使肉牛方便地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外运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大打机井,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工业、农业与区位因素专题

工业、农业及区位因素专题 一、高考定位 (一)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三)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比较

(五)我国主要农业区区位条件分析

(六)工业区位的选择与评价

突出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 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将农业生产由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八)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的分析。区位因素分析:盆地地形,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地广人稀,东水西调,改善灌溉条件;邻近港口和公路,交通方便。主要特点:农场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我国珠江三角洲也有混合农业分布。 我国南方地区农业资源的多样化以及生产结构的单一性。区位因素分析: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位于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充足,气象灾害多发,生物物种丰富;土地类型多样;生活能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借鉴:生态农业体系,南方丘陵山区应建设良好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多样化经济,南方丘陵山区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草、田、塘等多种经济;市场灵活性,根据国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的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十)世界和我国一些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高三文科实验班练习(二)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图3中阴影区域为铁观音茶产地,读图回答1-2题。 1.铁观音产地适宜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是(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B雨水充沛,云雾较多 C. 昼夜温差小 D.日照时间长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E地比F地更 适于铁观音的种植,主要原因是E地比F地 () A.坡度陡 B.纬度高 C.劳动力多 D.更加适合商业化生产 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玉米优势区域中,主要种植夏播玉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 的是() A.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D.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5.影响该企业采用图示模式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力价格 B土地成本 C科技水平 D热量条件 考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图,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三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混合农业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 为水稻种植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7.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 B.②生产规模小,单产高 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D.①③生产规模大 读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围示意图”,回答8题。 8.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右图,回答9—10题。9.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 10.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③④ 过感悟·实战体验探索 下左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4.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甲 B.乙 C.丙D.丁 读上右图“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 系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乳畜业 6.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 7.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澳大利亚D.日本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9-1-19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高考考纲: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的考查。 2.从考核方式上看,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等方式呈现。 3.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地域类型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分析论证能力。 命题趋势: 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农业地域类型在今后仍是考查的重点。侧重对能力的考查,重在分析农业的影响因素、农业的分布、农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 【展望高考】——农业区位问题的类型 1、评价某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全面性) 2、判断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主导性) 3、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变化因素(动态性) 【解题技巧】——重视分析方法,构建思维模型 1.全面性——综合思维、全面眼光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 如分析我国东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青藏高原河谷农业、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华北平原旱作农业主要的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因素: 东北平原——有利区位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不利区位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有利区位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 不利区位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区位是光热充足; 不利区位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有利区位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 不利区位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主导性——寻求主导需求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评价,农业区位的决策,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评价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 3.动态性——农业区位因素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因素比较稳定,因素的发展变化较快: ①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②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通过发展温室农业、梯田农业、灌溉农业,分别改造了、、等自然区位因素。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学习资料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 1.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3.种植园农业: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美国南部以及萨哈拉以南非洲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5.混合农业: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6.乳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一、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验丰富。 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二、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 解决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三、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

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

专题五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 【命题趋向】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本专题命题有以下走势: 1. 对农业区位的选择的考核转向给出材料(文字或图表)多角度考查的方向发展。 2.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要善于迁移,分析评价同类区域的特点。 3. 工业区位分析由单一主导因素向综合因素针对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 4. 要重视中外工业地域的比较和评价能力的训练。 5. 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以农业为例: ①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③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④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⑤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如:“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区位因素的对比分析等。试比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五大湖城市群的发展条件。 【规律技巧】 一、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一般应考虑: 1. 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2. 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的要求不同。 3. 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因素考虑。 二、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考虑。 1. 从经济因素看,要考虑土地成本、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土地是工业生产活动的依托,城市中心、边缘、远郊地区的地价差异很大。因此电子、纺织、食品、出版印刷等无污染、高利润的企业一般位于市区;钢铁、石化、火电厂等需要大面积地势平坦的土地,并且要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一般选择在郊外。原料是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像钢铁、制糖、火力发电等制成品重量大为减少,原料及运输成本比重高的企业应以原材料产地为首要区位因子。有色金属冶炼等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于电子装配、服装、纺织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企业,接近廉价劳动力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讲,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啤酒饮料、家具制造一般宜接近消费市场,原因是运输比重高或运输不便。许多交通枢纽城市往往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首选。 2. 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专题练习】 1、下图中各地段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A. ①村落②林地③耕地 B. ①果园②林地③耕地 C.①耕地②林地③村落 D. ①林地②村落③耕地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3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 据此回答2~3题。 2、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3、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 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 B.P C.Q D.R 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4~5题。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_知识点归纳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归纳 农业地域 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美国、阿根廷、澳美国、加拿大、澳大 欧洲、北美、南非、 澳 大利亚、新西兰、利亚、阿根廷、乌克 大利亚、新西兰、我 国 地区 南非兰、俄罗斯的珠江三角洲 1、高温多雨的气候1、气候温和、草 1、优越的自然条件1、优越的自然条件 2、平坦的地形类茂盛2、便利的交通运输2、地广人稀 3、人口密、劳动力丰2、地广人稀,土 3、高度发达的工业3、机械化水平高 形成的主 4、稻米是主食,市场地租金低4、地广人稀(墨累河—达令盆地) 要原因需求量大(亚洲)3、交通便利5、先进的科技 (阿根廷的潘帕(美国) 斯草原) 1、小家经营1、商品率高1、商品率高1、农场是一个良性的 2、单位面积产量高,2、农场经营规模 2、生产规模大农业生态系统 但商品率低大3、机械化程度高2、有效地利用时间安 主要特征 3、机械化水平低排农业活动 4、水利工程量大3、很大的灵活性和对 5、科技水平低市场的适应性*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 析A.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 生产有利条件: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高寒低温,生长周期长;④ 夜雨较多;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主要制约因素: 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 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但为什么农作物单产较高? ①光照条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昼夜温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积累。 B.南疆(印度河、尼罗河三角洲)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①气候(降水):夏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 足;②气候(热量):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③ 水源: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条件便利;④土壤: 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土壤肥沃。 (尼罗河三角洲:光热资源丰富、有灌溉水源、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C.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 重点、难点 1.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这是地理试题中常见的考点,大多是以材料分析或读图方式呈现,答题时要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理清思路观点和结论,叙述力求符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又要符合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答题必须建立在对本题型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正确无误。 2.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 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 二具体内容 (一)农业生产活动 1. 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生产活动。 2. 特点: (1)地域性。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所致。 (2)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 3. 投入与产出: (1)投入: 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②生产资料:动植物、农具(提高生产效率)、化肥、农药(促进产出)等。 ③劳动力。 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产出:农产品。 ①食用:粮食、果蔬、肉蛋等。 ②工业原料:棉花、皮毛等。 4. 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 5. 农业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为 ①种植业:以植物为生产对象。 ②畜牧业:以动物为生产对象。 ③混合农业。 (2)按投入程度分为: ①粗放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低。 ②密集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高。 (3)按产品用途为分类: ①自给农业:以解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食品供应为目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②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主要分布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 (二)农业区位选择

1. 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牧业。 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 ②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 ③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④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③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④劳动力:价格、素质 ⑤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⑥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⑦“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⑧农业技术、科技 ⑨经过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 2.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 (2)自然条件可以利用、改造。 ①通过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扩大某种作物区位范围。 ②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但有一定限度(考虑经济技术、投入产出比、环境)。如:玻璃温室、喷灌、梯田等。 3.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区位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 水稻种植业。 (1)分布的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②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单产高,可以缓解该地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土地压力。 ④有悠久种植历史,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3)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2. 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2)区位条件: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3)放牧牲畜:牧牛:美国、阿根廷。养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①分布:潘帕斯草原。 ②区位条件:a.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 交通便利,距海港近。d. 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牧牛业发展。 ③发展牧牛业做的工作:a. 培育良种牛b.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c. 开辟水源d. 种植饲料。 ④与中国的比较: 相似:自然条件、地广人稀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2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2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8分) 1. (2分) (2016高三上·吉安期中) 下图为某地年内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适宜发展 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乳畜业 C . 商品谷物农业 D . 热带种植园农业 2. (2分)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地域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A .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 .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是其发展的基础 C . 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是其生产的保证 D . 投入资金和技术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农业 3. (2分) (2014高一下·资阳期末) 大洋洲的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我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2013年上半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达37万吨,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从乳业整个纵向产业链上来看,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生产、乳品加工、乳品销售三环节的投入比为75:15:10.而利润比则为10:35:5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西兰地形以平原为主,面积广大 ②新西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③新西兰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多雾,日照少 ④新西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针对材料中我国乳业的情况,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继续保持新西兰居我国进口第一的势头 B . 加大我国奶牛养殖的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C . 加快构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一体化的养殖体系 D . 加强质量监控,提升监管水平,及时更新生鲜乳收购标准 4. (2分) (2018高一下·无锡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商品谷物农业

(完整版)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农业工业区位因素、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答题模板农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先列出所有区位因素:2.看材料提到哪些因素,3.看分值可以补充哪些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地价、政策、工农业基础、传统区位因素的写法: 气候:光照、热量、水分 ①热雨、热草、热季:光照、热量、降水充足; ②热沙: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温陆: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④温季、亚季: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 ⑤温海:全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不适宜种粮,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⑥地中海: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地形: ①位于冲积平原(冲积扇、三角洲、河谷),地形平坦,泥沙淤积、土壤肥沃; ②山地、丘陵地形,地形复杂(起伏大),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水源: ①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河网稠密),水源充足 ②有河流流经(湖泊),有灌溉水源 ③有冰雪融水,有灌溉水源 市场: ①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②国内外市场广阔 ③工矿业发达,市场广阔 ④靠近长江三角洲(某个发达地区或城市),市场广阔 交通: ①有公路(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②临近海洋,有优良的港口,海运便利(对外交通便利) ③临近河流,河运便利 ④临近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港口),交通便利 ⑤路网稠密,交通便利 ⑥位于河口与沿海地区,可以河海联运,交通便利 ⑦多条公路(铁路)交汇,交通便利 技术、传统: ①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历史),技术水平高 ②有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水平高 劳动力: ①人口众多,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工业区位因素答题模板 1.先列出所有区位因素: 2.看材料提到哪些因素, 3.看分值可以补充哪些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土地、水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资源(原料、能源)、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地价、政策、工农业基础、传统、信息 区位因素的写法: 水资源: ①河湖众多(河网稠密),水源充足 ②有河流流经(湖泊),水源充足 ③有冰雪融水,水源充足 资源(原料、能源): ①有铁矿(油田、铜矿等),资源丰富 ②临近木材(甘蔗等其他原料)产区,原料充足 ③距离木材(甘蔗等其他原料)产区近,原料充足 ④有煤矿(火力发电站,水电站、核电站等),能源(电力)充足 市场: ①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②国内外市场广阔 ③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④靠近长江三角洲(某个发达地区或城市),市场广阔 交通: ①有公路(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②临近海洋,有优良的港口,海运便利(对外交通便利) ③临近河流,河运便利 ④临近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港口),交通便利 ⑤路网稠密,交通便利 ⑥位于河口与沿海地区,可以河海联运,交通便利 ⑦多条公路(铁路)交汇,交通便利 技术、传统: ①有众多的科技人员,技术水平高 ②有科研机构(大学)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水平高 劳动力: ①人口众多,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②临近科研机构(大学),有众多高素质的人才 工农业基础: ①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②工业发展历史较久,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产业联系较紧密); ③有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联系紧密,产业协作较好;信息通达度高。 信息: ①经济发达,信息发达(信息通达度高)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应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农业生产的感情,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3、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技术、社会因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难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你能说出本地几种主要农产品吗?它们属于哪一种农业类型?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板书) 农业生产是直接从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板书) (1)热量 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农业生产中有两个与热量相关的概念,一是积温,一是复种指数。我们常以活动积温,即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的积温,作为衡量大多数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热量条件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2)光照 光照为植物的光和作用提供能量。不同农作物对光照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小麦、棉花、水果、蔬菜、马尾松等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3)地形 不同地形类型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异。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由于坡度较大,土层较薄,耕作不便,适合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4)土壤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A、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B、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E、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A、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B、单产高,商品率低 C、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D、水利工程量大 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2、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三、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 (1)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A、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B、交通运输便利 C、市场广阔 D、地广人稀 E、机械化程度高 F、农业科学技术先进(3)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四.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及生产对象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美国和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以养羊为主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A、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B、地广人稀,地价低 C、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五、乳畜业 (1)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2)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A、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B、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3)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六、立体农业 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种植业一般多分布于谷地和谷坡,山地为天然林,间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 (提供化肥、农药、工具)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一)自然因素 有利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 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3、背风坡,降水少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 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 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 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水源 1、水源充足 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 2、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 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 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4、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 1、距大城市远 2、距X城市近 2、距X工业区远 3、距X工业区近 3、距海远,地处陆,闭塞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经济 1、经济发达 1、经济落后 2、经济较发达 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发展快 3、经济基础薄弱 4、经济基础雄厚 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5、工农业生产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 1、基础设施落后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 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 1、交通落后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说明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区位理论知识,树立学生联系的普遍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难点: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图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我们中国有句俗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主学习:展示农业五种类型的图片,由学生判断那幅图片能代表农业,

并明确农业的定义。观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的图片,总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地形 过渡:由第一幅图片的农业生产类型,引出我国“南米北面”的饮食格局。 探究一上:给出学生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并结合学案材料上的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及中国温度带图以及水稻、小麦的习性,分析两种作物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 材料一: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温度带 材料二:小麦生长习性:温带性作物,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水稻生长习性:喜温喜湿,生长在热量充足、雨量较多的区域。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影响小麦、水稻种植生长的气候条件?学生自主讨论总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气候因素——热量和降水,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我国作物熟制。 探究一下:我们来看到学案合作探究的活动一,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四周又有高山环绕,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这里,所以雨量很少,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这里的气温日夜变化很大,尤其是夏季,白天烈日炙烤,气温很高,一到夜晚又急剧下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这里出产的瓜果色鲜、果香、味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更是果中佳品。 据材料分析新疆瓜果为什么特别甜?----光照 由新疆瓜果产业布局地点(绿洲、河流沿岸)引出水源是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探究二: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原因是什么?-----土壤 学习活动二: 材料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