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A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续表

注:本表系按全国统一曲线制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 标准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1]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用fcu表示。[2]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35MPa[2]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与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骨料、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 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所以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高。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控制与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适应;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内,因

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平均回弹值Rm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平均碳化深度值dm (mm)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 20.0 10.3 10.1 20.2 10.5 10.3 10.0 20.4 10.7 10.5 10.2 20.6 11.0 10.8 10.4 10.1 20.8 11.2 11.0 10.6 10.3 21.0 11.4 11.2 10.8 10.5 10.0 21.2 11.6 11.4 11.0 10.7 10.2 21.4 11.8 11.6 11.2 10.9 10.4 10.0 21.6 12.0 11.8 11.4 11.0 10.6 10.2 21.8 12.3 12.1 11.7 11.3 10.8 10.5 10.1 22.0 12.5 12.2 11.9 11.5 11.0 10.6 10.2 22.2 12.7 12.4 12.1 11.7 11.2 10.8 10.4 10.0 22.4 13.0 12.7 12.4 12.0 11.4 11.0 10.7 10.3 10.0 22.6 13.2 12.9 12.5 12.1 11.6 11.2 10.8 10.4 10.2 22.8 13.4 13.1 12.7 12.3 11.8 11.4 11.0 11.6 10.3 23.0 13.7 13.4 13.0 12.6 12.1 11.6 11.2 10.8 10.5 10.1 23.2 13.9 13.6 13.2 12.8 12.2 11.8 11.4 11.0 10.7 10.6 10.0 23.4 14.1 13.8 13.4 13.0 12.4 12.0 11.6 11.2 10.9 10.4 10.2 23.6 14.4 14.1 13.7 13.2 12.7 12.2 11.8 11.4 11.1 10.7 10.4 10.1 23.8 14.6 14.3 13.9 13.4 12.8 12.4 12.0 11.5 11.2 10.8 10.5 10.2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用fcu 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 Pa≤fcu<35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与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骨料、龄期、

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所以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高。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控制与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适应;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内,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检测(回弹试验)附砼强度换算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检测(回弹试验) 回弹法检测砼强度试用于工程结构普通砼抗压强度的检测。砼强度值的确定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回弹值测量 2、2、碳化深度值测量 3、3、回弹值计算 4、4、砼强度的计算 一、回弹值测量 1、一般规定:结构或物件砼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 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批量检测:适用于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砼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结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件。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量应不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米,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米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

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米,且不宜小于米。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砼强度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但回弹值需修正。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6)、检测面应为砼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3、回弹值测定 (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一次,每一测区应取16个回弹值。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换算关系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换算关系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的混凝土标号可按附表1.1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的换算附表 1.1 二、当按TJ10—74规范设计,在施工中按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先将设计规定的混凝土标号按附表1.1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以其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u,k(N/m㎡)按本标准第四章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可按换算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强度标准差采用插值法由附表2.1确定。 附录二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N/m㎡) 附表 2.1 注: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 附录三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一)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可根据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按附表3.1划分。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对在现场

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附表 3.1 (二)在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的百分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cu,i——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 ㎡); 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N≥25;μfc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No——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 (三)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不宜大于5%,其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δ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σ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m㎡)。 (四)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 在混凝土搅拌地点

测区砼强度换算表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平均回弹值Rm 测区砼强度换算值(MPa) 平均碳化深度值dm(mm)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 6.0 20.0 10.3 10.1 9.8 20.2 10.5 10.3 10.0 20.4 10.7 10.5 10.2 9.8 20.6 11.0 10.8 10.4 10.1 20.8 11.2 11.0 10.6 10.3 9.9 21.0 11.4 11.2 10.8 10.5 10.0 21.2 11.6 11.4 11.0 10.7 10.2 9.9 21.4 11.8 11.6 11.2 10.9 10.4 10.0 21.6 12.0 11.8 11.4 11.0 10.6 10.2 9.8 21.8 12.3 12.1 11.7 11.3 10.8 10.5 10.1 22.0 12.5 12.2 11.9 11.5 11.0 10.6 10.2 9.9 22.2 12.7 12.4 12.1 11.7 11.2 10.8 10.4 10.0 22.4 13.0 12.7 12.4 12.0 11.4 11.0 10.7 10.3 10.0 22.6 13.2 12.9 12.5 12.1 11.6 11.2 10.8 10.4 10.2 9.8 22.8 13.4 13.1 12.7 12.3 11.8 11.4 11.0 10.6 10.3 9.9 23.0 13.7 13.4 13.0 12.6 12.1 11.6 11.2 10.8 10.5 10.1 23.2 13.9 13.6 13.2 12.8 12.2 11.8 11.4 11.0 10.7 10.3 10.0 23.4 14.1 13.8 13.4 13.0 12.4 12.0 11.6 11.1 10.9 10.4 10.2 9.9 23.6 14.4 14.1 13.7 13.2 12.7 12.2 11.8 11.4 11.1 10.7 10.4 10.1 23.8 14.6 14.3 13.9 13.4 12.8 12.4 12.0 11.5 11.2 10.8 10.5 10.2 9.9 24.0 14.9 14.6 14.2 13.7 13.1 12.7 12.2 11.8 11.5 11.0 10.7 10.4 10.1 24.2 15.1 14.8 14.3 13.9 13.3 12.8 12.4 11.9 11.6 11.2 10.9 10.6 10.3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2009年05月25日星期一 21:46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mfcu: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fcu,k:设计要求强度值 fcu,min: 同一验收批强度最小值 1、非统计法:mfcu≥1.15fuc,k fcu,min≥0.95 fcu,k 2、统计方法: mfcu-λ 1 Sfcu≥0.9 fcu,k fcu,min≥λ 2 fcu,k Sfcu=每组试验值的方差 (N=10-14: λ 1=1.7 λ 2 =0.9) (N=15-25: λ 1=1.65 λ 2 =0.85) (N=25组以上: λ 1=1.6 λ 2 =0.8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平均回弹值Rm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 , MPa f c i cu 平均碳化深度值dm (mm)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 20. 0 10. 3 10. 1 20. 2 10. 5 10. 3 10. 20. 4 10. 7 10. 5 10. 2 20. 6 11. 10. 8 10. 4 10. 1 20. 8 11. 2 11. 10. 6 10. 3 21. 0 11. 4 11. 2 10. 8 10. 5 10. 21. 2 11. 6 11. 4 11. 10. 7 10. 2 21. 4 11. 8 11. 6 11. 2 10. 9 10. 4 10. 21. 6 12. 11. 8 11. 4 11. 10. 6 10. 2 21. 8 12. 3 12. 1 11. 7 11. 3 10. 8 10. 5 10. 1 22. 0 12. 5 12. 2 11. 9 11. 5 11. 10. 6 10. 2 22. 2 12. 7 12. 4 12. 1 11. 7 11. 2 10. 8 10. 4 10. 22. 4 13. 12. 7 12. 4 12. 11. 4 11. 10. 7 10. 3 10. 22. 6 13. 2 12. 9 12. 5 12. 1 11. 6 11. 2 10. 8 10. 4 10. 2 22. 8 13. 4 13. 1 12. 7 12. 3 11. 8 11. 4 11. 11. 6 10. 3 23. 0 13. 7 13. 4 13. 12. 6 12. 1 11. 6 11. 2 10. 8 10. 5 10. 1 23. 2 13. 9 13. 6 13. 2 12. 8 12. 2 11. 8 11. 4 11. 10. 7 10. 6 10.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平均回弹值Rm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 , MPa f c i cu 平均碳化深度值dm (mm) 0 0..5 ≥6

平均回弹值Rm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 , MPa f c i cu 平均碳化深度值dm (mm) 0 ≥6

平均回弹值Rm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 , MPa f c i cu 平均碳化深度值dm (mm) 0 ≥6 276

平均回弹值Rm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 , MPa f c i cu 平均碳化深度值dm (mm) 0 ≥6

平均回弹值Rm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 , MPa f c i cu 平均碳化深度值dm (mm) 0 ≥6 47.

平均回弹值Rm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 , MPa f c i cu 平均碳化深度值dm (mm) 0 ≥6 泵送混凝土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修正值 碳化深度值(mm)抗压强度 (MPa) ;;f c cu (MPa) ≤~K(MPa)+ + + ; ) (MPa f c cu≤~K(MPa)+ + 注:表中未列入的f c i cu,值可用内插法求得其修正值,精确至。 非水平状态检测时的回弹值修正值 Rma 检测角度 向上向下900600450300—30 -45 -60 -90 20 ----+ + + + 21 ----+ + + + 22 ----+ + + + 23 ----+ + + + 24 ----+ + + + 25 ----+ + + + 26 ----+ + + + 27 ----+ + + + 28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