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算法答案

实验7算法答案
实验7算法答案

一、实验名称:Apriori和Fp-growth算法

二、实验日期:2013年10 月18 日

三、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Apriori和Fp-growth算法的思想

四、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

硬件:PC电脑一台;

配置:内存,2G及以上硬盘250G及以上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数据库环境: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五、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假设事务集合T如下表所示:

事务ID事务的项目集

T1A,B,E

T2B,D

T3B,C

T4A,B,D

T5A,C

T6B,C

T7A,C

T8A,B,C,E

1、根据以上事务集合,通过Apriori算法实现:

1)假定最小事务支持数是2,写出搜索所有频繁项集的过程。

2)假定最小置信度为60%,写出1)题中已求出的频繁3-项集的所有项组成的强关联规则。

在事务数据库中,频繁项集L={A,B,E},可以由L产生哪些关联规则?

L的非空子集S有:{A, B}, {A, E}, {B, E}, {A}, {B},{E}。可得到关联规则如下:

A ∧

B → E conf=2/3=66%

A ∧ E →

B conf=2/2=100%

B ∧ E → A conf=2/2=100%

A →

B ∧ E conf=2/5=40%

B → A ∧ E conf=2/6=33%

E → A ∧ B conf=2/2=100%

假设最小置信度为60%,则最终输出的关联规则为:

A ∧

B → E 66%

A ∧ E →

B 100%

B ∧ E → A 100%

E → A ∧ B 100%

2、根据以上事务集合,通过Fp-growth算法实现:

1)画出FP树。

2)列出逐层递归产生的频繁项集。

六、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七、实验结果或结论: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八、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九、引用参考文献:

1. 张兴会.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方法实验

实验一: 姓名: 学号: 班级:2013级计算机6班实验地点:第二机房 实验时间:2015/3/17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二分法求方程的根 2. 基本迭代法求方程的根 3. 用埃特金求方程010423=-+x x 在1.5处的一个根,精度要求410-。 4. 牛顿下山法求方程的根 求方程013=--x x 的根,初值取6.00=x ,精度满足510-。 5. 牛顿迭代法求解7,精度满足510- 2 实验环境和工具 机房 VC6 3 实验结果 3.1 算法流程图 3.2 程序核心代码 二分法代码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double x,a=1.0,b=1.5; for(int i=1;i<10;i++) { x=(a+b)/2; if((a*a*a-a-1)*(x*x*x-x-1)<0) b=x; else a=x; if(b-a<0.01) break; cout< #include void main() { double x0=0.5,x,e=2.718281;

for(int i=1;i<20;i++) { x=pow(e,-x0); if(x-x0<0.00001) break; cout<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 double fun(double x); void AitkenIterative(double(*pf)(double x)); ////////// ////////// int main() { AitkenIterative(fun);

实验8查找与排序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陕西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组别 实验日期室温报告日期成绩 报告内容:(目的和要求、原理、步骤、数据、计算、小结等) 实验名称:查找与排序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目的: 1. 掌握顺序表中查找的实现及监视哨的作用。 2. 掌握折半查找所需的条件、折半查找的过程和实现方法。 3. 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创建过程,掌握二叉排序树查找过程的实现。 4. 掌握哈希表的基本概念,熟悉哈希函数的选择方法,掌握使用线性探测法和链地址法进行冲突解决的方 法。 5. 掌握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算法的实现。 实验环境(硬/软件要求):Windows 2000,Visual C++ 6.0 实验内容: 通过具体算法程序,进一步加深对各种查找算法的掌握,以及对实际应用中问题解决方 法的掌握。各查找算法的输入序列为:26 5 37 1 61 11 59 15 48 19输出 要求:查找关键字37,给出查找结果。对于给定的某无序序列,分别用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等方法进行排序,并输出每种排序下的各趟排序结果。 各排序算法输入的无序序列为:26 5 37 1 61 11 59 15 48 19。 实验要求: 一、查找法 1. 顺序查找 首先从键盘输入一个数据序列生成一个顺序表,然后从键盘上任意输入一个值,在顺序 表中进行查找。 2. 折半查找

任意输入一组数据作为个数据元素的键值,首先将此序列进行排序,然后再改有序表上 使用折半查找算法进对给定值key 的查找。 3. 二叉树查找 任意输入一组数据作为二叉排序树中节点的键值,首先创建一颗二叉排序树,然后再次二叉排序树上实现对一 定k的查找过程。 4. 哈希表查找 任意输入一组数值作为个元素的键值,哈希函数为Hash (key )=key%11, 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问题。 二、排序算法 编程实现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各算法函数;并编写主函数对各排序函数进行测试。 实验原理: 1. 顺序查找: 在一个已知无(或有序)序队列中找出与给定关键字相同的数的具体位置。原理是让关键字与队列中的数从最后一个开始逐个比较,直到找出与给定关键字相同的数为止,它的缺点是效率低下。 二分查找又称折半查找,优点是比较次数少,查找速度快,平均性能好;其缺点是要求待查表为有序表,且插入删除困难。因此,折半查找方法适用于不经常变动而查找频繁的有序列表。首先,假设表中元素是按升序排列,将表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与查找关键字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利用中间位置记录将表分成前、后两个子表,如果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大于查找关键字,则进一步查找前一子表,否则进一步查找后一子表。重复以

数值计算实验课题目

数值实验课试题 本次数值实验课结课作业,请按题目要求内容写一篇文章。按题目要求 人数自由组合,每组所选题目不得相同(有特别注明的题目除外)。试题如下: 1)解线性方程组的Gauss 消去法和列主元Gauss 消去法(2人)/*张思珍,巩艳华*/ 用C 语言将不选主元和列主元Gauss 消去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下列84阶的方程组 ???? ?????? ? ??=??????????? ????????????? ? ?1415151515768 168 168 168 1681684 8382321 x x x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2)解线性方程组的平方根法(4人)/*朱春成、黄锐奇、张重威、章杰*/ 用C 语言将平方根法和改进的平方根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b Ax =,其中 (1)b 随机的选取,系数矩阵为100阶矩阵 ?????? ???? ? ? ?101 1101 1101 1101 1101110 ; (2)系数矩阵为40阶的Hilbert 矩阵,即系数矩阵A 的第i 行第j 列元素为 1 1-+= j i a ij ,向量b 的第i 个分量为∑=-+ = n j i j i b 1 1 1.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3)三对角线方程组的追赶法(3人)/*黄佳礼、唐伟、韦锡倍*/ 用C 语言将三对角线方程组的追赶法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如下84阶三对角线方程组 ???? ?????? ? ??=??????????? ????????????? ? ?1415151515768 168 168 168 16816 84 8382321 x x x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4)线性方程组的Jacobi 迭代法(3人)/*周桂宇、杨飞、李文军*/ 用C 语言将Jacobi 迭代法编写成独立的子程序,并用此求解下列方程组, 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 ???? ? ??=????? ??????? ? ?-149012 2111221 3 2 1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5)线性方程组的Gauss-Seidel 迭代法(3人)/*张玉超、范守平、周红春*/ 用C 语言将Gauss-Seidel 迭代法编写成独立的子程序,并用此求解下列方程组,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 ???? ? ??=????? ??????? ? ?--39721 1111112 3 2 1 x x x 参考书目: 1.《计算机数值方法》,施吉林、刘淑珍、陈桂芝编 2.《数值线性代数》,徐树方、高立、张平文编 3.《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王能超编 6)解线性方程组的最速下降法法(2人)/*赵育辉、阿热孜古丽*/ 用C 语言将最速下降法编写成通用的子程序,然后用你编写的程序求解对称

实验七参考答案

(一)SQL的定义功能 1.用SQL的定义命令创建一个职工表(zg.dbf),表结构如下所示。 字段名类型宽度小数点 职工号 C 4 姓名 C 8 性别 C 2 出生日期 d 工资 N 7 2 命令: create table zg(职工号 c(4),姓名 c(8),性别 c(2),出生日期 d,工资 n(7,2)) 2.修改上题创建的职工表。 (1)增加“职称”字段,类型为字符型,宽度为6。 alter table zg add 职称 c(6) (2)删除出生日期字段。 alter table zg drop 出生日期 (3)把性别字段的类型改为逻辑型。 alter table zg alter 性别 l (4)把工资字段改名为实发工资。 alter table zg rename 工资 to 实发工资 (二)SQL的操作功能 1.给课程表(kc)插入一条记录("2001","英语精读",2," ") insert into kc(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values ("2001","英语精读",2) 2.给女同学的入学分数增加10分。(提示:用update 命令) update xsqk set 入学分数=入学分数+10 where 性别="女" 3.把课程号为“1003”的学分改为3分。(提示:用update 命令) update kc set 学分=3 where 课程号="1003" 4.给成绩表(cj)中不及格成绩的数据加上删除标记。 delete from cj where 成绩<60 查看是否执行,再去掉删除标记。 Recall all (三)SQL语言的查询功能 1.查询指定列 (1)查询所有男同学的个人记录。

数据结构实验七 查找

实验七查找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查找的不同方法,并能用高级语言实现查找算法; 2. 熟练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构造和查找方法。 3. 熟练掌握静态查找表及哈希表查找方法。 二、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读入一串整数,然后构造二叉排序树,进行查找。 三、实验步骤 1. 从空的二叉树开始,每输入一个结点数据,就建立一个新结点插入到当前已生成的二叉排序树中。 2. 在二叉排序树中查找某一结点。 3.用其它查找算法进行排序(课后自己做)。 四、实现提示 1. 定义结构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key; int other; struct node *lchild, *rchild; } bstnode; void inorder ( t ) { if (t!=Null) { inorder(t→lchild); printf(“%4d”, t→key); inorder(t→rchild); } } bstnode *insertbst(t, s) bstnode *s, *t; { bstnode *f, *p; p=t;

while(p!=Null) { f=p; if (s→key= =p→key) return t; if (s→key

曲线拟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实验

曲线拟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实验 【摘要】实际工作中,变量间未必都有线性关系,如服药后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疾病疗效与疗程长短的关系;毒物剂量与致死率的关系等常呈曲线关系。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是指选择适当的曲线类型来拟合观测数据,并用拟合的曲线方程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曲线直线化是曲线拟合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某些非线性的资料可以通过简单的变量变换使之直线化,这样就可以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变换后变量的直线方程,在实际工作中常利用此直线方程绘制资料的标准工作曲线,同时根据需要可将此直线方程还原为曲线方程,实现对资料的曲线拟合。常用的曲线拟合有最小二乘法拟合、幂函数拟合、对数函数拟合、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端点约束。 关键词曲线拟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幂函数拟合、对数函数拟合、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端点约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曲线拟合方式及其常用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的拟合。 2.掌握最小二乘法、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端点约束等。 3.掌握实现曲线拟合的编程技巧。 二、实验原理 1.曲线拟合 曲线拟合是平面上离散点组所表示的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解析表达式逼近离散数据的一种方法。在科学实验或社会活动中,通过 实验或观测得到量x与y的一组数据对(X i ,Y i )(i=1,2,...m),其中各X i 是彼此不同的。人们希望用一类与数据的背景材料规律相适应的解析表达式,y=f(x,c)来反映量x与y之间的依赖关系,即在一定意义下“最佳”地逼近或 拟合已知数据。f(x,c)常称作拟合模型,式中c=(c 1,c 2 ,…c n )是一些待定参 数。当c在f中线性出现时,称为线性模型,否则称为非线性模型。有许多衡量拟合优度的标准,最常用的一种做法是选择参数c使得拟合模型与实际观测值在

实验七-黑盒测试之场景法测试实验(参考答案)

实验七黑盒测试之场景法测试实验 1.1 实验目的 1、通过对简单程序进行黑盒测试,熟悉测试过程,对软件测试形成初步了解,并养成良好的测试习惯。 2、掌握黑盒测试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应用场景法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1.2 实验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7或Windows XP 1.3 实验内容及要求 1、练习1 软件系统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场景法就是通过用例场景描述业务操作流程,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应用流程上所有基本流(基本事件)和备选流(分支事件)。下面是对某IC卡加油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流和备选流的描述。 基本流A;

备选流: (1)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案例,指出场景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用字母A表示,备选流用题干中描述的相应字母表示。 场景1:A 场景2:A、B 场景3:A、C 场景4:A、D 场景5:A、E (2)场景中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确定测试用例,一般采用矩阵来确定和管理测试用例。如下表所示是一种通用格式,其中行代表各个测试用例,列代表测试用例的信息。本例中的测试用例包含测试用例、ID、场景涤件、测试用例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元素和预期结果等项目。首先确定执行用例场景所需的数据元素(本例中包括账号、是否黑名单卡、输入油量、账面金额、加油机油量),然后构建矩阵,最后要确定包含执行场景所需的适当条件的测试用例。在下面的矩阵中,V 表示有效数据元素,I表示无效数据元素,n/a表示不适用,例如C01表示“成功加油”基本流。请按上述规定为其它应用场景设计用例矩阵。 测试用例表

数据结构实验——查找算法的实现

实验五 查找算法实现

1、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及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上的查找、插入和删除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平均查找长度。 2、问题描述 查找表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操作,试建立有100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进行查找,然后用原数据建立AVL树,并比较两者的平均查找长度。 3、基本要求 (1)以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实现二叉排序树的建立、查找和删除。 (2)根据给定的数据建立平衡二叉树。 4、测试数据 随即生成 5、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EQ(a,b) ((a)==(b)) #define LT(a,b) ((a)<(b)) #define LQ(a,b) ((a)>(b))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关键字域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BSTnode { ElemType data; int bf; struct BSTnode *lchild,*rchild; }BSTnode,*BSTree; void InitBSTree(BSTree &T) {T=NULL; } void R_Rotate(BSTree &p) {BSTnode *lc; lc=p->lchild; p->lchild=lc->rchild; lc->rchild=p; p=lc; } void L_Rotate(BSTree &p) {BSTnode *rc; rc=p->rchild; p->rchild=rc->lchild;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一误差分析 实验1.1(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与“坏”之别。对数值方法的研究而言,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对扰动敏感者,反之属于好问题。通过本实验可获得一个初步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问题提出:考虑一个高次的代数多项式 显然该多项式的全部根为1,2,…,20共计20个,且每个根都是单重的。现考虑该多项式的一个扰动 其中ε(1.1)和(1.221,,,a a 的输出b ”和“poly ε。 (1(2 (3)写成展 关于α solve 来提高解的精确度,这需要用到将多项式转换为符号多项式的函数poly2sym,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Matlab 的帮助。 实验过程: 程序: a=poly(1:20); rr=roots(a); forn=2:21 n form=1:9 ess=10^(-6-m);

ve=zeros(1,21); ve(n)=ess; r=roots(a+ve); -6-m s=max(abs(r-rr)) end end 利用符号函数:(思考题一)a=poly(1:20); y=poly2sym(a); rr=solve(y) n

很容易的得出对一个多次的代数多项式的其中某一项进行很小的扰动,对其多项式的根会有一定的扰动的,所以对于这类病态问题可以借助于MATLAB来进行问题的分析。 学号:06450210 姓名:万轩 实验二插值法

JAVA实验7-9+参考答案

实验7 1. 编一个程序,包含以下文件。 (1)Shape.java文件,在该文件中定义接口Shape,该接口在shape包中。 属性:PI。 方法:求面积的方法area()。 (2)Circle.java文件,在该文件中定义圆类Circle,该类在circle包中,实现Shape接口。 属性:圆半径radius。 方法:构造方法;实现接口中求面积方法area();求周长方法perimeter()。 (3)“Cylinder.java”文件,在该文件中定义圆柱体类Cylinder,该类口在cylinder包中,继承圆类。 属性:圆柱体高度height。 (4main(), 第三步:创建主类,在其中的main()方法中创建对象,实现相应的功能。 // X5_3_6.java文件 package p3; import p2.*; public class X5_3_6 { // 定义主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 【参考程序】

// X5_3_6.java文件 package p3; import p2.*; public class X5_3_6 { // 定义主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ircle cir1 = new Circle(120.5); Circle cir2 = new Circle(183.8); r1.area()); Cylinder cy1 = new Cylinder(27.3,32.7); Cylinder cy2 = new Cylinder(133.5,155.8); } } } } public class Cylinder extends Circle{ // 创建继承Circle类的Cylinder类double height; public Cylinder(double r,double h){ super(r); height = h; } public double area(){ return 2*PI*radius*radius+2*PI*radius*height; } public double volume(){ return PI*radius*radius*height;

实验七 查找

实验报告七查找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线性查找算法。 2、掌握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算法 二、实验内容: 1.SeqList类中增加下列成员方法: public int lastIndexOf(T key) { //返回最后出现的关键字为key元素位置int num=0; for(int i=0;i p=this.head; while(p.next!=null){ if(p.next.data==key) p.next=p.next.next; } } public void replace (T x, T y) //将首次出现的元素x替换为y

太原理工大学数值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数值方法 实验项目: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 法、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代数插值和最 小二乘拟合多项式 实验地点:行勉楼 专业班级: ******** 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李誌,崔冬华 2016年 4 月 8 日

y = x*x*x + 4 * x*x - 10; return y; } float Calculate(float a,float b) { c = (a + b) / 2; n++; if (GetY(c) == 0 || ((b - a) / 2) < 0.000005) { cout << c <<"为方程的解"<< endl; return 0; } if (GetY(a)*GetY(c) < 0) { return Calculate(a,c); } if (GetY(c)*GetY(b)< 0) { return Calculate(c,b); } } }; int main() { cout << "方程组为:f(x)=x^3+4x^2-10=0" << endl; float a, b; Text text; text.Getab(); a = text.a; b = text.b; text.Calculate(a, b); return 0; } 2.割线法: // 方程求根(割线法).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心得体会 使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不同程度的求得方程的解,通过二分法计算的程序实现更加了解二分法的特点,二分法过程简单,程序容易实现,但该方法收敛比较慢一般用于求根的初始近似值,不同的方法速度不同。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学会简化处理步骤,分步骤一点一点的循序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的解决一个复杂问题。

C实验报告7参考答案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实验7 函数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定义的方法。 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传递方式。 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4.了解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1)下列sub函数的功能为:将s所指字符串的反序和正序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新串放在t所指的数组中。例如,当s所指字符串的内容为“ABCD”时,t所指数组中的内容为“DCBAABCD”。纠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存盘。 #include <> #include <> void sub( char s[], char t[] ) { int i, d; d=strlen( s ); for( i=1; i< d ; i++ ) for( i=0; i< d ; i++ ) t[i]=s[d-1-i] ; for( i=0; i #include<> #define ARR_SIZE = 80; #define ARR_SIZE 80 void Inverse(char str[]) void Inverse(char str[]);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插值

实验名称:插值计算 1引言 在生产和科研中出现的函数是多种多样的。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实际问题中,虽然可以断定所考虑的函数f(x)在区间[a,b]上存在且连续,但却难以找到它的解析表达式,只能通过实验和观测得到在有限个点上的函数值。用这张函数表来直接求出其他点的函数值是非常困难的,在有些情况下,虽然可以写出f(x)的解析表达式,但由于结构十分复杂,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面对这些情况,构造函数P(x)作为f(x)的近似,插值法是解决此类问题比较古老却目前常用的方法,不仅直接广泛地应用与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 设函数y=f(x)在区间[a,b]上连续,且在n+1个不同的点a≤x0,x1……,xn≤b上分别取值y0,y1……,yn. 插值的目的就是要在一个性质优良、便于计算的函数φ中,求一简单函数P(x),使P(xi)=yi(i=0,1…,n)而在其他点x≠xi上,作为f(x)的近似。 通常,称区间[a,b]为插值区间,称点x0,x1,…,xn为插值节点,上式为插值条件,称函数类φ为插值函数类,称P(x)为函数f(x)在节点x0,x1,…,xn处的插值函数,求插值函数P(x)的方法称为插值法。 2实验目的和要求 用matlab定义分段线性插值函数、分段二次插值函数、拉格朗日插值函数,输入所给函 数表,并利用计算机选择在插值计算中所需的节点,计算f(0.15),f(0.31),f(0.47)的近似值。

3算法描述 1.分段线性插值流程图

2.分段二次插值流程图

3.拉格朗日插值流程图

4程序代码及注释 1.分段线性插值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七查找、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本实验项目方案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X3108005)”项目资助)实验难度: A □ B □ C □ 学期:2010秋季学期 任课教师: 实验题目: 查找算法设计与实现 姓名: 王辉 学号: 20091120154 电子邮件: 完成提交时间: 2010 年 12 月 27 日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2010学年秋季学期 《数据结构实验》成绩考核表 学号:姓名:本人承担角色: 综合得分:(满分100分) 指导教师:年月日(注:此表在难度为C时使用,每个成员一份。)

(下面的内容由学生填写,格式统一为,字体: 楷体, 行距: 固定行距18,字号: 小四,个人报告按下面每一项的百分比打分。难度A满分70分,难度B满分90分)一、【实验构思(Conceive)】(10%) 1 哈希表查找。根据全年级学生的姓名,构造一个哈希表,选择适当的哈希函数和解决冲突的方法,设计并实现插入、删除和查找算法。 熟悉各种查找算法的思想。 2、掌握查找的实现过程。 3、学会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结构和算法求解问题。 4 把每个学生的信息放在结构体中: typedef struct //记录 { NA name; NA tel; NA add; }Record; 5 void getin(Record* a)函数依次输入学生信息 6 人名折叠处理,先将用户名进行折叠处理折叠处理后的数,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并返回模值。并采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 7姓名以汉语拼音形式,待填入哈希表的人名约30个,自行设计哈希函数,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或链地址法处理冲突;在查找的过程中给出比较的次数。完成按姓名查询的操作。将初始班级的通讯录信息存入文件。 二、【实验设计(Design)】(20%) (本部分应包括: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说明、主程序模块、各子程序模块的伪码说明,主程序模块与各子程序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1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说明和结构体: #include

数值计算方法实验5

实验报告 学院(系)名称: 主程序部分列选主元部分

实验结果: 一.列主元消去法 输入各个数据,最终使用列选主元法,得到结果为:x1=x2=x3=1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输入各个数据,输出每一步迭代数据,最终结果为:x1=0.285716,附录(源程序及运行结果) 一.列主元高斯消去法 #include #include void print(double a[3][3],int n,double b[3]){ printf("输出矩阵:\n"); for(int i=0;ifabs(d)){ d=a[i][k]; l=i; } i++; } printf("选出主元:%lf\n",d); if(d==0) printf("矩阵奇异!\n"); else if(l!=k){ for(int j=k;j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doc

实验7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1、本实验所用分光计测量角度的精度是多少?仪器为什么设两个游标?如何测量望远镜转过的角度? 本实验所用分光计测量角度的精度是:1'。为了消除因刻度盘和游标盘不共轴所引起的偏心误差,所以仪器设两个游标。望远镜从位置Ⅰ到位置Ⅱ所转过的角度为2 )_()('1'212?????+-= ,注:如越过刻度零点,则必须按式)(120360??--来计算望远镜的转角。 ★2、假设望远镜光轴已垂直于仪器转轴,而平面镜反射面和仪器转轴成一角度β,则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0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应是怎样的?此时应如何调节?试画出光路图。 反射的小十字像和平面镜转过180o 后反射的小十字像的位置是一上一下,此时应该载物台下螺钉,直到两镜面反射的十字像等高,才表明载物台已调好。光路图如下: ★3、对分光计的调节要求是什么?如何判断调节达到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好? 调节要求:①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均垂直于仪器中心转轴;②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即望远调焦于无穷远);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④待测光学元件光学面与中心转轴平行。 判断调节达到要求的标志是:①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的判定标志;②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转轴垂直的判定标志;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的判定标志;④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的判定标志。 调节方法:①先进行目测粗调;②进行精细调节:分别用自准直法和各半调节法进行调节。 4、在分光计调节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事项? ①当轻轻推动分光计的可转动部件时,当无法转动时,切记不能强制使其转动,应分析原因后再进行调节。旋转各旋钮时动作应轻缓。②严禁用手触摸棱镜、平面镜和望远镜、平行光管上各透镜的光学表面,严防棱镜和平面镜磕碰或跌落。③转动望远镜时,要握住支臂转动望远镜,切忌握住目镜和目镜调节手轮转动望远镜。④望远镜调节好后不能再动其仰角螺钉。 5、测棱镜顶角还可以使用自准法,当入射光的平行度较差时,用哪种方法测顶角误差较小? ?2 1=A 的成立条件是入射光是平行的,当入射光的平行度较差时,此公式已不再适用,应用自准直法测三棱镜的顶角,用公式?-=1800 A 来计算,误差较小。

东南大学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计算方法与实习实验报告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李翠平 班级:160093 姓名:黄芃菲 学号:16009330

实习题一 实验1 拉格朗日插值法 一、方法原理 n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为:L n(x)=y0l0(x)+y1l1(x)+y2l2(x)+…+y n l n(x) n=1时,称为线性插值,L1(x)=y0(x-x1)/(x0-x1)+ y1(x-x0)/(x1-x0)=y0+(y1-x0)(x-x0)/(x1-x0) n=2时,称为二次插值或抛物线插值,精度相对高些 L2(x)=y0(x-x1)(x-x2)/(x0-x1)/(x0-x2)+y1(x-x0)(x-x2)/(x1-x0)/(x1-x2)+y2(x-x0)(x-x1)/(x2-x0)/(x2-x1) 二、主要思路 使用线性方程组求系数构造插值公式相对复杂,可改用构造方法来插值。 对节点x i(i=0,1,…,n)中任一点x k(0<=k<=n)作一n 次多项式l k(x k),使它在该点上取值为1,而在其余点x i(i=0,1,…,k-1,k+1,…,n)上为0,则插值多项式为L n(x)=y0l0(x)+y1l1(x)+y2l2(x)+…+y n l n(x) 上式表明:n 个点x i(i=0,1,…,k-1,k+1,…,n)都是l k(x)的零点。可求得l k 三.计算方法及过程:1.输入节点的个数n 2.输入各个节点的横纵坐标 3.输入插值点 4.调用函数,返回z 函数语句与形参说明 程序源代码如下: 形参与函数类型参数意义 int n 节点的个数 double x[n](double *x)存放n个节点的值 double y[n](double *y)存放n个节点相对应的函数值 double p 指定插值点的值 double fun() 函数返回一个双精度实型函数值,即插值点p 处的近似函数值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N 100 double fun(double *x,double *y, int n,double p); void main() {int i,n; cout<<"输入节点的个数n:"; cin>>n; double x[N], y[N],p; cout<<"please input xiangliang x= "<>x[i]; cout<<"please input xiangliang y= "<>y[i]; cout<<"please input LagelangrichazhiJieDian p= "<>p;

C++程序设计实验七_参考答案

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 实验编号 实验7数组与指针练习系别参考答案及实验名称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地点新电403实验日期2011-11-24实验时数4 指导教师曲政同组其他成员无成绩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C/C++数组和指针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练习C++/CLI托管数组的创建方法和元素访问方法。 二、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包含使用软件、实验设备、主要仪器及材料等) 硬件设备:联网的个人计算机 操作系统:Windows XP 编译系统:Visual Studio2005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含简要的实验步骤流程) 1.内容和步骤 ⑴仔细阅读本课件的知识点和例题,努力理解其中的文字阐述和源代码,必要时可将源代码拷入Visual Studio2005生成的C++/CLR框架编译和运行,将运行结果与源代码对照,加深对C/C++数组和指针的理解。 ⑵在理解本课件内容的基础上,编写C/C++程序实现下列文字描述: a.声明一个int型变量x,并赋初值3; b.打印x的值; c.打印x的地址; d.声明一个指向int的指针p,并让其指向变量x; e.打印p所指变量的值 f.打印p的值; g.声明一个有10个元素的一维本地整型数组A,并为其赋初值0~9; h.在一个循环中打印A的所有元素的值; i.打印A的值; j.打印A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k.声明一个指向int的指针q,并让其指向A的第一个元素; l.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后跟下标,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m.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加上循环变量和取值运算,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n.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的增量和取值运算,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o.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的负增量,反序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p.声明一个int型指针r,在堆中创建一个int型变量,为该变量赋初值3,并将该变量的地址赋给该指针,打印出该变量的值,然后删除该变量。 q.声明一个本地类Point(可以用包含2个int型变量和一个有参数构造函数的结构体表示)的指针s,在堆中创建一个Point类的对象,调用构造函数为该对象的两个数据成员赋初值3和4,并将该对象的地址赋给该指针,打印两个数据成员的值,然后删除该对象。 r.声明一个int型指针t,在堆中创建一个3个元素的int类型数组并将该数组的首地址赋给该指针,为三个数组元素分别赋值3、4、5,在一个循环中打印出所有元素的值,然后删除该数组。 s.声明一个本地类Point类的指针u,在堆中创建一个3个元素的Point类的对象数组(需在Point 中添加无参数构造函数)并将数组的首地址赋给该指针,为三个数组元素分别赋值(1,2)、(3,4)、(5,6),在一个循环中打印该数组所有元素分量的值,然后删除该数组。 t.用基本语法声明并创建一个10个元素的一维托管整型数组B,并在一个循环中为元素赋值0~9; u.在另一个循环中打印B所有元素的值。 v.用初值表方式声明并创建一个10个元素的一维托管整型数组C,并为其元素赋初值10~19; w.在一个循环中打印C所有元素的值。 x.用数组C为数组B赋值。 y.在一个循环中打印B和C所有元素的值。 2.提示和要求 ⑴首先将上面的文字描述拷入Visual Studio2005生成的C++/CLR框架,在每条文字描述之前加“//”将其变为注释,并在其下留一个空行准备编写对应的程序。 ⑵对应于逐条文字描述,在其下编写程序(可能是一个或一组语句),每编写一条文字描述对应的程序,就编译(运行)一次,以保证语法和算法的正确性。 ⑶当全部文字描述所对应的程序编写完成,并编译、运行正确,将文字描述和源代码拷入实验报告。 ⑷对C/C++的数组和指针做简要总结。

计算方法实验指导书.

计算方法 实 验 指 导 书 彭彬 计算机技术实验中心 2012年3月

· 实验环境: VC++ 6.0 · 实验要求:在机房做实验只是对准备好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因此上机前要检查实验准备情况,通过 检查后方可上机。没有认真准备的学生不能上机,本次实验没有分数。实验中要注意考察和体会数值计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误差的估计,算法的稳定性、收敛性、收敛速度以及迭代初值对收敛的影响等。 · 关于计算精度: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在计算的过程中,小数点后保留5位数字,最后四舍五入到小数 点后四位数字。迭代运算的结束条件统一为 51 102 -?。在VC++ 6.0中,可使用setprecision 在流的输出中控制浮点数的显示(缺省显示6位)。演示如下: #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输出6位精度,输出左对齐 cou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