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 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配乐诗朗诵《忆江南》] 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把江南地区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今天,江南比北方发达,而在古代却是江南落后于北方,江南地区是怎样开发的?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江南,感受古代江南的变化。我们先来了解东晋的历史。 二、内容探究 (一)东晋的兴亡 师:西晋的统治阶级腐朽不堪,在晋惠帝时出现“八王之乱”,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采取压迫政策,最终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的统治就此结束。第二年,东晋建立。 师:阅读课本中“东晋的兴亡”的相关内容,思考:第一,东晋是如何建立的?第二,如何理解“王与马,共天下”?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1)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地主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地主的拥戴。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2、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发展较快的史实; 3、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南迁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重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影响 【教学难点】 江南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江南美景的图片和,播放视频《江南美景》。 教师:同学们,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那江南地区是怎样得到开发的? 经济重心何时南移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明 确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即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 二、合作探究: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问题:司马睿在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你们听过“闻鸡起舞”的故事吗?故事主人物是谁?他为什么要如此勤奋练舞? 展示:教材83页的相关史事,请学生阅读和回答问题。 西晋末年,祖逖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是否支持祖逖的提议?得不到东晋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祖逖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东晋初年,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祖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主要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本课看似头绪较多,实则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着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统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部分集中体现了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3.本课突破点 【西晋的建立】 西晋的建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但其统治时间非常短暂。本课课题中“西晋的短暂统一”,需要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既要理解其统一的重要作用,也要寻找到西晋灭亡的社会背景。

司马家族与西晋的建立部分,需要明确的是司马家族在三国鼎立到西晋建立过程中地位逐步提升的过程。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把握三国鼎立、西晋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西晋的社会状况部分的讲述,教材的处理看似简单,实则层次清晰、生动有趣。从西晋王室和大臣的出身、西晋王朝的统治政策中,分析了西晋统治阶层的问题。从西晋大臣之间“斗富”的案例展现出“唯钱是图”的社会现状。同时,教材的材料研读部分精心选取的《钱神论》,生动地描写了西晋社会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其中对于“孔方兄”一词由来的介绍,都为学生了解西晋社会状况打开了一扇窗。当然,虽然此段材料内容简单,但是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水平,仍有部分内容需要教师精心引导。 以上两个部分虽然不可能完全展示出西晋的社会状况,但教师可以将以上内容从统治阶层出身、统治政策、社会氛围等方面进行精心梳理,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社会状况之下隐藏的统治危机,为之后两个子目的学习奠定基础。 【八王之乱】 西晋年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八王之乱是指此后司马家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 年,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这场战乱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其中,对于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的关系的理解,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其他朝代也有过类似的叛乱,而西晋却在叛乱中亡国了呢?”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西晋统治内、外状况两个角度分析原因。一方面,西晋建国不久即出现了此次叛乱,教材中对于其对政治、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影响有细致地描述。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是匈奴人灭掉了西晋。我们可以联系之前学习过的汉朝的历史,思考匈奴主要活动在哪些地区,从而过渡至下一子目“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从教材结构看,本部分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幅地图,即《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两个阶段,即北方游牧民族原本的生活状况和内迁后的生活状况;三个问题,即内迁的过程、迁移后的生活状况和内迁的影响。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围绕着以上三个角度展开。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练习题及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羌族 2.东晋的建立者是( )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睿 D.司马腾 3.在南朝的四个王朝中“疆域最大,经济比较繁荣,社会比较安定”的是( ) A.宋 B.齐 C.梁 D.陈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5.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 A.长安 B.洛阳 C.建康 D.建业 6.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 (1)北方少数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迁往中原的?

(2)北方人民迁往江南的原因是什么?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1.东晋初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其中“马”和“王”分别指的是( ) A.司马昭和王莽 B.司马炎和王维 C.司马睿和王导 D.司马睿和王猛 2.一个生活在318年的建康人应该受哪个政权的管辖( ) A.东汉 B.东吴 C.西晋 D.东晋 3.南朝历史始于公元420年,止于公元589年,历经四个王朝,南朝是指( ) A.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 B.我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 C.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 D.我国南方地区并存的四个朝代 4.下列政权中都城设在今南京的是( ) ①东晋②南朝时期的宋王朝③南朝时期的齐王朝④南朝时期的梁王朝⑤南朝时期的陈王

朝⑥三国时期的吴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魏灭蜀②东晋建立③西晋灭吴④西晋建立 A.③①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6.下列有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 ①江南地区气候条件优越②江南战争较少,相对稳定③经济重心已经向南转移④大批北人南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8.东汉以来,江南经济不断发展,为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请你围绕下面课堂教学的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诗歌展示】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在教学中老师引用了以下诗歌,请你回答东汉以后我国北方的社会状况。 《蒿里行》 曹操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优选】2016新人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练习 一、选择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2.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统治者施行仁政 C.水利设施齐全 D.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3.《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4.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 A.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 B.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 C.造船技术较高,造船业发达 D.建康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5.下列政权中不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A.东周 B.东晋 C.东汉 D.北魏 6.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三国、南朝 C.三国、两晋、南朝 D.春秋、战国、魏晋 7.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因为它曾做过六个朝代的都城,下列以它为都城的六个朝代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三国中的吴②宋③齐④梁⑤陈⑥东晋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⑥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⑥①②③④⑤ 8.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 9.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东晋和北魏 B.东晋和前秦 C.西晋和前秦 D.西晋和北魏 10.南朝开始的标志是() A.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 B.229年,孙权建业称帝 C.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 D.420年,刘裕建宋 11.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1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的推广④小麦的 种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4.“(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宋朝 15.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②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③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江南。④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⑤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无答案)

利津县初中历史七上第十八课导学案 课题第四单元第18课东晋南朝 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型新 授 时间月日(星期) 成果目标1.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 2.通过了解东晋、南朝外部环境和统治政策的变化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3.通过阅读、理解、归纳史料,逐步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4.通过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等,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 要素问题与活动规则与评价 情景导引请齐读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 江南? 思考:江南好在何处? 活动自评: 在诵读中,学生感受江南 之美,为探求江南地区开 发塑造氛围。 思维对话问题一:回顾三国—西晋的演变,了解西晋灭亡到东晋建立的更替 活动一:观看课件演示三国两晋的更替,通过“王与马,共天下” 的历史现象,思考东晋统治表现出的特点? 问题二:了解东晋演变过程中重大事件、影响 活动二:通过课件展示,把握节点:士族政治、祖逖北伐、淝水之 战、东晋灭亡。 问题三:南朝是个什么样的历史时期? 活动三: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宋齐梁陈前后更替,均定都在建康,史 称南朝。 问题四:阅读材料,指出两个时期的江南有何不同?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 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活动四: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 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活动一:阅读教材和史料, 明确司马皇族在政军方面 依靠王导家族的特点。能 根据教材准确解释+2分。 活动二:结合教材第82-83 页,能联系淝水之战使东 晋消除军事威胁,稳定政 局。明晰东晋建立灭亡的 准确时间+2分 活动三: 知道宋齐梁陈的更替,都 城均在建康,合称南朝+1 分。 活动四:能准确描述两个 时期江南的不同?从劳动 力、生产方式、农业手工 业的发展表现、贫富程度 等角度,加以合理解释+2 分 活动五:从北人南迁、自 然环境、统治政策、社会 局势、耕作技术等角度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新人教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难点:西晋发生内乱的原因。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从东汉末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最后我们分析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并得出结论,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西晋)对,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又是为什么呢?魏晋时期,除汉族外,还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来?又做了什么?学了本课内容你们就知道了。 【内容探究】 一、西晋的建立 师: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长久,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师: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师:阅读课本第85页第一、二段的内容,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 生: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师:画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图吗。 生:三国建立:魏、蜀、吴三国灭亡:蜀、魏、吴西晋统一全国。时间:220—280年。 师:西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西晋的统治却很短暂,西晋的统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阅读教材第85页“相关史事”中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 师:西晋初年,国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长期分裂动荡后重归统一。根据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传统理念,这次的统一和安定应该是长期的。因此晋国上自皇帝宰相,下至平民平姓,都天真地认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已经到来,谁都相信明天会更好,谁也不去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忧患意识,臣民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 开发》同步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自魏晋以来,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南宋时,南方已经超过北方,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导致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的经济因素是() A.统治者采取恰当的政策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D.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A.八王之乱B.祖狄北伐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4.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5.“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A.曹操B.王导C.祖逖D.王敦 6.在《农耕图》中同时有扬场和插秧两种场面出现直接说明() A.江南人们劳动的辛苦和繁忙 B.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劳动人民的勤劳 D.南方已有双季稻 7.东汉末年,大批北方民众南迁,他们主要定居在() A.四川地区B.岭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淮河中下游地区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其中人口达百万,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是() A.成都 B.洛阳 C.建康 D.长安

9.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①大量田地被开垦②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生产使用粪肥④南方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有关东晋南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晋偏安江南,都城在建康B.南朝的第一个政权是“宋” 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D.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11.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宋书》)。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超过北方B.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C.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D.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12.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A.优越的自然条件 B.北方人口的南迁 C.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D.经济重心的南移 13.《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14.“(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B.西汉C.东晋南朝D.周朝 15.(题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原因包括()①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②江南经济的发展③佛教的传入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为日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七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案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教师寄语】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良训。 【学习目标】 1、识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识记《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 围及史学价 值和文学价值,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2、能够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价值。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心有好报”……你知道这些说法都与佛教有关吗?佛教在哪个国家产生?它又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它为什么很快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它对中国文化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创始人是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的“八仙”是源于道教的故事吗?道教与佛教的主张是否一样?带着好奇,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二、 宗教 佛教起源于_____,_______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艺术:秦汉雕塑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史学:司马迁的《史记》 速读课文,完成下列基础知识 三、 基本教义:转世投胎,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幸福 道教兴起 兴起:______时期 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佛教东来 体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叙史范围:从______ 到_______时期的历史 价值: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又是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合作探究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题 新人教版

材料题: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中国古代史上,司马这一姓氏曾涌现出众多的历史人物,影响着历史的进程,请你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一姓氏中的“他”是谁? (1)“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2)“他”是三国时期的大将,曹丕死后,他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 (3)“他”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成为西晋的第一位皇帝。 (4)西晋灭亡后,“他”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请回答: (1)这两段材料中关于江南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3)根据材料二的描述,说明其影响。

3.约7000多年前,我国南方地区的原始农耕文化开始兴起,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到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逐步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得到发展,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约7000多年前,我国南方地区原始农耕文化的主要遗址是什么?其主要特征有哪些?(2)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说一说人口迁移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1.(1)司马迁。 (2)司马懿。 (3)司马炎。 (4)司马睿。 2.(1)材料一描述江南地多人少,经济落后;材料二描述江南经济发达,景象繁荣。(2)因为汉朝时江南尚未得到开发,经济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南朝时由于北方人口南迁,加上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起来。 (3)江南经济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3.(1)河姆渡遗址。特征:河姆渡人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 (2)自然条件优越;南迁人口补充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江南战乱较少,相对稳定。 (3)带来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十六国的由来。 2.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 3.通过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二、自主预习 1. 年,魏灭蜀。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2.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 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 三、合作探究 1.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2.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的王朝? 四、随堂演练 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 曹魏 B.东晋 C. 西晋 D.前秦

2.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A. 匈奴 B.鲜卑 C. 羯 D.氐 3.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 魏蜀吴 B.蜀魏吴 C. 吴蜀魏 D.蜀吴魏 4.标志着西晋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 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 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5.西晋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内部的腐朽和斗争 B.阶级矛盾的尖锐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 6.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A. 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 西晋末年 D.东晋南朝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勒勒歌》的后两句,这是北朝时期居住在北方的勒勒族的民歌,也在鲜卑族中传唱。东汉、魏、晋时期鲜卑族内迁的地点是() A.陕西关中 B.山东西南 C.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D.山西一带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263 266 280 2.第一次 3. 4 黄河流域 三、合作探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习题 含答案

第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点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建立: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随后,皇族________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__________为都城,史称东晋。21*cnjy*com 2.东晋社会:司马睿政治上依靠__________,军事上依靠________;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____________以南的部分地区,但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3.东晋灭亡:________年,东晋灭亡。 知识点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的概念:420—________年的170年里,中国__________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________、梁、________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南朝的社会:________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______________时,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________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________失陷。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2·1·c·n·j·y 知识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________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____________和生产技术;当时的江南地区,社会比较________;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来源:21cnj*y.co*m】 2.表现: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__________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__________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____________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商业和__________繁荣,__________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出处:21教育名师】 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A.西汉B.东汉 C.西晋D.东晋 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睿和司马炎 3.东晋是西晋皇族在西晋灭亡后建立的政权。它存在的时间是() A.316—420年B.316—589年 C.317—589年D.317—420年 4.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 A.宋B.齐 C.梁D.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状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难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状况,并提出问题:这一时期局势动荡,王朝更迭频繁,但也正是这一时期,江南的社会经济却得到迅速的开发与发展。这是为什么?请学生思考问题,进而顺利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教师展示以下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史料,得出:南朝相继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更替,但是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安定;统治者兴修水利工程,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发展民生;北人南

迁,又一次人口的迁移给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等;江南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较热,本身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优势。 (二)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教师出示史料,请同学们认真分析,并提出问题:江南地区的开发在农业上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结合课本并分析史料后得出: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得到推广,使荒地变成了肥力较好的农田。 教师补充《晋书·食货志》当中关于东晋后期南方经济发展情形的史料记载,并提问:南方农业的发展还有哪些表现? 学生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归纳得出:五岭地区种植了“三熟之稻”,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使得谷物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保障了百姓的粮食所需。 教师补充:除此之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关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养蚕缫丝和瓷器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在手工业上又有哪些表现呢?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在手工业上,东晋南朝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制瓷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瓷器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白瓷的烧制技术很有特色。 教师补充:此外,在织布、冶铸、造船、造纸和制盐等方面也都有显著的发展。

【培优练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培优练习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刘影 一、选择题 1.“(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出现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 A. 统治者施行仁政,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B. 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工具和生产技术 C. 南北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D. 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2.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经济有新的发展的原因是() ①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②北民南迁,社会相对安定③统治者重视④人民的辛 勤劳动⑤统治者与人民共同劳动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 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4.历史上把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有一个城市相继被六朝定为都城,有“六 朝古都”的美誉,它就是今天的() A. 西安 B. 洛阳 C. 北京 D. 南京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材料四南朝宋文帝大力劝(勉励、鼓励)课(督促)农桑,一再下令“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各尽其方,不得但奉行公文而已”。 ——南朝沈约《宋书·文帝纪》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张骞第一次通西域是哪一年?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2)根据材料二写出西汉时期,江南地区社会情况如何?当时全国经济重心在哪里?(3)根据材料二、三,说说从汉朝到南北朝,江南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至少写两点)(4)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说说江南地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回答三点) (5)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学练提纲15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时期特征。 2.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3.把握民族大融合的特点、意义。 二、学练提纲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一)想一想 1.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 2.孝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洛阳?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种“计谋”? 3.课本P93页欣赏与思考 (二)试一试 1.你能依照课本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简要说说这一时期南北方政局的更迭情况吗?并概括一下这一时期北方政局的特征。

2.阅读课文“孝文帝改革”内容,试制作“孝文帝改革表”。 背景内容作用3.阅读“民族大融合”的内容,试概括民族大融合的特点与作用? (三)练一练(1-13为必作,14、15为选作) 1、北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氐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2、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缓和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①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②加强对中原的控制③从事农业生产④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 D、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 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B、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D、符合封建者根本利益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

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情况。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诗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上述诗文在怀念江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你知道“江南”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 二、讲授新课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最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 融 第17课西晋得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得内迁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得历史发展脉络,包括西晋得兴亡、十六国得由来。 2.通过本课得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得根本原因,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得能力。 3.通过学习北方游牧民族得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得重要性。 二、自主预习 1. 年,魏灭蜀。年,司马懿得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2.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得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历史上大规模得人口迁徙高潮。 3. 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得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 了。 三、合作探究 1.西晋能够短期统一得原因。

2.西晋为什么是短命得王朝? 四、随堂演练 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得王朝是() A. 曹魏B.东晋 C. 西晋D.前秦 2.推翻西晋王朝得少数民族是() A. 匈奴B.鲜卑 C. 羯D.氐 3.三国结束得先后顺序是() A. 魏蜀吴B.蜀魏吴

C. 吴蜀魏D.蜀吴魏 4.标志着西晋实现全国统一得历史事件是() A. 灭蜀B.西晋定都洛阳 C. 灭吴D.西晋迁都长安 5.西晋短暂而亡得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内部得腐朽和斗争 B.阶级矛盾得尖锐 C.民族矛盾得激化 D.南迁匈奴族力量得强大 6.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得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A. 东汉末年B.三国时期 C. 西晋末年D.东晋南朝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勒勒歌》得后两句,这是北朝时期居住在北方得勒勒族得民歌,也在鲜卑族中传唱。东汉、魏、晋时期鲜卑族内迁得地点是() A.陕西关中 B.山东西南 C.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D.山西一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晋兴亡的概况;知道南朝政权的更迭;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示法,使学生将纷繁复杂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整理成清晰的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历史信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是认识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条件、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以及江南地区开发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提供的一些古籍记载的资料,将江南开发前后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进行比较,加以阐释,尽可能让学生能有直观的印象,同时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的辅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化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 【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难点是学生对西晋与东晋、南朝朝代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在此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形成直观的概念。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要通过地图示意,帮助学生形成时空概念。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归纳法、材料研读法。 【教具】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白居易的《忆江南》,师生齐声朗读。然后教师讲述这首诗歌颂了我国江南地区的美景。江南地区的发展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果,如今的江南地区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追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你知道东晋是怎样建立的吗?东晋和西晋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317年,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南下官僚贵族和南方大地主为支柱建立的政权。司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用,当时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 教师提问:东晋是怎样灭亡的? 学生回答:420年东晋灭亡,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讨论交流:东晋的政治统治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①东晋是大地主支持下建立的。②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③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二、南朝的政治 学生阅读本目内容,然后教师提问。 教师提问:南朝包括哪四个朝代?定都在哪里? 学生回答:宋、齐、梁、陈。建康。 教师提问: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哪一个? 学生回答:宋。 教师提问:在南北的实力对比中,南朝在何时开始处于明显的劣势? 学生回答:梁武帝在位时。 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基本掌握南朝的发展概况。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